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十篇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十篇

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1:18

环保产业市场前景篇1

关键词:园林景观市场;营销环境;竞争策略

一、引言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房地产等行业的兴起,园林景观行业处于加快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压力也逐步加大。一方面,当前园林景观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准确定位市场、恰当选择营销策略、完善保障措施。另一方面,景观园林行业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紧密相关,诸多的市场机会蕴藏其中,行业前景也被广泛看好。不过,我国景观园林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行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差异较大,部分企业存在恶性竞争行为。面对复杂的市场挑战,企业如何准确目标市场、选择有效的营销策略以获得快速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鉴于此,本文尝试分析当前园林景观市场的发展环境,对企业的市场选择定位进行思考,并进一步地分析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包括产品、宣传、品牌、价格、渠道、促销及关系七个方面,梳理了相关措施,以期对当前企业参与行业竞争提供方法借鉴。

二、当前园林景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外部市场环境

企业扎根于一定的市场环境,无法脱离外部环境而获得生存和发展。外部市场环境分析能够认清企业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具体包含了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技术等环境。企业只有正确把握环境变化,才可能发现机会、避免各类风险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1.政治经济环境分析。园林景观行业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策法规、经济基础、经济政策等方面。在市场运行中,政府行为通常是间接的,且主要通过货币及财政政策实行调控,这些都会给园林景观行业带来各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也是企业市场竞争力变化的重要约束条件。一是法律法规标准。园林景观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为园林景观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产业体系的发展和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二是政府投资稳步增长,尤其是市政绿化发展较快,城市景观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且随着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景观园林行业发展日益加快,投入也不断增加。目前,国家正逐步加大景观园林绿化的投资,这些都将推动行业发展。三是政策标准越来越高。目前,各类国家和地方政策对城市绿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总体来看,当前国家政策到资金对行业内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是十分有利的。而从经济环境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固定投资增长、房地产及园林建设等下游行业的发展前景都将拉动行业发展。而从区域看,二、三线城市也将成为园林景观设计新的增长点。2.社会环境分析。一是城市化。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景观园林行业发展的主因。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较低,未来将迎来加速发展阶段,面临较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二是公众需求的提升。当前,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对景观和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市场需求。三是国家环保投入逐步加大,四是从区域来看,景观园林行业从东部向西部不断蔓延趋势逐步加大,这也是企业需要重视的一个行业发展特点。3.技术环境分析。园林景观行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景观园林行业技术发展较快,在制图方面大量辅助软件相继涌入被使用,设计效率不断提高

(二)内部行业环境分析

近年来,我国园林景观行业发展较快,行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逐步变大,结构和内容不断丰富,不同专业也打破了行业界线,与城市规划、建筑、旅游策划等行业出现了大量交融和交叉。同时,一些新的设计发展理念和经验也被逐步引入,带动了我国行业进步。从整体来看,未来行业发展将面临重要的机遇,尤其是房地产项目园林建设市场迅速扩张。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园林景观行业快速发展,并出现了家庭绿化、休闲旅游景观建设、私人庭院花园的发展趋势。不过,行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行业内的企业普遍处于发展初期,资源以及能力不强,面临的竞争较为激烈,市场集中度较低。二是行业兼并将逐步出现,尤其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行业整合并购面临新的机遇,这也意味着园林景观行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总体来看,行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市场拓展接单能力,即面向客户的需求开展市场挖掘,二是人才能力,高端项目管理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跨区域经营能力,二三线城市将面临重要的市场机遇,四是设计施工逐渐融合,企业逐步向上游延伸。以上四个方面的能力将成为未来行业竞争的关键。

三、公司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

当前行业企业水平不一,未来分化也将日益明显,小企业可能成为大公司供应链的其中一环,而大企业的规模将越来越大、融资能力也将逐步提升,并将持续整合供应链。从业务分类看,主要包括几个细分市场:一是商业景观设计,这类设计更强调体验和享受,即现代商业景观功能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购物环境,也会对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也应该更具超前性。二是水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这类细分领域集中于生态的恢复、重建或改建,以建设生态平衡,达到自我调节的稳定状态。三是社区景观,这类领域属于复合设计领域,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四是旅游休闲度假景观,这类领域对于设计、施工水平要求高,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五是道路景观,目前这列景观效果较为单一,不能很好的指导道路景观的设计,未来要将道路景观组织到设计中去。总体来看,园林景观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其中重要的发展趋势是精细化、专业化发展。

四、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首先,产品策略。是指企业在营销前要明确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园林景观行业需要针对不同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设计针对性的营销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客户关系服务。在确定产品策略时,一是要根据巿场变化将目标市场具体化,并结合企业情况,选择确定进入的市场。由于地域差异,客户的要求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企业提出的具体要求,调整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例如,企业应依据业主的投资规模、风格偏好等因素制订相应的设计备选方案,充分考虑当地市场特点,以最合理的造价达到最好的效果,,保证消费者利益的实现。二是要适时调整产品营销组合策略,不同地区、不同业主的差异,使得其对于同一种产品有不同的承受能力,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调整设计方案、压缩经营和管理成本,并及时调整产品组合,适应当地市场特点,同时建立竞争优势。三是改造产品以提升顾客忠诚度,这将有利于顾客重复购买,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客户忠诚度。四是确保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持续提供。在未来竞争中,景观园林行业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品牌将是企业致胜的法宝。其次,产品宣传策略。一是产品展示,这是商品销售的基础形式,也是企业实力和能力的展示。园林景观行业的产品展示能力更是被客户所了解和接纳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的形式是通过展会扩大产品的曝光率,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展示渠道愈加方便快捷,营销得以跨地区快速展示,提高了营销效率,效果也相对较好。二是融入行业协会。这些机构可以联系市场和企业,并利用其组织优势提供准确信息,帮助开拓市场。目前我国缺少统一有力的园林景观行业协会,因此需要加快发展和培养,以促进行业有序发展。三是拓展互联网销售。可以通过广告,准确定位产品。四是积极运用广告函和宣传册将景观设计案例作为向目标客户推荐的主要方法。五是会展方式,可以通过建立办事处捕捉供求信息,还可以通过公益活动宣传企业形象,促进产品营销。再次,品牌策略。品牌形象是企业赢得顾客忠诚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企业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会促进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从景观园林行业看,品牌促销是最佳途径,能够促进双方及时的沟通。企业需要认真分析市场需求情况,为品牌选择适当的市场位置,使得业主能够对企业产生品牌偏好。一是要注重品牌形象塑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赋予品牌更加鲜明的风格特点。二是有效预测市场变化,适时调整营销策略,走在市场变化前面。三是要积极提高顾客满意度,妥善处理意见反馈,适应市场变化节奏,掌握主动应变方法。第四,价格策略。就园林景观行业来看,其提供的产品以方案方式体现,偏向于服务。企业进行产品定价时要考虑成本,还要考虑顾客情况,更需要考虑竞争对手成本、比较和分析竞争对手产品和价格,最终结合各种情况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同时,企业规模不同,产品定价策略不同。但是价格制定要考虑成本,,成本导向策略是比较普遍的策略。大型企业因为具有资金、技术优势,一些时候可以采用需求导向法定价策略。第五,渠道策略。渠道战略是企业开拓市场、实现销售目标的重要内容。对于园林景观企业来看,渠道结构的建设中心应该是终端市场,可以通过市场炒作开展销售工作,同时可以将渠道成员发展成为伙伴关系,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还可以实行扁平化营销渠道,增强企业控制力,有效地促进销售。第六,促销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公共关系、广告等促销方式向客户展示产品信息,达到形象认知、竞争差异、利益展示、信誉维持和说服购买的目的。常用的促销方式有人员推销和非人员推销两种方式。第七,关系策略。即与供应商、客户、分销商、竞争对手等建立关系,发展好这些良好关系。就该行业而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关系,积极获得大型市政园林项目,最终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

五、新时期促进景观园林企业发展的策略

一是积极开拓新市场。要重视老客户口碑传播,深入开展重点集团客户的营销和区域化营销,有效开拓二、三级城市市场建立。要以客户为中心,提高目标市场满足。要积极考虑市场机会潜在机会,主动选择有利的市场策略。二是组建营销中心,提高营销效率。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价值链的竞争,目前的竞争是渠道为王、品牌制胜,景观设计行业要积极培养自己的营销人员,尤其要有专业技术知识,要积极进行品牌拓展,充分了解客户,增强对市场反应速度。三是合理授权,促进团队协作。景观设计行业的竞争力在于订单获取能力,就主要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运作两个方面的实力。另外,还要积极培养高端营销经理,提升企业对于高端项目的把控程度。

作者:赖馨单位:美国纽约大学专业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韩莉,于金星.当前园林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3.

