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自然环境十篇农村自然环境十篇

农村自然环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7:45

农村自然环境篇1

关键词:资源型经济;农村;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7日

临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山西省的文化大市、资源大市和工业强市。世纪之交,煤焦铁主导的经济结构造成了一度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锲而不舍的努力,该市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8月下旬,临汾市通过了省创建环保模范城市领导组组织的技术审查评估,从污染严重的“黑帽子”到生态宜居的省级环保模范城。

党的十七大鲜明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的组成部分,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的高度。在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探索生态新途径、创建生态新品牌的要求。

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临汾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全面加强生态建设也进行了具体安排。临汾市是一个资源大市和农业大市,加强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对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条件、建设生态文明尤为重要。

“十一五”期间,该市编制完成了《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经济区划》、《生态市建设规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煤炭开采生态恢复治理规划》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等。煤炭资源整合后的129家煤炭开采企业也开始《煤炭开采生态恢复治理实施方案》的编制,《临汾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工作也已启动。这些规划及方案为全市生态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临汾市开展自然生态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通过宣传,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自然生态及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通过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通过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重点生态区域环境保护工作步入正轨。本着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实施严格保护,强化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连续几年组织各种形式的检查,严肃查处了违法建设、生态破坏、违法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内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项目的开发建设行为,保护了自然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通过近几年的工作,五鹿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新增了吉县管头山、安泽红泥寺、翼城翅果油树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个部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蒲县、乡宁、吉县等西山七县也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逐步进行。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市政府对采矿业进行合理规划,对矿山进行清理整顿,加大了矿山环境的执法检查力度,加强了对矿区的加填复垦和植被恢复等管理工作。煤炭资源整合结束后,该市启动了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其中,霍州煤电集团的白龙煤矿、李雅庄煤矿等一些煤炭开采企业的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已经实施;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的蒲县万家庄煤业有限公司、豹子沟煤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也已开始了《煤炭开采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及实施工作;截至目前,临汾市已建成7个省级生态示范矿井,有效带动了其余煤炭开采企业的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

农村生态示范系列创建扎实开展。“十一五”以来,临汾市共创建了1个部级生态乡镇(侯马市新田乡),1个部级生态村(侯马市新田乡南西庄村),18个省级生态乡镇,96个省级生态村,2个省级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点。侯马市、安泽县被命名为部级生态示范区,永和县、吉县、隰县被定为部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大宁县被批准为省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安泽县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生态环境监察十佳示范点之一,侯马市、古县被批准为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单位。乡宁县戎子酒庄的葡萄种植,葡萄酿酒被人们赞誉为生态经济的典型模式。开展生态示范创建的地区积极发展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部分地区已初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间,临汾市在对汾河、沁河及其支流3公里范围内的工业污染源实行分类处置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污谁埋单,根据主要污染物水质变化情况实施奖惩,同时开展了一系列重点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完成了汾河市区段、霍州段、洪洞段、襄汾段、浍河部分断面及洪安涧河部分断面的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沁河、昕水河流域部分断面生态修复工程也已完成。汾河临汾市区段已经建成全国一流、全省面积最大、标准最高的生态公园,成为了城市绿肺、临汾客厅,展示着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优美画卷。

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稳步推进,全面推动了临汾环境面貌的整体提升,也对下一步临汾市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二五”开局之年,随着转型跨越、先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深入开展,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农村生态文明水平,已经提到政府议事日程。

农村是污染减排工作的新战场,做好农村环保工作将成为减排的重要手段。应着重抓好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做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工作,必将对顺利完成减排约束性指标起到积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立和完善全市农村水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强化对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保护区;二是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推广新型养殖技术,从源头控制养殖污染;加强规模化养殖企业的清粪方式、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污水处理工程等的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三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结合农村沼气建设与“改水、改厨、改圈、改厕”,逐步实现村庄污水的达标排放和净化;四是积极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导农民科学施肥,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推行田间合理灌排,发展节水农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宗兆伟.辽宁省产业结构对环境影响的初探[J].环境保护科学,2008.6.

农村自然环境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有效结合

一、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环境因素,传统农业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由于地质地貌、文化习俗的差异,人们对异地观光和体验农耕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实施环境保护与传统农业文化的有效结合,是开发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很好途径。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正不断的将传统环境抛弃,而有的农村地区还保存得较好。值得一提的是要凸显乡村环境特色,只有对农村环境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足够宽泛的创作空间内,才能开发出具有特色的环境保护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不同地域的生态农业文化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去异地观察感受,从而领略某一特定地域的乡村环境和自然景观。农村环境保护不是单一的保护自然风光,还包括更多关于某一地区环境特色方面的内容,而且以乡村自然文化为主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活动,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农村的人文自然风光使乡村环境蕴含着淳朴的魅力,处处能让人们有一种贴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在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很容易让人进入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农村的环境保护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乡村环境将仍然沿着与生态、文化、自然因素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环境特色是一个地区发展农牧业产业的根基,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环境优势。今后的乡村环境保护工作将更加注重对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在文化参与、文化渗透的基础上进行乡村环境保护的深层开发,尽可能使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环境保护工作相融合。

二、大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在物质文明的同时有了对人居环境的需求,而参与极具文化意义的环境保护工作正是目标之一。目前大多数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们,渴望去远离城市的农村体验乡村生活,渴望在旅游过程中回归自然,渴望在获得自然野趣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乡村淳朴的民风,接近传统的乡村自然环境。近年来,各地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形势,调整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把美好乡村建设与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结合起来,探索有效开发途径。我国北方地区的大部分农村,既有自然环境资源,又有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资源,而且以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环境。环境保护工作需要面对当地极其丰富的地区环境特色,研究探索具有很大开发价值的环境保护工作项目。而且相对其它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乡村环境保护项目具有投资少,易于美化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等特点。长期生活在城里的人们非常渴望到远离闹市尘嚣的乡村,去感受安静舒缓的乡村自然环境,体验农家的温馨,能够和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可以从乡村优美的环境感受到喜悦,因而获得了人们的普遍喜爱。近年来我国大部分乡村的农耕环境正在改善,基础设施正在快速建设,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乡村环境保护工作又属于起步阶段,有着很大的研究探索价值。

三、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结合

在新农村建设实施过程中,同时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既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又能改变农村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所以发展农村环境保护产业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进行远景规划,坚持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搞好乡村环境保护,就要把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村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就要把开发新的环境保护项目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项目,大力改变农村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是当前的主要趋势,只有建立在农业生产和自然、人文环境融合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才有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依托。今后我国越来越重视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鼓励在乡村设立生态旅游区,开展有关生态旅游和绿色环境保护农业方面的培训教育工作,尽可能做到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四、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强化环境保护工作

