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总结十篇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5:55

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总结篇1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xx县14个示范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精神指示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成立以县委书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县委常委和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县委乡村振兴办牵头抓总,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等县级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密切配合推进示范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和“厕污共治”工作。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联席工作机制,整合厕污共治项目资金xxxx万元,形成合力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工作。

(二)遵循因地制宜、科学编制方案。

示范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多方调研,结合xx农村实际,明确了我县厕改思路及措施办法,编制印发了适合农村现状的无害化厕所设施建设示意图。制定下发了《xx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美丽xx·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xx县2019年乡村振兴示范点农户自建项目建设实施办法》《关于做好2019年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的通知》《关于做好2019年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导乡镇落实示范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工作。

(三)建立工作机制,开展项目督导。

一是建立专题会议制度。由县领导主持,及时了解各示范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情况。二是建立现场推进会议制度。开展技术培训,及时解决工作推进问题。三是建立定期信息报告制度,乡镇按时上报工作情况和相关数据。四是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开展项目督查。五是建立专项工作负责制,落实相关责任人,压实工作职责。

(四)注重科技创新,实现节本增效。

按照“两污分置,分类共治”原则,引导农户将便污和生活污水分离处理,达到分类共治的目的,有效提升农村粪污处置能力。按照“节本增效”的建设策略,引导农户原有沼气池、“老粪坑”进行“沼改厕”,达到“速度最快化、成本最低化、效能最大化”的粪污无害化处理效果。

(五)对标目标任务,工作有效推进。

xx县2019年“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涉及xx等9个乡镇,14个行政村,共计xxxx户。经摸底核实,除长期外出、三年内计划搬迁和已具备无害化厕所的农户外,仍需新(改)建无害化厕所3326户。

7月起我县实施示范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工作以来,14个示范村已累计完成无害化厕所6108户。7月开工到8月23日新(改)建无害化厕所535户,正开工建设243户。示范村无害化厕所建设已完成69%,11月底将完成示范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工作。无害化厕所达标率90%以上,预估通过“节本增效”策略,最高可实现900万元财政节省。

二、存在问题

(一)农民改厕积极性不强。一是农户对新修建无害化设施(三格化粪池)接受度较低,认为有贮粪池就不应该修建化粪池。二是部分农户受传统思想和落后生活习惯影响,卫生意识差,不能完全理解“厕所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愿意接受改厕。

(二)示范村改厕进度偏缓。一是前期群众思想工作未做到位,部分农户长期处于“观望状态”,开工时间较晚。二是农忙期间施工人手不足,工程耗时较多,施工进度较慢。三是受天气影响,工程时有中断,停工时间过长。

三、下一步工作

(一)开展督查通报,促进项目建设。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纪委、县委乡村振兴指挥部、县乡村振兴办、县农业农村局等县级相关部门成立督查小组,对14个示范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工作开展专项督查,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实施奖惩。

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总结篇2

一、主要任务

2021年省市民生实事目标任务为实施42个村,共15927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优先安排实施65个已部分实施改厕项目的涉改村和沿江河渠道的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推动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认真开展落实好农村户厕问题的摸排整改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各项目乡镇要明确一位分管领导及一至两名专人负责,具体抓好工作推进。要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整村推进”村的户厕无害化卫生厕所达到90%以上。要强化项目资金整合,将生态环境局“千村示范”项目资金与“厕所革命”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按照集中治理和单户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进“厕污共治”人工湿地项目建设。

(二)加强总体协调、指导。成立县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建设协调组,负责对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总体协调、指导。同时按照中、南、西、北四个片区,由化粪池供货方建立四个技术指导、培训组,负责对全县户厕改造工作进行总体协调、指导,确保所有村指导、培训到位,化粪池能有序进行组装、安装。同时根据四个片区建设情况,分片区召开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现场会。

(三)严把标准关、选点关。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符合验收标准的情况下,形成切实可行的改厕实施方案。对于5户以下单独居住农户,主要采取单户无害化厕所改造方式;对于5户以上的院落,主要采取管网联建,接入大型三格化粪池,再修建人工湿地进行处理模式。坚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推动改厕基础好、群众呼声高的村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农村“厕所革命”的模式和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稳步推进全县改厕工作。

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总结篇3

**市国土面积5845平方公里,下辖11镇7乡,2018年末总人口68.38万人。有行政村(社区)220个,村民小组(自然村)2203个,农户113112户(除城市社区)。近年来,在省、保山市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把“厕所革命”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来抓,以“全域化、品质化”为目标,全力推进厕所建设和改造工作,进一步了保障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一、基本情况

(一)城乡公厕基本实现全覆盖。**市建成区约25.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城市公厕118座,目前建有公厕88座,其中2018年新增5座、改造5座,已全部建设完成;2019年建设任务为新建6座、改建4座,目前已开工8座。17个乡镇(除腾越镇外)镇区均建成2座以上公厕,共42座,其中三类以上水冲厕38座;206个农村社区或村委会均建成1座以上公厕,共411座,其中水冲厕319座。乡镇镇区、行政村水冲式公厕覆盖率均达100%。

(二)旅游公厕品质得到明显提升。2015年来,新建旅游厕所16座、改建13座。目前全市共建成旅游厕所99座。2016年,火山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获得云南省景区优秀旅游厕所,热海景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获得云南省景区特色旅游厕所。2017年5月,**火山热海公司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厕所革命“标准化引领”先进单位。

(三)学校公厕改造有序推进。我市现有中小学校196座,共有公厕274座,近年来完成水冲厕改造68座。计划2019年完成水冲厕改造34座,2020年完成水冲厕改造172座。

(四)农村户厕普及率逐步提高。通过项目带动及宣传引导,有效推动了农户自用卫生厕所改造。2018年以来共改造农村户厕25558户。截至目前,全市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农户约41258户,覆盖率达36.48%。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机制,保障到位。一是高规格建立领导机构。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领导机构,下设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发改、财政、住建、卫计、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将“厕所革命”作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点工作抓牢抓实。二是着力保障建设资金。通过“上级补助、市级配套、公司融资”的方式保障建设资金。近年来,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1084万元用于城乡公厕建设(城市公厕新建10万元/座、改建4万元/座;行政村4万元/座);通过市级国资公司融资约750万元实施农村公厕改造建设;与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家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同步实施农村户厕改造,每户补助资金约0.4万元。三是建立督查通报机制。由市人居办、市住建局牵头,每月对乡镇公厕、农村户厕建设情况开展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市范围内通报,对推进缓慢的,由市级领导约谈相关乡镇和部门。

