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十篇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十篇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7:20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篇1

一、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的基本原则

在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之前,主管和员工应该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把握住五个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主管和员工在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时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关系,他们共同为了员工业绩的提高而制定计划。

2.主动性原则:由于员工是最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因此在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时,应该更多的发挥员工的主动性,更多地听取员工的意见。

3.指导性原则:主管应从组织目标出发,结合员工个人实际,给员工绩效改进提出中肯的建议,实施辅导,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4.“SmaRt”原则:绩效改进计划是指导绩效改进实施的标准,因此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即做到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现实的和有时限的。

5.发展性原则:绩效改进计划的目标着眼于未来,所以在制定与实施计划时要有长远的、战略性的眼光,要把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的准备工作

1.选择合适的时间

选择什么时间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是非常关键的,不合适的时间,会影响制定计划的效果。要选择主管和员工双方都有空闲,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制定计划中去的时间,这段时间不要被其他事情打断。例如,主管马上要去参加总经理召集的会议,或员工马上要去见客户,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往往心不在焉,草率收场,无法展开细致的讨论。要注意时间不能安排得过于紧凑,有些主管总是在人力资源部门催交绩效改进计划表的时候,才抽出半天时间,与部门中员工走马灯般地进行此项工作,这样就无法保证绩效改进计划的效果。

2.选择适宜的场地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主管的办公室是最常用的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的场地,因为办公室给人一种严肃、正式的感觉。但是办公室作为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的场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办公室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打扰,例如电话、来访的客人等等;其次,办公室的情境会给人明显的上下级感觉,容易给员工造成层级的压力。因此主管应选择远离电脑、电话和成堆的文件,到类似于咖啡厅、茶馆等地方,与员工坐在一起,喝一杯茶或咖啡,这样更容易充分表达真实的感受。

3.相关资料的准备

在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之前,主管和员工都应准备好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所需的各种资料。主管需准备的资料包括:职位说明书、绩效计划、绩效评估表、员工日常表现记录等,主管必须熟悉资料内容,当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找到相关内容。员工需准备好个人发展计划,主管除想听到员工对个人过去绩效的陈述和总结外,更希望了解员工对绩效考评中不足的方面,以及如何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计划。能够自己提出发展的目标和计划,而不是等待主管为自己制定发展计划,这样的做法本身就能够得到主管的赞赏,是应该鼓励员工具备的行为。

4.主管的心理准备

在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之前,主管除了准备时间、场地和资料外,还要对制定计划的员工有所准备。这种准备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也就是要充分估计到员工制定计划时可能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为。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考虑员工的个性特点,既要考虑本次评估对其的影响,又要考虑员工对本次绩效评估可能表现出来的态度等等。在实际中还经常会出现主管与员工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主管应事先考虑好将如何解释和对待。

三、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的步骤

1.回顾绩效考评的结果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认可的需要,当一个人做出成就时,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所以,首先应肯定员工在绩效期间工作的成绩和优点,从而对员工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接下来要对员工绩效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或者目前绩效表现尚可但仍有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较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双方充分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后在开始制定绩效改进计划。

2.找出有待发展的项目

有待发展的项目通常是指在工作的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有待提高的地方,可能是现在水平不足的项目,可能是现在水平尚可但工作需要更高水平的项目,这些项目应该是通过努力可以改善和提高的。一般来讲,在一次绩效改进计划中应选择最为迫切需要提高的项目,因为一个人需要提高的项目可能很多,但不可能在短短半年或一年时间全部得到改善,况且,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对有限内容进行改善和提高,所以应有所选择。

3.确定发展的具体措施

将某种待发展项目从当前水平提升到期望水平,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例如培训,征求他人反馈意见、工作轮换、参加特别任务小组、参加某些协会组织等大部分不需要额外投入费用的方法。

4.列出发展所需的资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落实绩效改进计划,要有必要的资源支持。这些资源包括工作任务的分担、学习时间的保证、培训机会的提供、硬件设备的配备等等,作为主管,一定要统筹安排,尽量提供帮助,为员工绩效的改进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5.明确评估期限

工作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须在一个较长时间断中才能得到准确评估。如果评估周期过短,可能造成员工的逆反心理,既分散了员工的精力,又影响了工作进度,还有可能使员工疲于应付评估,使评估效果适得其反。通常将评估周期设定为半年到一年,这样的安排也可以与企业半年或年终总结相衔接。

6.正式签订改进计划

签订非常正规的绩效改进契约,也就是让员工感到自己对绩效改进计划中的内容是做出了公开承诺的,这样他们会倾向于坚持这些承诺,履行自己的绩效改进计划。如果员工的计划只是口头确定,没有进行正式签字,那么就很难保证他们坚持这些承诺的计划。

四、编制绩效改进计划案例

刘先生是公司的一名销售主管,在2011年绩效考核中,他

顺利完成了公司给他下达的销售业绩指标,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对销售领域的专业知识还不够熟悉,有时客户咨询相关问题时难免捉襟见肘;二是与客户沟通时不太善于倾听,对客户深层次的需求理解不够;三是对自己的岗位角色认识不够清晰,常常事必躬亲,不善于向下属授权;四是在处理事情的轻重缓急方面不太合理,常常忙得一团糟而任务还是积压。据此现状,刘先生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制订了如下绩效改进计划表。

绩效改进计划表

被评估者:刘××职位:销售主管所属部门:销售部

直接领导:王××制定时间:2012年1月5日

有待发展项目目前水平期望水平发展措施所需资源评估时间

专业知识6分8.5分1、阅读有关书籍、资料

2、参加产品举办的培训班

3、多向他人请教专业书籍

产品介绍

培训时间2012年6月

客户沟通技巧7分9分1、参加“有效的客户沟通技巧”培训

2、注意体会和收集客户的反馈

3、与优秀的销售主管一同会见客户,观察并学习他们与客户沟通时的好做法

4、阅读相关的书籍培训时间

其他部门支持

管理书籍2012年12月

下属管理6分8分1、参加相关培训班

2、学习上级和其他部门主管管理下属的经验

3、请上级和下级监督管理书籍

其他部门支持

培训时间

2012年12月

时间管理7分8.5分1、参加“时间管理”培训

2、学会使用排序表格

3、利用外部资源满足急件的需要培训时间

管理软件

其他部门支持2012年6月

五、实施绩效改进计划的要点

1.保持持续的沟通

员工与主管通过沟通共同制定了绩效改进计划,达成了绩效契约,但这并不等于后序的计划实施过程就会完全顺利,主管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在绩效改进计划实施过程中,主管与员工必须进行持续的沟通,一方面是计划有可能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得不切实际或无法实现时,就需要对计划进行调整,使之更加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员工在改进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困难,他们希望在处于困境、孤立无援的状态下,能够得到主管的帮助,有效的沟通有助于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2、注意正强化的运用

正强化是指给予一种愉快的刺激,促进一些符合期望的行为发生或增加发生的频率,减少或消除不期望出现的行为,以达到绩效改进的方法。按照行为强化原理,人们会根据对行为后果的判断来决定是否采取某个行为,而且人们可以从过去的行为结果中得到学习。在绩效改进过程中,对员工行为改善应及时给予认可和称赞,以鼓励员工取得更大的进步。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篇2

关键词: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流程;绩效考核改善

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不可或缺组成部分,经过精简,其现状依然是数量偏多、质量偏低,管理效率较低,而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又是高校个人绩效考核最难以量化的部分,因此,如何运用科学的绩效考核调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适应高校改革需要,保证绩效工资稳步推进,成为许多高校目前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1.战略关联性小。高校为了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纷纷开始做长期规划性战略目标、年度计划性目标以及分阶段具体性目标。但是绩效考核却仍然沿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将笼统的德、能、勤、绩作为高校人员统一的考核内容,未将高校战略目标转化和分解成个人考核目标。有效的绩效考核应该以学校工作目标为蓝本,严格按照上级的工作计划是下级的工作目标,下级的工作计划是上级计划的分解与细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考核网络。同时也要求绩效考核系统具有充分的弹性来适应学校战略形式所发生的变化。

2.评价尺度不恰当。如前所述目前高校仍是将德、能、勤、绩作为所有人员考核内容,不分职务职级,不分岗位类别。如此考核指标对有些岗位可能产生评价尺度过于单一的弊端,而对有些岗位则可能产生评价尺度错合的问题。显然,按照统一标准对所有个体进行绩效考核不合理;而且德、能、勤、绩考核内容中大部分考核内容是描述型,很难量化,无法量化的考核指标进一步导致操作性不强,最后考核流于形式,激励作用不大。

3.评价信度低,考核误差大。由于目前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评价指标量化程度低,考核方法主要采用主观评价为主,导致考核信度低,误差大。其中突出的是宽厚性错误及趋中性错误,所谓宽厚性错误是指领导在评价下属绩效时,容易出现“好好先生”,“谁也不得罪”,也就是对于行政人员所表现出来的实际绩效,给予不应该的高标准评分;所谓趋中性错误是指考核结果集中在某一区间,比如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考核最后结果都集中在优秀,鲜有其它结果,考核信度低产生的如此考核误差必然影响实际工作出色的人。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关键1.考核理念转变。由于我国高校考核制度目前还处于刚起步阶段,致使许多人将考核理解为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走形式,评优论资排辈、轮流坐庄;考核结果与个人职务晋升等无实质关联。实际上,绩效考核首先应该是行政人员清楚学校及部门对个人的期望与目标,并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其次,个人考核的成果能以一套明确的标准与方法来衡量,并作为奖酬与绩效改善计划的依据。第三,对绩效不佳的人员,使其了解需改善之处、方法及目标,使员工绩效得以改善。

2.进行岗位管理。岗位管理是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的前提,岗位管理核心在于工作分析最终形成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包含岗位的工作目的、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关系以及任职资格等主要内容。通过岗位说明书可以让广大行政人员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具体负责的工作范围,对他们的工作予以界定和说明,使广大行政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失,使考核双方在工作目标、要求与职责上达成一致,从而实现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客观公正性,也使绩效考核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证绩效考核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顺利进行。另外,还要提前对每一个工作岗位具体的考核指标、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向行政管理人员予以说明,如有更正要及时通知,使它真正成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3.评价尺度选择。常见的评价尺度有三类,不同的评价尺度对应不同的考核方法:主观评价尺度、行为尺度以及产出成果尺度。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采用的评价尺度多是主观评价,实际上三种评价尺度更有利弊,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分级、分层,对不同层级的行政管理人员适用不同评价尺度。产出成果尺度相对容易量化,适用于事务性的行政人员;行为尺度包括对被行为者行动、行为的描述适用于中低层干部;而主观评价尺度适用于相对稳定,更适合中层及以上行政管理干部。

三、构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流程1.目标设定。依据学校、部门目标展开员工个人目标,并订定衡量指标与目标值,作为年度考核依据。目标设定需个人与部门主管共同讨论,依据部门目标设定个人目标、衡量指针、目标值与权数,并记录于绩效管理与发展计划表。每位员工须在绩效管理与发展计划表上签名后,送交部门主管。部门主管复核目标是否依据部门目标展开,确认无误后由人事部门。人事部门将核对数据填写格式是否正确及完整,并留存部门保管;若数据不完整则退回部门重新调整。

2.绩效考核。依据目标执行成果进行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连结晋升与绩效改善计划。人事部门依据绩效管理发展与考核办法,通知考核时程表,分发年初制定的绩效考核计划表。许多高校考核时间段往往与学年度匹配,主要方便考核目标以及考核证据可操作性。为降低考核误差,要求学院根据情况确认确认当年度各绩效等级排名比例,强制分布(一般可设置a、b、c、d四个等级)。行政管理人员接到绩效考核计划表后着手进行考核数据搜集,并针对考核项目进行自我评估,并记录于绩效管理与发展计划表上。