新农村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做好乡村环境保护工作,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飞跃。环境保护工作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人心所向。新农村建设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注重关注乡村的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加强对已有自然环境的有效利用。在实施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注农业发展的环境需求和方式转变,关注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保护和传承农村环境优势。依托农村环境资源,遵循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城乡一体化开发思路,强化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在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要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大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注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最终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体现环境美的感受。通过实施环境保护开发项目,营造出优美的田园自然风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农业结合的乡村美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与绿色农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实施,满足人们对无污染环境和食品的渴望,使现代农业生产走向自然、回归自然,享受环境的恩赐。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需要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共同保障农村环境建设的持续发展。

农村自然环境篇3

一、目前农村环境问题分类

狭义的农村环境是与城市环境相对而言的,是以农民聚居地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及社会条件的总和。我国早在1970年就由农业部负责开展了有关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1994年国务院机构调整中,更是明确提出了“农业环境保护”的概念,并按分工管理的原则一直将其划归农业部管辖。之后在有关农村和农业的立法和国务院文件中,一般将涉及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概念统称为“农业环境保护”,特指对农业用地、农业用水、农田大气和农业生物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然而,在1996年国务院的《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则将农业环境保护中有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能赋予原国家环境保护局行使。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更是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能从农业部划归新升格成立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行使,农业部只保留了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赋予的“农业环境保护”职能。至此,在国家各类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中,农村环境开始全面取代农业环境。在其后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环境保护“十五”和“十一五”规划中都专门规定了农村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并且将原有的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的内容作为了农村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2006年的全国环境质量 状况公报中,也首次专章对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做了介绍。

就具体的农村环境问题来看,己经有诸多的研宄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罗列:(1)乡镇工业污染;(2)畜禽养殖业污染;(3)农业面源污染;(4)农村生活环境污染破坏;(5)农村自然资源破坏。

从己有的研宄来看,简单的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分类忽略了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特点以及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系统性,无法形成具体的、系统的农村环境问题解决方案。而从农村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来看,将其分为三个层面有助于提出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

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以自然村或社区为单元的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包括集体和个人承包的天然林,人工林荒山,河流,小溪。其在生态学上可以定义为除了农田,人工果园及农舍以外的景观概念。自然生态环境为当地社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产品,是保障农村环境美好的重要基础。森林破坏,矿产资源开采等,使农村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造成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饮水安全问题突出。

农业生产环境:主要是农户承包的农地以及经果林,畜产品用地等。化肥,农药的污染是农业生产方面的主要问题,食品安全主要由于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而引起。

农村居家环境:以自然村(社区)为单元的农村居家环境,包括农家、农家周边家禽/畜圏舍,饮用水源等;农村的居家环境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管理规范,脏、乱、差较为突出,特别是由于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的管理不当,极易造成生活污染和疾病的传播。

以上三个层面中,自然生态环境有着极强的外部性,需要全人类共同关注,需要国家的资金投入和倾斜以及生态补偿。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与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需要从市场入手,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的生态标准,建立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和产品的生态标准。而在农村居家环境方面,需要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规范人畜粪便设施的管理。

二、中国农村环境政策回顾

L对农村环境问题认识的开始

中国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关注始于农业环境问题,早在197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指出:“对我们来说工业公害是个新课题。工业化一搞起来这个问题就大了。农林部门应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农林又要空气,又要水。”1985年7月,农业部了《中国农业环境质量报告书(1983年度)第一次对农业环境问题做出了系统的调研。但由于当时对农村环境认识的局限性,使得政府只是过多地考虑到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

随着城市工业垃圾向农村的转移,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和分散导致农村面源污染的加重,我国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研宄才逐渐显现,1996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指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己经有了较大进展,既要肯定己有成绩,又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还相当严峻。城市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并向农村地区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这方面的工作要继续加强。”李鹏总理也指出“农村要重点加强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解决好农药和化肥的污染问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积极防治荒漠化。”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标志着我国对于农村环境问题开始有所重视,但是在农村这一层面上却未出台任何政策性法律法规。

2出台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具体政策

199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农村环境正式纳入工作议程;1999年4月16曰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共同颁布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在对农村环境综合考虑的前提下,提出了对秸秆的生态利用,强调农村环境治理的决心,它为农村环境的治理拉开了序幕;同年11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第一个直接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规范。随着该《意见》的出台,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开始有计划,按章程实施。

2000年《村镇规划卫生标准》的出台,对农村住宅建筑用地,村镇用地,乡镇企业,集贸市场,道路等设施建设做出了规定,并提出对农村粪便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表明政府开始重视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整治并迈出了第一步。200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详述了用于农村环境改善的资金解决渠道,提出了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为农村生态文明的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6年10月,《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对“十五”工作进行了回顾,一方面说“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得到重视,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得到深入开展,生态保护法规建设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坦陈:“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提出的措施:一是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大于20%二是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全国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达到15个左右,建成并命名15个左右生态市(县)创建400个部级环境优美乡镇和8000个生态村;三是加强立法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尽快制定《自然保护区法》、《土壤污染防治法》、《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生态保护法》等法律,制定《生物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物种资源保护条例》、《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规。

2007年5月,国家环保局颁发《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路,督促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2007年11月,由国务院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农业增长方式。2007年11月,国家环保局再次《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2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及了治理农村水污染措施,对农药的使用,畜禽、水产养殖等做出了规定,以确保农村水资源不受污染。

2008年7月24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了“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主要政策措施,中央财政首次设立了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安排5亿元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全国环境问题突出的700个村镇,直接受益群众达到400万人。

上述不同阶段中国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既反映了农村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过程,也反映出国家对农村环境保护曰益关注和重视的过程。

经济体制改革

三、中国农村环境政策存在的问题

1政策本身的问题

一是环境政策成本过高而且过于集中。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政府依赖的社会意识背景下,我国目前的环境政策为“政府直控型环境政策”,从环境成本和效率的角度看,这种环境政策过于依赖政府的行动,社会力量参与很少,从而出现政府成本过高而且过于集中的问题。丨3丨二是环境政策呈现出边缘化特征。由于中国现行环境政策的设计、执行和实施不能有效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决策过程的主流,不能从根源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因而呈现出边缘化特征,表现在环境政策的末端管理特征以及尚未建立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公平与效率准则未纳入政策设计过程、缺乏综合绩效评估、环境投资总量不足与低效率等。三是环境政策体系需要创新。学者陆新元认为,现行环境政策是在工业和城市污染防治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特点不同、环境问题的根源不同,其在农村的作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2政策执行主体的问题