(二)规划先行,科学布局。一是城市公厕统一规划。将城市公厕建设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重点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片区规划进行布局,纳入项目建设计划同步实施。2021年前,除继续实施好老城区公厕提质改造以外,计划在西山坝片区、城南片区建成20座二类城市公厕。到2021年,建成区内厕所密度达5.17座/平方公里,服务半径不大于800米。二是科学安排年度建设计划。编制了《**市“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了2020年前各年度目标任务。通过新建、改建和提升一批城乡公厕,实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目标。

(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结合**实际,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了“城乡公厕抓提升、旅游公厕抓品质、农村户厕抓普及”的工作思路。对于城乡公厕,依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云南省农村厕所改造建设技术指南(试行)》,重点抓好老城区现状未达标公厕的提质改造以及抓好西山坝片区等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工作。近年来,累计新建城市公厕12座、提升改造24座。对于旅游厕所,围绕全域旅游发展目标,走精品化建设道路,规划在全市主要旅游节点新建、改建a级以上旅游厕所,其中2018-2020年计划实施48座,构建旅游厕所全域化格局,基本满足全市中期旅游发展需要。对于农村户厕,主要是通过项目引导、宣传引导、示范引导等途径,抓好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工作。计划2020年前改造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90490座,普及率达80%以上,有效解决农村户厕中旱厕数量较多、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低及少数地方无户厕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注重质量,明确标准。一是要求城市主干道、交通枢纽、商场、公园、广场、景区等人口密集场所公厕原则上达到城市公厕一类标准,一般地段达城市公厕二类标准。二是农村公厕按照“清洁卫生、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原则改造建设卫生公厕,改造后实现有墙、有顶、有冲水及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味。三是根据景区标准及节点位置的重要性,分类配建3a、2a、a级旅游厕所。四是学校厕所按照“蹲位够用、设施完善、洁净卫生、管理有效、彰显育人”的标准进行建设,确保应建尽建、应改尽改、校校达标。五是农村户厕以“水冲厕+装配式三格化粪池+资源化利用”为主要改造方式,无害化卫生户厕要求入户进院,有条件的提倡入室。

(五)多措并举,注重结合。一是将农村户厕改造与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传统村落、省级规划示范村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先行先试。要求项目实施户必须配建无害化卫生厕所,实施后达到“人畜分离、厨卫入户”的要求。二是将农村户厕改造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建设有机结合。采用污水分户式处理设施(中国罐)、玻璃缸三格化粪池等工艺,有效减少了粪污对土壤的渗透和对地下水的污染。三是将农村户厕改造与居民建房审批相结合。在乡村建房规划许可审批中,逐步将户厕改造纳入审批内容,新增住房均要求配建卫生厕所。

(六)免费开放,方便市民。坚持“提升质量、方便市民”原则,在保山市率先实行城市公厕免费开放。同时,不断健全公厕使用管理规章制度,提升服务水平,每座公厕均配备专人保洁和管理人员,每天对公厕卫生进行保洁,公厕管理部门不定期对每座公厕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另外,加强公厕设施维护和保养,环卫站专职管理人员及时对破损、缺失的设施设备进行修复和完善。通过以上措施,为城市居民、游客创造了管理到位、服务一流、整洁舒适的如厕环境,有效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我市在“厕所革命”推进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城市公厕分布不均、品质不高。根据城市公厕布置有关标准,老城区的公厕布局基本达到要求,城市新区建设较为滞后,距离标准尚有一定差距。另外,现有的部分城市公厕配套设施不完善、设备老化,部分企事业单位及私人自建公厕管护不到位,卫生条件、管理服务水平较差。

(二)农村公厕管理不到位。近年来,我市虽新建及提质改造了一大批农村公厕,但整体上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多数公厕因管护不到位存在“脏乱差”现象,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学校公厕水冲厕比例不高。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共有公厕274座,其中水冲厕仅有68座,占比24.81%。实现学校水冲厕所全覆盖需投入资金较大(4000万元左右)。

(四)农村户厕改造推进较为困难。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农户卫生观念淡薄,改厕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农户旱厕占比较高,实施改造所需资金数额较大(每户约8000元),制约了农村户厕改造进度。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完善规划,统筹推进。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厕所革命”与我市“五美一最”中的美丽县城、美丽集镇、美丽村庄、最美庭院等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厕所革命”建设规划,促进城乡公厕合理布局、全域推进。

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总结篇4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我就我镇农村“厕所革命”动员会以来所做工作做个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工作开展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农业局的关系指导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务实工作,工作中注重五个“强化”,顺利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我镇**村作为全区厕所革命先行试点村,筹备迎接了全市城乡人居环境现场会。

(一)强化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

领导重视是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区农村“厕所革命”试点工作会后,迅速成立以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办公室、村两委的负责人等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专人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召开镇党委会制定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和工作任务,制发《**镇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实施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镇村干部大会,具体安排部署农村厕所革命工作。

(二)强化基础摸排,注重宣传引导

做好基础摸排是工作开展的前提。要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1)摸清底数基数。各村通过广播、入户走访、结合脱贫攻坚坝坝会等方式积极征求群众厕改意愿,汇总统计30个村改厕总户数、不纳入改厕总户数、已达标户数、公厕底数、需改户数情况。截至8月下旬,全镇农村厕所总户数***户,需改厕户数共***户,需建农村公厕5个。**村作为整村先行先试村,村总户数***户,确需改造**户。****等其余4个村进行整村推进无公害化厕所新(改)建***户,整村推进村将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其余村计划2020年内完成。

(2)宣传改厕政策宣传。组织召开本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户主会,作好相关政策宣传。坚持“两出两送”原则,注重调动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农户出厕屋和挖化粪池及杂务劳力,按照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户均***元的标准和“沼改厕”建设户均***元的标准,政府出蹲便器、水箱(有水源的)、厕屋地坪、粪坑盖板、排气管、三格化粪池、排污管(不超过8米)实物据实补贴,出技术指导,通过宣传,群众对农村厕改工作参与积极性较高,有强烈改厕意愿。

(3)梳理改厕工作流程。按照“区统筹、镇负责、村组织、户自建”的要求,采取一事一议、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方式,在具备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农户自愿申请,自主建设或委托村委会选择施工队伍统一组织建设,施工队伍(公司)、设备提供商选择可按照公开比选的方式确定。

(三)强化工作结合,注重分类推进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是工作的方法。要注重科学谋划,妥善处理不同问题。

(1)注重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根据农户现有厕所地形、建筑等条件,创新工作模式,细化指标,按缺啥补啥,不重复提供设施总体原则分类进行专业新(改)建,并符合技术要求,做到基础信息台账表一户一表,施工方案一户一册,确保室内有标准便器、基本无臭,农户适时清出粪便并进行无害处理,确保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

