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经济的特征十篇文化经济的特征十篇

文化经济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0:19

文化经济的特征篇1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文化;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并广为传播和使用的一个概念,从经济表现来看,是指在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美国已经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又与低通胀和低失业率并存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一高两低”现象。而从更深层次上讲,新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联合推动下,经济发展过程产生的一系列质和量上的变革并导致世界经济的系统关联结构、功能和所遵循的规则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经济已经由生产实体产品转变成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运用。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知识、拥有知识的劳动力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新经济是指建立在网络经济和知识、信息经济基础上的,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规模收益递增为主要特征、以享受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外部性为条件、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的新型经济形态。

二、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速度文化

由于现代通讯传输工具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上的竞争。美国思科系统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场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因此,培育起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当务之急。

首先,企业速度文化要求在最快的时间里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仅看谁的技术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更要看谁最先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求,抢先占领市场。其次,企业速度文化要求企业每个员工更新观念,树立时问观念,增强危机意识。企业要营造出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知识和才智的企业文化氛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最快速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都讲求效率,不断增强企业的合力,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

三、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本文化

新经济时代的人本文化主要体现在内外两方面:1.是企业内部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2.是企业对外要以顾客为出发点,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标准。

四、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创新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为一种社会主题。国家的强盛需要创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是通过创新得到的,而不是继承来的,创新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企业只有基于创新制订战略,才能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改变的人。在信息社会中,“明天意味着重大事件”。未来似乎不可预测,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那么怎么让它确定呢?答案应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这个经济活动主体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新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的主动性和确定性来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

企业要在市场的大潮中做一个成功的弄潮儿,依靠的是其核心竞争力,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创新,包括企业文化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等,企业文化的创新在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文化的创新,转变了员工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为企业实施文化管理开辟了新的途径。创建于1937年的麦当劳,从最初的汽车餐厅发展到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快餐连锁店,并跻身世界500强之列。不能不归功于它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先生创业初期,就为自己设立了快餐店的三个经营信念,后来又创造性地加上了“v”信条,构成了麦当劳快餐店完整的Q、S、c、V经营理念,即质量、服务、卫生、价值的经营理念。正是以这一经营理念为核心,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麦当劳文化,使麦当劳创下了世界最大的连锁体系纪录。

五、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虚拟文化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各种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于有形资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专利局、互联网和其它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以及由于电子商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引起的市场全球化,营销观念、交易和支付手段的变化所带来的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变。

企业虚拟文化的要旨在于具有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素质。耐克、可口可乐等美国公司就是虚拟经营的典范,它们不断地制造概念,通过概念来进行市场扩张。此外,在新经济中,企业大小的重要性在减少,因为进入虚拟市场的门槛很低,所以任何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象大企业一样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虚拟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创造消费、购买消费。在全球生产普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超市化,传统的消费概念已经过时,发现消费、创造消费,从有限消费转变为无限消费,就成为虚拟经营的重要内容。

六、新经济时代的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

企业自身具有追求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全球化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企业已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主观和客观因素都迫使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文化的融合铺平了道路,让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成为跨文化的组织。实际上,企业融合文化应当是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占,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成双赢或多赢的商业运作。在最近几年以来,市场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只有善于竞争和合作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不断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文化经济的特征篇2

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空间分布

1.1历史文化名镇的分类

分类主要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中评选的基本条件与评价标准为依据,结合相关基础资料进行划分[1-5]。通过分析各名镇的不同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首先将143个历史文化名镇划分为军事革命类、交通贸易类、传统建筑群类、地域民俗民风类、重大利民工程类等5大类[1]。但考虑到仅1处,不足以准确分析出其分布原因,在下文不做单独分类,考虑到当地同时以泥哨工艺闻名,最终将其纳入到地域民俗民风类进行分析。因此最终采用军事革命类、交通贸易类、传统建筑群类、地域民俗民风类4大类进行分析(见表1)。

1.2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空间分布

1.2.1历史文化名镇分布的数量特征

根据统计数据(见表2),可以发现,在143个历史文化名镇中,传统风貌建筑物群类的比重最大,有60处,约占总数的42%,多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重庆四省。排第二位的是地域民族特色类,共43处,约占30%,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市。交通贸易类的22处,约占15%,多分布在江河流域水系资源比较发达的广东、广西以及江苏等省会。军事革命类的18处,约占13%,其中与近现代中国革命有关的16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2处,集中在湖北四川等省。

1.2.2历史文化名镇分布的空间特征[6]

(1)受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文化扩散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古村镇为代表的中国农村聚落可分成北方、南方和西部三大区域系统,北方系统可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2个聚落区;南方系统可划分为华中区、华南区2个聚落区;西部系统可划分为西北区和西南区2个聚落区。通过分析,在北方、南方和西部三大区域系统中,南方历史文化名镇数量多于北方,北方多于西部(见表3)。

(2)而从中国两条主要水系长江、黄河流域沿岸的历史文化名镇分布情况分析,沿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名镇的数量多于黄河流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太湖流域、湘鄂交界、川黔渝交界地区。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在分布上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多集中分布等特征。

2历史文化名镇分布的区域性特征

2.1区域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

历史文化名镇作为历史文化的客观遗存,具有其历史性、物质性、社会性、经济性和文化性的本质特征,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产物[7],分析体系(见图1)。

(1)社会性———人口迁移的影响

社会性主要表现为它的承载性。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2)经济性———经济重心的迁移

经济性则首先表现在它自身的经济价值。纵观中国的城市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黄河流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北方因为藩镇割据、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备受影响,,生产遭到破坏,而南方又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迁移,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此,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中国经济重心迁移的规律,是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3)文化性———文化区域的扩散

文化性首先表现为它的创造性。历史文化遗产的诞生本身就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文化的诞生和创造;其次文化性表现为它的传承性,它记载着当时先进科技文化的信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可以说,从东晋开始,随着社会经济格局的改变,绚丽多姿的中原文化地域开始随着经济的南迁而向南移动。加之楚文化的兴起,屈原、宋玉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出现,楚辞、绘画、建筑以及园林艺术等在长江流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促使了文化开始向南移动。到了宋代,文化重心已经有黄河中下游移到了长江中下游。

(4)明清经济文化格局奠定的基础。

明清时的经济文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历史文化名镇分布特征。从明清主要城市分布可以看出,明清的主要经济文化分布区位于:①沿长江流域;②福建广州沿海;③山西、河北及山东东部等地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历史文化名镇的分布受到了地区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产物,它的文化特征以及地域性特征的形成和历史的变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2历史文化名镇的地域性特征

2.2.1传统建筑物群类

由于地理特征、气候特征、地质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等自然要素的不同,致使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名镇在空间意象、聚落形态、建筑样式、地方材料的选择上,以及社会的经济状况,历史文脉,文化传统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人文要素上呈现差异。

2.2.2经贸交通类

经贸交通类的历史文化名镇的分布主要受到重要水路、陆路交通线的影响。我国古代水运是连接沿海与内地的重要交通手段,传统交通要道大都沿主要河流行进。历史上闻名的重要城镇也均分布于古时重要的交通沿线。其中受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的影响很大。古时的茶马贸易分别沿雅砻江、岷江等流域从云南、四川流传入藏。丝绸之路始于西安,经甘肃穿越河西走廊,达到新疆,进入中亚地区。将现存在甘、青、川、滇、藏地区的历史文化名镇在图1标示后,能明显的显示出其沿主要的江河流域分布的情况。

2.2.3军事革命类

军事革命类的历史文化名镇主要受到中国近现代革命、以及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方针的影响。中国革命最早集中在中西部偏远的山区或农村,如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后来才逐渐向东部和大城市转移。特别是红军长征时期,在所经过的地区都留下了大量革命活动遗址,并创建众多的以村镇为基础的革命根据地,保存至今。

