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师范教育改革方案十篇师范教育改革方案十篇

师范教育改革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3:30

师范教育改革方案篇1

1.1了解技术支持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目前,各大院校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教学培养,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有限的,无限的网络与技术优化了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结合自身积累的经验,将资源、工具与课堂结合起来,才能从另一个维度上提高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师范院校对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也存在较多问题,寻找一套适合师范生的课程方案,对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师范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与教学改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教学改革能促使教师与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能走上另一座高峰。

1.2广大师范院校培养方案的现状

教育技术在国内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许多大学都开展网络课堂,开设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进行支架式教学,设计moodle平台等。网络及技术与教学密切相关,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了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通过对广大师范院校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方案的分析,显示出各个院校信息技术的改革趋势以及老教师难以适应新时代信息化教学方式,在职时对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尚不明确,使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过程显得较为生硬。新的教师进行了信息化培训后,在课堂上利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但其信息化教育水平大都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

教育信息化职前的培养重点在于广大师范生人群,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模式等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就在于寻找出一套最高效的提升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课程方案,进而从师范生教育技术的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提炼出一套适合教师的课程方案。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外现状分析

早在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就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信息技术的应用遍布社会各个角落,在教育方面更是提倡将信息技术作为改革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美国投入的精力、财力也十分巨大。目前,美国校内基础设施完善,科技设备先进,且设施设备的应用时间较长、范围较广,故针对性也较强,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美国的信息化建设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并逐渐被各国认可与效仿。另外,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捷克等国家,也都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投入基础设施设备,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并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外的信息化教学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教学方式由课本独裁逐步转向以课本为主,技术为辅的方式,各国都更加重视现代基础设施,如教育软硬件、教育信息系统等水平的提升。

2.2国内现状分析

①各师范院校改革方案现状可体现出国内整体信息技术能力与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②例如西南师范大学设计的mooDLeLamS平台活动,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设计出相对完善的教育技术能力训练课程。

③首都师范大学利用webQuest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计方案,并利用webQuest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教育技术素质及能力。

④辽宁师范大学实施双向信息化教学模式,并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应用与实践,实现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学生专业特点与学习方式的整合等。国内的发展由于自身经济及科技方面的不足,虽比不上某些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但我国仍处于一种不断研究、投入、推进的进程中。尤其是着手在国内高校课程改革中的建设,取得的效果十分明显。

3研究意义

师范教育改革方案篇2

引言

教育实践课程是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高等师范生的教育素质具有独特价值。高等师范化学专业教育实践课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堂教学实践(包括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中教化学实验研究和专业技能课等)、课外活动教育实践、模拟性教育实践、研究性教育实践等。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师范生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循序渐进地适应从“学生”到“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转变,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基本技能,有良好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现代教师。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稳定的师范教育实践模式。但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对教师专业特性理解的加深,现行高等师范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和实施模式与培养专业化教师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笔者就高等师范化学专业教育实践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1改革的必要性

1.1我国传统教育实践模式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高等师范院校针对师范生的培养问题做了大量改革及其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几十年不变的实践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它已不能适应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以教育实习为例,其实践形式单一,时间短而集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高等师范化学专业只顾及高校自身因素,与中学教育实际脱节,4大基础化学实验(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等实验课程)只注重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学术性,不重视联系中学化学实验实际,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制约了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发展。

1.2教育实践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师范教育必须密切关注新的基础课程标准,因此,大力加强长期以来处于弱势的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是当前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2改革方案及实施计划

我们秉持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办学宗旨,开展了一项与重点中学协作、对高等师范化学专业教育实践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的研究,旨在探索一条有中学优秀教师全程参与的、培养师范生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及素质的新路子。我们的研究密切关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在高等师范化学专业教育中全程渗透新课程标准理念,以高等师范化学实验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为突破口,通过与重点中学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中学化学师资。

2.1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与重点中学优秀教师协作,指导培养在校生教育教学能力。在高等师范化学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全程渗透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从大学1年级的入学教育,到日常安排的教育见习,直到4年级的教育实习,以及最后的就业指导等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协作教师的指导作用。2)与中学优秀教师合作,以高等师范化学各实验课程为依托,将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掌握中学化学教师从教的科学研究方法。

2.2改革目标改革要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联合培养,让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明确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优秀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树立主动培养意识。2)探索服务基础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3)总结高等师范教育专业与中学联合培养的经验,建立基础教育新型师资的培养模式,为高等师范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经验,为高等师范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应、服务基础教育,带动基础教育发展的办学路子。

2.3具体实施方案

2.3.1构建连续性的教育实践模式大学1年级,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从化学师范专业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首先邀请与我们合作的中学(新乡市22中,新乡市10中、新乡市1中等)教师来我校给学生介绍基础教育改革情况,然后,我们带领学生到合作中学,考察学校的各种活动情况,培养他们热爱教师职业、教育事业、学生,为人师表等良好职业意识。在这一年里,与合作学校一起按计划、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定期举办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新课改理念(如现代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师角色行为变化、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等)。从第2学期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师范生到中学去进行教育见习。将师范生分到中学的各个班级中,让中学的班主任指导师范生学当教师的助手,指导中学生的课外活动,了解中学生的特点,加强教学技能训练,学习如何组织课外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大学2年级和大学3年级是师范生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从大学2年级开始,对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强化训练。我们将化学专业的师范生分成若干个教学实践强化训练小组,每个小组配备由我们和中学化学教师联合组成的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小组指导教师)小组,每一小组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师范生的校内化学教学技能训练、暑期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一包到底。在大学2年级的第2学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校内化学教学技能训练,其内容主要包括“说课”与“试教”(模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每位学生选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中的2个课题进行准备。准备2个课题内容的说课(每节10~15min),2个课题内容的试教(每课45min)。在“说课”与“试教”前,首先要深入了解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具体要求;然后,要钻研教材内容,分析吃透教材,了解中学教师在讲述本课时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了解学生的认知准备和认知发展准备;最后,合理地选择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小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每位学生修改、完成2课时的说课稿和规范的讲课教案,并指导学生说课和试教。最后,小组指导教师评教、打成绩。平时说课试教训练成绩占教育实成绩的20%。通过“试说”、“试教”活动,可以培养师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素质,同时,能够帮助师范生理清课堂教学思路,把握教学目标,用好教学手段;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等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其将来从教打下坚实基础。在大学2年级的的暑假安排暑期实习活动。暑期实习任务及要求:1)师范生自已联系实习中学进行实习,内容包括:联系实习指导教师,听指导教师讲课,了解相应教学进度,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规范的教案,完成讲课等实习工作。在教学实习的同时,见习班主任工作,调查中学教学现状等,并撰写调查报告。2)暑期实习结束后,每位学生交一份盖有实习学校公章的“暑期实习鉴定表”和实习讲课教案及中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暑期实习成绩占教育实习成绩的10%。通过暑期实习活动,师范生尝试着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来培养教育教学能力。师范生在暑期实习过程中会发现许多理论问题和自己实际教学技能上的不足,并将这些问题带回学校。大学3年级返校后,师范生要一边完成专业课的学习任务,一边全面总结暑期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并将带回的问题结合教育科学和化学专业理论,与小组指导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在这一年里,在教学实践强化训练、暑期实习以及中学教学见习的基础上,在小组指导教师的协作指导下,师范生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到中学每人讲课1-2课时。小组指导教师从备课(写教案)、试讲、课堂授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进行指导,评教,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联合培养,在大学的前3年中,师范生学到了许多实际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已基本学会与中学生交往,掌握了一些班级管理技能技巧,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过程,使师范生能够更好地把理论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技能水平。大学4年级的第1学期,师范生按教学实践强化训练小组,由指导教师带队,进入中学指导教师所在的中学和班级,进行为期8周的教育实习。通过教育实习,他们能够全面了解教学过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学校生活等。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表现已基本达到中学教师的能力和要求。大学4年级第2学期,小组指导教师引导师范生对中学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情境和教学个案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形成科学的理论观点,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完成教育教学类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

