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旅游环境质量十篇旅游环境质量十篇

旅游环境质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3:22

旅游环境质量篇1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景区旅游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目前多数的旅游景区旅游环境管理相对滞后,特别是在一些热门的景区,由于旅游人数的激增所导致的旅游环境明显恶化,已引起旅游者的严重不满,对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旅游环境质量进行全面、有效、有针对性的评价是旅游环境研究中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尝试以珠海市赤花山森林公园为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Delphi法,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其旅游环境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为景区的旅游环境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方法。1研究区域概况赤花山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公园总面积为264.87hm2,森林覆盖率为95%,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树木种类繁多,景观独特,其浓郁的“赤花八景”为发展生态建设和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为了使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综合反映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的各个方面,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从一般意义上讲,选取指标构建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时必须注意以下基本原则[1]: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概念要明确。要充分运用森林生态学、旅游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知识,并且应有一定科学的内涵,能够反映出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2)系统性原则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的指标尽可能完整齐全,指标体系要能真实地反映出旅游资源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及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内涵。3)代表性原则旅游资源涵盖范围较广,在充分考虑各类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其时空分布尺度的前提下,选取既能反映不同种类生态旅游资源共性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因子,从而构建具普适性的评价指标体系。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尽可能量化,但对于一些意义重大却又难以量化的指标,也可用定性指标来描述。5)可比性原则可比性要求评价结果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比较。从时间上反映旅游资源系统的发展变化过程,从空间上反映同一时间不同种类旅游资源的空间差异。6)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要求在尽可能简单的前提下,挑选指标容易获取、计算方便,并能够很好地反映旅游资源实际情况的指标构建体系。3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在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各层次的因素。因此,笔者根据珠海市赤花山森林公园的特点,以及对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同时参考有关文献,通过比较分析,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建立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模型[2]。3.1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运用Delphi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征询森林生态学、旅游学等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图1),共分为2个层次:一级因素有5个因子,包括旅游景观环境、旅游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服务环境、旅游社会文化环境、旅游信息环境;二级因素有27个因子,其中一级因素中旅游景观环境又细分为景观景点布局的合理性、景点特色与个性的体现性等4个方面;旅游自然生态环境细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水体环境质量(饮用水、娱乐用水)、环境清洁度等7个方面;旅游服务环境又细分为游览设施的安全性、交通环境质量、旅游服务的效率和态度等7个方面;旅游社会文化环境细分为社会治安的安全性、旅游法规、居民文化素质等5个方面;旅游信息环境细分为旅游信息网络建设程度、宣传促销力度等4个方面。3.2评价模型的建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森林生态学、旅游学的专家学者给出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对评价因子进行打分,即可通过构建判断矩阵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实现定性指标定量化。矩阵由每一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比值构成,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采用1-9标度方法,评分标度说明见表1所示。在层次分析法(aHp)中,判断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有几何平均法和规范列几何法。这2种计算方法简便易行,计算量小,属于近似计算,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为了提高精度,需要采用幂法计算,但由于该计算复杂,涉及迭代重复运算,需要利用统计分析软件DpS强大的计算能力,通过软件编程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步骤如下。根据以上原理和方法,对珠海市赤花山森林公园的旅游景观环境、旅游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服务环境、旅游社会文化环境及旅游信息环境分别进行排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单项指标和对综合指标的总排序具有一致性。每层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及专家对各项指标打分均值Xj如表3所示。每层指标的权重按下列公式计算[3]:wj=pi×Cj式中:wj为第j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pi为第i个子系统的权重;Cj为指标在子系统内的权重;i、j分别为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子系统数及其指标项。3.3综合评价结果对旅游环境质量根据人们的旅游发展需要与环境系统状态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进行评定。通过计算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27个指标得分值及其权重值的乘积,将其累加值定义为旅游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根据旅游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来衡量旅游开发经营和旅游活动适应性和满足的优劣程度[4]。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旅游环境质量等级[5]。根据旅游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大小,将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5个等级(表2)。由于定性、定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及考核目标不同,具体评分时,分级标准也有所不同。对易于定量的指标,可用相关资料中的数据或实际观测值与理想值或本底值进行对比,确定其旅游环境质量等级。对受主观性影响较强的指标,如景观特色与个性的体现性、旅游法规及交通环境质量,采取专家评分法确定其等级。评价结果见表3所示。#p#分页标题#e#4结论1)运用层次分析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及模型。其目标层中,从大到小的排序为B2(0.4401)、B1(0.2801)、B4(0.1423)、B3(0.0862)、B5(0.0513),旅游自然生态环境的权重值B2(0.4401)最大,旅游信息环境的权重值B5(0.0513)最小,说明赤花山森林公园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化环境优越的情况下,旅游信息环境缺乏相应的营销与宣传。2)通过对珠海市赤花山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的分析可看出,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简单直观,行之有效的评价旅游环境质量的方法,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其评价结果一目了然,且减少了评价中的主观随意性,为全面、系统、准确地评价旅游环境质量提供了有利的帮助。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珠海市赤花山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综合得分为6.076,旅游环境质量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多数的旅游资源环境仍停留在意向阶段,这就对组织经营管理单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能够积极改善薄弱环节,提升森林公园旅游环境的质量,加强对旅游区的建设,就会进而促进珠海市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5建议经分析可知,赤花山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总体上是较为优越的,旅游社会文化、服务环境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然而,随着日后旅游人数的不断增长,对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等影响,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势必会有所下降。所以,应加大对旅游环境营造和改善的投入力量,尤其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目前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治理:1)强化生态管理,确保景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赤花山森林公园应当借鉴国内外相关森林公园成熟的管理经验模式,对重点生态脆弱区进行隔离保护,针对具体地段因地制宜地封锁线路,对各线路的生态负荷进行合理调配。同时,根据物种多样性的要求,对具体地段植物的季相和叶相的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春季萌芽期,植物的生长是非常脆弱的,应采取分期分片的抚育措施。2)强化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化森林公园内部的建设开发要坚决按照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标准实施,使景区在卫生、景区环境设施等方面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如在景区范围内禁止使用非清洁能源,全面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6]。3)科学合理调控游客规模,提升旅游人群观赏质量对旅游景区游客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问题,在时间上应适当在旅游高峰期对游客进行系统性的疏导和指示,在空间上应丰富弱载景点的旅游内容和项目,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景区的环境容量,从而达到最佳的生态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质量篇2

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很多环境问题,如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等等。造成这些旅游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破坏旅游环境

很多地方以追求高经济指标为第一目的,环境保护被相对忽视了,甚至有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上海的黄浦江,广州的珠江,苏州的河港,南京的秦淮河这些“游船云集,鼓瑟相闻”的著名游览区今天都已经变成了令人厌恶的“黑河”、“臭河”,全然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在中国的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河谷地带,近年来兴办了十几家采矿冶炼企业,它们排放的废水使奔腾在这一著名瀑布上的水流不再洁白晶莹,而是泛着黄色泡沫的浊流!再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

(二)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导致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主要在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区生态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大量垃圾随意扔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周庄景区就是因为伴随着大量游客的到来而产生了很多的垃圾,而本身设施存在着局限性,使得周庄环境卫生得不到保证,水体污染逐渐严重。虽然周庄在南北水系建阀,但是其更新速度远比不上其污染的速度。

(三)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区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以莫高窟为例,在7至9月的旅游最旺季节,在同一时段密集的游人对洞窟壁画本身产生相当严重的影响。敦煌研究院能提供的数字表明,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摄氏度。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在高湿度条件下会与石青、石绿、氯铜矿、铅丹等颜料发生作用,使这些颜料变色,而人呼出的大量水汽可使存在于壁画中的可溶盐溶解向壁画面移动、累积。当洞窟内干燥时,可溶盐又在壁画颜料层上结晶,这样使颜料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同时在一定湿度条件下,壁画易产生霉菌,而霉菌生长代谢中的产物及死菌体会严重污染壁画并使颜料变色。所以洞窟不断经受着各种破坏,加之壁画制作材料质地脆弱,许多壁画已经产生了空臌、酥碱、起甲、变色、霉菌等多种病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四)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有些景区的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区生态环境、和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还有一些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

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鉴于旅游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破坏,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下转第40页)(上接第36页)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二)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景区旅游资源、保护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景区的重点文物和著名景物,可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又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

(三)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为了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并做好旅游指导工作,使游客的不规律的活动,变为比较易于控制的行动,以缓和旅游人群对旅游热点的冲击。

(四)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进行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

(五)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我国有许多部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总之,旅游业发展与旅游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业,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促进环境的保护工作。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有关行政部门和旅游者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旅游环境质量篇3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已得到旅游界的相当重视,在此本文不予赘述。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旅游界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国自1973年始先后频布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以及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发大会后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等等规定都不同程度地与旅游环境保护有关,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行政管制体系。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令人满意之处。

对旅游环境有效保护的制约因素可作如下几方面的归纳:

①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指出:“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银行不予贷款;凡环境保护设计方案篇章,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办理施工执照,物质部门不供应材料,设备;凡没有取得‘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然而事实上,这些措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30、31条规定:“刻划涂污和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部门或文物所在单位处以罚款或赔偿损失。”其中何谓“尚不严重”,罚款赔偿如何界定,都无具体明确的规定,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旅游区没有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②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③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⑤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关于客容量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本文拟在第二部分作详细论述,在此故略。

前文提到的旅游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诸类问题加剧了旅游与环保的矛盾,使保护主义者和实业部门的冲突,游客和目的地居民的冲突以及居民之间的冲突更加恶化。

二、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点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旅游环境质量变异涉及游客行为、心理、社会文化、居民参与程度等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可能在某个微观的具体时间断面上,呈现出无规则的特征;但是从旅游景点的宏观历史发展看,游客到达人数与景点演变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周期循环规律。下面本文想借助Richardw.Butler博士的旅游景点周期循环演变模式,通过分析游客人数与景点发展的关系,来提出相应的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设想。

