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创新的体现十篇文化创新的体现十篇

文化创新的体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2:23

文化创新的体现篇1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企业;文化传播;企业文化.

0 引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互联网、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传播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与舆论形成机制发生了深刻变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全球信息实现共享,足不出户即可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件。“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的传播环境,使得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社会协调变得越来越快捷和敏感。随着新数字媒介对人们社会生活参与的越来越多,融合技术的微型化和私人化特征引导着文化传播更好更快地发展。另一方面,媒介融合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也为文化传播内容作出了巨大贡献。

1 新媒体环境概述.

1.1 新媒体环境.

自从互联网技术出现并普及后,新媒体革新的态势不断演进,国内外关于新媒体的论述较多,从不同的视觉有不同的涵义:一是从传播方式的角度,如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1];二是从与传统媒体相区别的角度,如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2]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传播媒体的各种应用形式,目前主要有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等;三是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3]认为,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是一个相对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概念和发展概念;四是从社会关系层面的角度,如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4]认为,构成新媒体的基本要素是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所构筑的3个无限,即需求无限、传输无限和生产无限。

1.2 基于商业企业的新媒体环境特点.

可以看出,新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科技为纽带,其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信息不灵通的壁垒,消融了地域间、行政间、群体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在新媒体利用方面,有的企业可以不花或少花成本,成就企业发展;而有些企业却因曝光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深受重创。对文化企业来说,要运用新媒体实现品牌快速传播、促进企业创新发展,需要企业抓住机遇、创新理念,推出丰富的、优秀的文化产品。同时,也需要熟悉新媒体,了解新媒体的特点。

1.2.1 个性化信息的超时空传递.

在信息化媒体到来之前,文化只是囿于狭小圈子之内的一种生活方式,书籍和报纸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途径。电子媒介的兴起,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信息瞬间传递,使得信息以近乎光速传播,文化可以传向无限广阔的空间,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同时,免除了传统媒体的一些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或不能提供个性化内容,不同的文化交流变得平常。

1.2.2 信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

文化是影响人及社会行为发展的核心,文化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人与社会的存在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总和[5]。换句话说,对于企业文化而言,每一个企业内部个体的人,都是一个流动的文化元素。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传递文化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企业外的社会人群获得文化的范围越来越大,不同的文化跨越圈子、在世界范围内传递,全球各地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已经成为文化的基本存在方式。借助新媒体技术,文化才能传之久远,在无限广的地域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是传统媒体难以达到的境界。

1.2.3 强势文化主导现象.

新的传媒技术使文化传播无孔不入,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化传播必须借助于媒体介质的力量,介质的发达与否客观上决定了文化影响的强与弱。对于企业而言,寻找实力雄厚、综合能力强的文化传播企业,更容易成为文化主导者。

2 文化需求企业与文化传播企业供需双方发展现状.

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个文化组织,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竞争,也是隐含在企业形象展示、产品广告宣传及社会公关活动背后的文化的竞争。建设企业文化是持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而企业文化只有通过有效传播,才能实现对人精神塑造和行为指引的意义。企业文化传播方式迭加是一个无限制的扩大过程,在一定范围内,能使文化传播所产生的价值呈几何级增大,呈现质的倍增。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文化发展犹如双刃剑,使用得好可以事半功倍,使用不当也有可能让企业陷入困境。各企业在选择自己的“文化拍档”时,往往会寻找大型文化传播产业集团,看重它们的文化创造及媒体操控能力。而对于尚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的部分中国民营文化传播企业来说,想要在夹缝中生存,需要有自己的卖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文化传播公司在相关政策引导下,获得了较快发展,通过自身创意,抓住市场机遇,推出丰富的文化产品,在实现企业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积累了良好信誉和口碑,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2.1 需方:求贤若渴的现代企业觉醒.

2.1.1 以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快速、持续发展.

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持续发展,需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导向功能。企业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崇高目标激励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向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既定目标努力奋进;二是规范功能。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念,赋予企业团体和员工一定的价值观、作风、习俗和礼仪,使员工做出相应的行为规范,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三是凝聚功能。企业文化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为有效解决企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正确的准则,同时增强了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四是激励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人际交往环境,以及充分发挥员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完善的条件;五是辐射功能。企业文化具有向外部扩散、同化异质小文化、影响社会大文化的功能。毋庸置疑,企业文化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曾连续八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格力公司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之一是得益于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的企业理念和创新文化。

2.1.2 以文化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价值链管理.

国内企业对文化管理求贤若渴;国外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发展,同样以文化为核心主导公司运作管理。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价值链”的概念,他指出,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则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要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需要保持企业价值链在特定环节上的优势。企业文化促进核心竞争力提升,但能否真正发挥这个功能,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不断创新。企业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关键价值的产生区域,企业文化使得这些区域间形成严密的有机整体,通过创新文化的渗透,从而获得价值链关键环节上重要的核心竞争点,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苹果电脑公司(maC)是一家拥有众多电子科技产品的大型企业,公司从创立伊始就坚定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并始终遵循科技、环保、人性、智能、创新的经营文化理念。在《商业周刊》和波士顿咨询顾问集团(BCG)所推出的“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评比中,苹果公司继续领跑。苹果公司重视以人为本,产品的所有功能均以为人服务为前提,通过一系列创新符号的融合,从而做到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它的成功来自于创新的理念,通过其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价值。与此同时,苹果建立了一条不断增值的销售体系,通过独一无二的产品和品牌确立了绝对主导地位,影响着最终的利润分配格局。品牌的快速发展来自源源不绝的创新思维和非凡的服务能力,它带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独特的、极富个性的品牌[6]。

2.2 供方:文化企业诞生发展的时代使命.

2.2.1 寻找文化认同感和价值感.

企业文化实质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是企业运营的精神支柱。纵观全球,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找出合作企业内部员工的认同感,增强合作企业外在的价值感,是文化企业的使命所在。BBDo环球网络公司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广告公司,在全球共有323家分公司,遍布77个国家。BBDo公司最显著的优势在于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帮助合作伙伴提高企业价值感,从而获得对方的高度认同。他们的“3w”服务理念,无不指向对顾客有用、有效的创意作品。BBDo专注于优秀的创意,从而帮助客户建立伟大的品牌,并吸引关心创意工作的人们。他们将每一位客户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个人的特定需求来进行广告策略组合,以满足每位客户的特定需求。BBDo的董事长苏雄在谈到公司成功之道时,曾列举了这样一个事例,1986年BBDo进驻中国台湾,一开始并不被认同。BBDo台湾公司通过调研、分析后,找到了台湾地区的文化认同感,用媒体企划作为公司的开拓工具,获得了立足机会。随着台湾市场的日渐成熟,企业客户面对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BBDo也不断改变自己,寻求突破。经过与客户反复沟通与实地测评后,他们帮助客户梳理内部文化,找出企业和品牌发展的着力点,并将引进国外人才、整合本土与外来资源作为提升价值的突破点,最终BBDo台湾分公司在当地成功起步、发展。

2.2.2 以精细化服务与创新优势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型文化传播企业有雄厚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和优势,良好的环境使它们更易获得成功。而对于小型文化传播企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需要加强文化理性修炼,把追求文化理性与商业理性有机结合起来。武汉黄鹤楼漫天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起初是一家仅有四十几人的小型中文化传播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公司拥有三报三刊三网站等自有文化产品,并以其差异化的文化战略逐步向企业品牌化经营演变。该公司文化强调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邀请客户加入自己的项目组,一同对共同目标实施创新灵感碰撞,积极寻找客户“个性”,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漫天游公司变单一文化支持为多导向、多出口、全方位的服务集成,与客户紧密协作,对客户突出贴心服务。在企业文化和品牌传播引导上,利用新媒体便捷、点对点易传播的特点,扩大影响面。他们擅于与客户共同创新并创造完美结果,相对于其它文化传播企业的定制模式,他们不需要客户改变日常经营、宣传方式的不足,而是和客户共同寻找最富成效的解决方案,其精细化服务深受客户青睐,并由此与客户建立起信任关系。

3 国内文化企业发展趋势.

3.1 从分散“突击”到集中经营.

不少文化传播企业为了做大做强,盲目追求“多而全”,一味注重全面发展文化领域,这种心态在文化传播企业创业初期更为普遍。事实上,分散突击式的经营方式并不一定能给文化传播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和机会,反而可能因为业务范畴承载量的增加而浪费企业资源,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节奏。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传播企业是低市场准入限制和高竞争型的特殊行业,创意的品质和新颖程度往往成为决定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公司,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寻找并发展自身的特色,更容易获得成功。集中经营、形成文化集聚,是文化传播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文化集聚能产生“集聚效应”[7],它通过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集聚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对文化传播企业及创意成员施加一定压力,使其不断地改换思路、丰富设计灵感、提高创意质量,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竞争力。集中资源,针对特色进行企业管理和经营,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展文化创意,形成良性竞争,同时叠加的经营模式产生企业口碑的溢出效应,在增加业务机会、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展示企业实力等方面都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3.2 超细分的差异化服务.