一是农村环保机构的长期缺失和农民自身环境意识的薄弱,使得一些环境政策法规在农村得不到很好的实行,造成了农村环境状况的恶化。丨6丨二是对目标群体缺乏具体法律化的规定。我国现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农村环境立法需要保护的对象没有具体法律化的规定,存在农村环境管理执法中遵循的法律依据不明确,法律监督机制不尽完善,农村环境法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3政策执行环境问题

一是城乡环境差。上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工业化速度加快,随着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通过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通过农药化肥等工业品向农村输送,而需要消耗地力等环境资源的农产品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城,“这种转移实质上是营养元素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即为“污染下乡,产品进城”,并将农村的环境支出大于其所得到的环境收益,而城市的环境支出远小于其得到的环境收益的这种社会现象,称之为城乡环境差。丨8二是农村环境法律缺失和不具针对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己曰益凸显出来,这不仅影响着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也成为阻碍农业发展、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

4宏观环境法律和政策上的问题

Beyer(2006)认为在宏观环境法律和政策上,一些创新性和良好的条款促进了农村环境改善;同时在法律条文、政策执行和公众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这些法律和政策的效九Jmo和orter(2007)等学者对中国环境治理(envj_normenia[Governance)转型做了专门研宄。他们认为中国环境治理的转型趋势是:决定权由中央下放到地方,企业获得更多自主权,环境法规强化,但这种趋势亦对环境治理产生负面影响。政府、市场、媒体、公民社会不同程度地推动着中国环境治理的转型。

5微观环境政策和法规方面的问题

国外学者分析环境政策在农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时有趋于一致的看法,即:尽管环境法律框架己初步搭建起来,在实施中受保障机制不完善、资金不足、技术缺乏、人力资源短缺、公众意识尚待提高、环评不到位、机构设置冲突和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环境政策和法规还不能充分发挥其效力。此外,乡镇企业或农村工业化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极大。具体来说,Svaison(2007)等通过浙江余杭县乡镇企业对环境的影响这一案例分析,来探讨那些影响农村环境政策实施的因素。作者运用了Sinkule和oro|anQ(1995)的环境政策实施模型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对环境政策在农村实施中的障碍和限制(在县乡一级)做了细节的研宄。wag等人(2007)在《农村工业和水污染》中,也研宄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但具体化到水污染问题;作者也试图阐释:尽管中国有许多严厉的环境保护法律,但在农村地区的实施中却存在效力不足的问题(部分看法与上文作者相同)该文作者还认为农村水污染问题的解决不在于设计一个更合适的治理体系,不在于更好的政策指导或资金,而是在于变革支撑农村发展的模式。作者认为环保法规在农村执行的低效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立法和执法机关并没有考虑到农村企业的独特本质和在农村地区法律执行遇到的困难。13Jprncll-Z-ka(2007)认为可持续农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中国农业的两大主要任务:粮食安全(数量)给土地和环境带来很大压力,食品安全(质量)则依赖于良好的农村环境。在粮食数量、食品质量、环境保护之间求得平衡或妥协的“绿色农产品”政策并非良方,把耕种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的有机农业才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核心。[14JGai和Yu(2007)认为农村的能源使用也是与环境保护高度相关的。传统的能源使用方式(秸杆燃烧等)对环境和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然而政府在农村推出的集中生物质能燃烧发电的清洁能源方式的有效性也受到质疑。再生能源分散化使用可能更值得在农村推荐,为此政府需要在资金、税收、技术、服务、培训、部门合作等方面改善其政策。Bennett(2007)从西方学者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另一项重要农村环境政策--退耕还林认为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村环境保护有积极作用。该政策在制定上具有创新性,体现了“去集中化”和“自愿参与”的原则。但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目标设定、补偿、旧的思维定势等)妨碍了政策的有效性。

四、基本结论

从现行的政策制定和采用的策略,也可以看出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上还在沿用城市环境治理的思路,即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具体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执行和保障过程中,国家强调的是执法体系建设和执法能力、执法意识的提高,环保设施的投入和环境工程的实施。尽管在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具体的规定和标准(例如生态村的标准,秸杆的燃烧等)但缺乏实现这些规定和标准的具体手段和行动。有些农村环境问题,例如农田面源污染,根源出在市场方面(有很多的例子表明农民把出售的农产品和自己消费的农产品分开生产,说明农民清楚农产品的安全性)因此,保护农民的生态产品,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制定适当的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和标准,是解决面源污染更为关键的因素。总的说来,政策层面忽略了谁作为主体进行农村环境保护,忽略了最大的受益者主动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决策和过程中并受益的结果。环境保护部出台的“环保小康村建设”,说明国家己经把农村环境保护的行动落实到村这个层面,但依然缺乏把环境保护与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有效措施,村民缺乏参与的动力。回顾以前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在以下方面还面临巨大的挑战:

1注重农村环境的问题而忽略了与农村环境密切相关的群体-村民

目前,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中,对污染的方面和污染的程度关注较多,制定了多项污染防治措施。这种视角实际上是以外部人的角度来认识农村环境问题,关注的是外部人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关系。但要使当地人有动力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必须以村民为中心来进行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分析,从当地人受益的视角出发,构建行动。例如,促进村寨的自然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好转,建设卫生健康的家园。这样,村民才有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

目前,居家环境保护是最能体现村民参与的层面,村民也就有较大的意愿把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管理好。居家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环境保护的问题,这需要长期的健康卫生教育,饮用水设施的完善,居家环境卫生的管理,一级社区组织对垃圾、污水、粪便的集体管理。总的说来,这个层面的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人素质提高的过程和农村基层组织化建设的过程。

在农村生产环境方面,农村中以家庭为主体的小型生产单位与大市场割裂,在农产品生产标准上,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就不仅仅是农村的责任,更多的是市场交易的责任,市场愿意用较低的价格购买农产品,这一方面使城市人承担了农产品的负外部性,另一方面也使农业生产环境持续恶化。

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没有体现当地人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因此,在产权的保障方面,在生态产品的收益方面必须保障当地人利益。

由于政府制定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时缺乏宏观的视野,在具体问题上又没有清晰的分层,因此,其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真正体现环境外部性的特点。

2强调防治污染而忽略与农村社区发展的联系,村民缺乏环境保护的内在动力

毫无疑问,政策表述了农村环境方面的问题和严重性,并提出了防止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措施和执法要求,这是沿用城市污染防治的思路和手法来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例如,详细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包括乡镇工业污染防治政策、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防治政策、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政策、农村生活环境保护政策和农村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等五方面内容。但谁来进行农村环境保护,谁提供资金进行保护,政府各部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创制什么样的政策环境来推动农村环境保护,村民如何在参与环境保护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利益,却是政策制定中缺失的内容。

