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民合作社的好处十篇农民合作社的好处十篇

农民合作社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9:43

农民合作社的好处篇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为谋求共同利益开展专业合作的互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迅速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20xx年起,国家先后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减免政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

我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xx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鄂发[×]×号);省人大出台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20xx年和20xx年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场会;从20xx年起,省财政每年专列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经费;20xx年,省编办专门批准成立了“湖北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办公室”。从20xx年起,我省还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示范工程、人才培训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截至20xx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20xx年的×个发展到×个,同比增长×倍。

虽然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总体形势看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合作社水平参差不齐,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主要原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合作知识与合作能力。这与政府部门扶持指导和服务不够密切相关。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上加强引导,从而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提高合作质量。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发展速度快

截止20xx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家,比20xx年增加×家,增幅×%。其中京山县、钟祥市、长阳县等×个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家,京山县达到×家。

2、领办主体多

一是能人大户领办型,占×.×%。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就是由果品产销大户程国庆领办的。二是科技人员创办型,占×.×%。沙洋县曾集镇五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由该县曾集镇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蔡代兵牵头组建的。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占×.×%。湖北长阳常家洞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是由省级龙头企业湖北常家洞茶叶专业合作社异地投资组建的。四是村级组织牵头型,占×.×%。郧县合叶桑蚕专业合作社,由郧县胡家营镇土地沟村支部书记湛宏远牵头领办。

3、覆盖产业广

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农机、农村能源、林业、水利等多个行业。其中,种植业占×.×%,养殖业占×.×%,其他行业占×.×%。

4、典型示范强

各地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充分体现了为成员服务、民主管理和谋求共同利益的合作社性质。截至20xx年底,全省共培育典型合作社×家,其中省级指导扶持×家,各地指导扶持×家。老河口市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创办者姚凤君同志,是当地果树行业的老专家,该合作社引进培育了×多个果树新品种,推广了×多项新技术,并有多个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国内领先。联合购买生产资料和联合销售达×%以上,统一培训、修剪、机防、嫁接率达到×%,还有冷藏保鲜、品牌经营,办公和培训大楼等,为成员增收节支效果显著,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以上。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合作知识的宣传培训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到位。虽然国家20xx年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发展原则、组织管理、设立登记等都有明确规定,但由于宣传不够,又往往停留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和领导讲话上,很多干部群众没有听到,也没看到,从而造成对发展合作社的必要性和对合作社的性质与作用认识不够。近几年省里通过开现场会和培训会,解决了各级政府和农业(经管)部门的思想认识问题,培养了一批合作知识辅导员,但还是难以适应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各地也开展了一些针对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但培训人数太少,合作社对成员的培训就更少了,往往只有一些技术性培训。由于缺乏平等互助的合作意识,导致合作社发展中存在“利益驱动”现象,有些政府官员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营主体,又不纳税,没有好处;有人还认为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不要去管;有些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领办者,看到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扶持,纷纷包装挂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些专业大户领办者,以为办合作社等同于办公司,在盈利分配上完全按股金分配,在民主管理上,也是投资多的成员或理事会少数人说了算,完全不知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按交易额(量)分配为主,成员有平等管理合作社的权利。有些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得利,没有履行义务的意识,没有管理合作社建设合作社的主人翁意识。

2、政府部门指导力度不够

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涉及到合作知识和组织管理,又涉及特色产业和技术、市场等问题,还涉及领办者带领成员共同致富的奉献精神,没有懂合作知识和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人去指导,很难做到依法办社,很难成为政府推动“三农”工作的抓手,也很难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过去政府部门指导不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懂合作知识的辅导员太少。每个县(市)只有×-×人参加过培训,而且往往只有×个专职人员,有些还是兼职。乡镇一级基本没有专职人员。村里基本没人管,指导服务很难到位。二是深入农村指导服务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现在的指导最多只能跑马观花,很难做到深入细致开展调研和指导。而这项工作唯有直接向群众宣传,有针对性地指导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国解放初期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就是依靠各级干部深入农村宣传指导的。三是典型示范不够。典型示范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但由于政府扶持和部门指导不够,导致典型示范太少,规范运作欠佳,服务效果有限。四是没有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我们的基层指导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强调“先发展,后规范”和“边发展,边规范”的合作社发展思路,缺乏“以规范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个县(市)、一个行业做几个盆景式的合作社,还不能做到规范运行,最后必然影响发展。老百姓看不到好处,影响加入的积极性,合作社也可能没有生命力,政府的政策扶持也很难加大力度。只要能办出一部分规范的合作社,让广大农民偿到甜头,夯实合作社服务基础,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就会加快发展,政府也就会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支持。

3、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普遍存在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机构不健全、决策不民主、分配不合法等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关系不顺,核心是合作社能否给成员带来增值利润,这是合作经济的实质。实际上,国家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部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规定得既有原则又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由于我们的领办者和指导者一般只有企业、事业、社团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经验,往往凭借经验管理和指导合作社,恰恰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其特殊性质,不同于其他任何组织。只要合作社领办者和指导者都能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法规,弄清了合作经济的实质和作用,就是使合作者都能享受通过合作带来的增值利润,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得到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增值利润的好处。就不难理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

在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关系不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龙头企业运作型。有些合作社,在为成员服务时,往往局限于优惠供应生产资料和保护价收购社员农产品,这种服务对农户成员确实有好处,但他只是一种盈利的市场买卖行为,而合作社行为应该是在此基础上,让成员分享生产资料和购销产品带来的增值利润。二是行业协会运作型。有些合作社,将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生产者社员联合起来,既为生产者社员优惠供应生产资料,又以保护价收购生产者社员的产品,既为加工者社员带来稳定的货源,又为生产资料供应商带来薄利多销和稳定的销售渠道。这种运行机制看起来大家都能利用合作社这个平台得到好处,互利共赢,其实,还是“企业+农户”的翻版,核心问题是,往往生产资料和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利润没有分给生产者社员,只是生产资料供应商和加工销售企业联合起来的一种营销策略,还可以减免税收,或争取政府资金扶持。三是核心成员运作型。有的合作社是以几个能人大户联合发起,作为核心成员,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当地一些小型生产者农户参加,作为“一般成员”,不在工商登记。“核心成员”完全按股份分红,“一般成员”则以购销合同结算。当然“一般成员”还是享受了进入市场、改进价格和技术服务的好处。

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利益联结机制至关重要,在运行中应当依法规范,合作社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应主要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

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合作社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

要让合作社知识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合作社发展的动力,就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利用各级行政组织资源,通过会议形式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二是有关职能部门结合业务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宣传合作知识。三是通过各级党校、高等农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相关涉农培训机构开设合作社专业课程。四是通过典型示范宣传合作知识和管理人员。五是通过合作社向成员以及农村青少年宣传合作知识。

(二)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市场主体组织形式,它的领办者一般都是农村能人大户、农技人员、龙头企业等,生产的都是优势特色农产品,而且是专业化、规模化、无公害化生产经营。合作社的发展既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又能提高农业效益,最大的好处是能促进农民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好。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扶持。各级财政应当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板块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合作社的资金投入。目前,我省对合作社的扶持资金主要是对示范性合作社给予补助,一般一个县(市)只有一个,而且资金额度只有×-×万元,只能用于规范化建设和一般。对于发展生产和解决加工销售问题,资金是个重要瓶颈。一般农民社员资金都有限,贷款又没有什么抵押。要想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一是争取金融部门出台支持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二是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建议省财政每年拿出×万元,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从发展现代农业看,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合作社,才有能力运用农业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支点,它能把农民的组织化、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机制。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农民、农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着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农民合作社的好处篇2

