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防治的概念十篇生物防治的概念十篇

生物防治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0:16

生物防治的概念篇1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体损失;土地保育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考虑的问题,究竟是一些什么问题呢?由于人们对水土保持概念理解的偏差,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仅着眼于防治土体损失的机械固定,仅仅限制在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没有意识到防治水体损失方面的保持利用,忽略对风力侵蚀的防治,不考虑植物侵蚀和化学侵蚀等。

要讨论这些内容的不合理问题,首先得搞清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由水土保持的概念看来,要弄清水土保持的内容,还必须弄清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根据一些学术专著,它的意义也是比较明确的:是指土壤侵蚀(包括水、风、重力、人为活动等营力)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然而什么又是土壤侵蚀呢?土壤侵蚀是国际通用的土壤学学术用语,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机构对此定义大致相同,即水、风、重力等作用下土壤的流失。国内定义是指土壤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当然,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正如土壤侵蚀从最初的由于水力或风力作用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发展到土壤在内外因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土保持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如水土流失与水环境的联系,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等,即水土保持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水土资源,而是任何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的内容已不只是防治水土流失,而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由此看来,水土保持涉及的内容除了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外,还赋予了利用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等。其中,防治水土流失涉及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旱保水等内容,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涉及了植物侵蚀、化学侵蚀,慎重考虑工程措施等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则涉及了植树造林,慎重使用复垦措施等内容。总之,水土保持已不是最初的水土流失防治,即采取措施简单地把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

2问题根源的解析

前面已经说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想最根本的是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而没有意识到水土保护的根本目的。现结合前面给出的概念来解析这些问题。

2.1仅把“保持”理解为“保护”

保持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由于一部分人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土壤保护,甚至与土壤侵蚀控制等同起来,没有意识到土壤的改良以及土壤合理利用于农、林业生产,即没有考虑到对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在方案设计的时候,仅着眼于防治土体的损失,进行机械地“固定”处理,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

2.1.1没有着眼于提高土地生产力。有人认为,用工程措施可以把土壤很好地圈定在某一空间范围,这样处理后基本不会发生土壤侵蚀的现象。有的就是忽视植物措施对土壤的改良功能及其对荒漠化的防治功效,在方案编制中忽视植物措施,至少不对石料场、石渣场采用植物措施,加速了该区域土地石漠化、荒漠化的进程。也有人在方案编制中不是先考虑提高土地生产力方面的土地熟化,而是随意采用复垦措施,使土地越垦越穷。相对次要一点的是,在方案中没有提及风力的扬尘等对土地的沙化。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提高土地生产力呢?因为他们只知道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知道中国仅有10.20%的土地面积适于农业,37.10%适于畜牧,且风与水冲刷严重。因此必须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从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把弃渣场设置在农田的方案也是不可取的。就算弃渣在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后,能够使土地生产力提高到以前农田状况下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但弃渣场本身占压了肥沃的土壤,让其退化,变得难以利用。据科学测算,自然风化1cm表土层需要400年时间,而风化成30cm耕作层,则至少需要1.20万年。但破坏这1.2万年才风化成的耕作层,却只需一朝一夕就完成了。这是一种资源在时间上的巨大浪费。因此,强烈反对占用农田不经处理就用作弃渣处理场地处理弃渣的方案。

2.1.2对绿化、美化环境认识浅薄。由于没有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一部分人没有考虑植物措施,或乱用植物措施,或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等。总的说来,是对绿化、美化环境的认识没有深入。没有考虑植物措施的人完全没有考虑水土保持的绿化、美化这一部分内容。在方案设计中,不在乎植物措施,认为在工程措施的防护下,已经能够达到防治目标,采用植物措施纯属多余。

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植物间的互生与对土壤肥力的竞争,只知道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不知道一些植物在人为作用下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即植物侵蚀)。要么是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之间的关系,对各树种不进行优化配置;要么乱用植物种造林,使得外来物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

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的人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成。他们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立地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混交造林;在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造林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他们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其实,植物措施常常是和生物措施相互通用的)。

2.2仅从定义上理解,没有注意到事物的发展

早期,人们只提出了土壤保持这一概念。而今,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这一概念上,认为只是对于水力、风力等各类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治理。于是,他们没有注重水体的保护和利用,没有意识到化学侵蚀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说,没有水忧患与水战略的意识。当然,这些还与水体保护的具体定义有关,因为在这一方面大家还持不同的意见:如有人把入渗作为一种水体保护措施,但有人认为,入渗到地层深处的水体已经变得难以利用。

因此,在方案编制中少了很多内容,让编制方案的根本目的落空。没有了“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这一内容,好多东西也就空荡起来,更别说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了。个人认为,水资源的保持要从水资源的利用、便于利用出发,做好库存,同时进行防污染处理。

