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耕地与非耕地的界定十篇耕地与非耕地的界定十篇

耕地与非耕地的界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6:13

耕地与非耕地的界定篇1

保护耕地是当今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共同关注的热点。纵观世界各国耕地保护的动因,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食物安全。二是耕地为社会提供的公共自然福利功能。除了生产农产品外,耕地还给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非生产,如农田耕作传统文化、开放空间、农村独特景观、生物栖息、空气与地下水的净化,这些功能具有强烈的外部性,为社会公众共同享受,且不能通过市场规律调节,人们对这种公共自然福利的需求,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增强。三是防止城镇的无序扩张。特别是进入上世纪中期,城镇拥挤的生活让大批城市居民搬往农村,开始出现“城市郊区化”现象,城镇建设向四周农村迅速扩张,人们提出通过限制耕地的非农化来控制城镇的扩张。四是生态环境伦理的需求。耕地环境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是整个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多生物种群栖息的场所,保护耕地应是生态伦理的重要内容。

各国耕地保护的常用手段

各国针对各自的国情,包括文化、历史、资源条件和法制特征,建立了不同特色的耕地保护制度。

在德国,地方的综合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划定不能开发的耕地保护区和编制有关土壤保持、耕地整理等内容的农业专项规划。在以色列,对耕地的开发,必须得到国家农业土地保护委员会(CapL)的批准,CapL曾在1968年把所有的耕地(不论质量好坏和区位的远近)都圈定为永久性的农业区。日本把80%的可耕地划定为禁止非农化的农业区域。加拿大各省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禁止开发的耕地保护政策,不列颠哥伦比亚、魁北克、纽芬兰三省直接制定了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而其他省则通过制定城镇理性增长控制政策来保护耕地。在英国,所有开发项目要提交中央政府审核。在美国,建立了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及各种私人团体各种层次的耕地保护体系,在联邦层面上,有《1981年耕地保护条例》、《1990年为了未来的耕作条例》、《1996年耕地保护》,对州及地方的耕地保护提供支持;在州政府层面,所有州都颁布了有关耕地的法律,其中49个州提出了有关耕地保护减免税费的政策;而在地方政府层面上,包括耕地的直接购买、编制综合发展规划、农业用途管制、农地发展权购买、保护区划定等种种措施。

耕地的交易一般也要受到相应的限制,如在丹麦,耕地购买者必须证明自己有能力耕种,且许诺在一定时期内以耕地为生;在德国,任何耕地交易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而在法国,耕地交易是否有利于耕地的规模化生产是一个考虑的重要因素。

虽然各国的耕地保护具体措施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税费优惠政策。耕地保护的激励政策替代对农产品直接价格补贴已是一种国际发展趋势。为了保证耕地生产的经济效益,激励农户从事耕种,国际上目前普遍的做法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减免各种税费,二是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公共投资,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在美国,大多数的地方服务,如小孩教育、消防、治安,都是源于不动产税,土地所有者被认为是最可靠和最有能力的纳税人,但对于耕地税收,在美国全部的50个州和加拿大各省都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几乎所有农产品销售都免去消费税。美国的一些州在实行依据家庭收入高低征收不同税率的房地产税的同时,却把耕地使用排除在外。为了避免农户出售耕地给别人进行开发,有些州还制定了相关条例收回已减免的税费。在一些地方,也通过征收高额的资产税或土地开发交易税,来抑制人们的开发热情,并获得更多的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服务资金,如加拿大有很高的资产税,但对于农户之间耕地的交易却较低(保持农用)。在澳大利亚、英国、瑞典、德国和荷兰,耕地免除一切财产税,在英国连涉农建设也是免税的。

2.城镇增长控制政策。针对城镇扩张是当前导致耕地减少最主要途径的现实,不少国家通过控制城镇的发展规模来保护耕地。很多到过英国的人对城镇四周绿色农村景观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城乡规划法》的作用。在美国,人们坚信城镇增长控制和耕地保护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科学的城镇增长控制就不可能保护耕地,但二者政策又是各自发展的。城镇理性增长,不是直接限制耕地的非农开发,通常是规划好城镇一定期间内允许开发建设的边界,边界之内的耕地允许建设,而之外的不允许建设,并通过制定基础设施规划,来引导城镇的发展,对于不属于城镇开发范围的区域,政府不进行道路、管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从而阻止人们的耕地非农化行为,但这种办法普遍受到边界外农户反对:边界外的农户认为他们的土地价值因政府的限制开发而下降。

3.耕地发展权的购买。耕地发展权购买(pDR)是把耕地的非农化发展权从耕地“产权束”中分离出来,这是一个永久性的权限,随地而走,通过政府的购买,从而控制耕地的非农化。pDR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农户对耕地拥有非常完整的产权,特别是具有市场的交易权限,任何有损于产权的行为都要得到补偿,公众享受到的耕地非生产性功效是源于农户,且政府能代表着所有非耕地所有者的公众购买,政府拥有优先购买权,农户并不具备随意的出售权。pDR并不是完全限制非农建设,允许农户的生活建设,鼓励农户积极投入生产。当然,当土地已无法再进行耕作时,允许农户购回发展权,但条件规定得非常严格,如在麻萨诸塞州,必须通过双方州立法机构的认定。pDR是自愿的行为,由于能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受到广大农户的支持,但购买价格的评估和资金筹集是两大问题。为了弥补pDR资金筹集难的问题,有人提出发展权转移的做法:即对成片农地的用途管制,但对区域内所有农户都给予放弃非农发展权的补偿机会,当这些土地出售给开发商时,开发商必须支付相应的发展权价格。由于是成片保护,政府会通过项目实施的形式,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此作为对农户的补偿。

