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社会医学模式十篇简述社会医学模式十篇

简述社会医学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0:03

简述社会医学模式篇1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如今,使用网络已经成为了当今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对于我们汲取信息和形成良好价值观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畅游于网络时,首先接触的是各种门户网站,所谓门户网站,指的是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从现在来看,门户网站主要提供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接入、聊天室、电子公告牌、免费邮箱等各式服务。而高校门户网站也是众多门户网站的一个大类别,它是展现高校形象、特色的名片,是信息的平台,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1]

二、英国医学院校门户网站现状与分析

医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强、实用性高的学科,更需要一个相适应的门户网站与之相匹配。而英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其医学院校具有一定代表性。笔者以英国三所知名的医学院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门户网站的建设模块及内容,具体如下:

1.剑桥大学医学院剑桥大学医学院门户网站主要分为最新医科新闻、学院教育、图书馆和相关链接几个模块。学院教育中又细分为优秀调研、医学教育、研究生教育、临床学术训练。优秀调研中对其医学方面的相关研究和成果做了简介,如癌症研究、心血管医学、感染与免疫等主题,并且每一主题都添加了与之相关的研究网站,如癌症研究链入了肿瘤学部门、strangeway研究实验室、中国研究中心赫特森等部门的地址。医学教育提供学生信息的查询,招生简则及相应制度、课程介绍等。研究生教育对生命科学研究生院的资金、部门、应用、研究、技能发展做了介绍。临床学术教育则对临床教育的计划课程做了阐述。该院拥有自己的独立医学图书馆,可供校内学生查阅文献和电子期刊,校外学生需经身份证验证后方可进入。剑桥大学医学院门户网站主页以白色为底色,结构分明,给人以不拖沓,清爽的感觉,没有丝毫的多余成分,显得庄重,凸显医学的严肃。采用图片较少且均与医学有关,鲜有装饰性的图片。内容涵盖面广,但许多篇章文字略显简短,仅仅起着引导了解的作用,要粗略地了解该院信息还是比较方便的。

2.牛津大学医学科学部牛津大学医学科学院门户网站主要分为本科学习、研究生学习、研究、快速链接等模块。本科学习包括生物化学、实验心理学、医学、生物医学几大类。每一类都有一个独立完整的网站,例如实验心理学,涵盖了申请入学、本科阶段学习内容、研究部门等较详细的信息。研究生学习主要提供申请硕博的途径和相关的资助申请。该院的图书馆也是独立的医学类目,并且不同种类的资源都进行了细致划分,如麻醉、生化、临床药理、骨科等。每种资源主题都可迅速查阅到相关的文献,十分便捷。正如其挂在首页的口号:我们是国际公认的生物医学和临床研究和教学的中心,并在牛津大学拥有最大的学术地位。该门户网站着重展示了学生和教授的研究成果,更加注重学术性。与剑桥大学医学院不同,该站更多地引入了视频和图片,使得网站内容显得更丰富,涉及面更广。并且网站首页还有了医学院校友会,告知了未来的聚会时间和过去的校友会情况。而这种将校友会设立成独立的网站并不多见。

3.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的门户网站主要分为准大学生、准研究生、研究、快速链接、新闻与事件、网上远程学习等模块。准大学生主要概述了其四个本科学位课程—医学、兽药、医学科学和口腔卫生科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医疗课程的选修。准研究生则介绍了硕博课程、研究计划、如何获得基金支持等内容。研究则简单展示了该院部分科研成果。在线远程学习可供在线学习不同类别的医学课程,但需要账号或内网进入。

总体上该站与前两个门户网站大同小异,但色彩较为丰富,信息量也较大,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如建立在线远程学习课程。可能是由于学校并无前两所实力雄厚,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医学图书馆。从上述三所医学院校的门户网站我们可以发现:

1.基本的模块基本相同,分为最新新闻、本科学习、研究生学习、科学研究、快速链接等模块,引导性较强。

2.均较少涉及到学生的社团活动与学校的人士调整与安排,这与国内高校门户网站存在较大差异。

3.与twitter、facebook等较受大学生欢迎的社交晚上建立了连接,增强了与学生的互动。

4.网站内容涉及面广,更多地是着目于学术上,但大多点到为止,简而精。

5.资源可供与外界共享的不多,大都仅给自己学校的学生使用。

6.布局简单,结构清晰,一目了然,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7.多专门建立了医学图书馆库,省去学生筛选相应书目的麻烦。

三、英国医学院校门户网站的借鉴之处

毕竟这些英国医学院校实力都十分雄厚,因此其办站理念也应当给国内医学高校带来一些启迪。特别是在当前高校网站普遍存在内容枯燥贫乏、形式单板、模式雷同、缺乏吸引力、管理混乱等问题的情况下,更应该把高校网站建设当做一个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而不仅仅是校园网络管理者运用相关技术挂几个网页而已。[2]因此,在总结英国医学院校设计和管理其门户网站经验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国内医学院校的门户网站给出了几点建议。

1.既然是医学院的门户网站,则应该体现出医学的特点,如上述三所高校均在主页显著的地方放置了涉及医学又具有美感的图片,给人以肃穆之感。主要的模块并不多但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脉络清晰,整个主页内容也就百来字但几乎涵盖了所有枝干,不会给学生无从下手的感觉。这种对网站主页的处理值得学习,反观国内医学院校的门户网站,内容看起来很丰富而实际上对学生有用的寥寥无几,结构杂乱也很少体现了医学的学术特点。网站建设人员应当将整个网站的模块结构进行优化并对内容精简,让学生能高效地浏览。

2.近几年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大学生更多地参与了进去。上述院校均与twitter、facebook等著名社交网站建立了链接,与学生更好地交流。国内院校网站可以与人人网、新浪微博等学生参与度较高的社交网站建立相应的互动体系,让学生感到学校也是自己的一个朋友,提高亲切感。

简述社会医学模式篇2

1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学术思想

为什么在低下的科学知识和科技水平条件下,成书于东周和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就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并有着较高的医学水平,而且还具有自然科学的深厚内涵?关键就是先祖们从生活和生产劳动等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人的健康、疾病发生和药物治疗等也离不开自然界,而了解二者之间关系的最简单、易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人和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研究,从中认识医学问题。

众所周知,人如果没有支撑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不能存活的。人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才能成长,才能摄取到食物营养,自身废物才能排出。显而易见,环境应列入到生命之中,即环境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细胞和细胞液,它们都是生命。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思维,具有现代医学科学意义。