3注重农村环境保护的结果而忽视了农村环境保护的成本

针对农村环境面临的问题,多数的政策倡导是进行工程性的环保设施建设和保护工程本身的开展,这些方案体现了外部人对环境保护的视角,即资金投入是解决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而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并没有内化为社区自己的问题。外部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应用到关键的方面,例如加大农村生态产品的补贴,创造良好的生态市场条件,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等。实践证明,失去社区的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成本会相当高,而且没有持续性。从十几年前贵州尝试过的参与式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经验一一“草海模式”可以看出,参与式自然资源保护的核心是把当地的老百姓由原来的自然资源破坏者,转换成为自然资源的保护者,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本被极大的降低了,但这一切过程都是在当地社区发展为前提的基础上进行的。农村环境保护的思路也应该是这样,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推动老百姓对环境保护的参与,这样才会激发当地社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农村环境保护的成本和效益并非是以简单的资金投入来计算的。农村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当地人对农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效益的产生,环境卫生状况改变以后带来的人的医疗成本的降低,集体力量的壮大,都体现了农村环境保护的效益。

五、农村环境保护的一些新思路

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在思路和政策制定上必须包括三个层面(即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的居家环境)这三个层面的策略应该不一样;同时,应以村为主体,综合各部门的资源,通过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1构建新型的农村环境保护体系

从农村的居家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整体结构出发,建立完善的包含三个层面的农村环境保护体系。

农村的居家环境保护,可以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将环境保护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结合在一起。在村民能力建设,社区组织建设,用户付费的基础上进行居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同时,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规范和完善人畜粪便设施的管理。

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与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市场入手,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的生态标准,建立农产品的生产标准,产品的生态标准,市场准入制度等,在信息公开等方面,消费者也需要在环保意识方面得到提高。

自然生态环境有着极强的外部性,需要全人类共同关注,需要国家的资金投入和倾斜,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将成为重要的手段。

2环保机构从执法机构转变为服务机构

政府机构投入资源,进行农村环境保护的治理,是一种常规的方式。目前,国家环保部在农村环保方面投入逐年加大,但是,这些资金多用于环保设施的建设和污染的防治。在农村环境保护的设施方面,即使环保系统意识到了农村环境保护的特殊性,其依然需要加强基层人员在具体微观操作方面的能力建设以及树立服务意识,而非简单地和单一地参与执法过程。

3统一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

农村的发展是多部门共同投入,共同推动的一个过程。在中国部门条块分割比较明显的状况下,投入的项目并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如果能够制定共同环境保护基础上的发展目标,并形成多部门合作的机制去共同实现这个目标,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有效推动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

4以村为单元,当地人为主体,使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紧密结合

要相信农民,认同村一级的管理能力。具体的途径是:在村委会、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提高农村社区的组织能力、公共管理能力,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并有效落实制度。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活动和社区发展结合在一起。例如,发展生态农业,防治农业生产的污染。特别在西部的贫困地区,贫困与环境有很强的关联,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的扶贫项目理念和工作思路显得尤为重要。在扶贫干预活动中,引导村民与卫生、林业、环保部门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做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农村自然环境篇4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更加和谐的生态家园,农村的发展任重道远。长期的二元结构模式,使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城市差了一大截,农村环境难尽人意。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虽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区的经济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区的农村涉及面广,一些边远小村依然非常落后。为了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我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作出初步研究和探讨。

一、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一)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加大了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全区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主要表现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水库加固、国土整治、矿山整顿、改水改厕、、改灶改路、能源建设等方面;重点区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启动;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稳步发展。近几年来,政府花了大力气,加大和环境治理力度,综合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推行无公害的农业种养方式,尤其是在农村沼气建设工程方面,“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工程”、“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等先后在全区铺开。

(二)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仍然存在的问题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我区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和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和面源污染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突出表现在:澧水流域永定段及其支流生态环境恶化呈加速趋势,辖区重要水库、湿地日趋萎缩,一些乡镇和区域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加剧了干旱、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植被退化、山地石漠化;有林地、多林区的乱砍滥伐,致使林草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矿产资源的乱采滥挖,尤其是沿河、沿坡的开发不当,导致崩塌、滑波、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全区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区的面积不断减少,栖息地环境恶化,珍贵药用野生植物数量锐减,生物资源总量下降;河(库)污染严重,渔业资源衰遏,河岸侵蚀问题严重;农药、化肥和农用薄膜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土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生活污水、垃圾的随意倾倒、堆放,导致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将严重制约我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污染加剧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1、目前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我区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逐渐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逐渐集中。这使我区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害。不仅如此,近几年来,我区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这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因此存在着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的现状。我区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另外,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以前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特点的。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包括卖化肥和农药等。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我区在环境保护建设中,严重存在着城乡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的不协调问题。长期以来,我区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另外,目前我区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政治目标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政绩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样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公共服务,即便农民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3、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我区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4、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

5.农村环保法制不健全,使我区环境保护缺乏有利保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农村环保立法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初步形成了一个以1989年12月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川,诸多环境法虽都涉及了农业环境保护,并对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法律法规体系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未能将农业环境与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而且,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程序法方面的有关环境评价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法等。二、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足。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仍是按辅原则为依据的统分结合的多部门、多层次的执法管理体制,这样形成了执法主体势力割据的局面,致使权责不明,权力过于分散,从而使一些省、市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变成了本地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为了一味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甚至乡、镇领导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自然一切就都会搞好的,而对环保法置之不理,造成了地方保护主义极为严重。三、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淡薄。我区大部分农村干部,政策性意识浓厚,法律性意识较淡薄,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给以政策化,以政策的原则性`实践性、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造成农村市场经济法治建设障碍重重。再由于农村环保法在我区大多农村干部群众头脑中仍是一个未知数。从而出现了一些农村干部为了本乡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不顾,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策略采发展经济。同时,一些农民缺乏接近环保法、了解环保法,认识不清环保法的内在经济动因,而为了自己一时的经济利益滥伐林木,大肆捕获珍稀动植物,过度放牧,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主要内容与目标任务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1.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推广使用电、水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十一五”期间,使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达到20%以上。

2.结合生态区创建,大力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十一五”期间,使全区农村空气、水、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饮用水合格率达到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3.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对严重缺水、无路、少田地等居住条件恶劣地区及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农村居民实施搬迁,向集镇或农村居民点集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二)防治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禁止向农业生产基地超标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倾倒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和城镇生活垃圾,控制工业、生活“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2.开展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全区推广农林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开展农业有机废物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的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大力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使全区农药使用强度控制在6.0公斤/公顷以下,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260公斤/公顷以下,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达到15%以上。

