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民营医院用地政策十篇民营医院用地政策十篇

民营医院用地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1:59

民营医院用地政策篇1

9月5日,来自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120余名企业家代表云集云南昆明,参加“昆明市医疗卫生招商引资暨项目推介会”。昆明同仁医院、云南圣约翰医院、昆明明珠医院搬迁新建等12个医疗卫生合作项目和医院建设发展项目签约,协议投资总额达22.5亿元。昆明市政府表示,昆明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事业,加快民营医院发展,打破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

就在推介会召开前不久,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意见》,规定“民营医院3年免税期满后,可以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民营医疗机构享有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法律地位;凡具有医师资格证,在国家核准范围内的医生,在昆明地区可以多点执业”共12项扶持民营医疗机构的政策。

在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尚未出台之际,云南省率先在医疗卫生领域多个单点上突破现行国家政策。虽然目前民营医院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难题,但民营医院的突围已经开始。

先天不足

在20多年的医疗市场化改革中,民营医院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在医院数量、医护资源、资产占有量等方面,民营医院占很少部分,无法与公立医院相比。

尽管先天不足,但近几年来,民营医院以其优质的服务、灵活的机制、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仍然取得了较大发展。特别是西医、口腔、眼科、医学美容、男科等专科优势突出,而且已经形成一些品牌。

民营医院在发展的同时,不少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民营医院的不诚信很严重,而国家政策越来越成为制约民营医疗市场发展的瓶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0年7月10日下发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首次提出要对民营医院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了鼓励民营医院发展,当时出台了“免税3年”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3年免税期满后恢复征税,其中营业税率为5.5%,企业所得税率为33%,此外还有其他累计10.8%的税率。由于民营医院的运作模式,国家“免税3年”的优惠政策并不能使其得到多少实惠。

没有医保定点资格。医保人员是就医的主流,而且比自费医疗的病人有更高的消费能力。是医保定点就意味着能吸引更多享受医保的人员,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回报。然而,除极少数幸运的民营医院外,大多数民营医院都被排除在医保定点单位之外,更不能作为公费医疗的定点医院。

一系列的政策瓶颈套牢了许多民营医院,有的不堪重负关门;有的在夹缝中生存;更有甚者,开始铤而走险。这更增加了民营医院的不规范,加深了公众对民营医院的不良印象,国家对此出台许多严规:不许做医疗广告,不许对药品加价,医生不许走穴等。

此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构成了中国的全民医保网。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早已超负荷运转的大中型公立医疗机构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根据卫生部的统计,2008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庞大的医疗市场需要民营医院的加盟。

一边是政策瓶颈,一边是市场需求,民营医院的发展道路注定不会平坦。

在2008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称,要全面推进以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及医疗保障三大体系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为重点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将选择部分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用三年时间,探索出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改革思路和政策措施。

公立医院改革是为使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民营医院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有益补充,其地位不可小视。公立医院已经走出了医改中最复杂和最难突破的医院改革的重要一步,民营医院也期望新医改能带来希望,能够与公立医院在同一起跑线竞争。

专家支招

在目前呼声比较高的新医改中,主要有“政府主导化”和“市场主导化”两种态度。卫生部已经把新医改的基本原则定为政府主导和强调公益性。但新医改方案还未面世,不管最终方案如何,民营医院的发展都需要国家的政策倾斜。

政策是民营医疗市场的方向,没有方向,民营医院就谈不上发展。政策松绑,民营医院发展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中央已经确定,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此外,国家已明确规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营医院。

如何更好地发挥民营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生力军作用?卫生部原医政司司长、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主任于宗河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是减轻税收负担。中国80%以上的民营医院被定为营利性,一律纳税,这种一刀切的税收政策,有失公平。况且中国民营医院发展历程短,不成熟,应以税收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如果在此阶段把税收压力与其获利冲动双重叠加,会更加重其不规范行为,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中国民营医院税收政策的理论基础不足、执行不一,损害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医疗服务质量,加重了病人负担。

中国民营医院的税收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微乎其微,但却使民营资本向医疗卫生领域进军带来不便,造成认识上的扭曲,甚至抱怨、责难和质疑,可能引发行业混乱。

同时,民营医院即使被核定为营利性的医院,实际上其社会公益属性未变,仍要承担诸多社会功能,甚至还要承担或多或少的贫困患者费用减免和医疗欠费。这符合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坚持公益性的精神要求,因此在税收政策上理应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报请地方政府和协调发改委、财政、税务、民政等部门,制定和出台促进民营医院发展的扶持与鼓励政策。对为办公益事业回报社会而举办民营医院的投资者,应以抵扣相应税收而予以鼓励,政府也可对医院予以资助。除主要提供高端人群特需服务的营利性民营医院以外,对大多数民营医院应依法享有与公立同等的价格及税收政策。民营医院依法承担的预防保健、卫生支农、卫生救援等公益,以及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无主病人、特困病人等进行救治和帮助,政府应根据情况予以适当的补偿。

民办医疗机构不是工商企业,不宜进行工商登记,也不宜按工商企业标准征收税款。管理上应归口到卫生行政部门。

对于医保和新农合定点,不能依据公办或民营性质。各地应将符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标准的民营医院,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对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应纳入基金支付和报销范围。

人才是民营医院发展的制约因素。民营医院在人才引进、技术职称评定、参加学术组织及学术活动、科研课题招标及成果鉴定、临床重点专科及等级医院评审、医学院校实习医院资格、评先选优、政策知情等方面,应享有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人事档案应纳入当地卫生人才交流中心统一管理。

民营医院用地政策篇2

关键词:逃税;地下经济;现金比率法;相关系数

一、引言

逃税(taxevasion)是指纳税人通过非法途径减少其应纳税额的经济活动。大规模地逃税不但会影响一国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还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扭曲以及收入分配的失控,给一国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准确地把握逃税规模是对逃税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的基础,逃税规模的测算是对逃税问题进行分析的必要前提。早在1980年tanzi首先使用货币需求法对地下经济的规模进行了测算,随后各种货币需求法被广泛运用于美、日、西欧等国地下经济的研究当中,1sachsen(1985)和Schneider(1986)使用货币需求法对oeCD国家的地下经济规模进行了估计,Lacko和maria(1999)运用实际投入法对oeCD国家的地下经济规模进行了估计。

近几年来,在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和专家对我国地下经济和税收流失规模进行过测算。夏南星(2000,2002)先后两次分别运用现金比率法和通过全国货运量估测我国地下经济规模总量,用现金比率法计算得出我国地下经济占GDp比重在1988年到1994年期间一直高于20%;在运用货运量估测时,1987年地下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42.03%.梁朋(2000)运用现金比率法和收支差异法对我国1985~1998年的地下经济和因地下经济导致的逃税税收流失规模进行了估测,地下经济规模占GDp比重1992年高达21.48%,因地下经济导致的税收流失规模从1985年的178.“亿元上升到1997年的675.25亿元,1994年最高达到975.60亿元;用收支差异法估测的1993~1997年的逃税规模也一直高于600亿元以上。朱小斌、杨缅昆(2000)将整个经济定义为三个部分:地上部门可观察到的经济活动,地上部门不可观察到的经济活动和地下部门的经济活动,并对后两者进行加总计算得出了我国1979—1997年地下经济的规模。贾绍华(2002)同样用现金比率法估测了1990~2000年我国的地下经济规模和税收流失额以及税收流失率,他所测算出的税收流失率高达26.11%~42.56%.