(2)注重因地制宜改建。按尽量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要求,根据各户具体情况,采取利用现有沼气池、新建三格化粪池、砖砌三格化粪池等不同方式,进行厕所无害化改造,分类施策,今年将进行沼改厕**户,一体化三格化粪污***户,砖砌化粪污***户,接入城镇污水管网***户。

(3)注重联户无害化厕所建设。对3户以上10户以下相对集中户用厕所改造,采取联户建设无害化厕所,即将各户卫生厕所经过沉淀池(原老粪坑)通过管道相连集中进入大型三格化粪池进行处置,处理后的粪污应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能够直接用于农业施肥等资源化利用。目前,在***村已联户*立方化粪池1户。

(四)强化过程监管,注重质量监督

工程监管的工作推进的核心。要主动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加强过程监管,确保工作质量、安全和进度。

(1)严格公示公开。按照三重一大的工作要求,要求村两委对资金使用,施工队确定等相关事宜必须召开村两委会会议通过,并要求在村务公示栏等醒目位置公示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农户建设情况、中省“厕所革命”专项资金建设任务等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2)严格建设管理。引入群众参与,镇、村一道定期对工程的形象进度、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等进行督促检查,加强对村干部、农户、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确保按要求规范施工。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分项目、分类别做好档案资料管理,确保按计划完成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对标对表补短板,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3)严格结果验收。按照“村初验、镇复核、区抽检”的方式组织竣工验收,村上按照改厕台账逐户进行初验,完成后上报乡镇组织进行复核,再报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抽查验收。验收完后,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根据乡镇验收和区级抽查情况拨付剩余补助资金。

(五)强化工作保障,注重监督考核

相关保障是推进工作的动力。为顺利推进工作开展,镇党委政府切实做好相关工作的支持保障,为工作开展营造良性的工作氛围。

(1)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今年已为5个村争取上级资金***万元,其中,中央改厕资金***万元,省级资金**万元,一事一议资金***万元。为解决试点村***村工作前期经费,镇先期垫付资金**万元,解决工作急需,撬动了工作的推进。

(2)强化专业建设和培养。镇党委政府要求今年整村推进村均要建立一支或多支有实力、有信誉、敢担当的强有力施工队伍。并在区农业农村局的带领下,赴**、***等先行先试地区学习培训,提高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并强化施工队伍工作责任心,明确将根据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情况,待资金下达后是否优先安排拨付工程资金。

(3)强化督导考核。镇党委政府将每半月召开一次专题会,专门听取工作的推进情况,分析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月对各村工作情况进行一次通报,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各村工作积极性,并将工作推进情况将纳入对各村的年度目标考核,与绩效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镇试点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但工作推进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实给大家报告,大家可引以为戒。

(1)经费控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前期,***村在先行先试过程中,采购物资设备时候,由于没有可参考价格,三格式化f粪池价格为***元/个,加之个别老百姓有几个厕所,均给做了,导致成本增高,户均超过****元。

(2)个别老百姓积极性还不高。个别老百姓存在等靠要和袖手旁观的思想,镇村干部急,群众不急。个别老百姓责任心不强,在挖化粪池土坑过程中不到位,需要劳务队伍重新挖掘,耽搁工程进度和增加工程造价。个别老百姓要求太高,什么都想达到符合自己愿望。

三、工作建议

(1)强化宣传发动。要讲清讲明目的意义,补助标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树立主人翁责任意识,自觉参与到工作中来。

(2)强化资金使用监管。现在区级已经明确厕所革命补助标准,经费十分紧张,务必压缩不必要支出,确保刚性支出,杜绝摆摊子。要对资金使用工程中,收集整理好各项工程资料,加强资金使用的公开公示,确保经得起日后审计审查。

(3)强化质量管控。要加强质量管控,避免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好事没办好,实事没办实,老百姓不满意,四处投诉。

