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教育方式十篇小学教育方式十篇

小学教育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2:32

小学教育方式篇1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式教学;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阶段的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有效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观念,认识到目标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致力于通过目标教学法来切实提高当下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者。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和教学进度相匹配,教学进度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规划和安排,落实在每节体育课堂中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进度的要求来制定的;其次,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体育训练方面,由于每个学生体质的不同,身体所能承受的运动最大限度也不同,由于男、女学生生理结构的差异性,身体综合素质也不同。这些因素都应该被足够重视,在目标式教学法中实现分层教学,甚至个别对待。

二、理论结合实践教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有机结合起来。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理论学习和实际训练的综合要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学生在理论教学目标要求下的实践性和可能性,让学生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参与到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中,切实体会完成任务的自信和,逐步培养对体育课程的热爱。例如,教师在“跳马”项目的教学时,首先教师给学生耐心、详细地讲解动作要领,然后进行动作示范;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依照次序进行“跳马”;鼓励学生实现各组目标,给用时最短,失误最少的小组奖励“最佳跳马小能手”的称号;失误次数最多的小组进行小小惩罚,为其他小组成员表演节目。

三、改变教学评价观念,注重目标性和全面性

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对教学全过程的激励、调整和有效反馈。在体育教学评价方面,应该更新评价观念,重视目标式教学的实践程度和水平。不但要以教学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为标准,也要以目标制定后的具体教学情况和课堂实践效果为标准进行评价。单一、片面的教学评价已远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现状,针对性、全面性、目标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标准才能有效指导体育教学的发展。

小学阶段采用“目标式”教学法是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更是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方式篇2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近年来,新一轮的教改活动在全国的教育界如火如茶的进行。然而,无论是现代教学,还是传统教学,它们的相同点就是始终存在着教与学的关系。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根本上讲,改革的核心内容应该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在实践探求中,课堂也在静悄悄的变化,我们也不难发现课堂教学出现了情境化、生活化、平等化,引导学生的学习逐渐向自主化、探究化、合作化的方向发展。现在我结合我近年来的教学实际,说一说我对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认识及体会:

1对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认识

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转变传统单一的、被动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批判“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做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调查,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学习过程成为纯粹被动接受、记忆过程的弊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合作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的改变

2.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现代小学教学,已经进入非常注重以为文本,关注学生发展的阶段。抛弃了以前那种纯粹以考试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当然,也不是说应试教育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贡献不大,相反,应试教育甚至比现行的教育更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掌握方面更加牢固,但它却缺乏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帮助和为人处世、自我意识的培养,而这些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将是受益终身的,小学既然是普及义务教育,重心本来就不应该放在应试上面。那将于孩子的发展背道而驰。而幸好,这种情况已经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正确指导下,取得了比较大的改观,其具体表现在,如今的课堂,教师已经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发展起思维,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积极思考、发言的同学;可以看到在讲台上滔滔不绝阐释自我观点的学生。我想,这正是我们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教学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表现。

2.2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活动。在这一点上,我想说,我们的学生确实比以前要快乐得多了,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想尽一切办法,要让学生既能学到东西,又能够开拓思维,发展各方面的能力,还适当的加入德育内容,而这些教学方案,活动的设计和安排,无不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教学方法和思路的改变,可喜的是这种形势的发展,必定会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天地,和发展空间。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2.3关注细节,活用教学机智,在每一细处进行恰当的教育教学辅导,使学生能够健康发展。说到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师教的变化,不得不提到这一点,我们从智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到今天的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成长。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教师都开始非常的注重细节,因为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就可能让学生记忆深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工作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而让人高兴的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周围的同事们,都已经非常的注重这些,随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和辅导,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正应验了那句话:“先立人,后立说”。

2.4身教盛于言教,教师应该从我做起。这句话在我的记忆里面,是从读书的时候就开始由老师告诉我了,我当时只是有这个印象,但并未觉得有多少深刻意义。而今,我彻底的改变看法,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也因为现代教育理念和课改的春风,给我送来了自然与辽阔。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们开始更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比任何教育手段都来的直接有效。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3学的改变