2.3.2改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和科研能力我们与中学优秀教师合作,以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中教化学实验研究和专业技能等课程为依托,将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使师范生掌握中学化学教师从教的科学研究方法。传统的化学专业实验课存在以下问题:1)4大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分析、有机和物理化学实验)和中教化学实验研究这5门实验课的内容存在交叉、重复现象,这既浪费了人力物力,也影响了教学质量。2)“验证性实验”内容比例太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较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要点:1)加强基础技能训练型实验教学,重视传授实验的基本方法。2)压缩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结合中学化学教材,增加研究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其方法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写明实验原理、目的,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试剂,控制用量。3)增加绿色实验。以绿色化学实验的概念和微型化学实验技术为切入点,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研究,在实验中,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从平时做起,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1)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素质。让学生选报各门化学实验课程的兴趣小组,在实验教学中,让兴趣小组的同学参与实验准备的全过程。兴趣小组成员定期更换;对学生进行实验员岗位工作培训。通过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2)改革实验考核方法,注重平时技能训练。为了强化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对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实验考核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期末成绩占40%~50%,平时成绩占60%~50%。期末成绩包括笔试和实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根据每次的实验成绩评定,每次实验成绩由1)课前预习(占20%)、2)实验纪律(占10%)、3)实验操作(占20%)、4)实验记录(占10%)、5)卫生整理(占10%)、6)实验报告(30%)等部分构成,鼓励学生思索、归纳和总结,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探索精神。

3改革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通过化学专业教育实践模式改革,加强了高等师范教育与中学教学的联系,通过合作培养,做到了理论与实践“零距离”,人才的培养与使用“零间隙”,毕业生上岗“零过渡”。把最优秀的毕业生输送到基础教育教学第一线,用他们的先进教育理念辐射、带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教师的专业素质,缩短师范生的就业适应时间。该项研究另一特点是高校与中学的互利。师范生以教师的身份进入中学,参与中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并接受他们的指导,培养了师范生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师范生可以协助中学教师批改作业、参与学生管理等;定期举行的师范生、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可启发中学教师的教学思路;中学教师参与高校教师的课题研究,可以培养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该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探索出服务基础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本着互利的原则,在中学建立长期的教育实践基地,构建基础教育新型师资的培养模式,为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经验,为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应服务对象、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办学新路子。

师范教育改革方案篇3

【关键词】师范生培养方式变革动力主题条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36-02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各地中小学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广西乃至全国的大学中,教师教育培养的未来教师很多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面对基础教育发展形势的变化,师范院校如何进行师范生培养方式的变革,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培养新型师资服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拟从师范生培养方式变革的动力、主题及条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师范生培养方式变革的动力:师范生培养方式不足与基础教育发展变化之间的矛盾

基础教育由数量发展方式向质量发展方式的转变,无疑对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必须重新考量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式。目前,师范院校主要是通过“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教育实习”的方式对师范生进行专门的教育与培养。显然,此培养方式存在不足之处,已难满足基础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有效需求。首先,表现为在师范专业教育上,教师的注意力和精力主要用在专业课的教学上,对学生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职业情感教育,也没能引导学生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前景,因而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没有向往,没有计划,导致对教师职业缺乏认同感。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设置仍然是学科本位,壁垒森严,师范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是条块状的学科知识的细化,知识储备无法适应基础教育综合学科的教学;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以理论为主,教学的形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实践时间少,见习和实习时间有限,教学技能缺乏培养和锻炼的平台。培养方式存在不足必然导致师范生在进入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临床性知识”的先天不足,难以适应基础教育对教师越来越高的要求,进而影响到教师的入职实践和专业成长。

由上可见,基础教育的改革促使我们反思现有的师范生培养方式,而原有方式的不足更让我们认识到变革师范生培养方式的紧迫性。可以说,师范生培养方式不足与基础教育发展变化之间的矛盾直接催生了师范生培养方式的变革。

二、师范生培养方式变革的主题:构建系统的师范生培养新方案

对师范生培养方式进行变革应该“不满足对系统的修补,也不是只需要消除和改变原来系统中不合适的或需要改变的方面,而是必须包含着重建的任务”。这意味着师范生的职前教育需要从学校内的基质、整体形态和常规的教育教学时间等方面进行根本的变化,构建系统的师范生培养新方案。

钦州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自组建教育学院以来,不断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新模式,提出了“综合教育+全程实践+双向互动”的教师培养新方案。“综合教育”,要求课程的综合化,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师资为目标;“全程实践”,要求师范生“零距离”接触中小学教育教学,加强教学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职前教育教学技能,满足就业上岗的需求;“双向互动”,是坚持与基础教育互动、互融,在互动中达到双赢的目的。以下以钦州学院为例对如何构建系统的师范生培养新方案进行探讨。

(一)综合教育,实施课程模块教学。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钦州学院从2009年开始实施学分制。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自选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程五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要求,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从业基本要求的训练及专业课程的学习等起到基础作用。学科专业课程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现学科交融、专业互通、文理渗透的精神。教育专业课程主要是为师范生未来教育专业发展提供职前的教育训练。自选课程中每一个学生可按专业教育需要、个人志趣和特长选择规定学分的若干门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在对学生加强专业基础培养的同时,拓宽专业口径,以满足就业、进一步深造等方面的需求,增强适应性,发展学生个性。综合实践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全程实践,实践“4+0”模式。2009年,钦州学院开始在教育管理、小学综合文科等专业开始探索全程见习、实习模式――“4+0”模式,即大一到大四每年安排一次见习,大四安排顶岗支教或毕业实习。在这全程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每学期都到一线的教学单位进行学习观摩,在观摩中了解小学的教育管理和教学常规工作,以及教育教学的本质特点及发展变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同时,师范生入学后进行相关的语数英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讲座和课程安排,到高年级进行相关课程教学时也配备相应的中小学教材,而到中小学调研或助教活动等均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技能,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

