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十篇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十篇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1:33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反思

我在学校上了一节六年级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课堂也有红绿灯》。总体来看,本节课的教学形式也还丰富多彩,教育任务也还是完成了,但是就是觉得有些什么不对的地方,后来与部分老师交流后,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总结如下。

一、课堂上遇到的问题

1.气氛活跃,秩序略显混乱。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定位是活动课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参与获得心理上的成长,而不像一般的学科教学是为了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因此课堂氛围比较自由民主,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说话、不认真听别人的发言时有发生,课堂秩序有些乱。加上学生又是分成了6-8人一组围成圆圈的座位的形式,作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不是常使用这种方式,因此,学生非常兴奋,激动,在一些讨论环节后,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气氛是相当的“热烈”,要重复许多的“三四”(即坐正)口令,或是用肢体语言来提示学生,学生才能安静。

2.活动体验不深。心理课注重课堂情境的营造,让学生从切身的活动体验来感受、成长,因此我在本课上设计一些活动如“角色扮演”等活动。这些活动有的是为了调动气氛,有的是为特定的主题服务,但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有趣”上,没有真正起到活动本身的价值上。

3.经验不足。课前,首先考虑的是良好的师生互动,让学生愿意参与,对他们违反纪律的情况比较宽容。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尚未形成气候,可供借鉴的经验有限,自己也没有什么经验,在面对不断出现的突发状况时感到无从下手。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加强课堂调控,注重教学能力的训练

1.加强课堂语言表达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基本功和教育素养。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精彩,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在课上不能过多地堆砌术语,针对中小学生可重点介绍一些常用的重点概念,其余的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

2.明确教学目标,控制好时间与节奏。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课程设计要合理,不要在某一个环节上耽误太多时间。不能因为学生投入、高兴,就做好几个与主题没有太大关联的活动。要时刻铭记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只是让学生满意。

3.及时反馈调控。要遵循及时反馈的原则,一旦学生出现违反纪律、不配合的行为要及时指出并制止。使学生及时明白什么样是可以的、什么样是不被允许的,防患于未然比纪律非常混乱之后再纠正要省力气,效果也更好。

(二)尊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规律

1.理清辅导理念和设计思路,备课充分。心理课首先要理清辅导理念,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环节,完成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的是,心理课的理念不是一节课要教会学生多少文化知识,而是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感悟,塑造的是学生的心灵,给学生提供一种氛围让他们能自由地表达、发展自己。在备课上也要认真准备,预想到学生可能会有的反应,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有备无患。

2.订立契约,增加课堂和课后的要求。心理课堂上调控困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的观念有偏差,不认真不端正,因此有必要在课堂上订立契约。订立契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正式开始课堂内容前约定要达到的行为标准,如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不打断别人、保密原则等。

3.注重引导。其实,在一节课上教师的调控无处不在,当发现学生的表现偏离预定主题时,就需要及时地引导回来。如在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时,如果学生的回答与主题无关,教师要及时明确地给予回应,让学生明白这样是不恰当的;当学生表现得很好时,及时给予鼓励,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形成规范并自觉遵守。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篇2

   一.            课前:扩宽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具有学科教学的特点,但更多的是具有非学科教学的心理活动辅导的特性。

   (一)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它具有知识性的特性,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传授给学生必须掌握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它又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它不宜以系统讲授心理学概念、理论、术语为主,不宜进行简单生硬的说教,而是以生活经验式的讲解,采取生动形象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以三年级的一堂心理活动课《寻找快乐》为例,“快乐”似乎每个学生都懂,但怎样才算真正的“快乐”呢?这又是一个很抽象的问题。可通过讲故事,观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收获之后的快乐情感以及组织学生模仿表演等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快乐的感受,从而真正体会到快乐总是与勤奋和努力相伴随的道理,同时还可迁移到对“烦恼”这个消极情绪的理解,整节课根本不需要讲解什么是“快乐”,怎样去寻找。

   (二)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活动是将心理知识转化为心理品质的中介环节。因此,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突出特征,而心理活动辅导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突出特征,它需求老师根据心理知识,创设特定情境,组织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教学《做学习的小勇士》一课,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克服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有的老师设计了“遇到困难怎么办?”的几个情景让学生去体验;有的老师设计了“跌倒了,爬起来!”向学生展示了许多名人、伟人战胜挫折,取得成就的事例,都深深地震撼和鞭策了学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是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课程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用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以学科形式教给学生。此外,在一堂课中,心理知识的讲解与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机并行与融合。如上面的“寻找快乐”的教学与辅导,可看作是综合课程的体现。这样,使综合课程以知识教学为基础,以心理活动辅导为主线,从而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和实效性。

   二.            课中:展开充分互动。

   (一) 创设生活化的心理情境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环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已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学习和活动的主体地位,或为活动的主人。从活动设计到活动的安排、组织都可让学生参与,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内心世界,使学生“安全”地敞开心扉,“自由”地参与活动,彻底进入良好的心理状态,尽情释放自我,已达到陶冶身心的目的。如以小学三年级《认识我自己》一课为例,有的老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做“印指纹”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纸上印下自己的指纹并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第二步设计了“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让学生列出最能形容自己的十个句子,并请十位同学谈谈对自己的看法,然后自我小结,使学生不但看到自己的弱点,还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并真正感到自己在进步,比较全而地认识自我。第三步则设计一个小品《小老鼠辉格》有几名同学来扮演小老鼠辉格、山神、猫、狗、狼、大象。小辉格觉得自己形象佳,本领又小,于是求山神将它先后变成了另外几种动物,但最后还是变回了自己。从而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是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的,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扬自己的优点,同时要正视缺点,并努力克服缺点,进而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评价。

   (二)     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探讨正确的人生答案

   对于内容的选择,问题的提出,应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而通过组织讨论等多种方式,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又如三年级《感受爱心》一课中,设计了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妈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帮助学生感受到身边人对自己的爱,从而学会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关爱他人。