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启示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低的国家,不仅面临着因生活水平提高对耕地非生产功能需求的快速增长,更必须面对因人口增加而增长的食物需求。我国耕地保护任务更加突出,为此,“切实保护耕地”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也多次强调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但多年来耕地保护的实际效果却不容乐观,“十五”期间全国耕地净减少9240万亩,全国人均耕地降为1.4亩。及时调整和完善我国耕地保护思路,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其中总结世界各地耕地保护的实践经验,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能为我国耕地保护给予启示。

1.加快耕地产权制度建设,明确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明晰的产权制度、严格的权限界定,是耕地保护政策制定的核心。世界各地的耕地保护政策之所以各不相同,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建立在不同的耕地产权基础理论之上。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一直是我国农地管理中一个瓶颈。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农户、村集体、各级政府在耕地的众多产权束中所占地位,决定了农户个体和社会的耕地保护责任,如农户对耕地拥有的权限,决定了为公众提供非生产功效的义务,从而决定了社会公众对耕地保护应给予的扶持力度。我国耕地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在这种土地所有制下,国家、集体与农户个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如何划定,必须加以研究明确。

2.重视耕地的非生产功能,提高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耕地不只是给生产者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的稳定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护土壤、维护生物多样性、优美景观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外部性。国际经验表明,人们对耕地非生产功能的需求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我国人民生活在整体上已进入小康水平,公众对耕地的非生产性功效需求正在不断增强,这为我国提高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必须加强耕地的非生产的宣传,重视对耕地非生产性功效的研究,比如耕地的公众价值到底是多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愿为这种公众服务支付多少?政策又会如何影响这些公众服务功能的变化和成本?对耕地保护者减免的税费其实需要其他纳税人补充,这些纳税人是否获得了他们的付出应得的服务?

3.采用综合措施,激励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在耕地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耕地质量的保护上,农户是关键因素:耕地质量保护的实质是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而耕地生产能力与土壤培肥、农田基础设施、耕作制度选择、污染防护(治)等行为密切相关,这些都离不开农户的直接参与。因此,从这一角度看,任何缺乏或忽视农户主动行为的耕地保护机制,注定是一个残缺的机制。农户耕地利用与保护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经济效益的因素,也有价值取向、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政策法律约束力与激励效益等等因素,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的提高,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补偿问题,而应是一个税费、公共设施建设、公众服务项目、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综合的优惠措施。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除了确保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外,还要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社会福利完善等方面对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进行补偿,从而提高农户耕地生产的积极性。

4.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严格控制城镇对耕地的侵占。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城镇(含工业园区)建设是我国耕地保护最大的威胁,不少国家的耕地保护就是从严格城镇发展规划,防止城镇四处扩张来保护耕地的。但在我国,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贪大求洋的城镇发展规划思想很是普遍,盲目追求城镇的发展规模,已经造成了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大量建设用地闲置的局面,因此,必须完善我国城镇发展规划,服从于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城镇对耕地的侵占。

耕地与非耕地的界定篇2

【关键词】非耕地资源开发体制障碍农村经济

开发非耕地资源是壮大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经济的薄弱及发展的困难,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内需的瓶颈。对于农民来说:由于承包的耕地少,无法实现规模经营,从事农田耕作已无法实现效益的进一步增长;从事工商业,又难以凑集资金,而且竞争激烈,风险极大。由此,开发非耕地资源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下农村非耕地资源数量多,开发程度低,开发潜力大。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面积虽列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却仅有1.16亩,在世界上排名第67位,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5.5亩差距甚大。相比之下,我国现有非耕地资源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在农村,有大面积的荒凉之地没有被开发利用起来。在现有的天然草地、灌木丛、疏林地以及沿海滩涂中,能用于经济作物开垦、人工牧草发展的资源虽然只有3530万公顷,只占非耕地面积的3.7%,但这些资源足以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足以提高农民收入。

非耕地资源开发,易推广,见效快。技术要求不太高,农民能够掌握,只要观念、体制加以转变,可立见成效。目前农村非耕地资源,主要是指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可发展的项目主要有:在山地可以种植干果、水果及发展用材林、薪炭林等;水上可以进行水产养殖、水上娱乐等;在荒地种植禾本科、豆科等经济作物以及食用菌、药材、饲草等;在河谷滩涂挖鱼塘,水产养殖等;在沿海滩涂发展海水灌溉农业,种植能用海水浇灌的耐盐作物等。另外还有利用青贮的秸秆养殖蚯蚓等特产养殖及饲养牛羊、鸡、猪等。这些项目,技术要求并不太高,跟农民已经具备的粮食、蔬菜种植及牛羊、鸡、猪饲养的技术接近,只要政府进行培训、提供技术服务,农民掌握起来并不困难。这些技术一旦掌握,借助非耕地资源的开发,就可带动起畜牧业、养殖业及肉类加工、保鲜、贮藏、运输,乃至动物检疫与疾病防疫,中草药、干果、水果、食用菌的养殖等一大批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就业率,增长农民收入。

农村非耕地资源开发的困难主要源于体制障碍

我国的非耕地资源数量庞大,但开发却十分不足,虽有技术限制的因素,但却不是主要的,最主要是体制的障碍,这主要表现为两点:

产权障碍。我国的耕地资源虽然承包到了农户,但承载非耕地资源的山地、森林、坡地、沟谷、河滩、海滩等产权却属于国家或集体,经营权也没有落实到户。这就导致大量的非耕地资源农户想经营却无权经营,集体、国家有权却无力或无意经营的局面。目前,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根本没有财力进行非耕地资源开发。相对于大型工业项目,开发非耕地资源毕竟对GDp的贡献率不高,对官员的升迁帮助不大,故政府官员的开发意愿不足。一旦解除对农户开发的限制,几乎不用国家投资,非耕地资源就会自动被农民开发。