由上可见,中医学的医学学术思想是从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生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环境也是生命的组成部分的角度来研究医学、研究人类健康、疾病和治疗等医学问题。这也就是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或“天人相应”的医学整体论。这种医学学术思想表明中医学是一门整体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医学,因此才有《中医学》这门课程,西医学就没有这门课程。所以解剖学、生理学和全科医学不能等同于西医学,西医学是多门类医学学科的综合。

由中医学的这种医学学术思想出发,从而建立了以阴(月)阳(日)为“和”(即平衡)的中医阴阳学说、以木火土金水所表征多种医学含义的横向相互关系、纵向系统联系和总体连结的中医五行脏腑体系学说,以及以经、络、穴之气液为形实的经络学说等。相应地,也就有了辨证论治、四诊八纲、病因病机、治则、药食药理和养生等临床医学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学的医学整体论还包括药食和药理在内,因而凸显了中医学使用天然药物的医学意义和绿色意义,更体现出了中医学在防治疾病上的科学观:大自然就是一个极好的医生。当然,恶劣和污染的环境也是非常厉害的杀手。

2中医学医学整体论的主要学术思想内容

阐述中医学学术思想内容的论著颇多,本文则着重从医学科学角度来阐明它的医学科学学术思想内容。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人与时间的统一建立在天干地支的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文时间”与疾病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亦有述及。故“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四气调神论》和《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论述了季节对人体健康状况的专属影响,故“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论述了昼夜与疾病的关系:“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经络学说论述卫气的运行具体到时辰。《素问·上古天真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论述了人的年龄与身体健康状况和生育等的关系。《素问·热论篇》讲到了疾病与时间的关系。《素问·脉要精微论》阐明了痈疽致人死亡的时间。中医学还阐明了疾病发生阶段的治则,因而出现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临床治法。其实,中医学在许多方面,如脉学、治病、养生、药食等都有时间观念,特别表现在采药和用药上:如《温病条辩》曰:“凡夏日所生之物皆可去暑,尤以扁豆花最”;《本草纲目·四时用药》的用药规则和用药方法。所以,中医学“时间医学”的学术思想是非常突出的。恽树珏先生言:脏腑乃“时序的脏腑耳”,“五行为四时之代名词”,“医学不讲四时、寒暑……即属荒谬”。

2.2人与环境的统一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一方人”,“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可见自然环境对人的生命多么重要。故《黄帝内经》曰:“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与天地相参也”。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疾病和防治关系十分密切,四季和健康、疾病的关系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地区或地理环境和人的形体、体质、生理、性格、声音、治疗、生育、寿命、疾病和保健方法等都有密切联系。中医五行学说所述五方与人体等各方面的联系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关系。人是社会的一员,所以必然会参与到社会生活、工作和活动中去。这时由于个人的各种原因,如贫富、地位、性格、爱好等,常会引起心理和心态的反应,从而影响身体。《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素问·疏五过论》等多有阐述,在此从略。

在这里要特别提到中医学的人与生物环境的统一。人也是生物中的一种,当我们阐述人与时间、环境以及下文所说物质性的关系时,其实,细菌和病毒等也与这几个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当中医学用病因六淫和病机病症等来说明人的健康、疾病和防治时,其实是间接地反映了细菌和病毒等的作用。当然,这是非常不够的。中医学应该按照自己的学术思想去研究细菌和病毒等,建立自己相应的分科。中医学“环境医学”的学术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值得进一步专门研究。

2.3人与物质的统一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防治疾病的用药等也主要靠自然物质(气、水、动植物和岩石矿物土壤等)。所以《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神乃自生”。中医学十分重视人的物质性。不论脑、心多么重要,如果没有营养物质供需,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树、无米之炊。故《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千金要方》曰:“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本草纲目》曰:“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中医学的人与物质的统一性,特别表现在对食、味、色的研究观察和总结上。味与人体健康、疾病、防治、养生等的关系尤为丰富,有味入、味生、味合、味宜、味食、味走、味多、味过、味禁、味伤、味病等。

人的物质性表现有二个方面:无机性和有机性,从环境角度来看,则是人与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或生物环境)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物质演变和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必然与无机物质与有机物质具有统一性。现代(微量)元素医学研究就表明了这种关系:地壳的、有机体的、人的各自平均化学成分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地壳的多种元素、有机体的大量元素、人的主要组成元素中都有氧、氢、碳、钙、钠、钾,后二者中还都有氮、氯、磷、硫、镁。此外,人体中60种元素的丰度曲线与地壳中相应元素的丰度曲线相一致,也是极好的证明。有趣的是,上述的11种元素成分亦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它们占细胞全重99%。

人是一个客观实体,物质是第一性的。中药也是具体的物质。那么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来研究中医学,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将会使人更深刻的认识中医学的深厚理论和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并将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2.4人与自然变化的统一俗语“不服水土”即是很好的说明。随着时间的前进,无机环境(气圈、水圈、土壤、地质地理等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有机(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会发生变化,从而会影响人的健康以及疾病的防治,并发生相应变化。例如,季节的变化、不同方位地区、社会处境的变化和不同体质等的人的健康以及疾病的防治等状况,就反映出这种统一性。

2.5人体构造结构与自然的统一人生活在地球上,受到它物理场,特别是重力场的控制。有趣的是地球构造具有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而人体也具有三层:皮肤、肌肉和骨骼,人体细胞一般也具“三部结构”:细胞膜、细胞液和细胞核,其中细胞膜亦为三层:内、外疏水区和中间亲水区,间期细胞核也为三部:核膜、核基质(和染色质)和核仁。又如把双手向上举直,如果手掌和脚掌相当于两极,头胸部相当于赤道,那么手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流注是由赤道向两极,而手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流注则是由两极向赤道,真类似于大洋中的冷、暖洋流的流动。这种流动显示出调节整体的平衡作用。中医学的“援物比类”研究方法和全息性观察(局部看全体)均反映出这种统一性、一致性。所以中医学有面诊、舌诊、目诊、耳诊、手诊、足诊、骨诊和脉诊等。

