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煤矿安全奖励办法十篇煤矿安全奖励办法十篇

煤矿安全奖励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1:38

煤矿安全奖励办法篇1

一是省局工作会议后,##办事处于2月11日召开全体监察员会议,全面传达学习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全省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辖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组织各科进行了讨论,通过学习讨论,使全体监察员认清了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明确了今年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坚定了搞好辖区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一致认为:董局长关于《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的工作报告,对2016年的工作部署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为我们搞好今年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办事处全体监察员决心把省局工作会议精神贯穿于全年的工作目标中去,继续开拓思路、创新办法、完善手段,以铁的手腕、过硬的措施和扎实的作风,强化现场监察,加大执法力度,努力完成省局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促进辖区煤矿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召开主任办公会和处务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要抓好2016年的工作,必须开好头,起好步,每年的春秋季节是煤矿事故的多发期,因此,首先要抓好前几个月的工作,以此推动全年的安全监察工作,会后制定了办事处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了全年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对全年工作特别是“两会”期间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

二是按照《2016年吉林煤矿安全监察系统安全控制指标考核及奖励办法》,我处制定了《2016年##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安全控制指标考核及奖励办法》,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书记、副主任为副组长的安全控制指标考核领导小组,对省局下达的安全控制指标进行了分解,按全年和季度落实到了科室和人头,按季度考核(监察一科全年控制指标30人;监察二科21人;监察三科32人)。考核办法明确规定,对分管辖区煤矿死亡人数超标的科室或在监察执法工作中,有严重失职、渎职和违纪行为的监察员,取消其安全控制指标奖励资格。

三是为落实省局关于《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样板井”工作要求,##办事处今年确定被评估为b类的江源县松树大成煤矿、新一号井、靖宇县农机矿、八道江区垠宝矿等4处矿井为首批创建“样板井”矿井,此项工作正在开展中。

四是加强基础建设工作。

今年,办事处在基础建设方面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煤矿安全奖励办法篇2

关键词:煤矿采矿;安全培训;质量思考

随着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作用越来越明显,在重视强调以“人”为管理核心中,对职工的安全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带动企业的综合效益的发展。另外,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在煤矿生产中引进了大量的新设备,这样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技能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在该种背景下,应该要重视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

1煤矿安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1培训课程设置不具有针对性

当前煤矿企业中安全培训课程过多,有《煤矿建设与生产技术》,《现代煤矿企业管理》等。在短时间内若是想要学员对煤矿开采、掘进、运输、通风、安全管理等全部学完这是不可能,即使学完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难保证培训课程学习的质量。

1.2培训方式单一

培训中,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员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也不利于工作中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同时也会导致学员在工作期间没有办法学以致用,最终导致安全培训只是走走形式,在实际工作没有办法得到落实。

1.3工作人员对安全训练的兴趣不高

首先,工作人员对所要进行培训的内容积极性不高。组织培训人员在之前并没有工作人员进行协商前来听课,对培训工作也没有做出相应的需求分析,在内容选择上缺少针对性。很多的工作人员都是为了能够应对取证才去参加的,在一定的程度就缺少了积极性。其次,企业安全培训上的奖励机制不健全,认识不到位。在煤矿企业中工作人员的生产技能与安全意识水平也有着一定的差距,有一部分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并不是很高,很多人员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在较短的培训中是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效果的,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没有办法进收稿日期:2016-07-05作者简介:汤欢欢(1983-),女,河南济源人,本科学历,忻州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城郊煤矿工作。行很好的推动,这样企业对安全培训就不会重视,同时也不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在对工作员工的待遇提高上表现得也不是很明显,这导致在安全培训中很多员工都在应付,甚至还会出现逃训的情况。最后,安全培训内容上缺少吸引力。由于安全培训内容枯燥,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训人员并不了解学生对培训内容的关注点在哪里,他们自身对培训内容也不是了解,在讲解的时候就会缺少针对性,员工也是为了取证,这样也就没有办法提高培训的积极性。

2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几点思考

2.1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在开展安全培训之前,应该要对煤矿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将其纳入培训内容中。在培训过程中,应该要从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参与的主动性,提高培训的质量,才能够做到安全培训的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发展同步。

2.2完善奖励制度

在进行培训开始之前就应该要员工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并且还应该要为其制定培训目标,使参与培训的工作人员可以充分融入其中,通过培训可以独立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苦难。企业可以通过设置奖励制度来激发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的热情与积极性。比如说企业对在培训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培训结束之后也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优异的工作人员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示奖励。

2.3加强培训队伍的建设培训

教师作为培训过程主要力量,不仅应该具备相应的培训资格证,还应该要定期的接受上级的考核,在相关的培训机构进行继续教育,不定期在煤矿工作现场中进行锻炼,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灵活运用,在教学中就可以指导实践,进而提高培训的质量。

2.4改进培训方法

培训方法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培训效果,煤矿安全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培训效果。第一,案例分析法。培训教师提前对一些典型的安全事故进行整理。在培训过程中组织工作人员一起讨论分析,启发工作人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高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培训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该种培训方式是工作人员可以积极的配合,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来分析研究的。该种教学方法非常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情景模拟法。培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场景让工作人员扮演特定的角色,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工作人员明确知道自己应该要具备哪些专业技能与知识,在煤矿生产中如何才能够保证自己与他人的安全。该种方法主要是适合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上。第三,实训参与法。培训人员来自不同的煤矿企业,自身的水平也是不同的,从事工作也不能够覆盖整个煤矿生产,这样就非常有必要参与到实训教学环节中。在这个过程中,培训人员是通过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联系起来,之前培训教师应该让工作人员提前知道参与的内容,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参与,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才能够收到比较好的培训效果。

3总结

煤矿安全培训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培训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安全管理的水平,对于实现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在煤矿生产中引进了大量的新设备,这样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技能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在该种背景下,应该要重视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陈静娜.对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4,12.

[2]沈国君.关于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05.

[3]张超群.浅谈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7.

[4]邢进刚.综述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的质量[J].经营管理者,2015,09.

煤矿安全奖励办法篇3

《徐州矿工报》作为具有国内统一刊号、面向江苏省煤炭企事业单位发行的企业报,自从1950年创刊至今走过了61年的历史。徐矿有线电视台自1991年经广电部批准建台,目前也已走过了20年。近年来,我们借鉴兄弟单位媒体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探索,对报纸和电视的管理作了一些调整和改革,不断强化新闻传播的软实力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徐州矿工报》先后获得“全国百优企业报”、“全国先进企业报”、“全国二十佳企业报”、“江苏省十佳企业报”等光荣称号。每年都有数十件新闻作品被各级新闻协会评为好新闻或优秀作品。徐矿有线电视台的装备水平和采、摄、制、播的实力得到持续提升,先后推出的《黑色风度》、《惊心动魄壮歌行》、《刘远志的金牌梦》、《“黑小子”漫画家》等20多部精品节目,获得部省大奖和江苏省及徐州市“五个一”工程奖,充分展现了徐矿人的良好形象,获奖的数量和质量连续多年在全国煤炭系统和江苏省企业电视系统名列前茅。

