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县域经济工作总结十篇县域经济工作总结十篇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2:18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篇1

,首次突破亿元,同比增长27.9%,增幅创近十年来之最。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优化资源配置状态,延伸产业链条促产业发展

县域经济不同的产业结构状态,实质上代表着不同的资源配置状态,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有所不同,在较长时期内对县域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改变原木、原竹、矿产、电力等生产要素简单输出的状况,我县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致力延伸产业链。其次,从小水电资源综合利用开始延伸产业链。我县现有小水电站53家,年上网电量9900万度,居民用电3000万度左右,大量向大网输出电能,不但电价低,税赋水平也很低。在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过程中,我县积极引进能有效转化电能的机械铸造和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目前从事这两个产业的大小企业有16家,加快水电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群的发展。2009年我县工业用电量6863万度,机械铸造业用电量3192万度,占工业用电量的46.5%;有色金属加工业用电量2361万度,占工业用电量的34.4%。

第三,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矿产资源丰富,仅钨矿分布面积就达3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5万吨左右,以前一直由几个小企业简单输出钨粗砂,附加值低,税收少。为整合全县钨矿资源,2009年我县成功引进了以钨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企业江西弘达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江西天合新材料公司,总投资达5亿元,这标志着集以钨为主的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在××初步形成。

二、调整资源配置顺序,扶持龙头企业促产业壮大

在支柱产业壮大过程中,众多企业会对同一生产要素形成集中需求、互相竞争,无法快速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从而造成产业整体低水平发展。我县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做好生产要素聚集文章,优先保障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对资源的需求,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培植龙头企业,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效益最大、发展最快的重点企业上去。二是制定优惠激励政策。电力是机械铸造和有色金属文秘杂烩网加工业主要生产成本之一,近年来,电价不断上涨,对企业壮大造成冲击。对此我县及时制定电价政策扶大扶强,在对企业基础电价进行优惠的同时,规定凡纳税300万元、用电1300万度以上的,执行工业园区电价;年纳税300万元以上的,企业设备电价按4元/千瓦时进行优惠(标准设备电价是24元/千瓦时);从政府在小水电的收益中对工业园区年纳税30万元和园区外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每度电补贴0.02元。目前,我县龙头企业金发铜业公司年纳税超3000万元,南特集团铸造年纳税近1000万元,带动水电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群年纳税超5000万元。南特集团在激励政策的引导下,带头加大管理和科技投入,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标准认证,单位产值的能耗逐年降低,并大力研发挖掘机项目,成为我国首个向欧美市场成套出口挖掘机的民营企业,不但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也带动我县铸造件国际市场的开拓。三、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完善服务载体促产业集群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支柱产业对生产要素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地方有限的资源很难满足,企业要在更广阔的空间获取或共享

生产资料、市场空间、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才能得到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因而成为工业增长必要的中间投入,其投入的数量、质量和方式,将直接影响工业化的速度和水平。为此,我县跳出工业抓工业,树立大资源的理念,着力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发挥其对资源聚集的推动作用,着力完善服务载体,为外来生产要素聚集××打造一个低成本的环境,促使形成地方特色产业集群。

一是建立市场交易载体,降低生产要素流入成本。为支持木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群的壮大,××建立了全县统一林权交易市场和木竹资源交易市场,在引导企业利用林业改革契机建好速生工业原料林的同时,鼓励企业对外购材,并通过交易市场的统一运作,对县外购进的木竹规费实行减免,促进

了木竹资源向我县聚集,目前我县木竹精深加工企业60%的原材料来自县外。外来要素的聚集,也加速了产业的升级。我县木竹加工龙头企业邓氏园林,已完成企业第三次升级改造,并新上了出口家俱的项目。

二是大力发展物流业,提高外来资源聚集效率。我县有色金属加工业和机械铸业的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市场。产业的迅猛壮大,需要强大现代物流业支撑,为此,我县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目前,全县物流企业有10多家,吨位数达到5039吨,年纳税1500万元,既发展了新产业,又满足了产业集群所需。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长株潭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98-03

一、引言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自此,“县域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2003年,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均提出了大力推动和发展县域经济政策导向。2004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等“壮大县域经济”的具体措施和要求①。2008年2月,湖南省第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重点培育一批县域工业园区,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型经济和劳务经济,建设和提升一批经济强县。”2009年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上,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在富民强省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落实扩权强县政策措施,支持一批重点县率先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县的扶持力度。”

2007年12月,经报请国务院同意,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被正式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06年常住人口达到1300万,经济总量2818亿元,分别占湖南全省的13.3%、19.2%、37.6%,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都超过60%②,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株潭试验区将被赋予探索实现由以传统制造业为重点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升级;探索实现由粗放型扩张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由单体城市化向注重城市之间的协调分工、形成功能分区、经济一体化;探索实现由注重经济增长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等一系列历史使命。

二、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偏小

1.长沙市所属县域经济总量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从长沙市的情况来看,2008年,长沙县、浏阳市、望城县、宁乡县“四小龙”的GDp总值仅有长沙县、浏阳市达到了300亿元以上,其中望城县仅有194.1亿元,四县年GDp增长率上虽均超过了16%,但与沿海的江苏、浙江两省县域经济总量具有相当大的差距。位于江苏省的江阴县,2008年GDp总量达到了153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45亿元,③大大高于长沙各县水平。从人均水平看,2008年四县人均GDp均在5万元以下徘徊;财政收入全部低于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7000元,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8000元,宁乡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594元,说明地方政府可供支配的财力严重不足。“三湘第一县”的长沙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仅占11.01%,其他三县市全部低于10%。虽然四县财政收入总量的扩张,占GDp的比重较以往有新的提高,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强县比较,长沙县域经济的财政实力仍然有相当大的距离空间。长沙市县域经济的差距是湖南与沿海发达省份经济差距的生动缩影。

2.株洲市所属县域经济总量与全国百强县相比仍有差距。而2009年株洲县域经济总量(GDp)和财政总收入分别为297.9亿元、34.3亿元。株洲县域GDp不及长沙县域GDp的一半,财政总收入只有长沙县域财政总收入的1/3。

株洲五个县(市)中,还没有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县,与全国发达县、省内先进县相比,差距还较大。株洲县域经济总量排第1位的醴陵市与长沙县相比,2008年醴陵市GDp只有长沙县的51%,财政总收入只有长沙县的29.2%,地方财政收入只有长沙县的25.6%。2009年株洲县域人均GDp为1.69万元,只有全国百强县人均水平的34.5%,比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低3.22万元,也比长沙县域水平低1.1万元。株洲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为761元,只有全国百强县人均水平的31.7%。从县均水平看,株洲县均GDp100.5亿元,一般地方预算收入4.5亿元,县均GDp、县均一般地方预算收入分别仅为全国百强县均水平的27.4%、22.8%。④

