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5:34:51

教育经济学篇1

确立要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理念。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要围绕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中心这个宗旨,此种理念现已为大众所接受。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大学,又因升学率高低的评价的客观存在,最终还是陷入了人人厌倦而又人人不得不去应对的应试教育中。先前人们还不认为大学有升学的压力,但现在大学分明在评价各个高校研究生的考取率,并作为这所大学教学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这就给我们的高校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带来一定的压力。基于学生要参加各种考试(包括考研),我们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确曾把眼光只放在考试的需要上,为考概念而讲概念,为考原理而讲原理。这样做的结果,学生可以理解教师的煞费苦心,却提不起学习兴趣,更少去关注教材以外的经济现象。更让我们做教师感到迷惑的是反复讲解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生们仍是死活理解不了,考试自然是只有死记硬背了。经过与学生的广泛交流及自己的思考后,从而认识到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固然少不了要以教材中列举的经典为教学内容,要从经典中援引思想资源,但也不应忽略现实问题。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重新审视经典,自然会使学生有新的感受、新的理解,获取新的思想资源。有些现实问题,只要善于发现,加以提炼,就会引发出学生学习、研究的话题,甚至会激发大学生们早一些走向学术领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原有理论体系,又丰富了学生们的思想,提高了学习兴趣。反之,把教学内容仅局限于纯而又纯、玄而又玄的经典中,于学生、教师、社会,均无益处。因而教学中改革传统的经典阐释的教学观念,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成为当前政治经济教学的基本理念。

选择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教学也常常是遵循一套固定的模式:先复习旧课,列出1、2、3几个概念或问题,然后是导入新课,板书要讲的章、节等内容,并在相当程度上很注意“板书”这一教学环节。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感到板书固然很重要,但也时常觉得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的板书对大学生的思维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启发思考作用的同时,往往更多的起到的是相反的抑制思考的作用。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还没等教师在黑板上写完,学生马上就会产生这样的意识:高中时学过了,谁不知道。其后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想象会是什么情景。因而,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挖掘好的素材,引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介绍、分析、讲解,启发、调动、吸引学生思考,并在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把他们原来有所接触但实际并未掌握好的经典概念予以生动的解释。在这个前提下再板书必要的纲目,我觉得比为板书而板书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传统的教学以传播经典文化知识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主体,学生往往是教学活动的受动者。教材安排什么,教师就讲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除了有高分未必有高能力之外。往往还会让学生觉得所学的东西玄而且空,一旦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又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殊不知,文化是多元交织的复合体,教材中所列经典只是丰富的文化知识中相对凝固了的部分,是对以往生活的总结与升华。而现实生活又是经典得以不断更新、充实、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并且现实问题又极有可能成为经典问题。我们的教学的确不应只在经典上“讨饭吃”,而是应该拓展视野,把现实也纳入对象范畴。

教育经济学篇2

 

首先从我们熟悉的情况讲起。根据我的观察,国内大学中的学科设置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经济学科设在经济学院,管理学科设在管理学院,像原来的综合性大学,比如北大和复旦都是这种模式;另一种是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同设在一个学院,有的叫经济管理学院,也有叫其他名称的,一个学院中有两个学科,像清华、南大;还有一种是包括东财在内的各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模式,即经济学科分设在数个学院,比如我们这里有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等等。

 

我们在专业设置上跟国外不一样,我们一般设置得比较细,比如我们这儿有旅游专业,管理我们就有好几种。有的是以二级学科,甚至以三级学科为单位,比如金融是二级学科,下面有保险,有的保险也算一个专业,就是三级学科了,非常细。而且,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在学科目录上是人为地分开,比如说,金融财政是应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但是,金融财政中也有理论,而政治经济学中也有应用。

 

这是我们的情况,那么国外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国外的大学情况也很多,我介绍的主要是国外综合性大学的情况。我不想给大家一种印象,国外的大学都是一种模式,实际上有各种各样的模式,但在教育理念上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当然,我所在过的六所学校都是综合性大学。

 

国外的综合性大学内部是有层次的。首先,国外大学内的学院数目远远低于我们。我去过吉林大学,有三四十个学院,非常庞大。即使不是这么大的学校,学院的设置也是非常之多。国外的情况不一样。一个层次是叫做文理学院,基本上包括了我们所说的基础学科,有三大部分:一个是自然科学,就是我们所说的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第二部分是社会科学,经济、政治、社会、心理;第三部分是人文科学,即我们通常说的文、史、哲。通常这三部分放在一起,构成了文理学院。

 

我之所以讲这个,是为了由此来看清楚经济学的位置: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文理学院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它通常是面对本科生的最主要的学院,甚至是惟一的学院,比如在哈佛、耶鲁。如果你被哈佛大学本科录取,你只能到文理学院。假如你将来想读管理,学mBa,那么本科时你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在文理学院,你可以选择经济学为专业。但是也有一些学校,比如我现在所在的伯克利加州大学,本科也招一些学管理的学生,但数量不多。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但大致差不多。还有一个就是关于本科金融专业,据我所知,宾州大学的本科是有金融专业的,但其他的著名大学的本科并没有金融专业,它是涵盖在经济学专业中的。

 

第二条,文理学院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理学院是培养博士的最主要学院。其他的学院也培养博士,但是数量远远不如文理学院。这很自然,因为文理学院覆盖的学科主要是基础学科。其他的学院有一个名称,叫做职业学院(professionalschool)其中包括工学、化学、医学、法学、管理、新闻,其中管理又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这些就比较实用,要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力学是物理里边的,但要研究盖房子,就是一个工程问题。经济学在社会科学里边,但是具体管理一个企业,那就是管理学。也就是说,这里边有一个基础学科和实用学科的差别。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学院多数是研究生院,不面对本科生。工学比较特殊,既招本科生也收研究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商学院,像芝加哥、斯坦福的,干脆叫做GraduateSchoolofBusiness(商学研究院)名称上就规定了是研究生院,有点像我们这里的mBa学院,没有本科生。这就是国外综合性大学的情况。国外的综合性大学,一般是设立经济系和管理学院,不设立单独的经济学院,经济系通常设在文理学院中,属于社会科学部。当然也有学校把经济系设在管理学院内,像普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美国没有教育部规定,一定要设在哪里,但通常是经济系在文理学院。虽然叫经济系,但它覆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像我学习工作过的几所大学,它包括了我们所说的所有二级学科,财政、金融、货币银行,宏观、微观、区域经济等。有意思的是,虽然概括得非常广泛,但是系的下面不设教研室,所有的教授在一起,这个很重要。虽然经济学科内部有很多分支,并不人为地把他们分到其中的一个,呆会儿在讲到博士生的培养时,我们会发现确实有好处。

 

以上是经济系的情况,下面我介绍一下管理学院的情况。管理学院有时也叫商学院,管理学院下设组(roup)有时也叫系。用我们国内的话说,文理学院下面的系是实体管理学院是实体但管理学院下面的组或系不是实体。主要的组包括有会计、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公司战略、人力资源、运筹和管理科学、管理信息系统、金融、经济(economy等。这些是共同的,有的学校有一些特舰比如网络跟国内的情况相比,有几点需要说明。第一点,虽然管理学院设经济组,但通常经济组较小,教管理经济学等一些服务性的课程。因此,通常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力量在经济系。

 

再一点,我们会发现,国内管理学院,尤其是原工科院校的管理学院,是由这里说的运筹和管理科学(国内叫做管理工程与科学)发展而来。很多工科院校的管理学院,是在1985年成立的,核心的师资原来是研究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后来就形成了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个一级学科,是工科背景。还有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科院校是很强的。相比之下,公司战略、组织行为、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金融、经济就比较弱,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这跟许多搞管理学的人,以前是由工程转过来有关系。当然在我们这里,情况很不同,因为我们原来的背景是财经院校。

 

这跟国外的情况很不一样。国外的管理学院,公司战略、组织行为、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金融等等与工程关系都不大,相反,与经济学和心理学关系非常密切。

 

上个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一位是心理学家①心理学在国外是一个很大的学科,很多本科生选择心理学为主修。在我国,由于过去跟随苏联,只有教育心理学,设在师范大学,一般的心理学是受批判的。在某种意义上,国外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中的学科受经济学、心理学影响大,受工程的影响小。国内偏重运筹学、控制论,跟工程有关。在清华、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我猜想大连理工大学,都是这样。特别要指出的是金融学(finance)的定义。首先,它是经济学科的一部分,这一点国内外是一致的。金融学虽然有很多特殊的工具和方法,但它是研究经济中的一个市场一金融市场。当然它跟别的市场不太一样,比如它允许卖空,一般商品是不允许的。金融是许多人很热衷的领域但对金融学的理解国内外差异很大。

 

什么是金融,为何国内外差别如此大?原因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来我们所说的金融包括货币银行学(moneyandbanldng)。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是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是研究货币银行学的权威。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五道口”研究的是货币银行学。还有一部分叫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finance),改革开放以后国际贸易变得很重要,其中有外汇结算问题、汇率问题。这两块在计划经济下就被定义为金融,我们的大部分金融的师资、教科书都是关于这两方面的,这跟我们的体制有关系。这两块在国外不被称为finance,但我们翻译成“金融”。这两部分都是比较宏观的,可称“宏观金融”,在这里我打了一个引号,就是说我并不认为它是一个领域。货币银行学在国外称为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是国际经济学的一部分。我在国外遇到过一些中国留学生,他说他在五道口是学金融的,美国人认为在他的成绩单上,找不到可以称作finance的课程。在美国,finance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称为corporatefinance(公司金融),还有一部分是资产定价(assetpricing),企业及证券或衍生物在市场上的价格如何确定,以及由此导出的投资决策。他们所指的金融是指研究金融市场中的问题,都是微观的。90年代初期以前所有国内研究金融的是研究宏观金融。90年代以后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我们有了证券市场,公司企业有了自主权,出现了融资问题,因此,现实生活中对“微观金融”的需求越来越大。

 

还有一个误解我们认为学金融就是去金融部门,比如证券公司工作。不错,在美国是有一部分学金融的人去华尔街,但更多的人还是去公司,公司金融相当重要。公司金融包括融资、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等。