金融体制障碍。开发非耕地资源虽然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是很多,但毕竟需要一定资金的投入。而非耕地资源却集中于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很多农户十分贫穷,虽迫切想通过开发本地的非耕地资源而脱贫致富,却缺乏必要的资金。我国的银行为国有独占体制,民间金融没有实现合法化,发展很不充分。国有银行贷款主要面向国有企业、大型骨干企业,对中小企业也不热衷,更不关注这些贫困的闲散农户。农户从银行贷不到款,从亲友那里借到的资金又十分有限,想借助民间借贷,又找不到发贷者,自然非耕地资源就很难得到充分开发了。

耕地与非耕地的界定篇3

【关键词】如何切实有效;保护耕地

随着人口的增长,台儿庄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总体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日益显著,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台儿庄区的耕地保护形势非常严峻,全区耕地总面积仅剩50.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1.63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每年还有近三分之一的耕地不能得到灌溉。加强耕地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1台儿庄区耕地的现状

1.1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低。从全省范围来讲,台儿庄区的优质耕地少,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耕地中还有近万亩坡度在25度以上,需逐步退耕。耕地质量差和耕地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台儿庄区耕地的生产水平较低。

1.2耕地退化严重。台儿庄区许多耕地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耕地不同程度地退化,全区有1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1.3耕地资源贫乏。据统计,台儿庄区耕地后备资源即使全部开发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亩,而且建国以来,经过长期开发,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

2台儿庄区为什么要大力开展耕地保护

2.1台儿庄区的确实现了农产品严重短缺到供求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并不意味着台儿庄区的粮食安全可以高枕无忧。农业仍然是台儿庄区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仍然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位置,仍然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台儿庄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粮食生产将仍然是农业的主体,农业现代化进程包含着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2严格保护耕地是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党和国家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说到粮食,必须以稳定一定数量的耕地为保障。耕地是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基地,维护耕地数量与质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最基本的依靠。保护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农田保护好,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是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耕地问题的实质是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

3台儿庄区耕地资源保护面临的困难

3.1人口增长、耕地消失、粮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问题比较突出

农产品稳定供给的任务越来越艰巨。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粮食食物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食物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但由于粮食生产必需的耕地和水资源数量难以增加,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难度越来越大,粮食和农产品供给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人口与耕地一增一减,使台儿庄区人地矛盾更加严峻。在数量减少的同时,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3.2耕地资源保护的难度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以来,台儿庄区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但这种高速增长主要有赖于外延扩展而非集约化利用土地,是以占用大量耕地为代价取得的。农村建房、修公路、造坟墓等占用大量耕地,其中半数以上是肥沃的耕地。

3.3耕地后备资源限制强度较大

台儿庄区耕地后备资源在6处镇(街)都有分布,但大部分位于张山子镇和泥沟西部干旱地区。其共同特点是存在干旱缺水,坡度大,土层浅等一种或多种限制因素,且限制强度较大,生态环境脆弱。

3.4台儿庄区现有的耕地质量不高

由于耕作条件和耕作水平的问题,台儿庄区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耕地退化是指人类对耕地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耕地地力下降的过程,通常表现为耕地土壤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等方面特性的下降。

4如何切实有效的保护耕地

4.1坚决制止耕地闲置、抛荒。全面清理占而未用、具备耕种条件的耕地,组织镇、村、户及时复耕,并由土地征用单位支付复耕费用;对闲置一年以上的土地,要依法处以罚款;对闲置两年以上的土地依法收回。对常年和季节性抛荒的承包地,可由种粮大户耕种。

4.2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地方政府要坚持依法用地,决不能以用地报批程序慢或缺乏征地资金等各种理由,擅自用地、越权用地、违法用地,决不能以牺牲资源和农民利益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4.3严格巡查,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土地动态巡查制度,成立土地巡查小组,坚持定期巡查,巡查到位、不留死角。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大对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对重大违法案件要公开查处,一抓到底,既要处理事,更要处理人,构成刑事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4.4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根据“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数量不少、质量不降和绝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用地,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建立区、镇、村保护基本农田领导小组,形成保护网络,对基本农田管理实行定位、定量、定人,确保每片都有一个责任人,村村都有专职管护员。

4.5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严格执行“占一补一“,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全面实行建设项目补充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挂钩制度,严格按项目考核,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管理制度,以重点项目实施为导向,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形成补偿耕地的良性循环机制。

4.6严格执行各类耕地保护制度。包括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制度、土地税费制度、耕地保护法律责任制度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

总之,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对台儿庄区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预防和治理耕地的环境污染,是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保护耕地将是台儿庄区目前急需着力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耕地与非耕地的界定篇4