3.湘潭市所属县域经济总量较全国县域经济强县存在明显差距。2009年,湘潭市所属县平均生产总值首次达到100亿元,而2008年长沙县、浏阳市、望城县、宁乡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369.6亿元、337.2亿元、194.1亿元、282.4亿元,分别为湘潭所属县平均水平的3.7倍、3.4倍、1.9倍、2.8倍,而且这种差距在2009年将进一步拉大。2009年湘潭县域人均GDp14606元,⑤为全国县域经济强县水平的40.2%,百强县水平的29.8%,而同期全国县域经济强县水平、百强县水平分别为36320元、49080元。人均生产总值长沙县已超过4.5万元,达到4.76万元,长株潭三市所属县域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元的有望城县、宁乡县、浏阳市、攸县、醴陵市。而湘潭只有韶山市位列其中。湘潭市县域经济在财政收入上的差距更大。2009年,全市各县平均完成财政总收入57833万元,同比增长18%,低于全国县域经济强县增长速度;而同期的株洲县、攸县、炎陵县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增幅分别达26%、25%和27%,株洲市所属县域平均财政收入为6.86亿元,多出湘潭所属各县平均水平1.07亿元。望城县2000年财政收入2.1亿元,与湘潭市湘潭县的2.06亿元相差无几,而2008年望城县与湘潭县的财政收入分别为14亿元和7亿元,仅8年时间,就超出湘潭县近一倍。④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2009年湖南全省三次产业比为15.2:43.9:40.9,其中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0.4个和0.8个百分点。长沙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8:50.6:44.6,而株洲、湘潭两市的三次产业比分别为10.5:54.8:34.7、12.1:52.4:35.5,纵观长株潭三市在三次产业结构上总体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

1.长沙市所属县域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升级。长沙所属四县中,2008年,长沙县三产结构比为10.2:67.9:21.9,一、三产业比重分别较上年下降1.3和2个百分点;浏阳市三产结构比为12.4:65.4:22.2;望城县的三产结构之比为14.5:63.2:22.3;宁乡县三产结构比为17.8:57.3:24.9。2008年长沙四县(市)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四县(市)产业发展均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工业初步成为强县经济的主导。四县(市)中宁乡县第一产业增加值最高,为50.3亿元,其次是浏阳市,为4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四县(市)均超过19%,长沙县在园区工业和优势产业集群的带动下成为全省第一经济强县,其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50.8亿元,居四县(市)之首。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70亿元的有长沙县、宁乡县和浏阳市,四县(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均超过20%。⑥但长沙四县(市)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全国百强县第一位的江苏省江阴市仍然有着较大差距。江阴市2008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58.5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62.1:36.5。③可以说,长株潭三市所属县域在产业结构上,还需进一步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推动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的提高。

2.株洲市所属县域工业产业化程度较低。2009年,株洲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2.2:43.9:33.9,第一产业比重仍超过20%,高出全市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比长沙县域第一产业比重高12.6个百分点;⑦第二产业比重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0.9个百分点,比长沙县域第二产业比重低20.8个百分点。如果按照目前世界通常使用的H.钱纳里等人提出的主要以人均经济总量来确定相应的工业化水平的理论,株洲县域经济还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如果考虑到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株洲县域经济也才刚刚跨入工业化初级阶段的门槛,且与城区及全市平均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从产业结构来看,株洲县域经济约相当于低收入国家90年代的平均水平,产业化程度低,竞争力弱。

3.湘潭市所属县域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同期,湘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比是22.1:44.0:33.9。全国产业结构比是10.6:46.8:42.6,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是2.3:47.8:49.9。⑤湘潭县域经济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5个百分点,比珠三角地区高19.8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比重比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一位的江苏省江阴市低18.1个百分点,比湖南省第一强县长沙县低23.9个百分点。说明湘潭县域经济还处于传统农业向初级工业转型的阶段。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虽说湘潭市所辖湘潭县、湘乡县均为农业大县,但农产品结构单一,特色不浓,缺乏竞争力,商品率不高,2009年,两县农林牧渔也平均产值仅为65.9亿元。作为生猪产量湖南第一的湘潭县,其生猪产值中仍有15%没有商品化,而种植业商品率不到40%。就产品而且言,只有粮食和生猪在全国占有相当的份额,而比起岳阳的油料、浏阳的花卉等专业化经营,逊色不少。加工方面,富石肉联厂、新皇粮营养米业、宏兴隆湘莲等企业都还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规模,与望城的旺旺集团和株洲的唐人神集团差距很大。

第二,工业的内部结构不优。一方面规模企业总量偏小,支柱作用不强。2009年湘潭县域仅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5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313.5亿元,而仅浏阳市2008年就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6家,位于长沙县的三一集团,2008年就实现产值208.9亿元。另一方面,优势产业比重较小。主要表现为资源型企业多,科技型企业少。2009年,湘潭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51.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34.4亿元,仅占总产值的22.8%。在湘潭县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水泥、玻璃制品和氮肥占据了极大比重⑧。

(三)特色经济不突出,城镇化水平不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必然导致产品间的竞争加剧。这种竞争加剧不仅仅体现在价格的竞争上,更为明显地体现在质量的竞争上。卫生、营养、健康能满足新的消费理念的食品将大受消费者青睐。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来自国外农产品竞争压力日趋增大。长株潭三市所属县域经济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工业,特色产品、优势产业不多,主要优质农产品偏少,高附加值产品少,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品牌。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2009年城镇化率为50%左右②,远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其所属县域的城镇化率更低。农村城镇化的滞后首先表现为规模偏小,聚集功能弱,除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外,镇区人口一万人以上的建制镇寥寥可数,难以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难以发挥城镇聚集功能。其次是县城龙头带动作用不强。理论上,只有当县城经济占县域经济总量的60%甚至80%以上,其积聚和辐射效应才能显现出来。但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内大多数县城尚未达到这一水平。再次,有些县域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交通、邮电、通信设施较落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信息网络等社会公共设施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招商引资,束缚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外农村水利设施严重老化,经受不起较大的自然灾害的冲击。

