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动力研究方向十篇能源动力研究方向十篇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0:42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篇1

日前,记者来到北京交通大学新能源研究所,与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孙丙香对谈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与前景。

我们日常所说的“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指除传统柴油、汽油之外的其他方式,比如使用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燃气为燃料的都算新能源汽车。通常业内渐渐缩小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近日,在国家科技部所制的十二五规划中,把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特指为电动汽车。据孙丙香介绍,电动汽车一般分为三种类别: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其主要原料为有氢燃料),这三种电动车中燃料电池的成本最高。因而国内目前对燃料电池车的研究力度不大。

目前,北京交通大学所研制成的电池管理系统在动力电池成组应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2010年占国内市场50%以上;此外,北京交通大学还设计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以及广州亚运会充电站等国内的大型充电站以及基于多种电力来源(可再生能源、储能)的北京乘用车以及上海漕溪示范充电站。

在高校专业设置上,对于研究生报考条件而言,目前,电力、电子学相关方向的导师比较偏爱充电设备专业的学生;而电池方向则是一门交叉学科,电气、电化学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报考,最近几年北京交大电池方向研究生非想招收热力学专业的本科生,因为目前导师们正致力于将电池外形、内部反映机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是热力学的学生报考电池方向又有一定难度,所以孙丙香建议最好是保研或者导师推荐的形式。这个专业主要是看学生动手能力。

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很高,以北交大为例,本科就业率是100%。北京交通大学的新能源研究所有120名硕士生,28名博士生。其中,60%的学生选择了风电、太阳能方向进行研究,剩下40%的学生选择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成组应用方向。研究生学生毕业后,有10%的学生选择了读博;大部分学生去了相关研究院、研究所,包括航天二院、电科院、铁科院、天津汽研院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去了公司,如福田汽车、普天新能源、西门子、华为等等,在那里干的工作主要涉及研发、技术支持、销售。有时候,导师推荐就业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就业方式,且导师推荐就业的成功几率会比同等条件下学生自己找工作的几率更高。

谈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时间,按电池价格下降和燃油成本上升的历史数据测算,孙丙香估计起码还有八年才能达到油电持平,“四年是电池的一个周期,八年就是两个电池周期,等到第三个周期时,电池成本大概才能和燃油车的成本持平。另外电动车技术有没有很大的突破还需要看比如电池、电机等特别是电池技术会不会有很大突破,但从长远来看,这件事很值得做。”孙丙香笑着说。

tipS1: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著名企业

电机类:大洋电机,上海电驱动,上海大郡,精进电动等;

电池类:北大先行,中新国安(盟固利公司),比亚迪,atL、洛阳天空、普莱德等;

电池储能类:北京市亿能通电子有限公司、力高公司、东莞的赛微微电子公司。

tipS2:车辆工程专业VS电气工程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是关于整车的研究,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研究对象为影响一辆整车性能的主要构成。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面含有五个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技术、电机与电气、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生阶段,一个专业下面又会分出好多研究方向,比如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又有大功率电源、动力电池充电机、风电并网变流器等方向。

tipS3:著名高校研究方向

清华大学汽车系是我国最早设置汽车专业的大学,目前他们在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科研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汽车学院主要侧重于北京电动商用车的研究;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篇2

1引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指引下,一批又一批新兴的、新型的中小企业不断崛起,并在新经济大潮中扮演者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这对于资金、信息和经验都非常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资源成为束缚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以Barney为代表的资源基础理论强调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难以替代的异质性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1]。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仅仅获得并拥有资源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必须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Zott,2003),penrose(1959)认为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配置与拥有资源同样重要。Sirmon,Hitt和ireland(2007)将资源管理过程细化为资源构建、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三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资源基础理论的指引下,很多实证研究都聚焦于个别资源或配置资源与企业绩效的直接关系上,在解释企业绩效时,很少有研究关注企业组织和资源间的相互关系。

在创业领域,创业导向被看作代表企业组织的一个重要指标,创业学者们已经实证探索了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独立影响(例如,ZahraandCovin,1995)以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可能关系(例如,CovinandSlevin,1989),但是大部分研究已经关注了如何组织企业去努力创业,而忽略了企业资源,这也正是LumpkinandDess(1996)所呼吁的研究问题。这也为本文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以创业导向为调节变量的资源管理过程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采用实证分析加以检验。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表现为二个方面:第一,综合考虑了战略领域研究中企业组织方式欠缺的问题和创业领域研究中资源欠缺的问题。第二,揭示了创业导向在资源管理过程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创业管理和资源管理提供现实依据。

2研究回顾与概念模型

2.1研究回顾

2.1.1资源管理过程

资源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形成竞争优势。企业的资源必须具备三种特性,即价值性、稀缺性以及难以模仿性,他们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Barney,1991)。然而研究表明,拥有这些资源并不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不断地更新和积累资源,需要对这些资源加以有效的管理(Sirmon,2003;2007)。morgan(2000)从资源的有效获取、资源整合、资源定位以及资源保护和维持四个阶段来分析资源管理过程[2]。Brush,Greene,Hart(2001)对创业企业资源基础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将企业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归纳为集中资源、吸引资源、整合资源、转化资源四部分。这一资源管理过程不但强调资源的外部获取,也强调资源的内部转化过程[3]。Sirmon、Hitt和ireland(2003)曾对家族企业加以研究提出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相比拥有较独特的资源,而这些独特的资源并不足以形成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价值,必须对这些资源加以管理,通过整合和利用这一系列过程能够极大地加强这些资源的潜在价值。Finney等(2005)从资源视角分析由资源到产品的整个资源的管理过程,将其分为资源的有效获取、资源整合、市场定位以及维持或者保护资源四个过程[4]。Sirmon,Hitt和ireland(2007)又考察了动态环境中企业的资源开发,提出一个比较系统、详细的资源管理过程模型,将资源开发过程细化整理和完善为资源构建、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三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一资源管理过程对从资源视角研究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本文融合以上观点,把资源管理过程划分为资源获取、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三个阶段。而本文中所指的资源是企业在创业的全过程中先后投入和利用的企业内外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的总和,包括知识资源、物质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和组织资源等,它们是企业创建和成长的基础。

2.1.2创业导向

创业导向的形成源自于企业类型的划分。miller和Friesen(1982)分析归纳了创业型组织的三个关键特性,分别是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超前行动性,这是创业导向的雏形,也是后来创业导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他们此时却没有明确提出创业导向的概念。而后,Covin和Slevin(1989)在研究企业不同环境下的战略差异时,提出了创业战略姿态这个概念,并指出miller(1983)提出的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超前行动性可以构成一个三维的概念框架。这个创业战略导向就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创业导向概念。到了1996年,Lumpkin和Dess才明确提出了创业导向这个概念,他们指出创业最基本的活动就是建立新企业、创造新产品或服务、开拓新市场等的“新进入”活动,而创业导向则是指导这些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和决策模式。这一概念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但是在实际考察创业导向时,学者们还是普遍采用miller(1983)提出的三个维度来衡量测定。

自从miller(1983)第一次提出创业导向这一概念以来,创业导向问题就成为了创业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学者们纷纷开始关注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二者的直接影响关系;第二,考虑环境变量、组织内部因素等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的间接影响关系。(1)对于直接影响关系,绝大部分学者赞成企业的创业导向对公司绩效产生正向影响。Dana(1987)认为公司创业是企业提升财务绩效、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Zahra和neuhaum(2000)把创业导向划分为产品、风险承担性和先行动三个维度,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这三个维度对企业的改革、市场和新业务拓展,乃至企业绩效的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Chow(2006)更是明确的指出,若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是毫无疑问的。(2)对于间接影响,wiklund(1999)指出,企业创业导向对绩效的积极影响,主要是作用于企业生产和工艺运作与团队学习而间接达到的。张玉利和李乾文(2006)对我国企业的实证研究也显示,组织能力是创业导向作用于企业绩效的重要路径和内在机制[5]。Chow(2006)则强调了人力资本、组织结构、组织方式、外部环境等因素的权变影响,结论显示,人力资本增强了二者间的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二者间的关系更显著;环境越多变,二者间关系越明显。

由此可见,企业创业导向与绩效间的关系已经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越来越丰富的实证研究,探索了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独立影响以及其与组织内部因素、外部环境的可能关系,但却忽略了创业导向在企业资源或资源管理的过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重要作用,这也正是LumpkinandDess(1996)所呼吁的研究问题,即创业学者们已经关注了如何组织企业去努力创业,而却忽略了企业资源。这也为本文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2.2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

2.2.1资源管理过程与中小企业绩效

资源基础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的资源通过发展竞争优势创造价值(Hitt&Sirmon,2003)。然而,仅仅拥有资源并不能保证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价值创造的实现(Barney&arikan,2001)。企业为了创造价值必须积累、整合和利用资源(Sirmon&Hitt,2003)。因此,在企业当前的环境中,只有对资源进行适当的评估、操作和部署才能创造价值提高绩效(Lippman&Rumelt,2003)。

