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税收制度的作用十篇税收制度的作用十篇

税收制度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4:18

税收制度的作用篇1

关键词:财政税收;创新;中小企业;扶持

财政税收制度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会造成影响,而且还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其对政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财政税收制度是否适用于当下的经济环境[1],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市场经济体制随之逐渐变革,财政税收制度也应当依据这一现状进行创新,给予中小企业更大的支持,使其健康发展。

一、创新财政税收制度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逐渐增多,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为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维护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减少财政税收制度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财政税收制度也在进行创新。具体改革内容有:对各类不同的企业,税收制度进行了划分,退还出口商品的在国内各生产环节产生的间接税,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等政策。这些政策有效地将税收制度完成了转型,优化了预算体制,改进了财政支出体制,很大程度上使预算体制和转移支付更加完善和规范,提高了税收执法的层次,解决了税收中出现的执法不健全以及无信用可言之类的问题,使得税收制度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业,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从而发展国家经济。

二、创新财政税收制度对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在财政税收制度创新的影响下,发展得更为快速稳定,许多以扶持中小企业为目的基金[2],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对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扶持的重要作用。以下为扶持作用的几个方面。

(一)增加经济效益,扩大企业影响力

每个国家对于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划分虽然有不同,但是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比如,有数据表明,美国的中小企业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不只是美国,其他的国家也是如此,中小企业同样占据了较大的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也会越来越重要。基于此,发展中小企业,创新财政税收制度,是发展经济和增加财富非常重要的保障。

(二)解决当前就业、择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就成了社会的一个难题。工作岗位少而就业的人数多,有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基本不招收已婚女性,甚至完全不考虑女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以及社会稳定。想要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发展中小企业是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虽然中小企业近几年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进行财政税收制度的创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扶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优化企业资源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如果只是重视发展大型企业,而忽视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不仅会使大企业失去生机,而且会削弱大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中小企业的优势,发展中小企业,促进经济发展,合理将资源进行分配,有效利用资源,从而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四)发展融资,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善,使得各个类型的企业都有了飞速发展。相较于大企业,中小型企业在融资[3]方面比大企业困难很多,比如中小企业的信誉等级比较低,贷款审批困难,因此中小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就有了很多的约束。而融资风险比较高,为企业能够带来的利益也相对较小,因此中小企业对融资涉及较少。在财政税收的创新上,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做出了缓和举措,虽然政府不会担保风险,但是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提高,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总而言之,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对财政税收制度进行创新,寻找适合当下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制度,解决中小企业在资金问题上的后顾之忧,为中小企业提供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平台,引导市场经济良性发展,

作者:谢毅哲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玉婷.政府与市场的理性选择———关于政府对市场小微经济扶持问题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5:100-101.

税收制度的作用篇2

关键词:收入分配;税收;调节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8—62—02

一、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僵化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效调整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很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有些还呈现加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的演变大体可分为向居民倾斜(1978~1995年)和向政府、企业倾斜(1996年至今)两个阶段。2000~200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从65.5%下降到57.5%,下降8个百分点,政府和企业占比则分别提高5.2个和2.8个百分点。特别是,作为社会财富直接创造者的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从51.4%下降到39.7%。

(二)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无论是城乡之间、城乡内部,还是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均呈扩大趋势,低收入群体增收难度较大。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0年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之后,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008年达到0.47。其中,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34,农村居民为0.38,分别比2000年提高0.02和0.03(见表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2000年的2.79:1扩大到2008年的3.31:1,绝对差距已经超过1.1万元。

(三)财富累积效应加剧了收入差距

近年来,与居民工资收入占GDp比重下滑相对应的是,财产性收入占比逐渐增大。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进一步拉大了“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财富聚集的“马太效应”推动财产性收入向收入水平较高的少数人集中,进一步加大了居民收入差距。

二、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功能和作用

在中国基尼系数已经长期超过0.4的警戒线,接近0.5的情况下,税收的调控功能应更加突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税收在三次分配中作用如下:

(一)税收在初次分配环节的调控作用

在初次分配环节,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流转税上。流转税是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征税。在增值税中规定对生活必需品课以轻税或无税,而在消费税中对奢侈品额外课税,可以起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垄断引发的行业高收入与其他部门、行业之间收入的巨大差异,其不公平已成为我国当前的社会性问题。垄断问题是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缺陷,却是税收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之一。

(二)税收在二次分配环节的调控作用

在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过程中,对公平收入分配发生重要影响的税种有以下几类:(1)所得税。在实行累进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税率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而升高,使得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差距在征税后缩小;企业所得税可以减少资本收益,从而缩小资本利得收入者和劳动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2)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对于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有着间接而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保障税对财富和国民收入原始分配所造成的收入不平等和贫困扩大化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3)财产税,财产税以财富存量作为计税依据,使其弥补了个人所得税无法对资产存量课税的空缺,从而具有较强的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

(三)税收在第三次分配环节中的调节作用

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即社会的富人运用捐赠、资助慈善事业等行为回报社会,第三次分配一般情况下是公众自觉行动,但也可以通过制度安排激励引导。对于社会公众对慈善公益事业的捐助,发达国家普遍给予所得税和财产税的免税政策,引导高收入的合理流向,缓和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

三、我国当前税收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当前税收体制主要是在1994年分税制基础上建立的。运行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分税制在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建立规范的财政运行机制、保证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增强中央财政调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的税收制度对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1)流转税占税收收入比重过高,不能体现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由于流转税对收入分配调节具有中性作用,基本不具有调节收入分配功能。即使具有间接调节作用的消费税,其占税收收入比重也仅有8%。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税收结构,决定了我国当前税收制度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非常有限。(2)财产税缺乏导致对存量财富调节功能不足。财产税对防止财富过度累积,调整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现阶段无论在税种构成上还是在财产税收入占比上,财产税均未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考量。(3)社会保障收费未能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实行收费制度。其与社会保障税的主要差别在于社保分配方式:社会保险费有个人账户,个人缴纳金额与快意享受的保险待遇具有一定的关系;而社会保障税在保险分配上不考虑缴纳金额,更能起到调节分配作用。(4)税收政策对第三次分配的鼓励作用不足。在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一些规定,特别是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对于捐赠抵免限额的规定抑制了第三次分配规模的扩大。虽然2007年企业所得税的捐赠抵免限额从3%提高到12%,但实际上对第三次分配仍然起到抑制作用,可以说目前税制中尚缺乏支持第三次分配格局形成的有效措施。

四、完善税收制度,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思路

在保持总体税收收入稳定,满足财政需求前提下,需要对税收结构进行调整,以更充分发挥税收对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作用:

(一)流转税减税

由于流转税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有限。总体上,应更多考虑流转税减税,尽量少采取所得税减免等方式,以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近年来实施的增值税转型即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即为一种增值税减税措施。

(二)加强所得税征管

现行税收结构中,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实中,所得税征管并不到位,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上,工资薪金收入占比较大,而对贫富差距影响大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税收跑漏较多。加强所得税征管能够更好发挥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此外,流转税的减税,客观上增加了所得税的税源,提升了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三)适时开征财产税

财产税具有调节存量财富,“劫富济贫”的直接作用。在我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现实背景下,财产税的征收应该成为税收改革的重点。可以逐步扩大房产税试点,并适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当然,财产税的开征涉及到社会配套制度较多,但这不应该成为长期不开征的理由。需要说明的是,开征财产税必须与其他税种、特别是流转税减税同步进行,即在总体上,不能增加纳税人的税负,只是改变征税对象。

(四)社会保障费改税

社会保障费改为社会保障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上,具有和个人所得税相似的功能。社会保障费改税,是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方向。

(五)鼓励第三次分配

税收可以对企业、个人的捐赠、慈善支出给予相应的减免税,以鼓励和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减小贫富差距,如:取消企业所得税的捐赠抵免限额等。对此,国外已经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借鉴。

税收制度的作用篇3

 

关键词:税收管理员 税收征收 管理模式

2005年3月,家税务总局下发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正式走到了税收管理的前台。税收管理员制度是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税收征管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是强化税源管理的关键昕在。本文拟从税收管理员制度历史发展沿革、运行现状透视的角度,对该制度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思考。

一、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历史沿革

提及税收管理员,不可避免地就使人联想起税收专管员.二者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但更多的是前者对后者的扬弃。