2.2.4地域民族特色类

(1)地理地貌环境对于文化的保护。

我国西南地区以山地为主,靠近内陆且自古有大山的阻隔,比起平原地区来,一定程度上阻挡或减缓了外来文明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冲击,较好的保存了当地的民风民俗资源。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和传统技艺的流传[8]。

(2)西域经济文化现象的保存和传播

地域性特征是西域民俗文化区别于其他民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如的民俗文化产生于高原这一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域范围内,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交通的不便,使得藏文化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局势下,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它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因此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区别于高原以外其他民俗文化的显著标志,同时在高原内部又有许多小的地理单元,不同地区的文化又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它们共同构成了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风貌。

3总结

(1)从数量上分析,在14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传统风貌建筑物群类的比重最大,占总数的42%,排第二位的是地域民族特色类,占30%,交通贸易类占15%,军事革命类占13%。

(2)从空间的角度分析,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在分布上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多集中分布等特征。

文化经济的特征篇3

[关键词]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特征尺度;产业周期

[Doi]10.13939/ki.zgsc.2016.16.047

1基本概念

1.1经济系统

经济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经济主体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经济系统的不同层级,可以有企业经济系统、产业经济系统、国家经济系统等。而产业经济系统是由各个不同的产业和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

1.2特征尺度

特征尺度概念是指能够体现经济系统特征的最短时间跨度和最小空间尺度,特征尺度是由经济系统的客观属性所决定的。一个经济系统的特征尺度可以分为特征时间尺度和特征空间尺度。

2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特征空间尺度

产业经济系统的特征空间尺度主要由产业经济系统的层次决定,而要分析某一产业经济系统的层次或规律既需要我们深入到比该产业经济系统低一层次的产业经济系统中,又需要以其他层次高的产业经济系统作为背景,通过研究该产业经济系统与其上下层产业经济系统的关系来分析该产业经济系统的层次。而要研究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层次就需要我们研究我国传媒产业的分类。

2.1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分类

由于分类者所面临的条件以及研究目的不同,对传媒产业的分类不可避免地有不同的角度,从而使传媒产业类别也有多种分法,这也使传媒产业在产业隶属范畴上呈现多样性。三次产业分类法的思想最早由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希尔提出。他将国民经济分为三大产业,其中,商业、贸易、运输、文化艺术、科研、教育等以提供无形财富为主的经济活动,被归为第三次产业。后来,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将该分类方法用于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于是,该分类方法被作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统计分析的分类方法,流行于西方国家。按照这种分类方法,传媒产业位列第三次产业之中。按加工对象来分,传媒产业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是直接进行信息及相关设备、技术的生产、加工与分配,并以信息产品或服务等作为其产出的产业。人们对信息产业内部进行具体划分时,通常运用1977年马克・尤里・波拉特所著《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中的框架。这一框架将向信息市提供信息产品,这一信息经济职能由知识生产与开发产业、信息流动传播产业分担。很明显,传媒产业属于信息流动与传播产业。马克・尤里・波拉特还将信息工作者分为三类五种,其中,第一类信息生产的第二个类别“知识分配者”就包括新闻工作者。按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分,传媒产业属于技术集约型产业。产业活动都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依赖度不同,一般可将产业划分为劳动集约型产业、资本集约型产业和技术集约型产业。技术集约型产业也称为知识集约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所要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中,对技术、知识的依赖度最大。生产精神产品的传媒产业属于这类产业。此外,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提供精神产品的产业在当前被统一划归到文化产业范畴内。传媒产业的内容产品是精神产品,所以它属于文化产业。从产业地位来看,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传媒产业在全国经济总量的占比已经超过了10%,因此在经济总量上传媒产业属于支柱产业。从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看,传媒产业由于技术创新导致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出现:数字技术的引进使广播电视频道扩容,使内容产品提供商获得了巨大的获利空间;移动数字接收技术出现后,交通工具成为新的传媒与广告载体,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手机电视出现,也有一个被业界看好的发展前景。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传媒产业能引入创新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传媒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另外,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数量与质量都有更高的需求,传媒产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总的来看,我们可以认为传媒产业经济系统是信息产业经济系统和文化产业经济系统的交集,而信息产业经济系统、文化产业经济系统及传媒产业经济系统均是第三产业经济系统的子集。

2.2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细分

按照我国2002年出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GB/t4754―2002)》对我国产业的分类标准,首先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了四个层次,从大到小依次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其中门类20项,大类98项,中类980项,小类9800项。针对每一层次的类项都有统一的编码。在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有4个门类27个小类涉及传媒产业,且这4个门类都属于第三产业,这也与上文分析的传媒产业经济系统是第三产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集相符。在我国产业分类中传媒产业相关产业分布于整个产业结构中的不同门类及各个层次,这是基于从大生产过程来对传媒产业进行的分类,传媒产业可划分为传媒制造业、传媒流通业和传媒服务业。其中G、H门类主要属于传媒流通业,R门类主要属于传媒制造业,而L门类主要属于传媒服务业。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传媒产业相关产业主要集中在门类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及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这两个门类的产业分类包含了传媒产业的主要产品,按照传媒产品的性质对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构成进行细分,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下层产业经济系统,或者也可以说是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行业细分。

如下图所示,将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系统分为了印刷媒体产业经济系统、光电产业经济系统、互联网产业经济系统以及其他产业经济系统。印刷媒体产业经济系统主要是传统的纸质传媒产业经济系统,包含报刊产业经济系统和图书产业经济系统。广电产业经济系统主要是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产品的传媒产业经济系统,包含广播产业经济系统、电视产业经济系统和电影产业经济系统。互联网产业经济系统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经济系统,包含移动互联网产业经济系统和pC互联网产业经济系统。

结构图

3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特征时间尺度

分析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特征尺度就必须对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特征时间尺度进行研究。经济周期的长度取决于经济系统的特征尺度,而一个经济系统的经济周期的长度是该经济系统特征尺度的具体表现,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特征时间尺度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周期。

按照产业周期理论,一个产业的生命发展周期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产业发展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征,识别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主要指标有: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体现了产业不同时期的不同特质,从产业层面上看一个产业的发展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就意味着该产业的基本属性的改变,根据产业经济系统特征时间尺度的定义,特征时间尺度指能够体现产业经济系统本质变化的最短时间跨度,我们可以认为该产业某个时期的特征时间尺度就是它所处发展阶段的时间跨度。假设ti为产业经济系统i所处的某个时间点,tg为产业经济系统i进入成长期的时间点,tm为产业经济系统i进入成熟期的时间点,当tg

3.1从市场需求端看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周期

18~19世纪开始的两次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带来了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和人均劳动时间的大幅下降。不管是农业还是非农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周工作时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得到了很大的降低。这就意味着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对于传媒产品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工业化进程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及战乱期间,我国的生产效率提升缓慢,人们对传媒产品的需求十分有限,仅限于报纸新闻等个别传统媒介。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采取计划经济,传媒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主要服务于党和政府,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该阶段我国传媒产品的需求是非市场化机制形成的。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产业化进程加速,人均年工作时间开始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工业化改革初见成效,人均年工作时间进入了快速下行区间。我国劳动者的闲暇时间大幅度增加,在传媒产业化、市场化的推动下随着广播、电视等媒体产品的普及,全国传媒产品的需求开始快速增长。但同时另一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劳动者平均年工作时间约为2200小时,仅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的水平。可见,作为第一人口大国,我国对传媒产品的需求量可以说是有了本质上的变化,并且随着技术进步生产率的增加,如果达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者工作水平,我国传媒产品的需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快增长。从90年代初期手机及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民众的生活截至2014年,我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了128609.3万户,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4943万户,网民数量达到64900万人,而手机上网人数为55700万人,可见我国传媒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十分迅速。因此,从我国传媒产品需求角度来看,市场增长率高,产品需求快速增长,且传媒产品的需求还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根据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产品需求的差距来看,我国传媒产品消费需求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较高的增长率,由此笔者认为我国传媒产业从产品需求角度上看仍然处于产品需求快速增加的产业成长期。