三、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内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1.立足特色,整合资源,规模经营。长株潭区域各市县,因为地处城郊结合部,工业基础较好。长期以来,依据地方特色发展工业,形成了一些国内外闻名,而且至今行销中外、终久不衰的传统工业和传统产品。花炮是浏阳市有特色的传统产品,国内外的知名度很高。浏阳花炮产业跻身全省重点扶持的50个优势产业集群行列,花炮行业继续向厂房标准化、生产专业化、设备机械化、监管信息化、产业规模化的方向整合提升,整体活力凸显,产、销、效同步增长。2008年,花炮产业实现销售总额100.73亿元,税收8.64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8.79%和2.68%⑥。可以说,浏阳市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突出了地方有特色的传统工业。所以,长株潭区域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而且必须重视和发现有特色的传统工业的作用,有特色的传统工业,是长株潭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不过,有特色传统工业的技术含量和资本的有机构成不高,多为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市场进入的门槛较低。因为技术含量低,工人不需要经过多少学习和培训,就能上岗劳动生产,在进入门槛不高和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必然形成特色传统企业发展快、数量多、群雄割据的竞争格局。在一个范围不大的区域内,聚集如此之多的同类型企业,尽管能够产生一种集聚效应,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也必须看到,如果同类型企业集聚的密度过大、规模过小,也会带来生产成本和协调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加剧、知识容易泄漏、分工协作水平不高和规模效益较低等问题。所以,长株潭区域各市县突出地方特色发展工业,必须注意资源整合和规模经营。

2.分工协作,产业集群,提高效益。兴工强县需要立足特色、整合资源和规模经营。其中,突出特色是基础,整合资源是手段,规模经营是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资源整合不是把同类型或相关企业的资源简单地集合在一块,而是要把它们按照分工协作的方式,集聚在一块,实现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提高规模经济效益。2005年,醴陵市有陶瓷企业419家,每家企业都是按照同样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彼此重复生产流程中每个环节的劳动。这种小规模的重复劳动,对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劳动生产率极为不利。2005年底,醴陵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亿余元,兴建规划面积5.24平方公里的高标准生态型陶瓷产业园,园区依靠产业和科学人才优势,致力于形成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集群,在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打造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到2009年底,醴陵陶瓷产业已跻身全国百佳产业集群,陶瓷产业园入园企业46家,已投产企业40家,产值突破25亿元,上缴税金33398万元⑦。资源整合如果仅仅把同类型企业或相关企业集合在一块,不能按照它们的生产流程实现纵向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或者横向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就难以达到提高专业化与规模化水平,提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所以,分工协作、产业集群是一个比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更高层次的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模式。兴工强县既要注意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更要强调分工协作、产业集群。

3.招商引资,突出民营,园区兴工。工业兴县、园区兴工、项目兴园,被认为是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产业集群、规模经营的一种好的实现形式。传统的小而全的企业组织,资源消耗大、分工协作程度低、规模效益差,需要通过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产业集群,实现规模经营。产业集群具有整合资源、分工协作、规模经营的作用。不过,产业集群是有条件的,只有产品价值链上的企业集合才是集群,只有在特定地理位置上的企业集合才算集群。工业园区就是产业集群的特定地理位置,从而被认为是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产业集群、规模经营的一种好的实现形式。现在,长株潭区域各市县认识到了工业园区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建设工业园区的积极性很高。倒是在项目兴园的问题上,似乎都存在乱引进项目的问题,没能很好地发挥工业园区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产业集群、规模经营的作用。

工业园区的项目引进是通过招商引资实现的。依据中央“非禁即入”的政策,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和投资领域,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投资范围,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资金。民营企业投资于园区项目的积极性提高了。项目兴园、(下转第201页)(上接第199页)园区兴工、工业兴县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4.辐射带动,城乡呼应,打造城镇。长株潭区域各市县地处城郊结合部,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直接承受中心城市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易于形成城乡分工协作型的产业集群和打造呼应中心城市的区域性城市。尽管长株潭区域某些市县具有地方资源特色和工业特色,如浏阳花炮、醴陵陶瓷、湘乡皮革,但并不意味所有的市县都有那么好的比较优势。这就说明,长株潭区域发展县域经济,突出特色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中心城市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区因为工业基础好,规模工业大,经济增长速度快,必然会对周边县域经济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发展市县的区域性城市,对于发挥中心城市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发展县域经济。长株潭区域各县市应当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大好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遵循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统筹兼顾、持续发展原则。通过综合利用经济、法律、政治手段,淘汰区域内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制订统一管理章程,对主要水资源、土地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维护、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加强规划,明确不同功能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党政机关团体带头节能节水节地,减少耗能过多的电器设备,节约能源资源;严格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实施征地、按照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土地出让计划等实施供地,坚决停止对超标准的宽马路、大广场、大行政中心建设等用地的供应。

注释:

①邱志忠.湖南县域经济基于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科学发展[w].2008.中国县域经济网省略/.

②张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③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④刘福刚,孟宪江.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9卷)[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⑤湖南省统计局.湘潭市各县市2009年统计公报[w].2009.湖南统计信息网hntj.省略/tjgb/xqgb/xtgb/.

⑥湖南省统计局.长沙市各县市2008年统计公报[w].2009.湖南统计信息网hntj.省略/tjgb/xqgb/csgb/.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37.05亿元,人均gdp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

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

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杨荫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与思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09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

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杨荫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与思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09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欠发达地区;苏北

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生创新计划项目(序号:69)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郡县治则天下安”,我国自秦朝置县以来就有了县域经济。两千多年来,尽管历经沧桑,县级政权却稳定地延续下来。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对一个地区来说,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成为衡量该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伟大号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江苏虽然是我国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但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梯度落差,而江苏欠发达地区(主要指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因此,理性分析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就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本文主要通过判定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指标和分类指标,来分析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总体指标判定。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0》,苏北2009年人均GDp为23,835元,按年末汇率计算折合3,491美元(注:2009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收于6.8282);而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则分别为4,029美元、3,097美元、3,409美元、3,742美元、2,557美元。对照钱纳里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表(见表1,暂不考虑货币通货膨胀率),可见苏北的徐州、淮安、盐城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但连云港和宿迁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表1)

在苏北24个县(市)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大丰市为34,887元,折合5,109美元,居全省51个县(市)第21位;最低的是丰县为12,130元,折合1,776美元,居全省最后一位。并且,在江苏省51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中,倒数1~18名均为苏北县(市)。而同期位居“2010年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前10名的江苏省江阴市(排序“国1”)、昆山市(“国1”)、张家港市(“国1”)、常熟市(“国1”)、吴江市(“国2”)、太仓市(“国4”)200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1,575元,折合14,876美元,步入发达经济阶段。因此,江苏欠发达地区――苏北的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大大落后于江苏发达地区,借助钱纳里的标准模式,结合苏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苏北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过渡阶段。

(二)分类指标判定

1、产值结构。笔者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0》相关数据整理得出,2009年苏北5市三次产业结构均呈现“二、三、一”格局。在苏北24个县(市)中,除灌云县三次产业结构为“二、一、三”的格局外,其他县(市)整体上均为“二、三、一”格局,可见苏北总体上已经呈现出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态势。然而,与发达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相比,苏北尤其是县域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二三产业比重则较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苏北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较为艰巨。