3.1有主人翁意识,学会主动学习,将学习的动机被动内化为主动。现代教育理念下,因为教师教的改变,随之而来必定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这种契机下,学生们渐渐的开始由主人翁意识,由原来的被动的接受慢慢转变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应该来说是一种可喜的转变,因为由内而外的动力总是要比由外迫内的动力要强,而且更具有生命力。

小学教育方式篇3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及教学方法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逐渐成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能力的培养都很关键。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积极的开展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探讨,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本文将简要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小学体育;“目标式教学”;方法育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的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探究,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合理的通过“目标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小学体育教师还应重点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完善体育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的探究。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分析的重要性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教育部门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应运而生,这对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及能力要求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进行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分析,成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重视的教学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在结合实际教学活动的基础之上,合理的应用“目标式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之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体育学习的效率。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成为小学体育教师关注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主要有: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目标;系统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准确评价整体教学效果;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目标,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之一。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目标,要求体育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通过设计体育教学目标及创新教学方法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通过“目标式教学”方法,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同时,体育教师还应注意观察设计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周期,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因此,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目标,有利于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系统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应用中,系统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其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系统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体育教师为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通过安排系统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识,同时明确体育教学课堂的目标,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体育学习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系统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热情,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重视系统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这一教学策略。

(三)准确评价整体教学效果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准确评价整体教学效果,也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之一。准确评价整体教学效果,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基础。通过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对于学习目标是否达到要求进行评价,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准确评价整体教学效果,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重视准确评价整体教学效果这一教学策略非常关键。

(四)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

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重视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也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之一。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要求小学体育教师明确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年级体育教学目标、单元体育教学目标以及课时体育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在明确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年级体育教学目标、单元体育教学目标以及课时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之可以更加全面的接受体育教学活动。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结合小学体育教学需求,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的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满足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小学体育教学发展提出的需求,积极地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但可以完善以往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体育教师及时的发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接受体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及学习能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运用“目标式教学”方法。

作者:齐辉单位:四平市第一实验小学校

参考文献:

[1]哈妍.适应新课程要求,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2,(50).

[2]王剑.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03).

[3]马振井.关于强化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策略[J].广西教育(小教版),2015,(10).

小学教育方式篇4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教学方式改进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144

1前言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有教无类”的至理名言,提醒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人人平等的观念。对学生一视同仁,这在体育课上尤其需要重视。不管是竞技类体育活动还是合作类体育课程,我们必须更加关注那些体质较弱,身体素质不是太好的学生。

2小学体育教学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都过分注重学生的分数,尤其是一些所谓的主要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虽然素质教育推行多年,但是各阶段学校仍然无法摆脱一味追求升学率,过分要求考试成绩的局限。

在各个学习阶段中,小学阶段是体育课程最应该得到重视的时期。首先,小学文化课程任务相对较轻,有充足的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健康习惯。其次,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从小培养良好体质,培养孩子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兴趣,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巨大益处。再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对游戏、体操、各种体育器材有极大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3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问题

3.1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由于小学教育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有限,体育课程所占课时并不太多,在课时的限制下,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难免陷于单一化的泥潭。仅仅局限在完成核心教学任务,缺少相应的素质拓展和较为多样的活动内容。这样不仅会使体育教学事与愿违达不到最优效果,而且有可能会抹杀小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热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全面培养。

3.2体育器材没有充分利用

由于许多拓展性的内容没有搬入课堂,所以许多相关的体育器材不能得到充分的运用。比如球类器材,在小学低年级中可能涉及甚少,但是中高年级学生应该可以掌握篮球、足球、垒球等球类的学习要领。还有一些大型健身器械,如果孩子使用方法没有得到正规的教学,长期错误地攀爬、使用,可能对孩子的身体发育造成损害。

3.3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丰富

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上课模式非常单一,缺少体育课堂的活力和生气。虽然也有实践性的锻炼,自由活动中孩子们个性的发挥。但是,没有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穿插并用的局面。老师的讲授多过学生的活动和实践,无组织的散漫的自由活动多过老师精心策划的课堂体育游戏。在这样的体育课堂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相关的情感教育收效也不明显,如合作精神的养成、坚持不懈的意志的培养等等。