3.2从市场供给端看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周期

从我国传媒产业总值上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直到2014年我国传媒产业总产值达到11361.8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根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的估算,我国传媒产业将在未来几年保持15%左右的增幅,到2018年我国传媒产业产值将突破2万亿。从我国传媒产业产值上看,在近20年来一直保持高速稳定增长,表明我国传媒产业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

此外,从产业参与者数量上看,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传媒产业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并于90年代末期开始,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传媒产业开启了集团化进程,出现了如广州日报集团等大型传媒集团。我国报纸由1978年的193种增加到2013年的1821种,年总印数442.92亿份;期刊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13年的9941种,年总印数31.05亿册;截至2013年我国出版社数量达到583家,音像制品出版社单位383家,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87家,电视台166家,广播电视台2207家;截至2014年我国电影院数量4918家,电影屏幕数23592块,广告经营单位543690家,万维网站点335万个,域名2060.1万个。总的来看,我国传媒产品供给量从90年代开始大幅度增加,从供给量增长的幅度来看,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期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媒产品增长为主要动力,在进入2000年后,传统传媒产品供给数量增幅有所降低,特别是报纸、期刊的供应量甚至出现了下降,该时期以互联网和数字、移动传媒产品为代表新兴传媒产品供给量增长成为了主要动力。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传媒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产业参与者数量快速增加,市场竞争激烈,随着互联网和数字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传媒产品呈现多样化、低成本化的发展趋势,传媒产品主流技术趋于稳定。因此,笔者认为从我国传媒产品供给角度上看,我国传媒产业目前正处于产业发展的成长期。

总的来看,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我国传媒市场前景良好,投资于传媒产业的厂商大量增加,传媒产品也逐步从单一、低质、高价向多样、优质和低价方向发展,因而我国传媒产业出现了传媒企业和传媒产品相互竞争的局面。该阶段,我国传媒产业市场增长率高,需求高速增长,传媒技术渐趋定型,产业特点、产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也在逐步提高,传媒产品“百花齐放”的同时相互竞争,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我国传媒产业的这些特点均符合产业生命周期中的产业成长期的特点。并且,在未来10~20年内,我国传媒市场竞争会不断加剧,传媒产品产量也会不断增加,市场的需求日趋饱和。传媒企业不能单纯地依靠增加传媒产品来提高市场的份额从而增加收入,而必须依靠追加生产,提高生产技术,降低成本,以及研制和开发新的传媒产品的方法来争取竞争优势,战胜竞争对手和维持企业的生存。因此,我国传媒产业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产业成长期,并将在未来10~20年继续处于产业成长期而后进入产业成熟期。

总的来看,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系统的特征空间尺度是处于第三产业经济系统之内,为文化产业经济系统和信息产业经济系统的交集,其内部可分为印刷媒体产业经济系统、广电产业经济系统等细分产业经济系统,而其特征时间尺度为10~20年。因此,在制定传媒产业政策时,从特征空间尺度上要充分考虑各个产业层级的特点,加以区别,做到宏观、中观、微观的有机统一;从特征时间尺度上要做到政策的稳定性,要以10年或者20年为基础来规划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昝廷全,徐林发.特征尺度理论:经济学中的短期、长期与可持续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6):34-45.

文化经济的特征篇4

即将到来的21世纪,知识经济的浪潮将席卷全球,这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必然对包括各国税收制度在内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探索知识经济与税制优化的内在联系,是目前税收理论界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拟以知识与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推动经济增长为背景,研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一国优化税制可能显现的新特征;讨论在我国具体国情下,应如何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加快我国税制的进一步改革与优化进程。

一、对知识经济的几点基本认识

自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的概念以来,人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知识经济的涵义、特征及未来趋势尽可能地做出解释与预测。笔者认为,对知识经济的认识至少应从以下三方面出发。

其一,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它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存在显著区别。为论述方便,我们不妨把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一并称为“发展经济”。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上看,发展经济与知识经济这两种经济形态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应。

其二,知识经济具备以下两个最基本的特征:(1)技术要素作为一种内生变量的投入,使得要素收益递增,有力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力量之一;(2)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改变着人们的交往范围,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其三,在当前,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正日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们更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新趋势:一方面,必须认识到知识经济正在有力地推动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从长远看,这一趋势将愈加强烈。另一方面,必须指出,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还未在全球正式形成。即使在美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中也仅有1/4~1/3来自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那种认为知识经济已独立于工业经济等发展经济而成为当前一种主要经济形态的观点是不客观和不符合实际的。

因此,当前我们既要保持现有的发展经济形态下的税制优化结构的稳定性、连续性,又要重视加强新的知识经济形态下关于税源、税基、税种、税收征管能力及税收国际协调等方面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税制建设与改革既顺应我国具体国情,又迎头赶上动态发展的国际税制优化的、趋势。

二、优化税制理论与税制不断变化

80年代末以来,以斯蒂格里茨、米尔利斯为代表的优化税制理论逐步取代了现代新古典诸派税收理论的主流地位,对各国税制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优化税制理论究的是税收制度的不断优化、完善过程,强调的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在政府适度干预下获取税制优化状态的重要性与现实性,考虑的是在税制优化过程中税收效率目标。公平目标与收人目标的并重,并注意分析税制在不充分信息条件下对经济行为主体决策的刺激作用问题。

具体说来,在已有的优化税制理论研究文献中,对税制不断优化过程的分析主要有两种思路:其一,从“市场约束”是否存在,即市场是否完全、竞争是否充分、信息是否对称等角度,将税制优化描述为“现实优化”向“理想优化”不断迫近的一个过程。其中“理想优化”既是税制优化的目标,也是参照系。它是市场无约束状态下的税制优化,其主要特征包括税收完全中性、无超额税负损失、税收公平等,这些都是优化税制的目标集合。“现实优化”则指在现实市场约束下的税制优化。而由现实优化向理想优化迫近的过程,也就是市场约束逐步被突破的过程。现实优化的程度取决于市场约束集合的参数组成情况(如信息是否对称、竞争是否充分等)。其二,从优化税制的经济理论基础——“新政府──市场观”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诠释。该理论致力于重新认识政府的经济职能,希望在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之间寻求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平衡与结合点。例如,斯蒂格里茨强调一方面应像认识市场机制重要性一样认识政府干预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应像研究“市场失灵”一样研究“政府失灵”。以这些思想为核心的经济学观点在西方税收理论中的代表性体现就是优化税制理论。因此,优化税制理论的一个重要侧面就是致力于寻找包括税收工具在内的财税政策与市场调节机制之间的稳定平衡。

三、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新特点

将知识经济特征与优化税制理论思路结合起来,本文的立足点是结合知识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税收实践的变化,探寻与知识经济发展特征相符合的税制优化一般模式,并将此模式具体运用于知识经济与发展经济并重的现实经济发展阶段、对我国税制优化进程提出具体建议与对策。具体分析框架可以概括为:“两块基础、一个问题、一种模式、一组建议与对策”。其中“一个问题”即指本文所期望解决的核心问题──寻找知识经济与发展经济共存条件下我国税制优化的思路;“一种模式”则指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一般模式;“一组建议与对策”则对应于这一模式中各参变量对我国税收实践提出对策与建议。而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又必须建立在“两块基础”之上,即一是对知识经济的辩证理解及其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的论证,二是对优化税制理论与税制优化进程之间关系的揭不。

必须指出,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广大经济研究工作者而言无疑是一件新生事物,对其的研究与讨论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研究知识经济下的税制优化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探索,这一探索本身就是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它既体现为对完全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一般过程理解的逐步加深,又表现为对知识经济下我国税制优化的不断实践。在深入探讨之前,应该承认知识经济下的税制优化的许多问题的解决本身还取决于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将试图通过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回答两大部分,在给出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具体研究方向的同时,力求尽可能准确地把握税制优化的发展趋势。