首先,资源获取是企业国际创业绩效实现并提升的基础。创业资源获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premaratne(2002)认为中小企业的资源获取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呈动态加强态势。wuetal.(2008)认为知识资本的积累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其次,资源整合对企业国际创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Dyer&singh(1998)研究指出,企业如果以独特的方式综合各种资源,将会比那些无法采用此做法的竞争企业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Smith(2006)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交换和组合与企业的销售增长和新产品开发绩效正相关;再次,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企业国际创业绩效提升的保证。Falemo(1989)和Jarillo(1989)都研究认为外部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Hitt等人(2001)研究发现,能够成为企业独有优势的资源,在人力资本的作用下,被整合为一体并加以有效利用,具有能够改造企业内部人和物的能力,还能为企业带来优良的业绩。

2.2.2创业导向在资源获取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创业导向是指从事和支持新思想、新事物、新实验及创造性过程的态度或意愿(Lumpkin&Dess,1996),具体表现为创新性、冒险性和先动性精神(miller,1983)。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技术的发展及资源的匮乏威胁着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为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往往必须积极主动地寻求灵活的新方式和稀缺的不可替代性资源,提高其创新能力和企业的。根据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的组织方式结合企业资源,能够加强资源和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Barney,1995)。而创业导向反映的正是一个企业面向创业的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有利于企业捕捉机会和开发机会,从而增强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寻求其资源与外部环境的最佳匹配,最终提升企业绩效。中小企业身处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中,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商业机会,而企业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活动可以帮助其实现这一过程[6]。我国学者李新春等(2008)对李锦记家族企业创业实践的研究表明,创业精神是企业与时俱进,不断变革和创新的主要动力。善于革新、敢于冒险和积极创造领先优势是创业导向的典型表现,经常表现出这种精神或态度的企业将取得较好的财务绩效(moreno&Cas11las,2008)。一个拥有资源的企业如果具有较强的创业导向将会运行的更好,尤其当这种资源是知识性资源时(Johanwiklund,2003)。Grandeetal.(2011)研究了公司特殊的资源和创业导向如何影响小型农业公司绩效,结果显示,资金资源、独特的能力和创业的努力影响了企业绩效,并指出,企业的创业活动和创业态度是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它们能够促使企业以更有效的方式重新界定和应用资源。

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a:创业导向在资源获取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2.2.3创业导向在资源整合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创业导向是资源消耗型的战略导向(Covin&Slevin,1991),具有较高创业导向的企业更能够及时发现市场机会,但是开发市场机会就需要一定的资源作为基础(George&Bock,2011);类似的,Kogut&Zander(1992)研究认为企业创新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投入和组合配置能力。中小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需要不断的从外界获取并更加有效地组合资源,而创业导向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行为。Keh等(2007)指出创业导向对市场信息的获取有积极的影响;创业导向的创新性和先动性能够促进企业改变行为和产生创造性行为,促进网络成员间思想的交流,提高信息流动速度(Han等,1998);因此,创业导向较强的企业能够促进信息的获取、共享和利用,从而影响企业资源整合[7]。我国学者肖坚石(2008)研究指出,创业导向对稳定调整、丰富细化和开拓创造的资源整合过程同样有着积极影响。因此,企业的创业导向越强,其对现有资源组合方式和结构进行调整的意愿就越强,由此,促进了资源整合过程的实施,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绩效。对于参与激烈市场竞争的中小企业而言,资源匮乏的现实促使企业不但要不断的获取资源,更要学会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整合资源,而创业导向则强化了这种意愿并促进了这种行为的开展,从而加强了资源整合过程对中小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b:创业导向在资源整合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2.2.4创业导向在资源利用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资源利用作为资源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实现企业价值的关键,对于获得的资源如果没有利用好,就等于没有资源。因此,为了竞争优势的取得和企业价值的创造,良好的资源利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的创业导向则影响了这种能力的构建,Slater&narver(1995)研究发现,创业导向较高的企业能够更好的分享信息和交流知识,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的构建能力。资源利用能力较强的企业往往知道去哪里寻找机会,也能够更准确的评估潜在机会的价值,并且有办法从这些机会中提取价值(CohenandLevinthal,1990),但是除非企业乐于去抓住并热情的追求这些机会,否则,再好的资源也不能被充分利用。企业的学习能力通常是体现企业资源利用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往往只有将获取的资源通过组织学习转换为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促进企业的成长。Zahra等(1999)研究指出创业精神对知识(资源),创业精神通过促进(资源)的创造、流动、散播及转换,从而有利于组织学习的开展。创业导向与组织学习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组织学习必须结合创业导向才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绩效(Slater&narver,1995)。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体现创业导向的方法、实践和决策风格通过创业活动,提升了其利用资源的意愿,从而加强了资源利用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c:创业导向在资源利用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试图检验我国中小企业资源管理过程、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这个模型进一步说明了资源获取、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创业导向在资源管理过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3数据收集和变量测量

3.1样本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搜集数据,所有的独立变量和因变量采用Likert五标度打分法进行测量,从1-5依次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不符合”、“中立”、“符合”、“完全符合”。调查问卷中变量包括背景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创业导向和中小企业绩效。本文选择中小企业比较多的天津、浙江、广东三省市,在2014年8-11月期间,面向企业内部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278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03份,有效问卷率58%。样本所属行业、企业年龄和员工人数等基本特征统计情况(表1)。

.2变量测量

3.2.1资源管理过程

本文把资源管理过程划分为资源获取、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三个维度,主要参考了Sirmon&Hitt(2007),tolstoyDaniel(2009),朱秀梅(2008)的测量题项。其中,资源获取包括5个题项来反映各种资源的获取情况,资源整合包括4个题项反映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资源利用包括6个题项来反映企业对资源的创新应用能力[8]。

3.2.2创业导向

本文把创业导向划分为创新性、冒险性和先动性三个维度,主要借鉴miller(1983)和Covin&Slevin(1989)的研究成果,使用13个题项来度量中小企业的创业导向情况。其中,采用5个题项来度量产品与技术的创新性,4个题项来度量对风险的承担性,4个题项来度量变革创新的主动性。

3.2.3中小企业绩效

为全面评价中小企业绩效,本文采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绩效。wall(2004)研究表明,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一样有效,企业绩效的主观测量能够很准确地反映客观测量结果(Lumpkin&Dess,2001)。所以,本文借鉴Cavusgil&Zou(1994)、Knight&Cavusgil(2004)的测量办法,采用主观评价方法,使用4个题项来度量财务绩效,4个题项来度量非财务绩效。

此外,为了消除企业年龄、规模的不同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将企业年龄、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企业年龄以年为单位,企业规模则按员工人数分成六个等级,分别用数字1-6表示,1:50以下;2:51-200;3:201-500;4:501-1000;5:1000以上。

3.3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资源管理过程的15个题项,创业导向的13个题项,以及中小企业绩效的8个题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各变量的Cronbach'salpha值均达到了0.7以上的可接受范围(参见表2),说明问卷效度是合适的。总体上看,本研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研究结果及讨论

本文样本各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矩阵如表3所示。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资源管理过程、创业导向和中小企业绩效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为验证概念模型中提出的假设关系,本文在进行“中心化转换”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交互项,采用多层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在层级回归分析中(详见表4-6),模型1引入控制变量――企业年龄、企业规模、所有权类型;模型2引入主效应变量――资源管理过程和创业导向;模型3引入交互项――中小企业资源获取与创业导向的交互项、中小企业资源整合与创业导向的交互项、中小企业资源利用与创业导向的交互项。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中小企业资源获取与创业导向交互项的回归系(B=0.111,t=2.696,p

其次,中小企业资源整合与创业导向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交互项也未增加对企业绩效变异的解释能力(?SR2=0.000)(详见表5)。创业导向对资源整合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假设Hb不成立。

第三,中小企业资源利用与创业导向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交互项也未增加对企业绩效变异的解释能力(?SR2=0.000)(详见表6)。创业导向对资源利用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假设Hc不成立。

5研究结论、局限性及展望

本文提出一个概念模型并检验了创业导向在资源管理过程和中小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创业导向在资源管理过程作用于中小企业绩效中起到部分调节作用。创业导向在资源获取作用于中小企业绩效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其在资源整合、资源利用与中小企业绩效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针对后一结论,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资源整合与资源利用过程本身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已相当显著,也就是说,如果中小企业能够有效的整合资源或高效的利用资源,那么其企业绩效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创业导向的实施也能够取得较好的业绩,因为此时企业已经构建了自身整合或利用资源的能力,或者说,创业导向已经在无形中实施了,正是它的作用促成了有效的资源整合或高效的资源利用,创业导向发挥了间接的促进作用而不是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如果中小企业的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情况不尽如人意,此时,即使具有较高的创业导向,也无济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进步。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篇3

论文摘要:文本首先提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严重不足对于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接着时于陕西科技资源共享不足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研究指出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案与对策。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061所,其中省部级独立科研院所、国家与省级重点实验室、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资源非常丰富;高等教育、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陕西科技人员众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这些优势为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尽管陕西综合科技力量强大,但是陕西在评价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排名中仅位于26位(2005年),由此不难发现陕西经济在全国各地区排名严重滞后,可见陕西经济发展状况与科技实力很不合拍。表现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特别是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各行其是、严重脱节。当前必须要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实施科技资源共享战略,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目标。实践证明,科技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保障和物质支撑,而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又是先进生产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本论文着重来研究“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陕西科技发展以及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映西科技资该共李存在的问.

