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产品规划方法十篇产品规划方法十篇

产品规划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9:04

产品规划方法篇1

星期五的黄昏,叮铃铃。。。手机铃响了,某五金工具公司浙江区域张经理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这个熟悉的号码今天已响了不下十次他也接听不下十次,令他十分的烦恼。在手机铃声持续了半分钟后,张经理勉强的按了接听键,耳边立刻传来浙江商叶老板闹哄哄高频率宁波口音。。。

事情是这样,公司除叶老板外宁波市还有直接供货的另一家商林老板(问题是两家经销商渠道重叠,历史上还有冲突和个人过节)。叶老板老是怀疑张经理给了林老板更优惠的价格,所以监视林老板的一举一动,向张经理投诉对方搞低价促销抢他的客户,几乎是家常便饭过一段时间就要发作一次,但叶老板多半拿不出证据。虽然做了不少协调工作如:规定市场最低限价等,但收效不大,张经理的手机照样时常响起叶老板的投诉,张经理只得一次一次的做协调工作,几乎成了他工作的一大部分,使他不胜其烦。

发展经销商可能是每个工业品生产企业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也许只有像飞机制造、核电设备这样金额巨大、而客户数量少到可以数得过来的企业才能够例外。而厂家在进入市场前不做系统的渠道规划,只凭着个人经验、情感、直觉因素,盲目选择渠道成员。正是这些原因导致渠道问题不断,昨天解决订货问题,今天解决渠道冲突,明天又去解决库存积压问题,众多问题都集中在"本不正源不清"的渠道规划环节,事实上渠道运营中的许多毛病都能从规划中找到祸根。

如何进行规划?

工业品相对于消费品而言,有购买者人数较少,购买数量较大,购买金额较大,购买频率较低,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等特点。体现在渠道模式上一般有如下特征:渠道层次短,直销和分销相结合。但因为工业品本身涉及:工业原料、大中型设备、建材、汽配、电气自动化、it硬件行业等多种行业,造成在渠道模式上的千变万化。另外不同工业产品的渠道模式也是相当不同,如:生产大型设备的企业大都是向用户直接销售产品,而小型工具生产商常常利用批发商把产品卖给最终的用户。所以工业品渠道的规划远没有那么简单。

一)工业品常见的渠道模式:

实际的工业品渠道模式可能比图中所列的复杂的多,如:企业自设办事处和分公司(可以认为是零级渠道),而总经销商也可能绕过经销商直接做直销。但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跟渠道层次和渠道宽度有关:

1)渠道层次:从制造商到最终用户经过的层级,分为零级、一级、二级

零级渠道: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用户(其中包括企业自设办事处和分公司)。

一级渠道:企业将产品销售给经销商或集成商),经销商或集成商再将产品销售给最终用户。

二级渠道:企业选择全省或全国,由总经销商向下发展区域分销商,然后销售给最终用户。

2)渠道宽度:同一层级中间商数量,分为独家、选择和密集三种:

密集分销:尽可能多地利用经销商销售商品(工业品很少采用)。

选择分销:一家以上,但又不是让所有愿意经销的经销商都来销售产品。

独家分销:在某一地区仅利用一家经销商来销售产品

举例:比如在北京有一家经销商就是独家分销,如有2-3家就是选择分销,如果多于3家就是密集分销了。

3)各种渠道模式优点和劣势

综上所述,没有十全十美的渠道模式,企业一定要在实现最大销售,最少成本和渠道有效控制性几方面进行平衡,设计出最合适本企业的渠道模式。实际上什么样的渠道模式是受到以下六个因素的影响。

二)决定渠道模式的六个因素

1)客户:

①订货频率高宜采用长渠道,订货频率低宜采用短渠道。

如:每月固定订货的工业原材料客户和一次性购买大型机械设备的客户相比,前者渠道设计可以比后者的长。

②技术服务要求低宜采用长渠道,技术服务要求高宜采用短渠道。

比如银行的电脑系统,万一出现故障,厂家维修人员必须在短时间内赶赴现场,采用短渠道或者直销对客户的反应更快。

2)产品

①产品结构简单宜采用长渠道,产品技术复杂宜采用短渠道。

例如:iBm大型计算机,用户广泛遍布政府、教育、金融、制造、钢铁、石油、运输等重要行业。影响它的渠道结构最重要的因素是产品的技术复杂性和规格,大型机的技术复杂性和它很多个性化的定制,决定了只有厂家才有足够的技术实力销售产品,因此直销或更短的渠道是一个选择。

②产品重量轻宜采用长渠道,产品重量重宜采用短渠道。

如:电脑芯片重量轻便于运输分销,适合选择长渠道。

③有些产品无法直接销售

如:仪器仪表、低压电器等必须有集成商组合后才能进行销售,再比如建材中的水泥和钢材就必须通过施工的总包单位进行销售,无法独立对房产商销售。

3)制造商

①制造商进入市场时间短宜采用独家分销,进入时间长宜采用选择分销。

企业刚进入新的市场,对市场情况不了解,销售力量也很弱,还没有能力控制下线渠道,独家总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②制造商实力弱宜采用独家分销,实力强宜采用选择分销

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资金实力、管理渠道的能力将直接影响渠道的设计。比如大厂家找小经销商找多家;而小厂家找大经销商只找一家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品牌影响力低和无法提供足够赊销服务的企业,就很难进入许多连锁专业卖场,如百安居卖场。

4)经销商

①经销商实力强宜采用独家分销,实力弱宜采用选择分销。

如:许多厂家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固然有渠道下沉和控制市场的目的,但也和在当地找不到实力强能挑起大任的总有关,最后只好越趄代狍自己干总的角色。

②经销商愿望:许多厂商不能够吸引中间商,只好采取直销的方式,所谓“倒着做渠道”,通过反向拉动渠道。先做直销逐渐提高影响力,吸引经销商加盟,最后改为采取分销的模式。

案例:在90年代中期,联想电脑在很多地方找不到合适的分销商。虽然有大量需求,但是运作能力强的分销渠道资源却很少,联想只能采取直销的方式,主要是因为渠道并不认同这个品牌。直到后来联想逐步建立起在顾客中的品牌,最终才能够改为采取分销的模式。

5)竞争对手的渠道模式

有两种渠道模式一种是跟随竞争者策略,另一种是回避竞争者策略。

前者是复制竞争对手的渠道模式;后者避开其锋忙,反其道而行之,采用完全不同的渠道模式。

案例:戴尔结盟国美进驻大卖场新模式,击中联想软肋

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戴尔的市场占有率落后惠普位居第二。据市场调研机构针对中国内地个人电脑市场最新统计,联想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惠普位居第二,方正第三,排在第四和第五名是戴尔与同方。联想在中国的巨大成功证明分销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

以坚持直销模式著称的美国戴尔公司,与内地最大的家电连锁商国美电器结盟,借助国美700家门店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意味着戴尔在中国100%的直销模式将终结。

戴尔绕过渠道商而选择零售商的做法比较聪明,国美的门店变成戴尔网上直销的代销点,此次合作等于通过国美把网站上的东西落地。而这正是联想的弱势,联想为了维护分销商的利益,此前一直害怕与国美这些超级终端合作,戴尔正好没有这个包袱。戴尔采取的是回避竞争者策略。

6)环境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地区分销密度也越高,但工业产品的渠道模式除了和当地的经济是否发达有关外,还必须考虑行业的特点和集中度。如:生产矿山机械的厂家,为覆盖在矿山区域内更多的客户可能要设立更多的经销商;做服装面料的企业在服装加工集中的区域设立更多家分销较合适。

三)渠道规划的具体操作方法

1)根据企业的目标,对顾客、产品、企业自身、中间商、竞争和环境六个因素因素加以分析,找出最大影响因素(如Swot分析:最强,最弱,最大威胁,最大机会),制定出相应的渠道策略;

举例:

DeLL目标:要成为中国pC第一名

戴尔Swot分析

市场优势(Strengths)

①零库存:零库存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②了解客户需求:用户的需求及时反馈给厂商,从而改进产品。

竞争劣势(weakness)

①市场份额(07年第二季度联想以35.8%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惠普为13.4%,方正科技是12.0%,排在第四和第五名是8.4%的戴尔与6.8%的同方)

②直销模式在中国市场遇到阻力:店面销售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③市场信任度相对较低,新兴市场的消费者在购买电脑之前先要亲身体验。

④消费类pC市场处于劣势,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者,仅占10%的比例。

市场机会(opportunity)

①进军零售市场带来发展机会

(四)市场威胁(threats)

①联想拥有强大的销售渠道,然而其也在积极开展对大客户的直销。

②未来几年年,我国个人电脑市场预计将保持25%的年增长率,但消费类电脑是戴尔的软肋。

③惠普、联想等拥有更好的分销渠道,另外竞争对手也采用直销、渠道销售并重的方式,使得戴尔在库存方面的优势遭到削弱。

DeLL欲采取的策略:绕过渠道商而直接选择零售商,与国美合作进军消费类电脑零售市场。而国美正是联想涉及分销商的利益而无法进入的渠道。

点评:影响DeLL渠道规划的最大因素可能是:惠普、联想在中国拥有强大的分销渠道,DeLL采用回避竞争者策略——直接进入零售商。加强DeLL薄弱的消费类pC市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但有时侯还要根据渠道策略设计的几种模式,以成本、控制性和适应性三个原则对渠道方案一步评估。

2)以经济性、控制性和适应性三个原则对渠道方案进行评估,最终选择出理想的渠道方案。①经济性:即以较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销售额。

举例:

现在经销商下面有10个最终用户,销量比较大,企业打算拉过来自己做。

1、企业给经销商的返利是每个单位20元,专门有一个人做经销商的销售,他的月收入为_4000_元。经销商下面有_10_个最终用户,都由这个销售代表服务。

2、如果直接做最终用户,一个销售代表只能服务_5_家最终用户。销售代表有__2元__的返利就可以了。

以上例子中当单个最终用户的销量超过22.2时,直销的成本要小于分销的成本。这只是很简单的计算,比如未考虑经销变为直销后物流方式对成本的影响,但可以说明的问题是:经销商的客户越大越集中更有利于直销,否则还是通过经销商销售更合算。

②控制性:与渠道层数和经销商单体规模有关。层数越多,经销商规模越大(往往是独家分销),厂家的控制能力越弱;而采用自己的直销队伍可控性最高,采用1级渠道比直销可控性低但比2级渠道可控性高。

③适应性:主要是考虑渠道是否适应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的发展需要。频繁地变动渠道模式显然是劳民伤财,对渠道的稳定性也不利。

这三个评估因素一般首先从经济性角度评估,在同一销售水平上比较哪几个方案成本最低,最低者即为可选择的方案。然后从可控性和适应性角度再评估。但是这三个评估因素的重要程度会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企业在评估过程中的侧重点也不同。

最后我们对渠道规划的方法再做一次总结:根据企业的目标,对顾客、产品、企业自身、中间商、竞争和环境六个因素因素加以分析,找出最大影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渠道策略;然后对各种渠道结构方案进行成本、控制性和适应性的评估后,最后建立企业合适的渠道模式。