 

我们是处在一个转轨时期,从供给方讲,在金融方面,学校专业设置、教科书,百分之八九十是货币银行、国际金融。另一方面,从市场需求讲,事实上,一个国家需要研究货币银行、货币政策的人是很少的,绝大多数市场需求是微观金融。那么金融在管理学院和经济系之间是如何设置的呢?经济系是一定有货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方向的,也就是宏观金融;同时往往也会有微观金融领域,但不一定,有的学校就没有。在管理学院,一定有金融组或金融系,这是因为任何一个mBa的学生,公司金融、资产定价、投资学都是必修课,但通常管理学院只有微观金融,没有宏观金融。

 

国内金融比较热,有些学校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是分设的,经常会出现争金融这个专业的“产权”,因为这个产权有价值,既可以办班创收,又可以招好学生。在过渡期间,有些重复建设也许并不是坏事,因为在微观金融方面市场需求缺口很大。接下来介绍一下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我们财经大学办管理学,许多教授有经济学背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许多工科院校,管理学是从管理科学与工程转过来的。事实上,过去一二十年经济学与管理学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物理和工程、理科和工科的关系。举几个例子,如市场营销中非常重要的定价策略非常得益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这都是微观经济学在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人力资源管理运用组织经济学和激励理论来分析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Ceo的积极性。会计过去被认为是一个很死板的领域就是记账,现在会计学前沿受到信息经济学的很大影响,因为会计本身是一个信息累加的过程,你需要用比较少的数字来反映公司的业绩、成本。现在有了安然的事情,我们可以发现,会计信息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怎样防止假信息,减少假信息造成的成本有很多的经济学道理。最后公司战略管理学很大程度上是博弈论和产业组织管理的延伸。我们这儿有一个产业和商业组织研究中心,把产业和商业放在一起是很有道理的,博弈论的方法、产业组织的方法可以延伸到公司战略中去。大家知道,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①是哈佛商学院公司战略管理学专家,他是哈佛的经济学博士。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学确实深受经济学的影响。所以,管理学院受经济学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受工程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心理学,由于我个人知识不太够,这里不能细讲。以上讲的是体制情况。我把经济学教育分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graduatestudent)②。首先一条,中美教育差别很多,但基本理念的差别是对本科教育的定位很不一样。我们以前受苏联的影响,经济基础是计划经济,我们大学以培养专业人才作为主要定位。美国本科教育定位是基础教育,理念的差别导致课程设置、院系设置等一系列差别。但不是说中国一定要改成美国模式,二者的经济基础确实不大一样,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下人家的想法。我们是处于转轨期间,专业过细的模式是从苏联学来的,但更多是考虑到计划经济的特点。计划经济下分部门管理,从财经院校出来马上就能到一个岗位上用。计划经济下没有市场的变化,分得很细马上就能用也有优势。如会计要分交通口的会计、工业口的会计、商业口的会计等,工作后就能用。但在市场经济中会出现问题,因为市场变化是很快的,2000年it和现在很不一样。以前会计和审计也是分开的。事实上现在发现,有很多时候需要你今天做这样,明天做那样。所以美国入校时不报专业,一二年级采取通识教育,二年级以后选口径宽的主修(major),我这里不用“专业”是怕跟国内的专业混淆起来。主修经济学的本科生职业选择广泛,事实上,他们在本科时也没有别的选择不可能选择管理学或别的更细的专业。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可以选择经济学、金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国际关系,甚至新闻传媒等等。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有一个很有名的主持晚间新闻的主持人,当有记者采访他:“你觉得大学哪门课现在很后悔当时应该学得更好f他说:“经济学,因为工作中经常用到经济学知识。”由此可见他们的经济学定位很广,我们这里比较窄,只定义到理论经济学,这点有很大不同。

教育经济学篇3

[关键词]教育服务;教育服务产品;教育服务组织;教育服务产业;教育服务的经济价值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教育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并与国际接轨,“教育服务”一词越来越成为理论界的重要概念,不少学者从市场经济角度去诠释教育服务,但更多的学者并非从教育本体角度理解教育服务。主要有两种理解:一是“为教育的服务”,即外系统、外领域、外地域为某类教育、某地教育发展提供的要素支撑(物质、信息、能量等)的服务,如“为基础(高等)教育服务”、“为农村教育服务”等;二是“教育所带动的服务”,即教育部门自身提供和生产所引发的经济活动,如后勤服务、仪器设备服务、考试服务、图书及课件服务、文具服务、其他相关服务(教育广告服务、教育展览服务和教育金融服务、交通、旅游等)。习惯上,人们理解的教育服务是以后勤保障为轴心来实施教育服务,这是“教育产业化”和“教育拉动内需”的立论基础和本质。许多人正是打着为教育服务的幌子,从事为个人或小集团盈利的经营活动,如教育房地产、各类教育改革培训、各类教辅资料等。这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教育服务”的本质,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服务产业性的怀疑。我们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看,教育服务是一种产品,教育服务是可以经营的,经营教育服务的组织具有自利性,教育服务的生产、提供、分配、消费活动,形成了教育产业链。这样思考可以深刻理解现代教育的经济本质,促进教育服务的发展和自主创新。

一、教育服务的经济性质

教育服务作为一种服务类型,其产品、生产组织、产业都具有经济特性,这种特性不仅反映了现代教育的本质,而且成为教育服务的其他属性的基础。

1教育服务产品的商品性

在经济学理论中,产品和服务是进行市场交易的媒介。服务也可以像有形产品一样进行交易和转换,可以称作一类产品。20世纪90年代,克里斯廷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服务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他认为:“服务是由一系列或多或少具有无形特性的活动所构成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在顾客与员工、有形资源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的,这些有形的资源(有形产品或有形系统)是作为顾客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提供给顾客的。”[1]它概括了服务最为重要的3个特征:(1)过程性。这个过程是由一系列活动(而不是有形物质)所组成的。在服务过程中,顾客亲自参与,顾客的这种参与构成了服务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服务的其他特征都源自这种过程性。(2)同步性。即生产和消费是同步进行的。(3)参与性。在服务生产过程中,消费者不仅仅是服务的接收者,同时也作为一种资源要素亲自参与其中。除了以上3个重要特征之外,服务还具有以下4个特殊的特征:无形性、不可分性、可变性和易消失性。

教育产品就是服务[2],世界贸易组织按服务的部门(行业)划分,把全世界的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下分143个服务项目。教育服务(educationalservices)属于12类服务贸易中的第5类。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3条规定,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之外(核定例外领域),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贸易服务范畴。

与其他服务相比,学校服务是以服务于学生大脑为主的高接触型的、智慧型服务。由于学生的先天素质、家庭环境、发展潜能不一样,学生发展具有整体性、潜在性,要求学校的教育服务产品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多样性是指学校教育服务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身心,尽可能提供不同类型的、不同层次的课程服务和相关服务。整体性是指学校的教育服务者、教育服务设施、教育服务环境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教育服务者之间要形成一致的连贯的正面影响力。

教育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一般的服务相似,它既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交换价值,即具有商品性。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关于“服务商品”的论述从一开始就包括了“教育服务”在内,他曾经十分精辟地指出:“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3]“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4]“有些服务是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改变形态等等的,总之,是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或者仅仅使劳动能力保持下去,例如学校教师的服务、

医生的服务……”[5]。这说明,教育服务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其经济本质是通过教师的教育劳动向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活动是教育服务的“生产",学生受教育活动则是教育服务的“消费"。学生向学校交纳学费(或政府补助)是为了换取教育服务的消费权,学校收取学费(或接受政府拨款)就有义务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是发生在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服务商品的“交换"。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服务也是有价的,只不过政府垄断了价格(同质化产品始终保持均衡价格),教育服务的价值交换发生在教育服务机构与政府之间,教育服务的经济性质被政治、道德性质淹没。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教育服务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行为和道德义务,更是一种经济行为。上学交费不仅作为成本分担的政治学理由,而且作为教育消费者的经济责任及相应的权利来认识。教育服务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当优质教育服务作为一种拥挤性的准公共产品时,要扩大优质教育服务生产,就可以利用价格、用收费来调节,以保障教育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水平。

当然,教育服务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其价格不能象说私人产品价格那样由“成本加利润”构成,因为公立学校非营利性,其收费价格不能包含“学校利润”,也不能等于或近似等于学校教育成本(即所谓的“准成本”)。因此,学校收费价格只能是对教育服务成本的适当补偿。由于教育服务产品的公益性,政府应成为成本负担主体;为了反映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教育服务产品价值的后效性,政府还应加大对教育的持续投入。

2学校作为教育服务组织的自利性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所有组织的经济理性。学校作为一种生产和提供教育服务的组织,与生产和提供医疗服务、健康服务、信息服务等组织一样,都有追求组织自身利益问题。私立(民办)学校如同私有企业一样,通过明晰产权,建立有效的制度,减少交易成本,促使学校不断增值。“公立学校"是生产公共产品程度较高的教育服务生产组织。它的生产要素包括政府或私人投资建立的教育服务生产组织者(学校)、经营者(校长和书记)、生产者(教师)和协作生产者(学生及其家长)。校长和教职工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学校在运行中要消耗人力、物力等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是全部通过市场交易获得,还是部分通过市场交易获得,是反映学校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标志[6]。学校教育生产要素中蕴含着经济契约关系。政府作为教育服务的主要购买方与学生及其家长作为次要购买方,形成一种共同购买和消费教育服务的财务安排,政府购买以拨款的方式支付给学校,学生以学杂费等方式支付给学校。学校内的薪酬制度规定了教育生产要素契约各方的绩效考核方法、标准及与薪酬支付(包括奖励与惩罚规定)的关系。当然,教育服务的提供与生产不同于私益品的生产,它涉及到一个特别复杂的委托—问题。因此,公立学校,即使在边界刚性条件下,也存在自利行为,这就导致教育内部生产活动的扩张(扩招、招收择校生、品牌扩张)和内部市场化(专业化分工、成本监控等)。如通过提高教育质量获得的政府绩效拨款、社会捐资,通过学校经营获得的品牌增值、各种投资。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这种自利行为减少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效率的损失。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这种自利行为带来了市场导向的自组织创新。