关键词:大圹圩农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农场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一直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将其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实施。这为国有农场又好又快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农场的根本前提和力量源泉。作为国有农场,应当全面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精神,不断加快推进和谐农场建设。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构建农场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爱民、为民、亲民、惠民、安民、富民的“六民”理念。爱民理念:是构建和谐农场的思想基础,职工群众是农场发展的主力军,要坚定对待职工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的政治立场和情感基础,并把它作为做好一切工作、办好一切事情的根本原则和力量源泉;为民理念: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为民应当成为指导规范言行的根本价值取向,为民应当成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最高理想追求;亲民理念:党同职工群众具有亲密的渔水关系和血肉联系,亲民就是要时刻把职工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与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求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和重要依据;惠民理念:就是要坚持职工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要为民谋利,为民造福,让全体职工最大限度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得到更多的利益和实惠,把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受益不受益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安民理念:就是不扰民、不劳民、不伤民,要帮助职工落实好各项减负及补贴政策,优化生态环境,推进安居工程,扩大社会保险,强化农业保险[1],做好来信来访,抓好安全生产和扶贫救助等各项工作,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和顺人心,创建一个安定有序、安居乐业的和谐场区;富民理念:富民是硬任务,富民是考验农场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硬指标,富民是提升全体人民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实践证明,只要职工富裕,农场也就稳定,各项工作也就容易顺利开展。

2选准切入点,抓好民生工作

在构建和谐农场的工作中,在坚持“六民”理念,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到实处的基础上,必须选准以下3个切入点来构建和谐农场:一是选准工作的出发点。把群众是否需要、是否愿意、是否支持作为领导决策的出发点,把群众生产能力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创造活力的激发作为工作的着眼点,把群众的心理承受力、经济承载力作为工作的基准点,着力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二是选准工作的着重点。要从实际出发,着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要换位思考,从群众的生产、收入、上学、看病、环境条件等方面去为民思考、为民分忧、为民谋利。三是选准工作的归宿点。要把农场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过程变为广大群众受益得实惠的过程[2],把各项惠民成果按年度量化,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分解,并同农场的小康规划目标、“十二五”规划目标相对接,把各项惠民措施扎扎实实的推进并落实到位。同时还应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第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场产业化进程。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农场要坚持用先进装备武装农业,用先进的科技支撑农业,用先进的方式管理农业,用先进的理念经营农业,引领农业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圹圩农场地处高邮湖畔,是一个以稻麦种植为主的农场。近几年,农场推进各项改革,创新机制,狠抓管理,经受住了自然与市场风险的考验,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农场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了职工科学种田的水平,建立了完善的“公司+基地”的经营模式,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了优质大米的品牌效益,从而推进稻米产业化升级,实现农场产业的现代化,使农业管理、作物种植水平和经济效益一直处于全省农垦系统的领先地位。农场的主产品“倮倮”牌大米是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水稻种植及其产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质量可追溯、农场增效、职工增收,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这些无不得益于农场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加强农场的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要切实加强农场的各项制度建设,加快农业发展。农场的“两田制”农业经营土地改革已经到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3]。同时认真落实农业税费改革补贴资金的发放及各项支农惠农的政策,根据年度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身份田”、“招标田”的承租价格,正确处理土地收益分配关系,推进农业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和职工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4]。进一步加强各类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近几年,农场已争取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合作医疗政策,职工养老保险也趋于规范化管理,非职工也享受了“续保”和“参保”的政策,切实解决了农场居民的后顾之忧,使农场各类居民的“养老”和“医疗”均有所保障,维护了农场的稳定。

第三,弘扬“农垦”的创业精神,建设农场的和谐文化。在“农垦”形成的过程中,孕育了地域文化、兵团文化、知青文化、群众文化和专业文化等多种文化。建设农场的和谐文化,必须积极借鉴这些文化的优秀成果,大力弘扬农垦的创业精神,并不断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促进农场的和谐文化体系建设,使其成为构建和谐农场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农场人民思想道德规范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载体。要以诚信、创新为企业精神,以“创建和谐农场”为共同愿望,以“振兴农场经济、增加职工收入”为目标,创建更好、更新的农垦企业文化[5],帮助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党和农场的信心,增强自主意识,唱响建设和谐农场的主旋律,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努力繁荣先进文化,将广大职工群众紧紧吸引在农场党组织和农场的周围。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功能,保持农场安定有序。创新农场管理机制,健全党委领导、行政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总场、分场都要把行政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优化行政组织机构,稳妥推进企社分离等各项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整合行政管理资源,试行综合行政执法,建立农场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长效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防控体系建设,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认真落实信访条例,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以保持农场各项工作安定有序的开展。

农民合作社的好处篇3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传达贯彻全国农经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我省农经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总结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7个市、县的典型发言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农经工作情况,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作哈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依法履职,农经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近几年来,各级农经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顺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履职,工作成绩显著,为农村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管理。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土地流转、妥善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规范性文件,实现了从依靠行政命令向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转变。通过努力,土地承包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率达96.27%;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得到妥善调处,化矛盾于基层,据我厅调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发生土地承包纠纷32029件,通过调解处理29570件,仲裁处理157件;农村土地流转得到推进,全省土地流转总面积达806万亩,其中耕地67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35%。金堂、双流介绍了很好的经验,遂宁的蓬溪、射洪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二)全面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近几年来,从规范农民负担管理,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全面取消农业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全省农民人均负担由2000年的124元下降到2002年的75元,再到2007年的49.9元,“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得到落实,已有五年没有出现因农民负担过重引发的恶性事件。为适应农村形势变化,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把农民负担监管重点及时转向涉农收费,并将土地征用、惠农政策落实等纳入工作日程,拓宽了监管面。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农民权益义务监督卡制度,以及负担监测、举报、检查监督、案件查处等日常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实现了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三台县以前的农民负担是比较重的,通过构建减负长效机制,取得很好效果,材料已经发给大家。总之,各级农经部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和推动农村税费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近几年来,制定完善了财务、资产、审计等方面的规章,指导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村社财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规范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去年底统计,全省50767个村中,有村组会计人员51209名,其中取得《会计证》的22265名,占43.8%。实行会计集中办公的乡镇1518个,占33.7%,涉及16579个村;实行会计委派的乡镇231个,占5.1%,涉及2545个村;实行会计委托的乡镇1632个,占36.2%,涉及19892个村。

(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工作逐步加强。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有力地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各级农经部门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动摇的基础上,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克服困难,普遍加大了工作指导力度。截止2007年底,全省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593个,成员达到515.21万名,带动农户530.7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农民专业合作社4427个,其中已经执行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的合作社2012个,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合作社237个,注册了商标的专业合作社422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各类农产品质量认证的专业合作社3697个。2007年,专业合作组织统一销售农产品73.33亿元,统一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31.41亿元,固定资产净值累计达到11.92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我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专合组织发展方面,乐山市起步早,发展较规范,成效显著。

二、适应形势,充分认识农经工作面临的新要求

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纵深推进,农村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对农经工作提出新要求。现代农业的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要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就要不断创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因此,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是新时期农经工作的重点。二是农民权益保护日益紧迫。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农村人口迁入城镇、农村社会融入城市进程不可回避;基本农田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维护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各级领导关切、社会各界关注、广大农民关心的大事。三是减轻农民负担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个别地方领导对减负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思想有所松懈;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地方求发展的要求过于迫切,一些基础性工程如新村规划、旧村改造、兴办公益事业等都需要大量投入,农民负担呈反弹趋势。四是农经部门自身建设需要加强。从全省的情况看,有的地方农经机构被撤并、农经队伍被削弱、农经职能被弱化。截止2007年底,共有县、乡农经机构3369个,但不少是虚设。县级农经人员1545人,乡镇8068人(其中约60%是兼职),平均每个乡镇1.82人;按岗位性质分,事业人员7808人、占96%,公务员175人、占2.2%,其他85人、占1.8%。从各地反馈和我们调查的情况看,除了少数乡镇政府设置农经岗位,录用一些公务员从事农经工作外,多数乡镇的农经干部在乡镇事业单位的公益职能岗位竞争中保留了事业编制,兼职从事农经业务工作,这就造成农经工作依法行政、履职困难的局面。