案例:卡特彼勒和小松-渠道规划思路分析

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和日本小松制作所——全球最大的两家工程机械设备公司。前者坚持追求公司的利润和投资的收益,后者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为企业经营目标,在中国市场有不同的分销渠道战略。

1)不同的渠道长度

卡特彼勒将制造的产品直接卖给分销商,分销商在独家的销售区域内直接向用户销售。

而小松制作所的分销渠道,多了两个层次;首先是小松各区域办事处,他们对各自所在区域负有销售责任,这一层次的设计是由于怀疑分销商的销售能力、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其次还多了住友商社,他们从小松(中国)买断产品,再转卖给分销商,增加这一层次渠道成员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分销商弱小的规模实力

2)不同的渠道宽度

在中国市场,卡特彼勒的分销商是4个(境外企业)。

小松制作所区域分销商为30个(国内企业),小松制作所在利用众多区域分销商的同时,继续采用直销渠道,但众多的渠道成员也带来更多的渠道冲突。

3)不同的分销商选择

小松制作所和中国分销商合作历史都很短;分销商协议都是每年一签;选择分销商标准较为主观,分销商进入或退出有很大的随意性。

卡特彼勒在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均长达三十年以上,与分销商的分销协议没有规定截止期;卡特彼勒的中国分销商至少有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4)不同的财务政策

工程机械的产品一般金额较大,但用户的资金却有限,他们希望通过分期付款方式,按照自己投资项目的工程进度,逐步付款。

住友商社从制造商处买断了产品的所有权,采用分期付款进行销售。

卡特彼勒的商买断了产品的所有权后,非常谨慎和严格的控制分期付款。

5)渠道冲突

横向冲突(经销商之间):因为小松(中国)更宽的渠道宽度,而显得比卡特彼勒远为激烈。分销商在价格上恶性竞争,在服务上相互推诿,结果是同一类型的产品,小松制作所分销商的销售毛利率只及卡特彼勒分销商的十分之一。

纵向冲突(厂家和经销商之间):住友商社因为已经全款从小松制作所买断小松产品,承担了相应的财务风险,因此住友非常关注分销商的经营状况和货款回收,而小松制作所最关心的是产品销售量的增加,这些必然增加渠道的纵向冲突。

6)财务风险

分销商们从住友商社取得小松产品,但是延期付款给住友商社。然而松散的渠道关系和各自的利益,驱使一些分销商会利用资金支付过程中的时间差,而是进行其它的金融交易,赚取高额回报。因此经过过去3年的销售量猛涨以后,货款难以回收的财务风险时常出现。

点评:

产品规划方法篇2

1、减小税基额度

税基式筹划是指通过缩小税基的形式来获取税收负担减轻的方法。一般来说,税额的大小和税基是相互成比率的。税基小纳税负担就轻,因此,农产品在进行具体的税务筹划过程中,要按照不同的筹划方式来最大限度的降低税基,以便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

2、降低适用税率

税率式筹划是指农产品通过税率的降低来达到减轻纳税负担的目的。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纳税负担程度和税率的大小呈现了正向关系。因此,农产品需要根据税额的不同而进行税务筹划。税率低,应纳税额就少,税后利益多;但是,税率低,不一定等于税后利益最大化。农产品需要根据不同的税负点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例如:某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免税农产品一批,农产品收购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0元,企业经加工后销售,售价分别为55000元、56500元(均为含税价格),按55000元(毛利率为10%)销售,进项税额为:50000x13%=6500,销项税额为:55000/(1+13%)x13%=6327.4,应纳税增值税额为:6327.4-6500=-172.6(元),增值税为负税率;按56500元(毛利率为13%)销售,进项税额为:50000x13%=6500销项税额为:56500/(1+13%)x13%=6500,应纳税增值税额为:6500-6500=0(元),增值税为零税率。

3、减少应纳税额

税额式筹划是指农产品通过减少税收负担的形式来获得税收减免。例如,在进行农产品收购活动中,假设一项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是1万元,如果在进行销售活动中,开具了的农产品收购发票,那么对方的进项税额就可以是10000xl3%=1300(元),而如果开具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的情况下,为10000/(1+13%)x13%=1150(元),从以上的计算中我们可以看到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要高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的,因此农产品收购企业就更倾向于幵具农产品收购发票,通过销售活动的纳税筹划,可以减轻购买方的增值税纳税负担,进而可以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

二、农产品税务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1、依法纳税,悉心筹划

首先,农产品开展税务筹划必须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农产品的税务筹划可能会变成偷漏税,进而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其次,农产品要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企业的纳税实际状况,对现有的纳税方案进行不断的调整。再次,农产品也要充分的去了解国家的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在满足国家会计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纳税筹划。

2、注意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农产品需要根据这些变化来积极的进行税务筹划方案的调整,优化企业纳税环境,提高企业税务筹划的能力。要积极的按照国家相关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因此,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又要按照税法的规定选择对企业税务筹划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进行方案选择的时候,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纳税筹划问题,不是企业税负越低就是越优的纳税筹划方案,要加强机会成本管理的意识,将因为改变方案而可能增加的费用和放弃的收益进行比对。小的方案是可行的,否则就应该放弃。再次,不能仅仅认为税务筹划就是少缴纳税款,要拓展税务筹划的视野,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争取获取延长纳税期或者延迟纳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样不仅仅可以使企业减少税款缴纳中的资金压力,更能获取资金的时间成本,提高企业税务筹划的效益。

3、全面提高有关人员素质

农产品税务筹划最终还是人来决定的,所以加强人员队伍建设非常重要。首先,要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入手,培养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要诚实守信,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要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税务法规规定的基本原则来进行税务筹划,而不能把税务筹划当成偷税漏税的工具。其次,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要组织人员到高校,或请税务机关专业人员来企业进行指导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税务知识,进而提高企业会计进行税务筹划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纳税筹划管理

税务筹划是在农产品企业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自觉地运用税收、会计、法律、财务等综合知识,采取合法合理或“非违法”的手段,用于降低税收成本,服务于农产品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具体操作按照以下四种形式:

三、结语

产品规划方法篇3

、概念差异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规划经相关政府审批后,是该区各类部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规划要求从系统的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规划对象的综合的整体优化,正确处理旅游系统的复杂结构,从发展和立体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因此,规划必然要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统筹全局,为旅游实现提供指导性的方针。

旅游策划,是依托创造性思维,整合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环境、交通与市场的优化拟合,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创造过程。策划强调的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找出资源与市场间的核心关系,建构可采取的最优途径,形成可实施的明确方案,并对近期的行动进行系统安排。

、理念差异

规划是一套法定的规范程序,是对目的地或景区长期发展的综合平衡、战略指引与保护控制,从而使其实现有序发展的目标。规划是为旅游的发展设计的一个框架,所以这个框架必须是长期地、稳定地,必要地。

策划是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出发,以资源与市场对接为目标,用独树一帜和鹤立鸡群的方法解决旅游吸引力、产品、开发过程、营销等方面的独特性与操作问题;围绕旅游吸引力、商业感召力、游憩方式、营销方式、商业模式等问题的解决,旅游策划必须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

、任务差异

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确定发展目标,提高吸引力,综合平衡游历体系、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关系,拓展旅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保护旅游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证旅游地获得良好的效益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策划的基本任务则是:针对明确而具体的目标,通过各种创造性思维和操作性安排,形成游憩方式、产品内容、主题品牌、商业模式,从而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或全面提升和延续老旅游产品的生命力,或建构有效的营销促销方案,并促使旅游地在近期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对规划的置疑与策划的作用

由于中国的旅游规划还非常年轻,规划的编制标准尚未成熟,市场较为混乱,因此,出现了业界对旅游规划极大的置疑。

可以说,传统的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走到了尽头。

、旅游规划的困境

旅游规划编制已经普及到县、甚至乡镇。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提出,旅游规划不能指导产业的发展,不断的要求修编。修编后发觉,仍不能解决招商引资、营销促销、景区经营等实际问题。

其实,这是由于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一、规划不能跟上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二、委托方对规划的错误理解。

规划本身存在的问题:规划单位的资质、能力有限、顾忌成本、基础资料不详细等导致规划深度不足,定位不准等。旅游规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事旅游规划单位也随之增多,市场竞争因而变得激烈,导致了旅游规划低价竞争的出现。县级规划普遍价格已经被压低至20万甚至更低,低价竞争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规划的深度降低,规划单位因为顾忌各种成本,无力投入资金、人力进行市场调查;无暇与周边竞争区域进行差异化比较;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对产品进行策划以及对其可行性进行细致的评估。忽略了上述因素便导致规划偏重于原则性的套话、空话,好比医生告诉病人你病了,身体不好,但是病人想要知道到底哪里有问题,该怎么治,却无从下手。这也就是现在规划中虽然可能没有方向性的错误,但是也找不到指导性、操作性的内容。

对规划的误解:要求规划完成其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针对细分市场的营销方式、对不同景区游憩方式的设计、对旅游收入模式的设计、对全套产品的策划或者更有甚者说用规划怎么来指导近期操作等问题,都是规划所不要求解决的,因为规划的使命并不在于此。

误解可以消除,但是问题总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旅游策划!

、规划做硬件,策划做软件

现今先进的思想强调的更多的是旅游的两划,是指对旅游城市建设进行系统整体规划的同时也要进行系统地策划,而且策划要在规划之前。旅游规划就是相当于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围绕硬件来做,而策划则是在生产该产品之前的软件设计。要使旅游业得到健康、顺利的发展,既要抓硬件又要抓软件,软件启动硬件,软件决定硬件。

软件的重要性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方面,对硬件的大量投入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投资几千万甚至上亿不见效果已经不算什么,但是花十几万搞软件,比如韶山的故居,硬件就是一栋农村的旧房子,而的影响就是软件,这个软件就决定了其旅游的发展。另一个方面,现今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和对市场需求的满足较多的依赖于软件的开发,也就是开发人文旅游资源和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等。第三个方面是因为旅游行为的特殊性,旅游景点所在的位置、旅游建筑等都是静态的,它不可能搬动,而静态的旅游要用动态的方法来进行推广。旅游城市要能充分挖掘景区的服务功能,通过不断变换景区的活动内容,推出新主题,延长产品寿命来推动旅游,让每位顾客感受到山水依旧,感受常新。这些都是可以看出旅游发展对软件的严重依赖性,也体现出了软件的重要性。

三、用好策划、发展旅游

由于人们对旅游规划的认识远较旅游策划要深入,而对如何运用旅游策划来实现工作目标不是十分清晰,我们特以规划为参照,说明旅游策划的运用:

、规划前的策划--总体策划

在规划之前导入总体策划,可以解决目前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深度进行市场研究,准确定位市场、定位主题、定位形象、确立核心吸引力;

)拟合资源与市场,大胆创意,形成表现吸引力的产品形态;

)运用韬略,建构战略,并落实为战术和行动计划。

在旅游规划之前要有策划的介入,首先针对目的地或景区面临的症状进行望闻问切,查出病因,决策采用何种治疗方法,其次才是通过规划部署治疗方案。也就是首先寻找资源与市场的结合点,制订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构架及产品基础;对目的地的资源进行整合,推出有旅游

地自身特色且为客源市场所接受的整体形象,也就是形象策划;对形象有了定位之后,就可以针对细分的目标市场制订营销方案;在对旅游目的地进行上述策划行为之后,旅游规划就有了编制的依据,并且通过规划确定其发展目标;落实形象诉求、开发格局、产品结构;对产业链、政策资金、基础设施、执行措施等进行配套。并经过政府审批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这样的步骤来开发旅游,保证规划有了依据,策划有了落实,策划先行的规划才从根源上避免了现在规划中存在的战略目标依据不足、客源市场分析不够详细、形象设计不到位等问题,促使规划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更为紧密,使规划变得更具时效性、直接性和指导性。、规划后的策划――深度策划(项目策划、营销策划、招商策划、融资策划)

我们往往会发现,规划完成了,但没有形成具体可进行招商引资的项目,没有形成营销的具体战略战术及行动计划,没有开发运作的具体步骤。怎么办?