3教育服务系统的产业性

教育服务系统越来越成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形式。首先,从产业要素构成来看,教育服务存在教育服务生产者、提供者和消费者等产业要素,存在教育服务市场。如火如荼的考研市场、培训市场、高校市场、生源市场、教师劳动力市场等都展示了各类教育资源的流动性、资本性。国内学者已经用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了教育服务的生产、消费等问题[7]。我们认为,教育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具有集体提供和集体消费的特点。学校是“教育服务”的生产机构。学校教育过程作为一个“人才生产”过程,学校的人力资源、教学设备、教学经费就是投入元素,教育过程中培养的学生就是中间投入元素,毕业学生、教师及各类社会收益就是产出元素。在市场环境中,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从合作转变为竞争,其行为模式由向公共资源的分配者——教育行政当局游说转为向消费者展示自己的特色、效率和回应性,和同类同级院校展开竞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是产品销售者和集体购买者的关系,也是一种松散的委托-关系。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在效率和公平意义上同样在教育产业领域适用。

其次,从教育服务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来看,教育服务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经济要素、经济结构的广泛关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与教育服务相关的其他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为教育服务的庞大市场,由教育所带动的服务产业引起了经济界的积极关注。但提供教育服务本身是否是产业,往往是教育界讨论的重点,也是教育政策争论的焦点。我们认为,教育服务产业与教育服务所带动的产业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不管争论结果如何,在实践上,教育服务部门开始借鉴产业发展的一般做法,学校产权的重新界定、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的调整、教育制度变迁与创新等。如随着iSo9000在学术界得到公认,其借鉴范围已从企业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有些学校主张采用iSo9000的标准化质量认证体系来构建学校管理体系,以推动教育服务的全面实施。

再次,教育服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教育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以知识高度密集为基础的“产业部门”,不仅直接构成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GDp总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通过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式,对产业的技术能级、产业的知识贡献具有特殊影响。西方国家在国民经济分类统计中,也早已将教育的产值作为第三产业的产值的一个构成部分,直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之中。我国在1985年后使用第三产业分类方法。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强调教育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把它作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明确提出要“发展教育产业”。

当然,教育服务产业不等于经济产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不能简单归结为“教育产业化”提法带来的。“正是有了教育的私有性、商品性、生产性和先导性、全局性特性,才使得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普遍意义的明显的产业属性。当然,其公共性、公益性、消费性及迟滞性和个别性等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产业的自由延展。”[8]从政府角度来看,不仅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到服务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要从教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以及与整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关系,来发展教育产业。“应从投资结构、管理结构、人员结构、分配结构、资产结构和发展结构等方面考虑,逐步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我国教育服务产业运行体系。”[9]

二、教育服务的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是指事物、现象和行为所具有的满足经济主体需要的属性,它是人们从经济的角度出发,用经济的标准来衡量一定的事物、现象以及人们的行为的价值。在政治经济学中,经济价值既反映一定的关系,也是一种实体,其内容是专指凝聚在商品里的一般劳动(抽象劳动),其形式主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既然教育服务能够创造价值,那么,在教育服务创造的价值大于消耗的情况下,教育本身也就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教育的经济效益是教育服务的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较(即与教育服务的收益之比)。教育服务是能进行交换的产品,“教育的经济价值”就是作为商品的教育服务的价值。教育经济价值是教育产品(或教育商品)——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劳务的抽象[10]。其内涵就包括人们的生产技能、对正式约束的适应能力及非正式约束的感知能力与行为对象的效果。当教育的存在、属性及其发展变化同社会经济的结构、需要及其发展变化处于相符合、相一致或接近的性质状态时,教育就有明显的经济价值或有正经济价值,反之,则意味着教育没有经济价值或有负经济价值[11]。

教育经济价值的存在不但早已受到斯特鲁米林、舒尔茨、丹尼森等的关注,而且他们对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还做了具体的数据分析。这些学者的主张和所提供的具体数据使得我们认识教育经济价值更加清晰与具体。传统的理解强调教育与经济的间接联系和教育的外部经济价值,我们认为教育服务直接具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

1教育服务具有个体经济价值

(1)教育服务可以提高教育消费者的劳动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劳动者不是没有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劳动者,而是掌握一定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劳动者。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个人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家式的才能,这种才能在农业和非农业中,在家庭生产中,……在向较好的专业机遇和生活地点的转移中,都很有价值。"[12]教育服务是教育机构利用教学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和教育训练设备向个人和团体提供教育训练服务,进行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通过使受教育者将教育服务产品内化为自己的观念、知识与技能,改善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使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得到增值的一系列活动。

(2)教育服务增强教育消费者在经济生活中“处理非均衡状态能力”,合理配置经济资源。教育可以使人提高认识能力和信息获得与处理能力,了解竞争规则和竞争技能,使人能对周围的环境变化和反应能力做出迅速判断和适当反应。一般来说,教育投入越多,这种判断和反应能力越强。

(3)教育服务可以使教育消费者在劳动力市场交易中节约交易费用。在劳动力市场交易中,由于雇主和受雇者所具有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双方所具有的“经济理性”,使交易的进行面临困难和障碍,雇主对受雇者不了解,受雇者难以让雇主了解自己、确认其能力。许多研究表明,有较高的学历受雇者可以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容易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

2教育服务具有组织经济价值

(1)教育服务可以促使教育机构(主要是学校)进行产业化经营,形成品牌,不断增值。在教育服务的背景下,学校不仅需要管理,更需要经营,经营的目的就是通过盘活教育存量资本,搞活增量资本,激活无形资产,使教育规模得到扩张,质量得到提高,从而通过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学校经营是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在资源配置日益市场化的条件下,教育的发展逐步摆脱对国家、政府及其部门的行政依附关系,在教育过程之中和教育过程之外,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政府宏观调控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产业化方式运营,走自主办学、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学校升值或增值是现代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许多学校从办学理念、学校形象、师生关系、学校关系入手,改进服务环境和质量,便于教育消费者从环境、人员、设备、资料、象征物和价格上做出种种相关的判断,减少不确定性,吸引优质生源,形成了品牌效应,进而减少招生费用,适度提高学费标准,进行低成本扩充,使学校有形和无形资产增值。

(2)教育服务可以促进学校形成内部交易市场,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教育服务生产效率。学校教育服务可以促进资金、人员等向教育生产效率高的地方流动,优化教师、学生、资金等资源配置,从而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3)教育服务可以拓展教育投资渠道。确立教育服务观点,就承认了教育服务存在价格,投资教育服务可以有适当的回报,这可以扩大教育投资渠道,增加教育投资,扩大优质教育服务生产规模。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我国非义务教育经历了从全部免费到部分收费再到招生并轨、实行普遍收费的过程,使得学校教育经费来源已由单一的政府拨款向财政拨款、学费、教育税费、校内产业、社会捐资等多渠道转变,确立起了学校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制度,其中学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2001年全国学费、杂费收入为745.60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6.08%,其年增长速度在25%左右。这一比例充分说明教育服务消费,对于解决我国长期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增加教育投资总量具有更为直接的经济价值[13]。

3教育服务具有国家经济价值

教育服务具有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教育服务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教育服务对经济发展的增值贡献,或是间接与衍生贡献;人才资本与其他受益于教育的方面。

(1)教育服务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增长。教育机构既获得收入,又有支出,还创造了就业,为国家和地方的整体经济做出了贡献。教育机构需要的消费来自于教育机构所在地内外的商品与服务,这些消费同时支持着其他产业的生产、服务与就业。此外,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还吸引了海外学生与访问者的到来,他们为当地教育机构直接带来了收入,并通过在当地的消费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伦敦海外学生与来访者在英国的消费和对英国经济的贡献。教育服务机构不仅可以直接获得经济效益,而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研究的结果表明:2001~2002学年,伦敦高等教育机构、海外学生与来访者共为英国经济创造了87亿英镑的价值,相当于英国GDp的0.8%。此外,还为英国创造了12.2万个全职工作岗位。伦敦高等教育部门为伦敦经济创造了38~46亿英镑的价值,相当于伦敦GDp的2.5~3%。伦敦高等教育部门支持了当地66700~75500个全职工作岗位。伦敦高等教育产业的连锁效应促进了英国其他产业活动的开展,其中对制造业的带动效应最明显,达12亿英镑,其次是商业服务业(8亿英镑)和批发与零售业(6亿英镑)[14]。

(2)教育服务通过改变收入分配的差距,实现其经济价值。教育是消灭贫困的手段,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可以减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缩小收入差距,使穷人增加收入,消灭贫困[15]。

(3)教育服务贸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教育服务产品不仅在国内教育市场交易,而且可以进入国际教育市场,进行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在wto框架下,教育服务作为整个服务贸易的一部分,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全世界对教育服务贸易做出承诺的国家共有47个。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教育市场中,价值总量为20000亿美元,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教职员工占全部劳动力的5%以上,150多万留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占有27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其中,美国占全球市场的1/3,新兴和转型中国家约占15%[16]。目前,境外消费及留学生教育,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境外支付及网络远程教育和境外办学教育服务贸易也在快速发展。据国际经合组织初步估计,2002年经合组织国家的外国留学生的数量比过去二十年翻了一番,教育服务贸易额将近300亿美元,这相当于经合组织成员国当年整个金融服务贸易额,占经合组织国家服务贸易总额的3%。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教育服务已经成为一项主要的贸易,教育服务贸易分别是他们本国第三、第四和第五大出口业,教育出口值占本国服务贸易总值的11.6%、4.9%和3.8%[17]。

当然,教育服务经济价值的实现机制非常复杂。教育服务可以通过提高人的劳动技术水平、处理非均衡状态的能力、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和制度变迁,改变收入差距以及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信号标识作用等多种渠道实现经济价值。不同社会经济中教育服务经济价值实现的机制和途径是不同的。

三、教育服务的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教育服务的经济学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教育服务经济”研究具有重要学科价值

