首页范文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十篇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十篇

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18

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篇1

论文摘要:我国宪法规定经济内容是时代趋势和中国国情使然,一般观念认为宪法规定经济内容有很大弊端是一种误读。通过在经济领域中对宪法和民法关系的分析,认为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对经济生活进行调整;公法和私法要同时发展,两者间没有所谓的“优位”。

宪法对经济内容进行规定,我国并非“始作俑者”,其他国家的宪法早有对经济制度的规定。从规定经济制度的内容来看,可以分成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和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资本主义国家宪法规定经济内容,主要是为了限制封建经济以发展资本主义、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而最终促进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经济内容,主要是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和分配制度。我国宪法对经济内容的规定主要包括所有制、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政策等。

一、宪法规定经济内容的可能性因素分析

(一)时代因素

宪法的内容是时代的反应。早期资产阶级宪法是争取民主的结果,其主要内容是在政治领域中规范公权力而对经济内容的规定少之又少甚至发生缺位。根据林纪东先生的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团体主义取代个人主义,成为宪法制定的思想基础(比较宪法序言,民国69年元24日);之前的个人主义,带来了贫富悬殊、少数人过于自由等社会问题。此种社会背景的转变,使得发展经济、建设福利国家成了各国的首要任务。这异于资产阶级国家宪法出现之初的仅仅通过限制国家权利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做法,这是消极自由到积极自由的转变。此外,“从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传统宪政理念发生的结构性变化,政府开始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经济运行层面,并担当起了克服市场缺陷的‘救世主’角色”[1]。这种做法有其积极性。

(二)社会主义国家

首先,我国宪法规定大量的经济内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典型便是公有制经济,只有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为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可见,经济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举足轻重,于是在宪法中规定经济内容的做法也就顺理成章。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一向排斥“私”的观念。排斥“私人”性质的东西,结果是公法领域的扩大,从而使原本属于“私人”性质的经济也被纳入公法的范围加以规定。

再次,张知本先生在《大战后(指“一战”。笔者注)世界宪法之新趋势》一文中指出,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改良主义之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两种趋势[2]44,在论述“社会主义之宪法”时,作者归纳了“权力机关之统一、无产阶级专政、私有财产一部分没收、拥护工农利益”等特点。作者指出:“苏俄虽为无产阶级专政之国家,应以工人利益为前提,但……无产阶级如欲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自非以农民为同盟者不为功。”[2]52由此不难揣摩出:建国后我国一穷二白,而政权基础又是工农联盟,因此,很难说我国宪法中规定经济内容、重视经济发展不是部分出于对“工农利益”之考虑。

最后,有一点值得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是“以经济为基础而非以政治为基础,……人被认为政治动物,而非经济动物。”[3]380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此,政治和政体只是手段,正如《现代宪法新论》一书中所说:“须知政党和苏维埃都不过是一种手段,而目标才给手段以意义。”[3]385

(三)中国国情

一是观念的产物。建国以来,“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的观念流传甚远,妇孺皆知。这种观念认为,宪法“要规定方方面面的重要事情”[4],而经济显然是“方方面面”里的重要部分。可见,此观念的盛行是我国宪法规定经济内容的一个原因。

二是对宪政价值的“误读”。俞荣根先生在为《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一书所作的序言中指出:“近代中国,无论是宪法,还是宪政,都是继受西方的。……受传统儒学文化道器说、体用说的影响,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主要是把宪政作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器’,坚持一种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工具主义的宪政价值观。从急于摆脱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的角度来说,这确属合乎情理的选择,然而,从宪政的原生和核心价值上论,却不能不说是一种偏离。”[5]

三是对宪法属性的认识。在对宪法所下的定义中,欧美学者受历史和文化发展传统的影响,大多“着重从法律特征上揭示宪法的构成要素……”[6]35而在中国学者的宪法概念中,“宪法的阶级属性和根本法属性非常突出”[7]33于是,“在中国学者所构筑的宪法学体系中,国家制度的内容一直占比较大的篇幅……”[6]33经济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会在中国宪法中大篇幅地存在。

二、宪法中规定经济内容的利弊分析

(一)宪法中规定经济内容的弊端

一是宪法的频繁修改。纵观我国历次宪法修改,其经济内容的修改占很大比重。换言之,宪法中规定经济内容,很大的一个弊端是带来频繁的宪法修改。尽管建国以来历次对宪法的修正或修改,都适应客观情况的需要,是值得赞同的。但是,有学者认为,如此频繁的修改,会影响人民心中的宪法信仰的确立和法律的稳定性价值。

二是制约私法的发展。商品经济是私法产生和发展完善的土壤。我国私法的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前一直磕磕绊绊,甚至民法典的制定也几度夭折。这除了与我国长期以来秉持“大经济法”的观念、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有关外,还同我国宪法中规定了经济内容的做法有关。宪法囊括和安排了太多的经济内容,留给市民社会自主安排经济内容便相对减少,私法发展的空间、舞台较狭小,私法的自主发展受到限制。

(二)观念的更正

我国很多学者对宪法规定经济内容提出过反对意见,认为这背离了宪法的本质,不利于宪法的稳定。对此,笔者不能苟同。

那种认为我国宪法规定经济内容,从而忽视了“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公民权利的保护”的看法,实则是用西方的宪法概念依葫芦画瓢于中国,而忽视了中国自己的语境。诚然,由于西方国家的宪法产生于反对封建专制王权的资产阶级革命,因此,其宪法的主旨便是限制国家权力而保护公民权利。新中国的宪法产生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初期,其目的是为了“确认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和基本经验,同时保障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继续进行。”[8]51因此,其重心便不再是“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公民权利的保护”,而是国家制度尤其是国家经济制度的设计。

也有人认为,宪法对经济内容的规定影响了宪法的稳定性。首先,按照刘一纯先生的观点,“宪法产生的条件中已经蕴涵了稳定性,宪法的稳定性从宪法产生所需的条件哪里就获得了先天性的基础和能够继续存在的理由。”[9]13因此,我国宪法之经常修改而显得并不那么稳定,不是因为或者不仅仅是因为宪法规定了经济内容,而是有其内在的“先天性基础”的不足,比如对事物认识的不准确便匆忙下定论,这尤其表现在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作用的认识上。因此,与其说历次修宪所导致的宪法的极不稳定是由于宪法规定了经济内容,不如说是由于我们对宪法的经济内容的认识不科学而需要及时纠正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

三、宪法与民法的关系:经济领域中的考量

过去的学者要么是从历史的角度,要么是从纯理论演绎的角度对宪法和民法的关系进行考察,其都有失中国的语境这一客观而陷入了西方宪法的语境樊篱中。为此,为避免这种逻辑和事实、历史和当前、中国语境与西方语境的混沌不分,笔者在我国宪法和民法的经济内容领域考察两者的关系。

根据沈宗灵先生的考察比较,在中国宪法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当代中国的首创性的制度。”[10]39而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的第四章直接以“经济政策”为章名而涉及较多的经济内容。建国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经济生活中的个人自主和企业自主。可以说,那时的经济生活,大多由公法(包括宪法)来调整,而民法的意义和作用被忽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为什么我国的民事立法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阶段显得举步维艰。

鉴于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我国在经过“文革”的十年动乱之后,经过了为期两年的理论准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自此之后,民法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得到重视。与此相伴的是,公权力在经济生活中逐渐淡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权意识逐步提高,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在我国的经济领域,公法、私法、社会法三者都对经济领域进行调节:公法比如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宏观上起指导作用,私法制度的设置,不能违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私法则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经济交易关系;社会法则调整公共经济关系,弥补了私法调整的不足,进而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保证经济发展的公平环境。尤其应该得到重视的是,一旦国家进入民事领域,就应该遵循私法规范。此外,我国宪法规定了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无疑为民法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我国宪法在序言的最后一段写到: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以此规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这是宪法组织职能的一种体现。《民法通则》第1条和物权法第1条都有“根据宪法”的内容,这并不说明民法是对宪法规定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具体化,而仅说明民法对宪法规定的根本制度、任务的一种重申和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一种尊重。事实上,宪法规定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没必要也不可能通过民法加以具体化。宪法的规定是约束国家的,而民法的规定是针对市民社会中的个人的;在经济领域,民法与宪法是配合的关系,民法不是宪法的附庸和“执行者”,民法具有相对独立性。

总之,在时下的中国,众所周知,公法的发展差强人意,而私法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此外,“单凭私法并不能为私人自治空间提供足够坚固的城堡,市民社会的自由和繁荣必须由强大的国家来捍卫[11]145。为此,我们要反对“公法优位”和“私法优位”,同时兼顾“强国家与强社会”,同时发展公法与私法,而不能仅仅因为体制改革前公权力的过分强大(此种过分强大恰恰是公法发展不完善的表现)而忽略公法的建设。换言之,在我国,宪法与民法共同对经济领域进行调整,民法有其独立性;两者的发展应并行不悖,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偏废其一。

参考文献:

[1]刘志刚.立宪主义语境下宪法与民法的关系:兼评《物权法(草案)》合宪违宪之争[J].法学评论,2007(2).

[2]张知本.宪法论[m].殷啸虎,李莉堪校.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Johna·豪古德.现代宪法新论[m].龙大均译.张海斌堪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蔡定剑.关于什么是宪法[J].中外法学,2002(1).