(三)双向互动,达成互利共赢。为了保持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实现有效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的目标,钦州学院通过成立“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建立实践基地、顶岗支教等途径为全程实践搭建全程性培养平台。教育合作共同体的成立为钦州学院与钦州市中小学之间搭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又为师范生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使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量身定做”和“按需打造”,更加适应中小学对教师的要求。此外,钦州学院与中小学建立了一批互利双赢的教育实习基地,基地学校为钦州学院学生的教育见习、实习提供了支持,钦州学院结合高校的理论特长和中学的实践优势,也为基地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科研和教学改革提供支持,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师范生培养方式变革的条件:多元化、全方位的改革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的教育形态正在发生变化,笔者认为,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加强师范生培养教材的出版与管理、提高课程落实者的素养、建立mS-eepo有效教育培训模式将成为我国未来师范生培养方式的应然之路。

(一)进行招生考试改革。现在的人才培养方式不改革,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来。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土壤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在招生制度上的突破来保障,建立起高校和中学联合培养个性化人才、经过科学选拔直接进入相应高校、专业就读的新机制。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必须真正构建起一条切实可行的特殊人才“绿色通道”,让部分热爱教师职业、思维发展较好的学生不再受到高考的限制而进入适合自己的师范院校学习发展。

(二)加强师范生培养教材的出版与管理。以教育部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发课程资源、编写相关教材,出版教师教育课程教材及学科教育课程教材,帮助师范生进行师范职前教育,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常规,为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有效顺利实施提供帮助。同时,及时编写与基础教育对接的教材。另外,加强教材管理,实施教材选用认证制度,开展优秀教材评选奖励工作,加强对优秀教材编写的资助等。

(三)提高课程落实者的素养。目前,落实教师教育课程的师资,理论课主要由教育学院的教师承担,教育实习、微格教学等实践性课程则由所在专业的学科教学论教师承担。很多教师长期脱离中小学教育,对基础教育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加上其主要教学精力是集中于专业教学,对类似于“公共课”性质的“教师教育课程”并不重视,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客观地说,很多学科教学论教师并不具备承担“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素养和相关背景,如果不提高课程落实者的素养,师范生培养方式变革成效令人担忧。

(四)建立mS-eepo有效教育培训模式。当前,我国多地的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孟照彬教授创建的mS-eepo有效教育实验。mS-eepo有效教育代表着一种新型教育,以其自身的有效性、先进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为平衡理想的素质教育和现实的应试教育找到了切入点,尝试将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创造性”和应试教育中的“知识性”有效结合,较好地处理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问题。目前,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广东、陕西、新疆、重庆、甘肃、内蒙古、浙江、辽宁、吉林、四川等省份已有多所校区参与mS-eepo操作系统应用与研究,并大有发展的趋势。随着mS-eepo有效教育实验的进一步推广,其已逐步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主流方式,给基础教育学校内涵建设“革命性”变化:学校的管理理念、教研团队、校容校貌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精神面貌、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精神面貌、生生之间的交往状态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可见,mS-eepo有效教育实验深刻地影响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教育方式的一场变革,使得多地中小学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使教育教学能与基础教育改革接轨,可以以mS-eepo有效教育为突破口。在高校的师范职前教育与一线的基础教育改革接轨上,mS-eepo有效教育可以起到衔接的作用。如果大学的师范教育能和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互动,就能一改以往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缺乏沟通交流的局面。应发挥高校的文化引领作用,对师范生进行mS-eepo有效教育理论和技术的训练,使其实习及就业时便能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为此,要积极推行双导师制,从知名中小学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中聘任基础教育特聘教授,从实习基地学校优秀指导教师中选聘熟悉mS-eepo有效教育的省级专家兼任导师,负责安排和直接承担师范生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的指导工作,为高质量的教师培养提供系统保障。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的改革对师范生的职前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培养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系统的师范生培养新方案不但需要具备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加强师范生培养教材的出版与管理、提高课程落实者的素养、建立mS-eepo有效教育培训模式等条件,更需要教育决策者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结合基础教育的实情采取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方式的一场变革[J].人民教育,2012(8)

[2]叶澜.实现转型: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

师范教育改革方案篇4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审视;理论研究

1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师范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进步与教育的进步奠基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基础之上.

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下级纲目,是指对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在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我国于1980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培养目标得到扩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课程的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选修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得到加强,教材得到更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与以往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体现了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几年来,其运行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与不足,这是研究的初衷,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历史发展的总体概况比较

3.1.1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与学时分配的比较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5套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分类和学时的分配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与4年总时数的比例高达67.8%;1986年和1991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学时稍有减少,分别为53.8和53.6;1997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为44.7;2003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减少到41.3,纵观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干课程由高度的计划性演变成宏观的指导性.

3.1.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的比较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来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突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

通过对2003年课程方案与以往的课程方案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必修课与选修课课时比例,1997方案为73.0:27.0,2003年方案中二者的比例为63.3:36.7,选修课的学时比例提高了约1o个百分点,尤其突出表现在任意选修课的学时上。增长的幅度较大,占选修课总学时的47%,比原来的提高了15个百分点(表2);学科与术科的比例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术科所占的学时数越来越少.从20世纪8o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科类与术科类课程比例经过5次调整,总体趋势是学科类学时比例增加,术科类学时比例下降.而2003年的课程方案中学科类学时与术科类学时的比例就增加到了65.7:34.3,是5次调整中幅度变化最大的调整,术科必修课总时数减少得相当快.这无疑对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任务的完成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2003年新方案中主干课程体现出人文化、领域化、拓展化、多样化、科学化等特征,进一步加强了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的建设.

从表3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专业院校对术科比较重视,因此术科的比例下降得不是很多,而师范院校对学科比较重视,其下降比例是所有院校中最多的.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和山西大学与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基本上保持一致,都接近63:37这个比例.其中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的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与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是几乎持平.但是武汉体育学院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大于1,可是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却小于1,而师范大学很明显则把学科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学科类学时的比例结构势必影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教学能力,因此有待于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

3.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互相间的分工和配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依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对2003年方案分析和比较可知,在必修课程的设置方面,2003年方案中必修课程为1126学时,6o学分,其中包括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两类,均比以往方案所占比例小,有其更大的灵活性、可塑性和指导性.

方案中任选课程分为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两类.共列出47门课程,而且这47门课程,绝大多数都是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小型化和规范化的课程.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设小课,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扩大信息量,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数量多,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广,自由度也就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有限学制、学时里,既要增加新的内容,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的矛盾.小型化课程一般具有微型化、前沿性和研讨型的特点,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大.

3.3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制度讨论的热点

近几年在师资培养中出现许多热点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与“适应性”;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是什么?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如何寻求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最佳结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培养课程制度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中学科与术科的关系问题,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问题等等.

3.3.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当然是体育师资,然而,近年来由于强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被削弱了,体育师资培养质量下降了,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许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似乎对学校体育改革“两眼~抹黑”,很难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强烈呼吁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师范性”.这就给课程设置提出了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的比例问题.

3.3.2关于术科和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诚然,这两者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总应该有个主次之分.