以上的测算大部分都是关于地下经济规模的测算,即使有对逃税规模进行测算的,也大多只局限于地下经济导致的逃税规模的测算,而很少涉及到地上经济中的逃税部分,但事实上地上经济中存在的逃税规模巨大,不可忽略。本文在测算我国1985—2002年期间逃税总规模(包括地下经济与地上经济中的逃税规模)的基础上,从逃税对GDp的影响、逃税的资源配置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我国逃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治理逃税的政策建议。

二、逃税规模的测量

由于外国各学者乃至国内大多数学者所采用的方法与引用资料的口径等尚不统一,从而导致对我国逃税规模测算的结果差距较大。因此,采用国际公认的测算方法和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的逃税规模进行测算是取得比较可信结果的重要前提。

本文对我国逃税规模进行了重新测算,测算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对地下经济导致的逃税规模进行测算,主要采用现金比率法;二是对地上经济存在的逃税规模进行测算,主要是将其分成国内非农部门的逃税、关税逃税以及个人所得税逃税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三方面进行加总得出地上经济逃税规模。地上经济逃税规模和地下经济逃税规模的总和即为我国逃税的总体规模。

1.地下经济导致的逃税规模的测算

摘要:通过对温州市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经济运营现状的抽样调查,从现行政策范围内,对当前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税费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完善税费政策,鼓励民营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国务院八部委出台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卫生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要打破公立医院的一统天下,在各个环节建立起公平、有序、适度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医疗机构本身主动利用政策和市场合理配置资源,少花钱、多办事,用比较低廉的费用,使人民群众得到比较优质的服务。但是,纵观《意见》出台4年来的现状,卫生改革不尽如人意,突出反映在:公立医院改制举步维艰;民营医院发展困难重重,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格局基本未被打破,有悖卫生改革的初衷。

造成目前状况的因素虽然较多,但主要是政府对营利性医院现行的税费政策成了阻碍深化卫生改革的瓶颈。据此,温州市卫生经济学会开展了专题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在截止2002年12月31日温州市登记在册的三级公立医院和各类民营医院中,随机抽取5所公立医院和7所民营医院为样本单位,分别占全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总数的10.9%和民营医院总数的35%.其中公立综合医院3所,占样本总数的25%;民营综合医院3所,占样本总数的25%;公立专科医院2所,占样本总数的16.7%;民营专科医院4所,占样本总数的33%.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采集样本单位2002年度业务运行状况和相关财务数据,根据现行税收政策规定的税种和税率,预测样本单位的税费负担及其实际承担能力,分析现行税收政策对营利性医院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影响。

二、结果分析

1.基本情况

温州市95%的民营医院均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在实行医院分类管理中,均被定为营利性医院。由于多系个人或合伙投资,因此,普遍起点低,规模小,虽经近10年的艰苦创业,但目前在服务功能、技术力量、设备条件等综合实力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均存在明显差距。

(1)职工人数。调查显示,目前温州市公立综合医院的职工人数平均为802人,相当民营综合医院69人的11.6倍;公立专科医院的职工人数平均为388人,相当民营专科医院94人的4.1倍。特别是被调查的5所公立医院均已建立由学科带头人、高级技术骨干、中级技术骨干和基本技术队伍组成,结构合理、比例恰当的人才梯队;而7所民营医院中级以上技术骨干的总和,尚不足一所公立医院拥有的技术人才。

(2)病床规模。调查显示,公立综合医院的病床规模平均为436张,相当于民营综合医院平均49床的8.9倍,公立专科医院的病床规模平均为287张,相当于民营专科医院平均122张的2.4倍;特别是5所公立医院普遍建立了由市级重点学科、市级重点专科、院级特色专科和基础学科组成的分支学科体系,服务功能齐全,具有对各类社会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而7所民营医院普遍未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服务范围局限性较大。

(3)净资产总额。调查显示,公立综合医院的净资产总额平均为16268.2万元,相当于民营综合医院平均445.7万元的36.5倍;公立专科医院的净资产总额平均为5328.1万元,相当于民营专科医院平均1121.1万元的4.8倍。

2.业务工作

2002年度,被调查的3所公立综合医院平均入院病人为12043人次,出院病人为11984人次,门急诊量为323332人次,分别是被调查的3所民营综合医院的729人次、705人次和38905人次的16.5倍、17倍和8.3倍。2所公立专科医院平均入院病人为3609人次,出院病人为3571人次,门急诊量为172007人次,分别是被调查的4所民营专科医院1540人次、1514人次和19987人次的2.3倍、2.4倍和8.6倍。由此可见,目前医疗市场上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基本尚未改变。

3.收费标准比较

“收费价格放开”是医院分类管理政策给予营利性医院的唯一比较明确的优惠措施。但是调查显示,由于社会公众已习惯于将医院视作“社会福利性公益事业”,包括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观念也仍未转变,营利性医院实行“价格放开”不仅难脱“乱收费”的嫌疑,而且无疑是主动脱离市场的“自杀”行为。因此,目前被定为营利性的民营医院,不仅尚无一家敢于实行“价格放开”,而且为了与公立医院争夺市场,绝大部分采用降低收费标准来吸引患者。其中每门诊人次费、住院病人床日费用、出院者人均住院费及高血压脑梗塞等单病种费用,民营医院都低于公立医院。

4.公立医院不包括财政补贴)

调查显示,目前医院的经济状况公立医院明显好于民营医院,综合医院又好于专科医院。

目前,公立医院凭借长期经营中形成的优势和规模效应,在社会医疗消费总量中,仍占有90%以上的份额,而民营医院多数仍处于“小打小闹”的状况。2002年度3所公立综合医院的最高业务收入达到1.7亿元以上,平均达到1.3亿多元,3所民营综合医院最高业务收入仅600余万元,平均不足500万元,公立综合医院的年业务收入超过民营综合医院26.8倍。2所公立专科医院与4所民营专科医院相比,两者也相差3.51倍。

在医院经济支出方面,尽管民营医院普遍采取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等积极措施,努力降低运营成本,但年支出占年收入的比例仍高于公立医院,最根本的原因是:(1)已经实行的职工平均月工资超960元需缴纳33%的企业所得税,约占民营医院总收入的2.51%~7.71%,平均为4.75%;(2)规避医疗风险的“医疗责任保险”费用和医疗广告费,约占民营医院年收入的6%~10%;(3)民营医院担负的各类社会公益义务的支出约占年收入的1%以上,其中康宁医院的年支出达56.12万元,占年收入的3.76%.公立医院的公益支出已从财政补贴中得到补偿,民营医院却至今得不到应有的补偿。

在医院税前结余方面,公立综合医院超过民营医院近44倍,公立专科医院超过民营专科医院36倍以上。

5.医院税费负担预测

由于目前国家相关税法中尚无有关医疗机构税费的专项规定,营利性医院免税期满后,税务部门将比照服务性企业向营利性医院征税。由此,营利性医院将面对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义务兵优抚费、水利水电建设基金、地方养老基金、超960元工资部分的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等10多项税费负担。本次调研仅对其中6项主要税费进行了预测,包括营业税(业务收入的5%)、城市维护建设税(营业税的7%)、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的4%)、水利水电建设基金(总收入的1‰)、地方养老基金(总收入的5‰)、工资超960元的33%企业所得税。结果显示,6项税费已占营利性医院总收入的10.11%,而民营综合医院的年结余只占总收入的14%,民营专科医院的年结余仅占总收入的1.32%,两者平均为7.66%,税收比例远远超过了结余的比例。

6.医院税费负担能力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公立医院每年虽有一定的收支结余,但只够用于发展业务、增置设备;民营医院尚未摆脱“生存问题”,如发生巨额税费,则至少有70%以上的医院无法生存(见表4)。

三、讨论和建议

1.调查发现,目前政府对营利性医院实施的税收政策,存在诸多无法可依、与理不通、与情不符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商榷。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由于营利性医院是新事物,国家现行税法和相关法律均无医院纳税的规定,同时,迄今为止最高政府机构———国务院也未颁布营利性医院如何纳税的具体行政法规。因此,目前税务部门决定参照服务性企业征收营利性医院各项税收,无法律依据,不符合法律程序。

(2)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的划分,不尽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对医疗消费的经济承受能力还较差,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普遍存在,尚无条件实行医疗价格的放开,无论何类医院都还较难摆脱“政府实施一定社会公共福利”的义务,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营利。此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由于财力的制约,卫生投入虽逐年增加,但尚无包办卫生事业的能力。公立医院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努力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公立医院的年人均收益比民营医院高出5.57万元(39.8%),如以收支结余作标准,真正营利的是公立医院。因此,笔者认为目前温州市的民营医院只是实行了企业化管理,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只存在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之分,不存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别。