一、根据读者需求,对报纸和电视进行多次改版,增强企业文化传播的吸引力

2007年前的《徐州矿工报》,前4版分别为企业要闻、经济、安全、政治新闻,后4版全部为网络新闻,从网络下载。随着办公室电脑的普及和进入家庭,特别是集团公司的局域网开通到矿区后,待报纸发行到读者手中时,报纸刊登的网络新闻已滞后两到三天,读者意见较大。2007年5月,进行了一次全面改版,将报纸分为a版和B版,a版即原来的前四版不变,B版取消了网络新闻版,开辟了生活服务版面,受到了读者的好评。2009年5月,我们以《徐州矿工报》成立60周年为契机,对报纸进行了再次改版;2011年8月份,我们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再次对报纸进行了改版,对报头、版式重新设计和包装,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经过改版后的矿工报进一步明确了报纸定位,对部分版面作了“关、停、并、转”的处理,增设了“区队班组”、“企业文化”、“科技之窗”、“行业扫描”等版面,更多地加入了美编的元素,使得版面风格更加端庄、稳重、大气。在此基础上,对《生活周刊》进行了“瘦身”,由原来的8个版缩减为现在的4个版,同时又创办了《非煤周刊》,集中报道宣传徐矿集团非煤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徐矿有线电视台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每周只播出3档电视新闻,每档10分钟,其余时间除了对集团公司重大会议进行直播外,全部转播中央一套的节目,机制的僵化造成观众数量骤减,影响力也在持续下降。针对此情况,我们适时进行调整,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片源,恢复播放文娱、影视片,并增加了贴近职工、贴近观众的专题类自办节目的播出频率,收视率稳步回升。2011年初,徐矿有线电视台的资源吸引了江苏广电集团财经频道的关注,5月份我们与其签订了长期“好享购物”电视广告播出合同。

二、服务企业异地创业发展大局,及时推出报纸数字版、视频新闻网络版,增强企业文化传播的时效性

随着徐矿集团外出创业步伐的加大,已经在新疆、陕甘、贵州等地建立了煤炭生产基地,部分职工从本部转移到了异地,为了让这部分职工及时了解到企业本部的情况,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是将报纸邮寄到异地单位,但由于路途遥远,大部分产煤基地在山区和交通不便地区,报纸寄到当地大约要7至15天,新闻变成了旧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决定利用互联网络,把数字版报纸上网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为了节约资金,我们组织有关人员攻关,自己动手,成功地摸索出了报纸解析、拼版和上传技术,并建立了我们新闻中心自己的“新视点”网站,定位为文化传播网,逐步将报纸、电视节目全部上网,让异地职工及时了解本部的信息。据我们了解,目前煤炭系统甚至是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徐州矿工报》在企业数字报上网方面的做法起步较早,坚持也较好,得到了中国煤炭记协领导的好评。2012年初我们又上马了北大方正报纸文韬采编系统,我们将利用这一平台,通过与移动公司合作,将在全集团推出手机报,进一步扩大报纸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另外,我们还准备利用新闻中心的“新视点”网站将电视视频新闻到网上,方便异地干部职工收听收看。目前,网站的视频相关资质我们已经具备。

三、尝试开门办报办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为增强报纸的影响力,同时增加收益,我们尝试了开门办报,每周拿出4个版面,与江苏省煤矿安全监督局徐州煤监分局联办了《江苏煤矿安全》专刊,已经创刊7周年。今年5月份,我们与江苏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在西安联合举办了《江苏煤矿安全》专刊出版365期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并筹措专刊联办费用40余万元。与此同时,我们结合徐矿集团实际,每月拿出4个版面与集团离退休管理办公室(老干部管理处)开办了《夕阳红》老年专刊;每月拿出1个版面与集团公司纪委联办《本廉徐矿》专版;每月拿出1个版面,与集团公司教委联办《职教·人才》专版,每月拿出1个版面与集团公司工会、团委联办了《工团建设》专版等,调动了各方参与办报的积极性,不但有效地传播了企业文化,也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2009年国庆60周年,我们出版了108版的国庆特刊,既取得了政治效益,又取得了经济效益。在2011年改版时,我们考虑到徐矿集团非煤企业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的事实,筹备创办了《非煤周刊》,每周三出版4个版面,提高了非煤企业的话语权,受到了非煤企业干部职工的欢迎。

四、加强制度建设,激励采编人员提高媒体质量,增强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在合力

煤矿安全奖励办法篇4

一、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做好技协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实践证明,职工技协已成为推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就我矿井下现场情况看,采场点多、面小,煤炭储备接续紧张,工作面受水威胁大,工人工作劳动强度大,产量呈下滑趋势。加之随着企业煤炭资源的不断开拓和我矿“打造管理过硬矿井、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战略的逐步实施,突出的问题就是创新工作缺乏统一组织,技术人才的结构、储备、水平,无法满足企业扩张的步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工会组织如何通过加强职工技协工作,发挥职工技协的人才优势、阵地优势和组织优势,最大限度地吸引技协会员和职工参加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引导职工与企业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成为摆在我们的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做好职工技协工作的认识,把搞好技协工作做为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展示工会组织新作为的重要载体,提出了“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工作思路,通过发挥职工技协平台作用,助推企业创新创效。

二、抓住关键,注重构建完善技协工作的保障运行机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是技协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在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工作机制健全、培养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多样”这三个关键,着力构建技协工作的保障运行机制。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形成立体式的保障体系。加强对技协工作的领导是开展技协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在制定《煤矿职工技术协会章程》、《煤矿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奖励暂行办法》、《职工创新成果登记表》、《成果评分标准》等一系列章程规定的基础上,成立了技协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的责任和技术攻关项目指标,制定了“技术攻关项目负责人目标考核办法”。根据企业生产特点,成立了6个专业24个攻关小组,实行了各专业、攻关小组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制度,规定每旬由各专业负责人牵头,定期对企业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分析、排查、研究、立项、攻关,及时消除制约工作开展的技术难题。制定季度工作例会制度,分专业、分层次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小改小革、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征集和综合技术评价,提出技术评价建议,以保证各项技术创新项目达到经济、高效、安全、实用的标准。

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全员技能素质。将职工技协建设成为职工钻研业务技术、理论知识的大课堂、大学校,制定了月度“名师讲堂”培训制度。特别是针对某些急需专业,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老带新,互帮互学,边学边干的原则,通过“名师带徒”以及举办“名师讲堂”做好培训工作,推动整个工种的水平提高。建立了职工素质工程季度培训考核制度,完善人才培养考核机制。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新工人安全知识考试、师徒知识竞赛、“三支队伍”动态管控考试等职工素质提升活动,举办老技术工人带工种专题讲座4期。定期组织全矿职工技能大赛,吸引广大技术人才从岗位中来,到赛场上去,从考试中强理论,在赛场练绝活。通过技协组织的人才培养活动,参加技协活动的职工在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考试成绩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在年煤矿公开招聘副区长的过程中,其中有两名技协协会成员脱颖而出,切实发挥出了技协的培养导向作用。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技术人才的创造活力。本着“有创新就有受益、有成果就有奖励”的基本激励原则,层层制定落实创新活动的激励政策。制定并落实了年终职工技协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制度,对获奖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和应用推广,对技协活动中获奖选手进行表彰奖励。2009年煤矿举办的技能大赛中对获得一至三名的选手,分别奖励3200元、2500元、1800元外,对参加比赛人数超过60人的专业,对四至六名选手,分别奖励1200元、1000元、800元,对个人单项赛中获得第一名的选手授予“技术标兵”称号。积极会同劳动技能鉴定部门对职工通过技协活动所获得的技能等级予以鉴定和认可,在全矿上下形成了创新有功、有功必奖的良好氛围,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技协活动的积极性。

三、务求实效,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创新创效

我们坚持把解决企业建设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点作为技协工作的重点,突出技协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突出安全生产重点,解决制约瓶颈。坚持从企业生产经营出发,突出安全生产重点,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采煤攻关小组研发的《露头煤破碎顶板开采技术》成果,有效的提高了开采上限,多回收煤炭2.43万吨,创效1944万元;根据上级部门有关风机在安全生产中的使用要求,机修厂攻关小组研制的“模块组装式双风机架”经过使用,效果良好,适应了双风车上下整齐放置的要求,得到了集团公司专业领导及全省一通三防现场会上专家的好评。通风攻关小组引进的“南风井风机微机监控系统”,监测信息全面,操作方便快捷,增加了通风的安全性,促进了我矿的安全生产。