4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的改进

方式的改进是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的。而在这其中,教师居于纽带和主导地位,对教师的责任性和勤奋思考要求颇高。小学体育教学方式应向着多元化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的倡导是不谋而合的。所以,目前对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应提上日程,并付诸实践,落到实处。

4.1体育课堂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结合

体育并不是孤立的学科。体育与音乐、美术是相通的。可以在体育锻炼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小学生们对“美”的认识。在课堂中融入其他艺术形式如舞蹈、绘画、诗歌等,动静结合、文武并茂。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艺术修养的提升。如,体育课堂中适当添加舞蹈教学,美妙的音乐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再搭配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简单舞蹈动作,既可以让学生身体得到锻炼,又可以使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并且秩序井然。

4.2体育课堂让更多孩子获得自信

由于现在儿童普遍缺乏相关的体能方面的锻炼,所以体育课堂一度成为许多儿童的受挫课堂,尤其对于当下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城市儿童。所以体育课堂应注重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逐渐增强他们的体质、体力、体能,同时,让孩子获得自信,明白通过勤奋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道理。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是一门更容易让孩子获得对他们成长有益的自信心的课程,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比如在进行跑步比赛的时候,可以通过水平相当的分组,多次小范围的比赛,增加孩子胜出的几率,使每一个孩子在各自不同的项目上获得自信。

4.3体育课堂通过游戏让孩子收获快乐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他看来寓教于乐才是最好的教育途径。在对年龄较小的小学生进行初等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承这一观点,让孩子们在体育课中收获更多快乐,真正通过体育锻炼获得身心上的愉悦,心情上的放松。

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是最容易寓教于乐的,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各类有趣的小游戏。在游戏方面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类型的游戏,如“踢毽打靶”(在地上画出打靶的圆环,在一定距离向靶踢毽子),“风火轮”(几人一组通过传递讲一个布带旋转起来)等等。

4.4体育课堂应更多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小学生中即使只差一岁,兴趣、爱好、体能就会显现出很大差别。所以不能一劳永逸把某一个游戏或者活动,从一年级用到六年级。比如年纪较小的一二年级学生“丢手绢”这个游戏就可以让他们活动筋骨,非常开心活跃,但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就更喜欢竞赛类的游戏,给游戏计分会让他们更投入、更积极参与,如投篮比赛、射门比赛等等。

5结语

小学体育是孩子们走进小学以来最期待的课堂之一,而小学体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丰富多样,趣味横生的体育课堂,相信可以增强学生的热情,同时帮助孩子们打好基础,强健体魄,培养团队意识坚持精神。体育不只是简单的动动而已,活动可以引发孩子全身的能量,包括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意志。

参考文献:

[1]马建之.小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郑鹏福.小学体育教学方式探讨[J].科学之友,2010,(6).

[3]吴建刚.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进[J].中国农村教育,2009,(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小学教育方式篇5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贴近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2-0057-02

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不能总抱住一种模式不放,要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所谓教学方法贴近生活,就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根据学校设施,学生需求,将教学活动置身于现实的生活中,让每一个学生的心情在放松的状态下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教师要利用学校周围的环境和学生身边的运动方式来确定教学方法,将总课程的各个学习目标具体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具备的对周围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一、在内容的设置上。体育课增设游泳健体项目

近年来,学生溺水事故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习水性,缺乏正确的施救方法等所致。戏水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游戏之一,小学生练习游泳也是必要的,学会游泳也会有效预防一些戏水中事故。小学生学习游泳要保证安全,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慎重选择游泳场所,在水深不超过一米的浅水区进行,有条件的可请家长陪同。第二,凡患有心脏病、中耳炎、皮肤病以及各种传染病的学生不宜参加集体游泳。另外,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去游泳。第三,避免出现头晕、心慌和小腿抽筋现象。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喊老师或成年人前来相救。

