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十篇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十篇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7:27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篇1

1.导入新课:教师询问学生对有关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

【设计说明】教师用通俗易懂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先畅所欲言,说说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从而导入课堂教学,为后来由浅入深的探究作准备。学生回答后,概括出目前主要的几种观点。

2.(多媒体显示)上篇:万物从何而来?――人类的追寻之路。

神创说:西方――上帝创造万物论;中国――女娲抟土造人。

外星起源说:生命起源于其他星体,后来才被带到地球上。

地球自身进化说:生命起源于地球自身的演化。

3.重点介绍生物进化学说。

(多媒体显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继承发展了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观,并用大量事实进行了论证,指出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诞生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

赫胥黎发展生物进化论: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论证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它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教师:这些观点到底哪个有道理呢,我们先回顾150年前人类起源大论战,看看前人的观点与争论。

【设计说明】结合多媒体显示的长颈鹿进化演示图引导学生概括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让学生学以致用,用进化论的观点分析问题。

4.(多媒体显示)你的祖父是猴子变过来的吗?1860年6月30日,英国教会在牛津大学精心策划了一场关于进化论的辩论会,这就是在人类科技史上著名的“人类起源大论战”。

【设计说明】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赫胥黎代表科学的进化论一方,威尔伯福斯主教代表神创论的一方,双方的根本分歧在于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威尔伯福斯主教猛烈攻击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理论是“猴子理论”。

了解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区别,了解人类认识不断提高是科学进步的结果和表现。

5.介绍前人的观点与争论后,教师询问学生今天支持哪一种生命起源观点,然后教师也来讲解自己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追寻过程。

(多媒体显示)上篇:万物从何而来?――我的追寻之路。

童年时代:从小父母外出打工,我是奶奶带大的,奶奶一直生活在农村,没学过文化。自从听了奶奶讲的女娲抟土造人传说后,我就相信了神创论。那时家乡的习俗,过年时要到神庙先祭神,还要跪拜,仪式结束后再准备吃年夜饭。

少年时代:学习了进化论,又特别喜欢外星科幻作品,相信进化论和“外星起源”的观点。彻底批判神创论,同时对于一些与神有关的祭祀活动也很反感,有一次因为过年时不肯去神庙祭神和奶奶吵架。

中年时代:时光飞逝,如今已经快到中年,回首万事,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思考。对神话故事也有新的看法,特别要把一般的神话故事同思想区分开来,现在过年时,我会先去祭神,再吃年夜饭。也许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也许是为了让奶奶高兴吧。不过老家的神庙已经倒塌,村里人就在家里简单祭神,没人再去重修神庙了。如今我觉得研究地球生命自身的进化比研究外星起源更有实际意义。如果地球生命起源于外星球,同样会面临着一个外星的生命是自身进化还是神创造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也特别敬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为科学所作的探索与努力。

【设计说明】教师讲解自身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作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参与课堂讨论,把本节内容有机贯穿起来,并以自身不断成长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力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践新课程倡导的教师真正做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的理念。

6.(多媒体显示)材料分析:阅读下面达尔文的生平材料介绍,概括达尔文作为一个科学家具备了哪些优秀的科学品质?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材料及回答略)

7.进化论还无法解决的三个理论问题,体现了进化论的局限,说明科学理论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和进化,从而讲解生命科学其他领域的探索情况。(材料略)

8.(多媒体显示)下篇:万物归向何方?

思维拓展:目前生命万物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很多生物正在快速灭绝,面对这一切,你认为地球上生命是该留在地球还是向外星移民?为此作为拥有高等智慧的生命――人类该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后概括)

(1)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2)大力发展航天技术、空间技术,探索未知的外星世界等。

【设计说明】增加这部分内容使课堂教学前后对应,让学生通过人类对生命起源及其发展的认识对生命未来发展问题进行关注,来培养崇尚科学、保护环境的意识,实现对生命起源问题教学的升华。

【课后反思】本节课中笔者运用人类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追寻之路和笔者自身对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的追寻之路两条线索,以及“万物从何而来”和“万物归向何方”前后对应来进行课堂教学。其中教师自身对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的追寻之路和“万物归向何方”这部分内容都是作者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开发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本节课中教师作为一个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对生命的起源问题展开探究,并且以教师自身三个阶段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作为另一条教学的主线以平等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探究,最后通过简短的“万物归向何方”问题的讨论实现探究的升华,把一堂介绍生物科学知识内容的课设计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课。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篇2

关键词:生命意识;尊重生命;敬畏;爱护自然

近年来,本地区重点高中发生了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佳而跳楼自杀的事,本校的七年级学生也有人因玩“死亡游戏”差点送命。这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事件都反映了学生对生命冷漠的现实。让人痛心不已。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希望,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次,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大气污染到水体富营养化,从疯牛病到艾滋病,从克隆羊到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我们应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近两年,我利用生物学科的优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着渗透生命意识的教育。

一、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伟大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生命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出现的,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任何微小的自然条件都有可能将生命扼杀在摇篮之中,所

有的生命都值得我们去敬畏。我在教授《生物的起源和生物进化》一节时,运用多媒体展示生命起源的过程和生命进化的主要历

程,让学生认识生命产生的艰难和漫长;教授《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时,给学生介绍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动物的语言”等生命现象,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世纪以前人们还沉浸在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和从大自然摄取越来越多财富的激动心情中,但一夜醒来,忽然发现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它所蕴藏的资源是有限的,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去不复返的。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永远是养育人类的母体,也是人类发展的最后界限。我在教授《生物与环境》和《生物圈中的人》时,指导学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学习了《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绿色植物,没有绿色植物,我们一天也生存不下去。

三、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宝贵,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每个生命对于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值得每一个人去热爱。我教授《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一节时,让学生体会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事件,每个生命总会经历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这一生命过程是短暂和宝贵的。在教学《生命的起源》一节时,用多媒体展示生命产生的艰难,进化过程中任何一点差错都有可能将生命扼杀在摇篮之中,由此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敬畏。生命产生后,物种的延续需要个体的繁殖,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生物繁殖的知识。如:在教学《植物的开花结果》时,让学生不仅懂得被子植物通常经过开花、传粉、双受精的过程,最后发育成果实、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还让学生认识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种子将不会产生。在教学《人的由来》时让学生认识到,在人类的生殖过程中,每次参与受精作用的有一亿左右,最后通常只有一个最健康、最具生命活力的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在母体中发育成熟,通过分娩一个新生命才来到世界。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来到世界上是不容易的,人是大自然神奇的造化,都是稀世珍宝,永远不要自轻自贱,也不要轻视他人。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我还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人生短暂,一个人怎样发挥生命潜能,使自己生活得有意义,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呢?