生物防治的概念篇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对安全无污染的农产品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植保工作的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在防治技术的改进,更主要是通过不断总结正反经验,深刻认识工作方向。在生产中如何控制农药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大家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县属农作物病虫害多发区,根据调查统计,水田主要病虫害种类大约有10多种,旱田主要病虫草包括粮豆作物、经本文由收集整理济作物、油料作物等种类大约有30多种,尤其最近几年还有上升的趋势。这些病虫害的危害所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占种植业产值的10%还多。如何防治这些病虫害,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在病虫害防治上,截止到目前,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仍然是单一的化学药剂防治,当然它的应用效果不容否定,但是它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也无时无刻不向我们敲响警钟。

首先,要充分了解植保工作新的进展。近几年来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防治技术的改进,更主要的是通过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终于更深刻地认识了植保工作的方向,改变了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概念,从而更好地解决植保问题创造了条件。人们曾想寻找一种防治手段,企图利用这种单一手段来达到控制或消灭害虫的目的。自从50年前有机氯农药发明以后,以它具有空前的杀虫效力,人们认为彻底解决害虫问题已经为期不远。多年来有机氯农药的连续和大量施用,一方面固然在生产上起了巨大作用,但害虫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有些害虫反而发生更严重了。越防越多,越多越增加药量,越加药量,病虫害抗药性越增强,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农药引起的副作用也更加突出了。单独依靠一项其它的技术措施,如利用天敌防治,也证明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人们才进一步认识到单一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局限性。

其次,要正确综合防治的科学概念。今天的综合防治的含义已经更为丰富了。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生态学问题。综合防治是通过有机地协调应用各种防治手段,使之相辅相成,将病虫害压低到经济危害水平以下,以收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将所使用的手段对农业生态系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新的综合防治概念,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个基本特点: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管理和周围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在生态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或轻或重地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所以说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生态学问题。

第二个基本观点: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的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情况下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了使天敌能够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抵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地留下一部分害虫。

第三个基本特点,各种防治手段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业技术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是它们的各自特点和限制,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互相协调,彼此补充,能够收到最大的防治效果。必须全面考虑,使防治措施对生态系内外的有害副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不仅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与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怎样才能搞好综合防治呢?

一是要加强对综合防治重要性的认识。目前,人

转贴于

类一直被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所困扰,如果我们现在不着手解决环境问题,那么,人类的明天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则可想而之。因此,综合防治不仅仅是植保工作方针,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大政。

二是要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各级干部和农民素质。要利用广播、电视、材料等形式,全面宣传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培训,清楚概念,教会方法,搞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使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把综合防治真正地重视起来,并付诸于生产实践当中。

三是要建立综合防治植保科技示范园区,增强直观、宏观认识,示范引导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逐步走向综合防治之路,自觉实施综合防治工程。

生物防治的概念篇3

论文摘要: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了人们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及根源,并对今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提出了建议。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考虑的问题,究竟是一些什么问题呢?由于人们对水土保持概念理解的偏差,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仅着眼于防治土体损失的机械固定,仅仅限制在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没有意识到防治水体损失方面的保持利用,忽略对风力侵蚀的防治,不考虑植物侵蚀和化学侵蚀等。

要讨论这些内容的不合理问题,首先得搞清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由水土保持的概念看来,要弄清水土保持的内容,还必须弄清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根据一些学术专著,它的意义也是比较明确的:是指土壤侵蚀(包括水、风、重力、人为活动等营力)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然而什么又是土壤侵蚀呢?土壤侵蚀是国际通用的土壤学学术用语,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机构对此定义大致相同,即水、风、重力等作用下土壤的流失。国内定义是指土壤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当然,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正如土壤侵蚀从最初的由于水力或风力作用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发展到土壤在内外因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土保持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如水土流失与水环境的联系,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等,即水土保持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水土资源,而是任何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的内容已不只是防治水土流失,而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由此看来,水土保持涉及的内容除了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外,还赋予了利用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等。其中,防治水土流失涉及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旱保水等内容,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涉及了植物侵蚀、化学侵蚀,慎重考虑工程措施等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则涉及了植树造林,慎重使用复垦措施等内容。总之,水土保持已不是最初的水土流失防治,即采取措施简单地把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

2问题根源的解析

前面已经说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想最根本的是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而没有意识到水土保护的根本目的。现结合前面给出的概念来解析这些问题。

2.1仅把“保持”理解为“保护”

保持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由于一部分人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土壤保护,甚至与土壤侵蚀控制等同起来,没有意识到土壤的改良以及土壤合理利用于农、林业生产,即没有考虑到对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在方案设计的时候,仅着眼于防治土体的损失,进行机械地“固定”处理,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