教育经济价值范畴是现代教育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石[18]。但教育经济价值的基础是什么?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解,应该是教育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在教育界,尽管很少有人提及“教育产品”一词,但在许多人看来,教育产品就是指教育质量或学位或向社会输送的合格人才。如教育产品就是指“每一位学生的认知、能力、素质和个性的培养,促进个人的发展不断地得到提高”,即“学校的毕业生和科研成果”[19]。几种体现为“人才产品说”和“知识产品说”的观点是不科学的概念。因为学生不是被动加工的“物品”,“人才”只是对教育生产函数的间接判断,人才不仅仅是“教育”的结果。至于把“知识”作为教育的产品是对教育产品的一种不全面的概括。此外,“知识”只是教育产品所包含的内容之一,并不是教育产品的全部。

我们认为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消费的结果是不同的。教育服务的直接结果提高了受教育者“人力资本存量”或增加了其“知识资本”,间接的结果是提高了教育生产者(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生产能力,包括其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学术能力。学校毕业生和科研成果只是教育服务结果的实体化形式。“在教育经济理论研究中,过去只是把教育产品解释为培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应该肯定这些观点没有错,但这只是强调了教育劳动的成果,没有说清楚教育活动本身。因此,理论阐述得不彻底、不科学,没有说到根本上。因为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交易市场是在教育外部,在社会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上,没有在真正的教育市场内交易。而教育内部交易市场则是学校提供的,是教育服务商品,学校和教育者为教育市场提供的是教育服务消费品,而受教育者购买的是教育服务商品,这样才能在教育市场内进行真正交易活动,也才是教育市场交易的实质内容。”[20]可以说,人才产品说或知识产品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化学校的单一的政治功能或经济功能的必然反映。教育服务作为一个教育经济学概念,只能是从教育本身作为一种服务产品来理解。只有“教育服务”这一内涵丰富的概念才能准确反映教育产品的本质以及学校活动的经济本质[21]。这种服务是以课程服务、教学服务为典型内容的教育服务,是教育劳动者向社会或家庭提供教育机会的复杂劳动。教育服务是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对它的深入研究将促进教育经济学体系创新。

2增强学校服务意识和核心竞争力

教育被看作一种“服务",学校的各项工作就构成了服务链,最终由教师将一种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将教育机构看成是生产和提供教育服务的组织,区别于将教育机构看成单纯的行政机构、事业机构的传统认识。学校的经营事实上与一般企业的经营一样都是建立在消费者的基础上,即从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为目的,经营与消费者的关系。国内已经有人用市场营销理论分析高等教育服务[22]。

教育界曾流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提法,其中“服务育人”一般指的是学校后勤向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以达到育人之目的。其实,教书、管理、后勤都是学校服务的形式,它们构成学校教育服务的整体产品,教学服务是整体产品的核心;教育教学管理是服务的服务或教学的后台服务,是教育服务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服务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的附加服务,是教育服务产品的必要内容。因为学生身心发展的整体性、不可分割性,多样化的附加服务成为学校吸引力的重要源泉。

把学校视作教育服务的生产、销售机构时,实际上我们是把学校放在了一个市场环境当中。此时,校长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经营者”,对学校的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更意味着要根据教育市场需求找准学校在市场中的位置,要把自己生产的教育服务产品推销出去,在教育市场的竞争中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并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即吸引更多的生源)。通过创出品牌,学校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生源市场;通过开拓生源市场,学校建立有实力的经济资本;通过学校品牌输出、品牌扩张、品牌延伸,扩大经济资本,学校提升学校品牌的价值。由此,形成学校品牌与生源市场、生源市场与经济资本、经济资本与学校品牌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学校品牌的升值,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学校的市场竞争力。

3促进教育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服务是一项特殊的服务,学校是特殊的服务业。”[23]“办好教育,发展教育,必须树立教育服务产业观。”[24]发展教育产业,本质上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教育”(market-basededucation)创新。发展教育产业不等于私有化,学校的市场行为不等于学校企业化。教育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产业,但非营利性与实现盈利是不矛盾的。作为一项充满经济活动的产业,办学者通过经营管理是可以实现盈利的。零利润并不必然导出良性循环,实现盈利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恶性发展。事实上,市场化不过是一个工具,一个克服“从属文化”的工具,并能使公共服务非政治化[25]。

国外很早就注意到了教育的产业性,注意开发教育产业。美国经济学家e?科恩在20世纪70年代就指出:“在美国,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部门,即使不是最大,也肯定是极大的产业部门之一。”[26]1996年,美国出版的《教育产业指南》中指出:“教育是美国国内最大的事业之一,每年耗资60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9%,超过国防费用,是仅次于医疗保健的全国第三大支出[27]。关于教育是否产业化的讨论仍在继续,但教育市场化的改革却在深入。人们相信,提高教育效率的市场化改革与教育公益性的终极目标并不矛盾。

如何实现教育服务产业化是一个实践难题。从已有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看,主要措施有:第一,坚持效率、效益和公平的统一,即投入成本的最小化与创造效益的最大化,个人价值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统一。第二、制订有效的产业政策。对教育产业制定特殊的产业政策,加以扶植,促进其发展[28](p9-14)。特别是对办教育的准入机制、盈利和非盈利教育机构的界定、教育机构盈利的限制及其对盈利的分配等问题要认真研究。国家通过适当的政策优惠,鼓励办学者通过盈利进一步充实教育发展基金,促进教育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并使投资者得到一定的回报,激发投资教育的积极性。第三、教育产业的经营和管理,包括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学校微观经营两方面。“整个教育产业要有效地经营,一个个教育单位也要进行有效经营。”[28](p9-14)教育服务产业要遵循服务产业运行的一般规律,进行服务资源的配置、服务组织结构的调整、服务战略的选择等,但关键是要提高教育服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影响教育服务竞争力的关键是教育服务整体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具体则体现为知名教育品牌的数量和市场影响力,如世界或全国一流的大学、中小学。

4促进教育服务贸易,提高教育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是国与国之间主要出于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教育输入输出,是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服务贸易相结合的产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急剧增长,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教育已经成为他们国家服务贸易的重要部门,全球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额每年高达300亿美元以上,国际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世界各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外国留学生共有162万,其中在oeCD国家留学的外国学生人数为152万。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因招收留学生产生的贸易出口产值估计在300亿美元,相当于oeCD国家服务贸易总额的3%。澳大利亚学者估计,2000年国际教育市场带来的贸易量已经达到了500亿美元。同年,在国际高等教育服务中,美国获益102.8亿美元,英国获益37.58亿美元,澳大利亚获益21.55亿美元。英国文化协会和澳大利亚iDp教育机构曾预测,全球范围内出国留学的人数2003年为310万,到2020年将增长到580万,上升幅度超过87%。这是一个令世界各国垂涎的巨大贸易市场[29](p49-53)。从上述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教育服务贸易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我国是人口大国,具有教育服务贸易的巨大优势。但目前,面对入世后国内教育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观念、体制、法规、管理方面仍未有充足准备;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国,这种现象造成我国巨额的教育资金和大量人才的“双外流”,对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建设与发展有负面的影响[29](p49-53)。如何发展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教育市场竞争,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彻底改革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教育服务理念,努力开放教育贸易市场,加大教育服务贸易的输出量,发挥教育服务贸易的经济作用,推进我国教育服务市场化、贸易化和国际化进程;及早制定并实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和相关发展对策,积极发展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如积极改革现有的留学生政策、以亚洲和第三世界各国为“目标客户群”实施“教育输出”、设立“教育特区”;培育和完善教育服务市场体系,加快建立我国教育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认证为基础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保证体制与机制;创设多元化文化氛围,为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学生在这里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提供便利,同时也突出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开放性[30]。

[参考文献]

[1][芬兰]克里斯廷?格罗鲁斯.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策略(第2版)[m].韩经轮,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32.

[2]杨移贻.教育的产品就是服务.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20-12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1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4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9.

[6]袁连生.论教育的产品属性、学校的市场化运作及教育市场化[J].教育与经济,2003,(1):11-15.

[7]郑秉文.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教育[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2):73-78.

[8]张铁明.浅谈教育服务产品的特性[J].教育科学,1998,(3):16.

[9]张伟江、陈国良.教育服务产业运行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2,(5):5-11.

[10]谢家训.关于教育经济价值的再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9)>:22-26.

[11]黄胜,黄育云.“教育的经济价值”探微[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2):49-51.

[12]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25.

[13]靳希斌.论教育服务及其价值[J].教育研究,2003,(1):44-47.

[14]伦敦高等教育之经济价值,.

[18]谢家训,田凤清.教育经济价值范畴是现代教育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石[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02):111-114.

[19]吕卓超.论教育服务产品的概念和特性[J].教育探索,2000,(8):25-26.

[20]靳希斌.论教育服务及其价值[J].教育研究,2003,(1):44-47.

[21]王红,李求真.从管理到经营:教育服务理论与中小学管理理念的转变[J].北京教育,2003,(7/8):18-20.

[22]杨树才,吴萍.市场营销理论在高等教育服务中的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8-61.

[23]张祥明.教育就是服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10):65-67.

[24]杨德广.树立教育服务产业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4,(3):76-77.

[25]martin,B.inthepublicinterest?privatizationandpublicSectorReform.London:ZedBooks.1993:48.

[26]e?科恩.教育经济学[m].王玉琨,李国良,李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

[27]秦行音.教育市场化的比较研究:中国和世界[J].教育科学,2003,(5):53-56.

[28]厉以宁.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的经营[J].教育发展研究,1999,(10).