(3)现行税收政策的应纳税费超越营利性医院的实际承担能力。调查显示,目前温州市公立医院税前收支结余占收入的比例为16.8%,民营医院为7.7%,但是,仅以现行税收政策规定的六项主要税费测算,其中公立医院应纳税费占收入的比例为12.4%,民营医院为10.1%.据此,如各项税费全面发生,现存民营医院将因巨额亏损而无法生存,同时也使公立医院对改制望而却步。

(4)现行税费政策的税种设置不尽合理,未能体现医疗单位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例如,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营利性医院职工工资(含奖金等)超960元(浙江省标准)上限的部分,比照服务性企业先由医院按33%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再由个人缴纳个人所得税,仅此一项就占了民营医院税费的39.8%.医疗单位是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高风险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职工队伍中各类技术人员占75%以上,与以普通员工为主体、从事简单劳动的服务性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现行税收政策不加区分地采用简单的“比照”方法,造成的结果是民营医院被迫降低工资标准(目前民营医院的平均工资比公立医院低40.27%),致使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无法提高。

此外,民营医院在依法缴纳了职工养老金后,还需重复缴纳地方养老基金;卫生和教育同为社会“公益性事业”,民营医院却需向教育事业缴纳“教育费附加”等等。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并强调了要“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同时,还规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等优惠政策。但是,对营利性医院实施的现行税收政策,严重制约了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不符合《决定》的精神。据此,应尽快制订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的营利性医院税收政策。

(1)要把营利性医院与服务性企业区分开来,营利性医院应当与公立医院一样,同属“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服从卫生行业管理,承担社会公共卫生义务。

(2)在人民群众对医疗消费的经济承受能力尚有较大局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卫生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以较低廉的价格,为人民群众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不宜正面鼓励医疗单位以“营利”为目的,同时也不利于消除群众的误解。为此,建议将“营利性”医院改为“经营性”医院,凡定为经营性的医院均应根据新订的税收政策照章纳税,非经营性的医院免缴税收。

(3)作为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高风险产业,医院从创办到形成一定的服务能力,必须要有较长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特别是在软件建设方面更需较长的周期,因此,新制订的税收政策应适当放宽新办营利性医院的“免税期限”,建议从现行的3年放宽至5年。

(4)新制订的税收政策,应当充分考虑营利性医院的实际税负能力,使营利性医院在承担纳税义务后,不仅具有继续再生产的能力,而且使投资者也能取得合理合法的回报。据此,建议将税负总量控制在占收入的5%左右。

民营医院用地政策篇3

民营医院也能刷医保卡

医保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是不是医保定点医院,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选择。

民营医院发展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医院不能用医保卡。首先,患者通常用是否进入医保判断一家医院的好坏;其次,仅从经济上考虑,能进入医保,就意味着医药费能报销,为患者减轻负担。所以能否被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决定着医疗机构能否正常生存和发展。

“这几年,国家密集出台了有关社会办医的政策,各省的政策也没少出,政策从准人、医保、土地、税收等方面对民营医院敞开大门。”北京师范学院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研究员说。但受到各种“玻璃门、弹簧门”的限制,大量民营医院在体制外挣扎,特别是医保卡住了不少民营医院。

此次《措施》的出台明确了简化社会办医审批手续、全面清理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免征医疗服务营业税、优化社会办医融资政策等多项条文。其中,进一步为社会办医疗机构进医保“松绑”,尤为引入关注。

监管要跟上

任何市场有了竞争,才能出现质优价廉的产品或服务,医院也是如此。将更多的民营医院纳入医保体系,除了减轻患者的负担,有助于分流公立医院的患者,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扎堆看病、挂号难、排长队”的问题。同时,对公立医院改革形成倒逼效应,激发促进医疗服务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在许多西方国家,医疗服务和技术最好的医院往往是民营医院。在我国,情况正好相反,民营医院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很多民营医院也请不到、留不住好医生。

民营医院用地政策篇4

2006年11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联合了新《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将医疗广告内容严格限定在名称、地址等8个项目内,并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行。

一时间,大量依靠广告吸引患者的民营医院慌了神――尤以莆田系为代表。过去政府也曾出台过数次有关医疗广告的管理办法,甚至提出要取消医疗广告,但惟独这一次,不仅明确了医疗广告前的审查制度,而且首次对的广告内容作出了明确限定。

曾经屡试不爽的一大经营法宝可能就此失去效力,这对民营医院的发展是否会造成重大冲击?是否会引发行业的重新洗牌?曾经占据民营医院大半山河的莆田医商还保得住行业霸主的地位吗?带着这些疑问,《望东方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秘书长赵淳。

好的医院不需要广告支撑

《望东方周刊》:众所周知,相当多的民营医院极其依赖广告生存。随着新《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对医疗广告的监管将更为严格,这是否将引发行业的重新洗牌?

赵淳:我觉得会。现在大量民营医院靠广告生存,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经营手段,但也误导了许多患者。为民营医院带来了诚信危机,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医疗广告的问题特别大。特别是治愈率、“疗效”,很多患者就是被这个吸引过来的,也最能欺骗、误导患者。据统计80%,a:30%的医疗广告都是民营医院的。

《望东方周刊》:许多医疗广告吹得神乎其神,是不是许多民营医院确实有这个技术实力呢?

赵淳:真正的好医院是不需要广告的。我跑了不少地方,好的医院都不做广告。从全球范围,我目前也还未看到一所以广告定位方式而获成功的医院。2006年曾经说过卫生部要取消医疗广告,但这违反了“广告法”的精神。限制是可以的。这次的监管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民营医院成功比例不高

《望东方周刊》:现有的民营医院中,发展良好的比例有多大?

赵淳:真正好的大概有10%~15%。好的标准有两方面,一个是经营比较规范,另一方面是深受当地老百姓、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管理部门的认同和欢迎。有20%~30%是处于中间地带的,还有一半是不太规范的。不规范的比例还是占得比较大的,否则老百姓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怨言。

总的来说,国内民营医院的发展时间短,政策监管还不到位,虽然办起来的很多,如雨后春笋,如火如荼,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方说全国医疗资源有80%在城市,农村仅占20%,而城市医疗资源的80%又集中在大医院,而作为国有医疗机构补充的民营医院90%以上又都建在城市,这需要政策的引导。

《望东方周刊》:现在有哪些比较好的民营医院发展模式?

赵淳:前几年总结过东华、佳音、何氏、康宁、恒博等几种适合我国民营医院的发展模式。目前我们又在广东、上海、无锡等一些地区进行了调研,又总结、探索了一批新模式。比如无锡的改革很成功,就是让民营医院参与公共卫生的建设。还有深圳的深联医院,是以民营资本构建区域的医疗体系模式。另外还有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由国有大型医院托管民营医院的模式。这几种模式在当地都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民营医院的困惑与瓶颈

《望东方周刊》:民营医院这些年的发展困惑和瓶颈主要有哪些?

赵淳:最大的两个瓶颈应该说是广告和税收。这是对民营医院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必须重新洗牌,要不走规范性的道路。广告现在出台了新《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新《办法》明确了医疗广告前的审查制度,而且首次对的广告内容作出了明确限定,加大了对违法医疗广告的处罚力度。

税收现在各地政策不统一。3年免税期有的从注册之日起计算,有的从建院算起。一直到现在,国家还没有针对民营医院制定专门的税收办法。一般税务部门将民营医院等同于饮食服务业,征收5.5%的营业税和33%的企业所得税。加上教育费附加等相关费用,所占比例为医院收入的8%左右。因为目前民营医院设立是先需要取得卫生部门的执业许可证,然后按照设立公司的手续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所以税务部门也就按照服务业的标准对民营医院进行征税。而据我了解,目前公立医院的政府财政补贴大概要占到总收入的8%~10%,且没有税负。而民营医院一般除没有财政补贴外,还要承担8%左右的税收。为此,民营医院的成本至少要比公立医院高出16%,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

另外如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国家允许民营医院自取得执业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但事实上,许多民营医院在取得执业登记后,并不会马上进行经营,一般均要花上1~2年的建设才能开始运作。

《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待营利医院与非营利医院的区分?有很多从业者对这一政策的合理性表示质疑,你怎么看?

