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村垃圾治理与建议十篇乡村垃圾治理与建议十篇

乡村垃圾治理与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9:35

乡村垃圾治理与建议篇1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根据区政府下达给我局的《南平市**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责任书》要求,我局开展了前阶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和达标排放工作的监督落实方面

**区辖15个乡镇,沿江乡镇11个,其中**镇纳入城区环卫统一管理。沿江的**等6个乡镇,分别于2006年、2008年建成垃圾处理场并经省家园办验收合格,正常投入使用。我局采取每月巡查的方式对已投产的乡镇垃圾处理场加强运营监管,督促有关乡镇对垃圾渗滤液采取过滤池、沉淀池、芦苇丛等多种形式有效处理,基本达标排放。

(二)保障饮用水环境安全方面

与区环保局、区委农办、区国土分局等部门,结合新农村、中心村、地灾搬迁安置、造福工程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批组织实施对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居民外迁安置。目前全区已新修编完成*镇、*乡总体规划,*镇、*镇大坝、*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镇*村等66个行政村建设规划,正在建设*、*、*街道*等多个村镇住宅试点小区。根据省建设厅安排部署,计划于2010年起,对部分条件较成熟的沿江居民集中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截污和集中处理试点工作。

(三)深化家园清洁行动方面情况

截止10月21日,我区已全部完成2009年5个集镇、44个行政村(含库区村21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任务,并经省家园办验收合格,正常投入使用和运行。实现了沿江除纳入城区环卫统一管理外的8个乡镇,全部完成集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和全区共139个行政村(其中沿江行政村44个,完成整治并经验收合格38个)的垃圾整治任务。今年验收合格的*镇、樟湖镇、洋后镇、巨口乡、*乡等5个集镇垃圾处理设施,均按福建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垃圾治理验收标准(试行)建设,建有焚烧炉、分拣坪、遮阳棚、管理房、拦截坝、进出道路等。同时,有关镇(村)建立稳定的保洁队伍,健全垃圾清扫保洁各项制度,配备了垃圾池(桶)等各项设施,5个集镇共配有85个垃圾池(桶),清运板车42辆,垃圾专用机动运输车5辆,44个开展垃圾整治的行政村已配备2365个垃圾池(桶)、59辆清运板车,垃圾专用机动运输车9辆,镇村共投入资金347万元。通过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极大地解决了多年来农村垃圾乱堆放导致的镇容村貌脏、乱、差的问题,使农村家园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我区沿江、沿溪乡镇尚未列入“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村有6个(即来*镇*、*、*,*),我局已督促有关镇村在2009年底前完成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治理任务,并建立垃圾处理的长效运行机制,争取列入2010年省家园办验收范畴。

(四)开展垃圾清理方面情况

沿江两岸1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垃圾堆放点,有关乡镇、街道已予以清理,确保无污染物入河,尽量做到水面无漂浮物,岸坡无垃圾。目前,全区共清理沿江垃圾堆放点55处,累计清理垃圾580吨。安丰沟流域生活垃圾处理,经市区有关部门多次协调,明确纳入市环卫清扫保洁服务范围,据悉于11月20日正式启动。目前正逐步开展垃圾袋装收集、设置垃圾桶(池)、建立监控系统等工作。

(五)确定由局建管股副股长*负责项目的实施和联系,定期向区整治办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材料。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1、部分已建的江河沿岸乡镇垃圾处理场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垃圾焚烧炉利用率不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果有待提高。建议有关乡镇加大垃圾收集处理服务范围,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已建垃圾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严禁在河岸堆放和向河道倾倒垃圾、废弃物、有毒有害物质,建立健全水环境综合治理监督队伍。

2、乡镇、村庄垃圾处理费征收存在较大困难。有些乡镇、村对镇区单位、部分营业场所和村民收取少量垃圾处理费,大多数乡镇、村未实施对村民的垃圾处理费征收,且我区镇、村财力普遍困难,难以保障处理费的投入,从而影响了垃圾收集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整治效果。建议有关乡镇建立健全垃圾处理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保障经费的投入。

3、村民清洁家园意识有待提高。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参与家园清洁行动主体意识。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1、继续开展清洁家园“回头看”活动。督促有关乡镇村进一步完善已建的垃圾处理设施,健全相关清扫保洁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设施的正常有效运行,巩固家园清洁整治效果。

乡村垃圾治理与建议篇2

2009年以来,我镇认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按照中央、省、市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环境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我镇生活垃圾分类整治工作。全镇各村(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整治工作进展顺利,全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33%,我镇卫生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整治工作,将这项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邵武市村镇生活垃圾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督察组,具体负责指导、检查、督促全市的村镇生活垃圾整治工作。同时制定出台了《xx镇生活垃圾分类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整治要和保障措施等,并将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各相关单位,建立目标责任制管理,实行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单位评先、评优和奖励的重要依据。各村(社)也相应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做到“五个一”即:有一项垃圾整治工作计划;有一支专职环卫队伍;有一套长效管理机制;有一批垃圾收集、清运设施;有一个经村民通过的乡规民约。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市督察组定期组织人员深入镇(村)指导、督促工作,帮助解决整治中遇到的困难。

(二)健全制度,分类指导。按照南平市要求,我市6个试点乡(镇)、21个村设置了环卫管理机构,建立完善了垃圾收集清运、卫生保洁和保洁员管理、考核制度,社区配备4名卫生保洁员,对主要街巷垃圾进行日扫日清,集中收集、运住指定地点处理。试点村配备1名以上卫生保洁员,对行政村所在地公共场所(设施)垃圾进行定期清扫、集中处理。各乡(镇)、村对聘用的卫生保洁员实行动态管理,择优录用。同时根据村镇的实际情况,对垃圾处理实行分类指导,在下沙等近郊镇推行“村收集、乡(镇)清运、市处理”的垃圾服务产业化运作模式;在其它乡(镇)推行“村收集、乡镇清运、处理”或“村收集、乡镇清运、中心镇处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对边远、交通不便的行政村,推行“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综合处理”的运作模式;结住房分散的村庄,大力推行农家堆肥方式,就地处理垃圾,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我镇通过多渠道、多元化形式筹集整治资金。一是财政补贴。由政府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村镇垃圾整治,市财政对建设垃圾填埋处理场或垃圾焚烧炉的乡(镇)予给补助2-5万元资金,目村庄垃圾整治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二是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参照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理收费办法,或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确定农村住户承担垃圾清扫清运和处理费用标准,对村镇居民、商业店面、企事业单位等适当收取垃圾清运费和处理费。随着投入的加大,村镇垃圾处理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四)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农村垃圾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密切协作。因此,整治伊始,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切实将农村垃圾整治工作与农村旧村整治、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村镇、生态村镇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考核。按照职责,镇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宣传活动,为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营造了浓厚氛围,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市的村镇生活垃圾整治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全市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村镇垃圾整治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村镇居民、企事业单位的卫生意识还不强,造成垃圾清运费和管理费难以收取;垃圾填埋处理场选址位置不够理想,现有简易填埋场废气排放、消毒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工艺难以达标,垃圾处理场建设、运行、管理经费仍然不足等。

 三、下阶段打算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召开各种动员会议、座谈会,结合开展创建文明、卫生村镇活动,深入发动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村镇居民生活卫生意识,鼓励居民主动缴纳垃圾处理有关费用,确保垃圾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强化创建,狠抓落实。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村(社)月自查、季通报制度,对村镇垃圾整治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工作督促落实,对进展快、建设、成效明的单位及时进行宣传推广;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三)多方筹资,加快推进。指导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垃圾处理相关费用征收、管理办法,采取上级争取一点、财政投入一点、居民征收一点的办法,多方筹集经费。各村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根据本村垃圾收集运输等实际开支情况,酌情征收卫生费,以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乡村垃圾治理与建议篇3

关键词生活垃圾;现状;问题;建议;乡镇;安徽蚌埠

中图分类号X7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1-0243-01

existingproblemsandSuggestionsofHouseholdGarbageDisposalofVillagesandtownsinBengbuCity

DenGZe-hua

(BengbuenvironmentalmonitorStationinanhuiprovince,Bengbuanhui233040)

abstractmaincomponentsandcharacteristicsofhouseholdgarbageofvillagesandtownswereintroducedandtheenvironmentalproblemsbroughtbydomesticrubbishofvillagesandtownswereanalyzed.CorrespondingcontaminationcontrolsuggestionswereputforwardsoastoprovidethetheoreticalreferenceforthehouseholdgarbagedisposalofvillagesandtownsinBengbuCity.

