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合作社的意义十篇农村合作社的意义十篇

农村合作社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5:35

农村合作社的意义篇1

关键词:社会环境;农民;农村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F3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069-03

一、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一)农村合作社的定义

目前,我国对农村合作社的定义一般都采用《合作社法》中对农村合作社的叙述,即:农村合作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参加合作社的社员”,以提供农产品配套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农民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组织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农民合作社是农民自治组织。虽然农村成了农民合作社,也会以市场的主体身份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而且由于是合作组织,因此在抵御市场风险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农民合作社与企业不同,它的最大特点是自治组织,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第二,农民合作社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农民合作社不是由政府主导的也不是依附企业的一个组织,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虽然会有一些机构对整个农民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但是管理事物的具体决策必须要经过全体社员的共同表决通过,因此,农民合作社遵循的是民主集中制原则。比如,我国出台了鼓励大户土地流转制度,在黑龙江地区就出现了很多农民合作社,名义上的社长在大型机械采购和化肥等大额农业支出项目上必须经过全体社员一致同意才能进行。

(二)农村合作社的类型

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社在具体实践中因为地域和风俗习惯不同,各地对农村合作社的称呼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哪种称呼,农村合作社的宗旨和基本原则却大同小异。第一,我国农民合作社的类型。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宗旨和基本原则大同小异,因此我国农村合作社类型只是从不同的行业角度对合作社类型进行了划分。第二,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宗旨。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宗旨是依靠集体力量实现共同获利。首先,在我国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个人很难抵御目前的市场风险;其次,我国农民合作社以保障共同利益为宗旨,以集体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但是不强调追逐最大利益,因此我国农民合作社与企业有严格区分。

(三)发展我国农村合作社的意义

1.发展我国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意义

我国农民合作社作为特殊的组织形式,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农民合作社是对我国现行农村政策的有益补充。目前,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经营制度,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这种模式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活跃市场、繁荣农村经济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加快,这种传统的经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这主要体现有三方面:首先,家庭分散式土地经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已经力不从心。比如,前些年,香蕉虫子传言造成我国南方个体蕉农损失惨重,而参加农民合作社的农民由于与企业签订有购买协议,基本没有损失。其次,家庭分散式土地经验在信息上存在不对称。市场经济下,信息往往至关重要。最后,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势单力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农民作为个体在市场竞争中势单力薄,经常成为市场的弱势群体。第二,农村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是:农业生产上的多要素密集型集约经营;渐进式地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实现形式:传统有机农业与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有机统一。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难题。目前,我国农村基础科技网络和农业部门建立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在实现农业部门专家与农民互动方面还有不足。比如,目前只有河北有农业频道,并有定期的农业讲坛,其他省份与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第三,在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土地使用分散,不利于我国科技成果的应用。虽然,我国在很多地区都建有农田示范基地,并为科技研究提供试验田,但是我国土地分散现状制约了科技研究成果的大规模推广。

2.发展我国农村合作社的的社会意义

我国农村合作社作为农民自治组织,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第一,农民合作社作为集体性组织,为提高农民素质提供了发展平台。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而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合作社为提高农民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首先,农民合作社本身就是自治组织,因此农民要更好地实现自己和集体利益,就要想方设法进行学习,这促进了农民学习的主动性。其次,农民合作社一般都会用公众资源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知识培训,进而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第二,农民合作社有利于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包括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最主要的社会群体,由于知识水平低,一直处于市场竞争的弱势方。农民合作社有利于用集体的力量维护最广大农民的利益。

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农民合作社的影响

(一)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看农村合作社

1.我国农村合作社产生的经济背景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民合作采用的是集体所有制度下的统购统销,剥夺农业剩余产品模式。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为了发展我国工业,尽快完成我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因此采取了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办法,大力发展合作社,这是一种大锅饭的制度模式。的一段话最能说明这点:“现在我们可以产白面,还可以造自行车,但是一辆坦克,一辆汽车也无法造出来。”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激发人民生产积极性,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将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开,鼓励农民积极生产。在改革开放最初几年,我国逐步改革统购统销模式,“票子”制度逐步淡出流通市场,同时积极开放我国商品市场,农贸市场的自由交易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传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国家鼓励实现土地大户制流转,将农村土地通过流转的方式集中起来,有效盘活土地资源。

2.我国农民合作社经济特点

我国农业合作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特点。农民合作社在改革开放以前,经济上最明显的特点是:自愿和无偿,即,我国农民合作社生产的东西基本全部归集体和国家所有,农民配给是固定的,特别是在大锅饭时期,我国农民合作社资源和无偿体现的最为明显,但是这种自愿和无偿与经济发展规律相背离。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合作社经济特点是分田到户,土地成为了农民私有财产。土地成为了农民私有权不是指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而是指农民对土地具有经营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业生产逐步由统购统销的模式向商品经济转型。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社的特点是发展专业大户。土地大户流转已经成为了我国政策法规,也是未来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方向。

(二)从社会政治角度看农村合作社

1.我国农民合作社产生的社会背景

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一直深受政治的影响。第一,我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经成立过农村初级合作社。其产生的背景是,我国进行三大改造,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转变。社会生产资料由个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并通过农村初级合作社方式,提高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村初级合作社的成立在当时是一种农业创新,事实证明,当时这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第二,时期实行一大二公的制度。是政府人为推行的经济方式,在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社会条件下,并不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第三,近些年来,受农民工数量增加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出现“空心村”现象,农村土地资源大量闲置。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加上农民工二代长期生活在城镇,我国农业劳动力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因此,我国推出了土地大户制流转制度,通过将搁置土地流转到土地大户手中,盘活土地资源,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