2、工业化程度。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31年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根据20多个国家的经济统计资料,以制造业中轻工业产值与重工业产值的比例(霍夫曼比值=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100%)变动趋势为依据,把经济发展阶段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工业化第一阶段,霍夫曼比值为5(±1);工业化第二阶段,比值为2.5(±1);第三阶段,比值为1(±0.5);工业化第四阶段,比值小于1。霍夫曼比值越低,重工业化水平就越高,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2009年除宿迁外,苏北其他4市的霍夫曼系数均在1以下,表明苏北工业化水平逐年提升,正在努力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而对于苏北24个县(市)而言,大多数的霍夫曼系数也在1以下,但像泗洪县等县(市)工业基础还很薄弱,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3、劳动力部门构成。虽然苏北5市2009年劳动力部门构成总体为“三、二、一”就业模式,但24个县市中有一半以上呈“一、三、二”或“一、二、三”的传统农业型就业模式,第一产业仍为县域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就业结构有优化的空间。并且,在乡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中,农林牧渔业仍为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去向,可见苏北存在着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规律,发达国家的进程表明:当城镇化率达到20%以后,城镇化进展呈加快趋势,城镇化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当城镇化率超过70%后,其速度又趋减缓,最终稳定在80%~90%之间。按照推算,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应在60%左右;当非农化水平达到74.8%时,城镇化水平可达到63.4%。2009年在苏北人均生产总值为3,491美元的情况下,其城镇化水平却仅为44.8%,可见苏北城镇化水平仍较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5、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采用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个数等指标来反映苏北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与苏北其他4市相比,宿迁2009年各指标均偏小。在苏北24个县(市)中,进出口额县均为1.33亿美元,其中出口1.08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县均为0.81亿美元;反映外贸发展水平的外贸依存度县均为5.3%;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县均为25个,但沛县、响水县、滨海县、泗阳县、泗洪县仍为个位数。可见,苏北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快,国际化程度不高。

二、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江苏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可知,江苏在“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工作除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成为必然要求。这要求全省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基于此,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应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坚持走集约化发展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把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提升苏北县域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同时,要深化改革,实现经济资源在城镇自由流动,坚持以城带乡,发挥城镇经济中心的带动作用,使城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成为经济信息的集散地,形成集聚效应。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苏北县域地区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以工业改造农业,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工业反哺农业,尤其要以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县域产业升级,推动整体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政府、市场两手抓,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存在生产率差异化严重的现象,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正常化,引导产业方向。苏北县域政府应具备前瞻和长远目光,不能为了过分追求政绩而导致政府行为的短期性,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同时,吸引朝阳企业的投资,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转型,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硬环境建设方面,苏北县域经济建设资金能力不足,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该地区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加强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广泛吸引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加强对苏北县域地区桥梁、公路等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苏北地区沿海、沿河资源,发展内河运输。软环境建设方面,应不断强化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及时为投资者“雪中送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改善服务质量的过程中,提升本地区服务环境竞争力,努力为投资者营造透明、快捷、高效的投资氛围。此外,要搭建平台,强化保障,推动外向型经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各类园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加快投资载体建设,打造利用外资更大突破的平台,做好县域生产力的空间、产业布局。

(三)坚持科教兴县战略,为创新型经济注入不竭动力。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高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创新型经济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江苏外向型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苏北县域地区人才瓶颈问题颇为突出。应坚持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大力构筑高素质人才培养平台,鼓励支持自主创新,改变县域地区发展的劣势。要加大政府政策宣传,鼓励县域企业加大技术开发研究,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县域政府在税收、金融以及申报程序方面,应该给予创新型企业照顾和便利,减少不必要的阻碍。县域政府可作为“红娘”,发挥好纽带和桥梁的作用,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多层次合作,大力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县域政府应鼓励并支持企业将研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使得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尽早体现出社会价值,带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党元丰.国内外产业转移背景下的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南京: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

[2]程福寿,方瑛,戈兴杰.江苏盱眙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乡镇经济,2007.6.

[3]葛守昆.“十二五”时期江苏经济面临的形势与主要任务[J].唯实,2011.1.

[4]程宏如.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4.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篇7

梯度是自然界和经济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区域经济学家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1]。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理论经常用来研究区域经济[2],而且梯度推进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应用,改革开放后集中力量促使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然后通过“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产业和生产要素向中西部转移,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本文采用梯度转移理论来分析皖江城市带的县域经济格局、并对其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进行合理的梯度划分,研究不同梯度的经济特征。然后依据梯度转移理论,结合皖江城市带作为“部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分别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县域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文献回顾和指标的选择

梯度理论一经提出便成为研究热点,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最初的梯度理论已扩展为多种区域开发理论,如狭义梯度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扩散理论等,然而这些区域开发理论都可在广义梯度理论的框架内找到相应的位置。广义梯度理论的主旨,就是在对经济、社会、自然等广泛意义上的各种各样梯度现象分别把握的基础上,研究对它们如何利用、培植和配置,形成科学、有序、和谐的分布态势和开发战略,以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和可持续发展[1]。近年来,梯度经济理论被广泛地用来研究区域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中。如赵全超[2]等研究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得到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曾国平等[3]以重庆市为例对产业梯度转移做了实证研究,郭将[4]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梯度格局及其演变,说明了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的梯度发展战略正确。贾利军[5]对梯度推移模式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整合发展的适用性作了分析。但是这些研究都以我国发达的经济圈中的城市经济为背景,而很少有研究县域经济的梯度结构。事实上县域之间地域上紧紧相连,更易于实现梯度的转移,而且在我国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文将应用梯度经济理论研究皖江城市带的县域经济。在县域经济文献中,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邹家明、刘彦[7]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与协调能力出发,给出了衡量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26个指标。黄源湘,魏峰[8]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出发,给出评价县域经济的27个指标。傅德印[6]给出了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7个指标。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从经济实力、富裕程度和发展速度3个方面给出了8个指导性的指标。虽然不同的学者所采用的指标略有不同,但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列指标更具指导性,且一般的研究都包含它的指标。因此,本文以县域经济研究所给出的指标为指导,综合分析文献中的所有指标,从经济、资源和民生三方面,选择了18个有代表性的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X1:GDp(亿元),X2: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3: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4:工业总产值(亿元),X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6:人口数(人),X7:财政收入(万元),X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万元),X9:人均GDp(元),X10:人均财政收入(元)X11:职工平均工资(元),X1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1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X14:万人拥有工业企业数量,X15: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元),X16:文化体育支出(万元),X17:外贸进口额(万元),X18:外贸出口额(万元)。运用梯度系数划分梯度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如贾利军[5]依据梯度系数对长三角城市群进行梯度划分,另外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也常常用在梯度分析中,但只采用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用得较多是主成分分析法[7,8])的多指标合成法常常具有一定的缺陷,其经济含义的清晰度较差,且不能克服相关性,这不利于经济影响因素的解释性。为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数据处理法。本文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于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库,采用SpSS分析处理。先通过带旋转的因子分析对县域经济的测量指标进行降维,然后基于主因子得分再进行聚类分析,划分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县域经济的梯度分布。