四、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指导思想

一般而言,税制优化研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提出税制优化的判断标准与指导思想,为税制改革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发展方向;二是具体考察税制结构的优化内容,即税制要素的构成、组合及安排如何更好地实现税收原则。

首先,完全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判断标准在内容上必然具有历史延续性与继承性,在理论基础上也存在其相通性。从税收经济学角度看,完全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判断标准是,税制的优化是否有利于税收原则的实现;是否有利于促进与引导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否有利于公平税负、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是否有利于组织财政收入。税收的效率、公平、收入诸原则是税收实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概括,具有各种经济形态社会税收活动的共性。以其来判断知识经济下税制的优化程度,在理论上是可靠的。

其次,应将优化税制理论与知识经济发展的特征相结合作为优化税制的指导思想。以前述的优化税制理论的思路为分析框架,这一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可表述为:完全知识经济下的税制优化过程仍应该是税制由现实优化向理想优化不断迫近的过程,迫近的目标与参照系也仍然是理想税制,制约这一迫近进程的仍是现实的约束集,只是在知识经济下,税收优化的目标集除了原有的纯市场条件(完全竞争、信息完全对称等)之外,还应加入完全知识经济这一重要条件(如信息流动占据相当重要地位,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等)。这是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理论依据的新特点之一。新特点之二在于制约税制优化进程的约束集合中所包括的参数情况,在知识经济下,还应增加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即发展经济与知识经济长期共存这一现实情况对经济发展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这样,在上述税制优化理论依据与新特点基础上,知识经济下的税制优化过程既要符合知识经济下税收中性的要求,又要兼顾现实两种经济形态并存条件下的税收其他目标的制约。

五、知识经济下税制结构优化问题

首先,知识经济下税负水平优化。我们发现,在世界上人均收入处于695美元左右的国家中,其平均税负分布于18.2%~36.6%之间,且总体显现上升态势。这说明,在目前条件下,决定一国税负水平的因素主要在于该国国民收人水平及政府支出规模,这也反映了一国税负水平的可能与需要的统一。从这一思路出发,研究知识经济下世界各国税负结构不断优化的趋势时,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在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中,目前影响国民收人水平与政府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否仍然存在?如果存在,这些因素有无新的表现形式?如果原有因素发生变化,那么有没有增加新的影响因素?新因素对国民收入与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与这些问题相关的具体表现包括:(1)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支柱产业的转换,信息产业的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到底有多大?(2)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政府职能是否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知识经济下政府参与市场调节的度是否与发展经济存在区别?如果存在,这种区别是否体现为参与的范围更广泛,力度更深刻?(3)在这一过程中,支柱产业转换,生产方式改变对gdp增长的贡献与其对政府支出规模改变的要求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弹性关系?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经济下税负水平优化问题的理解。结合现有的发展特征及趋势,笔者认为,知识经济下随着主导产业转换与生产方式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将获得很大的提高,但同时,由于经济的知识化与全球化,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等重要交换产品的流动性、公共性、外溢性将不断增强,这些都要求政府支出规模必须相应提高,而且在一定时期,这种提高幅度会更先于、高于知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贡献程度。因此,在知识经济下,税负水平有一个提高的趋势。当然是否还存在某些导致税负水平下降的因素,也值得研究。

其次,知识经济下税种结构优化。税种的构成、组合及主体税种的选择是税制结构的主要内容之一。税收种类按照税收主体(纳税人)与税收实际负担者是否相同等标准划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两类。目前,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间接税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直接税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另一方面间接税由于其具有的税基大、税源稳定、易于征管等特点又在不少发达国家有受到重视的趋势。那么在知识经济下,税种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业主体的改变与商品流动形式的转换——即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信息流动成为重要的商品流动形式。随着主导产业与商品流动形式的变化,间接税内部结构是否会产生变化?间接税是否会成为主体税种?直接税的主体作用是否会继续上升?等等。这些都需要加以研究。从理想的角度看,在完全知识经济下,出于征管损失最小化、税负公平与提高效率的目的,传统意义上的间接税的作用将下降,而直接税的主体作用将有所增强;而在发展经济与知识经济共存的现实约束下,由间接税为主向间接与直接税并重这样一种双主体结构过渡还是符合税制结构现实优化条件的。

第三,知识经济下税收征管优化。税收征管优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税收征管损失最小化。在现实中,税收征管损失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征管手段是否先进,税种结构设置是否合理,税负水平是否适当等。在完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税收征管手段全面电子化,随着税种结构的更加优化,税收征管构成的优化必然要求税收征管损失趋向于零。然而,在发展经济与知识经济共存下,税收征管手段电子化相对于交易电子化的发展具有不对称性,并且相对网络交易而言,税收征管收益的增长远落后于成本的增长。因此,就现实而言,应加强对知识经济下交易形式多样变化的研究,探寻一套与交易电子化相适应的征管手段。

第四,知识经济下的税收国际协调。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必将对税收国际协调内容与形式提出更高要求。从理想化角度出发,完全知识经济条件下,伴随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税收完全一体化显然是最符合税收效率原则的,这也是税收国际协调优化的一个终极目标。然而,在现实中,当知识经济仅仅处于萌芽阶段,当国家与区域合作组织同时并存时,税收国际协调的优化不仅要考虑效率原则,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考虑国际税收的原则与公平原则。这样,在知识经济与发展经济共存的约束之下,税收国际协调现实优化主要指:在充分尊重与公平前提下,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逐步参与国际协调与合作,从而逐渐减少由于税收政策在各国间的不协调而造成的效率损失。

文化经济的特征篇5

关键词:设问类型;成因;评价;突破方法

结合近年来简答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四种类型:特征描述、成因分析、规律概括与总结、评价与判断,使一些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我根据设问类型不同,寻求不同的突破方法。

一、特征描述和突破方法

1.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要从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方面筛选描述。例如解答2011年全国卷1的36题,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水文条件。

2.地形(地貌)特征,要从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地势四个方面概括。

3.气候特征的描述:首先要明确气候类型,再从气温、降水入手,分冬夏两季进行概括。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4.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河流特征可分为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水能。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长短、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及流速大小。如以松花江为例,描述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

5.工农业生产特征,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二、成因分析和突破方法

1.自然地理事象成因的分析,要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位置,洋流,河流,自然灾害的原因。

2.人文地理事象(区位因素)成因的分析,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和技术三方面来答。其中经济因素包括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等;社会因素包括国防、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环境因素包括与风向、水源等;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再者影响工业的区位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包括技术的进步对人文事象的区位变化有重大影响。转贴于

三、规律的概括总结和突破方法

要从地理分布规律,地理演变规律,地理结构规律,人地关系规律等分析。例如地图地球知识、大气、人口知识,这是高中地理主干知识,在此不用多说。

四、评价类分析和突破方法

文化经济的特征篇6

>>基于旅游营销视角的风景名胜区游客特征研究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研究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扰动研究风景名胜区条例嵩山风景名胜区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规划探析鸣谢风景名胜区名单浅析风景名胜区与地质公园的规划差异城乡规划背景下风景名胜区土地使用兼容性浅析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状况与特点研究浅谈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规划浅谈风景名胜区的改造提升对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几点看法浅谈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探讨宽阔水部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国家风景名胜区期待风景名胜区实行门票免费制度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提高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效率将能更大地满足旅游市场需求,进而影响我国旅游用地的整体效益。因此,笔者将研究对象确定为部级风景名胜区,对其他级别的风景区暂不做研究。