2.我国农民合作社政治特点

我国农民合作社最大的政治特点是农民户籍问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民合作社政治色彩浓厚。我国农民合作社虽然是经济性组织,但是为支持国家工业的发展,农民的利益被牺牲。当时的人们重工轻农,农民的自主地位得不到重视,这集中反应在对农村户口的歧视上。时至今日,我国虽然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但农村户口在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农民合作社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在繁荣市场经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要求生产应该社会化,即:生产关系要由单一个体向行业发展,由单一行业向产业链发展。这种生产关系条件下,生产的产业链应该向上下游延伸,进而实现产业发展。但是,我国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依然是单一生产,生产的目的性不明确,往往是种什么卖什么,依靠国家最低粮食收购价来维持农业收益。推动土地流转,使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是生产力发展一定程度后生产关系的必然要求。土地专业大户制可以有效将这些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土地所有者还可以获得部分土地承包费用,因此符合社会分工发展要求。

三、发展农民合作社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来,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民合作社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这些努力还稍显不足。我国农民合作社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了强化农民的合作,限制了资本的来源范围,这就在制度上限制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我国农民合作社最缺乏的除了技术就是资金,只靠农民自有资金进行合作社的建设显然不太现实。地方法作为国家法重要补充,在推进农民合作社本地化方面作用很大,但是,我国各级政府将三农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上,对于农民合作社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不少地区存在寻租行为,严重影响了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积极性。

农村合作社的意义篇2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策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意义

(一)新农村文化定义

社会发展判认的一种区域性文化,与城市文化相对而言,又称农民文化。大体说来,凡农村的规划与建设、生产的配置与经营、农村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农民的观念与心理等,都属于农村文化的范畴。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1.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活动内容,使用率等现状

文化阵地使用率不高,文化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文化部门本身内力严重不足,缺乏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文化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

2.农民文化现状

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偏大、队伍素质偏低;大多数基层文化部门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基层文化活动缺乏创新和活力;农民精神信仰缺失抑或转化,农村基督教文化盛行。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同时农村文化建设在保护、传承农村优秀民间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新农村文化起导向作用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新农村文化相契合

1.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条件

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多种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大多数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共同遵循、自觉践行的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气质和社会风尚等意识内容的价值整体。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形成有两个条件:(1)是反映社会基本制度的本质和核心利益:(2)是反映处于统治地位阶级的核心利益。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群体利益的理论反映,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而在我国,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是一切价值的主体。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新农村文化相契合

新农村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农民,新农村文化是当今中国新农村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文化。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渗透到新农村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可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不能真正起到引领新农村思潮的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而且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社会的不同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党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①“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而农民的数量占中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新农村文化相契合,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应该大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作用,促进新农村文化发展的大繁荣,使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相协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对新农村文化起导向作用

从新农村文化的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新农村文化相契合来看,必然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农村文化的影响力,引导新农村文化的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对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导

提高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运用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

(二)加强新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的引导

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引导,紧跟时代的步伐,勇于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并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进行公共文化建设。

(三)加强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引导

坚持以文化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地表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四)加强对农民整体素质提升的引导

加强对农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教育,树立农民的爱国热情,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参与意识。培养主人公的意识,形成人人为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强烈情感,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素质建设的氛围。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其能够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基本内容,农村风尚,农民素质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新农村文化的引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解

①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求是》,2006年第24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

参考文献:

[1]孙宏建.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03)

农村合作社的意义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建议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上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提出,上世纪80年代初,“小康社会”概念也被提出来,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二00六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缓和城乡矛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时提高农村综合生产力的关键。目前我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不仅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跟不上建设的需求且经营管理方面也太粗放。为了更好的实现新农村建设,政府应当结合不同层次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农村生产力,并通过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和发展机械农业、推广良种种植、提高农民科技素养和文化素质等多方面建设新型农村。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政府应当鼓励农民进行农产业发展,通过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来提高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从而实现综合效益的增加。此外还可以通过以扶持乡镇企业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渠道来将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到城镇。)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前提。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又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我们必须加快农业社会事业的发展脚步,从农村教育、卫生和建设等多方面进行革新和建设,正确能够通过新农村建设来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局面。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2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几点意见

要积极研究建设新农村的问题,要以创新的理念开展工作,要用创新的体制机制来保证,要让农民得到实惠。要在正确引导农民建房的同时,研究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环境的新措施、新方法,做到整治、建设前要有规划,整治、建设时要依照规划,整治、建设后要有长效机制。要做到注意质量安全,立足于全使用周期的质量安全工作,让群众有安全感,让设施有效发挥作用。要探索长效机制,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持久深入开展。

2.1加强调研,充分掌握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

规划中要深入农村,真正了解农村。首先了解农民愿望,注重农民利益。规划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应以尊重农民的利益为核心,因此在规划中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愿望;其次延续地方历史文化,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农村的地方历史文化相对城市而言不仅表现在历史遗迹的存在,还有农村特有的文化结构。