2.6人体本身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阴阳平衡、五脏为首,通过经络体系而把全身相互联结起来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对环境既有顺从适应性的一面,又有主动适应(或对抗)性的一面,人体的自愈能力、通过治疗恢复健康和通过养生保健而长寿等,就说明了这一点。人体脏腑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有生克乘侮和相及关系,而且还有相聚、劳补、相济相助、互藏、别通和相通等的关系。这些关系至少表明二点:①人的生命不是放在“一个蓝子”里面的。所以才有“脑死亡”和“心死亡”之争,所以保存好的古尸之肌肉皮肤还具有生物学特征。故人的生命是顽强的;②人体切除脾、或人工心脏、或去一肺、去一肾、或去部分肝、部分胃,并不能说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不能成立,相反,却更体现出中医学的医学整体论和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医学认知。

3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简言之,医学模式就是人们对医疗实践和医学理论概括后对医学问题的一个总体医学观点,它是医学学术思想的一种简洁表达方式。那么中医学是什么样的医学模式呢?首先,我们要认真考中医学的医学特色是什么。由上可知,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和内容有以下独有和突出的医学观念:①它的学术思想和基础理论基本上是从“五脏为首”的角度去阐明的;②特别突出时间与人体健康、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的关系;③在与环境的关系上,重点突出与生物环境的统一性,这反映在中医学的药食上。所以中医用药基本上都是天然药物。中药是“长命之药”,数千年至今仍然使用;④中医学把中药药理和用药理论以及养生保健也纳入到了学术思想和基础理论之中,例如中药的性味、归经和配伍等。所以中医学的“医”和“药”是不能分开的,“药”是包含在“医”中。否则,就是西医学的“生药学”了。

由上看来,中医学医学模式应反映四点:①时间;②环境(无机环境,如大气、地质地理环境、有机环境和社会环境);③人体(五脏为首,包括心理);④药食和养生。可以简洁表达为:时空———人———药食的四维医学模式。这个把人的健康、疾病、防治、养生和保健有机地联接为“一条龙”的医学模式,完整地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医学观。人们在论述西医学的医学模式时,却忽视了这种具有深厚科学内涵的中医学医学模式。这种模式反映了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高度一致性,并表明中医学存在着理论上的特色优势。

简述社会医学模式篇3

那么,中医学模式究竟是什么样?卫生部长为什么要说中医有望对现代医学模式带来深远影响?我特别采访了我国著名医学家、中华医学分心身医学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全面解答并进一步阐述。

环境――形神医学模式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记者:我们知道,中医学模式其实就是环境――形神医学模式。那么,这种模式是如何在中医学中具体体现的?又是如何使整个中医学紧密有机地融合成一体的呢?

何裕民:环境――形神医学模式的基本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中。就病因理论分析,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中体现了上述模式的基本精神。其中外因主要是讨论自然因素对生理机能的影响,内因、不内外因则涉及到社会、心理、行为等多方面。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中医病因理论中,把情志内伤、饮食失节和劳逸过度(包括劳力、劳神和房劳)等主要与社会心理和行为相关的因素视为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中医诊断中的望、闻、问、切四诊和辨证过程,事实上就是在这种原则指导下,对患者所进行的较为全面的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在系统层次上作出判断的过程。《内经》反复要求医家诊病时:“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凡诊者,必知终始,又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离绝菀结,忧恐喜怒……”。并指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何病能中。”这些论述中都含有环境――形神医学模式的基本精神。

中医治疗学也为这种基本精神所主导,中医理论强调治疗须顺应天时地势等自然因素,并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主张:“天寒无刺,天温无疑。”许多医家指出春夏用药慎投收敛之剂,秋冬用药少给发散之品;须注意‘佣寒远寒”,“用热远热”,严寒隆冬,少用石膏,大热酷暑,附桂减量……所有这些,都兼顾了时间季节等因素。

中医学模式的基本精神还体现在确定具体治则时,应兼顾患者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地位、文化素养、地区习俗风尚及个人经历遭遇、喜乐好恶、起居饮食等因素。金元四大家中,生于战乱动荡之时的李东垣,见时人疲于奔命,多致脾胃虚损,故治疗着眼于培补脾胃元气。生于中原的张子和,目睹当时百姓喜补恶攻,纵然服补药致死,终不觉悔,遂倡导以汗、吐、下三法祛邪安正;生于江南鱼米之乡的朱丹溪,见南方之民多阴虚湿热之体、却又好用辛燥之药,便力陈辛燥之弊,谆嘱东南之人以滋阴降火为主……中医辨证论治中强调审因论治,即包含审辨社会、人事和心理等各种因素在内。上述基本精神促使历代医家重视对患者精神异常、情感波动等心理病态的调治,并创造了丰富有效的一整套身心调治手段和方法,如语言疏导法、转移情感法、以习平惊法、厌恶反胜法、药物调理法等等。其中,大多数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医学模式中。人被视为形神合一,生理和心理活动相互协调、统一、健全、完整的“人”。这一精神促使人们认识到医患之间建立和保持密切配合的良好关系,调动患者本人健康精神的心理活动,对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都有着积极作用。

重视预防,强调治未病,是中医学的卓越思想。《内经》等医学经典著作中这方面论述颇多,内容丰富。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原则:要了解,以便顺从环境变化的客观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和习惯;其次,须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上、人世间的一切事宜变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自控能力和自稳能力,力求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以使“形与神俱”,保持心身健康,防病于未然。如《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些原则同样渗透着环境――形神医学模式的基本精神,贯穿于中医学之总体,并起着主导作用,使整个中医学紧密、有机地融合成一体。

为什么说中医有望对现代医学模式带来深远影响?