二是开展“五小改革”活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广应用先进操作法,减少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所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着力为职工施展聪明才智、体现自身价值搭建展示平台。在开展“五小改革”活动中,我们注重从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转向走技术项目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改造的路子,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五小改革”成果《中煤脱水工艺研究》解决了中煤含水大、销售困难的问题,实现经济效益10万元。经过技协委员会严格的审评,有10余项职工自主研发的“五小成果”获得技协技术创新成果奖,创直接经济效益55万元。

煤矿安全奖励办法篇5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为加强安全生产百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的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公司成立安全生产百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煤矿和基本建设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百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的监督和落实。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监察管理部,黄宏楼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督导活动顺利开展。

(二)公司成立安全生产百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督察小分队。

(三)督察小分队职责为:一是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活动深入开展;二是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督查;三是对重点部位、场所进行专项督查。对活动开展不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扎实、不彻底的单位将予以通报批评和处罚。

(四)督察小分队督查的形式和时间安排为:一是利用周检查、旬检查和月检查时间进行定时督查;二是开展“零点行动”,对四点班、零点班不定时和不定点深入井下督察;三是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基层,突出重点、突出薄弱点和多发隐患场所进行督察。

二、活动目标

(一)消灭死亡事故。

(二)杜绝重大安全隐患,其它各类隐患比一季度明显下降,隐患整改率100%。

三、活动时间安排

2008年4月23日~7月31日。

四、排查的范围和内容

**煤矿要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百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安排,结合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文件,全面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百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对所辖区域和各个地点进行全面督查,通过百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准确摸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于防事故、防大隐患,巩固和发展煤矿“四项专项治理”工作成果,杜绝安全生产人身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事故。

**煤矿要按照隐患排查整改有关制度和规定的要求,以“二安三个一”、“自查自纠”、“安全基础管理竞赛”等方法或手段,对本单位井上、井下各生产系统和生产环节、安全设施等进行全面、认真、扎实的隐患排查。公司在**煤矿全面排查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重点督查:

(一)煤矿“四项专项治理”工作。

(二)采掘工作面的顶板和支护质量管理以及井下运输管理。

(三)火工品的运输、存储、发放、使用和清退管理。

(四)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维护、检验、管理。

(五)重点工作、重点工程、薄弱环节、易忽视区域和交接班期间的安全管理。

(六)“二安三个一”安全管理方法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七)“自查自纠”工作的深入开展情况。

(八)职工、班组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九)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下井跟班带班和干部走动式管理工作执行情况。

(十)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进展情况。

(十一)基建单位的临边、洞口防护,“三宝”使用,脚手架的搭设,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安全交底、技术交底落实情况。

(十二)雨季“三防”工作。

五、活动奖罚办法

(一)奖励

在完成活动目标的基础上,公司根据活动期间的各次督察,按照对百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安排、执行、整改情况,对**煤矿集体奖励5万元,其中矿长奖励4000元,安全、生产、机电副职按矿长的80%奖励,其他副职按矿长的60%奖励。对参与“安全生产百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的公司有关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二)处罚

完不成活动目标,处罚**煤矿5万元;处罚矿长4000元,安全、生产、机电副职按矿长的80%处罚,其他副职按矿长的60%处罚。

六、活动要求

(一)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加强宣贯,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得到落实。**煤矿要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督查的各项制度、规定,制定措施和要求,确定百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的实施单位和部门,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安排排查治理重点和范围,使排查治理活动能够有效覆盖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不留死角和盲点。加强对安全生产百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的宣传和贯彻,利用班前会、调度会、安全会议及其它活动,对管理人员和职工开展百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的宣传和贯彻。

(二)全面普查,落实重点。对本单位区域内各个生产系统和环节、生活设施、作业区域进行全面、认真、扎实的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彻底整改;对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责任制、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排查,查找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矿上要在“二安”安全管理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对安全确认的认真执行,查找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生产过程安全度;通过严格执行安全闭环管理,强化隐患的落实整改,增强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实效;通过“三个一”教育,弥补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强化职工素质培育,提高职工隐患排查治理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同时,继续开展“自查自纠”和“安全基础管理竞赛”活动,通过“自查自纠”查找个人思想、意识、行为、作风、责任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修正个人行为;通过“安全基础管理竞赛”活动查找并整改制度建设、落实、执行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的漏洞和缺陷。

(三)强化问题落实,严格整改程序。为使百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获得实效,各单位不仅要认真开展好排查工作,使问题得以充分暴露,而且还必须进一步加强隐患的落实和整改。**煤矿要建立完整的隐患排查、落实、安排、整改、监督、复查记录文档和资料,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整改的分级、分类存档制度。复查后已彻底整改的隐患要及时注销并归档,对未整改结束的隐患要强化监督,跟踪管理,直至整改结束。

(四)科学安排,重点盯防。各单位对查出的每一条隐患要进行认真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根据隐患的危害程度、级别、类型进行科学安排,对危害程度大、级别B级以上或重复出现、一时难以根治的隐患要实行重点盯防。

(五)结合6月份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公司二季度开展的“一通三防”专项活动,扎实搞好各项推进工作。

煤矿安全奖励办法篇6

关键词:三大理念;六大做法

中图分类号:X92文献标识码:a

1“三大理念和六大做法”,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黔金煤业属于双突矿井,处在向背斜构造带上,地质条件复杂,全区范围内断层多,煤层极不稳定。煤层瓦斯含量高、涌出量大,井下采掘工作面几乎都出现过喷孔、夹钻、煤炮声等突出预兆,被专家论证为煤与瓦斯突出威胁最大的矿井之一,我们时时处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围绕安全“零”目标,我们坚持功能过剩原理,提出了“避免走钢丝”理念、“责任增压、效能增强”理念和组织措施“99.99%=0”理念三大理念,树立了居安思危、责任保安、精细管理意识,为矿井安全提供思想保障。

1.1“避免走钢丝,拓宽安全通道,密织安全网络”的理念:煤矿是高危行业,煤矿生产就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跌落下来,时时处处都有可能发生事故。只有增强危机意识,我们才会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只有拓宽了安全通道,把钢丝绳变成马路,才能提高安全系数,无限延长安全周期。在瓦斯治理方面,我们采用“鸡尾酒”疗法,采空区抽放、高位抽放钻孔、煤层注水、浅孔排放等综合治理措施。

1.2“责任增压、效能增强”的理念:很多发生事故的煤矿,并不是缺乏安全管理经验,也不是制度不健全。关键是从领导到员工的安全责任层层衰减,不能达到预期效能造成的。绝大部分的矿领导、队长不能说不重视安全,但这种安全责任传递到基层区队职工中就几乎衰减为零,职工违章、走捷径干活可以节省力气多挣钱,因此一般井下很难杜绝违章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责任增压、效能增强”理念,让安全责任从上到下,一级一级加大,让每个人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全员提高安全意识,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1.3组织措施“99.99%=0”的理念:“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可能产生安全隐患。在矿井生产中,组织措施只能保证99.99%的安全,是不行的,忽略或疏忽一个步骤、环节,就可能发生事故。只有从严从细管理,让安全意识、理念、渗透到生产现场的每个环节、每个人,为职工编织起一道安全防护网,才能做到安全。如我们放炮管理,一人警戒不放心就设双岗,挂警戒牌担心职工看不见就拉警戒绳,放炮前,还要坚持回头看,巡视一遍是不是所有职工都撤到了警戒线外,确保人员安全,再放炮,三道保险确保万无一失。

为了落实三个理念,我们在安全管理上采取以正向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六大做法:

1.3.1推行安全隐患计件工资制,调动职工消除安全隐患的主动性。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追求利益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你激励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我们根据这一原理,采取了“安全隐患计件工资制”,职工在工作面主动处理隐患、纠正违章,均给以高额分值;处理一条重大隐患,比进1米进尺,出1吨煤得分还要高,在职工中树立了“搞安全能挣钱,搞好安全能多挣钱,不搞安全不挣钱”的思想。这种正向的经济激励机制,极大调动了职工处理隐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家都争着处理隐患,隐患少了,事故率降低了,从而促进了劳动效率的提高。采一队在刚建队初期,在工作面发现隐患或不规范操作时,班长现场扣分,大部分当地职工不理解,和班组长经常发生争吵,后来采一队采用处理隐患正向激励办法来考核后,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现象。