1.1.2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是指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经营收入,计量单位为:万元/平方公里。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高校财经数据库()。因天津、上海、内蒙古、海南、等5个地区数据缺失或不全,故将研究范围确定为除上述地区外的全国其他26个省(市、区)。鉴于数据必须具有连续性,可以进行时间特征分析,因此将研究数据的时间范围定为2003年~2009年。在此基础上,再次以指标数据缺失和异常波动为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确定92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样本。

1.2研究方法根据上文对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界定,风景名胜区的土地经济密度测算公式如下:D=R/a(1)式(1)中的D代表土地经济密度值,单位:万元/平方公里;R代表风景名胜区年度经营收入,单位:万元;a代表风景名胜区总面积,单位:平方公里。对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差异分析主要将公式(1)计算的结果输入arcgis9.2软件数据库,然后利用其空间分析功能,将结果进行分类输出。关于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的动态特征的研究,在众多区域差异分析的统计方法中,变差系数应用较多,因此本文采用变差异系数分析法。变差系数:主要采用样本的标准差与均值之比来表示,反映样本数据离散程度,公式如下:Cv=1y―1n∑(yi-y―)2(2)式中:Cv为变差系数,y―为26个省(市、区)平均土地经济密度,yi为省(市、区)i的土地经济密度,n为省(市、区)个数。2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分析

2.1全国层面总体差异特征分析

2.1.1时间差异特征运算结果显示,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见图1),其中2003年~2007年上升幅度较大。说明随着旅游业发展成熟、风景名胜区管理进一步加强,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整体土地利用效率逐渐提高,管理对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作用。

图1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变化趋势

分年来看(见图1),2003年的全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密度为21.81万元/平方公里,而2009年则上升到56.27万元/平方公里,总体上升了约258%。其中2003年~2007年急剧上升,2007年达到60.63万元/平方公里,之后小幅回落。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解释是:2007年~2009年间,部级风景名胜区经营收入的增长率低于风景名胜区面积的增加率。

2.1.2类型差异特征为进一步深入分析不同类型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特征,对照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的《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中的风景名胜区类型,将本次研究的92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归为江河类、岩洞类、城市风景类、纪念地类、特殊地貌类、生物景观类、海滨海岛类、湖泊类、山岳类、陵寝类、壁面石窟类和历史胜地类等12种类型。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各种类型的风景名胜区2003年~2009年的平均土地经济密度存在明显差异(见图2),江河类、岩洞类、城市风景类、纪念地类、特殊地貌类、生物景观类、海滨海岛类、湖泊类和山岳类等9类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相对较小,其中江河类最小,为41.30万元/平方公里。而陵寝类、壁面石窟类、历史圣地类等3类风景名胜区土地密度相对较大,其中壁面石窟类土地经济密度最大,为406.55万元/平方公里。这可以大致反映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中人文旅游景区的旅游经济产出更高,而自然生态类景区旅游经济产出较低。可能的解释是,人文类旅游景区土地资源投入相对自然生态类少,更容易产生土地资源的旅游集聚经济效应。

图2我国不同类型部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2009年平均土地经济密度比较

2.2分省层面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2.2.1区域时间差异特征计算结果显示(见表2),各省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在2003年~2009年期间的时间变化特征明显,从时间演变规律分析发现大致呈现出以下3种类型:(1)整体上升型。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大致呈上升趋势的有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西、重庆、陕西、青海14个地区,其中尤其以安徽上升最为明显,从2003年的128.02万元/平方公里上升到2009年的902.69万元/平方公里,上升幅度达605%;其次是陕西,从2003年的108.56万元/平方公里上升到2009年的664.03万元/平方公里,上升幅度达511%。出现这一特征可能的解释是这些地区近些年来大力发展旅游,部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增加的同时,游客数量大幅度提升。(2)有升有降型。2003年~2009年,广东、辽宁、甘肃、湖南、江苏、浙江、云南、贵州、宁夏、新疆、四川等11个地区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有升有降,大致以2006年、2007年为拐点,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其中浙江、湖南、广东、云南、宁夏和新疆2009年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均低于2003年。自然生态类风景名胜区增长可能是导致这一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3)整体下降型。与其他省份不同,北京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大致呈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384.4万元/平方公里下降到2009年285.77万元/平方公里,虽然期间有过小幅上升,但总体下滑程度较大。尽管如此,其基数仍处于全国前列。可能的原因是,北京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已经进入到生命周期的衰落期,游客数量减少导致。

2.2.2区域空间差异特征空间统计分析发现,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区土地经济密度从空间上呈现以下特征:表22003年~2009年我国26个省(市、区)部级风景

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单位:万元/平方公里年份

2.2.3区域差异动态特征区域差异动态特征主要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研究对象内部差异的变化状况。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区域差异动态特征反映了时间维度下,各个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与区域总体平均的离散状况。采用公式(2)计算出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总体区域差异动态特征,如图5。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随着时间的变化,总体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的区域均衡到区域非均衡的态势。

图5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变化

3结论与讨论本文以26个省(市、区)部级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从全国和分省层面对我国2003年~2009年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时间、类型和空间差异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全国层面总体差异研究显示,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类型风景名胜区的土地经济密度差异显著。(2)分省层面区域差异研究显示,2003年~2009年我国26个省(市、区)的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随着时间演变趋势,大致呈现出“整体上升型”、“有升有降型”和“整体下降型”三种类型;我国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明显,空间上个别地区极值现象明显;我国26个省(市、区)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随着时间变化,总体上呈现先缩小再扩大的趋势。本研究结论对我国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与管理政策启示如下:(1)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土地休闲利用的重要部分,其经济密度的提高对挖掘我国土地利用潜力,提高旅游经济效益,避免土地资源粗放利用意义重大。现行的土地利用和景区管理制度对此都未加重视,因此,今后我国风景区土地利用管理中应该增加风景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政策和规划。(2)对于土地经济密度呈下降趋势的地区,政府及景区管理部门应增强土地集约利用意识,制定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低效化防范措施,以保障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效益可持续增长。(3)风景名胜区经营是一种以旅游资源作为吸引力的经济发展方式,旅游资源是决定其经济效益好坏的主导因素。只要旅游资源吸引力足够大、规划合理、管理优良,不同区域的风景名胜区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可以很大,因此,空间上应该可以均衡发展。然而,研究显示,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却呈现出空间非均衡性,甚至存在极值差异现象,这说明我国西部和内陆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在管理上仍有待改进,政府要充分发挥风景区旅游资源的魅力,做好景区形象设计和市场营销,大力吸引旅游者消费,以提高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需要指出的是,对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研究在国内外尚不多见,可借鉴的成果不多,本文的研究仅是一种尝试。由于部级风景名胜区统计数据的不完整和难以获取,暂时无法从游客量、风景名胜区类型、景区商业收入、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区域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后续研究中,在数据可获取前提下,这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9.

[2]贝涵璐,吴次芳,冯科,等.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演变格局-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9(11):19521961.

[3]冯科,吴次芳,陆张维,等.中国土地经济密度分布的时空特征及规律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地理,2003(3):394399.

[4]李丽娜.宜春市风景区土地利用调查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728.

[5]林坚,祖基翔,苗春蕾,等.中国区县单元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3):4653.

[6]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2006(4):709717.

[7]罗文斌,吴次芳,冯科.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机理――基于湖南省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6):6874.

[8]梅一峰,汪诚.风景名胜区土地保护与管理――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中国土地,理论探讨,1999(6):2325.

[9]杨静,马耀峰,陈志钢,等.我国风景名胜区土地管理评述[J].江西农业学报,2008(6):159163.

[10]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6):781790.

[11]peterJS,DerekLS.thegrowingrecreationaluseofstateforestlandsintheadelaidehills[J].LandUsepolicy,2001(18):137152.