[5]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6]韩大元.比较宪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王广辉.比较宪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蒋南成,雷伟红.宪法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9]刘一纯.外国宪法比较研究:以稳定性为视角[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非正式制度;功能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013-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功能作了明确定位,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升华为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和谐、开放包容。这些基本的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不但是党的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而且是一种对社会成员的精神激励机制,同时也弥补了我国非正式制度稀缺的现状,能够起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规范经济运行秩序等的作用,从而积极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新制度经济学中非正式制度的特点及功能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非正式制度(也称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世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1]38“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1]38非正式制度是制度的一种存在形式,与正式制度共同构成制度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非正式制度安排具有自发性、稳定性、非强制性、广泛性和传承性等特点。在人类行为的约束体系中,非正式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即使在最发达的经济体系中,正式制度也只是决定行为选择的总体约束的一小部分,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行为空间是用非正式制度来约束的。”[2]49因此,借用弗洛伊德的比喻:如果将制度视为一座冰山的话,正式制度只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角,而非正式制度则是深藏在海面下的庞大的部分。现实生活中,非正式制度具有凝聚社会力量、规范社会成员行为、调节社会矛盾、评价社会成员四个方面的功能。

二、非正式制度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和谐、开放包容等为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几乎包含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内容,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意识的本质,该体系不仅包括了意识形态的内容,还涵盖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无论是意识形态、指导思想,还是价值取向,都属于新制度经济学体系下的非正式制度范畴内,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非正式制度。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内在要求。根据社会发展阶段、经济运行状况,营造一种成功的非正式制度氛围就可以产生以下几种社会效应:一是保持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和平稳性,不断满足制度创新的要求;二是促进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认知行为,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三是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四是有效遏制机会主义的蔓延,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运行秩序;五是促进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所以,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非正式制度功能,增强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非正式制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功能的发挥

(一)约束和规范社会成员行为,营造与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是与我国社会改革与建设实践发展方向相一致的非正式制度。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非正式制度功能,能够产生以下效用:一是引领社会思潮,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行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能够提高政治集团的公共管理效能、执行力与公信力,同时还能够提高社会成员对诚信、道德等的效用评价,增强法纪意识,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利于克服社会成员不良问题的出现;二是为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意识形态是种节约机制”[3]53,与经济体制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是任何社会都必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可以说是人与社会形成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社会成员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建立起一种指导行为的世界观,从而能够使社会决策过程简单明了,减少执行费用,为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提供高效运行环境。

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篇3

论文关键词:例谈思想政治课模块整合教学

 

哲学源于生活,又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好哲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让我们以哲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整合相关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教材知识内容。

一、唯物论部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据此可以分析如下经济生活内容:纸币的发行规律;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提出;家庭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等。

相关政治常识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都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

相关文化生活

摘要性等。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公民的“纳税人”意识的重要作用;健全市场信用制度、遵守职业道德及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对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等。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原则和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的重要作用等。

相关的文化生活知识如:重视文化对人的影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3.规律是客观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班主任论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都要遵守价值规律;在市场场济中,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二、唯物辩证法部分: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多方面影响;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多种因素等。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公民与国家、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国际关系的制约因素等。用整体和部分之间辨证关系原理,分析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

相关文化生活内容: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有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

这一原理涉及如下经济生活内容:生产与消费、效率与公平、征税与纳税、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权利和义务、自由和法律、民主和专政、竞争与合作、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相关文化生活内容如:文化继承与发展、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3.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关文化生活内容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4.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经济生活内容如: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会改变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班主任论文,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等。

相关文化生活内容:正确看待当今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三、认识论部分: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经济生活内容: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道理,分析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效率与公平的认识都是一个逐步深化、发展的过程。

政治生活内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文化生活内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

四、唯物史观部分: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

经济生活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自觉树立纳税人意识等。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荣属于劳动者,要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篇4

议题:基本经济制度知多少?

主题情境:家乡的企业

一、教材与学情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地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学习本框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认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正确看待不同所有制形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素养。

2、本课内容:“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主要内容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作用、地位及体现,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地位及作用。下设两目:

第一目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其体现”,通过一个“探究与分享”得出我国是实行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及这一制度的地位;通过“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名词点击”“思维拓展”等详实的辅助材料,让学生懂得公有制的形式、地位、作用和体现,尤其是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目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通过“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等引导学生认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地位、作用以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积极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智特征:刚从初一进入高中阶段的高一新生,其心智还不够成熟,理论思维能力还不够,因此需要在教学时用直观易懂的方式讲述深刻的经济学道理。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但理论思维能力和联系现实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通过调查、辩论等多种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和内容,增进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同,基于Swot的分析选择未来职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点与共同点的辨别归纳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2、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依据;难点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二、路线与结构

(一)教学思路

本课的整体设计需要考虑三方面的内容:教学流程上,遵循“议题描述-议题辩论-“议题决策”的顺序,具有结构化特征;学科内容上,主要涉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依据,公有制经济的组成、作用、地位及体现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地位与作用;情景设计上,选择父母工作单位的调查、就业选择、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等,具有生活性。

(二)教学路线

本课以议题式教为主要方式,议题、情境、活动和任务形成如下四条线索:

议题线:“基本经济制度知多少”为议题,分别设置三个字议题,通过“议题描述-议题辩论-“议题决策”三个环节,在课堂架构中发挥引领和纽带作用。

情境线:由“父母工作单位调查-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就业选择”构成,是课堂架构的载体。

活动线:由“调查和展示-商议辩论-商议和展示”构成,是课堂架构的路径。

任务线:根据调查梳理本框关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地位等知识,辨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会不会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较。

(三)教学结构

三、过程与意图

议题:基本经济制度知多少?

环节一:议题描述·父母的工作单位

【学科概念】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之一

【子议题1】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辨析

【议题情境】父母工作单位调查展示,包含企业规模、成立时间、资产数量、技术水平、所处行业等。

【学生活动】调查父母所在单位并与不同性质企业进行连线。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与情境的线性关联理解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并存于现实的经济发展中,明确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现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的统一;以父母工作单位的调查激发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热情,增强家庭互动。

【答案提示】根据学生所述,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角度分析,得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环节二:议题辩论·###的民营经济

【学科概念】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

【子议题2】吴江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会不会动摇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议题情境】统计显示,2018年吴江民营企业总数超过6万家,注册资本总额突破3100亿元,位居江苏省县(市、区)之首。跻身世界500强的恒力集团,持续引进高端设备,把传统纺织业做成新兴产业,最终成为以石化、聚酯新材料、纺织为主业的国际企业,2017年实现营收3079亿元。

【议学活动】选择一方的观点进行组内商讨,再开展组际辩论。

【设计意图】民营经济作为非公经济对于吴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学生会自然产生疑问,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否会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未产生探究的愿望。

【答案提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事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就吴江而言,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比较高,但不是全国的状况,因而不会动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地位,因而也不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

环节三:议题决策·个人未来就业选择

【学科概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各自地位、作用。

【子议题3】你会选择哪张offer?

【议题情境】你大学毕业准备回家乡就业,收到三家公司的offer,分别是中国石化吴江分公司、恒力集团公司、美宝莲(苏州)化妆品有限公司。

【议学活动】用Swot分析法分析选择的理由并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Swot分析模型让学生深化对公有制经济地位、作用及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作用的认识,理解不同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现实需要和重要意义。

【答案提示】

企业

类型

优势

劣势

机会

隐患

中国石化吴江分公司

国企

规模大、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国家政策扶持等;福利待遇好

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创新力有待加强

汽车产业发展,汽油需求量大等

环境压力呼唤新的能源出现

恒力集团公司

私企

市场敏锐度高、经营灵活、创新意识强

受政策因素制约强、经营风险大、管理理念比较传统

国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同类企业竞争激烈,人才流失

美宝莲(苏州)化妆品

外企

先进的管理、较高的技术水平、完善的保障体系

受政策因素影响大,经营风险高

中国对外商投资实行负面清单制度等

同类企业竞争激烈、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影响

(板书设计)略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议题式教学设计

议题:如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一、教材与学情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地位:本框教学内容是如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国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坚定态度和行为指南,是对上一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第二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学习本框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2.本课内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经济与社会》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第二框内容,下设两目:

第一目“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教材列出入围世界500强的图有企业统计图表,让学生从宏观层面了解近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国有经济,也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国有经济的标准、中心、意义,布局和分类推广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夯实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农村集体经济要通过三权分置、农业社会主义服务体系等措施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实现适度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第二目“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教材先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然后指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内容,国家要保证和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支持和帮助非公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智特征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同学。他们的思维和兴趣点停留在具体而形象的内容上,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于离生活比较远的理论性、政策性较强理解能力也不太感兴趣。要让学生参与“如何坚强‘两个毫不动摇’”的“议”有相当大的难度。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本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已有一定知识,但比较浅显,仅仅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没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懂得“为什么要”和“如何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本课内容政策性很强,有一定的深度,对于刚入学的高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通过采访、讨论、展示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拥护国家发展国有企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在议题的论证和决策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激发学生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参与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举措;难点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措施。

二、路线与结构

(一)教学思路

本课以“如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主议题,整体设计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学流程上,依据教材内容的顺序从国有企业到农村集体经济再到非公经济进行推进,没有内在的关联,不具有机构化。学科内容上,主要涉及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具有结构化的特征。情景设计上,从中国中车的担当到农村三权分置的必要,再到民营企业的发展等,尽可能地降低理论的抽象,选择图表、视频等直观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首先在情感上不抵触,试着从情境素材中找到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二)教学路线

本课以议题式教学为主要方式,议题、情境、活动和任务形成如下四条线索:

议题线:主议题“如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下设“议题决策-议题论证-议题决策”三个环节。每个环节有一个子议题引领,使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情境线:由“中国中车的现在和未来-农村的三权分置-当地民营企业亨通企业深耕发展”构成,是议题式教学的载体。

活动线:由“读图、陈述-观看、讨论和陈述-采访、讨论和展示”构成,是课堂架构的路径。

任务线:根据文字和图表可以理解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的措施,从观看、对比中明白农村三权分置的必要性和作用,从采访、展示中进一步深化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态度的理解。

(三)教学结构

本课架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三、过程与意图

【议题】如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导入:中国经济和国有企业发展的视频)

环节一:议题决策·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

【子议题1】国有经济如何更优更强?

【学科概念】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议题情境】中国中车简介与近年来的利润和股本结构图。

高铁是中国新时代的一张靓丽名片。高铁的设备制造主要依靠中国中车。下面是中国中车近年来的利润表和2019年股本结构图。

【议学活动】读图并分析中国中车的成绩和问题,商讨、陈述做优做强的措施。

【设计意图】国有经济的内容很多、也很重要,一节课的时间不允许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考虑到本地区没有大型国企,因而选择学生交通出行都在享受其便捷服务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中国中车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到国有企业离我们的生活不远,同时也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通过中国中车简介、利润状况、股本结构让学生知道国企的活力、混改和布局,让学生为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而骄傲,增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答案提示】国有企业不仅在做大,还在做优做强。为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国有企业可以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非公资本,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是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由国有经济控股。

环节二:议题论证·农村改革的三权分置

【子议题2】发展现代农业为什么必须实行三权分置?

【学科概念】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议题情境】中、美农业发展要素对比图。

【议学活动】结合中美农业发展要素对比图,商讨并陈述三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相当陌生,而且不可理解。因而通过视频变抽象理论为具体形象,让学生明白三权分置是哪三权;从中美农业发展要素的对比中,学生能够强烈的感受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之落后,理解三权分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振兴农村,需要发展现代农业,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就需要农村土地改革的2.0版本。建立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的政治认同更为坚定。

【答案提示】明确三权为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在保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以确保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利益,是发展现代农业之必须,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环节三:议题决策·民营企业的深耕发展

【子议题3】政府减税降费能使民营企业深耕发展吗?