特别是由一些粗糙空洞的言词堆砌起来的规划,甚至不能解决规划应该解决的问题,又怎么办呢?

我们认为,一个好的规划,必然要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但由于规划的任务在于把握规划地长期的发展目标,涉及产业配套,用地控制与平衡等方向性的大问题,存在操作性上的空缺。这是,需要进一步进行策划,来将规划的大理念,转变为产品、项目、行动计划。依托策划报告,就可以编制详细规划,进行建设了。

1、落地策划

规划的期限最少也有15年,性质要求其不可能对整个规划期的发展进行详细具体的安排,即使对近期(3年-5年)有了较为具体的说明,但是其分量远远不能用来指导实践。这也就是规划拿得起放不下的地方。委托方对照规划中的近期重点项目章节是无法进行细化实施的,即便是对重点项目进行编制详规,其项目也是依据总体规划而来,只是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设计,并没有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是否创造了新奇的游玩方式,是否带给游客全新的旅游体验,是否营造了独具吸引力的营销宣传策略等等这些问题都没有涉及。例如我国现在3000多个主题公园仅有10%盈利,1000多个亿的不良资产躺在主题公园的现状就说明,题材趋同化、主题创意缺乏独特个性和商业感召力等这些先天性缺陷是最大的祸根,而创造性思维封闭或缺乏创新能力是现状规划发展的瓶颈。这里要说的是,针对单个旅游产品,策划要比规划切实的多,有力的多,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决定了规划一个景区而其生命力还没有它的规划期长,而策划更针对于近期设计出符合游客口味的产品,通过最出位的营销方式讲这种产品宣传给游客,用最合理的收入模式促使游客在这里高高兴兴的花钱……这些都是规划所反应不及的。策划能立刻带动经济效益的增长,当游客口味发生变化时,策划又能灵活的调整,同一个舞台可以迅速上演不同的戏,这就是策划的优势所在。

2、营销策划

没有专业的品牌规划,没有准确的品牌定位,没有鲜明的品牌形象,没有震撼的品牌口号,没有整合的品牌传播,这是当前旅游企业策划缺失的种种表现。从具体表现看,企业大多混用马踏飞燕、地球、ts等标志,没有自己地方特色的品牌标志。宣传资料也是大同小异,往往草草几页纸,行文也比较传统,图文编排呆板,让人看完整个资料,也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很难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归根结底是,虽重视宣传,但没有找到专业的策划设计公司。

在更为个性化的今天,一个专业化的品牌带来的是一种信任,更是不可估量的大规模回报,特别是旅游行为,一个优秀的标识给旅游者的是一种向往,一种怀念,这些特有的感触迟早会发展成为旅游的实际行为。比如美国的象征是自由女神,每看到它一次都会加深一层对它的期盼,潜移默化之中成为了美国的潜在旅游者。经营管理上的策划地重要性虽然不如产品策划那样看上去更为实际,但是它却是一个成熟旅游地的标志。

3、招商融资策划(包装)

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工作,也是一个涉及如何利用资金发展旅游的问题,一个景区的发展到底是依靠全民、全国乃至世界来投资,还是依靠计划拨款、财政恩赐或是银行贷款?规划在对旅游景区的研究中给出了很好的方向,但毕竟规划不是单个项目,无法真正招商引资。由于有了单项策划对规划的分解,使投资者有了投资的机会点,而策划追求商业化盈利的目标,正是符合投资者的利益目的的,策划的创造性思维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应被单项策划通过分解来一步一步实施。策划作为可以马上付诸现实的方案,对规划进行细化、分解,将规划的内容变成可以实施的工作,将定性的东西变成定量的东西,使旅游规划摆脱地平线看得见,摸不着的尴尬局面,配合规划成为指导旅游业发展的实实在在的工作。

4、策划分类

(1)产品策划,产品策划不仅仅涉及到生产什么产品,还包括产品的整合、产品的盈利模式的设计、游憩方式的设计、核心吸引力的打造、投入产出分析、营销模式设计等等。

产品规划方法篇4

要深刻地理解目标成本规划的全过程,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贯穿于整个目标成本规划过程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即如何设计并传递成本压力。目标成本规划中对成本压力的设计与传递的过程可用图3来表示(略)。

(一)可允许成本的设计与信息传递

目标成本规划的第一个过程为市场驱动的成本规划,旨在确定一个为维护市场竞争地位而需要的一个可允许成本(allowableCost),并通过可允许成本的概念将市场竞争的压力转移到产品设计者身上甚至产品零部件的供应商身上。来自于市场的可允许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可允许成本=目标销售价格一目标边际利润。在确定可允许成本时应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l.目标成本规划开始于制定企业长期销售和长期利润目标,其目的是确保开发设计的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能为企业的长期利润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长期计划的可信度非常重要。这涉及到两个因素:首先,企业应通过仔细分析所有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对顾客和竞争对手的分析)来制定长期销售和长期利润计划;其次,企业只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对任何不切实际的考虑都要予以摒弃。

2.在确定目标售价时应时刻牢记,销售价格能否提高主要取决于顾客对产品追加价值的看法,这些追加价值或来自于产品的功能或性能的提高,也来自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开发设计的新产品只有在功能或质量上不但超过了旧产品,而且超过了竞争者的同类产品时,才可以提高售价。另外,考虑到目标定价在整个目标成本规划中的重要性,企业也应十分谨慎地制定尽可能切实可行的目标售价。

3.确定目标边际利润的目的是要确保企业长期利润计划的完成。设置边际利润的通常方式是紧紧依托旧产品的实际边际利润,然后根据市场的变动情况进行调整。譬如,日本的尼桑公司采用这种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确定售价与利润的关系,然后从这种经验关系出发,根据事前制订的目标售价,反过来确定新产品的目标边际利润。这种详细分析的目的就在于设置切实可行的边际利润,以保证企业长期利润计划的完成。要注意的是,如果生产某种产品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或者预计某种产品的售价或成本在其生命周期内会有重大的变化,则企业就应对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获利能力进行谨慎分析,并相应调整目标边际利润。倘若没有这种调整,企业就要承担一定的决策风险,有可能生产在其生命周期内没有足够回报的产品。

设计可允许的成本的目的是为了向产品的设计者和产品零部件的供应商传递来自于市场的成本压力的信号。但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可允许成本的计算是以企业自身切实可行的长期利润目标为基础,因此:①可允许成本只表示企业有什么样的竞争方向,并不能做为衡量企业与其竞争者的竞争实力大小的基准。要使可允许成本有这种作用,就必须设置以同行业最先进的获利能力为基础的目标边际利润;③可允许成本的计算并没有考虑产品设计者以及产品零部件供应商降低成本的实际潜力,从而不能保证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与代表着市场压力的可允许成本完全相吻合。

(二)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设计及其信号传递

在目标成本规划的第二个过程,产品设计者应干方百计地在可允许成本的水平上开发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但事实上,产品设计者并非总能成功。因此,在给定的企业能力和零部件供应商的条件下,设计出的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往往是对可允许成本有所放大的结果。计算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的公式为:产品层次目标成本=现行成本一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

新产品的现行成本指的是在没有采取任何降低成本的措施,并且对新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变化情况予以调整之后的现行制造成本。这个数字完全是通过经验估计而来的。之后,就可以通过总工程师、产品设计者和主要的供应商等方面人员的协同努力来确定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的数额。仅就产品的设计者而言,有几种工程技术可以帮助设计者降低成本,如价值工程(Ve)、生产组装线的设置(DFma)、质量功能分解(QFD)等等。Ve是一种综合的使顾客价值最大化的产品设计方法,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产品的功能。相对而言,DFma在节省成本方面更注重改进产品的生产或组装方式,同时保持产品的功能水平。QFD是一种老方法,用来保证顾客的需求至上。由此可见,在目标成本规划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和市场可允许成本的差距,企业不但常常把技术与生产程序推向一个极限的位置,还必须在其它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如与供应商进行零存货安排等等。

如果产品设计不能够实现市场所允许的成本,企业的长期利润就会下降,由此说明企业没有达到竞争环境所要求的效率水平。此时,若将现行成本与可允许成本之间的差额看作是成本降低的总目标,而把成本降低的总目标与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之间的差额定义为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的话,以下几个问题就值得特别注意:

1.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的规划不能过大,否则就表明新产品不值得开发。

2.如果不影响新产品的开发可行性,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的规模也不能过小,否则会使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过大,从而有可能使得有关人员面对过度的成本降低目标,导致生产力的崩溃,并最终使得目标成本规划系统失灵。

3.在新产品值得开发的前提下,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和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都将作为对供应商施加压力的依据以及进行成本控制与业绩考评的依据。

4.在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的规模适宜的情况下,该目标将给予产品设计者和企业的供应商一种额外的压力——即在下一代产品身上应将这种潜在目标转化为可实现的目标。如果企业在下一代产品身上不能做到这一点,则企业将不再具有足够的竞争力。

(三)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的设计与信号传递

企业一旦确定了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就可以衍生出该产品各零部件的目标成本。对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进行规划可以将来自于市场的竞争性成本压力明确转移到供应商身上。这个过程的目标成本规划只所以很重要,是因为现代企业大都是水平式而非垂直式的集合体。这种企业一般向企业外部而不是内部购买大部分的原材料和部件。

要进行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首先要将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分解到产品的主要功能层次上。比如,汽车的主要功能部分包括:引擎、冷却系统、空调系统、传动系统以及音响系统等等。然后,再由总工程师负责设立每一个主要功能部分的目标成本。各功能部分目标成本的确定通常是通过总工程师与设计小组成员进行广泛的协商而完成的。一般来说,企业要以以往的成本降低率水平为基础来制定这些主要功能的目标成本。一些企业采用相对简单的经验归纳法确定成本降低目标,而另有一些企业采用了更复杂的方法,如功能分析法和生产能力分析法等等。一些日本企业在制定功能层次的目标成本时,还会因安全性考虑设置一种“生产管理的缓冲数”,目的是为了允许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因某种设计问题所导致的一些少量的成本超支。如同对待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那样,这个缓冲数的规模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企业一旦确定了主要功能的目标成本,就可以适当地将其分解为组件或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目的是为了对主要的外购零部件设立一个合理的购买价格。一般来说,将功能层次的目标成本分解至主要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可以由各功能设计小组负责完成,每个设计小组负责实现其自身的预期成本降低目标,对零部件、原材料种类的设计以及制造程序的设计都由他们自行处理。总工程师只是偶尔指定某些特定部位,特别是高成本部位的成本降低目标。