小学生运动技能目标中有“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师用实践体验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到现实生活中的场地指导怎样了解水情,讨论水和冰等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避免危险的方法,比坐在教室里枯燥的讲解效果会更好。只要体育教师精心准备,认真实施,游泳中的意外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二、在场地的选择上,体育课增设郊游、远足等健体项目

现在城市里的人们长期受噪音、缺氧、拥挤环境的损害,身心机能的发展都受到了干扰,再加上学校场地有限,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课的模式固定不变,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每逢月末或重大节日,老师带领同学们离开喧闹的城市,来到空旷的远郊、湿地或公园等,面对清新的绿草青枝、俊秀的山川河流,同学们心情会更加放松,而且徒步旅行也锻炼了身体。这种教学方式简单易行,其乐无穷,值得提倡。一般是当天出发,当天回来,一次步行以6公里为限,事先要强调每人准备好一双舒适耐用的鞋子,并带些食品、饮用水备用,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有益处。

另外,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美好的日光、空气和水。这些因素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有极大的好处。合理地利用日光,可以促进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增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新鲜的空气能活跃人体的组织代谢,减少呼吸道疾病,提高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三、在时间的分配上,体育课适度增加游戏健体时间

相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效果会不同。通过游戏或比赛方法完成某些体能项目的练习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戏和比赛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如在篮球和实心球教学中,拿球、运球、放球的练习设计成猴子搬西瓜的小游戏。“头上胯下传球”、“腰部左右传球”、“双脚夹球跳去跳回”等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孩子人手一球,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像同学们喜欢的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跳绳、拔河、造房子、滚铁环等传统游戏,教师都可以改造利用。

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学校还应增设适合小学生兴趣爱好的竞赛项目,每学期组织几次全校性的适合小学生运动的竞赛活动,如:高年级篮球、足球比赛;中年级乒乓球比赛;低年级跳绳、踢毽子、羽毛球等单项比赛,甚至是小学生喜欢的拔河、跳皮筋等运动。通过比赛,提高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同时使他们在展现自我中,增强了体育锻炼的信心,小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性等方面明显得到提高。

四、在传统锻炼方式上,改早操、课间操为大课间活动

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的最好时期,由于学生整天埋头读书、写字,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再加上高质量的营养摄入又缺乏体力消耗,造成脊柱弯曲,骨骼不坚硬的“肥胖病”和“豆芽型”学生明显增多。早操、课间操时间短,学生往往忙于上楼、下楼,真正用于体育锻炼、身心放松的时间其实很少。事实证明,大课间活动能强身健体,能有效改善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的问题,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要因地制宜,在内容选择、组织创新上统筹安排,组织小学生所喜爱的活动项目,激发他们参加锻炼的兴趣,并加以有效的指导,使他们在提高体育素养的同时,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方法,充分体验健身的乐趣。例如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给学生留出35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跑操、广播操或韵律操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甚至在大课间活动时间增设校园集体舞、花样跳绳、踢毽子、拔河比赛等有利于学生健体的内容,将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如遇阴雨天,可改在室内举行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大课间活动要求师生全体参与,有序组织,避免乱跑等混乱现象。我校大课间活动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形成了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五、在与社会的联系上,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健体模式

小学教育方式篇6

德育是一种责任,一种关怀,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染与熏陶。这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去感染学生;从细节入手,去引导学生;从小事入手,去关爱学生。两个一直很调皮的孩子,看见塑胶操场上粘着一块泡泡糖,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把它抠下来。校长走过去用手机记录下这一镜头,学校把这件事放在展板上进行表扬,告诉孩子们,这就是最美的行为。把每一件小事无限放大,把每一个闪光点无限放大,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德育就蕴含在每一件小事之中。

二、营造美的氛围,用美感染美

我们把孩子最好的表现拍下来,站队进校园、站队进教室、安静过走廊、认真做值日、用心上好课、好好做游戏……把它们展示在教学楼的正厅,告诉孩子这就是“遵规守纪之美”,这就是“课堂之美”,这就是“校园之美”“安全之美“”活动之美”……教学楼前的芙蓉树,花开时节很美,可到了秋天,落叶不断。我们做了关于“落叶”的宣传板,贴上孩子们在操场上捡树叶的照片,贴上漂亮的树叶画。孩子们开心地围着看,他们在思考,也在行动。操场上,依然落叶飘舞,但落叶很美,孩子们很美。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纯洁、美丽的心灵,只要我们用心呵护、耐心浇灌。