   (三) 引导学生深刻反思

   我校先用的广东教育出版社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每节课后都有一个“心灵导航”的环节,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好,它对每个活动主题给予了深入的引导,达到了升华的作用,但它只是一些指导性建议,老师不能将它作为全文的总结束看待,如三年级《伸手可及的目标》一课中,中心内容是“究竟怎样制定学习和生活目标呢?”心灵导航只列出三方面的建议,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定出更具体的目标,使他们真正地有感触有收获。

   三.课后:实施综合实践

   当师生带着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的深刻认识,在课堂中展开充分的互动,完成活动内容后,还应进行课后的综合实践,可以全班共同确定主题,也可以根据各自体验自己选题,自己完成。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迁移式的思考

   如学完《寻找快乐》一课后,学生感受到了快乐的源泉,但也应该让学生知道快乐和烦恼常常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总想着不顺心的事情,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习和生活。此外,生活中快乐的来源有很多,有些是积极的,如:劳动后的快乐、帮助别人时的快乐……;有些是消极的,如:恶作剧后的快乐、发泄后的快乐……。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反思、领悟、体会。

   (二)反思式的评论

   在活动课过程中,经常让学生进行反思性的、判断性的思维,有助于形式创新性的人格。反思式的评论就是针对某篇课文中的故事、现象、人物等发表自己的评论,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设想。有时,干脆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故事内容等。

   (三)后续性研究

   每次活动过后,都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品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后续性研究,如:学了《其实你能行》后,有的同学想了解更多“思维定势”方面的知识,老师可以推荐阅读有关方面的书籍也可从网上下载相关内容和同学共同探讨,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9-0001-01

经专家验证,当前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多形成于中小学时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当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对于大学甚至之后的心理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焦虑、自私等现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心理健康状况是可变的、可逆的和发展的,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1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校未能重视心理活动课:中小学校未能够重视心理活动课的重要性,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课程量比较少,课程时间比较短,教学方式单一,而且还经常存在心理活动课被其他课程随意取代的现象。其次,教学资源配置不足。教学资源配置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硬件设施不健全,很多学校教学设施不健全,心理咨询室及相关心理咨询辅导用具不健全;二是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学老师。很多中小学校的心理学老师都是兼职老师,甚至是一些思想道德修养老师,并不是心理学专业的职业老师。

1.2存在片面化教育现象: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都存在片面化教育现象,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问题、忽视中小学生心理辅导问题,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矫正性心理咨询、忽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同时在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时,很多教师存在仅就问题谈论问题的现象,而未能够进一步探索对该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

1.3存在学科化倾向: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其培养健全人格。然而,当前很多中小学校未能明确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仅仅将它当做一门学科来进行,并未能深入学生生活运用心理活动课来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只是进行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灌输,甚至还不科学地布置课程任务、组织考试。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够实现开设心理活动课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甚至还给学生增加了课业负担。

2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途径

2.1强化课堂教学的渗透性:理论讲解通俗化。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出于现实需要及能力考量,并不需要他们以直接理论的方式理解与掌握这些复杂而专业的心理学理论。教师在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生动化及通俗化的处理,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理论知识实践化。教师必须要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进行心理活动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矫正中小学生的心理,维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不仅仅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要善于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符合特定学生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及心理辅导方案,解决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真正发挥心理学教育的现实作用,而不仅仅把它当成一门学科对待。重体验、重感悟、重反馈。教师必须要能够真正发挥心理活动课的功能。因此,在进行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在进行一堂课程之前,首先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最后根据交流结果来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内容;第二,注重体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注重活动情境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来亲身体验到一些正能量,例如,团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以及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等。通过活动情境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第三,注重反馈。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尽情释放情感与体验情感,以达到矫正学生心理之目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并能够运用于课堂之外其他问题的解决。同时,教师要倡导学生在课下养成将感悟记录下来的习惯,并鼓励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家长之间相互交流与思考。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培训:教师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力军。要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要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当前,可以通过以下四种培训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第一,专业技能培训。中小学校可以与其他的高校联合起来,邀请在心理学领域一些知名的专家或者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心理学老师来校进行专门的指导与培训,以提高本校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技能。第二,研讨式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各种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学术交流会,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专业技能。第三,评促教式培训。所谓评促教式培训,是以一些公开课、交流课的方式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由专家听课并在课程结束之后提出相关建议,以达到弥补其不足之目的。第四,讲座式培训。讲座式培训,就是由中小学校邀请相关专家针对当前心理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重难点问题或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学校相关教师以听讲座的方式进行学习。

3结语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中小学生当下乃至以后能否健康成长。培养健全人格、维护心理健康是学校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要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冲,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叙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8,(03).

[2]杨晓霞,尹丽娜.关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3]廖金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01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生心理健康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随着社会整体节奏加快,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这既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给学校社会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自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等若干文件以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势头良好,与此同时也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部分学校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当前课程形式反思有利于更好贯彻部委文件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部分省市着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截止目前,大部分省市的学校开设了该门课程,配备了专业教师,设立了咨询室,并编写了百余种的教材或读本。这些成为学校心理健康健康教育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者联系的纽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起步晚,可借鉴的经验不足,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存在需要完善提高的地方。

2.1课程地位尴尬

尽管大部分省市学校开设了该课程,但在有些学校该课程处境却不如人意。有学者对开设该课程持相反态度,认为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情绪、行为等不适合用课程的方式解决,因此将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没有实际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班会、品德教育中,避免课程化。另外,还有学校将该课程工具化,应付检查,或课时被其他学科不时挤占,课程实施无保障。