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设定以后,成本压力的一部分将最终传递给零部件的供应商。如果供应商的报价太高,企业便可以和供应商进一步协商直到达成某种协议。如果达不成协议,则表明该供应商可能不具有竞争力。另外一种情况是,在目标成本规划中,如果供应商通过积极的努力提出的报价低于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企业可给予供应商一些额外的回报,从而与供应商建立一种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而且,即使供应商的报价并不比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低(假设刚好等于),但与以前的报价相比降低了较大的幅度,企业也应给予供应商适当的鼓励,以便企业在开发另一种新产品时,因新产品的零部件成本还将面临不断降低的压力,从而要求供应商不断地予以配合。

四、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

1996年在全国推广的邯钢经验,归纳起来有两条,即“模拟市场”和“成本否决”。所谓模拟市场,指邯钢只是采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来“模拟”确定内部转移价格,“模拟市场”并不是为了对内部单位作出最佳的“外购抑自产”的决策,而是为了全公司齐心协力地得到更高的利润(韩李瀛与杨继良,1998)。邯钢“模拟市场”的具体过程为,首先以钢材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减去税金和目标利润之后为钢材的目标成本,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即为全厂应挖掘的潜力。班组再把指标落实到人,形成一个以保障全厂目标利润为中心由十几万个指标组成的成本控制体系。这个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与厂内各部门和个人密切相关,成为一个严密的责任网络。这样,由于目标成本的测算是以市场价为基础的,是客观存在的,市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如果分厂、班组或职工对下达的指标有异议,他们可以找市场去核实,而不必去找厂长讨价还价(王世定与李润等,1997)。

邯钢经验的第二个特点是“成本否决”。也就是说,无论其它指标完成得再好,只要突破了分配给分厂、班组或个人的目标成本,工资和奖金就要受到影响。这样,邯钢就树立起了“成本权威”,并将成本作为影响、诱导和矫正人的行为的杠杆(刘小明、于增彪和刘桂英,1998)。

从对模拟市场的引入过程来看,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中出现的“目标利润”和“目标成本”的概念与方法是非常相似的。因此,有的学者认为,邯钢创造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法,是“成本策划”法在我国已经萌芽的证例。其市场、倒推、全员、否决的基本模式与成本策划活动程序基本相同,各个环节的指导思想实质卜也同‘“成本策划”的观念完全一致(王寅东,1998)。而我们认为,邯钢经验虽然在某些做法上与目标成本规划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相类似,但两者在本质匕并不是一回事。理山如下:

1.邯钢经验是在首钢等其它企业早已实行的一套内部核算经验的基础上,添加了“模拟市场”和“成本否决”的内容(杨继良与徐佩玲,1997)。添加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有效的以成本作为控制和业绩评价标准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换言之,“模拟市场”和“成本否决”的引入是为了更有效地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不可否认,邯钢经验所采取的控制标准直接来源于内场而非企业的内部,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从根本上说,邯钢经验就是美国的“泰罗制”,邯钢经验的“成本否决”就是“泰罗制”的标准成本制度,它们主要用于提高生产或作业效率。因此,邯钢经验不适合那些产品没有市场或销路有问题的企业刚小明、于增彪和刘桂英,1998)。与此相对照,目标成本规划的根本目的却是帮助企业开发与设计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或者对原有产品的功能或性质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因此,虽然在目标成本规划中也用了“倒推”的概念,即将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分解到功能层次直至零部件层次,与邯钢经验中将来自于市场的目标成本采用倒推的办法分解到分厂、班组或个人的具体做法相类似,但分解的目的和前提条件是大相径庭的。另外,虽然目标成本规划过程中所确定的各个层次的目标成本也可以作为在产品投产以后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依据,但就目标成本规划的本意而言,其落脚点却完全是事前控制的概念。

2、按照我们对目标成本规划法的理解,与其说该方法是为了对成本进行规划,倒不如说是为了对产品进行规划。而邯钢经验却与产品规划毫无关系。

3.邯钢经验中含有全员参加这个特点,指的是各分厂、班组和个人都面临着一定的目标成本的压力。邯钢经验中的个人的确关系到了企业的策划。设计、供应、生产以及销售等各个部门中的每一个人,从而形成了全员参加的特点。但在目标成本规划中,虽然为了确定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也关系到了一个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因为要对各个部门中有可能发生的与规划中的产品有关的成本提前进行估计),但目标成本规划过程所涉及的人员主要是联合开发与设计小组中的成员,而不是整个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因此,就邯钢经验和目标成本规划而言,“全员参加”的含义完全不具备可比性。要说明的是,按照日本和欧美企业的经验,在目标成本规划中,联合开发与设计小组中的成员应来自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营销和会计人员),但组长却无一例外地由工程师所担任。

4.由于目标成本规划的落脚点在于事前管理,故此,对成本管理实际成绩的评价不可能成为目标成本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邯钢经验中“否决”的概念就与目标成本规划无关。

5.在目标成本规划的三个过程中,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过程起着枢纽的作用。要完成这个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主要取决于对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如何进行设计,以及如何对与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有关的成本进行把握。而邯钢经验并不涉及开发新产品的问题,该经验的产生是以邯钢大量生产的产品比较标准化、技术规范稳定为前提的。因此,如何改善成本管理,加强对成本的事中管理和事后评价,就成为邯钢经验产生的催化剂。

6.目标成本规划比较适用于制造业(如汽车、精密机械、电器和机械制造业入他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按照市场信息来改变产品设计,不需要另起炉灶。钢铁工业则大不相同,一旦确定了产品方向和生产流程,就很难改变,除非另觅投资,大量更新设备,以创造新的、大量出现需求的、能创造更多“净增值”的产品(韩季瀛与杨继良,1998)。而在国内对邯钢经验的大量介绍和总结中,却根本看不到邯钢在产品设计的改良方面是如何有所作为的。

7、根据日本企业的经验,目标成本规划要实施成功,最关键的因素除了市场定位和如何设计产品的功能与质量之外,就是如何与其它相关企业一道,找到共同降低成本的途径。而对邯钢经验的大量介绍也绝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产品规划方法篇5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装配规划;综述;虚拟现实;软计算;协同装配

装配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产品功能的主要过程。毕业论文装配成本占产品制造成本40%~50%,装配自动化一直是制造自动化中的瓶颈问题。装配规划是在给定产品与相关制造资源的完整描述前提下,得到产品详细的装配方案的过程,对指导产品可装配性设计、提高产品装配质量和降低装配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产品的装配规划通常需要得到零部件的装配序列、装配路径、使用的工装夹具和装配时间等内容[1]~[3]。

较早的传统装配规划采用人工方式,工艺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文档,通过分析产品装配图中零件的几何形状和位置关系,必要时再和设计人员进行讨论,进一步明确设计者的真正意图,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规划出产品的装配方案。这种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且难于保证装配方案的经济性。

随着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和并行工程ce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方面对装配相关的设计技术提出了计算机化的要求,以提高和产品开发过程中其他环节的集成化程度。另一方面要求装配方案的优化以降低成本和缩短规划时间以加快产品开发进程。受“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两方面的影响,80年代初,出现了对计算机辅助装配规划(computeraidedassemblyplanning,caap)技术的研究。到目前为止,caap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了4种代表性的方法,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及方法的特点,笔者将其归结为经典装配规划方法、虚拟装配规划方法、装配规划软计算方法和协同装配规划方法。

1经典装配规划方法

早期caap的研究侧重于装配序列的规划,以产品cad装配模型为基础,硕士论文一般采用几何推理的方法,通过产品装配建模、装配序列推理和表达以及装配序列评价和选择为产品面向装配的设计和装配工艺规划提供指导和支持,其过程通常如图1所示。

1.1产品装配建模

产品装配模型是装配规划的基础,为装配规划提供装配体和零部件的相关信息。常用的装配信息表达模型可分为图模型和矩阵模型。法国学者bourjauct提出了联系图模型[4],将零件之间的物理接触关系定义为联系即装配关系,图中的节点对应零件,边表示所连接的零件间至少有一种装配关系。关系模型[5]进一步区分了零件之间的接触关系和联接关系,图中包含3种实体类型:零件、接触和联接,边表达了实体间的关系。产品等级装配模型[6]将装配体看成具有层次结构性,即装配体可以分解为子装配体,子装配体又可分解为下级子装配体和零件的集合,以此表达产品的装配组成。

矩阵比图易于计算机表达和实现。dini和santochi[7]利用干涉矩阵、接触矩阵和连接矩阵表达产品,干涉矩阵描述了零部件间沿坐标轴方向装配时相互间的干涉情况,接触矩阵描述了零部件间的物理接触状态,连接矩阵描述了零部件间的连接类型。为减少矩阵的数量,huang[8]等把6个干涉矩阵合并为一个拆卸矩阵,集成的表达零部件间沿坐标轴方向的干涉情况。

1.2装配序列推理和表达

基于联系图模型,bourjauct采用人机交互“问答式”方法获取装配优先约束关系[4],医学论文随后defazio和whitney[9],baldwin[10]等人的工作进一步较少了需要由用户回答问题的数量,然后通过对装配优约束关系进行推理得到联络建立优先关系的层次模型表达产品的装配序列。

“割集”法是基于拆卸策略的装配规划中通常采用的图论算法。homemdemell和sanderson[5]通过对产品联接图进行缩并,利用“割集”算法对联接图进行循环分解,生成所有可能的子装配体,直到不可再分。并提出了装配序列的and/or图表达方法,图中的节点对应装配过程中的子装配体或零件,超弧表达将子装配体或零件联接在一起形成更大子装配体的装配操作。因为“割集”算法的计算复杂性为o(3n)(n为零件个数),因此,对于复杂产品的装配顺序规划存在指数爆炸问题,这是难以让人接受的。

1.3装配序列评价和选择

装配序列的选择对装配线设计、装配成本、装配设备选择有很大影响,职称论文而评价是选择的基础。装配序列的评价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因素[11]~[13],定性因素主要考虑的有装配方向换向的频度、子装配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装配操作任务间的并行性、子装配体的结合性和模块性、紧固件的装配、零件的聚合等。定量因素主要考虑的有整个装配时间(包括子装配体的操作时间、运输时间等)、整个装配成本(包括劳动成本、夹紧和加工成本)、产品在装配中再定位的次数、夹具的数目、操作者的数目、机器人手爪的数目、工作台的数目等。

更多的经典装配规划方法研究文献可以参见texasa&m大学wolter教授的“assemblyplanningbibliography”[14],其中收集了自1980年起近15年经典装配规划方法的相关研究。经典方法一般表达出全部的序列解空间,这使它可能从中找出最优的装配序列,但随着产品中零件数量的增加,解空间的组合爆炸给序列的存储、选优带来极大困难;且序列的几何推理方法不易融入人类的装配知识,难免产生众多几何可行但工艺不可行的序列结果。