赵淳:我个人不赞成把医院分那么细。事实上,从文件出台到现在,谁也没有受益,反而造成了税务部门对医院大肆收税。健康状态下发展的医院平均利润大约在20%~30%,而要发展到健康阶段需要7~8年左右的时间。医院又不像建饭店,建设周期就有2年。解决基本温饱问题起码要5年以上。我们呼吁要减免税收,哪怕不取消,另外现在的3年免税期也比较短。现在民营医院的问题一方面是不道德的因素,但也不排除政策逼着它做出些不规范的行为。就像开饭店,如果员工工资都发不出了该怎么办?

《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待“公卫民办”?

赵淳:这完全是政府买服务,应该提倡。不应该叫“公卫民办”。无锡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还有山西的运城地区。当地的肺结核病防治业务就托管给了民营医院:上海的建安(集团)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像肺结核这类业务,大医院没有精力做,小医院又缺乏力量。可以依靠社会力量来做。

《望东方周刊》:说到民营医院为政府所用,你怎么看待近来争议很大的宿迁医改?

赵淳:宿迁医改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北大的报告认为不好,清华说得比较好,可能因为作者个人身份的特殊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我觉得宿迁模式的好坏大家都不要争。我没有去过宿迁,也许管理学家可以来评判模式如何。

但是,我认为现在评判的标准有问题,评判应该是长期的、客观的,不要随便地采访个体,应该用医学规律的基本的条条框框来评判。主要看两方面:一个是对当地的老百姓有没有好处,再一个是从各项指标上看,比如从流程是

否合理,医疗机制、首诊确诊率、出院后的阳性率等指标上来分析。

医学受众面的差异很大,可能有的人生了病去医院没看好,他就认为不好;而有的人吃了两片药治好了,他就说好。对于卫生安全的管理,评判越多越复杂。

民营医院的监管难题

《望东方周刊》:现在很多民营医院争相购买各类医疗器械,这也造成了患者经常要接受大量不必要的检查。但另一方面,却又有人提出对大型设备的引入审查制度阻碍了不少民营医院向大型综合性医院发展。请问对医疗设备的购买、使用是否需要严格监控?

赵淳:要控制,不能随意购买。这是医疗资源分配的问题。高精尖的设备国家有准入制度,比如有的病,1万人口只有2%~3%的发病率,那一个地区就只能引入一两台,不管民营还是国有的医院,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无序竞争、拿提成等现象都会出现。

《望东方周刊》:在未来的医改中,民营医院会起到怎样的作用?政府是否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对民营医院的资源分配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比如是否可以引导投资者填补农村医疗市场的空白?

赵淳:我们也建议,在缺医少药的地区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医疗资源的平衡分布。现在有些人已经去这些地区办医院了,也有一部分好的例子,像四川的华蓥医院――就是出“双枪老太婆”的地方。有人在那里踏踏实实地为当地人服务,当地的卫生局非常高兴。我们呼吁,应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进入。如果在那些地方建院还要税收,谁去?现在还没有相应的政策。

《望东方周刊》:民营医院该如何有效监管?

赵淳:民营医院或营利性医疗机构,应该有两个层面的监管,一是接受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监管;二是还应该接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行业监管。但在一段时期内,很多地方这种“双层监管’却变成“都不管”。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监管出现了真空。如一些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民营医院只审批不管理。在医疗广告管理上,一些卫生部门只负责资格的审验,工商部门只审查证照是否齐全,最后却在内容上放之任之,于是一些民营医院就在其内容上大打球,甚至公然欺骗患者。

加强民营医院的监管,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尽职尽责,尤其主管部门应充分履行监管责任和监管权力,并密切协作配合,加强医疗市场的准入和执业资格管理,加强对民营医院医疗质量、服务、广告等的规范和管理,从严从重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问题严重的民营医疗机构,除公开曝光外,应加大处罚力度,直至取消其市场准入资格,以清除“害群之马”,使民营医院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另外,还有一条重要管理渠道,就是通过行业组织和自律,从前年开始,很多省市纷纷成立了民营医院协会,大部分政府都按国家一级社团组织给予了注册,而且各省市有关领导均到会讲话,这充分表明了政府对民营医院发展,使民营医院早日获得“国民待遇”的关注和支持。

民营医院用地政策篇5

[关键词]民营医院;发展;经营方式;六安

[Doi]10.13939/ki.zgsc.2015.22.084

为了解六安市民营医院发展状况,近期,六安队深入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县8家民营医院及市卫生局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六安市民营医院初具规模,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其自身能力不强,外部环境不优,发展困难重重。

1六安民营医院基本情况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六安市民营医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医院面积初具规模。医院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也逐步提高,已成为我市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是数量逐步增多。据市卫生局提供数据,全市民营医院数量已从1993年的1家,发展到2013年年底的16家。随着政策对民营办医的放松,外来资金的不断涌入,未来几年民营医院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二是规模逐步扩大。从1993年第一家租赁房屋800平方米,发展到2013年年底,16家民营医皖全部为白购房产、自建房屋,其中有3家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

三是类别逐步健全。截至2013年年底,六安市16家民营医院中,8家一级综合医院,l家二级综合医院,3家一级专科医院,2家二级专科医院,1家一级中医院,1家一级老年护理医院。

总之,六安市民营医院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整体实力不强,资金还不雄厚,但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与公立医院在某些服务项目上竞争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立医院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满足了部分群众的卫生需求。

2六安民营医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1成立时间较短,资金规模有限

根据调查企业提供的数据,除了六安天成医院2008年成立外,其他7家均为2010年以后成立,成立时间较短,知名度不高。初始投资额只有六安开发区医院初始投资额达5688万元,其余7家初始投资额均在500万元,营业面积均在1000~3000平方米,3家单位有扩大经营面积的规划。

2.2高级人才短缺,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参与调查的民营医院中,除六安开发区医院专职医务人员有204人,人才队伍相对稳定、基本满足业务需要外,其余均没有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大部分专职医务人员不足百人。所有调研医院的护理人员几乎清一色是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组成,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尤其是高级职称均为公立医院离退休或兼职人员,加之医院大都成立时间不长,导致专科无梯队或梯队断层。值得注意的是,民营医院有着营销队伍,但是医疗质量控制人员却寥寥无几。

2.3医保限制多,竞争不公平

据被调查单位一致反映,医保定点机构对民营医院制定了较多限制,民营医院进入医保的门槛相对较高,即使进了“医保门”的民营医院,也存在着起付标准低于公立医院的情况。据六安开发区医院杨主任反映,其医疗设备、技术水平与公立

二级医院相关科室旗鼓相当,但报销比例仅70%,比同级公立医院低15个百分点,是明显的不公平竞争。而据卫生局反映,这主要是由于部分民营医院不规范执业、套取医保资金等引发的信用危机,医保经办机构为保障基金安全不得已而为之。

2.4运行成本高,补偿未落实

目前六安市民营医院日常用水、用电、用气等均被视为商业或工业性质,医院运行成本相较公立医院有所增加。同时无章无序的多部门重复检查收费情况也加重了民营医院的负担,据调查单位反映,医疗设备每年的检查费不少,对新购置的设备也要检验收费,无形加重了收费负担。民营医院承担了部分公益职能,如三无病人、传染病报告防治、指令性任务等,但却未能获得相应的补偿。

2.5融资贷款难,用地难解决

参与调查的六安开发区医院、六安天成医院、金安区博爱儿科门诊都有扩大规模、提升等级的意愿,但是都面临两大难题:用地难解决,缺乏贷款资金。金安区博爱儿科门诊的吕院长表示,由于当时申报的地址位置、面积都不满足经营需要,想要重新换址经营,但其中牵涉各种审批,实行起来困难重重。六安天成医院的刘院长表示,目前医院资金匮乏,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贷款限制条件多,很难达到要求,想通过银行贷款几乎不可能,目前主要通过民间借贷、集资等手段来获取融资,利息高,风险大。