(三)保护、合理利用与增殖自然资源

1.切实加强水、土地、森林、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严格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对资源开发重点建设项目,要求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2.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河(库)源头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及生物多样性丰富典型地区,抓紧新建、扩建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三、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1.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要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积极协调和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区直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应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应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与管理,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二)财政倾斜,市场化运作,为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投入保障

1.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建立政府引导资金,通过政府投入、股权收益适当让利、财政贴息、前期活动补助等,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探索水权转让、矿业权招标、水域有偿开发等,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2.积极争取上级环保部门的资金支持。一是争取本级排污费资金的征缴返回,保证每年拿出50万元用于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争取国家、省、市环保专项资金的投入,要在污染源专项治理、区域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改水改厕、能源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

(三)完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加强我区农村环保法的保障作用。(1)、扭转人治化,加强法治化,推动我区农村环保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强法治化是我区农村由以人治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法治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客观需要,是我区农村法治建设的关键,由此,转变农村环保法制建设中出现的以-人治”为核心,忽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而片面发展经济效益的思想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2)、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使之统一化、规范化和高效化。(3)、规范我区农村环保管理体制,促使此体系高效实施。为了在我区农村有效实施环保法,必须提供一套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保障:基于目前的管理体制,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外,还应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兽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等。(4)、健全执法机构,强化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不断提高我区基层执法队伍人员的政治觉悟,使其能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的侵蚀,严格依法办事,作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五、在全区范围内,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干部和农民的环保法律意识。

2.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布局、工程立项,土地征用流转、生态移民、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

(四)加强舆论引导,重视科技创新

农村自然环境篇5

1农村环境管理以及监测现状及主要问题

1.1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很难应对环境污染问题

就目前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现状来看,主要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1)依托工业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得到飞速发展,而工业得到优先增长。(2)在空间分布上,居民迅速集中。由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导致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从以往的“自然和谐型”向“自然危害型”转变。原来的农村生态环境良好,而且环境自净能力很强,但现在农村的自然循环被打破,环境的自净能力已经无法自然的消纳生活污染物。

1.2我国环境管理体系并没有充分重视农村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用于防治一些重要点源污染以及城市污染方面,并没有特别重视农村污染。同时,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远远超过了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这样的结果主要会导致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在农村环境问题解决方面,缺乏力量,而且适用性相对较低。其次,我国当前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农业建设项目等方面,往往存在“自上而下”决策、重复建设、资金分散等问题。

1.3技术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缺乏强烈的质量管理意识

环境监测工作最重要的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证实性,因此对于环境监测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如何提高监测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加强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科学性以及真实性是最核心的工作。员工培训是提高监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往往都是多个部门临时组织技术培训,这样的员工培训缺乏计划性、针对性以及系统性,培训效果自然不高。而且在培训后,各种质控考核以及质控审核工作并没有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基本上都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

2农村环境管理与监测的发展分析

2.1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好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对于人类生存而言,人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的安全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各地区应该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切实解决好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应该将这一问题纳入到农村发展规划的重要议事日程中。政府以及县委应该将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作为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应注意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周边环境,平时应该加强监测和管理水质,结合农村供水方式的不同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应该在全县建立很多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形成一个系统的饮用水源监控点保护网络。

2.2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药与化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农药最常用的方式是直接向土壤或植物表面喷洒,这样就对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结构和影响土壤肥力针对农村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的污染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首先要科学使用农药,合理规划用药。尽量选用高效、低毒、污染小或无污染的农药,并要把握好施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机。采用化学防治以外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采用以虫治虫的方法,有效的降低农药使用量。加强农业管理,控制病虫发生发展,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及时注意农作物的生长。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特别是针对农药的有机项目监测,包括苯并(а)芘、DDt及其代谢产物与分解产物、六六六等。

2.3农村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置

村镇地区的特点决定了其污染治理不能沿用城市的污水处理模式。国内外研究机构相继提出了多种处理模式,如:分散污水处理模式,其中主要提倡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土地处理技术、小型污水处理技术、沼气池和沼气净化池处理技术等,其技术特点是以低能耗生物处理和自然处理为基础.农村垃圾的处理主要采取临时堆放、焚烧、随意倾倒三种方式。农村一般是利用现有的沙坑或者低洼地直接进行倾倒和掩埋。事实上,城市周边农村可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一般进入城市垃圾处理厂处理。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倡导“村收集一镇运输一县(市)处理”模式

2.4实现政府管理创新,认真落实损害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而且应该严格监督、全面落实,而且应该不断强化市场活动监管,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并且落实环境保护职责。在政府工作中,应该将农村生态保护的重要地位突出出来,明确农村生态保护的目标责任,并且制定关于农村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同时,应该全面落实领导的责任,编制一个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离任时应该严格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其次,应该进一步完善污染物排放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如果发现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情况,应该立即找到责任者追究责任,根据损害程度要求赔偿或者追究刑事责任。另外,应该对农业区域以及城乡建设规划进行统筹编制,主要应该解决本地农村生态环境资源问题,始终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土地工程、水利工程以及各种重点工程建设有机结合,综合治理农村环境。

应该根据生态城镇、生态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及标准明确农业种养殖业、农村土地整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管理目标,而且应该将各种监督资源高效整合,建立一套长效建设监督以及管理机制,将监督管理工作和目标考核工作有机结合,综合整治乡镇企业环境以及局域污染,严格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管理,尽可能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

2.5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化

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法制化管理是有效避免生态环境破坏,减少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障。国家应该时刻了解、掌握农村环境监测情况,不断完善、修整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至于法律监督机关也应该将监督工作常态化,严格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执行。定期组织创建生态文明乡村活动,尽可能把控好政策源头关卡,严防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始终将生态环境效益放在第一位。另外,可以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采用低息贷款、财政补贴、公共财政、环境资源税等多种经济调节措施,而且应该在农业工业化发展、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综合采用环境损害责任保护制、抵押返还制、排污权交易制、排污许可制等多种制度控制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最大限度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自然环境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环境;环境治理

一、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相当严重,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极为不利的。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把农村环境治理已放在重要地位。

1、农村地区过度开垦与砍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农村地区的耕地有限,但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农民不惜破坏森林和草地,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处可见被破坏的草场、森林。在山区地带,由于平原较少,山地较多,原本山地上是森林,经过农民的不断开垦,导致以前不能耕作的坡地变成了耕地。由于地表长期,并且土质松软,加之是山地,极易发生泥石流,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农村地区森林的砍伐尤其严重,因为在农村地区,建造房屋、冬季取暖、都需要木材,对木材的需求很大。农民为了节约资金,便就地取材,所以导致森林面积锐减。