【学科概念】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议题情境】亨通集团公司是一家服务于信息通信与电力领域的部级创新型企业。在全球光纤通信行业名列前三强,名列中国民营企业100强。但近年来亨通也遇到所有民营企业的困境: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2018年11月1日,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亨通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应邀参加。指出:“要加大减税力度,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对民营企业断贷抽贷;当然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

【议学活动】采访民营企业并汇报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要求。

【设计意图】参观本地明星民企,并采访本地的民营企业家获部门负责人,获得第一手资料。一方面,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本地民营企业的勃勃生机,为家乡的繁荣而骄傲;另一方面,使学生深切体会民营企业的艰难与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更加努力学习。

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

从经济学范式特征看,新制度经济学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其价值观、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等“硬核”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受主流经济学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一般均衡方法、个体理性分析方法、经典物理学与现代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把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放在制度变迁的演化中,通过制度的供给需求来分析制度的演化。在研究对象(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具体分析方法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样,就决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之间是既相互区别、对立,又相互联系、统一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硬核”,借鉴与吸收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综合,进而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实质上是制度分析范式

经济学范式主要具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世界观,另一方面是指方法论。从世界观的意义上讲,经济学范式所表明的是经济学家们共同的基本信念和价值标准等。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看,经济学范式是指被经济学家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来看,它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经济学范式。其内容包括四方面:一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信念与价值观,二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科学方法与具体分析方法,三是以生产方式范畴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四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从其基本内容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本质上是制度经济理论,马克思采用的是制度分析方法,是较早地把制度纳入经济分析中的理论家。马克思明确地将生产方式及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定义为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基础,并将立足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法律的、政治的及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视为真正的社会制度。因此,制度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包含着作为经济制度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和作为上层建筑的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体系两个层面。前者可以看作是一种仅限于经济关系领域内的狭义的制度,后者则可以被视为一种广义的制度。以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然涉及并从本质上剖析作为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固定化和规范化表现形态的一个社会的各种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的制度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制度范畴的内涵就是社会形态的“生理学结构”,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作为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的社会形式的财产制度与劳动制度,这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作为生产关系主要内容的生产过程的管理制度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派生制度。三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等制度,这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并决定的上层建筑。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制度”分为狭义的制度和广义的制度,狭义的制度是指经济制度,即财产制度与劳动制度、管理制度与分配制度,这是仅限于经济领域内的制度;广义的制度是指包括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制度,即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这是存在于经济、政治领域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结构细致缜密,涵盖并详细界定了各种制度内容,科学地揭示了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以一种层层递进的结构探讨了各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突出特征和最大贡献就是它以生产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内部矛盾为根据阐明制度变迁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阐明了制度的“内核”与“外壳”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制度结构中,制度的“内核”是以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财产制度与劳动制度,制度的“外壳”是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管理制度与分配制度;在社会制度的总体结构中,制度的“内核”是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及相应的生产关系,制度的“外壳”是政治法律制度等社会上层建筑。从二者关系来看,制度的“内核”是基础和内容,制度的“外壳”是结果和形式,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映与包含前者。制度的“内核”与“外壳”之间的矛盾作为制度体系的内在矛盾是制度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当一定的制度的外壳能够容纳并适应其内核的发展时,它就能存在与发展:当一定的制度的外壳不能容纳与适应其内核的发展时,它就要被炸毁并被新制度的外壳所取代。马克思正是运用了“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框架论述了人类社会制度的历史更替,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社会制度变迁的浩大历史画面。马克思还具体地分析了生产方式发展引起社会制度变迁的机理:生产方式变化(物质生产方式变化——社会生产方式变化)——生产关系变化——上层建筑变化。诺思认为,马克思的分析力量在于强调了结构变迁和社会生产潜力与产权结构问的矛盾。这实际上是指马克思的物质生产方式与其社会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因此,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为一种制度经济学,或一种关于社会制度分析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科学地确定了以社会制度为内容的研究对象,而且建立了以各种社会制度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范畴与概念体系;不仅具体分析了各种制度因素之间的唯物主义的辩证联系,而且科学地阐述了社会制度的矛盾运动过程及客观规律。今天,我们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就必须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传统,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范式的基础上吸收当代经济学的科学成果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成果,进行科学综合,实现理论创新,努力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应当现代化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我们不仅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范式而且必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吸收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首先,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以生产方式理论为基本框架的马克思经典范式是迄今最为科学的经济学范式。同西方经济学相比,它无论在世界观方面还是在方法论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科学性,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变革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无可比拟的解释力与指导力。其次,我们之所以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发展、创新、现代化,是因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两类十分明显的“反常现象”:其一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大量“反常现象”,其二是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的大量“反常现象”。这两类“反常现象”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典理论提出了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有实现理论创新,才能对新的大量“反常现象”具有适应性,才能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产方式新特征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在信息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在马克思经典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形式所发生的新变化,提出新观点,建立新理论,形成具有现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次,20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代表的经济学迅速发展,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充分吸收这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实现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形成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与基本原理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特征和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新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并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释,形成了引人关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成果,这为我们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索,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目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经过创新发展已经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构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理论框架,将已有的研究成果整合进来,是该范式今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从其自身发展趋势看,也需要同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兴经济学门类进行科学综合。一般说来,经济学范式的运动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一是纵向批判与继承,形成经济学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学革命;二是横向兼收并蓄,形成经济学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大综合(胡进,2004)。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发展是一个“建立——革命——综合——革命——综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发展过程,不仅是一个纵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自我扬弃过程,而且还是一个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成果与方法的横向综合过程。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范式本身就是在广泛吸收当时经济学成果与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应当而且必须充分吸收和广泛借鉴当代经济学的积极成果与科学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特征是坚持“理性——个人主义——均衡”的分析框架和数学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方法。这种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证方法把经济学看成是以事实、感觉、经验为依据,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的科学。二是个体主义占主导的方法论原则与基本内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的假设,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继承了个体主义的原则,并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人”假设,使它成为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三是坚持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均衡分析为基本方法,因为“经济人理性”要求行为的一致、有序和可观测,而只有处于均衡状态的人的行为才是稳定的,具有可观测性或实证性,才能表现出“理性”。四是广泛应用数学方法作为主要分析手段,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最显著的特征。总的来说,尽管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本身具有局限性并日益面临经济社会生活的挑战,但其实证分析方法、个体主义分析方法、一般均衡方法和数学方法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因而是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应科学借鉴和利用的。如果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为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分析方法,那么西方经济学门类的发展则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20世纪以来,新制度学派、西方马克思学派、结构主义和演化经济学等学派广泛发展起来,其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从总体上看,西方经济学各新流派的基本共性是在许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坚持“制度——历史——社会结构”的分析框架和多元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及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激烈批判。西方经济学新流派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与主张,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构筑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大厦的重要理论来源。在现代西方经济学新流派中,新制度经济学是最值得注意和借鉴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制度,或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原理拓宽到制度领域里。新制度经济学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很多是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方法。如,个人主义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供给——需求”一般均衡方法及经典物理学和现代数学的方法,特别是引入实验室实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的方法。二是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实绩与制度创新、制度变迁的内在联系。三是在分析框架的确定上深受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理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虽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存在许多重要区别,但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性及相通之处。第一,在分析方法上,二者都注重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特别是动态的历史分析方法,因而这两种理论都具有历史感。“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第二,两种理论都重视意识形态在制度稳定与创新中的作用,都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变化滞后性。第三,在制度创新的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都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寻求制度变迁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吸收与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吸收和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与成果,进行科学综合,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不仅必要,而且也可行。通过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一新的研究体系对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而且还能在寻求融合的基础上带来重大的理论创新,进而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三、怎样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

从总体上说,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来统一整个制度经济学理论,建立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崭新形式。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之所以能承担这一重要任务,是由于马克思制度经济学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具有涵盖或涉及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内容的理论广度,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运用独创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框架来解剖制度本质和制度变迁内在历史逻辑的理论深度。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之所以必须实现同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因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宏大的制度经济学体系,它为我们勾画的是一个远距离、深层次、长镜头般的制度分析框架,揭示了制度的真正起源和制度变迁的真实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框架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规律及其基本趋势,这是一种长期的、历史的、动态的制度变迁观。但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历史任务所决定,对短时期内的具体制度变迁过程,这种研究就无法直接回答。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框架既缺乏对制度和制度变迁深入的微观分析,又未能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理论进行精细化的处理和数理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进行综合,某种程度上就是吸收与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是一项宏大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与创新工程,需要科学设计、正确推进。从总体上说,这一工程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一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框架。首先,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生产方式理论为基础,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框架,即从制度的角度来整理和构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框架:通过对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研究,来揭示一定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这一研究是本质层次的,它必然涉及并要求从本质上剖析一个社会的各种经济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体系,最终形成一个人类社会长期的、本质的整体制度分析的框架结构,以此作为一般制度分析范式的基础。其次,在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吸收新制度经济学一些相关的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构建一个综合的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科学框架。二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框架来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特征与具体形式,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过程及其客观规律,确立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信息化、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观点。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框架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特征与具体形式,揭示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过程及客观规律,确立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市场化、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观点。

具体说,进行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应抓住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宏观根本制度的研究基础上展开对微观各项具体制度的研究,实现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综合。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属于宏观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宏大的制度经济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试图解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不同社会形态之间过渡的客观必然及其各种主客观条件,并从现存社会制度内在的矛盾推演出未来理想的社会形态。它既体现人类尊重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又体现人类理性构建能力和对美好社会制度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社会经济结构的一定生产方式及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是社会的根本经济制度。新制度经济学所研究的制度,是微观的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等具体经济制度,这是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将这两方面内容结合起来,一是要在生产要素所有制、劳动制度、管理制度、分配制度与政治制度等根本制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和国家制度等各种具体制度,即在分析社会形态内在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人们的具体行为规则。二是要在分析各种法律、契约、政府和公司等正式制度的同时,研究各种意识形态、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各种非正式制度。三是要在分析各种制度本身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制度的实施机制。这样,既可以从深层次上揭示制度的起源、本质和变迁的真实过程,又可以用更简洁、生动的语言和技术手段来分析社会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与运行方式,从而在本质经济学与表象经济学的统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