1.3.2紧抓弱信号管理,开展科学的安全预评价。我们建立了矿对区队、区队对班组、班组对个人的三级考核体系,编制安全预评价量化考核指标。通过班组、区队自查,管理人员检查、安检员督查等方式,由安检科对安全信息进行分类登记整理,根据隐患弱信号,对每周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对下周安全情况作出预测,找出防范要点,对区队、班组、个人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贵州毕节地区煤矿生产是一个安全事故的重灾区,周边煤矿每发生一起事故,都给我们敲响一次警钟,我们都要召开紧急安全会议,开展安全检查,查找安全管理的漏洞和不足;煤矿安全事故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任何一种安全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的效能都在逐渐弱化,因此我们定期根据安全管理状况,适时召开区队长安全座谈会议,从基础管理上、管理办法上讨论区队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1.3.3一通三防“准军事化管理”。黔金煤业是双突矿井,当地处于雷电高发区,停电频繁,供电不稳,建矿初最多一周曾停电22次,极易造成瓦斯积聚。因此,我们在安全管理中紧紧抓住“一通三防”这个牛鼻子,推行一通三防“准军事化管理”。我们推行的“准军事化”管理,已由一项制度,延伸、扩展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它要求我们必须做到高度重视、反应迅速、措施到位、保障有力。比如处理突发性停电,井下作业人员20分钟内能全部撤离至井口;管理人员3分钟内到达调度室,按既定分组,迅速深入到指定岗位,晚1秒都不行。再如倒电源,由以往的半小时以上缩短到一分钟内完成。我们通过考核,给合格单位颁发“准军事化管理先进单位”奖牌,获得奖牌的单位每天在绩效考核时给予20分奖励,在日常考核中凡有一项达不到要求的,随时给予摘牌处罚。摘掉牌子,区队不但经济上受到损失,集体荣誉也受到损失,要重新恢复该称号必须经过半个月的考察期,这块牌子,已经成了各区队荣辱的象征。这种闪耀着军人作风的文化现象,已成为黔金煤业的一大特色,一道安全屏障。

1.3.4扎实开展“双基”双向认证工作。我们认为基层班组和基础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抓好“双基”就是抓住了安全管理的关键,就能够消除现场隐患,规范操作行为,杜绝事故发生。我们把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双基”认证评分标准进行了量化分类,针对每个科室、区队“双基”建设内容进行“双向”考核,科室查区队,同时区队根据各科室“双基”内容查科室,互相监督,加强“双基”建设,达到考核标准将按双基考核办法给予奖励,否则给予相应的处罚。通过双基考核,快速提高了各区队干部职工素质,隐患处理率大大提高,违章率迅速降低。

1.3.5安全管理的市场化考核。为了调动全矿管理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激情,主动下井查隐患、查质量、查三违,查文明施工,并督促落实整改。我们根据市场化管理原理,实行科室职能交叉管理,全矿任何单位任何人,只要检查出安全隐患问题,每天将问题集中送到安检部落实处理给与打分,实行“隐患、违章买卖制”由于查找安全隐患问题可以加分,这样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人人抓安全,事事有人管的局面。

1.3.6全面推行安全责任派工单。对区队临时工程、零散作业人员我们推行安全责任派工单制度。任何零星工作必须由两人以上操作,其中一人负责安全;在安全派工单中,我们制订有施工措施、安全要点,明确有安全负责人,学习人员签字,通过书面的形式将责任明确到具体每一个人、每一个流程中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奖励办法篇7

露天煤矿现有职工1494人,职工入会率达100%。矿工会下属13个车间分会,84个工会小组,53个班组,17个职工小家,专职工会干部6人,兼职工会干部53人。

几年来,矿工会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具体作法是:

一、解放思想为企业发展夯实基础

元宝山露天煤矿从1973年筹建到2005年投入生产,历经32个春秋。在这漫长的筹建过程中,单位花的是国家建设贷款,职工吃的是建设饭,职工队伍有“思想松、纪律松、管理松”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矿工会在矿党委的支持下,自觉服从服务于全矿生产经营大局,贯彻“以人为本,科技兴矿”的方针,从转变观念和企业经营理念入手,突出抓了形势任务教育和爱矿敬业教育。

在形势任务教育方面:我们立足于正确引导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等内容作为教育重点。帮助职工认清形势,理解和支持改革,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广大职工对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逐步增强了“职工吃饭靠市场,岗位靠竞争”的风险意识,“迎接挑战,攻坚破难”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求先进,业绩创一流”的进取意识。

在爱矿敬业教育方面:为保证思想教育见到实效,坚持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了矿内网站、干部学习室、职工培训室、矿内小报、基层信息小报等各种学习阵地建设,开展以“我为企业献一计”为内容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引导职工把企业发展中的难点作为献计的重点;开展“矿兴我荣,矿衰我耻”的大讨论活动,职工的思想被引导到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坚决完成生产任务上来,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掌握先进操作技术是竞争所迫,是企业经营所需,是提高自身操作水平、业务水平、降成本、增效益的必然环节。

二、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元宝山露天煤矿的生产设备现代化程度高,技术含量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元露要不断发展,必须加强职工培训力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促进科技兴矿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职工学习的自觉性。

1998年就制定了《科技兴矿实施细则》,1999年以元露党办发[1999]6号文下发实行,在《科技兴矿实施细则》中,确立了科研发展十二项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经济技术创新及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岗位技术能手评选办法、科研管理、技术人员管理等制度;2002年在矿二届一次职代会上又通过了《关于科技兴矿的决议》,《决议》中明确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将销售总额的0.5%作为科研经费,这充分表明了我矿领导班子实施科技兴矿战略的决心和工作力度;在2004年二届三次职代会上又通过了《元宝山露天煤矿科技兴矿奖励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奖励范围和奖励标准,并首次提出推行首席员工制。这些制度的建立,强有力的推动了我矿科技兴矿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也使技术与生产在我矿达到完美结合,形成了生产推动技术进步,技术促使生产发展的喜人态势。通过对技术人员和广大员工物质和精神奖励,有效激励了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几年来,我矿科技成果硕果累累,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员劳动生产效率由1998年的2.05吨/工提高到2004年的7.97吨/工,翻了近两翻。

矿工会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他们购置了《人力资源管理》、《高级锻造工技术》等理论与技术学习工具书,拓展了职工的知识面,使他们养成“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开展各种班组竞赛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激发了职工勤奋工作和学习的热情;版权所有

二是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培训。通过生产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现代化企业拥有高质量的现代化设备非常重要,而拥有一批能驾驭现代化企业的高素质人才更为重要。采取把职工送到国外和国内四大院校培训方式,主要送到德国77人,送到中国矿业大学、内蒙古工学院、吉林工业大学、阜新矿院等四大院校705人。并根据生产需要举办各类培训班60期,共计3524人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62个工种、43分册、260万字的《元宝山露天煤矿职工应知应会教材》,做到技术工种的职工人手一册。并建立了适应各工种的理论试题库,实行微机管理,共收入了63个工种、513套试题,保证了我矿职工考试需要。这两项工程使我矿的职工学习与综合考核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我矿现有技术人员212人,其中高级职称52人、中级职称90人、初级职称70人。几年来,我矿始终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对他们进行政治素质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业务能力培养。1998年至今,共完成继续教育1695人次,到高等院校培训108人次,参加国内各种技术交流39人次,矿内举办采矿、疏干、连续工艺设备等技术研讨会7次,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一次。通过这些活动使我矿技术人员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向刘伟、王军、褚振尧、谢永恒、徐泽军等技术拔尖人才。王军同志自行完成了地销ic卡销售系统建立、疏干和选煤集控系统改造,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方面也有出色表现,为我矿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谢永恒和徐泽军同志刻苦钻研业务,在德国专家撤走后,为保证连续工艺系统正常运转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褚振尧等同志在特大富水矿床疏干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刘伟同志工作一丝不苟,严谨的作风,不求名利的品德称得上是技术人员学习的楷模。