部门主管依据各部门的绩效等级排名比例对整个部门给予绩效等级排序,并告知个人绩效等级结果,再根据考核结果提出人事变动提案,提案主要是针对绩效等级为“a”人员的晋升以及绩效等级为“d”人员的绩效改善,并报人事部门汇总。人事部门汇整各部门绩效等级后的绩效管理与发展计划表及人事变动提案,制作考核结果分析报告,作为考核小组会议数据。考核小组将针对a、d考核名单及各部门所提出的人事提案进行评议,并确认年度考核结果、做出人事决策,人事部门根据考核导小组的审议决定进行相关人事变动后续工作。

3.绩效改善计划。针对绩效考核成效不佳者拟定绩效改善计划,定期追踪执行状况,并于期满后针对执行成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如仍未改善,则连结转调或降级。绩效考核等级为d等的人员,一般是业绩目标未达成或违反工作纪律的,人事部门通知部门主管进行绩效改善计划,且一并寄发绩效改善计划表格。部门主管须拟定为期三个月的绩效改善计划,针对其绩效问题与员工讨论,告知员工应有的绩效水平及行动计划,并确认改善计划上的要求为该员工应表现出的水平。员工依据行动计划进行绩效改善。部门主管每月检查员工的改善情况,了解是否依改善计划上的时程表现出应有的绩效行为,并确实追踪记录绩效改善情形。

人事部门于绩效改善计划届满前,通知部门主管进行绩效改善计划评估,且一并将当初所订定之绩效改善计划表送交部门主管。当绩效改善计划届满,部门主管根据员工实际工作成果,评估员工是否已达成应有的绩效水平,员工本人及其主管必须在绩效改善计划表上签名,将评估后的绩效改善计划表数据送交人事部门存档。若员工确已改善至应有绩效水准,则绩效改善计划即可结束。

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流程的关键点主要包含如下:首先,个人目标需经过员工与主管共同讨论后订定,并能跟学院及部门目标相连结,如此,绩效考核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其次,绩效指标能够确实被衡量,有合适的基准分,显然绩效指标是绩效流程中最难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三,绩效考核成果需与人事变动以及绩效改善计划相连结;第四,绩效改善计划需经过员工与主管共同讨论后订定,并于过程中定期追踪评估,真正实现绩效考核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舟.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1.

[2]李曙冬.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现状分析[ol].中华论文网.

[3]居民.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现实性思考[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4]胡万蓉,等.现代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5(01).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篇3

关键词:绩效预算;绩效评估;预算管理

中国分类号:F8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6―0077―05

美国社会保障管理局的业务活动与美国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其发展并推动各种类型的社会补助计划,对美国老年人口、伤残人士及其家属提供财务上的援助。目前,社会保障管理局主要负责管理两类预算资金以执行三个社保项目:一是来自于社会保险税的社会保障信托基金,一是来自联邦政府的普通基金。

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社会保障管理局在有关预算项目绩效评估活动中使用的方式、方法、技术标准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细节,在此基础上阐释美国联邦政府绩效评估对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重要启示与借鉴。

一、设置部门施政战略目标

在社会保障管理局的2003―2008年度五年期策略计划中,以架构图方式描绘组织在崇高任务下所发展出的施政目的,以及为达成目的而制定的长期目标,现将其列示于表1。

从表1可以发现社会保障管理局将部门任务解析为四个面向:服务质量、计划管理、偿债能力与人力资源,每个面向衍生并且发展出相关的长期目标。

在制定部门施政目的与目标的过程中,确认影响施政的外部因素是一项重要步骤,其用意在于对现状与未来大环境的发展作趋势性的解析,外部因素可能带来正面帮助,但也可能形成是负面的挑战。按照确认的过程,让管理当局以较宏观与全面的考虑来制定部门的施政方向与目标。

社会保障管理局确认出四项影响施政的外部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因素、人民的健康状况、科技的进步及工作力的趋势等。以人口统计因素为例,社会保障管理局指出,随着二次大战婴儿潮人口的老化,将在接下来的20年内,造成社会保障信托基金的重大财政负担,目前的基金剩余将逐渐被侵蚀而最终形成亏损的局面,同时利用趋势图预测未来支出的成长情形,从趋势图中显示未来十年内,SSa三项计划预期受益者人数将显著增加,形成国库的负担。

在SSa五年期策略计划中,分别针对四大面向的施政目的及其长期目标,作详细的说明与分析,以第一面向“服务质量”为例:首先定义“服务的提供方式”――以传统(电话、面对面)及因特网的接触方式,在受益者、其它机关、第三人、地方政府与SSa人员间进行服务的传递;再据以决定该项目“提供高质量、人民优先的服务”的具体意义。由上述可知,SSa所追求的服务质量是在正确性、生产力、成本、及时性与服务满意度等诸多要件中达成平衡状态,为达成此项目的,SSa发展出三项策略性的长期目标,每项策略目标都以问题(issue)以及解决方法与策略(means&strategy)两阶段来进行分析,以下为第一项长期目标问题陈述与策略分析:

1.问题:加快残疾相关决策的速度

SSa列为最高优先级的服务质量要件之一,就是加快身心残障福利计划的决策与服务速度,由于申请者从提出申请到管理阶层核准的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过长,而每个申请案件都关系着一个待援助者或甚至一个家庭,等待的时间往往造成他们在精神及经济上的负担,同时也浪费政府部门的资源。SSa以图形显示平均一项申请案件必须花费高达1153天的核准时间,而实际作业的时间只占了7天,高达99%的时间都用在排队及延迟上。

2.解决方法与策略

SSa为了弥补这项缺失,列出包括缩短处理流程、加速计划推行的电子化、扩大地方第一线接受申请人员的决策权限、完善裁决的过程等四项改进措施,每一项改进措施均作详细说明,并且设定一系列的重要预期成果。

SSa根据上述架构:首先定义目的,并藉由探讨现存问题、找出解决方式、设定预期成果等步骤,发展策略性的长期目标,来向社会大众描绘从2003年开始的5年期间,从将如何提供满足民众需求的服务,以及提升组织运作的效率及效果。

二、确定项目绩效目标与设计绩效测度指标

联邦部门应于年度绩效计划中设定当年度的绩效目标,社会保障管理局首先将长期目标转化成数个具体的预期成果。明确定义出目标的预期成果后,接着设定一系列的短期(年度)绩效目标,绩效目标是由“衡量指标”加上“目标数值”所构成,其中指标性质可以是产出导向、成果导向或是效率导向,无论是何种性质,都必须能够有效、及时地反映部门的实际成果及趋势。表2为针对“加快残疾相关决策速度”目标所设定的绩效衡量指标。

社会保障管理局除了针对部门整体施政目标设定相关的绩效衡量指标,也分别设定各项计划的绩效衡量指标,以符合“计划评估工具”的规范。预算管理局从2004年度与2005年度预算的受评计划中,挑选出数个具有意义并能描绘计划任务与精神的绩效指标,汇整成一份绩效指针范例(examplesofperformancemeasures),表3选取七项政事型特种基金的计划及其绩效指标。

三、绩效评估信息的表达

社会保障管理局年度绩效报告包含三大部分:(1)管理当局评论分析;(2)绩效信息;(3)财务信息。由于本文主要探讨绩效评估,因此将把焦点置于前两大部分。

“管理当局评论分析”主要在协助绩效报告的使用者,对于政府部门当年度的施政成果与实际绩效,取得摘要及重点式的了解与认知。首先,介绍社会保障管理局的概况,运用文字叙述与图表显示各项计划的成果(例如:历年受益者人数整理、成效展现的趋势图等),说明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的情形,并列示经营成果、资产负债状况、历史财务信息比较、特殊或重大财务变动等财务状况。社会保障管理局使用圆饼图表达资金来源、用途以及各项计划使用资源的比重。接着,以简洁文字循序描述各项长期目标的挑战、执行策略、预期成果与实行措施,并针对重要的年度绩效目标,揭露实际执行成果与绩效信息,包括当年度目标值、实际绩效、趋势图、指针意义和数据来源。

“绩效信息”部分,即正式进入详细的绩效介绍,为了让读者能够迅速获得一个概括的理解,社会保障管理局使用图表并辅以文字叙述的方式,介绍绩效指标的达成概况。

除了揭露计划的绩效信息外,社会保障管理局不断累积计划相关数据与研究的充实性,藉由确认计划执行上的优点与缺失,协助部门人员解

决问题并提升管理能力。为此,社会保障管理局据不同面向,在策略计划中发展一系列的计划评估措施,措施可来自部门内部调查或是外部机关的研究报告。

四、绩效信息与预算调整

美国联邦政府会计年度为十月制,预算管理局每年于二月份提出下年度的总统预算。社会保障管理局在总统预算中,除了介绍现行推动的各项计划与业务内容外,还分析施政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部门未来面临的挑战,另列出当年度的重要绩效目标,表5为2005年度联邦预算中,社会保障管理局的绩效目标,表5为2005年度联邦预算中,社会保障管理局的绩效目标值。

联邦预算中详述社会保障管理局的年度重要施政目的与目标,“服务质量”与“计划管理”两个方面是关注的重点,因此表5所列示的重要绩效目标是以“服务质量”为主。另一方面,计划绩效的评估信息,包括“计划评估工具”受评计划的评估结果以及“总统管理议程”五项议程的最新评估等,也在预算书中作简要披露,向国会、美国人民等使用者提供有关联邦政府资源配置与施政成效的关联性信息。部门必须认真审视以前年度的项目完成情况,总结取得绩效目标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根据上一年度成功或失败的情况估计本年度绩效计划的执行前景,提供对未能实现目标的原因解释及以前年度完成项目的评估总结。总之,绩效审查和绩效评估已经贯穿了绩效预算编制的全过程。

五、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问题与对策

我国绩效评估还只是刚刚起步,要真正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绩效评估体系,尚需相当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尝试。目前,在我国开展绩效评估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绩效评估缺乏相应法律和制度作保障,没有建立起战略规划、绩效计划和绩效报告等制度框架,绩效评估的随意性很大,尚未形成一种法治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绩效评估制度与体系。二是没有建立全面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往往将经济指标等同于政府绩效的评估指标。三是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目标界定不清,评估标准比较单一,指标设置过于笼统,评估方法不够科学,评估手段落后,评估结果缺乏实质性应用。

针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实现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的法治化、制度化与科学化。

1.制定绩效评估的指导性文件,逐步实现制度化和法制化

加快制定统一规范的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制定绩效评估的指导性文件,是努力提升政府实施改革能力的关键所在。为了保障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应抓紧制定统一规范的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明确绩效评价的范围、对象和内容,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2.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绩效预算的核心是建立起一套能够反映政府公共活动效能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计量方法,因而必须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一性指标与专业性指标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从改进组织管理、改造业务流程、关注绩效结果三个方面入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部门设计出最能测量政府工作成果的指标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具体应包括: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式体系、评估程序体系、评估组织体系、评估制度体系、评估信息系统等。

3.建立绩效预算制度

对预算管理制度和相关政治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绩效预算实施的授权机制。目前在我国的预算过程之中,由于人大预算监督能力不足和各种非正式制度盛行,预算决策者和管理者往往缺乏公共责任和追求绩效的内在动机,因而难以根据预算支出项目的绩效来配置预算资金。因而,在将绩效评价内容逐步引入预算编制过程的同时,必须在政治制度上进行创新,加强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力与能力,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将项目预算支出所实现的绩效与支出本身联系起来,用绩效加强责任。从而提高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推动公共管理型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篇4