耕地资源承载着保证粮食安全、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用地需求以及生态建设的退耕还林还草的要求等功能[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耕地的非农化流转及征地补偿问题日益突出[2]。在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其价值能否得到合理补偿是其可持续利用的关键。耕地资源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长期以来,在农地征用过程中,征地补偿价格往往是以耕地的经济产出价值为前提和度量依据,很少考虑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3]。已有学者对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4-6]、生态系统服务价值[7-9]、经济产出价值[10]以及总体价值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对失地农民综合地价补偿[11]、生态补偿、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合理利益完全补偿[12]等问题进行了探析,以期为耕地保护政策和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黑龙江省巴彦县位于松嫩高平原典型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本文在界定耕地资源价值内涵基础上,对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进行测算,正确认知耕地资源综合价值,使其在耕地转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对防止耕地向非农用途的无序流转,保护区域耕地资源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研究区概况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松嫩平原东部高平原黑土区,地处该区域的中心地带,是松嫩高平原黑土区内具有很强代表性的区域。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5′53″—127°42′16″,北纬45°54′28″—46°40′18″。巴彦县辖10镇、8乡、116个行政村,2009年末,总人口为7.06×105人,其中农业人口5.6×105人,总土地面积3.138×105hm2,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4.87%,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县。巴彦县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其中耕地234934hm2、园地39.32hm2、林地37882.24hm2、牧草地8661.90hm2、水域9120.05hm2、建设用地19036.63hm2、其他用地4293.30hm2。全县地势东高西低、北岗南平、中部多丘陵,素有“三山一水六分田”之称,地理形状为北宽南窄的楔形。该区域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季,并以黑土和草甸土为主,是典型的波状缓坡漫岗平原耕地。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掠夺性耕种严重破坏了黑土层,土壤养分流失,土层变薄,威胁着区域耕地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耕地资源价值内涵重释关于耕地资源的价值内涵,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耕地资源价值是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三者的综合价值,如蔡云龙和霍雅琴[13]、汪峰[14];第二种观点认为耕地资源的价值是指耕地资源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这方面的研究代表性的有蔡银莺和张安录[15]、连纲[16]、聂艳[17]。第三种观点认为耕地资源的价值是指耕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如诸培新、曲福田[18],其中使用价值又包括了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非使用价值包括了存在价值和遗赠价值。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的划分是以耕地资源是否被使用为划分依据的。功能决定价值。本文对耕地资源价值的测算研究在第一种划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主要是由于第一种方法对耕地价值的衡量较为全面,综合考虑了耕地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并且第一种划分方法的价值测算较其他两种方法更为成熟,更能准确的体现耕地资源的价值(图1)。本文将耕地资源价值界定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包括社会保障价值和粮食安全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包括基本生活保障价值和就业保障价值。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是指以土地资源的养育功能持久发挥为基础,耕地产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即这些土地永远作为耕地来利用的土地价值。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是指耕地资源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基本生活水平方面所体现的价值。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指耕地在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物种多样性、保育环境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价值。耕地资源的价值用公式表示为:V=V′+V″+V′″(1)式中:V———耕地资源的总价值;V′———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V″———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V′″———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3巴彦县耕地资源价值测算3.1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测算以耕地经济产出水平为价值决定因素的收益还原法,以其完善的估价思路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收益还原法是基于预期收益原理,将待评估的耕地资源的每年预期客观纯收益以一定的资本化率(还原利率)统一折算到估价期日现值的一种估价方法[19]。由于耕地是一种可以世代相传的珍贵自然资源,只要用之得宜,耕地即可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各种农产品,故耕地经济价值的贴现年限应为无限年,则可采用下式计算耕地的经济价值:V′=a/r(2)式中:V′———耕地经济价值;a———耕地资源的年纯收益;r———资本化率,即还原利率。此方法的关键在于耕地纯收益的计算和耕地还原利率的确定。3.1.1耕地年纯收益计算计算每种作物的单位播种面积纯土地收益,方法如下:单位面积耕地年纯收益=单位面积耕地年总产值-单位面积耕地年总成本其中,单位面积耕地年总产值为单位面积主产品年产值与单位面积副产品年产值之和;单位面积耕地年总成本为单位面积年生产成本与单位面积年土地成本之和。生产成本为物质与服务费用与人工成本之和,是种子费、化肥费、农家肥费、农药费、农膜费、租赁作业费、燃料动力费、技术服务费、工具材料费、修理维护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税金、保险费、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家庭用工折价与雇工折价的和。土地成本是流转地租金与自营地折租的和。文中选取水稻、大豆、玉米、烤烟和甜菜作为巴彦县的主要农作物,通过计算主要农产品的纯收益,来计算巴彦县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根据表1的计算结果,以当年播种面积赋予各农作物的收益权重,最终计算2008年巴彦县主要农作物的纯收益为2611.53元/hm2。.#p#分页标题#e#3.1.2土地还原率确定土地还原率是将农地纯收益还原成经济价值的比率。确定适当的还原率,是应用收益法准确评估农地经济价值的关键。通常认为农地投资具有安全性、长期性与流动性的特点,农地还原率应为低率,并采用安全利率加上风险调整值的方法求取土地还原率比较合适[20]。其中,安全利率是指无风险的资本投资利润率,可以选用同一时期的一年期国债利率或一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风险调整值根据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物价指数的波动确定。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与台湾林英彦提出的实质利率的确定公式一致。本文在林英彦确定公式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最终得到土地还原率的公式:土地还原率=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1-农业税率)/同期物价指数。经计算得出巴彦县土地还原率为3.82%。根据已经计算出的巴彦县主要农作物的纯收益以及还原利率,由公式(2)得出巴彦县耕地单位面积经济价值68364.66元/hm2,总经济价值为1.56×1010元。3.2耕地资源社会价值确定对于耕地资源社会价值的测算,研究者都是从耕地资源在社会保障功能方面对农民所起的作用出发来研究耕地资源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只不过对耕地资源具体的社会保障功能并没有统一的共识,从而对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的组成部分认识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结合国内的相关研究[21-23],考虑到耕地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所起的保障作用是切实存在的,本文将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定义为耕地资源的存在对农民所具有的社会保障功能价值与为社会提供粮食安全作用而产生的社会稳定功能价值之和。即:V″=Vb+VsVb=Vb1+Vb2(3)式中:V″———耕地资源社会价值;Vb———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价值;Vb1———耕地资源基本生活保障价值;Vb2———耕地资源就业保障价值;Vs———耕地资源的社会稳定价值。3.2.1耕地资源基本生活保障价值的测算耕地社会保障价值的测算用替代市场法,即用社会养老保险来替代。目前国家只对城镇居民提供大部分社会养老保险,而忽略了农村居民。参照国家为城镇居民提供的养老保险金,考虑农村与城镇经济水平的差异,用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比进行修正,再用土地还原利率将其还原来测算耕地对农户的保障价值。式中:er———政府为农村居民个人提供的社会养老保险金;i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i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eu———政府为城镇居民个人提供的社会养老保险金;Vb1———单位面积耕地社会保障价值,是政府为农村居民个人提供的社会养老保险金;s———人均耕地面积;r———土地还原利率。根据统计数据,巴彦县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165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23元,政府为城镇居民个人所提供的养老保险金为660元,巴彦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0.32hm2,还原利率为3.82%,由此,根据公式(4)可计算出巴彦县耕地资源的基本生活保障价值为32719.63元/hm2。