1.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

Butler博士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旅游地理系教授兼主任,在长期从事安大略省北部乡村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研究之后,于1980年在《CanadianGeographer》刊物中发表题为“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一文,并由此提出了旅游景点历史演变模式,按时间发展和游客到达人数,Butler把一个旅游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六个过程:即,开发、参与、发展、巩固、萧条、重现活力(或衰亡)等(如图1示)。

根据进入游客的数量,旅游者类型特征以及旅游设施的发展状况,这六个过程又可归纳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含开发与参与两部分,吸引的游客以少数先锋型旅游者为主,如探测旅游者、嬉皮士、流浪汉等;少数当地人参与旅游活动;该阶段旅游人数少,设施设备简陋,游客或搭帐野营或借宿当地人家中,此时的旅游发展仍处在自由无序状态;旅游对环境尚不构成威胁。第二阶段包括发展,巩固和萧条三大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大量游客涌入,景点吸引各种类型的旅游者,尤其以大众旅游者为多,中、高档宾馆数量不断增加,旅游设施设备趋于齐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游人大量涌入对环境的威胁日前明显。第三阶段是产品的更新开发阶段,此时的旅游者仍以大众旅游者为主,在数量上可能呈上升趋势、也可能呈下降或衰亡趋势,但无论游客数量的多寡,齐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已饱受折腾,旅游环境质量和景点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旅游人该地区文化和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经过管理上的弥补措施,如关闭大修、开发新产品,恢复环境吸引力等,该景区的旅游发展尚有回光反照的可能;否则该景区就从此走向衰亡了。

2.景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

从对前一部分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景区的历史发展演变、景点的质量和吸引力都与该景区的环境保护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也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相对应,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如图2)。

a.环保开端a.开发e.萧条

B.系统保护措施实施b.参与F.再现活力

C.持续保护c.发展g.衰亡

d.巩固

在景区的开发,参与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游客和当地居民卷入的人数少,远未达到旅游区的容量,旅游发展未有系统管理的存在,该阶段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虽不明显,但已存在,因此应作为景区环境保护的开端(a),有关部门应对该阶段已存在的环境破坏现象做及时的观察和研究,以便科学地、合理地预测和估计该景区今后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景区设施建设,以及大量游人介入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程度,范围和有效保护的重点难点,为该旅游区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环保依据。强调环保开端阶段在一个景区发展中的意义尤其重要;因为该阶段的环境破坏常常因其“微不足道”而被忽略,而后却给人带来“为时已晚”的遗憾。

当景点经历迅速发展,巩固到萧条阶段时,系统的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应及时跟上,这是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第二阶段(B),该阶段游客对景点的需求呈急剧上升趋势、游人大量涌入,旅游区容量常常处于临界范围内,设施呈紧张状态,加上相关的开发和建设,旅游发展对景区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若不妥善保护和管理,环境质量和景区吸引力就会一落千丈;因此,该阶段及时系统的实施环保措施是景区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

景点的发展在历经了萧条阶段之后,可能由于旅游实业部门更新产品、加强营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而重现活力;也可能由于各种努力的失败而从此走向衰亡。但无论如何,对一个景区周期循环的环境保护,不会因景区衰亡阶段的到来而结束;因此,该阶段对景区环境的持续保护(C)是景区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实现。

上述提到的旅游区环境保护完整周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可能会因不同类型的旅游者需要差异、旅游心理和行为、以及地方文化和居民参与的不同程度,而在微观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从旅游景区发展演变的整体而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的三个阶段能从动态的角度、宏观地描述景点历史发展演变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动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周期循环保护划分为环保开端、系统保护措施实施和持续保护三个阶段的提法,和从静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状态划成不足状态,饱和状态和过度状态之说,在管理方法论和具体措施实施上,可以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附图{f90304})

图2景点演变、承载量与环保关系

3.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存在的理论问题

Butler的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自1980年提出后,西方许多学者曾多次把它应用到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历史发展演变的实际案例分析和研究中,并在理论上和经验数据上对原模式作了进一步的发展(Hovinen1981,Lundgren1983,meyer-arendt1985,Keller1987,Strapp1988)。在众多的文献中,1987年Douglaspearce对西班牙阳光海岸的考察研究发现,景点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衰老期等四个阶段之发展演变与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景点的城市化和产品资源的商业化不无密切关系;而在这诸多影响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因素中,游客人数的多寡和环境质量的好坏,对延长景点的寿命,起着最直接的使用。与地中海沿岸的其它景点相比,成年期游客的大量涌入和旅游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使西班牙阳光海岸迅速进入了衰老期,加上环境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致使该旅游地永远失去了回春的机会。类似的景点发展演变在我国也很普遍。邵学文在《旅游区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旅游学刊》1990)一文中,从Butler的旅游景点发展演变模式出发,针对江苏省淮阴市旅游区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该市旅游区的发展过程。该文作者把旅游区的各个景点按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阐述了各个景点在开发、成长、成熟、停滞、衰退或回春等五个阶段所呈的状态,探讨了近十五年来作用于景点演变发展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把旅游景点环境周期循环保护构想嵌入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乃是对景区旅游环境宏观管理的尝试,是对景点旅游环境质量的一种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但它仍然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即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的定量界定问题。景区容量临界范围没有定量界定,不利于对景区超容量接待现象在管理上进行宏观调控。例如,衡山绝顶祝融峰,总面积477平方米,按人均占用8平方米,每人游览15分钟,每天开放12小时计算,日合理环境容量为2862人次,而实际上每年旅游旺季(7—10月),日均游人为4600人,人均占地仅5平方米;游人最多的时候竟高达一天3.1万人次,人均占地仅0.73平方米。厦门的鼓浪屿日光岩,游人的平均占地经常不足2平方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

虽然不同旅游区游客超载情况因地而异,各地旅游景点控制超载的措施各有高招,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如黄山对旅游旺季游客超载现象通过交通调控、外部调控、经济调控,景区调控等管理手段,收到可喜效果;但依笔者陋见,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问题,旅游学界,旅游规划开发部门以及环保科学界还有必要从单位时间内进入景区人数、单位空间内游人占有游览面积及其与景区的实际游览总面积比例关系的角度,调查研究、获得经验数据、并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作出定量的界定,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为各地旅游区解决环境超载问题提供可循的依据,以宏观地实现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有效保护。据笔者涉猎,对旅游景区容量临界范围的统一标准定量界定问题,在西方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研究文献中尚不得见,笔者相信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在解决景点超载问题以及对旅游环境实现有效保护方面,将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故在此把问题提出,求教于方家。

三、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1.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所涉及的面更广,因素更复杂,因此,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2.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规划时,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3.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一些旅游开发和发展似乎没有完全掌握和充分尊重居民对发展旅游的认识,缺乏对居民直接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鼓励。

4.增加环保经费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5.加强科学研究

旅游科学是一门以应用型见长的交叉学科,旅游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学科面很广,因此,在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工作中,应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以便更科学地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6.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

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等生态旅游形式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有许多部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总之,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的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参考书目:

1刘汉洪、彭旺元:《南岳衡山“旅游公害”及其防治对策》,《旅游学刊》,1991,6(1):35—38。

2刘振礼:《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旅游学刊》,1989,4(4):37—39。

3刘继韩:《对承德避暑山庄旅游环境保护的意见》,《旅游学刊》,1994,9(2):42—43。

4罗斯·道林(Ross.K.DowLing):《从环境适应性来探讨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学刊》,1993,8(6):50—53。

5傅文伟:《发展旅游与环境管理》,《旅游科学》,1992,(3):11—15。

6谢彦君:《永续旅游;新观念、新课题、新挑战》,《旅游学刊》,1994,9(1):21—26。

7楚义芳:《超载、旅游污染及其控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1):58—61。

8黄成林:《黄山旅游旺季游客超载调控措施研究》,《经济地理》,1992,(3):38—41。

9谷上礼、刘汉洪:《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通讯》,1994,(2):8—11。

10BryanH.Farrell&DeanRunyan,ecologyandtourism,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1,18(1):26-40.

11Butler,R.w.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CanadianGeographer,1980,24(1):5—12.

12DavidG.Simmons,Communityparticipationintourismplanning,tourismmanagement,1994,15(2):98-108

13edwardinkeep,environmentalplanningfortourism,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7,14(1):108-135.

14Hovinen,G.V.atouristCycleinLancasterCounty,pennsylvania;CanadianGeographer,1981,25(3):283-286.

15Johnap,Residentsperceptionsontourismimpacts,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2,19(3):665-690.

16JuanitaC.Liu,paulineJ.Sheldon&turgutVar,Residentsperceptionoftheenvironmentalimpactoftourism,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7,14(1):17-37.

17KellerC.p.StagesofperipheraltouristDevelopment-Canadasnorthwestterritories,tourismmanagement,1987,8(1):20-32.

18Lundgren,J.DevelopmentpatternsandLessonsinthemontrealLaurentians.intourisminCanada:Selectedissuesandoptions,p.e.murphy,ed.pp95-126.westernGeographicalseries,Vol.21.Victoria:UniversityofVictoria.1983

19meyer-arendtK.theGrandisle:LouisianaResortCycle,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5,12(3):449-465.