1.“一员到户,各税统管,集征、管、查于一身”的征管模式与税收专管员制度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新中国的建没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按照《全国税政实施要则》的精神,我国实行的是税收专管员制,其征管模式可概括为“一员到户,各税统管,集征、管、查于一身”,体现了便利、节约、经济的原则,在短时问内聚集大量财力,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强有力地推动作用相应的,在这个征管模式下,产生了税收专管员制度:专管员对纳税人分地区地段或行业性质进行普,建立纳税人的信启、片,对纳税人的各项税收进行征收、管理和稽查。专管员还要辅导企业加强会计核算、了解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对工商界进行税务协商等等当时,企、ik性质单纯,纳税人数量有限,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高,国家税制简,税收法规简洁,税收专管员制度能对税源进行有效地符理,能高效征收悦款,节约了征税成本,是适应当时背景的很好的选择;另一方面.税收专管员制度税收分类观点、协护税络建没、说源监控办法以及朴素的税收绛济思想等为后来的税收收管理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与税收管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公民法制观念的步步加强,税收专管员滥用权力、粗放管理与我国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税收原则越来越冲突,“一员到户,各税统管,集征、管、查于一身”征管模式的弊病一步步地暴露出来。随着1994年税制改革的逐步到位,i997年,“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信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新的征管模式取代了旧的征管模式,税收征管由“管户”向“管事”转变,很长一段时间,“专管员”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有些地方,比如无锡,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进行了一定地探索,实行了税收稽核员制度或者相类似的制度,税收管理的重心由“在外跑企业”转移到“在家看报表”。

2004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若于意见》中在原先“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中加入一点“强化管理”,并正式提出“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自此,税收管理员制取代原先的税收专管员制亮相。

二、税收管理员制度与税收专管员制度的对比分析

1.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对传统的税收专管员制度的扬弃

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对传统的税收专管员制度的扬弃,体现了“革除弊端、发挥优势、明确职责、提高水平”的原则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对于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强化税源管理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列管理原则的扬弃。《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中规定:“税收管理员制度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税务人员行为,促进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基础工作制度。”“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应懑循臂户与管事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专管员制度中重管户轻管事、重管轻服务的缺陷得到了纠正,另一方面,专管员制腹中分类管删、税源监控的优点得到了发扬。

二是对工作职责的扬弃。税收管理员制度将征、管、查职能分解,其主要工作职责为税源监控、税政管理、发票核查、纳税评估和纳税服务,但税收管理员“不直接从事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审批减免缓抵退税和违章处罚等工作”。税收管理员制度发挥了原来专管员制度中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比较了解以及税源管理责任明确的优点。

2.税收管理员与税收专管员的本质区别

一是制良背景不同。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在我国税收法律体系日臻完善、依法治税成为我国治税思想和税收工作的首要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税制改革的逐步到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细则的颁布,实体法和程序法共同对税收管理员的行政权力进行有效地制约和强有力的保障;“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的指导思想为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制定提供了思想.保证同时经过多年的教育和宣传,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的普及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建立了新型税收征纳关系,这对税收管理员实施了外部的监督,税收管理员不可能再像专管员那样权力失控。

二是经济背景不同。经济成分多样化和经济利益复杂化是影响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税源的急剧扩大和税源状况的复杂性决定了税收管理员不可能像专管员那样各税统管,而必须有分工有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而税收管理员制度本身就是为了强化税源管理的一项举措。同时,面对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税收的公平、效率和稳定原则显得尤为重要,税收管理员不但要依法办税,要实现实体法上的公平效率和稳定,还要在履行程序上体现公平效率和稳定,正确处理好各方关系,协调各方利益。

三是技术背景不同。以前,专管员只要带几张卡片,一支笔就能采集到纳税人的各项资料,税源信息的整理通过手工也大都能够完成,而现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把税收管理员从大量重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资源共享、数据分析提高了税收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使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

三、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制度作用。提高税收管理水平

税收制度的作用篇4

关键词:税制;税制发展;税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2.42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一、我国税制现状

(一)我国现行税种构成

目前我国现行18个税种,大致可以分成五类,一是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和烟叶税;二是收益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三是财产税类,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船舶吨税;四是资源税;五是行为税类,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这是我国现在通过简税制的改革以后保留下来的18个税种。

(二)税收总量与经济增长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和全面的税制改革,随着经济的增长,税收收入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期。1994年-2011年期间,我国税收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8.34%,GDp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为10.08%,税收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2011年以后,我国经济下行,2012年-2015年,我国税收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7.41%,GDp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为9.33%,从长期看,税收总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税收收入与GDp增长趋势大体相同,不存在税收超常增长的情况,税收总量上的变化趋于稳定。

(三)我国税制结构特点

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以后,初步建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资源税类和财产税类辅助配合、多税种、多层次调节的复合税制体系。直接税是指所得类为主的税种,间接税是以流转税为主的税种。2012年,我国间接税占税收收入比重约为64%,直接税的比重约为36%,间接税占比较高,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不均衡。

(四)我国的税种属性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税收收入分为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和中央政府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船舶吨税、关税、海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地方政府规定收入包括房产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资源税。

二、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

现行税制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合理的问题:

(一)税费结构不尽合理

政府收费特别是政府性基金规模偏大,各种基金收费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较高,我国财政收入的质量不高。

(二)税收调节分配的力度不足

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征收难以体现量能负担原则,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不充分;消费税范围较窄、税率偏低、环节单一,调节分配作用有待加强;财产税不健全,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不合理,免税范围较大;资源税主要实行从量计征,计税依据缺乏收入弹性,税负水平偏低,难以发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节保护的作用。

(三)税制结构有待依照现代国家治理和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进一步优化

间接税占比偏高,直接税占比过低;削弱了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不利于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地方税体系不成型,收入规模相对偏小。一些税种设置不合理。增值税链条不完整、税率档次过多;消费税制度征收范围较窄;房地产持有环节税负过轻。

(四)税收法制化程度不高

现在18个税种立法的只有三部,分别是《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和《车船税法》,其余15个税种仍以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税收立法层次低,税收授权过大,影响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国际税制发展特点

(一)全球税制发展方向越来越趋同

原来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个阵营由于体制、历史、文化的不同,税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近年来全球税制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都面临着创建一个满足公平和效率原则的、能够筹资足够税收收入的制度。尽管政策的挑战和改革的动因不同,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税制改革的趋势却是广泛一致。这项趋势中最为突出的有几个方面:转向宽税基低税率的促进储蓄和投资的税制;增值税的广泛应用;转向简单的低税率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全球税制趋同的趋势逐步明显。

(二)税制结构逐步优化

全球间接税的税率持续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意识到所得税比重过高所带来的缺陷,出现了重视新型间接税(增值税)的趋势。增值税的传播是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全球税收发展趋势,几乎所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都实行了增值税。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色就是全球公司所得税的税率不断降低,这反映了各在制定本国的税收政策时都试图保持国际竞争力。各国都在理顺和简化本国的个人所得税,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扁平化,个人所得税更加注重公平。财产税调节分配的作用加强,很多国家的财产税第一作用是增加收入,第二作用是促进效率和调节收入分配。

(三)包容性增长的税收政策成为共识

包容性增长,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促进包容性增长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财政税收,税收政策的选择应基于包容性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认为,各国税收政策受国际情况的影响,难以独善其身,鼓励贸易和投资,推动税收包容性增长,能够平衡地区间的差异。

(四)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日益密切

各个国际组织包括oeCD国家成立了税收委员会。近年来随着国际税收竞争的加剧,整个税收协调问题日益突出,G20成员各国领导人背书并委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制定开展全球范围内的打击国际避税和偷逃税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2016年已召开的三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将国际税收合作、创新驱动和包容性增长的税收政策等作为重要议题。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共同政治意愿推动下,通过密集的多边谈判与协调,在转让定价、防止协定滥用、弥合国内法漏洞、应对数字经济挑战等一系列基本税收规则和管理制度方面达成了重要共识。各国间的信息交换和征管合作出现了新的变化,国际间税收合作越来越紧密。

四、我国税制改革的建议

未来我国随着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等措施的推进,要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税收制度。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借鉴税制发展的国际经验,我国税制改革要在稳定宏观税负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逐步降低间接税的比重,实现我国包容性增长,从直接税为主转向间接税和直接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主要税种的改革建议:

(一)继续完善增值税制度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是增值税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现行增值税制度还存在税率档次多、抵扣项目不完整、大量临时过渡措施等问题,与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完善我国增值税,关键在于用好增值税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回归税收中性。总结试点经验,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逐步简化税率,通过立法巩固改革成果,确立比较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