农经工作在面临诸多问题的同时,也面临新的课题。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加快发展任务,将农业现代化作为“三化”思路之一。奇葆书记和巨峰省长对农业发展定位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构建现代农业体系。要发展现代化农业,没有土地流转、集中,规模化经营就是空话,各级农业部门,尤其是农经部门要在发展现代化过程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创新土地流转、集中的新模式,不断总结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三、锐意进取,推动农经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新形势下做好农经工作,推动农经工作迈上新台阶,必须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科学把握农经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稳定与改革创新的关系。稳定是基础,是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基本条件,是顺利实现各项农经工作任务的必要前提。农经工作始终与农村的稳定和改革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解决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成为农经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是处理好维护农民权益与发展生产的关系。维护农民权益和发展生产本质上是一致的,必须兼顾。只有生产发展了,才能为增收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收入增加了,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权益。三是处理好法规政策建设和贯彻落实的关系。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法制建设。近几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等法律和配套法规相继出台,农村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我们要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抓贯彻、抓落实上来。四是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中央提出扎扎实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农经部门贴近基层,贴近农民,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在依法抓好管理的基础上开展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通过服务强化管理,在创新管理中提升服务。五是处理好自身建设与加强部门配合的关系。农经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我们一定要摒弃传统观念的局限,增强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审时度势,在抓自身建设的同时,本着有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权益、有利于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有利于农经工作发展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配合,通过建立诸如“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发文”、“联合检查”等互动配合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好农经工作。

(一)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核心,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切实完善土地延包后续工作,加快推进承包经营权证的发放,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加强土地承包档案规范管理。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合作社,合作社自主经营或流转给专业化生产企业、业主集中经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不断提升土地收益和经济效益。金堂县转龙镇的“大、小集中”模式值得借鉴,其做法主要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按股分红、统一经营”的方式,实施土地经营“大集中”,目前,该镇已引入龙腾、金福、金辉公司等农业产业化企业在神仙桥等村流转2200余亩土地,成片发展蚕桑1000余亩,发展桑园鸡1200余亩,带动农户新栽桑3000多亩,预计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依照协商互利的原则,由镇、村、组牵头对部分农户承包土地按规模经营趋势互换重组,变零星分散为相对集中,实施土地经营“小集中”,该镇仁和村8组实施土地互换重组,把原来295块旱地变成了现在的27块,由原来的83块稻田变成了现在的27块,新增耕地1.8亩,引进业主发展以蚕桑为主的种养殖业及林下综合开发200亩,带动2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农户5户。遂宁市已建土地流转合作社114个,入社农户17545户,成员总数61571人,集中经营土地面积48691.3亩。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全部或部分折价入股,作为企业的投资,采取“保底收入、盈余分红”的形式来共同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流转服务中心,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对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进行搜集和,接受农户委托流转土地,指导出让方和受让方签订合同,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档案,促进土地的顺利流转,实现作哈副省长提出的耕地流转目标。同时,还要研究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具体措施,双流县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向农村信用联社贷款取得了突破,该县宗富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四家合作社利用本社社员141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村信用联社抵押贷款融资100万元,为农民生产经营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成都市组建成立了市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的流转开展担保业务,确保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正常有效进行。与此同时,还要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以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加快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一是认真履职。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上升到现代农业制度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大事,列入今后的重点工作内容,切实抓紧抓好。要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川府发[2008]5号文件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认真负责地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工作,要及时向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汇报有关工作,争取领导重视。要牵好头,服好务,主动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工商、税务、金融等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各方面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合力。二是制定扶持政策。各级农业部门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制定出有利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我厅准备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尽可能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业标准化、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科技示范场等各类农业财政专项和基本建设项目,委托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开发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直接进入城市大型超市、在城市建立连锁店、直销店等试点工作。积极采取支持、补贴等办法,广泛动员和组织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有关农产品交易洽谈会、博览会等活动,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产品市场。探索与有关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等方式,协助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的问题。探索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保险的有效方式,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三是规范发展。要以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以示范项目建设为载体,重点依托省、市、县三级工作平台,开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活动。各市县根据当地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结合不同产业发展情况,每个市县每年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5个,省上从市、县级示范社中每年择优培育100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质量安全优、品牌效益高、出口能力强、服务设施全、带动农户多、社会效果好的示范专业合作社。四是搞好立法调研。“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正紧锣密鼓进行立法调研,明年争取出台。各市州要开展相应的调研工作,为“实施办法”的出台献计献策。总之,全省上下齐心协力,达到作哈副省长提出的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今年,适当时候再专门召开一次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经验交流会,评选表彰一批发展相对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三)以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为重点,逐步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2007年,全国农民负担出现了税费改革以来的首次反弹,作为农民负担监管部门,对这个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健全农民负担监管的长效机制。在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转机制基础上,重点完善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农民权益义务“监督卡制”、涉农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等五项基本制度。要继续对农民负担较重、问题较多的县(市)开展综合治理。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对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集中抓好农民建房多收乱罚、农村中小学乱收费、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等三方面的专项整治。坚持农民负担检查制度,不断提高检查质量,重点督办查处因修路强行向农民集资摊派、变换形式向农民乱收费和平调、挪用农民各种补贴补偿款等三类问题。同时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调查、指导和监管,在政策界限内引导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改善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试点,探索建立以政府补助资金为引导、筹补结合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机制。

(四)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进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全面落实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做到真公开和常公开,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加大实施财务公开的工作力度,提高公开质量,务必使农民群众满意。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夯实基础工作,加强行业标准建设,推动各项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财务帐簿报表、资产台帐、档案管理的规范建设和普及。今年争取创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9个;同时,我们正在积极筹措,每年开展100个省级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各市(州)、县也要制定规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作哈副省长提出的到2012年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村达到80%以上的目标。

(五)完善机制,提高能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农经工作,稳定农经队伍,是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具体措施。《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行政职能列入政府职责,确保履行好职能。”这证明中央对农经工作极其重视、农经工作非常重要。各市、州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多汇报情况,多反映问题,切实理顺农经工作体制,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监管、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在乡镇有机构承担,有专人负责,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关于农经总站参公管理的问题,厅党组是非常重视的,正在积极做工作。

农民合作社的好处篇4

关键词: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

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单位早在19世纪就已经在世界发达国家范围普及,而进入20世纪后,家庭农场形式所占农业生产主体的比例也有明显上升,而且在世界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中都能够看到家庭农场的身影,作为一种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家庭农场在不同类型的构架演化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日本、荷兰等),家庭农场发展主要以节约型、集约化的形式逐渐发展。家庭农场相较于大规模的农场模式,其突出表现了精耕细作、无需监督的特点,也正是由于此原因,家庭农场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拥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生根发芽。

我国自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以来,该组织形式在我国发展势头良好,涌现出了大量优秀案例,被认为是解决我国未来“谁来种地”的重要突破口。但目前家庭农场发展尚且处于起步期,需要得到政府以及市场的大量扶持,而作为已有的农业市场经营组织形式――专业合作社,能够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帮助。当然专业合作社有其自身的缺点,也需要政府通过改革,以矫正器发展路径,以便更好地为家庭农场提供社会化服务。

一、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作用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旨在为细碎化经营的农户提供便利的社会化服务,以求提升农业经营的抗风险能力,加快农业升级转型。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处于起步期,家庭农场尚未发育成熟,在产前、产中、产后的经营方面,有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而依托专业合作社,获取社会化服务,有利于家庭农场的完善和发展,降低家庭农场的经营成本和风险。