3.2.2耕地资源的就业保障价值就业保障价值主要是指耕地资源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所起的功能价值。由于非农岗位较大的有限性,加之农民一般缺少教育和培训,文化素质和基本生活技能水平不高,非农就业竞争力较弱,因此,耕地对于农民具有抵御非农就业风险的功能,即耕地提供了非农业的再就业保障价值。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根据蔡运龙计算方法计算耕地资源的就业保障价值。具体的计算公式为:Vb2=C/a(5)式中:Vb2———耕地资源的就业保障价值;C———当地乡镇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原值;a———人均耕地面积。2008年巴彦县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为26717人,固定资产投资303302万元,可得出人均固定资产原值为11.35万元,巴彦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32hm2,根据公式(5)可计算出巴彦县耕地资源的就业保障价值为354687.50元/hm2。得出巴彦县2008年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为387407.13元/hm2。3.2.3耕地资源粮食安全价值该研究认为,粮食安全价值是保障人们温饱的,可以看作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因此,可以用最低生活保障金额来衡量。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耕地的粮食安全价值可表示为:式中:Vs———粮食安全价值;B———人均月最低生活保障金额;r同上;m———耕地资源可以供养的人口数目。2008年巴彦县人均月最低生活保障金额为192元,耕地资源可供养的人口数为3.09人,同上,由公式(6)得出巴彦县耕地资源粮食安全价值为186370.68元/hm2。因此巴彦县2008年耕地资源社会价值为573777.81元/hm2,总社会价值为1.30×1011元。3.3耕地资源生态价值耕地的生态价值是指耕地及耕地上的植物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的生态价值,包括调节气候、净化与美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价值[24]。本文中,耕地的生态价值主要包括:气体调节、水源涵养、环境净化、土壤保持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5个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气体调节价值。与自然界的其它植被一样,耕地资源经营生产中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大气交换二氧化碳和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文中基于耕地的第一性生产力,通过造林成本法固定Co2的价值和工业制氧影子价格法的均值估算农用地释放o2的价值。根据光合作用方程式,生态系统每生产1.00g植物干物质能固定1.63gCo2,释放1.20go2。计算固定Co2的价值时取碳税法(1245元/t)和造林成本法(260.9元/t)的均值,即752.95元/t;计算释放o2的价值时,取造林成本法(352.9元/t)和工业制氧法(400元/t)的均值[25],即376.45元/t。由于缺乏耕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实测数据,这里取杨兆芳等人研究成果中与巴彦县处于同纬度的黑龙江密山的数据来代替[26],即麦田的净初级生产力范围为171~406g/(m2•a),多组数据均值为288.5g/(m2•a),折合干物质为5.77t/(hm2•a),由此可得,耕地单位面积固定Co2为9.41t/(hm2•a),释放o2为6.92t/(hm2•a)。因此巴彦县耕地单位面积气体调节功能价值为4480.23元/(hm2•a),大气调节功能总价值为1.02×109元。#p#分页标题#e#水源涵养价值。耕地资源的水循环是自然界水文循环的一部分。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分可通过土壤蒸散和叶面蒸腾等方式返回大气粮田存储降雨径流或灌溉水,还可以通过地表回流或深层渗漏补给地下水排往下游地区,可见耕地资源具有显著的水源涵养功能。耕地资源上作物年蒸腾量占总降雨量的0.84[27],水价以2.80元/m3,(黑龙江省供水行业现行水价表)。巴彦县的降雨量为18.25亿m3,折合根据市场价值法经计算巴彦县地区耕地资源水源涵养生态价值为4.29×109元。净化环境价值。由于缺乏巴彦县耕地单位面积净化各种污染物的实测数据,这里参照马新辉等人的研究成果[28],即水浇地吸收各种污染气体量分别为:So2为50kg/(hm2•a);HF为0.43kg/(hm2•a);nox为37kg/(hm2•a);滞尘为108t/(hm2•a)。旱地吸收各种污染气体量分别为:So2为40kg/(hm2•a);HF为0.33kg/(hm2•a);nox为29.6kg/(hm2•a);滞尘为0.83t/(hm2•a)。植被吸收So2、HF、nox及滞尘单价分别以0.6元/kg、0.9元/kg、0.6元/kg及170元/t计。2008年巴彦县旱地面积204723hm2,水田面积为22281hm2,巴彦县水浇地和旱地占耕地的比重分别为10%和90%。由此可知巴彦县单位面积水浇地和旱地净化环境价值分别为236元/(hm2•a)和183元/(hm2•a),因此巴彦县单位面积净化环境的价值是185.94元/(hm2•a),净化环境的总价值为4.22×107元。土壤保持价值。耕地保持土壤的价值可以从保持土壤养分、减少耕地废弃和减轻泥沙淤积3个方面来评价。本文借鉴了孙新章等人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农田土壤保持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29]。鉴于巴彦县处于东北地区,因此巴彦县耕地单位面积保持土壤价值为5349.25元/(hm2•a),其中保持土壤养分价值为5241元/(hm2•a),减少耕地废弃价值为70元/(hm2•a),减轻泥沙淤积价值为38元/(hm2•a),巴彦县2008年土壤保持价值为1.21×109元。营养物质循环。对于农田生态系统来说,因其凋落物量较小,从生物库方面考虑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持留,能动态地表示农田系统维持营养物质循环的功能。利用农作物实际经济产量,所需营养元素n、p、K的含量等数据,估算各类型作物n、p、K的累积量,然后运用影子价格法(我国1990年化肥平均价格为2549元/t)定量评价农田生态系统维持营养物质循环的价值。张云生等人[30]的研究表明,单位面积玉米的n,p,K摄取量为423.5kg/m2。本文以玉米来代表农作物的养分平均摄取量,则巴彦县耕地单位面积营养物质循环价值为1355.2元/(hm2•a),总价值3.08亿元。耕地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耕地资源是耕地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具有生态系统的特点。耕地资源通过自然资源环境和生物群落的整合创造了适宜于生物生存的环境,为生物资源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耕地资源同时保存了丰富的遗传基因信息,为粮食作物品种改良提供了基因库。根据谢高地[31]在我国粮食生产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中的结论,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物多样性保持价值为628.2元/(hm2•a),采用机会成本法计算求出巴彦县耕地资源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价值为14260.39万元。得出单位面积耕地资源生态价值为30901.68元/(hm2•a),总生态价值为7.01×109元。3.4测算结果分析通过以上的测算,得出耕地资源价值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根据公式(1),可以得出巴彦县耕地资源的价值为672415.79元/hm2,其中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为67661.78元/hm2,社会价值为573852.33元/hm2,生态价值为30901.68元/hm2。巴彦县耕地资源的价值构成比例大小顺序为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的比重只占总价值的很少一部分,为10.06%,生态价值的比重为4.60%,而社会价值在巴彦县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为85.34%。社会价值中社会保障价值占有很大比重,为57.56%。在目前水平下,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只是其总价值中比较小的一部分,而外在于市场的价值则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巴彦县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在总价值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以看出耕地资源主要承担着生活保障的作用,对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生态价值占总价值比例较小,但与经济价值相比,也不容忽视。长期以来在耕地资源被征用时,单纯的以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测算被征地的补偿而忽略了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既是对农民利益的剥夺,也是对耕地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不利于耕地保护制度的发挥,导致了耕地资源的加速流失。4结论耕地资源的属性和功能是价值理论分析的基础。耕地资源具有提供食物和原材料的经济产出功能,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就业的社会保障和粮食安全保证的社会功能以及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净化环境、土壤保持、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的生态功能。这些客观的效用和功能表明耕地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对巴彦县耕地资源价值测算表明,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所占比例最小。从耕地资源的社会功能角度看,社会保障功能是耕地资源社会功能的主体。从耕地资源的价值角度看,社会价值在耕地资源价值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耕地资源对农民生活所起的保障作用和国家粮食安全角度将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分为社会保障价值和就业保障价值,较为全面。社会价值在耕地资源总价值中占有较高的比重,然而在耕地资源产权转移(土地征用或交易)过程中却被忽视,从而给农民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使他们失去基本的生存依托,威胁社会稳定。耕地资源中完整体现耕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为征地补偿征用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保护耕地以及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基于目前社会经济调查与统计技术、计量方法和研究手段的限制,本研究还无法对耕地资源的总价值进行精确的定量测算,对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仍不完全。今后应对耕地资源价值测算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测算的精度,为耕地资源配置决策提供理论依据。#p#分页标题#e#