2.1.1没有着眼于提高土地生产力。有人认为,用工程措施可以把土壤很好地圈定在某一空间范围,这样处理后基本不会发生土壤侵蚀的现象。有的就是忽视植物措施对土壤的改良功能及其对荒漠化的防治功效,在方案编制中忽视植物措施,至少不对石料场、石渣场采用植物措施,加速了该区域土地石漠化、荒漠化的进程。也有人在方案编制中不是先考虑提高土地生产力方面的土地熟化,而是随意采用复垦措施,使土地越垦越穷。相对次要一点的是,在方案中没有提及风力的扬尘等对土地的沙化。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提高土地生产力呢?因为他们只知道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知道中国仅有10.20%的土地面积适于农业,37.10%适于畜牧,且风与水冲刷严重。因此必须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从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把弃渣场设置在农田的方案也是不可取的。就算弃渣在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后,能够使土地生产力提高到以前农田状况下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但弃渣场本身占压了肥沃的土壤,让其退化,变得难以利用。据科学测算,自然风化1cm表土层需要400年时间,而风化成30cm耕作层,则至少需要1.20万年。但破坏这1.2万年才风化成的耕作层,却只需一朝一夕就完成了。这是一种资源在时间上的巨大浪费。因此,强烈反对占用农田不经处理就用作弃渣处理场地处理弃渣的方案。

2.1.2对绿化、美化环境认识浅薄。由于没有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一部分人没有考虑植物措施,或乱用植物措施,或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等。总的说来,是对绿化、美化环境的认识没有深入。没有考虑植物措施的人完全没有考虑水土保持的绿化、美化这一部分内容。在方案设计中,不在乎植物措施,认为在工程措施的防护下,已经能够达到防治目标,采用植物措施纯属多余。

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植物间的互生与对土壤肥力的竞争,只知道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不知道一些植物在人为作用下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即植物侵蚀)。要么是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之间的关系,对各树种不进行优化配置;要么乱用植物种造林,使得外来物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

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的人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成。他们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立地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混交造林;在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造林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他们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其实,植物措施常常是和生物措施相互通用的)。

2.2仅从定义上理解,没有注意到事物的发展

早期,人们只提出了土壤保持这一概念。而今,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这一概念上,认为只是对于水力、风力等各类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治理。于是,他们没有注重水体的保护和利用,没有意识到化学侵蚀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说,没有水忧患与水战略的意识。当然,这些还与水体保护的具体定义有关,因为在这一方面大家还持不同的意见:如有人把入渗作为一种水体保护措施,但有人认为,入渗到地层深处的水体已经变得难以利用。

因此,在方案编制中少了很多内容,让编制方案的根本目的落空。没有了“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这一内容,好多东西也就空荡起来,更别说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了。个人认为,水资源的保持要从水资源的利用、便于利用出发,做好库存,同时进行防污染处理。

生物防治的概念篇4

在我们周围,寿命达到百岁的人少之又少。人不但要长寿,而且还要有一个非常健康的身体,这样才有意义。

您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疾病在困扰着您?您是否在寻找有一条适合您的健康路径……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药物学家唐民科博士多年潜心研究寻找打开百岁之门的方法,众所周知,蜂蜜既是食品,又是滋补的天然药品;蜂胶是一种天然广谱抗菌剂、天然免疫增强剂、天然抗氧化剂和血管清道夫,是人类健康的保护神。唐民科博士在此基础提出新概念组合套装。

新概念组合套装选用蜂王浆和蜂胶为最主要的两大原料,在此基础上再精选银杏叶提取物、苦瓜提取物、橄榄油及吡啶甲酸铬强强联手而制成,当这六大原料组合在一起时,就组成了健康绿色新品――新概念组合套装。