1.为家庭农场提供农资供应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前可以为家庭农场提供农资供应服务,如产品规划服务和农资采购服务。我国家庭农场尚处于起步区,农场经营者正在从普通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型,其市场经济意识不够完全,故而这将影响家庭农场经营者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可能出现生产跟风等问题。相对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早,在市场经营方面更具市场意识,能够有效判断市场需求,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生产建议与品种规划,规避因市场过热而产生的风险。此外,当前我国家庭农场规模较小,在农资方面还处于市场劣势,与供应商之间的缺少谈判筹码。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对规模较大,其在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的采购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在与供应商制定采购协议时,能够利用市场手段,获取价格优惠。这对家庭农场经营者而言,可以借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力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产出,有利于其收入增加,也有利于其规模的扩大。

2.为家庭农场提供生产管理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在农业生产中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生产管理服务,以利于农业技术的提升。处于起步期的家庭农场,其经营者虽然相对于一般农户更具管理能力,且在生产技术方面也优于细碎化经营的农户。但是较小的规模限制了家庭农场经营者对新农业技术的获取。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其规模原因,容易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并在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充足的优惠,家庭农场在初创阶段可以通过自愿入社、独立经营的方式,获取相关政策、技术的优惠和扶持,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家庭农场处在草创期,在标准化经营方面也缺乏经验,但反观农民专业合作社,其在农业生产的统一协调、规章制定等方面相对家庭农场以及比较成熟。为标准化生产,合作社会将文字简明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在全社范围内推广,这对保持独立经营的入社家庭农场而言,具有较强的学习借鉴意义,有利于家庭农场相关制度的制定。

3.为家庭农场提品销售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为处于起步阶段的家庭农场提供良好的产品销售服务。家庭农场经营者虽然是我国农业从业者中佼佼者,但其受限于当前规模和传统的观念,经营者的市场意识虽然已经萌芽,但仍未健全。其在产后销售方面,虽然可能在产前就通过市场签订了一些订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销售渠道的畅通,但由于规模有限,在订单签订时,并不占优,其可讨价的余地不大。加上家庭农场所处的农村交通不变,信息相对堵塞,这也使得其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卖难”或“卖低”的窘境。而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可能与大型收购公司相比,也处于市场劣势,但与起步的家庭农场相比,更具规模优势,能够获取较大的讨价空间,同时巨大的货物供给量,能够在运输等方面产生规模经济,以降低成本。在产后销售方面优势,也是家庭农场可以重点依靠的对象。

4.为家庭农场提业加工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为家庭农场提供农产品加工服务,以提升产品价值,增加家庭农场经营者收入。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是未来促进农业升级、农场现代化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及支撑。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泛而不专,加工工厂设备简陋、方法原始、效率极低、浪费严重,缺少深加工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家庭农场经营者虽然能够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进行一定的探索和创新,但是面对高昂的加工设备价格,将无力承担购买费用,同时其较小的生产规模也无法摊销因高昂设备购买而产生的沉淀成本,为此家庭农场经营者可能对先进的深加工设备望而却步,这不利于产品加工技术水平的提升。但农民专业合作社首先其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有能力购买深加工设备,同时较大的规模经营,能够摊销沉淀成本,以产生规模经济,故而家庭农场能够凭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品深加工方面获取便利,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二、当前专业合作社面临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良性经营虽然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着诸多问题,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助推作用实施的效果,甚至就长期来看,可能还会起到负面作用,阻碍家庭农场的发展。

1.总规模偏小、资本过于集中。我国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规模较国外偏小,未能形成足够的规模经营,同时资本过于集中,权力制约有限,容易损害参社农民的基本权益。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国外的专业合作社相比,在参社人数、土地规模、资金总量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较小的规模限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限制了规模经济的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在经营规模方面现阶段优于家庭农场,但是有限的经营规模,对家庭农场发展的扶持效益也大打折扣。同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往往由少数几位专业大户发起,而这几位大户出资总额往往占绝对优势,这就导致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权利过分集中,且合作社发起人会处于个人利益而引导合作社的发展战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参社农民权益。其次,合作社在发起后,为吸引农民参与,可能会让农民不出资而参社,这容易导致部分参社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漠不关心,缺乏参与民主决策的意愿,进一步加剧了少数人控制合作社的可能,也会损害农户权益。作为起步阶段的家庭农场经营者,若不是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其可能会受到合作社掌权人的排挤,或者直接损害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权益,这不但可能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家庭农场没有扶持作用,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

2.干部兼职严重、治理结构混乱。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村干部兼职现象严重,且内部治理结构混乱,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我国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村干部兼职合作社负责人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容易导致寻租行为,村干部权力过大,即能决定村集体的利益分配,又能干涉合作社运营,过大的权利,极易引发寻租行为,从而影响合作社经营效率。其次,村干部的兼职容易影响合作社的市场决策。村干部兼职过多,其决策时考虑因素在无形中有所增加,这将会直接影响决策效率以及决策的市场效应,对合作社发展不利。再者,村干部兼职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均。在拥有多个合作社的村集体中,有村干部兼职的合作社,更加容易获取政策倾斜,导致利益或资源分配不均,这有违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针,也将严重影响总体生产效率。干部兼职使得干部权力集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着决定权,即使村干部不是第一负责人,但也可能由于干部兼职而将第一负责人架空。资本的过于集中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的理事会、监事会等控制在少数人手中,使得监事会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加上部分参社农民对民主决策的参与意愿不高,最终容易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此外由于我国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够完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外部监督机制完全缺失,制度的因素使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外部监督机制丧失。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的混乱、内外部监督机制的缺失,容易导致农民权益的损害,或者导致合作社采取过于冒险的行为,这不仅使得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也可能为此而承担更大的经营风险。

3.经营水平较低、政府依赖性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水平较低,且过度依赖政府,发展空间有限。我国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处于无利润或者亏损的窘境,经营水平低下直接引起这一问题。治理机构的混乱,权力的过分集中,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大多取决于个人因素,加上我国农民水平普遍偏低,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弱,这就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通过不断学习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也直接导致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水平低下的窘境。在农村市场的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落后的经营模式难以应对市场化浪潮的冲击,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期无盈利甚至亏损也就不难理解。如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改变治理结构混乱的现状,其发展空间有限。对家庭农场而言,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家庭农场建立的初期具有一定的制度优势,但是随着家庭农场的不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价值将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甚至产生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家庭农场的发展。造成专业合作社困局经营水平较低困局的另一原因是其对政府依赖性过强。长期优良的政策环境,使得专业合作社沉溺其中,希望长期依靠政策生存,这就减弱了合作社市场化改革、市场化经营的意愿,进而可能错过市场化改革的最佳时机,使得其在未来的市场经济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未来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实施方向应该是将合作社往市场化方向引导,授之以渔,使得合作社真正自负盈亏。在这一背景下,家庭农场的发展,虽然也可以借助合作社的优惠政策而获利,但是也要避免因为优惠政策而错过市场化的改革,缺乏市场意识的农场,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农场,职能是种粮大户,或者规模经营的农户。

三、健全专业合作社培育机制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存在如此巨大的问题,靠市场自动调节可能难以调整,政府必须出台相应政策以矫正不良的发展路径,为此学习研究国外合作社扶持经验,将有助于建议的提出与政策的制定。国外政府为扶持合作社发展首先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框架,如美国为了加快合作社发展,于1922年颁布了《帕尔・沃尔斯泰德法》,确立了合作社合法地位。其次,国外政府给予专业合作社全方位的扶持,美国不仅给予合作社给予税收和信贷优惠,使其税收和信贷压力远小于政策企业,还通过州立大学与农业部合作,全面推广合作社教育、培训,以提升合作社参社农户的经营水平。当然国外政府在鼓励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同时也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措施。德国对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将给予大力的扶持,5年内享受创业资助,7年享受投资资助,但期限到后,将完全停止,逼迫其开展市场运营。