2分析与讨论

2.1主因子分析为了确定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本文首先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s球型检验,其结果显示Kmo值为0.74,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量为958.443(p=0.000),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因子分析可以用于本文的数据分析。为了使提取的因子具有较明显的经济含义,我们在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法,并对数据进行了斜交旋转。我们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因子,共提取了4个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8.158%,说明这4个因子已能充分的反应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状况。这4个因子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将上述4个因子顺次分别记为F1、F2、F3和F4,从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因子F1包括人口数、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共8个指标,这些指标都是对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的测量,因而是该因子称为经济整体实力因子。因子F2包括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万人拥有工业企业数量,这些指标表达了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因而是经济发展质量因子。因子F3包括指标X10———外贸进口额和X11———外贸出口额,这显然可归结为外贸能力因子。因子F4包括指标X17———文化体育支出和X18———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这两个指标影响居民的素质,因而称为居民的素质因子。为了更直观清晰了解不同县的经济状况,计算出每个因子得分,并以每个因子旋转后贡献率的100倍作为权值,求得综合得分t,即t=47.251*F1+27.907*F2+7.412*F3+5.589*F4。其结果如表3所示。经济整体实力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肥西、肥东和无为县,这三个县域地处省会周边,受省会经济的影响,因而经济整体实力较强。经济发展质量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繁昌、芜湖县和宁国市,这三个县域毗邻长三角,某些方面已与长三角对接,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因而经济发展的质量较高。外贸能力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宁国市、和县和天长市,这三个县域均处安徽东部,长江流经这些县域,境内的高速公路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陆交通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有利于进出口的发展。居民素质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桐城市、怀宁县和繁昌县,这与历史传统分不开,这三个县域具有久远的文化底蕴,因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强于其他县域。

2.2基于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为了更好的进行梯度划分,我们运用4个主因子得分对35个县域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分层聚类分析法中的离差平方和法(ward'smethod)进行聚类,因为学者已经发现它优于聚类分析中其它的启发程序[10]。它的优点是同类的离差平方和尽可能小,而类间的离差平方和尽可能大,这就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同一类别内部的同质性和不同类别之间的异质性,分类结果能客观地揭示样本之间的本质差别与联系,尤其是内在结构关系[9]。区间标度变量采用自定义距离法(取p=2,r=3)进行度量,得到聚类谱系图。从图1可见,皖江城市带的县域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宁国市、当涂县、繁昌县、芜湖县、广德县、肥东县、肥西县、天长市、无为县、和县、桐城市。第二类:长丰县、南陵县、怀宁县、铜陵县、绩溪县、全椒县、含山县、郎溪县、泾县。第三类:庐江县、枞阳县、太湖县、凤阳县、明光市、来安县、望江县、宿松县、定远县、东至县、青阳县、潜山县、岳西县、旌德县、石台县。

2.3梯度分析表4给出了三个县域经济梯度在四个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的平均值,同时为了确定任意两类间经济发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采用了U检验法进行验证,表4每栏中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在显著水平为5%下,该类与所在行的类别存在显著差异。表4揭示了第一类县域的经济发展明显优于第二、三类县域,第二类县域的经济发展质量等因子显著优于第三类县域。采用Kruskal-wallis对三类县域进行检验,结果显示p值均小于0.05,这表明三类县域的四个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两种检验结果揭示了皖江城市带的三类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呈现出梯度性,依照以上类别可相应的将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划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总体实力较强隶属第一类的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因子、经济发展质量等因子得分显著地高于第二梯度,可见第一梯度的经济总体实力强,经济运行质量较好,经济运行的效率较高。农民的人均收入为5676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4843元,这些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在皖江城市带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发达,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劲,为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的第一梯度。第二梯度: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较大隶属第二类的县域,从主因子上看,经济运行的质量显著高于第三梯度的县域,其他三个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也高于第三类县域,可见这些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较高,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从经济指标上看,农民的人均收入为4998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2062元,低于第一梯度的县域平均水平,高于第三梯度县域的平均水平。同时人均消费额、科教文卫的投入也明显高于第三梯度,因而这些县域属于较发达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二梯度。第三梯度: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总体实力较弱隶属第三类的县域,四个主因子得分全部低于前两个梯度,农民的人均收入为3853元,人均生产总值为7962元,其人均消费、出口和投资额远远低于前两个梯度,可以看到这些县域大多处于山区,交通不便阻碍了投资、出口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有些县域是传统的贫困县,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效率本身就差,这对其经济的发展必然构成不利影响。可见,这些县域经济经济发展状况较差,有待进一步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三梯度。

3结论与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由实证结果知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县域经济梯度差异明显,按梯度推进依次发展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第一梯度县域经济发展对策位于第一梯度的县域,经济实力较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安徽处于领先地位,区位优势明显,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交流历来多于安徽其他县域。而长三角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和外面资源支持的迫切需要,这为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一梯度的县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较另两个梯度的县域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平均比重分别为:17.8%、53.4%和28.7%,且大多拥有自身的优势产业,但第二产业的发展仍比长三角地区落后较多,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尽快实现同长三角地区无缝对接,进而产生溢出效应,带动梯度阶层靠后的县域共同发展。

(二)第二梯度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第二梯度县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平均比重分别为:23.2%、48.0%和28.8%,工业化程度低于第一梯度,历史已经证明工业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工业实力决定了经济实力,应加快工业化步伐,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由第一梯度县域的发展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4个县级市中有3个县级市处于第一梯度而且这三个市在所属的行政区域内综合得分均处第一位,可见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处于此梯度的县域已经具有一定的工业化基础,因此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会导致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篇8

一、发展县(区)域经济的优越条件和基本情况

××市发展县(区)域经济拥有许多优越条件。主要体现在:一是区位优势。我市一县三区区域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邻近广东、海南和港澳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二海洋优势。全市海岸线全长500公里,海滩涂73万亩,可供养殖面积21万亩,北部湾渔场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海洋鱼类500多种,虾类10多种,持续资源量70万吨。三是农业优势。我市一县三区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发展亚热带农、林、经济作物和水产畜牧业。四是旅游优势。分布在一县三区以海滩、海岛、红树林为特色、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的旅游资源丰富,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重要条件。近几年,××市一县三区凭借各自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结合全市整体经济发展思路,基本上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合浦县位于广西沿海“金三角”的东部,东与广东廉江相邻,西北与钦州接壤,南临北部湾。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380平方公里,辖13个镇、3个乡,总人口92.3万人。该县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县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烟花炮竹、制糖业、林果、海养、畜牧等支柱产业。2001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9.7亿元,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21亿元,增长6.17%;第二产业13.8亿元,增长10.71%;第三产业14.8亿元,增长10%。