第一大主要原料所选用的是――蜂王浆冻干粉。

由卫生部编辑出版的《中华本草》中这样说到:蜂王浆有益寿延年、调节免疫、改善睡眠、提高记忆力、护肤养颜等作用,也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肝炎、胃病等患者和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首选的珍贵天然食物。1954年罗马教皇皮奥十二世80岁,患病不起,最后陷入昏迷状态,连其主治医生也认为无药可医而放弃治疗。有人试着给他食用蜂王浆,最后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蜂王浆这一神奇功效轰动了全世界科学家的研究热潮,发现蜂王浆中含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10-羟基-2-癸烯酸(10-HDa),俗称“王浆酸”,是任何食品中不含有的,通过任何高科技手段也无法人工合成。王浆酸具有杀菌、抗辐射、抵制和杀伤癌细胞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蜂王浆对血压、血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这也是很多物质所不具备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有病才治,更关心的是无病防病,经过大量实验和实践证明,蜂王浆具有预防、治疗、康复的综合功能。因为蜂王浆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使多种疾病逐步好转或治愈,收到“多病同治”的功效。在疾病防治中,西药治疗往往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治标,难以治本。蜂王浆却不然,由于它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促进造血功能,促进组织再生,抗菌抗毒抗肿瘤、抗衰老、调节血压、防动脉硬化、促进生长发育、健脑益智、保护肝脏、催眠、增强新陈代谢等多种功能,从而收到“治病治本”的效果。由于这奇特的疗效,人们誉蜂王浆为“自有青霉素以来的宝药”。它既有多种药用功能又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酶类等营养素,使治病、滋补同时进行,病愈体既壮。蜂王浆用于治疗保健,不仅效果好,而且无毒副作用,非常安全。

该组合所选用的是蜂王浆冻干制剂。冻干是蜂王浆最佳的保鲜方法。阳光、温度、空气、细菌、存储的容器、制作工艺、生产流程等等都会影响它的活性,所以一般流体的蜂王浆,严格来说不能称为鲜王浆。新概念组合套装中的蜂王浆冻干胶囊选用经国家卫生部标准检验合格的优质鲜王浆为原料,在零下18度的低温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加工而成。完整保留了纯蜂王浆的全部营养成分,胶囊充装,无需冷藏,在常温下可保存数年之久,是最为理想的食疗保健珍品。

第二大原料被国际医学界称赞为“紫色黄金”――蜂胶。

科学家研究发现,高加索地区的老人非常长寿,探究原因发现他们大多是养蜂人,经常食用蜂群内的残渣,这些残渣中含有很多的花粉和蜂胶,使他们具有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和超常的寿命,令世人惊叹!

高血脂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蜂胶能调节体内脂肪代谢,能很好清除人体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对动脉粥样硬化也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被人们称为“血管清道夫”。蜂胶中的黄酮类、萜烯类物质,具有促进外源性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蜂胶能活化细胞,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病损的胰岛细胞和组织;同时还能显著地提高机体内有清除自由基作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因此,蜂胶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天然抗氧化剂,是人类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重要物质。1997年,刘富海副研究员报道:蜂胶制剂用于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能有效调节内分泌,促进糖代谢,刺激胰岛素分泌,有效调节血糖,缓解症状。

第三大原料苦瓜提取物――“植物胰岛素”。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苦瓜“味苦,性寒凉,无毒,具有除邪热、解疲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之功”。

苦瓜中的高效成分苦瓜甙能刺激胰岛素的释放和阻碍血流中葡萄糖的形成,该功能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科学家还发现苦瓜中含的苦瓜蛋白,是一种生物活性蛋白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消灭癌细胞,据国内外最新报道这种苦瓜蛋白类物质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药。

第四大原料有“活化石”之称――银杏叶提取物。

在日本广岛,原子弹投放后,其他树木毁于一旦,只有银杏保留了下来。银杏的这些奇特,正越来越引起科学家的重视。药物学家对银杏叶的研究中惊喜发现到,一片小小的银杏叶中所含成分之多,药理活性之强大出人们意料。

银杏叶具有降血脂的作用现已被大量试验所证实。主要是因为银杏叶中的银杏萜内酯可选择性的抵抗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是引起中风、心肌梗死的隐形杀手,危险性很高,它的克星就是银杏萜内酯,同时银杏黄酮甙还能有效地对抗和清除自由基。

近期来自国外的信息,认为银杏叶可用于预防和医治早期老年痴呆症患者,尤对帮助恢复和改善记忆力作用明显。银杏黄酮甙和萜内酯两者有协同作用,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循环,在缺氧情况下保护脑和心肌细胞。

地中海甘露――橄榄油。

橄榄油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即我们经常听说的DHa,它不仅能降低“坏”胆固醇的浓度,而且最为独特的是它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反而有提升作用,这一点是目前世界上其它食物油都无法做到的奇迹。橄榄油对胃炎、胃溃疡等有很好的辅助疗效;防治中老年骨质疏松;在所有的植物油中,橄榄油是对心脏最有益处的;能降低肿瘤发病率;也是糖尿病人最好的营养品;因富含多种维生素而具有神奇美容功效。

最后一种原料――吡啶甲酸铬。

铬是人体所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参与糖代谢过程,是胰岛素不可缺少的辅助成分,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铬的含量会悄悄的下降。所以,人过中年之后,若不能及时补铬,则容易出现血糖增高、血管硬化等情况。