2、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环境污染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随处可见,农民把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道路上和田地中;农民把农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导致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农民家饲养畜禽的粪便随意堆放,随意排放到沼泽、池塘、河流,造成了严重的水源污染,直接对农民的饮水和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农民家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到河流之中,其中包括含有化肥、农药等残留物的污水。

二、针对当前环境问题的分析

针对上述出现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深刻反思。从农村当前的现状出发,找出其原因,在现象背后找到其本质。农村生态环境指的是“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与生活的环境,包括广大的农村、农区、牧区、林区等,它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总结出现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对这些原因深刻解析。为此,下文是我们总结的农村地区出现上述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民自身的脆弱

我国农村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山区和地形较为崎岖的高原地区,这里原始地貌是的黄土,由于采取了大规模的开垦和耕作,致使农村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极低。农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的向土地索取。因为农民在土地上的耕作是一种长期的行为,他们对地表的破坏是无休止的,使地表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农村环境的脆弱性还表现在另一方面,那就是农民的心理脆弱,他们保留了中国农民的“土地”思想,视土地为自己生存的唯一基础,盲目开垦土地,不断扩大耕作的土地面积,且极大的忽视了环境保护,忽视了土地质量。在这一心理的助推下,农民进行无休止的开垦。

2、农村地区耕作制度的不合理

广大农村地区,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主要是在土地上进行的,土地是实践活动的唯一场所。农业生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种反复性的生产活动,这种反复性的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就表现为对植被的反复破坏和对地表不断的占有。呈现出一种修复到破坏,再修复到再破坏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反复性不利于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对于环境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农民这种反复的行为,导致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反复被破坏,农村环境的治理在徘徊中停滞不前。

3、农村地区生产方式的滞后

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大多数位于山区和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农业生产的方式还是比较落后,尤其在山村地区,生产方式还保留有“靠天吃饭”和较为原始的耕作制度。这种生产方式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环境的治理。农村地区可供生产的耕地是有限的,但是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落后,导致在原有的耕地上无法实现农民的预期理想,因为生产工具的不先进,致使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必然会破坏农村地区的生态平衡,在耕地增加的同时,相反,森林和草地在逐渐减少,生产方式的滞后性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的持续性。

4、农村地区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没有意识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农村,人们的生活垃圾随手乱扔,各种垃圾也没有分类回收或者加工处理。在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尤其是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极少,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全靠农民的自觉意识。由于农民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再加之农村地区,有关部门对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宣传力度不足,对于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监督不强,导致环保意识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农村地区。“在生产生活中,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成了当地居民的最高价值取向。”导致的后果是对环境破坏所引起的自然灾害,以及对农村的生产和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农民环保意识的淡薄,是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所造成,其根本是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决定了人们环保意识的不足。

三、采取的措施和政策

农村地区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和政策来实现农村的环境治理。

1、发展农村生产力,拓展农民致富的渠道

农村之所以出现环境问题,是与农村的生产力发达程度息息相关。发展农村生产力,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根本。只有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才能顾及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改变农民固有的土地思想,把他们从以前的土地思想中解放出来,与新阶段的土地政策相融合。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减少对土地的过分依赖,才能减少无休止的开垦和砍伐,才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才有利于农村环境治理的实现。并且强化乡镇企业运作中的环保成本,使这些企业既能为农民增收,还能为农村环境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

建设在农村地区,由于资金的匮乏,环境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对于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政府相关部门和民间组织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努力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的农村地区拥有最基本的环境基础设施,使农村地区环境治理有基本的设施作为保障。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农村环境治理的实现,更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3、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管理体系

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还没有形成体系,环境的治理管理,全凭农民的自觉来完成。在农村地区,想要实现环境治理,必须健全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管理体系,强化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治理管理的执行力和监管力,确保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管理体系的科学运行,真正实现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农村地区只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环境治理管理体系,才能使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走上正确的轨道。

4、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农民普遍的文化程度不高,加之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对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得不到有效整治。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起到示范作用,宣传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加大农村地区对于环境治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对于环境治理有一个基本认知,改变他们以前那种不积极参与的行为,使广大农民能自觉参与到环境治理的进程中,因为在农村的环境治理中,农民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农村环境治理的成败。

四、总结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近年来,环境问题越发严重,已经影响到农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农村环境问题的凸显,促使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并且积极行动起来。治理农村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结合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在遵循大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

参考文献

[1]赵学谦: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农村自然环境篇7

农村公路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同时对拉近城市与农村距离,奠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公路的存在还能够极大的方便农民的出行,作为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农村公路在发挥其良好优势的同时,同样需要考虑到环境问题。在原本农村公路未开发之前,农村环境整体呈现出自然环境明显的特征,农民在生活资源的利用直接来自土地,交通的闭塞使得农村环境优美,但是经济发展不佳。如何实现保护农村环境,又提升农村经济,是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1.农村公路设计中的环境问题现状

1.1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满足农村经济需要,农村公路一般修建在农村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另外从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本考虑,农村公路在设计的过程中都会选择地质条件较好、地势平坦的区域。在农村公路修建的过程中,需要取土填筑路堤、开挖岗丘形成路堑,必定会破坏农村原有的植被以及动物栖息,破坏农村土体的自然平衡,倒追斜坡失稳,水土流失[1]。另外,深入研究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取土、弃土场等加剧水土流失,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废水的随意排放容易对农村地表水产生污染,高填深挖地区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影响水质[2]。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堆放也会对水体产生影响,加上雨水的冲刷、公路施工对河流的搅混、制备的泥浆废液等都会对农村河水造成污染。

1.2社会环境问题

农村公路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环境,其同样关系到社会环境。由于农村公路在设计的初期因选线等各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公路建设占用到农田、耕地、河沟,在影响了原有的排灌功能的同时拆迁量过大也给农民带来生活与交通上的不便。加上来往的汽车行驶,特别是汽车车体振动、轮胎与路面摩擦、鸣笛等都会引起不同分贝的噪音,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干扰人们的正常休息。

1.3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公路投入到使用阶段,来往车辆的汽车尾气、固体颗粒、扬尘等都会进入到周边环境中[3},影响土质,也会造成对沿线生物群落的不良影响。“三废”排放量的增加,一定会影响到沿线环境。

2.农村公路设计中环境保护原则

从公路的设计、规划到最后的建设,每一个过程都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

首先,在农村公路设计阶段要了解当地所有的环境保护目标和内容,特别是对环境敏感点。例如各种自然华景保护区、草原、野生动物栖息地、水土流失重点保护区。针对水环境敏感点包含河流源头等,声环境敏感点包含农民集中居住点等。切实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从选线阶段就重视环境的保护,有效处理工程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在路线选择、技术指标上尽量突出环保[4]。