海城区是××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城区。全区行政区域面积140平方公里,辖五个街道办事处和三个镇,总人口22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海城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重点,经济发展逐年稳步增长。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3亿元,增长10.63%,财政收入1.04亿元,增长7.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13元,增长13.7%。

银海区位于××市一县三区的结合部,西接海城区,南临北部湾,东与铁山港交界,北与合浦县相邻,行政区域面积420平方公里,辖五个镇,总人口13.2万人。银海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海洋渔业、建材、绿色食品为支柱产业。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7亿元,增长10.20%;完成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增长12.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亿元,增长6.5%;农(渔)民人均纯收入2319元,增加201元。

铁山港区位于××市的东部,行政区域面积394平方公里,辖南康、营盘、兴港三镇,人口15.5万人,海岸线总长50公里,滩涂80平方公里。目前铁山港区的经济主要是以海洋产业和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较薄弱。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8亿元,增长12.5%,农业总产值10.85亿元,增长10%,工业总产值7.32亿元,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2286元,增收204元。

附表:2001年××市和一县三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万元)

其中

人均GDp(元)

财政总收入(万元)

人均财政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市

1234378

373867

338742

521769

8579

106843

738

2265

海城区

143822

43624

32982

67216

6110

10443

412

2290

银海区

111653

63203

32787

15663

8868

8103

643

2319

铁山港区

70887

35408

19607

15872

4585

4629

299

2286

合浦县

496532

209623

138458

148451

5381

25819

280

2251

(表中资料由××市统计局提供)

二、影响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市一县三区经济有了长足进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应当看到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不高,地方财力紧张等问题比较突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县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还存在不少制约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㈠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附表资料分析,一县三区产业结构都不尽合理,海城区为“三、一、二”结构;银海区、铁山港区为“一、二、三”结构;合浦县为“一、三、二”结构。县(区)域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其中银海区占56.6%,铁山港区占49.95%,合浦县占42.22%;一县三区工业化程度都比较低,二产比重均未达到30%。三大产业结构失衡与不协调,已经成为制约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由于种种原因,一县三区通讯普及率、道路畅通率、能源利用率都不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比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至今,县、区的一些边远乡村还存在道路不通、用不上电等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差,使一县三区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制约着经济发展。

㈢人才和技术短缺。县、区相当一部分地区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基础差,不能为科技人员提供优越的环境条件,难以吸引人才,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缺少科技依托。如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由于不具备吸引人才和引进技术等条件,都存在技术人才短缺的情况。

㈣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资金是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但由于财力紧缺而极大地制约着县(区)域经济的顺利推进。如铁山港区,由于经济总量偏小,税源极其不足,财政收支矛盾尤为突出。该区2001年财政总收入462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只有2886万元,而财政支出为4746万元。合浦县当年财政支出也超出财政总收入的25.05%。

㈤城镇化程度低。由于一县三区所辖小城镇以及大部分村庄建设滞后,辐射带动农村经济能力弱,因而城镇化程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加快发展县(区)域经济的对策措施

加快发展××市县(区)域经济,各县(区)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当前应着力抓好如下几点。

第一,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

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粮、果、菜、水产、畜牧、经济作物”等,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为二、三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县(区)域经济发展。

⑴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合浦县在稳定种植优质谷的同时,应推进多元化种植结构,以“名、特、优”为方向,扩大蔬菜、甘蔗、花卉、蚕桑、木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应以无公害蔬菜、甘蔗、花卉、经济林木为主。

⑵调整优化水果结构。一县三区应根据各自的水果种植习惯和优势,调整优化其结构,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水果。

⑶大力发展水产畜牧养殖业。县(区)应以沿海滩涂为重点,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以提高其产量在水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而畜牧养殖应以合浦县为主,抓好瘦肉型猪、合浦鹅、麻鸭等品种养殖。

⑷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主要是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尤其是在农产品集中产区规划建设若干个大型的农产品综合或专业批发市场(如合浦县抓好山口“两广”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系统。

第二,调整工业结构,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

从县、区工业总量不足,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出发,应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调整工业结构,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

⑴重点抓好工业园区建设。近期应加快合浦县平头岭工业园、海城区民营工业园、银海区银滩工业园建设,以及铁山港区工业区前期准备工作。

⑵抓好水产品加工贸易带建设。县(区)沿海一带,应重点引进一批水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产供销综合性的龙头企业,以带动水产业的发展。如铁山港区引进台商投资的祺丰工厂化养殖加工基地。

⑶大力发展烟花炮竹业。以合浦县为重点,完善、规范和壮大烟花炮竹这一支柱产业,增加地方税收和出口创汇。

⑷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各县区应当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重点发展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龙头企业。

第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

从城乡发展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小城镇是发展县(区)域经济的载体,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镇的辐射作用,推动县(区)域经济的发展。

⑴重视资本化经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搞好城镇规划,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坚持以地养城,以地建城,推动房地产开发,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城镇通信、供电供水、交通道路、广播电视、消防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如去年合浦县通过拍卖土地,财政投入和单位、群众集资等多种形式,共投入2000多万元,加快城镇建设。

⑵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按照不同的产业特点和经济基础推进城镇化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群。如旅游工贸型的、农副产品加工型的、乡镇企业综合型的,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加紧实施。

第四,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第三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县(区)应把民营经济、第三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大力发展。

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当前应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但求所得”,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如应从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对诸如东园家酒之类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其加强内部管理,引导其创出名牌产品。

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突出人文、自然两主题,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抓好“海、滩、岛、湖、山、林”板块景点的建设。

第五,大力培育和发展税源经济。

财政收入是检验县(区)经济实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县(区)相当一部分乡镇不能按时发放干部、职工工资,主要原因是财政收入太少,入不敷出。

⑴稳定存量,巩固税基。对现有税源产业和纳税大户,要加以引导和扶持,继续做好稳定和巩固工作,确保税源正常增长。版权所有

⑵发展增量,拓宽税源。重点是继续培育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工业、第三产业,以及民营经济,增加地方税源。

第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促进经济发展。

县(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经济发展总量。

⑴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要在加快招商引资硬件建设的同时,完善和规范好县(区)有关引资的政策、法制、法规,简化办事程序,为他们投资客商创造良好的法制、政策、服务环境。

⑵精心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活动。如网络招商、业主招商,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等,达到实现县(区)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引进一些能带动县(区)经济发展的项目。

第七,应对加入wto,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加入wto后,县(区)政府职能应与国际接轨,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⑴坚持依法行政。要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制订和执行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创造统一、公正、合理的经济环境。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制约因素发展思路