(二)在马克思制度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基本框架下运用个体主义分析方法,实现研究方法的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总体分析框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这是揭示制度起源、本质和真实演变过程的科学方法,显然这是一种整体方法论。“马克思的总体方法可以概括为总体性、社会性、制度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五个基本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深刻地蕴涵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总体规定性、社会规定性、制度规定性、历史规定性和阶级规定性的理解”。同时,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还应采用个体方法论,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基于新古典经济学所采用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这是因为个体分析方法在细致描述和刻画制度形成和变迁特征方面,在运用数理模型来描述和分析具体的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过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个体方法论能容易地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从而使制度经济学能使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和描述方式,对制度和制度变迁的总体过程进行更细致、更具体的描述,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制度及其变迁的内在逻辑。因此,我们应在马克思制度整体主义方法论框架下运用个体主义方法论来补充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三)在阐明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的基本前提下详细分析制度变迁的具体动力,实现基本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综合。在马克思看来,一个社会的生产力的扩张能力即物质生产方式的繁盛与生产的社会形式及其生产关系的适应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应当而且必须将社会制度的变迁历史唯物主义地置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框架来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则把制度的变迁表面地置于“成本——收益”和“供给——需求”框架来分析,认为制度变迁主体对制度变迁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的计较是制度变迁的动力。也认识到在人的动机背后决定人行为方式的客观力量。前者可称之为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后者可称之为制度变迁的具体动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就是要揭示与阐明制度变迁两种动力之间所存在的密切内在联系:当生产的物质发展要求生产的社会形式进行相应变革时,必定同时存在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制度变迁主体会通过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比较来努力实现该种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如果仅仅停留在制度变迁根本动力的分析上,我们将难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制度形成的具体步骤、原因及制度变迁的具体方式和过程,更不能对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进行数理模型描述和定量分析。只有在阐明制度变迁根本动力的基本前提下详细分析制度变迁的具体动力,并将这两种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揭示制度变迁的真实过程。

从总体上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的主要内容,既包括研究对象与分析方法的综合,也包括理论观点的科学综合。通过这些综合,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另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得到丰富、完善、发展与创新,形成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这一科学范式体系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硬核”部分,如,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及以生产方式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框架,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及以此为核心的矛盾分析方法、整体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等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关于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基本主体和主要内容等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等。二是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保护层”部分。如,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综合分析方法:在马克思制度整体主义方法论的框架内运用个体主义分析方法;在马克思历史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成本——收益”的均衡分析方法;在马克思矛盾分析方法的前提下运用“谈判——合作”的博弈分析方法;在马克思逻辑分析方法的前提下运用“数理——模型”的数学分析方法。又如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新观点:制度变迁的动力是根本动力与具体动力综合作用的统一:制度变迁的范围是宏观制度变迁与微观制度变迁的统一;制度变迁过程是长期制度变革与短期制度调整的统一;制度变迁的主体是社会集团的集体力量与个人参与的统一,等等。

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是一种理论的创新和思想的深化,这种综合是经济学价值判断的综合和演变过程。它既是一种方法论的创新,理论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的拓展,又是一种关于制度经济学甚至整个经济学思想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框架和理论结构是科学的,它需要综合和补充的是不同制度经济学流派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新的研究成果,它需要的是自身理论框架的进一步拓展和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不同制度经济学流派的发展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了营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种开放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符合科学发展的正常模式。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及西方经济学有重要区别。无论从世界观还是从方法论方面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因此,应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地位与指导作用。同时,应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纳入科学范式的轨道,努力实现其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

(二)新制度经济学尽管在其阶级立场、价值观和基本方法等基本“硬核”方面是错误的,但其研究对象和具体分析方法与成果等方面有许多科学因素和积极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具有对立性而且具有互补性、相通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篇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指出,依法治国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更加完善,同时人民群众参与的立法途径要逐步拓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建设法治中国,就要在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的基础上,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使法律制度切实贯彻落实在人民的生活中。而立法是一切法律活动的依据,在整个法的运行过程中是占据基础地位,完善立法就是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使法律规范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法纲要》的制定就是为了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现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学者开始研究《经济法纲要》的构建问题,在1986年前后《经济法纲要》制定的理论研究非常热烈,当时探讨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在法律部门中的地位问题异常激烈,在此期间也提出了《经济法纲要》制定的必要性,在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了,但是《经济法纲要》的提议却被搁浅。从1997年起连续几年的全国经济法年会上一些学者都提出了研究《经济法纲要》创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突出的例子是1999年全国第七届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上,以程信和、何文龙等学者为代表的七人研究小组向大会提交了《创制〈经济法纲要〉的法理设计》的长文。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湘潭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湘江法律评论》(第3卷)专门收录了经济法学界部分学者研究《经济法纲要》创制的十几篇论文,这是经济法学界关于创制《经济法纲要》理论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近期,经济法学界亦有不少学者在进行了理性思考后,重新提出了制定《经济法纲要》的主张,很快便掀起了一股学术热潮,一大批学者展开了相关课题的研究。有的学者从《经济法纲要》制定的必要性可行性方面分析,有的学者从经济法基础理论方面分析,找出当前经济与上世纪末的经济的巨大差异和存在的新问题,分析经济法总纲制定中理论基础的侧重点是否有所变化,有的学者则分析经济法纲要的结构内容方面的问题。笔者从《经济法纲要》的结构方面入手研究,沿着新的理论思路指导,希望能对《经济法纲要》结构的形成起到有益的帮助。

二、《经济法纲要》结构形式研究

《经济法纲要》的结构确定需要依据法理学的基础理论,对于法学研究者来说,法理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在任何领域的立法活动都需要法理学作为根基,同时法理学的基本原理也适用与各个法律部门,所以,《经济法纲要》的制定也不例外,其结构的确立也需要法理学进行指导,根据《经济法纲要》的内容特点,在法理基础上分成几个章节。如《经济法纲要》中的目的宗旨,调整范围,基本原则。《经济法纲要》在制定和实施中必不可少的法理学概念,如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责任等,是法理学中的相关概念与经济法结合特殊产物。《经济法纲要》的结构形成可以借鉴其他学科总论的制定经验,如民法总则的理论成果,但是不是套用,需要结合经济法学固有的特点,制定出一个适合经济法适用的总则。不能用民法总则的结构套用在经济法中,因为民事法律关系与经济法律关系是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平等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不平等的,即使有平等关系的主体间的纠纷也会有行政主体的介入。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民法通则的结构制定经验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民事法律关系的种类有债权债务法律关系,物权法律关系,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以及人身权的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种类也比较多,如此,在一些范围内是可以借鉴的。《经济法纲要》是经济法概括出来的共有的核心的内容,是经济法分论中各个部分均适用的内容,它是经济法的核心和本质。所以《经济法纲要》的结构应该简明,同时又需要粗中有细。杨紫煊教授认为《经济法纲要》的基本结构应当是:第一章是总则,具体包括立法宗旨、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等,第二章为关于经济制度的一般规定,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章开始到第六章是经济法的基础板块,即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第四章为市场管理制度,即基本的微观市场经济,第五章为宏观调控制度包括产业经济制度和区域经济制度等宏观经济,第六章为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法,社会救济法,社会福利法,优抚安置法),第七章是有关涉外经济制度的规定,第八章、第九章为法律责任和附则。程信和、王全兴、陈乃新、何文龙等四位学者认为《经济法纲要》结构的总体框架是:总则、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或主体)、国民经济基本结构、宏观调控、市场规制、产业经济、区域经济、涉外经济的特别规定、法律责任和附则。1988年,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形成的《经济法纲要》框架结构分为十章,包括总则,经济法主体,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经济管理关系,经济协作关系,经济责任,经济监督,涉外经济活动,奖励与惩罚,附则。笔者在对经济法纲要结构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传统经济法结构的理论研究,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一个与传统的经济法纲要组成结构有所不同的观点:即第一章是总则(经济法的目的宗旨、基本任务,调整对象,基本原则)第二章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第三章是经济法律行为,第四章是经济法律关系(市场管理法律关系,宏观调控法律关系,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第五章是涉外经济的特别规定。第六章是经济责任,第七章是附则。这一框架是在法理学的指导下,借鉴其他学者的已有成果,结合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形成的。总则,意指基本的,为分则所共有的,一般的理论和规则。因此,在构建该框架的过程中,笔者本着总论中的内容为各分则所包括,总则中的基本内容指导、统帅整个分则内容,分则内容中的核心问题也应当围绕总则的基本理念进行解决的思路,将《经济法纲要》分为这七章,与其他学者的结构框架的划分主要区别在第三章经济行为和第四章经济法律关系中概括出宏观调控法基本制度,市场规制法基本制度,社会保障法基本制度的共有内容。其他学者将宏观调控法基本制度,市场规制法基本制度,社会保障法基本制度分别列为一章,并没有显示出经济法总纲的价值,这些内容也完全可以放在之后的分则的概述中进行阐释,而总章需要规定的是各基本的法律所共有的特征,所以将该部分划分为两章经济行为和经济法律关系更加贴切。

三、《经济法总纲》实质内容应注重社会利益和经济权利

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篇7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思想渊源;现实意涵;国家治理;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4-0095-04

一、包容性发展的思想渊源

“包容性发展”(inclusivedevelopment)的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于2007年提出,它是在世界银行早期的“广泛基础的增长”、“对穷人友善的增长”以及“共享式增长”等概念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发展主题。与之前的经济发展概念不同,包容性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不仅要普惠穷困群体,而且要对中产阶级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给予足够的重视。2008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指出:“构建和实践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可取得巨大成果并为民众所广泛共享。合理充分地利用经济增长造福于所有民众,将成为消除贫困的有力武器之一。持续高增长的经济体具有五个明显的共同特征:①充分利用全球经济;②着眼于未来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④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和可持续的公共财政,以确保宏观经济稳定;⑤拥有敢作敢为、值得信赖和精明强干的政府。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所涉及的基本政策要素错综复杂,但总体上可分为五类:累积型政策、创新型政策、稳定型政策、分配型政策和就业型政策。”[1]包容性增长模式和理念已成为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致力于贫困减除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核心战略,并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接受和认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宣称要致力于推进和实现包容性增长。

先后数次就“包容性”相关话题发表过演讲:第一次是2010年9月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同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再次提出,要“倡导包容性增长,增强内生动力”。2011年4月15日的亚洲博鳌论坛上,发表了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对这一概念的看法以及中国在“包容性发展”上的实践。

从包容性发展的思想形成历程和脉络可以看出,从“广泛基础的增长”、“对穷人友善的增长”以及“共享式增长”到“包容性增长”再到“包容性发展”的提出,包含了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领域学者的智识贡献。从最初围绕贫困、经济不平等、经济增长而展开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彰显包容性理念的发展的理念嬗变历程,不仅具有推动各国发展之间的包容如“普惠式发展”、“开放性发展”即国际层面的包容,同时也具有对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各领域、社会各阶层、各地区甚或人自身的包容性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概念厘清需要从概念的思想渊源出发,整合国际组织、官方机构、专家学者等的观点,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

二、包容性发展的现实意涵

围绕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渊源的分析以及当前国际国内发展情势的判断,结合各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包容性发展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内涵丰富,至少包含以下六方面内容:

第一,机会平等。包容性发展注重机会的共享。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其代表作《贫困与饥饿》中详细论述了机会对于经济平等的重要性,可见机会共享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它无疑充当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稳定器和调节器,这可以有效遏制贫富差距的无序扩大。权利剥夺、能力缺失是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真正原因。发展经济学研究视角下的贫困与经济增长理论在其演变过程中经历了“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机会贫困”等发展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第一,人的背景或者所处环境(包括家庭财富与权势、社会关系、、肤色、性别、所处的地理环境、所工作的行业等)的不同;第二,人的努力与勤奋程度的不同(Roemer,2006)。”[1]包容性发展强调通过机会的共享实现实质自由并从根源上消除贫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里的机会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教育机会、就医机会、住房保障机会等的共享,而就业与教育机会的共享则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成果共享。“共享性是包容性发展的主要特征,或者说,包容性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共享式发展。共享性的‘共’字充分体现了包容性发展的普遍性特质。”[2]包容性发展之所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是由于该思想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我国转型期的诸多社会问题。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未实现真正的“共享”。既得利益集团垄断了社会利益的协调分配,当前我国需要重塑社会利益的分配格局,让广大人民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就要求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到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建立充分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协商对话机制等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中共中央党校王贵秀教授认为当前我国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阻力,如何建立利益集团间的有序博弈机制从而保证利益分配的公正合理,有效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是我国社会发展面对的重大课题。

第三,统筹兼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而包容性发展则更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传统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低效发展到以创新为原驱动力的新型发展方式。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数量、结构等多重指标,尤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一些学者认为,支撑我国过去3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要素充裕红利”、“技术后发红利”以及“体制变革红利”等因素正在衰退和消失,人均GDp刚刚超过4000美元的我国很有可能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如何从非平衡和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包容性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曾铮提出“国内经济包容性发展要实现三类发展,即个人公平发展、部门协调发展和地区平衡发展”,实行包容性发展战略需要统筹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利益群体、各个区域的发展愿望、发展需要、发展机会等,以统筹推动共享,以共享促进发展。

第四,民主开放。包容性发展强调权利的平等与共享,注重公民权利的维护。强调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绝不允许国民之间不同的权利配置,绝不允许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垄断特权或多元分割,绝不容忍制度化地相互敌视或群体性地彼此仇视。[2]打破社会排斥,实现民主开放在当前中国意义重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管理创新都强调开放格局的构筑与民主政治的演进。包容性发展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对于消解阶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或差异具有重大作用,它高度关切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权益保障。当前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主要沿着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从基层民主到较高层次的民主的方向发展。实行包容性发展需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注重政务信息的公开。建立民主开放的政府以满足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信息的需求从而提高公民的幸福指数。包容性发展重视多元利益的考量、注重多重思想的交流、注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研讨等。曾培炎认为:“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相比,包容性发展将更具有开放性、普遍性、可持续性,缓解以往由于发展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发展结果不平衡,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均等、规则透明、分配合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发展代表了一种民主开放的趋势,表现为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吉利斯等人也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民必须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这样才能带来结构的诸多变化。参与发展过程,意味着享受发展带来的利益,并且参与这些利益的生产过程。如果增长在国内外只是极少数富人受益,那就不是经济发展。”[3]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认为:“包容性发展的对立面是对某些人群的歧视与排斥,即通过歧视性的社会排斥制度,对某些人采取区别对待的歧视性政策,并构成对其系统性和制度性的排斥,使其基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遭受侵害,也缺乏实现这些权利所必需的政治与法律体制的渠道。”阿玛蒂亚・森认为:“社会排斥本身不但是权利剥夺和能力缺失的一部分,而且是造成各种权利剥夺和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4]因此,包容性发展不仅注重机会平等、成果共享,更注重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过程的普遍公众参与。

第五,兼容并蓄。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中华民族自古崇尚“有容乃大”、“海纳百川”、“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费孝通先生更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其中包含了文化自觉与文化包容的思想。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优劣高下之别。民族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制度以及发展模式等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包容性发展提倡各种文明平等、互补、兼容,主张不同文明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求同存异。包容性发展倡导兼收并蓄的精神有利于转型期中国汲取、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从而使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少走弯路”;注重对各国间知识、技术、管理经验、发展模式经验的共同探讨与交流合作,从而推动国际范围内的良性发展局势。此外,由于区域发展差异、城乡发展差异、行业发展差异、经济与社会甚或自然的发展差异等的客观存在以及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使得我国各地区的乡村治理状况大相径庭。陈红太教授提出“实际可以构建一种‘包容性的体制机制和文化’。这种包容性的体制机制和文化,就是在中央科学发展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允许各地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条件的政策和策略,从而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群星璀璨的‘包容性发展’格局”。

第六,社会包容。包容性发展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基础上的系统化策略的建构,对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它倡导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而言就是提升社会质量,改善公民的生活状况,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网与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包容是人们进入或被整合入构成日常生活的不同体制和社会关系的程度。公民身份是包容的主题,社会包容为通往可及性的基础环境铺平了道路。[5]包容性发展的内涵中显然包含了和谐社会的内容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发展,构筑包容性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与建设的重要内容,该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构筑包容性社会体现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社区管理与政治参与等诸多方面的包容,包容性社会的构筑将推进以提升国民幸福指数为依归的包容性城市建设。[6]具体而言,要求建立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与社会管理格局从而保障公民权的维护以及包容性价值的彰显,避免社会排斥。包容性社会与社会质量理论具有内在契合,社会质量理论提出现代社会建设包括四个要素,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包容、社会团结和社会赋权。“社会包容性程度就成为衡量社会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一个高度社会质量的社会不可能在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分化和鲜明的等级特征的社会中出现,它也不可能具有许多社会离异者、社会流浪者和各种权利被剥夺者。”[7]因此,构筑包容性社会有助于提升社会质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三、包容性发展的实践策略

包容性发展作为操作性战略方针,对于转型期我国的国家治理具有重大启示。“发展还应当是一种包容性的发展。包容性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包容性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并对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及其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具体实践道路。”[2]具体而言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以民主政治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管理创新、文化多元与繁荣、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这里主要探讨包容性发展在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创新、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经济发展体系、区域合作发展格局、执政党建设、地方政府创新六个方面的应用。

第一,构筑包容性社会治理与政策体系。孙立平提出,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的分化,资源的重新积聚,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包括固守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以及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的弱势群体。每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都会有一部分社会成员不适应变化而被甩到边缘地带,在社会利益的新的分配格局中被弱势化,逐步转变为社会弱势群体。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断裂”。[8]当前中国出现的“断裂的社会”局面,主要是由国家体制的“社会排斥”因素造成的。无论是劳动力市场还是教育、住房、医疗、户籍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社会排斥,从根本上是一种“政策歧视”,通过包容性社会与政策体系的构筑消解“排斥”因素是转型期中国的必然选择,也是基于我国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做出的正确判断。通过包容性社会治理与政策体系的建构可改变身份歧视、待遇歧视、就业歧视、教育歧视等社会排斥现状。包容性发展要求让更多的人自由选择、更好地加入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使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社会就业和人的自我实现。具体而言,取消传统的户籍制度;构筑统一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公平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与公正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围绕教育资源平等共享的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评估的公民参与机制;确立公民利益表达与协商机制等,是包容性发展在社会建设层面的应有之义。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需要推动包容性治理的开展,着力加强构筑包容性治理结构、包容性治理程序、包容性治理对象、包容性治理效益四位一体的包容性治理格局。

公共治理的包容性是一个谱系性概念。可以从政府的承诺与努力、信息的可获得性、会议文化、成员资格、决策权力观念、社会评估、预期目标的设定、资源分配和治理责任制等维度,将公共治理的包容性划分为五个等级:积极的排斥、消极的排斥、潜在的排斥或包容、努力走向包容、全面包容。[9]构筑包容性的公共治理谱系,必须构筑包容、效能、民主三重价值相统一的公共治理网络。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包容性治理具有行政典范革命的意涵,新公共管理运动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后掀起了全球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的浪潮,而今天整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推动治理的技术、方法、手段与治理结构、治理对象、治理程序、治理功能、治理评估体系等走向全面包容则是构筑变革社会的新治理典范的应有之义。[10]

第二,构筑包容性国际社会交流合作机制。包容性发展最初是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并围绕国际社会经济社会的交流合作展开研讨;交流合作领域由最初的经济援助、经济发展经验探讨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国家安全甚或军事等诸多领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国都应以包容的心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互利共赢,不能盲目排外、搞狭隘的民族主义,影响国际经济合作。曾铮认为:“对外经济包容性发展,包含四部分内容,即与发达国家共赢发展、与新兴市场国家协调发展、与资源型国家互补发展、与贫困国家对接发展。”曾培炎认为:“亚洲国家应当树立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把亚洲看作一个大家庭,把各国的发展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结合起来。通过本地区不同层次、渠道的会晤、磋商机制,增强政治互信,照顾彼此关切。在处理一些敏感的热点问题上,摒弃冷战思维,通过平等对话化解矛盾,通过友好协商消除争端。除官方机构外,有更多的民间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增进亚洲各国人民相互理解与信任,夯实合作的社会基础。”包容性国际社会交流机制旨在通过构筑国际范围内各国家与国际组织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各国在经贸、政治、社会管理、政府治理、生态保护、科教文卫甚或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通过推进跨国交通、能源、通讯设施网络的建设,提高本地区发展后劲;倡导发达经济体在国际社会发展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通过给予落后国家与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援助推动其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以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构筑低碳经济发展体系。推动低碳转型发展是“十二五”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低碳经济以一种和谐包容的发展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速度、质量、公平三要素的有机结合。包容性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内需和外需均衡发展,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倡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更强调将低碳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发展体系中去,从而保证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结构的合理优化。低碳经济是经济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相统一的持续经济,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市场竞争与生态竞争相统一的持续经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并最大化的持续经济。低碳经济发展体系的构筑要求通过包容性指标与维度的设计建构低碳GDp考核体系,建立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维度在内的低碳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四,构筑区域合作发展格局。包容性发展的根本要义在于“共享”、“平等”、“开放”、“兼容”等,通过构筑区域合作发展格局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我国国内区域发展差距拉大、城乡发展二元化的现状。区域合作发展格局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思想,通过区域内部以及区域间信息、资源、人才、交通等的交流合作制度化平台的构筑促进区域内部的均衡发展,以及区域间差距的缩小和互利共赢。胡鞍钢认为当前中国呈现出“三个世界”的局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通过区域合作发展格局的构筑,一方面,推动区域内的资源流动互补。例如,江苏省已经形成的苏南地区制造业较发达,苏北资源较丰富,苏中介乎两者之间的格局,通过苏南、苏中、苏北在技术、资源、劳动力、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劣势互补推动省内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区域之间的合作交流。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沿海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一系列对口援助行动的开展不仅是在“输血”,更是在“造血”,通过激活西部地区的发展热情、改善发展理念、厘清发展思路,使得西部地区的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技术援助、创业信息、政策支持等,从而改善当地民生,使得更多贫困地区的人们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五,推动包容性政党建设。执政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世纪党建工作在社会情势深刻变化、改革发展局势不断深化、社会管理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面临着诸多挑战。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通过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而推动执政党的包容性建设则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应有之义。保持包容性是执政党有效执政必备的政治品质,是执政党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11]包容性政党建设包括政党内部包容与外部包容两个方面,执政党的内部包容性主要体现在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包括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制度、执政能力、执政作风等多方面内容;执政党的外部包容性主要体现在妥善处理执政党与各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各类社会团体力量的关系,加强执政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进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改善执政环境,推动国家社会长治久安。归根到底,执政党是否具有包容性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生命力的延续,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第六,构筑包容性地方政府创新体系。政府创新,就是探索政府行政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挑战,从而不断改善政府公共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刘靖华等,2002;俞可平,2006)伴随着全球化与信息革命步伐的不断推进,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都发生了较多的变化。自2000年地方政府创新奖设置以来,我国各地区政府掀起了政务创新的浪潮,在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公共服务三大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有益尝试。但是,一项有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创新已“成大势”的呼声也许只是表明的浮华。(吴建南,2007)我国政府创新也呈现出地域的极大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包容性发展理念要求构筑包容性地方政府创新体系,该体系侧重不同地区创新案例之间的互动学习(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创新工作亟待加强),侧重在技术、理念、制度等层面借鉴与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创新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应该着力加强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研究,推进公民社会建设,拓展地方政府创新的制度空间从而为包容性地方政府创新体系构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2]