[2]戴竹秀.浅谈风景园林设计四大创新理念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14.

[3]弋佳.市场细分的四大步骤[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01.

[4]清华.探讨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1.

环保产业市场前景篇2

关键词:经济市场;新经济背景;更新换代;市场营销

前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中企业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差距都在不断缩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实力日渐缩小,伴随而来的是与日俱增的市场竞争压力,因此,企业想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只能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通过营销战,获得抢占市场先机。鉴于此,本文围绕新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营销展开先关论述与研究。

1新经济背景对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影响

1.1市场微型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人们的消费理念在不断升级,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有所改变,人们的自我意识增强,更加倾向个性化消费。鉴于此,企业的市场营销,要以消费者为出发点,根据产品定位锁定消费人群,然后对消费者心理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因素,了解消费者的诉求,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促使消费者选择企业的产品,此为市场微型化。

1.2竞争激烈化

??伴随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生产资料的公开,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若是企业无法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开辟新的发展途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被市场淘汰。

1.3产品大众化

科技网络信息背景下,产品的大众化趋势愈加显著,生产资料已经不再是某个企业独有的,当某一企业推出新产品后,产品刚一投入市场,同行业的企业,就会推出与之类似的产品,因此,企业产品的独特优势就不复存在,这对企业而言,进一步增加了市场营销的难度,企业想要活动经济效益,就必须通过更为有效、更为精彩,且要优于其他企业的市场营销,方可抢占产品市场[1]。

1.4消费流行化

??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众多因素中,流行性成为关键因素,只有走在时尚前沿的产品,才能进入消费者的视线,引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新经济背景下的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当前的消费市场正朝着流行化方向发展,只有流行的产品才具有市场竞争力,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流行”是一个抽象的词,且难以预测,这对企业而言,市场规律更加变幻莫测,想要实现营销目标,就要具有敏锐的市场预测能力。

2企业市场营销新思路

2.1结合网络,更新营销理念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普及,对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应与时俱进,更新营销理念,在互联网模式下,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营销,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心理,调查消费者的真实诉求,并将其作为制定营销策略的参考内容。因此,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要转变传统的营销思维,与时俱进,结合互联网,树立网络营销理念,立足产品的实际情况,组建专门对消费者进行分析、服务的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依托互联网,对有关消费者的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进而充分掌握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为消费人群打造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关注市场动态,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例如,以企业的名义申请一个微博认证账号,通过微博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拉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2]。

2.2丰富营销策略

想要实现营销策略的效果,企业首先应该对消费市场展开一次全面、深入的调研,在了解消费者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为消费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如此方可保证营销策略的有效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营销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营销方法也愈加丰富,呈现多样性和灵活性。具体而言,企业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企业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并通过公益慈善活动,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还可以聘请与产品定位相符合,且形象积极健康的社会名人为企业产品代言,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售后服务水平,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水平,进而促使消费者更加认可企业、认可品牌,对企业产生一定的情感,在消费时倾向选择该企业,为企业培养忠实的“粉丝”,进而增加产品的销售额,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维护老客户的同时,也要开发新的客户资源,如采用买一赠一,打折优惠等方式,促使新的客户购买企业产品[3]。

2.3注重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整个社会大环境也在积极倡导绿色环保,因此,企业应该顺应时展潮流,重视和开发绿色产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使企业的营销步伐,朝着绿色营销方向迈进。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应该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企业经营运转的每一个环节,从产品研发,到产品生产,再到产品的销售,都需要结合与考虑绿色环保理念,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够推出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产品,进而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这一目标,首先,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需要树立责任意识,认识到绿色环保产业对社会对生态的重要作用,用绿色环保理念指导自己的经营管理,使企业成为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企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只有成为绿色环保企i,才能获得社会的肯定,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在新经济背景下,市场、产品、消费需求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企业想要在获得长远的发展,并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应该更新营销理念,丰富营销策略,注重发展绿色产业,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展潮流,在激烈残酷的营销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魏颖.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新思维――以腾讯公司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2:32.

环保产业市场前景篇3

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批受益者的足迹,从国内到海外,最后又扎根到故乡,他的经历和思想似乎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中国人。

把握机遇人生转折

景平1962年出生在沈阳郊区,母亲在他13岁时就去世了,从此父亲便独自拉扯大他们兄弟姐妹九人。一家人生活算常艰难,全靠父亲每月工资和家门前的一块菜地为生。后来姐姐为了让弟弟上学便辍学到工厂上班,补贴家用。景平高中毕业后,便到沈阳东陵浑河站下乡,后被安排到中国木材东北一级站工作,从此他与木材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人生也从此开始了转折。凭着一股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景平后来被提拔为调运处、销售处、储运处三处处长。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先驱邓小平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倡议,让景平的心―下子亮了起来。他承包了所在的三个处室。在景平干劲十足的带领下,不到3年时间,便盈利900多万,不仅自己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还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带富了一大批人。那时,他手下的每个职工每月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这是当时一般家庭想都不敢想的数字。然而那时所承受的压力和大家团结奋进的工作精神至今仍让景平无法忘记。记得有一次,一整列火车的木材在傍晚运到厂里,空车要在第二天清晨排出,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一晚上卸下所有的木材。他只问工人们一句:“大家有没有信心?”“有!”于是,37个人拼了一夜,空车按时排出。第二天,领导来到厂里,被惊得目瞪口呆,还以为火车又拉回站内去了。

就这样,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景平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1997年,景平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在沈阳市东陵区购买了一块土地。今天看来,景平之所以获得成功,一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二就是其具有独特的商业眼光,善于把握机遇。1998年,景平果断辞职,“下海”创建了“沈阳市佳乐储运有限公司”,他也是沈阳最早一批做仓储物流行业人士。后来,景平相继创建了“辽宁正邦木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谷圆粮食贸易有限公司”。2006年,“沈阳市佳乐储运有限公司”被沈阳市政府定为市级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并连年被评为3a资信等级。

在事业成功的同时,景平也深深感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他说:“没有文化,很难做成大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于1995年获得沈阳工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文凭,于2003年获得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在只要有时间,他就看书,读书让他的生活更加充实,让他的学识更加渊博,让他的思想更加精深,与他交谈的过程中便会学到许多人生哲理。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景平的家可以说是一个大家族,但一家人相处融洽,非常和睦。如今已八十高龄的老父亲精神矍铄,景平每天都会与父亲像兄弟般聊天,老父亲只要有一天没见着景平,就会念叨。

景平生性淡泊名利,用心交友,对下属更是知人善用,如待亲兄弟般,所有帮助过他的人,他也从不会忘记。与景平相识的人没有不钦佩他的为人的,就连初次见面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去相信他。“要想做事,必先学会做人”,这也是他对后辈人的忠告。