2.2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规划一定要立足城乡统筹,在注重城市建设、小城镇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村庄、集镇规划建设,要做到因地制宜,要深入农村实际。要做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城乡社会统筹发展。

2.3区域协调、互相补充

规划要从上一层次着手,协调相邻或相近村,协调各村之间的社会、经济,协调产业发展与用地及基础设施布局,形成良性发展的居民,避免相互之间冲突,共同发展。

2.4合理的迁村并点

迁村并点不仅意味着农民离开多年居住声息的村庄,还需迁并在一起,这就导致原有稳定的居住结构发生变化,处理不好,就导致原有稳定的居住结构发生变化,处理不好,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挖掘出自然形成的农村社会秩序安定、人情浓郁的社会伦理观念特征的基础上,规划中要体现原有农村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这样就使得新建社区利于社会安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5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等均十分严重,我国农村大约1.5亿亩耕地露天堆放,3亿农民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此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农村生态保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强化区域环境保护。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要以区域为出发点开展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二是加强对农村的环保投入。长期以来,城市生态环境是主要被关注的对象,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城镇的环保资源投资力度,但大部分资源都被投入城市,农村的环保投入少之又少,即使一些政府希望将环保资源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却也因渠道的不畅通而失去了积极性。但是可喜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政府还应中和对城市和农村的环保资源的投资并将这一目标在规划和实际中体现出来。

3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提高农村综合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社会稳定的关键。因此各级政府应当号召党对建设新农村的号召,以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建设前提、以建设富裕新农村为建设目标,以构建和谐新社会为建设大方向进行新农村建设。笔者在本文中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自己意见,即通过加强调研充分掌握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区域协调、互相补充;合理的迁村并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新农村建设,希望能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海新.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中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2]黄生成.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全新性.《求实》.2009年12期

农村合作社的意义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思维;社会主义新农村;方法论指导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以唯物辩证观分析、论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寻找新农村建设的科学理论支撑,其目的是使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从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愿景。

一、用唯物辩证观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同一事物内部的各部分、各要素、各环节都密切相联。联系的观点认为,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强调局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部的各部分、各要素、各环节都密切相联。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妥善处理好其内部工农、城乡关系,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把农业和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推动广大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如果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摆脱不了落后面貌,我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的,“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一点已经被国际经验所证明,世界上那些能较好地处理工农和城乡关系的国家,经济社会都得到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诉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让农民真正富起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要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首先就要代表9亿农村人口的利益。然而,目前我国农民增收困难,农业效益低下、基础薄弱,农民负担沉重。无论在政策上、行政上、就业上、公共服务上及在社会保障和国家福利上,相对于城镇来讲,农民都是弱势群体。所以,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宗旨的题中之义。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以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为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了解国情、立足国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已由农业国发展为现代工业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尤其是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总的来看,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突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一个无法回避的国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只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以“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的观点为指导。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奋斗的目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概括和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和宏伟蓝图。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唯物辩证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生动体现。

(一)新农村建设要坚持“重点论”,牢牢把握发展是振兴农村的第一要务这一主旋律,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抓主要矛盾,抓重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也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没有捷径可走,硬道理就是发展。因此,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时,首先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即粮食要增产、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农村经济要繁荣,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指全国9亿农村人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没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奠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及“管理民主”就无从谈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就成了海市蜃楼。

(二)新农村建设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重点论”,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同时,还要统筹兼顾,抓好次要矛盾,即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结合。纵观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其内涵与以往有明显的不同。不能把这一目标仅仅看成是一个经济目标,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是三大文明(物质、精神、政治)和五大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的有机结合体。“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本质上反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农民素质的反映。其内容涵盖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风尚,良好的环保、卫生、生态意识,体现了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村容整洁”指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这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彰显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实现“管理民主”就必须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提高广大农民的权利意识和参政意识,按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化和法制化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的政治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乡村治理新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扎实稳步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原则。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实践中要切实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政府要转变职能,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指导和引导作用,使政府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的后盾。同时,要加强舆论宣传,形成社会各界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浓厚氛围,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和共同事业。

(二)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一是要明确目标措施。在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时,要立足现实,尊重客观规律,牢固树立脚踏实地、稳步推进的观念,注重从群众迫切希望解决而目前又能够解决的问题人手,让农民切实看得到希望。二是要注重方式方法。在新农村建设实施过程中,不能主次不分,搞“一刀切”、“齐步走”,要寻找最佳的突破口,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有了艰苦的量的积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愿景一定会实现。

农村合作社的意义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科学发展观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义分析

(一)科学发展观概述

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深入系统分析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并对我国各个阶段的发展经验和教训进行全面总结而得出的符合新时期新形势下新的发展要求的重大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新形势下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推进社会整体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根据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阐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即是要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非单纯改变村容村貌或村风的形象工程,而实际上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指路明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归人民所有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同时也是评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工作开展是否顺利的价值标准所在,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了力量之源和发展动力。