四、抓住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激发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播出的“复旦大学学生投毒事件”中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南京大学某学生把狗放在微波炉内观察事件”“活熊取胆”“踩死小猫”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我抓住这类伤害动物的事件,在学习有关动物的内容时恰如其分地加进去,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的理解,还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人的素质的生成机制是“活动”,换言之、人的素质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面对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人生意义的淡漠和青少年自杀、他杀日趋严重的现实,我们真的应该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

通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和开展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课外相关活动,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伟大与神圣,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情感和习惯;使学生认识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培养其珍惜时间的意识,从而努力学习生物和其他学科知识,充分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展示其才华,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人生的价值。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实行“生命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

责任。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篇3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理论最初由美国的詹姆斯・唐纳德・华特士(JamesDonaldwalters)提出。他认为生命教育即追求生命“成熟”,成熟不仅指身体的,还指个人与自然、他人、社会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生命教育旨在实现个人的完善。

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直到90年代末才开始受到关注,目前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综观研究者们对生命教育所做的界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将“生命”定位为“教育的内容”,认为生命教育即有关生命的教育。二是将“生命”定位为“教育的目的”,认为生命教育是服务于生命个体的成长、融会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三是将“生命”定位为“教育的主体或对象”,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既是教育“生命”――教育青少年尊重生命,又是“生命”教育――具有生命意识的教育。四是将“生命”定位为“教育的基础”。五是认为“生命与教育”间是多重关系,“生命”可以同时是“教育的内容、目的、主体(对象),以及基础”。另有研究者认为,生命教育就是要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建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命教育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认识生命,引发对生命的思考,意识到生命的珍贵,从而懂得尊重生命和爱护生命,并且通过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亲身的体验,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感悟。

一、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通过化学与生命的密切关系使化学成为进行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利用化学与生命相关的丰富资源,可以让学生认识生命,提升对生命的理解,进而珍惜和爱护生命。

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生命物质基础的科学视角,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生命,让学生从了解物质的生命入手,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从而提升他们对生命的情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命。

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摆脱单纯德育的说教,与学生自身和日常生活相联系,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思考与生命有关的问题,既对化学学习本身起到促进作用,又促进了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从化学的角度阐述与生命有关的现象,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神奇与珍贵,而且能使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以化学的知识和技能爱护生命,更健康地生活。

二、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路径

在化学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就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化学课程中,使生命教育成为日常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根据化学教学的特点,在化学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课堂渗透――化学知识学习过程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主要形式,通过化学课堂教学实施生命教育是在化学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路径。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适合的课堂教学,把生命教育渗透到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有关化学科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到化学与生命的关系,懂得欣赏和尊重生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并逐渐引导学生从爱惜自己的生命开始,扩展到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比如,在化学元素的教学中,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明白生命是由化学元素和化学物质组成的,引导学生联想到生命的起源可能是自然界的各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在氨基酸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介绍证明生命起源的经典实验――米勒实验,使学生明白在模拟原始自然条件下氨基酸形成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态度,激发尊重生命的意识。

又如,在讲解能量时,可以提到生命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从化学的视角看,人体内每一次生理活动的调节,都涉及成千上万次的化学反应,并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如以人体体温的调节来说,“人体体温的调节”将人体视为一个热力学系统,人体从外部摄取的食物中储存能量,通过中枢神经调节皮层下血液的流速,皮肤、肌肉的收缩等生理、生化的过程来实现对体温的调节。由此展示生命过程的复杂和神奇,揭示了新陈代谢过程可以看做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这样就把化学与生命自然地联系起来,既能满足化学学科的教学要求,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教育。

2.活动渗透――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体验

化学学习中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探究,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在实施生命教育的学习中,可以借助化学本身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

比如,可以从“化学与生命起源”、“化学与生命过程”、“化学与生命保护”三个方面引入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各自有关的材料、文献,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相应的方案,通过设计可行的实验,并操作来完成各个小组的任务,并根据实验的结果来展开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

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整个活动给予相应的指导,既要保证资料查阅的充足与准确性,又要保证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在学生遇到疑点或难点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得试验能够顺利地进行,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的结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时地给学生展开生命的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活动受到启发,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深化,通过化学提高对生命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

3.主题渗透――社会热点问题的专题讨论渗透

让学生在社会生活或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开展专题研究或主题讨论,从而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升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

如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等,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与交流,从中了解到一些不法之徒为了牟取暴利,全然不顾别人的生命安全,将廉价且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工业色素当做食品添加剂使用。通过分析热点背后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只有运用化学知识和规律深化对生活中饮食的认知,树立质量意识、规范食品管理才能使我们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进而树立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珍惜生命的意识。

又如,可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疾病的类型,联系当前高发病,如恶性肿瘤、艾滋病、糖尿病等,让学生知道这些疾病与当前环境的破坏、人类饮食生活习惯的骤然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让学生知道通过化学的发展,提高对这些疾病规律的认知、研制出一些特效药,是摆在目前人类面前紧迫的课题,也是当代青少年的责任。

参考文献: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篇4

关键词:生命教育化学教学活动渗透

化学是一门以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蕴涵大生命教育资源。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不少,我们要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认识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理念,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高中化学教师要努力把生命教育与化学教学相结合,适时、适当地将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元素渗透于化学教学活动中,将生命教育知识融入科学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感受生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和提升生命。

一、认识化学无处不在,感受生命之多彩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自然学科,人们的衣食住行处处都涉及化学知识,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如生活中,炒菜时,不小心把食盐撒到火上,立即呈现黄色火焰;长期用的水壶布满水垢,用食醋泡上几个小时,水垢不见了踪影;节日里五彩斑斓的焰火,带给人们无限欣喜。还有,金刚石坚硬无比,石墨却软而细滑,他们却都只由碳一种元素构成的;氧气是生命的必需,而臭氧则是生命杀手,他们完全同根,都是氧单质。再有,肥皂能去污;石灰块上洒水,能烤熟鸡蛋;结实的塑料衣架日久却变得酥脆。所有这些现象都能在化学的学习中找到根源,回答心中的为什么。如果老师抓住时机,使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令同学观察到生活的多姿,体会到化学的趣味,那么他们自然会感受到生命的多彩。

动物生命体主要都是由氧、氢、碳、氮等十几种宏量元素和五十多种微量元素组成的,这里面有原始生命草履虫,有在天上飞的鸟,有在水里游的鱼,更有地球的主宰人类,它们是那么的不同。生命的进化,物种的变迁,博大而神奇,欲探索之,离不开生物化学。了解生物化学,学生更体验生命物质的存在,体会来之不易的生命,认识到自然界每个生命存在的价值,从而更珍爱生命,发挥自己的潜质,将生命演绎得无限精彩。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领学生以“生命的观点”看待具体物质。如水不仅是一种物质,而且象征生命,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没有物质,更不用谈生命甚至人类,这就将知识理解成生命实践的一部分了。再如,碳、氢、氧、氮不仅是没有生命的元素,而且将它们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就形成有生命意义的蛋白质――人工牛胰岛素,知识与生命相关,学生的震撼必然带来对生命的感悟,从而感受生命之多彩。

二、了解化学中的危险,感悟生命之宝贵

生命何其宝贵,但又如此脆弱。一场大火,一次泄漏,一次爆炸……不知有多少无辜的生命就此陨落。化学物质很多具有危险性,使用不当便会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更甚可造成重大伤亡及财产损失,但如果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则不仅安全,而且有利于美化生活,提高生命质量。如臭氧有强腐蚀性,却是强杀菌剂,浓度适当便可用作医疗,饮食的消毒剂,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所以化学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合理使用化学物质,教导学生珍视生命,明白生命是不可逆的、不可再生的。

安全是种意识,有了安全的意识,生命才更可宝贵。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具有腐蚀性或毒性的物质,如果不慎接触到皮肤或误食如何处理,才能使伤害降到最低。如具有强腐蚀性的氢氧化钠不慎洒在皮肤上,如果立即用水冲洗,就可能烫伤皮肤,所以要先用抹布擦拭干净,再用弱酸硼酸冲洗,最后用净水冲洗,这样才能使伤害降到最低。

安全源自好的习惯,要引导学生习惯保护自己的安全,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习惯。接触化学药品前,首先了解药品的性质,知晓如何操作才是安全的。在做化学实验之前,牢记实验注意事项,学会保护自己与他人。在闻气体气味时,教师不但要强调不可直接对着试剂瓶闻气体气味,用手在试剂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中,以闻取气味,而且要监督学生习惯于这样操作为止。

知道与行为还有一段距离,安全一定要落实在行为上。只有落实在行为上才会保护环境不被破坏,保护生命的美好。这样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令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从而更珍惜生命,感悟生命之宝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传授,以使学生在危险或突发事件面前,镇定自若,从容应对,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和财产。