鉴于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尴尬局面,在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建议我国各级政府针对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健全专业合作社培育机制,以促进合作社良性发展。

1.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首先完善其内部治理结构,规避权力集中、干部兼职等问题。完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结构必须以确保合作社成员的主体地位为首要条件,以惠民、利民为宗旨。首先,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机构设置。在频繁召开成员大会进行民主决策不现实的前提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规范成员代表委员的设置,且制定严格的负责人行为条例。其次,必须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这其中关键是处理好两大关系,即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关系、返还让利和按股份红的关系,以此调动社员和投资方积极性,激发合作社的内生力量。再者,健全民主决策管理机制。这就要确保社员投票权力平等,一人一票,同时处理好发起者与合作社的关系,避免发起者权利集中,规避村干部兼职的系统性风险,在上述基础上,要构建机制以保障内部管理与运营决策的独立性,避免过多政府行为干预,以市场经济为行为准绳,独立自主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2.加强合作社人力资源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加强社内人力资源的建设,以保障经营水平的提升。科学技术和管理经营水平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而人力资本又是决定科技和管理的关键因素,加强合作社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合作社效益的提升。为此,首先,合作社可以探索多种形式的科研单位建设机制,独资、合资、入股等形式,可以根据各合作社自身特点予以创新。其次,合作社可以联合成立农业技术协会,以专业技术为纽带,改变当前传统农业科技水平低、效益差的问题,进一步可以以农业技术协会为基础,成立联合社,协同发展,产生更具效益的农业规模经济。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技术,在合作社甚至联合社无法独立开展的情况下,建议可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最为复杂的技术承包与专业农业公司,以发挥比较优势,有力与其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3.推动合作社品牌培育。政府可以着手培养合作社农产品品牌,以此带动合作社市场化改革。在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水平较低的状况下,政府以培育合作社农产品品牌,以高额的品牌回报,吸引其他合作社市场化、品牌化发展。同时品牌对合作社自身而言,也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能够确保合作社良性发展。为此,首先,政府可以树立发展良好的合作社作为典型,并对其品牌产品的推广给予资金、政策和信誉方面的支持。其次,政府要做强合作社以及其下属品牌的保护,政府要加大品牌注册的宣传力度,规范工商注册程序,同时下大力气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若政府能够有效做到上述两点,则可以为合作社品牌的培育提供一个优良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合作社自身的品牌发展和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合作社主动开展品牌建设经营。

4.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有利于合作社规避市场风险,进而可以促进合作社良性成长。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偏远的农村地区,信息闭塞,因此合作社很难根据市场实情作出合理的生产规划,从而更容易遭受市场风险的侵袭。而在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时,合作社规范经营与否所获得的回报收益不明显,为此合作社处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将会选择以不负责的态度开展经营,以最小化成本。为此,政府应该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降低合作社市场风险,区分规范经营与否的回报收益,这将有利于合作社的良心发展。为此建议可以建立由政府领导、第三方监督的市场交易平台,为农民、为合作社、为家庭农场提供最为权威、便捷的信息交流渠道。

参考文献:

[1]高钰玲.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14.

[2]梁红卫.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研究[J].决策探索,2014,(18):55-56.

[3]梁巧,黄祖辉.关于合作社研究的理论和分析框架:一个综述[J].经济学家,2011,(12):77-85.

[4]王勇.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新境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5).

[5]郑丹,王伟.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1,(2):138-142.

[6]胡霞,贾晓薇.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改革思路――基于偏离“规范化”发展的现状[J].现代经济探讨,2016,(2).

[7]梁红卫.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1.

农民合作社的好处篇5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民工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而涌现出来的特殊群体。随着我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的队伍也逐渐庞大。目前我市有农民工118.92万人,其中外来农民工10万人。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市的一个重要群体,成为推进“三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农民工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首先,做好农民工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所决定的,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实行有利于调动农民工积极性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农民工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闯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工农关系,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其次,做好农民工工作是打造我市良好就业创业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市经济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近年来,“招工难”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市的就业创业环境的建设,对我市吸引人才和外来劳动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打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构筑四省边际人才高地,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为建立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推进我市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第三,做好农民工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平安”建设的重要基础。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全体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也必然要求解决好涉及农民工权益的一系列问题。只有妥善解决他们在劳动工资、就业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权益,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充满活力、有序安定的社会局面。

二、准确把握我市农民工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市各级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把它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市委五届二次全会专门研究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把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并专门下发了《关于鼓励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的意见》,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政策保障。各相关部门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切实履行部门职责,积极采取措施,主动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市劳动局和建设局在建筑领域推行了“两牌两卡一合同”制度,联合其他部门开展了“春雨行动”、“关爱民工·百千万活动”和“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市文广新局启动推出了“文化大篷车”、“民工文化俱乐部”,等等。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市农民工工作已进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有效地保障了我市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接到的农民工投诉案件数量在逐年下降,得到了省农民工工作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民工工作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是临近春节,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需要及时妥善地解决。二是农民工的各项社会保障仍然滞后,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和生活质量的任务依然艰巨。三是部门之间的协作欠紧密,长效工作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采取措施着力推进农民工工作

农民工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作,任务艰巨,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进。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民工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综合管理服务的政策规定和工作制度;强化服务,完善管理,加快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健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维护农民工权益;构建惠及所有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子女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生活居住等公共服务体系,把农民工全面纳入政府综合管理服务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着力加以推进:

(一)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工作任务。

各相关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的统一部署,按照各自职责,紧密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切实做好有关农民工的各项工作。

市人劳局要加强对使用农民工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力度,规范单位的用工行为,重点加强对用工备案登记、签订劳动合同等重要环节的监管。对辖区范围内的问题企业实施重点监控,针对农民工关心的切身利益,重点检查单位在工资支付、工时制度、劳动卫生等方面的情况,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认真落实我市农民工各项社会保险等有关政策。今明两年,重点要推进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扩面工作。加强对就业中介机构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严厉打击以就业介绍或招工为名坑害农民工的违法行为。加强和改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对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要简化程序,加快审理,涉及劳动报酬和工伤待遇的要优先审理,并视情况免收、减收、缓收案件仲裁费用。

税务部门要加大对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核实缴费基数,查处少报、瞒报工资总额的用人单位。

市教育局要依法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对居住在本区的农民工子女进行咨询登记、集中审核,统一安排就近入学。

市人口计生委要实现属地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将农民工计划生育工作全面纳入本市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做到农民工与本市户籍人口享受同等待遇。

市卫生局要充分利用我市卫生防疫资源,多渠道开展对农民工的健康教育,将农民工纳入职业病防治范围,对重点疾病加强防控和治疗,将农民工子女全部纳入儿童免疫保健服务范围。依法打击非法行医行为。

市司法局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教育,把农民工列入“五五”普法教育重点对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建立健全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充分发挥街道、法律援助站的作用,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

两级法院要继续畅通农民工欠薪维权的绿色通道,公安机关要负责调查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并涉嫌逃逸的案件。

市安全生产监管局要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权益,大力推进农民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要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对特种作业和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培训情况的监督管理。

市开发区、高新园区、建设局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建设农民公寓等办法,大力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市人劳局、教育局、农办、农业局、团市委、妇联等要整合教育资源,根据各部门的职能继续实施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创业素质工程”及预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市统计局、公安局、人口计生委要充分利用和整合部门的资源,推进农民工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为加强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基层组织的协调沟通,共同做好农民工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工作。要继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户籍管理和相关的配套制度。

市发改委、经委、工商局、文广局、农办、农业局、国土局、法制办、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等要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加强管理与服务,为农民工工作、生活、文化娱乐等各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保护农民工土地承包、土地征用补偿和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的合法权益。