三、拓宽美的渠道,感受无处不在之美

为了拓宽孩子美的视角,感受无处不在之美,十一期间,学校将美与作品征集相结合,鼓励孩子去发现、去寻找、去记录。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精心设计了宣传海报,也在广播里做了专题宣传指导,告诉孩子如何去寻找美,详细地讲解如何将自己的发现变为作品。十一之后,学生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汇集上来,有照片、有文章、有故事、有手抄报、有手绘画、有美景、有美人、有美事,也有美食……每一幅作品都那么赏心悦目。当50幅精美的作品展示在正厅的时候,每个孩子的心灵都被影响和触动,也勾起了孩子更多的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四、让美丽之花在校园蓬勃绽放

为了发现更多的美,也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近美,成为别人眼中的美。我们开展了“美在校园”小记者行动,招募了一批小记者,开辟一块“美在校园”展示栏。把小记者美的发现展示出来,每周一更换。也鼓励全校学生积极参加到小记者行动中来,一起去发现美、展示美、成就美。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断被发现,孩子的优点不断被放大,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一次好的行为被记录、被展示,内心充满喜悦而不断进步。小记者行动推动了美在校园的蓬勃绽放,孩子们心中有美,眼中有美,行为中有美,语言中有美,举手投足皆蕴含着美。

小学教育方式篇7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式教学法运用对策探讨

从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看,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过于陈旧,在实际教学中以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教授为教学出发点与归宿,在此过程中,学生兴趣缺乏且被动,教学质量与效率偏低。而基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下,积极将目标式教学法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科教学的目的性,为有针对性的落实教学方法并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保障,同时,从学生的需求特点出发,能够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观积极性奠定基础,进而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提供保障。

一、将“目标式教学”方法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在小学体育学科中,借助目标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当前学科“课时目标”、“单元目标”以及“学段目标”等的设置特点不谋而合,进而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因此,这就意味着将该方法运用于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具备着可行性。而在全面践行教改要求的过程中,借助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观积极性,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并在教师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下,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同时,对于教师而言,还能够以灵活教学方法的运用来迎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在自主探索以及合作学习中,营造良好师生关系与教学氛围,为提升该学科教学质量并落实教改的全面要求奠定基础。此外,在开展目标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这就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开辟了有效途径。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科学践行“目标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对策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对于小学体育学科而言,要求要在确保学生掌握体育理论教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进而为保证小学生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成才奠定基础。因此,对于该学科教师而言,在开展目标式教学法的过程中,要在科学设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身体素质以及兴趣爱好等,实现对教学目标的阶梯式设计,以此来逐步提升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比如:针对性格内向、身体素质偏弱的学生,一般而言,对于体育学科缺乏参与的兴趣,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教师就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来创新教学方法、手段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特点来强化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奠定基础。

例如:以“跳箱”这一教学内容为例,为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借助多媒体来播放我国体操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进而借助多媒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以体操运动之美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促使学生对体操运动能够有着初步的认知,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二)实现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系统化开展

教学实践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在实施目标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求要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具备相应的运动技能,进而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以系统性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实现教学目标。而从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育的实际特点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具备合理性,且要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借助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践行中,教师可借助竞赛法、游戏法以及体验式方法等来激发学生参与到实践中的兴趣与积极性,并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具备相应的运动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比如:以“障碍跑”为例,本节实践教学课的目标在于促使学生了解何为障碍跑,并能够掌握相应的运动技巧,而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于教师而言,则可以游戏教学法来开展系统性的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鸡毛信”这一比赛,提前设置好障碍跑的路线以及障碍物,并明确具体游戏规则,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进而以寓学于乐的方式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并为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保障。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式