积极为各类人才成长创造条件,对工作能力突出人员给予提拔重用,对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人员给予重奖,为想干事业的人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这是我矿几年来在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工作中始终坚持的工作原则和方法,逐步形成了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如:我矿合理地提高技术人员待遇,对于被聘技术人员及时兑现岗位工资,对在生产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产生效益人员,对工艺系统、设备等进行技术改造产生效益人员都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同时,积极为用非所学的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实习归队创造条件,2004年共有四人归队,在机电修配厂成立了技术工人培训队,为以前下岗和改行的技术工人返回技术岗位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我矿高度重视精神奖励作用。自1999年以来,我矿坚持年年开展岗位技术能手评选活动,极大的鼓舞了广大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我们始终坚持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且方法得当,所以,我矿是全公司中技术人员流失最少的一个矿。

考核使用。结合用工制度改革,建立了“职工综合考核、竞争上岗制度”。职工不管在岗还是待岗,可根据自身条件报考任何工种,按综合考核成绩进行末位淘汰或试岗,矿基层单位需要增加人员时一律实行公开招聘,通过培训考试、考核,按考试成绩择优录用。仅2004年就举办各类人员上岗培训班15期,共有11个工种中的122人参加了竞争上岗考试,其中98人被录用。版权所有

激励机制。为了充分体现知识和技能的应有价值,让技术水平高的职工真正得到实惠,建立了评选“岗位技术能手”和“等级技能职工”等制度。按年度综合考核成绩次序选出,并根据级别按月享受矿长津贴。“等级技能职工”分为四个等级,其每月津贴分别为60元、40元、20元、10元,期限为一年,连续被评为岗位技术能手,其津贴标准在60元的基础上每年增加20%。通过评先活动的开展,在职工中掀起了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的热潮;提高了科技工作者和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科技兴矿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企业科技进步。

三、科技创新铺就企业成功之路

2000-2005年,在生产作业不利的条件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结果。由于我们把转变职工思想观念和提高队伍素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职工观念有明显转变,业务素质显著提高,职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劳动效率成倍增长,促进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

开展活动。矿工会利用生产有利时机,积极主动地配合行政开展活动,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

1、围绕高产高效矿建设,创新机制,深入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根据二届四次职代会通过的《继续开展劳动竞赛的办法》,开展了剥离、煤炭销售劳动竞赛。采矿二部完成月剥离109万立方米,煤炭销售公司完成煤炭销售17、35万吨。采矿部完成月剥离121万立方米,排土机改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我矿节省了大量资金,同时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全年完成剥离1299万立方米,煤炭销售365万吨,为我矿生产做出巨大的贡献。

2、根据平煤公司和矿党委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关于做好安全工作的1号文件。围绕“安康杯”竞赛活动,工会根据我矿的特点,有组织地学习宣传贯彻《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和工会劳动保护三个《条例》,依法行政参与群众安全工作,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营造起人人管安全,事事重安全的良好氛围。在6月份安全活动月中,矿工会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月的重要意义,并制成宣传磁带,在职工通勤车上反复播放。印制安全生产月主题条幅,开展安全你我他班组签名互动活动,全矿70个班组及主要生产部室都悬挂安全主题条幅。矿属各车间工会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制作活动宣传牌板,《安全誓词》牌匾,利用班前学习时间,组织职工学习文件,形成活动目的人人皆知,活动项目人人参与的氛围。

矿工会多次组织职工代表对我矿的安全生产进行了视察,把职工代表对安全生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涉及哪个部门的,都要拿出整改措施及落实方案;矿工会逐条、按部门去督办、去落实,并向党委汇报,从而使大家意识到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天字号工程,必须常抓不懈。

群监组织健全,围绕“安康杯”竞赛活动,群监员坚持10、20、30日上岗及填写安全信息反馈表制度,全年共填写安全信息反馈表896份,组织安全普法及安全知识有奖答题抽奖活动,开展“我为安全进一言”活动,全矿共写安全警句1119条,写安全诗歌53首,安全对联8副,提安全建议78条,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为全矿的安全工作献计献策,截止2005年12月26日,全矿安全生产实现2000天。

经济技术创新。几年来,我矿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改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1998年至2004年末共收到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285项,其中采纳166项,创经济效益2.9881亿元。

1、在连续工艺胶带运输系统中,德国专家都未能解决的211、221胶带跑偏撒料问题,通过我们自己技术改造目前已彻底解决;一号轮斗大石块采掘问题,在采矿部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也得到了有效解决;2#排土机卸料车及225机头升段移设问题在机修厂和采矿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未经拆卸就巧妙地移设到位,为矿节约了大量资金;225机道610水平新路堤工程,经过原科技中心采矿技术人员多次技术比选优化,最后确定的方案比原沈阳煤矿设计研究院给定的方案节约资金900多万元;基岩疏干巷道研究设计与实施、履带车连轴节国产化等项目的及时完成,避免了停产。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可以讲,我矿广大技术人员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依靠科技力量来解决生产疑难问题。6年中共完成重大科研项目12项,解决了诸如基岩水疏干、四系残余水处理等生产疑难问题;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疏干集控系统、连续工艺集控系统和选煤集控系统改造、煤炭ic卡销售系统研究开发等项目的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我矿管理水平的提高;仅一采区东北角扩界研究与设计、一采区南帮压煤残采研究与设计等几项就创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在12项科研项目中有两项科研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有一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些科研项目的完成给我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我矿度过1998---2002年五年生存危机期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证。

3、为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的需要,实现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管理信息系统(ybs/mis)建设,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共同合作完成了《元宝山露天煤矿管理信息系统ybs/mis》及《元宝山露天煤矿863/cims》开发工作,ybs/mis项目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本矿争取到25万元的资金,并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863计划十五周年成就展。

4、元露一采区开采基本接近尾声时,正处于一采区向二采区过渡阶段,但一采区各边帮尚有大量煤炭被压在地下,如果进行回采,可利用境界外储量48万吨,创造价值3000多万元。为了有效地利用国家煤炭资源,提高回收率,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一采区边帮压煤的残采问题便提到日程上来了.矿于2002年3月成立了残采项目部,经过项目部技术人员努力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从坚持本矿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组织人员现场测量,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专题审查会议,对如何处理在残采范围内的空巷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积极搜集有关空巷区资料,与曾经在小煤窑工作过的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小煤窑在一采区的开采情况,认真分析研究以往空巷探测及处理经验,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设备现状,编制了《一采区西南帮采空区探测及处理设计》方案,通过综合分析与优选,进行了“一采区边帮煤炭的残采设计”,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残采煤的赋存状态以及边坡的稳定性特征,最终确定合理可行的残采方案,编制了《元宝山露天煤矿一采区西南边帮压煤残采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实施。一采区残采方案实施后,当年实现残采出煤17.3万吨,实现新增效益364万元。

5、疏干排用水公司集全体职工智慧,研制出自动洗井装置,延长了电机使用寿命,避免了因泥沙淤积造成水泵电机烧损,由原来每半月检修一次水泵改为现在每半年检修一次,年节省人工材料费32万余元。

6、对排土机重载托辊改造、破碎站清扫胶带增设防跑装置两项就节约费用110万元;对元宝山矿三井塌陷区造地复垦排土方案实施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千万元计,长期效益更为可观。