1.1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科技资源共享的本质就是资源的合理流通和优化配置,而科技资源共享的有序建设和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共享机制的建立。根据国际经验,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1既以上。而我国企业的这个比例很低,2003年只有0.75%。陕西省的许多被列为高科技的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其中的多数更没有开展技术开发活动,产品技术完全依赖于引进,而对引进的技术并没有促进其进行消化、吸收或者创新,更有很多企业仅仅只从事高科技产品的销售业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没有任何的科技含量。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根本就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怎么能够具备创新能力、具备竞争力呢?而我们国家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系统彼此隔离、相互脱节、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状况对于科技资源共享影响严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尚不完善,限制了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共享。

陕西具有非常丰富的军工科技资源,高校研究资源,这些单位它们真正具备引进技术、消化技术的创新能力,可是地区内部、产业内部由于缺乏协调,虽然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但引导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也就是科研院所和企业严重脱节。由于技术创新存在诸多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企业因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采取了跟踪模仿、技术完全引进的做法,缺乏以科技进步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而这样的造成科技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严重地阻碍了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

1.2高校、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

大量的技术专利、科研成果、科技情报等科技资源,离散地分布在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情报机构和政府部门,使得从事创新活动的高科技企业和个人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资源进行引用和开发。根据有关报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甚至超过美国一些名校。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有8既的国际论文却分布在低引用区和零引用区,这表明作为重要创新要素之一的科研院所,包括高等院校内设科研机构,未能受到市场机制的有效牵引和驱动,造成大量的专业科技人才沉积,知识应用水平不高,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低下。由于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间的创新链条尚未真正建立,缺乏将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有效衔接起来的运行机制,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结构等创新资源丰富的陕西地区的科技创新的局面。

高校与科研机构绩效考核机制过于单一。政府和高校人事管理机构设计教师职称认定绩效考评的主要指标为科研工作量,科研工作主要组成为纵向课题和各级刊物发表的论文,如此的考核指标对教师的科研方向是个错误的导向,误导教师仅仅为评定职称而关起门来完成科研任务,为了完成科研工作量而写论文、写报告,这样的研究自然失去市场实际应用价值,也大量的耗费了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有限精力,容易形成学而无用的不良的学术风气。

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课题多来源于政府计划项目。使得研究是为计划和完成任务而研究,而不是面对市场的需求,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成果很少。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缺乏转化资金和中间试验环节,而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导致本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技术进步缓慢。科技成果难以有效转化导致科技人员所具备的潜能不能正常发挥,是对科技人力资源严重的浪费。

2加强科技资洲共享,提升映西离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企业、高效和研究机构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利益相关者,要推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资源共享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利益相关者在科技资源共享中如何作为则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2.1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应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环节来抓。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和有效工作机制,狠抓落实。要产学研互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品。

一是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由政府为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交叉提供信息,政府协调组织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组建行业技术联盟,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二是建立成果共享及转化平台。由政府引导,依托高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在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2.2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资源共享

开放式研发平台是整合科技资源、实现技术突破的至关重要的途径。开放式研发平台要求企业在产学研科技资源共享中处于主体地位,即构建以用户为主导的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其特点是确立企业出题、企业出资、企业决策、企业获利、企业参与全过程的合作模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一方面要充分实现产、学、研三方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处处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能力是能否保证和提高合作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满足了这两个基本要求,在合作过程中,参与合作的利益主体定位明确,通过高科技企业主动出击,企业主导全过程(包括基于企业需求选题、提供全部或者大部分经费以及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由企业自身主持技术和产品的总体设计,通过自身对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把技术构架进行分解(或者对产品技术提出要求),并以合适的价格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找到合适的单位和人才,再将各项技术进行突破整合在一起,在合作中产生企业所需的成果,最终应用到产品中去。

2.3创新管理科研活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共享

首先,高校应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完善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侧重于横向课题研究即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使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尽快从旧的科技管理体制“重成果、重论文、重评奖、轻知识转化”的误区中走出来,也使教师从单纯的论文写作中走进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同企业联合进行科研开发。

其次,大学的纵向课题也要结合陕西的产业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从而确定一批重点突破的科研领域和项目,鼓励教师进行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第三,高校要建立鼓励发明创造的长效机制,设立科研创新基金,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将具有创新水平的项目及时与企业联动,促成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不断产生,并大力推动其产业化。第四,大学可以邀请政府、企业家共同举行产学研合作论坛。通过系列活动,与地市签订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协议,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一方面有利于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

这样以来教师的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市场的需求,来源于陕西经济发展的需要,科研成果又回馈于企业与市场并接受企业与市场在实践中论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并最终成功地实现产业的转化。产业与科研的有机结合能够激发教师的研究潜能并调动其研发的积极性,同时其研发成果的转化也能进一步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陕西经济发展向科技型、集约型迈进。

2.4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研究机构科技资源转化一方面科研机构包括军工研究院所应切实转变旧有的分割独立的观念,主动融入到市场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之中。通过政府协助,邀请相关的经济学家、企业家了解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了解市场发展动态,主动向企业寻求研发项目,建立产研合作基地:另一方面,加快科研院所研究成果产业转化。根据市场的需求对自身的研发成果进行改进,并及时向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积极寻求研发转化的合作机遇。

陕西特别是西安地区大学、科研机构众多,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试验、检测等技术设备。通过科技资源共享进行技术创新,能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因直接结合市场的需求而更具现实意义:也减少了各种资源的重复投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高科技企业单方面研发的成本和技术创新的风险,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及时投入市场,增强陕西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

[2]丁巨涛.技术创新环境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8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动态能力价值性困境环境

引言

动态能力类似流程的概念,高管们通过创造动态能力以执行高水平的内部惯例(winter,2003),获取暂时的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理论体现了nelson等(1981)的演化经济学,变革的来源是子系统的互动,而非高层管理者;其研究方法建立在Schumpeter(1934)的竞争理论,Cyert和march的企业行为特征,williamson(1975;1985)的市场、层级与资产专用性等研究文献基础上(Véronique等,2009)。

动态能力理论学派的研究基于简单的理论,看起来能很好地解释复杂的现象:企业的差异之源,可能比社会学中那些复杂的技术更有用(Zahra等,2006)。但是动态能力理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动态能力的含义、动态能力的分析单位、动态能力的框架、动态能力之源方面仍然模糊不清。本文通过梳理动态能力相关文献,总结出动态能力理论和实践应用的价值性困境,在此基础上从动态能力的理论基础切入分析困境的原因,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动态能力理论的价值性困境

(一)动态能力含义的模糊性

teece等(1997)指出动态是指更新竞争能力以与变化的竞争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能力是战略管理中整合、重构组织内外的资源、技术和能力以符合环境变化的要求的重要角色。随后的研究者们一直未达成一致的观点。有的研究者认为动态能力是资源整合、重置、更新能力(Griffith等,2001);有的研究者认为动态能力就是组织高阶流程(winter,2003),是组织惯例(eisenhart等,2000);有的研究者认为动态能力是无形的根植于资源可以转换为流程,动态能力是比普通能力高级的能力(wang等2007);有的研究者认为动态能力可以转换成普通能力(paull等,2011)。动态能力的定义含糊,存在同义反复问题(eisenhart和martin,2000)。动态能力的定义有待澄清(wang等2007)。含义的模糊性影响了分析单位(维度)。

(二)缺乏统一的分析单位

理论界试图界定动态能力的维度以方便测量和研究。自teece(1997)提出动态能力的三维度说后,其后的研究者们受研究样本和研究者主观认知的影响,对于动态能力维度提出各种学说。winter(2003)提出低阶能力和高阶能力的关系;Danneels(2008)认为动态能力是组织构建一阶能力的二阶能力,二阶能力是动态能力,具体包括市场能力和研发能力。国内的一些学者曾提出三维度说:即适应、吸收、创新(wang等,2007),四维度说即环境洞察力、技术柔性、组织柔性、变革更新(焦豪,2008),五维度说即组织价值观、个人动态和静态能力、组织的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王文超,2005)或动态资源获取能力、动态内部组织能力、动态外部协调能力、动态资源释放能力、动态信息利用能力(曹红军等,2007),六维度说(贺小刚,2006)等。动态能力分析单位模糊,缺乏客观统一性,导致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的缺失。