三、参悟化学规律,理解生命之内涵

化学是自然学科,反映了许多自然规律,我们要适时引导学生认识、领悟规律,从而为学生理解生命内涵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我们认识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核内质子数的增加,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但当非金属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一个质子,元素则变为惰性元素,几乎不再具有金属或非金属的性质,不过再增加一个质子,则元素又变成典型金属元素,使得周期又有一个新的起点,这种现象恰似成语“物极必反”。教师在讲到这部分知识时,不妨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由量变引起质变,物极必反的例子很多。如在学习中我们经常看到某同学英语入门,某同学数学开窍了。其实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英语的入门是建立在英语单词、语句、篇章大量积累的基础上的,数学的开窍是建立在数学习题大量积累的基础上的。生活中物极必反的例子也很多,如身体缺乏Vc,适当补充对身体有益,若补多了,反而成了毒药,有害身体。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篇5

    论文摘要: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出“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生态伦理认知,表达了“仁人恤物”、“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感,致力于“取物以时”、“节资护源”的生态伦理实践。这些朴素的生态伦理智慧开创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之先河,在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对当今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及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随着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也在日趋恶化:耕地锐减、植被萎缩、物种频亡、沙漠狂扩、空气污染、淡水危机……面对这些威胁人类生存的困境,世界各国都在竭力寻求解救良方。西方学者曾经感言:如果人类21世纪要生存下去,就要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的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民族心理,中华民族有利用孔子智慧解决上述困境的先天条件,它总体上讲求德政仁治,重视民生疾苦,强调人际伦常,追求社会和谐。在孔子的思想中多处涉及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问题,如“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生态伦理认知,“仁人恤物”、“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感,“取物以时”、“节资护源”的生态伦理实践。探析这些古老而素朴的生态伦理智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当今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生态伦理认知

生态伦理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春秋时期,由于科技文化落后、神学迷信盛行,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能力低下,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充满着神秘感,因此对自然界存在一种依附和敬畏的心理。孔子虽是当时的知名学者,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在论及人与自然(当时表现为“天”、“命”)的关系时也无法摆脱敬畏的伦理心态。

    孔子注重人道,淡薄天道,甚至“罕言命”“不语怪、力、乱、神”。其学生曾子对他评价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其中的“性与天道”各指什么?《礼记·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即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做事叫做“道”。“性与天道”关系如何?从《易传》中可发现孔子的观点:“天道变化,各正性命。”即天道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中使万物各得其性命,也就是使每一个事物都能够按照它本身的性质来发展。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在《孟子·告子上》中他提出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观点,即由“尽心”到“知性”再到“知天”的认识途径,认为人可以通过修心养性感知到“天道”。孔子在“天道”、“性”、“命”三者的关系l提出了由天到人、又由人到天的认知过程,即由“敬天畏命”到“知天达命”的发展过程。骆承烈先生也认为此处的“性”指道德,“命”指规律,天能够生长万物,也能给人以美德。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籍较多,《论语》最为全面,仅在《论语》中,“天”就出现过犯次,“命”出现过18次,“天命”作为一个完整的词出现过3次,这些论述都是分析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文本。

    在论及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时,孔子表现出直观素朴而又慎重务实的风格。在对待鬼神的问题上,孔子的伦理意识是“敬鬼神而远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鬼神”在当时都是超自然的力量,孔子对其知道得不多,故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但不盲从。当然,这也是由孔子“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所决定的,懂得不多自然也就谈论得少。在对待“天”的问题上,孔子怀着无比的敬畏,他已认识到了自然之天力量的伟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即客观存在的天不用说话,一年四季在不停地运转,自然万物在不断生长。加上受周公“以德配天”思想的影响,孔子推崇“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的圣人之道,他意识到了人应“敬天畏命”,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然而,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在遇到重大挫折或伤心透顶时,孔子还是难免归咎于天或命:“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亡之,命矣夫!”特别是对能做到“三月不违仁”的得意门生颜渊英年早逝发出了“隐!天丧予!天丧子!的无奈悲叹。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天”、“命”具有人格力量,具有主宰万物的能力;“天”既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之大”,又是其主观世界的“义理之大”。对于“自然之天”,孔子的认识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已经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理性倾向。这种认识也为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莱亡”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义理之天”,孔子的认识则表现出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守旧立场。《礼记·表记》曾载孔子言:“唯天子受命于天,士受命于君。”这就表明孔子在价值标准和思维模式上赋予了君权天授的观念。信奉君王为上天之子,作为天在人世间的代表,以“仁德”天子为最高代言人来转达“天命”。即使是在身遭困境时他也以“天命”不可违为伦理本位,坚信“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但孔子并不屈“大”、服“命”,他务实而不务虚,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无力改变“天”、“命”、但可改造自身,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加深对“天”、“命”的认知,只有具备了这种认识才能成为“君子”,其依据是:“不知命,无以成君子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押大人,侮圣人之言。因此,在孔子看来,“敬天畏命”的伦理意识是成就君子的必备条件,“知天达命”是君子必备的生态道德义务,但这种生态伦理意识和道德义务除了“生而知之者”是先天固有之外,一般人可通过“学而知之”。毕竟,孔子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为仁由己”,他看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君子应“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通过下学人事而上达天理。《易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其中的“厚德载物”也富含了君子对待自然万物应持的生态道德。君子在实际生活中不懈地“克己成仁”,自觉培养与天命相符的伦理观念,就能逐渐意识到天地万物是相关相联、共生共荣的。人可通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方式来改造自身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掌控自己的命运。

    孔子对天命的体认,主要表现在对“天道”和“人道’关系的认知上。如何贯通二者关系?在他看来,“礼也者,天地之序也;乐也者.天地之和,致中和,万物育焉。”此处他把天地万物的和谐与共生共荣纳人了“礼”和“乐”的伦理范畴,作为调整人与天地万物关系的道德规范,起到了“天人合其德”的功效。孔子积极人世的参政情怀和济世抱负,决定了他必然期待为政者应满怀“敬犬畏命”的生态伦理意识、俗守“知天达命”的生态道德义务、时刻履行“修德保民”的伦理使命,才能达到“与天地相参”的和谐境界

    在因袭周公“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的基础上,孔子认识到人与自然利害枚关,在其德政仁治主张中,就曾提出过保护人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应是为政者的首要职责。首先,孔子认识到了山川具有调节气候、养育百姓的功能,诸侯应具有守护名山、大川、百源不被破坏的“天责”。如“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王肃注:“守山川之祀者为神,谓诸侯也”韦昭曰:‘足以纲纪天下,谓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以利天下也。其次,他认识到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他曾言:’‘丘闻之也.剖胎杀夭则麟麒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同避)之,何况乎丘哉!”从中不难发现,孔子不仅把滥杀动物视为“不义”的行为,而且认识到此举会导致云雨不兴、鸟兽绝迹等生态环境失衡的恶果,像麟麒、蛟龙、凤凰等在当时都是象征社会和谐、国泰民安的吉样物,它们不光顾不仅意味着当时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昭示着社会环境的动乱。这种深邃的认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失为一种理性判断。如何获得这种生态伦理认知?他认为,只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才能了解和认识生物的生长规律,自觉把自己的言行纳人到“天道”的轨迹。人们只有惜守“天道”、“敬天畏命”,不做伤天害命、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之事,“天”才会泽慧万民,否则,“四海穷困,天禄永终”。虽然孔子对“天”和“命”有一份特殊的敬畏心理,但他从未服天从命,有时甚至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在他看来,“天道即人道”,“人道”重于“天道”,他一生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以“仁”和“礼”为大人立德,尽力倡导“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价值。