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民工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

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及时宣传报道国家关于农民工工作的方针政策、农民工工作相关信息,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社会舆论监督,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重点,抓好当前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农民工工资清欠一直是农民工工作的焦点和难点。能否处理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基本生活,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春节临近,当前是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的关键时期,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解决工资拖欠问题要坚持立足企业、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分类处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解决拖欠工资的责任主体是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工作协调、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要把解决工资拖欠问题与深化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建立预防拖欠工资的机制相结合,与解决其他债权债务相结合,要把握好工作的力度和节奏,确保工作平稳推进。

一是要抓紧开展专项检查。有关部门及单位要对所辖区域或行业的用人单位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是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加工制造、建筑施工、餐饮服务及其他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掌握本辖区和行业内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在处理农民工工资清欠案件时,对本辖区内的问题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各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节前的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保证农民工过上快乐、祥和的新年。这里有必要明确一下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涉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劳动保障部门牵头负责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和政策措施,对农民工工资支付进行监督管理,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将整顿农民工工资清欠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予以严厉处罚。充分发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作用,及时调解、裁决欠薪案件。

监察部门要按照《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因不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清欠政策,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

交通部门要狠抓重点,对我市范围内重点交通建设项目进行严密监控,力保黄衢南高速公路建设、衢常铁路以及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不发生欠薪情况。

人民法院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要开启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立案、审理、结案、执行,并视情况免收、减收或缓收诉讼费和执行费,有效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公安部门负责调查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并涉嫌逃逸的刑事案件,及时处理因拖欠工资引发的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

建设部门负责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建设工程非法转包、分包现象,严格执行建筑业企业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继续完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督促建筑企业严格执行《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继续做好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建立预防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

各级工会负责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逐步提高工会组织为劳动者维权的能力。组织开展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活动,对用人单位拒绝改正违法行为的,要及时提请有关部门处理。

水利、国土、教育、电力、开发区、高新园区和西区管委会负责对各自行业或区域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做好各自行业或区域的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对大型公共建设项目的工程款发放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二是要及时总结经验。各相关部门对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总结,并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汇报,通过联席会议系统内的交流,促进农民工工作更加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

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

为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协力做好农民工工作,市政府已于去年12月建立了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我任总召集人,范根才同志任召集人,市委宣传部、市农办、发改委、经委等26个部门主管领导任成员。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这个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统筹市区和指导全市的农民工工作。请联席会议办公室抓紧提出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各部门职责、议事规则、会议制度以及办公室职责,在下一次会议上提交联席会议会议讨论确定。

农民合作社的好处篇6

1、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展《合作社法》知识培训,组织开展《合作社法》知识竞赛;

2、指导合作社做好《法》与《条例》有关工作的衔接;

3、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座谈会,听取合作社的意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解决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4、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全面实现合作社的自我管理;

5、加强对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指导,继续开展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检查验收;

6、继续开展全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申报、评审工作,组织推荐省示范性合作社的申报;

7、指导合作社做好部、省等项目申报、实施、验收工作。

二、以贯彻落实《**省农村土地承包实施办法》为重点,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序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7家,新建土地承包仲裁机构3个,2/3的县(市、区)实现土地承包档案网络管理,妥善处理好土地承包与流转中的纠纷,指导筹建好土地承包仲裁机构。

1、通过会议、媒体、培训等各种形式,宣传、落实《**省农村土地承包实施办法》;

2、全面开展未落实土地承包权的调查,分析原因,按规定将承包权落实到户;

3、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推进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建设;

4、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5、按《实施办法》要求,积极筹建土地承包仲裁组织、组织开展仲裁员知识培训;

6、妥善处理好农民因土地承包与流转而引发纠纷的来信来访。

三、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强化农村资产和财务管理。到07年底,全市所有乡镇、95%以上的村争取达到财务管理规范化标准;按照“三年一轮审”要求,完成对320个村的农村审计工作;积极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全市完成10个以上村的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

1、摸清村级债务,探索建立村级债务的动态管理办法;

2、对农村财务管理未达到标准的村,分析原因,加强指导,不定期开展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检查;

3、结合《土地承包实施办法》的实施,开展审计知识培训,开展农村审计优秀案例的评审;

4、组织召开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研讨会,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进程;

5、加强会计委托中心建设,切实行使好会计监督职能,开展创建示范性会计中心活动;

6、开展农村财务公开检查,推进财务公开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以加大对涉农收费案件查处力度为重点,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加强对村和合作社等基层组织和农户的收费监督,加强其他涉农收费的管理,建立起农民负担考核机制,确保不出现因农民负担问题而引发的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1、落实“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规定,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执行情况开展检查;

2、继续组织开展农民负担暗访活动,对发现的案(事)件按规定严肃查处;

3、组织开展农民负担年度工作考核,落实部门责任制,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五、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农经基础业务工作。

1、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农村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积极开展调研。

2、按时、保质完成各类农经报表的统计上报,提高农经统计质量。加强统计资料的分析利用,开展对农经信息户记账质量的检查、指导。按照要求完成固定观察点的调查任务。

农民合作社的好处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这个中心任务,以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发展和稳定为目标;以依法实施土地承包规范管理为重点;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农村财务管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秩序为保障;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推动力;以强化农经统计分析、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提高服务“三农”水平,为促进我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

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法》、《__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四个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宣传贯彻;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村账乡管、村集体资产管理四个服务,确保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落到实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民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扎实有效。

三、工作要求

1、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坚持在经济上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在政治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民利,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

3、坚持围绕党在农村的中>:请记住我站域名/

4、坚持依法行政、开拓创新,推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四、工作措施

(一)加大整治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1、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国家已将《农村土地承包法》列入“五五”普法规划,农业部将每年的3月1日(土地承包法的实施日)和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作为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重点宣传日。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大力开展“土地承包法律进村入户”活动,通过宣传,使乡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普遍掌握《农村土地承包法》和《__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精神,落实和维护好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2、坚决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省实施办法,继续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各乡镇要重点检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落实;是否存在随意调整和收回农民承包地的做法;是否存在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的做法;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抵扣农民土地征地补偿费或补偿不到位的现象。

(1)4月初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宣传发动和学习培训;

(2)5月中旬前完成突出问题的摸底排查和整改纠正;

(3)6月中旬前开展一次村与村之间的交叉检查,并将自查整改和交叉检查情况形成文字材料报县局农经站;

(4)7月上旬县局将组织一次乡镇与乡镇之间的交叉检查,督促整改到位,以迎接7月底市局组织的县与县之间的交叉检查。交叉检查中如果发现重大问题,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8月中旬前各乡镇进行总结评估,进一步落实整改纠正措施。

3、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基础数据录入工作的查遗补缺和整改纠正,确保农户实际承包情况与表册数据和录入信息完全一致。8月上旬前,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将数据调整情况上报县局农经站。

4、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工作的协调机制。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积极争取乡镇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将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纳入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和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内容,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由经管、矛盾纠纷排查中心和法律服务所等部门参与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的工作协调机制。要结合土地承包管理日常工作和《条例》,建立健全土地承包问题调处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范围,落实责任目标,健全工作规程,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确保承包纠纷发生后能得到及时受理和妥善解决,切实履行好属地管理职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5、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规范管理与指导服务。各乡镇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完善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全程指导土地流转规范操作,推行免费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免费提供土地流转

合同、免费提供土地流转合同鉴证四项服务,为农村土地流转充当“红娘”。要以组为单位定期收集土地流转信息,以村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台账,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为农民自愿、依法流转承包土地提供规范管理和有效服务,确保流转规范有序。要坚决纠正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的行为,对这类问题发现一起要严肃查处一起,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维护土地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发生截留、扣缴承包农户土地流转收益的行为。要维护外出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规范农民工承包地的流转方式,充分保障农民工长期的土地收益权,促进农民工安心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6、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农村土地承包档案必须及时整理和规范管理,不得毁损和遗失。各乡镇要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责任制,做到土地承包相关文件,农户合同和登记簿、方案、表册、基础数据库等完整齐全,做到“一组一卷、一村一档、一乡一柜或多柜”。