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总结篇5

一、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一)稳步推进农村厕所改建。2020年,按照农村“厕所革命”中央整村推进计划和《省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19-2020年)》要求,全市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77966座以上;一类县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90%以上,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二类县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三类县按照计划数稳步推进。全市改建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259座。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1座以上无害化卫生公厕全覆盖,尚未达到要求的县(市、区)自行补齐缺口。(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加快推进乡镇(街道)镇区公厕改造提升。2020年,除人畜饮水困难地区外,乡镇(街道)镇区基本消除旱厕,实现无害化卫生公厕全覆盖,乡镇公厕逐步配套方便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或孕妇儿童使用的带扶手的坐便器或蹲便器。(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三)选择适宜模式和位置。各县(市、区)要参照《省农村厕所改造建设技术指南(试行)》,选择适宜的技术和改厕模式。山区、干旱缺水等不具备建设水冲厕的地区,可结合实际先行试点,探索改造粪尿分集式、双坑交替式、双瓮漏斗式等模式的无害化卫生户厕,证明切实可行后再推开。各乡镇(街道)、村组公厕和户厕位置选择要合理、方便,避开饮用水水源地、河道等水环境敏感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牵头负责;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四)规范改厕流程。各县(市、区)要组织开展厕所化粪池等产品供货商审核选择,向乡镇提供供货商及产品名录,指导村组、农户在名录范围内采购产品。统建厕所要严格按照标准施工,并落实施工单位保修责任;农户自建厕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施工。要根据《省农村厕所改建验收办法(试行)》,对已改建的厕所及时进行验收,通过验收后方可兑付财政奖补资金。(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五)做好管理服务。各县(市、区)要建立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员制度,每个行政村明确1名以上改厕技术指导员,全程跟进指导施工人员、农户进行改厕作业。要逐级开展技术培训,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组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全覆盖。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完善公厕档案,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完善户厕档案,并录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平台。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做好改厕技术指导和厕所卫生评价。(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六)推进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要在厕所改建的同时,探索多种形式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引导有用肥需求的农户自行清掏化粪池粪污,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有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覆盖的村组,要做好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协同处理、利用。要积极探索建立厕所粪污处理服务组织,通过配备吸粪车、建设储粪池等方式,收集公厕和户厕粪污,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厕所粪污收集利用服务。(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七)明确治理目标。到2020年年底,一类县(市、县)25个涉农乡镇(街道)镇区、1639个村庄(含村民小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二类县(江川区、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33个涉农乡镇(街道)镇区、3122个村庄(含村民小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三类县(华宁县、元江县)15个涉农乡镇(街道)镇区、1370个村庄(含村民小组)生活垃圾不乱堆乱放,达到干净整洁基本要求。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销号。(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供销社、市文明办、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八)加强收运处置设施建设。各县(市、区)要合理布局县域农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鼓励相邻县(市、区)、乡镇(街道)共建共享终端处置设施。各乡镇(街道)镇区要配置垃圾收运车辆,并结合实际需求建设垃圾转运站,有条件的建设压缩式转运站,普及密闭运输车辆。各村组要建设或配置生活垃圾收集房(池、箱),尽量做到防雨、防风、防渗、卫生,并根据建筑布局合理确定设施位置。垃圾终端处置设施覆盖的村庄,要及时将生活垃圾转运至就近的终端处置设施处理;交通不便,距离垃圾终端处置较远的边远地区,要选择成熟可靠的处置工艺,就地减量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九)开展就近分类、源头减量试点。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活垃圾终端处置设施未覆盖的地区,先行开展生活垃圾就近分类试点,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各县(市、区)每个乡镇(街道)要自行确定1-2个试点村庄,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方案,探索建立奖励引导机制,按照可腐烂垃圾、可再利用垃圾、可燃烧垃圾、可填坑垫道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开展分类和处置。每个试点村庄要配置可再利用垃圾堆放设施和可燃垃圾堆放处理设施。要指导试点村庄农户配置分类垃圾桶(筐、箩),将剩菜剩饭、果皮菜叶、腐烂瓜果、动物内脏、草木灰等收集至可腐烂垃圾桶,及时堆肥还田;将玻璃、塑料制品、废金属、废家电、可再利用废纸、废旧布料等收集至垃圾筐(箩),并放入村庄指定的可再利用垃圾堆放设施;将纸屑、烟头、锯末、秸秆、枯枝烂叶、卫生用品等收集至垃圾筐(箩),并放入村庄指定的可燃烧垃圾堆放处理设施;将灰渣土、碎砖旧瓦、陶瓷品等垃圾在村内填坑垫道;将农药化肥包装物、废电池、灯管灯具等有毒有害垃圾集中回收转运至县(市、区)级处理。可再利用垃圾和可燃烧垃圾由村庄保洁员负责处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明办、市供销社、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三、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十)聚焦目标任务。一类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三大高原湖泊环湖周边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乡镇(街道)所在地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二类县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乡镇(街道)所在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三类县农村生活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因地制宜推进乡镇(街道)所在地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一)编制专项规划。参照《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要求,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方案)的编制,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村庄治理任务。(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二)开展乡镇(街道)所在地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推行集中、分散以及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加快推进乡镇(街道)所在地生活污水治理。(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三)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靠近城镇的村庄,要优先考虑将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离城镇较远但居住比较集中,规模较大的独立村庄或有条件的相邻村庄,建设或联合建设雨污分流收集管网等配套工程,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或集中式人工湿地、氧化塘等生态模式处理;位置偏远、规模较小的村庄,合理利用现有边沟和自然沟渠收集生活污水,以分散式自然湿地、人工湿地、氧化塘、稳定塘等生态措施,因循就势处理。推动农村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在不具备建设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农村,实施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后,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尾水就近就地还田还地利用;经其他方式处理后达到相应水质标准或要求的生活污水,用于农田灌溉、环境景观补水等。(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四)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要按照《关于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函〔2020〕117号)和《省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方案》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明确黑臭水体名称、地理位置、污染成因等,建立名册台账,积极开展治理试点示范。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要根据农村黑臭水体的排查结果,在有基础、有条件的水体设置监测点位,推动水质监测工作。各级水利部门要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以县域为单元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推动农村河湖黑臭水体治理。(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牵头;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四、持续提升村容村貌

(十五)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各县(市、区)要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推动各村组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大清扫、大消毒”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健康理念、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2020年,全市50%以上的乡镇(街道)创建为省级卫生乡镇,40%以上的行政村创建为省级卫生村。(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林草局、市供销合作社、市扶贫办、团市委、市妇联;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六)全面清理沟渠水塘。各乡镇(街道)、村组要督促农户维护、清理自家房前屋后沟渠水塘,定期组织农户清理村庄沟渠水塘内淤泥、垃圾、杂草、漂浮物,村庄保洁员做好日常清理工作,确保沟渠水塘干净。(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七)规范村庄畜禽养殖。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要督促各村组全面排查整改村庄人畜混居问题,督促人畜混居农户单独建设畜厩等附属设施或在村庄集中养殖区内养殖牲畜,确保所有农户人畜分离。要全面排查整改村庄内畜禽粪污未入坑问题,督促畜禽养殖户在养殖点建设粪污收集坑,并配置防雨水盖板。督促畜禽养殖户将畜禽粪便和尿液全部收集至粪污收集坑,并及时清理,避免溢漏。禁止在村内晾晒畜禽粪便,严禁养殖粪便等生产废水直接进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排放到外环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八)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要督促指导各村组全面整治私搭乱建和村庄公共区域建筑材料、坛坛罐罐、秸秆柴草、生产农机具等乱堆乱放问题。组织农户拆除废旧棚房和残破围墙、倒塌墙壁等残垣断壁。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统筹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开展保护规划修编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林草局;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九)推进乡村绿化行动。开展森林乡村创建,推荐国家森林乡村,评价认定一批省级森林乡村。开展全市村庄绿化情况调查,摸清村庄绿化覆盖现状底数。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加快恢复25。以上坡耕地等区域的林草植被。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完成一级古树和名木挂牌。积极开展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工作。(牵头单位:市林草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十)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完成“直过民族”及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向自然村延伸,实施第四、第五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建设。(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供电局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十一)开展美丽乡村创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按照省上安排部署,积极争创美丽乡村示范村。(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五、加强村庄规划与管理

(二十二)加快规划编制。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要编制《市“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技术指南》等技术文件,强化对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各县(市、区)要全面开展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以一个或若干个行政村为单元,以保护形势紧迫、发展愿望强烈等村庄为突破口,推进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十三)强化规划管控。各县(市、区)要强化建筑风貌、建筑质量管控,引导村民合理有序建房。优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审批流程,深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运用,实行省级平台统一打印、县级自然资源部门或乡镇政府发放《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2020年,全市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覆盖率和乡村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覆盖率达到90%以上。(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六、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二十四)建立完善村庄清扫保洁制度。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要督促各村组建立完善村庄清扫保洁制度,定期组织农户清扫村内户外道路、活动场所、沟渠水塘、卫生死角等,实现村庄清扫保洁常态化。各县(市、区)通过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农户适量付费等渠道筹集资金聘用村庄保洁员,或设立村庄保洁员公益性岗位,确保每个自然村有1名以上村庄保洁员。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能胜任岗位的,应优先考虑。要明确保洁员工作职责、工作范围、监督管理等,确保保洁员履职到位。(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十五)建立完善公共设施管护机制。各乡镇(街道)、村组要建立完善道路、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水利设施等公共设施运行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建立管护队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公共设施维修养护进行补助。(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按照职能分工分别负责;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十六)制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要督促各村组制定(修订)完善简洁明了、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将村庄规划、黑臭水体治理、公共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维护、农民建房、房前屋后“三包”、保洁费缴纳、奖惩措施等纳入村规民约。要加强日常监督,确保村规民约执行到位。(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文明办、市司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妇联;配合单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七)完善落实工作推进机制。各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要加强部门联动,进一步落实好联席会议、信息调度、情况通报、工作督导、年度考评等工作机制。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突出问题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十八)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各地区要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投入力度,强化农村厕所改建和管护、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完善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机制,发挥好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充分统筹农业农村、住房城乡、生态环境等部门资金,强化农村厕所改建和管护、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资金保障。(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总结篇6