(三)系统分析框架缺失

由于全球竞争环境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引起产业边界的模糊,定位学派(porter,1980)的产业选择和产业内定位的分析范式变得越来越无力。演化经济学的动态分析框架将企业视为知识的存储库,从个体和组织的学习过程入手,主要研究企业内部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通过企业内部子系统层次的遗传、变异和选择,使企业之间相互区别,产生竞争优势和多样化(贺小刚,2006)。动态能力理论的开启者teece(1994;1997;2007)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建立起路径、位势、流程的分析模式,认为组织发展的先前路径决定组织位势,组织位势决定组织流程,组织流程决定组织的动态能力,从而组织形成新位势,动态能力对组织绩效和竞争优势产生影响。teece等(2007)改进了1997年研究的逻辑,认为组织动态能力包括组织对机会的感知、抓住机会的能力以及重新组合和重构的能力,他的研究说明了动态能力的性质和微观基础。这些阶层研究方法为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teece之后很多研究者借鉴演化理论的子系统分析方法,在分析组织的具体动态能力时关注组织的流程,尤其是创新和变革的相关流程(minzgerg,2012)。一些学者从人力资源管理(Rosenbioom,2000)、公司治理(mayer,2006;argyers,2007)、关系管理(Gulati,1999;Lorenzoni,1999)、管理决策(oliver,2008;纪春礼,2010)、产品研发(Smith,2005;Lavie,2006)等组织内部各个流程创新和变革入手,研究动态能力对企业管理和绩效的影响(曹红军,2008),并且这些分析扩展了规范性的分析方法,使实证研究纳入动态能力的研究,但是这种流程的分析方法与porter创造的企业价值链分析方法差别不大,并且战略的核心方向会逐渐分散成机动的战术策略。一系列的理想行动会使整体活动失去理性(mintzberg,2012)。由于动态能力涉及诸多不同的研究单元,如资源、能力、知识、管理、要素等,所以还没有出现一个比较系统的框架(贺小刚,2006)。

(四)动态能力之源的相关争论

动态能力之源的研究关系到动态能力如何培育实现的问题。teece(1997)认为动态能力是重要的,企业必须通过学习来获得。动态能力的本质是集体学习(minzberg,2002)。winter(2000)指出组织对学习达到了满足,能力的进化也同时停止了。Zollo等(2002)从组织学习机制出发,提出学习机制影响动态能力,直接和间接影响运作管理演化模型。但是对于学习的过分强调可能会破坏一个连贯的、完美的可行战略。学习不应该是某种圣杯一样的实务,应该是建立方向感的一种方法。一个企业的战略应该在合适的时候改变,学习可能促使那些没想到或不希望的战略出现,这样组织会失去战略,组织因此被一步步引入困境。另外学习的成本可能是昂贵的(minzberg,2012)。

借助资源观理论分析范式,teece(1997)认为学习形成的知识和技能不容易被模仿和复制,是形成独特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企业的独特资源、能力源于企业所拥有的难以交易和模仿的知识。企业知识高度情境化,必须通过特定的实践获得。企业知识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的特征决定了它的难以转移性和不可模仿性,并通过惯例反映到企业行为上(Grant,1996)。但是学习是能力之源意味着动态能力差异会因组织学习缩小甚至消失,这成为学者质疑动态能力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有力证据(曹红军,2008),动态能力理论需要寻求其它理论来解释动态能力之源。

价值性困境之源的分析

动态能力学派试图用组织理论中的认知学派和学习学派的观点,在市场动态因素的影响下分析构建组织产生竞争优势的源泉,弥补资源学派忽视环境、核心能力理论的静态分析的缺点,采用进化学派的分析框架解释组织差异。动态能力理论是组织理论框架中继理论、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之后一个重要的分支理论(mahoney等,1993)。通过上面的分析,如果说设计学派对于环境分析是静态并且过于简单,定位学派对战略是什么的解释未必正确,那么学习学派的动态能力理论在认知和学习中迷失。动态能力的价值性困境之源源于其分析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过程。

能力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能力理论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结构,其中有两因素说、群因素说、智慧结构说,能力倾向的测量也不胜枚举(孙喜林,1998)。能力理论被应用于组织战略领域,能力理论对能力的研究只是探索阶段,导致动态能力的含义、动态能力之源模糊不清。

认知理论作为动态能力的理论基础,本身是一个缺乏严密系统的思想学派,是一些零散的研究集合;动态能力理论基础之一的演化理论,研究者分析演化过程借鉴学习理论,通过学习培养战略涌现的能力,支持学习学派的学者会发现,当战略进行重新定位时,很少通过正规计划,而是通过一些小决策和行动,经过长期积累达到重大改变。人们的学习认知过程一直没有被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果学习认知能力被清晰的表达出来,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战略教学和实践过程(mintzberg,2012)。

动态能力理论除了理论存在模糊性之外,系统分析框架的缺失使其在实践应用性方面对组织绩效存在的差异解释不清,动态能力的过程研究很宽泛,存在用结果解释企业差异而非用过程来解释的问题。如果从能力提升过程研究动态能力对组织绩效的贡献,可能研究对象本身也说不清自己的能力是何时以及如何提升的,从而使研究无法进行。

研究展望

本文通过对动态能力理论、应用的价值性困境以及困境之源的剖析,对动态能力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动态能力理论的模糊性以及与实践的背离让人觉得不满意。研究者首先应该弄清楚理论适用的环境,包括组织情境和组织文化。当组织处于高度复杂的环境,制定战略所需的知识非常广泛,如医院这种组织。与Quinn(1980)描述的组织异曲同工:核心管理者可以制定战略,但是政治现实要求战略的实施过程要么是一个集体学习过程,要么是一个取得集体认同的过程。有些组织不断面临新情况,无法形成清晰的战略,这种情况下学习是唯一灵活处理问题的方法(mintzberg,2012)。在高权利距离组织文化中,讲究等级、领导权威、下属的服从,在这种组织文化影响下动态能力强调的任何有识之士推动战略进程的思想很难实现,因为战略形成的逻辑渐进主义需要政治上的支持和管理中的放权,而高权利组织文化对于权利和等级的观念很难改变。

超越组织边界进行学习。动态能力理论试图将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组织内部的学习过程,分解成简单的要素维度进行科学研究和预测,这种研究方法不能满足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动态的环境使组织的无序和混沌增强,为了增强组织的敏捷性和对环境的快速适应性,用简化的战略指导决策,以减少流程,所以不论在学术研究或实践应用中应该跳出流程的规范,发起一些实验行为,以吸纳更多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如宝洁公司的创新团队独立于公司的任何部门,采用维基的思想,使企业将创新边界由内部向外部拓展,在对需求的认知过程中将顾客和供应商纳入组织创新(vonHippel,2005),使组织对环境的动态感知能力增强,使组织战略不但在组织中的每个角落实现,是组织内部的集体学习过程,而且超越组织的边界,开启了组织战略的另一扇大门。

重新定位领导的角色。战略通常被看做管理活动的高端任务,而动态能力理论假设前提是领导不再事先勾画出深思熟虑的过程,而是对涌现战略的思考、学习,最终推动行动和变革。领导者需要创立一套创新和变革流程,发现可提供动态能力的资源,做造钟者而非报时人。

研究者在实践中催生新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研究者研究如何有效解决更具体和现实的问题,促进多种理论融合共生。如在研究创新能力的过程中,研究者将心理学的创造力理论、社会学的社会交换等相关理论应用于组织的动态能力构建中,用新的理论解决组织动态能力问题。

在全球竞争环境中,竞争越来越激烈,变革越来越快而不可预测,企业需要运用多种战略获取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理论撼动了战略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主流地位的思想(mintzberg,2012)。希望动态能力理论在不断的应用中发展,成为更有震撼性的理论。

参考文献:

1.亨利・明茨伯格著.魏江译.战略历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焦豪,魏江,崔瑜.企业动态能力构成路径分析:基于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导向[J].管理世界,2008(4)

3.纪春礼.营销动态能力的构成:中国国际化企业视角[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能源与动力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陈代芬(1982-),男,福建晋江人,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孔为(1983-),男,山东滕州人,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镇江 212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350110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12-02

一、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源

进入21世纪,人类在知识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表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进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的创造力,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从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中国作为目前劳动密集型代工产品的输出大国已经不再缺少相应的技术工人。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转型将需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1]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定位高教革新的一个主要方向。而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培养高素质科研创新人才的一个主要环节,更是承载着我国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作用。[2]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3]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通过系统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需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外文阅读能力,了解获取研究领域最新研究动态的信息检索渠道和文献汇总分析能力;使学生得到研究领域相关的扎实理论基础,并掌握基本的软件和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际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科研论文的发表渠道,掌握科研结果分析报告的总结和汇报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既要经过一定的专业课程学习,也要通过一系列系统的科研能力的训练。因此,如何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合理的培养模式和具体的培养思路,对于提高江苏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增强研究生的对外竞争力至关重要。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产生于德国,并被美国和国内的大部分高等院校所采用。[4]实践证明:同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不同大学的培养结果往往差别巨大,这说明具体的操作和实施细节决定了培养的效果和质量。近年来,我校的研究生规模有了较大的扩张,因此如何有效地通过开展研究生培养的试点工作来积累经验,并形成可推广应用的培养措施变得尤为重要。而实践证明: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经历并尝试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并教会学生像专业工程师那样思考和工作。新能源学科作为学校“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以多年博士研究生学习经历以及留美期间在美国知名高校的博士生联合培养经历为基础,结合我校新能源和动力专业的特点和发展现况,探索在我校新能源专业实行学术型研究生课题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的试点工作。为我校新能源学科方向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推广应用积累和总结实践经验。