我国地广人多,文化区域特征明显,要求文化传播企业对市场进行细分,提供差异化服务。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消费者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理性化。面对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传统的抽象产品和模糊的功能难以满足市场诉求,只有针对市场需求特点,通过市场细分,才能引导消费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需求更多地从物质类指标转向精神类指标,强调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诉求[8]。文化企业虽然不直接生产产品直面消费者,但同样需要注重企业客户产品的个性、提升其品味,通过理念创新,提供差异化营销思路,使企业客户品牌营销更具意义。

3.3 文化信息跨企业战略联盟.

对文化企业来说,传播行为本身即承载、渗透着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企业,在继承地方母体文化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其它文化渗透。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们相互拉近、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完全游离于世界文化之外,文化传播也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跨走向多维。信息革命带来的“地球村”效应,使全球范围内的组织越来越相似。成功的文化企业必须在把握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对对方文化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其所制定的发展策略才可能奏效。文化企业的赢利与合作前景,往往与对对方文化的把握程度直接相关。文化企业的客户已深深意识到文化联盟的重要性,其产品品牌的跨文化融会贯通了多元文化管理智慧,并由此建构起新的文化需求模式和范本。作为创意之源的文化企业,通过与不同地域、不同结构的文化企业结为战略联盟,不仅有利于扩大企业视野,使思维更开阔,也能获取更多的文化资源,学习更为丰富的传播手段,从而使企业客户塑造和文化传播更有感染力、亲和力、生命力。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以数字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日常主流的现代生活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文化传播的手段多样化,内涵也更为丰富。从供需双方的角度看,客户企业对文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而文化企业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开发和应用,通过媒体整合、文化创新、企业联盟和差异化服务等手段,为社会企业提供源源不绝的软文化动力。

参考文献:

[1]wiReDmaGaZine.wearetheweb[eB/oL].http://wired.com/wired/13.08/html.

[2]陈东升.传统媒体拿什么挑战微博[J].网络传播,2011(8):10-12.

[3]熊澄宇.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黄升民,丁俊杰.媒介经营与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5]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花景勇.设计管理:企业的产品识别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文化创新的体现篇2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文化驱动和传承;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2013)09-0101-05

科技型小微企业被视为经济发展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细胞”,中共十报告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如何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当前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最大难题在于融资,而笔者认为最大瓶颈仍是技术创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关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的地位。GrahamBeaver(2001),张保胜(2008),曹兴、陈琦、郭然等(2010),陈晓红、彭子晟、韩文强,王勇、程源、雷家骕(2010)认为,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成长的基本驱动力,处于绝对的核心与支配地位,技术创新能力对不同阶段的企业影响不同。

2.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李晓锋、夏来保(2007),张鹏(2008)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研发资金不足、人才储备和技术资源短缺、产权保护不力、科技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环境不优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

3.技术创新的现状。周雪梅(2004),黄志民、郭海燕(2010)立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梳理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4.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邱曼丽(2008),陈云、谭淳方、俞立(2012)根据其不同成长阶段的组织特征,提出了不同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

5.技术创新的策略。关于创新策略和政策的研究较多,主要包括提供可靠的融资渠道和财政支持、加速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风险机制、健全信息保障系统以及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观点。

上述系列研究虽然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但多数在传统技术创新观下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很少从人文技术创新观的角度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功能。

(二)关于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与传承

1.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的关系。Reilly(1997)、Buckler(1998)、Frohman(1998)和胡晓鹏(2006)认为,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具有强烈的互动性。

2.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的模式和路径。李垣、范诵、赵永彬(2005),刘元芳(2006),李艳芝、孟庆伟(2001),易显飞、李兆友、张扬(2009)认为,技术创新直接影响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并分析了其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和对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

3.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夏保华(2006),王睿、李兆友、吴伟(2008)认为,技术创新既是社会文化实践的积累,又是社会文化实践的创新。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注重探讨文化对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而较少涉及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与融合,忽视对文化通过技术创新传承的研究。

(三)关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1.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巨大作用。潘植华、李洪、张翔(2012)认为,能否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良好融合逐渐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

2.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路径和机制。朱峰(2011)国,雷舜东、熊源、袁神(2012)分析了文化和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具体的体制融合方法。

目前,很多研究者在论述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的问题时,往往倾向于以某一具体的特例为说明对象,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探究两者的关系和融合方式,没有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科技创新落后和文化创新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也没有探索我国的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基本模式和相关模型。

二、企业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与传承: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表现形式

(一)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作用机理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正加速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就是指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辩证统一、相互作用,以文化创新的科技化、科技创新的文化化促进融合发展。其作用机理表现为以下两点。

1.文化用理念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文化作用于科技创新主要表现为文化因素渗入创新文化之中,以意识形态影响科技创新,通过激发创新理念、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等手段,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保障科技创新顺利完成,促进科技进步(如图-1所示)。

(二)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的表现形式

1.宏观上,表现为社会文化与区域创新的高端协同。区域创新环境是提高区域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创新顺利完成不可或缺的动力,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文化环境是区域创新环境的核心,区域创新的成败和效率很大程度决定于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培养。这就要求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在区域发展层面上融合统一。因此,社会文化与区域创新的高端协同,是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在宏观上的表现形式,也体现着社会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一种相互驱动的辩证关系。

2.中观上,表现为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生态耦合。在产业层面上,表现为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生态耦合,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作用,提升公共文化事业科技服务能力,以基地为依托、项目为载体,优化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外部环,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上竞相发力。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生态耦合的突出典型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最能体现科技功能和依赖科技支撑的文化产业,是指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通过技术、创意等方式开发和产业化,从而着重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3.微观上,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和传承。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双轮驱动”。企业可以坚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发展战略,既能提升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又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微观上,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和传承。企业文化的驱动表现为通过培育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团队精神、人性化创新管理、市场营销理念促进技术创新价值的实现;企业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企业的文化精神、文化元素、文化品质通过创新成功后的新产品源远流长。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与传承的模式和路径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与传承的必然性

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和传承实践企业层面“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1.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文化性。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知识密集型的小型经济实体。它与传统的中小企业有一个根本的差异,就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产生和成长是一个始终伴随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文化息息相关。也就是说,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具有强烈的文化性。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文化性,将传统小微企业“企业是机器、市场是战场、管理是统治、激励靠威胁、工作是劳动”的高压成长模式,转变为“企业是人的集合体、市场是生态系统、管理是服务、激励来自于前景、工作也是娱乐”的生态成长模式。

2.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的文化性。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文化性决定了其管理的文化性,从柔性管理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文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通过企业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文化管理重视人和文化的作用,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全面显示出来。在方式上,文化管理侧重于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模式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culture或organizational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主要包括企业使命、企业形象、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价值观念和经营哲学。企业文化主要影响创新动机、创新人才、管理理念和营销理念,进一步驱动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其路径如图-3所示。

1.企业文化影响创新动机的具体表现。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使员工产生创新思维,敢于突破前人,敢于破除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超越自我,萌发生机活力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构想,进一步确定创新方向和创新目标,为企业技术创新顺利成功奠定思想基础(如图-4所示)。

2.企业文化影响创新人才的具体表现。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加强员工的责任感、赋予员工荣誉感、实现员工的成就感,增强员工的创新事业心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员工的技术创新能力(如图-5所示)。

3.企业文化影响管理理念的具体表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开放、创新、合作、人性化等管理理念融入管理制度,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增强管理的导向作用和整合作用,强化创新系统运作、R&D项目管理和科研人员管理,从而保障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完成(如图-6所示)。

4.企业文化影响营销理念的具体表现。将企业文化与营销融合,充分发挥由优秀企业文化产生的优秀企业形象的吸引力(包括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造型等),形成企业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形象代言作用、方向指引作用、凝聚作用和超越作用,把企业和企业产品介绍给社会公众,维护老用户对本企业品牌的忠诚,并不断吸纳新客户,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创新价值。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

1.文化元素的传承。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之一就是传承文化元素。这是物质层面的文化传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将文化元素注入技术创新的成果(新产品)中,然后经过广告设计和包装设计将文化元素彰显于消费者和全社会,使该文化元素得以传承(如图-7所示)。

2.文化品质的传承。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之二就是传承文化品质。这是制度层面的文化传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将文化理念浸入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考核指标、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等管理量标,传承涵盖精细化、人性化、柔性化的优秀管理文化品质(如图-8所示)。

3.文化精神的传承。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之三就是传承文化精神。这是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在技术创新顺利完成之后,通过不断积累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使正确的创新价值观、团结合作和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和谐的创新氛围等优良文化理念得以传承(如图-9所示)。

四、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和传承的运行策略

(一)建设创造性企业文化

可以说,绝大多数科技型小微企业正处于企业成长期或快速发展期。创造性企业文化的“积极、开放、合作、创新、热情”五大原则,有利于最大程度培育员工的创造性和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与传承。

1.培育创新价值观。创新价值观是创造性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培育创新价值观自然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建设创造性企业文化的中心工作。在创新性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创造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促使全体员工形成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意识、智慧才华、精神气质和心理性格。

2.建立创新激励办法和机制。科技型小微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创新激励办法和机制,制订创新奖管理办法,并成立创新奖评选小组,激励员工在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积极性。

3.培养协作品质。通过召开休闲茶话会和联谊活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组织跨部门虚拟团队等多种方式,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和完普沟通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合作;同时,培养员工“协作共赢,携手并进,共同发展,同创辉煌”的协作精神。