新概念组合套装由这六大原料精心配比而成,完美体现了新概念清、养、补、调的养生观念。

生物防治的概念篇5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见后)。

生物防治的概念篇6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

一、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辨析

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这对概念是随着环境伦理学的兴起而出现的一对较新的哲学概念。鉴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作为与人类中心主义的相对概念被引入的,还要先追溯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人类中心主义的突出特征是至上性。在它看来,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是万物之灵长,自然之主人;人的利益(即个人的或集团的利益)是最高的、第一的、唯一的。因此人类有权任意支配统治、处置自然的一切存在物。[1]人类中心主义的至上性特征对待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在强调人的优越性和独特性时忘却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关联性,属于自然界的霸权主义。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面。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珍视非人类生命的生存权利。人类离开了自然就无法生存,然而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和利用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与自然必须要发生一些冲突。如果要创立一事物必然要破坏一事物,或打破原有的平衡,这是自然的法则。所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摒弃人类欲望的自私性和至上性。但是并不代表人类不应该驾驭和控制自然。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就如《圣经》创世记中说的“修理看守”,是一个地球管家的位置。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前者认为环境保护就是要保护人类之外的各种存在物或整个生态系统,而后者归根到底是保护人类自身。[2]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简述

(一)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现状。1982年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目前我国适用的法律。1996年后国家制定了包括水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保护法律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50余项行政法规。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最新发展趋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其第二十七次全体会议上,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稿)》。草案稿首次提出重大政策应进行环境影响论证。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近期召开的十会议中谈及“美丽中国”问题时表示,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是通往“美丽中国”的一个路标:要源头控制、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环保新道路的指导思想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初探

“环境保护”主要是指去减少或甚至去避免造成环境的负担及危险所采取的措施或行为整体。此时应包含有三大内涵:1、为排除现已存在与出现的对环境的损害;2、为去排除或减轻现在对环境可能或潜在的危险性;3、为经由预防措施的采取来防止对未来环境的危害性。[3]

环境法是人在良好环境下幸福生活的保障。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认为环境保护就是要保护人类之外的各种存在物或整个生态系统。

(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1987年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解释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最终是为了发展,增加人类的利益,改善生活的质量,在发展时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不应当代人的发展而危害后代人的利益,把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结合起来,在最小污染的情况下创造最大效益。可持续发展考虑了自然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是一味的按自己的想法来发展经济,应正视自然的基本规律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顺应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演进。[4]

(二)人与自然的关联:人是自然的直接存在物。陈泉生先生在《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中对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基本假设——“生态人”作了深入的研究。“生态人”是具有生态主义潜能的人,也就是具有对自然法则充分尊重、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运行而不懈追求的潜能的人。“生态人”协调人与自然的法律理念为:人类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法律的规制实现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以及与环境之间和谐、有序状态,使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处于良好或者不受不可恢复的破坏的状态,保障一切自然事物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衡平代际人类的权利和权益,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与环境保护法的内在统一。非人类中心主义强调只有经过理性思考而肯定的人类偏好,才应该予以满足,而那些过于直接,纯粹感性的偏好需要被制约或节制。基于环境价值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的引导,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应更为科学、更加的人性化。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把环境权作为一项新的人权,其中就规定“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富有保证和改善这一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我们的环境立法是不是也应该以此为基点,在合理的视角下建立和谐的环境保护法律体制?站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来设立环境保护法,是人类低下骄傲的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心态和态度。通过立法人本身在自然中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定位,才能创立出更适合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法律体制。

四、结语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法律的思想也在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化,不断适应社会和谐进步,进而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健康融洽的法律制度,更好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为我国在环境立法上提供了借鉴的方向,完善法律制度之不足,使我国和世界的自然环境更好的与人类长久共存下去。

我们需要“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念,以爱护自然的活动取服自然的行为,以保护自然的方式取代瓜分自然的劣径。”[6]这样,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建平.环境正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27.

[2]罗亚玲.环境伦理学与非人类中心主义[J].学术月刊,2010(11).

[3]陈慈阳.环境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4]李国明,朱成艮.论文明演进中环境法治思想之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1(12).