员工绩效考评方案一、目的1、为了更好的引导员工行为,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提高工作绩效,发掘员工潜能,同时实现员工与上级更好的沟通,创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推动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2、为了更确切的了解员工队伍的工作态度、个性、能力状况、工作绩效等基本状况,为公司的人员选拔、岗位调动、奖惩、培训及职业规划等提供信息依据。二、适用范围绩效考评主要是对全体正式员工进行的定期考评,适合公司所有已转正的正式员工。新进实习员工、竞争上岗的见习员工、转岗、晋升、降职等特殊阶段员工的考评另行制定,不适合此考评,但可以引用绩效考评结果的客观数据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三、考评分类及考评内容(考评结构图见附表1和附表2)根据考评岗位不同,分三类:一线员工、机关职员、管理人员,分别进行绩效考评,三者的考核范围和侧重点不同。1、一线员工绩效考评(1)一线员工包括:营业员、总台服务员、礼宾员、收银员、旧金回收员、顾客关系员、交易员等在卖场工作的普通员工;(2)一线员工半年考评一次,每年底综合考评一次。(3)考评方法有:百分考评汇总成绩,顾客意见调查意见汇总,典型事件加减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民主评议、销售完成率、工作计划完成和工作目标达成评定等(4)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30%)①行为品格(10%):百分考核记录情况考评员工遵章守纪星级服务规范履行情况、顾客意见调查结果汇总考评员工服务行为,顾客表扬加分,顾客投诉扣分。满意加1分,不满意减1分(注意:因调查次数多少不同,加减分不机率不等现象,为此要记录调查次数折平均折合后才具有可比性)②工作态度(10%):迟到、早退、事假、加班等考评员工出勤、加班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病假不扣分,为更好地完成工作主动加班一次加1分,任劳任怨服从计划外工作安排一次加1分。合作精神非曲直各项工作任务协作配合性尤其是临时性工作任务主动积极承担加1分,无故推卸减1分(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10%):员工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正确理解并宣传公司政策考评员工是否热爱公司,是否支持公司的各项政策方针。(关键事件加减分)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的态度考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要防止只扣分不加分,防止对不良行为过于敏感而对积极优良行为却感知不到)注意:品行考评分数记录只累计,不在日常工资表中直接体现,只作为考评本期考评原始数据依据。各部门主管在记录员工日常表现时一定要分清,不要重复奖惩。(5)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70%)①销售业绩(40%):平均销售任务完成率;换算成40分制。②工作职责履行情况(10%):有失职行为减分,按要求高效高质量完成本职责工作或其他临时性工作加分。不间断记录,每月评一次。半年汇总一次并进行完全评定一次。(要多奖励,多加分,多给员工肯定鼓励员工不断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③临时工作任务执行情况(10%):交给员工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执行效果,由任务布置人负责评定,每次大型活动或任务结束评一次,或每月部门主管评一次。(依据04年下发的《关于大型活动组织的规定和要求》对所有参与活动组织工作的人员进行表现记录)④业务技能测试(10%):部门组织的各项较重要的考试和测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平均分。(由部门出题、组织,人力资源部监督执行。测试成绩人力资源部备案)注:非营业员岗位:“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占30%,“临时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占20%,“业务技能测试”成绩占20%。2、机关职员考评(1)机关职员包括总办、财务、企划、人力四部门的主办级以下人员(不含主办)(2)机关职员半年考评一次,一年综合考评一次。(3)考评方法有:百分考评汇总成绩,典型事件加减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民主评议、工作计划制定及完成、工作目标确定及达成评定等(4)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成绩的25%)①行为品格(5%):从百分考评记录考评员工遵章守纪从言语行为等典型事件考评员工职业素质②工作态度(10%):迟到、早退、事假等考评员工出勤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为积极完成工作,自觉主动加班加点,一次加1分。合作精神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临时性关键工作任务时的协作性和配合性,如主动积极承担更多工作加1分,无故推卸扣1分(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扣分时要考虑员工实际工作情况)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10%):员工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积极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正确恰当地宣传公司政策考评员工是否热爱公司,是否支持公司政策。(及时、自觉、主动为公司声誉、方针政策作正面宣传加1分,反之加语言不录使公司声誉爱损扣1至2分)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的态度考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考评方法: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5)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75%)①业务测试和专业知识测试(10%)——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或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岗位。②日常工作的自我管理情况(10%)——如对员工每月(每周)的工作计划、目标制定情况、工作合理性安排情况等进行评定。(计划时间安排是否恰当,是否适宜,可操作性如何,具体工作安排效率如何?由上级主管进行评定,员工自己评定)③临时性工作任务执行情况(10%)——针对大型活动或工作计划中的任务分配,评定员工所负责的任务的完成情况。(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后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评定)④工作职责履行情况(20%)——直接上级对员工定期进行评定,失职减分,承担职责外工作加分。(注意只扣分不加分现象,要多给员工肯定鼓励)⑤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25%)——每月直接上级对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和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定。3、管理人员绩效考评(1)管理人员主要是公司在岗的正式任命的主办级以上(含主办)管理人员。(2)考评周期:一年考评一次,每个月汇总各项评定成绩。(3)考评方法:百分考评汇总成绩、典型事件加减分、部门工作计划制定和总结评定、对部门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下属员工表现和总体考评成绩、每年一次的民主评议或两票制考核等。(4)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30%)①言行品格(10%):从百分考评记录考评管理人员遵章守纪和自我约束能力。从言语行为、向员工宣讲公司政策、指导教育等典型事件考评管理人员是否支持和正确宣贯公司制度政策,能否正确教育、引导员工行为。②职业素质(10%):(年度评议一次,上级评、下级评、同级评等)u行政部办公室——平衡、谨慎、可靠、谦虚、守时、亲切、宽容;u人事部——公正、高尚、慎重、诚实、敏锐、亲切、善劝等;u销售经营部——主动、热情、灵活、敏锐等;u市场企划部——机警、远见、信心、勇敢、进取、创新、应变等;u财务部——认真、细致、严谨、智慧、开源、条理等;u企管部——灵活、热情、爱心、温善、耐心、节俭、善劝等③工作态度(5%):迟到、早退、事假等考评员工出勤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关键时刻能组织员工加班加点完成任务加1分,关键时刻斤斤计较耽误工作进展扣1分。部门间、同事间工作协调配合情况考评管理人员的工作协作性和责任感。(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④精神面貌(5%):管理者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积极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积极正确地宣贯公司各项方针政策是否自觉地向员工传达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和下属的态度、特殊时期的表现等考评管理人员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考评方法: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5)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70%)①部门工作安排与分配(10%)——考评管理人员的工作统筹安排能力,(由企管部评准时性,由总区域高层领导评定计划和目标的质量,部门主管自评,下属评定其工作分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②部门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和部门工作绩效的改进情况(20%)——考评管理人员对本部门工作职责的把握、管理能力和对部门工作的改进能力。(上级领导评、其他部门评、管理人员自评)③部门各项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20%)——考评管理人员领导下属对工作对公司的总体贡献价值。(企管部根据监督情况进行评定,公司大例会进对各部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定)④部门临时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5%)——考评管理人员在领导下属员工完成临时大型活动或任务的执行情况。(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由活动总负责人评定,高层领导对总负责人评定,同时进行典型事件记录)⑤下属员工工作表现和考评成绩(5%)——考评管理人员教育、指导、管理下属员工的能力。(从部门违纪情况和下属员工总体考评成绩考评)⑥各项财务指标考核(10%)——经营部门销售指标、利润指标和成本节约等,职能部室的成本控制和利用指标等,此项由财务部结合当期的实际情况,考虑外部因素后综合评定。⑦各项综合能力评定——由直接上级对管理人员的分析决策能力、管理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此项评议在年底管理人员述职时进行评定,作为平时汇总分项成绩的补充。)⑧二票制考核:按公司二票制考核规定执行,即每年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员工和领导投票考核,员工投票达60%支持率和赞成率即通过第一票,通过第一票后进行第二票上级领导投票50%以上支持和赞成率即通过,两票全通过后公司将下任命书。注:最后两项不作考评内容,只作管理人员述职二票制考核的参考成绩。四、绩效考评具体执行步骤1、每个月企管部提供员工百分考评情况,人力资源部对每人的百分考核进行分类、统计记录;2、人力资源部同时对员工病事假情况进行统计,定期进行换算成百分制;3、日常工作中,每个部门主管,负责对本部门员工工作行为表现、典型事件进行记录,并按规定进行加减分,部门主管和员工对工作计划实施和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定。企管部负责收集资料信息上交人力部。4、每半年人力资源部进行收集汇总百分考评、出勤情况、各部门三个月的记录和评定表,每年七月初组织半年度的综合考评,作为日常考评记录成绩的补充,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一小部分比例。5、每年七月份人力资源部将各项成绩按比例划分,采取科学的折合方法,把员工的各项成绩换算成可比较的百分制成绩,并按一定的比例划分出优秀、良好、中、差。6、每年七月底,人力资源部把员工半年度的绩效考评成绩汇总上报,同时把每人成绩反馈到部门和员工,要求各部门对员工进行绩效改进的面谈并提出改进计划上报人力部(作为下半年考评的依据),注:绩效改进面谈期间同时也是“考核申诉期间”,具体按考核申诉规定执行。7、每年八月初,人力资源部针对半年度的绩效考评综合成绩,提出奖惩、薪级调整、岗位调动、人才储备、培训发展教育等各项结果处理建议方案报总经理审批。批准后具体实施。8、每年底进行一次管理人员的二票制考核,同时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民主评议。作为管理人员日常考评记录的补充,占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总成绩的一小部分比例。9、每年底员工考评如半年度考评,再加上上半年绩效考评成绩,综合后为员工全年的员工绩效考评成绩。10、下一年的第一个月中旬完成年度考评,下旬完成成绩汇总和信息反馈,第二个月提出奖惩、薪级调整、岗位调动、培训发展教育、人力储备等各项结果处理措施建议方案,批准后执行。五、绩效管理工作中各部门或管理人员的责任划分(一)人力资源部是绩效管理实施监督和结果运用的部门,对考核制度、考核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负责,为提高管理队伍的绩效管理能力负责。在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人力资源部具体担负如下职责:l提出公司统一要求的人事考核实施方案和计划;l宣传公司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计划,公布考评的标准和与此相关的各项处理政策;l为评估者提供绩效考核方法和技巧的培训与指导;l收集各项考评原始资料信息,进行定期的汇总,为员工的考评成绩提成信息反馈和改进建议。l组织实施职能部室的绩效考评,组织进行每年一次的二票制考核和年度的民主评议;l监督各部门的绩效管理按计划和规定要求落实执行;l针对考考核结果提出奖惩、晋升、降级、岗位调动、培训等结果处理建议,并根据领导批示进行执行;l收集考评评估意见,进行绩效管理评估和诊断,不断改进提高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水平;l整理各各种考评资料并进行归档、备案、保存。(二)绩效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是一线经理,即各部门的主管或经理。因为对每一个普通员工的绩效管理和考评,是由部门主管或经理直接执行的。在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各部门的主管或经理主要担负如下职责:l设立本部门工作计划和目标,并指导下属作好各岗位的工作实施计划和达成目标的标准要求;l对下属的品行导向和绩效改进进行持续的沟通、指导和监督;l按要求定期对自己和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计划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记录和评定,并定期上交人力资源部;l为下属员工提供绩效考评结果反馈,并帮助下属制定改进和提高实施计划。l协助人力部门宣传绩效管理思想、制度及相关要求,同时客观及时地反映本部门对绩效考评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三)企管部按期向人力资源部提供百分考评、员工出勤情况记录、各部门工作计划或总结上交情况、各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公司大例会进对各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定数据表等资料信息。六、绩效考核审诉制度员工如果对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工作有重大疑义,可以在拿到绩效反馈信息表的15天之内,向企管部或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诉。企管部或人力资源部接到投诉后,双方合作共同对申诉事件进行处理。对申诉的处理程序如下:1、调查事实:与申诉涉及的各方面人员核实员工申诉事项,听取员工本人、同事、直接上级、部门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和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以使能对申诉的事实进行准确认定。2、协调沟通:在了解情况、掌握事实的基础上,促进申诉双方当事人的沟通和理解,与申诉双方当事人探讨协商解决的途径。3、提出处理意见: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的情况下,对申诉所涉及事实进行认定,确认在绩效管理中有是否存在的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对申诉提出处理建议。4、落实处理意见:将事实认定结果和申诉处理意见反馈给申诉双方当事人和所在部门总经理、并监督落实。七、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应该达到的效果l辨认出杰出的品行和杰出的绩效,辨认出较差的品行和较差的绩效,对员工进行甄别与区分,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l了解组织中每个人的品行和绩效水平并提供建设性的反馈,让员工清楚公司对他工作的评价,知道上司对他的期望和要求,知道公司优秀员工的标准和要求是什么?l帮助管理者们强化下属人员已有的正确行为,促进上级和下属员工的有效持续的沟通,提高管理绩效;l了解员工培训和教育的需要,为公司的培训发展计划提供依据。l公司的薪酬决策、员工晋升降职、岗位调动、奖金等提供确切有用的依据;l加强各部门和各员工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性,从粗放管理向可监控考核的方向转变,有利于促进公司整体绩效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八、绩效考评结果处理1.考评成绩汇总后对一线员工、机关职员、管理人员分别进行正态分布和排序:前5%优秀,20%良好,30%尚可,20%差,最后5%较差。2.前5%优秀的员工作为加薪或晋升的对象,前10%的员工将给予一次性的荣誉和物质奖励。最后的5%作为降级的对象。3.前10%作为进入人才储备库,人力资源部将配合部门主管为此部分员工作职业发展规划和指导,同时作为公司重要岗位提拔首要考虑对象。4.后25%作为重点培训教育和改进的对象,人力资源部将配合部门主管为此部分员工提供教育、培训、工作绩效改进等相关的指导。5.对于不按规定和要求配合工作,违反规定提供虚假资料信息,及其他不良行为的,将按照百分考核制度的相关规定奖惩。6.其他处理政策和措施有等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九、附则(待定)十、各种附表(待定)品行考评所用各种量表:1、《百分考评汇总统计表》——遵章守纪分数(人力部用,见附表3)2、《员工病事假等情况统计表》——出勤分数(人力资源部用)3、《顾客意见统计表》——考评员工星级服务规范掌握和运用情况(满意加1分,不满意加1分,顾客表扬加1分,顾客投诉扣1分)4、《典型事件记录表》——考评员工在关键工作(如大型活动或任务)中的言行品格、工作态度、精神面貌;(部门主管用)5、《民主评议表》——考评期未用,对员工综合工作表现、能力素质、人际关系等进行考评;(上级用、同事用、员工自评用)6、《职业素质评议表》——考评管理人员职业素质;业绩考评所用量表:1、《业务测试和专业知识测试成绩统计表》——考评员工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2、《销售完成率统计表》——考评期内的平均完成率折合成百分制。(见附表3)3、《个人工作计划和总结评定表》——评定工作计划和总结是否适宜、客观;(部门主管评下属员工用,如附表4)4、《临时性工作任务执行评定表》——评定所有参与员工的任务完成情况;5、《日常工作职责履行记录表》——考评员工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优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因个人原因失职扣分。6、《部门工作计划和总结、目标评定表》——考评管理人员工作计划和组织执行能力;7、《民主评议表》——考评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组织、协调能力;(上级评议、下级评议、同级评议)其他量表:1、《绩效考评反馈信息表》——绩效考评结束,人力资源部结合各项成绩给各部门和各员工提供详细的考评结果反馈表。2、《绩效改进面谈记录表》——绩效考评结束,人力资源部结合员工总体考评成绩,为了进一步改进员工绩效,要求各部主管或经理与要下属进行绩效改进面谈,并作好记录,面谈后管理人员与员工达成共同的计划和目标。3、《绩效考评论断评估表》——绩效考评信息反馈后,人力资源部将针对每次的绩效考评收集员工意见和建议,对绩效考评工作作出诊断和评估,以更好的改进后期的绩效管理工作。说明:1、以上所列各种表格均是此“绩效考评方案”暂定所用表格,因时间紧迫,附表中只做了简单适用的几个表格。其他表格会在以后抓紧时间做出,敬请谅解。2、本人将按照时代光华管理学院——魏志勇教授所传导的要求列出各种考核内容标准,考核量表中列出的考核项目和标准将尽量突出以下特点:(1)考核项目(内容)尽量来源于考评周期内各方面的具体工作表现数据,一方面尽量避免人为的主观素质造成不客观的考核结果。(2)要考核一定时期内的员工综合表现,尽量避免因被考核人一时的表现决定最终的考核结果,为此日常工作一定有计划有条理地收集各方面需要的考核数据信息,综合各种信息后评出各项成绩。(3)标准明确——即考核标准用语尽量不使用模糊、主观性的用语,而用明确的可衡量的用语。例如:考核员工“工作态度、合格精神”时用:①是否准时上下班;②是否遵守公司各项规定(标准流程和程序,各项安全规定等);③是否很少与人发生口角;④是否乐意接受工作调动,是否乐意接受他人意见等;⑤是否愿意担任他是不愿做的工作,是否乐意协作新同事等。再如民主评议考评管理人的综合表现时:①领导能力——率先示范,受部属信赖;②果断力——能当机立断;③执行力——朝着目标断然的执行;④先见性——能预测未来拟定对策;⑤人缘——爱部属、同事信赖、敬爱;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篇5

