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教学环境十篇网络教学环境十篇

网络教学环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9:20

网络教学环境篇1

关键词:网络环境数学教学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已经进入社会科学的各领域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而言,传统的数学教育教学模式面临极大挑战。以往在黑板上板书所授内容,用尺规作图讲解的方式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当网络教学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时,传统教学方式就显得更加落后。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学习的需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和课堂评价的出现和普及,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改革的内容,如果能充分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使得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把文本、图像、图形、视频、音频、动画整合在一起,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处理、控制传播、就能为学生提供了最理想的学习环境。

一、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的含义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需要,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合理成分基础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全方位的立体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学与评价的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上传输、交流与反馈,极大地优化了教师群体,节约了教学成本,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能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以共享教学资源,传递多媒体信息,适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刺激学生不同的感官,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信息接受量,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同时又具有实时性,交互性,直观性的特点,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又满足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远程教学等社会需要,开创了教学的全新局面。

二、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与评价的应用

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与评价有两大优点:

1.能做到图文并茂,再现迅速,情境创设,感染力强,能突破时空限制,特别是基于网络技术的交互式动态网页更能提高学生的多种感官的感知效能,发挥个体的最大潜能和创造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记忆,也最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也极大的满足了社会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要求。

2.同时全体老师又能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节省劳动时间,节约教育成本,适时创新资源,使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名师,使教学的方法水平永不落后。如在讲授函数这部分内容时,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图像以及图像变换是重点内容,关于函数图像的传统画法,是通过师生列表,描点,连线而得,这些工作繁琐,所占时间冗长,教师讲授起来难度大,效果不明显。如果教师要自制每一节的课件,同样难度大,时间又有限,而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版课件,上传下载、改进更新,或进行网上学习,从而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减轻教师的体力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新研究,同时让学生在交互的动态的网络环境下学习。

三、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数学中有一些知识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解决问题,而这也正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之一,而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就可以化抽象为直观,有利于突破难点。

如“二次函数即:y=ax2+bx+c(a≠0)在[m,n]上的最值的探讨,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开口,对称轴移而区间不动或图像不动而区间变化时函数的最值”不易理解,在网络环境下,学生通过对网络课件的阅读和对a,b,c,m,n的动态控制,观察到就能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要点,加上在网上的即时测试和评价,更能有效的掌握它,不再感到难以理解。再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网络课件的教学,能直观感受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而同步变化以及对应运动的轨迹,从而得到完整精确的函数图像,通过交互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同一函数不同参数与图像特征之间的联系,充分掌握函数的性质和抓住图像的平移、反射、压缩、拉伸和对称变换特征,进而熟练地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学生若有疑问或好的见解,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的交流互动,通过多媒体,交互反馈,使学生深刻理解,不易遗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教师教得轻松,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有趣,这样数学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

三、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与评价形式多样化,即时化。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教学方式课堂容量有限,反馈方式单调,信息交流少,能关注到的学生面窄,所有的学生步伐相同,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现代的终身的学习能力,同时牢牢地束缚住了教师。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用户不同要求,培养活学活用的能力,真正实现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面向全体,充分解放教师,让教师从事更有意义的教育工作。通过互联交流、互联互动进行分层教学、个别教学,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四、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应处理好的关系

(1)网络与学生的关系

和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应加强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搜索,筛选,加工,创新。在选好教育资源后,教师要努力探索适时、适用问题,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和谐的环境。加上学生对网络应用知识基本掌握,达到网络与人的和谐统一。

(2)网络与教师的关系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优势空前,实践中发现,只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教师灵活生动的讲解和创新的适时的评价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协调传递信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和教师的优势。

(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是在任何教学模式中都应遵循的原则,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发展与教师的主导相互作用的关系。专题教学网站和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形成,将教师从繁杂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了,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挤出大量的时间学习windows,authorwear,3Dmax,Flash,powerpoint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会搜索,筛选,创新信息的能力,甚至包括各种电教媒体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中获得自由,掌握主动,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我国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网络教学环境篇2

【关键词】网络环境;会计教学;方法

网络化时代的会计教育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多种学习方法组合在一起,进行以自学为主的知识吸收、消化、创新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光盘提供的多媒体课件,或直接从互联网上浏览或下载与会计专业有关的互动式网络课程的网页开展自学,根据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课堂教学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在线讨论;教科书和专业辞典用于会计课程的学习辅导,利用在线的测试随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使学生随时掌握学习进度。课后,学生可通过e-mail、网上论坛和即时通讯等网络信息工具进行多群体的互动学习活动。传统的单向传授式的学习模式正在逐渐被协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双项互动的新型学习模式所替代,传统单一的教学课堂(第一课堂)正在逐渐被教学课堂(第一课堂)、校外专业实践(第二课堂)、校内课外学习活动(第三课堂)和网络学习课堂(第四课堂)相整合的新型教学课堂所替代;较为单一依赖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正在逐渐加强教科书以外的拓展知识和实践活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同时也为会计教学方法的变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催生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并卓有成效。