2虚拟装配规划方法

虚拟现实技术为装配规划的“人-机”协同工作提供了契机。虚拟装配是指由操作者通过数据手套和三维立体显示设备直接三维操作虚拟零部件来模拟装配/拆卸过程,无需产品或支撑过程的物理实现,通过分析、先验模型、可视化和数据表达等手段,利用计算机工具来安排或辅助与装配有关的工程决策[15]。虚拟装配过程中,人机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即人通过直觉/装配经验和知识决定产品的装配过程,但不能精确地判断当前所有可能装配的零件,也不太可能准确判定装配某一零件后装配体的稳定性等因素,而通过一定算法和规则实现的机器智能刚好弥补人的不足。虚拟装配方法得到的不仅仅是零件的顺序,还可以包括零件路径、装配工具、夹具和工作台等信息。图2为虚拟装配规划的工作步骤。

国外虚拟装配规划的研究以沉浸式虚拟装配环境vade[16],[17](virtualassemblydesignenvironment)为代表,英语论文通过建立一个装配规划和评价的虚拟环境来探索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制造的潜在技术可能性,为机械系统装配体的规划、评价和验证提供支持。在虚拟环境中,利用提取并导入的cad系统产生的装配约束信息引导装配过程;通过引入了质量、惯性和加速度等物理属性,基于物理特性进行装配建模,逼真地模拟真实装配环境;支持双手的灵活装配和操作;记录虚拟装配过程中产生的扫体积和路径信息并可进行编辑;建立了工具/零件/人相互作用模型,支持装配工具在虚拟装配环境中的运用。

国内管强等[18]将虚拟现实技术与面向装配设计的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虚拟环境下的面

向装配设计系统(virdfa)。万华根等[19]建立了一个具有多通道界面的虚拟设计与虚拟装配系统(vdvas),通过直接三维操作和语音命令方便地对零件进行交互拆装以建立零件的装配顺序和装配路径等装配信息。在面向过程与历史的虚拟设计与装配环境(virdas)中,张树有等[20]通过识别装配关系进行装配运动的导航,实现虚拟拆卸/装配顺序规划、虚拟装配分析。从集成的观点出发,姚?等[21]提出面向产品设计全过程的虚拟装配体系结构,从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和装配工艺设计3个层次上分阶段地对产品可装配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田丰等[22]提出一个面向虚拟装配的三维交互平台(vat),简化了虚拟装配应用系统的构造,便于应用的快速生成。

应用虚拟现实环境开展装配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工具。但是,虚拟环境的构建需要较大资金的软硬件投入,另外,虚拟现实技术本身(如图形的高速刷新)及其相关硬件技术(如力触觉设备)的不成熟使得虚拟装配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3装配规划软计算方法

1994年,zadeh教授将模糊逻辑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软计算方法(softcomputing)[23]。软计算以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概率推理为基础,不追求问题的精确解,以近似性和不确定性为主要特征,所得到的是精确或不精确问题的近似解。为避免组合爆炸同时又能得到较优的装配规划方案,近来,基于建模、表达和寻优一体化的装配规划软计算方法得到广泛关注。

3.1装配规划神经网络方法

神经网络是模拟人类形象思维的一种人工智能方法,它是由大量神经元广泛互连而成的复杂网络系统,留学生论文单一神经元可以有许多输入、输出,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连接的权值体现,神经元的输出是其输入的函数。若将优化计算问题的目标函数与网络某种状态函数(通常称网络能量函数)对应起来,网络动态向能量函数极小值方向移动的过程就可视作优化问题的求解过程,稳态点则是优化问题的局部或全局最优解。

hong和cho[24]用于机器人装配顺序优化的hopfiled神经网络中,考虑装配约束、子装配体稳定性和装配方向改变等因素建立网络的能量方程,基于优先约束推理和专家系统提供的装配成本驱动网络的进化方程得到优化的序列。但由于神经网络缺乏全局搜索能力,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法容易产生不优化的装配顺序,且常常只能得到一个局部最优的装配序列。另外,参数选择和初始条件对网络的灵敏度影响大;神经网络在应用前须进行训练,而训练时要由专家提供较多可行的顺序作为样本。而样本可能是针对某种类型的产品,对其它类型的产品则不一定适用,该方法的应用范围窄。

3.2装配规划模拟退火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源于固体退火思想,将一个优化问题比拟成一个热力学系统,将目标函数比拟为系统的能量,将优化求解过程比拟成系统逐步降温以达到最低能量状态的退火过程,通过模拟固体的退火过程获得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saeid等[25]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装配序列规划时,根据产品装配模型获得装配优先关系,将装配过程总装配时间和重定向次数运用多属性应用理论组合成单一目标函数,作为装配序列优化的评价函数。hong和cho[26]将装配约束和装配过程的成本映射为装配序列能量函数,利用模拟退火算法使装配序列能量函数扰动地逐步减小,经过多次迭代,直到能量函数不再变化为止,最后得到具有最小装配成本的装配序列。作者将该方法应用到一个电子继电器装配体上,并将其性能与利用神经网络[24]的装配规划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基于模拟退火的装配序列优化方法可以产生较好的装配序列并且在运算时间上优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模拟退火算法具有较强的局部搜索能力,并能使搜索过程避免陷入局部最优,但模拟退火算法对整个搜索空间的状况了解不多,不能使搜索过程进入最有希望的搜索区域,从而使得算法的运算效率不高。

3.3装配规划遗传算法

在众多软计算方法中,遗传算法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工作总结遗传算法是模仿生物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的随机搜索算法,它将问题的可能解组成种群,将每一个可能的解看作种群的个体,从一组随机给定的初始种群开始,持续在整个种群空间内随机搜索,按照一定的评估策略即适应度函数对每一个体进行评价,不断通过复制、交叉、变异等遗传算子的作用,使种群在适应度函数的约束下不断进化,算法终止时得到最优/次最优的问题解。图3为装配规划遗传算法的一般流程。

装配规划遗传算法的研究重点集中于设计装配序列的基因编码方式以包含更多的装配过程信息、设计基因操作的形式和改进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上。lazzerini等[27]的分段编码遗传算法中,将染色体分为3段编码,第1段表示参与装配的零件编号,第2段表示零件的可行装配方向,第3段表示装配工具,从而使染色体包含了部分工艺信息。为了提高算法的性能,文中将装配体分解为子装配体进行装配,减少了参加装配序列规划的零件数目;guan等[28]采用基因团编码方式,一个基因团表达一个零件的装配操作,由被装配零件号装配元、装配工具装配元、装配方向装配元和装配类型装配元组成。在扩大采样空间选择下一代种群的基础上,通过交叉和多层次变异实现装配序列并行优化。廖小云和陈湘凤[29]在装配序列规划遗传算法中设计了复制、交叉、变异、剪贴和断连5种遗传算子寻找装配序列优化解。在smith等[30]的增强型遗传算法中,选择下一代个体并不完全依靠适应度,而是先把一定数量较优的个体复制到下一代,将适应度低但几何可行的序列用于继续产生序列,直到满足下一代种群中序列个数的需求,从而使算法能跳出局部最优点,在全局范围内搜索最优解。

理论上,找到全局最优装配序列要求参加演化计算的种群规模要足够大,迭代次数要无限

多,但在计算资源和时间限制下是达不到要求的。因此,遗传算法求解装配规划问题的效率和结果依赖于初始种群规模及其质量、遗传算子及其操作概率等因素。

4协同装配规划方法

装配体作为实现产品功能的载体,零部件可能由不同的企业设计,零部件和产品可能在不同的装配工厂完成装配过程,因此需要设计团队的协同工作和决策以保证装配质量和降低装配成本。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缩短了异地人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为实时的“人-机-人”协同装配工作提供了可能。

wisconsin-madison大学[31]提出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化装配(e-assembly),探讨在internet/intranet上利用3d模型进行协同虚拟装配和拆卸的方法论和工具,拟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3d交互可视化、协同装配/拆卸/维护/回收等。目前已开发了motive3d系统,利用synthesizer模块可以交互/自动进行产品的装配建模和规划,visualizer模块为用户在web平台上提供装配序列规划结果的可视化仿真,但缺少交互修改、调整功能。在ats项目[32]实施中,为了向异地的开发人员展示装配设计和装配规划结果,尝试利用vrml作为可视化工具,一方面供设计团队浏览零部件设计,另外将装配模型用文本编辑软件进行编辑,生成装配序列的vrml仿真文件,供异地的设计团队实时进行评价和提出修改意见。但手工编辑文件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达一周,而且每次设计修改后都必须重新编辑;同时,仿真文件仅具有浏览功能,不能进行交互修改。

web环境下的协同装配规划方法[33]采用协同工作环境下的装配建模、装配规划任务分配和装配序列合成等技术,通过对复杂产品装配规划问题的分解,即降低了单机规划工作模式的复杂度,又便于集中不同地域多专家的装配知识和经验进行装配规划方案的协同决策。面向协同广义装配[34]通过确定装配子任务编码方法、装配人员评价指数和制定协同装配协议,以vrml为产品模型载体实现协同装配系统。在装配知识和规则的支撑下,支持局域网内多用户实施产品预装配、验证零部件可装配性,相关的装配人员能够协同讨论装配方案。web环境下3d交互装配可视化仿真结构是一个符合开放技术标准的可视化装配系统[35],它基于vrml-java实现装配场景的动态生成、装配控制、碰撞检测以及装配过程的动画回放等功能,目前完成了基于“堆叠”思路的装配验证方式。但该系统属于单用户系统,不能支持多用户的实时协同装配工作。

5结论与展望

caap的研究在理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工业界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相对而言还很少,这说明该技术距离工业实用还存在较大差距。装配规划是一个经验和知识密集型的工作,同时又与具体行业和产品有紧密的关系。经典装配规划方法的精确推理在保证序列的几何可行性方面具有优势,而软计算技术能够将人的模糊知识融入规划过程中,使得结果具有更好的工艺可行性,两者的适当结合将有利于模仿人类装配专家的实际装配规划过程,从而得到合理的装配方案。

跨地域、跨国家的网络化、协同化产品设计和制造新模式的形成使产品装配成为一个需要协同工作和决策的问题。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基于网络的协同装配决策平台和虚拟环境,支持异地多人员协同装配方案决策将是新形势下装配规划研究的新趋势。参考文献

[1]苏强,林志航.计算机辅助装配顺序规划研究综述[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9,18(6):1006~1012.

[2]石淼,唐朔飞,李明树.装配序列规划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4,31(6):30~34.

[3]牛新文,丁汉,熊有伦.计算机辅助装配顺序规划研究综述[j].中国机械工程,2001,12(12):1440~1443.