二、适用范围绩效考评主要是对全体正式员工进行的定期考评,适合公司所有已转正的正式员工。新进实习员工、竞争上岗的见习员工、转岗、晋升、降职等特殊阶段员工的考评另行制定,不适合此考评,但可以引用绩效考评结果的客观数据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三、考评分类及考评内容(考评结构图见附表1和附表2)根据考评岗位不同,分三类:一线员工、机关职员、管理人员,分别进行绩效考评,三者的考核范围和侧重点不同。1、一线员工绩效考评(1)一线员工包括:营业员、总台服务员、礼宾员、收银员、旧金回收员、顾客关系员、交易员等在卖场工作的普通员工;(2)一线员工半年考评一次,每年底综合考评一次。(3)考评方法有:百分考评汇总成绩,顾客意见调查意见汇总,典型事件加减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民主评议、销售完成率、工作计划完成和工作目标达成评定等(4)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①行为品格(×××):百分考核记录情况考评员工遵章守纪星级服务规范履行情况、顾客意见调查结果汇总考评员工服务行为,顾客表扬加分,顾客投诉扣分。满意加1分,不满意减1分(注意:因调查次数多少不同,加减分不机率不等现象,为此要记录调查次数折平均折合后才具有可比性)②工作态度(×××):迟到、早退、事假、加班等考评员工出勤、加班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病假不扣分,为更好地完成工作主动加班一次加1分,任劳任怨服从计划外工作安排一次加1分。

合作精神非曲直各项工作任务协作配合性尤其是临时性工作任务主动积极承担加1分,无故推卸减1分(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员工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正确理解并宣传公司政策考评员工是否热爱公司,是否支持公司的各项政策方针。(关键事件加减分)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的态度考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要防止只扣分不加分,防止对不良行为过于敏感而对积极优良行为却感知不到)注意:品行考评分数记录只累计,不在日常工资表中直接体现,只作为考评本期考评原始数据依据。各部门主管在记录员工日常表现时一定要分清,不要重复奖惩。(5)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①销售业绩(×××):平均销售任务完成率;换算成40分制。②工作职责履行情况(×××):有失职行为减分,按要求高效高质量完成本职责工作或其他临时性工作加分。不间断记录,每月评一次。半年汇总一次并进行完全评定一次。(要多奖励,多加分,多给员工肯定鼓励员工不断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③临时工作任务执行情况(×××):交给员工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执行效果,由任务布置人负责评定,每次大型活动或任务结束评一次,或每月部门主管评一次。(依据**年下发的《关于大型活动组织的规定和要求》对所有参与活动组织工作的人员进行表现记录)④业务技能测试(×××):部门组织的各项较重要的考试和测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平均分。(由部门出题、组织,人力资源部监督执行。测试成绩人力资源部备案)注:非营业员岗位:“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占×××,“临时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占×××,“业务技能测试”成绩占×××。2、机关职员考评(1)机关职员包括总办、财务、企划、人力四部门的主办级以下人员(不含主办)(2)机关职员半年考评一次,一年综合考评一次。(3)考评方法有:百分考评汇总成绩,典型事件加减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民主评议、工作计划制定及完成、工作目标确定及达成评定等(4)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成绩的×××)①行为品格(×××):从百分考评记录考评员工遵章守纪从言语行为等典型事件考评员工职业素质②工作态度(×××):迟到、早退、事假等考评员工出勤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