旅游环境质量篇4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已得到旅游界的相当重视,在此本文不予赘述。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旅游界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国自1973年始先后频布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以及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发大会后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等等规定都不同程度地与旅游环境保护有关,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行政管制体系。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令人满意之处。

对旅游环境有效保护的制约因素可作如下几方面的归纳:

①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指出:“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银行不予贷款;凡环境保护设计方案篇章,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办理施工执照,物质部门不供应材料,设备;凡没有取得‘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然而事实上,这些措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30、31条规定:“刻划涂污和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部门或文物所在单位处以罚款或赔偿损失。”其中何谓“尚不严重”,罚款赔偿如何界定,都无具体明确的规定,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旅游区没有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②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③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⑤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关于客容量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本文拟在第二部分作详细论述,在此故略。

前文提到的旅游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诸类问题加剧了旅游与环保的矛盾,使保护主义者和实业部门的冲突,游客和目的地居民的冲突以及居民之间的冲突更加恶化。

二、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点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旅游环境质量变异涉及游客行为、心理、社会文化、居民参与程度等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可能在某个微观的具体时间断面上,呈现出无规则的特征;但是从旅游景点的宏观历史发展看,游客到达人数与景点演变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周期循环规律。下面本文想借助Richardw.Butler博士的旅游景点周期循环演变模式,通过分析游客人数与景点发展的关系,来提出相应的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设想。

1.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

Butler博士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旅游地理系教授兼主任,在长期从事安大略省北部乡村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研究之后,于1980年在《CanadianGeographer》刊物中发表题为“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一文,并由此提出了旅游景点历史演变模式,按时间发展和游客到达人数,Butler把一个旅游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六个过程:即,开发、参与、发展、巩固、萧条、重现活力(或衰亡)等(如图1示)。

根据进入游客的数量,旅游者类型特征以及旅游设施的发展状况,这六个过程又可归纳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含开发与参与两部分,吸引的游客以少数先锋型旅游者为主,如探测旅游者、嬉皮士、流浪汉等;少数当地人参与旅游活动;该阶段旅游人数少,设施设备简陋,游客或搭帐野营或借宿当地人家中,此时的旅游发展仍处在自由无序状态;旅游对环境尚不构成威胁。第二阶段包括发展,巩固和萧条三大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大量游客涌入,景点吸引各种类型的旅游者,尤其以大众旅游者为多,中、高档宾馆数量不断增加,旅游设施设备趋于齐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游人大量涌入对环境的威胁日前明显。第三阶段是产品的更新开发阶段,此时的旅游者仍以大众旅游者为主,在数量上可能呈上升趋势、也可能呈下降或衰亡趋势,但无论游客数量的多寡,齐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已饱受折腾,旅游环境质量和景点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旅游人该地区文化和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经过管理上的弥补措施,如关闭大修、开发新产品,恢复环境吸引力等,该景区的旅游发展尚有回光反照的可能;否则该景区就从此走向衰亡了。

2.景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

从对前一部分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景区的历史发展演变、景点的质量和吸引力都与该景区的环境保护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也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相对应,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如图2)。

a.环保开端a.开发e.萧条

B.系统保护措施实施b.参与F.再现活力

C.持续保护c.发展g.衰亡

d.巩固

在景区的开发,参与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游客和当地居民卷入的人数少,远未达到旅游区的容量,旅游发展未有系统管理的存在,该阶段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虽不明显,但已存在,因此应作为景区环境保护的开端(a),有关部门应对该阶段已存在的环境破坏现象做及时的观察和研究,以便科学地、合理地预测和估计该景区今后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景区设施建设,以及大量游人介入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程度,范围和有效保护的重点难点,为该旅游区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环保依据。强调环保开端阶段在一个景区发展中的意义尤其重要;因为该阶段的环境破坏常常因其“微不足道”而被忽略,而后却给人带来“为时已晚”的遗憾。

当景点经历迅速发展,巩固到萧条阶段时,系统的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应及时跟上,这是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第二阶段(B),该阶段游客对景点的需求呈急剧上升趋势、游人大量涌入,旅游区容量常常处于临界范围内,设施呈紧张状态,加上相关的开发和建设,旅游发展对景区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若不妥善保护和管理,环境质量和景区吸引力就会一落千丈;因此,该阶段及时系统的实施环保措施是景区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

景点的发展在历经了萧条阶段之后,可能由于旅游实业部门更新产品、加强营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而重现活力;也可能由于各种努力的失败而从此走向衰亡。但无论如何,对一个景区周期循环的环境保护,不会因景区衰亡阶段的到来而结束;因此,该阶段对景区环境的持续保护(C)是景区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实现。

上述提到的旅游区环境保护完整周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可能会因不同类型的旅游者需要差异、旅游心理和行为、以及地方文化和居民参与的不同程度,而在微观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从旅游景区发展演变的整体而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的三个阶段能从动态的角度、宏观地描述景点历史发展演变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动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周期循环保护划分为环保开端、系统保护措施实施和持续保护三个阶段的提法,和从静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状态划成不足状态,饱和状态和过度状态之说,在管理方法论和具体措施实施上,可以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附图{f90304})

图2景点演变、承载量与环保关系

3.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存在的理论问题

Butler的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自1980年提出后,西方许多学者曾多次把它应用到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历史发展演变的实际案例分析和研究中,并在理论上和经验数据上对原模式作了进一步的发展(Hovinen1981,Lundgren1983,meyer-arendt1985,Keller1987,Strapp1988)。在众多的文献中,1987年Douglaspearce对西班牙阳光海岸的考察研究发现,景点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衰老期等四个阶段之发展演变与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景点的城市化和产品资源的商业化不无密切关系;而在这诸多影响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因素中,游客人数的多寡和环境质量的好坏,对延长景点的寿命,起着最直接的使用。与地中海沿岸的其它景点相比,成年期游客的大量涌入和旅游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使西班牙阳光海岸迅速进入了衰老期,加上环境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致使该旅游地永远失去了回春的机会。类似的景点发展演变在我国也很普遍。邵学文在《旅游区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旅游学刊》1990)一文中,从Butler的旅游景点发展演变模式出发,针对江苏省淮阴市旅游区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该市旅游区的发展过程。该文作者把旅游区的各个景点按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阐述了各个景点在开发、成长、成熟、停滞、衰退或回春等五个阶段所呈的状态,探讨了近十五年来作用于景点演变发展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把旅游景点环境周期循环保护构想嵌入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乃是对景区旅游环境宏观管理的尝试,是对景点旅游环境质量的一种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但它仍然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即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的定量界定问题。景区容量临界范围没有定量界定,不利于对景区超容量接待现象在管理上进行宏观调控。例如,衡山绝顶祝融峰,总面积477平方米,按人均占用8平方米,每人游览15分钟,每天开放12小时计算,日合理环境容量为2862人次,而实际上每年旅游旺季(7—10月),日均游人为4600人,人均占地仅5平方米;游人最多的时候竟高达一天3.1万人次,人均占地仅0.73平方米。厦门的鼓浪屿日光岩,游人的平均占地经常不足2平方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

虽然不同旅游区游客超载情况因地而异,各地旅游景点控制超载的措施各有高招,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如黄山对旅游旺季游客超载现象通过交通调控、外部调控、经济调控,景区调控等管理手段,收到可喜效果;但依笔者陋见,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问题,旅游学界,旅游规划开发部门以及环保科学界还有必要从单位时间内进入景区人数、单位空间内游人占有游览面积及其与景区的实际游览总面积比例关系的角度,调查研究、获得经验数据、并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作出定量的界定,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为各地旅游区解决环境超载问题提供可循的依据,以宏观地实现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有效保护。据笔者涉猎,对旅游景区容量临界范围的统一标准定量界定问题,在西方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研究文献中尚不得见,笔者相信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在解决景点超载问题以及对旅游环境实现有效保护方面,将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故在此把问题提出,求教于方家。

三、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1.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所涉及的面更广,因素更复杂,因此,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2.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规划时,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3.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一些旅游开发和发展似乎没有完全掌握和充分尊重居民对发展旅游的认识,缺乏对居民直接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鼓励。

4.增加环保经费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5.加强科学研究

旅游科学是一门以应用型见长的交叉学科,旅游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学科面很广,因此,在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工作中,应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以便更科学地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6.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

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等生态旅游形式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有许多部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总之,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的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参考书目:

1刘汉洪、彭旺元:《南岳衡山“旅游公害”及其防治对策》,《旅游学刊》,1991,6(1):35—38。

2刘振礼:《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旅游学刊》,1989,4(4):37—39。

3刘继韩:《对承德避暑山庄旅游环境保护的意见》,《旅游学刊》,1994,9(2):42—43。

4罗斯·道林(Ross.K.DowLing):《从环境适应性来探讨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学刊》,1993,8(6):50—53。

5傅文伟:《发展旅游与环境管理》,《旅游科学》,1992,(3):11—15。

6谢彦君:《永续旅游;新观念、新课题、新挑战》,《旅游学刊》,1994,9(1):21—26。

7楚义芳:《超载、旅游污染及其控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1):58—61。

8黄成林:《黄山旅游旺季游客超载调控措施研究》,《经济地理》,1992,(3):38—41。

9谷上礼、刘汉洪:《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通讯》,1994,(2):8—11。

10BryanH.Farrell&DeanRunyan,ecologyandtourism,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1,18(1):26-40.

旅游环境质量篇5

关键词:大明山;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1生态环境容量分析

广西大明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科普考察游、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游以及文化历史游的基础。为了使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相统一,使游客既感受到安全舒适的观赏活动空间,又避免因超负荷旅游而造成的对森林资源和旅游环境的破坏。需要对生态环境容量进行科学合理的估算[1,2]。

生态环境容量是本着在生态环境和保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满足游客安全、舒适、卫生以及方便等要求的原则,计算生态环境容量和游客数量,以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容量控制游客的规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目的[2]。

1.1测算原则

忍耐度原则:合理的生态环境容量必须在保证生态环境不退化和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使生态旅游效益最佳。

满足性的原则: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应满足游客安全、舒适、卫生、方便等旅游需要,即生态环境容量估算必须保证满足游客游憩与观光的要求。

安全性的原则:即在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满足游客游憩与观光的前提下,保证游客的安全。

1.2测算范围

大明山生态旅游区入口服务区由于位于山麓,处于保护区以外并且距离保护区边界有较宽的隔离距离,其容量受生态环境保护的限制较小,故不纳入生态环境容量的测算范围之内。其余各区是大明山生态区环境最为重要和最为敏感的区域,在此区域内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对大明山的生态环境影响最为显著,故“一带四景区”的生态环境容量也就是大明山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容量,总面积为2031.8hm2。