7、规范管理其他方式承包的集体土地。各乡、村、组以其他方式承包的集体土地,必须加强规范管理。承包方案要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承包要公开进行,不得搞暗箱操作;承包期限要合理,承包手续要完备,要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不能搞口头协议;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同等条件下应保证其优先权;其收入必须纳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内核算,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

(二)加强指导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1、强化培训。市、县将重点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法律与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会人员财会基础知识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培训,要求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同时各乡镇也要争取资金开展宣传培训和组织自学。

2、争优创先。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经工作人员,按照省厅《20__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先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参加争优创先活动,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农经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能力。

3、加强指导。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促进现有的协会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一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引导与质量提升工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成员账户和生产记录制度,开展好统一农业投入品采购供应、统一制定产品生产标准、统一组织技术培训、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等服务。

4、抓点示范。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按照《__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定管理办法》的要求,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的建设。今年全县要重点抓好12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的建设,其中县级抓好2家,乡镇级抓好10家以上(每乡镇抓好1家以上)。通过抓点示范,培育一批依法经营、实力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5、积极调研。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调研,积极尝试,摸索出适合我县地情、民情、财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成功经验。

(三)抓好日常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1、继续坚持和完善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和“谁主管、谁负责”的专项治理部门责任制,落实《__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以考核促进农民负担政策的落实。

2、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和村级组织收费行为的监督,加大对农民补助补偿和村级补助资金落实的监管力度。今年,各乡镇开展涉农收费和强农惠农政策检查全年不得少于两次。

3、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各乡镇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的议事程序、议事范围和上限标准,落实复审、负担卡、专用收据、财务公开、专项审计等制度,严禁乱议、乱筹、乱用,防止“一事一议”筹资成为随意增加农民负担的口子,严禁强行以资代劳。同时,也要防止发生该议不议或者该议的议不起来等现象,在注重实效、控制上限、严格规范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坚决执行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关于转发省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农业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农负字〔20__〕1号)规定,不再出现以理事会、路委会、桥委会等民间组织名义强制农民出资出劳,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上年度以理事会、路委会、桥委会等民间组织名义筹资筹劳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各乡镇要在6月中旬前结束,审计结果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报县局农经站。今年在规定时间内报批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各乡镇要在项目批准后10天内将项目基本情况报县局农经站。

4、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测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力度。各乡镇要每年组织一次全面的农民负担政策落实情况大检查,平时经常性开展定期不定期执法检查,掌握农民负担的真实情况。同时继续完善和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四项制度”,积极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涉农收费的专项治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明察与暗访、检查与处理、检查与回访相结合,提高检查效果,加大查处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各乡镇要及时将处理情况上报县减负办,对一些重点案件,市、县减负办将直接查办。

5、健全农民负担接待、受理、督办、查处、反馈制度,做到专人接待,督办有力,处理到位,反馈及时。

(四)强化审计监督,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1、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的制度化建设,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秩序。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按照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的要求,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实际,编制审计计划和工作方案,对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一次审计,重点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农民负担、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村级补助经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发现问题,严肃处理,不徇私情。各乡镇要在7月中旬前将审计计划和工作方案报县局农经站备案,10月中旬前将审计

工作总结报县局农经站。2、开展村会计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业务培训,促进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对换届选举后新上任的村会计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县局举办的培训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做到持证上岗。今后村级财会人员的任用和调换,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乡镇农经部门审核、县农经站审批后执行,以稳定村级财会队伍,确保村级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3、总结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工作面。各乡镇要在总结去年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再增加1~2个村的规范化建设试点。去年试点工作总结和今年试点工作方案要在5月中旬前报县局农经站。

(1)抓好“四个统一”,即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账簿、统一档案管理、统一会计报表,切实做到账目和现金日清月结;

(2)规范村级财务收支票据的使用管理。村级财务收入除

能取得规范性收入票据的收入外,统一使用市减负办监制的专用收款收据。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在未另行通知使用省里统一监制的筹资筹劳专用凭证前,暂时使用市减负办监制的专用收

款收据。今年财务支出票据规范性比例必须达到60%以上。

(3)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加大检查力度,做到真公开和常公开,务必使农民群众满意。

(4)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

效实现形式,切实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权益,保障集体

资产安全,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切实做到村务管理制度化,民主议事定期化,民主理财公开化,公开内容系统化。

(5)健全和规范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收支票据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资产台账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档案保管制度、村财乡代管制度、财会人员管理制度、责任追究与奖励制度等,发挥制度管人、制度管财的作用。

4、加强农经统计分析,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5、加强化解村级债务工作的目标化,建立健全制止新增债务的长效机制。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按照“锁定老债、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化解”的总原则,切实发挥好牵头部门的职能作用,收集情况,研究措施,多方协调,整合力量,克难攻坚,指导督促全县化债工作。要加大农村基层源头治腐工作力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从完善体制和健全制度上不断减少新增债务的管理漏洞。要规范兴办村内公益事业行为,坚决纠正村级集体超越自身实力举债兴办公益事业的做法。

(五)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农经队伍素质。

1、广大农经干部要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运用所

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2、突出信息调研工作的超前化,不断提高信息调研工作的

服务质量。要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经信息网络,及时反

农民合作社的好处篇8

(一)深入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

今年我市在农村二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承包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纠纷调处调解力度,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培训和贯彻实施,妥善解决二轮承包的遗留问题和扫尾工作。二是全面落实和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种权益,坚决制止和纠正承包期内违法收回或者调整农民承包地、强迫或者限制农民流转承包地、擅自改变流转地农业用途等行为。三是健全和完善了市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构。依法成立以农经局为主体的市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设立了市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建立了一套调处仲裁机制,加大纠纷调处力度,认真解读政策,狠抓了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今年共受理并调处了有关土地承包以及土地流转纠纷7起,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切实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和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为了依法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和指导,我们具体采取了如下一些工作措施:一是加强宣传,示范引导。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农民认识难统一、政策理解不透彻、连片经营难推进等问题,我们将涉及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汇编成资料,发至全市农村,结合电视、墙报、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二是健全机构,完善网络。成立了市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市乡村三级按要求相应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及服务站,流转服务中心(站)负责土地流转信息的收集,指导流转双方制定规范的流转文本合同并加以鉴证,调处调解土地流转纠纷。三是强化管理,规范运行。为加强流转大户的监督管理,我们对受让流转土地面积超过100亩的大户,建立管理台帐,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3.4万亩,涉及农户达13.3万多户。

(三)强化财务管理和审计力度,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

今年我市在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农村村级财务审计力度,认真治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突出解决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化解村级债务,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继续巩固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对全市645个村民(社区)委员会财务公开的内容、方式和财务公开的程序进行了规范。全市财务公开的村645个,达到100%,其中规范化公开达95%。二是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全市36个乡镇全部实现了村帐乡代管,现有代管资产总额达19428.84万元,代管资金总额6960.25万元。三是加强审计,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的审计监管力度,采取市级审计乡代管办,乡代管办审计村民小组的分级负责制办法,层层抓落实。市农经局重点对乡镇代管资产、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以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等进行了全面审计。重点抽查审计了全市36个乡(镇、办事处)共108个村(居)委会,审计资金总额2236.8万元,查处违纪金额248.4万元,并报请、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对违纪违规问题作出了相应的严肃处理。