为积极完成工作,自觉主动加班加点,一次加1分。合作精神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临时性关键工作任务时的协作性和配合性,如主动积极承担更多工作加1分,无故推卸扣1分(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扣分时要考虑员工实际工作情况)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员工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积极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正确恰当地宣传公司政策考评员工是否热爱公司,是否支持公司政策。(及时、自觉、主动为公司声誉、方针政策作正面宣传加1分,反之加语言不录使公司声誉爱损扣1至2分)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的态度考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考评方法: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5)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①业务测试和专业知识测试(×××)——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或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岗位。②日常工作的自我管理情况(×××)——如对员工每月(每周)的工作计划、目标制定情况、工作合理性安排情况等进行评定。(计划时间安排是否恰当,是否适宜,可操作性如何,具体工作安排效率如何?由上级主管进行评定,员工自己评定)③临时性工作任务执行情况(×××)——针对大型活动或工作计划中的任务分配,评定员工所负责的任务的完成情况。(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后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评定)④工作职责履行情况(×××)——直接上级对员工定期进行评定,失职减分,承担职责外工作加分。(注意只扣分不加分现象,要多给员工肯定鼓励)⑤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每月直接上级对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和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定。3、管理人员绩效考评(1)管理人员主要是公司在岗的正式任命的主办级以上(含主办)管理人员。(2)考评周期:一年考评一次,每个月汇总各项评定成绩。(3)考评方法:百分考评汇总成绩、典型事件加减分、部门工作计划制定和总结评定、对部门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下属员工表现和总体考评成绩、每年一次的民主评议或两票制考核等。(4)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①言行品格(×××):从百分考评记录考评管理人员遵章守纪和自我约束能力。从言语行为、向员工宣讲公司政策、指导教育等典型事件考评管理人员是否支持和正确宣贯公司制度政策,能否正确教育、引导员工行为。②职业素质(×××):(年度评议一次,上级评、下级评、同级评等)u行政部办公室——平衡、谨慎、可靠、谦虚、守时、亲切、宽容;u人事部——公正、高尚、慎重、诚实、敏锐、亲切、善劝等;u销售经营部——主动、热情、灵活、敏锐等;u市场企划部——机警、远见、信心、勇敢、进取、创新、应变等;u财务部——认真、细致、严谨、智慧、开源、条理等;u企管部——灵活、热情、爱心、温善、耐心、节俭、善劝等③工作态度(×××):迟到、早退、事假等考评员工出勤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关键时刻能组织员工加班加点完成任务加1分,关键时刻斤斤计较耽误工作进展扣1分。部门间、同事间工作协调配合情况考评管理人员的工作协作性和责任感。(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④精神面貌(×××):管理者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积极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积极正确地宣贯公司各项方针政策是否自觉地向员工传达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和下属的态度、特殊时期的表现等考评管理人员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考评方法: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5)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①部门工作安排与分配(×××)——考评管理人员的工作统筹安排能力,(由企管部评准时性,由总区域高层领导评定计划和目标的质量,部门主管自评,下属评定其工作分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②部门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和部门工作绩效的改进情况(×××)——考评管理人员对本部门工作职责的把握、管理能力和对部门工作的改进能力。(上级领导评、其他部门评、管理人员自评)③部门各项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考评管理人员领导下属对工作对公司的总体贡献价值。(企管部根据监督情况进行评定,公司大例会进对各部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定)④部门临时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考评管理人员在领导下属员工完成临时大型活动或任务的执行情况。(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由活动总负责人评定,高层领导对总负责人评定,同时进行典型事件记录)⑤下属员工工作表现和考评成绩(×××)——考评管理人员教育、指导、管理下属员工的能力。(从部门违纪情况和下属员工总体考评成绩考评)⑥各项财务指标考核(×××)——经营部门销售指标、利润指标和成本节约等,职能部室的成本控制和利用指标等,此项由财务部结合当期的实际情况,考虑外部因素后综合评定。⑦各项综合能力评定——由直接上级对管理人员的分析决策能力、管理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此项评议在年底管理人员述职时进行评定,作为平时汇总分项成绩的补充。)⑧二票制考核:按公司二票制考核规定执行,即每年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员工和领导投票考核,员工投票达×××支持率和赞成率即通过第一票,通过第一票后进行第二票上级领导投票×××以上支持和赞成率即通过,两票全通过后公司将下任命书。注:最后两项不作考评内容,只作管理人员述职二票制考核的参考成绩。

四、绩效考评具体执行步骤1、每个月企管部提供员工百分考评情况,人力资源部对每人的百分考核进行分类、统计记录;2、人力资源部同时对员工病事假情况进行统计,定期进行换算成百分制;3、日常工作中,每个部门主管,负责对本部门员工工作行为表现、典型事件进行记录,并按规定进行加减分,部门主管和员工对工作计划实施和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定。企管部负责收集资料信息上交人力部。

4、每半年人力资源部进行收集汇总百分考评、出勤情况、各部门三个月的记录和评定表,每年七月初组织半年度的综合考评,作为日常考评记录成绩的补充,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一小部分比例。5、每年七月份人力资源部将各项成绩按比例划分,采取科学的折合方法,把员工的各项成绩换算成可比较的百分制成绩,并按一定的比例划分出优秀、良好、中、差。6、每年七月底,人力资源部把员工半年度的绩效考评成绩汇总上报,同时把每人成绩反馈到部门和员工,要求各部门对员工进行绩效改进的面谈并提出改进计划上报人力部(作为下半年考评的依据),注:绩效改进面谈期间同时也是“考核申诉期间”,具体按考核申诉规定执行。7、每年八月初,人力资源部针对半年度的绩效考评综合成绩,提出奖惩、薪级调整、岗位调动、人才储备、培训发展教育等各项结果处理建议方案报总经理审批。批准后具体实施。8、每年底进行一次管理人员的二票制考核,同时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民主评议。作为管理人员日常考评记录的补充,占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总成绩的一小部分比例。9、每年底员工考评如半年度考评,再加上上半年绩效考评成绩,综合后为员工全年的员工绩效考评成绩。10、下一年的第一个月中旬完成年度考评,下旬完成成绩汇总和信息反馈,第二个月提出奖惩、薪级调整、岗位调动、培训发展教育、人力储备等各项结果处理措施建议方案,批准后执行。

五、绩效管理工作中各部门或管理人员的责任划分(一)人力资源部是绩效管理实施监督和结果运用的部门,对考核制度、考核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负责,为提高管理队伍的绩效管理能力负责。在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人力资源部具体担负如下职责:l提出公司统一要求的人事考核实施方案和计划;l宣传公司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计划,公布考评的标准和与此相关的各项处理政策;l为评估者提供绩效考核方法和技巧的培训与指导;l收集各项考评原始资料信息,进行定期的汇总,为员工的考评成绩提成信息反馈和改进建议。l组织实施职能部室的绩效考评,组织进行每年一次的二票制考核和年度的民主评议;l监督各部门的绩效管理按计划和规定要求落实执行;l针对考考核结果提出奖惩、晋升、降级、岗位调动、培训等结果处理建议,并根据领导批示进行执行;l收集考评评估意见,进行绩效管理评估和诊断,不断改进提高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水平;l整理各各种考评资料并进行归档、备案、保存。(二)绩效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是一线经理,即各部门的主管或经理。因为对每一个普通员工的绩效管理和考评,是由部门主管或经理直接执行的。在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各部门的主管或经理主要担负如下职责:l设立本部门工作计划和目标,并指导下属作好各岗位的工作实施计划和达成目标的标准要求;l对下属的品行导向和绩效改进进行持续的沟通、指导和监督;l按要求定期对自己和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计划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记录和评定,并定期上交人力资源部;l为下属员工提供绩效考评结果反馈,并帮助下属制定改进和提高实施计划。l协助人力部门宣传绩效管理思想、制度及相关要求,同时客观及时地反映本部门对绩效考评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三)企管部按期向人力资源部提供百分考评、员工出勤情况记录、各部门工作计划或总结上交情况、各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公司大例会进对各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定数据表等资料信息。

六、绩效考核审诉制度员工如果对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工作有重大疑义,可以在拿到绩效反馈信息表的15天之内,向企管部或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诉。企管部或人力资源部接到投诉后,双方合作共同对申诉事件进行处理。对申诉的处理程序如下:1、调查事实:与申诉涉及的各方面人员核实员工申诉事项,听取员工本人、同事、直接上级、部门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和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以使能对申诉的事实进行准确认定。2、协调沟通:在了解情况、掌握事实的基础上,促进申诉双方当事人的沟通和理解,与申诉双方当事人探讨协商解决的途径。3、提出处理意见: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的情况下,对申诉所涉及事实进行认定,确认在绩效管理中有是否存在的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对申诉提出处理建议。4、落实处理意见:将事实认定结果和申诉处理意见反馈给申诉双方当事人和所在部门总经理、并监督落实。

七、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应该达到的效果l辨认出杰出的品行和杰出的绩效,辨认出较差的品行和较差的绩效,对员工进行甄别与区分,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l了解组织中每个人的品行和绩效水平并提供建设性的反馈,让员工清楚公司对他工作的评价,知道上司对他的期望和要求,知道公司优秀员工的标准和要求是什么?l帮助管理者们强化下属人员已有的正确行为,促进上级和下属员工的有效持续的沟通,提高管理绩效;l了解员工培训和教育的需要,为公司的培训发展计划提供依据。l公司的薪酬决策、员工晋升降职、岗位调动、奖金等提供确切有用的依据;l加强各部门和各员工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性,从粗放管理向可监控考核的方向转变,有利于促进公司整体绩效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

八、绩效考评结果处理××考评成绩汇总后对一线员工、机关职员、管理人员分别进行正态分布和排序:前×××优秀,×××良好,×××尚可,×××差,最后×××较差。××前×××优秀的员工作为加薪或晋升的对象,前×××的员工将给予一次性的荣誉和物质奖励。最后的×××作为降级的对象。××前×××作为进入人才储备库,人力资源部将配合部门主管为此部分员工作职业发展规划和指导,同时作为公司重要岗位提拔首要考虑对象。

××后×××作为重点培训教育和改进的对象,人力资源部将配合部门主管为此部分员工提供教育、培训、工作绩效改进等相关的指导。××对于不按规定和要求配合工作,违反规定提供虚假资料信息,及其他不良行为的,将按照百分考核制度的相关规定奖惩。××其他处理政策和措施有等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篇6

关键词:医院绩效管理实际应用

目前我国众多医院普遍使用绩效管理这一新概念来进行医院管理,许多医院的管理者已经将绩效管理概念当做医院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之一。在医院中施行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不但能够积极促进医院各级人员的自我行为规划,同时还能够有效激励各级的工作人员,使其能够主动开展工作,从而将医院的职能和工作效率发挥到最大化。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各大医院来看,其内部所施行的绩效管理工作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许多医院的绩效管理制度甚至已经被所谓的绩效考核取替了,还有一些医院的绩效管理制度,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地施行,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我国各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迟迟无法深入开展,其所应该具备的管理作用微乎其微。

一、绩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医疗机构不同于上市公司或是某些企业、事业单位,其存在的目的并非以纯粹的利益为主,但在管理上,医疗机构的管理与企业或是公司的管理却大体相同,对于医疗机构的管理而言,绩效管理这一制度理念也同样适用;对于医院而言,绩效管理制度理念的合理运用,往往能够有效地帮助医院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制,同时这一体制的管理模式,还能够帮助医院完成对内部人员的业绩评价,促使其能够积极对自身在工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省,并使其更加主动投入到日常的工作环节当中。绩效管理在医院中的运用,能够使医院自身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从而使医院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绩效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医院的绩效管理一般是由绩效计划、绩效沟通以及绩效考核、绩效运用等多个方面构成的,其对于医院员工的督促作用与激励作用十分巨大,然而,就目前我国各医院在绩效管理的工作与实施方面来看,其执行程度还不够彻底,绝大多数医院并没有对绩效管理工作具备充分的认识,甚至到迄今为止,许多医院中的绩效管理工作仍旧只停留于表面,并没有全面撤底地执行起来,我国各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仍需加强。

(二)绩效管理评估模式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各医院的绩效管理评估模式还不够完善,其管理方案就现阶段而言所考核的结果还不具备真实性,各项绩效管理评估模式的指标选取还严重缺乏科学性;此外,医院的绩效管理评估模式本身应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要想使绩效管理评估模式趋于完善,就需要医院的各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配合,然而就目前来看,医院的绩效管理评估模式在执行上还仅依靠财务和人资部门来进行,这使得医院的绩效管理评估模式迟迟无法得到完善。

(三)考核的具体形式有待科学化改进

对于我国的医院绩效管理工作而言,其现阶段的考核形式还不够科学化,要想使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我们就应该引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考核形式,来对自身绩效管理考核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改进。对于较为先进的考核形式如全方位考核评价法、重要业绩指标考核法等,我们应该在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和情况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充分的借鉴,以便于我们的绩效管理工作能够在考核的形式上得以更为科学地改进,从而为医院的绩效管理考核工作建立起更为科学化并且操作性较强的绩效考核体系。