(二)推进消费税改革。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或服务纳入征税范围,对一些不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的品目适当提高税负,加大调控力度,以发挥消费税在促进节能减排、合理引导消费方面的作用。

(三)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2016年7月1日,资源税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此次改革对资源税的计征方式、征税发内、征税对象等进行了完善和调整,与原有的资源税相比更加科学、合理。在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过程中要协调好与其他税种改革的关系,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地区范围,资源税的改革还要与资源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联系起来。按照立法的要求,为资源税立法做好准备,完成资源税立法,以法律的形式将资源税改革的成果固定下来。

(四)加快个人所得税分类与综合改革

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也是符合国际的发展方向。目前来看,世界上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实行的综合税制,或者是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只有中国和少数几个国家实行的是分类税制。根据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制所需要的要素条件和可操作程度,将部分劳动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在酌情调整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的基础上,将子女教育等纳入专项附加扣除,初步建立与新税制相适应的征管制度,通过建立部门间信息交换机制,为税务机构多渠道收集收入信息创造条件,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和财政信息系统。

(五)开征环境保护税

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开征环境保护税,结合现行排污收费项目设置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等税目;将排放量作为主要计税依据;综合考虑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实际治理成本、环境损害成本等因素设置税率;合理设置税收优惠;加强部门配合,明确相关部门的法律责任,强化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

(六)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可以逐步将现行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具有税收性质的政府收费合并成为统一的、与各国普遍开征的房地产税基本一致的房地产税,对各类房地产以评估值为计税依据征收房地产税,可以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分别设计不同的税率,适当降低建设、交易环节税费负担,建立“税基广泛、基本保障、负担公平、征管便利”的现代房地产税制度。

(七)完善地方税体系

随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营改增步伐的加快,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越来越不匹配,我国地方政府普遍面临着财力不足的问题,“营改增”前营业税属于地方主体税种,加上“营改增”减税效应,地方税失去了主要税种,迫切需要加快我国地方税体系建设。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加强征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逐步建立收入稳定、税种适量、结构合理、调控有力、征管高效的地方税体系。合理确定地方主体税种,是当前地方税体系建设最紧迫的任务,地方税主体税种应该具备税基坚实、范围广泛、规模较大等特征。应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限,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地方税收体制机制。

(八)加快推进非税收入改革管理

作为政府非税收入的一种形式,非收入和税收同样是政府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非税收入在制度建设和征收管理都存在着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地方。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就是要建立健全非税收入法律制度框架,规范征收主体行为,利用信息化手段,严格票据管理,并对非税收入的征收和使用加强监督。

参考文献:

[1]楼继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m].人民出版社,2015.

税收制度的作用篇5

在国家的财政收入中,财政税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税收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但是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还是存在着缺陷和漏洞,降低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对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财政税收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应该将目前的财政税收工作进行适当的改革,并建立健全我国的税收制度、财政税收的监督制度、财政税收预算机制以及财政税收的支付制度,将企业的偷税、漏税现象进行有效的避免和防止,对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一、财税体制改革的意义与取得的成就

(一)财政支出体制的优化

财政税收工作推动了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制度、财政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不断推出改革措施,将以集中采购为主要特点的政府采购制度和财政绩效评估制度等进行改革,将我国的财政管理效率予以进一步的提高。另外将我国的支出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将我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些必要的财政支出,如:公共基础建设方面的支出、社会服务方面的支出、科技创新方面的支出。在加大财政支出方面,应着重关注教育方面、卫生方面、社保方面的支出,将我国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二)预算体制的优化

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之上,预算监督体制的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收支两条线额度制度、单一账户制度、部门预算制度的作用之下,我国预算体制的效率得以提高,预算体制的规范性得以加强。

(三)税制转型

在所得税、增值税改革之后,我国根据增值税建立了新流转税体系,将我国计划经济特色产品税制转变为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流转税,为我国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保证。在我国生产总值中,财政收入所占有的比例逐渐加大,将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执行力予以有效的提高。在社会经济的要求之下,我国建立了分税制体制,并予以逐步的完善,将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分配管理予以有效的协调,将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和财政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高。财政税收工作还将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优化与完善,加大中央对地方财政的补助力度,在税收返还制度的作用下,将我国落后地区的财政问题进行缓解与解决。

二、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财政税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家对税收的政策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致使财政所得税也得到了适当的调整,但是我国的税收政策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税收工作缺少监督

在我国的税收工作中,偷税现象逃税现象不断的出现,有些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通过一些专用发票的使用进行税收的逃脱,这些现象为我国的财政收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很多企业为了逃税,进行虚假财务信息的使用,根据数据的统计,这种行为还在不断的出现,给国家的财政收入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我国财政税收监督措施的缺陷和漏洞,致使我国的财务工作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很多企业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税收的缴纳,有些企业甚至根本就不进行税收的缴纳,这不但对财政税收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对我国财政税收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现有的财政税收制度存在缺陷

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面临着较多的税收种类,但是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却存在着一些缺陷和漏洞,对财政税收工作的正常进行制造了很多困难。我国税收种类虽然繁多,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对于财政税收制度而言,国家没有制定合理的标准,与此同时,税种的设置方面,出现了很多的不合理分配,不仅仅影响了企业的纳税,还对财政税收的顺利开展带来很多阻碍。因在设置税收制度时出现了不合理的分配,导致税收的调节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财政税收的预算机制不健全

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预算机制作为铺垫。从目前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税收预算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与此同时,也忽视了长期财政税收预算的重要性,此外,财政税收预算涉及的范围非常狭窄,资金挪用的现象不断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四)各级政府的职能与支出责任不适应

目前,地方政府财政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地区与地区之间财力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状态,地方政府在对职能进行划分时,过于死板、僵硬,对于一般的财政事物能轻松的应付,但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财政事务时,就呈现出了不知所措的状态,导致政府的财力和政府的职能常常出现不相符合的现象。另外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制度的结构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期特性过于明显,与此同时,不能将国家的横向财政和纵向财政进行相对的平衡。另外,我国的体制补助和税收返还占有比例过大,不能在横向方面实现均等化,在政府收入分布不均衡的基础之上,将区域之间的不均衡化予以扩大。从规模上进行分析,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是两个极端,转移支付资金出现了不透明、不规范的分配和管理时,转移资金将会出现很强的主观随意性,给财政税收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财政税收工作的深化改革建议

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建设,财政税收工作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为了保证财政税收工作的正常开展,我国应该对国家的财政税收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国家应该加大对财政税收工作的重视,并在税收政策的基础之上将我国的财政税收工作予以适当地完善,将国家的经济利益进行有效的保证。

(一)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

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能保证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正常运行,将偷税漏税等现象进行有效的避免,将国家的经济利益予以最大程度的维护。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为国家的税收政策,另一方面为我国的税收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各个企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合理的调整税收政策,在保证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国家的经济利益进行维护。从目前企业的发展情况分析,我国应该将企业的营业税和所得税进行适当的调整,尽可能的减少重复纳税的现象,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税收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将企业的纳税负担予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推动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二)加强对财政税收的监督工作

目前,我国偷税漏税现象不断出现,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国家应该加强财政税收的监督工作,将国家的经济利益进行维护。第一,国家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税收监督制度;第二,安排专业人员对企业的纳税进行管理和监督。科学有效的税收监督制度能推动财政税收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企业的偷税行为和漏税行为进行有效的防止。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减少税收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常常进行虚假账目的制造,在这种情况之下,税收征管部门应该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将国家的税收损失降低到最小化,将国家经济利益进行维护。

(三)建立相应的财政税收预算机制

财政税收预算机制的建立能为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财政税收预算机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扩大财政税收预算所涉及的范围,确保财政税收预算机制能够覆盖所有的部门以及所以的企业。另一方面,国家需要进行长远财政预算机制的建立,对我国的财政税收工作进行长远的规划,为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保证。科学有效的财政税收预算机制不仅仅可以确保财政税收工作的正常开展,还能将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予以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建立完善的支付制度

国家财政税收支付制度的完善不仅仅可以加快地区的统筹规划速度,还能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就目前的状况进行分析,国家应该加强对地区转移支付的支持,为资金来源提供有效的保证。国家应该将转移支付的比例进行适当的增加,将转移支付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不但要为资金的来源提供有效的保障,还要合理分配转移支付资金,以此来建立完善资金的转移支付制度。