景平一直热心慈善事业,2007年南方发生雪灾时,他毅然捐款10万元人民币;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沈阳五洲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又捐赠人民币10万元-…景平认为能够帮助他人也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情系祖国心念环保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就当景平在国内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选择了出国。在将生意交给家人打理后,2002年,他赴澳大利亚,投资于海产品生意。对于出国,他说,因为当时“个体户”的称呼不太雅观,也为了孩子上学,曾有移民的打算,但在国外期间,清新的环境让景平感受很深。如何才能改变国内的环境质量,成为景平不断思考的问题,环保也成为他心之所念。

景平原本就是做木材生意的,所以他对木材加工过程非常熟悉。目前,国内木材加工大都采用传统老工艺,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同时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当看到国外的木材加工技术和对环境的要求时,他暗下决心要通过学习、利用国外先进的木材加工技术改变国内木材市场整体环境。景平说:“在国外,虽然生活条件很好,但心始终在国内,总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什么,自己有多大劲就尽多大力,能影响多少就影响多少。”

2005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中澳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时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张行湘在与景平交谈时,也盛情邀请其回国继续创业。就这样,正当他在澳大利亚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之时,景平又一次做出重大决定,毅然回到祖国,回到家乡沈阳。他要凭借自己的精神和财富,营造沈阳木材全新市场,改变传统模式,创建生态、环保产业,进而改善全市的空气环境质量。

2006年,景平回国后,通过一年多的考察调研,在中共沈阳市委书记曾维“做优发展空间加强生态建设”的政策指引下,于2007年成立了沈阳五洲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始规划建设全国一流的木材交易中心一一东北木材环保产业园。

景平说,由于沈阳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环保和生态建设,对沈阳木材加工经营对大气造成的污染问题也非常关注,因此此项目在整体规划建设过程中得到沈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沈阳市副市长邢凯就此项目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定位该市场行业的唯一性,指出“东北木材环保产业园项目,是沈阳唯一的木材产业集群化发展项目,不再复制和批复其他同类项目”。

东北木材环保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计划占地面积1980亩,划分为木材交易区、建材交易区、木材深加工区和仓储物流区四个功能区。2008年5月,“东北木材环保产业园”项目一期暨“沈阳国际木材交易中心”在沈阳市沈北新区西五旗地区正式开工建设。

景平分析说,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沈阳整合规划三环内土地使用和产业环保升级的政策也在积极推动。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木材行业,统一整合也势在必行。而木材又是四大原材料制品中唯一可再生的材料,伴随未来经济发展必将实现“以木代钢、以木代塑”,木材也必将成为解决全球资源、能源危机的根本出路之一。

东北最大全国一流

据调查,目前韩国、日本等国对进口木材(实木)的需求量很大,中国对进口实木家具用品的需求量也在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然而进口木材、木皮、木工机械、家具用材等在辽宁乃至东北三省都是一大缺口。俄罗斯、巴西、非洲、东南亚的一些进口高档用材主要通过东莞、张家港等国内专业市场向东北发货,成本往往很高。如果在辽宁形成木材专业市场,通过营口港、大连港的港口运

输,将会大大降低成本,并形成完整的木材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东北木材加工还具有气候优势,家具不开裂,耐久性强,达到国际要求的环保标准。因此东北木材环保产业园是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环保产业。

景平对未来信心十足,“东北木材环保产业园项目定位于承接沈阳木材产业平稳迁移,填补东北地区高档木材经营的空白,将引进国内外先进环保、高效、节能生产工艺,最终形成一个集经销、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综合服务等于一体的东北最大、全国一流的木材产业集群”。

景平向记者介绍,东北木材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至今的基本建设投资均为企业自筹资金,也完全属于一次性高标准定位的基础项目硬件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必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区域经济的内需增长、提高区域就业率。

目前,东北木材环保产业园项目一期“沈阳国际木材交易中心”,已经全部竣工,将于今年正式投产运营,并已被中国木材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木材东北总部基地”。“沈阳国际木材交易中心”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正式营业后销售收入预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利税总额将达到2亿,将提供就业岗位12000个。

景平无不骄傲地说“与现行的沈阳木材行业比较,东北木材环保产业园的基础定位高、行业起点高、生态环保标准高。在严谨规划的园区交通导流基础上,绝对性的避免了噪音、烟尘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其中,生产加工车间全封闭式管理、合理分区管理、园区综合交通治安管理杜绝了人车混流、噪音干扰等情况的发生。而木材加工所产生的木屑、锯末等废物、废料,将被综合回收,统一由专业、环保的板材加工厂进行二次加工,形成型材,改变现有废料民用现象,实施零污染内循环。”

景平对记者说“沈阳国际木材交易中心项目建设规模完全符合沈阳市‘做优发展空间、加强生态建设’的建材产业整体发展布局需求,其规划管理体系完善,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木材精深加工区的整体规划布局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并将实现国际化环保设备加工的系统建设标准。未来在取得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将有效地实现沈阳北出口环境改造计划,也将创造出更多的潜能产值和社会效益。”

今年1月2日,中国国际木材交易市场与沈阳国际木材交易中心合作的东北营运中心成立。景平表示,这标志着中国木材行业在东北唯一的电子信息平台的建立,通过电子信息化的介入,木材加工这一传统行业,必将产生产业新格局,原始经营模式也必将全面升级。

景平说“这个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不仅为业户提供了经营便捷的途径,还能为业户提供质押贷款和融资途径等更多方便条件。在减轻、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营业额、销售量、信用度和知名度。”

环保产业市场前景篇4

近年我国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44亿元,较XX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增幅达到24.77%,其中造纸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比XX年增长了23.22%.工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同时,行业利润总额也大幅度增长,XX年我国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共实现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20.42%.数据表明,XX年我国的造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80%的人对行业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未来三年我国的造纸行业将会快速发展或平稳发展。在各种纸品行业中,胶版纸和铜版纸的发展前景最被人们看好,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胶版纸和铜版纸的发展前景是最好的。此外,新闻纸和包装用纸行业也是被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分别有28.7%和11.6%的受访者认为新闻纸和包装用纸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纸品行业。

近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既给我国造纸企业带来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良好机会,同时也面临着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严峻挑战。入世以后,我国的关税税率逐年下调,许多国外大型造纸企业瞄准了中国的巨大市场,参与到了国内市场的竞争。我国造纸企业和国外造纸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竞争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上。

国外大型造纸企业规模巨大,设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产品质量普遍高于中国本土企业。在越来越注重产品质量的今天,如果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是摆在中国造纸企业的重大课题。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44%的人认为,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竞争焦点将集中在产品的质量上。

产品价格是最为敏感的市场因素。不少国外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以低廉的价格迅速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致使许多本土企业因此而丧失大量市场,给我国造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虽然这些年我国赢得了一些反倾销案的胜诉,本土企业得到了片刻宁静,赢得了壮大企业实力和调整市场策略的时间,但是随着关税税率的下调,国外企业的大批涌入将不可避免,新一轮的价格竞争将会重现。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30%的人认为产品价格将是未来几年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竞争的焦点所在。

第二,竞争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高档产品上。

高档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往往是大型造纸企业的不断努力争取的市场。赢得高档产品市场,不仅能够提高其品牌的知名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而且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调查数据显示,有70%以上的行业人士认为中高档纸品将成为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主要竞争市场。国内造纸行业不仅要面对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自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加强环保意识,真正做好环保工作。党的xx大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展绿色产业,减少对环境污染和破坏。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环保的宣传力度也逐步加强,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高。各造纸企业必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排放工业污水。34%的受访者认为环保处理将是国内造纸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其次,不断改革,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市场效率。我国造纸企业,尤其是大型造纸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一些弊病仍然存在。我国造纸企业,在不断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的同时,也应该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调整、改革现有的管理制度和人员机构的设置,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效率。