(二)完善现代化管理

1.管理人性化。人性化管理要求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推行人性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尊重全体人员尤其是科技人员。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实施感情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和文化管理,制定磋商性措施、激励性措施、竞争性措施和错位性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管理精细化。精细化管理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本质上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它是对企业战略及其目标加以分解细化和落实以及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管理过程,明确各自责任、重视过程管理、坚持制度管理、加强监督力量是它的实施准则。

3.管理柔性化。“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其管理核心在于: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偏好为经营导向、以虚拟实践社团作为创新的源泉、以激发灵感和洞察未来作为管理的最基本职能、以企业再造为手段、以网络式组织取代层级组织。

(三)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而言,人才乃是技术创新及其文化驱动与传承的支撑和保障,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企业文化专干。

文化创新的体现篇3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自强不息与永攀高峰的精神、“重人伦”思想对现代科技创新起到积极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中庸之道”、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又是与现代科技创新文化要求格格不入的。应通过机制建构与“文化形塑”,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科技创新是基于创新主体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而进行的一项合逻辑与合价值的实践活动。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它潜移默化地对科技创新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涉及到从观念、方法、价值等等各个方面。一方面,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促进性的,亦可能是消极的、阻碍性的。另一方面,脱离实际的文化背景进行科技创新,或对科技创新进行理解与评价,既是不可能亦是毫无意义的。本文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影响。本文所指“中国文化”指的是中国传统精神形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等;还近代以前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合一的文化体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是都是基于“重人伦”这一核心展开的。即“重人伦”这一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基本准则,进而影响到科技创新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重人伦”的思想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而言只有积极影响,而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可在“重人伦”思想那里找到根源。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有益于科技创新活动。这种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里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当代的科技创新,尤其是高科技创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各领域、各层级的科技创新主体共同协作完成。创新主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创新主体有着共同的目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是与当代科技创新的趋势相适应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自强不息,永攀高峰的精神。《易经》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代人观察到自然运行的规律,又将它作为激励人们的准则,即表现出“重人伦”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总是充满着困难与曲折,这在根本上是由科技创新主体的历史性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决定的,同时也说明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的复杂。因此,对于科技创新主体而言,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就尤为重要了。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重人伦”思想是与当代科技创新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相适应的。特别是在当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各种灾害日益引起人类的注意。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全球变暖等等问题都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而在本质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所倡导“重人伦”的思想同样要求科技创新主体要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重人伦”思想实际上是当代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

第四,教育功能是作为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基本功能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一贯重视教化作用,这亦反映了传统文化“重人伦”的一面。科技创新的教育功能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科学知识或强大的工具,还在于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而传统文化历来将伦理道德教育置于第一位。在某种程度上说,科技创新的目的就在于扩展人类的视野,提高人类认识能力,即开化人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通过教化科技创新主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求科技创新主体始终将开化、解放人类作为自己的目标。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亦包含这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虽然这些因素看似繁杂,但是仔细审视之下便会发现“政治本位”思想始终隐藏在这些因素的背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技创新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我们将看到这些因素与“政治本位”思想的内在联系。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传统文化中重官轻民的思想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而科技创新在在古代曾被认为是“奇技淫巧”。上述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容易导致将科技创新置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从而或有人根本不屑于从事科技创新事业,或有人将科技创新事业作为“做官”的进身之阶,无论如何,上述思想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是危害极大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一条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亦即指导规范古代官员言行的金科玉律),对于处理人伦关系,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科技创新总是一种对原有传统的反思、批判的行为。科技创新内在地具有冒险,激进的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的思想是与科技创新的精神相背离的。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亦是“政治本位”思想的延伸。中国传统上一贯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关系。在奉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环境里,科技创新主体日益滋生崇拜权威的思想,进而导致创新主体个人个性和创造性的泯灭。同时它还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公平竞争与进取。

三、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就“为何要扬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而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首先文化总是变动不居的。虽然文化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与历史时期,保持着宏观的稳定形态,但是从整个历史长河,以及微观层次上,都可以观察到文化总是处于流变之中。而科技创新又受到文化的根本性影响。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创新本身的历史性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始终处于一定文化情境中的创新主体规定者科技创新事业。锁业科学认识与科技创新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总是与文化紧密相关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包含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因素。譬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等等。但同时亦包含着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如政治本位,遵循守旧等方面。因此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科技创新之要求,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也是文化实现自我否定、不断演进、辨证发展的体现。

其次,要构建合理的与文化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机制。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的构建性力量,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知识或能够让人类移山填海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既包括科技本身的系统化样式,还包括相应的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机制包含两个基本维度,即组织和制度。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发生在17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下,17世纪英国成为了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对科学技术发生兴趣。但是对科技感兴趣只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条件之一。而近代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标志就是以格雷山姆学院为代表的新型大学的诞生以及英国皇家学会的建立。英国皇家学会的诞生,其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官方认可的科技创新组织。这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认可,另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一个有共同目标并遵守一定规范的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在法国,科技创新的体制化进一步确立了,其标志便是法国科学院的建立。在19世纪,科技创新体制化在德国最终完成,其标志是1826年于吉森大学建立的现代化学实验室。从上述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大学的出现、科学学会的建立以及实验室制度的建立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基本表现。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组织也越来越丰富。

科技创新机制的制度维度指的是相应的科技政策与法规。这其中又包括课题申请机制,评议机制,奖励机制等等。各国通过科技政策与法规实现着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宏观管理,引导,激励着本国的科技创新。

在19世纪中叶,德国的产品以低质、仿冒闻名。而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德国的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当时德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入,一些有识之士倡导成立了国立研究所。因此帝国物理研究所(ptR),德国威廉皇室学会(KwG)等各类研究所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在德国政府缺乏资金支持科技发展的情况下,一批银行家、科学家等则成立相应的基金会。而现在,遍及德国的各类基金会已经成为资助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第三,现行的匿名评议制度,其雏形亦是在德国形成。近年来,德国通过产权制度、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以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激励科技创新活动。并且在科技奖励方面,德国洪堡基金会与联邦科研部联合设立的两项科研奖——沃尔夫冈-保尔奖和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奖以高额的奖金吸引着国内外的科技创新主体来到德国,投身于科技创新事业。有次可见,科技创新机制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再次,改革应试教育,倡导创新思维,提供有利于现代科技创新的良好教育基础。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与前提。从创新主体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810年,威廉-洪堡等人倡导建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倡导教学自由,教育与研究相结合,且这一理念很快成为欧洲新型大学共同的理念。一定程度上说,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就是从柏林大学开始的。可见大学的功能之一就是进行研究,生产知识。另一方面,从上面的例子同样可以看到,大学的另外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教育。因此大学还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

在当代,应试教育已然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基于知识的教育是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相背离的。当代科技呈现出的一个基本态势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这一态势亦解释了当下知识爆炸的现象。在当代一个人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所有的知识都所有掌握。因此,倡导科技创新就必然要求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

对应试教育的改革,首先在于改变教育观念,即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转向实际上标识的是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向。在英文中,导师被称为“consultant”或“instructor”,前者还有“咨询师”之意,而后者则还有“指导者”之意。这表明,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教师不再以“教授者”的身份高高自上,而倾向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讨论。

教师与学生的这种身份转变,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权威。它鼓励人们提出“异见”,挑战权威,而科技技术史的发展也表明许多科技创新就来自于这些“异见”,无论这些“异见”在最初提出之时有多么幼稚或离经叛道。由此可见,倡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实质上是倡导创新思维,倡导创新思维是改革应试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文化创新的体现篇4

一、深刻认识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的重大意义

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目标,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进文化创新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迫切需要。先进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推进文化创新是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长期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文化,在吸收世界有益文化成果的同时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始终保持我国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实践证明,文化创新是我国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鲜明特色,是先进文化发展前进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正经历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使先进文化充分反映时代进步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思想文化变动中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推进文化创新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迫切需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文化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些方面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谈不上建设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文化创新是其他方面创新的重要条件,其他方面的创新无不渗透着文化创新,体现着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于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队伍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所有创新所不可缺少的。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才能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勇于创新的精神,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利的文化氛围。

(三)推进文化创新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迫切需要。推进文化创新,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社会越发展,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要求越迫切。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迫切要求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体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迫切要求培育起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相适应的文化生产力和影响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根本的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就是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产业格局,创新市场体系,创新市场主体的过程。可以说,只有坚持文化创新,才能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四)推进文化创新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创造源泉,蕴藏着高昂的文化创造热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是激发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创新是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只有在文化创新中才能表现出来、展示出来。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只有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新的文化形态,才能反映出人民群众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实践,停滞的文化反映不出人民群众新的实践、新的风貌。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要靠一种创新氛围来激发。只有通过推动文化创新,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推进文化创新的积极性,才能把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最充分地激发出来,使文化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使文化创新成果充分涌流。

(五)推进文化创新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层次越来越丰富,对文化产品内容和形式的要求越来越多样,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无论是古代作品还是现代作品,都要求以新的内涵来提升、新的形式来表现、新的手段来传播。人们迅速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需求,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大动力,同时也对文化创新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创作和推出大批内容生动健康、形式新颖多样、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创新之路

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文化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和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文化创新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文化创新的各个环节,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领文化创新,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解决文化创新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文化创新的理论基础,成为引领文化创新的行动指南。