简述社会医学模式篇4

由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于2002年首先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试行,现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献[1]。《要求》产生于现代医学伦理学观念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深入人心、而循证医学正迅速传播的医学变革时期,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要求》明确提出本科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而医疗实践有赖于最新的有效的知识和信息。”根据《要求》的精神,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2009年5月开始尝试对在院实习医生进行循证医学教学的同时,阐述其内涵的现代医学伦理观念和临床意义,试图通过临床实习这种非正式的伦理学教育方式来强化医学生的伦理意识。在2010年实习医生进入临床的岗前教育中正式加入“循证医学及其伦理观”等专题讲座,使其在入科之前就植入“循证与伦理实习”的理念。

笔者所在医院实习医生分别来自青岛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和泰山医学院等,虽然各院校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但医学伦理学均是必修课。为了解实习医生对伦理学和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入院培训时笔者针对性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医学伦理学淡忘者几乎为半数。进一步询问原因可知各医学院校的伦理学教育大都采用传统的、简单的、刻板的说教方式,学生普遍感到抽象而乏味,考试结束便束之高阁,进入临床的大多数实习医师对医学伦理学只停留在模糊的医德规范的概念上。对实习医生开展循证医学临床教学时阐述其医学伦理意义是一种教学尝试,对于刚入临床的实习医生,将伦理学与循证医学教育结合起来,有助于理解两者在医疗行为中的作用和价值。现从多方面论述这种结合的优势和意义。

1教学的支撑点——从临床实际剖析循证医学的伦理内涵

1.1从病人的角度和价值出发

循证医学从病人的角度和价值出发,客观地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和需求,主动维护病人的医疗选择权和决定权。这种仁爱之心和同理态度是医务从业者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医术进步所必需的精神动力。

1.2体现平等和公正原则

循证医学的信息交流体现了资源共享的平等和公正原则,有利于缩小现行医疗体制下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水平从业者的差距。

1.3以试验数据为依据

循证医学强调以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数据为依据,最大程度地减少临床不确定性,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实现追求卓越的医德意愿。

1.4核心是为病人服务

循证医学的核心是为病人选择当前最新、最可靠、最合理的诊疗证据。减少医疗干预的失误,促进医疗决策科学化,以求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

1.5可使从业者自觉转变为追求终身教育

循证医学可使从业者由阶段性受教育者自觉转变为追寻终身教育,发挥出求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职业行为的最优化。“这也是当代医学道德进步即实现当代医学的道德本质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2]

2教学形式——提高了规格,有利于教学相长

循证医学从简单解决医疗问题上升为探讨伦理问题,或为了解决伦理问题而争论如何处理医疗问题。这种辅车相依的复杂现象在临床随处可见,也正是临床实习医师的困惑之一。多学科交叉尤其是循证依据和伦理依据的综合评述是现代医学的特征,也是临床教学的难点,需要临床教师有较高专业和医学哲学的素养,同样也要求学生迅速脱离单一的书本教育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嘉言懿行与学生的感悟会产生心灵上的互动,增强彼此的互信和对各自职责的承诺。

3教学内容——扩大了视野,贯通了伦理与医疗之桥

实习医生需要学会用“用道德价值和原则检验此范围内人的行为”[3]。密切联系实习场景所处的医患关系、医患心理及社会舆论等,但在淡忘或轻视的情况下,即使一如既往进行了入院前医德医风教育,大多数实习医生也不会将所学伦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将循证医学与伦理学并重地进行探讨,使现实中的价值判断和因果剖析更加丰富直观,笔者并不摒弃曾经的教材,相反,是让实习医师重温这些教材的重要概念,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结合临床现实,在实践循证医学中领悟其伦理蕴意,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4教学方式——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

近年的本科实习医生基础知识扎实而联系实际不足,求知欲和自主意识均较强,面对择业、考研等竞争,学业上多有偏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教学活动会积极参与,对自认为重复性培训和低水平的讲座常采取抵制态度。如何让他们同时对两门看起来“无关又无用”课程感兴趣,甚至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教师的态度和方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拮取和剖析循证医学和医学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并采用逻辑推理对两者进行链接,阐明其不可或缺的临床作用是本项教学的特征。一个拔新领异、鞭辟入里的讲坛才能激发好奇心,满足求知欲。实践循证医学的步骤是提出问题-查询证据-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笔者也循此方法,即“循证教学”,讲课中时常面对医疗措施提出针对性伦理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在医德教育中的作用就是体现在其问题设计要击中矛盾的要害,并产生碰撞,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4]对初学者来说,临床伦理问题常常不能给出标准答案,教师只需把握住原则,重要的是实习医师在参与讨论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问题过程中,完成了医学伦理意识的培养和医德素质的提升。

5教学效果——强调实用性

简述社会医学模式篇5

关键词: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体会

一、要牢固掌握全科医学的概念

全科医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有别于过往的临床医疗,是一种新的医学理念与医疗服务模式,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传人我国。是指“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全科医学的定义是全科医学概论的精髓所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会它的真实内涵,避免走进以往的诊疗误区。比如要充分比要充认识到全科医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何区别,它的范围、特点又是什么。

二、注重与专科医疗的区别

目前,专科医疗的过度分化,以疾病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健康需求,必需要有一种新的医疗类型来补充甚至是替代。那么,学习全科医学概论的第二大任务就是要明白全科医疗区别于专科医疗的优越性。全科医疗中“防、治、保、康、计、健教六位一体”的全面服务内容以及“人性化照顾、可及行服务、持续性照顾”等服务特征是我们课堂上要讲解清楚,学生要充分理解融会贯通的。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医学模式也要随之相应的转变,由专科医学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之中,人的健康状态不仅仅是包括躯体的,还包括心因性疾病及社会特征因素导致的疾病,也就是要求我们在思考疾病的同时要关注家庭,社区和社会背景。

三、着重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强调疾病预防在整个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是全科医学概论的又一突出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些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发症也逐渐增多。从过往的生物医学模式上讲,患了高血压后就用药物来控制血压。但全科医学强调以预防为主,不仅给予药物治疗,还指导人们改变个体行为和生活方式,比如:高血压病人要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避免{盐饮食;戒烟限酒;避免发怒;注意心理调节等等,并嘱咐患者落到实处和定期复耍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全科医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枯燥,概念繁多。传统的学方法采用“填鸭式”或“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缺乏主动探索知识的环节,造成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要将全科医学概论相关知识讲解清楚,教师授课时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让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纳。可以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引用典型的、有针对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加深学生理解。例如:李某,7岁,四个月来多次因突发腹痛皆由父母亲陪同要求全科医生予以急诊处理,然而所有检查均正常,经医生与父母交谈,该儿童腹痛均发生于父母激烈争吵之时,而该儿童的腹痛突发使其父母的争吵暂时停止。这个案例的讨论就可以帮助同学理解“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的意义。

2.利用多媒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依照教案讲述,这种教学方式不易将全科医学抽象的理论概念表述清楚,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将教案做成ppt课件,插入一些具有说服能力的临床病例图片、对照分析表、统计表等,直观明了的展现给学生,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能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后老师也可以将ppt以及教案等资料上传至校园网或是资源共享,以便学生随时下载使用。