产品规划方法篇6

而且,恰恰是规划不能达到的地方,策划解决了实际操作所提出的问题。

一、旧规划体系与“以产品为核心概念的规划体系”

旅游规划,已经成为政府管理旅游产业和区域旅游开发的主要工具。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县级城市及大部分旅游区,都已经编制了旅游规划,这是中国旅游产业可喜的进步。

现有的规划体系,主要是确定要素布局及配套的整体关系,但不可能按照项目运作的要求进行深度挖掘、创意与整合;恰恰是规划不能达到的地方,策划是解决实际操作问题最好的钥匙;这些实际操作问题主要是:产品(或项目)、形象与营销、促销活动、可行性(投资评价)、招商引资、融资、开发管理。

《旅游规划通则》指出:“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旅游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简单概括,现有的旅游规划是围绕产业发展目标进行的要素布局与配套安排。

我们认为,旅游产业是在交通等公共条件与设施基础上,由旅游企事业主体提供服务性产品而构成的。适用的产业规划,不应该仅仅从横断的要素进行研究,最重要的是,必须研究产品,研究企事业主体如何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市场、交通等等要素进行整合与创造,形成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规划还有另一种编制方式,即以产品为核心概念的方式。首先通过对资源于市场的整合,形成关于产品及产品体系的结构,以主力产品为中心,构筑产业配套结构,可以建立起一个更加适用合可以操作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形成区域规划定位与目标。

从我们的观点来看,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市场、交通,都是产品策划的资源基础和环境要素。只有将这些要素整合成为产品,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区域的产品谱系,根据产品,提出投资规模要求,进行产品配套,预测区域市场目标,建立以公共设施配套与产品开发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没有产品,就意味着要素布局与配套缺少主体的保障和实现的机制。

通过规划,资源并不能变成产品;即使编制了修建性规划,修建出来,也只能算是一种半成品;还没有成为完整的产品。

这就是目前很多旅游机构编制规划后,不得不将规划束之高阁的原因。

规划起于资源;规划的编制从资源开始,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也是从地理学的旅游资源研究形成起来的;以区域自然及人文资源为基础,成为了编制旅游规划的基础思路。

从开发旅游资源的历史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资源利用期、资源开发起步期、资源全面开发期、资源深度挖掘期、后资源开发期。我国旅游产业起步于80年代初,95年以后进入资源开发的起步期,目前已处于起步晚期和全面开发初期。从具体的资源开发过程来分析,用以上的五阶段划分方法仍然完全适用,即仍可分为从原始利用,直到后开发的五个阶段。

然而,我国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东部,特别是南方,由于资源的有限,高度发展的市场催动了旅游产品的另一个发展方式:由市场需求决定的非资源型人造旅游产品(锦绣中华、欢乐谷、航母等)的快速发展。[1]

于是,有了旅游学上市场派的声音,有了地理派与市场派的争论。

我们的观点认为,就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而言,旅游发展的目标与战略,是由旅游资源与市场共同决定的,而资源与市场的结合点,是产品,特别是产品的定位与成型,产品的调整与改造。

比如:没有博鳌论坛,我们不可能正确规划出琼海的旅游战略;没有中视基地,无锡旅游又如何去规划;没有将瓷艺转化为瓷艺旅游的产品,景德镇又怎样成为旅游目的地?规划最重要的,除了公共设施的条件及发展战略外,是运作主体必需清晰把握的产品整合与实现机制。

对于“以产品为核心概念的规划体系”而言,策划,理所当然是规划的一部分;但按照目前的规划体系,策划不被包含,策划是策划,规划是规划。

当目前的规划尚未建立起以产品为核心的编制体系时,策划,就成为规划最好的补充!

二、“玩法”与产品策划的创造性

在同样的资源与市场要素的条件下,产品,可以有多种多样可能的形态。我们可以以资源为对象,进行产品设计,比如独特的自然资源,它本身就是观赏对象;我们也可以以资源为背景,进行产品设计,比如度假村、高尔夫球场;我们还可以完全“无中生有”,比如主题公园。

产品的定位,包括五大定位:市场定位、主题定位、形象定位、游憩方式定位、商业模式定位。完整的旅游产品,应该有明确的游憩方式、和相对清晰的商业模式。

与定位相对应的,是创意过程。

定位不仅仅需要整合各种要素,从中挖掘出对应市场的最大吸引力因素;定位更需要创造,为产品注入新的内涵,包括主题、形象、游憩方式、商业模式等不同的方面。

就对观赏性资源的产品化改造而言,创造性设计就非常重要;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充分体现。人体工程设计、情境设计和体验设计是观赏方式设计的主要技术。

人体工程设计:以人与自然相适应为基础,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安排最适于人体的观赏及游乐方式;以最适合于人体步行、站立、座息、游走及观赏的方式,设计每一个景点的游步道、座椅、观赏点等;

情境设计:对整个景区、每一个景点,设计出观赏角度,利用人文要素,形成审美意境,产生情景交融,情境互动的效果;

体验设计:以人为本,把纯自然的过程,转化为人的参与过程,是人在参与中,体验乐趣,产生新的经历与经验,获得全新的感受。

我们有时把观赏方式游称作为游赏方式;游憩方式不同于游赏方式,尤其包含了休憩的含义,以休闲为核心的娱乐、康体、疗养、休息成为休憩。

游玩方式游不同于游憩方式,玩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玩乐,不一定休闲,可能很累,可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游戏。而游,则包含了外出,行走等出游理念,又包含了登山等康体概念。

总体上说,最大的概念是游玩方式,其次是游憩方式,再次是游赏方式或观赏方式。

对产品策划而言,最重要的是确定游玩方式,又成为“玩法”。创意的最大难点,也是最核心点,就是玩法。

有了玩法,就可以清楚的分析产品的吸引力有多大,吸引什么样的游客,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商业运作的策划。

三、产品体系与规划

1)产品策划

产品策划包括产品定位、游玩方式设计、功能分区、空间布局、景观策划、交通与游步道策划、设施要求与配套策划、环境保护策划、商业模式设计、形象设计、营销策划、投资分期、融资安排、收入预测。【2】

一个区域旅游规划,应该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整合,结合市场、交通、城镇、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形成一批产品,并形成产品体系结构。

2)单元产品、产品集及产品体系

产品体系,是指区域内全部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产品共同构成的整体。单元产品指地域、游玩方式、管理条件等具备相对完整性的,可以独立经营的最小单元。产品集指由一个或几个吸引力中心单元产品及其配套产品共同构成的,在地域上紧密结合,在经营上形成最佳规模的产品群。有几个产品群,构成一个区域的产品体系。

在产品体系中,有1-3个产品群具有最大的吸引力,是区域的核心产品集,其他产品集有的处于补充地位,有的是配套性,有的市场对象较小或局限较大、有的为未来潜力性产品。这些产品集之间,构成一种结构关系,形成产品体系。

3)发展目标与战略

有每个产品的目标及产品体系的构架,很容易整合出区域发展目标。基于产品体系,制定的战略将以产品开发和公共设施开发为基础,结合营销战略,形成综合发展战略。

4)生产力布局及要素配置

依托产品体系构架,可以形成跟适用的生产力布局,其中各要素的配置都依托于公共设施或产品,有明确的承担主体,有清晰的投资及引资操作方式。

5)区域形象与营销战略

区域的形象,往往是以核心产品的形象或大多数产品共有的形象为基础,结合产品的情景、体验及互动方式,进行提炼;凸显区域旅游的独特性和游玩吸引力。

营销战略则是对各产品集营销战略的区域整合,从整个区域出发,依托核心产品的吸引力,以核心产品的营销为主,建立带动模式,同时考虑不同产品的区域及时场细分战略。

6)区域投资与招商

区域投资,依托于产品的投资估算和公共设施的估算,可以非常容易的得出。公共设施需要政府进行投资,产品可以按项目(可以是产品集,也可以是单元产品)进行招商。

产品规划方法篇7

关键词:市场的战略规划;研发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生产布局

一、市场的战略规划

服装加工企业是整个服装链中最辛苦、利润点却最低,如何创造更多的利润?不仅要做好技术研发、精细化管理、成本核算等基本工作,更要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现状做好市场战略规划。

1、公司的核心市场——军品加工市场。军品加工市场跟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有着紧密的结合,我们如何在这些宏观政策的指导下与新生力量抗衡?如何与同是传统加工企业竞争?在战略的规划上需要仍把军品加工市场最为最核心的市场,在战术的布局上以扬长避短、与时俱进为核心指导思想。

2、公司的重要市场——行业服加工市场。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状况(军品加工多为限期供应,需在确保能够完成好政治任务额前提下)、技术力量、人力资源相关内容做出长期的市场规划,在经营战术上应以点带面,先攻省市再克区域,随着国民经济的逐年增长,各行业服不仅仅只是“工作服”,更是行业的标志,行业文化的传递者,因此在设计、板型、工艺上与国际接轨,融入更多的时尚元素。

3、公司的边缘市场——外贸加工市场。以国际时事动态、国际外贸政策、汇率政策等为规划指导思想,需制定出相对动态的市场规划。一个原则:既要有相对稳定的外贸市场,又要有灵活多变的抵制外贸风险的战术。

4、公司的新型市场——广大民众消费市场。“从oem到oDm再到做自己的品牌”,必定是服装企业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对于服装加工企业来讲“品牌市场”是一个新型的未来市场。通过woRSt分析后制定出品牌市场的战略规划。在战术上需要根据消费者群体、年龄、消费方式、消费需求等核心元素,确定出产品风格,产品系列以及营销模式、营销策略。

二、根据市场规划,做好研发规划。

一个消费者最关心的只会是产品,而品牌的影响力、品牌故事、企业文化等又是通过了解产品进而才去关注的,由此可见,产品力才是一个品牌、一个企业最核心的。近年来大家都在搞创新、搞研发,但更多的仍是一种跟随,仍旧在为“madeinChina”服务,其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核心的研发力,没有产品的核心技术,在这一方面汽车等行业尤为显见,所以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价值,更多的利润,研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研发该如何做呢?“只有有了市场规划,才有研发规划,只有有了市场需求,才有产品”所以研发工作是为市场做支撑、做服务,有了这样的思路研发工作就有了方向,在具体的研发规划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根据现有的市场细分,针对性的制定研发措施:

①订单市场(军品、行业、外贸统称为订单市场)此类市场加工企业只需执行与之对应的行业标准,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极易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失去其神韵,容易让顾客怎么都不满意,而加工方却如何都找不出原因,因此在制定此研发措施时,首先,以行业特点、行业需求为着力点。其次,研发人员配备上相对倾向于版型、工艺有优势的人员。第三,充分考虑南、北方也就是区域的差异。第四,明确研究课题、课题带头人、课题进行时、课题绩效考核办法。

②品牌市场。这类市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流行性、因此对国际流行、对时尚的敏锐度有很强的要求,需要经常性的进行市场调研、深入性的研究消费者的需求等等,无论是从设计图稿、版型、工艺单、尺寸规格等均由我公司自己制定,产品符合设计者、消费者的需求成了最核心的优势。因此在制定其研发措施时,首先,以目标消费者为着力点。其次,研发人员配备上不仅要有设计方面的人才,还要有版型,工艺的人员,重点需考虑他们如何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第三,建立灵活机动的绩效考核办法。