1.3测算方法

影响生态环境容量的因素众多,根据相关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3.1自然生态容量

生态容量的研究和确定应以当地原有的自然生态质量为基础[3]。首先,自然环境能够承受因旅游活动造成的消极影响,即自然环境自身的再生能力能及时清除这些消极影响。其次,自然环境能吸收与净化旅游者所产出的污染物,即通过稀释、挥发、扩散、沉降等物理作用和氧化、还原、化合、分解、凝聚、吸附等化学作用以及吸收、降解等生物作用来清除污染物,净化自身,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不同的生态环境,其自身的自动调节能力和代偿功能也是不同的,且都有一定的限度,当强制进行人为输入且超过生态容量允许的阈值时,生态系统则面临失衡和崩溃。因此,不同的旅游区类型,其生态容量随着生态体系的差异而有所不同[4]。

1.3.2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特定地段的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其对生态容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对旅游地景观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景观设计符合生态规律则相对生态容量大,反之则小。另一方面是指对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使其能够符合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和生物生态性,这是进行生态容量测定的关键[5]。

1.3.3游客行为或活动方式

同一个旅游地可开展形式不一的旅游活动,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和不同素质的游客对旅游地的影响也不同,因而生态容量不同[6]。如生态保护意识强的游客比生态保护意识弱或无生态保护意识的旅客对环境的破坏要小,因而相同旅游地的生态容量要大。而不同的旅游形式中,游客要求的个人使用空间尺度不同,直接影响旅游地空间容量的大小。因此,计算旅游地生态容量必须结合当地开展的旅游活动形式来进行。

1.3.4旅游地的管理水平和技巧

旅游地管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其生态容量的大小。首先,有效的管理旅游地能动态的调控旅游区空间分布和游客量的大小。其次,通过有效管理旅游地能更好的防止旅游垃圾污染和游客发生不良行为,并及时修复旅游地被破坏的保护设施,进而保护生态敏感区,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反之,旅游区管理不善,则生态容量会大大减小[7]。

因此,计算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很难测定的。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推荐森林公园的生态容量标准为15人/hm2[8],《中国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规定阔叶林地的生态容量标准为4~8人/hm2。大明山生态旅游区由于地形坡度大、地势险峻,且考虑到国家自然保护区功能和特殊保护的要求以及旅游区各区域的差异,其生态容量标准为2~3人/hm2,周转率为1。

1.4测算结果

经测算,大明山生态旅游区(2031.8hm2)的生态环境容量为11213人次/日,年生态环境容量为314万人/年。大明山生态旅游区各景区生态环境容量见表1。

表1大明山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容量计算

区域1功能区1空间规模/hm21单位容量指标/hm21周转率1日空间容量/人次大明山生态旅游区1大明山游览观光带1410.11312124601汉江山地运动景区1337.81312120271三宝森林养生景区1574.91312134491朝阳峡谷探秘景区1220.11312113211天坪休闲养生景区1488.9121211956合计112031.811111213

2旅游环境容量及测算

旅游环境容量,又叫规划游客容量,是指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自然生态环境,生物物种多样性等指标不下降的前提下,满足游客安全、舒适、卫生、方便旅游的需求,并在规划实施后,旅游空间、设施所允许容纳游客的承载力。科学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既可保证游客的舒适度,又有利于旅游地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从而达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般而言,规划游客容量小于生态环境容量,才能保证旅游活动不会对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9]。旅游环境容量测算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容量测算的目的是保证旅游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旅游资源免受超负荷的人为影响,不超出其忍受范围,从而达到控制游人规模,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目的。

舒适性原则。为游客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游憩空间,满足游客的游览兴趣和观光要求。

安全性原则。游览区域内必须充分考虑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为游人提供一个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旅游环境。

2.1测算方法

根据大明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其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采用面积法、卡口法以及游路法3种方法进行计算,进而结合旅游现状推算客源趋向分析来确定年旅游量。

(1)面积测算法。

C=a1α×D。

式中:C为环境日容量(人次);a为可游览面积(m2);a为每位游人应占有的合理面积(m2/人);D为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2)卡口法。

C=D×a。

式中:C为环境日容量(人次);D为日游客批数,D=t1/t3;a为每批游客人数;t1为每天游览时间t1=H-t2(h);t3为两批游客相距时间(h);H为每天开放时间(h);t2为游完全程所需时间(h)。

(3)游路法。

完全游道法:

C=m/m×D。

不完全游道法:

C=m/[m+(m×e/F)]×D。

式中:C为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m为游道全长,单位为m;m为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为m;e为沿游道返回所需的时间,单位为h;F为游完全游道所需的时间,单位为h;D为周转率,同上。

2.2测算结果

根据以上公式测算,大明山生态旅游区的合理旅游环境容量为10789人次/d(日空间容量为7319人次,日设施容量为3470人次)。按年可游天数280d计算,大明山区域的合理旅游环境容量为302万人次/年。大明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各景区环境容量见表2。

3环境容量的综合分析

环境容量总处在一种可变和动态的发展之中,旅游区游客过多涌入,不但对会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还会对景区的管理和三废治理带来更高的要求,同时游人的超负荷涌入,对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以及治安诸多方面也会有不少问题[10]。根据有关专家从生态承载力等方面综合测算,和经济、经验判断,并与有关类似旅游区的比较,得出大明山环境容量综合分析结论:从保护开发的角度来看,为了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实现旅游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避免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超负荷”运转,旅游区内每个景点必须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合理调控客源,避免过多游客同时间进入旅游区游览。因此,大明山生态旅游区年接待游客的合理容量不宜超过302万人次。

2014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表2大明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景区环境容量统计

功能区1分项1空间规模1单位容量指标1周转率1日空间容量/(人次)1日设施容量/(人次)1测算方法大明山游览观光带1红花荷廊165000m21300m2/人12143311面积法1杜鹃泛艳115000m21300m2/人12110011面积法1夕照石林140m215m2/人11219611面积法1壮乡田园180m215m2/人112119211面积法1吊钟花苑132000m21300m2/人12121311面积法1滑翔伞基地110×100m21100m2/人112112011面积法1云龙佛光1100m110m/人112112011完全游道法1小计1111127411汉江山地运动景区1山地自行车赛道17000m130m/人12146611完全游道法1拓展训练基地11000120m2/人14120011面积法1矿洞地质生态教育长廊1200m15m/人18132011完全游道法1大明山地质科普馆11000120m2/人14120011面积法1停车场11000m2130m2/人1216611面积法1汉江游览步道13300m115m/人12144011完全游道法1小计1111169211三宝森林养生景区1森林养生苑145001150人/批14116001卡口法1健康体检中心1300150m2/人11016011面积法1冷泉浴池110001100人/批14114001卡口法1康体养生中心160001100人/批14114001卡口法1森林氧吧12000150m2/人14116011面积法1兰花谷1350m15m/人18156011完全游道法1森林假日1200001400人/批11114001卡口法1森林人家115栋帐篷120人/批1111201卡口法1森林野营12000140m2/人1115011面积法1大明山珍稀植物园1120001100m2/人14148011面积法1动物观赏园1100001100m2/人14140011面积法1民俗文化园140001100m2/人14116011面积法1大明山森林体验教育中心120001100人/批11111001卡口法1大明山森林步道17400m130m/人12149311完全游道法1小计11112363119201朝阳峡谷探秘景区1中华龙母文化园14000m2140人/批14111601卡口法1龙母峡谷观光步道15000m130m/人12133311完全游道法1半闲苑17200m2180人/批1111801卡口法1小计111133312401天坪休闲度假景区1明顶山庄11120床位11111201卡口法1龙腾宾馆11210床位11112101卡口法1观日山庄1120床位1111201卡口法1秋色景观廊14000m130m/人12126611完全游道法1船岛11座120人/批1411801卡口法1水上垂钓120座120人/批1411801卡口法1森林浴场15000m2150m2/人14140011面积法1北回归线标志塔180m214m2/人18116011卡口法1生态停车场12500m2130m2/人12116711面积法1中草药博物苑1890001200人/批14118001卡口法1峡谷探秘步道12500m130m/人12116611完全游道法1龙脊游览步道11000m130m/人1216611完全游道法1杜鹃花廊14000m130m/人12126611完全游道法1观日步道12500m130m/人12116611完全游道法1小计11111657113101总计1111731913470

参考文献:

[1]苏小兰,陆道调,于浩龙,等.广西大明山森林旅游资源评价及环境容量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6):777~781.

[2]刘肖梅.旅游生态容量问题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04,26(1):58~60.

[3]林丽花,张敏.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J].四川林勘设计,2008(4):27~33.

[4]吴晋峰.旅游生态管理容量初探[J].人文地理,2001,16(1):31~34.

[5]刘洋,蒙吉军,朱利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0,30(24):6980~6989.

[6]吴章文.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6):761~768.

[7]万静.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协调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5(4):80~82.

[8]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01.