3.采用CpC教学模式“以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社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简称CpC教学模式。CpC教学模式采用课堂讲授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的方法,引入了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社区实践活动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加深学生对全科医学及社区服务精神的理解。

总之,在全科医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先进的手段辅助教学,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全科医学的主要理论体系有重点的、简单明了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掌握,为培养出优秀的全科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简述社会医学模式篇6

关键词:后经典叙事学英语翻译语境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由于译者、读者所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个人修养,和当下所处环境有所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翻译过程注定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更应当看做是译者的一种再创作。然而,翻译的宗旨是要用一种语言最大限度地还原表达原作者的本意。因此,这种再创作又必然地遵守某些规约。可以说,古今中外,对这些规约的探索从来就没有止息过,译学理论由此一直处于逐渐发展和完善之中。

一般认为,西方译学研究在20世纪60和70年代的突飞猛进主要得益于语言学的快速发展,而在近二十年里,文化研究、文学研究、人类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广义上的语言学等均对翻译学科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进作用。然而,翻译理论作为一门具体学科,很难超越自身的理论框架而进行全面的反思。一方面,广泛吸收的营养不断地促进着译学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相互冲撞的思潮又同样不停地摇摆着译学理论的方向,为此,西方译学可谓丰富多彩,尤其是近年来,西方译学理论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由于西方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很难超越自身的理论框架进行较深刻反思,因此解构主义等思潮的冲击下的西方译学理论所指导下的翻译实践既有成功的范例,也存在诸多困惑,隶属于西方译学的英语翻译也莫能例外。

为此,笔者在进行英语翻译实践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关注着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试图得到一种能够在新的理论高度对英语翻译高屋建瓴式启发的理论。笔者发现,兴起于美洲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的后经典叙事学,是在完成解构主义和政治文化批评夹攻之下的日渐衰微的叙事学的拯救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作为西方叙事学理论的一种全新范式,“这一新的理论范式……与诸多外在要素相关联,并与已经存在的大量其他的研究方法,诸如女权主义、巴赫金主义、解构主义、读者反映批评、精神分析、历史主义、修辞学、电影理论、话语分析以及(精神)语言等相沟通,从而形成叙事理论研究融会贯通、向纵深发展的局面……”笔者认为,在理论上具有前瞻性,在形式上相对走向成熟又表现为巨大活力的后经典叙事学,有望高屋建瓴地帮助发现和解决一些西方译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此,笔者尝试性地在后经典叙事学理论视域下对英语翻译做了一些探索。

笔者的探索是从“语境”这个对后经典叙事学与英语翻译理论来说都极为重要的术语入手的。“语境”这个术语是由英国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23年提出来的。马林诺夫斯基是人类学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人类学的研究中时常涉及语言问题。英语翻译理论很难绕过“语境”,恰如D.a.Swinnty指出的,语境是影响词汇选择的主要因素,忽略语境因素,就难以达到对句子的充分理解。因为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而重视“语境”同时也是后经典叙事学的重要特征,事实上,由于后经典叙事学对语境的关注和强调,以至于很多论者干脆又将后经典叙事学称为“语境叙事学”。

必须指出的是,在英语翻译中,传统的“语境”几乎是包罗万象的范畴。在后经典叙事学各个流派之间,语境的含义也不尽相同。胡壮麟先生将语境分为“上下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伦敦学派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弗斯的语境理论认为语境只包括“上下文”和“情景语境”。继弗斯之后,韩礼德更加重视语言与社会的联系,他认为语言是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翻译活动中的语境可以是文化语境,即语篇外的文化背景;情景语境,即原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作为共享的语境知识;文本语境,即语篇内的信息内容。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语境观,在关联理论中,语境被称为“语境假设”,在交际过程中双方互明的共知环境称为“相互认知环境”。笔者体会,这些语境划分方式较难直接指导具体的英语翻译实践。

笔者注意到,在后经典叙事学中,申丹教授在描述认知叙事学时认为,语境不妨分为两大类:一是“叙事语境”,二是“社会历史语境”。后者主要涉及与种族、性别、阶级等社会身份相关的意识形态关系;前者涉及的则是超社会身份的“叙事规约”或“文类规约”(“叙事”本身构成一个大的文类,不同类型的叙事则构成其内部的次文类)。将英语翻译的语境和后经典叙事学的语境相互对照,笔者受到一些启发,即前者所指文化语境与后者的社会历史语境有着异曲同工的含义,而后者的含义更为广泛和细腻,因而对于英语翻译的具体实践来说,社会历史是语境有可能具有更为准确的指导意义。笔者同时发现,后经典叙事学的“叙事语境”,作为对在特定种类的叙事情境中的文类规约的描述,则有可能引导英语翻译向特定行业的专有文本格式的规范进行深入探索。基于上述认识,笔者不揣浅陋,试提出一种英语翻译的三重语境划分模式,即社会历史语境、叙事语境(特定文本格式)和上下文语境三重语境模式,旨在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社会历史语境包含了文化语境,但是在文化语境之外,还要涉及与种族、性别、阶级等社会身份相关的意识形态关系。在具体翻译实践中,这种认识的优势就会很快显露出来。例如,在英语里,“龙”一般被翻译成dragon。事实上,dragon的形象和内涵与中国的龙完全两样的。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恶魔的象征;西方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以能够亲手杀掉一头dragon为荣;在西方媒介中,dragon被用来象征恐怖主义、德国法西斯、黑社会势力、财政赤字、政治麻烦、火灾等。为此,在将中国龙给西方读者翻译成英语时,就要考虑接受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即文化语境问题。而如果我们将要面对一位对于我国本来就有一定政治偏见的西方来访客人翻译“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时,则不但要考虑到文化语境,还要考虑到对方的意识形态问题。此时如果把“龙”生硬地翻译成dragon而不加说明,翻译的效果有可能就会不如人意,现在已经有学者建议将“龙”翻译成既谐音又形象的“loong”。如果事先考虑到接受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和个人见解的差异,在翻译时给以恰当的解释和说明等,则有可能会事先规避很多不愉快的过程。

同时,如果我们在翻译的同时,结合旅游景点的诗意环境,运用带有诗句意境的英语语句来处理翻译语言,则有可能意境全出,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这就是关注了翻译过程的叙事语境。至于结合上下文而选用合适语句的翻译例子不胜枚举,在此不再赘述。