    孔子从揭示自然的本体入手,务实而不务虚,以求“仁”和践“仁”来沟通“人伦”和“天伦”之道,通过“天人合其德”,否定“宿命”论,最终达到“知天达命”。这些思想与“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剖胎杀夭则麟麒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等生态思想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他素朴而务实的生态伦理观。他力求通过人的主观努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又以“敬天畏命”的伦理心态为自己“人世”铺设了一个“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以“知大达命”及“天道即人道”理念,将天命与人命有机地结合,给人以“知天达命”的生命关怀,试图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和谐社会—“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fzll先进’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也是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所追求的目标。

    当前,我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除了使用经济、政治和技术等手段外,还要培养国民生态环境的伦理意识,使他们能意识到“天人合一”的规律性、能对大自然心存敬畏之情。生态文化“软实力”的巨大力量在今天市场大潮中更应发挥其强大功效。人只有对自然界心存一种“敬畏”意识,才不会去任意、粗暴、无节制地干涉和利用大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的言行才会有所收敛。

    孔子“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古朴的生态伦理认知,对时下我国公民生态伦理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它与社会主义生态道德体系的构建、对国民生态伦理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仁人恤物”、“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感

    孔子从“仁者爱人”出发,执着于“知人”、“立人”、“达人”、“安人”、“惠人”、“举贤人”等人道原则,对社会底层的“民”也富有同情心,忠告为政者要“使民如承大祭”“因民之利而利之”,以“耕也,馁在其中矣”安抚农民,并提出了一系列“庶民、富民、教民”的德政仁治措施,表现出重自然、重农业的伦理倾向,其“泛爱众而亲仁”观点中的“众”就包括“百物”在内,这正是孔子的“仁爱”由“仁人”延伸到“恤物”的具体表现。于是,他主张“无为物成,天地之道”,要求把“仁爱”原则由人延伸到“百物”,“仁人”应与“恤物”相统一。这一思想直接影响到后来孟子“仁民爱物”和张载“同胞物与”的生态伦理情感。而且孔子认识到“人伦”与“天伦”也是相互感应的,违背“人伦”要受尘世的谴责,违背“天伦”将要受到“天”的惩罚,如“获罪于天”,将“无所祷也”。这些思想为后儒的“天人感应”说奠定了伦理基础。《大戴礼记·易本命》也记载了孔子对自然生物关爱的伦理情怀,如:“夫易之生人,禽兽、万物、昆虫,各有其生。或奇、或偶、或飞、或行,而莫知其情。”“王者动必以其道,静必以其理。动不以道,静不以理,则自夭而不寿,妖孽数起,神灵不见,风雨不时,暴风水早共兴,人民夭死,五谷不滋,六畜不蕃也。”可见,在天人关系上,孔子已认识到“天人合一”的相关相联性,人是万物之灵,应创造潜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理性思考,培养对自然物的关爱情怀,自觉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志于道”、“志于学”、“反省内求”、“慎独”等方式,达到“知人”、“知性”、“知天达命”的功效,以谋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共存与共生共荣。

   当然,孔子是道德至上论者,认为只有人才具有仁义等道德,在天地万物中人具有最高价值。因此,当马棚被烧,孔子首先问的是:“伤人乎?不问马。在《微子》篇中也谈到:“鸟兽不可与同群”、“君子诽伤其类。”从中可见孔子已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正是因为人的价值高于动物的价值,所以孔子表现出重人命轻畜命的伦理情感。人是万物之灵,君子应诉求“成仁之道”、依“礼”“视”、“听”、“言”、“动”。故君子能“诽伤其类”,‘子’。“孔子作《春秋》,上摇之天道,下质诸人性。《易传》也以天、地、人三才之理作为自然法则,提出‘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日生’,把天地看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创造万物与人的流行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之善行和道德的根本基础”、孔子依据这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把人类的道德情感诉诸天地万物之间,并要求君子对待自然万物也要付之伦理情怀。“鸟之将尽,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表明动物对同类的不幸遭遇尚且知道表达悯怜哀悼的情感,人类就更不应该去任意、残忍地虐待、捕杀和吞食动物,而应担负起万物之灵的职责,体恤动物,自觉地去善待和保护动物,特别是幼小和繁殖期、哺乳期的动物。这里的“哀”和“善”就构成了孔子生态伦理的情感基础。

    山水是自然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虽然它们没有生命,但孔子对其也是情有独钟,他曾颇有感触地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和“仁者”均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他们心怀“敬天畏命”的生态伦理意识和“知天达命”的生态道德义务,从“天人合一”的心理情感出发,能体会到自然万物变化的无限魅力,感受到山水田园风光的无限乐趣,既有山清水秀的外部环境,又有心情舒畅的内心世界,快乐和长寿就自然而然了。而且此情此景下,人的创作灵感也极易迸发。如孔子面对滔滔江水奔流而下,就有感而发出对历史发展、时间变化的惊叹:“逝者如斯夫!“智者”和“仁者”正是孔子教育学生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孔子认为通过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能够启发人的观察力和提高人的想象力,培养人的合群性;学《乐》可以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审美能力,能够提高道德境界,有助于成就事业,即“兴于诗,立丁礼,成于乐”。在此,孔子把“‘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与君子仁人志士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把人伦道德与生态道德融通起来。难怪他强调“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种生态伦理情怀一直影响着后世的许多文人墨客对山水的热爱和讴歌,对成仁取义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当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态伦理情感的严重缺失,违背自然规律,急功近利地追求“金山银山”,只顾眼前利益,实施滥采乱伐、滥垦乱排等不良行为所致。当然,追求经济增长,是现阶段的主要目标,但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这点上,孔子是有深刻认识的,他也并非无视经济利益,但他求利是有原则的。他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就应证了现代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思路。发展经济决不能以高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就是我们要把握好的重要原则。只有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全球性问题才能得到缓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见效。

    三、“取物以时”、“节资护源”的生态伦理实践

    孔子是务实的实践家,他认为:“君子耻于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呐于言而敏于行”。在生态伦理的实践上,他也是积极付之以实际行动。

    首先,他把“仁之本”的“孝”纳入了生态伦理的范畴,把“孝”的原则推广应用于调节人与生物的关系,《礼记·祭义》曾载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匾。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力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匾矣。”又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是“仁”的根本,孔子把不按时节砍树杀兽看作是不孝行为,足可见他对万物生长规律的重视,对自然物生命的尊重,对维持生态平衡的理性判断。他还把用财物养亲视为奉行孝德的表现,而这必须适时断树杀兽才能做到。如果违时断树杀兽,就会断绝子孙后代甚至自己的财源,能够用来养亲的财物也就会匾乏,那就是不孝了。所以孔子极力反对竭泽而渔,主张适时节度获取生物资源,以不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基准,使自然物能够自然地持续繁衍。他本人也亲自实践“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行为。即不在大绳上系许多钩来钓鱼,不射歇宿的鸟。《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亦载孔子说:“开蚕不杀当天道,方丈不折则恕也,恕则仁也。”这些完全符合生态道德的弃恶性原则,使大自然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资料,自然物应运而生,自然繁衍,避免被斩尽杀绝。那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满足的是贪婪者一时的欲望,但他们得到的只是眼前的蝇头小利,毁灭了源头就无法永续使用生物资源,最终它们也将是受害者。把小树过早砍伐,把幼小禽兽早早吃掉,不仅使生物资源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而且是对生物资源的践踏。树木和禽兽的生长是有一定规律的,需要相应的生长期,破坏了它们的生长规律也就使它们无法为人类提供永续的有效利用。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篇6

此次研讨会探讨的主要内容有:

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张岂之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黄帝陵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是与目前的现实相关联的,认为“只有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对先辈们抱着感恩的情怀,且使之转化成对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礼赞,才能够实现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认为,“就清明节而言,感念先祖之恩应当是它要突出的主题,清明节文化的精义在于感恩”。同时又说:“人们举行祭祀时,求福的想法多于感恩的意愿,只想着从神那里得到护佑和帮助。这无可厚非,但不够理想。我们应当将其颠倒过来,把感恩放在第一位,这样会提升祭祀的层次。”(《感恩――清明节的主题》)其他一些学者在讨论中也多次指出,今年会议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明节是一个追思和感恩的节日,清明节就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把清明节看成是中国民族的感恩节,这是对中国传统节日认识上的一个创新。

二、对清明节生命理念的礼赞

把清明节看成是中国的感恩节,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清明节蕴含了对生命的重视;这不仅体现为具体的、物质性的“生命”,同时还体现为抽象的、精神性的“生命”。把清明节看成是感恩节,就在于对传承生命的祖先表达感恩的情怀。

对于清明节所体现的生命理念,学者多有阐发。西北政法大学赵馥洁教授认为,“清明节的节俗内容繁多,而贯通于其中的核心价值意蕴乃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怀”,“清明节是礼赞生命的节日”,这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的生命感通意识”、“寒食禁火的生命关怀意识”、“扫墓祭祖的生命承传意识”、“踏青春游的生命欢乐意识”和“插柳植树的生命培育意识”(《生命的礼赞――清明文化的价值意蕴》)。西北大学刘宝才教授则指出,清明节习俗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就是它特有的扫墓、踏青以及多种体育娱乐等节俗所蕴含的生命意识,清明节民俗文化的生命意识指“生命整体意识与和谐生存意识”、“生命可贵意识与生命担当意识”、“追求生命价值永恒的意识”(《清明节民俗的生命意识》)。河北经贸大学武占江教授则认为,“清明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鬼神巫术逐渐人文化的过程。从整个历史来看,清明节表现出了对民族生命三维――过去、现在、未来――的深重礼敬,显示了中国文化中蓬勃的生命活力。”(《生命的三维:清明的文化意义》)西北大学李浩教授则把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归结为“悲欢交融”,指出清明节有悲伤与欢乐两条情调相反的线索,“祭祖扫墓之‘悲’是节日的主题,踏青游春之‘欢’则是节日的重要特质,二者看似矛盾地统一在了清明节当中”(《三元归一,悲欢交融――唐诗所见清明节俗的文化意涵》)。对清明节生命理念的讨论,是本次研讨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三、清明节的精神价值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感恩节,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这表现在诸多方面。众多学者都从清明祭祖可以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激励后人人手论证。香港浸会大学吴清辉教授认为,“了解清明祭祖习俗中感恩文化,以及这种文化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可以把一个中华文化传统的意义提升到维系社会以致团结民族的层面上去”(《感恩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陕西师范大学朱士光教授则通过对云南腾冲县寸氏家族祭祀活动的考察,指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之清明祭祖活动中,始终贯串着既重感恩先辈,更重激励后人的文脉。其作用,不仅在奉先思孝,更在于促使子孙后世能光前裕后,既为家族添光彩,也为民族作贡献”(《清明祭祖:既重感恩先辈,更重激励后人》)。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葛承雍总编则把清明民族感恩与文化遗产传承联系起来,认为感恩文化是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也是文化遗产传承的前提、保障(《清明民族感恩与文化遗产传承》)。台湾东吴大学刘源俊教授则从清明节的“清明”二字人手,认为其为“清洁明净”之意,从而追求学问、政治上的“清明”,具体从“‘科学’之要义在达清明之理”、“‘民主’之要义在臻清明之治”、“清明之道赖教育”三方面进行探讨(《达清明之理臻清明之治》)。可见,清明节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无处不在,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清明感恩文化的内涵、来源、特点

感恩文化是人们在对家族祖先、民族共同祖先的祭祀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先祖的丰功伟绩的追忆,人们缅怀他们,就是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对本家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人们之所以对祖先感恩,这与敬畏有关。西北大学方光华教授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的几种表现,认为“敬畏”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报恩情怀,敬畏就是感恩的核心价值观(《敬畏与感恩》)。

感恩文化有众多的表现,清明感恩文化,即清明祭祖是感恩文化的核心,清明祭祖是从民族感恩上说的。对清明感恩文化起源的考察,首先就要考察感恩文化的起源,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陕西历史博物馆杨东晨研究员认为感恩文化的起源与祭祀文化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祭祀文化起源于原始宗教,形成于三皇时期,在五帝时期则有较大发展,感恩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祭祀文化是同步的(《隆重祭祀祖先,振奋民族精神――论祭祀文化形成与清明祭祖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教授则指出清明感恩文化是伴随清明节的形成而出现的,清明节伴随“后世祭祀活动的介入,使之被赋予了强烈的人文因素”,而且“随着唐宋明清时期对清明节祭祀的高度重视,其感恩的文化精神也被做了进一步深度地开显。民国以来持续进行的清明节公祭黄帝活动,使这种感恩活动具有了明显的民族感恩的意义”(《“清明”的嬗变与感恩文化的意义开显――兼谈黄帝祭祀的“民族感恩”意义》)。陕西师范大学赵世超教授还就清明节庆活动所蕴含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清明节是一个“送春迎夏”的节日(《浅谈清明节庆活动的原理》)。对于把清明祭祀黄帝看成是民族感恩,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认为这是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在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难时都能起到号召作用;辛亥革命的兴起与之就有密切关系(《黄帝与辛亥革命》)。

对于中华感恩文化的特点,西北大学张茂泽教授认为有理性与人文性两方面,它与西方的感恩观比较起来,“表现在感恩对象是神还是‘有功德于民’的人或物、感恩是信仰还是理性、感恩是进天堂还是现实地成就理想人格及建设美好社会这样三个方面”(《中国古代感恩观的特色》)。

五、感恩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

家族感恩,即儒家孝道也是中华感恩文化的表现,感恩是儒家“孝”道内蕴的一种文化精神。对儒家孝道的内涵,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大援教授指出:“孝,超越了个体家庭,通过‘慎终’来达到‘追远’,这种追远,不仅是对祖先的追思,也涵有对生命根源的追溯与崇敬的意味”(《慎终追远在儒家思想中的意义――对古代儒家价值体系的一个个案考察》)。清华大学钱逊教授则分析了孝的二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认为“子葬亲是出于内心的恻隐之心和亲子之情。孔孟所说,是孝的普遍性的基础”,而把孝同宗法制度联系起来,直接为宗法制度服务则是孝的特殊性,而且“孝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两个方面,也反映在孝的内容要求上”(《孝的二重性》)。徐州职业技术学院张俊相教授则探讨了孝的境界,认为“中国古代孝的观念,在爱亲的基础上,推而爱家、爱国、爱天下,有着深厚的形而上的终极根基和内在的、非功利的超越意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至善之境”(《中国古代“孝”的至善之境》)。

学者们还对儒家经典中所蕴含的孝道进行了分析。广州大学档案馆吴小强副教授就研究了《论语》和《孟子》的孝道思想,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建构和倡导的‘仁’的思想体系,其核心价值观是‘孝’的观念和行为,‘孝’的实质就是感恩”(《中国文化名著中的感恩思想――以(论语)(孟子)为例》)。此外,华中师范大学刘固盛教授指出,道教中也有丰富的感恩思想因素,老子“善”的思想就有感恩的意味(《论老子“善”的思想》)。