一、研究型教学法

研究型教学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着眼于学生终生的发展,是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研究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借助于网络来进行和完成的。教师选择合适的课题在网上,学生在网上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然后在网上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确定课题的研究范围和成果形式。经过网上的资料收集,并通过分析和判断,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以论文的形式在网上。这种过程可以是某个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同一课题的学生在网上成果后,教师再组织他们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如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教学法的实施可通过建立研究型课程学习网站的形式。即根据会计、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及当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研究热点问题建立一个研究型课程学习网站。该网站主要频道包括研究方向、课题管理、资源检索、提交作业、网上交流、成果评价、在线帮助、学生注册等。该网站研究方向可根据专业教师自己研究的方向分成几个类别。课题管理频道主要包括学生上报研究课题、查询学生研究课题、查询学生课题档案;资源检索频道主要包括教育资源检索、数字图书检索、音像资料检索以及这些项目的上传等;提交作业频道主要包括上报开题报告、上报研究报告、上报答辩报告等;网上交流频道包括学生作业交流、查看教师推荐的优秀课题、查看其他学校学生的研究成果、查询学生的研究报告和答辩报告等;成果评价频道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指导教师评价、查询评价结果等;在线帮助频道主要包括研究型课程的基本原理、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多媒体报告、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网页、如何写作开题报告和研究报告、作业评价的标准、完成作业所需模板示例、各种作业形式示例、个别请教等;设立学生注册频道主要是便于管理和指导,它包括用户名、口令、学生的基本情况。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教学使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完全可以在网上开展交流。

二、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是就某一个问题教师发动学生网上共同参与,可以分组,组际间可以交流。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驱动教学可以在一节课内完成,也可以在若干节内或课外活动中完成。它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说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搜集资料、阅读资料、进行实验或实践。由此看来,任务驱动教学必须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挂钩,通过探索问题或完成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创建拟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觉到任务的真实性。学生带着任务或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使任务驱动教学成为可能。

三、基于资源库的教学

这里的资源库是指根据我国各高等院校现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组织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库进行备课、制作教案、制作演示文稿、进行演示实验等,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网上练习、网上提问、模拟实验、拓展阅读等。“立信会计网络教学资源库”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库开发的一个新的探索。它的突出特点表现在: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科为主的新型理念,以学校精品课程为单位,提供丰富的导航机制、高效的检索与查询,让学生方便快捷地查找到所需的资源。

四、学生专题学习网站

学生专题学习网站即由学生学习小组自行开发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网站。推动学生开发专题学习网站旨在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自主式学习。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与热情,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网络教学环境篇3

1999年6月,中共中央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总书记把“创新”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创新”已不再仅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而是决定着我们国家的生死存亡。

为此,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决定要在普通高级中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教育部[2001]6号文件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其中将研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是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指南》中给出了研究性学习的两大类型: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三种主要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四个主要步骤:指导确定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五个主要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六个主要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毫无疑问,实施研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教师处于缺乏创造性思维的状态,要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是不现实的。同时,如果没有一个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社会环境,不考虑社会环境的现实特征,学生在学校学得再好,也是不可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多大作用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密不可分的。因此,研究信息技术背景下,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二、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三要素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决定着我们的生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体制的根本变革。

信息化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因此,网上资源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也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条件:

首先,因特网上的关于自然、社会、生活以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材料。即网上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研究探索材料。

其次,基于网络的搜索引擎、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工具如几何画板等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研究、探索、实践的辅助工具。即工具软件是研究性学习的辅助研究工具。

第三,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撑平台,特别是基于web的协作学习平台,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交流、协作和项目(活动)管理工具。即网络平台是研究性学习的交流管理工具。

综上所述,网上资源、工具软件、网络平台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即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一方面网上资源、工具软件、网络平台三要素为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实施研究性学习旨在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人才,符合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潮流。

三、创新思维培养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没有创造就谈不到创新。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因为创造了生产工具才使人类脱离动物界;因为创造了语言文字才使人类脱离原始人的蒙昧状态逐渐发展成为有高度智慧的现代人。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创新。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材最基础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材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

按照何克抗教授的观点,创造性思维结构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9]。在创造性思维结构的六个要素中,发散思维主要解决思维目标指向,即思维的方向性问题;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为高难度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哲学指导思想与心理加工策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则是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也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过程(即主体)。在此基础上,何克抗教授又提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即:[9]

²环节1: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²环节2: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

²环节3: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

²环节4: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

²环节5:重视辨证思维的培养

网上资源、工具软件与网络平台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首先,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创造性思维环节一,即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强调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应与传统观念或原有概念不同,甚至相反,其思维目标事先不能确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其资源极其丰富,在互联网上可以是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方方面面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之后,敢于大胆提出自己观点的创新精神。

其次,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环节二和环节三,即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通常就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类。事实上,创造性活动中的关键性突破(即灵感或顿悟的形成)主要靠形象思维(尤其是创造想象)或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具有整体把握、直观透视与空间整合、快速判断的特点,形象思维的基础是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这方面工具软件,典型的如几何画板可以辅助学生对一些几何问题和力学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寻找结论;此外,网络虚拟实验环境也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通过网络进行一些虚拟的科学实验,辅助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最后,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环节五,即辩证思维。辨证思维(即辩证逻辑思维)是指“能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尊重客观规律,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也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还要看到不同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能从有利因素中看到不利因素,也能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总之是两点论不是一点论”。网络平台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相关专业人事进行交流,互相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辩论与探讨,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