二、江苏科技大学新能源方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培养方式改革

以直接参与课题的方式指导研究生培养,并将大体的培养方式分为前期的导师指导式培养和后期的学生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前期的导师直接指导式培养

研究生入学并选定感兴趣的课题方向后,由导师通过文献调研直接给定一个具体的小课题。与此同时,导师还要提供实现该小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且包括实现该课题学生所需准备的专业背景知识以及所需学习的工程软件基础。此外,由于在入门阶段,学生搜集有价值的材料的能力有限,导师还需提供解决课题所需要的书籍、具体文献、所需学习的工程软件名称和相关资料,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全程指导。学生根据导师提供的具体资料按部就班地完成专业知识以及工程软件的学习,并最终完成导师指定的课题,直至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其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技能,并了解开展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尽快获得科研成果,尝试成功并得到激励。这在研究生培养中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个学生研究课题的最终完成大概需要两个方面: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实验仪器的操作技能、编程能力、软件的使用);确立课题创新点。如果在入门阶段,学生都是靠自己摸索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学习,称为放牧式教育,这会极大地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后期以学生自主创新为主的培养模式

研究生经过本培养方案的前期培养后,一方面熟悉了本课题相关研究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同时具备了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抽象描述、模型建立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应该说基本具有了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鼓励研究生在原来科研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创新。该过程主要通过大量阅读高水平英文文献,寻求和确立课题的创新点,并在某一具体研究领域上深入研究,形成独特的见解。此外,通过研究生后期自主创新为主的培养模式可以深化课题组在某一领域的研究,并在国际同行内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地位,提高知名度。这一过程,导师需要完成的是对学生的监督和激励。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篇6

这是一个年轻的科研团队――10位团队成员中年龄最大的48岁,最小的39岁,平均年龄44.8岁,承上启下,年富力强。

这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团队――团队以2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学术带头人,以“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基金”获得者为学术骨干,梯队成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和国(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这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团队――近10年来,团队成员获国家奖5项、省部级奖21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和国际会议上940余篇,获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

这是一个立足国家需求、面向重大课题的团队――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中所面临的水资源匮乏和水生态环境恶化重大问题,深入开展城市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城市水循环与利用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理论突破、技术创新、解决国民经济中重大问题的标志性成果,建设起一支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队伍。

这是一个五湖四海、海纳百川的团队――团队成员来自6个院校,有着不同的师承关系和学科背景,他们以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着眼点,结合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了理工结合、交叉渗透的科研方向,协同作战,并肩攻关。

2004年,以任南琪教授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被批准为教育部首届“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研究方向为“城市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59个优秀创新团队之一,为市政环境工程学院,为哈工大,为我国城市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研究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深厚的学科背景坚强的团队基石

以任南琪教授为带头人的教育部创新团队的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排水专业,是该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给排水专业之一,具有深厚的学科背景和优良的办学传统。自学科创办以来,始终面向国家经济发展开展科学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起,在以李圭白院士、汤鸿宵院士、周定教授、张自杰教授和王宝贞教授等为代表的专家、学者的带领下,结合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开展了废水和饮用水处理等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在老一代学术带头人的悉心指引下,新一代青年学术骨干针对水污染控制和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等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为此后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工程技术基础。近十几年来,逐渐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核心的新一代研究群体,以任南琪教授为带头人的教育部创新团队,就是这新一代研究群体的突出代表。

目前,以任南琪教授创新团队为代表的市政学院研究群体,围绕城市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重大研究领域,锐意进取,努力攻关。创新团队在李圭白和张杰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指导下,依托市政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部级重点学科,国家“985工程”、“城市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及“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微生物学”、“城市水质工程”等5个学科和“水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环境生物技术”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支撑,形成了面向重大前沿方向、富有特色的创新研究群体:在科学研究中,以城市内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关键工程问题为着眼点,结合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团队成员作风过硬,通过项目牵动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研究群体;创新群体成员主要由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化学、生物学等人才构成,大多数成员身兼理学和工学知识结构,形成了理工结合、交叉渗透的科学研究方向,共享同一软硬件研究平台和研究成果,形成了既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又协作攻关的研究群体。

重大的科研方向累累的科研硕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令人担忧。我国是世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13个国家之一,加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生态环境的破坏、水源涵养功能的降低、用水效率不高和严重浪费,导致水资源匮乏和水生态环境恶化更加突出。据2002年中国环境公报统计:目前废水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的82%,90%以上的城市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大江河水系劣5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约70%的城市供水不足,约20%的城市严重缺水;尚有3.6亿的人口饮用不合格的饮用水。人口多、水资源匮乏、供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超出极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面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和国际水资源环境研究领域发展前沿,任南琪教授创新团队在前期开展的“废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术研究”、“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工艺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中环境化学与生物学等关键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以水环境中的化学与生物学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为支撑,在开展创新性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使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等相关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开展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高效处理技术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饮用水高效除浊与安全氯化消毒的研究;水质参数在线检测理论与絮凝投药控制技术研究;供水管网系统优化与管网水质保障技术研究;水污染控制中的高级氧化技术及强化机制研究;环境微生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生物能源化、资源化理论与技术研究,其中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获5项部级项目资助,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利用生物质原料进行燃料酒精生产技术研究;水处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开发:剩余活性污泥的高温消化及其能源化技术研究;利用生物质原料生产乳酸及生物降解性塑料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喜人的建设目标璀灿的科技群星

走进市政学院,你会被那年轻而富于活力的创新团队所吸引,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张张亲切的面容,代表着一次次突出的贡献、一项项丰硕的成果:

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任南琪教授,环境工程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厌氧活性污泥为产氢菌种的乙醇型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由485位院士评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马军教授,市政工程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6项,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优秀科技创新奖、中国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中国供水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等奖励……

博士生导师于水利教授、冯玉杰教授、崔福义教授、汪群慧教授、孙德智教授、赵庆良教授、王鹏教授、刘惠玲教授……

那一串串单调的数字,记载着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那一份份丰富的履历,奏响了一曲曲不懈求索的赞歌。看着那一串串数字,读着那一份份履历,你会为那一颗颗科技之星所吸引,为那一个个喜人的建设目标所鼓舞……

“力争通过3年建设……使研究群体的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建立起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

加大基础理论研究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面向我国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中重大问题,实现技术创新,获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实质性合作,建设有一定影响的国际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中心……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3~6年的建设,建设成富有朝气、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创新研究群体,并培育出国内外知名的顶尖人才;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研究水平达到该领域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的发展理念内在的发展动力

创新的源头在哪里?创新的力量从哪里来?面对各个科研领域一日千里、飞速发展的竞争局面,长期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创新团队的专家、学者们有着自己深邃的理解、独到的认识、清醒的判断……

赵庆良教授说:“创新是现代社会永恒的主题,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没有创新便无法立足,更谈不到发展”。“创新团队的建设,就在于确立创新意识、搭建创新平台,创造良好的、有益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使大家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热情和冲动,通过每个成员的创新促进团队的创新和发展,团队的创新和发展又反过来推动成员的创新……”

崔福义教授说:“团队建设是科研发展、学科融合的需要,是我校大力提倡和支持的发展方向。科研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单干户’式地单打独斗。同时团队建设也有利于形成梯队,保证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团队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团队要形成一个真正的实体,通过团队建设对上形成冲击部级大项目的能力,对下带动学科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王鹏教授说:“从个人来说,能够成为创新团队的一员无疑是一种荣誉,这是对你的工作能力、研究方向的认可。但团队不能成为‘十人俱乐部’,要有新人、新意识、新方向,吐故纳新,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有上升的空间,才能保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团队中年纪比较大的成员,我将努力拿出新的成果,实现新的发展,承担起自己的任务。”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篇7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人的定义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关系必然有人与人之间、人与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影响是通过“影响力”来实现的。人力的招聘、选拔、聘用、培训等等的管理可以用物理中的力来进行模拟研究。通过物理中力的性质来帮助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中力的性质,从而更好地引导企业中的力,让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具效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力势场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中“人”进行有效地服务。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但是,也是最复杂的一种“资源”。想让人能出色地发挥潜力,达到“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出”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通过现象的研究来挖掘本质,以物理中的力、势、场的特性来研究人力资源。不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也容易把复杂的事情进行简单的归类和分析。以定量的方式来研究定性的问题,更方便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人力资源中的力根据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分法。根据力的来源分,可以分为行政驱动力和心理驱动力两种。行政驱动力可以理解为来自于人本身之外的企业行政力;而心理驱动力则来自于人自身内部的心理。根据力的方向分,我们可以把力分为助力和阻力。而根据强度分,我们又可以把它分为弱力和强力。在物理中,力有大小,力有方向,力是相互的。而人力资源中的力也具有类似的性质。比如企业的薪资制度、人事制度等对员工的影响,显然是因人而异的。一些人会觉得自己公司的薪资丰厚,而一些人或许不感到满足,认为薪水较少。那么公司的这些制度对员工吸引力则是大小不一。同样,企业中的力也存在方向性。当企业员工认可企业决策时,则员工的行为方向和企业的心理方向是相一致的,这时候,力的方向是顺向的,则企业的发展会更快;反之,则是逆向的,这种情况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如图1-1和l-2。