7、对2#排土机225#机道进行优化设计。技术人员通过对原设计中225#机道后续发展的认真分析研究,在原设计223#和225#胶带输送机间又设计增加了一条224#胶带,并针对224#胶带和225#胶带输送机初始路堤的修筑,通过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对多种方案比选,几经修改,最终选择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而且其安全程度高,环境危害小。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不但节省生产资金900万元,而且加快了初始路堤的修筑速度,保证了排弃容量和生产的连续性,实现了设计方案最优。

8、矿总工程师张正杰主持的元露采矿cad系统建立矿床模型时发现了一采区边帮下有一块非常大的并具有可利用价值的煤层,为我矿带来了经济价值20236.2万元,该项目获得了2003年度内蒙古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本人也获得了内蒙古第四届青年科技奖。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的“元宝山露天煤矿明排系统与建立项目”,成功地解决了元宝山露天煤矿疏干中存在的最大难题,形成了我矿特有的“以群井疏干为主,明排疏干为辅”的联合疏干模式,每年可为矿节省疏干排水费200多万元,减少了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该项目获全国煤矿地测勘探专业优秀技术成果二等奖。

随着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元宝山露天煤矿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

四、几点体会

我们在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职工群众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力量和活力源于职工群众。因此,只有形成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全员创新、全员提高的氛围,才能不断加快企业技术转化的步伐;

第二、重点在基层和岗位。课题、难题、问题在基层和岗位,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在基层和岗位,技术创新的主体也在基层和岗位,抓住这个重点,就是抓住技术创新转化的关键;

煤矿安全奖励办法篇8

元宝山露天煤矿1990年开工建设,1998年开始试生产,2005年投入生产,采用连续和半连续综合开采工艺,连续工艺系统从德国引进技术,设备由中德厂家合作制造,是国内目前生产工艺最为先进的露天矿之一。现有会员1492人。矿工会下设13个车间工会,54个工会小组。多年来,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在矿党委的正确领导和行政的大力支持下,矿工会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争创“模范职工之家”活动,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加强工会基层建设,发挥基层工会作用,关心员工生活,维护员工切身利益,有力地推动了工会工作的扎实开展。

——创新工作机制,夯实建家工作基础

强化组织网络建设。元宝山露天煤矿工会组织健全,车间工会按期换届,工会小组长经民主选举产生,各类兴趣小组30余个。13个车间工会主席均进入支部班子,参与厂段重大问题的源头参与和决策,为维护职工权益奠定了基础。

建立工作规范机制。为使建家工作有章可循,进一步规范建家,矿工会提出了《开展建设职工小家工作实施意见》,建立了《建设职工小家表彰奖励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把建家实施意见和建家记录标准统一格式下发到车间工会,达到统一、规范的要求;修订完善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培训制度》、《职工代表联席会议制度》等,使建家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建立榜样激励机制。在日常工作中,该矿工会提出了“榜样加激励”的建家激励机制,创建“示范点”。按照“软件硬抓,硬件真抓”的要求,对模范职工班组示范点进行硬件投入,对班组投资10多万元,进行必要的装修,配备办公桌椅、书橱、书籍等,使班组活动室变成了温馨、舒适、整洁的职工学习、娱乐、休息的场所。

——充实新内容、拓展新内涵,实施五项工程,全面建设职工之家

实施推进民主管理为重要形式的民心工程,建设“民主之家”。进一步推进企业民主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依靠”方针,落实工会维护职责的有效载体。近年来,该矿健全了矿职代会、厂段职工大会、班组民管会为主体的三级民主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了职代会闭会期间的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和各专门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联席会的作用,健全并执行了《职代会联席会议制度》、《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职代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职代会提案制度》;参与并监督落实了职代会通过的决议;充分发挥了职代会联席会的作用,按民主程序讨论了工资奖金分配办法。

制定并完善了《企务公开实施细则》,健全了企务公开网络,设立了企务公开专栏,企务公开有记录,每个车间工会都建立了企务公开专栏,主要公开了经营决策、奖金分配方案和干部任用等。定期召开车间工会主席会议,讨论会员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企业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全面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加大了工资分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考核力度,工资奖金分配进一步向生产一线和重要岗位倾斜。我矿供电通讯部已率先实施了岗位薪点工资,充分发挥了工资的激励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版权所有

各车间工会坚持每季一次职工大会、班组每月一次民管会制度。每年对领导班子和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将评议结果作为对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按规定召开职工大会者,实行“一票否决”。

把推行企务公开作为建家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五公开、三上墙”制度,建立了企务公开责任制和联络员制度,定期公开有关事项;矿每季对企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对不按规定进行公开的单位按工资总额的0.5%进行扣罚。坚持推行平等协商制度,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作为协商的重点内容认真解决。把《集体合同》作为协商的重点,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及工资奖金发放等涉及职工利益的方面进行协商,避免了侵犯职工权益事件的发生。这一制度的实施,协调了劳动关系,稳定了职工队伍,有效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建设“富裕之家”。为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经济效益,把科技创新和技术练兵比武作为创建模范职工之家的重要内容来落实。一是定期组织职工学习业务,分层次进行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比武。近年来组织开展职工技术培训班30余期,技术比武50余次。二是动员职工为企业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进行科技攻关活动。每年都召开科技大会,对评选出的岗位技术能手给予享受矿长津贴的待遇。对评选出的首席员工进行物质重奖。三是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发挥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把此项活动作为建家的重要内容常年坚持取得了良好效果。四是大力开展劳动竞赛。紧紧抓住生产中的“急、难、新”任务,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并创轮斗单机月剥离量120万立方米的最好成绩。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剥离生产、原煤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职工收入稳步增长,职工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发挥。近几年来,全矿共提交各类技术革新项目896项,经评审后奖励302项,完成科研、推广项目286项,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79项。版权所有

实施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安康工程,建设“安全之家”。安全是煤矿的“天”字号大事,维护职工生命安全是工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元宝山露天煤矿工会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制定《群监竞赛办法》、《安全检查表考核办法》等实施细则;每季组织职工代表进行视察;每月组织群监员对生产现场进行自检,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并督促落实整改,开展“安康杯”竞赛、“群众安全双先双优”竞赛和“安全模范家庭”活动。在群监员中认真执行了安全信息反馈制度,矿工会把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作为工会维权工作的重点,开展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抽奖活动,与行政部门共同编制了《安全知识手册》,发到每名职工手中,为安全工作营造了舆论氛围,确保我矿安全工作连续6年实现了零事故的好成绩。通过严抓安全工作的落实,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权益。

实施以人为本的爱心工程,建设“温暖之家”。“群众利益无小事”。认真履行扶贫帮困“第一责任人”是各级工会的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自己的家。元宝山露天煤矿建立了扶贫送温暖、大病医疗互助等七项基金,每年拿出救济费的50%由车间工会掌握为困难职工发放。矿工会配合矿区街道对低保人员进行详细入户调查核实,建立了扶贫档案,进行分类管理,经常组织低保人员参加公益性劳动。每年对困难职工进行走访慰问。每年发放救济款3万多元。为了真正落实职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组织职工代表进行视察,矿工会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打报告提交矿党委,并要求限期解决。矿工会对矿53个生产班组进行了逐一走访、调查,打报告提交矿党委,请求矿党委改善员工工作和休息环境。

对职工的劳动保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选煤厂的煤尘一直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矿工会协同党委使职工多年来未解决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把矿内148名接触煤尘的职工送到平煤公司总医院进行了职业病检查,把维护职工健康权益的职能落到实处。

在全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扶贫帮困,建立“互助金”,为困难职工子女上学解决燃眉之急;车间工会委员、工会小组长定期走访困难职工家庭送去组织的关心;开展“多帮一”活动,对出现重大灾害的职工家庭,组织全矿职工共同帮助其渡过难关。矿工会建立了工会主席接待日,开通了员工维权热线电话倾听员工呼声,做到了员工利益无小事。全年接收热线电话80次,解决问题37件。