(五)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将地方和中央的统筹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建立,通过对分权分级财政体系的运用进行合理的平衡

1.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将地方政府合理分担支出责任进行保证,在合理提高中央政府收入的基础之上,将中央的支出性责任和省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予以适当的增加,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2.完善分税制度。增加地区的财政权力,将税收立法权、债务融资券以及收税减免权等财政权力予以一定程度的增加,将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进行有效的保证。

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改革建议很多,除了以上提出的四个措施外,还需要提高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对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要想保证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提高财政税收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将他们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予以一定程度的提高,为财政税收工作的争产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对企业的偷税现象和漏税现象进行防止,将国家的经济利益进行维护,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税收制度的作用篇6

    新一轮税制改革已经启动并且取得相应进展.从2004年出口退税制度的改革,到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统一各类企业的所得税改革,我国的税制改革可谓是轰轰烈烈

    与税制改革相比,税收征管改革却显得相对滞后.从以往的实践来看,我国在1983-1984年、1994年进行两次重大税制改革时,都没有推出整体税收征管改革方案与之协调.大多数专家学者在研究税制改革时,都忽略了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然而,正如维托.坦齐所说"税收是强调可行性的学问.一种不可管理的税制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理论上最完美的税制如果所表示的意图在实践中被歪曲,就可能变成蹩脚的税制".因此,在进行税制改革和税制优化时,必须把税收征管纳入其研究范围,充分考虑税收征管能力,选择可操作的"有效税制",使税制改革和税收征管均衡发展

    一、税制改革和优化有利于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优化税制理论的精髓是,既然扭曲性税收所带来的效率损失是不可避免且可能很大,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尽量使这些损失达到最小.在最简化的优化税制模式中,将效率损失降低到最小就是唯一的目标.而在较为复杂的优化税制模式中,则应在效率损失最小化与税收公平、社会福利的社会分配等方面寻求一个权衡点.优化的税制是理论上的一种理想模式,是各国税制改革追求的目标.通过不断的税制改革与完善逐渐向最优化的税制结构靠拢,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效率损失逐渐降低,税收公平逐步实现,社会福利分配更加公平,使得纳税人的遵从意识不断增强,减轻纳税人的抵触情绪.这样既有利于征集到适度规模的税收收入,又能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同时,有利于纳税人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有利于纳税人之间的相互监督.这一切无疑会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

    世界税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许多国家以复杂的税制去服务于众多的政策目标,结果实际执行的税制往往不同于税法意义的名义税制,实际效果也大大偏离了政策初衷.这种情况在我国也很突出.因此,试图利用税收工具实现过多的社会经济目标是不现实的.税收作为政策工具有其局限性,并不是万能的.如果赋予它过多的额外的目标,本身也不符合优化税制的思想,反而会使税制变得极其复杂.如过多的税种、过高的税率、过多地对纳税人的区别对待和繁杂的税收优惠的形式和数量等.都是直接造成税制复杂的因素.对过窄的税基征收高税率不仅违背了有效和公平课税的要求,而且也鼓励了逃税,启动了过多的税收优惠待遇降低了纳税人的奉行.所有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降低了税收征管效率.反之,扩大税基、降低税率、减少繁杂的税收优惠形式和数量,则会降低征管的难度,提高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税制优化,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一般而言,税制本身包含的区别对待特征越少,税率越低,税收优惠越简单,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和随意性就越小,可操作性就越强,税收成本就越低,就更有助于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韩国和墨西哥就是采取了更宽和更加简单限定税基,加上更加统一的税率结构的税制改革和优化的措施,促进了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为此,世界银行把通过简化税基的确定加强税收征管作为税制改革的目标之一

    二、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有助于税制改革与优化的发展

    税收征管是整个税收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能够使税务部门高效率地贯彻和执行税法,使税收职能真正发挥出效能与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仅有税率、征税对象、征税依据等税制要素是不足以使税收发挥其功能与作用的,还必须有税务部门的征管行为,才能够真正发挥税收的各种职能作用。 税收征管对税制改革与优化具有约束作用.税收制度是通过税收征管作用于税收分配的,税收征管充当了税收制度与税收分配之间的中介.严密而有效的征管,有利于税制的贯彻执行,并能及时发现税制规定中的不完善之处.相反,超前或滞后的征管会成为税制正确实施的绊脚石,阻碍税制改革与税制优化的过程.如世界银行2006年11月发表的《全球纳税情况总图》指出,许多国家税务征管要求过于苛刻,遵从征管已成为企业的重负.如规定公司年平均报送35页的纳税申报表,每家公司处理税务事务平均耗时约322小时.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异较大,巴西的企业填报年申报表要花2600小时,而瑞典的企业平均只需花68小时.复杂的税收征管体制效率低下,势必导致税收收入下滑,无法体现其真实税负,不能实现税制改革和优化的目标。

   虽然税制改革与优化会受到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制约,但是政府的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进步、法制的健全、税务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管理制度更加科学规范,政府的征管质量和效率会逐渐提高.而政府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的逐步提高则会给税制改革与优化的选择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税制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

    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课税采用分类所得税模式,实行源泉扣缴的方式.它不能就个人各项所得的高低实行统一的累进税率,难于体现公平税负,也不利于对个人总收入水平的调节.所以很多学者主张我国采取综合所得税制模式.然而,在税收征管上,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比分类所得课税模式要求更高.国际税收发展的实践表明,综合所得课税模式要求建立纳税人编码制度;准确掌握纳税人各项收入;推行非货币化个人收入结算制度;建立电脑管理资讯网路,实现与银行、工商、公安、海关等部门的联网.而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这些条件,这就造成了部分不透明、不公开、不规范的"灰色"或"黑色"个人收入的存在,妨碍了税务部门对个人所得税税源的确定和稽核管理,而且大量现金交易也使许多个人收入游离于控管之外.随着我国税收征管改革以及相关配套改革的完成,征管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课税模式会逐渐向综合所得税模式过渡,这样,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在调解收入、促进公平方面将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整个税制结构更加完善,进而促进税制改革和优化的实现税收收入是理论税制、税收政策导向及税收征管水平等因素的函数.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税收征管的水平对税收收入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税法规定与实际课税结果都存在差异.如果理想的税制超越了现存的征管水平,漏征率比重很大,税收收入大大低于应征税款,则税制的目标就难以充分实现.随着我国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税收的综合征收率已经由1994年的50%上下提升至2003年的70%以上,10年间提升了20个百分点.具体到作为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其征收率则已由1994年的57.45%提升到了2004年的85.73%,11年间提升了28.28个百分点.这是我国近年来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使得实征税款与应征税款的差距逐渐缩小,当初税制设计的目标逐渐显现。

三、税制改革、优化与税收征管均衡发展的对策

   综上所述,税制改革、优化与税收征管存在两个层面的关系.一方面,完善科学的税制可以为税收征管创造良好的实施基础;另一方面,有效的税收征管是实现税收制度政策目标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无论从哪一个层面看,客观上都要求税收制度与税收征管相互协调,均衡发展.也正是因为税收在帮助促进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方面虽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要受到税收征管能力的限制并存在一定的代价,决定了税制在确定其政策目标和繁简程度时,应当以已经或可能达到的税收征管能力为前提.明确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税收征管对于税制改革和优化的重要性,它对于我们实事求是地研究制定税制改革和优化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无论是在税制改革和优化时,还是在优化征管、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时,都应该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使税制改革和优化与税收征管均衡发展,更好地实现税收政策的经济社会目标。(一)应对税制进行改革与优化

   税制改革与优化应遵循法制化、简化税制、便利征纳的原则.首先,要尽快完成税收基本法的立法工作.税收基本法应包括各级政府开征新税种、调整已有税种的程序、纳税人的权利等内容,逐步健全税收实体法,将所有税种完成立法手续.以维护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完善税收程序法,使税收执法程序法制化.其次,简化税制,以便于征收管理.一项法律要得到恰当地执行就必须既适应环境又便于执行.如果将太多的社会和经济政策目标融入税法,就会造成税制的复杂,既不便于纳税人也不便于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如果发现他们难以正确确定其纳税义务,就不会自觉遵守税法进行税收的自我评估.同样,如果税基设计不合理,或者规定了许多减免和扣除等,就会使执行碰到困难.在健全税收实体法过程中应尽量使税制简化.简化税制不等于实行简单的税制,更不是说税种越少越好,而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税收的本质、特点及作用,科学、合理地设置税种.我们应注意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作为具体体现税制主要形式的税法,必须全面、系统、协调、简明、清楚,易于理解,易于执行.在不同税种和同一税种的税法规定中,既不要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也不要拖泥带水,冗长繁杂,更不能存在自相矛盾或重叠等问题.以免出现年年补充解释、层层补充解释和"打补丁"的现象.二是税种和税基、税目、税率以及计算征收制度等的选择与确定应具体,符合客观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税法的透明度、易懂性,便于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减少税收漏洞,降低征管成本,以充分发挥税收的双重作用