Keywordshouseholdgarbage;status;problems;suggestions;villagesandtwons;Bengbuanhui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体制问题缺少有效的制约手段,很多偏远乡镇垃圾处置仅仅采取简单的选洼地堆放方式,生活垃圾不断污染土壤、河流水体、污染大气的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如何对乡镇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是目前各级政府部门不容忽视的一大环境问题。蚌埠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并且位于皖北、淮河中游、京沪和淮南铁路交汇点,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总面积5952km2,总人口367.81万人。蚌埠市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等4个区和怀远、五河、固镇等3个县,共设36个镇,19个乡(其中民族乡1个)。近几年,蚌埠市乡镇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口居住密集,由此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

1乡镇生活垃圾主要成分及特点

蚌埠市乡镇生活垃圾主要有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4类。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够进行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如纸制品、塑料制品、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及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等。厨余垃圾组分相对简单,有机物质含量多,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少。

乡镇生活垃圾特点:一是总量少,变动性强。乡镇人口规模较城市小,以每人每天1kg的平均产生量计算,绝大多数乡镇生活垃圾日产总量不足50t,同时其产量和组分易受燃料种类、节令变化和集市贸易等因素影响而发生较强的波动。二是产生源分散。乡镇的生活垃圾产生源点多量少,布局分散,不利收集。三是可资源化物质比例低。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较城市低,垃圾可资源化的成分较少。

2乡镇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

2.1垃圾处理层次低,处理方式落后

乡镇本身经济条件差,垃圾处理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基本上是露天垃圾堆放场。大多数乡镇没有能力建设一定规模和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垃圾卫生填埋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个别申请专项污染处理资金的乡镇前也是规划中或者是简易的垃圾填埋场[1-4]。

2.2垃圾淋溶液流入水体,污染水质

蚌埠市地处平原,淮河蚌埠段支流遍布三县乡镇,资金问题制约了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全面建设。乡镇生活垃圾大部分在堆放场露天堆放,或倾倒在河边、湖畔。由于垃圾中有机物的分解和雨水淋溶,将某些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带入水体、渗入地下,污染了部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5]。

2.3垃圾污染严重

乡镇一般采取简易堆填或焚烧处置的方法进行垃圾处理,导致垃圾腐烂发酵,臭味不断,且病菌增加。县级的垃圾填埋场缺乏合理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方法,无法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使得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严重污染。部分乡镇为解决垃圾占场问题,就地设置焚烧炉,但不能充分燃烧“白色垃圾”等,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带来了传播疾病的危险隐患[6-9]。

3乡镇生活垃圾处理采取的措施

蚌埠市农村清洁工程自2010年实施,55个乡镇中,至今已完成39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投入资金4680万元,其中2012年实施的10个乡镇的农村清洁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由市、县住建部门集中采购的垃圾压缩机、板车、小型垃圾运输车、垃圾桶已分发到乡镇并投入使用。初步建成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综合整治处理模式,形成了村有保洁员、镇(乡)有环卫队的保洁队伍,建立了生活垃圾治理一系列基本制度,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乡镇镇区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的全覆盖,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

4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建议

在蚌埠市“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基础上,部分距市、县区较近或规模较小的乡镇可以依托市级或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垃圾处理,建议经济条件较好的或距离县区较远的乡镇率先建设乡镇垃圾填埋场。

4.1从源头抓效率防污染

乡镇负责各村收集的生活垃圾的转运工作,在运输过程中,建议借鉴国内其他乡镇的先进经验,采用“预压块装箱式”转运方式,即将收集的垃圾通过垃圾压缩机压成整块运送到县级垃圾处理厂处理,避免造成沿途环境污染。

4.2严格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

在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建立小型垃圾填埋场地,减少生活垃圾转运中产生污染的同时,也减轻了县级垃圾填埋场的运行压力。但一定要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选择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的区域,特别是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区域内。

4.3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

应因地制宜考虑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生活垃圾填埋场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地表水域等敏感对象合理的防护距离。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4.4严格按照规定建设工程

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一定要按照规定建设防渗、渗沥液处理、雨污分流及地下水导排、填埋气导出及处理等工程,切实保证对地表水、地下水及环境空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5参考文献

[1]郜宗智.农村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9):295.

[2]张士娟.蚌埠市乡镇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7):236-237.

[3]凯.浅议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和综合利用[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3,26(2):40-42.

[4]王俊起,王友斌,李筱翠,等.乡镇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排放及处理现状[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4,3(4):202-205.

[5]杨荣金,李铁松.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三级分化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7):82-86.

[6]刘永德,何品晶,邵立明,等.太湖流域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3):533-537.

[7]顾卫兵,乔启成,花海蓉,等.南通市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处理模式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3):283-286.

[8]曾伟,钟本和,赵红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湖北植保,2004(2):28-29.

乡村垃圾治理与建议篇4

一、党政重视

1、建立机构。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副科级以上两位领导为副组长,其余党委委员、村(社区)支书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镇上成立了办公室,每村2名保洁员、每社1名保洁员,负责全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日常工作。

2、加大投入。2011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235万元,一事一议投入资金155万元。做到了每10户有1个垃圾池,每村1个垃圾回收点,有毒有害垃圾存入回收点,一辆垃圾运输车,每户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筐,户户有垃圾凼。

3、落实责任。

①有制度。制定工作标准,建立会议、协调会商、巡查、监督整改、考核评比、保洁员管理等制度,健全部门协作联运机制。

②有责任。各村(社区)、镇及各部门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镇级部门落实专职分管领导和人员。镇上制定考核办法,每年与各村(社区)、镇级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考核。

二、认真治理

1、搞好宣传。

①全镇每季度召开1次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各村(社区)半年召开1次村(居)民大会,专题讲解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意义、目的及村民应尽的义务、承担的责任。同时利用学校加大对学生卫生知识和环境治理特别是垃圾分类减量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小手牵大手共同参与治理。

②充分利用广播、LeD、专栏、标语、手机短信、宣传资料、宣传车等形式,重点宣传《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网格化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村民自治,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和参与意识。

2、定期开展大扫除。镇机关干部及镇级各部门每月集中开展1次大扫除活动,对本单位、本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各村(社区)每季度组织村民开展大扫除,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道路沟渠开展一次拉网式的清理,确保不留陈年垃圾,2011年以来先后进行9次。

3、村(社区)配备的2名专职保洁人员,社配备的1名专职保洁人员,定时收集清运本辖区内垃圾,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确保了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发挥村(社区)可回收垃圾点的作用,定时不定时回收可回收垃圾,方便了群众。

4、签订目标责任书。镇与村(社区)、各单位签订农村环境治理责任书,村(社区)与村(居)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和村民公约,并与保洁员签订了责任书。