近半个世纪来术科和学科此起彼伏,从三七开到倒三七,翻来覆去,争论不休.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既有其相同点,又有其不同点.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就是既能够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讲解,又能够使用形体语言进行示范.换而言之,体育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恰当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失去了自我价值,也就同时丧失了“体育”的品牌.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掌握牢固的体育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并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圆满完成新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3.3对在体育师资培养中“一专’’与多能的问题不同的看法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是术科中普修与专修的关系.诚然,对“一专多能”的要求,从总体来看,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一专”与“多能”的理解及其关系上,却存在不同的声音.如今由于整个术科被削弱了,“导致学生一专也不专”,“多能也不能”,才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悲哀.此外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还存在在课程名称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科名称上缺乏规范性,在选修课上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将会更加清楚和明朗起来!

4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师范教育改革方案篇5

【关键词】幼师教育素质教育创新

1幼儿师范教育公正与学生人格的培养

实践教育公正,是教师高尚人格和美好品质的生动体现,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内容。教师的公正、无私、善良、正直,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体验到公正的合理性,从而成为他们成长的健康心理的基础。有利于影响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优秀品质;有利于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教育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从这一意义上说,没有教育公正,就没有学生平等观念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2素质教育的开展

目前以推动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已在全国普遍展开,人们也早已关注到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向师范教育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同时也为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促进整个基础教育全面提高的师范教育带入21世纪,是当今师范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3更新观念

传统的“师范教育”是指终结性的教师职前培养,而“教师教育”包括教师的职前、入职与在职三个阶段的教育,是连续且终身性的;传统“师范教育”是独立、封闭、定向的,而“教师教育”具有开放性,它允许其他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培养与培训;传统“师范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未来所教科目的学科知识教育,而“教师教育”在内容上超越了学科知识,扩展到教师作为社会人、专业工作者的所有方面,它包括人文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实践、思想品质与健康体魄等;传统“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采用的是几年一贯制的形式,而“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多样化,有“2+2”、“3+2”、“4+2”等模式,大学后教育是它的趋势,教师资格证制度是其教学质量的保障;传统“师范教育”机构只有师范学校或师范大学,而“教师教育”机构包括各级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校,甚至教师任职的中小学等,它既包括大学教育也包括校本教师教育……当然,“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的不同还远不止这些,可见,“教师教育”取代“师范教育”并非只是文字变化,它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4师资培养到位

加强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范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当前师范学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一些骨干教师不甘于学校的寂寞,纷纷跳槽,下海经商;有一部分中青年教师由于自身的待遇不能解决,也没有教学的积极性,教学和科研工作都程度不同的受到影响,师范学校要加强对自身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是当前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当前对教育者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要培养建设一支质量过硬的教师队伍,对中青年教师要鼓励他们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给他们提供学习与进修的机会,在职称,住房等方面尽量给他们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一方面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另一方面还要支持和鼓励他们进行科研,提供教改经验,以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师范学校的师资队伍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5全方位落实素质教育

5.1课程改革到位

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为了迎接素质教育的挑战,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师范教育课程也应进行改革。1995年国家教委教师司制订了《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这个教学方案里提出课程设置分为六大块;公共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这个方案突出了师范教育的特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加强了教育课程的分量,各师范学校如果能积极按此方案进行课程改革,无疑将会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提高广大师范生的素质。

5.2教育评价措施到位

对师范教育的评价。师范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基地,必须在教育评估方面进行改革。(1)对师范生不能仅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其优劣,应从思想品德、各科基础知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能力、模拟设计教学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身体素质等多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特别要增设写作能力的评价。这里的写作能力,主要指通过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能力,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评价,使学生在毕业后很快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2)对师范教师的评价,当前对师范教师的评价主要以老教师评课和从学生中反馈得到的结果为评价标准,这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对课堂教学仍以传统的标准去评价,对课堂教学创造性设计要求不够,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没有具体的要求。同时,还应加强教师的各方面能力的评价。如:师德方面的育人能力,教学方面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还有开设综合课,选修课的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应作为评价教师的一个标准。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基础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也需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师范教育做全方位的改革。

师范教育改革方案篇6

【关键词】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67―03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在教育信息化大潮的推动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职业学校教师摇篮的职业技术高等师范院校,应当积极变革陈旧的教学模式,主动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新形势,有效提高未来教师即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是我校师范教育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多年来一直深受学校重视。课题组成员经过近4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系统建构了符合职业教育教学需求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结构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开发并出版了《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设计开发了网络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全面探索和创新了职业技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形成了具有操作性的科学、先进的培养方案与策略。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课题研究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以现代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反思、批判、吸收、建构”,首先从我国职业学校发展对职教师资教育技术能力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反思当前我国职技高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现状,追问其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同时,从国际视野寻找解决的启示。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职技高师学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与方法体系开展系统研究,构建有效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

2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掌握国内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及培养模式的研究动态,指导课题研究的发展;通过行动研究,着重探索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研究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有效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未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向职业院校输送高素质的师资。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1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

从过去的电化教育到现在的教育技术,应该说其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这期间的课程形式与授课方法变化甚微。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陈旧、方法单一,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新世纪初我国职技高师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所面临的目标体系不完善、教学思想相对落后、教学内容和方式手段更新慢、技能训练不够重视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剖析。

2科学构建了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体系

通过文献法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公共课内容体系以及教学目标体系进行调查研究,参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1],科学构建了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体系与课程内容体系,据此制定了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方案。

教育技术能力包含4个能力素质维度: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应用与创新意识、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以及对信息的兴趣与态度等);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操作技能、信息的检索加工与表达、信息安全与评价等);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包括信息利用及传播有关的道德、法律、人文关怀等)。

3制定了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和教学改革新思路

培养策略:职业技术高等师范院校单纯依靠现行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使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探索出适应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将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纳入学校师范技能培养的整体规划之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教学、《学科教学论》课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和创设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环境等多种途径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教学改革新思路:目前,国内职技高师大多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和教育技术课程。我校信息技术课程已改变常用的以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实施了以教学应用案例为主线的教学模式[2]。教育技术课程也改变了常见的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添加了与具体学科课程密切联系的案例教学实践活动,并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教育实习等结合起来,真正有实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4全面探索和创新了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

在以“更新观念”为基础、以“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绩效改进”为思路、以“自主―探究式学习”为策略、以“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为内容、以“网络学习平台”为保障、以“超越课堂、终身学习”为最终目标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充分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绩效技术的研究成果,建构了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模式。

(1)混合学习模式(BlendingLearning)。该模式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BlendingLearning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只是形式的改变,而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

(2)案例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案例己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适应了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内在认知规律和技能训练的习惯养成规律,符合日益强化的职业化教育的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自身主体性觉醒的个体需求,这正是案例教学具有生命力的奥妙之所在。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使教学设计者内隐的知识和观念外显化,以教学设计为载体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应用情景发生关联。[3]