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题中要义的指导方针应当积极树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变革,同时还要注意资源的永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应当坚持统筹兼顾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并且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清主次矛盾,从而使得农村经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即是要坚持好五个统筹,统筹好城乡经济的发展,统筹好工农关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而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应当树立大局观念,统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着意从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之中抓主要矛盾,集中解决主要矛盾,做好主要工作,力求在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中找出突破口,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农业生产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农业的现代化。目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虽然有了很大飞跃,但生产力总体水平还较低,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还比较大,这就加大了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然而我国在协调各方面共同发展的措施的贯彻落实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仍不能改变我国农业基础的薄弱导致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这就使得城乡、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步履艰难。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推行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国家的经济扶持,而要大力推行农业生产。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可见党中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工作的开展均应当从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现实的实际出发,切实把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充分尊重农民,依靠农民,生产和发展成果有农民共享。应注重激发农民的创新思维和激情,将农民的主要参与者地位落实到实处。另外,还应当大力贯彻落实和保障农民生活富裕,积极推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使农民的利益得以真正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生产为了农民,发展为了农民,劳动成果由农民共享。同时政府还应当切实保障农民的劳动主体地位,适当采用引导机制,鼓励农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敏才智创造发展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权利的自主。基于上述措施的实施,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农村教育,不断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使其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自由自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挖掘生产与发展的潜能,这样就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综上可知,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时时处处为人民牟取福利,积极推进各项建设发展进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的全面发展首先应当抓经济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可靠的政治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思想意识及良好的文化条件等。因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还应当在这些方面作出充分努力。其次,基于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还应当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一,协调农业发展与农村、农民之间的关系。农业发展是农村和农民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村和农民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环境条件、思想保证和动力源泉。基于此必须注重加强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使三农协调发展。第三,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来考虑,搞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努力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第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还必须协调好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现实实践中做任何事都应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作出完善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贡献力量,因此协调好农民与政府的关系尤其必要。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力宣传并给予经济扶持,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此外,政府在推进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案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使新农村建设最终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全面贯彻落实统筹兼顾

基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利益冲突,新形势下应当积极贯彻落实并大力推广统筹兼顾的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进行统筹。首先,应当统筹城乡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一直都远远超前于农村,并且目前形势下无论是农村经济还是城市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在物质、精神等很多层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反差。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真正贯彻落实到实处。其次,应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协调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及社会保障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关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注重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能够真正将科学技术有效运用于农业生产中去,真正改变农村的面貌,使农民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再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应当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而应当充分考虑资源的永续利用,避免过多的浪费现象,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最后,还应当切实认识清楚农民自身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农村发展的局部利益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全局之间的关系,统筹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允许和鼓励农民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手段获得维持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正当的物质文化利益,从而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真正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不断开拓视野,积极创新思维,转变新观念,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向全新的面貌转变。

三、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有效地推进了“三农”的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作为正确的思想指向应当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子林,王丕军.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学理论,2010(2).

[2]欧勇芬.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0).

[3]郑春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新农村建设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4]吴长军,陈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9).

[5]姚丹丹.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农村建设[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农村合作社的意义篇6

【关键词】新农村 治理 政府 农民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目标及意义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但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的新理念,包括20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的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意义在于,通过国家整合,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状况,在已分化的城乡差别基础上重新构造城市与乡村的有机联系和统一,让全体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城市一套制度,农村一套制度,相比而言,城市制度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如果这种双制度格局任其发展,必然引起社会不稳定。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打破城乡二元格局的有效途径。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治理主体

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最有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对治理作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既包括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

西方的政治学家和管理学家之所以提出治理概念,主张用治理替代统治,是因为一方面他们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既看到市场的失效,又看到国家的失效,而治理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方面的某些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公民社会或民间社会的日益壮大。当然,治理也存在许多局限,它不能代替国家而享有合法的政治暴力,也不能代替市场自发地对大多数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治理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国家、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实现良性互动。

具体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治理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更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曾指出,农业是弱势产业,连发达国家都不仅仅指望市场调节,发展中国家只能寄希望于国家增加投入。但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作用不能忽视。叶敬忠教授也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所有主张和建议几乎都来自于两个群体:官员和学者。而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却在新农村建设中集体失语了。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依次是:生产发展46%,生活宽裕34%,管理民主8%,村容整洁6.3%,乡风文明4.7%;农民最关心的生活问题数据依次是:收入增加、教育条件的改善、就医条件的改善,然后才是居住环境的改善。然而,从2006年至今,各地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盖房、修路,有些地区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但绝大多数村庄处于筹备和搁置状态,缺少实际举措。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给农民话语权,让农民更好地组织起来,这是使政府与农民积极成效地合作,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关键。

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职能的定位

尽管各国现代化进程的路径不同,但几乎都呈现出工业先于农业发展,通过工业支持农业的规律。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期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989年的473%,财政收入也超过了3万亿元。与此同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5.6%下降到12.4%;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也从占总人口的73.79%减少到58.24%。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总书记“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表明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发展现代化工业的需要,农村问题一直被边缘化,这就造成了农业自生能力的弱化,农业自身无法预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正常利润。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依托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证农民增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落后的局面,并立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据财政部统计,中央财政直接用于“三农”的资金2004年为2626亿元,2005年为2975亿元,2006年为3397亿元,2007年为3917亿元。但这样递增的曲线中,农民最终获益甚少,因此要改变目前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建立专门机构来监督、规划、实施农村发展项目。另一方面实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农民利益,保持市场供求平衡,使农民的劳动付出和收入成正比。

2、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估计,我国“农民70%以上的贷款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的,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只有30%”。因此,新农村建设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扩大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银行的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使之在农业开发和农村扶贫中履行职能。同时,政府应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改变农业保险私人不愿涉足的局面,对风险较大的农业项目进行保险,以保护投资者和生产者的利益。