事实上,叙事语境的含义远远不仅如此。因为它涉及的是超社会身份的“叙事规约”或“文类规约”(“叙事”本身构成一个大的文类,不同类型的叙事则构成其内部的次文类)。在英语翻译中,这将引申为因要翻译的文类或场景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文本形式,而这些文本形式的格式、语言风格、常用术语等都有特定的要求。

例如,科技英语(eSt:englishforScienceandtechnology)由于描述对象不同,文体风格也大相径庭。作为特殊英语(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的一个分支,在词汇构成、遣词造句等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科技英语文体不以语言的艺术美为追求目标,它讲究的是逻辑上的条理清楚和思维上的准确严密。科技英语把英语和专业知识完美结合起来,用专业语言来说明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实,叙述要求客观、真实、明确、简洁,这就决定了它的文体风格:用词准确、语气正式、陈述客观、专业性强。再如,中医英语翻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这主要是因为中医是中国特有的一门医学体系,从理论到实践都与现代医学迥然不同。而且就其本身而言,中医又不仅仅是一门单一的医学科学,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多学科性自不待言。同时,中医的大部分用语在西方各国语言中都没有对应语,这更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来。英国中医英语翻译家魏杰(nigelwiseman)在谈到中医英语翻译时说:“Chinesemedicineisdifficulttotranslate,andtherearefewpeopleable――andevenfewerwilling――todoit.”翻译成中文,大意是说“中医难译,很少有人能够――甚至更少有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我们看一下《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的一段译文。原文:(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译文如下:“thesagesinancienttimeswhoknewtheDao(道thewaytokeepingoodhealth),followed[therulesof]YinandYangandadjustedShushu(术数thewaytocultivatehealth).[theywere]moderateineatinganddrinkingaswellasregularinworkingandresting,avoidinganyoverstrain[2].thatiswhytheycouldmaintainadesirableharmonybetweentheShen(神mindorspirit)andthebody,enjoyinggoodhealthandalongerlife.peoplenowadays,onthecontrary,justbehaveoppositely.[they]drinkwineasthinricegruel,regardwrongasright,andseekforsexualpleasureafterdrinking.[asaresult,]theirJingqi(精气essence-Qi)isexhaustedandZhenqi(真气primordial-Qi)iswasted.[they]seldom[takemeasuresto]keepanexuberance[ofJingqi(精气essence-Qi)]anddonotknowhowtoregulatetheShen(神mindorspirit),oftengivingthemselvestosensualpleasure.Beingirregularindailylife,[theybeginto]becomeoldevenattheageoffifty.”基本上采用的是直译之法。对于中医特有的概念和用语,使用了文内注解的方法,即将基本含义以括号的形式附于相关概念之后。翻译时,有时为了句法结构的需要,译者不得不增加一些词语。对于这样的增益之词,译者均置于中括号之内,以晓谕读者,从而使其明白何为“经文”,何为译者增益之词。这就是文本格式的很直观的一种诠释。至于有没有更好的翻译模式呢?在此笔者想说的是,肯定有。但是这些需要很多人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做到。广而言之,在这个层面上,不同学科所需的英语翻译文本格式是大不相同的。科技英语不同于商务英语,中医的英语翻译不同于西医的翻译,绘画的翻译不同于电影名字的翻译等。在教堂的英语翻译不同于在娱乐场所的英语翻译,在法庭上宣读的英语不同于在教室上课时用的英语等。事实上,现阶段,对这些不同门类的英语翻译的文类规约的探讨正在形成英语翻译中的一个个方兴未艾的热点课题。

总之,笔者认为,上述三重语境的划分具有多重的意义,一方面是较强的实用性,在进行某一翻译实践之前,事先按照三重语境的划分模式对将要翻译的对象、文本等进行必要的前期处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准确等特点。同时,这种语境划分有助于在理论上融入到当下英语翻译中的诸多方兴未艾的热点议题和多样化思考。笔者勉力为文,陈述管见,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士加入到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行列,感受到它浓郁的学术魅力。我们相信,后经典叙事学视域下的英语翻译,还将会有更多的、更美好的学术前沿领域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去开拓。

参考文献:

[1]Jamesphelan.narrativeasRhetoric[m].Columbus:ohioStateUniversitypress,1996.

[2]申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理论的新发展[J].当代外国文学,2005,(1).

[3]申丹,等.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谭军强.发展与共存: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7,(2).

[5]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罗希文.黄帝内经(英文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5).

简述社会医学模式篇7

医院项目实施代建是医院建设的一种模式,代建制的实行为医院建设提供了专业化的建设管理团队,对医院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代建制现状及特点的概述,具体阐述了深圳代建模式的特点。

关键词

代建制 医疗建筑 探索

abstract

Hospitalimplementationoftheprojectonbehalfofbuilthospitalbuildingofamodelagentsystemimplementationforthehospitalbuildingtoprovideprofessionalconstructionmanagementteamhasaveryactiveroleonthehospitalbuilding.throughanoverviewofthecurrentsituationandcharacteristicsofagentSystem,describedthecharacteristicsoftheagentconstructionmodelmodelinShenzhen.

Keywords

agentsystem medicalbuildingexploration

代建制是指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实施工作,待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代建制作为政府建设项目的主要管理制度之一,被广泛应用,现就其在医院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述。

一、代建制的历史背景及应用现状

项目代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建设经理制(Cm制)。Cm制是业主委托专业建设经理人来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采购、施工、竣工试运行等全部建设工作,但不承包任何工程建设实体内容。建设经理人作为业主的人,在业主委托的业务范围内以业主名义开展工作,如有权自主选择设计师和承包商,业主则对建设经理人的一切行为负责。

2004年7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此举加快了我国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的步伐。

目前,国内代建制主要有3种模式,一种“委托合同”模式,在上海、广州、海南试点采用。在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下面,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建设工程“项目法人”,或者指定一个部门作为“项目业主”,由“项目法人”(或“项目业主”)采用招标投标方式选定一个工程管理公司作为“代建单位”,再由“项目法人”(或“项目业主”)作为委托方,与“代建单位”(受托方)签订“代建合同”;第二种“指定合同”模式,是重庆、宁波、厦门和贵州代建制试点采用的模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采用招标投标方式选定一个项目管理公司作为代建单位,由作为“人”的该代建单位,与作为“被人”的使用单位签订“代建合同”。第三种“三方代建合同”模式,是北京、武汉、浙江代建制试点采用的模式:政府投资管理部门与代建单位、使用单位签订“三方代建合同”。