另外,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非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而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要求。

四、研究性学习网络环境

1.网上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

《指南》中关于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这些需要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文献资料从哪里来?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哪里来?当然,它们可以来自于书本、图书馆、博物馆等。但决不可放弃网上资源。目前国内的科普网站有科普之窗、伊文科普、中国科普、北京科普、科普社团、大科普网、趣味科普站、中国科普城、中国科普博览、前沿科学科普网等近百个。它们均含有丰富的资源。比如:中国科普城,内容上分为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军事天地、电脑时代、地球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风土人情和文学艺术等十大类,近千个小类。已收录了近百册图书500万字的文字资料,图片近3000张,文章近1万篇,并且每天以100-200篇文章的速度增加。中国科普)由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主办,旨在让公众理解科学。栏目有政策法规、科普动态、科普基地、科技前沿、科普论坛、科学与生活、科技史话、科学人物、少年科技乐园等。

国际上也有许多科普资料,如位于硅谷的sanjose现代技术革新博物馆,由旧金山市政府投资1亿美元、博物馆自筹5000万美元而建成。博物馆中的计算机可用于设计自行车、机器人、电子软件、人体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实验室,绝大部分是参与式设计,还专门设计了竞赛项目。馆长认为,这本身就是博物馆的精神。博物馆设有学习中心,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来中心接受培训,全力为提高教师的科技素养服务。给学生安排的观摩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各专题的活动月月更新。洛杉矶市郊getty艺术博物馆于1995年开馆,藏品都输进可以互动查询的联网计算机。每年有4万名学生、1.5万名教师前来参观学习。博物馆介绍了各种活动和计划,其议题都提供给教师参考。这些高质量的博物馆为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学习、帮助教师在职进修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

2.工具软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

研究型学习可分为文献研究、实验或观测、调查研究、建摸概括、畅想论证、思辩探究等,都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独立从事某项课题研究,包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独立开展研究,最后提交研究报告,其一般程序分为指导确定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等四个步骤。其中每一个步骤都可以用计算机辅助完成。比如,在实施研究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数据等进行分析、整理、加工,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课题研究,得出结论。”此时字处理软件(如:msword97/2000和wps2000等)与电子表格软件(如:msexcel2000等)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在撰写研究成果,“学生将研究结果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可以是大字、模型、小品、漫画、图片、声像、多媒体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此时字处理软件(如:msword97/2000和wps2000等)与电子简报软件(如:mspowerpoint97/2000等)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

有一些工具软件可以直接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典型的有“几何画板”。几何画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5年联合从国外引进的工具平台类优秀教学软件。自93年“中心”推出几何画板的汉化版以来,很快受到数学教师的欢迎,经过“中心”近几年举办多期有关几何画板的应用培训班及部分学校的积极试验,目前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教学革新的思想已开始为教师们所接受,并已逐渐在全国不少中学的教学中应用和推广。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空间结构关系。例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目前几何画板可以用作数学和物理相关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重要辅助研究性工具。

网络虚拟实验环境也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就一些需要进行实验而缺少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提供帮助。网络虚拟实验是在web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通过鼠标的点击以及拖曳操作,用户可以进行虚拟的实验。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的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仪器技术的结合。虚拟仪器技术与认知模拟方法的结合也赋予虚拟实验室的智能化特征,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自由地、无顾虑地随时进入虚拟实验室操作仪器,进行各种实验。不但为实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及远程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技术支持,还可以随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仪器。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能够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中模拟一些实验现象。它不仅仅能够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重要的是对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学生,通过网络同样能够“身临其境”的观察实验现象,甚至和异地的学生合作进行实验。[10]

3.网络平台是合作研究与项目管理的重要工具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小组合作研究。

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这么长时间的“作业”,教师如何对其进行监控?其它同学如何了解其进展?如何共享研究成果?在网站上定期其研究进展或用email不定期的通报相关情况应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

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之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论文。显而易见,网络是其最好的交流和共享平台。比如,开始时,每个同学的搜集的资料和自己取得结论或形成的观点可以在网上;可以全班集中讨论,也可以通过email或bbs异步讨论;将初步的成果公布在网上,再继续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如此反复。

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此时,小组的合作非常紧密,更需要共享资源、共享思想、协调任务进度,因此更离不开网络的支持。目前,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在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关键技术的支持下已成功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协作学习系统webcl(),该系统除了支持资源共享、不同分组策略和互动协作等功能外,还具有任务调度、项目(活动)管理等功能。同时,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泰盛德公司开发的新纪元因特网协同教学系统是在学校局域网上进行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利工具。该系统具有internet教学平台、资源库管理平台、电子阅览室平台和学校intranet应用平台,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创建开放试资源建设机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五、结论

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和副总裁、paloalto研究中心(parg)主任约翰•布朗博士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外显的,另一种是内显的。外显知识与概念有关,而内隐知识与实际知识、技能、诀窍有关。隐性知识在行为、做事情和参与社会活动时就展现出来,因此,内隐知识会以一种慢慢出现的共享的理解形式在一起工作的人群中传播。在物理上教给学生概念、概念化的框架以及物理事实,这些都是物理的外显知识,这并不能使学生成为物理学家。要想成为物理学家,他们必须学习这门知识的惯例,在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一个平台,这种相互作用是以认知为特点的,并存在于深思熟虑的调查行为中。