2、建立组织结构图。明确各级人员的分工,职责权限以及绩效考核办法,在此组织结构图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是灵活性、激励性,进而更大的发挥每一位研发人员的优势。

3、编写流程图。既要有本部门的协作,更要有同其他部门的协作,尤其是同市场部的合作。产品要是有创意必须要通过三关:产品概念关、商品概念关、沟通概念关。在涉及功能与品质决定、色彩决定、式样选定、规格选定、分量选定和原材料选定等等,所有这些都与需求和竞争有关系,都不只是设计人员能够单独确定的,它必须由市场人员和研发人员共同配合确定。

4、内部管理办法。不论是绩效考核办法还是内部管理办法,均不是人力资源部可以制定出来的,因为这需要长期的深入市场,了解市场,只有了解了市场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才能让管理更好的成为一种激励措施,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根据市场、研发规划需求,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在现在很多服装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规划并没有同市场、研发同步,甚至滞后,究其原因林林总总,但其弊端却显而易见。由于没有更多专业的市场人员,眼看着到手的订单却成为他人囊中之物,由于没有更好的人才规划,营销队伍逐渐出现青黄不接,由于没有更多的营销人员,市场渠道无法打开……再说研发吧,有了很好的项目,可是没有专业的人才去做,没有更多的研发人员做好各种项目的支撑,由此可见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类人才的规划:

1、市场营销人员规划。

2、研发人员的规划。

3、生产管理人员的规划。

4、技术人员的规划。

不仅需要做好人才类别的规划,更要制定出不同的人才引进渠道、晋升渠道、培训规划,这样才可以在企业进行市场扩张时各类人才做好强有力的支撑,才能让大家尽快地成长,才能让每一个人才都能在企业中找到自我价值感、满足感以及成就感。

五、做好生产布局、生产管理、技术支撑,确保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产品规划方法篇8

【关键词】消费税;税收筹划

一、税收筹划概述

1.税收筹划的涵义

本文认为,税收筹划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税收负担降低,而是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甚至税收负担降低反而引起企业价值减少,这样,追求减少税负就毫无意义。国内以刘蓉教授主编的《税收筹划》中观点为代表,认为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在符合国家法律和税收法规的前提下,选择涉税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涉税管理活动。

2.消费税税收筹划的可行性分析

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明文规定的,不仅有税法中规定的减免税政策,还包括对纳税人有利的可以应用的税务处理方法:如折旧方法的选择,税前扣除方法的选择,税收征管方式的选择等;另一方面我国税制的健全发展。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健全,全社会纳税意识不断提高。同时,我国税制与国际惯例逐渐接轨,促使税收筹划研究和从业人员水平提高,使更多纳税人愿意通过税收筹划来降低税负。因此,从长远来看,消费税税收筹划是可行的。

二、消费税税收筹划具体方案

1.对消费税计税依据进行筹划

按照消费税法基本规定,消费税计算主要有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及从价从量复合计征三种方法。一是包装物的筹划。消费税相关规定:应税消费品连同包装物销售的,如果包装物不作价随同产品销售,而是收取押金,押金不应并入销售额中征税。包装物如果不作价随同产品出售,那么企业就可以在包装物商节约消费税。包装物不作价随产品销售,收取押金,这样方式收取的押金并不计入消费品的销售额中征税。二是商业折扣的筹划。税法规定,企业采用商业折扣方式时,如果折扣额和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净额作为依据来算消费税;如果将折扣额单独开票,不论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因此,企业可以按照税法规定将销售额、折扣额在同一发票中注明,可以降低应税销售额,以达到节税目的。

2.对消费税税率的筹划

从税率方面来考虑节税问题有以下两种:一是兼营税率不同的应税消费品的筹划。税法规定,多项经营不同税率消费品,应分开计算不一样税率的消费品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未分别计算的或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合成套装方式消费品销售的,从高适用税率。企业如果想节省消费税,可以将税率一样或相近的消费品组成套装方式销售,也可将本身不同品牌的产品组装成套装销售。二是混合销售的筹划。税法规定,从事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以及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应征收增值税。企业可以考虑设立售后服务部等为客户提供劳务,将劳务收入单独核算,单独纳税。

3.已纳税款扣除的筹划

税法规定,如果将应当缴纳消费税的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消费品,可利用本期生产使用的数量计算按规定可以的扣除外购、进口或委托加工收回应税消费品已纳的消费税税款。允许扣除已缴纳税款的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只能是从工业企业买入的消费品,对于商业企业买入消费品已纳税款全部不得扣除。企业采购应税消费品,应当尽可能从厂家直接买入,这样不但降低支出成本,而且可对已缴纳税款进行抵扣,从而帮助企业减轻税负。

4.出口退税的筹划

税法规定,企业应将不同消费税税率的出口应税消费品分开计算和申报,适用税率划分不清楚的,全部从低适用税率来计算消费税税额。企业在申报出口退税时,应当分开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经分析,对于出口业务较多生产企业来说,可以考虑组建独立核算的外贸子公司,由生产企业将应税消费品销售给外贸子公司,交纳消费税,再由外贸子公司将应税消费品出口,获得相同金额的出口退税,减轻税收负担。

三、消费税税收筹划风险防范策略

1.正确理解税收法律政策,注重税收法律政策变动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家政策法规是不断修改完善,消费税税法的规定也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域税收相关政策是不同的。税收筹划是一项长时期工作,因此纳税人不仅要正确把握现行税收政策变化导向,而且要经常关心税收政策变动,企业可安排专门人力来收集和处理税收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税收筹划风险。

2.加强筹划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税收筹划执业风险与税收筹划人员素质相关,税收筹划人员具有高的专业能力,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税收筹划,降低筹划风险。这要求税收筹划人员不仅具备对税收政策的综合分析能力,而且具有丰富经验和完备理论结构。为提高税务筹划人员素质,减少由于知识结构欠缺所带来的税收筹划风险,企业必须重视人员的培训工作。

3.依法筹划,使税收筹划与税收政策方向相一致

税收筹划应当严格遵税收相关法律,税收筹划如果违法违规,给企业将会造成重大的损失。税收筹划成功与否,和是否依法筹划息息相关。纳税人在税收筹划过程中要处理好避税与税收筹划两者关系。税收筹划必须符合税收政策方向,使企业在享受优惠税收政策的同时,也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意图。

产品规划方法篇9

关键词: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mRpⅡ;Jit

一、大规模定制下生产管理的新问题

大规模定制是一种崭新的生产模式,结合了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这两种模式的优势,在不牺牲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以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和短交货提前期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大规模定制生产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生产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许多新问题的出现。概括起来,大规模定制生产对传统生产管理的影响及其产生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对生产管理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生产管理理论按照产品需求特性的不同,把生产类型分为订货型生产(mto)和备货型生产(mtS)。在大规模定制中,生产是按顾客的订单进行的,但它又不能完全按mto的形式进行生产。mto的生产方式不能解决大规模定制中的生产顾客化产品与保证高效率这一对固有的矛盾。要实现既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要,又不影响生产效率,必须对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

2.对生产计划制定的影响。

传统的生产计划生成机制,如mRpⅡ、Jit等,有很多地方不适应大规模定制生产。如mRpⅡ系统中的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s,Bom)是基于单个产品的,在大规模定制生产环境下,由于顾客的需求千差万别,最终产品的规格品种相当庞大,并且只有顾客订单确定后,才能确定其物料清单及其最终产品的项目编码与属性,用传统的Bom,将会导致至上而下整体安排资源,很难满足生产的需求。

3.对生产过程控制方法的影响。

传统的生产管理认为顾客需求与生产过程是分离的,生产控制的职能是协调生产内部因素以完成生产计划任务。而在大规模定制生产环境下,当顾客有订单要求时,生产系统应该对定制产品的价格、交货期、交货数量等数据快速地反馈给顾客,以实现准确的订单承诺;另外生产系统应能及时反映订单产品的生产执行状态,控制订单按计划有序地完成。所以为了大批量制造定制的产品,企业必须采用更为有效的生产控制机制,这是传统的生产控制方法所不能满足的。

4.对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

传统的制造企业采用基于mRpⅡ或Jit思想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生产的计划和控制。这些系统产生的背景、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实质各不相同。任何一种管理系统的出现都与生产实践的需求分不开,mRpⅡ、Jit等现代化生产管理系统也是如此,均具有特定的应用条件。然而,相对于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条件,这些信息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管理的需要。必须对大规模定制下的生产计划生成机制、物料清单的重构技术、信息集成方法等问题进行研究,以适应大规模定制生产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

二、大规模定制下生产管理的对策

为解决大规模定制下生产管理所面临的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在建立这种管理思想之前,必须借鉴其它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深刻理解其内涵,以便集各种管理方法的精髓,扬长避短,同时结合大规模定制生产的自身需求进行改造提高,形成适应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方法。

1.mRpⅡ与Jit相结合的pull/push生产策略。

在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与推动下,涌现出了许多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的先进管理技术。其中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mRpⅡ)和准时生产(Justintime,Jit),是在离散性生产装配型企业里获得广泛应用的两种生产管理方式。mRpⅡ用物料投入的方式来推动系统运行,故称为push控制策略。而Jit则用产成品取出的方式来拉动系统运行,故称为pull控制策略。这两种生产控制方式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产生的,其出发点和要素构成均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导致了二者在生产控制性能和适用范围上的差异。

mRpⅡ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它的管理范围相当广,它能用于计划工具、维修等活动的物料需求及辅助财务管理。它既可作为一个经营战略计划系统,也可作为一个生产控制系统使用。但mRpⅡ的控制功能较弱,系统的生产控制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如存在过量的在制品、零部件生产提前期误差较大,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等。

Jit一般被认为适用于大批量、高重复性的生产。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在线控制功能,通过看扳管理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调控各生产环节生产产品的品种、数量、时间,消除了生产环节的过量生产,实现所谓的无库存生产。而这一点正是mRpⅡ所欠缺的。但Jit也存在着计划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库存短缺与定货成本高、实施困难等问题。

mRpⅡ、Jit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方式都难以满足大规模定制生产的需求。能否结合mRpⅡ与Jit各自优势,形成推/拉(push/pull)混合的生产管理模式呢?