二、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代建现状

目前,深圳市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建设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代建模式。深圳市政府专业管理建设的事业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对全市所有医院、学校和体育设施等公共建设进行统一管理。深圳市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由市发改委确定投资,市建筑工务署建设,建设局管理,审计局审计,监察局监察,学校、医院等使用单位使用。深圳市政府所主导的“代建制”在与政府各部门协调加快项目的建设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与传统的各单位基建办筹建模式相比,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的统一管理模式提高了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合理性,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强大的管理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使项目的投资、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使审计和监察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三、深圳市医院代建情况及特点

深圳市医疗资源相对较短缺,为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各大医院均进行了扩建,近年来还新建了一批大型综合医院,如深圳市滨海医院(以下简称滨海医院)等。由于医院建筑涉及到医疗流程、感染控制等一系列要求,而且综合性医院各科室都有相应的规范要求,需处理的问题复杂且专业性强,深圳市建筑工务署需要在医院专业人员的配合下,才能完成医院建设的任务。于是,形成了深圳市医院代建的特点。下面以滨海医院工程建设为例进行分析。

滨海医院于2005年完成《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得到发改局同意立项的批复,2006年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取得了发改局的同意批复。深圳市卫生局即向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提出项目移交要求,但医院建设过于复杂,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要求卫生局完成初步设计及项目概算后再移交给工务署。深圳市卫生局应要求成立了滨海医院筹备办公室,专门负责滨海医院前期筹建事项,包括《建设项目选址意向书》、《项目环境评估报告》、《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方案设计报审、初步设计人防建设意见、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核准、人防报建审核和概算报批等。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以上工作,滨海医院筹备办公室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了由英国阿特金斯咨询有限公司和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组成的设计咨询团队,对滨海医院的建设进行全面的咨询服务。整个咨询团队由资深的医院建设专家及医疗专家组成,在方案调整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医疗工艺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等各方面全面提出建议。

2008年1月4日,滨海医院项目由滨海医院筹备办公室正式移交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市工务署提出要求滨海医院筹备办作为筹备建设单位继续完成项目的医疗工艺设计、室内装修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在2008年至2011年间,筹备办公室为了完善医疗工艺设计共组织50多次论证会议,请市内外相关的资深专家对滨海医院的医疗工艺流程进行分专科论证,使医院的医疗工艺设计能最大可能地满足医疗流程要求。筹备办公室还组织了多次全国性的室内装修及园林景观设计大型论证会,会议邀请了建筑、装修、园林景观设计和医院管理专家,从各方面对医院的装修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进行论证。

四、深圳市医院代建特点

深圳市的医院“代建”是在深圳市实行政府主导的“代建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具有深圳市“代建制”的特点。由于医院建设与其他公共建筑相比要复杂许多,医院对感染控制、洁净要求和公共空间等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因此,深圳市医院“代建”也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在医院建设过程中,为保证医疗工艺设计的合理性,使医院建成能立即投入使用,使用单位需要较多地参与建设前中期的工作。其次,有部分涉及到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例如放射防护等审批事项由使用单位办理。再次,有医疗设备需在建设过程中安装的,使用单位对其装修进度等都有十分详细的要求,全程参与设计和安装过程。

五、结束语

代建制的实行为医院建设提供了专业化的建设管理团队,对医院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目前,医院建设在国内实施代建比较典型的有深圳的建筑工务署集中建设的模式,有上海成立医院建设管理公司对全市医院进行统一建设的模式,还有北京的由社会代建单位进行代建的模式。各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我们相信医院的代建制将会越来越完美,将更好地为医院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乌云娜.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理论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尹依林.政府投资代建理论与实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3]张伟.代建制适用范围研究[J].建筑经济,2008,12.

简述社会医学模式篇8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是数学基础课中应用性最强的课程,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科学方法.它的思考方法与学生过去接触过的学科不同,因此学习它时需改变以往的思考方式.目前,延边大学药学院采用的数理统计教材《医药数理统计方法》[1]是卫生部规划教材(1999年第3版),其内容较为陈旧,方法简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及在统计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原有教材内容处于过时状态.延边大学药学院医药数理统计方法课程的教学时间仅为30学时,教师若按教材内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课,学生较难学到实用的统计知识和方法.为此,延边大学基础医学院数理与计算机教研室在教学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

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学习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是时代的要求,因此应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探索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及文化发展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培养适合21世纪所需要人才的教学体系.医药院校的数学应以应用为主要目的,应改变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为目的的方式,把教学重点转移到讲解数理统计学概念、思考方法、形成及应用背景等,引导学生思考数理统计学的思维特征,理解数理统计学思想,引导学生应用数理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好和用好医药数理统计学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而是要促使学生在学习数理统计学的时候改变思维模式,使学生从医药学的形象思维模式向数理统计学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断模式转变,并结合教材中例题的讲解、学生自身实例资料的分析及作业的批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统计符号及公式等.

2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到突出实用性,适当地减少或减弱概率论部分的理论性和难度,以直观、趣味和易于理解的方式把概率论作为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加以介绍.在假设检验部分注意阐述数理统计方法的思想、应用的背景及应用中所需的条件,重点讲解假设检验应该如何选取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如何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解释;在参数估计部分着重地讲解参数估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合理性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区间估计中置信区间的理解及单侧置信限在应用中的意义等;在方差分析部分讲清楚引进方差分析的意义、假设检验的方法对多个总体进行多次t检验时的缺点、方差分析应用的条件及合理解释检验结果等;在回归分析部分注意阐述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回归方程的理论意义及对回归方程结果在应用中的解释等.目前SpSS软件是国际医学论文中应用最广泛的统计软件[2],国内的大部分医学期刊也要求论文数据统计分析要应用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检验结果要用p值来表示,更要求学生了解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做到正确使用统计软件.