展望数字时代的潮流,人们有机会创造一种新的学习方阵,这一网络方阵中将包括大量具有某些特殊交叉兴趣的成员(甚至小孩)。布朗博士曾观察过一个纽约的7岁孩子和一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家谈论企鹅,相信这个专家绝对没有想到他在和一个7岁孩子对话,而这个孩子的学校没有一个人对企鹅感兴趣,但这个孩子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兴趣团体。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以增长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跨时空地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知识背景甚至不同种族的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应成为学习的主流,它不只是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和一门课程,还应是终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国家教育部,2001.04.11

2.《试论研究性学习》,张肇丰

3.《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荆孝民

4.《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思考》,柳栋、王天蓉(执笔)、陆爱民、张来春、汪佳敏,维存教育实验室,2001.05

5.《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模型思考》。陆爱民,

6.《略谈“研究性学习”》,胡世良,丰县中学

7.《建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魏薇,天津十七中学

8.《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意义》,张肇丰

9.《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材培养》,何克抗,2000.01.18

10.《构建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车皓阳、余胜泉、何克抗,2000.03

11.《关于协作学习的结构化模型研究》,黄荣怀,2000.04

12.《教育文摘周报》

13.《基于网络应用的教师角色以及研究性学习辅导》,柳栋、王天蓉、汪佳敏、陆爱民、张来春,维存教育实验室,2001.05

网络教学环境篇4

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教师从中加以甄选即可获取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以供学生使用,同时也使学生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而多媒体技术还可从不同角度刺激学生感官,学生由此能够看得见信息,听得到信息,其教学效率更优于传统教学。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作文板块七(下)第3部分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中,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临时选择课堂内某一静态实物作为观察对象,或者通过语言、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课堂以外的事物,以此来跳出课堂局限,并力求形象化,但往往收效不佳。笔者通过多媒体将自然环境中的实物图片、GiF动态图片或者视频在课堂上演示,并根据学生反应情况分段播放、暂停或者反复多次播放,同时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所展示的事物特点,从不同角度分析后尝试描写。此种情况下学生能够多角度观察静物,或者从各个细节来了解事物的动态变化,其对于目标事物有了更为深刻和透彻的理解,因此也就更容易把握事物特点,其描写也就更趋于精确和形象。

二、基于网络环境开展作文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

学生的语感素质受到先天感性成分以及后天理性成分的影响,任何一个正常人均具备一定程度语感技能,但随着成长过程中受语文教育程度不同,其语感技能以及语感素质也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同行对课堂语文实践教学表现出极大关注与重视,并身体力行,积极组织课堂演讲、作文比赛以及短文诗歌朗诵等活动,此类课堂实践活动既有对内涵美的追求,又有对语言美的追求,但无论如何二者都具备相同的美感修养,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感训练。以初中语文作文板块七(下)第4部分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为例,笔者从网络上下载了不同鸟类以及同种鸟类在不同环境下的图片,首先在黑板上写出“鸟”字,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印象与想象来用词语或者短句来描绘,此时学生给出的答案大多较为简单,且流于表象。笔者随即将课前下载的各种鸟类图片通过幻灯片演示,学生们的兴致一下就高昂起来,想象力也被充分激发,纷纷踊跃发言,有的说“它的鸣叫婉转缠绵,起伏有序”;有的说“飞起来的时候就像卷起的旋风,突然落下来又好比彩云罩地”;还有的说“它们就像凡间的小精灵,五彩缤纷的羽毛是我们生活的点缀”。

三、结语

网络教学环境篇5

[关键字] 计算机网络;网络教学;问题与对策

1、引言

网络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

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由于网络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2、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www.133229.Com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5)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6)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3、网络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与方式。

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真正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效能就必须从课堂主阵地着手。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

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迅速和反馈及时的特点,提供化难释疑。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利用服务器功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服务器站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个服务器站点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服务器站点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目前网络教学的八种方式:

(1)视频广播:由网络管理中心通过播放视频(实时视频或录像)。这种形式与电视或播放录像没有太大的区别,学生无法控制,实际上是一种直播课堂式的教学。它的好处是学习者不受地域和人数的限制,且占用带宽小(只需1.37m)。多用于名师授课、学术报告、重要会议的直播等。

(2)视频点播: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对服务器中的视频进行点播。内容可以是电视教学片,也可以是课堂实况录像。由于是非实时的点播,所以我们可以对其精心设计(插入图文、视频、动画等)。

(3)视频会议:视音频多向实时传输的形式。

由于设备昂贵,应用不是很普遍,多用于教师答疑。

(4)web教材:把教学内容作成网页的形式。

其好处是编制难度不大,运行方便,因而使用普遍。

(5)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语言或课件开发工具开发的教材,一般通过下载到本机运行。

(6)bbs论坛: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协作。

(7)聊天室(教学讨论区):师生间、学习者间通过文字、语音等形式异地实时交流。

(8)e-mail: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交流。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课堂容量问题———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关人员在网络上放置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却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丰富的资料让学生眼花缭乱,又是背景资料、又是电子板书、又是图片、又是相关链接资料。.....。