环保产业市场前景篇5

【关键词】创新;环保产品;市场;竞争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旅游的方式来休闲健身,但随之而来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景区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普通的环保产品虽然使环境污染问题有所改善,但其部分功能欠缺,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创新性环保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不仅将科技融入环保当中,而且在产品功能设计上会突破原有产品的单一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所以,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我们应该重视环境问题。在不断提高人们素质的前提下,增加创新环保产品的应用已成为发展趋势。

一、环保产品的创新及应用与生态环境

在解决景区环境污染问题上,由验满装置、语音模块、脚踏压缩、箱内卡槽装置组成的新型的具有语音提示及脚踏压缩功能的户外垃圾箱,在对垃圾进行分类压缩处理发面有很大的帮助。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科技融入环保产品的设计、促进环保产品的创新与应用,是目前企业应具有的一项社会责任。在正确分析人、产品和环境三大要素关系上,环保产品生产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产品生产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从而使生态环境有了科技与创新的保障,为人类更高质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舒适、洁净的环境。

二、绿色环保背景下创新型环保产品的市场研究

(1)市场的概念。市场是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规模与范围就越大。市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人们对市场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深化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保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环境保护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日益紧迫,人们对于拥有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诉求更加强烈。但是,目前国内环保产品缺乏创新,只停留在普通环保设备的设计和生产上。(2)基于环保产品下的市场细分。所谓市场细分就是根据整体市场上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消费者整体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并与之相应的将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小市场的过程。由于市场细分是建立在市场需求差异基础之上的,所以,从总体上讲,凡是能构成消费者差异的因素都可以做成市场细分的标准,选择正确的市场细分标准则对市场细分有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环保产品生产企业来说,地理标准是比较合适的细分标准。基于环保产品地区性需求上,笔者认为可将全国市场按旅游景区划分为细分市场。具体划分为:东北旅游区(以沈阳为中心);黄河中下游旅游区(以北京、西安为中心);华东旅游区(以上海为中心);西北旅游区(以兰州、呼和浩特为中心);华中游旅游区(以武汉为中心);华南旅游区(以广州为中心);西南旅游区(以贵阳、昆明为中心);青藏高原旅游区(以拉萨、西宁为中心)。如此划分首先是因为旅游区是对环境产生影响比较大的区域,同时旅游区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也很大,两者相互制约。其次,不同旅游区的客流量不同,因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旅游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最后,由于各地政府及其他消费群体在处理环境问题上的能力根据其经济发展程度有所差异,所以要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具体策略。

三、环保产品市场的竞争分析

任何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无法回避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法则。企业如果要参与竞争,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研究竞争者,分析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战略和策略。企业应明确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环保产业在当前市场经济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成为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环保产品生产企业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还要关注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笔者认为,环保产品生产企业应在市场竞争方面充分考虑现有市场的各种情况,根据波特的五大竞争力量的分析对环保产业中的竞争者进行如下分析:(1)现有竞争者。目前市场中已经存在大量的普通环保产品的生产企业,而且在环保行业增长缓慢地情况下这些企业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取得更高的市场利润,企业为了寻求发展,便将着眼点放在争夺现有市场的占有率上,加大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在市场占有率的竞争外,现有竞争者具体竞争还表现在价格和服务上。除了目前国内市场上现存的竞争者外,国际市场上已经存在的科技含量更高的环保产品也已经成为国内创新型环保产品的强有力的竞争者。(2)替代品产品的威胁。替代品的出现会降低环保产业的吸引力和利润率,因为它限制了环保产业的价格水平。具体来分析,替代品可能在某些方面顶替了创新性环保产品的部分功能,争夺其现有市场份额。(3)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由于消费者偏好不同,不满足价格现状,通过讨价还价要求创新性环保产品生产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迫使企业利润下降。尤其是面临如下状况时,创新性环保产品生产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一是购买商购买的产品占总费用中的很大比重时,其讨价还价的能力就越强。二是购买商集中程度高而环保产品生产企业急需扩大自己的生产力量,那么相对来说,购买量较大的购买商的竞争地位就占有很大的优势。(4)供应商谈价还价的能力。由于供应商想获取更高的利润,通过提高价格或降低产品的服务或质量来威胁创新性环保产品生产企业,使其利润下降。当遇到以下状况时,表现尤为明显:一是供应商数量较少且对于创新性环保产品生产企业而言相对集中。二是就供应商而言,供应的行业重要程度不高,但对于创新性环保产品生产企业来说尤为重要。(5)潜在的竞争者。虽然创新性环保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技术与传统环保企业相比技术较为先进,但如果产品系统简单、易于操作,在目前市场机制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模仿。相关产品进入市场后很容易与其形成竞争。

四、Swot分析

(1)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分析。第一,机会(opportunity)。一是国家对绿色节能环保产品有相应的鼓励政策,使得外部政策环境相对宽松。二是政府对于创新型企业的大力扶持。促使以创新为主要特点的环保产品企业快速发展。第二,威胁(threat)。一是在市场几乎处于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创新型环保产品不能始终保持其领先地位,更为强劲的竞争者将取而代之。二是因为行业标准的缺失,使得一些投机取巧的企业浑水摸鱼,甚至模仿创新性环保产品,影响这类产品的销售。(2)优势和劣势分析。第一,优势(Strength)。一是创新性环保产品具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并且有该技术领域相关的高技术人才,具有很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创新性环保产品设计新颖,符合环境保护更高层次的需求,能够吸引更多销售商的眼球,增加生产创新性环保产品企业的销售量。第二,劣势(weakness)。一是创新性环保产品企业成立初期,产品销售渠道较少,只涉及生产地周围的市场且范围较小。二是由于创新性环保产品注重创新,针对于已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普通产品来说品牌力不强,因此初期要打开市场比较困难。三是创新性环保产品初期销售渠道狭窄的同时,该类型产品的成本也较高于普通产品,对于要求低价格水平的厂商来说不一定是第一选择。

人类社会的发展永远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而环保产品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创新性环保产品凭借其技术优势,满足环保产品市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而使未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英]大卫·乔布尔.胡爱稳译.市场营销学原理与实践(第一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

环保产业市场前景篇6

关键词:风景旅游区特殊性经营管理模式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的风景旅游区却仍然延续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大部分还属于事业性质,纯属社会公益事业,经费靠财政拨款。旅游区管理机构虽然既有保护的职能,又有组织生产、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但因政企不分,事企不分而导致了诸多弊端,如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下,机构臃肿等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成为各大风景旅游区的改革方向,并且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风景旅游区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在引进市场化机制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风景旅游区的特殊性

风景旅游区资源是拥挤俱乐部产品

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堪南(JamesBuchannan)在1965年发表的《关于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俱乐部产品。这种产品可以适应从纯公共产品到私人产品之间的连续体上的任意一点,它的核心概念就是拥挤。

风景旅游区资源就属于此种产品,旅游者只要买到了门票就可以拥有参观游览的权利,并且其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其他人参观游览,但如果旅游者人数超过了景区容量,就会出现拥挤,并影响其消费满足。

风景旅游区资源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最佳规模的产品,其产品的实物规模和消费者的人数规模有一个最佳的搭配。这类产品实质上可以实现生产者排他的,但不容易实现消费者排他,而且生产者排他的成本比较低。这使得风景旅游区资源兼有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的性质,它们由许多人同时消费,并不断趋近于容量约束范围;超过该约束后,该产品的消费就变得拥挤了,但总存在一些排他技术使得向旅游者收费成为可能。

布堪南在其文中还提到,要有一个最佳的搭配,俱乐部成员必须可以自由流动,且俱乐部拥有自主决策权,这一理论突破了公共产品由政府供给的单一模式,为公私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风景旅游区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旅游资源,除人工可以栽培与繁殖的动植物外,可以说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将不复拥有。例如地面上的古建筑等,总是会一天比一天少下去.。有600多年历史的噶丹寺,是拉萨著名的三大寺之一,1969年被毁为平地。泉城济南,过去那种“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美好景象,由于对水源地缺乏保护,已不复存在,至连著名的趵突泉、珍珠泉,也濒临断水的危险。