   (二)优化税收征管,为税制改革与优化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1、改变整个社会征纳税环境.影响税收征管的除了税收制度之外,还有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惩治腐败的制度化程度、公共道德的标准以及对达官贵人遵守法律的态度.尽管这些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而且它们对纳税人依法纳税的影响绝不是显而易见的,但纳税人的遵从行为很大程度上与这些重要的但又看不见摸不着的因素有关.通过改善这些因素可以使纳税人更好地遵从税法.具体途径有:对纳税人进行教育,使其相信税收是支付给社会的公共费用;彻底改变政府形象,使纳税人相信政府征税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而不是增加人民负担;政府对税款的使用应该公开、透明,并接受社会的有效监督,使腐败减少到最小.2、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税收征管经验,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咨询服务质量.应积极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和企业纳税评估,建立税源管理责任制,严格税务登记管理,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切实加强对纳税人的税源监控.同时与税务评估相配合,开展税务约谈和经常检查,充分发挥纳税评估的作用.应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它不仅是避免税收损失、增加税收收入的有效办法,而且是加强税法刚性,确保税制优化的重要保证.应将对偷逃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者的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理作为硬指标,以保证税务检查双重目的的实现.同时,税务部门应与检察机关、法院配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狠狠打击涉税违法者,保障税收法制的权威性、严肃性.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多元申报纳税方式,方便纳税人自行申报.通过简化办税程序,减轻纳税人的遵从成本

税收制度的作用篇7

关键词:税收管理员制度问题构想手段

税收管理员是指税务机关从事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的税收行政执法人员。为推进依法治税,切实加强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自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起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以来,税收管理员在税收管理中的作用得到了强化,“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税收征管的质量、效率、税源控管力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税收管理员制度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由于经营形式的多元化、税源管理日趋复杂,以及受传统管理理念、税收管理员素质、行政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地适应当前税收征管工作,笔者结合对吉林省国税局2008年度税收征管审计调查的有关情况,就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想法。

一、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管理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较为繁杂

在基层税务部门,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工作包括了户籍管理、催报催缴、欠税管理、纳税评估、税法宣传、发票管理、金税专票协查、税控装置管理、信息采集等内容,几乎覆盖了除受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违章处罚、减免税和税务稽查以外的面向纳税人的所有涉税事宜。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增加,使税收管理员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造成税源管理的重点不突出,税收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影响了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以吉林省国税局为例,该局虽然制定了《税收管理员工作制度》,但由于工作绩效考核尚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基层税务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转变。

(二)结合税源特点实施分类管理不够深入

在税源管理工作中,基层税务部门的分类管理不够细化,没有很好地结合辖区纳税户生产经营规模、性质、行业、经营特点、企业存续时间和纳税信用等级等要素以及不同行业和类别企业的特点,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管理,部分税收管理员的经验特长、专业特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对那些经营规模较大、会计核算复杂、利润形成隐蔽以及纳税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实施专业化、有针对性的重点管理做得还不到位。

(三)管理幅度过大,征税成本过高

目前,在税源管理一线执法的税务人员较少,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必然导致管理幅度过大。如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的总纳税人有2800多户,但税收管理员仅30多人,平均每人分管近100户,若要管好,难度显而易见。从征税成本看,目前,我国的征税成本几乎是美国的l0倍。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则需要增加税收管理员的数量,从而增加管理成本,而这显然与国家实现征管目标的前提相悖。

(四)保姆式管理并未废除,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税收管理员担负着对纳税企业进行日常的纳税管理、催报催缴、纳税辅导等多项职责,并且还要对所管理的事及管户负全责。一方面,这种管理方式与专管员制度下的保姆式管理没有大的差别;另一方面,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下,没有设立相应的奖优惩劣机制,使税收管理员制度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五)税收管理员与税务机关的法律责任风险加大

税收管理员每完成一项工作都要给相关职能部门和纳税人出具税务文书。这种税务文书导致税收管理员要承担纳税人管理方面的责任。假如纳税人在其财务、纳税等方面采用欺骗、隐瞒等手段,那么税收管理员出具的文书则存在不真实等问题,税收管理员就有可能承担连带责任,税务机关也可能会有连带责任。仔细分析,问题的症结在于税收管理员制度还是建立在对企业直接“管”的基础上。

二、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构想

(一)完善税收管理员的概念

税收管理员应扩大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外延方面不仅仅基层税务部门的税务人员是管理工作员,每一层级的税务人员都是税收管理员;内涵方面不仅是管理,而应该是管理与服务并重,这里的服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而是要让纳税人遵从税收法规的服务。按照税收风险理念,作为一名税务人员,每个人都有采集纳税人涉税信息的职责,真正形成税收管理团队去应对纳税人群体;让一些管理能力强的税务人员去处理复杂税收事项,将无差别的对纳税人平均管理转变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特定的纳税人管理。

(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

明确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总体思路:在全员管理的框架下分工协作、相互监督,依托税收基层管理平台实行层级和岗位之间的考核评价体系、管事和管户相结合的执法与服务并行,形成“全员管理、专业评估、重点稽查”的税收风险管理团队。税收管理员从层级上应分为总局、省、市、县、基层五级;从每个层级的岗位分工上应细化为:风险采集、纳税服务、税源调查、综合管理、稽查监督等岗位。

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一种日常管理和专项评估相结合、分户管理和综合管理相结合、全程管户和环节管事相结合的系统管理模式。也就是要推行适度的专业化管理,合理分解税收管理员的管理事项,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政策执行情况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收风险识别以及一些重点涉税事项的调查等交由专职管事人员负责。同时,专职管事人员要将在分析、评估、重点涉税事项调查中获取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税收管理员,由税收管理员进行跟踪监控;税收管理员也要结合日常管理,将发现的疑点及时交给专职管事人员作为分析的依据。

(三)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原则

推进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和完善工作,应遵循管户与管事、管理与服务、属地与专业、集体履职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原则。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将税收管理权分成若干个环节,分解到不同的岗位,通过流程控制,建立起各个征管业务岗位之间相互衔接和相互监督的征管工作机制,其核心为权力的分解、过程的控制和岗位的制约。分解权力并不等同于弱化责任,要坚持强化税收管理员的管户和管事的责任,明晰哪些事情是以管户的形式出现的,哪些是以管事的形式出现的,通过强化责任,促进征管质量的提高和税源管理能力、遵从服务能力的提高。

由于税收管理员是税收征管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人数众多,并且有相关的管户责任,必然会带来“管户责任”的执法风险。而一些行政执法的监督部门在监督税收行政执法过程中,也以此为依据,追究税收管理员的行政执法责任,这在基层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屡次出现。因此,在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过程中,要坚持规避风险的原则,对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事项进行梳理,减少不必要的签字等执法风险的事项,同时在管户上采取集体履职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等方式,弱化个人管户的概念,在管事上采取交叉执法等方式规避税收执法风险。

三、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手段

(一)合理划分税收管理员的基本工作职责

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要合理划分管户制税收管理员与管事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管户税收管理员是指以特定纳税人为管理对象,以特定纳税人的日常涉税事项管理、纳税服务为主要职责的税收管理员。管事税收管理员是指以不特定纳税人的重点事项和一次性(或偶发性)重要涉税事项管理、纳税服务为主要职责的税收管理员。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按事项分类。管户制,指税收管理员以划定的特定纳税户为管辖对象,以特定纳税人的税源管理、纳税服务等为主要职责。管事制,指税收管理员不以特定的纳税户为具体管辖对象,而是以不特定纳税人的特定涉税事项作为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的主要职责。管事与管户结合制,指纳税人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中的日常涉税事项由管户的税收管理员承担,纳税人的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等专业涉税事项由管事的税收管理员承担。