(二)文化创新必须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文化创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注重反映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创造,充分吸收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新经验,使文化创新更加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丰富生动、不断发展的,推进文化创新就必须跟上实践的步伐,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深刻体验社会前进的准确信号,注重从实践中汲取灵感,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新要求。

(三)文化创新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服务人民作为根本的检验标准。一切先进文化,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推进文化创新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创新目的也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要把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价值目标,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创新成果的标准和尺度。要坚持文化创新为了人民,文化创新依靠人民,文化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使文化创新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四)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针,也是推进文化创新的基本遵循。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氛围,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百花争艳的局面;没有解放思想、民主和谐的创新环境,就难以形成繁荣兴旺、名家辈出的学术土壤。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要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在艺术创作上要提倡题材、样式和风格的多样发展,在学术理论上要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不同学派之间、不同观点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要坚持社会责任与创作自由的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努力形成多出文化精品、多出创新人才的生动局面。

(五)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先进文化的发展,从来都是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深厚根基。要深刻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注重从祖国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要善于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长处,充分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精华,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发展。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文化观念的侵蚀。

三、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新作出了部署。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焕发创新激情、开拓创新思路,推动文化创新达到新水平。

(一)大力推进文化观念创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不更新,就不会有创新的精神、创新的自觉、创新的行动,就难以实现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推进文化观念创新,要准确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全面领会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发展目的的认识。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转变观念贯穿于文化创新的全过程,不断强化实践探索意识、改革创新意识,以创新的观念认识新的情况,以创新的思路解决新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新的深入开展。

(二)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带有根本性、长期性,是推进文化创新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大对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一是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特别要加强基层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二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三是要加快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局面,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四是要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探索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五是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制。六是要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是文化发展的根本。要通过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创新,使我国文化产品更加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讴歌火热的现实生活。要通过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创新,使我国文化产品更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反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充分反映革命文化的优秀传统,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通过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创新,使我国文化产品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充分展现时代风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紧跟时代的步伐。总之,要通过推进文化内容创新,不断创造出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造出站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历史检验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思想上的启迪、身心上的愉悦、审美上的享受。党的十七大特别提出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四)大力推进文化形式创新。一定的文化形式是任何一种文化生存、传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文化创新不仅需要内容创新,而且需要在形式和手段上不断创新。只有既生产“阳春白雪”,又生产“下里巴人”,才能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人们的文化需求。要在发扬光大我国丰富的文化品种的基础上,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催生新的文化品种。要大力推进方式方法创新,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总结群众的丰富创造,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的有益经验,广泛进行实践探索,不断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新形式,不断创造社会广泛接受的文化新方法。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力推动现代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改进和提高文化表现形式。要积极推动不同文化门类相互学习,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相互借鉴,促进各种文化形式的共同发展。

文化创新的体现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文化创新

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文化创新”的概念,并指出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借鉴和发展。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才能使文化充满创造活力,生生不息。文化创新也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创新,从来不能脱离具体时空抽象地进行文化创新。我国当前的文化创新有其特殊的语境,在拥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奠基下、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又进行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历史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化三大主流文化领域共同存在和发展,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争议与问题。

从文化创新本身就是一场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活动这一角度来看,文化创新是指在创新主体对创新理念的认同和倡导下,坚持时代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原则,运用符合事物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工具和手段,对文化内容、文化模式、文化体制等一切文化范式进行新的建构、重铸和转型,最终实现对文化、社会乃至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文化创新过程中体现了理论思维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具体而言,文化创新是一场创新活动,这一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两个方面。这里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为文化创新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方法原则等一系列理论思维;“实践活动”则是文化创新的营养来源,在各个领域的社会实践中,才能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的进行。

从文化创新的发展机理来看,实现文化创新,要经过文化问题、文化自省、文化反思,形成文化自觉。在当前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三大文化各领。将这三大文化综合划分成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以辨别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为前提,加以选择地继承、借鉴、发展,这同样也是一场文化创新。在这三大文化领域中,要有针对性地发挥各自的文化作用,实现理论思维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同时,在文化的传承、借鉴和发展又重点突出和体现了文化创新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

一、继承中创新:体现文化创新的民族特色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仅要“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还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这就是说,文化创新首要的就是使文化在流传中实现“继承创新”。

(一)本土文化的创新

继承中国文化的“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一提起“传统”,多数人首先考虑到的是几千年来的“国学”,即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文化。有学者提出“老传统”、“新传统”的说法,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文化为‘老传统’,马克思主义则为‘新传统’”。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经过中国人民的认识、选择并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后,就已经融入中国文化中,成为所谓的“新传统”,在这个意义上,“继承”重点是指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他们共同构成“本土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继承创新主要表现为在原有思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需要、发展需要、时代需要,进一步拓展、补充、丰富和完善,并将新的理论具体的运用普及到社会过程中。宋明理学的创新则是在综合了几种其他思想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成果。重点还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具体化,这些都是文化成果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时代的发展,普及到社会过程中,是走向实践的创新。

(二)打牢文化底气,牢固创新根基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基。在理论上加深认识,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本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关键。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面对文化呈现的多元态势,由于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不知孰适孰舍加以选择,文化创新不是挥刀断绝绵延的文化血脉,而是以“固本”为基础的“开新”。

首先,在态度上重视。对自己的民族优秀文化,既要有着一种坚定的自豪,给予必要的尊重和重视,又要放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宏观格局中来考察,既不夜郎自大、孤芳自赏,又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其次,在现实中理解。文化是伴随着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过滤而积淀下来的,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理解,除文字研究外,应放置于当时的社会去考虑。只有尊重本土文化、理解本土文化,才能打牢我们自身文化的底气,进而牢固文化创新的根基。在继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基础上,打牢文化底气,牢固创新的根基,继承与创新并不是矛盾的,继承是创新内在规律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文化创新正是在本土文化沃土之上的继承和发展,本土文化又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其发展和成熟无不和中国的历史发展紧密相关,经过许多代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积累修正和补充完善,深刻地体现了文化创新在继承本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

二、借鉴中创新:体现文化创新的世界特色

随着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文化创新不是不加鉴别的齐头并进,而是在国家的文化政策导向之下的差别化发展,这就意味着要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世界形势,汲取不同国家文化的先进、合理的成分,体现文化创新的世界特色。

(一)外来文化的创新

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也就是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内在规律和必须遵循的原则。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种文化间的碰撞交融,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局面,文化创新只有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甚至冲突中吸收、借鉴其有益养分,才有可能实现文化繁荣。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属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但马克思主义文化实质还是一种外来文化,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和西方历史文化,在进行文化创新过程中,同样要得到重视。

对西方历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借鉴创新主要表现为摹仿、借鉴已有的外来文化资源和典范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活动,综合融会成符合自身国家国情和发展现状的新的文化成果。在这里,对西方历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借鉴创新又有质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对两者的政治立场上。对西方历史文化,我们要吸收借鉴的同时,要保持清醒的民族意识,清楚西方文化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而产生的,虽有许多文化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在借鉴中要保持鲜明正确的政治立场。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使我们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因此,在对外来文化的创新上,一定要端正立场态度,在此基础上有区别地创新。

(二)正确面对差异,增强创新活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对待外来文化上,文化差异是必然存在的。这也就难以避免地产生文化冲突。如何在面对差异,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为自身文化增加新鲜血液,增强创新活力,是实现外来文化创新的重点。

首先,要正确地承认和理解文化差异。并在此前提下尽量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对于无法避免的文化冲突,正确的态度就是承认它,通过文化对话的方式解决文化差异,并思考化解文化冲突的办法。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中寻求文化融合的方式和方法,促进自我文化的发展。其次,在正确“度”的前提下创新,不断输入促进文化创新的新鲜血液。在对待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态度上,要有正确的“度”,不能过度的全盘接受,不加选择地一味仿效西方文化行为,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也不能盲目地全盘否定,应予以有选择地借鉴,有区别地对待。文化创新的民族特色和世界特色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发展本土文化并不意味着拒斥外来文化,借鉴外来文化也不意味着摒弃本土文化。在借鉴中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彰显文化创新的民族特色的前提下,体现文化创新的世界特色。

三、发展中创新:体现文化创新的时代特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三大文化领域的交锋中,实现继承、借鉴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同时又要在发展中实现继承和借鉴。所以,这里的“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发展。要在社会发展中促进三大文化领域的结合,同时又要促进社会发展。二是指发展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要不断发展“中、西、马”三大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提出本身就是一场文化创新。它是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创新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主要是在既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发现各种思想观点或艺术形式等文化成果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将其有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诞生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同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继承、借鉴和发展中创新融合而成的,是先进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剖析文化两面,升级创新高度

对文化的创新,不应定格于现时现地现状进行静态的观察分析,而应以发展的、联系的审视目光分别从正面与反面、时间与空间维度做出全面深入的分析与判断,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

首先,从正面与反面认识文化。任何文化在不同方面都具有正反两面性,也就是同时具有精华和糟粕。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文化的价值不同,进而文化创新的方式也不同。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文化和文化创新,不能执念于一种方式,在学术研究中反对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和虚无主义。其次,从时间与空间认识文化。在时间维度上回溯文化历程,审视文化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过去和现在展望未来,对自身文化积淀做出正确的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从中增强文化自信,强化文化创新。在空间维度上拓展文化认知事业,在面向文化多元的发展特征中,在不同范围的视角反观自身文化,认清对自身文化的定位,找准文化创新的方向,强化其推动力。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实现创新,这种创新是一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坚持和发展。

文化创新的最直接的成果则是经济发展。任何文化产品,不论形式和内容如何出新、丰富,最终都要有益于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产生必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在实践中检验创新,用经济事实反映直接成果。文化不能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幻想层面,最终要通过创新而转换成老百姓喜闻乐、易于接受的,符合中国实际的载体和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历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三大文化领域的继承、借鉴和发展中,充分体现了文化创新的民族特色、世界特色以及时代特色,并不断地进行着实践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2.