5、搞好检查评比。建立了镇对村(社区)、村(社区)对社、社对户及保洁人员的考核评比机制。镇对村(社区)每月考评,村(社区)对社天天检查、每月考评,社对户每月考评,做到了镇村社都有评比公示栏。

乡村垃圾治理与建议篇5

一、明确工作任务

今年要确保完成1个乡镇(新桥集镇)、17个建制村(名单详见附件)的农村“家园清洁行动”任务。县级检查验收安排8月下旬,市、省级考核验收安排9至10月份。任务下达后的10天内,各有关乡(镇)、建制村要制定出本辖区内的实施方案,乡镇的实施方案须上报市、县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办公室备案,村庄的实施方案须上报县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办公室备案。

二、强化保洁队伍建设

各乡(镇)要组建固定的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对主干道实行全日保洁,确保环境有人维护,卫生有人保洁,河沟有人清理,垃圾有人清运。建制村要按人口的1—2‰配备卫生保洁员。要与保洁员签订《环卫承包合同》和《环卫工作责任状》,实行保洁员工资加奖金制度,有条件的要为保洁员办理个人保险,重视保洁员和垃圾处理场站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建设,对垃圾处理场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和卫生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指导。

三、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收取垃圾处理费,目的是强化村民的参与和督查意识,增强村民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逐步转变“政府要村民做”为“村民积极参与、自己要做”,要加大力度,提高农村垃圾收费率,集镇所在地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开征垃圾处理费。建制村可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收取垃圾处理费,用于垃圾的收集、清运和保洁,收费标准由村民代表大会确定,收取的费用应实行专款专用。

四、落实工作责任

各乡(镇)政府是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对本辖区内的“家园清洁行动”工作负总责,要负责组织好辖区内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督促指导所辖村庄开展好“家园清洁”行动。建设垃圾中转站或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配备环卫作业队伍,建立乡镇垃圾清运保洁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并把维护环境卫生整洁列入村两委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村民委员会要负责制定实施垃圾治理的村规民约,配备保洁员,配置垃圾收集设施,建立村庄垃圾清运制度。

五、加大资金投入

要按照“管网通、沟渠通、道路通”和“集中收集垃圾、集中汇集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的目标要求,加大对“家园清洁行动”的资金投入,各乡镇、村要从乡本级预算和村财中安排专项资金,增加对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列入今年治理的乡(镇)、建制村要加快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乡(镇)要配套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焚烧处理场或中转站),进出道路、分拣场地要硬化,管理房,遮阳棚等要配套建设;建制村要有垃圾收集池(每百米必须设1个)、每户配置1个垃圾桶、村垃圾填埋(焚烧)场(点),并实行责任制和规范化管理。上述设施未建设或建设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县级验收直接确定不合格。前几年验收合格的乡镇和村庄未完善配套垃圾处理场设施、进出道路硬化等要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要注重环卫基础设施的维护,垃圾设施要做到统一标识、统一编号。对垃圾处理设施开展经常性集中维护,定期组织对破损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进行维护保修,完善日常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乡村垃圾治理与建议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及市委、市政府“城市提质,乡村振兴”总体部署,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印发〈重庆市**区城乡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委办〔2017〕35号)要求,我乡深入推进城乡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城乡市容环境整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8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深入发动,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有力有序

一是建立领导机构。2018年以来,我乡先后召开2次党委会,专题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乡长殷达奎任组长、分管副乡长王程任副组长的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于乡规环所,负责全乡综合整治工作的统筹和协调。二是落实工作责任。按照“辖区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了驻村领导牵头、支部书记具体负责的村居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责任体系。同时,建立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督查组,由乡党委副书记牵头,明确2名工作人员,常态性巡查各村、社区工作落实情况,约谈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三是制定科学方案。制定了《深化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印发各村、社区工作推进序时进度表。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和各村(社区),采取“周考核、月督查、年底综合考核”,将综合整治工作与驻村干部考核、村居干部考核挂钩,与综合整治专项经费挂钩。四是强化工作保障。在自身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乡财政已安排资金80多万元,用于各村、社区综合整治工作。

(二)广泛发动,强化宣传,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一是注重发动群众。注重发动群众自身动力,引导群众以家庭为单位,做好家庭、院落的清扫保洁工作,进一步完善全乡范围内的“户保洁、村收集、乡清运、区处理”的垃圾清运体系,通过与清运公司合作,采用垃圾车直接从垃圾桶中清运,清运效率高,覆盖面广。二是层层召开会议。共召开干部职工大会3次,召开企业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2次,乡主要领导深入各村居开展现场办公会20余次。各村居开展多种形式的院坝会50余场。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大型广告牌6块,各村居制作了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宣传专栏和农村垃圾收集保洁宣传栏;制作门前三包责任书和环境卫生自治公约并逐户张贴;制作并发放《**乡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通告》、《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传单5000余份。

(三)团结协作,攻坚克难,深化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一年的艰辛工作,我乡的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成效进一步显现,特别是对照去年,环境取得明显改善,基层干部和群众较为满意。

1.下场社区综合整治:完成**乡集镇整治项目,综合改造道路总长865米,改建公共厕所2座,配套建设人行道绿化、照明、环卫设施等,共投资200万元。

2.戴家岩社区综合整治:拆除黄家街十字路口存量违法建筑12个,共计700余平方米,拆除三峡监狱门前存量违法建筑1个,面积约400平方米;投入资金5万余元,实施了戴家岩社区黄家街十字路口节点景观提升工程。

3.农村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任务,按照“五个一”要求和“五有”标准,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联户保洁”体系,进一步完善“户保洁、村收集、乡清运、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清运体系,投入资金63万余元,落实教育引导、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考核评比、长效管理等制度,强化农户“三包一监督”义务履行,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台账,顺利完成市级和部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工作;强化农村河道环境卫生管理,全面清除河道沿线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建立日常保洁及巡查机制。进一步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大对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地膜、农药瓶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理。统一制作垃圾桶收集亭64个,投入资金19万余元;成功完成**区城市品质提升暨区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实践活动”常委监督性视察工作。

(四)建章立制,强化考核,确保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整治常态长效

一是做好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整治的基层基础工作。引导村、组等集体组织,按照相关程序,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纳入环境整治等重要内容,发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在全乡范围内推行“联户保洁”模式,各村、社区安排2至10名不等清扫保洁人员,常态化进行巡查、清理和保洁。二是加大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整治的考核评比工作,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整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年底对村(社区)、对机关科室的工作考核,并制定考核细则,确定了分值为30分的较高考核比重。同时,建立完善“乡考核村、村考核联户保洁片、片考核联户保洁户”三级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村(居)民小组、基层群众的积极性。三是高度重视违法建设等顽疾的查处治理。针对戴家岩片区违法建设存量多、形成原因复杂,我乡联合区查违办、规建支队等单位,对辖区违法建设进行摸底,按照“锁定目标、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有序推进违法建设拆除工作。截止目前,已对所有违法建(构)筑物发放限期拆除通知书,并已对影响观瞻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的违法建(构)筑物进行了清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是我乡戴家岩社区2.1平方公里属城市建成区,但一直未纳入市政统一管理,导致社区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且无任何清扫保洁费用,乡财政已不堪重负。加之,多年征而不建等因素,乱搭乱建现象突出,严重影响我乡市容市貌。建议将戴家岩社区纳入市政统一管理并完善相应设施。二是我乡地处城郊结合部,城市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转移倾倒现象突出,辖区居民苦不堪言,但是作为乡镇缺乏相应的治理手段和资金支持。建议相关部门强化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源头管理。