教育经济学篇4

【关键词】经济学,“三个结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相关教育专家对高等院校的经济类学科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要想在根本上将经济学课程加以提高,高校教师就要遵循:“三个结合”的原则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只有在真正意义上将经济学教育的水平加以提高,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实用型人才。

一、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不光是在经济学教育中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任何学科中都强调理论与实际向结合的重要性。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与实际向结合,要满足以下几点内容:

1、学科理论要有一定的说服力。古人云:“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传承文明,传授知识,解释问题。在经济学中,也面对着很多现实问题。面对现实为题就要有一定的说服力。经济学既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讲解透彻,还要将现实问题加以关注。将各种新的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注重调查的重要性。社会的经济现象是复杂的,经济学的教学要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在社会中的经济问题进行深入性探究。我国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以发展是空前的发展,不管是西方经济学或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们都要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对上述两种理论加以验证与修正,并以这两个理论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中做好调查工作,实现对两个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只有在根本上进行实践,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3、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将经济学学好,只靠实践和理论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教师的讲授,学生还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对原有知识掺入进自己的想法。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那么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更别说对相关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应该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二、研究和教学紧密结合

(一)从授课型教师转换成研究型教师。在现如今的高校中,教师们的学历都很高,也具备对学科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基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高校经济学科相关教学中,还是以传统授课型教师为主,教师们的内在潜力并没有得以发挥。要想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高校就要将授课型教师转化为研究型教师,在最大程度上,让教师们发挥出自己的自身价值。就经济学学科来看:现在主要值得研究的课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部的争论,西方经济学的内部争论等。这对于高校教师来讲既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

(二)学生要从接收知识转变为探究知识。根据国家对教育改革的相关规定要求,在新时期,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和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学生相比,缺少创新精神。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就要将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对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加以激发。

(三)将学校转变成探究型院校。现在社会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只有985.211这样的大学才有成为探究型大学的价值,对于一般院校来讲,没有必要成为探究型大学。其实,从创造学的角度来分析,每个人都蕴含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学生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侧重点是掌握基本知识。对于高等阶段,应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高校在进行实际教学中应该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探究型的院校,这样以来就能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标准了。

三、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

(一)高校教师既要会授课,也要能引导学生做人。在高等院校中,教师既要会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还要在必要的时候,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并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在二零一一年一月,发生在江西九江的杀人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在当天上午发生了教授张某杀死上司李某的事件,从个人学术水平上来看,张某是一个法学硕士,他在整个九江地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其发表的论文在被学术期刊列为优秀文章。也正是因为张某在学术界的优秀,他看不起包括院长李某在内的所有同事,他的心理是畸形的。在警察的询问笔录中得知,张某杀死李某的案发原因,仅仅是因为李某没有对张某的差旅费及时报销,就因为这个原因,张某居然狠下毒手,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李某砸死。经过法院的判决,李某故意杀人罪成立,依法判处李某死刑。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张某在学术界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但张某却没有明白最基本的罪人道理。更不要说对学生以身作则来教导学生了。张某这样的行为,和他的支撑完全不符,虽然说,这和案例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但是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要想做好学问,首先要做好人,高校教师本身就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进而来教导学生。

(二)学生在做“经济人”的同时,也要做“道德人”。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基础是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之上的。学生们不仅要做一个利己的“经纪人”同时也要做一名利他的“道德人”。著名学者亚当.斯密写了国富论的同时,也写出了道德情操论的不朽作品。因此,在经济学教育中,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经济的,也是道德伦理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经济学中的理论和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将教书和育人的观念在真正意义上加以实现。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想在经济学教育中实现“三个结合”就要从在理论上需要说服力,注重实践的调查研究,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成为研究型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学生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必要性的研究,成为研究型学生。教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既要把学生教导成“经纪人”也要把学生教导成“道德人”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08)12―13.

教育经济学篇5

临淄区的“幼儿教育券”并不是全国的首创之举,长兴县是“教育券”实践的典型地区,而临淄区的“幼儿教育券”也不是临淄区范围内的首次向公众发放“教育券”。早在2001年临淄区开始向本区范围内的义务教育阶段发放“教育券”,此次发放“幼儿教育券”使得临淄区的“教育券”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本文根据此前在该地区的调研情况,针对临淄区实行的“幼儿教育券”制度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有其存在的背景、合理性,并对该政策在临淄区实施一年多以来的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一、“教育券”制度出现的背景分析

“教育券”(educationvoucher)一般就是指的学券,是政府把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的、可以用作抵充学费的有价证券。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时期的《国富论》,他在书中写到:“如果允许领取慈善基金的学生以及大学自费生自由择校,则可能一起大学间一定程度的竞争;如果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则可能引起教师间的竞争,激励教师勤勉工作。”“教育券”制度的正式提出是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学派著名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书中首先提出,弗里德曼认为,政府应该改变以往直接向公立学校补助的方式,将教育补助以“教育券”的形式直接发放到学生手中,就是说政府把本该投入的到教育中的资金折算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可以凭借“教育券”在任何一所资格得到认证的学校中就读,包括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学校可以凭借“教育券”到政府相关部门换取相应数额的公用经费。这样通过发放“教育券”的形式,政府不但保持了对教育的投入,而且刺激了学校之间的竞争。

弗里德曼认为“教育券”制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相应的补助从“看不见”的方式转变为“看得见”的福利发放给家长手中,加强了民众对政府教育投入的监督,同时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度;二是“教育券”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校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的“优胜劣汰”,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校之间的竞争。

现在在我国许多地方的适龄儿童数量呈现出很不稳定的状态,很多学校招生出现困难,但是许多好学校招生的能力又不足,出现了极端不平衡的现象。许多公办学校由于教学质量低于民办的私立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招生困难,但是私立学校由于没有政府有关部门的补助,办学成本非常高,在现实中成了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许多家庭在幼儿接受教育问题上出现分歧,到底是为了幼儿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付出高成本,还是在低成本的水平上接受相对低质量的教育,这对父母来说是一个真正的两难困境。

就目前临淄区的情况而言,临淄区现阶段出现了适龄儿童数量大幅度下降的状况,许多学校的招生成为了难题,许多公立的幼儿园由于儿童的数量问题,学校很难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而许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在初始阶段处于一个较好的位置,纷纷把孩子送到城市接受教育,并相应的付出高额的借读费,许多公立的幼儿园,特别是农村乡镇上的公立幼儿园成了“空园”。为此,

二、“教育券”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1、“教育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私立民办学校的发展

弗里德曼的“教育券”制度会在一定层面上刺激了性质不同的学校之间的竞争,使得学校为了提高自身在招生中的竞争力不得不增强师资、设施等各项水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教育券”的发放给予了民办教育机构更强的刺激动力,使得他们为了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补助而不断提升了自身的办学质量以吸引尽可能多的学生入学。民办学校在“教育券”发放之后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依靠接收拥有“教育券”的学生入学得到政府机关的办公经费,这样无疑可以有效地增强民办学校的经济实力,促使他们不断加强自身的设施建设,增加吸引优秀教师的资金投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们首先假定整个教育市场的供求均衡不会发生变化,单纯考虑私立学校的供求情况变化:

(1)没有发放“教育券”状态下,由于私立学校没有获得政府给予公立学校那么大的办学补助,所以在同等状态下,私立学校由于办学成本问题,一般供给价格较高,限制了其消费群体,在教育市场上占据的份额相对较小。

(2)发放了“教育券”之后的状态之后。

由于“教育券”的作用,实质上私立学校变相得到了政府相较于以前更多的补助,这个由市场供求决定的补助基本上消弭了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在争取政府补助方面的原有性质带来的区别。

2、推进整个社会的教育供求的增加

“教育券”制度在一定水平上变相给予学校一定的教育补助,增加民众教育收入的同时,有力的补贴了学校的成本,使得学校在一定水平上愿意提供的教育数量增加。

(1)教育需求的增加

给适龄学生发放“教育券”实质上是增加了家长的可支配的收入(只能用于教育开支的收入),这种收入使得整个家庭的开支发生变化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就是政府的“教育券”并没有增加民众的实质性收入而是增加了他们的相对收入。

现在假定不发放“教育券”而直接发放现金,那么整个家庭的教育增加量就会小n,但是会大于m。原因是许多家庭会拿出一部分现金用来增加孩子的教育费用,但是很多家庭可能会挪为他用,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与预定的效果相比,可能要差一些。所以政府在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发放在一定区域内通用的“教育券”对整个地区的教育的推动作用更大。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家长认为本地的教育不能满足自己孩子的需要(有一些家庭希望送孩子去国外或教育水平更高的地区读书),那么这种“教育券”对于他们来讲并没有什么实质效果,他们可能更希望获得金钱的直接补贴。

(2)教育供给的增加

在分析私立学校的时候我们已经分析过私立学校在政府发放“教育券”后整个地区教育供给量增加的情况,现在主要分析总的教育供给量和最终的教育市场的均衡问题。“教育券”的实施不论对供给者――学校,还是消费者――有接受教育孩子的家庭来讲都是有益的举措。

三、“教育券”制度实施的合理性分析

“教育券”制度作为舶来品,许多地方根据自身实际已经开始试水,就目前而言,效果还是非常积极的,一般认为发放“教育券”的主要积极影响就是有助于在教育层面扩大公平。

1、“教育券”打破了了政府垄断,将教育服务的提供主体多样化

在传统意义上讲,政府是教育的垄断者,很多时候政府通过向纳税人纳税的方式向社会提供教育,政府在教育领域处于垄断地位,但是教育不是纯公共物品,对它最有效的提供也不应该完全依赖于政府,私人也可以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教育服务。“教育券”的实施,就是为私人部门进入教育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公共事务中引入了内部市场机制,表明了“政府公共政策对公民需求的回应性”(毛寿龙,2000),充分发挥了资源配置的作用,体现了政府的政策导向。

2、“教育券”的实施是将消费权的还原

在我国,教育领域主要是政府在起主导作用,很多时候个人利益不能得到尊重。就近入学、学校择费、身份许可等区间差异都表明政府对于民众在教育领域自的控制。通过发行“教育券”,不但可以保证传统公立教育意义,同时可以把自由选择的权力还给个人,即使是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由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形成了一个更加合理的公民偏好显示机制,节约了成本。

这种还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民众个人权利的尊重是一种促进公平的方式,可以使那些低收入家庭中的孩子也可以接受优质的教育,降低不同区间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化水平的提高。

3、“教育券”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教育券”的实施将政府对教育的补助直接交由民众自行与相关的教育机构结合,双方的地位不再是公立学校一统独大,消费者凭借自身的“券”,制约教育机构,教育机构为了得到政府的经费补贴,必须要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消费者积极改进自身的教育质量,改善相关的教育设施,降低教育的价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自己的“教育服务”。