旅游环境质量篇6

关键词:旅游承载力;影响因子;旅游心理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013-02

1自然环境因素

1.1地域类型、产品类型和地理区位

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地域类型和产品类型不同,则其旅游承载力也不会相同。如以自然保护为目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要比同样面积的一般娱乐公园、主题公园等的旅游承载力要低。地理区位对旅游承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三个因素对旅游承载力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地区差异也较大。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基本空间标准的选取,予以平衡。

1.2风景区规模,即绝对空间

从理论上来说,旅游地景区规模与旅游承载力成正比。也就是说,风景区规模越大,能够容纳的游客人数就越多;风景区规模越小,容纳的游客人数也会越少。因此,旅游地景区绝对空间的大小,决定了旅游承载力的大小。若仅从空间来说,旅游承载力的量测方法,就表现为:旅游承载力=景区空间总面积/人均空间占地面积。所以,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扩大旅游承载力值的一个常用办法就是扩大景区空间总面积。

1.3风景区的相对空间规模

对于一个景区来,并非所有的地方都可供人游玩,如悬崖、峭壁、深谷、湿地等。因此,以风景区的总面积来计算旅游承载力,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它与风景区的实际承载力不符。一般情况下,游客只分布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那就是景区的主要景点及沿途。风景区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景区的相对空间,而非绝对空间。所以,要增大风景区的承载力就必须想办法增大相对空间的面积。增大相对空间的方法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对主要景点进行合理布局,加大主要景点规模和增加层次。

1.4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

风景区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决定了其功能的大小、方向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到旅游承载力的大小。在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影响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水质、大气质量、土壤、地质、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噪声、地震、飓风、泥石流等。其中,水质、大气质量、土壤、地质、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噪声等因素经常用来衡量风景区生态环境是否遭受污染;地震、飓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则会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一般来说,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构成了不同层次的生产者,其生产者越多,物质和能量也就越充沛,能支持的分解者就越多,对污染物吸收与净化的能力也就越强,因而其旅游承载力也就越大。

1.5风景区的时代性和季节性

风景区的时代性对旅游承载力的影响,通常表现在以历史名胜、古生物化石、古地质地貌等为主要吸引物的风景区。这些风景区的景观时代越久远,越能吸引旅游者,去风景区的游客越多,其承载力也就越容易受到影响。

风景区的季节性对承载力的影响,表现为每个风景区都具有它自身的旅游季节性变化规律,也就是说,每个风景区都有它自己的平、淡、旺季,而且,不同类型的风景区,平、淡、旺季的时间也不一致。随着季节的变化,旅游者的流向和流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旅游承载力就会受到影响。

2经济环境因素

2.1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规模

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规模大小(即设施承载力),直接影响到风景区的旅游承载力。如旅游地的水、电、能源承载力以及排水、供气、通讯设施情况;道路、停车场及机场、码头等的规模,景区的公路、索道、小径、游览线路容量及车辆、船舶输送的人流量等这些交通承载力;以及景区内可供食宿的规模、床位数,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及其它服务业设施承载力情况,都直接影响到旅游承载力值。

2.2旅游地的投资能力

旅游涉及面极广,旅游地既要向旅游者展现丰富的旅游资源,又要为旅游者提供餐饮、住宿、出行、游玩、购物、娱乐等设施。因此,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除了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地的经济发展强度、具有足够的项目来吸引和消化外来资金,并将其用于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显得尤为关键。一般来说,旅游地的投资开发能力问题不大,只要合理吸引外资,就可快速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

2.3相关支持行业情况

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很多,如交通运输业、酒店业、旅行社、商业等等。这些行业的发展状况,周边地区能否提供人才、资金、物流、信息等支持,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业,若一个地区交通运输落后,可进入性差,那么,即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当地能够接待的游客也不会很多;相反,若交通便利,支持性行业发达,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完备,当地就能够快速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相关支持性行业对发展旅游业至关重要,但在必要时,可以考虑区域外调入,因此,这一方面的问题不大,可以根据旅游发展状况进行解决。

2.4旅游业的比较利益

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将可能导致某些产业萎缩甚至完全中止,旅游业与这些产业之间的比较利益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当地政府与居民对待旅游业的态度。

2.5当地旅游业的人力资源供给情况

发展旅游业,需要大量的旅游从业人员,如导游、餐饮服务人员、景区管理人员、交通运输人员等等。这些从业人员,既可以向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又可以起到展示旅游地风貌的作用。因此,旅游地的人力资源供给情况、服务水平、人员配置到位程度、敬业程度、综合服务素质等等,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旅游服务质量;任何一方面人员的短缺,也都会给游客留下消极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旅游资源受损。在一般情况下,旅游地人力资源的供给问题不大,如果短缺,可以通过培训和引进的方法予以解决。

2.6风景区的管理技术水平

目前,大量的旅游承载力研究,往往会给人们留下一种错觉:每一个旅游地的承载力都是固定不变的,管理人员必须按此限额,严格控制和管理旅游者。其实,有效地、科学的规划管理,并加强生态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往往能加大旅游承载力。以加拿大怀伊沼泽地野生动物避难所为例,该避难所面对大量的外来游客,采取的措施不是减少旅游者数量,而是通过科学规划管理,将旅游者活动中心和停车场建在对野生生物没有任何影响的地带;通过各种展览和有关视听材料、旅游指南,使游客对沼泽地和野生生物全貌有所了解;允许少数自助旅游者或团队旅游者在保护区边缘地带参观;在与旅游中心的近距离途中开通一列火车,专供旅游者参观野生生物。这样,通过科学的管理,既使野生生物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又满足了广大旅游者的愿望。

3社会环境因素

3.1社会文化环境

风景区的社会文化环境涉及到当地的人口构成、、民情风俗、生活方式、社会道德、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政府组织和社会开化程度等等。这几个方面决定了当地居民对外来旅游者的接受程度以及对自己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的适应能力。通常情况下,旅游者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冲击是随着旅游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根据“伊里戴克斯”模式,可知旅游发展与社会紧张的关系(如表:3-1)。但是随着当地旅游开发的进行,居民会因慢慢习惯了旅游者的到来而使承载力逐渐增大;同时,旅游产业化程度高、文化差异(包括、生活习俗、生活观念等)小的地区,其承载力也大。

3.2旅游者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风景区旅游产品和环境状况的评价者。旅游者对旅游承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旅游者的个体特征。

荒野爱好者不希望商业性设施;寻求自然随意的环境,看到的人要少;期望宁静、清新、与世隔绝的气氛。

运动爱好者希望有起码的设施;追求自然气氛,与他人的冲突较大;期望有好的运动条件和较宁静的环境。

野营者一般以家庭或亲朋为活动团体;寻求自然的气氛,要求较大的活动空间,愿意看到周围有一些同类型旅游者;希望有起码的设施。

海浴者一般是小集群活动;希望看到较多的同类型旅游者;追求略微热闹的气氛;要求设施完备。

自然景观观赏者希望充分体验自然美景,不愿意赏景人很多破坏宁静气氛。此类旅游需求量大。

第二是旅游者的流动性。旅游者的流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旅游者在景区内各景点之间是不断流动的。其二,旅游者来自世界各地,本身就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4影响因子之间相互关系分析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这三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到旅游承载力值的大小;与此同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相互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环境承载力三者之间关系的反应,因此,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环境承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环境承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较为明显。旅游地的经济环境承载力对社会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大。一般说来,经济环境承载力大,说明这一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或者旅游开发时间长,当地居民对游客的行为方式比较熟悉,因此,社会环境承载力就大。反过来,也同样成立。

经济环境承载力与自然环境承载力: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管理水平承载力与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上面。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风景区若实行严格科学的规划管理,印制宣传手册,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就能使旅游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增大;但是,反过来,风景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大,管理水平承载力不一定就大。

旅游心理承载力:该承载力可从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两方面加以说明。旅游心理承载力除了与经济环境承载力有密切的关系外,还与旅游者及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经济特征、旅游活动类型、接待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有关,但关系不大。旅游者心理承载力与供给方的自然环境承载力、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等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反过来却不成立;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与游客行为和密度、居民从旅游业中的获益情况等因素有关。

自然环境承载力:一般情况下,对于自然观赏类型的风景区,旅游空间环境承载力大,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也就大;但反过来则不一定成立。

在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旅游空间环境承载力、设施承载力、旅游心理承载力和社会文化承载力之间,根据最小因子原理,取最小值,作为当地能够接待的旅游承载力值。

参考文献

[1]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3]刘焰.旅游心理承载力:决定因素及计量模型[J].上海经济研究,2003,(2).

[4]刘红阳,由亚男.管理容量在旅游环境容量体系中的作用及计量[J].华东经济管理,2005,(19).

[5]郭秀锐,毛显强等.国内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

旅游环境质量篇7

关键词:清水河;环境容量;测算

1旅游环境容量的涵义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规模最高限度,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我们可以把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概括为当旅游环境结构不发生对当代人与后代人有害变化,并且不发生降低游人旅游质量与游兴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接纳的最大游客量。

2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

根据旅游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及旅游业的概况,建立旅游环境容量综合得分指标体系,即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心理环境容量四个指标。这四个指标综合后得出的最大游客量,即旅游地的旅游环境容量。

不同类型风景区各个分量的权重赋值也不同。山岳类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各分量权重赋值结果如下表:

表2-1旅游环境容量各分量权重赋值

指标旅游生态环境容量Q(e)旅游空间环境容量Q(r)旅游设施环境容量Q(f)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心理感应环境容量Q(s)

权重fi0.3440.2260.2620.168

清水河景区位于伏牛山与外方山东麓,隶属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团城乡。属于山岳类旅游区,其旅游环境容量综合实现的定量评价模型为:

Q=0.344*Q(e)+0.226*Q(r)+0.262*Q(f)+0.168*Q(s)

其中:Q(e)为旅游生态环境容量,Q(r)为旅游空间环境容量,Q(f)为旅游设施环境容量,Q(s)为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心理感应环境容量。

2.1旅游生态环境容量Q(e)的计算

清水河景区旅游生态环境容量Q(e)的计算

清水河景区属于山岳类旅游区,其旅游生态环境容量Q(e)表达式为:

Q(e)=min{Q(w),Q(a),Q(g),Q(v)}

其中:Q(w)是水体环境容量;Q(a)是大气环境容量;Q(g)是固体垃圾环境容量;Q(v)是生物环境容量。

旅游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量和水、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如表2-1、2-2:

表2-2旅游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量

旅游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量

生化需氧量(BoD5),g/人*日40

固体垃圾,g/人*日500

总悬浮微粒,g/人*日60

粪便,g/人*日400

表2-3水、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指标标准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B类)色颜色无异常变化

嗅不得含有任何异嗅

漂浮物

不得含有漂浮的浮膜、油班和聚集的其他物质

透明度,m≥1.2

生化需氧量(BoD5),mg/L≤4

溶解氧(Do),mg/L≥4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总悬浮颗粒物,mg/m30.12

二氧化硫,mg/m30.05

可吸入颗粒物,mg/m30.05

氮氧化物,mg/m30.10

二氧化氮,mg/m30.08

(1)Q(w)=水体环境污染物容量/人均污水生产量。山岳类风景区水体环境容量主要考虑水色、透明度等,而富营养化是目前危害清水河水体最突出的问题,因此本文选生化需氧量(BoD5)作为水环境容量的评价指标,据环保部门测算清水河水体每年生化需氧量为120吨。则:

Q(w)=8219(人次)

(2)Q(a)=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物容量/人均废气生产量。清水河景区大气生态环境容量根据公式Q(a)=SKF/p计算,S为风景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K为山体类风景区可旅游面积占总面积比例1/20,p为人均绿地面积40平方米,F为清水河景区平均森林覆盖率70%。则:

Q(a)=21875(人次)

(3)Q(g)=每日处理固体垃圾总量/人均固体垃圾生产量。考虑到清水河景区对环境视觉美感要求较高,因此对固体垃圾,基本上不考虑自然净化,全部采用人工处理。清水河景区每日处理固体垃圾总量为2.5吨。则:

Q(g)=5000(人次)

(4)Q(v)=游览面积/人均生物影响承受标准面积。清水河景区景点旅游为沿线旅游,故在计算生物环境生态容量时,以主要景点游览线路里程和旅游者沿线活动范围(线路两侧各5m)为依据计算游览面积,并通过现场检测,确定人均生物影响承受面积标准为15m2/人,清水河景区游览线路长度9公里,则:

Q(v)=6000(人次)

则:Q(e)=min{Q(w),Q(a),Q(g),Q(v)}=5000(人次)

由以上计算可得:清水河景区旅游生态环境容量为5000人次。

同时,由以上计算可看出:清水河景区旅游水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比较大,固体环境容量是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的瓶颈,但可以通过增加环卫工人的人数加以改善,因此清水河景区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潜力很大。

2.2旅游空间环境容量Q(r)的计算

清水河景区旅游空间环境容量主要表现为游客对山体游览线路的占有,其表达式为:Q(r)=Lt/pt

清水河景区游览线路长度9公里,每天平均开放时间10小时,旅游者游览一趟需3小时,游客每人合理占有游线长度为10米,则旅游空间环境容量为:

Q(r)=Lt/pt=3000(人次)

2.3旅游设施环境容量Q(f)的计算

清水河景区过夜游客和不过夜游客比例为1:5,设施环境容量则为床位的6倍。根据旅游者生活设施需求和清水河生活设施供给情况,可计算出清水河旅游设施环境容量如下:

表2-4清水河景区旅游设施环境容量计算

指标旅游者每日生活基本消耗标准清水河景区旅游设施供给环境容量

(人次)

停车场面积4.5平方米/床9000平方米2000床

12000人

供电3千瓦/床100千伏安1600床

4800人

耗水宾馆2吨/床

不过夜游客25升/人1300吨610床

3700人

旅游床位1床/人200床200床

1000人

餐饮茶座

座位1座/床300座300床

1500人

文化、体育

娱乐设施

数量0.5个/床200个400床

2000人

则Q(f)=min{Qi}=1000(人次)

由以上计算可得,清水河景区旅游设施环境容量为1000人次。

同时,由以上计算可看出:清水河景区旅游床位、餐饮茶座座位和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数量是旅游设施环境容量的瓶颈,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和旅游活动设施数量加以改善。

2.4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心理感应环境容量Q(s)

通过在风景区游客高峰期、平峰期等不同时期对游客进行心理问卷调查,求出游客在良好心理感应时占有的游览长度为15米,游览线路长度为9公里,每天平均开放时间10小时,旅游者游览一趟需3小时,则旅游心理环境容量计算为:

Q(s)=Lt/pt=2000(人次)

由以上计算可得:

表2-5清水河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各指标的计算结果

指标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心理感应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5000300010002000

则Q=0.344*Q(e)+0.226*Q(r)+0.262*Q(f)+0.168*Q(s)=2996(人次)

我们取清水河景区旅游环境容量为3000人次。

3清水河景区日饱和旅游环境容量、日超饱和旅游环境容量、年适宜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

日饱和旅游环境容量maxQ=2.5Q=7500(人次)

日超饱和旅游环境容量Q(c)=2maxQ=15000(人次)

年旅游环境容量Q(y)=DQ=1095000(人次)

由以上计算可得,清水河景区日旅游环境容量为3000人次,日超饱和旅游环境容量为15000人次,年旅游环境容量为110万人次。

4建立假日旅游预警系统

4.1假日旅游预警系统

假日旅游预警系统是为准确提供旅游的发展态势信息,引导和方便人们假日旅游,促进各地旅游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推动假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组建的一种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以一定的标准监测、控制景区的旅游客流量,以缓解或消除假日里旅游供求矛盾,以利于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利于加强旅游经营和管理,利于引导消费者,保证旅游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2确定景区预警状态

景区预警状态包括无警状态、轻警状态、中警状态和重警状态。这四个状态的描述为:重警状态指景区受到巨大影响,已经无法正常运行,旅游系统、生态系统即将崩溃。中警状态是指景区各项服务与设施已经受到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生态系统加速恶化。轻警状态是指景区开始受到影响,生态系统和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开始受到破坏,旅游者的旅游感受开始下降。无警状态是指景区一切运行正常。

4.3确定景区预警状态的警限

(1)确定景区现实预警状态的警限

警限指警报界限。当景区的现实值超过日适宜环境容量的时候,即Y≥Q,景区即将受到破坏,进入警报界限,此时

y1=Y/Q≥Q/Q=1(Q为景区日适宜环境容量)

表明,当y1≥1时,景区目前已经进入轻警界线,处于轻警状态。

当景区的现实值超过日饱和预警指标值的时候,即Y≥max(Q)=2.5Q,景区得正常运转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各项服务设施将受到破坏,游客的旅游感受将大打折扣,此时

y2=Y/Q≥max(Q)/Q=2.5Q/Q=2.5

表明,当Y≥2.5时,旅游目的地系统目前已经进入更高一个层次的警报状态,本文将其定义为中警状态。

当旅游目的地的现实值超过日超饱和预警指标值的时候,即Y≥Q(c)=5Q,景区得不能正常运转,生态系统、旅游系统将进入崩溃状态,游客讲不能进行一切旅游活动,此时

y=Y/Q≥Q(c)/Q=5Q/Q=5

表明,当Y≥5时,景区目前已经进入最高层次的警报状态,本文将其定义为重警状态。

(2)确定景区未来预警状态的警限

景区未来预警是在旅游目的地现实值的基础上按照往年数据外推法推算出未来值Y',然后再和预警指标值相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未来的旅游目的地的警限。

当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值超过日适宜预警指标值的时候,即Y≥Q,景区即将受到破坏,将进入警报界限,此时

y'=Y'/Q≥Q/Q=1

表明,当y'≥1时,旅游目的地将进入轻警界线,处于轻警状态。

当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值超过日饱和预警指标值的时候,即Y'≥max(Q)=2.5Q,景区得正常运转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各项服务设施将受到破坏,游客的旅游感受将大打折扣,此时

y'=Y'/Q≥max(Q)/Q=2.5Q/Q=2.5

表明,当y'≥2.5时,景区即将进入更高一个层次的警报状态,本文将其定义为中警状态。

当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值超过日超饱和预警指标值的时候,即Y'≥Q(c)=5Q,景区得不能正常运转,生态系统、旅游系统将进入崩溃状态,游客讲不能进行一切旅游活动,此时

y'=Y'/Q≥Q(c)/Q=5Q/Q=5

表明,当y'≥5时,景区目前已经进入最高层次的警报状态,本文将其定义为重警状态。

4.4建立旅游警度预报子系统

旅游警度预报子系统采用的预警灯图法是一种输出数据的简便易行的方式,结果直接明了,形式类似于交通信号灯,即用类似于交通信号灯的灯色表示宏观经济运行的势态。旅游警度预报子系统包括控制指标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1)控制指标灯系统

控制指标灯系统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系统。上文中设计了四种预警状态,因此设计四种预警信号灯:“红灯区”、“黄灯区”、“蓝灯区”和“绿灯区”。四个灯区分别用来表示重警状态、中警状态、轻警状态和无警状态。相应的:红灯区(重警警区),预警值在5以上;黄灯区(中警警区),预警值介于2.5到5之间;蓝灯区(轻警警区),预警值介于1到2.5之间;绿灯区(无警警区),预警值处于1以下。景区旅游预警系统控制指标灯系统如图所示(图1)。

图1旅游目的地旅游预警警限与信号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预警系统中主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数据输入和数据库管理功能;空间分析功能;信息功能。

预警信息的方式很多,在目前旅游业的发展阶段主要选择把预警结果通过mapGiS的属性连接功能将其输入到mapGiS中作为绘制预警结果图的信息。通过预警结果信息传入,利用mapGiS的Dem子系统把预警的结果通过插值原理,将其绘制成等值线图,并通过空间分析子系统的区域相交功能,将其与其它的地理信息进行叠加,并对不同的警度级别赋以不同的参数,便可得到旅游目的地旅游预警结果图。然后在基于GiS技术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上添加预警功能,采用信号灯系统,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信息。

旅游环境质量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生态环境;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和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即生态环境响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提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1)乡村旅游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特质。乡村旅游立足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1]。”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利用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要素,因而对作为重要吸引物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生保护的内在特质,即乡村旅游开发往往更多地借势乡村自然生态特征,而不是对乡村自然植被、地形、河流和土壤等做大的改造和变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2)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受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乡村旅游地政府和社区往往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地环境整治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从而使乡村旅游具有了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改进和乡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社会功能。如各地为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垃圾集中处理、污水综合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乡镇生态工业,有力地保护了乡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提升经营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

   (1)促进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得越好,就越能吸引游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促使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完善管理,积极优化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如浙江宁波塍头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球率先构建了低碳、生态的乡村系统,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典范。

   (2)促进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层级,是乡村旅游引力源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有效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对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乡村旅游搞得越好,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这是因为乡村旅游发展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就业增收,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自然会高度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搞好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成了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同时,外来游客也会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产方式,促成社区居民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3)促进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乡村旅游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并使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生态环境熏陶和感染。旅游者置身优美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欣赏乡村的自然美景;置身淳朴自然的农家风俗,体验古老的农事生产、享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极其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价值,无形中实现了对游客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导游员的生态解说、景区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标志的醒目提示,都会加深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游客对生态责任和生态伦理意识的认知。可以说,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还能够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这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的体现。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1.乡村旅游开发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环评论证不充分为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植物、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科学测定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并对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环评认证是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环评,才能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都未经详细、专业的环评认证,只是在相应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原则性规定和要求,缺乏强制性指标规定,实际运作中指导性不强,并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