2.6经营状况一般,大多还在创业阶段

调查的8家民营医院中,近三年就诊人数同比正增长的4家,均不超过10%,金安区博爱儿科门诊降幅达50%,另有3家同比持平;利润同比正增长有3家,且均不超过5%,同比下降的有3家,持平的2家;用工人数8家单位全部正增长,且增长均在10%左右,说明处于创业发展阶段。

3对扶持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建议

据调查,政府加大对民营医院的扶持力度是调查单位的一致呼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政府在实际行动上给予扶持帮助,完善相应政策措施。一是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用地纳入总体规划,合理安排用地;二要落实税收政策,延长免征民营医院营业税的时间;三是落实价格政策,民营医院用水、用电、用气等与政府办医同价;四是完善医保政策,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的医保政策,不要将投资主体性质作为申办审核条件;五是支持民营医院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抵押贷款等方式筹集建设发展资金;六是尽早允许医师多点执业。

民营医院用地政策篇6

“广告不许做了,医院药品加价要取消了,3年免税期到了,医生不许走穴了,准入制度开始了。”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民营分会秘书长赵淳表示,五条已经实施或即将实施的禁令,有的是直接针对民营医院出台的。与此同时,卫生部正研究取消医疗广告,并拟订相关方案报国务院。如果此举获批并实施,对一大批靠广告拉病人为主要运作手段的民营医院将无路可走。

以上这些政策条文部分还只是在酝酿之中,但民营医院处于政策尴尬境地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与国家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缺乏许多市场优势,比如同样作为医疗机构,我国民营医院不像公立医院那样是由卫生部门主管,而是要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接受工商部门管理。因此,民营医院的税费就等同于社会餐饮酒店服务业的缴税机制,除了上缴所得税之外,还要上缴8%左右的营业税,而公立医院则不必缴纳这8%的营业税。同时,民营医院属于新兴事物,因而在消费者的观念上还没有被完全接受,这需要一个时期的巩固。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卫生行政部门“办医院”的格局,虽然国家一再提出卫生行政部门要由“办医院”向“管医院”转变,但这毕竟要有一个过程。所以,卫生行政部门在执行政策上可能对公立医院相对宽松甚至是照顾一些.再加上民营医院为了挽留人才还必须支付比较高额和优厚的薪酬福利,因此,经济压力一般都比较大,如果经营不善或决策失误将会给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

民营医院:在等待中爆发?

国家政策的不对等,直接给民营医院带来各方面的压力,那么,2006年的众多民营医院将会如何突围呢?

事实上,因大部分的民营医院都在等待观望国家能在2006年对民营医院在政策上有一个补充.2005年4月,卫生部宣布将2005年确定为“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卫生行政部门期望通过“管理年”活动,加强医院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卫生部为此出台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蓝哥智洋专家在对全国20%以上的民营医院调查后发现,目前,因医疗市场政策不明朗(主要表现在税收政策和医疗保险定点单位的政策上)、税收政策的不配套不统一,对民营医院的生存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医保定点单位的确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因为医保人员相比于自费医疗的病人具备更强的消费能力,可以说是患者的主流。在此种情形之下,这些民营医院都处于等待观望状态。

蓝哥智洋专家同时提醒广大民营医院经营者:医院的生存与否,尽管受外部环境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如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盲目等待国家政策来体恤自已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要充分发挥民营医院机制灵活、反应敏捷、市场意识较强的特点,不能“坐以待毙”。而这一切都必须有“外脑”做顾问,否则,还会重复“停滞不前”的老路。

民营医院:广告后剩下什么?

民营医院,广告铺天!这已是业界内广为传颂的口号。大多数民营医院都把“轰炸式”广告当作了创业初期“救命草”。北京新兴医院开业时在电视台投放的系列广告每月投入费用高达1000多万元,广告播放不到半年慕名而来的患者便蜂拥而至。与此同时,国家医疗广告的严打也是越加无情。去年8月,新兴医院的“明星广告”第一次因违规被叫停,随后其改头换面的“新兴妈妈回娘家”广告在今年又被列为违法广告。对此,北京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委员会会长许亮认为,目前在国家与民营医院间已经形成了“政策与对策”的拉扯战,全国90%以上的民营医院广告都存在违规现象。此外,由于民营医院在知名度、设备等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先天不足,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块蛋糕,相当一部分民营医疗机构不得不斥资在各大媒体上做广告,一些民营医院为了尽快打开知名度甚至负债大做广告。

那么,这背后反应了什么现象呢?民营医院由于没有外在力量来指导,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只能把注压在打广告上,但是,这只是短期效应,从长远来看,对民营医院自身在社会上的“诚信”有着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医院自身的发展,因此,盲目打广告这条路也是行不通的!

民营医院用地政策篇7

【关键词】社会资本公立医院医院改革

【摘要】国务院2013年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政策导向明显。本文分析了东西部地区城市社会资本办医和重庆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社会资本介入重庆市公立医院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能面对的难题及必要的政策配套支持。

2013年国务院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以下简称《意见》)[1]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明确提出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到社会资本介入公立医院、投资公立医院成为医疗健康改革领域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1国内社会资本办医的发展现状

1.1东部发达地区

1.1.1北京市。北京市作为全国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地区,在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方面,也走在全国的前列:2012年8月底北京市首次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政策》[3],允许社会资本涉足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014年3月,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北京市社会办医指南》,该指南进一步细化了社会资本办医的流程,有利于促进社会办医项目决策落地。

1.1.2浙江省。浙江省作为民营资本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早在2002年-2003年就出台了《关于发展民营医院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将民营医院纳入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卫生行业管理范围,享有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地位,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2012年以来,浙江省各地市又进一步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政策来有效促进民营资本办医发展:奉化市出台了《关于扶持民营医院发展优化配置事业编制卫技人员的若干意见(试行)》,核定奉化市上规模的民营医院配置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卫技人员,在人事政策流动上做出了重大突破;温州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的“1+11”政策文件,规范民营医院在审批准入、医保定点上与公立医院一样享有平等待遇,民办医疗机构还享有税收减免等优惠。

1.2西南及周边地区

1.2.1四川省。四川省在2011年5月和2013年4月分别由省政府办公厅和原卫生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实施细则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社会办医疗机构快速健康发展的通知》[4],要求进一步开放医疗服务市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举办慈善医疗机构或慈善捐赠,鼓励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成都市可设置港澳独资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向专科、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行业流动,逐步提高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比重。

1.2.2贵州省、云南省。昆明市作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甘美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甘美公司);云南省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钢集团和云天化集团投资建设新昆华医院[5]等。贵州省也在进行有效的试点:受国务院40号文件利好消息激励,贵州百灵药业收购贵阳市南明区天源医院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然后超募资金2500万元对天源医院进行增资,以适应公司战略发展;医药企业投资医院管理使得民营医院概念股表现活跃。

2重庆市社会资本办医的发展现状

2.1目前状况

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进一步放宽了社会资本办医的条件,社会办医将不再受规划限制,只要符合条件都可申办医院,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审批时限也由30天缩减到15个工作日内[6]。此项政策出台表明重庆地区对社会资本办医的改革也开始跟上中央的步伐,除了一级专科医院,基本上所有的专科医院都向社会资本放开了,这对重庆地区社会资本办医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2.2重庆市社会资本介入公立医院的必要性

2.2.1独资的民营医院发展缓慢,未能有效弥补公立医院的短板领域。重庆市有很多社会资本独资兴建的民营医院,多集中在专科领域,但是发展水平不高:一些医院未能诚信经营导致口碑较差;人才引进困难、人才结构不合理导致技术水平提高有限,无法取得群众的信任;独资民营医院并没有对公立医院因受限于体制而无法实现的个性化领域进行有效的补充和扩展。

2.2.2公立医院财政拨款缺口较大,又缺乏资金投入,发展受阻。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仅限于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公共卫生任务拨款和少量的项目经费,医院发展急需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经费需靠医院经营效益支付,部分以调整医疗资源分配为目的的大型医院分院基建项目因为资金缺口过大只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购买大型设备也只能通过贷款解决,造成有些医院陷入负债经营的恶性循环,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2.2.3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重庆市幅员广阔,周边区县众多,但优质医疗资源多集中于主城区,未能有效辐射至各区县,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区县群众看病交通成本较高,现有医疗服务能力并未有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