基于目标式教学法下,需要针对是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落实科学评价,在此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要搭建科学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而实现对教学效果的明确,为及时明确问题并落实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奠定基础,以此来赋予目标式教学法以活力,为充分发挥出这一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并切实服务于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实际践行中,教师可借助观察以及测试等多种方式,从多维度来实现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方位评价,并结合学生所表现出的共性化问题等,及时采取完善措施,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并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保障。比如:以“往返跑”实践训练为评价内容,教师要在训练中引导学生把握住动作要点,并借助测试的开展来实现对学生的考察,通过对学生测试成绩的分析来明确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

三、结语

综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借助“目标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迎合了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之需,并为提高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提供了保障。在实际践行中,则要求该学科教师要在科学定位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体育教学实践训练活动的系统化组织与开展,并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模式,以此来充分发挥出目标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价值,在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促使小学生实现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汤薇.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07).

[2]商邦珍.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6,(03).

小学教育方式篇8

关键词:小学生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方式;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48-01

一、课堂学生素质教学

在课堂素质教学中,小学生要体验什么,探究什么,“课程目标”中都有具体的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使命,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批判性、创造性的过程。努力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地促进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增强素质协调能力。同时小学生的素质化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课堂的素质感受体验,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的感官体验作为学生兴趣培养的第一要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资源组成上的优化搭配,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不光是教师的思想要跳出于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束缚,还要与新时代教学理念进行融合,要从思想逻辑的角度对教学理念进行深刻的判断,要把高效的教育方式与卓越的教学思路进行分化协调,按照稳妥创新的思路对课堂的教学特点进行深刻的认知,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方案进行人性化多维度的系统教学。在教学资源的优化搭配方面各个学科要根据传统的教育教学要求,结合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建立多元化的个性教学体系,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与教育手段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对学生进行多方式的知识传授,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学习乐趣,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与基本功训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排除外来干扰,维持长时间的、集中的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力越强,注意力越高。所以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时刻注意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并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兴趣与需要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的注意力,它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学习才能愉快,才能有乐趣,而人只有在愉快和兴奋的状态下,才会具备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用一些变换并且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老师;需要依据学生们的梦想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通过对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价值观念的总结和优化,找出各个孩子的梦想取向的具体方面,对孩子自我梦想的树立加以深化指导,给出具体的发展前景,充分激发孩子为梦想奋斗的动力。同时依据优化的课堂的组织结构,具体分析出同班级孩子们梦想树立的共同点,找出实际的联系,确定班级梦想发展的方向,以此让孩子们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共同交流自己梦想的价值和自己实现梦想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找出孩子理想的班级状态的样子,促进同学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彼此合作竞争共赢,共同感受班级的温暖,努力打造班级发展的梦想之舟。

三、课堂素质化教学模式的打造

老师在寻求教学资源统一搭配的前提下,要着重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跳出传统教学思路的束缚;创新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打造新型化的课堂教育模式。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资源组成上的优化搭配,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不光是教师的思想要跳出于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束缚,还要与新时代教学理念进行融合,要从思想逻辑的角度对教学理念进行深刻的判断,要把高效的教育方式与卓越的教学思路进行分化协调,按照稳妥创新的思路对课堂的教学特点进行深刻的认知,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方案进行人性化多维度的系统教学。在教学资源的优化搭配方面各个学科要根据传统的教育教学要求,结合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建立多元化的个性教学体系,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与教育手段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对学生进行多方式的知识传授,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学习乐趣,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思想解放,自身潜力的开发,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在我国小学素质教育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的今天,要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地提高,不仅要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统一,还需要老师转变自身的教学思路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自身的教学态度,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方式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师;课程改革;教学方式

一、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式

一般而言,我们将体育教学方式划分为体育教学思维方式与体育教学行为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关注转变“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学生主体性”是要包含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与创建性”。所以,他们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在不同领域的内容皆有反映,学生会较为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与各项技能。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与学生是教学主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至于在教学实践中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老师作为思维的出发点。我们现在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也绝非对老师的作用全盘否定,而是要改变以灌输式为主导的教学。灌输式的方式显然早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也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现在我们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情感与意志进行关注,这也正是新课改时刻提倡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根本要求。