2.2课程运作的弊端

在开设了该课程的学校中,其实际运作也差强人意。

首先,课程取向存在偏差。教学目标存在传统学科化、理想化倾向,表现在大多数教师对于如何开展了解尚浅,机械套用传统学科教学模式,使得该课程变成了纯粹的心理学知识的系统学习,讲授倾向突出,学生觉得枯燥无趣,学习压力增加。另不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习时间、活动等并不以学生为主体。众多教材也存在取向偏差或部分教材有传统化教材倾向。

其次,组织实施存在片面化倾向,表现在认为该课程就是测验,就是做心理咨询,就是讲课。这些认识导致该课程被人为破坏,甚至出现心理测验接连进行,过于随意。结果分析不当,或孤立的按评分解释,不顾及学生承受力,或没有反馈,或将分数公布。而认为该课程就是咨询的,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对象范围缩小,设备闲置。个别学校中该课程甚至由校医兼任。

再次,课程评价混乱。该课程相对来说是一门新兴课程,没有配套的评价理论指导,照搬传统学科评价方法,用量化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很难反映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水平,对教师评价也是有失公允。因为成绩并不和行为一一对应;个体动机、态度等可以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但其评价存在多元化,不能用单一分数笼统概括。

最后,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目前该课程大多由班主任、科任老师等兼任。这些人员对该课程理解尚未透彻,仓促上岗,很难保证课程的质量。

3课程现状的思考

基于以上事实,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令人堪忧。造成现状的因素涉及多个方面,简单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

其一,学校管理者认识存在诸多误区。面对新型课程,许多管理者认识还不够到位,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以下误解:第一,认为我国教育没有发展到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步,没必要单独用课程形式开设;第二,学校管理者在当下社会舆论压力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压力”下,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流于表面。第三,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课程是唯一的途径。这些认识不足或者矫枉过正的做法,必定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其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观念陈旧、僵化。当前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班主任、德育教师、校医或者其他科任教师担任,对于此门课程的态度往往受到先前个体经验的影响,无形当中将之前的工作模式带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应呈现班会偶尔提及、德育教育化、医学化和学科化等形式。在该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被缩小了,对象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其三,课程评价体系单一。该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用传统学科评估方法来衡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成果是不适用的,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的一面,与传统学科有很大不同。

其四,师资力量投入不足。现阶段该课程不如人意的原因和师资力量投入不足有很大关系。有些学校几位专职心理教师要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工作量”超载”。此外,心理教师的待遇和评定等没有得到相同的对待,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另外,应对兼职教师定期、系统化培训。

4启示

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参考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管理者要切实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将该课程纳入到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中,并真正实施。第二,更新教育观念。要立足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目标。第三,建立客观、新型的课程评价体系,避免评价者主观认识影响,同时注重评价体系的多元性,体现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人文关怀,尊重差异性和主体性。第四,加大师资投入力度,保障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利益,吸引专业人才进入学校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崔景贵.关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1):55-58.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14-03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是,高职院校实行的是“2+1”模式,学生在校理论学习的时间短,不可能用大量的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而传统的纯理论传授型教学模式,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所学的知识往往不能内化为心理素质、不能外化为行为习惯,更不能引发思考、开发潜能。所以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和高职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优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摸索和实践,探索出了一种适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2+1”教学模式。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2+1”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理论基础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2+1”教学模式的确立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研究人类美德和力量,以挖掘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和内在潜能为导向,激发自身存在的优势,发挥个体的积极力量,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理解,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在这两种理论背景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应从“问题模式”转为“发展模式”,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为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和危机预防意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个体潜能为主,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人格发展、生涯规划、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生命意义、人际交往等。教学方法的设计应该融知识性、互动性、体验性、自为一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

(三)操作程序

“2+1”教学模式的“2”是指课堂上采用团体活动与知识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教会学生必备的理论知识,又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参与式学习获得内心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1”是指课堂下采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合作参与,主动深化学习内容、自觉实践学习收获,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内和课堂外的全方位无缝对接。

课上团体活动包括纸笔练习、绘画分析、冥想训练等团体心理常用技术,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愉悦的参与教学过程,引导课堂主题情感、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互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在感受中获得心灵的成长。学生在参与活动、情景体验中觉察自我,在讨论分享、互助合作中碰撞思想,在参与式、沉浸式的学习中自觉学习、理解、掌握和深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团体活动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只有活动,可能会使课程流于形式,学生在热闹的活动过后可能并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成长,所以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知识讲授做补充。这种知识讲授是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必要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具有内化和迁移功能,能够促使学生在活动的同时“知其然”,理论知识是对活动的总结和升华,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知其所以然”。如果说团体活动是教人以“鱼”,知识讲授,尤其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就是授之以“渔”,它可以增强人行为的自觉,给学生以自己指导自己的理论与方法,二者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课上团体活动的很多环节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小组诞生后会产生组内偏爱效应、促进团体凝聚力的形成、满足学生归属需要。在课下,小组合作依然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小组内同学互相督促完成日常行为训练、合作交流学习课程延伸资料、通过小组间竞争增强合作意识,并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友善的、良性心理支持的亚环境,能够促使学生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变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能力、促进自我成长,使得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真正的得以运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切实得以发挥。

以自信心训练课程为例,课上团体活动包括微型小品“我不行”、纸笔练习“20个我是谁”、体验活动“优点轰炸”、头脑风暴“培养自信的方法”、集体宣誓“自信金口诀”,激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和探究、在活动中体验和升华。知识讲授包括故事赏析“王子的雕像”、案例分析“他为什么直不起腰”、理论知识“习得性无助、积极自我暗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引发学生对自我认知的反省、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动机、提升学生自我指导的能力。课下小组合作包括互相支持完成“照镜子赞美练习”、共同赏析电影“灵感的闪光”、组内分享“成长日记”,通过课下活动增强团体凝聚力、深化课堂内容,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

三、高职《心理健康教育》“2+1”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被试

研究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不同专业、但性别比例相当的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在同一学期内、由同一个老师按照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被试1班(会计1班)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被试2班(护理1班)采用课上团体活动加知识讲授、课下小组合作的“2+1”教学模式。实验周期共计8周,32学时。