县域经济是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经济为基础、以不同层次间经济元素联系为基本结构,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两大结合部,工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层次。

一、为什么要强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1.是由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我国共有2862个县级行政区,其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60%以上,河南省总人口9172万人,人口数目居全国第一位,80%以上的人口在县域,县域国土面积占全省的90%多;去年我省县域生产总值4648.5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6.2%;开封市国土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市属5区359平方公里,市属5县6085平方公里,5县国土面积占全市94.4%,全市总人口574.7万人,市区78.8万人,5县人口396.66万人,占全市人口84%以上,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69.9亿元,5县198.7亿元占全市73%。目前开封市所辖开封县、兰考县、尉氏县、通许县、杞县五县,其中有一些县在全省属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工业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的地区。比如:通许县辖6乡6镇,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占总人口89.65%,耕地面积75万亩人均1.5亩,是一个典型农业县,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1.79亿元,其中完成农业总产值22.3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70.15%。在全省综合排序中居86位,较2001年上升6个位次。一、二、三产业比重为40.8∶31∶28.2,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元。2005年,通许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序70位,较2003年累计上升16个位次,成为河南省10个县域经济发展快、效益好的县(市)之一,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荣获奖励资金1000万元,并享受与扩权县相同的管理权限。

2005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评价中,河南占2个名额巩义市和偃师市,而河南省周边的山东省占23个,江苏省占22个,浙江省占27个,2005年河南省108县(市)经济实力排座次前10名:巩义市、新密市、荥阳市、新郑市、偃师市、义马市、登封市、栾川市、新安县、泌阳市;其中第一位的巩义市,第二位的新密市,第四位的新郑市,第七位的登封市,还有中牟县排25位,原都是属于开封地区。开封市所属尉氏县排47位,通许县排70位,杞县排72位,兰考县排80位,开封县排95位。巩义、偃师、新郑的生产总值均超过100亿元,而开封市五县的生产总值:尉氏县45.6亿元,杞县45.2亿元,开封县38.8亿元,兰考县35.6亿元,通许县33.5亿元,以上数字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开封市县域经济虽有很大发展,但是与全国和我省其它地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2.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今后2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实现这一目标使得发展县域经济显得越发重要和紧迫。能否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看县域,难点也在县域。这是因为农民在县域内占据绝大多数;农村在县域内占据绝大部分地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实际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就是繁荣农村经济;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就是解决“三农”问题。河南的发展战略布局两个重点方面,一个是中原城市群带动,一个是县域经济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可以这样说,这个问题解决之日,就是中国现代化实现之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对推动开封市经济,加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开封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速度较慢,抗灾能力不强,突出问题是内涝,还有风沙。受天气、田地分散等条件的影响,在很大区域内和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也有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比如说通许县现在已基本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井渠配套的农业生产格局。2003年底有效灌溉面积72.2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5%,旱涝保收田面积67.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9%。农田水利建设连续5年获省“红旗渠精神杯”。

2.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除县城外,很多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全,缺乏聚集产业,缺乏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农民收入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这一低一高的反差,使农民处在困境之中。

4.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产业经营规模偏小。

5.资金短缺。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我市大部分县域财税收入比较低(大多属于吃饭财政)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基础的稳固。

6.企业效益低下,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经济效益下降,发展速度减缓,面临着二次创业的任务。

7.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从实践中看,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优势。第一产业过重,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较少。二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出卖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其精深加工还处在起步阶段,第三产业没有建立健全有效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产业结构趋同。计划经济形成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还未得到根本的改观,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8.科技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受传统观念和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开封市县域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影响了先进的技术、生产方式和方法在县域的推广应用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三、加快开封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的多少是一个重要条件,比资源更重要的是资金,比资金更重要的是人才,比人才更重要的是观念。我觉得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缺少心气,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真正调动起来,说心气差,不是人心思变,而是人心涣散,缺少工作激情,没有干的心气。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增长方式、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更新思想观念。树立新形势下发展县域经济的新观念。

1.农业由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向现代集约经营方式转变。实行集约经营是在一定面积土地上投入尽可能多的生产资料、资金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实行精耕细作,尽可能多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与无污染。实现农业的资源集约、技术密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

2.农业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现代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的生产、农产品的加工、储运和销售连成一体。

3.农业由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由过去的种植业、养殖业向农产品加工、医药、生物化工、能源、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拓展,把农家小院、瓜菜园、果树林、原汁原味、稍加包装、为那些在城里遭受车马喧嚣、紧张疲劳的人们提供一个旅游渡假的世外桃园。

4.农业由传统的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为主的增长方式向依靠知识资本为主的现代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知识农业,让科学技术成为农业决定性生产要素,比如现在同等条件下采用优良品种能增加10%~20%的产量。超级水稻可增产40%以上,优质专用玉米,其含油量为8%,多的可高达21%,提取的植物油既可食用,又可用做工业原料,饲用玉米每亩产量可达几千斤,适用于发展养畜业。

5.农业由传统的粮食观念,向现代食物观念转变。把粮食变成方便食品,发达国家食品都是半成品化,回家一热都能吃。要把农业田间地头的五谷杂粮联接到城市人家里的餐桌上,成为美味佳肴,方便快捷的食品,打造城市农产品供应的农民发家致富的金链子。

6.农业由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变。日本丰田公司用白薯淀粉全生物塑料制成汽车配件,还发表了以“白薯拯救地球”为题的文章,日本富士通公司用白薯淀粉全生物塑料替代电脑中的所有塑料部件。还有以淀粉为原料发酵而成的乙醇,已成为广受关注的一种生物质能源。

7.农业由传统的仅仅依靠耕地向整个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转变。发展生态农业,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改变过去人们在向自然不断摄取衣食之源时,完全忽略了对大自然的保护,从而把农业变成了一种不折不扣的掠夺性产业。比如说过去曾经有的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结果使农业的生产条件与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日趋恶化。北方的旱灾、黄河断流、沙尘暴、南方的洪涝灾害、泥石流、酸雨等以及生物群落大面积的死亡与物种的大量灭绝等等,说明问题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我们不能再按老模式走下去了。必须十分注意提高地力、保护植被、防止污染、平衡生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说现在退耕还林、退耕还湖,改善生态环境,我市2004年退耕还耕7万亩,根据省政府的决定每亩将得到补贴210元现金。还要固沙、治水、改良土地,使用高效无毒、零污染的生物农药,除草剂。营造各种绿色植被等,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的生态功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高。

8.农业由为保障供给长期追求数量最大化,向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围绕国内外两个市场,追求效益最大化转变。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新常态;县域经济;发展升级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区域基础,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因此,在新常态下研究和探讨县域经济的发展升级问题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濉溪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2015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在这份报告中选出了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400强样本县(市)、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创新力50强,濉溪县分别名列第204位、第48位和第29位。