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篇8

必修部分三本教材作为考试重点,既是学习难点也是整个知识体系的根基;在接下来的高三复习过程中,时间紧,内容多,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复习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下面笔者就围绕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部分的内容,依据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史观等理论试着列举一些复习要点,以期与同仁交流。

一、古代史部分

政治文明史:包括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古希腊的民主以及罗马法等。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等。中央集权制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应该重点掌握。古希腊的民主和罗马法很有特点,需要仔细体味。只有历史地分析中西方政治制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才能正确地评价中西方制度的作用、影响,才能找到学习这段历史的真正价值。

经济文明史:包括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内容。史实:自然经济模式、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的萌发)、海禁政策。自然经济模式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复习的重点。只有正确分析古代中国基本经济模式出现的原因、含义、作用、影响,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古代经济史。

思想文化史:包括中国古代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和古希腊人文思想等内容。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和古代科技成就,以及希腊人文思想是复习的重点。我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应从古代中西方思想文化成果中汲取财富,客观看待今天的发展、差距、建设与明天的期待。

二、近代史部分(世界近代史是由西方率先进入的,故而先展开世界史复习)

1.世界近代史

政治史: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发展的历史,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的历史。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前提条件,各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作用及相互比较,是复习的重点。

经济史:包括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经济的形成、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内容。两次工业革命的作用和影响巨大,因此,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特点、成果、作用、影响是复习的重点。

思想文化史:包括各时期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科技发明发现等内容。其中,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技成就,《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条件、内容、作用及影响是复习的重点。思想科技史应与同时期的经济、政治史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复习。

2.中国近代史

政治史:指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包括近代社会性质的演变、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新旧民主革命等内容。可以划分为晚清政府(1840―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8年),民国政府(1927―1949年),中共革命史(1923―1949年),国共关系史(1923―1949年)几个部分进行梳理。辛亥革命最突出的贡献是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因此,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是复习的重点。

经济史: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等内容。可以按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几个时期划分,按照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状况、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史实来把握。与古代相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也是近代历史变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社会经济机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是重点复习内容。

思想文化史:包括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思想等内容。要明确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作用及影响。三民主义和思想分别是旧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因此,三民主义和思想是复习的重点。

三、现代史部分(开始于十月革命,故依然从世界史开始复习)

1.世界现代史

政治史:包括俄国十月革命、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等内容。

经济史: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内容等。

思想文化史:包括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互联网文学艺术等。

两种社会制度下的经济特点及状况、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是复习的重点。

2.中国现代史

政治史: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大业、对外关系等内容。

经济史:主要包括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内容。

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篇9

关键词:北方干旱地区节水型社会水资源

受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北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主要“瓶颈”。与区域水资源先天不足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仍然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用水浪费、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等问题。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为此,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在刚刚通过的新《水法》当中,也明确提出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内容。

针对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特殊的水资源及用水背景,同时为配合国务院批复的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水利部决定在甘肃省张掖市开展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建设时间为2002~2004年。通过这一典型地区的试点建设,探索北方缺水地区基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现代水利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模式,为“十五”期间全面推进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提供技术、经济、体制、政策和法规等的示范。

一、节水与节水型社会

节水是指采取现实可行的综合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提高用水效率与效益,合理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节水型社会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贯穿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以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体系为保障,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保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节水型社会不是在现有的社会系统上加上节水的内容,而是在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活动中,都以节水作为其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之一,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系,协调社会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良性发展,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可以看出,节水型社会较传统意义的节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二、我国北方干旱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宏观层面上,在我国北方地区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保障区域或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其二是实现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对于张掖来说,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一方面要保证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目标的实现,完成国务院批复的黑河省际分水方案;另一方面还要维持张掖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工程措施、科技措施和宣传教育措施等五个方面。

1.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根本性措施。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管理措施内容包括管理体制建设、运行机制建设、法制体系建设、规划体系建设、技术体系建设和参与机制建设六个方面内容。

(1)管理体制建设

逐步建立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成立张掖市水务局和各县、区水务局。全社会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和水质,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管理以及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2)运行机制建设

建立以用水和纳污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以总量控制下的取水、排污许可制度。运行机制的内容和技术支持主要包括规划机制、评价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制度、机电井管理及监督制度、入河排污口管理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监督制度、干旱期动态配水管理(即危机管理)制度、用水定额管理制度、节水补助制度、信息交换制度、公众参与管理制度等。

(3)法制体系建设

在新《水法》的大框架下,制定一系列节水型社会配套管理办法,出台相关地方管理办法和地方性法规,同时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

(4)规划体系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规划体系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掖节水型社会规划体系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如区域节水规划、灌溉面积总量控制规划、灌溉制度改革规划、节水工程规划、人工林面积发展规划等。

(5)技术体系建设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带有明显的探索性,需要全面技术支持。张掖节水型社会技术支撑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水循环演变过程与规律、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需水量、水权制度、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水资源调配与节水管理信息系统、用水需求管理的配套经济手段和技术政策、区域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制定、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行业用水水价制定与收取体系、水市场研究等等方面。

(6)参与机制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需要发动全社会各个部门不同行业共同参与,因此公众参与和参与机制的建设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关键。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参与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民用水者协会制度、分水协调制度、重大水问题听证会制度、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度、水信息社会公布制度等。

2.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内容中最主要的部分,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经济结构调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来改善用水结构,提高单方水的经济产出。对于传统农业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点内容是种植结构的调整。二是相关节水经济机制的建立,通过经济杠杆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

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经济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结构调整

①产业结构调整

张掖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区,2001年全市GDp为68.8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比例为37.8∶30.0∶32.2,二、三产业总值比重较全国低22个百分点。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具体来说,应大力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重点抓好60万t草粉加工、15万t的柠檬酸、10万t药用葡萄、2万t葡萄酒、7000t颗粒啤酒花、10万t高烹油、5万t马铃薯淀粉、2万t真空冻干食品等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加速发展,2004年三产比例调整为34∶34∶32左右。

②种植结构调整

张掖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2001年人均产量为819kg,商品粮率高达60%。这种“一头沉”的种植结构造成张掖单方水GDp产出仅为2.8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在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过程中,加大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围绕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扭转传统的单一粮食主导种植结构,准备利用5~8年时间,逐步形成农作物制种、优质牧草、经济作物和粮食等4个百万亩的新型“四元”种植业格局,2004年粮经草比例调整到42∶46∶12左右,实现产粮大区向草畜强区跨越。

③相关地方政策

坚决继续贯彻落实地区“三禁三压三扩”政策,即禁止开荒、禁止移民、禁止种植高耗水作物;压缩耕地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低耗水作物面积。2003年争取取消全部水稻种植面积。

(2)相关经济机制建设

张掖节水型社会经济机制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建立合理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合理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建立与取水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二是建立与排污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水环境容量有偿使用制度,即排污收费制度。

②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水价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基于供水成本的水价形成机制的建设;二是分类与累进制水价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三是基于用水户实际承受能力水价调整方案制定,尤其要考虑困难群众的基本用水水权,制定出相关的经济补助政策和保障措施。

③建立节水激励制度

根据初始水权分配结果和水资源使用状况评定节水水平,制定相关经济鼓励政策,建立节水激励制度。

④改革节水投入机制

确定节水受益主体,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改革节水投入渠道与比例,建立合理的节水投入机制。

⑤初步建立水权(水量)交易制度

从非正式水市场交易入手,探索和逐步规范符合地区区情的水权或是水量交易制度。

3.工程措施

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工程措施实施内容将以《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中相关工程措施为基本内容,新增一部分对于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有重要意义而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中未能考虑到的工程。

(1)祁连山水源区保护工程

祁连山水源地是张掖和内蒙古额济纳绿洲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和国防科研基地赖以生存的命脉,保护水源的工程意义非同寻常。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列入《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中的祁连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包括封山育林9000余hm2,落实森林管护面积26万hm2;二是为保障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需要加大祁连山水源区退耕还林力度,考虑实行一定数量的生态移民。

(2)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

张掖黑河干流张、临、高三县(市)及肃南县重点完成《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确定的灌区节水工程项目;山丹、民乐两县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挖潜改造为主,重点完成洪水河灌区、马营河灌区、大堵麻灌区及寺沟灌区的节水挖潜改造。

(3)引水口门改建工程

黑河中游现有引水口门62处,根据《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在减少引水口门的基础上,尚有口门41处。这些口门大部分为无坝引水,已有的部分骨干水利枢纽和分水闸建成多年,老化失修严重,闭口困难,严重影响水量的统一调度和用水总量的控制。近期引水口门建设总体规划内容根据工程的现状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三部分:一是改建引水口门15座,二是改建张掖市的龙洞、张家寨和石庙子3座分水闸,三是改建加固黑河草滩庄及梨园河2座引水枢纽。

(4)黑河河道治理工程

根据2000~2001年张掖黑河6次“全线闭口,集中下泄”调水实践,中游河道暴露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该段河道河床宽浅、汊沟交织,水流分散,蒸发渗漏损失严重,集中下泄效果差;二是闭口期间,填挖封堵工程量大,人、财、物耗费巨大。黑河中游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张肃公路黑河大桥上游分洪枢纽工程改建,右岸堤防延长新建22.99km及现状堤防加固8.07km,左岸控导工程13座总长9km和部分河道主槽疏浚等4个部分。