六、感恩文化的建设

对感恩文化的建设,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陆栋先生认为必须“要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超越的力度”、“要加强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借鉴”、“要重视感恩文化的制度环境设计与建设”、“重视整合中西文化中感恩文化资源”,从而提高文化软实力(《感恩文化建设从何人手》)。青岛大学徐宏力教授等则通过对具体企业感恩文化的考察,认为感恩文化必须同现实联系起来、必须付诸于实践(《蓝海酒店集团“感恩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湖南大学肖永明教授则具体讨论了清明感恩文化的建设问题,认为应从完善清明祭祖的礼仪制度和更新祭祀方式等方面人手(《清明祭祀文化散论》)。此外,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认为黄帝不仅是汉族的祖先,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的祖先,我们应该建立新的黄帝观和清明祭祀观(《感恩与少数民族》)。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生命教育

生命哲学是一种智慧和态度,是作为文本叙述指导人生的一个过渡,语文学科中包含丰富的生命哲学,需要语文教师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生命哲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结合文本中的生命哲学,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让学生敞开全部生命拥抱语文,领悟生命本真,肯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积极去追求人生理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①这里的人文性是指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而作为中小学的语文课程,无处不体现人的价值、人的情感和态度。大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语文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所以语文课堂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更能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对那些认知能力和认知心理都不是很成熟的中学生来说,语文这一学科还是有它积极的引导作用。语文教学具有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语文阅读资源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一、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本真

学生的教育大部分都是从学校获得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生命,去思考生命的本真,欣赏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珍贵。所以,教师要深刻挖掘文本中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引领学生探求生命之美,体味人性之善,欣赏人生之美。

在讲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时,要让学生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珍贵与伟大。《物种起源》中谈到了生命体的视觉开始于最为简单的感光细胞,这样的感光细胞能区分明暗,不能生成形象。这样的感光细胞在进化的集成中先是生成了一条视神经的简单装置,后是升级到了一种完善的视觉器官,使得生命体的视觉不仅能够区分明暗,而且能够辨别形象和色彩。从这里教会学生认识生命的本真,今天你所拥有的健康器官,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的珍贵。文中还提到,从单一触觉的身体方式感知到多元触觉合成判断的身体方式感知的进化,既显现了生命意识方式进化的自然史过程,亦显现了生命意识方式进化的主客共建的经验史过程。教师在讲解文本时,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出现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发生的,自然哺育生命,生命进化出人类,让学生认识生命本真,珍惜生命。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谈生命》说出了作者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文章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教师在教学时,要把这种精神渗透给学生。

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再塑生命》海伦・凯勒,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得到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灌注给海伦,深深的植于海伦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痛苦,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二、热爱生命、领悟生命意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生命可贵,人生易逝。所以,我们更应该热爱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

《热爱生命》中所提到的对生命的热爱,是个人凭借顽强意志,与大自然,与自己作斗争以求生存,但又不仅限与此,是淘金者在一种极度渴望生存下去的求生本能支配下所做的抗争。从一种更普遍的意义上讲,《热爱生命》是赞美一切生命体对生命的热爱,赞美生命的顽强与可塑性,在无情的自然法则面前,为生存而做的不懈努力。这种对生命热爱的精神让我们震撼。

《我与地坛》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神冥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中,逐渐超越个体命运的挫折和苦难,探寻生存的意义、死亡的意味和工作的价值,进而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生生不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可贵和值得珍惜。在生与死的挣扎中,身体残疾的史铁生能醒悟过来,重新认识生命。那么,四肢健全的学生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敬畏生命、追求生命价值

生命是可贵的,值得我们热爱和珍惜,所以,我们更应该敬畏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生命哲学,而且还要使学生渗透这种精神,不断追求生命价值。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中有一精彩句子:“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文中强调的是:整个生命的延续是以不惜代价追求“成功”“优胜”“秀异”“稳定”这些回报作为目的的。文章由树及人表达了一种感叹,从而领悟到生命的珍贵无价、生命的伟大,并因此而生“敬畏”“感恩”的。

《斑羚飞渡》歌颂了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的精神。为了使种群得以生存延续,在面临绝境时,老斑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无怨无悔,感人至深。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类社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样,不害人、不苟活,视死如归呢?可见,我们应该敬畏一切生命,因为世界就是由生命构成的。

语文教师要挖掘文本中的重要影响力的东西,大胆地唤醒文本中的生命哲学,让其在语文教学中崛起。在教学中紧扣文本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伟大和珍贵,从而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努力克服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1]梁惠梅:语文学科的生命教育[J].吉林教育,2006.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篇8

摘要:儿童生命道德的提出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而道德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生命,更来源于生命中的自爱。自爱观的提出为儿童生命德育的提供基本的依据,同时在自爱的深层次的要素中,儿童生命德育需要在保存自我,认识自我,成为更优质的自我的过程中,回归到最本质的自爱层面。

关键词:自爱;儿童;生命德育

1何谓儿童生命德育

1.1儿童生命德育的含义

说到道德,人们总是习惯性的理解社会中约定俗成的规范,惯例等社会性质的道德,然而人们忽视了道德最原初的动力来源于生命,来源于自爱。人本身与生命之间也存在一种道德关系。伴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人类的道德范畴已由“中观”的社会道德(人际道德)向宏观的自然道德(生态道德)和微观的自身道德(个人美好生活)两个维度拓展。[1]刘慧教授把广义的生命道德教育泛指一切关爱生命、感恩自然、追求生命意义的教育。狭义的生命道德教育主要是专指促进个体生命成为优质自己的教育。[1]生命道德不仅体现道德性,更要凸显生命性。由此我们界定儿童生命德育就是针对儿童关于调整人与自己生命、他人生命以及与他类生命之间关系的道德教育。

1.2儿童生命德育的提出

对于生命的关注由来已久,但是把生命纳入到道德教育的范畴,却是近几年对生命的高度重视的结果。把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范畴,凸显生命的独特性和高贵性。尤其是儿童生命德育的提出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1.2.1儿童生命德育提出的必要性

1)生命存在的不确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威胁生命的不安全因素反而增多。交通的发展,反而使得交通事故急剧增长;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多;物质生活的提高,却使得食品安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诸如此类的不确定性,对于没有安全保护意识的儿童来说,值得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2)生命意识的淡漠。媒体、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新奇,可是血腥暴力的刺激场面给我们的孩子带来的却是对生命的漠视和伤害。小学生自杀现象的不断上演,学校学生暴力事件的不断传出,儿童残害动物的事实一件一件都摆在我们面前。这种生命意识的淡漠必须让我们的教育尽快采取措施!

3)生命价值教育的偏失。物质生活充裕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反倒空虚了,由于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大,人们对于生命、生活意义的理解全部都用在了追求物质的享受中,不经意间传达给我们孩子的就是只有追求物质充裕才是王道,使得儿童的世界同时也充满了竞争、追求金钱、物质的享受。老师让一年级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将来的理想,一小男孩立刻站起来告诉老师:他的理想就是挣大钱,做大款,买豪车和美女。惊叹!儿童生命价值的教育亟待解决。

1.2.2儿童生命德育提出的可能性

生命系统是敏感的,善于适应的,甚至是智慧的。[1]爱生命是儿童的天性,然而儿童对于生命的好奇和不理解就可能对生命造成爱的错误。例如,一儿童喜欢蝴蝶,就和蝴蝶玩,不经意间蝴蝶丧生在他的脚下,儿童却哭着告诉妈妈蝴蝶死了不和他玩了。可见儿童对于生命理解就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只要我们施予合理的养分,一定可以绽放的更加美丽。儿童的特性告诉我们他需要生命德育。这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为我们实践生命德育提供了可能性。