1.坚持“工业强县”主战略,县域实力显著提升

近五年,濉溪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12.8亿元增长到203.5亿元,年均增长18.14亿元,每年增幅均在12%以上,其中2011年增幅达到18.4%。2014年全年濉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5亿元,增长12.8%,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4%。濉溪县始终把“工业强县”作为发展的主战略,切实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大力实施干部帮联企业、主导产业培育、规模企业扩张、企业技术改造等工业促进工程,工业增速强势回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位居全省县级前列,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4年全年实现工业投资141亿元,同比增长17%;技术改造投资65亿元,增长6.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6家,总数达239家,其中50家重点企业被纳入省经信委信息平台。主导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六大产业全年实现产值341亿元,同比增长19.5%,拉动全县工业增长13.6个百分点。同时,县域经济的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县域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增长12%,比2010年增长126.8亿元。

2.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县域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就在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近年来,濉溪县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创新举措,加快转型升级,县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24.1:48.1:27.8调整为2014年的20.5:55.9:23.6,其中第一产业下降了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7.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2014年完成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2.7%。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濉溪县依托“2+1”园区(濉溪经济开发区、濉芜现代产业园、百善食品工业园),着重抓好产业的集聚发展,不断壮大“2+1”主导产业,即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和食品精深加工。第三产业亮点增多。全年新增限上流通企业23家,总数达80家,新增福田辰茂酒店、中苑商厦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南坪港项目竣工,浍河通航正式投运,开启了淮北地区通江达海的新纪元。2014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8.07亿元,存贷比51.94%,同比提高5.33个百分点。

3.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经济发展平稳有序

濉溪县委县政府不断地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强化招商责任,创优投资环境。2014年全年引进省外资金90.3亿元,利用外资18173万美元。引进亿元以上规模项目27个,其中投资1-3亿元项目19个,3-5亿元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引进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全省县级领先位置。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发展,县开发区争创部级开发区工作已报国务院待批;濉芜产业园新增征地面积1500余亩,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个,入驻产业项目8个;百善食品工业园产值突破50亿元大关。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项目推进调度和服务,215个重点项目推进整体顺利,2014年完成投资154亿元,其中39个省“861”、73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5.5亿元和110.4亿元,均超预定目标。今年1至8月份,全县171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84.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63%。县委县政府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确保项目承接有序,推动县域经济平稳有序发展。

二、新常态下濉溪县域经济发展升级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新常态下,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濉溪县域经济发展升级压力随之增大,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亟待解决。

1.县域经济发展不足,经济总量依然偏小

近年来,濉溪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发展明显不足。2014年末濉溪县人口110.4万,占全市51.3%,土地面积1987平方公里,占全市70%以上,而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较小。2012年至2014年濉溪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68.9亿元、185.83亿元、203.5亿元,淮北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20.5亿元、703.7亿元、747.5亿元,濉溪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为27.2%、26.4%、27.2%,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2014年濉溪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2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56元,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51828元,城乡差距较大。2012年至2014年濉溪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5736元、17251元、18046元,仅相当于淮北市的53.6%、52%、51.7%。财政收入分别为23.01亿元、24.38亿元、26.4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2.8%、26.2%、28.9%。

2.产业结构不优,主导产业优势不够突出

濉溪县部分行业的层次还比较落后,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新兴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

(1)农业方面。传统农作物质量优产量高,但是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低,主要还是以传统种植养殖结构为主,农业生产和产品研发的技术含量较低,农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较少,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虽然有一百多家农业产业化企业,但是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2)工业方面。传统六大行业占比较大,但是拉动工业增长能力较弱,“2+1”主导产业优势不够突出。2014年六大行业实现产值34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70%,但仅拉动工业增长13.6个百分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煤炭行情下滑,致使六大行业中与煤炭相关的行业增速减慢,其中煤电及矿产采选、煤化工及精细化工、煤炭装备制造等影响较大。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和食品精深加工“2+1”主导产业发展较快,但是规模相对较小,优势还不突出。

(3)服务业方面。传统服务业层次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传统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规模普遍较小,档次偏低、竞争力偏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缺乏大型商贸城市综合体、缺大项目带动,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等发展缓慢。

3.发展环境不优,要素制约严重

一是土地指标制约严重。近年来,濉溪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开发区建设,使得用地需求量明显增大,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凸显。二是资金制约严重。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规模小、资金紧张。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对于民营企业不予贷款或者仅贷很少款额,而小额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额度小,这与企业资金需求差距较大。三是人才制约严重。企业招工困难,缺少高级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工人等,即使招到也很难长期留住人才。此外,行政审批程序复杂繁琐,耗时长、效率低,以及国家、省、市优惠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均严重制约濉溪县域经济的发展升级。

三、新常态下实现濉溪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路径

面对新常态,濉溪县更加需要积极应对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奋力开创濉溪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新局面。

1.扩大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濉溪县在全省二类县中排名较前,但是相对一类县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当前和今后仍要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县域经济的支撑重在产业,而产业的发展依靠重大项目来推动,所以,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需要强力推进。扩大经济总量就是要通过招商引资抓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从而提高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数额和增速,进一步提高经济指标占全国、全省、全市的比重,努力实现由二类县向一类县迈进。

2.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效益,全面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

(1)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加大初级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伸加工链条,调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的效益和质量。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大力培育家庭农场、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紧盯国家产业政策走向,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研究制定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规划,运用“互联网+”和产业相结合,启动实施一批重大产业提升项目。着力加强首位产业培育力度,引入、培育铝基新材料的大型龙头企业,切实提升铝基新材料产业的集聚力和牵引力。运用“互联网+”和装备制造相融合,大力发展自动化、电子化的高端装备制造、汽摩配件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濉溪县域经济发展实际,重点发展物流、金融、中介、服务外包等生产业发展和连锁经营、大型商超、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生活型服务业。加大口子酒文化宣传,做大做强酒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依托柳孜运河遗址,加快推进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等建设,依托临涣、双堆的淮海战役革命文化,加快推动红色文化旅游。

3.优化发展环境

加强集约节约用地,加大对土地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坚决打击闲置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开发区重大投资项目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加快发展担保、信贷、信托、各类创投等非银行类的特色金融服务业,建立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结合濉溪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育力度,调高奖励补贴标准,尽可能留住高层次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县域经济发展紧缺的相关高级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此外,要进一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大力宣传国家、省、市优惠政策,切实把政府的“有形之手”转变到创优发展环境上来。

参考文献:

[1]薛国文.县域经济发展探索[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16.

[2]孙琳琳.濉溪跻身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eB/oL].安徽发展研究网,2015-09-08[2015-10-16].

[3]濉溪县人民政府.濉溪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濉溪县政府网,2015-08-10[201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