(3)项目学习模式。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项目学习是信息时代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它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生成新知识的技能,以及给学生创造一个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与机会。“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项目学习”是指利用信息技术选择和利用多种资源,以学习、研究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展示给他人为目的,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的一种新型探究性学习模式。它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成就目标。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则着重学习的过程,而非只看重学习的结果。[4]

5开发并出版了《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

针对职业教育特点,开发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程》文本教材、配套光盘、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三维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教材以教师教学的实际需求为基本前提,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按照知识的先进性、实用性原则,对教育技术的知识体系重新做了梳理。网络课程根据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内容上进行了系统设计、规划、筛选和结构重组,体现了教学内容实用化、理论学习专题化、技能训练活动化、学习成果信息化的特点,突出了信息化环境中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网站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了三大特点: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把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学习方法指导这个主线贯穿起来,方便了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学习);注重虚拟实验和实际操作演示相结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

6设计、开发了“基于web的师范生教育技术学习支持系统”

秉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思想,设计了以活动为导向、以案例为中介、以资源为支持的课程框架,将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和学科专题学习网站有机结合,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网络学习支持系统,为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提供了良好环境。

7创新了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教学评价体系

以往的评价是单向的教师对学生评价,我们在改革实践中积极尝试多向的多主体评价,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等。重点是强化学生对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使学习者能掌握评价这一工具,及时反省自我,把学习引向深入。我们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和一套完整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以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项目任务三大模块作为考评依据,实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坚持重过程、重技能、重效果,逐年规范并日趋完善。教学评价的改革也得到了2004级、2005级、2006级师范生的支持和好评。

三研究成果的突破与创新

本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对职教教师教育研究的缺失,是国内首次对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研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职业教育教师的整体培养体系,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职技高师教师教育理论。

1理论上的创新

(1)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科学构建了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体系与课程内容体系,创新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评价体系与培养策略;

(2)全面探索和创新了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混合学习模式、案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等;

2实践上的创新

(1)开发并出版了《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针对职业教育特点开发了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程》文本教材、配套光盘、网络课程等三维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2)设计、开发了“基于web的师范生教育技术学习支持系统”。建构了以案例为中介、以资源为支持的课程框架,将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和学科专题学习网站有机结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学习支持系统,将课堂教学和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究学习有机结合;

(3)教学中坚持“四结合”。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上自主学习相结合、案例教学与项目学习相结合、在线测试与多元评价相结合等。

四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与学术影响

1大面积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研究以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标,采用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与应用实践,涉及多个专业,学生受益面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组成员编写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程》教材、多媒体光盘,设计制作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在我校使用2年来,形成了“学习资源立体化、学习方式协作化、学习评价多元化“三位一体”的特色。构建的案例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等已在教学实践中应用2轮,成效明显,学生反响热烈。

近年来,课题组成员多次参加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举办的学术研讨会,通过报告会和座谈会向兄弟院校的同行专家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成果,交流了各自的教学改革情况,研究了当前教学与教改中出现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辐射示范作用,推动了职技高师教师教育的改革。

2研究成果得到公认,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研究获得的奖励主要包括:校级精品课程1门、重点课程1门;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课件大赛二等奖1项、校课件评比一等奖1项、江苏省高校多媒体课件三等奖1项;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等。

(1)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几年来,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先后在《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课题组成员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拓宽与同行专家交流的方式和领域,加强了课题研究成果的深度和力度,增强了实效性和前沿性。

(2)出版相关教材3本(其中2本配套多媒体光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程》(配套光盘),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配套光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修订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3)开发了配套的软件资源。设计开发了职技高师教育技术网络学习平台及资源库,并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和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中使用,反映良好。“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2006年9月获校级课件评比一等奖,2007年10月获教育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这些软件资源既可为职技高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践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又可为职业院校教师的短期培训、校本研修、终身学习提供学习平台,促进在校师范生、高校教师、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中国电化教育,2005,217(2):5-9.

[2]裴纯礼.开展加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J].信息技术教育,2006,(3):9-10.

师范教育改革方案篇7

新课程改革开始以后,主要来自于西方的教育改革理念逐渐被大多数教师接受。但是由于中国本土特有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条件、中国教师特殊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方式,这些教育理念及其主张的教学方式在基层教育实践中却遭遇了很大困难,步履维艰,长期实施不到位,让高层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学家们一时很失望。让教育改革的组织者没有想到的是,只要给予机会,基层教师自有基层教师的解决办法———草根化的教学模式。在此情况下,学案教学迅速流传,虽然从来没有官方提倡和推行。因此可以说,学案教学就是在中国国情下,以西方理念为指导的教育改革中,中国教育界草根———基层教师的应对方式———一种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但极具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做一个比喻,相当于中国革命中的游击战法,虽然“草根”,与经典理论对不上号,但是切实有效②。所以学案教学是可贵的,是真正属于中国教师的创造,是真正适应中国国情的教学方式,当然也是符合先进教育理论要求的。如果用一个数学式来表示,即:学案教学=(先进理论+中国国情)×中国教师。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主要是引进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即使有一些原创性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生命力也不强,影响也不大。而学案教学,可以说是唯一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而且确实在中国教育界影响很大的、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教学方式。所以说,学案教学是中国教育改革中“草根教育学”的胜利。在中国教育研究界,历来存在着学院研究者与草根研究者的分界与断裂,两者都积极推动者教育改革,但是作用不同。学院研究者推动宏观改革,但是往往难以落实;草根研究者推动微观改革,但是往往难成气候。由于思维和工作方式不同,两者还常常产生矛盾,这也是中国教育改革总是难以顺利发展的原因之一。

直到现在,学案教学虽然也引起了学院研究者的关注,每年有100多篇硕士学位论文产生,但是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依然不多③。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学案教学在实施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中小学也受到很多质疑。因此,学院研究者与草根研究者应该以学案教学的研究为契机,联合起来,寻找真正适合中国教育发展的具体方式。

二、学案教学不是解决中小学教学问题的灵丹妙药

学案教学只能在特定阶段、特定范围解决特定问题,而不能解决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所有问题,它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会随着教育发展而淘汰。如前所述,学案教学之所以盛行,一个重要的背景是中国中小学教师的总体素质很低。由于教师教育长期存在问题,即使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对于教育理论也所知甚少,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不了解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情况。绝大多数教师学习教学的途径是两方面,一是回忆自己上学时老师的教学情况,二是观察周围同事的教学情况。在此基础上,悟性比较好的教师可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悟性低的教师就只好东施效颦了。因此如果用一个数学式来表示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教师成长=(回忆老师+观察同事)×自己领悟。