学生连浏览一遍都来不及,更别提做笔记、分析、思考、判断、吸收、综合、消化了,结果出现了学生无从下手、漫无目的、阅读随意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处于一种严重失控状态。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对课堂教学容量的认识走进了误区。我们知道课堂上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是不可能无限制扩张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接受、能消化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增大信息容量不应该作为网络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才是目标。作为教师,要处理好网络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网络知识如果局限于现有教材,它就变成了电子课本;网络知识如果完全脱离了教材,它又变成了无源之水。网络只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在运用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主题、重点、难点,不能为了学生的兴趣而随心所欲。所以,只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好课堂容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自主学习问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减少了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不加干涉。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随意阅读该不该干涉呢?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吗?这是网络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的又一个问题。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里自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色。网络教学中如果是良性的交流互动,教师的作用非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

比如在阅读、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个别同学调节阅读进度、对讨论过程中的错误概念及时纠正,发现讨论过程中学生高质量的论证分析可以提醒大家关注,在线指导解决同学的疑问等等。所以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

(3)情感互动问题———传统手段的必要补充。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络教学中解决情感互动问题。思想教育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体现呢?通过探讨,笔者认为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是水火不容、有你没我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情感升华就会在有声与无声之间潜滋暗涨。比如课始播放一段音像资料、课中穿插一段生动的讲述、课尾同学之间通过语言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等等,都可以起到情感互动的作用。因此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情感互动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可做必要的补充。

(4)课件通用问题———课件模板的优化设计。

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基本上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因此通用性很差。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标准。如果一个课件通用性很强,不仅制作它的老师用,全校都能用、全国都能用。

提高通用性最好的办法是设计一些内容简洁、重点突出的网络课件制作模板。教师可以根据课型的不同需要,或嵌入讨论系统或嵌入留言系统等,发挥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另外,制作课件也可以发动学生,上网搜索资料等事情可以教给学生去做。学生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学习,并且是对主动性要求更高的学习。

(5)网络教学对设备、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难以推广的问题———循序渐进、明确分工。网络教学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学校没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没有互联网接入就无法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然而,我们对网络教学认识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过程,新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变革的,这种变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很低廉的成本建设一个小型的实践环境开始网络教学的探索。当然,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学的物理条件会得到改善的。即便囿于经济因素,无法大规模开展网络教学,只要我们在小规模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转变了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学水平,这同样可以视为网络教学实践探索的有益效果。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相比,从学校层面来看,网络教学对技术的依赖不高。

真正的多媒体制作,涉及教学方案设计、文字脚本撰写、平面设计(美工)创意、2d3d动画制作、视音频素材采集和编辑、编程等等方面,对人力资源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对制作平台的硬件要求很高,对客户端设备有一定要求。而网络教学呢?如果我们充分运用已有的公网资源,充分运用已有的权威机构专业网站、个人特色网站,充分运用通用软件,技术复杂的事情交给个别专业人员去做,只需要教师运用word来写作一个学习活动方案。教师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探究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上、更多地集中在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辅导上。

5、结束语。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依托校园网,营造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网络教学环境篇6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网络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08-0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外部环境更加多变而复杂。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一方面是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能力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这种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解决信息系统实施低成功率问题关键因素之一,比具体项目的开发更加重要。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它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切实有效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可以利用信息系统为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服务,规范组织内部管理,提高组织工作效率,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

1.引言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将我们彻底带入了信息时代,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校园作为知识文化的摇篮更应顺应时展的需要,引入互联网,建设校园网络,并开始尝试网络教学。

2.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的思想核心是将学生的主动性放在第一位,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动构造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由学生主动建构,消化吸收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只有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案,将可以把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课件内容融合在一起,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而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课件,突出重点,全面综合地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教学目标的多样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但网络教学却可以做到了这一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来安排不同的教学目标,毫无疑问,网络教学更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状况,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3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共享,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正是由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使信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也为个性化教育奠定了资源基础。而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会促进教学关系转变,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变。

2.4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各个终端的学生个体可以即时发问,而教师可以及时回答。交互的方式不仅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也可以自由相互交流,在课件图文影像声情并茂的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学生间的互相学习。这种多双向交流学习一反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乐于主动接受教学信息并对网络教学充满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交互学习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能了解到自己的进步,并作出调整,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3.1向多元化发展。现代信息系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主要有文字型、数字型、影像型、声音型,其中在文字型信息系统中,全文信息发展很快,是信息系统发展的方向。

3.2向平民化发展。信息系统不再只是服务于政府部分、科学教育、银行业务和市场交易,现在的服务对象应该朝着更广更适合大众的方向发展,更深入的普及到股票市场、证券交易、订票系统、天气预报以及个人生活米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

3.3向着多媒体化发展。信息系统的发展向着音频和视频、图像文字的声音、影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4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信息操控系统现在的发展趋势是更符合人性化操作,由过去的逻辑提问命令式发展到语音技术,机器对自然语言的相互匹配方向发展。

4.网络教学模式的具体实现

网络教学模式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它的具体创建也是完全由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的,它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的,其他方面再由教师的引导,其他同学的讨论来完成,通过网络上查找到的相关资源完整的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师生间是交互协作的关系。