[2]霍福广.中美创新机制比较研究:兼论粤港澳地区完善创新机制的对策[m].人民出版社,2004.

[3]汤一介.传承文化命脉推动文化创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m].中国哲学史,2012(4).

[4]李春华.有关文化创新的几个问题[J].理论探索,2011(3).

[5]李修松.大力推进国家文化创新[J].探索与争鸣,2013(12).

文化创新的体现篇6

1创新文化理论渊源

1.1创新系统理论

19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弗里曼对日本进行分析,把创新系统看做是由公共和私有机构组成的文化体系网络系统,该文化体系中各个行为主体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知识和技术,使一国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绩效。在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位于该系统中心的是企业、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方式以及企业用以获得外部知识的渠道,这些知识源可能是其他企业、公共和私营研究所、大学或技术转移机构。

相对应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国内特定区域的创新问题,指的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机构和组织、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其研究主要侧重对“系统”内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等进行综合研究。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发展下,区域创新系统正在成为创新系统研究的热点,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中观层面强调以形成优势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并且具有区内创新资源流动性好的优势,因此,区域创新文化体系成为决定特定区域经济发展效益的深层因素。

1.2创新文化

建构创新文化体系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科技创新的目的,通过各种方式包括产业集聚、科技园或创业园等形成具有环境友好型技术且效益最优、环保节能型的循环经济体系。比如有关学者提出建立创意园、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以建设创意城市以至创新型国家。创新文化的中心价值和核心概念就是“创新”。有学者认为创新文化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去创新的文化。它不仅涉及制度层面和物化形式层面,更重要的是涉及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也有学者认为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包括观念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有的指出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这是一种外在于创新实践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二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创新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对于创新文化来说,不仅要以科学的实证性和逻辑性为基础,而且以科学的思想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为主导,也就是要从内部和外部为科学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去进行科技创新。

2海西建设需要创新文化

2.1共同的难题

科技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本质上是科学理论走在技术和生产前面,为技术和生产提供各种可能的途径。同时科学进步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层互动所产生的新的启示和理念,已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1.1风险负荷。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工具,成为学术界分析导致现代社会风险增长的原因时的重要风险源。风险社会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都可能在微小的不确定因素干扰下引发重大事件。人类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诸如水、能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既是重大科技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乃至社会问题。虽然全球经济危机进入缓和趋势,但是隐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使人类进入了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后危机时代。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科技能力范围。它要求我们按照新的原则组织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科技进步需要革命性的观念变革。

2.1.2科学技术对人的冲击。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人类的许多智慧和能力在丢失。正如马尔库塞等人说的那样,科学技术大发展,也意味着统治人的手段的发展。人们成为科学技术的支配物和监视对象,人越来越面具化、符号化,任何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间接和隔膜。科学技术对人性和价值的冲击还表现为它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危机和极大隐患。其中最大的危机就是军事技术的发展。

2.2科技创新

2.2.1科技创新的要素。科技创新必须具备四个要素,即风险资本、基础设施、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有利于活跃思想的文化氛围。基础科学的新突破、市场新需求的刺激都是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来源,市场新需求在科技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相互激荡中尤为明显。同时新工艺、新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实际应用和市场营销中的实际成功是创新技术完成的过程步骤,这些都需要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闽南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海洋文化,具有冒险、不断探索和破旧立新等特征,这是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新文化体系的重要保证。

2.2.2科学精神。科学作为一项重要的认识活动,科学强调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和不断奋斗的精神,体现着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科学精神,具体包括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大胆创新和严谨求实的精神等等。另外,科学家的科学行动中也应该渗透人文价值,培养一批在科学观上具有一定人文科学基础的科研人员,是海西经济区创新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创新文化体系的构建,需要福建各高校倡导创业创新教育、科研机构注重创新精神、以及对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3文化“软实力”

2.3.1文化驱动力。创新文化在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活动之魂,是其理念先导与文化支撑,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具体而言,创新文化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贡献力的前提,是从制度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是从环境角度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

2.3.2直接经济效益。文化创意产业本身是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产业优化升级生产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的策动力,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途径之一。发展创意产业是化解资源、环境资本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知名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以及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文化产业群的规模发展,能够给海西经济建设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3发展海西创新文化的建议

3.1需要新的世界观

构建创新文化体系,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将人本身看做是目的,让科研人员或创造者自觉地将科技创新同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价值联系在一起,使创新主体能够在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中合作与竞争。世界观的改变,即技术观的改变,在过去,人与自然相互对抗,人征服自然。现在是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的过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是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的统一体。这里的自然界,已经是人化的自然,它为人的生活、人的本质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也为人的科学提供了基础。这个基础的本质是感性的。他认为,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这里的感性是指感性活动,即工业和生产实践,是自然与人的内在统一的基础。同时,只有通过实践,人与自然的统一才能现实地、历史地完成。

3.2需要新的科学观

创新文化呼吁新的更加全面的科学观,克服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片面性,这样才能真正地深化创新文化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事实上,科学对于社会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是双重的:既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又有文化和精神方面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反过来,社会给予科学的推动力也是双重的:既有来自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推动力也有来自文化和精神方面的推动力。以科学的文化性和精神性为先导,有利于促进科学与社会之间在经济和技术层面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实现人文精神在科学观中的体现。传统科学观存在两种忽视人文价值倾向,包括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功利主义科学观不仅抹杀科学的内在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对科学的外在的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也做了极为片面的理解。它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仅仅锁定在技术和经济层面,而看不到二者之间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深刻联系。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偏颇就在于,它只强调科学与社会之间在技术和经济层面的互动关系,而抹杀了科学与社会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互动关系,导致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过于功利化、肤浅化和平庸化,从而使科学与社会都缺失一种来自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巨大资源和推动力。

3.3需要新的技术观

创新文化建设需要树立一种新的技术观,需要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强调“人文关怀”,即将人文关怀渗透入具体技术的开发过程和投入生产过程。这样的技术观,需要颠覆传统的科学技术的价值中立,需要科技人员做技术后果的预想,需要对正确的和错误的技术进行“扬弃”,在这种扬弃的基础上获得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新的技术观具有人文关怀的技术,在某种层面上来讲就是环境友好型技术或这种技术在生成过程中是通过人的智慧、才智特别是一种特定的思维习惯或更广义上的区域文化特质,理性层面的技术研发程序或实验而形成的创新技术。

4结论

创新文化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所贯穿并渗透到所有领域和所有行业的全局性的文化,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海西创新文化体系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包含了全新的世界观、科学观和具有人文关怀的技术观,其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从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和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充分构建。

参考文献:

[1]费多益.科学价值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1-7.

[3]邱成利,魏际刚.论构建区域创新文化环境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3,(5):25-28.

[4]孟建伟.创新文化与科学观的转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17-23.

文化创新的体现篇7

关键词: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构建

作者简介:高振发(1962-),男,吉林延边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年度重点自筹课题“职业教育新常态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跟踪调查研究――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为例”(编号:B-b/2015/03/085),主持人:高振发;2014年度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院校科研基金项目“高职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编号:K2014337),主持人:周大农;常州大学高职研究院2016年度立项课题“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视角”(编号:CDGZ2016029),主持人:张保伟。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6-0043-05

近年来,创新创业是我国研究的热点,创新创业文化乃是支撑和引领创新创业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经外文数据库文献查询研究发现:就一个国家而言,美国是创新创业被公认为最成功的国家,无论是发达的教育、先进的科技还是大量的创新创业成就。研究表明,美国创新创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源于他们有开放、自由的文化。就一个民族而言,犹太民族是创新创业界被公认为最成功的民族,无论是诺贝尔奖获得数量,还是在世界其他奖项中,犹太人获奖者比例非常高。研究表明,犹太人创新创业成就突出的主要原因源于他们迁徙、流浪的生活方式为背景的多样性文化,它是创新创业的源泉。就一个学校而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创新创业典范,学院科学家的多项研究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无人取代。研究表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卓越成就源于它创新的文化教育[1]。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笔者检索到2003-2016年有关创新创业文化的文章67篇。由此可见,我国创新创业文化研究还非常年轻,主要始于2012年;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从不同视角看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不同学校创新创业文化研究以及创新创业文化功能的分析等。常州高职园区是近十年常州市政府重点建设的园区,如何利用好有效的空间距离、共同的教育资源、团队的集体力量等搞好高职园区的创新创业文化,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纵观国内外文献,较少有以高职园区作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对象。本文以常州高职园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创新创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及方法路径。