(5)用水取水计量设施体系

用水取水计量设施体系包括地表水引水口门的取用水计量设施和机电井井口地下水取用计量设施。其中地表水引水计量设施包括干、支、斗渠三级,其中干渠、支渠两级安装自动测水仪,斗渠设量水堰。另外张掖目前有机电井4489眼,通过采取关闭措施,仍有工业、生活和农业深井共计2710眼,试点阶段拟在这些机井口安装水表。

(6)生态建设和退耕封育保护

利用3年的时间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完成《黑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中确定的退耕还林还草2万hm2。

(7)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回用工程

在水循环结构特殊的内陆干旱地区,污水资源化有着水资源和环境上的双重意义。为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拟在甘州区新建日处理能力6万t的污水处理厂1座,其他县城则新建规模为1万t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城镇绿化和农业灌溉,甘州区还可用于电厂冷却等方面。

(8)关闭自备水源,实行集中供水

张掖目前城镇有生活及工业自备水源井250眼,为实现对用水总量的控制,必须实行集中供水。张掖将在2004年之前关闭全部企业和单位的自备水源,实行统一供水。

4.科技措施

(1)加强科学基础研究

结合流域水循环特征和主要水资源问题,深入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为区域水资源决策与管理提供相关依据。研究必须从现代流域水循环的科学理论出发,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进行相关专项课题研究,如流域水循环过程研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需水研究、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用水需求管理的经济手段和技术政策研究、区域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研究、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行业用水水价研究、水权水市场研究等,为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2)机构能力的建设与提高

以水务局为主体的水利系统的机构能力建设,以及涉水部门如农业、林业、环保、计划、经贸等部门的机构能力建设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关键,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同期加强对这些部门的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

(3)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设

建设张掖水资源调配与节水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由调度管理中心决策支持系统和各县(市)调度管理分中心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调度管理中心和分中心的控制系统;水量水质监测信息的采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计算机网络;综合数据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在信息系统建设中,为落实黑河干流县市间的水量分配方案,拟在临泽和高台两县黑河干流断面增设水文站一个(张掖和临泽之间干流断面已有高崖水文站)。另外为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拟在现有地下水水文观测站网基础上在相应井灌区新增布设一定数量的地下水水文观测井。另外还要增设水质监测断面,以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

(4)节水技术、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应用

以《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所确定的2.7万hm2高新技术节水面积为基本规模,建设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同时还要突破传统框架,引入适宜区情的高新技术,如生长期与区域降水时期相匹配作物的培育和引进、耐旱草种树种的引进等等。生活用水方面在新建住宅楼全面推行生活节水器具,对现有住宅逐步进行改装;引进工业节水新工艺,推广工业节水设备。

5.宣传教育措施

(1)普及节水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积极采取编发制作易于大众理解和接受的宣传标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教育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使全社会转变用水和节水观念,树立节水型社会的新型价值观,普遍接受、理解和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使节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2)提高参与意识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全社会的任务,而不单单是水务局或是政府职能,因此群众参与意识的普及与提高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培育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参与热情,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倡导一线干群积极开展方法和实践上的创新。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的评价体系

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系统评估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通过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性指标来评估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整体效果,二是通过节水指标来评估节水措施落实效果。评价体系主要由宏观整体评价和微观指标评价两部分组成。评价具体操作需要通过指标来实现,指标选取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指标的典型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1.宏观整体评价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为了实现区域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节水、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是统一协调的关系。本次将从经济发展、资源状况和生态系统三方面来对比试点前后的社会状态,以评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宏观效应。初步选取的宏观评价指标见表1。

2.微观节水评价

在宏观整体评价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考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状况,还需对具体的节水效果进行微观指标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综合指标评价、农业节水指标评价、工业节水指标评价、生活节水指标评价、生态用水指标评价以及水环境指标评价等方面,其中第三产业用水和节水归并到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当中。初步选取的微观评价指标见表2。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目标实现,必须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最为迫切和重要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机构和相关工作机制

有效的各级领导和工作机制是试点建设的首要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由地方行政首长亲自挂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统一有序的工作机制,协调各县(市)之间、水务局与各职能交叉部门之间、行政区水资源管理与城市水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保障具体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必须建立起由上而下的运转灵活、信息通畅的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工作机制,协调处理上下各级之间、地方政府和流域机构之间的各方关系,切实做到沟通及时、工作高效。

2.配置稳定的技术咨询力量,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原创性很强的综合工作,既无现成模式可供借鉴,也无成熟经验可供参考,但试点建设时间短,实践要求高,因此在试点建设过程中,应当广泛吸纳省内外和国内外高水平的水利科研单位,配置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技术力量,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既作为试点工作技术常务咨询和协调机构,在节水型社会的总体规划、政策措施和重大技术问题提供指导,同时也负责开展相关科学问题研究,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篇10

远在民主意识能用文字表达之前,民主的实践就已经存在了。原始社会第一次出现在今天看来是一种朴素的民主制度。虽然那时没有私有产权的原始民主是民主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原始社会的民主制度却包含了人类迄今还没有达到的最高民主形态直接民主。民主意识的发展是从原始社会的解体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希腊民主制度继承了原始社会直接民主的精神,而古罗马则第一次引入了代议制的间接民主制。此后,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民主就演化为人们头脑中所追求的理想、信念。成为理论探讨中一种制度和价值层面的内容。

直到伴随商品交换而产生的自由市场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以私有产权为社会基本法则的代议制间接民主制才再次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从那时起,直到当今的二十世纪末叶,民主又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在当今世界上,非民主状态的国家依然占多数,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及实践无疑对当今世界上那些非民主状态国家起着一种强烈的"示范效应",这一效应也敦促人们思考民主的政治制度在现代社会生长的原因或条件,以及成熟的民主制度得以健康地存续的社会条件,以期对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有所启发。

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历史表明,民主的政治不是一个口号或权谋,而是一个可以落实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规则。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还缺乏从政治上寻求对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生活的必然性及其法则加以保护的自觉意识和行为的时候,如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没有把民主政治的价值内容作为日常生活的现实内容渗透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之中,那么,就不会有民主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就不会有民主的社会,更不会有民主的政府。总之,就不会有民主的政治。这就是本文的思路。

鉴于上述理论和现实的情形,本文拟用结构一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对民主政治生长、发育的社会环境进行粗略的考察,具体分析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环境的结构及其功能,以及这些功能是如何使民主政治价值层面的内容外化为具体的现实生活过程,而这些现实过程又是如何承载着民主政治的价值内容并把它输送到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去。

二、对市民社会的结构功能的分析

关于民主政治,这是一个内容及其丰富的主题,这里无法涉及其中方方面面的内容,本文仅就与民主政治相关的社会层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下面,将着重考察和分析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环境。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在民主政治的生长过程中,民主政治赖以成长的社会环境起了比民主的价值和制度规则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般认为,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环境是市民社会。这是一种不同于它种社会类型的多元化、

自主性的社会。"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是英文CivilSociety的意译。市民社会由于其固有的结构功能,成为既是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基础,又是民主政治成长后维系成熟的民主政治的制度果实的社会肌体,因而本文称之为"民主政治的社会载体"。我们知道,功能是由组织的结构和因素所产生和输出的,下面将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市民社会的结构一功能。在作这种探讨时,思维模式是理想状态的,因而其内容就不可避免地比较注重一般性、普遍性方面。

(一)经济生活的多元化

美国学者查尔斯·林德布罗姆认为,多元民主政治的经济制度毫无例外都是以自由市场为取向私有企业制度①。于是,他提出疑问:该如何解释民主政治对市场和私有制度的依赖这一伟大历史事实?

历史已经昭示我们,在一种非政治化的经济制度下,市场化必然要削弱政治权力对经济活动的直接控制。因为市场要求经济活动遵循供求关系的规律而非行政命令。在市场经济下,绝大多数经济资源由非官方的企业所支配、组合。私人企业、私有产权制度、各种利益组织构成市民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中经济生活的主体。这些经济生活的主体逐渐演变成市民社会基层经济组织的稳定性力量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化力量,而这种组织和力量又构成市民社会的微观结构和基本细胞。

这种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制度解构了传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经济生活单一化、利益主体同质化等局面,取而代之的是政治活动被排除于经济活动之外,形成社会经济生活多元化、经济利益特殊化、利益主体异质化的局面②。在这种多元化的经济生活中,由于私有产权制度被普遍公认为经济生活的基本法则,国家要加以保护,社会个体也普遍加以捍卫。这样,作为利益主体的社会个体、社会集团从经济上获得了生存的独立性。经济上的独立性必然导致社会生活中的自主性。当社会个体的生活状态处于无保障的时候,他(她)是谈不上独立、自由的,从而也就谈不上自主性。而私有产权制度则为生活于这种制度下的社会个体提供了获得生存之坚实可靠的基础的充分机会,使社会个体由经济的独立而获得生存的自主性。

在这种经济生活多元化的社会里,社会个体利益的自主性、排他性,导致利益主体异质化。为求得自身利益的满足,这些彼此排他性的利益主体有时不得不通过契约结成利益集团或合作组织,从而使这些异质性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包含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契约约性人际关系纽带。这种契约性人际关系纽带起到利益交换和功能互补的作用。这种契约性的实质在于:由于利益主体彼此的差异,因而存在着相互依存和互补的需要;而对自己利益的自主支配,又能使这种利益交换成为可能,使得彼此都可以通过让渡自己的部分利益以换取他方的另一部分利益。这种基于契约的交换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又调动了另一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了各方通过协调而达成共识和社会整合。民主政治生活中的权力制衡、公意表决、以利益集团为后盾的各种政党之间讨价的利益平衡、妥协和各种民主法制和秩序,只不过是这种契约性人际关系和游戏法则在政治层面的制度化表现③。

(二)独立自主的社会组织

一般来说,在经济生活多元化的市民社会里,在个人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股强大的社会中坚力量。这股强大的社会中坚力量就是市民社会里各式各样独立自主的社会组织或机构。这些独立自主的社会组织可分为三类:一是经济性组织,如各种经济实体(企业、公司)、产业联合会、工会或企业家协会;二是政治性组织,如政党、压力集团、利益集团、大众传媒等;三是民间自愿组织,如学校、家庭、教会、沙龙(或俱乐部)、公民自发性联合体等。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组织在社会生活中交互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制约国家政治权力的社会力量,同时,也是一种自律性很强的社会力量。

市民社会这股强大的社会中坚力量的存在,使市民社会成为较为有序化的稳定性的社会。在市民社会里,由私有产权制度所衍生的利益自主的社会个体在面临国家政治权力的威胁时,会自发组织各处种政治的、经济的、职业的等等之类的社会团体来抵御这种威胁,保护个体或团体自身的利益,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免除政治上、经济上的动荡。这种功能无疑有助于社会的有序化,而民主政治的前提之一是稳定性的有序化社会。在这种社会里,政治权力的转移、政府的更迭等政治生活的变动都不会对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产生冲击或震荡,彼皮一种有序化状态下运行。