旅游资源的这种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其实施保护的重要性。巨大的需求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可能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同时对旅游资源也可能是一股无法估量的潜在破坏力。

风景旅游区系统的复杂性

风景旅游区是介于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之间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风景旅游区系统是围绕旅游主体(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产品系统及其支持系统。就其产品系统而言,包括资源吸引物,人造吸引物及旅游基础设施,其中资源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林木、动物、河流、文物古迹等构成,分别归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管理。并以此为基点,形成以吃、住、行、游、购、娱为基本环节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旅游产品的提供还要得到当地社区各个部门及政策法律环境的支持,只有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及社会手段,去引导、指导旅游企业健康正常的经营,才能真正实现景区的全面持续发展。

现有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简述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国家集风景旅游区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于一身,景区的管理、保护和开发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景区的门票及其他旅游项目由国家定价(一般定价很低),收入上缴国家。这种模式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保护遗产、体现社会公共利益、资源整合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但从实践中看,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方面,景区的经营者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力,也不承担盈亏的后果,基本不按市场规律经营,效率低下,从而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其经济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另一方面,部门利益、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难以协调,我国的土地及其分布其间的风景名胜、文物、森林资源名义上归国家所有,但实际上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在同一景区内,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严重阻碍了风景旅游区的健康发展。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真正把风景旅游区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将其作为独立的主体推向市场。

目前存在的市场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项目的形式招商引资,由多个投资主体进入景区行使经营权;另一种方式是垄断经营权,以一家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垄断经营。由于政企职能分开,产权比较明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经济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旅游业是以持续发展为目标,需要经营者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考虑,而企业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环境效益。此外,景区资源的交易,除面临旅游价值核算的难题外,还面临着一些政策上的和限制。因此,鉴于风景旅游区资源的惟一性、脆弱性等特点,以及相关理论政策研究滞后等原因,对这种做法必须慎重。

我国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改革管理体制

我国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主体是国家,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所有权。为保证国家产权的统一和国有资产的收益,国务院可以指定一个权威机构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产权,对产权进行统一管理;负责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审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租赁,风景旅游区资源使用权转让、风景旅游区资源保护规划等。该权威机构可视需要,在各省或各片区设立派出机构,发展建立风景旅游区日常管理机构,并对其拥有领导权、监督管理权和对风景旅游区资源开发经营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权。日常管理机构由派出机构代表、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代表、当地群众代表、开发经营单位代表等组成,具体负责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的监督管理,监督国有资源的用途,保证国有资源保值增值,并进行风景旅游区日常的市场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整个管理系统的经费均由国务院按旅游税收的一定比例统一拨付,以防受地方政府部门和经营者的牵制。

这种产权管理机制,可以避免现有的条块分割,多头领导,明晰了风景旅游区资源的产权归属,且有效发挥了监督作用,可以防止风景旅游区资源的过度开发、风景旅游区环境破坏。

运用不同经营管理模式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提出风景旅游区应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其交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并通过对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分析论证了这种模式的合理性。碧峰峡、桐庐、太湖源等一大批景区(景点)将经营权不断地拍卖出去,黄山、张家界等遗产类资源也引入市场机制,并先后挂牌上市,这种经营意识是对传统管理意识和管理体制的一大突破,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但目前完全按市场机制经营的方式遭到了质疑。如黄山风景旅游区,从保护遗产的角度出发,必须严格遵循“景区游,区外居”的旅游方式,而黄山股份公司为追求自身赢利,必然尽可能以高消费方式将尽可能多的游客留在景区,由此必然造成遗产质量破坏,从而出现了在黄山发展旅游经济后“景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质量提高,而遗产质量反而恶化”这一似乎怪异的现象。另外,这种纯商业化经营必然以其垄断性而伤害游客正当利益。拥挤俱乐部产品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也可以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私人提供。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是否适合所有的景区,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人认为,凡是经营性景区(景点)均要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是对一些专业性或公益性强的景区(景点),如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文物保护区、宗教朝拜地等实行国家经营管理,由国家委托专业人士经营。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

风景旅游区不是单指景观资源,而是以景观资源为核心,由产品系统和支持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往往在我们脑海里有一个思维定势,即风景旅游区的收入来源就是门票收入,并以其为由来证明管理经费紧张,从而交由企业市场化运作或进一步提高门票价格。由于旅游产品是一种高弹性消费品,提高价格会导致游客数量大幅度减少,门票收入进一步降低,且波及到整个行业。我们应该改变观念,树立大旅游意识,正确把握旅游业的综合性、先导性、关联性规律特点。

在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分清旅游景观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旅游经营资源才是我们的改革重点(包括住宿、交通、餐饮、娱乐设施等),增强竞争活力,提高风景旅游区的收入。旅游景观资源不应作为风景旅游区创收的主要途径,而要以保护为重,国家应建立景区财政补贴制度,为景区维护经费来源提供保障。对那些交由企业运作的经营性景区,应制定门票价格管理制度。

建立规制风景旅游区开发和保护的法律体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旅游立法初步形成了旅游法律体系,但是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目前还没有正式立法。

虽然有《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但是这些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对一些新做法缺乏裁决的依据,对实际执行中的一些破坏资源、侵蚀国有资源、使用权不明确的现象难以做出有效认定和判罚。尤其在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具体操作上对旅游资源的权力归属没有清晰的界定。要明晰风景旅游区产权,并使其规范化运作,就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将景区开发行为予以规范,对破坏景区资源的行为和做法给予惩罚。按照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行政法渊源,风景旅游区立法体系可以按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这样一个层次来构建。

总之,风景旅游区不能等同于企业,由于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多个方面考虑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在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保护中,要加强公私合作,合理利用政府和企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崔风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许彬.公共经济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梁正宁.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市场化经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5)

环保产业市场前景篇7

关键词:工业废弃地;游憩;改造;工业遗产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63-02

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金融、贸易、科技、信息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日趋成为城市的主要职能,过去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工业日益衰落,出现了“逆工业化”现象,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许多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更新中形成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尤其是发展较早且基础雄厚的老工业城市,这样的情况更为普遍。

工业废弃地,指曾作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码头、工业废料倾倒场等等。[1]它对城市发展、居民生活及周围环境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对于这类场地的改造再利用往往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而,综合考虑环境、景观、人口与经济等因素,如何有效而实际地对工业废弃地加以改造利用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由于级差地租的作用和城市土地的稀缺,人们对城市中公共游憩空间的需求显得越发紧张,游憩功能已成为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满足居民对游憩功能的需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工业废弃地却因占据着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工业废弃地游憩利用与改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工业废弃地的改造与利用是许多老工业城市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其不仅仅是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使场地摆脱肮脏荒废景象的简单操作,而是应该融入生态、人口、环境、地理、经济等多领域内容。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

1.环境污染治理问题

长时间的工业生产势必会造成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这是工业废弃地的显著特征。金属废弃物、残渣的大量堆积,河流、湖泊、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常年排放有害气体等都对当地的环境及局域气候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土地与水资源的污染也给整个城市的环境建设带来极大阻力,尤其在一些生产与生活分区不明确的区域所暴露出的问题更为严峻。因此,务必要将对工业废弃地的环境治理放在首位,不能只是盲目进行景观视觉上的处理。

2.景观政绩问题

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各地城市兴起了大规模的景观建设运动。各地市领导将景观建设工程作为其政绩的体现,在地理条件优越的工业废弃地上大做文章。林立的摩天大楼、笔直的迎宾大道、宽阔的公园广场等建筑设施随处可见,用以体现充满现代感的城市风光,过分地强调了视觉上的华丽与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种做法类似于早期一些欧美国家在城市更新中的大规模的推倒重建的做法,被后来的一些学者称为“第二次破坏”[2]。