2儿童生命德育的回归――自爱

2.1自爱论

2.1.1自爱的内涵

所谓的自爱简言之就是爱自己。然而深层次的自爱不单单是爱自己,同时也包括爱自己的什么,怎样爱自己,和怎样推己及人―爱自己,同时爱身边的人。自爱是不同于自私的,自爱是爱的基础,是惠泽万物的能源,能自爱的人才能理解爱的含义,并在提升自己的而同时,帮助和关爱身边的人。弗洛姆在《为自己的人》一文中就说到:“如果一个人有爱的能力,那么他会爱他人,也更会爱自己,爱自己与爱他人是不可分割的。”[2]

2.1.2自爱提出的理论分析

1)心理学分析。自爱的产生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人本心理学家们把追求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人的终极目标,同时承认人本性的存在。自爱作为人的本性,是一种心理需要。我们必须承认它的存在并发展自爱,以其在自爱中获得人的完善。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一定量的力比多,在婴儿时期,人所有的力比多是以孩子本身为对象的,弗洛伊德对它称之为“原发的自恋”。可见,自爱是最原始的欲念。

2)生理学分析。人作为存在体首先就是一个生理的人,撇开这个存在体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个存在体是其他一切的载体。古语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自爱首先要保护好生命的载体。亚里士多德曾忠告人们说:生命本身就是美好的、宝贵的;活着,好好地活着并感受着,这本身就是我们的存在,就是人的最高幸福。[3]既然生命本身是一个美丽,自爱更显得必要,来延续这种美好。

3)社会学分析。人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不仅有一定的生理、心理需要,同时也有社会需要。“自爱不仅仅是一种自我保存的被动感受,也是一种积极地扩大自我生存情感的能力,也就是把对自己的爱与外在于自己的他者联系起来的能力。”[4]由此,自爱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的背景而单独存在发展。

2.1.3自爱的要素

从自爱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自爱并不是表层的自己爱自己,自爱包含着更高的层次。梳理文献看到我国学者对自爱的理解。广少奎,陈仁荣在《论自爱――兼论学校德育的应对之策》一文中将自爱的要素分为:责任、尊重和认识自我,责任和尊重不仅包括自己也包括对他人的负责和尊重。[5]肖群忠的《论自爱》一文认为自爱包含着爱肉体物质的自我和精神道德的自我。[6]刘慧教授在《生命德育论》书中把成为优质自己作为生命德育的价值期望,成为优质自己,同样是自爱的一种更高的层次。总结以上笔者认为自爱的要素应该包含这几部分要素:保存自我、认识自我、成为优质自我。而我们儿童的生命德育正是回归于此。

2.2儿童生命德育的回归

儿童生命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我们进行生命德育提供了基本的依据,然而关于生命德育到底怎样来践行,尤其对于儿童来说,我们必须考虑其身心特点并采取适合儿童的生命德育内容。纵观很多的学者关于论自爱的文献,尤其是自爱观在道德中的论述,都提到了自爱是道德的源头,但是其最终落脚点还是在爱他人的围城中散步。对儿童自爱观只是简单的爱自己的生命,然后才去爱他人,其他并无过多的详细论述。对于儿童生命德育的自爱观,笔者坚持认为让儿童爱自己,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并成为优质的自己,才是生命德育最值得关切的。

2.2.1儿童生命德育回归于保存自我

从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来说,人类就是源于自爱的本能,才使得在各种自然困境中得以生存繁衍下来,并创造了今天灿烂的人类文明。早在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尔》阐释:“自爱是一切欲念的本源,小孩子产生的第一个情感就是爱他自己。”[7]我们的生命德育就是回归保存儿童这种自爱的本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1]号文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第6条:“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足见儿童生命的重要性。生命德育回归保存自我的观念,一改以往儿童德育中空洞、抽象的道德说教现象,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传授儿童保存自我的能量,是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

2.2.2儿童生命德育回归于认识自我

如果保存自我是基础,那么认识自我就是真正达到优质自我必经的过程。对于儿童来说,单纯的保存自我,往往会继续保持儿时的“以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生命德育不仅要回归保存自我,更要正确引导自我的发展。否则,自爱就是自私的表现。借用梁漱溟老先生的一句话:智慧回头用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有办法,此时生命不是蠢生命而是智慧的生命。对于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来说,认识自我更显必要。要认识的不只是自我的重要性,还有自我的责任,自我的局限和自我的优点,这是达成优质自我的保证。刘慧教授就曾论述过:生命是有智慧的,我们的生命德育一定要让儿童认识到自我的智慧。

2.2.3儿童生命德育回归于成为优质自我

“成为优质自己:生命道德教育的一种价值期望”这是刘慧教授《生命德育论》第四章论述的内容。成为优质自我,同时这不也是我们国家希望每个公民都能做到的吗?“如果每个公民都是目的,不是手段。每个公民都有不同的美好生活。”[8]对于儿童,成为优质自我不也正是父母想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最好表现吗?所以,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改变自己,做好自己,成为优质的自己。

3结语

生命道德源于自爱,终要回归于自爱。美国思想家弗洛姆说“人生存的目的就是要成为他自己,展现他自己的力量。”[2]《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儿童生命关乎着祖国的未来,保存自我,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成为优质的自我,应该成为儿童早期生命德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儿童生命德育需要回归到最本质的自爱层面。

参考文献:

[1]刘慧.生命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29,96,7.

[2]弗洛姆(美).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28.

[3]包利民,等.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m].东方出版社,1996:231.

[4]林壮青.卢梭自爱的政治认同能力[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0(4).

[5]广少奎,陈仁荣.论自爱―兼论学校德育的应对之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6]肖群忠.论自爱[J].道德与文明,2004(4).

[7]卢梭(法).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88,289.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篇9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研究》

开题报告

泗洪县第四中学《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⒈课题提出的背景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一方面,以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对自然的攫取所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在施展主体力量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发生异化,从而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二十世纪以来,工业社会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滥砍滥伐,无序开采,工业三废,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失衡,生活垃圾等,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直接涉及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危机,核战争,传染病等一系列问题威胁着人生命的存在。人类在向外太空进军寻找新的生存环境的同时,已对自身进行反思。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具主义使人染上了“时代分裂症”,“人生意义”淡漠和浪费生命,自毁他毁生命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青少年暴力;自杀,杀人现象十分严重,我国亦不例外。报载河南16岁少年刘某,因与女友吵架,竟丧心病狂地开着轿车朝行人一路碾轧,致使2死13伤。一位名叫小丹的14岁学生因成绩不好,被老师认为是差生,感到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活着没有价值而自杀……这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事实都反映了学生对生命冷漠,甚至冷酷的现实。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原因从根本上看是因为人类自身缺乏生命意识。儿童少年是未来的希望,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次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大气污染到水体富营养化,从疯牛病到艾滋病,从克隆羊到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第三,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涌现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生物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我们提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研究。

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⑴在生物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生命意识,即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伟大,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让学生理解人与它类生命的密切关系,树立热爱生命的意识;让学生认识人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等等。

⑵探讨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探索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索引导学生开展关于增强生命意识的研究性学习的途径;探索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性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⒈生命教育是当前关系人类前途与发展的重大课题。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早1968年就倡导和践行着生命教育思想;英国等西方国家从课程的角度提出了顺乎学生生命生长规律的“呼应课程”。近年来,“生命”、“生命活力”和“生命教育”等词语在我国论教育的文章和著作中频繁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回归生命,应当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的生长性活动,是教育的实现机制。如叶澜、钱巨波、杨四耕、刘慧、郭思乐等先生,都从生命视角对教育问题作出探讨。网上显示,近两年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有关生命的论文论著也不断涌现,并侧重于教育实践。目前与初中生物教育相结合,探索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课题国内外尚未见研究。生命教育必将是二十一世纪一个激动人心的教育。