(二)研究工具

根据帕特里克评价培训效果四维度模型,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包括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层次。反应是学生对课程的主观感受,学习是学生对原理、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行为是学生的行为变化,结果是通过量化的指标考察效果。本研究根据这一模型编制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估问卷》,对课堂感受、知识获得、行为变化三个维度进行评估,并采用《SCL-90量表》来体现结果维度的评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估问卷》在最后一节课结束后发放,当场收回问卷。《SCL-90量表》作为前后测比对量表,在第一次课前和最后一次课结束后两次发放,当场收回问卷。所得数据录入电脑,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课程结束后,从两个被试班级中分别随机抽取十名同学按照《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估问卷》进行访谈,作为一种定性资料的补充。

(三)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结果显示,采用“2+1”教学模式的被试2班明显优于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1班。在反应层面,从课程总体满意度、教学方式认可度、组织形式认可度、教学内容认可度、师生交流认可度五个层面进行评估,被试2班普遍认为,“教师的讲授方式能够让学生引起足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课下小组活动,班级凝聚力更强了”,“不仅在课堂上收获了知识,更在课下收获了朋友”。在学习层面,被试2班认为,“在看似简单的活动中,却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比如生涯规划理论、aBC合理情绪疗法、爱情三角形理论等等”。在行为层面,从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课程引发的思想变化、课程为今后的生活提供系统框架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被试2班学生普遍表示,通过课程的学习“明确了要树立奋斗的方向”、“学会了应该如何与人相处”、“学会了调节情绪的方法”。在结果层面,如表1所示,前测时,两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当。后侧时,被试2班的强迫、精神病性、焦虑和恐惧因子与被试1班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2+1”教学模式对改善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教会了学生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了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本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课堂上采用团体活动与知识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下采用小组合作法的“2+1”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层面教学效果显著,是适合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和高职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景华.参与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2]洪芳.《职业心理学》参与式教学模式构建及效果评析[J].高等教育学刊,2009,(1).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篇6

笔者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于2015年10月份对华中地区5所高校的共计896名学生调查发现,学生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期待值高,同时失望度也较高。在课程设置方面,80.91%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非常重要,87.72%的学生认为所有在校生都要掌握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在课程内容方面,大学生认为最应当学到的心理学内容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情绪管理(50.89%)、学习心理(46.65%)、人际关系(46.21%)自我认知(40.40%)、爱情心理(33.59%)和网络成瘾(27.34%);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有80.47%的学生认为不应当设置试卷考试,84.6%的学生认为应当多种教学模式并用。

可见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确实存在问题,学生的满意度较低,传统教学方式传授心理学知识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贯彻情感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及课程的实用性。

情感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从而达到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目的的过程。情感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提升教学效率。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学习行为中伴随着产生的情感与学习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情感态度上对课程认可,就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特殊性,目的在于给学生减负,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因此只有学生情感上认可,态度上接受,才会把学习心理健康看成乐趣,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情感教学模式应用原则

要保证情感教学有效应用到实际,需要设置凸显人文关怀的教学目标,还需要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学过程,更需要贴近现实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因此,教学中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因素。

情绪情感对学习的影响在很多方面是显著的,正面的、积极的情绪情感能有效提高学生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而传统传输式教学模式,将知识死记硬背式灌输给学生,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有违情感教学模式的初衷。另外,传统课堂环境严肃而生硬,学生的天性受到压制,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教师应当调动课堂内的有利因素,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正面情绪。

(二)建立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减少学生功利学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前传统课程考核模式如考试、论文反而加深学生学业负担。学生的学习具有强迫性和功利性,使学生对此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多样化、更轻松、更实用的课程考核体系应当被积极地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

(三)引导学生应用知识,体验知识获得的愉悦。

心理学知识在生活中各方各面都能得以应用,要突出这个特点才能使得学生内心真正接纳和喜爱这门课程。教师应当积极地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有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更倾向实用、高效、有趣的教学模式,喜欢积极主动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笔者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学生更喜欢情景模拟法(20.1%)、案例分析法(18.7%)、轻松教学氛围创设(15.1%)和角色扮演法(12.8%)等可以模拟实际应用的教学方法。

(四)转化教师角色,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负责传授教材上的知识。而心理学课程理论知识丰富,传授方法不当教师容易成为机械的灌输者,从心理上被学生排斥,引起消极的情绪。所以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转变,加强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做学生人生的导师及生活的朋友。

二、情感教学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具体操作建议

现有对情感教学应用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方面,都是一些概括的、笼统的而非具体操作性的研究,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情感教学应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要真正发挥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将情感教学应用到实际中,贯穿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就必须将理论转化为操作,将操作量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情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巨大价值。笔者通过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初步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种实际操作方法,旨在为后继研究提供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为案例引发讨论与思考。

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完成知识的讲解。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第四讲――情绪控制,以本校学生刘某某(化名)为例,介绍其面临的两难困境(学业压力与异地的女友),一天晚上终于爆发出情绪问题,提问引发思考“假如你是小刘,应当如何处理情绪问题”,“小刘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

问题情境讨论平均每两个课时一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优点在于引发主动思考,学生积极性高。

(二)巧用课堂内外因素,调动学生积极情绪。

灵活多变地利用课堂内外因素引发学生积极情绪,例如:在绪论部分,介绍心理学之前提问学生是哪个星座,讲出这个星座的种种特性,再提问同学们相信不相信,最后将星座与科学做对比;第十一讲挫折应对中,引入肯德基创始人的案例,讲述挫折应对的重要性。平均每节课一次,课前充分准备,学生反应较明显。

(三)以教师自身为例,举出现实案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以教师自身为例举出案例,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效果更加明显。另外,以自身为例可以避免学生出现投射反应,清晰地认识到人格的界限。