2.按级别分类。国家税务总局级税收管理员负责特大型企业、企业集团的税源监控及特定事项的税收风险应对;省级税收管理员负责省级大型企业、企业集团的税源监控及特定事项的税收风险应对;市级税收管理员负责市区重点税源、五级风险企业的税源监控及特定事项的税收风险应对;县级税收管理员负责全县重点税源、五级风险企业的税源监控及特定事项的税收风险应对;基层税收管理员负责规定区域内的税源监控及一般事项的税收风险应对。

3.按岗位分类。风险采集岗,负责日常管理和接收的各种信息,在发现纳税人有涉及税收风险的可能而计算机又不能自动提取该风险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手工录入异常信息的内容并提交给纳税人所在税务机关综合管理岗审核。风险采集为全员采集,对一些特殊任务的风险采集由特定人员采集。纳税服务岗,负责向纳税人进行税收政策解读及纳税人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的各种涉税事项,除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税务总局规范性文件另有明确规定外,统一由办税服务厅受理、办理、传递与反馈。税源调查岗,负责辖区内纳税人的基础信息的核实、优惠、认定信息的核查、一般涉税风险的识别与应对、税收政策和宣传解读。综合管理岗,负责特定纳税人、特定事项的涉税风险的识别与应对,监控和缩小纳税人纳税遵从偏离度。稽查监督岗,负责追补没有遵从税收法规的纳税人的应纳税款,提出税收管理建议,并对上一环节的税收管理人员从管理能力、廉洁自律方面实施监督。

(二)合理优化税收管理员人力资源配备

税收管理员可按“税收风险分析、专业纳税评估、大企业的风险监控应对、中小企业的行业性风险监控”等类型配置,也可按行业、产业类型、规模配置,还可聘请“院校管理学者、行业管理大师、标准认证专家”或其他有效方式成立管理员专业管理团队。从事税务工作的人员结构应为:行政机关20%左右,税收服务厅15%左右,税收管理员65%左右,其中,调查核查人员为30%,纳税评估人员为20%,税收稽查人员为15%。

(三)逐步建立以流程管理制度为主线的考核机制

税收制度的作用篇8

税收法规作为一种基本的法律形式,它可以调节纳税人与国家之间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可以以此来调节纳税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保护税收利益。会计制度也是一种基本制度,它是对企业的交易行为以及财务往来的监督调节,它能对会计账簿中的数据进行分类、记录、分析以及账目核实以及上报。本文就目前会计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情况进行了相关阐释。

【关键词】

会计制度;税收法规;协作;影响

1我国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在企业中存在的现状分析

税收法规是一种基本法律形式,它能指导纳税人的行为,协调纳税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保护纳税人的基本权利,维护国家的税收利益。税收制度的制定,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国家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监督纳税人履行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规章制度,它能对企业的财务往来及交易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及时掌握企业会计账簿的记录、分析以及最后的核实。会计制度的制定,能为政府部门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依据,真实、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为相关部门展示企业发展的全貌,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保证经济决策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的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并没有相互分离。二者在目标上基本趋于一致。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时为了对企业的经营以及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了解,会计处理有时会脱离税收法规指导,所以有些会计记录内容需要单独阐释,加重企业的负担,所以从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说,会计处理应该尽可能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税收制度作为会计处理方式的依据。

按国际市场的惯例来说,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是企业与国家的税利却关系不大,纳税是企业应该承担的义务,但是企业的利润是获得的相应回报,两者之间相互矛盾。企业所需缴纳的税款越多,盈利就相应减少,就容易出现与税金抵消的现象。现代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国家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及发展需求都做了精细考虑,并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了税收政策。新的税收政策的制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费用以及计量标准等做了相应的规定,使得税收政策出现了较大差异。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所以企业根据个人所得税计算出来的应交税金以及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计算出来的利润金也会不同,所以,企业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成本、利润以及损失等严格计算程序,严格依照税收法规和会计制度的程序办事。假如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要严格遵守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使用财务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计算,当与国家的税收法规不一致的时候,要以税收制度的标准为计算依据。

2税会关系及其模式选择

2.1会计与税收的基本关系

税收和会计是经济体系中的两个重要分支,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会计工作能为税收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税收工作的开展要以会计核算的数据为依托,税收征纳的处理结果会及时反馈给企业会计,能为企业的利润计算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

会计制度是以会计目标作为支撑的,会计目标的制定又能影响到会计制度的处理程序以及核算原则。近年来,我国会计制度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工作逐步强调谨慎原则,会计工作的业务处理程序和方法偏重于对经济实质的重视,但是目前还有许多措施与税收的目标原则相抵触。税收是国家依据法律条文对纳税人进行征税的行为,是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法规的制定,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起了导向和调控的作用,是一种强制执行的政策,纳税人缺乏自我选择权。

2.2税会关系模式与协作思路

由于微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理论存在差异,所以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存在统一与分离两种基本模式。税会模式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它强调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统一,税会职能侧重于为政府部门提供控制与管理服务,政府部门强制执行相应的会计准则;但是以微观经济模式建立的税会模式,强调二者的分离,而我国的税会关系一般表现为分离的模式。要正确处理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必须实事求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相一致。目前,我国的税收监管体系尚不完善,会计制度的确立应该遵守“会计信息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原则,另外,制度制定应该实事求是,充分利用税收工作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同时要充分发挥税收的反馈作用,指导企业的会计工作,进一步实现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良好协作。

3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业务差异分析

3.1收入类、成本类业务差异

企业的会计制度是这样定义“收入”的,收入即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情况,但是税法对“收入”并没有明确地界定,但是它对与收入相关的“营业额”、“销售额”等概念却作了具体阐释,而且税法对收入的定义较为宽泛。会计制度更注重形式,而且特别强调谨慎性原则,较注重实质性收入的实现,而且会计制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力。相较于会计制度,税法对主观判断、不确定性以及选择性等基本不予考虑,以此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充分实现,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税法虽然重视业务的实质,但是更注重相关法律文献的规定。一旦发生应税行为,就必须开展征税处理。我国会计制度对费用及成本进行了相应阐释。但是会计计算的方式以及税法中的销售额并不直接对应。会计制度也同样遵循谨慎性原则,但是税收法规却不一定遵守此原则,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税收法规以及会计制度对成本费用类的业务处理以及收入类的业务处理都进行了相应规定,而各项规定间的差异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针对差异间的协作,要充分考虑不同收入来源的实际情况,及时协调各项关系。同时,对于经常性的业务往来,会计处理方式应该不断完善和规范。税收处理能够充分实现税收政策与会计制度的协作,实现成本控制。相较于税收政策,会计制度对具体事宜的规定并不明确,它为会计人员提供了自主判断的空间,但是税收政策具备一定的强制性,纳税人没有自我选择的权利。

3.2特殊业务差异:以企业并购和跨国公司转移定价为例

我国目前缺乏健全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缺乏规范性。例如,跨国公司在处理税收法规以及会计制度转移业务的相关内容时,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会计工作需要解决各关联方的利益,妥善解决税收障碍,促进会计工作的开展。同时,会计制度在企业价格转移以及定价会计报告等方面与税务信息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税务部门应该加大信息获取成本,进一步协调相关的定价纳税。除此之外,加大对信息成本的投入在其它业务中也至关重要。由此可见,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应该重视差异的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总结税务信息与会计工作的差异,保证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全面、准确的披露,使税务部门获取真实的会计信息,充分发挥会计对税收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国家应该建立健全会计制度,进一步减少税务部门获取信息的成本,实现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良好协作。

4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方式

第一,要实现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协作,必须实现二者的协调。通常情况下,会计制度先于税收制度,尽管二者由于不同的业务需求存在差异,但是税收法规应该不断谋求与会计制度的合作;除此之外,会计制度应该时时关注税收监管的相关信息需求,充分发挥会计制度对税收法规的支持作用,实现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

第二,要进一步强化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合作关系。税收的法规制定和会计的日常管理隶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由于各自利益的不同,其立法取向也存在显著差异,所以税务部门以及财政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从源头上保障会计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的协作。

第三,税收法规和会计制度应该根据不同的差别制定不同的标准导向,实现业务上的协作。有的企业对会计处理的方式较为规范,所以税收法规和会计制度要实现协作,必须保证税收的主体原则,适时与会计原则实现协作。另外,有的企业的业务类型在会计处理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空白,所以首要的工作是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妥善处理税收与会计的协作。

第四,会计要充分发挥信息披露的作用,对税法提供必要的支持。我国的会计制度要不断完善,实现具体业务的制定,同时还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会计信息得以具体、充分、全面的展示。税收能依据会计信息披露出来的不足,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加强会计系统的建立,解决信息不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除此之外,税务信息由于自身的非公开性,也加大了数据搜集的难度,使得税务工作的开展面临巨大的压力,所以税务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其数据优势,加强税务管理,实现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协作。[4]