截止今年,持续五年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全县所有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工作重心也将从扶贫脱贫转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上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对此,我结合在溧阳所看所学的新经验,就我所工作的xxx镇境域内,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情况

近年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倾注大量工作精力和资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创建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全力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成效明显,“脏乱差”现象有所改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加强领导,环境整治全面铺开。一是组班子。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各站所、各村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落实了人员经费,构筑了镇村组三级环境卫生管理网络。二是定目标。制定了《xxx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xxx镇农村“厕所革命”行动计划》,明确了我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农村“厕所革命”目标任务,落实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责任。三是造氛围。结合“四创”工作,镇村组分别召开环境整治工作宣传动员会和推进会,印发环境整治工作宣传手册,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广大干群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夯实基础,整治工作初见成效。一是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以镇政府所在地、xxx以及库区沿岸、主要交通干线、重点示范村等为重点,两年来共启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0个,实际竣工建设项目9个,落实财政资金300余万元,累计完成3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项目涵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及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农村居民院落周边整治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有一定的改观。二是抓投入,农村环境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大力开展水源地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区拆迁及环境整治资金1000余万元,拆迁水源地红线以内居民47户,新建垃圾中转站4个,添置垃圾车6台,封闭式垃圾箱55个、移动大容量垃圾桶500余个,建垃圾池20余座,推行“扶贫+生态+环保”模式,调整配备40名“御源军”、89名公益岗位,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双赢”目标。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拆除废旧杂房、旱厕300余栋,新建村级卫生公厕7座,改建户用厕所399户。三是加大美丽乡村创建,打造城乡统筹典范。按照“政府引导、村民主体、财政奖补、示范带动”的方式,近年来,共创建市级文明村3个、县级文明村4个,突出村庄环境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四是落实河库保洁责任,保护水源环境安全。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开展巡河专项行动,及时清理河道两岸垃圾,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开展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五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狠抓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科学指导农民用肥,有效减少因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推进省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示范村建设,农业生态不断发展。

(三)严格考核,整治责任不断增强。制定了xxx镇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镇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综合整治考核办法,采取日常督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对整治活动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将各村进展情况及时通报,实行奖罚,有力促进了各项整治任务的落实。

二、溧阳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在溧阳学习的有一站是溧阳市上兴镇牛马塘村。据介绍,位于溧阳市西部的上兴镇牛马塘村,原本是交通闭塞、鲜为人知的小村落。该村2017年被列为江苏首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后,紧盯富民强村发展目标,深挖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既保持了“三塘拥田舍,悠然见曹山”的原乡风貌,又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振兴“新样板”。今年该村成为外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在村史馆中,了解到牛马塘村在实施特色田园乡村前,邀请了专家通过前期走访、政府商议、村民讨论、学者评审等程序,立足牛马塘实际,规划时通盘考虑了村里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细致科学规划,深入分析优劣势,最终确定了“以中华薯文化特色文创农业为基础,以山水田园和乡村生活为载体,以乡村民宿、田园体验、文化驿站和文创活动为纽带,带动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打造以特色农业、田园生活、民宿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传统意蕴的乡村居所”的发展定位。究其乡村振兴在牛马塘村能成功的本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开展是分不开的,据介绍,牛马塘村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加大对现有生态资源的保护,竹子、古柏、榉树等原有植被都尽可能保留,适当点缀之后变成了老人乘凉、孩童嬉戏之地,不仅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更留住了原生态的“村味”和“乡愁”。另一方面则加大对“脏乱差”环境整治,铺设污水管网、修建河堤驳岸、整治黑臭水体、新建垃圾岗亭、推行垃圾分类,在全面改变环境面貌的同时提高了村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以此不断提高绿水青山的“颜值”来实现金山银山的价值,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最浓底色。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在学习观摩了溧阳先进经验以及对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调研后,我认为现阶段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突出。一是受不良习惯和落后观念影响,很多村民随地乱丢垃圾习以为常,建筑垃圾随意遗弃。路边、沟渠、河岸及屋前屋后成了垃圾场,塑料袋、纸屑、果壳等垃圾四处散落,村民盖房产生的废弃材料在房前屋后长期乱堆乱放,形成“垃圾围村”现象。二是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动物粪便和冲洗圈舍的污水随意排入露天沟渠,农户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的问题仍然相当普遍。

2、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滞后。一是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垃圾箱、垃圾池、垃圾转运车辆少,满足不了现实需求,形成面上垃圾长时间堆放不能及时清运。二是垃圾终端无害化处理难解决。由于垃圾终端处理规划布局滞后,因环境制约我镇无法建立垃圾填埋场,垃圾面临就地还是外运处理的两难局面。

3、废旧杂房、旱厕拆除难度较大。大量危旧废弃不用的杂房、旱厕、残垣断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有的村庄旱厕林立,露天敞开,臭气熏天,加上村民拆旧意识不强,等待观望,拆除难以到位,严重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序开展。

4、资金投入保障难以到位。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预算投入与实际所需资金差额较大,导致环卫硬件设施不全,保洁员不敢多聘。目前,涉农资金整合难度较大,多渠道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资金投入缺口很大。

5、舆论引导和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缺乏接地气的宣传媒介,对农民群众的环保需求缺乏有针对性的宣传,没有考虑到农民的接受能力和生活习惯,不够深入人心,起不到共鸣作用。二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参与程度不高,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只当旁观者,不当参与者,既不主动作为,也不支持配合,等靠要思想严重。三是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主体不清、责任不明、问责力度不大。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很少问责干部,导致一些村重视不够,推进不力,效果不佳。