这样的教师大多数以往备课时只想着教而不想着学,很难真正站在学生的地位上想问题,总是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现在实施新课程了,他们表面上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理解,也没有办法实施,即使专家提供了解决的方向,也无法操作。所以教师培训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对专家说,你说得很对很好,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搞清楚到底怎么教,你能不能不要讲那么多道理,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这节课究竟该怎么上?!因此,无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主体教育思想刚刚兴起时,还是新课程改革开始后,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多地让学生自己来学习,但是当教师看到学生遇到困难时、秩序混乱时、效率低下时,总是忍不住跳出来发挥“主导作用”。所以有的学校干脆强制规定:教师的讲课时间不能超过十分钟。但是这样的规定显然不太合适,而且剩下的35分钟该怎么办,大多数教师感到手足无措,在自己的知识库中找不到依据和办法,于是,十多年前就已经诞生、但是很少有人注意的学案教学就被当做药方甚至被奉为灵丹妙药。学案教学给教师的空间和学生的空间划清了界限,立马让学生当主人,让教师“靠边站”,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很少说话就能让学生有序学习,还能让教师拿出很多时间来实现以前总是实现不了的个别辅导。这就是学案教学的关键价值,也是学案教学流行的关键原因。我们也可以发现,热衷于推行学案教学的学校大多数是一些比较薄弱的学校。

师范教育改革方案篇8

【关键词】课程规划课堂教学拓展课程课改保障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育人模式,课程改革又是转变育人模式的重要因素。本轮深化课程改革把“选择性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本质上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将深化课程改革作为余姚教育内在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四个点”,以此推动本轮课改向纵深发展。

一、抓实课改规划――深化课改的起点

个性、拓展、整合是浙江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词,它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权”,需要校长有卓越的课程领导力,切实做好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确保深化课改有序、有效地进行。为此,在加强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强化“论证指导”这一关键,对76所学校课程改革方案论证全涉及、指导全覆盖,整体提高学校课改规划的质量,使之成为这轮深化课改的一个亮点。

(一)明确顶层设计内容,搭建课改方案框架

习惯于执行课程计划的学校,缺乏对课程规划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内容和框架。于是我们根据这次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出学校在深化课程改革顶层设计时,务必编制好“三方案+三表”。“三方案”(一总两分):《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总方案》+《学校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三表”: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任课情况一览表。

(二)指导课改经典案例,提高课改方案档次

要整体提升每一所学校课改方案的档次,需要有几个高质量的样板作示范。我们在课改初期,重点打造了两所学校的课改方案:长安小学“BeSt”课程和实验一小“实美”课程,点亮深化课改的航行明灯。

(三)研制方案论证要点,明确课改方案标准

有标准才有方向,“怎样的学校课改方案才是优秀的”,一直是我们重点思索的问题。为此我们研制了以下七条论证参考要点,促使学校课改方案更规范、科学、系统:①能依据校情和核心素养理清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明确且合理,关键词提炼恰当;②课程结构符合上级规定,且能支撑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逻辑性强;③方案结构完整,责任落实明确,措施具体到位,安排合理有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④围绕课程改革的立德树人、拓展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改进、教师团队、互联网+教育等方面全面推进,且主攻方向明显,亮点突出;⑤课程建设的程序明晰,有一套课程开发、选用、审核、选课、实施、评价等具体要求和做法,力求拓展性课程精品化、系列化;⑥课堂教学改革追求“学为中心”,组织保障到位,措施手段有力,任务目标明确;⑦方案整体性和统领性较强,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体现课程改革与教育科研、教研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四)论证学校课改方案,把握深化课改方向

方案在实施前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确保方向正确、目标合理、措施到位。而这单靠学校的力量明显不足,我们就抓实“论证”环节,确保学校方案有思想、有措施、符合逻辑。我们组织部分优秀校长和专(兼)职教研员成立学校课改方案论证指导组,分学段分类分组对各学校“三方案”“三表”进行论证,分别采用a、B、C、D等级赋值,对相对优秀的a、B类学校进行指导,C、D类学校则要求重新设计,并将达到a、B类学校的课改方案编入《启航深课改》专辑。目前这样的论证和指导已经历时一年半,已汇编三个专辑,直到所有学校“全通过”。

(五)组织现场交流观摩,提升课改领导能力

深化课改需要校长卓越的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学校课程规划总体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中。它需要一个交流学习平台,需要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为此,我们在培训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对所分城区学校、中心学校、非中心学校分别召开课改推进会和现场会。目前,已举行3次大型活动、6次分组活动和10余次小组活动,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明显提升,学校课改方案的质量明显提高。

至此,我市已构建一套学校课改方案论证和指导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有效地提高了学校课程改革方案的整体质量,为深化课程改革开了个好头。

二、优化课堂教学――深化课改的重点

课堂改革始终是课程改革的灵魂,仍然是这次深化课改的重点。课堂改革的方向是:推进体现学科本质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推进小班化教育、多形式实施协同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项目驱动,课堂改革成为核心任务

自2008年起余姚市就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2012年起启动“快乐学习行动”项目,以深化课改的余姚行动来打造减负提质的余姚模式。这些项目的重点在于打造高效常态课,建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该项目及子课题分别获省市成果一、二等奖。

(二)专家引领,“以学定教”成为课堂方向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专家的引领。2016年,五十多位省市专家指导我市课堂教学改革,“以学定教”“学为中心”已经成为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特质已经明确:①以学生的“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为价值追求,突显育人目标;②以“简洁活力、扎实有效”为组织要求,注重课堂效率;③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方式,注重学习方式转变;④以“分层―合作”为教学模式,突显“学为中心”理念。

引入Steam课程,探索“跨界”整合。我们引导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团队,跨学科进行课程拓展与整合,推进项目学习,将科学、技术、数学、工程和艺术整合起来,真正实现课程整合。如我们开发的《快乐科学》《神奇的光》等课程就体现了多学科跨界整合的特点。

四、夯实保障机制――深化课改的支点

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条件来保障。我们在硬件和经费有效保障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方面来支撑深化课改的推进。

1.厚实德育功能。立德树人既是深化课改的起点,也是终点。因此,一方面强化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我们在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引导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突出育人功能,将教书与育人相融,将育人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编写基于余姚地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材。结合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研究》,我们开发了两套义务教育段德育教材:《姚江情》(初中)和《姚江行》(小学),探索和构建基于余姚地方文化进行核心价值观浸润的德育教育体系。

2.提升教师素养。深化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的研训体系。在这方面我们倾注了不少心思,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新教师的初始指导和目标引领;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名师的阶梯培养体系和考核奖励制度的制定;开展规范、示范、名牌教研组评比,规范区域教研和师徒结对活动;开展专题和项目研究等。

3.丰富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标,引领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抓住了“评价”就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目前相对成熟的评价改革有:小学低段全面推行“模块游考”;小学音体美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义务教育段期末质量数据采集分析;推行“等第”和“星级+特长”评价等。正在开展的评价专项研究有:基于现代技术和大数据的评价和改进;关于拓展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价;学生拓展课程过程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测评等。

回顾近两年的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余姚教育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选择性教育”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可,课堂教学改革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拓展课程为有特长的教师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学校课程改革的意识和热情持续高涨等。

毋庸讳言,深化课改也存在许多瓶颈和节点。如:习惯于执行的校长还缺少课程实施顶层设计的能力;习惯于拿来的教师还缺少课程开发的水平;评价制度改革滞后制约着深化课改的推进;课堂中理念与行动脱节、技术与应用脱节、教学与练习节等现象时有存在等。为此,我们将从“德育课程整合”“主题下的基础性课程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实施”“基于互联网的生本课堂教学”“评价引领教学改革”“体艺课的分层走班”等方面入手,组织研究团队,确定实验学校,结合课题研究,进行深层次的专题研究,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做好探索性工作。