耕地与非耕地的界定篇5

论文关键词农用地耕地禽饲养地湿地

随着现代化的进行,占用农用地的现象层出不穷、花样百出,规范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犯罪对象的范围,有利于司法实践中公检法机关的公正严格执法,切实贯彻司法理念。

一、耕地向农用地的转变

耕地是我国土地种类中最具战略性意义的,粮食供应不仅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经济独立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律手段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各种土地类型犯罪层出不穷,侵害对象不仅仅局限于耕地,而是横向扩展,延伸至林地、草地等,林地、草地等土地类型也遭到了重大破坏,非法占有耕地罪已不能满足现有的社会局面,为保其得到有效的保护,进入21世纪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刑法修正案(二)》,“非法占有耕地罪”修改为“非法占有农用地罪”。至此,该罪的保护对象也转换为农用地。“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弥补了“非法占用耕地罪”保护范畴和保护力度的缺陷,满足了现实需要。

二、有关农用地的范围

(一)有关农用地的范围,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见解

有的主张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其他农用地包括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坑塘水面及农田水利用地豍;有的主张农用地的范围除了耕地、林地、草地外,还应该包括养殖水面和湿地竖;有的提倡包括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在内的所有农用地豏;还有前面所提到的农用地仅包含耕地和林地。对于农用地的界定,把其限定在耕地、林地这两种类型上,不能满足遏制日益猖獗且多变复杂的土地犯罪的现实要求。但也不能无限制地扩大农用地的范围,将不具有农用性质的土地类型贴上农用地的标签,这样不但会造成执法的混乱,更加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准确界定农用地的范围是必不可缺的。

(二)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用地范畴是毋庸置疑的,尤其耕地是农用地的主要类型,侵占耕地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主要行为模式

但需注意,耕地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耕地会转变为其他土地类型,这时发生非法占用农用地的现象该如何判断呢。人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回,使农民无法继续在原有耕地上进行农作,使耕地荒废两年,人为由耕地变为荒地,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非农业建设。再有,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村中大量的青壮年劳力大批进城务工,农村严重缺乏劳动力,造成耕地大量闲置,逐年沦为荒地。除此外,自然因素,例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也会造成耕地的转变。在上述三种情形下发生的非法占有耕地并改为它用,数量较大,造成大量毁坏的情形该如何定罪量刑呢。由于人为原因转为荒地的原有耕地能否作为非法占有农用地的犯罪对象,我国现有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主要是靠法院以具体情况而定。我认为,即使已人为将其转为荒地,但其行为应从人为转荒开始起算,这时行为的对象是耕地,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犯罪对象。进城务工造成的耕转荒能否成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的犯罪对象,对此握持否定观点。自然因素导致耕地转变为未利用土地,那么该土地就应作为未利用土地对待,未利用土地不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犯罪对象,理所应当的不能认定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须注意的是耕地上的土壤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在数量较大的耕地上大量取土造成耕地质量严重下降、无法正常耕种的,可以成立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三)除耕地、林地、草地属于是农用地外,还有几种其他的土地类型须区分