3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知识传授型教学,即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按教学大纲要求把大量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讲授完毕,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结果导致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统计计算上,很难有时间去深入分析统计结果.互动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在加强课堂讨论的同时,由教员归纳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统计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指可正确选择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医药学科学研究和医药工作中的实际问题[3].为了避免学生滥用及错用统计方法,教师要重点讲清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特点.在考试方法上亦采用开卷考试,使学生不再花大量时间去推敲和死记那些复杂的公式,不再难于分清和理解符号及公式.通过几年来的改革实践,发现上述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理统计学的内容在医药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定远.医药数理统计方法[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

简述社会医学模式篇9

关键词:医学物理学相位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31

1引言

医学物理学(也称医用物理学等)是医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是介于现代物理学与医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给学生提供较系统的物理学知识,使他们在中学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同时学习一些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医学技术的物理原理,对如何定量研究生命现象有所体会[1]。这就要求医学物理学教学内容既要与医学应用相联系,又要保持物理学逻辑分析推理的严密性。但是,现有的大多数医学物理学教材[2-7]对振动与波动中相位的求解都不太严谨,这与物理学应有的严密性相违背,特在此探讨。

2相位问题的出现

在参考教材[2-7]中都部分或全部出现了以下三处相位求解问题。

(1)由简谐振动的初始条件求解振动的初相位。即t=0时,由初位移x0和初速度v0求初相位。根据振动方程(余弦形式)和振动速度方程可得:x0=acos,v0=-aωsin

解得振幅a和初相位分别为:(1)

这里的表达式不准确。

(2)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时,合振动的初相位。

设这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分别为,x1=acos(ωt+1),x2=a2cos(ωt+2),根据x=x1+x2,可用旋转矢量求出合振动位移x的表达式。如图1所示,图中可以看出,任一时刻合矢量a在ox轴上的投影x等于矢量a1、a2在ox轴上的投影x1、x2的代数和,即x=x1+x2。可见合振动仍是一简谐振动:x=acos(t+2)

其中,合振动的振幅

合振动的初相位(2)

这里的表达式也是不全面的。

(3)波的干涉中,推导空间任一点的振动情况时,该点合振动的初相位。

两列相干波传到任一点p时引起的分振动分别为:

类似于上面可知,p点的振动还是简谐振动:

y=acos(ωt+)式中

初相位(3)

这里的表达式同样也是不全面的。

3讨论与举例

以上三处相位问题的共性都是忽略了相位的角度范围。根据所代表的物理意义以及矢量图表示法,结合中学三角函数的有关数学知识,毫无疑问可以处在四个象限中的任何位置。在前面公式(1)(2)(3)中=arctg(a),根据=arctg(x)函数的性质,的范围是在-π/2~π/2之间,即只可能在一和四两个象限里。这样就人为减小了角的可能范围,在很多情况下会导致所得角是错的。

在问题(1)中,t=0时,根据振动方程和振动速度方程可得:x0=acos,v0=-aωsin,两式相除,只能得到,而不是。

问题(3)本质上就是问题(2)。在问题(2)中,根据矢量图1,

所以,正常推导也得不到这个不准确的结果。

显然,问题(3)中正确的表达式也应是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题来进一步说明上述相位问题。

假设(1)情况下,t=0时,简谐振动的初位移为-a和初速度为0,求初相位。根据振动方程和振动速度方程可得:-a=acos,0=-aωsin,则cos=-1,sin=0,那么在0~360°范围内=π。而如果根据(1)式,。孰对孰错,无需再议。

对于(2)和(3)情况下角的最终确定,应结合矢量图示法,根据两分矢量的初始位置进一步确定,在此不再详述。

4小结

部分医学物理学教材中存在相位求解不够严谨的问题,产生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初相位的角度范围不清晰,公式推导不严谨。求解简谐振动中的初相位应尽量结合矢量图表示法。

参考文献:

[1]刘渊声,杨继庆,屈学民等.医学物理学pBL教学模式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2):118-119.

[2]洪洋.医用物理学(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7-58.

[3]胡新珉.医学物理学(第7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0.

[4]陈仲本,况明星.医用物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8-199.

[5]梁路光,赵大源.医用物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1-63.

[6]鲍修增,洪洋.医用物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47.

[7]潘志达.医学物理学(第1版)[m].科学出版社,2007:35.

简述社会医学模式篇10

 

关键词: 中医学;研讨式教学;教学法;数据收集

1 对象与方法

   在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随机抽取2个班,即实验班a班36人,和对照班B班35人。a班以研讨式教学法教学,B班采取传统教学法教学,a、B班采用同样的授课教师,统一的教材。

   研讨式教学法具体分为以下5步:(1)老师简要概述基本理论和解释重点难点,学生分组;(2)老师指导选题,学生查找资料;(3)同学间或师生间分析、讨论;(4)小组完成论文或综述,学生介绍组内讨论、研究成果;(5)组间交流学习,老师补充相关知识并总结提升。

2 结果

2.1 师生对研讨式教学法评价的调查

   

在教学中,我们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无记名方式问卷调查,发出问卷71份,收回有效问卷7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同时邀请了我校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和中医教研室的老师参与研讨式教学法教学的听课,课后发出教师调查问卷7份,收回有效问卷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详见表1。表1 实验班学生、老师对研讨式教学法的评价(略)

   通过对表1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初探研讨式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喜欢初探研讨式教学法的学生达到70.4%,其中非常用喜欢的为53.5%,一般喜欢的为16.9%;老师达到71.4%,其中非常喜欢的为42.8%,一般喜欢的为28.6%。对于不喜欢此教学法的11.2%学生也经过分析,这些学生主要是基础较差,自学能力差的学生。从结果可以看出初探研讨式教学法并不适应所有的学生,尤其对于大一新生还需要采用传统教学法。

2.2 考试成绩分析

   我们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期末统一考核并进行成绩分析。考卷由教务处统一命题,实验班为(77.28±12.12)分,对照班为(72.84±11.13)分;实验班与对照班中医学成绩比较,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p<0.01)。

3 讨论

3.1 运用在中医学教学中的优点

3.1.1 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旧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淹没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相反,研讨式教育法实现了教学的三大转变,教学方式从“讲授式”到“研讨式”,课堂不再是“一言堂”而是“群言堂”;教学目标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学生不在是知识的简单“存储器”而是“发现者”,师生关系从“主客关系”到“都是参与者”,堂上堂下师生可以充分的交流和研究,学生成为整个中医学学习过程的主体。

3.1.2 有利于学生知识积累和综合能力提升

研讨式教学法在每个阶段都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1]。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并经过自己处理后运用知识来完成论文或综述,并逐步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

3.2 在实践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研讨式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基础较差,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适应。此外学生数量多,很多都采用大班上课,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使教学效果难以为继。

   

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针对性强的社会活动,研讨式教学法当然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或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适用,至少不是对所有类型和基础的学生都适用[2]。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运用教育理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