3.工业遗产保护问题

曾几何时人们对工业时代留下的工业遗存的印象总是破落不堪的,然而恰恰是这些工业遗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状况和技术水平,这些遗存包括建筑物及机械、车间、作坊、工厂、矿场、提炼加工厂、仓库、能源生产转化利用地、运输和所有其他的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有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在工业废弃地中被评定为“遗产”的工业遗存不仅仅指物质实体也包括非物质文化,如不加以重视和保护,很容易在开发建设中因忽略而损毁。例如,建于1903年的哈尔滨车辆厂铸铁车间是哈尔滨仅存的一栋百年老厂房,几乎与城市同龄,是哈尔滨百年历史的见证,曾被专家定位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而如此珍贵的工业遗产却在房地产开发中被人为地拆除了,这无疑是错误的和令人遗憾的。目前,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已逐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并相继出台了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二、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游憩利用与改造途径

1.采用景观主义进行生态修复以实现“再生”

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居民对城市游憩地的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老龄人口比例较大的地区,这种休闲需求更为明显。而城市游憩用地也凭借其舒适优美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场所。人们所追求的就是忙碌生活中的一种惬意感,这种感觉首先通过优美的环境体现出来。景观主义在这里表现得尤为重要。包括大地艺术在内的许多美学模式被人们提出并付诸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罗伯特・莫里斯利用矿坑创作的名为“无题”的露天剧场;密歇尔・海泽利用伊利诺斯矿山上的废渣塑造了五个巨型动物形体,称为“古冢象征雕塑”[3]。一方面通过景观生态学手段的处理改善了长期遭受污染的恶劣环境,包括水质、土壤、空气等因素,我们称之为“生态再生”[4];另一方面独特的工业景观的创意过程还会改变人们对曾经废弃工业用地的印象,重新接受并融入这个环境,我们称之为“精神再生”[4]。

2.创意产业拓宽设计思路

创意产业的出现促成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共同寻求新的增长点。在工业废弃地改造的过程中创意产业的身影也无处不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区”。近几年,上海开发改造和利用了100余处老上海工业建筑,对老厂房、老仓库进行了改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创意工作园区,如视觉创意设计基地、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心、时尚产业园,等等。这些构思巧妙的创意不但拓宽了工业废弃地改造设计的思路,其本身的集聚效应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工业遗产的存在不仅仅见证了工业历史的进程,更是一座城市工业文化的延续。处于老城区的工业废弃地往往会留下更多的工业遗存,车间、厂房、机械设备等,如果不加以筛选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很容易在重塑废弃地形象的同时使其中有价值的工业遗产受到破坏。2006年4月1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明确提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务必要做到“区别对待、合理利用工业废弃设施的历史价值”。因此,在进行场地的游憩利用与改造时,对置于其中的工业遗产一定要考虑在规划设计中,尽量保持其原有的工业文化氛围。除了适当的保护性修葺外还要进行定期维护,并设置详尽的标识供人们了解,要保证工业遗产经过开发后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与利用。

单体工业遗产建筑的开发。作为工业遗产保留下来仓库、厂房等建筑质量相对较好,内部空间灵活且承载较大,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应尽可能保留建筑的原有构造。在进行游憩地开发时既可改建成集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运动休闲场所,又可设计成艺术展馆、咖啡厅、图书馆等文化休闲场所,且工业建筑本身也能够作为游憩地的标志性景观,为场地增添了活力与特色。

工业设备或部件的开发。对于场地中大量废弃的工业设备或部件可作适当保留,作为场地的雕塑小品,并结合当地工业发展史设置详尽的说明,使之融入工业遗址公园中,或展示于工业历史展览馆中,不必赋予其使用功能。

大面积工业遗址群的开发。采用整体规划设计构思,可包括工业创意产业园、工业历史博物馆、工业遗址公园等项目,有效的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联系到一起,既达到保护性开发的目的,又使其文化价值和场所精神得到了保存和再现,完整地保留住场地原有工业历史文化氛围,更加深人们的理解。

4.游憩特色充分融入周围环境

从工业文化角度开发的城市游憩地往往与其他形式的主题公园有所区别,其游憩特色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性与科教性,让人们接受它并理解其内涵,尤其对于居住在周围的居民而言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对此类场地的改造要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能盲目的以工业遗址公园作为卖点开发,而成为城市的一块“补丁”,应尽可能将场地的游憩特色融入周围的环境中,例如,市区内游憩地可不设围栏与大门,将游憩环境延伸至社区成为公共游憩空间的一部分。

5.循环经济作用下工业废弃材料的再利用

工业废弃地的环境治理中会产生许多废弃材料,如废渣、废金属、碎砖、瓦砾,等等。根据循环经济中的再利用原则,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使这些废弃的工业材料能够物尽其用。例如,工业建筑中拆除后的瓦砾可碾碎后用作游憩地的甬道或建筑墙壁的装饰材料,一方面在经济上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也保留了更多的工业特征,相对于完全采用普通的园林铺装材料产生的装饰效果要好的多。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老工业城市不断丧失旧功能开始寻求新功能,如制造业和加工业,已有大量工业企业迁移至郊区以求最优的工业发展空间。在城市内部对公共游憩空间的需求作用下,将闲置的工业废弃地进行游憩利用的处理与改造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有效缓解了用地需求与城市更新之间的矛盾。而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改善,这是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工业遗产的关注与了解的日益加深,相信未来在不懈地努力下,工业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也将日益完善。工业遗产是城市发展的象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因此,在进行工业废弃地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因为历史留给我们的记忆是永远也无法复得的。

参考文献:

[1]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更新[J].中国园林,2003,(3):11-18.

[2]方可.欧美城市更新的发展与演变[J].城市问题,1997,(5):50-53.

环保产业市场前景篇8

关键词:工业废弃地;改造与再利用;艺术;生态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更新的需要,遗留在城市中大量废弃的工厂,废料堆放的场地,成为城市死角。因此,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和再利用是目前城市发展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工业废弃地的改造与再利用的模式研究

1,1生态修复型

生态修复型的改造可以产生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改造时要以城市的大环境为背景,多场地重新进行定位,对土壤,水资源等进行治理更新,使场地恢复生态活力和生物多样性,创造新的城市景观。

1,2功能置换型

曾经的工业建筑由于功能的需要,一般都有良好的建筑质量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用很短的建设周期进行改造,有资金投入小、成本回收快的特点。且由于某些工业建筑有特的外观和空间布局,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改造后的建筑也会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这种于旧建筑中注入新的回报较高的产业功能,形成由经济价值驱动而出现的功能置换模式称为功能置换型。

1,3文化保护型

《世界遗产公约》指出,文化遗产包括在历史、艺术、科学或者人类等方面具有比较突出普遍价值的纪念物,建筑群和古迹遗址。一些工业遗产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这种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废弃地,文化保护型改造模式比较适合,但由于我国整体上还未进入后工业社会,人们不能认为工业设施保留下来有足够的艺术价值,缺乏工业旅游,工业遗产保护的意识,因此对工业废弃地的文化保护型改造实际应用效果不够好。

2改造与再利用的主要设计内容

由于场地受到过严重的破坏或污染,其设计手法往往比一般的景观设计复杂得多。从一些国内外成功的工业废弃地改造实践中,可以总结出如下改造手法。

2,1废弃工业建筑、构筑物和工业设施的保留和改造

在一些以秉承工业景观为景观设计基础的情况中,对场地原有工业景观的处理是重要部分,包括原有工业建筑,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相关的运输仓储设施等。主要方法有以下3种:

(1)保留整体。完整地保留工厂的原状,包括建筑物和设施设备,使人们在改造后的景观中可以感知到以前工厂运转时的状态。(2)保留部分。保留废弃工厂具有典型特色的、有重要意义的景观片段和质量较好的工业建筑,使其成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3)保留构件。保留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的构造上的一部分,如基础、墙、桁架等,是人们通过这些细节产生对原有工业场景的联想。

大多数情况下,改造保留的部分,赋予新的功能,能够发挥重要的景观价值,对它们的改造再利用有以下一些途径:

(1)工业景观的形体结构很容易转变为公园的结构。如运输的铁路系统可以保留并形成串联全园的步行体系。(2)利用原有工业建筑牢固的基础和开阔的内部空间,将其改造成音乐厅,影剧院,展览馆等建筑。(3)利用局部废弃的构筑物改造成形式新颖吸引人的局部景观,如将高炉稍加改造成为攀爬登高设施,建筑的柱网框架可以成为攀援植物的支架,建筑基础可以作为蓄水池等。

2,2污染处理

场地上的废料包括废置不用的工业材料,残砖瓦砾和不再使用的生产原料以及工业废渣。在废料的处理中,尽量将废料再利用,本着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原则,可以使废料成为独特的景观设计材料和艺术作品原料。

要想使工业废弃地重新发挥价值,恢复期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可以使用相应的设施对污染进行常规的技术处理,也可以运用各种生态技术改良土壤,比如使用生物疗法,增加土壤腐殖质,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种植吸附有毒有害物质的植物,逐步改善土壤情况,同时制造富有野趣的自然景观。

2,3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之前,需要分析和测试工业废弃地的土壤情况,根据测试结果选择应对方案。更换被污染的土壤,再覆土以恢复植被群落是常用的方法,或人为干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腐殖质,改良其营养状况,以及将场地保护起来减小外界的压力,让植被自然恢复。在土壤上种植特殊的适合恶劣环境生长的植物,可以吸收污水和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同时用来建造景观和科学研究。

环保产业市场前景篇9

关键词:节能环保;废旧塑料回收;塑木复合材料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塑木复合材料(wpC)是用木纤维或植物纤维填充、增强的改性热塑性材料,兼有木材和塑料的成本和性能的优点,经挤出或压制成型为型材、板材或其他制品,替代木材和塑料。木纤维塑料配混料研究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一直未能工业化,大约15年前才少量用于低值的吸音制品。由于环境观念的加强,美国建筑工业寻找像木材一样的替代材料(不腐蚀、不翘曲、维修方便,外观与木材相似),而韩国和日本的纸、木材加工厂为寻找锯木粉、废木屑等的应用,都推动和加速了塑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把木粉填充配混料加工成建筑和结构用型材是目前挤出行业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新应用开发也层出不穷。不少国家投入力量加快开发和应用步伐,尤其是型材的生产,被称为是一个“热门”市场。

在我国,为顺应全社会倡导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的大环境,环保型景观资材这几年应运而生,塑木复合材料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塑木复合材料产品经科学防腐处理,在防腐、防虫蛀以及耐久性等方面都得到显著改善,在国家循环经济政策的鼓励和企业潜在效益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全国性“塑木热”逐渐兴起。同时,由于兼备木材与塑料的双重特性,塑木复合材料克服了木质材料吸水率高、易变形开裂、易被虫蛀霉变的缺点,具有机械性能高、质轻、防潮、耐酸碱、耐腐蚀、便于清洗等优点,可在很多领域替代原木、塑料和铝合金等使用,是未来替代传统木材的新一代节能环保新产品,市场应用前景广。

一、环保塑木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规模2009年,全球低碳环保塑木复合材料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20万吨,占全球整体市场57%左右。其中北美是世界上低碳环保塑木复合材料产销量最大的地区,其制品的生产开发和应用技术均居全球领先地位,目前北美有100多家低碳环保塑木复合材料生产厂家,市场集中度比较高,排名靠前的几家企业均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中最大生产厂家tReX公司年产量超过50万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6.7%。欧洲低碳环保塑木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远落后于北美,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生产厂家已超过60家,其中德国19家、英国7家、瑞典6家、芬兰和奥地利各5家,不过各生产厂家规模均不大,市场集中度较低。2009年,欧洲环保塑木市场容量达到了16万吨,成为继北美之后全球第二大低碳环保塑木复合材料消费市场,占全球比例约为16%。亚太地区与欧洲地区相比差距不大,占全球消费市场15%左右。

与全球市场不同,我国大部分环保塑木产品用于出口,国内市场尚处于培育期。但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之一,随着木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长远来看,木材节约和代用是缓解木材供需矛盾、实现木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而低碳环保塑木复合材料是木材理想的替代品之一,如果国内木材供需缺口的1%由环保塑木来替代,这将产生140~150万吨的需求,低碳环保塑木复合材料的未来市场需求空间将十分可观。中国市场与北美市场相比,木塑复合材料及制成品的增长还有相当大的空间,预期国内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近年内产量将超过百万吨,产值超过10亿元,并形成新型木塑复合制品体系。

二、塑木复合材料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空间随着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在我国的兴起,并且在政府大力扶持和推行各种节能环保新材料的应用和开发背景下,塑木复合材料行业在未来几年内将面临高速增长,市场需求规模日益增加,从而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1、塑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方面

挤出成型工艺是当前塑木复合制品成型加工的主流方法,主要用于开发型材、管材、板材等。随着塑木制品的多样化,如塑木多层复合管材、塑木微发泡地板,对挤出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研发方向是多层塑木复合共挤、包覆共挤、钢/塑木共挤、塑料/塑木共挤等。

模压成型方法与工艺是当前塑木复合制品研发的新趋势,如多层多工位间歇式、热挤冷压以及连续滚压式,特别是宽幅厚壁板材等大型塑木制品的开发,利用模压成型工艺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其他方法难以实现的产品。2、塑木复合材料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塑木复合材料以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和双重特性完全避免了防腐木在景观应用中的不足,在原生态景区的开发建设中出尽风头、独领,同时塑木复合材料因其安装快捷方便,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对自然景观的破坏,从而间接起到保护环境、享受环境的最终目的。

在现代园林景观中,为体现原生态自然景观效果,常见的塑木景观制品多为防腐木制品。但防腐木的褪色以及北方干燥气候与四季变化造成的开裂现象无法避免,自然腐烂也就在所难免。因此,一般防腐木制品基本3-5年就需维护和更换一次。既不利于节能、节约,也不利于环保和长效。

随着塑木复合材料制品的工业化,应用研究者突破了塑木复合材料制品的缺陷,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园林景观类户外制品要做到抗老化防脱色、提高使用寿命;对室内门窗及装饰件材料要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对房屋基础件承载类塑木制品要有很高的力学性能,需要进行增强、提高抗蠕变性等方面。因此塑木复合制品正朝着多功能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包括阻燃型、增强型、抗老化型、抗蠕变型、保温隔热型等。此外,塑木复合材料的选材也朝多样化、多品种方向发展,包括原料木粉和塑料。

3、塑木地板

塑木地板,顾名思义,就是实木与塑料的结合体,它既保持了实木地板的亲和性感觉,又具有良好的防潮耐水,耐酸碱,抑真菌,抗静电,防虫蛀等性能,是塑木地板系列与木地板行业合作的又一首创之举。利用木屑、稻草、废塑料等废弃物生产的系列木塑复合材料正逐步进入装修、建筑等领域。塑木地板成建材业发展新方向防水防潮高环保,塑木板材,结合了植物纤维和塑料高分子材料的诸多优点,能大量替代木材,可有效缓解我国森林资源贫乏、木材供应紧缺的矛盾,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低碳、绿色、可循环可再生生态塑木材料。塑木地板必将成为未来潮流趋势所在,对于消费者来说,塑木地板属于节能环保型的产品,不但能很好的控制有害物的排放,还能够做到地面的防水防潮等作用。