文化经济的特征篇7

【关键词】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一、引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疆域、13亿人口的发展大国,区域经济不平衡,构成了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特征。

在学术领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有大量的文献对其内涵、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做出了分析和探讨。虽然很多文献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研究。相对缺乏了对于地区内部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

自2007年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一直在西部担当者现先试先行的角色,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多年居西部前列,但是由于重庆市农村、大库区等特点构成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明显。2006年末“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政策。

综上,本文试图通过阅读和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的界定,定义出本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评价体系,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为促进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意见。

二、评价方法

本文按照如下步骤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1.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找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2.选取合适且易获得指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描述刻画。3.建立模型并进行评判。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三是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合适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以上三个特征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准确性,所选指标必须准确的反应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特征的信息,保证实证的合理性。二是简单易的,所选指标应该简单明了,保证操作的可行性。

1.选取全域morani系数作为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标。理由如下:moran系数是反映空间或邻近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能很好的检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特征。

本文以人均GDp作为变量x,通过计算相应的全局morani指数衡量不同区域之间人均GDp的空间关联程度,以综合反映区域之间一体化程度。

2.选取基尼系数(G)作为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指标。理由如下:相对于区域经济差距缩小的外在特征而言,基尼系数是一个逆向指标,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性要求。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006——2012),期间包括了重庆市提出“一圈两翼”概念以及“十一五”的整个时间段,年鉴中明确统计了“一圈”“两翼”的数据,方便计算。

(二)分指标讨论

根据公式(1)(2)(3)分别算出重庆市2006——2012年“一圈两翼”之间的moran系数、基尼系数以及经济增长速度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moran系数处于一个不断增长的状态,这表明自2006年以来重庆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不断的提升,相互依赖程度也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一直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基尼系数稳中有所降低,在整体降低的事态中2008至2009年有所回升,但并不影响重庆市区域经济间差距在逐步缩小的趋势。整体经济增速较快,均位于西部先列,其中“两翼”的发展速度要快过整体发展速度,这也同时说明了区域差距在不断缩小。整体增速近年有所下降,这也国家的“稳增长”政策的体现。

(三)综合评价

根据表3给出数据,为了避免由于数据量级不同而带来的分析差别,将数据标准化得到的新数据y=x/maxx;算出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C的值,并针对表2划分出相应等级,如表4。

从“十一五”初期到末期,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从0814增加到了2011年的0.971,2012年有所下滑。这说明,自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在统筹城乡、缩小差距、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圈两翼”战略实施以后,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选取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与实践,总结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个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差距缩小、经济增长速度,并分别运用morani系数、基尼系数、GDp增速对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明确了“十一五”期间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的协调程度和趋势。

参考文献:

[1]姜文仙.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评价[J].发展研究,2013,05:41-46

[2]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7

[3]姜文仙,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90-95

文化经济的特征篇8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资源税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新经济时代下我国资源税改革发展状况

1.新经济时代对资源税改革的特征要求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中国经济加入到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同时也进入到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特征要求经济资源配置全球化、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而我国经济资源分布、使用、价值链等严重不平衡,与资源全球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环境保护问题尽管得到普遍认同,但执行力度和实际成效还不够,与新经济时展要求相差甚远。如何真正使中国整体经济步入新经济时代,需要从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和宏观政策多方入手,资源税便是改善资源管理,促使资源全球化配置的一个有效手段。因而加大我国资源税改革,是世界新经济时展的特征要求。

2.中国资源税改革的自我完善过程

我国于1984年起开征第一代资源税,课税对象仅石油、天然气、煤炭3种自然资源,后来1986年开始扩大到对铁矿石征收资源税,1987年4月开征耕地占用税,1988年11月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1994年1月1日开始征收第二代资源税,对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等7种自然资源依据从量计征资源税。2011年11月1日起执行新修订的资源税条例。新的资源税改革在税率和计税依据方面都有了新变化,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

二、新经济时代下中国资源税改革的新要求

1.国内外环境压力要求

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源无序利用导致国际环境恶化严重,全球矿物燃料大量消耗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矿物燃料产生大量的硫、氮带来的酸雨,严重影响着森林、土壤、水体、农业和建筑,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的结构等。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具有非关税贸易壁垒性质的国际环保认证标准,迫使其他国家的产品向其标准靠拢,近年来欧盟的碳排放标准推出,迫使众多国家不得不加大本国产品生产的调整。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大面积干旱、荒漠化、水资源污染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重要的核算依据,而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已刻不容缓,因而加大我国资源税改革,保护资源和监督资源,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中国经济增长转型需要

由于受到我国国情影响,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都是靠资源粗放型投入方式,农村大量毁林开荒,致使森林资源严重破坏,地表水土流失;企业对富矿资源的垄断性开采,对贫矿资源的漠视浪费,对我国可持续性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目标造成严重伤害。为了使我国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高能耗的高碳经济向低能耗的低碳经济转变,从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从自然资源为代表的物质投资增长向以技术为核心的非物质投资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加大资源税改革力度,事企业主动规划开采量和开采范围,提高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

3.中国资源税的不平衡性要求

我国资源税开征较晚,课税范围较小,而且税率偏低。这与我国体制特点相关。长期以来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而且国企在发改委的调控下对市场的供给和价格具有一定垄断性。国家对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率都相对较低,对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起到不利的影响。表面上资源税对资源开采企业起到税收杠杆作用,而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则存在行业间的不平衡性。为了缩小我国目前行业间差距,达到资源可持续开采利用目的,加大我国资源税改革是适应市场行业平衡性调整的一大有效途径。

三、中国资源税改革的建议

1.公平性思路

资源税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杠杆调节,但税收调节作用是有限的,甚至是有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税赋是否具有转嫁性,如果税收是轻易可转嫁的,那么即使征收再高的税率,对企业行为起不到任何调节作用,相反会成为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因素。税收转嫁结果取决于供求双方的价格弹性,谁的价格弹性越小,谁承担的税赋就越少。从资源供给弹性来看,我国资源开采企业主要国有大中型小企业为主,对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其供给价格弹性相对较低,而消费者对市场价格是十分敏感的,尽管不能决定价格和放弃消费,但可以减少消费和增加消费,其弹性相对较大。因此在我国资源税普遍被转移给了消费者,资源税的征收具有不公平性。为了维护公平,减少二元结构下的收入差距问题,我国资源税改革应与企业所得税有机结合,有必要开展特别资源收益税,作为资源税的后续补充,迫使企业重视资源的合理数量开采。

2.保护性思路

我国资源税经历多次改革都是在征收方面的修订,但都没有达到资源税作为大税种来加以实施,没有在过度开采和环境代价方面体现资源税的作用。因此我国的资源税改革首先应确定资源税的开征和使用原则,其次按资源特征划分资源类别等级,对资源再生性、存储量、对国民经济重要性等进行分类定级,对不可再生资源、存储量较少、关系国民经济运行的资源全部纳入资源税范围,针对这一类资源国企参与度较高、垄断性突出的特点,应按开采量、边际收益纳入特别资源税征收范围,并且使用超额(率)累进税率,将资源税源头征收为分配环节征收相结合,降低资源税转嫁程度,这样可以限制企业无节制开采,实现资源可持续开采和保护目的。

3.可持续性思路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不影响或不掠夺下一展的前提下发展,主要是针对资源和环境的自我约束,维护代际公平的自我责任意识。资源税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还应起到维持资源可持续使用的作用。因此资源税改革应体现这一时代特征,要把资源税额用于对资源的补偿、循环、替代、研究等,这样才能达到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可持续性,才能真正体现代际公平和代际责任。而我国目前征收的资源税主要直接由于发展消费,而补充、环境替补、转移支付等都难以实现,征收额相对资源恢复、修缮的成本而言相差甚远,资源税改革应确立取之于资源,用之于资源的原则。

参考文献:

文化经济的特征篇9

摘要:地处苏中地区的扬州仪征市,近年来深入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赋予其全新的时代特色,凝练出了“尚义求真”的仪征精神,从而充实了新时期江苏精神的丰富内涵。让仪征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提振科学发展的“精气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新的历史时期,培育仪征精神,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江苏;仪征精神;新江苏精神;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2)11-0066-03