三、2019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大“联户保洁”推进力度,狠抓末端落实。

2.全面落实“户保洁、村收集、乡清运、区处理”的垃圾清运体系,加大考核力度。

3.积极做好新增污水管网项目申报及项目实施前期准备。

4.大力推进**乡金九路景观提升工程,确保如期完工。

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们将在全区的统一部署下,以问题、结果为导向,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努力让群众参与成为自觉,让**干净整洁成为常态。

乡村垃圾治理与建议篇7

 

    为进一步推动我旗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逐步改善农牧民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旗委农工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座谈、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旗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据此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环境综合管理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城镇区域,针对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却缺少更多的思考。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均对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给予了高度关注,《呼包鄂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也对其提出了具体要求。

    鄂托克旗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辖6个苏木镇、75个嘎查村、363个自然村,总人口16万,其中有农牧民5.9万人。我旗农村牧区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人居环境一旦受到污染,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长期困扰。随着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明显改变,许多现代包装产品不断涌入,白色污染随处可见,污水排放不规范,改厕成果不明显,公共服务设施得不到及时管护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认真研究解决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问题,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近年来,我旗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成效显著。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为切实维护、巩固好农村牧区建设成果,逐步建立科学规范、高效运转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长效机制,是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我旗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新建垃圾压缩站12座、清洁厕所148座、垃圾池121处、垃圾箱1100余个,并配套购置垃圾转运(清运)等大小车辆426台,极大提升了农村牧区环境卫生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同时,根据各苏木镇人口密度、居住特点,合理布点、科学摆放垃圾收集箱,进一步方便农牧民投放垃圾。

————组织保障坚实有力。成立了旗、苏木镇两级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出台了《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实施细则》、《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和《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考核评分细则》等制度,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全旗“五位一体”实绩考核范围。在旗级层面组建成立了旗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指导中心,在6个苏木镇组建了综合执法局,在嘎查村和农村社区组建保洁队伍78支,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

————日常管理效果显著。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每月督查、半年评比、年底考核”的督查考核工作机制。采取定期不定期明察暗访的方式,对苏木镇、嘎查村进行随机抽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梳理反馈,要求相关苏木镇限期整改,并不断加大对存在问题的跟踪督查力度,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指导中心和党政两办督查室开展各类督查20余次,提出整改意见建议900余条,实现了监管全方位、全视角、全覆盖。各苏木镇执法局共下达执法文书150余份、拆除违章建筑85余处,切实做到了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事情有人做。

————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一方面招标引进实力强、信誉好的第三方环卫保洁公司,倡导政府购买服务,推行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目前,全旗6个苏木镇均通过积极引进外省和本土专业保洁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另一方面鼓励苏木镇在环境综合管理工作中,进行有益探索和大胆尝试,蒙西镇建立了全市首家垃圾兑换超市,为各苏木镇和周边地区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资金保障有效落实。将全旗75个行政嘎查村、6个农村社区“农维费”以每年5万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其中旗级财政承担2万元、市级财政承担3万元;同时,专项设立了200万元环境综合管理奖励资金。2017年拨付“农维费”405万元、兑付奖补资金130万元。2018年按照工作进度已拨付“农维费”330万元。

————宣传引导持续增强。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广泛开展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宣传教育。发放了《鄂托克旗农村牧区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蒙汉文)》1.2万余份;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编制发放了《鄂托克旗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宣传册(蒙汉文)》3万余册;与旗电视台合作,摄制了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微电影2部。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宣传,充分调动了农牧民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提高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存在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不高,群众环保意识淡薄。部分干部对农村牧区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工作上存在上紧下松、上热下凉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地处偏远、经济条件差的嘎查村整治工作难度大,动员和组织农牧民群众不够,致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反复抓,但脏乱差现象不断反弹。如棋盘井镇石勒凯村、深井村、阿如其日嘎村,阿尔巴斯苏木脑高岱嘎查、敖伦淖尔嘎查沿路沿线垃圾乱倒、病死畜禽随意丢弃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农牧民群众环保意识淡薄,主体作用尚未发挥,主动投身人居环境整治、自觉改变陋习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

二是规划相对滞后,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一些较大居民集中点污水排放管网规划不到位,有的管网年久失修,有的直接没有管网,大部分嘎查村污水处理只能靠自然蒸发,排污问题亟待解决。改厕工作进展缓慢,部分公路主干线沿线商服区域没有公共厕所或公厕数量无法满足流动车辆人员如厕需求,比如阿尔巴斯苏木框框井段,重点示范嘎查村、集中居民点新建、改造水厕推进力度小。有建设水厕的嘎查村,没有配套建设供暖供水等设施,排污方式仍然沿用渗井处理;有旱厕的嘎查村没有建立粪污收集人员、车辆配备等配套机制,造成粪污收集难度大,常年堆积,居民无法如厕。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配套不够完善。近年来,我旗在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投入了大量资金,配备了相应设施和人员,但与目前农村牧区的现实状况和工作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旗级财政主体投入和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污水和改厕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垃圾填埋场布局不平衡,除镇区、园区周边建设标准化垃圾填埋场外,其余地区生活垃圾依靠转运站转运处理,建筑垃圾只能就地倾倒、掩埋,造成地质地貌破坏,极易引发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垃圾和污水收集转运车辆少、成本大,尤其是目前苏木镇配备了大量的5m3垃圾箱,但没有配套专用清理车辆,箱内垃圾清理难、无法转运,只能依靠箱内焚烧,造成垃圾箱破损严重,致使全旗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困难较多。

四是机制不够健全,管理责任落得不实。虽然我旗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全旗“五位一体”考核,但日常督查通报、评比考核、责任追究等机制主要以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管护为主。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工作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工作责任落的不实,综合执法力量薄弱,管理没有刚性约束,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缺乏可持续性和长效性。比如,目前综合执法承担城建、国土、农牧等多项执法内容,但人员力量薄弱、装备经费不足,执法队没有专用工作车辆,日常执法多以私人车辆开展,难以开展正常工作。

    四、对策建议

(一)宣传教育,广泛参与。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政府是主导,农牧民是主体,要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知识讲座、文艺下乡等手段开展多层次宣传教育,切实做到家喻户晓、全民参与。同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大力表彰先进,公开曝光典型,在农村牧区营造浓厚的环境综合管理氛围。积极争取部门协同配合,整合各方资源,利用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包扶单位、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等,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方式,让村规民约、保洁责任书等真正发挥作用,建议向居民集中点商户每月收取一定保洁费用,既弥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能激发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自治的意识。

(二)试点先行,梯次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受地域性、分散性、季节性等影响,设备配置、收集、运输、处理等相关问题千头万绪、难点很多,需要通过试点先行,边探索、边完善,在实践中形成具体明晰,操作性强的好经验、好办法、好模式。要以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在重点完善提升全旗27个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示范嘎查村的基础上,试点带动、梯次推进。通过逐年挖掘、培养、建设一批示范嘎查村,采取现场观摩、互看互比、交流学习、经验推广等方式,示范引领、整体推动。力争三年内实现我旗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具有农牧区特色的成功之路。

(三)因地制宜,科学处理。根据调查发现,我旗农村牧区垃圾基本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废旧塑料、矿泉水瓶、纸质包装、废旧玻璃(酒)瓶、废旧衣物、生锈废铁等,所占比重高,是农村牧区垃圾的主要成分。二是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旧(蓄)电池、废油漆桶、小型电子垃圾等,目前此类垃圾在农村牧区基本不做无害化处理,多数随意丢弃。三是厨余垃圾:农牧民生活较为节俭,食物种类较为单一,厨余垃圾产生量较少。仅有的剩余垃圾也会用于喂羊养狗、喂猪养鸡,再利用率较高,目前厨余垃圾存量较少。四是其它垃圾:主要包括陶瓷瓦罐、渣土、炉灰、动物尸体、人畜粪便等,总体数量较少,多为惰性物质,后两种可采取就地填埋或铺路等方式处理。当前亟待解决的是对农牧民生活影响最大、对生态环境污染最严重、问题最突出、隐患最大的可回收垃圾与有害垃圾的管理问题。因此,如何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的产生量?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实施垃圾分类,达到就地减量的目的。