4、塑木其他应用

由于塑木的诸多优点,目前开始被应用于汽车内装饰、建筑行业、铁路轨枕、包装行业等方面。塑木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理想的环保型材料,成本低,而且能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正在逐步替代一些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由此可见,在未来塑木在性能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必然被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三、总结

塑木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理想的环保型材料,成本低,而且能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正在逐步替代一些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同时,除了对塑木产品特有的优异性能有足够的了解和信心外,也应该认识到,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它并不是万能的,一样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只有技术研发者和生产者正确的认识、科学合理的利用,才能更加促进塑木复合材料行业健康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环保产业市场前景篇10

关键词:河北省;红色旅游;市场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29日

近年来,河北省红色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完善了基础服务设施,运用比较科学的管理模式,大幅提高了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河北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河北省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资源整合方面和营销对策方面还有待完善,无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等,这些都将制约河北省红色旅游市场的长远发展,亦成为目前河北省红色旅游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优势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河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品种繁多,形态各异,有革命老区,也有战争遗址,还有许多革命烈士陵园,其中又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红色旅游景点,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河北省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优越的地理条件。河北省地处华北地区中部,环抱京津,濒临渤海,交通发达,尤其是距离京津地区只有百余公里,两市人口规模都在千万以上,消费群体集中;河北省作为沿海省份,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河北省经济的发展,且带动了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成为出游的首选。

(三)良好的发展机遇。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旅游业和相关产业都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国家的支持力度加大,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这也促进了河北省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另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相应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经济的发展也为旅游业创造了发展的机会;另外,随着“红色旅游”工程的启动,河北省旅游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使得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经济优势凸显;稳定的政治环境强化了中国作为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为河北省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

二、河北省红色旅游市场分析

(一)市场细分

1、地理细分。河北省红色旅游市场从景区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的类型等因素考虑,按照客源的集中程度可将旅游市场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一级市场,也可以称为区内市场,这也是景区发展的重点市场,主要就是景点周围的省内大中城市和城镇。其次是二级市场,主要是指的区外市场,即与河北省红色旅游产业相关联的省市,包括山东、河南等省份以及北京、天津等发达地区。最后是三级市场,指的是国内的其他省市地区和海外市场,主要包括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国际友人、回河北老家祭拜的老兵及亲属,这一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该继续保持和稳固。

2、人口细分。河北省红色旅游市场的目标受众从性别构成比例方面看,男女游客比例分别为70%、30%,相比较而言,男性游客占了其中的大部分;从年龄结构上看,景区的游客多以20~45岁的中青年为主,他们具有收入较高,闲暇时间充足,旅游热情较高等特点,是红色旅游市场的主体部分;从知识结构上看,包括具有专业储备知识的专家学者和一般旅游者两类,对于一般旅游者,他们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只是简单的游览景点,为红色旅游客源市场的主流;专家学者群体主要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进行实践考察;从收入水平上看,参加红色旅游的游客主要以中低收入为主,说明目前支撑全省红色旅游的主体力量是工薪阶层,他们构成了游客中的主体,应该予以重视。

3、行为细分。从旅游方式上划分绝大多数是个人自发或者是单位出行;从旅游时间看多数旅游行为主要集中假日出游;从旅游目的上看游客主要是游览战争遗址,学习革命事迹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一般情况下,中老年游客多数以怀旧或休闲放松为目的,以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等游客为主。这类游客有充足的时间,较高的收入和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另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体,这类游客一般多以个人自发和集体组织组织形式出游,主要的目的就是接受教育而进行的观光旅游,一般选择的景区比较近,停留时间短,由于学生条件的限制,消费能力有限,消费水平不高,更多的是偏爱价廉纪念品。

(二)市场定位

1、市场形象定位。市场形象定位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基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决定了市场自身形象发展的综合分析,主要包括旅游景点、景区、主题口号、图像、符号、代表性的景观等。对于河北省而言,红色旅游市场目前缺乏一个统一的宣传口号和市场形象。因此,应该根据目前河北省红色旅游业发展状况、价值观特点,从旅游市场各种约束条件中归纳出来。例如,“清新白洋淀,魅力狼牙山”等。其中代表性景观有:解放战争时期指挥中心西柏坡、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冉庄地道、白洋淀等。

2、市场空间定位。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可以分为三个级别的客源市场。一级客源市场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对河北省红色旅游有重大影响力的少数几个地区或国家;二级客源市场又称创新市场,这个市场中的地区或国家相对而言受到的旅游产业的影响力较低,是亟待开发的市场;三级客源市场是潜在市场,指的是对于河北省红色旅游的发展不能形成的直接利益关系的其他地区或者国家。

三、河北省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河北省红色旅游产业虽然起步比较早,但是由于红色旅游景区整体经济比较落后,且大部分景区位于革命老区或者是比较封闭的山村,很多基础设施都不健全,景区接待能力也比较有限。目前,只有白洋淀、西柏坡等几个景区接待设施游客条件和周边环境很好,其他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交通不畅,这些都大大制约了河北省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

(二)红色旅游品牌建设止步不前。目前,河北省红色旅游景区品牌建设止步不前,特有独立景区的品牌意识缺乏,无法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除西柏坡旅游景区品牌建设较早外,形成较完善的品牌建设体系,即“新中国走出来的”的形象已经深入身心,其他红色景区的资源优势还未形成明显的产品优势,还没有自己的景区品牌特色,没能通过品牌优势吸引游客,造成市场化进程缓慢。

(三)产品开发单一,缺乏新意,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河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多数还停留在待开发的状态,产品开发程度过于单一,并且是粗放型的经营,缺乏系统化的管理措施,产业化水平较低,使得一些景区还未能实现其价值;而一些正在开发的红色旅游景点在运营上仅仅以简单的参观为主,缺乏对景区文化的理解和参与度。另外,当前许多红色景点缺乏与当地风土人情、自然景观进行有效的结合,降低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除此之外,由于地域性差异现行的管理体制缺乏统一观念,各景区之间缺乏合作和互动,这就增加了不同区域资源整合的难度。

四、河北省红色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相应对策

(一)加强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建立统一的红色景区。自国家倡导的“红色旅游”工程启动以来,为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河北省应该以此为契机,树立区域间协同发展的观念,打破行政区域和地域上的制约,促进各旅游景点相互合作、相互依托,加快地域间各种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具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产品或服务,逐步建立完整的、适合市场需求的红色旅游产业体系。

(二)进一步完善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配套设施。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想使得旅游产业较好、较快、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因此,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大对河北红色旅游地区的资金投入,完善旅游景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因而来消除红色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落后的局面。

(三)打造更多的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品牌。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战略的实施,应当充分利用当地景区的文化特点和革命老区的风俗人情,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和特色品牌,使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朝着高效、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前进。

(四)逐渐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竞争力。加强红色旅游区域间的合作是提升红色旅游景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当前的体制下,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各个景点的亲密合作,彼此间进行资源和市场的整合,这样既能避免红色旅游产品和品牌在建设上避免重复和雷同,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正确处理好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众所周知,红色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避免粗放式的、无休止的开发,应该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谋求经济效益,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的发展。另外,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红色旅游经济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发展和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目前,中国的红色之旅的浪潮已经拉开。河北省极其丰富的天然的红色旅游资源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河北省旅游。事实证明,在红色旅游工程启动之后,从政府层面及时转变观念,政策支持到位,财政投入到位,各级管理到位,再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结合河北省旅游市场现状,开发更多的红色旅游产品,构建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产业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经济,把河北省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助推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戴欣欣.井冈山红色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2010.

[2]刘建平,伍先福,黄玲.红色旅游的三大功能[J].学习导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