生物防治的概念篇7

论文关键词群体性事件防控对策区别对待

作为近几年频频见诸报端的名词,群体性事件因为其对抗性已经成了理论界热点问题。而学界大多将焦点聚集在了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之上,没有对群体性事件概念本身加以详细解读、释义,由此造成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还停留在政治概念的层面之上,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徒善无以为政,徒法无以自行”,本文从犯罪学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群体性事件,以期能够在“善”、“法”之间找到博弈的平衡点,为群体性事件架构一个合法、合理的定义,为应对群体性事件提供学理上的支持。

一、群体性事件实然概念的评析

实然概念指的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概念,包括法律概念和学理概念。群体性事件的作为固定词语出现更是近些年的事,在此对群体性事件一词的出现做一下简单的历史追溯。

其一,2000年公安部颁发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使用了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群体性治安事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仔细品味这个定义,不难发现,国家对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态度是持否定的,这点可以从《规定》对于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外延解释上得到佐证,外延部分包含十个方面,有的根本不属于轻微违法的治安事件,而是已经触犯刑律,构成了犯罪。群体性治安事件,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来看,其价值评价都是负向的。如果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概念可以等同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或者说可以涵盖群体性事件概念,那么群体性事件概念的价值判断也应该是负向的。究竟群体性治安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在概念到底是何关系,就成了研究继续向前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有着自己的思考。从词语的组合上来看二者构成接近,若是为了表述上更为简洁那么就没有必要在有了群体性事件表述的前提下继续保留群体性治安事件,同时“治安”二字是起限定作用的不可能、也不应该被省略掉,并且政治概念的用语会随着新文件出台而变换的而缺乏词语概念的稳定性。再者,虽然加上了“治安”二字,可是如前述群体性治安事件概念的外延部分有些已经超出了治安范畴,已经“出于礼而入于刑”了,这样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概念就更加显得有些逻辑问题了。

其二,2002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将群体性事件定义为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由部分公众参与并形成有一定组织和目的的集体上访、集会、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聚众闹事等群体行为,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影响。这种定义不乏支持者。这个定义较之于群体性治安事件有了很大进步——将群体性事件与犯罪行为区别开来,这符合当今刑法宽缓、谦抑的要求。对于这个改进型的定义,笔者还是不能完全满意,原因在于“突发”是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之一且只是特征之一。当然,以主要特征加到概念中起强化作用并不是没有先例,然而“突发”较之于其他特征并不能称得上是主要特征,因此以群体性紧急事件来替代群体性事件也就显得不是很恰当。

最后还是通过公文性质结束了概念称谓的争论。2004年中办、国办转发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中称“群体性事件”,尤其是在2006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第4次廉政工作会议上使用了群体性事件一词后,近年来,媒体和官方文件都称为“群体性事件”,“群体性政治事件”、“群体性紧急事件”提法几乎不见。群体性事件是一个国家已经认同的词语组合,没有必要在标新立异的变化称呼,过多的变动不利于概念的确立。

二、群体性事件应然概念的构建

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是指研究对象(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学说、流派)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豎可以看出,逻辑起点的存在是为了宏观研究提供支点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微观领域——概念构建时使用这种方法,假如能够找到群体性事件概念的逻辑起点,那么在构建群体性事件的应然概念时必然是事半功倍。概念,无论是客观事物、现象进入人类世界的归纳和总结还是繁杂理论知识的提取和精炼,都有很重的人类主观印记,都承载着人类好恶的价值判断。群体性事件的提出是为了更加有效的稳定社会,因此其概念必然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功利色彩本身并没有错处,为社会稳定、为和谐社会功利些有何不可,研究者判断有用性是建构群体性概念的逻辑起点。

严格来说,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产生在法律领域内,它是是一个规范之下的概念,是属于发生学中所界定的原始性定义,即依某种原始需要将某一些个体归为一类,并概括和抽象出共同属性,然后规定某个词指代该类事物,并根据该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给这个词赋予定义。这样,我们有必要了解群体性事件是从哪些现象中抽离出来组成的概念,非法的集会、游行、示威、聚众冲击要害部门、堵塞交通要道等等,但是聚众的打砸抢以及武装骚乱甚至暴乱不应该涵括其中,因为这种组织结构研究、目的直接以犯罪为追求应当“出于礼入于刑”由刑法进行规制。深入分析群体性事件会发现,参与其中的民众大多的直接目的就是寻求一个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了失控,造成了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对立,演发成为激烈冲突影响整个社会的治安环境。

纵观世界范围,群体性事件并非我国独有,尽管各国(地区)对群体性事件的称谓不一,但对其本质的认识则是共同的:由特定或不特定的多数人参与;参与人具有较为一致的动机、目的;活动过程中出现严重违法行为,破坏社会治安秩序,危害他人或公共安全;处置过程中警方与当事人易形成对立。比较而言,西方国家认为发生群体性事件是公民个人私权与国家公权之间发生权的争夺,此时国家公权应当保持适当的克制给公民私权留出空间;而我国素有集体利益至上的传统理念,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为重现在越来越重视个体权益的保护。因此在亟需社会稳定的转型过渡时期,对有可能酿成暴力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活动持谨慎态度,在观念上较为保守,主要以违法和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为要件,缺乏度的把握,界定的范围较为宽泛,反映出我国政府在社会转型期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心态,以及因而所持的谨慎和限制的态度。