三、医院绩效管理的具体实施

(一)绩效计划的制定

医院绩效管理的计划制定一般被分为三项,首先在制定计划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整个计划执行者与参与者,以便于我们制定较为合理的绩效计划;其次就是对考评要素与标准定义的明确,再次使对绩效计划在施行与管理流程上确认;最后我们才能合理地执行绩效计划在绩效计划制定的过程中,我们不但需要对整个绩效工作考评目的和标准进行了解,同时还应该明确考评的方案和相应的各项指标。对于医院来说,其本身需要被归纳入绩效计划中的人员总共分为四类,他们分别为绩效计划执行的考核人员、计划内涉及到的被考核人员、参与绩效计划人员的同事、绩效计划中被考核人员的下级等;所制定的绩效计划除了要对被考核人员的业务、能力、素质以及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外,还应该对其为医院所做出的相应贡献进行考核。

(二)绩效计划的实施

绩效计划要想得到有效的实施,不但需要全面地收集有关考核内容和人员的资料与信息,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记录工作;此外,在绩效计划展开的过程中,我们的相关人员还应该对被考核者与医院其他人员的合作能力、工作能力以及与患者之间所进行的沟通能力等进行有效的考核与记录,并对被考核人员的日常工作状况和工作进度等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与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绩效管理发挥出提升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的作用,使绩效计划的实施变得更为有效。

(三)绩效评价与反馈的落实

对于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中的绩效反馈和绩效评价,需要去掉整个医院内部各级、各部门领导与人员的全面参与和配合才能够实现,同时这些人员也应该积极对绩效工作进行评价,并将有用的意见对医院的管理者们和绩效计划的实施与制定者们进行及时的反馈,只有整个医院的全体员工一同付出努力,对绩效管理的反馈与评价工作进行大力的支持,才能够使整个医院的绩效管理系统得以实施,其绩效评价与反馈工作才能够得到落实,此外我们还应该对医院内绩效管理工作的评价与反馈工作进行大力的宣传,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快被予以落实,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医院绩效管理制度。

(四)绩效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的改进

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是当前我国各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自身职能的主要途径,医院的绩效管理,除了需要医院管理者与各部门人员的配合外,其本身的绩效工作还应该根据医院现有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改进。管理者应该与各级人员进行互动、沟通和交流,并将所收集到的各项反馈意见予以整理,对有利于医院发展和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的方面,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予以改进,同时还应该始终坚持绩效反馈的SmaRt谈话原则,施行有针对性的、能够激发工作人员动力的有效管理,使绩效管理制度能够得到全体医院工作人员的认可。

四、结束语

医院所实行的绩效管理是一种能够有效促进医院发展,并使其内部人员逐步完善自身的科学先进化的管理手段,我们对其的运用不应该只停留于表面,而是应该进行深化,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医院向着更高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家锋,黄爱萍.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支撑体系初探[J].医院院长论坛,2012,01:48-51

[2]单文卫.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01:58-60

[3]武继兵,韩玉珍,刘长钦.模糊评价法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6,04:37-39

[4]蔡志明,王琦,王光明,陈春涛,卢祖询.医院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J].中国医院,2005,02:46-50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篇7

H公司绩效管理流程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地位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跨国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关注和投入也逐步加大,同时,国内的民营,股份公司也在迅速崛起,目前在中国的销售总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各家公司都注重建立高绩效的文化,在提高公司整体绩效和竞争力的同时培养和选拔优秀的人才。这些都需要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来支持。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H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

H公司的绩效管理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目标设定。公司的目标设定会遵循平衡记分卡原则和SmaRt原则。平衡记分卡是以战略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0世纪80~90年代,很多公司认识到仅仅使用财务数字进行管理的局限性,继而发展起来的管理模式。平衡记分卡从四个不同的视角,提供了一种考察价值创造的战略方法:

财务收益,制定能够达致财务目标(运作开支、收入、资本开支)的目标:顾客满意度,制定目标提高职能,部门所服务的外来及(或)内部顾客的满意程度;运作改善,制定目标持续改善现时职能部门的运作,令公司能够更好、更便宜和更快地经营业务(例如改善生产程序、生产力,效率,成效、架构、周期时间、质量、成本和物资管理):创新、学习,制定目标持续改善现有职能、部门的创新和改进能力(如技术开发、引进新产品、服务、科研和开发,维持一个创新、学习的环境)。

根据平衡记分卡原则,在目标设定中遵循从上至下的程序和原则:公司使命、核心价值观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公司年度经营计划部门年度经营计划个人年度绩效目标和发展计划。

在目标的设定中,一般采用SmaRt原则:

S-具体的有效的目标应该清楚地描述该做什么,用动词开头。

m-可衡量的:目标应易于跟踪与测量,有衡量指标(Kpi)如数量、质量、成本等。

a-达成共识的:目标设定应既能支持整个部门的战略与计划,也符合员工的工作。

R-可实现的:描述员工的发展计划;经理与下属需要就具体的绩效标准和目标及达成目标的方式取得一致意见,这对取得高绩效非常有帮助。

当目标要求员工把自己从感觉的舒适区伸展出去时,目标就非常有效。但是,如果被拉得太远,员工又会放弃承诺。有效的目标必须在挑战性和易于完成之间求得平衡。

t-有时间限制的:有效的目标应该有时间界限,规定工作任务中每一步应该完成的日期。

2.第二阶段:绩效沟通。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绩效沟通一定是面对面的双向沟通。对于每位员工来说,绩效沟通是一个学习进步的途径应该是持续的过程。沟通的目的是了解别人(经理、同事,下属及客户等)对自己的工作表现的反馈,从中发现可能的偏差或问题,进行纠正或改进。对于经理来说,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以及特点,从而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和激励。这一部分对于经理及反馈者的反馈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H公司在新员工入职时分别针对员工和经理进行为期一天的绩效管理培训,并含有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项目。

3.第三阶段:绩效评估。是对员工一个阶段或全年工作和能力表现的情况,包括业务目标及能力目标等做总体认可和评判,并将评估结果与公司的奖励制度相联系的过程。所以绩效评估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般在评估面谈时,也要为员工的下一阶段工作设定目标,所以,公司要求经理和员工都要做好绩效评估面谈的充分准备。同时,公司要求在绩效评估之前员工必须要先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再与经理进行面对面的双向沟通。

绩效评估的结果分为五个级别,对每个级别都有详细的定义。一般情况下每个级别在总体的分布是:

极其优异达到主要绩效及发展目标,而且远超出工作要求。持续超越工作要求,展示最高水准的绩效,而且与其他人相比对组织有杰出的贡献。

超出期望值达到主要绩效及发展目标,而且经常超出工作要求。经常展现出跨不同工作领域的高水准绩效,而且与其他人相比经常能够超出工作要求。

达到期望值达到主要绩效及发展目标,有时能够超出工作要求。与其他人相比能够表现稳定的绩效。

未达期望值能够达成部分的绩效及发展目标。与其他人相比,并未能展现持续性的绩效,而且无法完全符合工作要求。需密切监督与帮助。亟待改善。

不满意无法达成所有或大部分的绩效及发展目标,或是与其他人相比,无法达成一项或多项的关键工作要求。需密切监督与帮助,需立即体现出实质性的改进。

不同公司会采用不一样的计分标准,有的会是1~5分,有的可能会根据英文含义从U~eX。一般来说,每位员工的绩效得分将和年度奖金分配,年度工资调整以及在公司的晋升相关。

4.第四阶段:绩效发展。绩效发展包括个人发展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和绩效改进计划。个人发展计划是分析个人的优势及需求,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公司的需求及长期业务目标结合起来,制订出提升能力的职业生涯计划;绩效改进计划注重所设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达标或未达标的原因,制订改进及跟踪计划。一般来说公司员工的个人发展计划是根据公司的能力模型制定的。每个公司针对不同的职位都有不同的能力项目和程度需求,能力模型为员工提供了详细的能力要求和评估标准,同时,培训部门也会根据各种能力的不同水平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包括管理课程和专业课程。

绩效评估中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一般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会有销售部门和非销售部门(即支持部门,如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行政部门等),销售部门的评估周期为季度评估和年度评估,非销售部门的评估周期为年度中期回顾和年终评估。试用期员工在试用期将要结束时会有试用期评估。H公司的绩效评估遵循下图所示时间流程。

平衡记分卡和良好的绩效管理流程可以把公司和个人的业务目标和发展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让每一位员工清晰了解公司的整体发展目标,从各个方面清晰、全面地分解自己的年度业务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但在执行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

有些直线经理不重视年初的目标设定,没有遵循SmaRt原则,到评估时没有客观和可衡量的依据,评估结果不能让员工信服。

有些直线经理没有及时进行绩效回顾和追踪,员工不能及时得到自己的工作反馈,干得好的得不到即时的激励,干得不好的也不知道自己做得不好,等最后公司和自己结束劳动合同时不能接受,非常委屈。

在年终绩效评估时,有些经理不能客观公正地对每位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有时是基于情面,有时是有小集团情况,所以结果不能呈正常的正态分布。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销售指标达成占的百分比过高,不能鼓励销售人员的全面发展以及长远发展;对于非销售人员,目标设定还不够清晰和数据化,加大了评估的难度。

在个人发展计划部分,许多员工多认为员工的发展应该是公司和上级的事情,自己没有根据个人的能力、兴趣和发展方向做认真详细的计划,包括培训需求和资源支持。其实个人发展的负责人一定是自己,经理和公司只是顾问和资源提供者。

对绩效管理的建设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大多数事业单位以年度为单位来设立和制定岗位绩效工资的目标及工作计划。但是,如果绩效考核也以一年为周期,则间隔太长,容易隐藏问题,同时失去改进与调整的时间和机会。因此,较合理的做法是每半年进行一次正式的绩效工资考核,并以年底考核为主,年中考核为辅。事业单位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落实绩效工资制度,重视绩效考核,对员工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正式评价和鉴定。并制定正式、合理的流程制度来加以约束,同时结合新形势改进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缺陷,有效激发员工热情,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现状分析

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员工进行考核,有利于激发员工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广大员工更好从事自己的工作,努力在岗位上做出业绩,为事业单位发展做出贡献。

(一)绩效工资考评过程

绩效工资考核开始后,相关资料、数据收集和整理、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考核资料数据不准确、不全面,则很难得到客观公正的考核结果。很多事业单位管理者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到年终考核时,可一些员工的目标完成情况却很模糊,很难作出评定,这都是考核资料不准确、不全面所造成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考核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树立的一个观点是,很多考核资料是要在日常工作中收集和整理,特别是那些完成周期长、涉及面广、以及一些定性指标,注重绩效跟踪。只有做好日常工作和每月的绩效工资跟踪与辅导工作,才能动态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员工绩效完成的整个过程与基本情况,并通过具有说服力的原始记录资料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与鉴定。

目前,事业单位的具体做法是:绩效工资考评以员工直接上级为主进行,由直接上级负责收集、整理相关考评资料(部门绩效工资管理小组、员工本人协助),依据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进行考核评价。经过绩效面谈,事业单位员工本人签字、员工间接上级审核批准后确认生效,在这一过程中,事业单位员工自评结果作为参考信息使用。为保证考评的顺利进行,在正式开始考评前,事业单位人事部门还安排各部门员工进行模拟考评训练。

在考核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这些情况:一是事业单位员工的绩效工资目标和考核量表制定不完善、不清晰,日常记录又没做好,考核时无从下手,考核人员只好拍脑门乱评分;二是与考核人员的工作有关,有些老好人型的部门领导,考评时不愿得罪员工,评分都很高,有些则对下属要求严格,他们的评分普遍偏低。这都会影响员工对绩效工资管理制度的信心和认可度,给将来的考评工作也带来隐患。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具体策略如下:一是强调做好绩效工资目标制定和日常绩效跟踪辅导两个阶段的工作,防止绩效工资考评阶段的先天不足现象发生;二是对员工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部门,对考评结果的级别分布作出硬性规定,促使绩效管理干部对自己的下属进行分类。