网络教学模式的组成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教师,学生,网络,课件(ppt)。它的创建完全随机的,不拘泥于任何地点,也不拘泥于任何时间,学生可以选择在任意的地点,任意的时间,通过网络学习任意的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向同学或是教师请教,或是直接发贴向网上的朋友或专家请教。

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主体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学生或是某几个学生,可以是一个教师跟一个学生,也可以是一个教师跟多个学生,或是一个学生跟另一个学生,多个学生跟多个学生,在网上互动,在网上讨论,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5.结束语

如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和各种多媒体功能,我们要以校园网为依托,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利用各种教学方式,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网络教学环境篇7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中学英语教学 合作交流 英语教师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正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有了网络环境,我们教与学的环境和手段也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英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和学习,缺少双向的沟通,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虚拟课堂使网络教育资源最充分共享和更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习环境有效模拟现实,给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延伸空间,实现师生双向交互和学习者协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使教学在网络的媒介下,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探究性学习潜能得以自主发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我校于2003年9月开始举办了网络教学的实验班,实现了网络,教师,学生的多向互动,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在我就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为一种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在此与各位同仁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      教学方法

   1.          师生共同制作班级英语学习网页

   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是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传统的一节英语课对于《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许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不一定能完全覆盖,但是当教学处于网络环境下时,不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许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都能让学生掌握和达到,而且还轻松地实现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增加了生生、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便于让每一个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学生能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因为网络教学环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完全可以随时随地得到解决,而且他们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中可掌握查询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换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因为,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需要,与全班同学一起合作制作了英语教学专题网页。网站中收录了很多有用的英语学习工具,如::《2004口语对话王》,《超级口语秀》,《单词大师》,《听力魔法》,《金山词霸2003共享版》,另外还有英语游戏、英语试题、英语课件、flash、课件、英语征文及比赛信息、留言板(参加电子布告栏系统BBS英语学习讨论)。电子布告栏就象一块大公告板,学生可以把有关英语学习的问题粘贴到上面,有人会作出答复,现推荐一个电子布告板,搜狐(Sohu)BBS"英语论坛”进入搜虎论坛网页首先进行用户注册,要求你起一个名字,设一个密码,并要求你填一些其他有关内容,如:通信地址,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等,然后进入布告栏。如果你想访问更多的电子布告栏系统,可通过搜索引擎来进行查寻,你可以键入“BBS"进行搜索)。

   我们制作自英语学习的主页还因为,第一,网上没有现成的关于某个特定教学内容的网页(站)可供我们使用;第二,我们的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均有其特殊性,根据师生的具体需要所作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

   2、网上互动交流学习英语

   在网上交国外笔友,通过电子邮件我们可以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因特网上有很多交笔友的网页,在这些网页上可以看到来自各国的人打出的征友广告,你可以选择你要交的朋友,你也可以打出你自己的征友广告,很快你会收到同你交友的邮件

   如果想访问更多的交友网址,还可通过搜索引擎来进行查寻,可以键入“penpal"和"keypal"进行搜索,便会找到更多的网址。另外可以通过一些英语聊天室来锻炼自己的英文表达能力教与学问题解答、语言即时测试、写作训练、与各大着名英语教育网站链接等,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参与教学资料库建设,对多渠道收集来的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分享与交流,整理、分析、培养他们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逐步地、有层次性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

   3、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我校购买了学习英语的教学资源库,其中包括了《走遍美国》,《英语九百句》等脍炙人口的英语学习视频,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到真实地道的英语使用,由于这些资源情景生动有趣,容易被摹仿,对于学生的发音和听力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我还从网上下载了与课文同步教学的外国专家授课的视频,课文当中的对话和阅读在视频当中也有真实地再现,对于课堂学习的理解和课后的巩固也是相当有帮助.在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网上的英语学习电子论坛、网上阅读英语报刊(YoU&me阶梯快乐,英语周报)、参加《英语周报杯》竞赛、寻找网上笔友,引导学生进入虚拟的英语教学课堂,在网络空间享受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外语原汁原味的氛围中,体会语感,品味语言习惯。还有在线英语语,到英语城去,将每天通过网络和外教谈1个小时,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不是梦想,促进学生在自然、真实和快捷的交际环境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4、指导学习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提高自己的甄别能力

   由于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造成在网络环境下,他们的自主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还不是很强。网络当中香花和毒草是并存的。我们班级的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这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非常好的辅助作用,也为我们的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但是如何有效使用电脑这个工具,让它真正地,一直地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不能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怎样做到搜索资源的时候快速简捷,不浪费时间,也不要流连于一些对学习并无太多用处的论坛?很显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任其自然,教师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预习与课后巩固的在线作业,要求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时和老师或小组的同学讨论,以在线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答疑,提供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查阅。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传到学校的服务器与全班同学分享,也可以把自己的问题放到学校购买的天空教室讨论区让其他同学帮助解答或者一起探讨。还可把自己的问题放到网上去,让其他人为他解答问题。

   5.进行合作探究,注意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发挥学生的学习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按赞可夫的观点来说,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之一。能否学好外语,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更是决定的因素。我在组织教学时,尽最大努力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创造欢乐和谐的气氛。每一课的交际对话训练,我都是让学生在掌握了正确的发音和理解之后,和搭档将对话按原文或者自己的改编表演出来。