一、创新创业文化及其构建的重要性

(一)创新创业文化概念及其构成

1.何谓文化。“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中西方对文化一词的来源解释不同,但一致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对文化的解释,首推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他指出:“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2]现代西方学者普遍接受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科拉克洪的观点,他们在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化定义后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性的定义,即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文化要素主要包括精神要素、语言和符号、规范体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物质产品。文化的一般特征:①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③文化是共有的。④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3]。笔者认为,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综合体,它凝结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的方式,以知识、艺术、信仰、道德、法律、风俗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2.何谓创业文化。创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渗透于整个社会的每一处角落。创业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创业文化内涵主要包括开拓、冒险和创新,即鼓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具有开拓向上的勇气和激情,直面和容许失败,拥有和弘扬团队精神,注重学习培训,把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精神与创业精神相融合,通过知识和创业价值的发掘来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经济的腾飞[4]。笔者参考杨先举将企业文化结构分为内层文化、幔层文化和表层文化三层次的认知分析,将创业文化看作是由价值观、组织制度与标志品牌三个部分组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创业文化主要包括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流动偏好三方面内容。

3.何谓创新创业文化。创新是创业文化的灵魂,它是一个社会性的、地域性的、嵌入的互动过程。熊彼特所讲的“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未有过的有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5]。吴刚等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是高校师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所产生的一切信念、思想、价值、物质等成果的总和,它是以创新创业为主导价值观,其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等要素均有利于创新创业行为的文化;是一种激发创新意识、崇尚创新精神、鼓励创新活动、促进创新发展的文化生态[6]。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要素包括创新的价值追求、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传统风气、创新的心理氛围、创新的制度保证和创新的物质支撑等。陈向军指出创新创业文化最初由熊彼特提出,创新创业文化是个人价值观念、管理技能、经验和行为的组合体,主要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个方面,具有激励、导向、凝聚和协调四个功能[7]。

(二)创新创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是国家转型期的需要,是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新常态的创建期,需要创新创业来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处在“三期叠加”“去四化”的经济特殊期,要将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向中高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急需创新创业来加速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8]。中国处在新旧动力转换期,要保持中国经济稳定持续的高速增长,就必须特别鼓励创新创业,以创新供给促进需求的扩张;必须特别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及其活动,因为它能给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它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首当其冲需要实施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2013年以来,国家有关创新创业文件已有20多份,其中专门针对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文件就有5份。可见,党中央和国务院极其重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文化的构建,它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推手。在国家各类创新创业文件的倡导下,各地高校纷纷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创业的成果和杰出案例层出不穷。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急需创新创业的文化土壤和生态系统,这就需要在高校植根新时代的创业精神,营造公平、减政、诚信的环境,不断创新创业制度和规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颠覆我国传统型人才培养的旧模式,从文化培育先行,鼓励学生树立敢于实践、宽容失败的心态。

二、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独立于专业文化教育之外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学科知识基础之上的融合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在内的综合性教育[9]。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特征主要表现为,重创业技能实践轻创业素质的培养。现如今,常州高职园区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普遍模式是设立创业部专管学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例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由市场部分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各系部选派辅导员负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讲授和创新创业大赛选拔与辅导,专业教师完全不懂创新创业教育,辅导员老师完全不懂专业,使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了专业文化教育的根基。创新创业教育往往单纯表现为由一两门创业课程、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基地三种基本形式构成,与专业学科教育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的分离,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以专业学科教育为基础的教育宗旨。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与专业文化教育相融合,而且还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展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地域性。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教育的地域性,即由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和它赖以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常州经济背景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系统,从而使创新创业打上了区域经济特色和时代文化的烙印。

(二)高职园区缺乏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整体营造

当下,高校创新创业活动普遍存在“三无”现象,即学生无创新创业意识、校园无创新创业环境和学校无创新创业制度。创新创业实践的形式远远大于内容,大学校园严重缺乏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对创新创业政策支持程度不了解,学校相关创新创业制度还很不完善。据笔者对常州高职园区五所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调查,发现98%的学生对创业表示不感兴趣,有的是来自家庭的经济原因,有的是来自自身的怕失败原因,甚至有些学生从未想过要创新创业,认为找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是其最重要的努力目标。可见,常州高职园区各高校还未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尤其是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目的和意义还认识不清。笔者深入访谈常州高职园区各高校创新创业部门负责人,在谈及创新创业制度建立方面,他们均回答还是在探索和研究之中;在问及学生对贵校创新创业的优惠支持政策时,无人知晓。

(三)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不够

常州高职园区五所学校在国家和地方创新创业政策的指导下,为努力做出各自的特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发展目标、活动开展与管理等方面做出一些成绩。然而,五所学校很少在一起交流创新创业服务与管理方面内容,更是难以见到能共享创新创业的新政策、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以及共同管理的方案等。据调查,常州高职园区五所学校在创新创业文化资源建设上,缺少常州科教城的统筹领导和统一规范,各高校处于自行实践与探索中,且各自进度不一致、要求不统一,不能很好地实现创新创业文化资源的共建目标。常州高职园区不能共同制定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规则、制度和实施方案等,也就难以突出创新创业文化资源共享的特色。

三、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对策

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内在联系非常紧密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10]。该体系中各类文化内容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共同辅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从精神层面上,构建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的观念文化

创新创业的观念文化是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核心,主要指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指导实践活动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个人的观念意识,突出表现为创新创业主体的思想态度、人生境界和奋斗目标。创新创业的观念文化是创新创业活动的风向标,它主宰着创新创业主体活动实践与否,它决定着创新创业活动主体能力的发挥程度。创新创业的观念文化是常州高职园区各大高校创业者的灵魂,学生一旦接受、认可并树立起创新创业观念,便会多方关注创新创业动态,寻找创新创业的灵感,寻求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从而极尽所能去实现个人创新创业的理想。

据笔者对常州高职园区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主要问题在于没有接受过创新创业相关的观念教育,还没有树立起创新创业的观念。人的观念意识并非与生俱来的,它的形成需要后天的家庭熏陶和学校教育来培养。就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观念,树立创新创业的目标,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学校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专题或者课程的开设,邀请校外专职优秀教师授课或者选择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创新创业专业教育师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信心。二是聘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面对面定期座谈,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创业没有想象的那么高远,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并从中帮助学生树立宽容失败的观念,懂得失败的背后就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了一步。三是呼吁学生家庭和身边主要人物的支持,创新创业文化普及不能忽视创新创业者的家人和主要支持者的观念意识和心态的养成,在许可的情况下与创新创业者家人保持联系,形成统一的观念与态度。四是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知识竞赛,通过竞赛促使学生不断加深对创新创业活动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观念,正所谓“知之深,爱之切”。五是大范围大幅度表彰创新创业活动先进工作者,使学生看到身边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与成功人士零距离接触,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理念。六是组织学生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走访,让学生亲眼目睹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的全过程,从而消除内心的顾虑,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饱满热情。

(二)从制度层面上,构建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创新创业文化构建的基础和保障,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激发创新创业主体的主动性,营造创新创业活动的良好环境,保障创新创业者的权益[11]。制度文化是观念文化的物化形式,创新创业者的观念文化需要通过制度文化来体现、加固。制度文化不仅是规范创新创业活动的形式,而且是保障创业活动持久创新的基础。

根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结合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基地建设、效果评价等来不断改进并完善创新创业活动的制度文化。就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常州高校各专业负责人可研读国家有关创新创业的文件,根据人才需求市场调研,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质量的毕业生。就课程设置而言,可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在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训实践课程中融合创新创业内容的安排,实现专业学科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的完美结合。就教学方法而言,需要根据设置课程的性质,选择理论和实践性课程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既要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要在严肃认真的课堂氛围中增长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就师资培养而言,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有扎实专业背景的教师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中来,需要鼓励专业教师冲破传统观念和学科专业的壁垒,学校可根据创新创业师资的实际困难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就基地建设而言,常州高职园区五所高校均有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可考虑联合利用各学校的实践基地打造自身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基地,相互取长补短,促进交流,共同成长。就效果评价而言,常州高职园区五所高校可借鉴周边城市高职园区以及我国创新创业建设成绩突出的高职园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也可以参考成功创业企业案例,联合制定高于当下创新创业水平的又可以实现的创新创业效果评价指标,促进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效果整体升级。

(三)从环境层面,构建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的环境文化

常州高职园区是本区域内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创新创业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渗透在校园的建筑、校训、标语、活动等多方面,它们处处蕴含着创新创业的精神、理念和观念,散布在校园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不经意间便能感受到创新创业文化的氛围,无需刻意[12]。

常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创新创业文化先行,高职园区和科教城可联合开展一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活动,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身边创新创业文化的存在,让学生能自然地对创新创业文化产生兴趣,让学生能轻松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去。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环境文化的构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开展实践。第一,利用学校的校训开展延伸活动。例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可围绕“知行并进”的校训,开展校训内涵解读评选,设计组织校训与创新创业活动关系的辩论会等,让创新创业文化渗透到校园内每一个活动中去,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仅是领悟校训的含义,还能在实践中予以践行。第二,搭建创新创业专题网站平台。常州高职园区五所学校均有各自的创新创业专题网站,本着“资源节约”的原则,聘请专业团队集中打造一个综合性创新创业服务网站,以供常州高职园区全体师生以及对外的企业和潜在客户使用,在线下和线上联合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制度和规范等,亦可实现创立常州高职园区自己的品牌。第三,联合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常州高职园区可利用科教城资源,全力推动实现创新创业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定期在科教城和高职园区任一所学校开展创新创业专题讲座,联合开展创新创业大赛,联合走访创新创业基地等,以实现创新创业文化的多途径有效传播的目的。

鉴于我国各级政府对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在我国也是势在必行。缺少了文化的创新创业活动,犹如失去了灵魂一般。常州高职园区作为常州高校的集中地,其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比独立学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更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因此,笔者选择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为研究对象,在以往文献研究中还不多见。鉴于笔者水平有限,仅是对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病理和文化的构建对策作了简单的分析,希望后续对创新创业文化构建情况有定量的研究以及在创新创业文化构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秦虹,张武升.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基础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16(1):80-85.