既然我们探讨到了力的方向性,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力沿哪条路线最有效。这个其实很简单,在物理中,力作为向量被研究,只有当两向量方向一致才能达到最大值,所以物理中的功的计算公式表述为:w=F-S(F=f-cosa,其中,F为最终起作用的力的大小,而f为实际力的大小)。力的方向性给我们在实际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出了一个解决阻力的办法,即调整阻力的方向。当然,企业若制定的制度很有力度但实际效果不大,那么问题也可能是出在了方向下。

力是相互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如果员工对企业有很大的助力,那么企业一般也会对员工予以提升;如果员工和企业对着干,那么企业也会用各种方式阻止员工这样的行为。同样地,对企业来说,道理也是成立的。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企业要想自己发展好,必须对员工好;员工要想更好地发展,也必须努力为企业奉献。

关于人力资源中的势,在这里,笔者就不深入展开研究。势在物理中作为一种能被研究,说明了它的效用性。同样的,人力资源中的势表现为一种“势头”或者俗称“苗头”。这样的苗头是有一定的作用结果的。如果不处理,则它会沿着惯性产生相应的结果。人力资源中要关注的这样的势有很多。比如:人力的缺乏,人员臃肿,员工惰性严重、工作散漫等等。势一旦出现,那么会或多或少地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势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研究应予以重视。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篇8

[关键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战略组织绩效

自Devanna等人1981年首次提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HRm)概念以来,基于战略视野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成为众多学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焦点。回顾以往的研究,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主要在三个领域取得较大进展:(1)SHRm概念的内涵;(2)SHRm的研究思路;(3)SHRm理论的系统构建,主要体现为SHRm与组织战略、SHRm实践匹配及其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SHRm已经成为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相关的研究成果成倍增长。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SHRm水平匹配与弹性机制、SHRm“最佳实践”的研究以及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支持等。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关于SHRm的定义,有四种主要的观点:过程论、结果论、工具论和相互作用论。持“过程论”的学者们认为,SHRm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战略结合的过程,强调组织如何充分发挥其拥有的人力、社会和智力资本,以服务于组织战略的需求。“结果论”坚持者则主张,应把SHRm看成是组织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而设计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系统。“工具论”研究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组织战略的工具和手段。“相互作用论”坚持者则更加强调人力资源部门在制定组织战略上更多的参与性,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组织战略的实施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四种主要观点都共同强调SHRm的核心特征:(1)人力资源应被看成是一种战略资产;(2)SHRm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实践,补充和提升组织的总体战略以获取和维持持续竞争优势;(3)人力资源管理应与组织战略良好匹配。

基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四种观点和核心特征,可以认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围绕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通过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活动的内部一致性及其与企业经营战略的一致性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活动,以积极获取和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思路

Richard和niehaus总结以往的SHRm文献,提出SHRm研究的四种思路:

1.匹配观

该观点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出发,强调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之间的内部一致性(内部匹配)及其与组织战略之间的一致性(外部匹配),内部匹配和外部匹配的一致性整合,能够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价值和系统能量。

2.功能观

该观点认为SHRm的重要任务是塑造员工的角色行为并使之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也就是说,SHRm也应参与管理人力资源的任务,而不仅是与组织战略直接联系,更应该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3.资源基础观

该观点认为人力资源是一种能给企业带来长期收益的资源,但仅仅是组织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某种资源之所以能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除了自身要满足稀有性、不可模仿和替代性以及附加价值性外,还需凭借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4.类型观

该观点注重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复杂的变量进行理论上的抽象和归类,以寻求研究的简约和有效性。

近期的SHRm研究表现出多重水平整合的趋势,wright和Boswell于2002年提出SHRm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关注个体层面、团队层面、组织层面和环境层面不同水平的融合;另外一方面,应着眼于考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层面绩效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构建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SHRm研究的系统构建主要围绕组织战略、SHRm实践匹配及其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1.组织战略及其与人力资源战略间关系

多数研究者认为组织绩效的高低取决于人力资源战略和实践与组织战略之间“拟合”的程度,如Cook和armstrong认为:“对于特定的组织战略来说,总会有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与之匹配”;miles和Snow提出三种不同的组织战略,并具体分析了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Baird和meshoulam则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视角出发,提出人力资源战略应与不同组织发展阶段相匹配,认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战略目标是不一样的,人力资源战略也应作相应调整,表明需要从组织自身动态发展的视角来考察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间的关系。

Golden和Ramanujam的研究也发现,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战略之间可能存在四种类型的关系:(1)行政事务型,人力资源管理仍只扮演着传统事务“实施者”的角色,而没有体现出“战略性”;(2)单向型,人力资源战略只是“体现”组织总体战略;(3)双向型,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战略相互影响;(4)整合型,组织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之间整合成为一种系统并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间的匹配

“匹配”既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战略间的匹配(外部匹配),也指人力资源战略与实践内部间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内部匹配)。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前提是如何对组织内人力资源实践进行很好地归纳和分类。wright和Boswell回顾和总结了三种归类方法:(1)概念分类法,即通过确定不同概念的理论边界而对相应的人力资源实践进行分类;(2)因素分析法,即通过使用量表和因素分析统计技术提取公共因素,从而获得不同维度的人力资源实践;(3)聚类分析法,即对不同企业进行归类,以识别出不同的人力资源实践系统。

基于理论或实证的分类方法只是研究“内部匹配”问题的思路之一,另外的思路更多地把关注点从人力资源实践本身转向它们所要寻求的结果,其出发点是组织的人力资源实践活动都要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服务,这样的思路不关心组织内部各种人力资源实践本身,而注重这些实践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效用的影响。

3.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人力资源实践的最终目标是增强组织绩效以及开发和维持组织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因此,对人力资源实践效用及其与组织绩效间关系的研究始终是一个热点。高绩效工作系统是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的最新发展趋势。

Huselid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的离职率及财务绩效指标有关联,并证实离职率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线性关系。ostroff也发现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间存在“普遍通用”的关系,但也指出,两者的关系要依赖于组织战略变量。Richard和Johnson考察银行系统内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有效性与员工的离职率存在直接关联。whitener详尽考察人力资源实践、员工对组织支持的感知以及组织承诺感之间的关系,发现形成性评价方式和公平奖赏能影响员工对组织支持的感知与组织承诺感之间的关系。

相关实证研究的结果也存在分歧。如Cappelli和newmark研究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会增加劳动力成本,对整个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基本没有什么改善。Lee和Chee以48个韩国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也发现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间并没有直接关系。而patterson等人在1997年发表的一项纵向研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选取了67个英国制造行业公司为样本,结果发现公司收益率中17%的变异被人力资源实践和工作设计所解释,而组织战略、研究与开发,以及质量和技术分别只解释了2%、8%和1%的变异量,表明了人力资源实践尤其是高绩效工作系统增强组织绩效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未来展望

1.SHRm的匹配与弹性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作用在于推动组织去适应竞争性的环境。外界环境的动态和不可预测性要求组织内部协调一致,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相适应。目前的研究者大多把注意力投向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内外匹配,而相对忽视人力资源战略中的弹性。

实质上,匹配和弹性是相互依赖且统一的,从时间参数上看,前者是组织当前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存在状态;而后者主要指组织未来在某一时间区段的一致性。匹配应被看成是组织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暂存的某种理想状态,而要保持这种状态的生命力,组织必须对外界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自身的影响做出分析和决策,快速调整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并采取行动。

2.SHRm的“最佳实践”

Delery和Doty详尽分析了三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观点(通用观、权变观和配置观),他们随后的实证研究普遍支持“通用观”。“通用观”假定存在确定的“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助于改善组织的绩效。目前,该观点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和认同。另外,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最佳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组合模式,但效果却不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并没有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概念范围取得一致意见,同时,在有关是否存在“理想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及其是否依赖于组织战略等问题上也未达成共识。

3.SHRm系统与组织绩效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SHRm系统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有四个方向值得期待:(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测量方法论,主要表现为测量的水平(组织层面或单个实践)和方法(如量表测量、聚类分析等)等方面。(2)组织绩效的测量技术,研究者经常采用不同的标准评估绩效并造成了研究结果的相左和不可比较,因此,需要对组织绩效的指标进行深度研究。(3)研究范式的转变,主要为因果关系推理方向。大多实证研究采取“果因”回溯式的思路,即假定具有良好绩效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必定也是“最佳”的。该假定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它并不能对来自其它非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因素的干扰作出有效解释。(4)两者关系内在机制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对组织绩效施加影响?其中可能存在那些中介联结和约束条件?后续研究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回答。