   由于主体的学习都能在交互中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肯定,从而增强了完成任务的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将传统教学活动与新型教学活动相揉合,赋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新的理念,开展学生课外活动指导,如“英语沙龙”、“英语情景剧比赛”、“英语知识与能力比赛”、“英语角”、“英语桥广播节目”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学会交际。

   二.对学生的影响

   1、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班级的学生,95%的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知识,不仅如此,学生还接触到了大量课外信息,有效地拓宽了知识面。

   2、           对学生技能形成的影响

   网络教学环境为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训练提供了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情景数量比传统的常规课多2倍以上,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由于网络教学没有了时空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差异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此外,由于学生整天应用电脑这个工具,计算机技能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基本上每个学生都可以独立制作自己的网页,他们分小组合作制作的网页曾获得县二等奖,送了三份学生自己制作的英文名片到县教研室,均获得了一等奖。

   3、           对学生态度和情感价值观的影响

   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积极地向同伴们展示自己的成果,网络当中的广泛涉猎和正确的地道的英语发音的影响令他们对自己更有自信,更爱去表现自己,这一点即使是有许多老师在班级听课,学生们也毫无二致。

   4、           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有人说,网络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但网络这种媒体对于学生可以说是一种认知工具。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获得从印刷英语课本中无法获得的海量的知识,他们要知道如何来处理信息,他们的学习可以得到很多教师的指导,他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合作创造、作研究,他们的学习情况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得到反馈,以帮助他们调控学习,并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在课后对学生的访谈中,学生们都知道了网络是英语学习的一个新途径,并表示要经常上网查资料,与外国小朋友用英语聊天和互发e-mail。

   5、           对学生文化策略的影响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意识的培养往往就是通过教材、教师的语言、教室的布置和有限的音像资料等,但一旦有了网络学生们身处的就不止是一间教室,而是一个五彩缤纷世界。本课网页中提供的“落基山脉,中国名山,森林链接”等栏目扩大了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了视野,有益于加深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对教师教学策略的影响

   1、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

   英语教学由于网络的介入,使原有的教学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老师感到自己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离不开的拐杖,当学生没有掌握某些知识,或想知道更多相关知识,他们可以自己上网继续学习。教师不再总是在某方面的知识多于学生,如课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一些关于中秋节圣诞节和各种中外节日的信息,在课堂上得到的反馈将会是十分地惊喜。

   对教师的教学设计策略的影响

   在上课的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在确立和选用教学策略时,总能把网络这个环境因素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并能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以及本人的教学风格等其它的教学因素有机地结合。

   2、           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影响

   因为有了网络这个开放的教学环境,学生知识的获得量多且面广,面对学生如此多的信息,教师有时就不能把握好,如学生用汉语提到的一些词汇,教师有时就不能较好地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表达出来。这就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严峻的挑战,因此,教师不仅要加强英语能力,还要广泛地涉猎相关学科,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3、           对教师教学应对策略的影响

网络教学环境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48-01

网络的发展,对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将网络技术和学科有机结合来开展教育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网络环境下,如果能够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做好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工作,就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谈一下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的教学。

1小学数学教学与网络环境的结缘

1.1基于数学学科特点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自然学科,讲求准确性、严谨性和科学性。与语文学科相比,数学中所呈现出来的事物虽然源于生活,但是看起来比较抽象,学习起来较为枯燥无味。数学这些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数学教学需要网络环境下的技术手段的辅助教学。

1.2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小学生一般在7~12岁这个年龄段,他们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注意力不够集中,一般注意集中在15分钟左右;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贪玩,不喜欢老师喋喋不休地讲。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不长,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多,长时间下去,学生很容易感到疲倦,就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如果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就能激发学生思维动力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由此,这些年龄特征使网络环境下的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小学生喜欢的主要教学手段。

1.3基于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要特征的“填鸭式”教学,忽略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思想观念陈旧,使数学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基于此,新课改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恰当的教学手段,来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生成。而网络环境下的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电子白板等,正好成为这一空白的有效填补,使数学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技术手段有效结缘,使课堂丰富形象。

2网络环境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与推动

2.1网络环境能丰富数学教学资源

在课堂中使用网络辅助教学能够利用其检索快、信息容量大、传播效率高这些功能,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来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都有很大作用,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将要讲授的课程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讲解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重点进行放大、个别重复等,在对一堂课的小结和归纳时,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思想和解题方法以特写方式放到一张画面中,并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学生们在愉悦的情境下学到新知识。此外,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多角度,全方位、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然后根据学生练习的具体情况,将相应的重难点进行反复的练习。利用计算机还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声音、画面来模拟现实,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