二、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式

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也并非是要否定教师的作用。老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思维方式为出发点。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动机、兴趣、情绪与意志等。新时期教师要切实转变,并且时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不断寻求与思考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与集体的学习行为,还有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等特点与规律,全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运动技能教学原理。我们现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有讲解示范法、直观法、分解完整法、情景法、体验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以上这些方法都可以给体育教师作为选择。不过这些方法是根据不同目标而创立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运用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理念来选择。因此,不同的教学思维方式将直接地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换句而言就决定了老师采用哪种教学方法。

三、充分利用多种化信息手段

有研究者指出,在对我国中小学老师大量的调查问卷中发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已在农村或者城市里的中小学中十分普遍。甚至在部分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都会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教

学,丰富课堂教学。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须要求中小学老师善于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为体育课堂教学增添新的特色。大量使用信息化方法,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体育课教学环境也得以改善,体育课堂教学将步入新的高度。

四、灵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所谓灵活多变的体育教学课堂就是指,教学的方式要从单一走向多元,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而服务。尤其是小学体育老师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必须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一定要充分利用与发挥不同教学方式各自的优势;要善于扬长避短,要根据课堂教学实践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善于灵活运用自己的特长与优点。这就要求老师根据所学动作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一堂完整的体育课堂,在课堂的不同环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要善于通过情景、体验、自主、探索、对话、反思、多样化等方式进行教学,不断提高自身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水平,以达到新课堂改革的要求。

研究也表明,体育教学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领导重视程度、场地器材、课堂氛围与师资力量的影响。从教师专业素养层面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受教师教学理念、教师专业技能以及教师对体育学科的认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余平.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式建构的特征[J].当代教育科学,2014(24).

[2]李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2(05).

小学教育方式篇10

关键词:器乐教学;审美教育;音乐素质。

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尤其是学生的审美教育普遍较低,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教育体制方面,教育改革滞后,影响了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多地方只在小学和初中一年级阶段开音乐课,在这以后直到上大学前的五年中,音乐教育就断了线,学生不可能系统地接受音乐教育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音乐教育。有的地方如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因缺少音乐师资等原因,不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不开或随意停开音乐课;有的地方音乐师资素质不高,糊弄音乐课,误人子弟;有的地方为追求升学率,挤掉音乐课,部分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有名无实。就是开设音乐课的一些学校,也因为缺少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存在着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的问题,教育质量优劣很少有人过问。致使学生在音乐艺术教育上"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音乐素质不高也就在所难免了。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现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艺术精品不多,在不少场所和领域里,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被粗俗的、庸俗的、媚俗的或格调低下的艺术形式所取代,由此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地冲击着学校正常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致使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审美素质低下,美丑不分。

一、音乐艺术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要使艺术教育真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必须首先解决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要充分认识到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要充分认识到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是推动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教育改革一个带方向性的大问题。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把由一切教育活动以在升学考试竞争中取得好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转向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得到提高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为学生学会作人、求知、健体、审美、劳动、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三要充分认识到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是贯彻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的需要。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艺术教育,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教育战线的思想文化阵地,把青少年一代铸造成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人,这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

二、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思路

世界各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器乐教学,将之视为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极好手段,如美国、朝鲜、日本、欧洲、港澳及东南亚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如此。当前,倡导器乐教学将有助于推动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所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学生学习弹琴与绘画时,双手必须做精细、灵巧的动作,这就使这些区域的活动力被激发出来,处于"兴奋"状态。许多科研成果表明,当学生学习与演奏乐器时,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使得反应更加灵敏,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对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开发,既表现在反应灵敏、思想开阔上,也表现在观察力敏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方面。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乐器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其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音乐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的性质。在我国,小学与初中阶段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的必须接受的教育,这个阶段的音乐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普及教育。现行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器乐教学部份指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文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音乐的体验,在学习器乐的进程中学习音乐,提高素养,以至受益终生,这就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的性质。由于器乐教学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又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要内容的一部份,同音乐教育一样具有"审美性"、"教育性""。器乐教学同唱歌、欣赏等教学内容一样,都是以音乐审美教育为宗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