(四)组织分组对抗,引发良性竞争。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当下,人们对高质量人才的渴望变得更加急迫,全面综合素质的养成才是制约人才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其中人们心理健康的程度是体现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刻,大力推广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引导学生健康的心理管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主人格,构建公正的竞争意识,不断适应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完成自身的全面发展。

1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原则

1.1心理健康课程形神的统一性: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不安排考试,没有来自成绩分数上的压力,因此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在心理健康课的构建主体上凸显自由开放的原则,让学生可以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对自身的解放。但考虑到高中生所处的心理阶段,搭建的心理健康课堂的开发性应该是一种有限的开放。教师不应该将心理健康课定义为一种学生的自由,而是营造出一种“形散神不散”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的娱乐活动应旨在为学生排解心理状况,而非让学生随心所欲的游戏,教师应该将每堂课的活动都安排出一个明显的线索,让学生可以顺着主线从中摸索出完整的经验,实现学生身心压力的排解。

1.2心理健康课程中立与干预的结合:心理健康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为主体,在课程活动的安排上充分坚持人文关怀,某些心理咨询领域的专家倡导价值中立,让学生自主的去领悟其中的价值观念,但对于价值中立的把握需要建立在科学的角度上,在高中的课堂上充分坚持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的统一,不能将高中心理健康课堂进行彻底的中立,对于高中生处于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本质上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放任学生秉持错误的价值观,那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隐患将会是严重的。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可过渡干预,对于某些尚无定论的观点,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过渡干预的心理健康教育反而会给学生添加更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高中生的健康发展。

1.3心理健康课程充分坚持因人而异:高中生处于心理波动较大的时期,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学生之间心理状况差异,亲身考察问题学生所处的环境,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缓解建议。高中生之间所处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不同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一样的影响,不同于数学等规则性强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学生心理之间的差异性,同时考量学生所处的地域特点和生活习惯提出针对性强的活动与内容。如果教师一味照搬书本上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的干预与治疗,那么就会机械盲从的为学生造成困扰,这从本质上就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的原则。为了实现对学生正确的健康教育,就要求教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地区学生的教学方案。

2高中心理健康教学模式三个方面

2.1课程开展前期准备阶段:同其他的学科一样,开展心理健康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课程前期的准备工作,鉴于心理健康课程“形散神聚”的教学特点,在前期一定要充分进行好教学内容的筛选、课堂活动形式的安排以及活动后的心理辅导。只有前期制定出完备的教学方案,才能在课堂上为同学进行丰富的讲授。此外,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教学内容的安排一定要充分的具有针对性,在课程开展的前期教师应深入学生中去,总结出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积极考量学校所处区域的特点,在课程上制定出具有地方特点的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课堂现场教学开展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应该充分发挥该学科的教学特点,在课堂上搭建自由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释放自己,排解自身来自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但在总体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该坚持一条主线,课堂活动的开展应该充分围绕教学内容,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的散漫,浪费了心理缓解的机会。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特定的情景来引发主题,让学生可以尽情的讨论与思考,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内心的舒缓,在学生对主题有一定的认知之后,在通过丰富的活动加强学生自身的体会,活动结束之后在对学生的疑问和问题进行解答,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能使学生自觉纠正心理问题。

2.3课下对学习结果的反馈:在课下对心理健康教学成果的反思是尤为重要的,在每一堂课下教师都需要对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梳理,对于优点进行放大,对于不利于学生理解的部分在下节课进行删减,同时根据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反馈情况需要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及时修正,此外对于在课堂上发现的“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及时进行疏解,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学应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切实的去找寻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在课堂上构建人文情怀,使学生可以更加轻松愉快的参与到心理健康的学习中来,使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活动中寓教于乐,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认知水平,构建更加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应对来自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

作者:刘洋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中学校

参考文献:

[1]崔建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论坛.2005(5)

[2]李红仙.学校心理辅导的课程设计[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9)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篇8

现在,人们已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这对我们从事教育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97年我校参加了北大儿童心理学系许政援教授主持的《学习困难儿童心理因素的研究、鉴定与培养》。在许徐教授和中科院心理所专家的指导下,对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智能、认知、个性、社会交往等70项测试与调查,对个别心理障碍明显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和训练。我们还建立了充满温馨气息的心理咨询室--"向大自然敞开心扉"。

在70项测试的基础上,我们又和美国宾法夕尼亚大学合作,在俞大维博士的指导下,筛选出48名同学,征得本人和家长的同意,分为四组,由我校两位经过培训的年轻教师从98年9月11日开始"乐观人生课程"。经过半年的培训,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同学明显感到自信心增强,心理承受水平提高,开始能够进行一定的情绪调节。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看到了心现健康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生机,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心理健康教育仅对一部分发现问题的学生有点为时已晚,应面向全体,防患于未然。心理地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一、研究的目的与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会自我控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2、学会正确的认知自己,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3、学会自我激励,了解兴趣的来源及其产生的神奇效果。

4、学会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了解一些评价他人的技巧。

5、学会和谐地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培养良好的个性。

6、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摆脱烦恼和焦虑,保持乐观的情绪。

二、设计研究方案

1、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学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针对自己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性地选择教材内容,开展组内研究。

2、根据年龄段,选择切入点。由于学生的年龄段不同,面对的心理问题也就各个相同。因此,我们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基础,以心理导向教材为依托,我们选择了低年级:《你能坚持多久》、《聪明的我》。中年级:《了解兴趣》、《怎样看待他人》。高年级:《尊重他人》、《寻找快乐》这六课书进行了全校的专题研究。