2.3重庆市社会资本介入公立医院的可行性

2.3.1取长补短,更好地调配社会资源。医疗机构发展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在基本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部分补助除了财政拨款投入外,更多就是依靠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或者金融机构的贷款。社会资金的介入,为医院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弥补了公立医院资金缺乏且融资难的不足;而公立医院可以利用自身口碑、技术和人力资源上的优势创造效益来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2.3.2可以通过改善管理产生更高的效益。公立医院采用的是单一国有国营的产权模式,存在成本较高、效率偏低、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通过社会资本的介入,依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在规范收费的基础上,推广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效率,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3可以帮助公立医院明晰产权,加速医院治理结构现代化。在公立医院国有国营的产权模式下,政府和医院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医院缺乏明晰的产权界定和独立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引进社会资本,可以考虑建立两权分离的现代产权制度,政府以所有者身份管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通过委托授权构建医院管理体系,按照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医院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和政策调控,协助医院和政府完成“管办分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立医院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3.4可以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保证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引入社会资本,可以营造中国医疗市场宽松竞争局面,打破单一的国营产权模式,各种类别的医院和谐并存,即合作又竞争,共同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医疗服务,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医疗市场“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3社会资本介入公立医院面临的难题思考

国务院40号文件的带来了社会资本办医的热潮,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几个发展难题需要突破:

3.1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细则的规范跟进

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调和性。公立医院会担心国有资产被私有化,民营资本投资者则会担心投资“打水漂”。两者之间的对立矛盾使得社会资本介入公立医院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棘手的难题,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和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以供参照。“非禁即入”的政策指引了改革的方向,但是后续的具体政策法规也要细化出台,具体来说就是规范社会资本介入采用的形式——是自主经营、托管、公私合作、股份制还是集团连锁式管理;允许涉及的医院内部投资领域——是基本建设、科室拓展还是人才培养;介入医院的级次——是大型医疗机构、中等专科医院还是基层医疗卫生领域,都需制定出详细操作细则。用制度来规范医疗投资市场,资本才能得到更好的运作,医疗机构才能规范运营,才能事半功倍。

3.2人员分配整合和转移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人才,而公立医院的事业单位性质决定了社会资本的介入势必会带来内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人力资源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协调好在编、聘用人员的工作安排和绩效考核,如何提高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又能维护医务人员的合理权益,是社会资本介入公立医院管理中可能遇到的改革阻力。

公立医院在长期发展中,为医生打造医、教、研平台,使医生有机会成为患者信赖的专家;而一旦机制改变,管理方式的变化必定对其心理产生影响,医生担心“铁饭碗”变成“瓷饭碗”,增加了忧患意识,也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社会资本在介入后必须重视人事绩效管理与人才梯队培养,对每个岗位的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进行认真考核,体现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医院工作效率。获得的收益应更多地投入到长远的科研教学建设中,不仅能够实现医生个人和医院发展的双赢局面,还能实现品牌、口碑等的良性宣传,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

3.3财税政策、医保政策

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前期在税收、土地上享有一定的优惠,但投资人不能自行将盈利以收入的形式进行分配,只能应用于医院的自身建设和发展,对于以盈利为目的投资人来说,不是最佳的利益诉求;若是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投资人虽然能够以收入形式自行分配盈利,但却要在税收、土地等方面承担较高的费用,大大降低了医疗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初期运营比较困难,甚至会影响后续发展。

社会资本介入公立医院合作办医,既要防止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又要保证投资方获得合理的利益,必须在合作前做好综合、科学的评估,充分考虑国家税收政策、医疗服务物价标准、医疗服务项目及目标人群,优化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医保应对医疗服务采取更加严格的监控措施,医疗机构必须主动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有效杜绝社会资本介入后追求资本回报可能造成的医疗费用的增长;同时也要在政策上保证社会资本介入后享受的医保报销待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3-10-14).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014/c1001-23196616-2.html.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5).finance.ifeng.com/a/20131115/11093995_0.shtml.

[3]北京出台18项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建医院[eB/oL].(2012-02-09).news.sina.com.cn/c/2012-02-09/133823907322.shtml.

[4]四川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eB/oL].(2013-08-31).cdrb.com.cn/html/2013-08/31/content_1914465.htm.

民营医院用地政策篇8

在采访中,他们讲的最多的也是政策。“政策越来越放开了,市场有了活力”、“《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讲得清楚……”、“都是玻璃门啊,政策不能落地”、“多点执业政策出台后,医生可以放心来我的医院了”。记者注意到,莆系内部刊物会留出大量版面刊登社会办医及医生多点执业政策全文和解读文章,一些医疗集团的官网也会转载与政策相关的新闻。

莆系一边有被政策歧视的感觉,一边又在政策的蛛丝马迹中寻找着自己行为的合法性。他们敏锐的视角和超前的预判力往往让他们走得比政策更快更远,而政策的每一次纠错又让他们付出代价。从某种程度上讲,莆系的发展史便是中国社会办医政策甚至中国医疗市场开放的演进史。

危险的博弈

中国医疗市场第一次发展小高潮产生于1985年,这一年国务院转发原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民营资本初次进入,第一家民营医院在杭州诞生。因此,1985年被视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元年。也是在这一年,詹国团不再当江湖游医,他把目光转移到了公立医院。他在莆田注册了公司,以公司的名义跟医院签科室承包合同。

“在旅馆里做,一抓不就不合法吗?我跟公立医院合作,就不存在合法不合法――用公立医院的牌子、公立医院的医生,所有的检查设备、化验设备都是公立医院的,我只是承包嘛。当时中国正在改革开放,在变革,什么都要开放,国家也没有规定说医院里不能承包科室。”詹国团在自述中讲了承包科室的原因。

和公立医院合作后,詹国团发现医院买不起设备,Ct、彩超都买不起。院长打报告要钱买设备,政府也没有钱。詹国团有钱,他就买了设备跟医院分红。签订8年合同,前面4年二八分成,后面4年是四六分成,詹占多头。8年后,设备就归医院。后来,詹投资的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有检查的、有治疗的,根据医院的需要买。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分红方法。

第二次发展小高潮产生于1992年。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医疗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被要求开放。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鼓励采取部门和企业投资、单位自筹、个人集资、银行贷款、社团捐赠、建立基金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卫生建设。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将社会办医定位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补充力量。从1992-2002年的10年间,政策的持续推进让民营医院在全国遍地开花。林志忠投资的深圳博爱医院和广州长安医院正是在这个时间段内成立的。

这期间,詹国团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由于承包的科室存在不规范行为,詹国团遭受到舆论和政府的强大压力。1999年他不得不移民新加坡。很快,由莆系操纵的公立医院科室承包模式走向了末日。

2000年,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印发《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投资与其他组织合资合作设立非独立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的‘科室’‘病区’和‘项目’”。2001年,原卫生部等四部委又印发《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境内外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设立的非独立法人营利性的‘科室’‘病区’和‘项目’等部分,原则上应分立为独立法人的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方式处理”。

科室不能承包了,靠设备分红也成了非法行为。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引发的第三次发展小高潮,莆系转而投资整体医疗机构。2002年,政府提出了企业医院社会化改革的途径,鼓励部分原企业医院改制为民办医院。2007-2008年,原卫生部、商务部先后两次对港澳资本办医放宽投资额等限制,同时对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

2002年之后,民营医院迎来了高潮。全国民营医院从不到2000家,发展到2015年的13000家。这其中包括掌控了中国民营医院市场大部分份额的莆系医疗资本体系。

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备受关注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40号文件,明确提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服务行业。值得关注的是,文件给出可观的市场预期,力争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40号文让莆系沸腾起来。他们认为,大时代来了,机会来了。