根据我旗农牧区实际情况,建议利用如下两种模式进行处理。对于居住分散的农区和牧区:可采取“一卖、一换、一堆”的“三个一”模式进行处理。“一卖”具体指将可回收垃圾由农牧户自行收集暂存,待定期、定点、定时有偿收运时变卖,可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家庭收入;“一换”具体指将有害垃圾由农牧户自行收集暂存,待定期、定点、定时有偿收运时兑换,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家庭开支;“一堆”具体指鼓励引导农牧户自行设置堆肥池,采用混合堆肥天然降解的方法,将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中的炉灰、动物尸体、人畜粪便等形成有机肥料,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农牧户生产开支。对于苏木镇政府所在地和较大居民集中点,在监督动员当地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同时,可纳入城乡一体化环卫系统进行实地操作。

乡村垃圾治理与建议篇8

关键词:农村垃圾芦溪流域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R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芦溪是莆田市第二大河流,发源于庄边镇黄龙村,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庄边、白沙、芦、江口等乡镇进入兴化湾,水力资源丰富,被誉为莆田的第二水源泉。农村相对地盘较宽,生活在芦溪周边的人们对水资源认识不足,不注意保护水环境,部分村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峻,严重影响到村容村貌和人身健康及污染到饮用水源。2006年全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在我市率先擂响战鼓,莆田市着手进行农村垃圾和养殖业整治,建立机制全面实施,形成全市乡村上下步调一致,掀起一股优化环境洁净家园的热潮,还市民一个“绿水青山”的水安全环境。

一、农村垃圾产生的原因

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村日产垃圾量约916吨,其中集镇区217吨,村庄669吨,人均日产垃圾量,集镇区为0.7公斤,村庄为0.3公斤。农村垃圾有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养殖业产生的垃圾等四种类型,其中以生活垃圾为主,其主要成分为食品包装外壳、厨房残渣、塑料废品、破旧衣被、旧家具。以养殖业产生的垃圾为次,常见的有家禽粪便四处排放、流入芦溪造成污染等。

究其客观原因是:随着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乡镇企业不断涌现,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食品包装材料品种繁多且降解度差,村民建房逐年增多,加上农家肥使用率不断减少,使得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垃圾泛滥成灾。

主观原因是:①村民的环保意识不高。环保观念和公共卫生意识较差,随手乱倒垃圾现象严重;农村一些基层干部对垃圾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垃圾的侵害视而不见,没能足够的重视,将其摆上工作计划。②经费缺乏。我市各乡镇财政困难,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运营又需要大量的资金。一些农村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清运难度大,耗资增多。③清扫队伍薄弱。农村除城乡结合部、一些经济较好的行政村外,配备的保洁员不稳定,仅有50%村庄雇用1-2个保洁员对各户清扫出的垃圾进行收集和清运。④村镇环卫设施配套不足。除了废物箱、垃圾容器等部分乡镇有设置外,其他都没有设置,环卫设施投入偏低;已设置的环卫设施布局存在着不合理和不均衡;不少乡镇和村庄由于人口密集,难以找到合适的垃圾处理点,造成二次污染严重。⑤农民受利益引诱。近几年养殖业受市场需求的拉动,村民集中投入到养猪和鸡鸭中,发家致富,导致养殖业异军突起,未能采取科学的养殖方法,禽畜粪便就近倒入河沟、田头、村边,严重污染水环境等等。

二、搞好农村垃圾整治,确保水资源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抓宣传发动,推动农村垃圾整治保护水环境行动深入人心

全市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将这项惠民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成员单位要研究确定各个时期、时段的工作目标,并将农村垃圾整治保护水环境行动确定为政风行风评议内容。市家园办应认真组织牵头,主动配合2012年2月1日即将施行的《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制定宣传活动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农村垃圾整治保护水环境行动有序开展。各县区家园办也应扩大宣传渠道,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让农村垃圾整治保护水环境行动,变“政府要我做”为“我自己要做”。

(二)抓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

一方面应从抓村、镇保洁队伍建设入手,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保洁员队伍。省、市级试点镇及有条件乡镇都应按标准成立环卫机构。集镇区按清扫面积5000-800配备1名保洁员、村庄按人口每1000人配备1名保洁人员,乡镇每辆垃圾运输机动车配1名垃圾清运工等一系列内容,做到农村垃圾定时收集、定时存放、定时清运。另一方面应抓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按每个乡镇至少建有一座垃圾转运站,各村(居)要建设足够的垃圾收集池(一般每自然村或每千人不少于一池),每户备有垃圾收集容器,镇区要按照“百户一池、七十米一箱”的标准,并在溪、河、库、沟、渠沿线等地和居住区配备建设垃圾池、垃圾桶等设施,使农村垃圾治理环卫作业人员配备到位,垃圾清运车辆配置到位,垃圾处理设施配套到位,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及时处理,防止水污染。

(三)抓制度建设,保证农村垃圾整治保护水环境行动正常运行

一是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福建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方案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春季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1]48号)和莆田市人民政府有关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通知精神,研究制定年度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实施方案,为我市实施“河清、岸绿”宜居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持。二是各镇村要建立清扫保洁和日常管理制度。①建立保洁员定责制度。各村(居)与保洁员签订《环卫承包合同》和《环卫工作责任状》,明确工作职责、保洁区域,落实责任目标;②建立“三包”保洁制度。即户包卫生、村包收集、镇包转运,确保辖区范围内垃圾日产日清;③建立公众评议制度。可由村两委和村民代表、老人协会组成对保洁工作实行“一记二查三评四考”工作制,将评议结果与保洁员奖金挂钩,以此促进农村垃圾整治保护水环境行动稳步推进。④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养殖场整治后,对群众缺乏实质性的约束机制,面临反弹、回潮的危险。只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把补偿资金发放同群众禁养结合起来,才能够建立起良性的约束机制,防止反弹和回潮。如若未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养殖场回潮,采取措施,势必引发干群矛盾、社会安定移定风险系数增加。

(四)抓巡查监管,确保农村垃圾整治保护水环境取得实效

按照“市季查、县区月查、乡镇周查”组织检查评比办法,各乡镇每周应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巡查评比,并做好日常的内业资料整理和建档;各县、区家园办都应坚持每月对本县、区家园清洁行动工作情况进行巡查评比或“回头看”,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市家园办要积极协调市直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每季度、每半年对各县区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对每次检查情况进行通报,评出整治优秀乡镇、村;对存在问题要及时作出限期整改。水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水流区域的监测,确保农村垃圾整治保护水环境行动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五)抓奖惩考核,促进农村垃圾整治保护水环境工作持久长效

为及时掌握各乡镇、村居的农村垃圾整治保护水环境行动的进展情况,一方面要在巡查的过程中,积极邀请新闻媒体共同参与,主动向镇村居民宣传整治行动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同时要通过纠风在线栏目对整治行动情况进行“回头看”,以此,有效防止农村垃圾治理回潮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应及时下拨市级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激发各县区、村镇开展农村垃圾整治保护水环境行动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要配合市审计局对下拨资金的到位、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杜绝乱收乱支、截留挪用等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蔡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垃圾问题[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5):78-80