2.2网络环境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思维活动要靠大量的感性认识作为依据和源泉,而多媒体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给课堂提供大量的生动而具体的材料。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图像、文字、语音解说等配合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推理和分析,能够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尤其是在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周长、体积、面积等课程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一些法则、公式、概念具体化,并能以图片、动画、声音等方式讲授知识,让学生在很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2.3网络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当我们对某件事有充分的兴趣时,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然而,数学这一学科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善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思维比较跳跃,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有些学生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如果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就能激发学生思维动力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游戏、比赛、分组作业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网络环境能使教学方式更开放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实现教学方式的开放,让教学活动在观念、课堂教学方式、作业形式等方面开放。在观念上,从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到强调学习的过程,从封闭的教学资源和模式转向开放的教学资源和模式;在课堂教学方式上,改变了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而向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上转变,不只是让学生增长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作业形式,传统的作业大多是在作业本上,比较单一,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在线作业、建立在线讨论小组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的完成质量。所以,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既方便了教师教学,又轻松了学生学习数学。教学能够借助网络资源,开放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又能使学习过程趣味横生,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应用能给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带来很多新的改变,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具体、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拓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即墨市长江路小学,山东即墨266200)

参考文献:

网络教学环境篇9

摘要:在国际化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英语成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采用的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黑板与粉笔是教学过程中的唯一工具,这样的教学枯燥、死板,学生的英语能力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网络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赋予了新的功能,对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阐述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前言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同样教育教学中也不例外,尤其是网络环境与小学英语之间的有效结合,真正的打破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耳目一新,学生会被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堂所吸引,从而将精力与注意力高速集中于课堂,这是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本质方法。

1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工具学科,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听力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但是很显然,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也是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并且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在进行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时,教师除了能够利用录音机播放英语磁带,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外几乎别无他法,在这样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的听力能力自然停滞不前。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听力教学出现了本质的颠覆,听力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学生的听力能力快速提高。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如在进行《atthezoo》这节课程的听力教学时,以往的录音播放听力,学生只能听见声音,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载体,将生动的动物形象展示在投影屏幕之中,这样的听力教学,刺激的是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官,这对于身心发育并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网络环境下的听力教学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将自身的注意力高度的集中到听力环境之中,这就是听力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

2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在跨文化交流不但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升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构建语言主义教学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致使教师进行英语教学时,只是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英语教学也成为哑巴式教学,直至新课程教学标准推行,才对这一历史问题进行了纠正,并且将学生的英语口语放在教学首位,而网络环境技术的发展,更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推动力量。在这里笔者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如在学习“animal”这样一节课程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画出来,然后利用多媒体屏幕让学生将自己的图画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用自己会的英语句子,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容出来,这样就给予了学生更多口语展示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由于网络环境以及网络信息具有公开性、无限性的特点,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论坛或者网络语音聊天室的方式,让学生与一些国外的小朋友面对面的进行交谈,学生可以借此来更好的感受英式发音,同时国外的小朋友也可以借此来学习中文,这无疑是符合未来的跨文化交际形式的,这是教师即使苦口婆心传授也难以获得的英语口语教学成效。

3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考试中的重点,因此能够采用有效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就显得越发重要。但是很显然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而教学资源又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对于多数教师而言,英语阅读教学显得有心无力,但是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环境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为学习组织多种形式的英语教学,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兴趣再一次被唤醒。如在学习“myfirend”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从通过网络环境,为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友谊的歌曲或者故事短片,从而让学生被这样的教学情景吸引,使学生浑然不知的走入到教学意境之中,从而对本篇文章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而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永远的学习动力,这将成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开始。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份阅读书单,并让学生在网络中下载这些阅读资料,从而帮助学生拓宽阅读积累量,这样是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阅读所独具有的一种优势。

4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

写作一直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训练形式枯燥乏味,并且相对滞后,这使得学生无话可说,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却从本质上改变了这种教学现状,在网络环境下,为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更具优势。首先网络资源包罗万象,在网络环境之中,学生可以进入英语网站搜取各个方面的素材资料,这样学生就可以改变以往无话可说的现象,从而使学生的文章更富新意。其次是网络环境快捷,便于交流,这就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交互式的写作环境,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更多的写作想法,写作灵感也将会犹如泉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这里笔者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如在进行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e-mail写一封感谢父母的信件,并将这封信件发送到父母的邮箱之中,这样的写作形式对于学生而言,十分的耳目一新,而很多学习平时也有发电邮的习惯,这样的写作训练无疑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削弱了以往学生对于英文写作的怯懦心理,降低了以往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压迫感,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这样的写作教学可谓是一举多得,这就是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势发挥。

5总结

英语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尤其是在国际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英语学习就显得越发重要,而网络技术及网络环境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增添了无限的可能,但是由于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学生的年龄又比较小,因此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要帮助学生甄别网络信息,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林伟霞.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1,(01):113-115+118.

[2]刘彦臻.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行动研究报告[J].外语电化教学,2004,(01):75-78.

[3]刘元宵.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87):100-101.

[4]孙凤杰.简述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J].学苑教育,2015,(16):64.

[5]王利美.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6):69.

网络教学环境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科学;课堂

一、巧用电教,化难为易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再比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二、提高兴趣,增强感知[Cn333教学]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如教学《昆虫》一课,在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训练学生能否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这时可以在电脑上出示“送昆虫回家”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拖拽”昆虫到相应的栏里,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

三、丰富资源,深化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①“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②但是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外的唯一信息来源。这时候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其拥有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成了源源不绝的学习财富。如《保护大自然》一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导他们登陆相关环保网站,进行在线收集资料,大量的资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再将这些信息整理、筛选、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现的。但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如果仅停留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学习成果。如学完了《保护大自然》这一课后,让学生利用网上搜集的资料出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