2011年11月的以“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为内涵的新江苏精神,点燃了江苏新一轮发展的精神火炬。在江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省内不少县市,相继凝练出自己的城市精神,如“腾江越海,登高致远”的如皋精神,气势如虹、高调上位,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如皋人志存高远的凌云之志和创业奋进的坚定信心;“崇文厚德,和谐奋发”的宜兴精神,体现了宜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与宜兴人文明守礼的高尚品德以及人心思进、活力澎湃的发展激情;“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坚忍不拔,昂扬向上,显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地处苏中地区的扬州仪征市,近年来深入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赋予其全新的时代特色,凝练出了“尚义求真”的仪征精神,进一步充实了新江苏精神的丰富内涵。如何让仪征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进一步提振科学发展的“精气神”,如何以仪征精神引领全市人民同心同德,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出奇制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新问题。

一、凝练仪征精神的现实价值

“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1]精神乃人之精气、元神,人无精神,则乏主动进取之心,无敬畏生命之念,浑浑噩噩,萎靡不振,终将虚掷光阴,一事无成。个人如此,一市亦然。

仪征精神是仪征文化的“总枢纽”。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当前是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爬坡期、关键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包含精神,精神是文化的精髓。仪征生动的发展实践呼唤鼓舞人心的仪征精神,鼓舞人心的仪征精神催生生动的发展实践。仪征精神唯有被广大市民理解、吸纳进而融入血脉,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活的创造力,从而永葆青春,活力四射,魅力永存,基业长青。

仪征精神是仪征发展的“推进器”。当今世界,区域之间的竞争既体现为经济领域的竞争,更体现为软实力的竞争。提升文化品位,丰富发展内涵,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仪征精神作为整个仪征市的精气神、全体市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是仪征稳定的基石、崛起的支撑、发展的动力,也是软实力的核心所在。对于发展中的县级市而言,打造仪征精神可以进一步增强全体市民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凝聚市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仪征精神是仪征个性的“识别码”。仪征的魅力在于它的特色。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个城市都因地形地貌、历史文化、气候条件、地方特产等的不同而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着一座城市卓尔不群的风格与魅力,引人注目,令人向往。法国巴黎作为世界时尚之都、浪漫之都、服饰之都、文化之都、欧洲经济之都,不但向世界坦诚自己的城市特色及其追求,而且也在这种精神追求中洋溢着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一种浪漫个性的特色。仪征精神是仪征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个性化产物,它体现仪征城市风貌,显示仪征历史文化底蕴、表现仪征市民价值追求,折射仪征独特发展路径。

仪征精神是仪征和谐的“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仪征精神正是一种凝聚各方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的“粘合剂”,具有凝聚人、约束人、激励人、鼓舞人的特殊功效。深入发掘和大力弘扬仪征精神,打造仪征城市品牌,提升全体市民整体素质,有利于引领广大干部解放思想,争先创优;有利于激发全体市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有利于激励人们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利于促进广大干群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劲往一处使,事往一处干,共谋进步,共创辉煌。全体市民同心同德,合心合拍,群策群力,积极进取,仪征的和谐也就水到渠成。

二、仪征精神的凝练

精神的凝练,需要综合考虑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还需要将这些因素精心提炼、精准定位,精当表述。作为百年古城,仪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片热土绵延着仪征人宽厚包容、谦恭温和,乐善好施、济世利人等崇高的精神境界,但是,这些都还不能真正整体呈现仪征精神。唯有“尚义求真”四字,内涵丰富,意蕴绵长,外延宽广,根植历史,立足现在,导向未来,能够完美地体现出仪征的精神风貌、性格禀赋、价值信念、理想追求。

“尚义求真”精神是仪征历史积淀传承的必然结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仪征精神是仪征长期以来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与客观社会现实的需要交互影响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当然也有一个日积月累、不断扬弃和不断净化的过程。仪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自古就有“风物淮南第一州”的美誉。时代变迁,岁月磨砺,洗尽铅华呈素姿,淘尽黄沙始得金,“义”与“真”的特质逐渐汇聚,悄然融入了仪征的血脉,成为仪征人自古以来的道德标准与精神追求,推动仪征披荆斩棘,稳健前行。随着仪征历史的延展、规模的扩大、文明的传承与累积,外在的形象特质与内在的信念追求历经积累、沉淀、改造、创新、丰富、升华,仪征内在精神特点、气质禀赋日趋同一,仪征精神瓜熟蒂落,呼之而出,成为支撑和推进仪征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尚义求真”精神是仪征全面转型升级的现实诉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转型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铁的规律,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谁能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谁就能占领文化的制高点,及时转型升级、科学转型升级、成功转型升级,从而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尚义求真”精神的提出,积极响应了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对全会精神的深刻领会与结合实际的深入贯彻落实,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走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迫切需要。今年是党的十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新的历史节点,把握“稳中求进,进字当先;好中求快,快字当头”的主基调,突出“做实基础、做大总量、做优质态”三大主题,抢抓机遇,破解难题,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开创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推进各项工作向更高目标迈进,对仪征人民的政治理念、精神状态、能力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尚义求真”精神是仪征民生民主民权的有效保障。仪征精神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社会意识,一种道德观念,一种行为准则,与全体市民的人生境界、个体行为水融,密不可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对纯物质生活的追求渐渐式微,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人们渴盼精神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希望市民整体素质提升,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希望市容整洁,交通有序,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希望信息通道畅达,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能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社会管理;希望进一步强化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服务群众的良好环境。2010年,随着上海大众30万整车项目落户仪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汽车名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要把仪征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民主健全、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特色鲜明的文明城市。“尚义求真”精神,立足于当前仪征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考量,立足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立足于仪征“全面建设汽车名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重为民情义,崇道德正义,守团结信义,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是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郑重承诺。

三、仪征精神的培育

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是一项综合性社会工程,只有被广大干部和群众深刻理解、主动接纳、积极认可和自觉遵从,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凝聚、导向、激励、规范作用和效能。新的历史时期,培育仪征精神,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

培育仪征精神,要以社会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精神文明;没有坚实的物质保障,当然也就没有迫切的精神需求。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培育仪征精神,必须紧扣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把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促发展,不断提升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本领技能,锤炼优良的工作作风,凝心聚力,充满激情做实工作,扎扎实实做细工作,千方百计做成工作。要坚持项目为王,把抓项目作为促民生、建和谐的“硬着子”,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心无旁骛、聚精会神,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谋创新。要高度重视民生,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升仪征市民的幸福指数,增强市民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积极、主动投身家乡建设。

培育仪征精神,要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坚强保障。人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不论是重大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还是城市精神的培养树立,其是非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党领导下的干部队伍。干部队伍的道德修养、能力水平,直接关系着仪征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做精神的引领者、思想的标杆、行为的榜样、能力的标兵、道德的楷模,以争创一流的志气、敢为人先的勇气、奋力开拓的锐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引领全市人民积极投身到富民强市的伟大实践中去。要按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抓好机关作风建设,严格机关管理制度,改进机关考核方法,使机关作风更硬朗、更扎实。

培育仪征精神,要以活动载体搭建为重要抓手。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内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外化为全体市民自觉的行动,仪征精神才会真正融入市民血脉,仪征也才真正有了独具个性色彩的“精气神”。因此,仪征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不应该是某个人、某个单位、某个群体的孤军奋战,而应是全体市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草根”的智慧力量巨大,不容小觑,不容忽视。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振奋城市精神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展览、演讲、晚会、理论研讨、学校教育平台,利用电视、报纸、网络论坛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点燃全面共育仪征精神的热情,在全市范围掀起一股培育塑造仪征精神的热潮,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耳濡目染,逐渐理解、接受、认可和遵从仪征精神。