参考文献:

[1]J.e.DeleryandD.H.Doty.1996.“modesoftheorizingin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august):802~835

[2]C.trussandL.Gratton.1994.“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aConceptualapproach.”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September):669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篇9

关键词:科研团队;科研创新;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06-0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知识创新的任务,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任务越来越多地交由高等学校来承担,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研究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实现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根本,同时也是实现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其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性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我国的学位条例对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在创新方面的要求也有明确规定,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探析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各类模式、方法、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并且能够产出创新成果的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创新人才的文化之魂,是解决“为什么做”这个问题的来源,是奉献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综合分析评价能力,等等。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指那些善于发现问题和追求真理精神的研究生,能够运用已有理论和研究方法去探索、研究和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历史或现实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培养效果不显著、成果不明显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创新培养目标不明确

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还是以简单的完成学位论文和帮助导师完成基础性的科研工作为主。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在某些原则上达不成共识,建立不了共同目标,甚至在导师中也存在简单的目标,即让学生按期毕业。在从事的科研活动中,部分导师把研究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和私有财产,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劳动,从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研究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研究生大量精力外移

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研究生把精力大量放在单位实习上,一般在结束研究生课程后,会进入相关企业职能部门进行实习和挂职锻炼等,使研究生在科研创新活动中投入的精力少之又少。可以说,这是当前研究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最大的问题。

3.创新方法和能力缺乏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研究生教育基本可以归纳为两年制和三年制两种模式。科研时间短,科研任务重,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设计或迫于学校规定在研究生期间必须在公开杂志上的压力而抄袭他人著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究其原因,很多学生反映创新困难,无法突破已形成的理论。同时,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不注重对论文数据的收集和归纳,已有的科研成果无法传递和累计下来,很多研究生甚至对创新方法和能力缺乏合理定位。

4.研究生科研创新活动以单干为主

研究生在开展科研创新活动中,以单干为主,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又造成了资源的重复购置和资源利用的浪费等,无法达成最大效益的资源共享,从而导致了在学术观点上的制约性和闭塞性。同时,个人从事的科研活动无法接触学科前沿,产生大的创新成果。

5.有违反科研学术道德行为

当前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捏造、篡改科研成果、实验数据和引用资料;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在提供答辩的学位论文和公开发表的文章上,将他人的成果、观点和思想据为己有的现象。这些行为,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研究生不动脑、不思考、不求解的思想。

二、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型的提出

科研团队的概念由团队衍生而来,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定义为“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而对于科研活动来说,采取团队合作研发的模式正是科技人才主动应对知识经济时展需要,改变传统专业、学科研究体系的组织模式的一种制度变革和创新,其作用在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科学技术知识的共享,提高对知识的储存、传播、应用的效率,增强对知识的整体创新能力。

高校科研团队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维度进行划分,按照高校科研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不同分为学术团队与项目团队;按照团队成员工作地理位置远近与采用的联系方式不同分为集中式科研团队与分布式科研团队;按照团队成员不同组成分为师生团队、教师团队;按照团队成员的专业结构、所属学科与擅长的科研领域,划分为学科团队、跨学科团队。

本文所研究的高校科研团队,是这样一些群体组织:他们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领导,以重点实验室或者工程中心为依托,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人才培养为内容,拥有合理结构的学术梯队,人数不多的骨干人员且技能互补,分工合作、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互相承担责任,具有整体互动功能的系统组织,同时,研究生又是团队的重要成员。

将高校科研团队的载体模式融入到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成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新的模式。这一培养模式突破了单独的导师指导的制度,形成了在导师负责制下的集体指导与不同研究方向导师间的交叉指导;把握了学科前沿方向,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研究生进入科研团队,既培养了科学研究的能力,又培养了团队沟通协作精神,等等。

三、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团队目标能够明确创新愿景,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

高校科研团队一般具有共同的科研目的和愿景,追求科研成果的持续产生和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使科研团队持续发展。因此,团队目标和共同的愿景,能对研究生产生持续的高端的前沿的科研成果,以及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具有推动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而一个不追求成果和提高的团队,就不会进步,最终将导致所有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停滞不前,科研成果无法产生,对一个团队和团队个人都是非常不利的。可以说,团队目标对于明确创新愿景,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2.团队文化能够营造创新氛围,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养

团队内倡导的“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能够不断形成开放的学术氛围,能够在团队内形成学术争论和学术批评的浓厚氛围,使每个成员有平等的学术地位,有可以自由发表的学术观点,有受到尊重的学术成就,使每个成员相互学习和协作,敢于突破和尝试,勇于挑战和超越。团队内创新理念、创新情感、创新意识、创新人格不断影响着孜孜不倦的学习氛围和争创一流的学术氛围的形成。不断鞭策和鼓励研究生开拓创新,从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可以说,科研团队创新素养的文化氛围成为推动研究生开拓创新的源源动力。研究生创新素养传承的文化氛围是强化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动力。导师和高年级学生追求创新精神的态度和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传承,对于提高低年级学生追求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代代传承的创新精神能激励后来人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团队结构能够保证团队稳定,形成优势互补的创新条件

学科负责人或首席教授能准确把握学术研究方向,让团队接触到高端前沿的课题。学科带头人或首席教授,在学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研团队负责人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帮助研究生较准确把握研究方向,参与研究学科前沿课题,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科研创新条件。科研团队内多位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可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拓宽研究思路。高校科研团队能够把一些才能互补、团结协作,为实现共同学术研究的人力资源及其相互关系组成一个集合体。团队里其他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能融合不同学科领域或至少同一领域不同研究方向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高校科研团队具有为数不多的核心骨干成员,这个核心骨干成员一般为学科团队中的几位教师,核心成员组相对于其他团队成员,特别是针对项目的研发是比较稳定、不易变动的。因此,对研究生的持续培养,以及对已有科研成果和共有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率。

4.团队资源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保证沟通协作机制的有效运行

研究团队内各位导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可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资金充裕的高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学校建设,存在资源浪费、重复购置等现象;而资金短缺的高校则存在设备资源紧张的情况。如何提高高校资源利用率,已经成为困扰和阻碍高校建设的一个难题。组建科研团队后,能够同时提高高校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采购以及资源闲置;并且使得科研经费更为集中,加快团队的科研平台建设。沟通协作机制既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就要让研究生处于充满竞争、相互学习的管理机制下。团队群内的研究生相互间的学习和竞争,能促进研究生科研素养的提高。同时,研究生进入科研团队,既培养了科学研究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也为优秀的领军式的人物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5.科研项目能够培养创新能力,保证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校科研团队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团队运作,其主要绩效就是产出科研成果,保证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中,能够不断启发研究生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运用自身的综合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综合分析评价能力等。通过整个过程的交叉融合,从而不断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保证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在科研项目共享的过程中,又能很好地实现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保证科研绩效产出的最大化。

6.保障激励机制促进科研创新,有效推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科研团队具有一定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能够有效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激发其对科研创新的不懈追求和反复实践的热情。通过对科研团队中研究生进行制度化的考核方式,量化研究生综合考评制度,通过整体考核和个人考评,同步推进研究生培养目标。在科研团队间及团队内部成员间同步加强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优秀硕士生提前攻博或硕博连读,奖励杰出优秀科研成果的科研团队和个人。高度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通过学院、专业(学位点)、方向三级管理体制,以科研团队模式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交流,以及不同研究方向间的相互衔接和写作,并且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以至最终的归档进行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伍百潮,包健.加强学术团队建设促进学科持续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前沿水科学水文水资源环境水利农田水利

水科学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期人类极为关注的课题之一。自然界中水演化规律的复杂性,人类活动对天然水影响的日益加剧,致使水问题愈加突出,从而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高新技术在水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水科学的研究进程。本文分析了水文水资源、环境水利、农田水利等学科在21世纪初研究的前沿问题。

1水文水资源

水文水资源学科分为水文极值理论与计算、水文预报理论与方法、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理论与方法等3个方向,目前是水科学研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分支。