其次,当农村公路的建设可能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时,需要制定多个方案并进行对比,从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确定最合适的公路选线设计方案。

最后,在落实对农村公路的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村的地形、地物,其具有的不同环境特征、不同的环保对象拟定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要考虑到对农业资源、农业生产、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影响,还有饮水资源、养殖水体的影响。针对山岭重丘区特别需要注意高填深挖路段对自然景观植被的影响。在爆破过程中重点考虑诱发地质灾害的影响等等。

3.农村公路设计中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3.1做好路基设计的环境保护

在农村公路路基设计阶段,其设计应该尽量以适应地形为主,以尽量不破坏农村当地的自然地貌、天然植被为主,尽量避免采用高填深挖的方式。如果农村公路设计中一定要使用高填深挖,可以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考虑使用桥梁和隧道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植被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取土、弃土时也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5]。路基的排水系统应该考虑与当地的排灌系统协调连接。

3.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必要的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和减缓对农村声环境、水环境、空气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采取必要的临时工程措施,保证施工地段的排灌系统畅通。使用必要的洒水等措施减少施工中粉尘的的污染[6]。

3.3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1)如果农村公路通过陆生、水生生物的栖息地或者栖息水域,势必会破坏当地的生物生态系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对工程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必要的论证,采取合理的措施。施工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到安全,还需要考虑到经济、实用、美观,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同时结合生态环保的理念,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2)加强对农村水资源、自然水流形态的保护,由于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地下水和地面水,可以采用种植绿化带或者是修筑防渗漏排水沟等方式,有效保护当地地下水水质不受影响。可以建立地基排水系统,在考虑公路沿线地形、地势、地面纵横破设置排水沟、边沟等,有效保证排水通畅。

3.4加强社会环境的保护工作

加强社会环境的保护,重点是发挥出农村公路的社会效益。在选线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影响到耕地,最大限度将荒芜的土地利用起来。了解当地土地利用情况,确定最佳的路线。取土操作中最好能够选取地势较高的土丘或者在整治河道的过程中进行取土。选定路线方案时也要避免大规模拆迁。加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实际上就是体现出以人为本,切实考虑到农村发展的基本情况,始终以尽量不破坏农村原生态的思想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真正落实农村公路的环境保护。

农村自然环境篇8

关键词:农民;生态意识;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07-1

1农民生态价值意识缺乏

生态价值意识,是指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追求以及对生态环境利用的价值尺度。自然界任何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过度的开发自然资源,大自然必会对人类加以“报复”。只有合理的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开发,才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笔者在此次调查期间发现,当前农村地区农民普遍生态价值意识缺乏,绝大多数农民只注重自己眼前利益而忽略对环境的可再生保护。其中再被问到“您是如何看待土地的使用的”,有71.2%的人回答“只要有收益,不在乎土地的使用寿命”。可见,人们在对待某些环境问题时优先考虑的还是自身的利益。通过对农民生态意识的调查,笔者认为,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天然环境,只有对自然合理的,有节制的利用,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对范家村、篡集村两地农民生态意识的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农民的生态价值意识缺乏。

2农民生态科学意识匮乏

生态科学意识,是一种要求人们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去指导实践生产、生活的思想方法。生态科学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民增强对环境保护的力度。笔者通过调查显示,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技术也相对落后,正是由于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经济的落后,农民在进行日常生产的同时不注重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日常工作,出现了宁可多次多金雇佣劳动力作业也不愿一次性投入购买设备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现象,例如在此次调查中问道“您家里是否在使用沼气”,有近半数的农民选择了“用不用无所谓”可见,农民的生态科学意识匮乏,他们还不能意识到运用科技的手段在能有效利用废弃资源的同时既能保护环境也能节约支出。

3农民生态责任意识淡薄

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人们生活在自然中,生态责任意识更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生态环境能否得到保护,关键取决于广大公众能否意识到自己对生态保护的责任,城市居民如此,信息闭塞的农村地区更应提升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由于农村具有比较天然的土地和天然的居住环境,人们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显得更为直接,在调查中问及:“您认为当前农村环保工作是谁的事”时,竟有93.2%的农民认为,当前农村环保工作是政府的事情,无法意识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大部分农民认为只要耕好自己的地,种好自己的田,提高自家的收入,周遭的环境问题与自己无关,大部分的农民由于受世袭思想的影响还停留在认为土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另外,在被问到:“您认为使用化肥、农药的作用”时仅有2%和1.2%的农民选择了“污染土壤及水源”和“污染空气”。可见农民的生态责任意识淡薄,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和污染的潜在危害不十分清楚,导致部分农民时刻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正是由于思想上的落后,使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4农民生态审美意识较低

农村自然环境篇9

生态权:农民的基本生存权

生态权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在所处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农民的生态权是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对生态安全、生态利益、生态选择、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等所拥有的各项权利总和。农民生存在农村生态系统中,是农村生态系统的拥有者、使用者、经营者和维护者,农民的衣、食、住、行都依赖于农村生态系统,生态权是农民在农村生存的基础,是农民最基本的权利,农民没有生态权,农民就不可能进行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态权遭受破坏,农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农民的生态权是农民享受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的基础,是农民的基本人权衍生的权利,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生存,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一个连接点,只有享有对生态系统的安全监督权、利益享受权、生态保护权、生态发展权和选择生态系统的权利,才能够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生存与发展下去。

农民生态权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其一,生态安全权。生态安全权是农民生态权的第一权利,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间,农民的一切都必须依靠生态系统供给,生态安全是农民最重要的生态权。其二,生态利益权。生态利益权是农民对所处生态系统利益的享有权,是农民生存的物质基础所在。其三是生态选择权。农民对生态系统的依赖程度很高,生态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状况,因此,在合法的途径和条件下,农民应该有对自己生态系统的选择权利,就是农民自己为了生存,可以选择哪个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其四,生态保护权。农民应该拥有对自己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权利,有权跟破坏自己生态系统的一切行为作斗争,有权对破坏自己生态系统的行为请求赔偿或补偿。

生态权: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障

农民生态权是农民权益的基础,是农民生存发展的保证,同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自然生态和谐,没有生态权,农村的自然和谐环境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是新农村建设主体权利保障的要求。农民是农村生态建设和维护的主体,是农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民生活在农村生态系统中,他们的权利衍生于生态权,没有生态权,他们就不能生存,其他权利也不再存在。保障农民的权利,必须有生态权作为根据和基础。农民居住在农村社会,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他们最大和最亲近的环境,生态变迁会影响农民的生存、发展,他们对所处的环境理当可以主张权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之权利,有维护新农村生态平衡的力量。