培育仪征精神,要以典型引领为主要方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市各大媒体要集聚优势,充分发挥行为指引和价值导向功能,注意发现、大力宣传、及时推广弘扬和实践仪征精神的模范单位和典型人物,以先进事迹诠释仪征精神,以先进典型引领仪征精神。进一步放大“好人”效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优化评选标准,规范评选步骤,充分发动群众,营造评选氛围,树立道德楷模,让广大市民零距离感受先进典型在平凡的工作与生活中升华出的不平凡的行为,学好人,赶好人,敬好人,做好人,在全社会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和高尚文明的道德风尚,净化社会风气,大幅度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仪征精神的培育、塑造和弘扬,必然经历由实践到理论、由具体到抽象、由继承到创新、由吸收到辐射、由普及到提高、由渐进到飞跃的长期的过程,任务艰巨,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三创三先”的新江苏精神在仪征的生动体现,让仪征精神融入每个仪征市民血脉,真正成为引领仪征发展的旗帜,必将有力推进全市乃至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参考文献:

文化经济的特征篇10

关键词: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主体;客体;分析研究

一、都市型村庄及其过渡性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村庄是“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人口相对分散、有明显的同质性、社会结构较单一,主体人口为农业人口,基本的生产活动是农业生产。但是,随着中国都市化的迅速发展,一些村庄逐步丧失或部分丧失传统村庄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职业分化、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变化,均质性被打破,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依据都市化即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某个区域(城市、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一界定,我把这种村(居)民拥有宅基地和私人房屋产权,没有或少量拥有村集体农地和集体财产,第二、三产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主要产业,村(居)民已经全部或部分变成非农业户口,兼有大量外来人口入住的村庄称之为都市型村庄。从总体特征上看,由于中国地域广大,都市型村庄在区位环境、拥有的社会资源、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上存在巨大差异,使得这些村庄特质迥异,难以归类。然而,这些村庄也有许多共性特征,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公共事务的管理上,都还没有完全纳入到城(镇)的总体规划中,集体经济、集体资产、独特的“村籍”制度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利益分配和社会管理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等。实现情况表明,当下都市型村庄既没有完全拥有现代意义上的都市社区特质,也没有完全失去传统村庄的要素特征,呈现出传统村庄向都市社区转型的过渡性特征。

二、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过程中的主客体要素现状分析

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依托于政府组织、民营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以及个人等各种网络体系,应对社区内的公共问题,共同完成和实现社区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系统聚合了不同于城、乡社区治理的主体与客体、内部规制和外部环境等多要素,其中每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对系统运行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主客体要素。

(一)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主体的二元化要素特征和多元化结构性特征

正在成长的都市型村庄社会治理主体,既包括政治性的组织,也包括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等。社区治理逐步形成从政府一元走向村(居)民委员会、各类社会组织、专业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并存的架构。

从法律层面看,党的基层组织有权力对村(居)委会进行政治上的领导,对社区内的各类组织进行宏观协调,政府派出机构有义务对村(居)委会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推动社区各项建设活动的开展。村(居)委会接受政府业务上指导,动员、组织社区内的各类服务性的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社区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丰富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增进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共同治理社区事务,并协助政府开展相关工作。

从现实层面看,由于都市型村庄社区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并存、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并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自治性的社会组织并存,社区治理主体要素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化特征;社区内包括(村)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组织发育迟缓,成熟度不高,组织和社会动员能力都非常弱,专业社区工作者队伍尚未完全建构起来,社会资源相对不足,在处理社区事务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借助党和政府权威,依赖政府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由此形成了“以执政党为圆心的同心圆状的中心一边缘型治理结构”,凸显出基层党组织在多元社区共治中的核心地位,社会组织边缘化,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并存、层次分明的结构性特征。

(二)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的客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的客体是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宪法》确认村(居)委会的功能是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办理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反映群众意见要求、提出建议等。《城居法》确认的社区公共事务还包括: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村居法》确认的社区公共事务还包括: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当尊重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促进男女平等,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村与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支持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等。

处于过渡期的都市型村庄,由于土地、户籍、人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区组织、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城乡二元化特征,致使其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经济、文化、社会、空间、环境等方面的各种社会问题比成熟的城市社区和传统村庄量要大、复杂程度更高,解决难度更大。有些村庄既要管理本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维护农村农业经营机制,又要负责征地拆迁、村庄规划、居民安置以及相关的利益分配,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其他经营者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既要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又要解决化解二元并存带来的诸如促进城乡融合等特殊性问题等。社区治理客体不仅点多、面广、矛盾错综复杂,而且变动性大,无法简单依据《城居法》或是《村居法》来加以界定,只能依据各个社区具体情况相机界定。转贴于

三、优化社区治理主客体要素,建设都市型村庄社区

当下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缺乏直接可资参考、借鉴的经验,建构切合都市型村庄特点、规范有效的治理规制,协调各方利益和矛盾,实现都市型村庄社区善治,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思路,参照都市社区要素特征,整体布局、统筹规划、拓展思路、创新体制。

(一)提升社区治理主体能力,建构科学的社区治理主体架构和治理结构

充分认识各类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建立多元共治的主体架构,形成内含科学分工与合作机制的以社区(村)居委会为轴心、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其他主体参与其中的交互式的新型社区治理主体架构和治理结构。

第一,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大力培育和扶持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理顺社区内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内部的关系,明晰其结构与功能,避免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等职能的交叉、功能紊乱现象。

第二,依法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与监督,逐步弱化社区组织行政功能,增强社区内行政部门的行政能力;强化社会组织的自治性,提高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建构合理的社区治理结构,建立社会资源、权利共享,社会义务、责任分担机制,维护社区内部的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平等地位,促进其协同发展。

第三,打破以集体土地产权为核心的“村籍”制度,赋予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在社区治理中的平等主体地位,建立各类社区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民主制度、决策程序和协调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发挥村(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中的轴心作用,确保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对社区重大事务的决策、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社区治理制度化、民主化、程序化。

(二)厘清社区治理客体属性,建构城乡一体化的社区治理模式

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客体不仅包括了原来村集体管理的事务,还政府改革职能转换过程中剥离出来的社会管理事务和村庄都市化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些新事务,尽管内容复杂,治理过程权责关系模糊。但从性质上还是可以分为几大类:经济工作、行政工作、社会工作、其他工作。社区治理必须在厘清社区事务和公共服务类别的基础上,依法界定集体经济组织、行政组织、村(居)委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社区事务治理过程中的权责关系,坚持城乡一体化思路,以提升“城市性”为目标,建构和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和模式。

第一,(村)居委会依法加强对社区类各类经济组织的经营资质的审核,运行过程的监管,营造优良的经营环境,协调经济组织间以及经济组织与社区居民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和纠纷。以依法拥有村集体经济和土地资源管理权为依托,结合都市型村庄的特点,总体规划村庄经济发展,采用多种方式经营集体土地和资产;立足都市农业,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和第一产业优势,构建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经济架构,发展社区经济。

第二,基层党组织依法履行领导和支持本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职能,保障社区居民民主参与社区治理的权利。以关涉社区共同利益的事务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吸引社区居民依照程序参与社区治理,激发其参与热情,培养政治理性,锻炼和提高自治能力,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社区政治生活。

第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文化活动的空间,建设文化惠民和文化共享机制;寻找有特色的文化发展定位,在继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社区的真正本质是社区精神,通过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增进社区治理主体间的了解与理解,增进社区认同,形成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结合、体现城市文明和时代精神内核的社区精神。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立足现状,以村庄规划和环境整治为着力点,以社区公共服务为核心,整合社会资本,统筹规划社区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大力培育和扶持社区内经济组织、非营利性组和其他社会组织,鼓励其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承担社会责任;建立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教育培训机制以及各项工作的综合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由民间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的、涵盖所有人口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夏建中.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