5总结

总而言之,实现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良好协作,能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企业的运营状况,进一步强化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互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德明,周华.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J].经济研究,2012(03)

[2]侯悦.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10)

税收制度的作用篇9

关键词:税源联动管理制度;联动谱系;法制化进路

一、税源联动管理制度的内涵及生成机理

(一)税源联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涵

所谓税源联动管理制度,是指在各级部门之间、上下层级之间以及税源、税基管理的主要环节之间,整合职能配置,整合数据应用,建立起职责清晰、衔接顺畅、重点突出、良性互动的管理制度。税源联动管理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源联动管理制度是指税务部门与非税务部门之间的税源联动管理制度;狭义的税源联动管理制度则是指税务部门系统内部的税源联动管理制度。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税源联动管理制度分为不同的类型:

首先,从联动主体的角度看,税源联动管理制度包括横向联动和纵向联动。税源管理的横向联动是指同级税务部门之间以及同级税务部门与非税务部门之间的税源联动管理关系。税源管理的横向联动应当细分为两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指同级税务部门与非税务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包括同级税务部门与工商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建设规划部门、国土房管部门、金融部门、统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与税源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同级非税务部门之间所建立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制度;第二个层级是指同级税务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主要是指国地联动,即同级国税局与地税局之间的税源联动管理关系。税源管理的横向联动与广义的税源联动管理有所不同,尽管两者都包含税务部门与非税务部门之间的联动管理关系,但是前者仅强调联动主体的同级性和横向性;后者则无此限制,同级和不同级的税务部门与非税务部门之间的税源联动都属于广义的税源联动管理。税源管理的纵向联动是指国税系统或地税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联动管理关系。税源管理的纵向联动有“三级联动”和“四级联动”之分。“三级联动”主要是指市局、区县局、税收管理员上下联动汇聚纵轴的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如济南、晋城等就实行“三级联动”管理制度。“四级联动”是指通过构建贯通四级的税收风险联动控管体系,实行省局、市局、区县局、税收管理员的“四级联动”管理制度。江苏省国税局就实行四位一体的税源联动管理制度。

其次,从联动流程的角度看,税源联动管理制度是一种流程联动。流程导向将税源联动管理制度纳入税收征管流程中,实行程序化操作,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征管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之间,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工作流程,推动税源管理分析、监控、评估、稽查四个环节的良性互动。在流程联动中各主要环节结成节点,每个环节在发挥其作用时,既能得到其它环节的呼应和有力支持,又能使自身的作用成果与其它环节共享。

再次,从联动税种的角度看,税源联动管理制度还可以在关系密切的税种之间建立起税种联动制度。如房产税、契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之间的联动制度,增值税与城市维护建设税之间以及增值税与所得税之间的税源联动管理制度等。

最后,从联动地域的角度看,税源联动管理制度可以在不同区域之间建立起地域联动,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税源联动管理制度。由于当前的税源联动管理制度还处于发展初期,各地的地域联动实践还尚未兴起。税源联动管理制度的地域联动能够突破区域之间的信息壁垒,应对税收实务中出现的“跨区县外出管理证明书问题”(或异地工程问题),因此,建立税源管理的地域联动非常必要。随着税源管理的地域联动制度的成熟和完善,最终将形成一个全国“一体化”的税源联动管理制度,这是税源联动管理制度的最高形式。

(二)税源联动管理制度的生成机理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失灵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现代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的某些参与人所掌握的信息与另一些参与人所拥有的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着差异。这一方面表现为信息优势主体往往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地位去损害劣势主体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信息劣势主体不能通过获取及时有效的信息去维护自身的利益。税收征管中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于多元主体之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二,税务系统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第三,税务机关与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税收征管实践中的“常态”,为征管过程中的税收风险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所谓风险,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是指损害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瑞典税务专家Blickman和wittberg则宽泛地认为风险是任何可能影响一个组织达到它的目标的事情。信息不对称语境下的税收风险,从主体的角度讲,表现为税收征管中的纳税人以及征收人员的双重道德风险。按照传统的理性人假设,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纳税人在决定是否诚实纳税时取决于其对预期逃税的“收益”与“成本”权衡的结果。在税务部门信息不充分的情形下,一方面,纳税人利用私有信息,可能存在伪造、隐瞒收入以逃税避税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当居于信息劣势的税收征管部门不能正确地通过信息甄别制度来判断选择高质量(诚实守信)的纳税人时,将出现类似“劣者驱逐良者”的“逆向选择”现象,即低质量(不诚实守信)的纳税人会越来越多,高质量(诚实守信)的纳税人会越来越少。对于税务系统内部上下级税务征收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言,税务征收人员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行为:偷懒,税务征收人员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小于其已经得到的报酬;机会主义行为,主要反映在为了获得“权力租金”,往往采用“设租”、“寻租”等手段,通过征纳串通合谋个人效用,其努力的方向与上级税务管理部门背道而驰。

税收制度的作用篇10

关键词:税收管理员;发展历程;工作职责

一、税收专管员制度产生及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7年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税制改革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为适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进行的建立新中国的税收制度、修正、改革、简并税制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79年至1993年为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而进行的“两步利改税”及对原有税制不断调整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1994年后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进行的全面改革税制阶段。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随着各个时期税制结构的变化,不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与演进。每一次税收征管改革,既是对过去税收改革积极成果的继承,同时又都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总体上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责管理模式(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所谓专责管理,是指固定干部按照区域、行业或性质管理固定工商户的制度。“一员到户,各税统管”是其特征。为了尽量避免和减少“关系税”、“人情税”等现象,缓解干部在工作中苦乐不均的现象,提高干部素质的需要,80年代初期又对这一征管模式进行了有限度的改良,实行了管户交流和岗位轮换。

第二阶段:征、管、查分离(80年中期至90年代初)。增加税务稽查,从省到市县各级税务机关都成立了税务稽查队,实行“多员进厂,征、管、查分离”的征管模式,强化了内部约束监督机制。国家税务局于1989年12月下发了《关于全国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征管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及方法、步骤等,税收“征、管、查”三分离、两分离的模式在全国全面推广。

第三阶段:申报、、稽查模式(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1993年1月1日起实施的《税收征管法》,以及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1994年我国对税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使税收征管又面临了新的挑战。1995年国家税务总局在北戴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向征管转移、向基层转移”的方针,考察和借鉴国际上税收征管的成功经验,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深化征管改革的方案和具体规定,确立了“申报、、稽查”的征管模式。

第四阶段:“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三十字模式(1997年至2004年7月)。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国务院批转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中国国情、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以1号文件转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概括地讲,就是建立“一个制度,四个体系”。一个制度,即建立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四个体系,即建立以税务机关和社会中介组织相结合的服务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管理监控体系、人工与计算机结合的稽查体系和以征管功能为主的机构设置体系(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政策法规四个系列划分)。

由此可以看出:几十年来,虽然我国税制经历了持续的变革,但国家税收管理思路的变革始终以基层税收专管员制度为依托。伴随着税制改革的征管改革,不论是“征、管、查”三分离模式、“征收、、稽查”三位一体模式,还是三十字模式,都包含着税收专管员制度。

二、税收管理员制度产生的背景

1997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以市县为单位建立办税服务厅,实行税收宣传与咨询、税务登记、票证发票、纳税申报、税款入库、资料存储等一条龙作业与服务,实现集中征收,在此基础上调整基层税务机构,转变职能,规范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应该说,现行征管模式较好地防止了专管员管户时的执法不严、为税不廉、责任不清等可能出现的问题。集中管理也便利了信息化技术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税收的成本,改善了税收服务。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它的一些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重管事,轻管户”,税源不清。集中管理模式实现了由“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将重点放在集中征收和重点稽查上。税源管理的职能虽然落实在管理部门,各地也相应成立了各类管理机构,但由于始终处于变动磨合的状态,未达到统一和规范,税源管理的职能严重“缺位”,管户与管事相脱节。按照现行的征管流程,征收人员在办税服务厅只是“就表审表、就票审票”,不能自动收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税源变动情况,对未申报、非正常户、停歇业户、零散流动税源的管理更是鞭长莫及。税源管理也由过去的专管员下户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变成了远离企业、坐看报表的静态管理方式,大户管不细、小户漏管多,对税源控管力度明显减弱,“疏于管理、责任淡化”的问题凸现。