三、进行教学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研讨,我们达到了这样一种共识: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l、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年级的潘东辉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首先放起轻松优美的音乐,然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款款而谈:"同学们好!伴着悦耳的音乐,非常高兴,我们又来到了轻松愉快的小学生心理导向的课堂,谁愿意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或最喜欢的学科告诉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你的欢乐……"这样,使学生在极其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老师。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故事法。如六年级的《寻找快乐》一课教师播放了一段配乐故事《国王与农夫》,听后引发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国王"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还不快乐?而一贫如洗的农夫整天在地里干活却觉得非常快乐呢?这正是这节心理健康课要讨论的重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文,反复思考得出:国王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它欲求过高,而农夫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经常想着那些比自己还不幸的人。从而使学生悟出了寻找快乐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欲求"。

3、激烈地争论,在雄辩中明理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老师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可帮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讨论中明辨道理。如在四年级《怎样看待的人》一课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方法。首先教师播放了一段录像,然后让学生针对片中的"小刺头"对小组长小明的评价:"臭美,不关心同学,不爱帮助人,批评人粗鲁、骄傲。"展开激烈地辩论。正方、反方各自举出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也是各抒己见,相持不下。那么到底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呢?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来到"智慧泉"边的森林里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给即将报考杂技学校的小猴子写评语的。(小动物们给小猴子写鉴定,既看优点,也看缺点)这时再引起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讨论:"小刺头"对小明的评价有没有片面、偏激的地方呢?经过讨论,孩子们的认识像无数条上溪汇入江河一样走到了一起。从而得出:①评价他人要从事实出发,既看优点,也看缺点。②不能从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别人,要客观、公正。启思明理水到渠成。

4、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产生情感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实话实说"这一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扮演主持人、特约佳宾、观众,模拟生活情景,实话实说,坦白内心。孩子们那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赞美与致谢;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歉意与忏悔,催人泪下。这一课在五年级连讲了三个班,每到这个环节都出现了高潮,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都有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泪花,真正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5、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心理训练。四年级《尊重他人》和五年给《寻找快乐》的教学中都运用了这种方法。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总结出了一条条评价他人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原谅别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使人悔悟自己的过错;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找到了寻求快乐的心理防卫术: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换个环境;降低欲求;幻想成功;肯定自我;转移注意等等。使学生明确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快乐是一种自我选择,快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6、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求新知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7、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寻找快乐》一课中,一个男孩子勇敢地讲述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故事,他说:"我父母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可是他们一直瞒着我,前几天才告诉我。听了以后,我非常地恨他们,躲进了自己的小屋不理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快乐与不快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况且离婚是他们俩大人的事,并不说明他们不爱我,再说还有大姑疼我,我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听着这个孩的内心独白,老师热泪盈眶,充满深情地对他说:"你真是个敢于面对生活、勇敢、善于调节自我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会勇敢乐观地面对,蔡老师和全班同学都愿意做你永远的朋友!"全班同学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坚信,这一刻将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老师真挚的话语,同学热烈的掌声将永远激励他战胜困难的勇气。

8、精心设计的结束语,升华、启思、充满激励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形式:

①总结式。例:《怎样看待他人》"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一位曾有几千名科学家参与的登火星计划中承担重任的华人科学家说过:"人才最重要的是合作精神。未来社会的创造,需要我们在各方面与他人合作,发挥各自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看待他人,正确地看待自己。"

②期望式。例:《尊重他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日寒。"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交往中尊重他人,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赢得更多的朋友,人人做受大家欢迎的人。

③启发式。例:《了解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同学们,现在的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实现我们自己理想的基础,让我们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出示投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④祝福式。例:《寻找快乐》(伴着"祝你平安"的乐曲)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不平之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你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你就要降低欲求,寻找快乐;当你不被别人理解受到委屈时,你就要转移注意,消除烦恼;当你考试没考好时,你就要对自己说,不要紧,下次再努力。这样你就会心里充满阳光,脸上绽出甜蜜的微笑。请记住: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老师衷心地祝愿同学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愉快健康地成长!

四、总结与讨论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心理健康课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感知、体验、明理、反思、迁移、运用的过程,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我们要求老师在课上与学生平等交往,既是老师,更是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2、尊重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言行,呵护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坦白观点。

4、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心理训练全过程。

5、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篇9

现在,人们已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这对我们从事教育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97年我校参加了北大儿童心理学系许政援教授主持的《学习困难儿童心理因素的研究、鉴定与培养》。在许徐教授和中科院心理所专家的指导下,对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智能、认知、个性、社会交往等70项测试与调查,对个别心理障碍明显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和训练。我们还建立了充满温馨气息的心理咨询室--"向大自然敞开心扉"。

在70项测试的基础上,我们又和美国宾法夕尼亚大学合作,在俞大维博士的指导下,筛选出48名同学,征得本人和家长的同意,分为四组,由我校两位经过培训的年轻教师从98年9月11日开始"乐观人生课程"。经过半年的培训,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同学明显感到自信心增强,心理承受水平提高,开始能够进行一定的情绪调节。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看到了心现健康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生机,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心理健康教育仅对一部分发现问题的学生有点为时已晚,应面向全体,防患于未然。心理地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一、研究的目的与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会自我控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2、学会正确的认知自己,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3、学会自我激励,了解兴趣的来源及其产生的神奇效果。

4、学会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了解一些评价他人的技巧。

5、学会和谐地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培养良好的个性。

6、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摆脱烦恼和焦虑,保持乐观的情绪。

二、设计研究方案

1、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学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针对自己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性地选择教材内容,开展组内研究。

2、根据年龄段,选择切入点。由于学生的年龄段不同,面对的心理问题也就各个相同。因此,我们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基础,以心理导向教材为依托,我们选择了低年级:《你能坚持多久》、《聪明的我》。中年级:《了解兴趣》、《怎样看待他人》。高年级:《尊重他人》、《寻找快乐》这六课书进行了全校的专题研究。