参考文献:

师范教育改革方案篇9

(一)改革探索的三个阶段我们的改革探索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理论研究与改革尝试。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师范专业学生传统的两个月实习受到挑战,主要由实习时间和实习接纳能力两个问题引起。实习生进入实习学校后,一般要经历观摩、在教师指导下备课、试讲、上课、班主任等过程。但实习生上手一般都比较慢,刚熟悉学生和整个教学流程,实习又结束了,结果是弄得双方都不满意,实习效果不理想。再就是恩施州这些年来中小学“超级大班”持续增多,学校的办学资源超负荷运转,接纳师范生课程见习、集中实习确实有许多实际困难。基于这种状况,我们开始尝试改革。师范教育的实习教学必须依托地方中小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2年,在恩施州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了教育实习基地学校、恩施州各县(市)教育局及湖北民族学院三方联席会议,会议明确了中小学接受教育实习是义务也是责任。教学实践中开始进行改革尝试,针对实习学校提出的师范技能问题,注重改善和加强对师范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养成教育。同时进行理论研究,关注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与动向。第二阶段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完善。根据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和基础教育改革实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大通识课程学时比例,提高选修课学分要求,实施创新能力学分,以提高学生人文与自然科学素养;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合理设置教育见习、师范技能训练、教育实习与教育调查、假期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充分发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作用,提高师范生为师从教的意识与能力。第三阶段是执行新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探索、修正,力争达到师范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走出一条适合地方民族院校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之路。

(二)教学改革与主要成果1.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凸显实践教学在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121”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以一年通识、两年专业、一年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模式,强化师范生对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的认知、体验与实践,延长教育实习时间,体现“师范性”,强化教师专业化培养,改变了过去实践教学浅尝辄止的状况。2.采用“一个学科混合编队”“三种方式”组织教育实习。以“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和顶岗实习为辅”三种方式,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国培计划”实施的需要,以4个以上不同学科专业进行混合编队集中实习为主。3.实行三级管理。对集中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师范生,我们实行“学校、二级学院和实习基地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学校负责全校教育实习统一协调、宏观监控,相关二级学院是实习管理的主体,实习基地学校主要负责实习生的指导并协助管理实习生。实习期间,学校领导、二级学院负责人深入各实习学校看望实习师生,与实习学校领导、实习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实习学校意见。教务处及二级学院专人负责教育实习管理与指导。4.创建三结合机制。实现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基地学校三方共建教育实习基地的有效机制,在州内外共建教育实习基地学校55个,建立三赢合作机制。在基地建设中实现了武陵民族地区的省际协作。学校完善支教、支农、支医等主动服务地方、反哺基层的机制;建立了定期召开三方联席的教育实习研讨会制度;实施顶岗实习以帮助恩施州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的顺利进行;学校给予基地学校尽可能的帮助和指导。5.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成果推广和师范教育实践教学管理效能的提高。学校教务处建立了教育实习专题网站、实习生QQ群,教育实习季编印《教育实习通讯》,使教育实习过程得以以鲜活的形式展现出来,实现经验的交流与成果的推广。6.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结合。2009年以来,我们有3个教研项目专门研究地方院校的师范教育改革,现均已结题,并在刊物上公开20余篇,出版专著2部,以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为师范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二、改革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一)校内效应近些年来,学校对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中强化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得到了二级学院的支持,学校已举办三届教学技能大赛,大赛由多个赛项组成,形成了很好的教师培养氛围。师范教育的专业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化学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已建成湖北省品牌专业,师范办学实力得到增强。教学技能竞赛成绩突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不断增强。比如,学校师范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竞赛(全国物理教学委员会主办)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参加2011年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主办)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

(二)校外评价学校创建的“121”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三三三”实践教学模式(即以“一个学科混合编队”进行“三种方式”教育实习,实行“三级管理”,以“三结合”的武陵山区省际协作机制共建教育实习基地)在与一些高校的交流中得到了充分肯定;学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基地学校的共建和积极互动,构筑了恩施州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离不开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的师范教育办学离不开恩施州的“两个离不开”的办学关系。恩施州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70%以上的教师是湖北民族学院培养的,他们中的许多人一辈子扎根民族山区,坚守教育信念,为开启民智、增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奉献了青春和智慧;毕业生积极参加“资教”行动,受到教育厅的表彰;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考研率在省属院校中名列前茅,一些学生还考上了教育学的博士研究生;实习生在恩施高中等学校组织的教学比武中得到了比其他院校实习生更高的评价。

三、师范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的创新与特色

(一)理论上取得了突破我们的改革探索回答了理论界长期存在的师范教育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回答了地方民族院校的师范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服务、如何培养等问题。构建了师范教育的“121”人才培养模式,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加强了实践教学,这是同类院校所没有的实践教学突破。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既重视显性课程的作用,也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对传统的师范技能的培养更多的是以隐性的校园文化活动课程的方式进行,同时还注重民族文化对学生的熏陶,这些活动课程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理念。

(二)实践上取得了突破学校在师范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中,对培养师范意识、师范技能的校园文化活动、师范技能大赛、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学校及二级学院有专门机构及专人负责管理,保障实践教学有序开展。通过多年探索,构建了教育实习的“一三三三”模式,确保师范教育实习可持续有序进行。

师范教育改革方案篇10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范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4日

课程教学范式,是指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共同体成员所秉持的信念与价值、采取的技术或形式、形成的特质与效果的总称。受到前苏联凯洛夫为代表的“教育学”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高校课堂形成了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也相当欠缺。如果这种现状不加改变,将不能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将使我国在国家间的人才竞争中落败。因此,高校教学范式改革势在必行。

虽然近年来贵州财经大学在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等环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这些改革仅触及专业培养中的某一个环节,没有对教学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贵州财经大学从2014年起在全校启动教学范式改革工程,在此背景下会计学院也对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范式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一、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目标

会计学专业的特点是专业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具体目标是契合会计学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达到如下要求:

1、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会计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基石,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将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道德观念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2、掌握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能给学生的“鱼”毕竟有限,而一旦学生掌握了“捕鱼”的技术,则就获得了生存的本领,就会源源不断地收获到“鱼”。交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拥有创新性思维能力。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商业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活动在不断创新,面临新问题时,会计人员很可能不能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因此必须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以扎实的专业理论为指导,恰当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4、具备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会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意义重大。通过加强实践实验教学环节的培养,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的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5、拥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强烈的团队精神。会计部门是组织内部信息收集和处理的中枢,不仅需要会计机构内部不同岗位的相互协作,还需要与组织内的其他部门、组织外部的各种群体比如银行、税务、工商、财政等沟通和交流,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都缺乏沟通和交流,更没有机会培养团队精神,这种状态必须要改变。