乡村垃圾治理与建议篇9

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现实情况

(一)河道沟渠水塘

乡镇的河道较以往垃圾遍布两岸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河道两岸、田地的沟渠附近不再到处是白色的塑料袋、洗过蔬菜和衣服后抛下的垃圾,水塘里漂浮的白色垃圾也基本上看不见踪影。对于上述情况的改善,主要是1至2个小的自然村聘请1名保洁员,大的自然村甚至聘请2名保洁员,每周1至2次对河道内的垃圾进行打捞、捡拾岸边的白色垃圾等,对沟渠附近的垃圾及时清理。因鱼食料会对水塘造成污染,以前承包所签订的合同已经终止了的,不再允许私人承包鱼塘。

(二)居民生活垃圾

居民生活垃圾也不再是像以前随意丢弃,如今进行了妥善安置。现在镇政府给每家每户都发放了一个垃圾桶,放在各家门口,居民将家中的垃圾集中放在自家门前垃圾桶内,聘请的保洁员每天会将居民生活垃圾收拾到大的垃圾箱,最后定期由垃圾车将大垃圾箱的运走。现在村民的家门口变得干净很多,夏天也看不到满天飞舞的蚊蝇。

(三)家畜家禽养殖

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已经不容易看到,超过100栏的猪场,将不允许建在水库附近,水库的水质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并且强制要求猪场必须建设化粪池。家畜家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很大一部分都作了农家肥。鸡在山上养,粪肥大部分都集中卖个了他人作农家肥或在树下掩埋。

(四)居民环境理念

该乡镇居民现都感受到了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带来的益处,他们也在逐步提升自己的爱护环境的理念。辖区内各村加大宣传力度,每个村委会都安排一个干部专门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村里各显眼处都张贴宣传标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河底的垃圾打捞难度大。现在河两岸垃圾很难看到,但河底的废弃物却不少,虽有一定程度的打捞,但是打捞这些垃圾费时费力费财,难度很大。

(二)居民的垃圾分类理念淡薄。虽然垃圾定点投放取得了一定初步成效,但目前基本上未在垃圾分类领域进行宣传,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

(三)乡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各行政村村内巷道硬化参差不齐、标准不一、衔接性差,甚至有小部分行政村巷道基本没有硬化,影响村民出行;厕所革命也未完全推开,旱厕依旧占很大部分;文体基础设施在行政村一级很难见到。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些建议

(一)强化领导,发挥行政推动优势。要实现快速推进、快速见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推动的力度。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应及时制定适宜方案、加强督查指导、注重宣传教育、加大政策扶持、落实相关责任。

(二)以人为本,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群众是农村的主人,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要把组织发动群众作为第一抓手,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因地制宜,切实把握整治整点。村与村之间特点不同,情况各异,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整治中注意引导各乡镇立足村情、村貌、村需指定不同目标、推进力度和推进措施。在具体实施中,要牢牢把握卫生、道路、河塘、民房、路灯、杆线、绿化、场所等八大要素。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我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农村人居环境也将得到长效管理和不断完善,逐步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安排,7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哈薇带领调研组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的重点是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调研期间,实地察看了谯城区牛集镇、魏岗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听取了市住建委、市美丽办、市城管执法局、谯城区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从总体情况来看,调研活动富有实效,既看到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垃圾整治情况。我市农村垃圾处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区)处理”的模式进行运作,2017年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约26万吨,集中清理陈年垃圾5.8万吨,完成15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整治。2018年我市13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全市已建设有害垃圾回收点1057个,回收有毒有害垃圾3225吨。今年以来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共接收农村生活垃圾2.3万吨,确保了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全接收,且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改厕工作情况。2017年我市共完成10.2526万户农村改厕。2018年省厅下达我市6.4万户改厕任务,市政府岗位目标任务为10万户(每县区2.5万户),目前已开工31035户,完成进度占比31.04%。其中谯城区6900户,完成进度占比27.60%;涡阳县9850户,完成进度占比39.40%;蒙城县7055户,完成进度占比28.22%;利辛县7230户,完成进度占比28.92%。

(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情况。1.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全市80个集镇污水处理设施,涡阳县20个、蒙城县16个、利辛县22个、谯城区22个。已开工建设35个;纳入城市管网的5个;已建成运营26个(其中需扩建7个)其中涡阳县建成2个,蒙城县建成10个,利辛县建成4个,谯城区建成10个;未建成14个。2.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全市40个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14个,其中涡阳县4个,蒙城县6个,谯城区4个。14个污水处理设施中6个采用改厕式、8个采用管道+站式污水处理技术。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全面“清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

2013年5月全市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以来,全市所有村庄和沿线沿边,全面开展多年积存垃圾清理工作。一是高标准。按照“垃圾全面整治、农村全面覆盖、设施全面配套”的总要求,围绕农村环境“无暴露性垃圾、无水面垃圾漂浮物、无乱贴乱画、无乱堆乱放、无污水横流、无公共场所垃圾”的六无目标,重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二是配设施。按照“农村人口300-500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1.81万人,“每个自然村至少设1个垃圾收集点和1辆垃圾收集车”的标准建设近6万个垃圾收集点、购置2.1万辆收集车,为农村垃圾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夯实了基础。同时,为减少农村生活垃圾运转频次和二次污染,试点推广“不见垃圾桶·垃圾不落地”。三是推分类。2017年,在全市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垃圾源头分类。采取可利用废品市场回收、有毒有害垃圾政府有偿回收、厨余无害垃圾堆肥填埋等方式,构建了适合当地的“农户分类”“有害回收”“无害填埋”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目前,全市已建设有害垃圾回收点1057个,回收有毒有害垃圾3225吨。四是重长效。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以奖代补,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少于4000万元,五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10亿多元,确保农村清洁工程能长期开展。采取抽样暗访、日常督查、委托第三方测评等方式进行督查,建立了农村清洁工程“一月一测评、一月一通报”的督查制度,年终综合考评结果作为市级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的重要依据,确保农村保洁取得常态长效。目前,全市已建立了稳定的农村保洁队伍、行之有效的农村保洁机制,在广大农村全面消除了成片成堆垃圾。

(二)抓住关键“改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水平。

把改厕工作作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工作。一是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各县区结合实际,坚持群众自愿、试点先行的原则,有效实施三格式和窨井式两种模式,不断推动农村改厕工作提档升级。二是加快推进改厕进程。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有力有序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落实落细。2017年我市共完成10.2526万户农村改厕;2018年省下达我市6.4万户改厕任务,市政府岗位目标任务为10万户(每县区2.5万户),目前已开工3.1035万户,完成进度占比31.04%。三是探索实施粪污治理。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积极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四是充分利用资金支持。农村改厕县区级每户补助500元,市级每户补助300元,省级每户补助400元,合计1200元/户。改厕资金的充分利用,助推了此项工作的纵深开展。

(三)突出重点“治污”,强化农村人居环境基础。

结合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抓住乡镇政府驻地和示范中心村这两个关键,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一是规划布点先行。编制县域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建立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布点体系,在选点布点上,优先选择乡镇政府驻地、省级中心村、列入“十三五”农村环境整治任务的建制村及重点流域周边、水源地重点地区及环境敏感区的村庄,重点打造敏感地带村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二是因地制宜处理。结合区位、人口等因素,坚持因“地”施策,科学选择处理模式。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通过以下两种模式进行建设,一是建设污水处理厂(站),如古井镇污水处理厂、许疃镇污水处理厂、高炉镇污水处理厂等,日处理规模2000-3000吨,其他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500-1500吨左右;二是城区近郊的乡镇直接接入城区污水管网集中处理,如谯城区十八里镇、蒙城县双涧镇。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及建制村通过管网+污水处理站、管网+大三格式化粪池、户用改厕等三种模式进行。自然村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主要采用户用改厕模式,与扶贫相结合,优先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进行户用改厕。三是统筹协调推进。乡镇政府驻地、省级中心村和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省美丽乡村建设同步部署、同步施工、同步督查、同步考核,统筹使用资金,确保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运行按序时进度推进、如期完成目标。目前,全市80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启动建设,建成运营26个,2018年底基本全部投入运营;省级中心村、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分别建成72个、80个,分别在建85个、40个;2017年完成改厕10.2526万户,2018年截至目前完成改厕3.1035万户;养殖场治污设施覆盖率达98%。这为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问题