3、增加农村公共财政方面的投入。这主要是解决地方公共品开支的问题,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缩小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受财力的限制,政府对农村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主要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己办,与城镇差距很大。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投入。

4、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已成为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政府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

四、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作用

2006年3月1日《经济日报》报道“韩国的二元经济转型之路”,提到韩国政府在农村建设中,重视激发农民自身的潜能和聪明才智,让农民自主、创造性地进行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明显增长,农村与城市的差距逐步缩小。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必须从农民是主体这个立场出发,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推进基层政权改革,发挥村民自治作用。这是管理民主的内在要求。村民自治制度落实的效果,将是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的关键。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由1982年修订的新《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立。由于我国有8亿多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实行村民自治在我国具有特别意义,被认为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最光辉的篇章。我国的村民自治主要由村民选举制度、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和村规民约制度组成。尽管村民自治制度已实行了20多年,有利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但由于国家治理对基层政权的依赖,通过社会建制仍将权力分配给基层政权,从而使它仍然处于控制并整合基层利益的中心位置,农民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治。因此,必须推进基层政权的改革,认清基层干部的角色定位,改善基层政府的服务水平。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是一个组织规划和服务的角色,是一个民意的提炼者和升华者,而不应该是一个越俎代庖的拍板者和不顾民意的决策者。

2、进一步加强农村的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加强农民的合作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才能将其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效地对接起来。2006年10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这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最终有了法律保证。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亮点在于,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民利和合法利益,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开辟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途径。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帮助农民进入市场,有效保护和实现农民利益,能够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但是,仅有国家的政策支持还不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全体农民的积极参与,真正代表农民的意愿和利益。

3、大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如: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通过鼓励农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提高农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使农民成为自身利益的维护者。只有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才能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农村合作社的意义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经济本义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lxf2009)11-0066-02

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根本,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义是一个经济概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这一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5年底又专门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是深藏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

第一,工业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工业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建国以后,由于中国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及中国的具体国情迫使中国不得不采取不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完成我国的工业资本的积累,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起了重大的作用,但这种经济结构模式也导致了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随着中国已经能够国际贸易来积累资本,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已经不适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农养工的发展模式已经制约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应该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从以农养工转变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发展模式。

第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直接动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生机。同时,农村经济建设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资源消耗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等。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转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村产业技术含量,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战略,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农业生产与世界接轨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推动农业产业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以后,中国农业必将直面世界农业市场的冲击。如何应对这种冲击,如何在世界农业市场的冲击下发展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产品及相关产品的科技附加值较低,国际竞争能力较弱。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走农业综合发展的道路,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如果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建设进程的话,那么这一命题的提出是深深植根于经济发展本身的,正是因为中国经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命题的提出便成了一个时代的必然。

二、全方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如何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基础夯实的关键放在农民增收的f司题上。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一,要调整好农村产业结构。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种植向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农业、乡镇企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农村产业结构模式。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是自发形成的,地方政府进行产业结构布局决策时,往往从短期的经济效益出发,讲求经济发展的短平快。导致农村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就必须加大对已经形成的不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农村产业向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参照2005年11月9日国务院第1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中的相关政策,在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基础上,坚持产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培育农业的龙头产业来带动整个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在调整中通过加强发展乡镇企业和城镇,缓解农村地区的就业压力,推动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第二,要注重农村地区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还相当落后,现代化程度相当低,农业生产还没有形成规模经营,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能力;农村非农产业的科技水平低下,大部分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市场竞争能力弱。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要加大技术设备更新的力度,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技术的支持。中央要通过加大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科技改造资金的投入,为乡镇企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二是要加大科技扶贫的力度,通过实现科技下乡,提升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技能水平。各级政府要在总结以往农村科技扶贫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组织科技下乡。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科技人员的培训,为农村地区的科技发展作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第三,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人,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会缺乏根本的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抓紧培养新型农民,一是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通过对农民的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农业新科技,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通过加大对农业的非农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实现非农领域的就业,即就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或者是进城务工。二是要培养农民树立起现代市场观念。培育新型农民,帮助他们树立起牢固的市场理念,使农民牢固树立起市场意识,成本意识,竞争意识,以参与市场竞争为目标来开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提高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长远决策意识和整体决策水平。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追求结合起

来,既要兼顾到眼前利益,更要注意长远利益。通过帮助农民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使农村经济发展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三、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增强地方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水平的提高联系起来,不断提升地方政府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能力。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中央提出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应该不断提高以下的执政能力水平。

第一,转变职能,提高服务和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由领导型向引导型转变。“两免一补”使得乡镇政府从大量的具体性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也使乡镇政府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转移。实现这种转移,就需要乡镇政府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以宏观调控手段来引导和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指导,通过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促成农民观念的转变。二是由命令型向示范型转变。中央农村政策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大,农民自主发展经济的空间更广阔。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不应该再实行命令型的规范,而应进行示范型的引导。通过搞好示范,培养农业发展农业生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三是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乡镇政府工作职能转变以后。应该注重为农民提供生产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技术、信息平台,定期种植技术、农产品购销、外出务工等信息。

农村合作社的意义篇8

【关键词】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严厉惩治各类犯罪,维护农村稳定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政法力量,惩治各类刑事犯罪是其基本职责。