四、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建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工作定力,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一)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一是科学规划,因村施策。坚持“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施工”的理念,发挥规划的先导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开展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要在学习先进经验基础上,深入群众,充分吸取环境整治的意见和建议,制定适合本地乡村环境整治的工作方案,明确优先建设的重点村和中心村,确定整治重点和时序。要根据各地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各地区整治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二是示范带动,精准发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在起步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通过以点带面,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提升。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以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为重点,实施青山绿水建设工程,辐射带动全镇各村开展整治工作。注重乡土味道,保护乡情美景,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政府主导,村民主体。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各村要充分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统筹安排。要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明确牵头责任站所,统筹安排年度工作任务,为工作持续开展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要加强对各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指导,建立联动机制、分工明确的协调推进机制,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形成工作合力,职能站所要经常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各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关情况,确保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利用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宣传报道好典型、好经验、激励先进,曝光问题、鞭策后进,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关注农村环境的浓厚氛围。二是充分发挥村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作用。要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变“要我干”为“我要干”。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加强村组干部学习培训、组织到外地考察等形式,使农村环境整治政策家喻户晓,让村民亲身感受村庄整治的变化和好处,激发广大村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在主动搞好自家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如牛马塘村探索垃圾分类积分制,可在爱心超市等兑换日用品,将垃圾分类和农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很有借鉴意义。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一是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垃圾减量是首要。传统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集中处理方式,虽然直接成本最低,但是运输成本、生态成本、用地成本、资源利用成本全部加起来的代价很大。对大部分农村来说,只有从源头减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次到溧阳学习考察,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得立足农村实情,多想接地气的好招。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和垃圾成分不同,比如瓜果皮、剩饭菜等易腐垃圾,城市很头痛,而农村恰恰可沤肥再次还田。有的地方将农村垃圾分为“可腐”和“不可腐”,最大程度方便村民理解,再通过保洁员的二次分类,少部分来自城里的垃圾如塑料、玻璃、金属制品、电池等可运回城里回收处理。这样一方面减少垃圾总量,另一方面也将极大地降低转运成本。二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庄要建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居住比较分散的地方,应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我镇有些地方农村住房分布较散,住户之间距离很远,用集中式污水处理很不经济。建议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的方式,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处理,解决好农村污水转化利用和处理问题。自己的污水处理设施建在自家院子里,村民会更加爱护,维护费也大大降低。三是示范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社会文明进步。要坚持以户改厕为主,建公厕为辅的原则,按照重点区域优先改、整合资源集中改、农村旱厕整村改的要求,尽快明确改厕方式、流程、质量标准等,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推进传统旱厕改造,要完成重点区域农村废弃不用旱厕拆除工作。不断增加有效投入和专项资金补贴,严格考核奖补,提高广大村民改厕积极性,解决村民愿改不急改的问题。因地制宜示范建设无害化公厕,搞好农村公厕的建设和管理,方便群众和过路行人。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总结篇7

(2019.6.25)

今年以来,渑池继续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和考核指标,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推动农村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城乡环卫一体市场化运营实现全域覆盖,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有效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有序推进,农村“一户多宅”治理全面开展,农村“脏乱差”问题得到初步有效解决。

(一)实施垃圾清零行动。以抓巩固促提升为方向,以抓结合集中攻坚,抓督查重奖重罚为手段,抓住春节前后和夏收后关键时间节点,实施农村垃圾清零行动,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由行政村、中心村向自然村延伸推进。目前,全县236个行政村1297个自然村卫生死角逐步消除,每年投资近4000万元的城乡环卫一体市场化运营实现全域覆盖,垃圾收集设施、转运设施配置到位,近1700名保洁员全天在岗,农村保洁长效机制运转顺畅,农村环境卫生管护实现常态化。

(二)全面开展农村“一户多宅”治理。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制定农村宅基地规范整治实施意见,着力治理“一户多宅”“空心村”、闲置宅基地占地行为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村容破败,重塑田园风光,提升村庄整体面貌。累计拆除旧危房屋10450间,平整土地2000余亩,复垦、绿化1810亩,建设游园22个,农村空间格局趋向规范。

(三)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以贫困村、乡镇政府驻地村、旅游景点周边村、人口相对集中的村为重点,按照“统一设计、统一采购设备、统一组织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精心选择设计图纸,招标采购优良厕具,全面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启动县域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先期陈村乡西段村、苜蓿2个100户试点正在改造,全县2.4万座改厕设备正在采购。

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总结篇8

一、目标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对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着力推动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三基”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确定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筹全市农村改厕、改水。坚持政治引领,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精准施策,坚持改革创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件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完善基层组织体系为基础,以推动资源政策向基层倾斜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不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进人居环境洁净化,为建设富强文明美丽幸福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提供有力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二、工作任务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筹全市农村改厕、改水,抓好4个方面、16件实事:

(一)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1.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聚焦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着力补齐公共卫生环境短板。持续抓好城市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建筑工地环境卫生治理。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提升改造,规范市场功能分区设置,逐步取消市场活禽宰杀、销售。按照“定时、定点、定责任”要求,规范早市、夜市、流动商贩及市场周边环境卫生管理,确保经营区域干净整洁。落实“门前五包”制度,全面提高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娱乐场所、体育场馆、交通客运站以及餐饮“三小”(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和公共场所“五小”(小美容美发店、小旅馆、小浴室、小歌舞厅、小网吧)卫生管理水平。加强食品经营场所环境治理,推进餐饮业“明厨亮灶”,完善防蝇防鼠设施,落实清洗消毒制度。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深入持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推进水体整治,逐步消除劣五类、城市黑臭水体,持续强化控煤、控尘、控车、控工业污染和控新建项目污染治理力度,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2.有效治理垃圾污水。加大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逐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通过政策鼓励和宣传教育等,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推进县乡村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因地制宜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环卫设施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做到垃圾全程密闭化收运和日产日清。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资、农膜回收利用、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快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和规范管理,完善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水污染物排放达标。

3.全面推进厕所革命。户厕改造:2021年我市安排3000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于10月底前全面高质量完成,完成后我市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我市厕所改造分四种类型,合理选择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类型:单坑式卫生厕所+大三格式化粪池处理运转模式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三格式化粪池卫生厕所、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厕所。要求各乡镇、村户厕改造要经过“四议两公开”制度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从以上四种模式中选择一种适合本乡镇、村的改造类型,确保群众满意,最终确定符合本辖区实际的改厕模式。完成任务后,按照奖补政策进行补助。

公厕建设改造:农村公厕建设改造:按照每村1座无害化公共卫生厕所目标要求,今年全市要完成建设共无害化卫生公厕258座。农村公共卫生厕所可以新建或依托村委会、村民服务中心或村卫生室已有的公厕进行施工建设,要坚持长期对外开放,方便群众使用,并定期清扫保洁。各乡镇机关,各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服务中心和卫生室等公共场所已有公厕2021年底前完成卫生厕所改造任务。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改造模式分为三种:一是村内有污水管网的,要将公厕与污水管网相连接;二是村内没有污水管网的,采用大三格模式,粪便达到无害化处理;三是不能修建大三格模式的,可以采用卫生厕所模式,要做好防渗防漏措施,粪便要运入粪污集中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公共厕所要做好防冻措施,保证冬季能够正常使用,做好清扫保洁,避免成为污染源或者孳生地。建设改造完成后,按照政策进行补助。