自2000年以来,矿各级工会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对困难职工及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和实施救助,发放各类救助、救济金10万余元,使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实施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育人工程,创建“学习型之家”。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企业拥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只有不断加快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才能适应现代化煤矿生产的需要。该矿在车间工会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之家”活动,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小家、学习型工会小组、学习型女工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企业发展全局的系统性工程。矿工会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根据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确定了中、长期培训规划,制定了具体的培训任务,举办各类学习班20期,共有52个工种,760人参加竞争上岗考试,其中510人被录用。矿工会在汽车运输公司、采矿二部等九个单位广泛开展了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加大文化阵地建设投入。对301文化馆设施进行了维修,为建设员工小家,购买了图书,全年为职工购书1017册。

组织女工学习岗位知识、微机使用技能。把文体活动作为建家工作的重要内容来落实,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展示露天矿风貌。其中成功地举办了四届职工文化节,重大节日期间举办了歌咏、球类、棋类比赛,以班组为单位,开展了庆祝元旦、三八妇女节、煤海放歌联谊活动等,举办了先进人物报告会,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之家,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共有25名职工获得技师资格,35名职工获得高级工资格,55名职工获得中级工资格。

煤矿安全奖励办法篇9

一、河南省煤炭工业概况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产煤大省和国家规划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煤炭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11年全省能源生产总量1.83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所占比重83.5%。在当前和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河南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经过资源整合和深度兼并重组,现已形成以河南能源、中国平煤神马、郑煤、省煤层气和神火等5家骨干企业为主的煤炭开采格局,构成了以资源分布为主的煤炭产业集群。

二、河南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构建煤矿安全质量达标长效机制

一是深化组织领导。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设立了煤炭工业管理办公室,承担全省煤炭工业行业管理工作;各产煤省辖市、县(市、区)成立或保留了相应煤炭行业管理机构,煤炭管理机制健全。全省成立了以主管厅长为组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和“五优”矿井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省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炭企业相应成立了主管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为开展达标和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建立了较完善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体系,始终重视制度建立和完善工作。2010年制订印发了《河南省“五优”井创建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2013年5月,河南省结合国家煤监局下发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实际细化了实施办法,增加了量化考核指标,建立检查、评比、考核和奖惩的一套标准体系。二是健全责任目标动态考核体系。制订下发经营责任目标考核细化指标,重点从社会贡献率、年实际死亡人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利税总额、在岗职工人均收入、标准化和“五优”矿井建设对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调度和爆破管理考核指标,对财会升级创优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把标准化“五优””矿井建设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增强了全省上下狠抓质量达标的自觉性。建立完善了全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专家库,聘任全省煤炭工业煤矿质量标准化专家,开展日常标准化达标监管工作。

(二)分类指导,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开展达标工作

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达标和“五优”矿井创建工作。第一层面是标准化。推进不同类型、不同井型矿井的达标工作。骨干煤炭企业煤矿实现矿矿达标;骨干煤炭企业整合和兼并重组的小煤矿,做到投产一个达标一个。第二个层面是安全高效。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着力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争创全国安全高效矿井。第三个层面是“五优”矿井创建。所创建煤矿实现安全零死亡、工效超十吨、一级标准化、科技有创新、矿区文明化,着力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矿井,促进全省煤炭工业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三)精细管理,提升安全质量达标水平

推广准军事化管理和手指口述工作法。形成了“三描述—口诀—确认”的操作规范体系,规范了职工操作行为。一是实施了准军事化管理,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执行力和推动力。二是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了管理程序、工作环节和岗位标准,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有标准,实现设备运行、工程质量、作业环境的全面达标。三是推行编码管理,实现“四个转变”。四是推行“精品工程”战略。每年骨干煤炭企业建成精品工程上千项,实现了井下环境本安化、电缆吊挂规范化、轨道运输地铁化、设备设施明净化。五是积极实施“毫米、秒、克、里”精确管理,创建了一批五精示范岗、段、面,安全生产面貌焕然一新。

(四)重班组建设,夯实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制订出台了加强班组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建立了“党委主导、行政主管、工会协调、部门联动、职工参与”的班组建设新格局。班组管理建设率先推出的“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在全国推广学习。建立健全了“一个网络、两项选举、三级管理、四项挂钩”的班组安全网络新机制,推进了安全文化进区队、进班组、到岗位,达到了企业自主创新、区队自治安全、班组自我管理、个人自律规范的目的,实现了矿井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同时,不断创新班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自建的实操培训基地,现场模拟训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增强了培训的实践性、效果和质量。

(五)注重投入,着力提升矿井安全保障水平

坚持“多上设备少上人”,加大投入,不断提高煤矿的整体装备水平,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国有重点煤矿机械化程度达到75%,62处“五优”矿井的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5%以上,装载机械化程度100%,人均功效平均达9.4t/工,高于全国水平。

(六)严格奖惩,建立完善约束激励新机制

在考核奖惩方面,提倡安全结构工资制。把“双基”建设与安全结构工资挂钩,增强大家抓“双基”的责任意识。一是坚持考核机制。坚持随机动态抽查机制,根据抽查得分进行定级命名,必须经由省里命名定级的,方可发放安全考核工资。省里层面继续坚持每年进行两次大抽查验收制度,实现全年全覆盖,对达标矿井进行命名,对抽检不达标的矿井实施降级直至取消评比资格,并对降级的矿井进行全省通报。二是坚持末位淘汰。各煤业集团坚持季度验收一次,对前5名的矿井进行奖励,对后进矿井进行对等处罚并通报批评。三是坚持创新管理。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检查型向管理型转变,做到变环节达标为整体达标,变事故处理为超前防范,效果十分明显。

(七)科技支撑,着力建设创新型企业

积极实施“科技强企”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完善技术工程中心创新平台,组建了1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4个企业博士后流动站。每年70多项自主创新成果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200多项获河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同时,强化协同创新,一批制约煤炭安全高效生产建设的技术难题得到破解:河南省瓦斯地质规律研究、立井冻结特殊凿井技术、“三软”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高压磨料射流割缝综合防突技术、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等成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八)文化引领,构建和谐文明矿区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以企业文化引领创新理念,形成了在内涵、标识、外观等方面独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全国文明煤矿19个、省级文明煤矿34个,为全体员工营造出优美亮丽、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

(一)煤矿安全基础不牢固

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开采条件日益复杂,水、火、瓦斯、冲击地压、地温等灾害更加严重,不但对安全生产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增加了安全管理难度。另外,安全生产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煤矿安全管理还需加强,特别是小煤矿安全装备水平低,存在较多的安全薄弱环节和隐患。

(二)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尽管河南省小煤矿被省骨干煤炭企业所接管,但小煤矿的安全生产基础尚不稳固,安全长效机制仍需强化,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三)达标创建工作发展不平衡

骨干煤矿达标层次高于地方煤矿。骨干煤炭企业直管矿井标准化水平明显高于资源整合及兼并重组矿井。重井下主体专业达标,轻地面辅助专业达标,新增达标专业管理较薄弱。

四、发展对策

全面贯彻落实〔2013〕99号文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全面提升煤炭行业管理水平。

(一)全面推进煤矿升级达标

按照“一标三基四化”要求,加大投入,切实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全面推进煤矿达标升级工作。

(二)加快煤矿现代化建设

推进采掘机械化示范矿井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推进小煤矿机械化建设,年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实现“一井一面”;推进自动化矿井建设,努力实现矿井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三)深化煤矿重大灾害治理

着力攻克煤矿瓦斯治理、水害防治、冲击地压防范等三大技术难关。构建“通风可靠、抽样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治理工作体系,严格落实瓦斯治理区域和局部“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建立、完善煤矿瓦斯利用系统,积极采用地面钻井抽采瓦斯,促进煤层气开发和煤矿瓦斯治理的联动发展。加强水害治理,强制查明隐蔽致灾因素。查明井田范围内瓦斯、水、火等隐蔽致灾因素,落实和完善预防性保障措施。强化冲击地压规律研究,加强科技攻关;优化矿井生产开拓布局,强化支护方式改革。