一是严惩危害农村稳定的各类刑事犯罪。对发生在农村影响农村法律秩序和法制环境建设的各类刑事犯罪进行严肃处理,以有效震慑犯罪,提高群众安全感。

二是切实保障农民合法经济利益。加强与工商、农业、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部门的联系,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大对查处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假农资坑农、害农案件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对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监督立案。加强与土地、规划等部门的配合,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民耕地的犯罪活动,保护基本农田不受侵犯,努力维护农村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对破坏农村水利、电力设施等犯罪行为严肃查办,保障农村各类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完善。对侵害农民工利益、未成年人权利、老弱病残等人员权利的案件,加大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和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

三是严肃查办农村职务犯罪。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检察机关应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建立和完善惩治和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机制,一方面通过严厉打击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损害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农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维护农村社会利益分配和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公正;另一方面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预防涉及“三农”的职务犯罪力度,切实提高农村干部的廉洁意识和守法意识,从而促进基层组织的法治化管理。

四是要切实强化诉讼监督,促进各类执法主体在农村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二、努力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和谐

构建和谐村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要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帮助农村建设和睦、团结、互助、诚信的新型社会人际关系。

一是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谨慎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农村中的一些刑事案件,往往是邻里、亲友之间的一些小事。因为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落后,或者综合素质不高,逞一时之气、一时之勇而致酿成祸端,这类案件不该发生,本可以避免,造成的后果也不会太严重,尚有弥补的空间和教育挽救的余地。因此,在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还要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因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综合考虑案件起因、具体情节及犯罪嫌疑人案发后的具体表现、被害人态度等问题,依法适用轻缓的刑事政策,不要轻易定罪,慎用逮捕,谨慎起诉,努力营造邻里互谅互让、家庭和睦相处的和谐氛围。

二是引导农民合理反映诉求。与公安、法院、司法、信访、民政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着力构建大排查、大调处、大信访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控告申诉部门要热情接待来访村民群众,耐心听取有关情况,妥善处理各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将问题解决在基层,遏制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态恶化。要增强工作主动性,深入农村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认真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对群体性事件和长期上访、缠诉的,在了解掌握有关情况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有关法律政策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尽快妥善予以解决。认真做好息诉罢访工作,扎实开展民事行政案件检察监督,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正常司法秩序。对涉检涉法上访的,要从全局出发,着眼大局,认真落实首办责任制,决不拖延,决不懈怠责任,及时、妥善、有效的加以解决。

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农村地区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及各类社区矫正人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监督,帮助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防止脱管漏管现象发生。结合办案实践,针对农村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完善落实,建章立制。加强对农村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适当为中小学配备法制副校长,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加强法制宣教,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

“当前农村的农民法律意识逐渐觉醒并不断提升,但其法律素质总体上还不够高,尚不能有效适应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作为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制工作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

一是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提高履职能力和职务犯罪预防教育的工作力度。首先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工作,既要严肃查办影响和破坏选举公开、公平、公正、顺利开展的案件,保护农村民主建设成果,又要积极宣讲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村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村干部依法治村的意识和能力,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其次,要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向农村基层组织延伸,把村干部列入预防职务犯罪主题的范畴,尤其是对农村土地使用权及征收补偿工作、专项支农资金管理等要重点监督、专项预防,从源头上遏制村干部职务犯罪。

二是发挥检察职能在农村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除按照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对乡村实施普法教育,完成规定的普法计划外,还应结合检察业务和农村特点,利用农闲、集市、庙会等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下乡”和“法律进村”等活动进行法律知识宣传。结合办案进行普法宣传,通过典型案例和反面教材现身说法,以案释法;结合“法制宣传月”,开展巡回法制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宣传;通过法制讲座和法律知识培训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出庭公诉组织农民群众旁听庭审,接受法制教育;通过编印资料、办板报、制作板面进行打击犯罪成果展进行宣传教育等。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使他们不仅知法、懂法,更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以及积极依法参与农村各项社会事务的管理,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营造农村良好法制环境。

综上所述,检察机关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的法制力量,应切实增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检察职能,着力在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实效上下功夫,通过具体履行检察职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强有力的法治力量,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农村合作社的意义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现状对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以法律手段来规范、引导和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尽快实现“依法治农”。为此,必须加强新农村法制建设,在农业和农村领域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一、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涵义

(一)新农村的涵义

“新农村”这一概念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又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的概念再次引起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新农村”概念具体含义的理解比较模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了比较明确的描述和界定: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另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柄生指出,所谓“新农村”应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新农村的完整内涵。

(二)农村法制建设的涵义

法制,顾名思义,指法律和制度。前苏联学者阿列克谢耶夫指出,法律制度应当包括现行法律、法律实践和法律意识等三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法律实践包括法的创制、适用、遵守、法律解释等在内的法律实践活动。农村法制不能从“调整和规范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的农村法律制度”这一狭义的角度来理解,而应从广义上即实际运用中来理解。农村法制,是指运用农村法律制度和法律手段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治农措施或治农方式。