政策在抽屉里

华夏医疗集团董事长翁国亮是莆系中的异类,在莆田人看来,他高调,时常游离于整个莆系之外,他的玩法迥异于大多数莆田人。他与资本大佬合作,试图做医院管理,参与改制公立医院。翁国亮在90年代进入医疗行业,如今旗下有华夏医疗集团、惠好(香港)集团两家医疗公司。2006年,华夏医疗在香港借壳上市,成为内地民营医疗投资管理企业中首家在港上市的公司。翁国亮视野开阔,对政策和形势有着更加独到的看法。

翁国亮认为,从2002年到现在的十几年中,国家政策对民营医院的支持是很有限的。“这中间有两次医改,2009年以后也发了一些扶持民营医院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国务院有发,地方有传达,传达以后就放在抽屉里面,基本上是没有执行的。”翁国亮说,真正对民营医院有益的是医保资格,但这要等好几年。选址问题,大部分政府也不会给太好的地皮。甚至以前民营医院开业,卫生部门都不敢去剪彩。

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行业协会副会长赵淳看来,造成莆系目前局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府监管不到位。“也许是公立民营两头顾不过来,监管力量不足。放任其发展,对其置之不理也是一种歧视。”

曾经投资过医院的莆系企业家林清锦认为,管理民营医院的政府部门很多,其中直接和医、药有关的就有卫生局、药监局、社保局、物价局等。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各行政部门很难独善其身。而缺乏有效的监管,没有良知的企业家就会投机取巧、弄虚作假,通过虚假医疗、过度医疗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回报。

鼓励发展民营医院,要先允许医生自由流动。翁国亮认为,目前中国医疗体系维系成本远大于改变成本,改革势在必行。现有体制下,我国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公立医院。本轮医改提出探索医生多点执业,不少省市也已经陆续开展试点工作,但并没有取得实质进展,主要原因在于医生还是公立医院的单位人,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很难打破。在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下,公立医院医生在享受“体制内”福利的同时,也受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束缚,绝大部分医生无法正常流动,民办医疗机构无法获得必要的优秀人才。

翁国亮认为政府要放开资本限制,鼓励其进入医疗行业。目前,社会办医疗机构筹资渠道受到限制。按照我国《担保法》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社会办医疗机构财产均不得抵押。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办医疗机构筹资渠道。事实上,国家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缺乏政策激励。我国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投资者不拥有资产所有权,对提供医疗服务产生的盈余资产没有分配权;机构终止时,经清算后剩余资产必须继续用于公益事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积极性。

社会办医疗机构税收负担较重也是一直在提的问题。大多数社会办医疗机构注册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实际享受不到税收优惠。虽然国家对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3年税收优惠,但3年后还需缴纳房产税等,除免征营业税外,其他税种、税率等同于企业,税收负担仍然较重,这让大部分民营医院一开始就选择了不规范的财务模式。

此外,公立和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待遇差别明显。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享受不到公立医疗机构在土地划拨、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支出以及政策性亏损等方面享有的财政补助。因其职工不具备事业单位身份,在社会保障方面也与公立医疗机构职工差距明显。

翁国亮认为,以上种种问题,在国务院最新发的文件中几乎都有所体现。可见,决策者已经认识到问题的症结。“继续关在抽屉里还是逐步落实,要看各级政府的决心。”

向政府靠近一点

莆系的一份内刊报道了2014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及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参加在莆田召开的民营医疗改革与发展座谈会的新闻。文章称,莆系林玉明、詹阳斌、詹国团、翁国亮、陈建煌等代表,共同就当前民营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向领导作了汇报,他们在发言中谈到如下问题。

首先,目前的很多民营医院技术、服务都很不错,但是医保准入依然受限,从而制约医院发展;其次,人才特别是医生招聘困难,医务人员的职称考核晋升体系同公立医院还存在着不平等,很多公立医院限制人才流动,医生多点执业的玻璃门还没有被推开;再次,民营医院大型设备购置难,比如当今核磁、Ct几乎普及了,但新购置仍然要批,没指标买不了;最后,民营医院医疗纠纷处理困难,医闹随意打砸,社会舆论有时也会推波助澜,对社会办医机构评论上常常有失偏颇,加重医患的不信任,往往容易造成事态的扩大。

据报道,刘延东在最后讲话中肯定了莆田人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同时提出了五点意见:

第一,发展民营医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的步伐;第二,要通过改革尽快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从而加速发展;第三,要积极倡导并鼓励民营医疗投身到国家公益事业中来;第四,政府对民营医疗要加强规划引导;第五,民营医疗自身还要努力提高水平,在满足目前治疗百姓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同时,还要向更高、更深的领域探索,从而早日成为中国医疗领域的中坚力量,与国有公立医疗齐头并进,让广大老百姓得到更充分、更实惠的医疗保障。

刘延东是莆系见到的最大中央领导,这样的会面显然是福建省政府精心安排的结果。从公开报道看,莆系的发展一直受到福建省政府和莆田市政府的支持。莆系中的很多大佬是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他们与政府官员保持着良好的联系。浙江新安国际医院第一任院长黄加庆就曾任职莆田市卫生局局长、党委书记。

2014年6月,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成立当天,福建省副省长李红专程赶去参加成立大会。其后,面对媒体,李红表示:“面对新形势、新机遇,莆田系民营医疗机构应时而动、顺势而为,这对福建乃至全国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在一年后的周年庆上,李红再次出席,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主任赵明钢也应邀出席。

民营医院用地政策篇9

关键词:民营医院;战略管理;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2001年,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确定了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合法地位。在改革开放、医疗逐步走向市场的大环境下,民营医院应运而生。这些医院在办院思路、模式以及合法参与医疗市场方面有许多值得公立医院借鉴的经验与做法。民营医院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医疗市场的竞争,有利于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卫生服务体系。但是,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依然是弱势群体。在公立医院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环境下,民营医院要想很好地生存和发展,有效的战略规划与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我国的民营医院越来越关注这种现代管理模式——战略管理。

1我国民营医院的理论界定及其发展历程

1.1民营医院的理论界定

民营是与官营(政府经营)相对应的概念。“民”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可作人民、公民、市民解,既可以是一个集合范畴,也可以是个体概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法律上平等的个人成为社会经济的基本要素,“民”的概念便进一步延伸而泛指与政府机构相适应的,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或由这种个人构成的整体。因此,民营医院的基本含义可表述为:由非官方的民间个人或个人联合体投资兴办的医院。

1.2民营医院的发展历程

民营医院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民营医院真正得到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01年9月中国开放医疗市场之后。

2003年,由于公立医院资金不足,许多地方政府改革卫生医疗机制,允许公立医院通过委托经营、股份合作、股份制等形式,或整体出让的办法,引进社会资本,并对民营医院实行免除3年营业税制度。这一措施,使得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到了医疗行业。2003年,民营医院已超过2000家,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医院并存发展的局面。

2004年4月9日,中国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医疗服务事业,对于社会资金投入医疗事业的,允许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民营医院又一次成为热点投资话题。

目前民营医院产生的主要模式包括:由个体诊所逐渐发展成的医院;一些企业和个人通过兼并、注资改制发展起来的自主经营或股份合作医院;中外合资合作医院;公立医院专制等。经营特征一般以类专科、中医和民族医院为主,综合性医院、西医类医院较少。它们机制灵活、重视宣传、价格低、服务优的特色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多层次的就医需求,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民营医院现阶段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没有整体战略和长远规划

没有战略是大多数民营医院难以长大的最根本性的问题。目前民营医院大多数是家族式管理,所谓战略也只是一个仅存在于最高决策人自己脑子里的很模糊的概念,没有经过管理层的集体努力和系统分析,往往是见机行事,说变就变了。有的医院倒是有所谓的战略规划文书,但却没有为实施战略的内部诸要素作任何相应的部署和调整,结果根本进入不了执行层面或者在执行过程中逐渐就无声无息了。有的医院则把具体的一些计划当作了战略,这种情况总是多出现于综合性医院,所以不少综合性民营医院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夭折的命运。大多数突出专科特色的民营医院也只是在医疗范围上做出了定位,没有整体战略思考,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和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不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把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