其次,被动管理,应变能力差。随着时间的推移,集中管理的模式表现出了难以克服的制度惰性,跟不上征管改革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工商注册、会计核算等制度的改革,以及纳税人的结算方式、经营方式等的多样化,纳税人有了更大的自由经营权,必要的税源信息成倍的增加,而信息的来源有限,这就增加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有效税源监控的难度。

再次,偏重计划管理,基层管理税源的积极性受挫。目前,税收计划的完成情况是考核基层税务机关的主要指标。少数纳税大户对基层税务机关能否完成任务起决定性作用,因而吸引了税务机关主要的注意力。在多数情况下,特别是税收任务容易完成的时候,基层税务机关只要完成上级制定的计划收入任务,就不再对辖区内的全部税源情况进行了解。

以上种种问题造成了税收征管工作的停滞不前,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辖区内纳税人的户数不清,对那些个体流动业户、专业市场经营者、建筑施工企业,更显得鞭长莫及,使之成为漏管、漏征户。二是对纳税人的经营范围、生产经营状况和资产状况不了解或了解不清,造成征税对象不清。三是对纳税人的税源底子、税收潜力不清,心中无数。税收任务紧了,就反复对纳税人检查。四是对纳税人申报情况不清,造成部分纳税人申报纳税质量不高,不申报、不按期申报和虚假申报的问题比较严重。

因此,2004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对征管模式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三十四字新的征管模式;同时,对征管工作提出了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其中增加的“强化管理”既是对税收征管的总要求,也是对应于征、管、查分工,强调加强税源管理。

三、税收管理员制度与专管员制度的区别及其特点

(一)税收管理员制度与税收专管员制度的本质区别

新形势下,对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与传统的专管员制度相比,税收管理员的工作内容更加庞杂,目标更加明确,工作要求更加细致,工作手段更加先进,而权力的行使得到制约。这就表明了税收管理员制度与专管员制度有着很大区别。

1.信息化背景。税收专管员的工作主要靠手工完成,实行粗放式管理,效率较低,且管理质量难以保证,比较适合纳税户数少、税制简单、税收目标单一的情况。在人类社会迈向信息化的今天,信息化技术正在改变着税收管理的方式。一是传统粗放式的税收管理体制和方式被信息化技术改造了,大大提高了税收管理效率,使税收管理员从大量重复性的人工操作中解脱出来,使税源管理和精细化成为可能。二是利用信息化强化了税收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使用,提高税收执法和税务行政管理的水平;三是利用信息化使税收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国家税收的职能作用发挥得更充分,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进步。

2.法制化背景。税收专管员所遵循的政策法规在法律体系中处于较低层次,约束力和稳定性都比较差,难以规范专管员权力的使用。目前,我国的税法体系正在完善,特别是新颁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初步建立起一个以法律、法规为主体,规章制度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相配套,实体与程序并重的税法框架,构成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支持合法权力的行使,防止滥用权力的出现。在税收管理员制度下,法律和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措施已经构成了对税收管理员权力滥用的制约屏障。

3.经济市场化背景。所有制结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是影响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成分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由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占99%.税制比较单一,税收在纳税人之间不会引起较大的利益分歧。相应地,专管员的税收工作以实现“照章纳税”为目标,能够做到“一人进厂,各税统管”,集“征、管、查”于一身,既裁判,又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十五大以后,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成分,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商等不同经济成分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局面。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税收管理员,不但要掌握相关的税收实体法,而且还要按照程序法的要求,约束自身的行政行为,实现税收征管程序的正义,以调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同时,税源的急剧扩大和税源状况的复杂性,是专管员制度下的“单兵作战”无法胜任的。税收管理员的管理建立在专业分工、集中管理、信息化和法制化的基础上的,它能有效发挥税务机关的整体优势,更好地应对税源复杂性。

4.新的征纳关系。税收专管员时期的税款征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强制执行的行政行为。税收管理员制度下的征收却是一种协作管理的行为。征纳双方都在法律的范围内履行自身的义务,合作促成税法的落实。因此,纳税人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纳税观念增强了,重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较好地排除了税务人员个人意志的干扰。在税收管理员制度下,纳税服务是税收管理员的重要职责。税务机关的服务观念增强了,形成了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局面。

(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优点

《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国家税务总局首次在制度上明确税收管理员的具体工作职责。为各地税务机关规范税收管理员管户责任和执法行为提供了依据。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对传统的税收专管员制度的扬弃,体现了“革除弊端、发挥优势、明确职责、提高水平”的原则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税收管理员制度的优点:

1.借鉴税收专管员的管户责任,调动了税务人员税源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税务专管制度之所以能够长期发挥积极的作用,就是税源管理责任明确,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调动了税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和责任感。建立和完善税收管理员管户制度,使税收管理人员的责任与纳税人一一对应,推动税收管理员对税源的积极管理,有利于全面深入掌握纳税人的户籍管理、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税款缴纳、发票管理等情况以及其他各类涉税信息,加强对所辖区域的税源动态情况的分析监控,并对纳税人实施纳税评估,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于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开展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管理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吸取集中征收的教训,实现“管事”与“管户”相结合,强化对税源的管理。管事离不管户,不然就没有针对性;管户就要从具体事务入手,不然就失去了工作内容。税收管理员制度把管户与管事有效结合起来,一方面,税收管理员按照规定与纳税人保持制度化的联系,提供专业的纳税服务和指导,帮助纳税人及时准确申报纳税,保证税务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税收管理员的实地调查报告,税务机关能够掌握税源户籍、财务核算、资金周转和流转额等关键的涉税信息,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有效的税收管理。通过逐户管理实现加强税源管理的目的。

四、税收管理员的主要职责

《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规定:税收管理员是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中负责分片、分类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责任的工作人员。并且从两个方面对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进行了总概述:

一是税收管理员在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的管理下,贯彻落实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税收政策,按照管户责任,依法对分管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的行为及其相关事项实施直接监管和服务;

二是税收管理员原则上不直接从事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审批减免缓税和违章处罚等项工作。特殊情况,如交通不便的地区和集贸市场的零散税收,税收管理员也可直接征收。

那么,税收管理员具体应该管什么呢?《税收管理员制度》中第二章第五条至第十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可以概括为纳税服务、税务登记管理、账簿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申报征收管理、纳税评估、欠税管理、涉税事项调查和审核、纳税资料的管理九大类,如下:

纳税服务。主要包括宣传贯彻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税收政策,开展纳税服务,为纳税人提供税法咨询和办税辅导;纳税信誉等级的初步评定等内容。

税务登记管理。主要包括调查核实分管纳税人税务登记事项的真实性;掌握纳税人合并、分立、破产等信息;了解纳税人外出经营、注销、停业等情况;掌握纳税人户籍变化的其他情况等内容。

账簿凭证管理。主要包括督促纳税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账簿凭证管理。了解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的基本情况。

发票管理。主要包括对纳税人使用发票的情况进行日常管理和检查,对各类异常发票进行实地核查;督促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安装、使用税控装置。

申报征收管理。主要包括对分管纳税人进行税款催报。

纳税评估。主要包括对分管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综合运用各类信息资料和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查找异常,筛选重点评估分析对象;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出初步判断;根据评估分析发现的问题,约谈纳税人,进行实地调查;对纳税人违反税收管理规定行为提出处理建议。

欠税管理。主要包括掌握纳税人的欠税情况和欠税纳税人的资产处理等情况。

涉税事项调查和审核。主要包括调查核实纳税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下同)事项和其他核定、认定事项的真实性。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申请的调查和审核,如税务开业登记、减免缓抵退税申请、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申报方式的确定等;另一类是管理工作的内容,如征收方式的认定、定额核定、纳税人担保资格的认定、发票资格认定等。

纳税资料的管理。按照纳税资料“一户式”存储的管理要求,及时采集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等相关信息,建立所管纳税人档案,对纳税人信息资料及时进行整理、更新和存储,实行信息共享。

除上述九类工作外,还要特别注意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在工作中遇到纳税人有《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第十六条所列举的14项行为,税收管理员应向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提出管理建议:二是纳税人有《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第十七条所列举的3项行为,应提出工作建议并由所在税源管理部门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五、如何做好税收管理的工作

首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很好地适应工作的要求,正确地发挥职能作用,税收管理员就必须得精通税收政策业务、掌握财务会计知识、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具有综合分析能力、懂得计算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