法制建设是指进一步建立健全、改革完善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以及法律秩序的巩固和发展。它是一个多层次的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大概念,因而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新农村法制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加快和加强农村立法和完善法律体系,建立起一套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法律体系,这在中国农村法制建设中占有首要的地位。第二,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真正实现依法行政。第三,完善为农村服务的司法机构和农业仲裁组织,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服务体系,为农村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和措施,努力培养和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法律意识。以便推进依法治农的进程乃至依法治国的进程。第五,进一步办好法律教育和建立农村法制建设研究机构,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研究,这是关系到向我国农村输送合格的法律专业人才、提高整个农村干部队伍和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加强法制建设理论指导的大事,应当摆在法制建设的重要位置上。第六,建立和强化农村法律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监督机构和完善监督体系,确保中国农村法律的实行。

二、新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法制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颁布了一系列的农业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的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以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体系,农村的执法工作和执法机构、执法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但就目前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水平而言,尚不能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无论在立法、执法还是在法律意识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

(一)立法方面

1、农业立法滞后、薄弱。我国农业立法起步晚,明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和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如家庭承包制已实施20多年,已形成基本的经营制度,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到目前还未出台。许多重要的农村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出来,整个农村法律体系还不完善,这与有九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

2、农村法律法规带有浓厚的计划管理痕迹。现有的许多农村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台的,呈现出浓厚的计划管理色彩和痕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亟待废、改、立。

3、农村立法质量不高。现行的农村法律法规立法技术不高,政策性和原则性法律条文较多,法律条文约束力差,因而缺乏可操作性,影响和削弱了农村法律法规实施的效果。

4、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法规少。现有农村法律法规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行政关系的行政法律规范性质的农村法律法规多,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民事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性质的农村法律法规少。

5、《农业法》配套法律法规跟不上。作为农业基本法性质的农业法早于1993年7月颁布施行。《农业法》具有对一切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做出原则性规定,用以规范人们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的农业基本法属性。而具有实质性事项规定和具体措施规定的各种配套法律法规没有及时制订出来,造成许多领域无法可依,出现“法律真空”。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农村迅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执法方面

1、司法力量方面。尽管中央和地方都非常重视对农村司法力量的扶持,但在实践层面与现代法治的要求差距较大。现在全国约有2000个县、200多个县级市,基本上是一县(市)一个法院。在乡镇,较大的单设有一个法庭,较小的则几个乡镇共一个法庭。律师事务所也基本上是一县(市)一个,少数县(市)有两个。在乡镇,至1988年底,乡镇法律服务所有28,241个,工作人员81,520人,其中大部分是非律师人员。总之,由于农村司法力量的薄弱,且经费不足,执法设备严重滞后,造成了普遍的“告状难”、“打官司难”的现象。

2、行政执法方面。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与农业立法工作相比,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与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目前,农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执法主体不规范,“以事代政”的现象比较普遍,降低了农业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其二,职责划分不清,执法行为重复。影响了农业行政执法的效率。其三,违法执法,影响了农业行政执法的形象。其四,执法程序不完备或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影响了农业行政执法的严肃性。

3、执法人员素质方面。目前,农村执法人员多是缺少正规、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法律素质较低,执法水平不高,不敢执法和随意执法的现象难以避免。据2003年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对云南、湖南、新疆三省、区20个地(市)、100个县(市)3753名执法人员抽样调查,结果呈现“二多二少”:低学历的多,高学历的少,本科以上仅占10.52%,中专以下占

70.96%;非法律专业的多,法律专业少,非法律专业占99.76%,从事农业执法大多数“半路出家”。因此,执法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综合执法的要求,表现为法律知识比较欠缺,执法经验和执法技巧不足,亟待提高。

(三)农民法律意识方面

当前,农民法律意识的状况确有大大提高,农民对法律、法制的认识在不断发展、深化,愈益趋于理解、认同和接受,但离人们的期望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法制建设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农村更慢一拍,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普遍形成就更需要长期的过程。其次,农民作为一家一户经营方式的集中体现者,缺乏主动接近法律、接受法律、了解法律的内在经济社会动因,其法律意识大多是被灌输的,往往印象淡漠。再次,目前农村的社会政治体制也没有造成农民法律观念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如农产品征购体制、村民委员会的实际运作方式,都表现出行政力量过于强大,给法律留下的空间有限,有时甚至极为有限。第四,农村商品经济发育程度不高,市场功能不全,这就限制了农民的眼光,他们还难以体会到独立主体、平等地位、自主身份的法律蕴意,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发育较慢。

三、新农村法制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农业和农村立法

我国农业、农村法制建设与农村发展现状比较还相对落后,与依法治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实现农村法制现代化需要进行不懈努力。

1、完善立法体制。完善农业立法体制。包括建立、健全农业立法工作机构体系,合理划分立法机关的权限。要根据农业立法的任务,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相当的人员;要赋予立法机构必要的职权,以增强他们在立法中的综合协调能力。要进一步明确立法权限,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明确国家权力机关在立法工作中的分工等,以防止滥用立法权或越权立法,确保依法立法,使制定的法律规范合理和适当。

2、加强立法队伍建设。农业立法使一项政治性、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要求立法工作人员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立法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还要有丰富的法学知识和必要的市场经济知识。

3、开展立法理论研究。立法实践表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立法工作就会陷入盲目、被动的局面。立法理论研究落后的状况应当尽快得到改变。要鼓励理论工作者紧密联系农业立法实际,开展农业立法理论研究:农业立法工作者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以服务于立法实践;立法部门要真正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鼓励立法专业人员关心理论、学习理论,并为之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全面推进农村执法