所谓的禽饲养地,也就是饲养禽类的场所。《说文》中提到:“禽,走兽总名。”《三国志·华佗传》说:“吾有一术,各五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本文中所提到的禽饲养地中的禽主要是指鸡、鸭、鹅、猪、牛、羊等。随着经济多样化进程,禽类的饲养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就拿饲养鸡来说吧,有的饲养主采取放养式,将鸡散放在山丘或者面积较大的平地上,让鸡自由活动,占地面积广且并没有大型的养鸡工具。而有的饲养人则采取完全不同的饲养模式,修建养鸡舍,将鸡全部关在笼子里,进行统一喂养。放养式养鸡的用地,认定为农用地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把封闭式养鸡所建设的鸡舍占用地归入农用地的范围,我认为是存在不合理因素的。鸡舍占用地理应界定为建设用地,它以改变原有土地的利用性能,不再适用农业建设,相比而言,鸡舍更符合建设用地的特点。禽饲养地应认定为农用地,现代农业并不是仅仅指种植业,它是包含

养殖业在内的大农业。假定一块五十亩的土地,没有用来种植农作物,同时也不符合草地、林地标准,更加不能认定为养殖水面,只是放养了一定数量的鸡鸭,这种情况下认为农用地的合情合理的。但不是所有的禽饲养地都可以纳入农用地的范畴。首先排除的是那种改变土地原有性质且采取室内养殖的密集型的禽饲养地。这种饲养方式并不是主要依靠土地,在产生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土地作用很小,饲养物并不是主要依靠土地的生长物来生存。再有就是小规模的农家养殖也应排除在外。村民在自家院子里单独划分一小块地专门用于饲养鸡鸭等家禽,这种情况也不属于具有农用地性质的禽饲养地。除上述两种情况外,我们还应注意到草地与禽饲养地的区别。在草地上大量放牧时,我们也可以说这是禽饲养地,因为它完全符合禽饲养地的要件。但是,把它划分到草地一类中更能满足现实要求。综上所述,作为农用地一个下属概念的禽饲养地只能是一个狭义的禽饲养地,是指在较大规模的土地上进行的放养式的并排除草地范围外的进行鸡、鸭、鹅、猪、牛、羊等饲养的场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物并不仅仅局限于鸡牛等,例如饲养蛇和狐狸。狐狸的养殖一般采取室内密集式,但是蛇的饲养有时会采取放养式,这是我们应如何认定呢?蛇的放养式养殖应认定为禽饲养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不应该止步不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是需要更新换代来满足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的。

《土地管理法》并没有把湿地规定在农用地的范围。湿地是指天然或者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者流动水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湿地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是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湿地的最直接资源就是淡水,湿地中蕴含丰富的水资源。然而我国正面临淡水紧缺的生存问题,淡水丰富的湿地对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除此外,湿地现今也是我们的食物库之一,提供大量的稻米、鱼虾、藻类、莲藕等,具有一定的农业性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湿地都进行了农业开发,具有农用地的特征。就如同,未经开垦且不可耕种的荒地属于未利用土地,是农用地的储备资源,不可能成为农用地一般,只有经过开垦并符合耕地条件的原有荒地才能被定义为耕地,进入农用地的列表。与禽饲养地一样,我们对待湿地应分类而定,进行农业开发的应归入农用地范畴,未进行任何开发或者未进行农业开发而进行商业建设的应归入非利用土地或者建设用地范围。湿地的生态作用和农业作用使得湿地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虽未明确规定湿地的性质,但经过农业开发的湿地显然能成为农用地的一部分。

滩涂包括海滩、河滩和湖滩三种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明确规定,无论是沿海滩涂还是河流湖泊滩涂,都不包括已利用滩涂。经利用的滩涂我们可以划入养殖水面,未利用滩涂理应归入未利用土地。所以,滩涂可以不划入农用地范畴。

养殖水面和农田水利用地是大农业发展不可或缺且不易替代的土地资源,深深具有农用地的性质,所以理应作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犯罪对象。《土地管理法》更是明确规定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和农田水利用地。所以,养殖水面和农田水利用地当之无愧的是农用地,是本罪的保护对象。

耕地与非耕地的界定篇6

【关键词】海外耕地投资国别选择地缘分析

一、引言

从21世纪开始,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战略学界在地缘研究领域就有了“权力大竞逐”(powergame)这样的概念。这个概念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纵深发展,国家利益的地理界限已大大突破的背景下产生。将这个概念及各国拓展地缘空间的表现加以综合归纳,可以说,当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资源战”。获取资源的“战争”不再直接表现为地理空间的军事占领,实力大国充分发挥资本力量在全球和区域范围内谋求地缘优势地位;“资源”的类别也不再仅仅指石油、粮食和矿产,国际资本在2007―2008年的全球性粮食危机爆发后正加速进入农业产业链的上游领域――耕地。至此,全球掀起一股海外耕地投资热潮。GRain是国际上最早关注海外耕地投资的组织机构,其于2012年了416个海外耕地投资案例。国际范围内以土地为对象的资源竞逐情势图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份情势图显示,不仅资源匮乏的海湾国家、印度、韩国等正着力构建海外耕地投资举国战略,全球耕地面积最大、粮食出口量最多的国家――美国,亦不遗余力地在海外寻求耕地资源。

人类文明发展中,土地是许多民族崇拜的精神寄托。人地互动关系显示,土地既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和场所,也是人类养活、发展自身的资源来源,更是人类能动改造世界的对象。在一定时空内,自然地理载体――土地,是一个静态要素,无法选择,不易改变;但人类的社会交往让其具有动态性;当人们在政治经济活动和国家关系处理中首先思考自然地理时,静态转化成动态,地理要素转为地缘要素,继而成为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因素,同时亦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战略的重要依据。任何民族和国家在面对自己独有的地理环境时,都会结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衍生不同的地缘战略思维,做出不同的地缘战略选择,进而形成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据此地缘逻辑,本文拟从阐述美国自然地理、地缘特征入手,结合其海外农业开发的历史,解析特定地缘环境影响下,美国粮食地缘战略的形成以及当前美国投资海外耕地的国别选择模式与特征。