⒉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本课题借鉴了生命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其主要观点是:①人最根本的是“生命”,教育应当以生命规律作为理论基础,依据生命规律施教;“生命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增强生命意识,构建生命意义,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实施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智慧的一代新人。②生命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必然走向,关爱人的生命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想思路之一。实施生命教育有助于解决当今人类的种种生存危机,有助于克服现存教育中唯理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倾向,克服现存教育的缺失和异化;有助于端正教育思想,科学施教,使教育走向健全与高效。

区别:利用生命教育研究理论研究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问题,主要研究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内容、途径和方法,重点是在生物教学中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实践和操作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⑴通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和开展培养学生命意识的课外相关活动,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伟大与神圣,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情感和习惯;使学生认识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从而努力学习生物和其它学科知识,充分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展示其才华,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人生的价值。

⑵此项课题探索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有助于丰富生物教学内容,促进自然学科与德育的融合,更好地发挥生物教学的育人功能,从而丰富生物教育理论。

四、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⒈课题界定

⑴本课题的含义:①利用生物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即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使他们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②探讨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⑵研究目标

①利用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即使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②探索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⒉课题支撑性理论

⑴生物教育理论。包括生物教学中关于生命发生、成长的知识、规律和生物教学理论。

⑵生命教育理论。生命是教育之本,教育应当按照生命规律施教;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构建生命意义,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我们将与时俱进,把最新的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入生物教育教学之中。

⑶人学理论。人是主体的人,人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人的先天素质和外部环境,而且依赖于人对自己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

五、研究内容设计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最为奇妙、最富魅力的一种自然现象,认识人与他类生命必须和谐相处,认识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从而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关爱他类一切生命。

⑴初中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

⑵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①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伟大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如在教学《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一节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生命起源的过程和生命进化的主要历程,让学生认识生命产生的艰难与漫长。

②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和《生物圈中的人》时可以指导学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③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命的短暂,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如在教学《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一节时,可以让学生体会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这一生命过程是短暂的和宝贵的。

⑶引导学生开展关于增强生命意识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周边生态及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自主探究性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调查、写出论文,将生物学知识与周边生态紧密结合,逐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⑷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性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①抓住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如“大学生伤熊事件”等,唤起学生的生命良知,激起他们对生命的关怀与热爱。

②利用“3.12”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以及“爱鸟周”等,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培养学生爱护动植物的良好习惯。

六、研究方法设计

⒈调查法,对七年级实验班、对照班的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⒉实验法,随机抽样、确立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实施渗透生命意识的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可控性实验。对照班进行常规教学。定期建立个体生命意识水平档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生命意识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⒊个案法,选择部分学生的生命意识水平发展状况进行跟踪研究。

⒋行动研究法,对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内容、途径进行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研究设计。

七、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在泗洪县第四中学和江苏省淮北中学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班与对照班均系随机抽样组成。实验班任课老师与对照班任课教师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与对照班相当,在实验班全面实施渗透生命意识教育方案,在对照班进行常规教育。

八、研究的步骤

⒈启动阶段:(2003.9——2004.1)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内容,确定课题研究人员,确定对照班及实验班,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⒉实施阶段:(2004.2——2005.6)

⑴完成初中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

⑵开展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研究。完成子课题:

①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热爱动、植物生命的教育研究。

②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珍惜生命(人)的教育研究。

⒊总结阶段(2005.7——2005.9)

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完成研究报告,总结论文。

九、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系列研究论文,展示活动

十、课题组成员分工

组长:钱维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篇10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82-001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我们习惯的“科学探究”就是观察和实验,特别是实验教学,如果教学内容不能做现场直接实验,就会束手无策,所以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一、运用资源探究――“开放”

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引领学生到校园、家园、社会、大自然中,去了解生物世界的轮廓,理解生命的本质。

开放校内资源

校园的草地、花园、池塘、大树等为学生研究植物、小动物提供了现成的材料,组织学生结合生命科学教材,有计划、有顺序、有层次地观察、研究大树、小草,寻找、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同点;观察叶的生命现象,比较新鲜的叶和落叶,明白叶的生命特征。寻访校园中的小动物,观赏金鱼,观察蜗牛、蚂蚁、蚯蚓,探寻动物的共同特征。在活动中,学生更加爱护动植物,潜移默化地增强了生命保护意识。

开发社会资源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大自然。校园外的动物种类多,学生乐于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研究它们的食性、运动、喜好。可以指导学生在家中孵小鸡,经历一次生命世界的体验。学生在孵小鸡的过程中,科学态度得到了有效地提升。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保护生态的责任感,健康的生活意识着实让我感动。带学生去郊外观察蝌蚪,对于蝌蚪的生活环境、卵―蝌蚪―青蛙的成长全过程都亲眼目睹。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对生命的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开发区域资源

事实上许多教学内容往往带有区域性,实际教学时就要相应地采取一些变通的方法,把教材的内容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观察水生植物》一课中,对于水生植物的观察,特别是对蓝藻的了解,我就设计与苏州太湖蓝藻大爆发联系起来,让学生去实地观察水藻的构造、危害,了解蓝藻对太湖水质的影响,并提出“捐赠花白鲢”的举动。

二、运用模型体验――“再现”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生命科学”内容。这些“生命科学”的内容分层次、有梯度地穿插在我们小学《科学》课本中,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科学”的丰富多彩。学生也发现了与之息息相关的生命世界是如此的奇妙而神奇。

如教学《跳动起来会怎样(二)》一课中,在“认识心脏”这一环节,借助心脏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心脏大小、形状,通过学生的眼、口,直观的解释,建立科学解释。让学生握紧拳头,更直观的认识到这“拳头”就是自己的心脏。将学生对心脏的认识提到了更高的层次,增强了学生的情感教育,感悟到生命的可贵。在模拟心跳的实验,体验心脏的工作中,让学生在连续而有节奏的握紧、松开拳头,仔细体会手上肌肉的感觉……学生一直带着“高兴、新奇”这样的心态去模拟,去体会。这样的体会自然是深刻的。再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模拟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的用力和血液运输形式。学生在反复的挤压过程中感受到心脏工作强度是很大的。

模型是直接观察,模拟是间接观察。在认识我们身体的内部时,运用了模型、模拟,将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有机结合,再现生命内容,将我们对身体内部的认识由“内”而显性到“外”,提高到新的高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自己的“生命科学”世界。

三、借用工具观察――“发现”

在小学科学中“生命世界”教材内容的教学时,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科学教师怎样利用好这些优势,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我认为前提是教师充分把握好“生命世界”教材的内容特点,关键是学生借助工具有效参与实际的观察活动,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逐步达到熟练运用。《显微镜下的世界》认识微观下的细菌世界。用放大镜观察微小昆虫,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比如细胞、水中的微生物等。对水中的微生物的观察要预先采集、培养,当学生在显微镜下发现一个未知的生命世界,无不为之惊叹。

四、亲历生命世界――“深化”

“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为小学生提供了诸多培养科学素养的机会和可能,使其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关注和人类生存等有关的重大问题,深化生命价值的意义。

要让孩子真正懂得珍爱生命,应当让他们经历一番饲养、栽培过程。在《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教学时,应该让孩子自己饲养蚕宝宝。在饲养中他们会收获很多,每天有记录,蚕宝宝除了吃桑叶还爱吃什么?蚕宝宝什么时候第一次蜕皮?一共蜕皮几次?什么时候接茧?什么时候蛾钻出来?变成蛾后会怎样?等等。学生观察起来格外仔细,反映出认真的态度和仁爱之心。饲养中,学生要查阅许多资料,了解蚕宝宝的特点、生活方式。如果有一天蚕宝宝不爱吃桑叶了,拉稀了,孩子们便会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为它着急。蚕宝宝死了,他们会伤心好长一段时间。在经历养蚕活动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教材引导他们养蜗牛、小鱼、小虾等。

五、经历探究过程――“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