(四)推进煤矿绿色开采

煤矿安全奖励办法篇10

__矿

__矿隶属于__集团__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七五”期间建设的国有重点煤矿,1983年11月20日开工建设,1990年6月27日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为400万吨。全矿现有在册职工5526人,采掘机械化程度均达100,20__年综采一队原煤产量一举突破160万吨,成为__集团公司单产水平最高的队。20__年全矿预计生产原煤366万吨。__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原煤产量突飞猛进,装备水平今非昔比,但如何使矿井管理工作由表层管理向内涵式管理推进,由经验型向文化力的管理层次飞跃,始终是__矿党政领导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根据市场发展规律和企业发展要求,__矿领导认为,矿井人员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三个不适应:一是长期以来形成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操作工人、技术工人、管理人员与技术装备发展与集约化生产、建设高效高产矿井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职工的政治、道德、文化、业务水平素质与实现企业管理创新不相适应。在全面分析矿情的基础上,__矿党政领导形成共识,要创造企业新的辉煌,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实施“强矿升位”战略,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建立学习性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矿区形成重用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经过实践,__矿在实施“人才兴矿战略”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练比”活动为龙头,以职工培训为主要方式,采取自学、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提高职工素质。以技能教育、学历教育、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突出实效性,构建教育培训体系;以业绩考核、技能比武为主要内容,突出公正性,构建技能考核体系;以对技能大赛选手奖励、培训费用报销为手段,突出实效性,构建多样式的激励培训体系;突出三大特性建立的三大体系工程使__矿职工素质得到速迅提高。在__集团公司举办的第一届职工技能比武中__矿共取得了5个第一、2个第二、3个第三,全矿47名选手参赛,22个选手获奖,得奖率为46.8的优异成绩。在焦煤集团第二届职工技能比武中__矿又取得了8个第一,7个第二,10个第三,__矿选派的48名选手中35名选手进入前六名,得奖率为72.9的优异成绩。这些充分展示了大矿的风采,反映了__矿素质工程建设的丰硕成果,__矿在“素质工程”建设的具体做法是:

一、突出实效性,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体系突出实效性就是按照“一切为了生产,一切服务生产,一切保证生产”原则,把学历教育、思想教育、技能培训教育与矿井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使企业成为一所学校,让职工在工作、生活的同时接受由表及里的教育与培训。1、安全管理历来是煤矿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而提高职工技能培训是确保职工教育的关键。__矿在职工教育中,管理制度上突出一个“严”字,一方面改善硬件条件,一方面抓软件建设,按照生产矿井综合治理标准和质量环境认证要求,规范了职教人员和培训班的管理制度。根据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制定出《__矿职工教育五年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培训目标。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每期培训都必须做到“六齐全”(教学大纲、学员花名册、教员考勤表、学员考勤表、培训情况通知单及试卷)。在职工培训上突出一个“细”字。根据受训人员文化层次接受能力差别较大的特点,对于不同学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参观式、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加强安全技术技能培训,努力配合全矿开展的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在安全培训上下功夫。对“三违”人员培训实行专人负责培训,由专人管理档案,为该矿安全生产长周期奠定了基础。对于特殊工种的培训,仅20__年__矿就举办了33期培训班,培训了小绞车、信号工等15个特殊工种,发放各类上岗证539人。坚持做到所有的特种作业人员达到100%培训,100%合格,100%持证上岗。建立了业余培训体系,加强了对基层单位培训工作的管理,通过鼓励青工报考专业对口的成人高校,送出进修委培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技术工人学技术、钻业务、争当技术能手的热情。

2、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__矿在加大职工培训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职工学习意识的培养。矿统一给各区、科、队、组订阅了报纸、杂志。矿宣传部每个月月初都作出全矿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安排。矿在工会、通风区、单身楼、退休办建立了四处图书阅览室。矿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在搞好日常培训的同时,还与大中院校联合,办起了采煤、机电、计算机等矿上急需人才的大中专班。矿党委中心组坚持每周五学习,学习政治、法律、企业管理、安全科学技术等知识。为全矿学习带了个好头。各科室、各党支部每周组织职工学习。各班组利用每天班前会进行10分钟的班前培训教育。矿积极支持鼓励职工自学,参加各种学历、资格考试的人越来越多。矿每年还聘请有关专家、教授来矿讲课,经常举办安全、经营、改革、创新、企业文化等研讨活动。为了把学习落到实处,矿各级组织、干部学习作为综合业绩考核排名内容之一每月进行考核。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干部、学习型区科、学习型班组、学习型职工活动,有力地促进了__矿企业文化建设。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以“崇尚学习,提高素质,方方面面争一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内容的工作理念正在__矿日益形成。

二、突出公正性构建立体式的技能考核体系。建立技能考核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保证这项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我们建立建全了一套以“领导、纳入”为主内容的运行机制。总结__矿的做法和经验,可概括为“两抓两促一保证”。1、抓关键,促领导。__矿根据工作实际需要,一方面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下设资料、培训、考核、总评等工作小组,一方面本着“目标专一、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制定了工作标准,制定下发了《关于举办__矿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的通知》,对运动会做出具体安排。同时召集矿领导、副总及各工种负责人,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召开会议。2、抓基础,促运转。技能考核体系能否建立运转,基础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发挥着更为真接、更为具体的组织协调和引导促进功能。为保证此项工作正常运转,__矿重点建立和建全了技术培训制度、比武评比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各项制度的建立使技能考核体系更加完善。3、一保证是指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做好理论转化工作、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坚持以队组为单位,结合生产,采取人与人、组与组相互间进行对抗赛的形式,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另一方面坚持以矿为单位,根据年度总体安排,由矿工会生产部牵头,采取分工种、跨采区的组织形式,开展了一年一次的多工种、大规模、全矿性的技术比武活动。在练兵比武过程中,力争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两年来__矿技能比武人数2700余人次,占到全矿总人数的60以上。

三、突出多样式构建多角度的激励员工体系在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同时,__矿注重采用对技术工人、懂经营善管理人员地位上提高、经济上重奖、工作上重用、生活上关心等方法让他们真正感到学习技术的重要性。

20__年,__矿为表彰在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上获得比武状元及技术改革、创新能手而召开表彰大会。全矿共有100余人参加了表彰会,8名焦煤公司级技术状元身披绶带、胸带红花在鲜花与掌声中走上主席台并与矿领导坐在一起。矿工们都说,这是参加工作以来所见到的对人才最高待遇。

该矿在给予人才以精神鼓励的同时,也从物质上进行奖励。拿出35万元专门用于奖励此次获奖的选手以及技术改革、创新能手,同时该矿还规定将技术状元的工资在一年内上浮三级,对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二名、第三名的选手分别给予在一年内浮动工资二至一级的奖励。

重视人才的培养,更重视人才的合理利用。在北1#暗斜进行水情观测出现涌水明显变大,pH值升高等情况下,矿领导非常重视,特地选派了业务能力强的技术状元杨高峰处理问题,多角度检查,终于查出了问题所在,为矿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

20__年共表彰了47名技术状元、46名技术标兵、38名技术能手以及35名技术创新的先进个人。为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争取农合工转正的名额,对其中的22名农合工(17人是技能比武选手、5人是工人技师)转为长期合同工。

通过制定对技术状元一系列的政策,__集团公司__矿为广大职工展示自己的技能风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一系列的政策也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热情。

四、三大培训体系的建立,有力的推动了__矿素质工程建设。__矿多方面、多渠道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认真抓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同时,由于注重结合企来改革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技术尖子、骨干的智慧,使企业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素质工程建设带来矿井职工出现“两多”,即学习技术的人员在增多;学习技术的人员身份多样化在增加。其主要效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