   (2)随意更改项目规划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可分为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两类。原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直接影响,如旅游索道修建中的开山、炸石、砍树等行为对山体地表、生态的影响。继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间接或诱发的环境变化,包括由于旅游开发引起的大气质量、水质变化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上述两种环境影响类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价值追求和缺乏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极易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视规划,对原有地形骨架和植被、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改造,随意改动和破坏固有特色,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大投入、高档次,从而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引发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乡村旅游经营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依托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的乡村旅游属于环境敏感性资源,很容易因乡村旅游的过快发展而遭到破坏。”其中,乡村旅游时间的相对集中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最易引发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客观方面看,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在时间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3个长假、其它国家法定的传统假日以及每周的双休日,在游览项目选择上又大多集中在如农作物耕作与果实采摘等,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地的游客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大量聚集,从而使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从主观方面看,由于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旅游经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更多地依赖游客规模增大、数量增长,而不是依靠效益提高。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往往无视超规模接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期性的旅游超载,直接影响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造成生态环境难以逆转的破坏,导致环境功能的衰退。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地生态承受能力,否则“即使短期内为当地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损失和经济损失远远超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将使乡村旅游长远利益得不偿失。

   (2)缺乏环保责任的随意排放。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必然会伴随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黄大勇将它划分为五类,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和旅游垃圾污染等。若不予以及时有效治理,就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环境。

   因此,必须加强清洁生产,搞好各种污染物的科学处理。但清洁生产和各种污染物的科学有效处理需要增加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投入,进而增加经营企业运行成本。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经营企业极易诱发极端唯利行为,置乡村生态环境于不顾,随意倾倒固体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各种污水、废水和废气,从而污染乡村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危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无视环境脆弱性的旅游行为。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对日常生活的全新改变和超越,是一种求新求异、超越常规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因此,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短暂的异地游览特征就容易使游客产生“道德感弱化”,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暂时性突变,人们原有的对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积极反应和遵循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甚至会产生道德盲区。在旅游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心所欲、懒散率性、放任自流的心理倾向,行为举止上就弱化了原先常态生活与工作中的道德顾忌与约束,增强了物质摄取意识,极易产生过度利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乱攀乱摘、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等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

旅游环境质量篇9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环境质量,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国家有关政策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受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一、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很多环境问题,如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大批游客涌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高度集中的旅游流破坏或影响了旅游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糟糕,景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涌入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等等。造成这些旅游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破坏旅游环境

很多地方以追求高经济指标为第一目的,环境保护被相对忽视了,甚至有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上海的黄浦江,广州的珠江,南京的秦淮河这些“游船云集,鼓瑟相闻”的著名游览区今天都已经变成了令人厌恶的“黑河”、“臭河”,全然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在中国的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河谷地带,近年来兴办了十几家采矿冶炼企业,它们排放的废水使奔腾在这一著名瀑布上的水流不再洁白晶莹,而是泛着黄色泡沫的浊流!再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

(二)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导致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主要在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区生态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质不高,在旅游的过程当中,旅游者随意进入保护性的景区景点,乱丢垃圾、随地吐痰、攀摘花木、践踏才坪。。。。。免费论文。。这这些行为造成景区遗篇脏乱,甚至是资源破坏。某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泉城”济南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但是部分游客竟然在泉水边洗脚,既不文明又污染了清澈的泉水。同样是“十·一”黄金周期间,江西南昌市动物园推出了与动物亲密接触活动,3只刚满100天的虎宝宝被当作与游客拍照的道具。在活动过程中,游客们对虎宝宝做出了一些不文明的举动。动物研究专家在反对利用动物牟利的同时,呼吁广大游客文明出行,爱护动物。

(三)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区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如贵州织金洞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在同一时段密集的游人会对洞内景观造成严重破坏,游客人数增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就会增加,空气湿度和温度都会增高,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水发生作用,会破坏洞内景观,使其变色,甚至是融化。当洞内干燥时,石灰岩表面又会结晶,这样使洞内景观严重污染和破坏。目前,织金洞的景区,尽管采取了一些保护的措施,但是,随着游客的增加,景区的精华部分-----银雨树,其颜色也在逐渐变暗。在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其寿命。

转贴于

(四)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有些景区的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区生态环境和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还有一些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和浪费。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鉴于旅游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破坏,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行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二)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树立“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规划时,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三)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体参与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免费论文。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景区旅游资源、保护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景区的重点文物和著名景物,可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又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

(四)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为了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五)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等生态旅游形式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有许多部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免费论文。

总之,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的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龚雪辉.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n],光明日报,1998年5月23日.

[2]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

[3]李丹.风景名胜区警惕建设性破坏[n],光明日报,1999年1月19日.

[4]刘汉洪,彭旺元.南岳衡山“旅游公害”及其防治对策[J],旅游学刊,1991,6(5):35—38.

[5]刘振礼.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J],旅游学刊,1989,4(4):37—39.

[6]刘继韩.对承德避暑山庄旅游环境保护的意见[J],旅游学刊,1994,9(2).

[7]楚义芳.超载、旅游污染及其控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1):58—61.

旅游环境质量篇10

关键词:低碳;旅游;海岛旅游;低碳旅游。

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在威胁人类生存的背景条件下,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方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逐渐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低碳的发展方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和能源危机的首要选择。

海岛地区发展旅游有着潜在的优势,一方面海岛是复杂地质、构造运动的见证,具有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海岛所处海洋包围之中,与大陆生态系统相比,海岛生态环境更具有多层次性,为多样性生态类型提供了生态空间,呈现出不同的生物生态种群,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特有的海洋与渔业文化,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与地质资源,使海岛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之一。然而海岛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即:海洋与大陆相分割这种隔离必然限制了海岛与大陆之间的能量和物质的循环,造成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海岛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我国近几十年来掀起了海岛旅游开发的热潮,先后有海南岛、厦门鼓浪屿、浙江普陀岛、山东长岛等海岛得到大力开发。与此同时,许多沿海一些小型岛屿也在积极进行海岛旅游的开发,由于受直接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地区的海岛往往在缺乏相应的旅游开发论证和开发规划的前提下,粗放式进行海岛旅游的开发,这种盲目的旅游开发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往往是对海岛旅游资源的过度性甚至是掠夺性开发,必然会对海岛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如何通过低碳的旅游发展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旅游对海岛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海岛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可持续循环,成为发展海岛旅游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1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

自18世纪以来,以碳氢化合物的发现和使用的工业文明给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进步,以煤炭和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平,成为衡量人类物质社会和财富的重要的标准。但是另一方面,以碳氢化合物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正线性增长,并正在影响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而随着人类意识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性,低碳概念就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1]。低碳经济,作为人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正日益影响和诱导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1.1低碳旅游概念分析。

低碳旅游是从低碳经济这一理念衍生出来的,“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在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在我国最早以低碳旅游为题的文章,是2009年5月刘啸在《中国集体经济》上发表的《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一文,刘啸认为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2]。之后,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低碳旅游概念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黄文胜在《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一文中,认为,低碳旅游,是指以减少Co2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尊重当地的文化资源和生活方式;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是一种理念,更重要的是一种措施[3]。蔡萌与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低碳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4]。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观念与发展、消费模式,它实质上一种降低“碳”的旅游,它要求旅游过程中,在不降低游客体验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节能和减少Co2的排放,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涉及到旅游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生产过程与旅游消费过程。

低碳旅游从经济的范畴进行解析,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对经济、对旅游的发展方式的一种反思;从全球发展形势来看,低碳旅游是旅游业为应对全球气候与能源危机所做出的一种新型的发展方式;从旅游角度来看,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与旅游发展方式。

从低碳旅游的实践来看,低碳旅游应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旅游生产的低碳化,是指旅游企业在旅游生产过程中,利用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广泛的运用各种节能减排技术,营造各种低碳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培育低碳的旅游体验环境,达到碳排放量最小化乃至零排放;二是旅游消费方式的低碳化,是指在旅游过程中,倡导低碳化的旅游方式,在旅游过程中尽量减少碳足迹和Co2的排放,并用实际行动来弥补旅游过程中所排放的碳。

1.2低碳旅游的实践。

低碳旅游作为低碳经济在旅游方面上的延伸,在节能减排,减少旅游过程中碳的排放量,保护景区生态环境方面起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向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型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当前旅游发展进程中,低碳旅游不再仅仅是一种出游理念,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方式,在实践等各方面也初露端倪。如四川九寨沟旅游景区就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进入,以减少Co2的排放。2008年,携程网推出旅途“碳补偿”计划,游客在携程网预订机票时,携程将根据其飞行里程,提醒旅游该次航空飞行所产生的Co2排放量,以及减少这个Co2需要种植的树木数量,并提供相应的“碳补偿”选项。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世博会,大量低碳科学技术的运用和低碳理念的宣传,使7300万参观者切身感受低碳发展和低碳旅游的巨大效应和魅力。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低碳旅游建设峰会上,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黑龙江大兴安岭等32家旅游单位被授予“中国低碳旅游景区称号”。2011年,在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景区分化联合举办的“全国低碳旅游试验区工作会议暨授牌仪式”上,为表彰在低碳旅游方面成绩突出的旅游景区和地区,安徽黄山景区、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山东泰山旅游景区等50家旅游景区入选首批“全国旅游低碳试验区”。在台湾,第一个低碳旅游观光景区—坪林地区,结合台北县旅游低碳城市的愿景与坪林地区低度开发的环境优势,坪林推出了台湾第一个以“低碳”为情境的“坪林之旅”,并邀请马英九在台湾台北县坪林景区骑自行车体验低碳旅游,并应邀其担任坪林景区低碳旅游的代言人[3]等。