究其本质来看,群体性事件是违法行为,不论是否为了争取正当的诉求,最起码在程序上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群体性事件是否构成犯罪呢?如前所述,群体性事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我国在现行刑法条文中也并没有规定一个处罚群体性事件的罪名,有些相近的比如暴动类、聚众类犯罪,但群体性概念出现之初就是为了区别于这些。在本文中,研究者倾向于把群体性事件理解成为一种非犯罪行为,致力于把群体性事件区别于犯罪行为。公众有了利益的差异并且有着强烈的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愿望,如果简单的把群体性事件等同于犯罪,打击的面很大会伤害到很多普通民众的正常的要求对话的渠道;并且从现实警力上来说也是一个很难办到的任务,正如一句法谚所说“法不责众”。

基于此种理念,为了合法的利益诉求,未经法定程序批准的聚众集会、游行示威等对社会管理秩序有着一定破坏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群体性事件。

三、群体性事件防控对策的设计

首先,要打破一种惯性依赖的防控对策:寻求群体性事件的防控绝对化——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借助peSt宏观分析法豐来对现在社会的情况进行分析:当前的社会政治总体平稳,各种机构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各种顶层设计就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让更多的民众享受到改革红利;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创造的经济奇迹有目共睹,纵向比较民众的生活水平天翻地覆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世界范围大的经济环境跌宕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正在逐渐显现,我国经济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增长模式也有待改革;民众的人权益是与日加强,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与日俱增,对于设计自身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不公正待遇的忍受度显著下降,但是对于新事物或者说新的合理的政策的接受程度却明显增加;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并且先进的技术不再像以前那样束之高阁,民众开始接触甚至能够享受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便利,者有其体现在网络和通讯技术上,但是科学技术是柄双刃剑,对其协调、管理的制度急需出台。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积攒了三十年的改革红利,一方面由于当前的政治经济状况,这三十年的改革红利没有完全做到普惠民众,另一方面民众由于权利意识的提高,对于涉及自身权益的事项,变得更加敏感,对于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容忍度逐渐走低。同时,又凭借新的网络、传媒技术使得在纵横交错的信息交流中,人们时刻都在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每个人都可能是信息的发送者,也可能是信息的接收者,民众获得了发声渠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不断加大自己话语权。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当前一定时期内,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所要致力的方向不应当是寻求群体性事件的防控绝对化而应当是在群体性事件出现后不慌张,有条理的应对。

其次,要区分群体性事件中的两种参与人。群体性事件参与人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了自己的权益诉求而进行奔走的,一类是夹杂在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妄图浑水摸鱼的。前一类虽然采取了某些过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从某种程度上说,管理者也要承担一定责任的,因为不占少数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因为管理者与权益关联方的联络深广度不够;后一类更像一群职业的罪犯,他们在计划、在等待,已有了合适的机会就会不正当的攫取自己的不当利益。在群体性事件中,前一类多是以和平方式反映自己的权益诉求,后一类大多等待时机进行犯罪活动。按照前述给群体性事件搭建的应然概念,群体性事件概念的外延不宜扩大化,也即不能够按照《规定》那样将群体性事件直接解读为犯罪活动,因为这样的话,一方面无差别的打击很可能将矛盾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打击的范围摊得太大也会使得打击的力度摊薄,其结果必然是不该打击的打击了,该打击的打击力度又不够。在区分了两种参加人后,就能够做到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安抚大多数,处理一部分,打击极个别,做到软的更软,硬的更硬。

生物防治的概念篇8

关键词:森林;林业有害生物;营林技术;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S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165-1

0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最后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拥有19545.22万公顷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为20.36%。森林会遭受到多方面的危害,例如人为的乱砍滥伐、环境污染、恶劣的环境影响。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病虫害。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已有11482万亩发生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我国植保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指明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方向。植保方针的意义:坚持以预防为主,以营林技术为基础,发展森林生物圈中不利于病虫发展而有利于林木健康成长的因素与条件,因地制宜地运用各种因素相辅相成的办法,控制有害生物数量在不存在威胁的水平上,进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林业丰产的终极目标。

1林业有害生物的概念

1.1林业有害生物的概念对森林、林木、林木种子的正常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并造成严重损失的林业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被称为林业有害生物。林业有害生物并不都是产自国内或本地,也有部分品种是源自境外或国外。原产于国(境)外的有害生物,传入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大量繁衍繁殖,对我国林业造成严重损失。它们被称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在仅在我国境内局部地区发生,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并能随植物及其他林业产品传播,被国家林业局禁止传播的林业有害生物。