4.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依法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完善从水源地保护、自来水生产到安全供水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水源、水厂出水和管道供水、用户水龙头用水水质监测。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以及人口分散区域的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改造,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快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加强城市二次供水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

5.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健全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加强病媒生物监测频率,及时掌握病媒生物密度、种类、分布和孳生情况,科学制定防制方案。坚持日常防制和集中防制、专业防制和常规防制相结合,积极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药械防制为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针对性组织专项防制和区域性防制,消除“四害”孳生环境,降低病媒生物密度,有效防控媒介传染病。按照《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评估办法(试行)》,规范开展病媒生物控制水平评估工作,提高病媒生物防制水平。鼓励依托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强化病媒消杀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演练,提升病媒生物防制能力。

(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6.培养文明卫生习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及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六进”(进村镇、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宣传公共卫生安全、疾病防控等卫生健康知识,引导居民主动学习、掌握必备的健康技能,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推广肺炎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勤开窗通风、正确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科学佩戴口罩、注重咳嗽礼仪、看病网上预约等卫生好习惯,革除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吸烟等陋习,筑牢传染病防控第一道防线。倡导树立良好饮食风尚,深入开展“减油、减盐、减糖和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行动,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餐饮行业积极推广分餐制,倡导使用公勺公筷。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小手拉大手”促进全社会形成文明卫生习惯。通过设立文明引导员、监督台、开展“随手拍”等方式,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促进文明卫生习惯常态化、长效化。

7.倡导自主自律健康生活。充分利用爱国卫生月等各类活动,加大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科普力度,引导群众主动学习掌握健康技能,养成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针对妇女、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老年人等人群及其关注的健康问题,做好精准宣传和健康干预。以多种教育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干预,科学指导学生有效防控近视、肥胖等疾病。加快无烟机关、无烟医院、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建设。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

8.培树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积极开展生态道德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切实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大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和垃圾分类等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拒绝奢华浪费,引导群众争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树立爱粮节粮意识,推广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倡导使用环保用品,推动塑料产品替代和限制使用,加快推进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的限制禁止工作,解决过度包装问题。

9.促进群众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传播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积极的理念和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形成和谐向上的家庭和社会氛围。做好重大事件处置中的社会心理健康促进和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组织、专业机构、高等院校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支持拓展心理健康宣传疏导等志愿服务。

(三)加强社会健康管理。

10.推进全域卫生城镇创建。贯彻省、市卫生创建工作部署,持续推进全域卫生城镇创建和工作考核。按照国家、省卫生城镇创建标准,加强培训指导,全面提升市及各乡镇(工业园区)公共卫生环境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宜居环境。优化卫生城镇评审办法,完善长效化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复审和定期抽查制度。创新卫生城镇评审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采取评比、表彰等措施鼓励各各乡镇(工业园区)积极主动创建卫生城镇,促进破解环境卫生管理难题,打造良好生活环境。

11.试点开展健康城镇建设。结合健康中国·行动,因地制宜开展健康城镇建设,创建卫生城市,建成一批健康城镇建设样板。将健康中国·行动相关要求纳入健康城镇评价范围,探索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第三方评价,推动健康中国行动落地见效。推动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健全完善相关法规规章,制订出台并不断完善城市卫生健康、法治、教育、社会保障、交通、食品、药品、体育健身、养老服务等各领域的综合策略和干预措施。加快建设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集集点的公共卫生体系,强化健康风险防控,从源头上消除影响健康的各种隐患。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推动各乡镇(工业园区)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及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全力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12.加快健康细胞建设。按照健康村镇、健康社区、健康单位(企业)、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标准,引导和规范各乡镇(工业园区)健康细胞建设。鼓励各乡镇(工业园区)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点等实际,以整洁宜居的环境、便民优质的服务、和谐文明的文化为主要内容,培育一批健康细胞建设特色样板。有针对性采取措施,着力推动全社会健康环境改善、健康服务优化、健康教育普及和健康行为养成,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下沉,筑牢健康中国建设的微观基础。

13.加强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总结肺炎等重大疫情防控经验教训,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落实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防控职责。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完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提高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优化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机制。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及征用补偿机制、长期医疗物资实施政府专项收储机制、应急医用物资专项储备及更新机制和完善产能储备及仓储物流保障机制。改革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社会化公共卫生服务机制。

(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14.加强法治保障。推进实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凝练提升为法规制度,进一步明确爱国卫生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方法、管理措施和各方责任。完善爱国卫生工作相关技术标准,推进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15.加强社会动员。加快爱国卫生与基层治理工作融合,推动形成自上而下行政动员与自下而上主动参与结合、平战结合的群众动员机制。以基层爱国卫生专兼职人员为主,以家庭医生、计生专干、社区工作者、物业、志愿者为辅,推进爱国卫生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乡镇、社区(村)、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国卫生委员会,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基层治理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广泛动员社区、家庭和居民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推广周末大扫除、卫生清洁日活动及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有效经验,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16.加强政策、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业机构、高等院校等作用,开展环境卫生治理、社会健康管理等爱国卫生政策理论研究,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技术指导、政策咨询和宣传引导。建立爱国卫生专家库,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技术培训制度。加强爱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提高科学决策和精细管理能力。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工业园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推动工作落实。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要把爱国卫生运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和计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爱卫会各成员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本领域爱国卫生各项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给予表扬,对作出重要贡献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对措施不力、工作滑坡的给予批评并督促整改。

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总结篇9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以全市“爱国卫生季”活动开展为契机,坚持“专项攻坚与统筹兼顾、补短强弱与巩固提升、集中整治与建章立制、群众参与与群众受益相结合”原则,深化“村庄清洁、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专项行动,聚焦十项重点任务,开展百日集中攻坚,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加快补齐农村全面小康短板,为全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思路

为实现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特制定“12323”总体工作思路。围绕“人居环境大提升,干干净净迎小康”一个目标,开展“拆违治乱专项行动和通道三化”两个专项行动,突出“污水改造、户厕改造、垃圾收运”三个重点,完善“改善人居环境长期管护、户厕服务后期管护”两项机制,实现“村容村貌、卫生习惯、治理水平”三大提升。

三、实施重点

(一)开展两个专项行动

1、大力开展拆违治乱专项行动

围绕《镇关于开展“治六乱”和“两拆”专项行动工作的通知》、《镇“一拆三清一改”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我镇重点对镇区、沿线乱搭乱建、违章建筑依法依规进行拆除。