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系统谋划有待提升。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还基本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任务还十分艰巨。我市各级相关部门在系统谋划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思维、整体谋划和长远观念。

(二)群众参与度急需提高。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机制还不健全,农民群众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比如,有的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淡薄,认为垃圾清理是环卫工人的事,存在垃圾随意扔的现象;有的个别农户厕所建成后,基本没使用,还是继续老传统用厕方式;有的个别农户对污水处理的意识还不强。

(三)保障机制有待健全。环保设施的长效管护运营机制、政府投入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高效的治理评估机制与监督机制等还有待完善。

(四)资金投入压力较大。农村地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很不足,长效保障资金等仅靠政府单方投入压力较大。

四、几点建议

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及存在问题,就如何抓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重大意义和迫切要求,聚焦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综合施策,认真抓好农村环境垃圾治理、改厕、污水处理“三大革命”,加快补齐短板,积极推动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二)坚持科学谋划。农村环境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立足长远,科学谋划。一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农村主要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根据污染特征,加大力度优先整治。二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规划建设等不同实际,合理确定整治任务目标,分步分类实施,做到逐步提升、逐年完善。比如,要将整治和投资的重点放在规划保留的村庄,非保留村庄主要以环境提升、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要为主,避免以后村庄撤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三要注重文化保护,要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环境、民俗习惯和历史文化等,在环境整治中重点加强保护和修复。

乡村垃圾治理与建议篇10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verydou”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2021年度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驻村工作队:

白雀寺镇2021年度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

现将《》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白雀寺镇委员会白雀寺镇人民政府

2021年3月16日

白雀寺镇2021年度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委《关于抓好“十件大事”推动“一立四振兴”战略落实落细的安排意见》(略字〔2021〕10号)文件精神和全县农村人居环境现场推进会精神,扎实推进县委今年环境立县年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打造美丽乡村,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标任务

围绕全面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推进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垃圾分类治理水平、建设美丽宜居宜业乡村,全年完成310户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提升任务;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春季行动”,确保村庄清洁卫生;基本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体系建设,探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二、重点工作

1.大力开展村庄清洁活动。县上将每月10日定为“村庄清洁日”,各村要按照《白雀寺镇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春季行动的通知》(白政发〔2021〕9号)文件精神,大力在全村范围开展以清三堆(清理土堆、草堆、杂物堆)、治三乱(治理乱搭乱建、乱扔乱倒、乱堆乱放现象)、施三改(实施改厕、改污水、改垃圾工程)、美三口(美化村口、路口、家门口)为目的的村庄清洁活动。结合“村庄清洁日”活动,每月组织四支队伍、村组干部、公益岗和广大群众集中开展2次大清扫,重点整治公共区域道路、水沟、山坡等地段各种垃圾,组织垃圾清运处理,清除违规占用公共道路堆放沙子等材料,纠治安置点群众超过自家房屋范围的乱搭乱建等行为。农户房前屋后环境要督促每天进行打扫,每周对杂草、杂物堆放进行整理,并清除垃圾,确保个户环境美丽。每月选择几户环境较差的农户由村组干部上门督促并帮助其打扫卫生、整理环境,在村组群众会议上给予批评教育,每季度在组织召开“十比十看”时对环境卫生好和差的分别进行红黄榜公示,引导群众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养成自觉打扫卫生的习惯。

2.加强示范村引领作用。结合我镇实际将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群众基础较好的赵家院村、蒿坝村2个村作为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镇村组织高标准做好全面规划,要充分结合乡贤、土专家、村组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保持原汁原味不搞大拆大建,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示范村建设规划,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审定规划报镇、县审核批准后逐步实施。利用示范村打好基础,总结经验教训,再推广在全镇实施。确定白雀寺村、中坝子村、贤草沟村、蔡家营村为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白杨坪村、淡家沟村、曾家沟村、木匣沟村、一里沟村、何家坪村、南家山村、青白石村和华阳沟村9个村为人居环境整治一般村。各村都要打造一处环境卫生整洁的示范亮点,要创建一批农户家庭达到“室内干净、院场整洁,柴草杂物堆放有序”的环境卫生示范户,组织群众参观学习,号召大家向其学习,争创环境卫生家庭。

3.提高垃圾治理水平。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按照生活垃圾一部分可利用的予以有偿回收、一部分不可利用的予以定点投放、一部分废渣废物予以填埋降解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处理。通过持续大力宣传,使群众广泛知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引导群众对垃圾进行初步分类处置,将有回收价值的废品收集变卖,将其他垃圾按类别投放至指定位置,不乱扔乱倒。既减少了垃圾清运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农户收入,美化乡村环境。

4.加快农村厕所改造。继续坚持大力推动农户厕所改造工程,按照宜旱则旱、宜水则水的原则,所有农户厕所达到卫生厕所的标准,有条件的农户要积极推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改造,并进一步推动厕所“进院入室”,提高农户家庭卫生水平。各村要严格按照厕所改造建设标准组织施工、验收,确保“建好一个、使用一个、叫好一个”,全面完成农户厕所改造任务。

5.加大生活污水治理。各村重点对臭水沟进行清理,着力解决农户随意排放的问题,引导个户将生活污水引入化粪池中进行处理,禁止向门前道路、河流等公共区域引流,尤其是群众相对集中的区域要引导农户共同维护生活环境。

三、具体要求

按照县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上提出的“要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战”这个硬性要求,镇党委研究决定将今年作为人居环境整治年,从加大宣传、干部带头、明确责任、严督实考这几方面着手全面启动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要做好“三抓”:

(一)抓理念转变。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现象,群众对环境卫生现状的习以为常是我们目前面对的不利因素,理念的转变一要转变宣传形式。镇上要编制宣传标语、宣传单下发,利用广播、流动车喇叭等形式开展,各村要在人口集中的区域利用路边挡墙、农户墙体等载体刷写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会议宣讲等形式造出声势。二要转变工作短期突击为常抓不懈。环境的改变要靠常抓不懈的行动来保持,各村要坚决摒弃“上级有检查就搞,上级不来就放任不管”的心态,要长期坚持方能见效。三要转变有畏难情绪到必须做的认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党中央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各级都要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信心。四要转变大包大揽为发动群众干。我们要积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利用好群众力量解决群众的事情,要坚决摒弃一干事就要项目要补助资金的想法,多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角度来思考怎样推进工作。

(二)抓行动自觉。任何事情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既要靠宣传发动,更要靠干部行动引领,各村每个月要组织发动四支队伍干部、村组干部带头开展2次公益性的集体环境卫生清扫活动,以实际行动体现共产党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继而使群众不得不跟着干,最后达到群众主动干的目的。通过干部带头、群众自觉逐步形成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扔、柴草不乱堆的良好风尚。