2.2管理滞后,运营效率较低

民营医院的管理者从整体上讲还缺乏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方面明显不足,多为家族式和经验式管理。因此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组织结构过于简化,责权不明,一人多职、职权交叉现象较普遍;业务流程较乱,缺乏作业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医疗质量方面;管理政策变动性大;医院发展过分依赖领导者;资源使用不合理导致成本较高。虽然民营医院机制灵活,在医院发展初期可能效益较高,但发展到一定时期和规模后,管理滞后必然会成为医院进一步壮大的束缚。

2.3科研技术力量薄弱

民营医院普遍规模小,设备简单、技术力量薄弱。虽然其中也有拥有先进检测治疗设备和高技术水平医疗人才的,但不少民营医院开设的多是短线科目,与公立医院的技术含量极高的项目相比,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科研水平和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才是民营医院获得永续发展的基石和长久立身之本。民营医院不可能永远只靠一两个特效民间药方过下去,但事实是极少有民营医院舍得把资金投入这个具有核心战略地位的领域。

2.4忽视人才培养,难以形成人才梯队

民营医院依赖外聘人员而忽视自有人才队伍的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多是公立医院退下来的,年事高,坚持下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年轻医技人员中高素质的少,加上民营医院的薪酬分配政策常常与年轻人关系不大,所以年轻人流动性较大。这样就形成一个人才怪圈:骨干层的交接总是在一拨又一拨的退休者中进行,不能形成人才梯队,这些都限制了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管理人才、营销人才也同样存在这种问题。

2.5行业自律性差

众多民营医院纷纷出现的情况下,民营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某些民营医院只顾眼前利益,进行虚假宣传,损害了民营医院的整体公信度,“成也广告,败也广告”便是民营医院兴衰的写照。还有少数民营医院甚至把全部或部分科室承包给“江湖游医”,更破坏了民营医院的整体形象。

3民营医院实施战略管理的对策建议

3.1转变观念,医院管理者应具备战略管理的理念与意识

在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发展以及所在地域竞争态势的指引下,有预见地解决医院经营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比如调整医院服务功能,规划科室设置,确定医院发展规模,进行人力资源预测和匹配规划,引入内部绩效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等,有策略地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问题,医院在区域横向发展关系建设的联合问题,纵向渠道发展分销的市场占有策略决策,以及医院品牌建设、规划、管理的持续市场资产积累的决策。医院领导者应不断地根据医院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医院未来的发展与医院内部变革的协调问题,如管理机制、管理指导原则、管理方法和组织运营流程等新的举措,在战略决策时要发挥群体智慧、引进专家意见等使医院的投资决策、经营决策、管理决策,得到良性运行,以高品质、高水平的医疗品质为社会、为人民更好地服务。

3.2设计与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

战略目标的实施需要一个匹配的和高效的平台,这就是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医院要建立内部管理框架和制度,要遵循“与战略相匹配原则”及“高效原则”。把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提到战略的高度,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还要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把现代企业制度优秀管理经验嫁接过来。从绩效管理入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要加强成本核算,大力创建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地提出挑战性的战略目标。要随机而不断的变革管理的方式方法,向管理要效率,使医院永保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3.3努力加大科研投入

最能体现医院作为医疗性质的核心竞争力的有两点:一个是医疗技术的创新能力,一个是产品研发能力。世界著名的成功公司在科研上的投入都约占到收入的10%以上。民营医院肯在聘请高水平医疗专家、购买医疗设备上投入,却不舍得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所需的资金设备上投入。医院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医疗水平是生存的基石,只有科技含量高,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特色和优势,而其他当前的优势都是暂时的。所以民营医院必须要把提高科研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对待。

3.4建立可持续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管理、医疗、营销是现代医院经营立足的三大支柱。所谓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也主要来自这三大块业务水平的提升。但在民营医院里,人才构成极不平衡,管理弱,营销更弱,即使最受重视的医疗机构,也多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人才结构,只注重从外面挖人,不注重自有人才的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包括综合业务水平的提升,也包括医术、医德、以及品牌、文化的传承。所以既要三类人才并重,又要舍得在培训方面投入,更要舍得聘用高素质的年轻人进行培养作为后备骨干力量。建立可持续化的人才机制,可以形成不断积累和提升的惯性效应,推动医疗、管理、营销等各项业务水平的稳健发展。

3.5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相关的政策法规

政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相关的政策法规,使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其健康发展。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要对民营经济实行国民待遇,消除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对各类医院应一视同仁。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的医疗机构分类改革,必须要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形成良性竞争、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局面。

总之,民营医院未来的、长远的发展方向,必须以战略化管理为基础,医院的一切活动也都要以战略化管理为指导。现代医院的高层管理者应该从认识上突破传统意识形态的狭隘界限,以一种全新的理念、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迎接现代医院管理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崭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景录先,王会玲,高扬.将战略管理引入医院管理的重要意义[J].医院管理,2004,(5):25-27.

[2]赵世文,刘丽霞.“战略管理”,医院必须的新能力[J].当代医学,2005,(11):78-79.

[3],黄薇,吴赪.我国民营医院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6):331-333.

民营医院用地政策篇10

充分发挥民营中医院在医改中的作用

“在此次新医改政策中,政府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医疗服务事业。目前,我国医疗领域产权多元化、多层次的格局已形成。民营医疗机构约占全国医疗机构的8%,虽然承担了一定的医疗任务,但发展规模还不是很大,民营医疗机构要抓住此次医改契机,发展壮大起来。”王承德委员说。

对于如何在新医改中发挥民营中医院的作用,王承德委员提出了几条建议。一、政府应给予民营中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在各项政策上对民营中医院给予扶持,为其发展创造宽松、良好的环境。目前,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医改和当地医疗发展规划中,并未把民营中医院纳入区域卫生服务规划,这极大地限制了民营中医院的发展。二、国家、社会评判一个医院的水平,视是否有大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为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在科研项目招标上,民营中医院缺乏相应的渠道了解科研项目,更难以参与。国家应该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扶持民营中医院设立科研课题和申报科研成果,对确有实力的民营中医院可以进行政策倾斜,建立配套科研成果专项奖励政策,从而在民营中医院中选拔、扶持和培养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三、对民营中医院免征税收。中医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土生土长的传统医学,以简、便、验、廉著称,没有太高的利润;但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多被政府核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需缴纳不菲的税费,这使得几乎所有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发展举步维艰。四、民营中医院院名的命名可以冠以专科、专病的名称。民营中医院的优势在专科专病,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禁止中医医院的院名冠以专科、专病的规定,很难突出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使其生存和发展极其困难。

大力扶持中医院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是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结晶,一个好的院内中药制剂是专科建设的重要抓手,而且中药制剂位于中药开发链的前端,是开发中药新药品的摇篮。中药制剂的大力发展非常有必要。”王承德委员认为,鼓励中医药制剂发展,政府应该重点改善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政管理方面。中药制剂一般是安全有效的,多年来未发生过重大中药制剂不良事件。王承德委员建议中医院中药制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管理,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负责管理。

二是中医院中医药制剂室许可方面。要制定不同级别的中医院中药制剂室建设标准,对一、二、三级中医医院的制剂室建设区别对待,对不同中药制剂给药途径制定不同制剂室建设标准。

三是中医院中药制剂注册方面。在中医院中药制剂注册方面,王承德委员建议对中医院中药制剂的管理放宽政策,简化审批程序。

四是合理完善价格评价机制。王承德委员建议由相关部门核实制定,引入积极有效、易操作、能评价、效率高的价格评价机制和批准办法,适当提高中药制剂的定价和加成率。

五是中药制剂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王承德委员建议将已正式审批通过的治疗性院内中药制剂全部纳入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目录。

构建中国特色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王承德委员说:“目前国家中医药知识产权面临的是保护意识淡漠、科研管理与评价体系不完善问题。”对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应建立多部门相互配合、定期合作交流机制。管理知识产权的部门分散在不同的部委(局),相关部门总共有十余个,申请工作实施起来很不方便,因此,王承德委员认为应建立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及定期交流的合作机制,针对各种不同的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有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