(四)强化规范管理加大支持力度,促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

一是规范合作社管理。为了规范合作社的内部运行,在设立合作社的审批程序和条件上,提高了门槛,对自有资金、生产条件、技术支撑和内部管理等方面都作了严格要求。在审批上,由农经局牵头,联合工商等部门到实地考察核实,严格把关。二是以服务促发展。我局与农广校联合,今年举办了两期免费培训班,对合作社骨干人员进行合作知识、法律法规、生产技术等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受训人员共有128多人次。通过加强沟通,提供服务,确保了合作社平稳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合作社内部员工的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的培训力度,提升合作社的品位。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有主导产品和特色产品的专业合作社,实现农超有效对接。五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我局不遗余力,争取相关部门在项目安排上,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项目。今年共争取省级扶持示范社3个,地市级扶持示范社1个,市本级扶持示范社4个,扶持资金共计66万元。六是以协调促融资。我们主动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等金融部门沟通衔接,为各级合作社争取贷款扶持,积极化解资金难题。通过一系列促进措施,今年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现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今年我市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3个,新增合作社成员1221人,其中成员数100人以上的合作社有4个,注册资金1千万元以上的合作社有7个。合作社规模大,辐射广,遍布全市并辐射到周边地区,基本覆盖了粮食、水果、蔬菜、花卉、林业、农业机械、经济作物、家禽、生猪、水产鱼类养殖等重点主导产业和产品的种植养殖及加工销售。

(五)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为重点,切实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农民合作社的好处篇9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不够规范

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规范经营。内部管理的不规范、制度设置的不完善,决策不民主,既没有章程,也基本不召开社员大会,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财务管理上还存在“三无”现象,即无会计账簿、无专人核算、无合法的原始凭证,支出基本全是白条,从而给资金的后续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主要依赖于少数处于强势地位的群体,入社农户入股比例过低,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因此,好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变成“大户吃小户”,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也不明显,甚至名存实亡,导致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做大做强。

2.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登记管理条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国家赋予农民经济合作社组织以法人资格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理解上有偏差,对合作社的性质和运行机制不够了解,有种种疑问和顾虑;偏远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的市场意识还不够强,合作经营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加之受我省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时间短的影响,示范引导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3.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牵动作用还不够突出。农民商品经济意识和合作经营理念相对淡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弱等问题,而且全省各地发展不平衡,部分落后地区明显滞后,上述状况与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明显不相称,严重制约着地区农业发展。

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当前,我省农户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非常了解的比例很低,甚至有一部分农户根本不知道。对合作社不了解必然会导致农户没有产生参与的意愿,所以应该从思想上对农民做好引导工作,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让农户深刻地认识到发展专业合作社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增强农户的合作意识,激发农户的合作动机,创造农户的合作机会,启发农户的合作实践;另外要积极宣传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户来参与合作社的组织建设。

2.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无论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是已经进入高级阶段,都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有些组织还对其成员进行家庭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开展了养殖科学技术(牛冻改、农田种草、饲料青贮、水牛挤奶、疫病防治等)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传递畜产品信息,建立营销网络,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由于协会与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机制,对会员的科技培训,新技术,新产品的普及推广在不断的得到增强,素质不断提高。在协会的参与下,一个健康、有序、文明、进步、向上的水牛奶开发市场正在形成。这些技术及经营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技术水平,促进了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现代新型农民的成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促进共同富裕。农民素质的提高也为当地农户发展边境贸易提供了智力保障,使其能够按照国际市场标准组织生产,寻找外贸市场新的增长点。

农民合作社的好处篇10

关键词: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云南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和实施的背景下,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较大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但在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过程中,一些专业合作社仍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初期,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在入户农户的数量、入社社员、产业分布和服务内容方面需要合作社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调整。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2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既不同于公司等企业法人,也不同于不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社会团体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服务成员为宗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互助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经济组织,是农民为获取良好的服务,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界定上看,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性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4条第1款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本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和实践情况来看,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请登记设立;有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具备由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构成的治理结构;制定合作社章程,并在其中规定自己的名称和住所;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财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外承担责任。

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历程

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促进农业增长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林毅夫),这一制度的提出重塑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微观基础。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8条第1款“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其他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修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宪法第15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4—2010年七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做了具体部署。

在此条件下,农民群众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使其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载体。为此,从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出现,就为其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为支持其发展,做了大量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

2006年10月31日通过了中国第一部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社会稳定方面将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自觉依法履行好职责,切实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进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09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呈现出数量增长快、带动农户多、产业分布广、服务内容宽等特征。从产业分布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林业、植保、技术信息、手工编织、农家乐等农村各个产业,主要分布在种植业、畜牧业;从服务内容看,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从起步时的技术互助、信息传播,扩展到资金、技术、劳动等多方面的合作,从生产领域逐步向生产、流通、加工一体化经营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呈现良好发展趋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仍处于不够发达、不够规范的初始阶段,无论是组织规模、业务内容、经济实力,还是服务功能、合作程度、社会地位等,同发达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需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本情况

云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已出现,但数量十分稀少,仅是一些组织程度低和管理分散的专业协会,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显现和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推进,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和实施,加之各级政府培育、扶持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下,以本地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期,数量在不断增加。据农业部门初步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645个,成员77.73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131.33万户;经依法登记的合作社3899个,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259个,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社269个,产品通过地理标志认定注册登记管理的合作社2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比上年增加了1605个,增长了39.7%。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壮大,发展形势呈现多样化趋势。

表1近五年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省农业厅经管站相关统计资料整理所得。

三、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特点与趋势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推动和影响,云南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创新了融资模式

为解决资金缺乏的难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创新融资模式,缓解了资金压力。丘北县康达辣椒专业合作社为解决社员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大胆创新服务模式,由合作社与县农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实施“银社”信用对接,合作社负责落实社员“三户联保”名单和社员贷款金额后上报银行,银行将资金放到合作社并由合作社托管贷给农民。社员可较容易地贷到3000元~30000元的急需资金,用于购买化肥、农药、种子和耕牛,手续简便,利息参照县农行小额贷款利息;合作社收取贷款本金的3‰作为管理费用,解决了资金难题。云南省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探索开展了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业务,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资金困难。

      (二)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越来越趋向农民专业合作社

目前,云南合作经济组织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联合组织等多种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重越来越大。

从表2可以看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类型的组织在2009年分别达到59.7%和39.5%,占到总数的99.2%,专业联合组织数量相对稳定,控制在1%左右。自2009年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类型由专业协会转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是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目标相一致。随着合作社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发展趋势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种植业为主,组建领域在不断拓宽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行业分布以蔬菜、瓜果等种植业为主,但范围扩展到畜牧、林业、渔业、农机、科技服务等各行业,合作的深度也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展到加工、销售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优势产业的依托性增强。一些合作社突出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品,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的需求;一些合作社从服务农民生活出发,突出综合服务,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的需求,也启动了农村消费市场。

(四)云南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受经济条件限制发展不均衡

云南省各地州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受当地经济条件、资源条件、接受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数量和规模呈现出不均衡态势。

2008年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数量和农户参与较多的有昆明、楚雄、文山、大理、红河、曲靖、玉溪、临沧等州市,其他州市的农民合作组织数和会员数相对较少。200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楚雄、临沧、昆明、红河和保山;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规模和经营与各州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人口较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如,昆明、玉溪、曲靖、楚雄等地。

(五)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的组织化产业化经营形成利益链接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将单打独斗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我们从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期望在基础上继续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和对策。

参考文献:

[1]国际合作社联盟(ica)关于合作社的原则[j].农村经营管理,2007,(7):15.

[2]林毅夫.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j].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1990,(12).

[3]牛若峰,夏英.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5-48.

[4]张晓山.走向市场:农村的制度变迁和组织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100.

[5]缪建平.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推进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j].发展农村经营管理,2008,(3).

[6]孔祥智,何秀荣,白南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