水文学研究的对象主要为大气、植被、地表、土壤及含水层中的水分运移和相互间的水分转化[1]。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主要有:空间分布问题、水文尺度问题、稳定化数值算法问题、分布参数计算、区间入流反演、单宽入流过程的反推等。引入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有神经网络模型、灰色模型、遗传算法、分形、混沌理论等。水文预报方法中数学模型的研究由黑箱模型发展到概念性模型,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性模型的参数识别、模型参数的实时矫正技术;随着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应计算机软件、高性能微机工作站及数字地形高程(Dem)等技术的出现,使得与水文水环境有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模拟和显示变为可能,开始出现了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和半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等新的洪水预报模型,其中,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将在近几年内有较快的发展。今后水文学的主攻方向将是区域尺度大气输入和分布式水文模型相耦合、新技术体系在流域水文学上的应用以及建立数学模型模拟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地表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情况[1]。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一直是水资源高效利用需要讨论的议题之一,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北方部分城市严重缺水以及洪、涝、旱等灾害的不断出现,使得该分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使水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使之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成为众多学者为之努力的方向。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发生,在分析流域水位径流资料的基础上修建防洪功能水库,通过建立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减少灾害损失的发生,同时也考虑洪水资源化,将洪水引入到适当地方储存起来,供缺水时使用。长距离调水是我国解决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北方城市严重缺水的重要手段,由此而来的如何合理建立水市场便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有关水权、水价的形成机制以及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成为该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前沿课题,这一领域也体现了水资源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流域水资源管理从水资源工程的多目标开发和统一管理,逐渐发展为集地下水、地表水、湿地、水生生态系统于一体,统筹规划设计、实施和保护的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以水资源系统工程、大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决策分析以及协商理论和对话机制为基础建立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水资源统一协调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开源节流是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主要途径。城市雨水资源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节水思路。现在城市雨水大多是通过下水道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系统中,在雨量较大时,常常造成排水不畅,引起城区滞水,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能将这部分雨水充分利用,对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将起到双重作用。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是科学家们所热切关注的话题,目前多从野外试验、示踪剂、模型模拟和仪器测量等方面研究地下水与地表水交错带上发生的各个过程及地下水在质和量上的相互作用。

数字地球、数字流域概念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水文水资源科学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或称为“3S”系统,在水文水资源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应用,使得开发整个流域的产汇流过程,对洪水演进和淹没进行三维空间的动态模拟仿真系统成为可能,这些技术的发展无疑对防洪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环境水利

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环境水利学科基础研究主要涉及到河流水环境、非点源污染防治及治理、水污染处理工程等方向。

河流水污染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河流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差,有必要加强河流水质管理、治理污染和防止污染加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①研究河流水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跟踪研究水环境质量因子在河流中的变化情况,预测河流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②河流水环境不确定性风险研究是世界性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由于河流的多用途性,使得河流水环境经常会遭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破坏,而这种破坏是带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因此给河流水环境的风险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建立河流生态环境预警系统。与河流水环境质量发展趋势相对应,如果某个或某些水环境质量因子的发展趋势向着河流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方向发展,并接近生态环境可允许的边缘时,通过发出警报,使人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理;④河流水体的动态耗氧、复氧机理。研究河流的变化应尽量接近河流的天然情况,河流水体的动态耗氧、复氧过程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研究河流水体的动态耗氧、复氧机理对于正确认识河流水体中氧气的耗用情况,进而研究河流水质的发展变化机理有重要意义;⑤江河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定量化理论和应用研究。江河生态环境是江河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稳定的生态关系,研究江河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对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确定人类可引用的河水数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非点源污染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污染的预测和如何对污染物进行治理等方面。由于非点源污染需要综合和显示各种空间信息,利用GiS对空间数据的处理能力及模型的模拟能力,可研究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流域水文和水质的影响。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的一个主要原因,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对农业非点源氮、磷等元素的削减能力,为减轻和控制富营养化提供依据。对湿地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机理研究将对非点源污染的治理起到积极作用。

水污染处理工程方向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地下水污染是水污染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离子和有毒有害有机物,据调查,超过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受污染士壤和地下水的修复技术基本上分两类:物理化学类型和生物学类型。物理化学类型包括隔离、泵抽取、地上处理、士壤清洗、萃取、固化和稳定化等;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地上生物处理和地下现场生物修复等。物理化学类型能够彻底清除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其缺点是严重影响士壤的结构和地下水所处的生态环境,而且成本非常高;相比,现场生物修复技术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但是修复过程非常缓慢,效率低。目前出现了一种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既能修复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而又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成为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7]。水污染治理机理研究集中在:微生物措施研究,利用有益微生物保护水源;研究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气液固三相流,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研究深层均质滤料滤池处理微污染水的氧化机理等方面。此外,水污染经济损失评估、湖泊富营养化机理、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也是环境水利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3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研究以农田节水、作物高产为中心,涵盖了节水灌溉理论与方法,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体系,灌溉排水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土壤水与作物关系问题的研究是农田水利研究的基础,围绕着农田土壤水分的转化问题与农田水分的有效利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土壤水研究现已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交叉,如水热和溶质的耦合运移,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水热运移等。其研究特点亦从均质走向非均质,从点的研究走向面(或区域)的研究,从理论研究推进到应用研究。土壤水运移机理研究目前集中在优先流、土壤水参数的测定和确定、土壤水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土壤水分运动的随机模型等几个方面。

为缓解农业用水紧张状况或为了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增加用水者的经济效益或减少劳动力和动力消耗而采取的节水措施主要有:①输配水过程:渠系改建、渠道防渗、管道化输水灌溉、灌区现代化管理;②田间输水过程:水平畦田灌、喷灌、滴灌、渗灌、小管出流、波涌灌(浑水波涌灌)、膜上(下)灌、有限灌溉(限水灌溉、非充分灌溉、调亏灌溉)、集雨灌溉;③作物吸收转化过程:坐水种、机械保墒、化学保墒、秸杆(薄膜)覆盖等。近来,节水灌溉出现的新概念、新方法还有:地下滴灌、微喷灌、节水控盐灌溉、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微咸水灌溉[2]等。

灌区现代化管理是获得灌区系统的最优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良好手段。灌溉排水规律的复杂、水资源日趋紧张、综合利用供需矛盾的增加都需要加强灌溉排水系统的集中管理。自动化、GiS、GpS、RS、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等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灌区管理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首先要有灌溉工程控制设备的自动化,其次有先进的系统运行软件对系统控制问题进行决策,从而建立灌区现代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指导灌溉用水过程。

水平畦田灌是田面非常平整条件下的畦灌,要求供水流量大、土地平整精度高。用传统技术难以满足其精度要求,必须在进行大地测量后,采用激光平地技术。该技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被称为是地面灌溉最重要的进展之一[8]。波涌灌溉利用了致密层在发展中不断减小田面糙率与土壤入渗特性这一客观规律,逐次为以后各周期的灌溉水流创造了一个加速水流推进与提高减渗效果的新界面。浑水波涌灌溉则是利用含沙量较高的水进行波涌灌概,能够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4]。地下滴灌是目前节水效应最为显著的灌水方式之一,它具有微灌的所有优点,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效果明显,将农、水和生态等学科交叉融合,统一考虑地下滴灌技术参数组合与作物生长发育和水肥利用的关系,能较好地协调土壤水、肥、气等状况,防止土壤板结,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益。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提高水肥利用率及根区水分养分运移过程的效率为目标进行的地下滴灌灌水技术参数的优化试验研究。微喷灌具有节水、调节田间小气候等特点,缺点是受风影响大,飘逸损失多。目前,国内外微喷灌工程对水滴分布函数、飘逸蒸发系数研究不够。节水控盐灌溉制度设计模型以作物生长对土壤水盐状态的响应为依据,在分析作物水盐模型和大田水盐平衡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淡水、微咸水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溉制度的优化设计,是节水灌溉制度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5]。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是一种局部根系受累时既能满足作物水分需求,又能控制蒸腾耗水的农田节水调控新思路[6]。微咸水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实施微咸水灌溉对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作物产量,开辟新的灌溉水源、缓解我国北方缺水状况将有重要意义。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体系也叫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为充分利用降水和可用水资源采取水利措施、农业措施和管理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达到农作物高产高效的成套技术。是一项包括水源、输水、田间供水、生物和管理等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工程[8]。该技术体系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在排水控制涝渍和盐碱化方面,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明沟排水、竖井排水、二元结构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排水、暗管排水、辐射井排水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田块、排域的排水模数等方面。分析节水灌溉技术的不同尺度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节水评价中的应用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4小结

水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研究的对象已经向微观和宏观两个领域的深层次发展,研究的尺度也呈现区域、流域、全球平行发展的态势,各尺度的转换问题研究是当今水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水科学与多学科的交叉仍然是水科学由理论转向实际的重要手段,高科技领域在水文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水资源评价已发展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不仅进行水量评价,而且包括水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经济、水资源管理等全方位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水环境问题的研究中,点污染、线污染和面污染研究并举,并以非点源污染的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开拓;加强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研究;开发研制具有水文过程模拟、水污染控制、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等功能的流域规划决策支持系统软件等。

参考文献

[1]刘苏峡.世纪之交的水文研究.水科学进展.2001,12(1).

[2]沈振荣,等.节水新概念——真实节水的研究与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4.

[3]彭盛华,等.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水科学进展,2001,12(2).

[4]王文焰,等.浑水波涌灌溉的节水机理与效果.水利学报,2001,(5).

[5]张展羽.节水控盐灌溉制度的优化设计[J].水利学报,2001,(4).

[6]史文娟,等.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供水的节水机理及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