这种“教育券”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服务的多样化和特殊化的协调发展。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教育服务的需求多种多样,而政府垄断下的教育只能提供单一的教育服务种类,限制了教育服务多样化的发展。“教育券”使得教育市场真正具有竞争性,在这个市场中的所有服务提供者都要进行激烈的竞争以保证自己在教育服务市场中的份额,为了能够生存,他们不得加强了对整个市场需求的应对,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通过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占领市场。

现阶段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其中“学有所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内容,积极根据自身的实际推行“教育券”制度可以真正的利用好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好的发展教育服务的水平,满足民众对多样化教育服务的需要,推动国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四、临淄区实施“幼儿教育券”制度出现的问题分析

临淄区实施“幼儿教育券”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总体而言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预期效果以外的负效应,具体来讲:

1、出现“券”交易

前文的分析中也提到了,许多家长并不想将自己的孩子送入临淄区本区内的幼儿园接受教育,而是希望可以在更好的市内幼儿园接受教育,他们无法从“教育券”中享受到政府的补助,仍然需要付出高额的金钱来支付幼儿的教育费,发给他们的“幼儿券”成为无用的废券。那么有些学校为了增加自身从私立学校中获得的补助数量,他们会暗地里收购某些家长的“幼儿教育券”,从而出现了所谓的“券”交易。一旦这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那么政府预定的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非但达不到,而且会破坏原有的教育市场秩序。

这种情况在实际的实施中出现了一种泛化的情况,许多家长认为补助的“教育券”很多,往往会将多余的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专门的回收贩子,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当时政府没有考虑到的情况。这种“券”交易的市场现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市场链,政府必须要根据这种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这种“券”交易破坏整个教育市场。

2、“券”收入问题

许多家庭还出现了一个情况,许多家庭的孩子虽然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家长认为可以暂时不用上学,将政府发放的“幼儿教育券”换钱。原本政府发放“券”而不是直接的金钱补贴就是怕有些家长会将教育补贴用于其它的家庭开销,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出现了这种情况,就是许多家庭认为幼儿可以不用接受学前教育,直接进行初级教育即可,这种在农村比较常见的错误观念使得许多“幼儿教育券”成为许多家庭谋生的方式。

在实践的调查中发现,这种“券”收入在许多农村家庭是比较常见的,许多家长对于自己的行为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之处,认为政府既然将“券”发给了自己,自己就拥有相应的支配权,可以自由的决定怎样使用这些“券”。这种观念的现实表现就是许多孩子并没有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政府的补贴政策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整个地区的学前教育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3、学校之间并没有出现预定的竞争

政府发放“教育券”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发“券”,促使各个学校之间进行激烈的生源竞争,实现学校的优胜劣汰,从而提升整个地区的教育质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公立学校并没有预想的进行激烈的变革以争取更多的生源。在对一位公立幼儿园的院长进行采访时,她承认学校在区政府发放“券”之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变,“政府不可能看着我们没学生的,即使真的没学生了,政府的对学校的财政拨款也不会减少的,没有必要进行人员的考核和设备的添购。”

这种心态在许多公立幼儿园是普遍存在的,许多学校的老师也承认他们都已经进入了事业单位的编制,不会因为没有学生而危及他们的工作,甚至有的老师认为这种“券”实质上养出了更多的闲人。私立学校的许多老师认为自身没有公立学校老师的待遇,在各方面仍然存在着身份歧视,自身的努力不会得到相关部门的承认,而且本单位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高额的学费,政府这种举措并没有在实质上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的收费和成本也没有降低。

这种情况与政府在实行的预想是不相符合的,政府的政策并没有产生学校之间的激烈竞争,这实质上说明整个政策的制定是存在问题,政府在教育市场上的干预是失败的,现在区政府仍然在实施这项政策,但是这种政策的背后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需要有关领导的重视。

4、出现了“券”腐败

政府发放的“幼儿教育券”存在监督缺失的状况,在实践中许多政府官员没有严格遵守有关的规定,发放过于随便,许多家庭没有相应的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但是因为所谓的“上面有人”,也获得了数量不等的“教育券”。但是这种“券”是根据户籍的登记按照现实的幼儿数量发放的,一个不该得到的家庭得到了,那么一个应该得到的家庭或者是得不到或者是得到的数量被人为缩减。

这种“券”腐败不但会使得政策失去效力,而且会在社会上产生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对于官员现象会伤害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国进民退”的呼声,临淄区的“幼儿教育券”所产生的“券”腐败问题,许多民众认为是政府对民众的愚弄,许多只要有权的政府工作人员都会利用自己的“关系”扣留一定的数量的“券”挪为私用。这失去了“券”设定的功效,不但没有促进公民福利感的增强,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民众的公平感进一步降低,对政府信任度下降。

小结

教育经济学篇6

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从科学知识的本质性层次发展生产力,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结构,最终有效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作为成人职业教育的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有效打造、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直接关系到不同职业能力层次学生学习的效果。文章立足于专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在深度剖析《西方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构建新型职业能力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教育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

网络教育;案例教学;存在问题;措施

一、网络教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网络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学生可以通过面授、互联网、电视广播、辅导专线等多条渠道进行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对象不限年龄,性别。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网络教育学生可以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转向新的方向。网络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许多地方都有区别。专科学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二,推动学生掌握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技能,基本的经济思维,并学会用经济思维解释经济现象;第三,促进学生培养网络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适应岗位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传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注重应试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的专科学生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文化基础较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因此,其实际的专业知识水平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远不如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另一方面,部分网络教育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他们掌握知识的进程相对缓慢。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学传统模式以应试目的为主,认为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课程期末考核也仍以笔试为主,使学生往往趋向于死记硬背,力求考试过关,缺乏自主性、探讨性学习的积极能动活力,而忽略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使得多数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自如,相应的职业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没有和职业能力培养相关联,缺乏分类和层次性

一方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到的模型分析较为抽象。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学生本身的自有能力不足。因此,随着课程教学难度的不断深化,会迫使学生在受自身教学基础等因素的限制下,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对比鲜明的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社会现实案例的引入,更缺乏对来自不同职业层级学生综合能力的分类,导致《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现实的操作技能不相匹配,学生个性化培养特色远远不够,也正是因为缺少相应的课程实践训练和成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消磨兴趣,日益消减学习动力。

(三)工学矛盾突出,师生之间有效沟通渠道不足

广大网络教育的学生是来自社会的各个工作阶层,大多数是在职学习生,学习的起点与基础也各不相同。因此,对网络教育的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应仅停留在“打基础,引入场”层面,更多的是要在督促学生需要掌握基础内容、锻炼自主学习技能、培养学习兴趣下功夫。但面对学生在学习、工作和家庭时间上的矛盾,传统网络教育模式中非常缺乏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渠道,使得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时不知该如何联系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种师生交流“断层”局面,在网络教育课程学习时有限的限制下变得更为突出,是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热情不高,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关键性因素。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以终结性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必备检验。在传统《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模式中,虽然也有日常的形成性考核占据一定比例,但总体来看,仍然坚持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从客观角度而言,这种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知识巩固作用,但从长远学习及学生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忽略了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成人学生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考察。在这样的考核环境中,学生通常是依靠老师划定考核范围和重点进行复习,常常借助死记硬背方式通过考核,而从其本身而言,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远远不足,这就导致网络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体现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职业能力的分类,安德森和马歇尔在1994年出版的《核心能力与特定的职业核心能力》一书提出核心能力的分类,将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概要能力三类。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教育的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研究、制定出一套新的职业能力分类指标体系。在新分类体系构建中,将网络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分成两大类:基本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细分为知识类和技术类,知识类分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技术类分为观察能力、领导能力等。专业职业能力又分数理分析、经济建模、实际运用、职业规划四类,每类下面又再细分相应的小类,从而构建出层次更为鲜明的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及其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中的体现。

四、进一步提升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课程,要求学生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对于网络教育的学生,更应通过课程学习着重培养自己的综合性职业能力。本文认为,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起“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效结合的案例教学新模式。

(一)推动线下教学模式创新,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作为网络教育的辅助教学手段,成为学生在线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首先,传统的线下面授辅导教学重在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要在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充分梳理的前提下,针对成人专科学生,选取基本性、简单化、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减少对单纯数学模型、公式的推导;其次,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既要广度延伸,又要深度研讨。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传统面授辅导教学中也夹杂着暂时性、短效性的案例讲解,但这种非正式化的案例疏导成效甚微。只有紧密结合学生们的成长、工作、学习环境,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情况,以全面案例教学的理念推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改革,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扩充案例教学层次,富化教学支持方式

1.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式扩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安排案例组合及阐释的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在线课程页面每一章添加引导性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再根据教师推荐的学习安排把握进度,完成各章节的学习。如以中国石油公司的油价垄断为引导案例,引出“自然垄断”的知识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设置小组讨论,扩充其他的与“自然垄断”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来把握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形成“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效结合。

2.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生活中有大量的经济学现象,这些经济学现象都可以在教学中以视频案例和音频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制作视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线上收看;制作音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在线下收听,更丰富了学生的“线下学习”。3.学生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除了个人的努力外,离不开老师的及时答疑。教师可以开展网上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活动,以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具体案例为话题,进行在线讨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三)增强案例集的广度和深度研讨,提升教材实用性

1.应增强案例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好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西方经济学》课程网络教育领域的教学案例更需要结合本研究领域特点进行精心编撰。为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升级,必须尽其所能地继续填充、完善案例集,让其在涵盖西方经济学的各重点板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现象,并结合网络教育领域学生的特点侧重加强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培养。针对经济形势的日益变化,网络教育全局知识体系都急需丰富和完善,必须着眼于提高网络教育领域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弱、应试目的明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特点进行编写,争取达到实用性与趣味性的双重目标,将案例集建设成高质量、系统性的案例库。

2.要充分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在扩充案例集内容的同时,还需要有效考虑到网络教育学生的目标性和职能层次性,定期对《西方经济学》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性修改,结合经济学教材的基本知识元素,融入案例考察,做好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交融。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促进考评体系优化升级

教学模式的效果离不开考核,科学性的考核方式是推动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新模式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对网络教育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应大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在考核方法上,规范化的考核指标不仅包括期末试卷成绩,还应结合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综合评定,合理调整二者之间的比重,为此,应重点改革以往以期末闭卷方式为主的终结性考核方式,推进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例如学生总成绩=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可以采用“线下测评”和“线上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测评”主要是基于面授辅导环节的测评,可以设置为“某一情景案例的小组讨论式考核”、“线上测评”主要是学生在线完成章节作业。

作者:周祥赵鸿鹞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欧阳金琼,刘春风.《西方经济学》本科教材建设改革思路———以人大版教材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07).