三、进行教学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研讨,我们达到了这样一种共识: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l、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年级的潘东辉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首先放起轻松优美的音乐,然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款款而谈:"同学们好!伴着悦耳的音乐,非常高兴,我们又来到了轻松愉快的小学生心理导向的课堂,谁愿意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或最喜欢的学科告诉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你的欢乐……"这样,使学生在极其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老师。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故事法。如六年级的《寻找快乐》一课教师播放了一段配乐故事《国王与农夫》,听后引发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国王"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还不快乐?而一贫如洗的农夫整天在地里干活却觉得非常快乐呢?这正是这节心理健康课要讨论的重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文,反复思考得出:国王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它欲求过高,而农夫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经常想着那些比自己还不幸的人。从而使学生悟出了寻找快乐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欲求"。

3、激烈地争论,在雄辩中明理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老师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可帮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讨论中明辨道理。如在四年级《怎样看待的人》一课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方法。首先教师播放了一段录像,然后让学生针对片中的"小刺头"对小组长小明的评价:"臭美,不关心同学,不爱帮助人,批评人粗鲁、骄傲。"展开激烈地辩论。正方、反方各自举出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也是各抒己见,相持不下。那么到底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呢?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来到"智慧泉"边的森林里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给即将报考杂技学校的小猴子写评语的。(小动物们给小猴子写鉴定,既看优点,也看缺点)这时再引起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讨论:"小刺头"对小明的评价有没有片面、偏激的地方呢?经过讨论,孩子们的认识像无数条上溪汇入江河一样走到了一起。从而得出:①评价他人要从事实出发,既看优点,也看缺点。②不能从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别人,要客观、公正。启思明理水到渠成。

4、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产生情感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实话实说"这一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扮演主持人、特约佳宾、观众,模拟生活情景,实话实说,坦白内心。孩子们那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赞美与致谢;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歉意与忏悔,催人泪下。这一课在五年级连讲了三个班,每到这个环节都出现了高潮,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都有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泪花,真正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5、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心理训练。四年级《尊重他人》和五年给《寻找快乐》的教学中都运用了这种方法。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总结出了一条条评价他人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原谅别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使人悔悟自己的过错;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找到了寻求快乐的心理防卫术: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换个环境;降低欲求;幻想成功;肯定自我;转移注意等等。使学生明确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快乐是一种自我选择,快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6、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求新知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7、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寻找快乐》一课中,一个男孩子勇敢地讲述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故事,他说:"我父母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可是他们一直瞒着我,前几天才告诉我。听了以后,我非常地恨他们,躲进了自己的小屋不理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快乐与不快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况且离婚是他们俩大人的事,并不说明他们不爱我,再说还有大姑疼我,我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听着这个孩的内心独白,老师热泪盈眶,充满深情地对他说:"你真是个敢于面对生活、勇敢、善于调节自我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会勇敢乐观地面对,蔡老师和全班同学都愿意做你永远的朋友!"全班同学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坚信,这一刻将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老师真挚的话语,同学热烈的掌声将永远激励他战胜困难的勇气。

8、精心设计的结束语,升华、启思、充满激励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形式:

①总结式。例:《怎样看待他人》"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一位曾有几千名科学家参与的登火星计划中承担重任的华人科学家说过:"人才最重要的是合作精神。未来社会的创造,需要我们在各方面与他人合作,发挥各自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看待他人,正确地看待自己。"

②期望式。例:《尊重他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日寒。"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交往中尊重他人,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赢得更多的朋友,人人做受大家欢迎的人。

③启发式。例:《了解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同学们,现在的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实现我们自己理想的基础,让我们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出示投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④祝福式。例:《寻找快乐》(伴着"祝你平安"的乐曲)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不平之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你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你就要降低欲求,寻找快乐;当你不被别人理解受到委屈时,你就要转移注意,消除烦恼;当你考试没考好时,你就要对自己说,不要紧,下次再努力。这样你就会心里充满阳光,脸上绽出甜蜜的微笑。请记住: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老师衷心地祝愿同学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愉快健康地成长!

四、总结与讨论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心理健康课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感知、体验、明理、反思、迁移、运用的过程,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我们要求老师在课上与学生平等交往,既是老师,更是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2、尊重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言行,呵护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坦白观点。

4、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心理训练全过程。

5、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篇10

一、“增强体质”阶段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学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同解放前统治时期相比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对解放前革命根据地体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统治时期的自然体育思想的摒弃上,解放前革命根据地的“体育革命化、大众化”的体育思想被继承下来。面对广大学生身体健康不良这一现实,分别于1950年和1951年,两次致信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要求在各级学校教学活动中遵守“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指导思想。1951年,为了搞好学校体育,开始学习前苏联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并在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形势下引入了苏联学校体育经验和模式。同年,当时的政务院颁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核心思想是贯彻“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195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从那时起,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指导思想变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第二年,教育部特意组织了国内学者对前苏联十年制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翻译,全面学习前苏联的教育思想,从中学习体育课程发展的经验。在该时期,前苏联学者凯里舍夫来华讲授《苏联体育教育理论》课程,传授了他们的主知主义体育理论。主知主义体育理论重视知识的教育和技能的掌握,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主张将一堂体育课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等3个主要部分,并提出直观性、自觉性、巩固性、系统性、通俗性五大基本教学原则。后来我国的体育教育对五大教学原则进行了吸收,至今我国的体育课的教学仍然进行这样的划分。

1956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大纲规定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包括: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即学校体育应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新中国的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二、注意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与功能,即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三、学校体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要坚持普及为主。当时的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三基)为主。

在体育教学内容上,以让学生掌握基本体操、田径和游泳的三基为主要内容,规定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应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从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编制思想分析,编制者力图想让学生通过体育三基的学习,带动个体体质的进步,即让学生通过基本体操、田径和游泳等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育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多参加体育活动,进而达到增强个体体质的目的。然而,多数情况下,体育项目三基的学习并不能对增强体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这里面,需要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个体发展目标。只有激发起学生对某种体育活动热爱,和其自身发展目标良好的结合,三基的学习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该时期,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将三基的学习等同于增强体质,是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的。