1.2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我国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有害生物一百多万种。近年来,我国每年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林业面积都达到了8100万平方公顷,损失900亿元左右。林业有害生物是破坏森林生态平衡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当然这里面也有人为因素,部分林业有害生物系人为传播。

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200多种,常见的危害较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有红脂大小蠹、白蚁、油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松树叶蜂、华北落叶松鞘蛾、杨树食叶害虫、双条杉天牛、沙棘木蠹蛾、经济林虫害、森林鼠(兔)害以及其他虫害和森林病害等。各省份的林业生物也不尽一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口业务量不断增加,各地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38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和23种入侵生物。入侵者,来到缺乏天敌、适宜生存的环境,大量繁殖衍生,有十分大的破坏力与危害力。有害生物入侵犹如无形的战争,却有着惊人的破坏力与危害力。

2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措施

2.1确立全新的防治策略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需要坚持“健康森林”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实施三个转变,由重处理向重预防转变,由治标为主的防治策略向治标兼治本的防治策略转变,由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转变。营林技术以重预防为主,可以有效地将林业生态情况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治策略的转变利于从根本上改变林业生物危害林业的情况。防治方法的转变利于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

2.2积极加强预防工作,抓好植物检疫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是建立在有害生物和森林生态环境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参考现代生态学理论,坚持基本林业防治措施,坚持森林植物检疫为重要措施,研究林业有害生物的繁殖衍生特点,从而发展可抑制有害生物的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最终促进林木健康成长。对发现植物检疫对象的地区,应实行封锁,并划为疫区。加强林木繁殖材料的运输及木材的调运,严格遵循检疫措施,确保非疫区林业的安全,将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2.3营造混交林,避免形成单一生物链人工造林必须进行一定的混交。混交林的枯枝落叶层易形成腐殖层。其拥有较复杂的生物种群。有些昆虫虽对林业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却是一些寄生天敌的补充寄生,可在主要有害生物数量少的时候,使有害生物天敌不因寄主数量的减少而凋落,从而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混交林的存在,腐殖层的存在利于形成较为复杂的生物链。单一的生物链极其脆弱,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遭到破坏。混交林的存在,腐殖层的存在利于形成较为复杂的生物链,从而利于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2.4选用抗病虫树种不同的树种对同一有害生物有不同的抵抗力。同一树种的不同品种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也都存在着差异,对同一有害生物的抵抗力也不同。人工造林需要选用抗病虫能力强的树种,发展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通常情况下,我们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针叶与阔叶、乔木与灌木、灌木与灌木等的混交方式,混交方法可采用带状和块状为主的混交方法。

2.5保护有害生物的天敌我们要保护好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鸟类等。因为它们对抑制林业害虫的发生和繁殖衍生有重要意义。

3总结

林业有害生物具有极大的林业危害力,有害生物的防治甚至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保护好我们现有的森林资源,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营林技术多种多样,有选用抗病虫能力的树种、营造混交林、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保护有害生物天敌、设置隔离带、适时施肥、适时适量间伐等。最为有利的营林技术是生物防治,所以我们应给予生物防治足够的重视。以其他营林技术为基础,坚持预防为主,以生物防治为工作中心,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曹结华.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

[2]张凤玲,候广有等.浅析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J].林业勘查设计,2008(03).

[3]宋玉双,黄北英.中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森林病虫,2008(06).

生物防治的概念篇9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概念;防治方法

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除乔木、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居住的环境。森林并非是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有一定结构,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并与外界环境发生密切联系的极其复杂的集合体。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在建国初期,国家为了改变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投入了大批的财力、物力营造了广袤的人工林。使得祖国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也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使大部分人居住在如画环境之中。但是,在人们庆幸生存环境改善之余,大面积的人工林也为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因为人工林的特点是几千公顷甚至几万公顷都是纯林,这种单一的纯林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极易造成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使得林木及林副产品减产、甚至绝收,更有甚者森林病虫害会让大片林木死亡,造成大量森林资源的浪费。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著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2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生物防治的概念篇10

   论文摘要介绍了森林病虫害的概念,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方式进行对比,说明选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优点,应大力推广生物防治。

   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除乔木、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居住的环境。森林并非是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有一定结构,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并与外界环境发生密切联系的极其复杂的集合体。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在建国初期,国家为了改变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投入了大批的财力、物力营造了广袤的人工林。使得祖国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也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使大部分人居住在如画环境之中。但是,在人们庆幸生存环境改善之余,大面积的人工林也为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因为人工林的特点是几千公顷甚至几万公顷都是纯林,这种单一的纯林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极易造成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使得林木及林副产品减产、甚至绝收,更有甚者森林病虫害会让大片林木死亡,造成大量森林资源的浪费。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2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