有人认为,“推动式”和“拉动式”控制方式不可能协调共存,其实并不是这样。mRpⅡ提出的思想是:怎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得到真正需要的物料。Jit的思想是:仅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生产需要的合格产品。因此,从mRpⅡ的出发点来看,它同Jit的原则是一致的,都是要求准时、按需生产出产品。所以mRpⅡ与Jit两者不应该对立起来,两者有机结合的发展能够推动企业的生产管理不断优化。

通过分析mRpⅡ和Jit的特点可知,mRpⅡ的优点在于,它集中式的信息管理方法便于实现信息集成,并能够对将来的生产提供“推动式”的计划。而Jit缩短准备时间与制造周期,降低库存与废品率的方法都十分可取,并通过“拉动式”控制对车间生产进行精确控制。因此,采用Jit对生产现场进行控制也十分必要。由此可见,mRpⅡ、Jit各有所长,有必要将mRpⅡ的有效计划功能(push)与Jit的控制、执行功能(pull)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

一方面,mRpⅡ在制定计划时需要准确、及时、规范的数据,Jit的优化机制运用于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中,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缩短计划周期,将为满足mRpⅡ的这种需求奠定基础,为mRpⅡ制定出准确的计划提供保障。Jit“拉动式”计划方法及看板功能应用于mRpⅡ中,将大大改善mRpⅡ自身存在的缺陷,实现计划与控制的同步化,使生产与计划相符合。

另一方面,在Jit生产过程中引入mRpⅡ的中、长期计划能力的长处,解决了Jit中的生产计划的“神经质”问题,增强系统对需求的适应能力,消除了Jit只适用于大批量、高重复性生产的缺点。

mRpⅡ和Jit结合的主要优势是使生产有计划地进行的同时,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以进一步减少库存和在制品。但是,它依然没有有效解决如何以大批量生产的价格快速响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一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在mRpⅡ/Jit的混合系统下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应用策略,彻底解决大规模定制生产所面临的问题。

2.基于模块化设计与延迟区分的生产管理思想。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基本思想是:将定制产品的生产问题通过产品重组和过程重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及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把产品的定制生产问题全部或部分转化为批量生产,尽量减少定制零部件数和定制环节。从而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顾客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因此,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策略在于: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模块化(modularization)设计思想,采用标准化的模块、零部件,减少定制模块和定制零部件的数量;另一方面,在制造过程中,充分挖掘产品的共性成分,尽量采用标准的生产环节,减少定制环节。

模块化设计是指把产品的结构设计成许多功能相互独立的模块,各模块可以容易地装配成不同形式的产品。因此,模块化设计把产品的多变性与零部件的标准化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应。在产品设计中,模块化水平越高,定制产品中模块和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也越高。延迟策略是指把产品的定制活动推迟到供应链的下游进行,生产过程中定制活动开始的点即为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CoDp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由基于预测的库存生产,转向响应客户需求的定制生产转换点。通过延迟CoDp,可以降低制造过程的复杂程度,减少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以及降低成品库存,缩短定制时间。

模块化设计是面向产品结构的设计,它体现了大规模定制企业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延迟策略则是面向过程的设计,是面向大规模定制的过程重组思想。模块化设计为延迟策略提供了基础,没有标准化的模块和零部件,定制企业很难把客户的定制要求延迟到供应链的下游,因此也难以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响应。模块化设计与延迟策略是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两大策略,而这两大策略只有相互结合,才能充分体现出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优势。

图1表示了延迟策略在大规模定制生产中的应用。在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以前,生产系统按计划推动生产,主要生产标准零部件及其通用零部件,而在CoDp以后,由客户订单拉动生产过程。

由图1可知,利用延迟区分策略将大规模定制生产过程分成了两大阶段,在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以前,其生产过程利用计划推动,按预测生产标准件及其通用零部件、常见的定制零部件,取得“规模经济”的效益,该阶段主体是计划“推动式”(push);而在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后,其生产过程由客户订单驱动,也就是当客户订单确定以后,再安排产品的最终装配,该阶段采用Jit的“拉动式”(pull)组织生产。按照延迟策略组织生产,一方面,由于有效的“规模经济”和定制过程的引入,使产品的成本在接近于大批量生产成本的同时又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标准零部件和通用零部件已经在前一阶段加工、装配完成,只需要在定制阶段进行最后的装配(当然,有可能还需要设计、制造部分定制零部件),从而可以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这正是大规模定制生产所追求的目标。

三、面向大规模定制的生产管理模型

通过前面的分析知道,大规模定制生产管理模式要求在客户订单到达之前,对标准零部件和原材料进行有比例的预测性生产和采购,在订单到达后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选择零部件和原材料,产生针对该订单的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并生成跟踪订单的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有效地组织生产。同时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企业设计、制造、销售等全部信息进行集成。

mRpⅡ/Jit的集成应用实现了大规模定制生产条件下push/pull混合模式的要求,同时模块化设计与延迟区分的思想对于大规模定制生产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在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应用这些技术与系统的优点,针对大规模定制生产的需求,提出了适用于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管理模型,其模型如图2所示。这种生产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以模块化设计与延迟区分战略的思想为基础,将定制活动后延;将mRp“拉动式”与Jit“拉动式”的机制集成应用,使计划推动与拉动控制有机结合。

在模型中,计划推动阶段是通过主生产计划(mpS)和物料需求计划(mRp)来完成的。通过市场预测,已有订单以及企业经营计划,基于预测对各标准零部件、通用零部件以及常见的定制零部件进行有库存的生产。和传统的mRpⅡ系统不同,在这个阶段,主生产计划的计划对象是产品族,而不是规格品种繁多的最终产品,通过模块化计划Bom预测产品族中各标准零部件、通用零部件及常见定制零部件的百分比。由于这些零部件的种类比最终产品的种类要少得多,从而使得预测比较准确,可以有效地降低库存。在计划推动阶段,由于提取了各产品的共性成分,加工对象的批量较大,因此,便于组织批量生产,可获得大批量生产的制造成本和效益。

在订单拉动阶段,当客户订单到达以后,由系统提供的产品配置系统进行产品配置,生成定制产品的定制Bom,最后,由订单装配计划对订单进行分解,下达装配任务和生产任务。一般来说,在这个阶段,只需要将由计划阶段生产的相关零部件进行最后装配,即可形成最终的定制产品。如果在计划阶段个别零部件没有生产出来,或者有特殊的定制零部件,则按Jit的拉动方式组织订单生产,从而既缩短了产品的交货期,又降低了库存和在制品,使生产过程与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产品规划方法篇10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企业所得税法合理合法节税目的

税收筹划是纳税义务人在国家政策的许可下,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导向,通过对筹资、经营、投资等活动进行合理的事前筹划和安排,取得“节税”效益,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经济活动。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搞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成为税收筹划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应遵循的原则

(一)依法进行筹划。依法进行税务筹划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筹划。这些法律、法规、政策主要是税收、财务、会计、金融、企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最常见的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如设在经济特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可以利用有关优惠政策进行筹划,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中小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进行筹划,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利用有关高新技术的优惠政策进行筹划等。

(二)讲究成本效益。讲究成本效益是经济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在税务筹划工作中讲究成本效益是指应考虑筹划的成本及效益,如果通过税务筹划产生的效益大于为此而发生的成本就应进行筹划,否则就没有必要进行筹划。在企业设置税务筹划机构或岗位的情况下,配备的人员越多,成本就越大,与此同时,筹划的质量和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这并不表明筹划人员越多越好,因为筹划产生的效益不一定能弥补所发生的成本。在委托税务机构进行税务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费用与成果的关系,只有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情况下,企业才应实施税务。

(三)与时俱进进行筹划。与时俱进进行筹划是指企业随着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动,相应调整税务筹划的方式、方法。如果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变动了,企业仍然按照原来的规定进行筹划,可能造成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并受到处罚。为了做到与时俱进进行筹划,企业必须时刻关注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动情况。

二、企业纳税筹划原理及基本方法

(一)纳税筹划原理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非违法的手段进行的避税筹划;二是采用合法的手段进行的节筹税划;三是采用经济手段,特别是价格手段进行税收转嫁筹划;四是归整纳税人账目,实现涉税零风险。

(二)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有5种:一是减、免、退政策的利用;二是减少计税依据;三是降低适用税率;四是增加应抵扣税额;五是推迟税款缴纳时间。根据该厂实际情况,税收筹划主要采取第二种方法,即减少计税依据。

三、所得税纳税筹划在企业中的应用

冀中能源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邢台机械厂是冀中能源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的国有直属分公司,该厂致力于煤炭支护、输送各类专用机械设备和通用机械设备的研发制造,技术研发力量雄厚,加工制作工艺精湛,主要生产薄煤层电牵引采煤机、液压支架系列、胶带输送机系列、刮板输送机系列等产品,是冀南地区集机械制造、修理、安装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化规模的煤炭机械制造企业。

(一)实施背景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于2007年12月6日颁布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为新税法的实施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指南。新企业所得税法对5个方面进行了统一:统一税法并适用于所有内外资企业,统一并适当降低税率,统一并规范税前扣除的范围和标准,统一并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统一并规范税收征管要求。它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为各类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并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整合,重点向高科技、环保、农林牧等基础产业及国家鼓励投资的项目或产业倾斜,这就为企业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筹划提供了条件。

随着我国的税制及税收征收管理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如何合法地减少成本,获得收益,使其纳税负担最小化,成为该厂重点关注的问题。纳税筹划已成为纳税人理财或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的一大税种,其纳税筹划的意义更为重大。

(二)项目内涵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依据现行税法和国际税收惯例,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对企业组建、经营、投资及筹资等活动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与安排,在不妨碍正常经营的前提下,达到税负最小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其外在表现是使纳税人纳税最少,纳税最晚,即实现“经济纳税”。

(三)实施及主要做法

1、统筹安排,整体实施

⑴成立专门机构:该厂成立了由厂长、书记任组长,财务科、技术科、生产科、综合部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确定新产品开发组织结构,负责新产品开发及研发费归集核算,机构的成立和得力人选的选用,使得项目实施工作得到保障。

⑵制定总体规划:年初制定新产品研发项目,并对新产品项目立项,由财务设专帐对新产品研究开发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核算。

⑶合理利用增加税前扣除,膨胀成本费用策略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该厂充分利用这些政策达到节税的目的。利用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规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规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不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应将研究开发支出与其他支出分别核算,以便充分利用此项政策。

2、具体做法

⑴成立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确定新产品开发组织结构。

⑵对研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出具可行性报告。

⑶与使用方签订技术协议,明确研发项目及目标。

⑷根据可行性报告及技术协议,经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发文立项。

⑸根据新产品开发要求,制定项目计划书。

⑹在人、财、物等落实到位后,由施工单位提出开工申请。

⑺经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审查考证具备开工条件后,下发开工通知单,开始对新产品进行试制生产。

⑻财务部门按新产品项目设置费用明细台账,逐一登记新产品发生的各项费用。按月归集汇总,于新产品完成时,汇总新产品总支出,以备税务部门审验。

⑼将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项目申请报主管税务部门,主管税务部门审验后,给企业下发关于提供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申报项目鉴定意见的通知。企业接到此通知后,将上述材料上报本地科技局,科技局审查通过后,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对新产品及发生费用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出具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申报项目鉴定意见书。税务部门根据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申报项目鉴定意见书上载明的研发费金额,依据税法规定增加计入企业成本费用,从而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企业所得税。

(四)实施效果及效益分析

搞好税收筹划,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利用增加税前扣除,膨胀成本费用,减少应纳企业所得税所得额的工作在该厂已开展两年,两年来,立项的四个项目已通过当地科技部门鉴定,属于国家规定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范围,符合《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的内容。审定研发费用支出1178.59万元。

1、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347.32万元

⑴减免企业所得税额=1178.59*50%*25%=147.32(万元)

⑵增加企业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利润率=4000*5%=200(万元)

2、社会效益

坚持科技兴企,强化自主创新,以科技带动发展,企业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高,涌现出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研发的煤矿井下绿色开采新产品设备,提高了效率,优化了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