2海岛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的交换过程,一个地区旅游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有着复杂的结构。

一方面环境为旅游的发展提供自然和人文资源,是一个地区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另一方面,旅游活动为环境带来各种副产品,各种旅游废弃物又对环境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有些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甚至是不可恢复的。Robertw.wyllie在tourismandSociety写到,维持一种高质量的自然环境是旅游开发的首要原则,因为做不到这一点,旅游目的地的魅力就会丧失;而旅游却日益明显的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要在旅游和环境之间做出取舍的话,将是一种两难的选择[5]。

伴随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海岛旅游日渐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海岛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特有的海洋文化和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等特性吸引了大量游客。由于海岛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地理系统,通过广阔的海洋与大陆相隔,与陆地的交通受限,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以来以渔业为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东部的西部”,而逐渐枯竭的渔业资源使得海岛渔民转产的压力进一步增加,海岛民生的问题亟需得到关注与解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危机,在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海岛地区在践行低碳经济,发展低碳旅游方面尤其独特的优势,应充分利用其海洋、森林、湿地等自然碳汇体的优势,发展低碳旅游,吸引旅游者。海岛低碳旅游的开发不仅为海岛居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为海岛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而且成为协调海岛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重要方式。

旅游不仅仅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要素,也是影响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6]。与内陆及沿海区域相比,海岛地域空间相对狭小、生态脆弱,资源和空间有限,环境承载力差,生态系统在干扰下极易退化且不易恢复[7]。在海岛旅游开发过程中,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大部分海岛在缺乏科学论证的前提下,盲目进行旅游设施的建设或者改建工作,如不考虑海岛承受能力、游客规模的前提下盲目的进行海岛环岛道路的建设,扩大海岛饭店、渔家乐等旅游设施的规模,滥砍、滥伐、乱捕,围海造陆等自发的或者有意的行为都对海岛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加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和道德约束,在旅游中总是表现出责任约束松弛和占有意识外显的行为特征[8],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某些不道德的行为能对海岛地区生态环境形成一定的压力,如乱扔垃圾,乱写乱刻等破坏海岛旅游资源的行为,这对海岛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如表1),而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恢复的。海岛地区选择低碳的旅游生产与消费方式,不仅可以保护发展低碳旅游所依赖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而且还是解决海岛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的重要举措。

3海岛地区低碳旅游实现路径。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概念性的理念,而应该是一种在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新型旅游发展方式。海岛低碳旅游开发不同于内陆地区,海岛低碳旅游的开发应有自己的特色。相比较于内陆地区,海岛面积比较狭小且比较封闭,与大陆的相隔离限制了海岛与内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交换,造成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海岛自然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后,将难以恢复,海岛地区旅游的开发必须持一种慎重的态度,海岛地区低碳旅游的实现应该基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等各利益主体的协同。海岛地区低碳旅游的实现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直接降低或者吸收海岛地区空气中排放的Co2;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旅游生产方式的低碳化和旅游消费方式的低碳化减少海岛地区Co2的排放,推动海岛地区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实现海岛地区旅游产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3.1政府部门。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方式,海岛低碳旅游的开发要求海岛地区须营造低碳的旅游吸引物、低碳旅游设施和低碳的旅游体验环境,引导海岛旅游者低碳的旅游消费方式,而这些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海岛地区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海岛地区低碳旅游的发展初步阶段必须要求相关政府部门的引导、政策上甚至是专项资金的支持。

作为海岛地区旅游发展政策的制造者、开发方向上引导者,要使海岛低碳旅游真正落实到实处,政府部门必须及时出台相关的政策、政府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行业标准约束、规范、引导、激励、调整海岛地区低碳旅游的发展。(1)建立海岛地区旅游企业发展低碳效果考核机制,实施一定的奖惩措施;(2)在现有的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地区比较成熟的相关的认证标准,开发适宜我国海岛低碳旅游切实可行的开发认证体系,严格按照低碳的标准规定行业标准,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提供现实可行的指导和规范;(3)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海岛地区开展低碳旅游试点工作,提供政策、资金上的重点支持,并将其成熟发展经验推向其他海岛地区;(4)提供专项科研资金支持海岛地区低碳旅游发展的科研工作,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旅游管理机制与发展模式,为海岛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新技术和新的发展模式;(5)完善高素质人才培训机制,旅游市场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人才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特殊和重要的作用[9],政府可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并积极引进关于旅游、低碳等发展方面的人才,提供专项资金,对当地社区与旅游企业进行海岛低碳旅游方面知识的培训。

3.2旅游目的地。

3.2.1营造低碳的旅游体验环境。

旅游体验环境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旅游体验环境对于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提升旅游者审美、愉悦体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旅游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旅游者旅游的过程就是追求旅游审美与愉悦的过程。一个好的旅游体验环境能够给旅游者带来更好的审美与愉悦体验。海岛地区在发展低碳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应该充分的利用海洋、森林和湿地等“高自然碳汇体”的优势,吸收和中和大气的Co2的含量,营造海岛地区低碳的自然旅游体验环境。海岛地区碳的排放量主要集中于当地的旅游企业、旅游社区居民和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碳的排放,在海岛低碳旅游开发与改造过程中,在保护海岛环境的基础上,协调各方面利益主体的关系,打造低碳的人文旅游体验环境。

据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营造低碳的旅游体验环境就是充分利用海岛各种自然碳汇机制,如海洋、森林、绿地、湿地等,同时利用各种节能减排技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者中和碳的排放量,最大程度的降低旅游过程中碳排放强度,达到营造低碳的旅游体验环境的目的。

3.2.2构建低碳的旅游吸引物。

低碳的旅游吸引物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各种低碳的事物和因素,这些低碳的事物和因素可以是各种自然低碳景观,也可以是人工建立的低碳设施景观,还可以是多样化的综合的低碳旅游产品。海岛地区在构建低碳的旅游吸引物时,要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海洋、森林、湿地、湖泊等高自然碳汇资源的旅游价值,可以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或者生态旅游区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在充分挖掘自然低碳旅游景观的同时,在不破坏海岛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经过严格技术论证,海岛地区可以建设各类人工低碳旅游吸引物,如低碳的建筑设施、低碳的旅游社区与低碳的旅游港区等。在整合自然与人文低碳旅游吸引物的基础上,海岛地区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开发各种低碳旅游活动,如海上冲浪、海钓、潜水等各种体育活动和以疗养为主的康体类旅游活动产品,吸引游客。

3.2.3构建低碳的旅游设施。

低碳旅游设施是指利用各种低碳的材料和低碳技术建造的用于提供旅游接待服务的基础和专用设施。

低碳旅游设施的建造主要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低碳技术和低碳材料的运用;二是,在使用过程中低碳的排放。低碳的旅游设施主要体现在低碳的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服务设施、海岛环境卫生服务设施与低碳能源供应设施中。海岛地区构建低碳的旅游设施可从几方面考虑:(1)使用电瓶车或者新能源车等交通工具替换传统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能源的车辆,构建低碳的交通道路设施;(2)海岛地区应该严格规范各类宾馆的建设,或者建设时应经过严格的低碳技术论证,海岛旅游住宿设施应该以传统的渔家小院为主;(3)渔家乐或者其他的食宿设施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并注意废弃物品的回收工作;(4)海岛地区应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低碳排放的能源供应系统替代老式的以煤炭或者薪柴为主的能源供应系统;(5)发展低碳的旅游环境卫生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海岛各种生活或者生产垃圾可以选择岛内简单回收处理,或者直接运往大陆进行生态低碳处理,应建立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建设生态厕所,使用生态的垃圾桶。

3.3旅游者。

低碳旅游不仅仅应是一种理念,一个口号,更应该是旅游者身体力行的实践,在出游过程中践行低碳的旅游消费方式。所谓低碳的旅游消费方式可以理解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减少或者补偿个人旅游碳足迹。在旅游过程中,不同形式的旅游方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个人碳足迹具有明显的差异。以旅游交通为例,在跨国旅游活动中,以距离衡量,航空旅游虽然只占17%的旅游行程,却占了54%~75%的旅游碳排放量;而相反,公共汽车交通和铁路虽然占到了所有旅游运输量的16%,但却只占了1%的碳排放总量。在瑞典,1000km的旅游距离,如果选择使用风和水能源的铁路交通,旅游者的人均碳排放量为10g,如果选择航空交通,碳排放量为150kg。

伴随全球能源危机与气候变暖压力,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在全球兴起,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外出旅游践行低碳的旅游消费方式。在海岛旅游开发中,环境的保护与旅游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成为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在开发与保护的对立中,应该倡导低碳的旅游消费方式。主要包括:(1)在同样条件下应优先选择低碳的旅游景区,学习低碳旅游方式和减少碳足迹的方法,并在旅游过程中参与旅游碳中和;(2)选择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交通工具时,应尽量选择铁路、长途汽车、自行车或者徒步的方式取代高碳排放量的航空与自驾游的交通方式;在旅游景区,交通方式应优先选择徒步、租赁自行车或者乘坐景区提供的电瓶车;(3)由于海岛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与内陆相比,海岛一般具有多层次的生态环境,呈现多层次的生态种群,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保护海岛脆弱的生态环境,并抵制各种以野生动植物制成的纪念品;(4)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带有旅游标签的旅游酒店,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生态食品,以当地的食品为主,节制欲望,力行节约,尽可能的不浪费能源,尽量减少制造太多的垃圾;(5)在进行旅游活动的选择时,旅游者应优先考虑体育、运动、康体类等低碳的体育活动。

4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危机,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不可避免的趋势,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向低碳的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型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低碳旅游发展方式势必成为旅游业竞争的重要战略高地,谁能率先成功的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型,坐拥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话语权,谁就能在未来全球化旅游竞争中占有有利的地位。海岛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利用其天然碳汇体的发展优势,倡导低碳的旅游开发与发展模式,降低旅游发展过程中碳的排放量,保护好海岛生态环境。低碳开发和发展模式应成为解决海岛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这对矛盾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海岛地区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