(三)抓机制约束。一是完善责任机制。镇上由书记、镇长牵头抓全镇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分管领导负责业务工作协调推进,上下沟通联动,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主要责任,包村领导对包抓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领导责任,包村干部对所包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责;各村支书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主要责任,各村四支队伍共同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健全细化管理机制。各村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会讨论将农户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具体内容添加进去,明确农户在环境整治中的义务和责任。制定完善环境保洁制度、垃圾清运制度、奖惩制度和考核机制。加强督查通报机制。对于被县上暗访通报的脏乱点所在村,第一次进行约谈,要求立即整改,第二次被曝光的给予党政纪处分。三是做好服务机制。一方面是抓示范创建。蒿坝、赵家院2个示范村要先着手规划编制工作,由包村领导到村召开会议商议,组织乡贤、土专家、村组干部和群众参加,充分听取意见,形成初步规划建议,科学定位村庄类型,公共区域要尽量保持村庄原貌不破坏,不搞贪大求全,要小而精,具有特色。个户结合整体布局逐步制定小规划,打造小景观,农家特色。另一方面是探索垃圾分类回收机制,尤其是安置点和群众聚居区要做好垃圾回收清运处理工作,召开群众会商讨垃圾清运费用收取事宜,各村也可积极主动的向上级帮扶部门和相关社会企业、本村在外经商人员等筹集捐赠资金,解决垃圾清运难题。

附件:1.白雀寺镇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办法

2.废品收购指导价格

3.白雀寺镇环境保洁十条措施

4.白雀寺镇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口号

白雀寺镇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办法

为深入推进我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处理和监管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办法。

一、宣传动员

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利国利民、利人利己。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是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加大力度宣传、引导村民养成自觉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的习惯是推进本项目的关键点。一是充分发挥村两委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的作用,通过村组会议、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工作;二是利用“疫情防控网格”微信群,通过新媒体平台多角度宣传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垃圾分类的积极意义;三是积极开展“变废为宝”宣传活动,号召村民参与垃圾分类,通过现场讲解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使得垃圾分类意识更加深入村民心中,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分类率。营造出强大的舆论声势,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不断提高文明卫生素质,让群众真正体会到我参与、我支持、我受益。

二、实施方式

一是各村成立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组,由村支书牵头负责,确定宣传人员、垃圾分类收集人员(公益岗1至2名)、垃圾分类监督员,并制定垃圾处理评比机制。二是各村依据村庄分布确定具体的可利用垃圾废品回收地点,明确农户将分类出的可利用垃圾废品卖给回收点。三是镇上统一联系收购人员,并随行就市确定收购指导价格,各村收集到一定量时可联系上门收走。各村可在指导价格的基础上下降0.1-0.5元从农户手中收购,差价用于支付各村确定的垃圾回收点收集人员报酬。四是对于不能变现的垃圾进入垃圾池,各村要不定期组织进行清运处理,可根据具体产生费用情况召开村民会议确定收取农户一定的垃圾清运费用。

三、垃圾分类标准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处理:一是餐厨垃圾,如: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植物枝叶可以采用生物堆肥的方式自行处理(在家庭附近挖坑进行填埋,然后取出施肥);二是可回收垃圾,如废铁、废铜、废有色金属、饮料瓶、废报纸、纸箱、废纸、废旧家电等可进入各村的废品回收环节,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三是建筑垃圾,由农户自己找寻合适的填埋地方堆放,不得倒在主要道路的可视区域和垃圾池中;四是其他垃圾,如废旧衣物、塑料、尼龙织物、皮革等进入垃圾池集中处理。

四、督导落实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是我镇今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重要探索内容之一,各村要积极探索具体的操作办法,坚决执行落实好此项工作。要结合每季度的“十比十看”对各户垃圾处理情况进行评比,在全村进行表彰和通报,村上要对不按分类指导、乱扔垃圾的农户实行批评教育甚至经济处罚,形成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同时镇上将加强对各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垃圾乱扔乱倒问题,要限时整改并跟踪整改结果。

附件2:

废品收购指导价格

序号

种类

分类

价格(元)

单位

备注

1

废铁

杂铁

1.00

铁皮

0.50

2

废铜

青铜

10.00

红铜

16.00

黄铜

12.00

3

废铝

生铝

2.50

杂铝

3.00

4

生活

废品

报纸

0.60

纸板

0.50

废纸

0.40

白色塑料制品

0.30

彩色塑料制品

0.20

0.40

5

其他

废旧电器等

电话联系确定价格

(联系人:王明武。价格以实际变化为准)

附件3:

白雀寺镇环境保洁十条措施

(各村参照修改完善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审定通过后执行)

为彻底清除农村生活垃圾,努力消除脏乱差现象,不断提升全镇人居环境水平,促进村容整洁,进一步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特制定村庄环境保洁措施。

1.各村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养成自觉参与、维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2.个户每日清扫室内外,晨起被褥叠放整齐,室内物品分类归整、摆放整齐,衣服叠整齐放入衣柜,不随意乱放。

3.要经常清理柴草杂物,房前不得堆积,可整齐码放于房屋侧面或屋后,庭院内保持干净整洁无垃圾,定期清理垃圾,按照垃圾分类制进行处理。

4.农户严禁乱占公共区域堆放个户砂石等材料,安置点群众严禁占用房屋范围外的公共区域私搭乱建。

5.各村民管好自家牲畜,实行圈养,防止其到处乱跑影响村容村貌,粪堆不乱倒,不得堆在院场和公共区域。

6.公共区域定期要进行清扫,做到村道、河道、公路及周边可视范围无裸露垃圾和乱堆乱放,垃圾池清理及时,外墙无污物、周边无散乱垃圾。

7.各村公共区域卫生清扫保洁采取责任到户、分段(片)包干的模式,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确定责任区域分配包干到户到人。

8.除通知需集中整治的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时段外,各村每月组织2次环境整治,每月的10日为“村庄清洁日”,每家每户须投入不少于1人的义务工,按照划定的责任区域对全村公共卫生进行大清扫、大整治。

9.实行垃圾定点堆放,严禁乱扔乱倒,发现一次进行提醒并要求捡拾干净,第二次由村委会对其进行30元的经济处罚用于爱心超市购买物资。对于拒不捡拾也不交罚款的、拒不参加“村庄清洁日”义务活动的,在每季度的“十比十看”中进行黄榜批评通报,并在办理需村委会出具证明等手续时责成接受处理到位方可办理,否则不予办理。

10.垃圾分类的标准。一是餐厨垃圾,如: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植物枝叶可以采用生物堆肥的方式自行处理(在家庭附近挖坑进行填埋,然后取出施肥);二是可回收垃圾,如废铁、废铜、废有色金属、饮料瓶、废报纸、纸箱、废纸、废旧家电等可进入各村的废品回收环节,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三是建筑垃圾,由农户自己找寻合适的填埋地方堆放,不得倒在主要道路的可视区域和垃圾池中;四是其他垃圾,如废旧衣物、塑料、尼龙织物、皮革等进入垃圾池集中处理。

附件4:

白雀寺镇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口号

朝起早,卫生搞;先扫地,污浊少。

扔垃圾,煞风景;分垃圾,变为宝。

好习惯,病源少;坏习惯,疾病扰。

不乱搭,不乱建,不乱堆,不乱放。

杂物堆,要注意;存隐患,快清理。

室内亮,庭院美;邻居间,和睦好。

物品齐,排放端;方便找,也美观。

路面净,车辆畅;事故少,家人笑。

河道洁,水体清;污染少,家园美。

环境优,美如画;环境差,真可怕。

乡村兴,环境优;一人力,万家益。

人居环境整治春季行动“四个三”内容

清三堆:清理土堆、草堆、杂物堆

治三乱:治理乱搭乱建、乱扔乱倒、乱堆乱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