[2][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

[3][6]吴刚,陈桂香.文化哲学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4(32):112-114.

[4]王莹,徐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6(2):39-41.

[5]约瑟夫・熊彼德.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7][10]陈向军,陈金波.创新创业文化及其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5(9):75-77.

[8]杨伶,张勇.从就业到创新创业:重塑高校专业教育文化[J].江苏高教,2013(4):93-94.

[9]徐蒙蒙,崔跃武.大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机制探析―――以淮南矿业集团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33):22-23.

文化创新的体现篇8

摘要:公共图书馆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

>>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图书馆服务创新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路径试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创新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研究创新机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改革创新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路径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步伐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综述浅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试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服务方式的创新路径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阈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以文化产业创新改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模式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王占请.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7):16-18.

[3]胡东平.实践文化强国战略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93-96.

[4]钟刚毅,程孝良,李勇.公共图书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5):78-81.

[5]郭桂英.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创新与发展[J].河北科技图苑,2008(5):61-63.

文化创新的体现篇9

1、文化产业科技融合度低文化产业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与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科技的改革不仅推动着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当前,以网络信息和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文化创新丰富、竞争力强的新兴文化产业,就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在不断强劲的政策推动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动漫游戏、电子出版、数字媒体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数字文化产业相继兴起,并逐渐起到了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但与传统文化产业相比,我国的数字文化产业比重偏低,而且缺乏科技创新的竞争力。以美国好莱坞的影片与我国商业影片对比为例,两者在主题内容上和人物情感表现方面不相上下,甚至我国的影片在细节内容上的表达还优于好莱坞影片,但好莱坞的影片票房却远远超于我国,其关键问题在于高科技的运用不仅将观众带入影片中,而且还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渠道单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渠道单一逐渐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虽然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但效果不明显。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样都是高风险产业,在其产业成长的前期主要是成本的投入,其收益主要来自后期的文化项目的衍生收益,这种收益极其不稳定,因此很难合理地评估文化产业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同时,文化产业的资产形态和结构与其他产业也不同,文化产业拥有的主要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而较少拥有可以用来向银行进行抵押的固定资产。在当前文化产业融资配套体系不健全,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信贷产品创新不足的情况下,尽管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仍将许多信贷资金阻止在门外。文化产业缺少银行等各类融资渠道的信贷支持,只能从国家财政进行融资,融资渠道单一。

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今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跨区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在科技领域,协同创新使得科技领域的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合理配置。在教育领域,英美一流大学重视教育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引领功能远远高于教育的学术影响力。在文化领域,世界闻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如好莱坞电影、巴黎的时尚设计、日本的动漫、韩国的游戏等等都是协同创新模式的典范。协同创新已成为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普遍趋势。传统文化产业一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随着高新技术的产生和高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已逐渐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传统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式微。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文化产业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艺术养分基础上,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仅大大增强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符合当前文化消费需求和代表未来文化消费倾向的新兴文化业态,如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因此,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不仅加速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同时更创造出了许多新兴文化业态,推动着文化产业快速、高效地发展。当前制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是融资难问题。虽然近年我国采取过一定的措施,但效果仍不明显。

因此,采取一系列手段促进文化与资本的融合是突破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之一。文化产业是“内容+载体”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渗透性强、产业链条长等特点,与当代科技和较多产业存在极强的耦合关系,具有融合发展的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因此,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实现科技与创意的融合和文化与资本的融合,同时还要实现文化与旅游嫁接,文化创意与经济的对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创新,延伸拓展文化创意产业链,提高文化附加值,衍生开发与创造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要实现各种创新要素的协同创新,同时也应实现产学研等各种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目的在于区域内各创新主体相互合作,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入手,凝聚各种力量,实现创新要素的最大组合。因此,任何文化行业的发展都不应偏离协同合作的道路,不能孤军奋战。从国际趋势来看,当前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是当前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普遍趋势。世界闻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如好莱坞电影,巴黎的时尚设计,日本的动漫,韩国的游戏等等都是协同创新模式的典范。中国的文化产品及文化产业要“走出去”,走向世界,与国际市场接轨,必须走协同创新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各方力量,着力打造中国的国际知名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最终赢得国际市场。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路径分析

1、改革管理体制机制,为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在长期行政主导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体制中,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条块分割现象明显。广电、新闻、信息、文化等各行业之间以及中央、省、地、县等各地区之间壁垒严重,各行业各地区自我封闭,独自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首先要求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机制,突破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是“一家主管”,而是融合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多个部门协同管理。应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尤其是中小型文化产业的财税、金融、用地等政策的扶持力度,积极完善企业孵化、公共技术支撑、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功能。同时,还应积极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协调机制和渠道,打破地区或行业壁垒,引导区域内外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创新要素的融合整合,并积极引导建立区域内各种专业协作组织,协调解决跨区域产业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文化、技术、经济、财务和法律问题,从而多维度推进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文化产业协同创新。

2、加快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夯实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的基础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的大进步和大发展,技术的改革,都无一例外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产品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科技不仅丰富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增强了文化产品的感染力,同时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由此,必须加快我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为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打下牢固基础。首先,应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现代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文化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并围绕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和企业集团,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其次,加快建立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针对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应集中各方力量加强研究开发,形成我们的技术优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文化创新的体现篇10

关键词:需求;群众;体育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6―0049―04

1 问题的提出

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新型体育文化项目已经不再陌生,对传统的体育文化也不再感到新鲜。新颖、时尚、潮流、高科技等现代一些文化元素已经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平常百姓家”,“尝鲜”、“追新”成为众多市民共同的心理趋势,如果这时还要大家一起来跳“广播操”、进行整齐划一的表演或健身活动,无疑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兴趣与爱好。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有必要对体育文化的内容与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体育作为最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内容与形式之一,更应该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逻辑法、数理法等对群众体育文化及其创新进行研究。

2.1 文献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方正数据库,Baidu、sohu等搜索引擎收集、查阅、整理了大量的关于此研究相关的书籍、论文、信息等资料。

2.2 观察法

采用实地观察法,选择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的现场观察,如:浦东陆家嘴街道的“海派秧歌”、长风街道的“健身手杖操”、沪东街道的“彩球健身操”、南码头的“扁鼓”、松江、徐汇地区的“排舞”等,进一步了解到群众性体育文化及其创新的内容与形式。

2.3 调查法

利用学术会议等机会,课题组访谈了国内社会体育学界知名的学者、专家10余人;选取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共26个社区,发放《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市民问卷600份,回收591份,剔除无效问卷64份,有效回收率为87.8%,并进行了效度与信度的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群众体育文化需求

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使得人民群众已经不再仅仅满足现有的体育文化内容与形式,为此,我们就此问题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喜欢体育文化”的402名受调人群中对于问及“是否”有“比较固定的体育文化活动项目”时,286名受调者回答“没有”,占总数的71.1%。在对新型体育文化的态度调查中我们分为有固定体育项目和无固定项目两种类型。结果,对于“没有固定体育文化项目”的人群而言,有九成的市民“愿意参加或尝试新型体育文化形式”;对于“有固定体育文化项目”的人群,这个数字也接近二成。说明现在许多城市居民普遍有种“尝鲜”、“猎奇”的心理,只要一种新型的体育文化形式效果良好、有一定的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就会有一定的适用人群或市场需求。

3.2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内容与形式

通过文献参考、专家问卷和现场调研,我们将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方法分为四种:原创、整合、重塑和引进。如表2所示,本文以创新方法为依据,并结合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对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进行分析。

3.2.1 原创

原创,即创造全新文化形态和文化内容的过程。相比较而言,它是程度最深、难度最大的一种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活动,具有开拓性的价值同时也是非常稀缺的。根据2005年的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口是1.44亿,占全国人口的11%,无疑,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上海社会的老龄化程度更是国内列前。因此,关注老年人健康问题,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老年体育不足的问题,上海复旦大学刘建教授创造出“手杖健身操”,在推广后深受老年男性朋友的喜爱,曾在东方明珠表演过场面宏大的“千人手杖操”,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手杖健身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老年男性健身操的一处空白,满足了他们喜欢健身操的需求,体现了原创型体育文化的价值。在2005年10月29日上海市长凤街道在长风公园大草坪上举行的“首届社区体育健身节闭幕式”上,来自各居委会的200名中老年男性朋友表演的手杖健身操成为了沪上一绝,得到上海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同年在参加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系列活动的“我们的家园――群众综合艺术成果展演”的155个节目中被评为12个优秀作品之一,并在东方网“东方新品系列合作活动”栏目中被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在上海市首届广场中老年健身舞蹈汇演中获“广场舞表演奖”,并在南京路步行街上举行的闭幕式上再次进行表演,获得好评。据统计,目前,在上海已有数万名老年男性朋友跳起了这套手杖健身操。