[2]彭光细.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导报,2016(08).

[3]董彦龙.基于“微博”动态案例库的“微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6(01).

教育经济学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道德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239-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经济带来物质产品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传统的道德观面临危机。于是有人感叹传统道德的失落,有人呼吁构建新的道德体系,从而在中国掀起了一个道德建设的新高潮。因而,新的经济伦理观开始成为我们关注研究的热点问题。当今这种激变的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经济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德育视野中新的、迫切的任务。

一、教育工作者要了解经济伦理教育发展的背景和迫切性

经济伦理学的产生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是建立在不同于以前价值观基础上的新学科。当时很多企业在生产中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肆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忽视生产安全问题,销售不合格产品,这些不道德行为屡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映,并在全社会引发了一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运动。这一运动极大地唤醒了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合道德”的信念。这些问题促使学者们思考一些重大的经济问题。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伦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1997年,著名的布莱克威尔出版公司出版了《经济伦理学百科辞典》,标志着经济伦理学成为学术界公认的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当今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市场经济上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一影响巨大而深远的社会变革首先表现在经济伦理基础上的社会变革。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适应这种社会变革,更新德育观念。

1.要彻底摒弃传统封建的落后观念。经过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中国,形成了许多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保守观念,如宗法血缘和等级观念,乐天知命,与世无争和小富即安的思想,重仕轻商、重农轻商的小农经济意识,“父母在、不远游”的孝悌观念等等,至今在国人中仍有着历史惯性和根深蒂固的影响,迫切需要彻底摒弃。这种思想对学生德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易于束缚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使青少年形成被动型、依赖型、服从型、甚至强迫型的道德人格,虽然可以一时见效,但从长远看,必然导致麻木、脆弱、甚至虚假、叛逆的道德人格。

2.要革除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如对政府、单位的依赖思想,只提倡竞赛不崇尚竞争,耻于言利,缺乏效率等。市场经济要求经营主体具有充分的自,实行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经济这种特质赋予人们以主体意识,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唤醒了人们潜在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人们的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随之加强,从而有利于人的独立创造意识的形成。这也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现实,思考未来,为推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道德的主体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3.应引导学生直面市场经济的弊病。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消极因素,同时,在当今中国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主流道德还未形成的情况下,受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的驱使,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于青少年而言,其主体意识增强,但自控性和自主性较差,在缺乏正确引导下的情况下,容易助长他们的个人主义,表现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等。市场竞争的严酷也引发少数人利欲熏心,不顾法律制裁、道德谴责,采取不正当手段满足自己的私欲,从而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致使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社会上的种种消极因素必然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学校,对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学生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这些表明,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其正面和负面因素都对青少年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从而也说明了加强学校经济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学校经济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经济道德教育是现代德育的重要任务,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1.经济道德教育首先要培养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观,主要包括:(1)不仅通过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应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在一定社会中,市场经济只有同社会的政治制度、精神文明达到最佳的结合状态,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如果在经济发展中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往往导致金钱至上、拜金主义、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以及“弱势群体”缺乏保护和救助、贫富差距悬殊、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道德危机”和“社会病”,就是市场经济局限性的充分反映。为了避免市场经济本身的负效应,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覆辙,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必然为青少年新道德教育创造一个适宜的外部环境,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2)社会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经济道德教育还应让学生了解生态道德观这样一个全新的观念。马克思说过,文明如果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依赖生态关系的平衡,如果只要物质利益的获得而忽视生态环境,对自然资源任意索取,人类的经济活动无疑会走上“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这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一例外地走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劳民伤财,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应对青少年进行经济道德教育,重视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人类不能仅仅被动地局限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上,这种意识还不能解决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邓小平同志曾讲过,要相信人类自身的创新力量,人们要创新条件,改变条件,突破自身的局限性,进行环境创新。人类应在良性的生态循环中寻找对人类发展的支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为经济发展准备后劲,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社会的良性发展又可以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物质和技术层面上的保障。只有这种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和人类需求的矛盾。

2.现代德育更应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经济伦理教育,培养他们的勤俭、公正、平等、守信、惜时、效率等道德品质。勤俭是指不铺张浪费,在生产中合理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开发新能源。要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习惯,如及时关灯,爱护公物等。经济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讲究公正、平等。只有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讲究“诚信”,没有公正、平等,就不会有“诚信”,人们也无法彼此信任、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在一个“诚信”丧失,缺乏公正、平等的社会里,正常的市场经济很难建立起来。惜时,就是要使青少年学生真正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一定的时间内,掌握尽量多的知识,做尽量多的工作,这不仅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生命的扩张。讲求效率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在一个必须面对竞争的年代,高效是取胜的一个重要条件,花同样的时间,获得较大的收益,这就无形中提高了效益,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三、经济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主体性德育思想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这为德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外部社会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青少年进行经济道德教育,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强调青少年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把发展人的主体性放在培养人的中心地位,重视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应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外在的目的,接受现成的道德规范,关键是形成道德思维、道德推理、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

2.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要反对单纯的灌输,让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单纯的灌输是一种强制、封闭、僵化的教育方法,它忽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兴趣,与现实的社会生活脱节,以强制手段硬把约定俗成的一套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这种方法不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面对社会现实时出现迷茫、困惑,甚至出现逆反心理,而且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个性化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个性,重视学生的智慧、潜能,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和全面提高的创造性教育模式。中国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在教育中不重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就无法实现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中国通过几次教育改革,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已得到重视,但由于传统文化及教师观念难以转变的原因,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3.经济道德教育在注重个性化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生活化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受教育者个性的充分发展。传统德育往往不顾及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背景,进行理想化道德教育。道德发展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生活本身就是对人们进行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德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德育。现代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根基,也是道德教育的途径和目的。

以上分析的几点,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对德育提出的新要求,而学校德育要适应这种变化,必然要对青少年进行现代经济道德教育。这体现了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必将成为21世纪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教育经济学篇8

一、县级职业中专经济专业教育教学对象多元化

县级职业中专经济专业的教育教学对象有三年制在校学生,也有五年一贯制在校学生(在县级职业中专学习三年,然后进入高职院校深造两年)。县级职业中专经济专业常常担负政府指派的教育教学任务。例如,集体经济培训班、技能鉴定培训班、食品安全培训班、农业技能培训班等,培训对象大多为成年人,有大学生村官、各类学校毕业生回村创业者、打工族、土地流转承包者,以及留守在村的年轻人。

二、县级职业中专经济专业多元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因材施教,一要研究教学对象,二要研究教材,三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目标,做到按需教学。

1.经济专业在校学生就业班的多元化教育教学模式

(1)研究教材。对三年制在校学生就业班要按就业去向教育教学,按用人单位的要求教学。教材要多元化,有国家统编教材,也有乡土教材,更有各类讲座教材(根据本专业有成就的人士来校讲座内容整理的教材)。教师备课要研究教材,和农村集体经济有关的教材杂而多,教师要坚持内容均衡的原则,采用多元化的选择方式,既有精讲教材,也有略讲教材,更有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教材,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不拘一格培养人才。(2)研究学生。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基础进行教学。县级职业中专经济专业分类比较多,和农村集体经济有关的专业有交叉性,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尽量按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学生的职业爱好安排。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和学生沟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多贴近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要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和学生的兴趣、特长,更要研究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同时,应避免程式化教学,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坚持立体化、多元化教学。(3)研究学生的学习目标。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大纲结合起来,做到按需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把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学习计划结合起来。县级职业中专经济专业统编教学大纲和校编教学大纲统一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日常教学。教师要以立体化、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研究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指导教学目标。

2.经济专业“三校生”高考班的多元化教育教学

(1)研究教材。对于县级职业中专经济专业参加“三校生”高考的学生,要以省编教材为主。教师在授课时要结合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例进行教学,使教材内容鲜活、生动起来。(2)研究学生。参加“三校生”高考的学生有升学压力,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而且基础好,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培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需要的各个层次的人才。“三校生”高考是对口升学考试,学生参加高考,将来要接受高等教育。教师的日常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这一特点。(3)研究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要系统研究教学大纲,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三校生”高考目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农村经济类专业,大纲年年有变化,教师的教学要与时俱进,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融会贯通。

3.县级职业中专经济专业各类短训班的多元化教育教学

教育经济学篇9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我国开展已有十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问题。现在有许多观点认为,一些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够及培训方所提供的继续教育的质量问题是导致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动因有偏差的重要原因。然而,笔者以为,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这一活动。我们知道,教育具有鲜明的经济属性,它会生产劳动力,是一种产业,是一种消费性产品,更是一种生产性投资。作为新的教育实践形式的继续教育,虽然行政属性浓厚,不能以市场行为视之。但仍旧具有经济属性,是一种经济活动。中学教师则是这种经济活动的主体,作为经济主体,他们具有完全的理性,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是由他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程度决定的。需求程度越高,内在动因越明显;反之,则外在动因越明显。经济学中,需求既包括消费需求也包括投资需求,故本文拟运用一般消费需求规律和投资需求规律,对我国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做出经济学分析。