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内部竞争机制的加强来激励员工,开发员工潜能,奖励先进,淘汰落后。因为没有一个员工会希望自己的考评级别是不及格,那就意味着自己将被淘汰,而考核人员在这一比例的要求下,也必须注意完善绩效工资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作出合理划分。

对绩效表现普遍良好的部门,这一比例要求无形中提高了评分标准,只有最出色的员工才能得到优秀。而对绩效表现普遍较差的部门,也一定有相对优秀的员工,对其实行褒奖,能起到提升士气,树立榜样的作用。如果事业单位能形成这样的内部良性竞争氛围,一定能激励员工,最终有效开展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而这正是绩效工资管理的根本理念所在。

(二)绩效工资考评结果的应用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评结果的应用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绩效工资发放

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是激励员工不可忽视的内容,对加强员工考核,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具有积极作用。事实上,有一部分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而员工绩效工资考评的结果则是绩效工资发放的主要依据,具体计算公式为;绩效奖金=发放系数a*绩效奖金基数;其中:发放系数a是由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根据员工考核级别和事业单位基本情况确定;绩效奖金基数一般为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2、职位调整与职级晋升

随着事业单位员工的发展和新一轮绩效周期的开始,绩效表现出色的员工将获得更大职业发展机会,晋升到更重要和更高的职位上去,或者晋升其职级;对表现不称职的员工,必要时也要相应调整其职务。

3、员工培训

通过对绩效工资考核结果的分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管理人员可以发现下属在能力、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差距与不足,从而及时组织相关的教育培训予以提高。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员工的绩效工资记录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4、绩效表现不佳员工的处罚

对表现不积极,未能完成绩效任务,达不到绩效工资考核标准的员工,事业单位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调整职位等方式,提升其工作能力,激活这一部分员工,对于最终确实无法胜任工作的员工,则予以淘汰。

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措施

绩效工资管理的核心在于绩效的持续改进提高。因此,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评结束后,要求管理者根据下属在本周期绩效工作的表现,制定有针对性的绩效工资改进计划,并融合到下期绩效计划中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进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分析确认绩效表现不佳的原因,员工绩效表现不佳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分两大类,一是非员工本身原因造成(事业单位目标制定不合理、内部配合或资源配置不足、或不可抗因素影响等),二是员工本身原因造成(能力或态度问题),对前一类原因,应进行相应的改善和更正,以体现公平原则;如果是后一类原因,则应制定专门的改进提高计划。

事业单位员工改进提高计划包括两种,一是能力、态度培训提高计划,二是岗位调整计划,前一类计划主要针对能力差距不大,或有潜力可挖的员工,通过专门培训来帮助其提高工作能力,改善态度和心态;后一类计划主要针对明显不合适现有岗位的员工,通过能力评估和员工协商,调整到其他合适的岗位上去。

对绩效表现良好的员工,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者也根据下一期绩效目标的要求,找到其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计划,以确保员工能在下一期绩效工作中继续有良好表现。改进计划内容包括素质能力提升、培训计划、以及为适应新工作、新目标的要求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等。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在绩效工资考核方面有一套制度,在考核方面有一套奖惩体系,对表现好员工的有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员工有惩罚制度。在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内,员工和领导能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对事业单位发展有益处,有利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态度和工作理念改进,激发潜能,让广大员工为事业单位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应玲玲.事业单位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思考与对策[J].价格月刊,2011

[2]杨海帆.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制度改革中绩效工资的实施与评估[J].人力资源管理,2015

[3]郭祥林,陈双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探析[J].中国人力资源制度,2014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篇9

【关键词】绩效;薪酬;管理;改进

对于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员工来讲,薪酬激励无疑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激励方式,那么如何利用薪酬这个激励的根本要素,做好员工激励工作,让员工能得到自身心理预期的薪酬,达到经济上、心理上的满足和平衡的;同时又能积极努力的工作促进企业绩效改进呢?这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的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来讲,无疑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的特征及其主要内容的阐述,分析了目前企业在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探讨企业如何有效的实现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结合,增加薪酬激励性同时促进企业绩效改进。

1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

1.1绩效管理是企业(组织)根据一定的绩效评价考核办法通过对企业员工绩效进行持续开放沟通反馈,并就组织目标和目标实现达成共识,以达到改进组织绩效目的的过程。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绩效反馈员工们继续恰当的行为并改正不恰当的行为,促进组织整体的绩效改进。

1.2一般来讲企业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辅导、绩效考核(评价)、绩效反馈、绩效改进、绩效结果的应用等几个方面。

1.2.1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绩效管理的起点。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它不但要包括组织对员工工作成果的期望,还包括组织希望员工表现的行为和使用的技能。绩效计划的制定与企业战略相关,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同时还要有可测量性,要可以量化的考核评价。

1.2.2绩效监控。绩效监控是指在绩效考核评价过程中企业内部管理者为了掌握下属的工作绩效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绩效监控主要是通过管理者和员工持续的沟通,观测、预防或解决绩效周期内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完成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时发现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调整。

1.2.3绩效辅导。绩效辅导是指通过绩效监控,在掌握了下属的工作绩效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员工绩效水平和自我效能感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绩效辅导就是帮助员工解决当前绩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贯穿于绩效实施的整个过程,是一种经常性的管理行为。

1.2.4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根据绩效计划,在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组织或个人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1.2.5绩效反馈。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通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就被考核者在考核周期内的绩效情况进行面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出被考核者工作中的不足并促使其加以改进的过程。绩效反馈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了解自己在本绩效周期内的业绩是否达到所定的目标,行为态度是否合格,让管理者和员工双方达成对评估结果一致的看法;双方共同探讨绩效未合格的原因所在并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同时,管理者要向员工传达组织的期望,双方对绩效周期的目标进行探讨,最终形成一个绩效合约。

1.2.6绩效改进。绩效改进是指通过找出组织或员工工作绩效中的差距,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来提高员工绩效水平的过程。绩效管理理念和传统绩效考核理论最大的区别就是,绩效管理增加了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把以考核为目的的绩效考核改变为了促进绩效改进为目的的绩效管理。

1.2.7绩效结果的应用。绩效管理有两个重要目的一个就是绩效的改进,第二个重要目的就是绩效结果的应用。绩效结果的应用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改进,对组织而言,如何应用绩效考核的结果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来讲,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应用于人员招聘、职位调整、薪酬发放、奖金分配、员工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

1.3薪酬管理就是指一个企业(组织)根据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决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对薪酬水平、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形式做出决策;同时,作为一种持续的组织过程,企业还要持续不断的制定薪酬计划、拟定薪酬预算、就薪酬管理问题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对薪酬系统本身的有效性做出评价而后不断予以完善。

1.4薪酬管理有四个主要方面: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政策。

1.4.1薪酬体系是指在薪酬管理中决定企业的基本薪酬以什么为基础发放的体系。目前国际通用的薪酬体系有:职位(岗位)薪酬体系、技能薪酬体系和能力薪酬体系;在我国目前在这三种薪酬体系中,职位薪酬体系应用范围最广。职位(岗位)薪酬体系、技能薪酬体系和能力薪酬体系就是指在企业在确定员工的基本薪酬水平时所依据的分别是员工所从事工作自身的价值、员所掌握的技能水平及员工所具备的能力或任职资格。职位(岗位)薪酬体系是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而技能和能力薪酬体系是以人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1.4.2薪酬水平是指企业中各个职位、各个部门以及整个企业的平均薪酬水平。在传统的的薪酬水平概念中,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的整体的薪酬水平,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职位和职位之间或者不同企业之间同类工作岗位的薪酬水平,而不再是笼统的拿企业平均薪酬水平来对比。

1.4.3薪酬结构是指在一个企业的内部不同职位的薪酬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主要涉及薪酬的内部一致性和内部公平性问题。在企业总体薪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员工对企业内部薪酬结构极为关注,薪酬结构实际上反映了企业对职位重要性和职位价值的看法。

1.4.4薪酬政策主要涉及的是企业的薪酬成本与预算控制方式以及企业的薪酬制度、薪酬规定等;企业薪酬政策必须确保员工对薪酬系统的公平性看法以及薪酬系统有助于企业以及员工目标的实现。

2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2.1绩效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目前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方面,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二是主观方面,绩效考核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知问题。

2.1.1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存在的问题:一是考核体系无法和公司长期的战略目标和短期的经营目标有机和有效的结合起来,致使考核无法有力的推进企业绩效改进,好多单位的绩效考核更多的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根本无法达到绩效考核应有的效果。二是考核指标无法量化,致使考核结果无法有效的区分,达不到考核的效果。因为在现实工作中,特别是一些管理部门,部门工作更多的时候都是一些定性的东西,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致使在制定考核体系时无法量化或者称为无法有效的量化,即使量化了也不够科学合理。三是考核指标设计没有考虑到相关岗位的工作实际,脱离实际工作,致使考核和公司想要的结果偏差过大。

2.1.2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考核人员容易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习惯的思维方式对被考核人员做出不正确或者偏差的评价;二是首因效应;三是晕轮效应;四是趋中效应;五是过宽或者过严倾向。

2.1.3绩效反馈做的不到位。更多的时候,我们目前做的绩效考核都是一部分管理人员考核者坐在屋子里面自己根据感觉想的。即使有部分的管理人员会约谈被考核者,但是更多的时候无法就被考核者的绩效达成一致。

2.1.4绩效结果应用浮于形式。一些单位考核者很重视认真,领导在绩效管理中不重视,容易跟着自己感觉走,致使考核结果无法有效的加以利用。

2.1.5企业员工形成的计划经济或者老的思维模式对企业绩效管理不认同、不理解、不支持,产生的抵制情绪。

2.2薪酬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薪酬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是薪酬制度的设计上,我认为薪酬制度设计主要是由两个方面:一是薪酬制度在公平性与激励性的平衡,过去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因为过于注重公平性,而使薪酬制度缺少激励性;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中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党的十六大以来开始在分配制度中注重公平与激励的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是薪酬制度与绩效考核的有效结合,很多的企业薪酬制度设计很完善,绩效考核很完美,但是更多的时候确实不执行或者不能有效执行,致使考核结果无法在薪酬激励中表现出来。三是员工对薪酬制度的不理解和抵触。

3企业的选择

企业的高层在考核企业人工成本时,不仅只看企业薪酬水平的高低,还要看员工绩效水平,实际上,员工的绩效水平对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会大于成本因素。员工的薪酬受个人工作表现的影响,同等条件下,高薪来自于个人工作的高绩效。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员工对自身绩效的认识和对绩效考核的接受程度一级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和激励性决定了员工对企业薪酬发放的接受程度,决定了薪酬对于员工的激励性,也决定了企业绩效改进的效率。

3.1绩效考核的公平

3.1.1绩效考评体系设置公平合理性:

评价鉴定的范围要和通过工作分析得到的工作要素相联系;评价鉴定的标准,要和通过工作分析提出的对一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以及组织目标相联系。

敏感性评价鉴定系统具有区分工作效率高低的能力,能够收集和提供有关员工之间工作情况差别的信息,满足管理决策(例如员工的选用和升迁)的需要,也能够收集和提供每个员工在不同阶段工作情况差别的信息。可靠性不同的评价者对同一员工所作的独立的工作评价,大体上要相互一致。可接受性工作评价系统必须能够得到使用者的支持,能付诸实施。实用性指评价鉴定系统要容易被管理人员和员工们理解和使用。