1、健全农村的执法机构。农村执法要形成法庭司法、行政执法、准司法三个系列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模式,充分调动法院、政府、村级组织三股力量执法的积极性。必须合理界定法院、政府、村级组织的作用范围,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体系,形成合力,推动农村执法的顺利发展。

2、加强执法制度建设,进一步理顺执法关系。其一,建立健全执法制度,逐步规范执法行为。要根据新情况、新现象,逐步健全执法制度,推进农业依法行政。其二,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坚决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项目,推行“一站式”审批和电子政务,减少办事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农业执法从重事前审批到重事后监督转变。其三,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对那些实行地方保护或部门保护、影响公正执法的。违法执法、行政不作为或者违法审批的,要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乃至法律责任。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培养造就一支素质较高的执法队伍是顺利推进执法体制改革的基础。要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从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出发,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农业行政执法是业务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农业执法人员不但要熟悉法律知识,有较高的法律水平,还要熟悉有关农业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的技术措施。要建立执法人员管理制度,把好执法人员选拔标准,对执法人员实行考试录用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严把“入口关”。

4、加强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其实质是依法治理行政权利。加强农业执法,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公民和法人的农业法律意识,提高其对依法治农、依法兴农重要意义的认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带头严格依法办事。要建立严格而科学的执法监督机制,以保证在农村和农业领域里尽快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创造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三)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农民的法律意识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持续发生作用的因素。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社会主体的法律意识都是社会法律制度得以产生、运作和发展的必要的精神条件,是法律得以高效益实现的内在精神动力。没有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农民法律意识的支持,要实现农村的法治化是不切实际的。因此,研究新农村的法制建设和法治化进程问题,必然要求将农民的法律意识置于其中。

1、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首先,积极培养农民的公民权利意识。我们建设的新农村社会是一个农民普遍积极守法的社会,而农民的积极守法必须基于一定的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其次,大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使农民由传统型农民转变为现代型农民。同时也要进一步强化农村义务教育。遏制新文盲的产生。再次,注意培养农民的现代化综合素质,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与其自身素质和社会环境都有直接关系。

2、深入普法,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同时从两个方面着手,既要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法制;又要加强普法教育,不断地提高干部和群众的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素质和自觉性。二者缺一不可,任何时候都不可偏废。”首先,在普法内容的选择上,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宜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发[2001]8号)的要求,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农村改革、稳定、发展的实际,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其次,在普法形式上。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说教方式,而应当注意发挥媒体的法制宣传教育作用。大力营造全民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使广大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农村合作社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农村 法制建设 新农村 基础

        1 制定和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法律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

        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法进行,把保障农民利益的相关制度用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尽管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作了许多规定,但是在具体的法律制度方面,尤其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法律制度方面还需大力加强。我国农业法最近的一次修改是在2002年,但是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保护农业的政策的基本方针已经发生了变化,最近,温家宝总理又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要求,根据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我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立法。首先,要完善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明确确立各级人民政府在农业投资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农业投资每一年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投资的预算、投资的程序和投资的监督问题。要按照世贸组织农业规则的有关规定,建立我国农业补贴方面的制度,依法支持农业生产。在世界上基本上每一个发达国家都有一些详尽的关于农业补贴方面的规定,wto的规则在这方面也有相应的规定,就我国来看,我们在近几年已经搞了三种农业补贴了,一种是关于种粮补贴,第二种是粮种补贴,第三种是购置农机具的补贴。但这些补贴仅仅体现在国家政策的层面上,为了防止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应该将其上升为法律层面,加紧制定我国对农业补贴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国家农业补贴的范围、程序和标准,以及对农业补贴的监督等内容。比如说在2002年美国在农业安全和农村投资法中规定了三种补贴方式,一种是直接投入、直接支持;第二种是反周期农业补贴,主要是从价值方面的补贴;第三种是信贷方面的补贴制度。其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民的生产经营、文化卫生、教育科技的建设都需要一个好的法制环境。比如在村庄规划、村庄建设方面,也应当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如陕西省人大在2005年11月通过了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这在全国是第一家,今年3月该条例正式实施,这对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依据。相信在条例实施后,对陕西的农村规划工作会有一个很好的推进。第三,要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农村财务、土地承包、村办企业、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宅基地划分等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全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2 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是依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广大农民甚至一些基层干部的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觉悟偏低,农村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地方的盗窃、抢劫、杀人、放火、伤害等刑事案件比较突出,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由土地承包、园林承包、农民负担、村委会直选,以及婚恋、家庭、债务、宅基地纠纷等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时有发生,邪教、非法宗教活动也不容忽视,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的瓶颈。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农民法制意识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将农村普法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加以提出,为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首先要抓好村级干部的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村两委干部四化建设培训班等各种形式,有组织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有效增强村级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提高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其次,要着力营造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按照与阶段性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专项工作相结合、与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村民夜校、集体咨询、征订普法教材,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联户组织送法上门、电视、广播专栏以案说法等灵活形式,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在学法中守法用法护法。第三,有针对性的加大农村普法工作力度,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农村法制夜校,“148”法律服务专线、法制文艺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使广大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3 加强法制建设,是化解各种矛盾,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如前述,农村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进而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政策和法律,依赖于行政的手段和法律的手段,其中最根本的是法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