市民社会里各种独立自主的社会团组织既是社会政治生活多元化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中的执行生活多元化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中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组织和机构。在市民社会里,各种独立自主的社才组织和机构就象遍布社会的一所社会大学校,通过对其成员的动员、组织、参与等活动;通过制定组织活动的章程、规则并要求成员遵守等活动;通过组织与组织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协商等活动,使社会成员逐渐养成协商、合作、参与、妥协等契约观念、法纪观念、秩序观念,使社会成员学习和掌握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中担任特定行为角色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模式,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态度,向成员灌输政治价值理念,传授政治操作技能。

此外,独立自主的社团组织也是国家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信息、能量交流的有效渠道、是国家与社会交互作用的中介。这在市民社会的政治性组织的功能中表现得较为显著。政党、感谢力集团、各种政治组织、大众传媒等组织利用各种方法进行社会动员、利益整合、利益表达、疑聚社会共识等活动,这些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所表达的信息是政治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些组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表达的信息则是政府政策执行过程的反馈信息,政治性组织的这些功能为政府合理决策、为政策执行中的自我纠偏提供了有益的保障。

(三)独立自由的公共舆论

在市民社会,独立自由的公共舆论一般包括这些,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学术自由等内容。其中,制作新闻的大众传媒被认为是除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其社会影响力可见一斑。一般说来,独立自由的公共舆论是具有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这种功能有可形象地表现为它是民主政治制度下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血液"。这种"精神血液"若发生僵化或不幸患上"败血症"或"贫血症",那么,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也必将发生变,从而贻害民主政治的健康成长或使成熟的民主政治走向枯萎。

首先分析公共舆论的政治功能。独立自由的公共舆论是来自社会、从政治权力外部对政治权力的运行及其结果进行监督的强有力的社会力量。这种监督的本质就是公开性。这各矍开性是保上使政治权力运行合法化、理性化、法制化的重要保证,这种公开性也是连结政治与道德的纽带。正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公会的一位代表贝尔戈斯在一次演讲中所说:"你们知道,只有通过公共舆论,你才能要求任何权力去促进公益事业,你们知道,正是通过公共舆率,人民的事业〖CD2〗曾被认为毫无希望而被放弃了那么久〖CD2〗已经兴盛起来;你们知道,只有在公共舆论面前,所有的权力才会变得沉默。所有的偏见才会消失,所有的特权利益才会被取消④。

公共舆论的另一政治功能是影响决策。社会大众通过自由讨论或传播媒介的作用,形成包含利益要求、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公共舆论,这种信息通过一的管道输入决策系统,或者不入决策系统,而是广泛流布于决策系统外部,作为影响决策的压力。前者是直接影响,后者是间接影响。公共舆论影响政府决策是公共舆论作业种社会利益逻辑论。一般说来,在某种程度上,公共舆论国产为广泛地反映社会大众的普遍要求和社会所面临的或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公共舆论影响决策其实也是社会大众政治参与的形式之一。

除政治功能外,公共舆论的另一功能是塑造社会认识结构。公共舆论在引导人们摒弃偏见、

追求真理、形成正确的认识判断、塑造健康的社会认知结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常识

告诉我们,人类把自己的个人偏见和私人利益当作一般真理的可能性太大了,而公共舆则告

诉我们应该以一种谦卑、宽容的精神来看待个人自身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因为谁也未能完全

掌握完美的真理和能够十分公正地行动。也正是从这个意主外讲,限制或取消公共舆论都必

然会带来不良后果,它会妨碍一俱或整个社会认知获得合理的判断,阻碍新思想的出现,甚

至有可能导致永久性错误。

(四)市民社会的政治文化

一般认为,政治文化是指历史的和现实的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淀,它包

括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念等内容。具体表现,比如社会

成员对于政治的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他所持的政治理想、政治参与热情、对待公共权威的态

度、评价政府政策的价值标准、内心遵循的政治行为准则等内容。

市民社会的政治文化是一种以契约观念为基础并在其中衍化出来的妥协折中、宽容性、责任

性、权利性的政治文化,它同意识形态化的泛道德主义伦理政治文化相对立,是民主政治的

社会前提中的"软件"。市民社会的契约性政治文化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自主性的产物,

这种政治文化熏陶出自律性很强、讲求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负责任的成熟的社会公民。在市

民社会里,社会成员所持的政治理想不是乌托邦式的政治完美主义空想,而是认为通过努力

可以使社会政治生活不断迈向更好境界的现实的、合理的愿望,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的情形不

是非理智的狂热或极端的冷淡,而是伴随着丰富的理性约束的热情;对公共权威遵从而不盲

从,等等。总之,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渗透于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当中。

在市民社会的政治文化内容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的终极根源是以自

由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生活,在这种经济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关乎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牵涉

到自身利益的得失,除非自己遵守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法则、规则,否则将遭致自

身利益的损失,甚至受惩处。正是这种权与义务相统一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各种各样的

契约性规范、法则的不断得以遵守,才逐渐衍生出社会成员行为模式的内在规范心态。从而

衍生出市民社会的法治精神。

(五)市民社会的宗教的功能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宗教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异。这里着重分析的是资本主义兴起以

来,市民社会中的宗教的积极的功能,特别是宗都对市民社会政策生活、经济生活方面的内

在性影响。西方学者往往把宗教和法律燕列,视它们西方社会的两大秩序支柱。

关于宗教与经济的关系,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曾指出,新教

崇尚劳动的道德观念大大地激了人们无止境地创造财富的欲望,这是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的"精神刺激"。正是这种精神刺激促使资本主义的车轮以惊人的速度运转。时至今日,美

国人的自立信念与奋斗精神依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托克维尔在论述宗教在美国

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时,也认为,宗教意识和和睚由意识之间休戚相关的联系是美

国社会最重要的基础。他指出:自由认为宗教是它的斗争和胜利的伙伴、童年的摇篮和权利

神圣源泉;自由认为宗教保护着习俗,而习俗是法律的保证,是自由得以延续的保证。④

。

此外,市民社会的宗教还有如下两大社会功能:一是加强道德秩序。宗教凭超自然的力量、

界定世俗的是非等等价值观念,赋予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以道德意主成为信条,使信徒乐于接

受。二是维护社会秩序。宗教通过设想中的超自然力量对社会成员行为的奖赏惩罚。鼓励守

法、诚实、讲信用,惩戒社会成员非规范性的偏离行为,维护社会秩序,把人为监督的需

要缩小到最低限度,进而培养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性,对

社会成员的良心产生重大影响。通过这种氛围和途径熏陶出来的公民的人格修养和道德素质

为民主政治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即人的素质。

三、民主政治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总结本文第二部分的论述,可以把市民社会的本质特征简要归纳为这样一些内容:第一,

受法律保护和国家保护、被社会成员普遍公认并捍卫的、能自由处置财产的私有产权制度和

自由市场制度,这种私有产权制度导致社会个体成为自主客体;这种自由市场制度导致社会

经济生活的多元化。第二,存在着使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稳定化的机制,使社会免于

国家干涉而获得一定的自主性,成为自主的社会。这种稳定化的的因素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包含自治组织、公共舆论影响、自由选举制度等等。第三,承认个人之间、社会集团之间、

个人和集团之间经常发生利益冲突的事实,市民社会自身会自发地形成调节这些冲突的机制

并使其习俗化、制度化,这主要一有现为契约性人际互动纽带,其实质,若用一句西方谚语

来说,就是"对于朋友有合作的道德,对于敌手,有竞争的道德"。第四,在法律规定的范

围内,社会个体有单独或与人合格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即结社、组、团的自由。这是形成

民社会强大中坚力量的方式和途径。第五,存在着一个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里,社会个体

可以自由表达个人要求、利益、意图等信息,有试图说服他人接受自己观点的自由〖CD2〗

这主要表现为思想言论自由。第六,存在着由契约性政治文化所和熏陶出来的法治精神、宽

容精神、妥协合作精神。凡规定个人自由范围的法律适用于一切人,自由不再是一种"特权

现象"。第七,由上述特征交互作用而达成的全体社会成员在相对意义的自由平等状态。综

上所述,显然,这里探讨的市民社会范畴,已成了一个理想模式。这是从各种特殊类型的共

同内容中抽象出来的模式。因此,接下来的对民主政治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探讨也就是

一种一般化的探讨而非具体的探讨。

当代美国政治家罗伯特·达尔曾对民主政治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他认为,一个名副其实的

民主政治必须符合八个指标:(1)组织和参加团体的自由;2)言论自由;3)平等的投票权;4

)公民有担任公事的资格和机会;5)政治领袖有权为争取支持和选票而竞争;6)有选择性消

息来源;7)自由、公正的选举;8)具有能使政府决策取决于公民的投票以及其他方法表示的

选举的机构⑤。

把市民社会的本质特征内容同民主政治的上内容指标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确实有很多相似

或相同的。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二者之间就必定存在某种理论上、现实上的逻辑关系。事实

上,社会政治生活的复杂性、政治制度变的复杂性,都远非一种理论上、现实上的逻辑关系

或客观描述所能简单地涵盖得了的,我们至多只能进行较为宏观念而抽象的考察分析,只能

得出一些可能性的结桦而已。

就民主政治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来说,笔者倾向于把市民社会看作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基础,

是民主政治生长的"生态环境"。这样认为,是缘于这里把民主政治视作一个经过复杂的现

实过程而达成的现实状态。市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基础,并非意味着有了市民社会

,就一定能在呵预期的时限内生长出民主政治的局面。民主政治的实现,是一个复要的社会

系统工程和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它不可能通过"人工移植"或"拔苗助长"的方式获得。

民主政治是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经济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政治行为层面、社会文化层

面、历史传统和社会心态等领域长期发展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个漫长的民主化过程中,

市民社会始终是民主化过程最坚实可靠的能量供应基地和民主化过程所赖以依托的"良性生

态环境"。市民社会不但为民主化过程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生态环境",而且也为民主

化过程提供信息、价值、精神等资源,使民主这一包容着理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的"

实心种子"健康茁壮成长,最终成长为制度果实。

不刀主政治成长为制度层面的果实后,市民社会就转而成为承载这一制度果实的社会肌体。

为了使这一制度是长盛不衰,作为这一制度生长于其中的市民社会这一"生态环境"必然不

断地与制度是进行能量和信息交流,保持民主这一制度是的良性存续。正是从这种"长于斯

成于斯"的意义上讲,市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社会载体",而市民社会之所以有此功能,

则缘于它自身的结构及其内容。

注释:

①参见查尔斯·林德布罗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经济制度》,王逸舟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2年)。

②③参见《北京青年报》1993年5月13日"理论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