二、教学范式改革的组织

教学范式改革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性的变革,改革的力度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推行起来也容易受到传统观念的阻碍,教学范式改革是否成功有赖于教学单位的组织推广是否有效,会计学院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学院通过网站、宣传栏、文件资料、专家宣讲等多种形式向教师和学生宣传教学范式改革的重要意义。此外,多次召开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和全院老师进行对话,老师们在会上各抒己见,激烈争辩,在相互辩论中大家逐渐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认识。

2、骨干垂范,率先践行。教改怎么搞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套。就在大家普遍感到迷茫之际,学院要求教学骨干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率先申报校级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项目。教师首先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提交全套的教改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之后才能取得参与资格。教改课程全程录像,接受督导组和学生的跟踪评价,最后接受期末考评。会计学院教师在已进行的两期教改项目评审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全院的老师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3、互助合作,成果共享。在教改取得初步突破后,学院要求所有的会计专业课程以课程组为单位,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研究制定课程教改项目大纲、教学进度、教学案例、实施方案、试题库等。先行参与教改的老师多次举办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会,与后备教师分享她们前期积累的资料和她们的心得体会,帮助其他教师更快、更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范式改革中来。

4、大力提倡,奖励配套。学校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教改项目,对于评审获得通过的教师,按照评价等级给予相当于普通课程1.5~3倍的课酬。分院层面也给予相应的配套奖励。对于参与教改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奖推优方面都要优先考虑。

三、教学范式改革的设计

教学范式改革不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零敲碎打,而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根本性变革,因此需要事前进行深入思考,精心设计,把教学改革的目标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选择教材、备课、组织课堂教学和命题考试的纲领性文件,是检查教师教学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的标准,也是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重要依据。在按照教学改革目标对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后,课程的教学大纲也需要做相应修订,以贯彻落实教学范式改革的目标和理念。

2、细化教学进度表。原有的教学进度表是以每一次课(两个课时)为单位来进行设计,只填写每一次课的讲授内容,而参加教学范式改革需要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将每一节课(50分钟)按照讲授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模块,计划好每一个模块的教学活动、拟安排的教学范式、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比重,学生自主学习可借助的渠道、课外需要做的准备与延伸阅读。通过对教学进度的精细化设计,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控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

3、充实案例教学库。相比于其他专业课程而言,会计专业课程专业性强,内容比较枯燥、晦涩。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而案例教学是一个有效的手段。现有的主流会计教材都是以理论+习题的模式来编排,缺乏真实生动的案例。原有公开的案例资料大多是一些西方国家历史上总结的经典案例,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国情,也不适合现实的商业环境,因此需要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案例,而且要对案例进行适当的改写,适应课程知识层次的要求。

4、制定新的考核方式。贵州财经大学课程原有的考核方式一般为: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这种考核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重结果轻过程,平时不学的学生期末突击一下也能通过。改革以后的课程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评价、机试和笔试。平时评价占20%,包括考勤、课题讨论、发言、作业等;机试占40%,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学生可多次参加机试,以最高分作为最终考核结果。期末笔试占40%,由老师出卷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课程的特点对考核方式进行调整,新的课程考核方式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和效果,强化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5、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如今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在高校普及,虽然加大了信息量,提升了讲授内容的生动性,但是仅仅是用ppt代替了板书,对课堂教学没有产生根本性变革。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教学软件不断开发出来,它们提供了一个师生信息共享,思想交流的平台,教师应充分学习和利用这些最新的技术手段,探索建立网络教学课堂。

四、教学范式改革的实施

1、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当前,高校的学生都是“80后”、“90后”,他们是摸着电脑长大的一代,在课堂外就可以获得海量的信息,知识性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吸引力不大,教师如果还是采用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模式必然要被学生抛弃。年轻的一代感情丰富、乐于思考、敢于怀疑、勇于探索,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特征,构建参与式课堂。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教师理论讲授的时间不超过50%,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出案例,抛出问题,留下任务,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去完成任务、去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此时需要做的是恰当的组织、引导和评价。中国人民大学的著名会计学教授王化成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如果一堂课中教师在15分钟内没有抛出问题,30分钟内没有拿出案例,60分钟内还没有与学生互动,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的。”这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是多么的重要。学生在分析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表达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2、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我们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知识每天都在更新,环境每天都在变化,作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介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向,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学生看问题具备长远的目光和战略的高度。所以,每一门课开篇都要讲历史,每一次课开头都要介绍近期行业以及环境发展的重要动态。在美国和英国会计课堂上,任课老师每次课开始安排5分钟介绍一些重大的经济新闻是一种惯例,这种方式值得借鉴。

我们传统的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教材上没有的就不触及。经典的会计教材都是以制造业企业为例来说明问题,理由是制造业企业的业务最全面,最典型,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教学内容仅仅局限在传统业务的话,显然就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了。21世纪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创新的时代,互联网企业大量涌现,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下,即使是传统制造型企业,它的经营活动和价值创造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如何为新业务服务,如何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是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思考的问题,所以教师无论在案例讲解中还是在任务布置中都要有意识的安排一些不同于传统业务的创新型业务,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引入案例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源于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被公认为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决策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案例的使用可以采用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每一章开始的导入案例,导入案例应选择国内外真实发生的有影响力的重要案例,采用视频或者文本的方式加以生动的介绍,并且抛出问题,引出后面要讲的内容。导入案例做得好能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的讲解打下基础;第二种方式是利用案例来讲解知识点,在鲜活的场景中学生更容易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三种方式是向学生布置案例作业,留下案例思考题,要求课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最后又回到课堂上讨论,案例分析与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把握案例讨论的方向、调动课堂讨论的氛围、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交锋、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和评价。

此外,案例教学还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如今已经没有人愿意听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案例教学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职业道德的观念,特别是一些反面案例,寓教于乐,经过充分讨论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操守。

4、创设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会计毕业生无论今后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或者资产评估工作,都需要在团队里面工作,都需要和不同的对象打交道,因此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非常重要。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实现。会计专业课程第一次课就需要安排学生分组,以后上课就按小组来安排座位。老师布置的任务基本上都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比如说学生授课、案例分析、实验任务、课堂讨论等。小组不设固定的组长,而是由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小组任务的组织,其他成员负责记录和汇报。在课堂上为调动小组发言的积极性,可以规定前面小组发表过的意见后面的小组不能重复,促进小组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促进小组间的竞争和小组内部集体意识的形成,对于表现好的小组,老师不仅要给平时成绩加分,还要准备一些小礼品予以奖励。在学习小组中,学生的领导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都得到大大的锻炼。在期末的课程总结中,很多同学都表达了对学习小组这种形式的喜爱。

5、将互联网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教师注册并使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它的强大功能来构建虚拟课堂,为现场教学提供支撑和补充。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获得教师的通知、预习思考题、各种教学资料、课后作业等等,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在线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和进度进行调整,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傅颀.财务管理课程(aCCa)教学范式改革初探[J].会计之友,2011.5(中).

[2]董丽英.审计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4.8(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