2、是构建和谐生态农村的保证。生态和谐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生态和谐是农民的夙愿,特别是在我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人与自然的的关系日益显得紧张,环境污染、人口问题、资源紧张、粮食短缺等问题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都与农村生态有关。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城镇化的发展,是城市环境恶化向农村的转嫁,这种转嫁使农村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和谐的建设。因此,给农民以生态权,是农民有权利抵制城市生态恶化的挤压,能够使农村和谐协调发展,为构建农村生态和谐提供权利保证。

3、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提供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农村生态问题不是农民本身造成的,也不是农民自己引起的,而是农民生态权缺失引起的。农民是农村生态保护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但是,由于我国农民至今生态权缺失,农民不能拥有保护农村生态的权利,眼见生态环境被破坏却无能为力。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权在国家,环境保护局代表国家行使生态保护权,环保局本身的权威有限,在加上其对农村的监管有限,还有许多破坏农村生态的行为都以城市建设为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项目。因此,使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量不足。只有赋予农民强有力的生态权,农民有权利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才能抵制来自各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能建立起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长效机制。

4、为维护农村生态平衡增强主体力量。生态平衡是新农村建设的环境基础,生态平衡不是政府单方的事情,也不是政府单方面能够解决的问题,它是生态系统中所有组分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大事。维护生态平衡要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要动员全社会人员参与。农村生态的平衡是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为农村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大本营。当前,我国主要在环境保护基础上促进生态平衡,进而保护生态系统,没有赋予社会广泛的生态保护权利,这就造成了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弱小的局面。特别是在农村,农民还没有保护生态平衡的主体资格,没有形成主体力量。因此,只有赋予农民保护生态的权利,使他们成为保护生态的主人,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

切实保障农民生态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创新环境保护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现行环境保护体制是一种国家本位主义的环境保护理念,把环境保护的权利通归国家所有,造成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缺位。农民对侵犯自己生态权的行为缺乏保护的主体根据,因此,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自己没有保护的力量。这种理念认为,环境保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只能由国家统一行使保护职权。这种理念对我国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主体的日益多样化,仅仅由国家保护的机制也日益出现缺陷。因此,必须创新环境保护的理念,赋予公民自力保护环境的权利,让社会所有公民形成环境保护的合力。创新农村环境保护的理念,赋予农民环境保护的权利,使农民能够对自己的环境权利进行自力保护,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是保障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这也是农民环境意识日益增强的要求,还是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

2、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的主体意识。我国过去在地大物博的环境观念下,形成了一种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在农村,节约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远远不够,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被错误的资源观隐没。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的主体意识,特别是农民生态权利意识,是我国新农村环境建设中的首要问题。生态权是现代社会里日益重要的权利,对于当代农民,生态更加重要。我国农民保护生态权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但是自主保护意识不够强。生态权是一项随着生态危机而发展和凸显的权利,在以往的社会发展中,因为生态危机不严重,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农民的生态权也没有觉醒。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生产日益被生态危机影响,农民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态权利的重要性。我国农民要求生态权的主体意识正在逐渐增强,生态维权意识急剧上升,有农民和政府要生态权的,有农民不准企业上马的,不准企业开工的,但是,自主保护的能力和力度还是不够,不能有效的维护自己的生态权。

3,完善农民生态权保护的法律,为农民生态权提供保障。我国现行的生态保护法律几乎都存在于环境保护法律之中,可是环境保护法律还只是恢复性的保护,没有建设性和超前性的生态保护。对于农民自主保护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还缺乏法律保障。近年来各种在农村的项目开发、工业事故等造成的农村环境问题,农民没有相观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自我保护,只能由国家进行行政处罚,并且对造成的损失进行索赔也缺乏相关依据。因此,我国应该完善农村生态保护的有关法律,明确赋予农民自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权利,为农民生态权的行使提供平台。

农村自然环境篇10

关键词:农村环境;和谐社会;法制建设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立法指导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重要的矛盾问题是要解决农村的环境资源问题。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多数是针对城市和工业环境问题设立,反映城市和工业的环境要求。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的各异,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不同,需要在法治整体性的基础上,特别对待其各自的特殊性,因此,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很难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新时期我们要构建适合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原则。其次要设立一些能够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如基层组织、合作组织),通过这个平台来行使和保障农民的环境权。最后,要确立和保障农民的环境诉权,保障农民依法通过诉讼来实现自己的权利。

二、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1.制定一部《农村环境保护法》

基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过于分散,没有一部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法的现状,本文认为,制定一部《农村环境保护法》,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逐步控制和治理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农业资源,实现环境保护与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当前的农村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2.制定和健全农村环境标准

农村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部门实施农村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排污企业进行污染治理的衡量尺度。农村环境标准应当是一定时期内经济与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农村的环境标准工作需要逐步和国际接轨。强制性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污标准要逐步向环境保护技术法规转变。为适应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需要,应当建立并完善我国产品环境质量技术标准体系,避免或者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防止国外污染向我国转嫁。须制定全国统一的生产基地环境标准和农产品及其加工的环保标准,并组建相应的认证机构,同时,对现有的环境标准加强对农村的适用。

三、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从我国现行环境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及有关法律法规的现状出发,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可作如下设想:

1.确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地位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综合管理机构,是我国农村工作和农村环境现状的必然要求。同时它本身也具有综合管理农村环境保护的可能性。占全国大部分国土面积的农村环境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却重视不够,没有明确主管部门去抓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确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农村的环境保护,不需要新设立机构,只要从法律的角度授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使农村环境保护的职权,就可以解决农村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问题;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由农业部门负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国家借鉴。

2.环保部门的统一协调

环保部门是国家负责环境保护的专门行政管理机构,理应负责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全面统一协调工作,包括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全面规划和政策方针的制定,在整体上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行动。

3.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

环保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行使统一的监督管理职权,其他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定职权行使某一类自然资源保护或某一类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职权。

结束语

总之,我国农村环境保护还任重而道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开展环保工作的今天,我国应当以生态建设为平台,把农村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从经济的角度来着手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农村工农业的绿色转型,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努力使农村向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迈进。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一个重大挑战,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不可分。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有机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把节能减排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新的起点上形成新的发展机制。这既有利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又有利于解决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从而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娅.推行农业清洁生产迫在眉睫——访全国政协委员朱佩玲[J].环境经济杂志,2006(4):28.

[2]赵学谦.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7.

[3]万洪富.我国区域农业环境问题及其综合治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4.

[4]刘青松.农村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2.

[5]洪班望,袁宝国.加快农业环境立法的思考[J].行政法制,1989(1):22.

[6]方兵.加大生态移民力度切实保护西部生态环境[J].生态环境与保护,2002(3):23.

[7]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8]吴上进,张蕾.公众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J].兰州学刊,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