在所有的创新类型中,原创型体育文化创新的价值和难度无疑都是最大的。作为创作者,刘建教授为了手杖健身操的创作可谓费尽心血,从动作编排、绘制成册到音乐创编、剪辑,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个人进行原创活动,不但要求创作者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而且需要创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坚韧的意志品质,只有具备这些优良的素质,进行原创型体育文化活动方有成功的可能。单兵作战在创新过程中。不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将本人想法完全付诸现实的优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从2003年第一套手杖健身操问世以来,直到2007年,刘建教授才创作出第二套,时间跨度达到四年,从中也反映出“单兵作战”的创新主体在海派体育文化创新中的局限性。

3.2.2 整合

整合,即以某种文化为主将不同类型或性质的文化按一定秩序结合起来,在功能上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出新的体育文化内容、形式体系。整合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创新方法,在今天的上海出现了一项深受居民喜爱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海派秧歌,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整合的创新方法是分不开的。

海派秧歌在继承传统秧歌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元素,为秧歌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海派秧歌的音乐是以“茉莉花”、“太湖美”、“紫竹调”等江南名曲为基调和主题,进行多方面的变奏和开展,并以交响手段来取得更为新颖、丰富、立体的音响效果;其中既有最具民族特色的抒情委婉的二胡独奏,又有优雅高贵和轻曼柔和的弦乐发挥。在动作的创编方面海派秧歌既汲取现有北派秧歌的特长精华又增加了江南的婉约秀丽。还兼收了海外的别样风情。如在传统动作“走、摆、扭”的基础上加入了拉丁、恰恰、斗牛等国外体育舞蹈元素,使其中西合壁、南北兼容、刚柔相济;在服装设计制作方面海派秧歌突破了传统服装不是大襟就是肚兜的样式,尝试采用民族与西洋结合的式样和色调,比如喇叭加中袖、掐腰斜襟短衫等更加深受城市居民的喜欢;另外在道具的实用上,尽管沿用了扇子和手绢,但是却根据舞蹈动作的需要进行适当放大和加长,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种道具价廉物美、易做好买,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不必顾虑花钱太多,更利于项目的推广与普及。从2002年陆家嘴街道成立舞蹈队,到2003年第一套海派秧歌(梅园秧歌)面世,直至承办2007年11月13日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泛长三角地区“浦东陆家嘴一梅园杯”海派秧歌邀请赛,经过几年的普及与推广,推进与发展,深受群众喜爱,曾在2007年作为群众文化活动比赛项目登上了享有声誉的上海国际艺术节舞台。

与手杖健身操“单兵作战”相比,海派秧歌的创作则是由一个创作团队组成,包括音乐创作团队,动作编排团队,服装、道具团队等,所有的成员共同组成一个社会体育组织协会――海派秧歌专业委员会,由街道办事处群众文化科科长负责具体的工作。时至今日,由于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海派秧歌创作团队已经完成五部音乐创作、三套动作创作,目前计划是一年出两套新品,十年出20套,可谓是年年有新品,年年跳新品。在创作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海派秧歌已经发展成为一项能够满足群众体育文化需求的体育文化项目。

3.2.3 重塑

重塑,是将原有体育文化的核心要义加以重新阐释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使原有体育文化发生质的飞跃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达到一种新境界以便更能深刻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更能强烈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重塑是通过修正、完善和改造原有文化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观念、理论和价值体系,实现内容和形式的自我超越,使之能与时偕行,与世界潮流同步从而保持这种体育文化形态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比如,古代中国是个典型的农根国家,在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风调雨顺,舞龙便是人们为达到这一目的而祈求神灵保佑的一种方法。于是,舞龙与祈求丰年联系起来成为民间舞龙的主要文化内涵,而时至今日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使得舞龙运动传统的信仰价值变得毫无意义,要使流传千年的舞龙运动重新散发生命力,必须对舞龙运动的核心内容重新加以诠释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使舞龙运动在表演上、内容上、价值上发生质的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以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中国龙狮运动之乡”的上海浦东三林龙狮为例,在传统体育文化的重塑方面就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上海三林龙狮在继承传统民间龙狮文化的基础上集舞蹈的优美肢体语言、戏曲的定格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技巧的腾挪翻腾等多项文化艺术于一体,并辅以现代科技手段加以丰富想象和精心的安排,为古老的龙狮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如他们采用现代“光、电”技术使古老的龙狮运动散发出青春、时尚的光彩。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文化活动上海三林龙狮队敢于突破传统,打破自古“女子不舞龙”的习俗,成立了女子舞龙队,使专业、民俗味道很浓的龙狮运动真正变成了一项现代全民健身运动,而领命或受邀赴国外进行表演或传授技艺,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国外。另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体育文化产业的运作则是上海三林龙狮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的又一典范。上海三林镇大胆探索舞龙文化的产业化运作,逐步形成竞技、表演、游戏、龙具制作、知识授课和培训等产业链,同时还将申请舞龙知识产权、出版画册及音像制品、吸纳企业赞助冠名等。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并进行各种演出,上海三林龙狮运动走上了一条改事业型传统体育文化为半事业半产业性质的现代体育文化产业之路,并且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上海三林有男龙、女龙、奶奶龙、娃娃龙、少儿龙、中学生龙等共20多支队伍,其中男子竞技龙20人,表演龙60人,学生龙8支,教师龙1支,幼儿园娃娃龙2条,每个中学各有男、女龙队,共青团干部有一条50米长女子龙、4条8米长的5人龙,舞蹈队有两条小手龙。参加舞龙队的人员年龄从4岁到60岁。全镇汇演时,一次可以出现十几条各色龙,接近200人参加,按照男、女性别、年龄的不同,各种龙都有自己的舞法。可以说,龙舞已经成为三林全体人的精神象征。在进行舞龙运动的同时三林人也不忘舞狮运动的发展,“三林舞狮运动在明清时就比较发达,最初的舞狮动作只有10多个现在已经发展到300多个动作,期间经历了多个演变阶段,极具本土特色”。近年来,三林舞龙舞狮培训了3000多人次,现在镇上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舞狮队,形成了一群娃娃龙,舞狮队的成员也有梯形结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都喜欢这项特殊的运动,龙狮运动已经成为上海三林地区的全民健身运动。

3.2.4 引进

引进,即是吸收、采纳外来的相对比较成熟的体育文化先进形式与内容的主要部分,为我所用,被我消化,同时根据本国或地区的特点和民族特色进行少量的、必要的创作和改进,从而达到使之能够很好地适合本地居民进行运动的一种创新方法。对于一切外来的体育文化形式和内容在进行引进的时候都要抱着辩证的态度进行辨别和甄选,看其是否适应我国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否有利于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标准。当前流行于上海等地区的排舞运动(Linedance),就是一种典型的引进型体育文化项目。它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因其简单易学、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不需要特定舞伴等优点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起来,2004年传人国内后很快就受到许多市民的喜爱成为一种健康向上的群众性体育文化项目,成为引进型群众性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上海的排舞运动开始于2004年,在上海市体育局社会体育中心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使其流行于申城并成为居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文化项目。

3.3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评价

“创新”一词带有中性的含义,即不论是促进人类历史进步的体育创造性活动(在此姑且认为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是中性的)还是阻碍人类历史进步的体育创造性活动,都应视为创新。因此,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文化活动,从宏观上看,判断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主要尺度应是能否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文化需求,能否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城市的发挥。从微观上看,评价的内容应该更加具体化。表3是我国体育界专家

的看法。

3.3.1 坚持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实际上是创新主体在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原则指导下基于对群众体育文化发展规律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而进行的文化创造,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它以体育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促进体育科学的发展、创新和体育知识的普及等为使命,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反对迷信反对各种反科学、伪科学的活动,因而它是一种具有高度创新性的文化。以价值尺度判断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实践,就是看这种实践能否实现人的价值诉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就是看创新成果是否具有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文明、健康、娱乐、和谐以及审美无疑就是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社会价值;而形成体育文化产品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则充分体现了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经济价值。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应该是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体,两者合力才能保障创新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3.3.2 坚持历史尺度与时代尺度的统一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活动应承担的历史责任之一是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因此,在创新过程中,“尊重原有体育文化本质”则是历史尺度的重要标准。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毕竟只是适应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一个产物,发展至今难免会有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在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社会时尚的文化元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表现出来.则会为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然,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整合与重塑时,要注意不能“矫枉过正”,注入新的文化元素超过人民群众可接受的情感范围,不能丢缺传统体育文化的神韵,否则就会使创新过程迷失方向,因此,坚持历史尺度与时代尺度的统一,是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又一尺度。

3.3.3 坚持群体尺度与整体尺度的统一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要坚持群体尺度和整体尺度的有机统一,就是坚持体育文化创新的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坚持群体尺度,可以激发创新主体为某一类人群进行重点服务,使创新更具有针对性,容易突出重点,弥补空白;坚持整体尺度,则会使创新主体具有全局观,能够全面的看待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活动,从而为整个人类的体育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因此,群体尺度与整体尺度都是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活动中应该坚持的尺度,两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样才能形成群众性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与整体性,从而有利于整个人类的体育文化健康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