二、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消费需求的分析

经济学上,消费需求简称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由此可见,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影响需求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消费者偏好(即购买愿望)。“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相反。而消费者的偏好取决于商品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程度或商品对于消费者效用的大小。某种商品越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其效用就越大,则消费者偏好越强,对该商品需求就越旺。2.消费者支付能力。所谓消费者支付能力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与商品价格之差。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越高,商品价格越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就越强,对商品的需求越大,反之则相反。对中学教师而言,他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程度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偏好程度。与高等教育相比,继续教育是一种非学历教育,它虽然使受训者的知识得到更新,技能得到增强,但并不能给受训者带来高学历。在当前文凭主义还盛行的条件下,继续教育并不能给中学教师带来社会地位的明显提升,也不能给中学教师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同时,由于平时工作紧张,压力大,对中学教师而言,参加继续教育不仅不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反而成为一种心理上的负担。正因为如此,有些教师才会发出“继续教育是给教师增负”的慨叹。而且,如果培训方所提供的继续教育的质量不过硬,使中学教师参训后并无获益,还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当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偏好是有差别的。来自于城市的大多数教师,由于他们面临的竞争更激烈,教育教学改革的压力也更大,危机意识浓厚,因此有着较为强烈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需要。继续教育对他们而言,有着更大的效用,他们对继续教育的偏好也就强烈一些。相反,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农村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相对较弱,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教师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也就弱一些。高级中学的教师和初级中学的教师相比,中级职称的教师和初级职称的教师相比,由于其处境、素质不同,前者比后者对继续教育的偏好更强烈一些。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是缺乏强烈偏好的。

第二,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支付能力有差异。继续教育的收费可能不算高,但加上食宿和交通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需要中学教师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继续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它具有竞争性,即继续教育提供服务的增加所引起的边际成本并不为零,每增加一个教师来培训,培训方就要多负担一笔费用,这说明它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但它能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即社会效益,表现为通过继续教育从整体上提高了中学的师资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在经济学中,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产品提供者,须由政府部门付费予以补偿。但在实践中,绝大部分教师是自费或负担大部分费用的。如据对杭州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次调查中得知,有40.5%的教师经费完全或基本自理,只有5.5%的教师全部报销,其余的报销一部分。杭州还是经济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就可想而知了。这时,支付能力就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收入了。而不同地区教师收入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城市中学教师比农村中学教师的收入(包括工资和福利)一般高出三分之一;经济发达地区与边远地区的中学教师收入差距更悬殊,有些边远地区甚至还存在着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并且前者比后者的培训费用往往更有可能得到报销。因此,支付能力的差异就更加凸显出来,不同地区的教师对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就大为不同了

三、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投资需求的分析

众所周知,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需求,更是一种投资需求,即消费者不仅从这种消费中得到享受,同时也以此作为一种投资手段。投资是为了赢利,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投资需求主要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越高,投资需求就越旺,反之则相反。假定投资成本为c,投资收益为y,投资预期收益率为R,则R=(y-c)/c×100%。

可见,投资预期收益率与投资收益成正相关,与投资成本成负相关,投资成本越小,投资收益越大,投资预期收益率就越高,投资需求就越旺。同样,继续教育是中学教师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中学教师对其投资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继续教育的收益率,或者说其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首先,我们来考查一下中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成本。其成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际成本,包括继续教育的学费、各种资料费、住宿费和交通费;二是机会成本,即如果不来参加继续教育而能挣到的额外收入。虽然,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工资和基本福利照发,但是某些补贴可能会失去。同时,继续教育大都放在双休日或寒暑假,有些中学教师本来可能会在此期间挣一些额外收入,如给学生补习、兼课,甚至带学生;还有一些农村教师,平时要兼顾家里的农活现在也兼顾不上了。三是心理成本,由于中学教师平时工作量大,心理压力重,一周工作下来,都希望能好好休息一下。现在要去参加继续教育,就得以牺牲闲暇为代价。即使继续教育放在工作日,但学校里落下的工作,照样要在空余时间补上,所以这个代价无论如何都是要付出的。此外,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在实际成本的支付上也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培训地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导致后者在住宿费和交通费的支出上明显高于前者。因此,正如有些农村教师提出来的那样,在参加继续教育的经济负担上,二者是不平等的。这也是导致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如城市教师积极的原因之一。

其次,我们来考查接受继续教育所获得的收益。按理说,中学教师参加了继续教育,其人力资本增值了,收益必然会提高。但实际上,在我国存在着一个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下的问题。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邹庄教授等人的实证分析,中国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在城镇及农村地区各为3.29%和4.12%,总体教育收益率为3.34%,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教育收益率分别为2.78%和4.46%,低于台湾的8.4%和16.1%。同样,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资收益率也不可能很高。我们假设培训方提供的继续教育的质量相当高,态度积极的中学教师明显地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在教学中如鱼得水,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可能在教育教学改革上有了一定的创新。但是即使这样,教师最多早一点评上职称,比别的老师多一点工资收益。据笔者了解,同一所学校中学教师之间收入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即使有差异,也主要是由于教师所带的班级考入重点高中或大学的学生人数不同,因而获得的奖金数额不同而导致。也就是说,对初中教师而言,所教的学生考取重点高中的越多,其所获得的奖励就越多;对于高中教师而言,谁教的学生考入大学的人数越多谁的收入就越多。因此,在目前应试教育、整个教育教学评价体制未有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衡量教师水平的标准仍旧是学生的分数,而学生的分数靠大量的辅导材料及教师和学生大量时间的投入也能获得。因此,那些态度消极的教师、甚至不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强化训练、题海战术照样能提高学生的分数,照样能获取高额的奖励。因此,惟一迫使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理由就是行政压力、评职称。假若培训方提供的培训质量不尽如人意,则教师从中获得的收益就更小了。

综上所述,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总体上是低下的,有时甚至是负的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投资需求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对策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继续教育尚未由中学教师外在被动的需求转化为其内在自觉的需求,是由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偏好程度、支付能力及继续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所决定的。要促进这一动因的转化,也须从这几个方面去努力。具体对策如下:

1.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确保并增加对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据笔者了解,继续教育的经费原则上是由政府部门调拨一点,中学教师所在学校负担一点,教师自负一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政府部门负担的那一块经费不到位,更不用说增加了。然而,充足的培训经费是确保继续教育顺利开展并真正吸引教师自觉参加的重要保证。因为只有培训经费充裕,才有可能降低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成本,才有可能改善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从而增强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偏好程度。

2.在教师这一行业引入市场机制并建立全面、合理的中学教师评价体系。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不二法门。虽然我国教师这一行业早已实行聘任制,但只是流于形式,很少有教师因不能胜任教学工作而遭解聘,除非其有违法犯罪行为。因此要切实引入竞争机制,实施真正的聘任制,合格者留用,不合格者下岗。同时,建立全面、合理的中学教师评价体系,定期对中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进行考核,以此为据,不仅从精神上,更从物质上奖优罚劣,拉开不同水平教师的收入差距。只有这样,才会大大增加中学教师不参加继续教育的成本,从而增加参加继续教育的收益。为此,须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并全面推进教师资格证制度,让更多的人愿意并有机会参与教师岗位的竞争,迫使现任教师为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而自觉地参加继续教育。

教育经济学篇10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体育教学体育课程标准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窗口,体育课程的结构及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体育教材内容以竞技项目为主,内容单调枯燥,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而新课标颁布后,三级课程的实施,使得体育课内容更加灵活、多样、多元化;新的教学方法与更具人性化的评价体系,重新燃起了学生的激情。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更应灵活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运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规律指导体育教学,从而更科学合理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体育教学

在经学消费行为理论中有一个叫“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所谓“边际”就是“增加了的那部分”;“效用”就是消费某种商品时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满足程度。那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说,消费者从不断增加的对某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不断递减的。例如:饥饿的人吃肉饼,当他吃第一个肉饼时,他一定会觉得味道好极了,简直就是人间极品美味;再增加一个肉饼时,即吃第二肉饼,因为有前面一个肉饼垫底,所以,第二个肉饼给他带来的满足程度肯定不如第一个肉饼;依次类推吃第三个肉饼又不如第二个……以往传统的体育教材“繁、难、偏、旧和重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新鲜没了,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大打折扣,此外,教师在一些项目上也是简单、机械的重复,缺少创新,周而复始,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困难,往往难以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随着新课标中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教材内容多元化,内容变得丰富,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从而避免了“第二块肉饼价值”现象,正如同经济学中需求定律所说“一些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换句话说,这些商品的价格越高,其需求量就越低,反之越高,在我们的教学中也一样,教学内容越丰富有趣,学生的兴趣就越高,其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例如在耐力跑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让学生跑圈圈,学生的兴趣肯定不高,还容易产生畏惧心理,更谈不上什么教学质量了,耐力跑教学时,小学阶段,耐力跑可以设置不同的情境,设置树林、河流、草地等等组合,中学阶段可以设置成规定时间内跑的距离,如12分钟跑,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新鲜感,避免学生出现“厌食”综合症。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应很好地开发设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避免教材内容的重复,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更高层次的需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变体育教学的“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

二、商品价格、价值与体育教学

在政治经济学中价值规律表明:商品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受价值所制约。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其波动的中心是价值,那么,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也由传统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角色转化为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一个和专家、学生乃至家长共同构建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就应发挥“价格――价值”杠杆作用,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并保持在较好的状态,在此层面上,教师应广大学生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合理把握学生“价值”和教材“价格”的关系,始终做好“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运用好“价格――价值”杠杆,开发新内容,运用得当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三、最适性与体育教学

经济学中“最适性”即为最合理、最有效。在新课标中,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给教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余地更大,也更加灵活,教学内容也更加多元化,从而避免了以往传统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广大体育教师就可以根据所在地区、所在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或者制定最适合的教材。体育教学中,选择最适合于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师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充满童真并且生活经验有限,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就可以选择贴近学生思维及生活的内容:如跑――模仿动物跑;而高中阶段,学生们都有自己的主见和审美观,对男生而言,力量、对抗是美,而女生是以线条、静为美,因此,在高中分班选项教学中,男生钟爱篮球,女生则偏爱健身操、韵律操,学生选择自己钟爱的项目,教师上自己最擅长的内容,教与学双翼齐飞,就会出现“1+1>2”的现象。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广大教师应深入学习新课标精神,在大好的形式下,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及需要层次,大胆创新,合理科学运用教学策略和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课堂活跃起来,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的经济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赵志清,苏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