在1956年原苏联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出现分歧,中、苏两国关系开始恶化,中国在各方面不再唯苏联为尊,体育方面也是如此,加之体育教学中的问题逐渐暴露,中国体育教育者开始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明确指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该方针表明:教育要服务政治,服从于社会需要。在这一方针的支配下,这时期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强调的是体育的社会性,即要求体育教学的目标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样就使体育教学弱化了其本身的价值,变成了一种为社会服务工具。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打乱了原有的教学秩序,违反了教育规律,带有“”色彩,但其本身也属于对教育功能的探索。经过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学生体质明显下降。1961年,教育部在总结的基础上,对1956年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并随之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材。新修订的体育教学大纲提出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育指导思想,使体育教学又回到其应有的轨道上来。

1966年以极左的方式对过去17年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与简单的否定,使学校教学秩序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一开始,在“停课闹革命”的冲击下,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大多数地区和学校的体育课被取消,体育活动被停止。只有少数农村、边远地区学校还在上体育课,此外也有一些学生自发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但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学校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均被取消。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发出《关于小学无产阶级的通知》《关于中学无产阶级的意见》和《关于大专院校当前无产阶级的规定》,要求师生停止串联,复课闹革命。10月14日,再一次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要求学校“一律立即开学”,并规定了教学的课程,但课程安排中体育课完全被取消,与体力相关的课程只有“劳动”。1969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吉林省梨树县《农村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后,各地小学一般都开设了:政治、语文、算术、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程;中学一般开设了:思想教育、农业基础(生物、化学、农业知识)以及工业基础(“三基一泵”和土地测量)、革命文艺(语文、音乐、美术)、军事体育、劳动等课程。此时,体育课改为军事体育课(简称“军体课”)。

1971年,教育系统一度转机,教学工作开始受重视。根据总理的指示,国务院科教组在北京召开了工作座谈会,会议决定组成协作组编写教材。1973年,各地重新编写体育教材,这套教材对当时加强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后来出现的反“回潮”反“复辟”和“反击右倾翻案风”又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再次陷入混乱。

1976年10月,“”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7年小平同志重新出来工作,指出我国学校教育界的首要任务是恢复教育秩序并积极调整,努力探求新的教育改革方向。在抓教育时特别强调要重视中小学教育。小平说:“抓科学技术,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抓到中学、大学。”“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中学,中学生来源于小学,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教育。”1979年,在扬州召开的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我国提出了“以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观点。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的教育改革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大纲明确地提出了中学体育课程“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的结构体系,一个目的即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全面地发展身体素质和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收到增强体质的实效;三项基本任务即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该大纲强调体质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技能教育。这主要与当时学生体质下降有直接关系。一方面,在中学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上,大纲明确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体育课程要以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学生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为出发点,体育教材的编写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基本点,不以运动竞技水平为主要目的;另一方面,该大纲也对加强学生的技能教育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反映出当时的体育课程是以体质教育为基础,同时也注重技能教育。但这个大纲在改革初期并没有很好的实现。

二、“个性发展”阶段

1985年5月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变革时代,教育改革的中心逐渐由“教学”改革向“课程与教材”改革转移,并首次提出中小学教材的“一纲多本”制度,明确规定了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1988年国家教委在山东召开教材改革会议,决定有计划地编写多套教材,包括发达地区,条件较好地区和老少边远地区的多套教材。1988年后,我国曾出现了上海、北京、浙江等多套中小学体育教材,使我国体育教材建设具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与个性,对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异常活跃,处于百家争鸣状态,出现各种的体育思想:体质教育思想、技能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终生体育思想、全面发展体育思想等在学校体育思想方面讨论最多。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随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思想的广泛传播,我国中、小学体育指导思想发生较大变化,从过去的“唯生物体育观”逐步向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等构成的“三维体育观”转变,逐步形成对学生进行“培养体育能力、发展个性和养成终身运动习惯”的新思维。在这个形势下,教育部于1986年着手修改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于1993年对外公布。新教学大纲保留了旧教学大纲中“增强体质、掌握技能”及“思想品德教育”等内容,增加了“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终身从事体育运动习惯,提高体育修养”等内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还强调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一阶段,由于唯生物观受到了批判,人们对体质、技能的重视程度开始动摇,并把注意力转向了强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情意、个性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体育课程领域的热点。

1996年,当时的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虽然该大纲没有突破1978年大纲中“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的主要内容,但它继承和发展了过去大纲中对体育生物价值的重视,对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进行融合,逐步向追求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进步。但由于受以往教育惯性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对技能教育的重视却有增无减,中、小学的体育课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体育课甚至变成了体育技能训练课,体育课的考试标准,也演变为对体育技能的考核。这些做法同当时的教学大纲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弱化了对体质教育的追求,降低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三、“健康第一”阶段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体育与健康相联系的新思维被提出。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小学、初中、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体育与健康自此被联系在一起。2000年新大纲的基本理念是:⑴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⑵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⑶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⑷关注个体差异及个体在体育方面不同的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有所收益。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是我国体育教育的一个进步。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程标准相对于过去,改变了对教学内容、课时等过于统一的缺点,有利于各地根据当地情况选择教学内容。

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纲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还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学生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教育部于2003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主体的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成长。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运动本位、健康本位,向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新标准设计的初衷,是力求改变以往的繁、难、偏、旧,降低知识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性和自主性。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教学原则,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依据“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所谓的三维健康观,将体育课程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新的课程标准同以往相比更加具体,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一般体育运动基本知识以外,掌握身体、心理健康的知识,形成健康的锻炼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增强体质阶段——个性发展阶段——健康第一阶段。反思新中国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它们均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在各历史时期均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历史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李素玲,曹守禾,赵玉梅.对我国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4(5).

[2]戴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