3.1.2选择最合适的员工绩效评价人: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可考虑以下人员:一是直接管理者,在通常情况下,他们熟悉员工工作,并有更多机会观察员工工作情况;能较好地将员工个人的工作与部门、组织的目标联系起来,将员工的绩效评价与奖惩决定联系起来。二是同事,为了减少偏见,提高反馈信息的价值,应该准确地界定需要同事进行评价的工作内容;来自同事的评议只能作为整个评价系统的一部分。三是下级职员,他们对主管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信息交流能力、领导风格、计划组织能力都有直接的了解。四是员工自我鉴定给员工一个参与的机会,有助于减少工作评价中的抵触情绪。五是顾客,在有些情况下,顾客能为个人和组织提供独一无二的工作情况反馈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人事决策、检验培训效果和员工自我发展。

3.1.3规范考核方式和行为:为了规避以上提及的考核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企业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规范考核方式和考核人员的考核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者和考核人员应当采取多角度的考核方式。二是考核评价中要设置不同的着眼点,从不同的侧面评价员工的业绩,同时尽量选择与员工绩效相关的评价因素,从而尽量规避考核人员偏见对考评结果的影响。三是考核人员要与员工多接触,彻底全面的了解被考评者的工作情况。四是对考核者进行培训。

3.1.4确定工作绩效评价的时机和频率:通常,人们习惯于一年进行一次或最多两次正式的工作评价。但研究表明,这样做时间间隔太长,有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每当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或大型工程项目取得重要成果时,都应及时进行一次工作评价鉴定,以便为人事决策和员工发展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3.2薪酬制度的公平性、有效性与激励性

3.2.1公平性:

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分为薪酬水平的公平性和薪酬结构的公平性:一是从企业方面讲,企业对公平感的追求,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对公平的感知,而企业对公平感的追求又与员工的薪酬紧密相连。一方面通过市场薪酬调查,企业根据外部公平性决定总体薪酬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工作评价,企业关注内部公平性,从而确立薪酬结构。二是从员工方面讲,指员工对企业薪酬管理系统及管理过程的公平性、公正性的看法或者感知,这种公平性涉及到员工对于本人薪酬与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状况与企业内部不同职位上的人及类似职位上的人的薪酬水平之间的对比结果;

3.2.2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薪酬管理系统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组织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这种经营目标既包括财务指标(如利润率、销售额等)也包括一些定性指标(如产品或服务质量、员工学习能力等);是制定薪酬制度时,企业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地使其融入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由于企业在初创、发展、成熟和衰退等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巨大差异,所以在设计薪酬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如何与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相协调,这就是讲薪酬制度要对于企业目标实现的有效性。

3.2.3激励性:

制定薪酬制度时要杜绝平均主义的思想,薪酬结构的等级数量、级差以及薪酬的变动范围、变动比率都要有一定得激励性,主要是指薪酬制度的设计要能够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3.3员工对绩效和薪酬制度的认知接受

3.3.1沟通:

在对绩效目标有清晰、明确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使员工对自身工作的成绩和不足有一定得认识,并最终达到员工对自身绩效与企业达成一致认知,最终促进其对自身薪酬的理性和公平性看待。

3.3.2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员工明确自身工作的价值,理性的看待企业和社会发展,能够从企业和社会整体的发展角度来看待企业绩效制度和薪酬制度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李剑,叶向峰.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2]约翰•阿代尔,王珍译.员工激励,海南,海南出版社,2008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篇10

【关键词】绩效绩效管理绩效评估

财务部门是企业核心的管理部门之一,财务部门所掌握的资金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动力资源,而资金是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和支配的。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绩效管理可以使财务方面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具体来说就是:财务系统的强化和明确对公司个人工作能力和个人效益情况可联系在一起,可以使公司的资金使用率和个人创效益率提高。另外一方面加强财务人员的绩效管理,进行人才开发以及员工管理确保整个财务部门围绕着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努力。

一、目前我国财务人员绩效管理现状

1、财务人员绩效评价不重视

目前我国企业对财务人员绩效评价并未引起重视,在实施程度、评价方式及意识状态等方面都显现出一种“弱势”。这类“弱势”源于企业对整体人员绩效评价重视程度低;而财务人员绩效评价的“弱势”源于企业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低。当一个企业,尤其是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深刻认识到财务活动在企业的管理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关键环节所起的重要作用时,经营管理者就会重视并要求财务信息与财务活动的质量、效率与效益的不断提高,相应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价与激励也就应当越重视。尽管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已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但很少企业能够真正针对自身的经营管理需要,对财务工作提出相应的要求与任务,因而无法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切实转化为企业的管理活动。因此,企业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价实际上在意识上并未受到重视。

2、财务人员绩效评价缺乏准确性、客观性

在许多企业中,财务工作成果并不像生产型或销售型人员的工作产出是可以用数字直接衡量的,财务部门或人员的工作产出是什么无法直接用数字衡量。事实上,通过智力或知识为企业做出贡献员工,他们做出很多贡献或成果不一定是有形产品,因此不能像有形产品通过价值或数量进行评估。即便我们掌握企业财务人员的绩效成果或者找出无形成果的相应载体,但要实现具体的绩效衡量过程,这一问题仍无法解决。财务工作人员的效益或成果无法以简单的方式或利用量化指标来进行评估,这正是导致目前企业所使用的财务人员绩效评价指标缺乏准确性的原因之一。

3、缺乏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

合理进行企业财务人员绩效评价缺乏相应的制度环境支撑,也缺少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建设。从目前财务人员绩效评价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制定合理、完善地企业绩效评价制度,不仅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同时也需要一定地时间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一部分财务人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未能对现代绩效管理得到充分认识,尚未完全能从传统的观念中转变过来,还是一味的坚持着传统的观念,使现代绩效管理制度的推广进程进一步放缓。

4、未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财务人员绩效评价体系首先需要对财务绩效评价的内容进行合理分类;绩效评价的标准值需要有效界定;以及如何通过评价体系才能使工作质量、能力、业绩三方面同时得到提高,达到“三赢”的策略。但目前对于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价并未形成系统的体系。

二、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改进财务人员绩效管理

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构建。

1、切合企业实际拟订财务绩效计划

财务管理它是一项独立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财务人员绩效目标一方面遵循绩效目标的一般原则,即SmaRt原则,S具体的、m可衡量的、a可达到的、R可现实的、t基于时间的;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绩效计划目标设定必须考虑到企业或组织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组织的经营领域、战略目标和团队文化。财务人员绩效计划内容应该至少包括财务人员基本职业素养、业务水平、团队协作和学术研究这几个方面。

2、全员参与财务绩效计划实施

绩效计划仅仅是绩效管理的起点,制定绩效计划之后就是绩效实施。实际上,绩效实施是连接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估的中间环节,也是绩效评价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计划实施的好坏关系着绩效管理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在这个阶段,首先财务部门的负责人需要和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绩效沟通,在绩效管理上达成共识。其次,由于内部组织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再加上外部环境因素的瞬息万变,可能使得绩效计划内容变得不切实际或无法执行。因此,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不可能将一份绩效计划的规范模式运用到任何企业和组织,它需要根据企业特征、规模等依靠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决策部门就绩效计划的落实情况不断进行探讨、协调、沟通,努力完善绩效计划。再次,通过加强财务工作的优势,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处理。收集信息在于为绩效评估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也可以为绩效标准的完善和员工职业规划提供借鉴。从上而下,财务负责人可以直接地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按照绩效计划的要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工作完成的质量、数量、时限以及达到的满意度进行掌握并记录;至下而上,向财务人员同事或者其下属了解绩效信息,或整个财务部门开展问卷调查掌握原先绩效执行情况,及时为修改和完善绩效计划提供意见或建议。

3、全面而有重点地进行财务人员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就是评估部门按照标准的绩效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内容,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被评估的财务人员某一段时间的工作完成进度或履责情况进行分析考察。有价值的绩效评估不仅可以为人事部门调整财务人员薪酬结构及岗位分工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员工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财务人员绩效评估必须具备三个前提:(1)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不同的财务岗位,应用不同的考核指标,主要体现在财务业务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两方面。当然在考核指标中有交叉的可能性,比如,一人兼多个岗位、一个岗位多人承担以及多人协作完成财务工作,因此交叉工作量的分配以及指标的认定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以及财务主管部门对其预先设定并达成一致。指标的选取考虑从硬性指标和软性指标两个方面出发。硬性指标主要包括了分析处理财务数据、管理财务流程、制作财务分析报告、做好预决算工作以及对外完成税收报告及政策要求对外报表等等。软指标项目则重点考察的是财务人员的职业态度和能力水平。(2)绩效考核指标的评价。由企业或单位的绩效考核小组根据设定好的考核指标,对财务人员工作过程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由于财务人员的业务活动繁琐且涉及面广,在评估过程中仍可能存在遗漏,因此,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估必须全面而且要突出重点,评估的过程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3)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评估人员根据财务人员绩效指标考核的结果对照标准进行评价。硬性指标的评价标准来源两个方面:其一,工作说明书以及相关制度规定,这类标准比较明确,并公正客观;其二,由人力资源部门及财务主管部门设计各指标的标准值,这类指标根据环境及现实每年度进行修正。软指标项目评价标准主要指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职业素养及后续教育程度,前者依赖于同事间的相互评价及上级的认可程度,后者更看重财务人员教育水平的更新状况。

4、完成财务人员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是让被评估者获得绩效考核意见与信息的管理过程,它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体现了全员参与的互动评估的特点。

绩效反馈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近距离沟通的方式,一般来说采取“一对一”面谈的形式,评价者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反馈给被评价者,这样使被评价者充分且客观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中的不足或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并征求其意见或建议。通过面谈沟通,可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感并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可以为财务人员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被评价者在信息沟通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看待绩效评价结果,同时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对于尚存疑虑问题可以向主管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另一种形式是通过会议讨论评价结果。在会议中管理者听取评价者对财务人员工作情况的通报,被评价者作出反馈,使评价者、被评价者在过程中对评价结果意见达成一致,从而使管理者对财务工作有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而财务人员也可以借此争取管理者对财务工作支持。通过绩效反馈可以对绩效评估体系已经达成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取得进一步共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绩效反馈双方可以制定出一个详细的书面绩效改进计划,同时针对改进计划调整下一个周期的绩效管理计划,为今后的绩效管理提供参考和有价值的借鉴,从而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5、形成分析报告

财务绩效分析报告以财务人员或管理者作为对象,以财务相关的内部控制信息及人事信息以及财务政策制度等作为依据,对其工作整个过程经过整理、分析及评价,然后将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找出其原因以及责任和影响,最终形成绩效评价报告。这份报告是对财务人员或管理者的工作过程及状态的整体评价,可作为其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将评价报告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与综合分析,为人力资源制度的完善以及个人的绩效改进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三、推行财务人员绩效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无论从准确性、完整性还是激励机制来说如何推行有效的财务人员绩效评价体系才是重要的,在推行体系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其一,从参与者角度,是否能够充分理解并接受该方案,同时通过信息反馈,了解绩效考核体系中的各个细节,是否存在考核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该如何进行调整;其二,从管理者的角度,体系推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通过一定的流程将评价所需的数据进行真实搜集,该如何设定流程;其三,从企业角度,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工作量与工作性质冲突等原因导致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是否应有所区别或重点考虑等。

(注:本文系西华大学重点项目“大型国有企业在抵御金融危机中作用的实证分析”(Zw1121507)阶段性成果之一,四川省“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资助(07tSZY203)。)

【参考文献】

[1]田曼华:企业财会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2]徐斌:绩效管理流程与实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