2、大力开展通道“三化”专项行动

围绕“七清、四化、两整、一绿”目标,村辖区内道路进行整治。

(二)突出三个重点

1、污水处理

依托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开工建设上村、中村、、大南庄、河东、成庄等6个村的生活污水二级管网。截止2020年底,所有行政村实现沟渠池塘无漂浮垃圾、无污水横流、无水体异味、无颜色异常。(责任人:马剑锋、平、刘志国、王青波、李健波、李瑞兵;责任单位:环保五中队、小城镇办、水管站、环卫站、各行政村)

2、户厕改造

2020年在已完成户厕改造3000座的基础上,完成户厕改造3400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所有行政村开展卫生厕所试点示范;在上村、中村、、大南庄、河东、柳树底、朱家窑、刘村、成庄、史村河、万里、岳南、石伏头等13个村整村推进户厕改造。试点探索中村、瓮山等村户厕沼液与庭院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资源化利用。(责任人:马剑锋、平、刘志国、王青波、李健波、李瑞兵;责任单位:环卫站、各行政村)

3、垃圾收运

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开工建设垃圾中转站,争取9月底投入运行,所有行政村无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实现村庄干净整洁,鼓励进行垃圾源头分类,配备垃圾分类桶。(责任人:马剑锋、平、刘志国、王青波、李健波、李瑞兵;责任单位:环卫站、各行政村)

(三)完善两项机制

1、改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建立完善门前“三包制”、路长制、街长制和清洁家庭、卫生农户评比等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农村厕所、垃圾分类等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维护长效机制。

2、户厕服务站后期管护机制。

各村建立村级户厕服务站,加强厕所粪污收集和处理的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建设完善户厕改造后期管护智能化平台。(责任人:马剑锋、宋伟;责任单位:环卫站、市场监督管理所、各行政村)

(四)实现三个提升

1、村容村貌提升

各村达到“清洁村庄”标准,把村庄清洁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庄绿化亮化、乡村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力争成庄、史村河、东山、塔里进入市级村庄清洁行动“百村”行列。(责任人:马剑锋、平、刘志国、王青波、李健波、李瑞兵;责任单位:环卫站、小城镇办、建设办、各行政村)

2、卫生习惯提升

深入推进本村健康科普宣传,体育健身活动,倡导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群众乱推乱放、乱扔乱倒、乱贴乱画等不良习惯。所有行政村都要建立健康知识宣传栏,印发健康宣传资料,普及传染病防治等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卫生健康意识;各行政村要对现有文化健身场所进行必要的维护,完善体育健身器材,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健身活动;鼓励开展健康知识与技能“明白人”培养活动,倡导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责任人:马剑锋、平、刘志国、王青波、李健波、李瑞兵;责任单位:卫生院、各行政村)

3、治理水平提升

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深化村民自治、推进乡村法治、提升乡村德治,乡村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各村要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组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人民调解会,积极培育乡村道德新风;各村要按照“三零创建”标准完善健全村务公开民主协商、矛盾化解等机制,推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祭祝等移风易俗;鼓励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同时,积极探索“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责任人:马剑锋、平、刘志国、王青波、李健波、李瑞兵;责任单位:党办、行政办、综治办、各行政村)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安排部署

5月30日-6月5日,广泛宣传发动,完成工作部署,活动全面启动。

(二)集中攻坚,推动落实

6月6日-7月15日,对照活动方案内容,镇村两级联动,全力推进活动开展,全面完成攻坚任务。

(三)巩固提升,进位升级

7月16日-7月31日,对所有村进行督查检查,未达标的村迅速查缺补漏、整改达标,已达标的村继续打磨,形成亮点,建成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村。

(四)总结宣传,评比表彰

8月份,系统梳理活动情况,完成村庄清行动先进村评选,兑现激励奖补政策,总结宣传成效经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村、各相关单位为成员。各村、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各村是活动开展的关键环节、落实主体,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书记“施工总队长”作用,广泛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压实责任,合力推进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二)标准引领,机制保障

各村、各单位要结合活动内容,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工作目标、细化时限进度、明确工作标准,要结合工作任务,配强力量、落实专人,搞好工作沟通协调、抓好工作推动指导,形成配合高效、联系紧密的工作机制,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三)严督实导,注重实效

一是按月调度通报,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掌握活动动态,研究解决问题,调度工作开展;按月通报活动开展情况,强化工作交流、信息共享,促进活动不断引深、取得实效。

二是开展常态督导,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常态化工作督导,对已经开展工作的查成效、对工作正在进行的督进度,传导压力、压实责任、跟踪督办、倒逼落实。

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总结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关于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改厕工作的统筹推进力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排查范围

1.2018-2019年已改造的农村无害化厕所进行逐村逐户排查整改。

2.省级2019年农村改厕系统数据进行梳理排查。

三、排查内容

1.厕所是否使用、旱厕是否拆除;

2.盖板是否损坏、是否难以打开;

3.压顶是否断裂、排气管高度是否不够;

4.内置隔板是否变形、净化效果好不好;

5.厕具是否损坏、是否安装不到位;

6.污水是否利用、是否影响周边环境;

7.省级农村改厕系统的数据准确性;

8.群众对改厕是否满意。

全面排查梳理有无未建先拆、以公厕代替户厕、粪池无法清掏、厕具质量不合格、水电未通、无厕屋无门(帘)、排气管高度、管桶盖损坏等问题,建立健全问题、任务、标准、责任四个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方案。

四、时间步骤

为抓住有效时间,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农村改厕整改工作,各镇街要合理布局、倒排工期,按照时间节点,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摸底排查阶段(3月25日--4月20日)

1.各镇街逐村逐户对2018年以来实施农村改厕进行认真彻底摸排(包括省级农村改厕系统录入情况核实),进一步核实底数、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在精准摸排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归类问题,建立整改台账。该项工作在4月15日全部完成,汇总表经镇(街)村(居)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上报区委农办。

2.区委农办在镇街排查的基础上,采取电话抽查(每个村(居)抽查6户)、现场核实(根据电话抽查的结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查。该项工作在4月20日完成。

(二)问题整改阶段(4月21日--5月31日)

对照整改台账,逐一整改、逐一销号。汇总表经镇(街)村(居)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上报区委农办。

(三)全面验收阶段(6月1日--6月10日)

各镇街完成问题厕所整改后,写出申请验收报告,区委农办将组织进行集中检查验收。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为确保农村改厕“问题厕所”整改任务落到实处,各相关镇街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分管领导集中精力抓落实,镇(街)村(居)干部实行包保责任制,每人对包保的户数负责,逐一排查、建立台账,对账销号、逐一整改,做到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

(二)强化督查。区委农办将对此次改厕问题整改工作进行督查,督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的予以通报批评,虚假整改的或被省市抽查通报的,按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三)严格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