二、美国的地缘环境

1、美国的自然地理

美国,位于西半球,由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及夏威夷州三个部分所组成。本土东临大西洋,西面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北邻加拿大,总面积962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2700公里,海岸线长22680公里。全境地貌分成四个地区:东南部沿海平原(美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中部平原地区,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北起五大湖沿岸,南接墨西哥湾,大致可分为东、西平原两个部分(被称为“大草原”);西部山地地区,自西向东包括海岸山岭、喀斯喀特岭、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该地区有着丰富的水系和矿产资源。

2、美国的地缘环境特征

美国地缘环境特征表现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海洋国家的“霸权扩张”和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广袤、肥沃的土地(1.2亿公顷耕地),怡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部分属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丰富的水系资源(拥有世界第三大河流密西西比河和世界著名五大湖)、畅达的长达四万多公里水域渠道,以及建设优良的通往世界各地的码头、港口,使美国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可大规模生产多样性作物。小麦、玉米、蔬菜种植在东南部沿海平原地区;阿巴拉契亚山地以东方向80万平方公里的肥沃盆地,进行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商业种植。本土中部地区“大草原”,进行畜牧养殖。即使西海岸的低山地区也有狭长的适宜农作的土地。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使得美国能够充分、自由发展,而不像欧洲国家那样面临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外在压力,如关税壁垒、跨国运输边境限制等。

优越的地理位置,开放的自然环境,亦培育了美利坚民族乐观积极、勇于探索的精神,他们蔑视传统和惯例,以物质主义为理念的,且好移动的。美国学者利德基说:“美国民族的个性与价值观点,美国社会与政治的构成,最终是与其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的。这一观点从未受到过怀疑”。费孝通教授在分析美国人的性格时也这样认为,“攀登成了美国人特有的性格;上升,上升,不肯停留在一个地方或是一个地位上。这种‘扩张’的人文性格反映着美国的历史”。自美利坚合众国诞生起,到1898年将夏威夷变成自己的殖民地的1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利用军事征服、政治外交和强行购买等手段,夺取了近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国历届领导人都根据地缘现实和美国自身实力基础,寻求一切机会向外扩张权利。詹姆士・门罗(Jamesmonroe),美国第5任总统,曾就领土与国家强大之间的关系评论说:“领土的范围,不论大小,均赋予一个国家许多特点。它决定国家的资源、人口、自然环境的优劣。简言之,便决定了国力的强与弱,”也奠定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之物质基础。

三、美国的粮食地缘战略

1、美国粮食地缘战略的形成

优越的资源条件,强健的经济实力,“扩张”的人文情绪,使得美国在制定各项对外战略时都具有“霸权”属性,包括它的粮食战略。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开始其全球粮食战略的布局,“东海岸权势集团”是其粮食战略的主要决策者和执行者。它由少数几个私人基金会资助,维护以洛克菲勒家族为代表的美国权势阶层的利益,通过科研项目资助的形式,在教育、医学、生物学、能源等领域内扩张势力。20世纪50年代,美国加快了塑造世界粮食结构的步伐,通过国内的美元贬值、政府补贴方式提升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优势地位,以便打压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者的粮食生产积极性。20世纪70年代,基辛格在研究美国长期的地缘政治目标时明确提出:“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上所有的人”的粮食地缘战略。在1974年《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中,其论述“人口增长对全球政治经济生活最基本的影响之一是人口增长与粮食的关系。当这种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出现短缺的时候,人口、国家资源、环境、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稳定问题就会交织在一起。”基辛格认为美国要想实现全球霸权地位,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战略利益实现区;而这个地区就是当前世界上不发达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巴西、菲律宾、泰国、埃及、土耳其、埃塞俄比亚和哥伦比亚。因为这13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资源,只要大幅减少这些国家的人口,美国就能充分利用它们的资源。

2、美国粮食地缘战略的实施路径

二战期间,罗斯福政府提出“美国――拉丁美洲防御理念”,致力于将拉美地区军事精英的利益与美国的政策牢牢捆绑一起,使美国政府能够在这些军事精英的支持下,顺利进入拉美各国的能源、农业等国民经济命脉行业。20世纪40年代,洛克菲勒家族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地大量购买肥沃的廉价农田和大型牧场。20世纪50年代,美洲事务协调员纳尔逊建立了专门投资于农业领域的国际基本经济公司,并与嘉吉公司联合在巴西开展杂交玉米种植、大豆生产。20世纪60年代,为把美国的商业化农业引入主要发展中国家,美国政府以墨西哥为起点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出并推广“绿色革命”。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政府提出旨在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全球粮食和农产品市场”的“农业出口战略”:一方面利用关贸总协定(Gatt)通过贸易谈判施压包括欧洲和日本在内的“保护农民利益的低效率国家,消除美国农产品进口的农业贸易壁垒,扩大美国的粮食出口;另一方面鼓吹第三世界国家进口更多的“高效率”美国粮食,通过出口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来支付所需的费用。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动了“转基因革命”,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大力推广转基因生物技术,并开具了一份“转基因革命”重点实施国家,即哥斯达黎加、墨西哥、阿根廷、巴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肯尼亚、埃及、津巴布韦。这份名单与17年前基辛格的名单基本重合。这说明,美国全球范围的地缘战略布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转基因计划的实施中,阿根廷是美国第一个试验品,随后墨西哥、印度和其他发展国家都曾大规模的推广这项技术。到2005年初,巴西废除了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的法律,加拿大、南非和中国也都制定实施转基因作物的庞大计划。其他地区,如罗马尼西亚、保加利亚、波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和西班牙均有报道说种植了大量转基因。而当前,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又发起了“生物燃料革命”。正是这场“革命”触发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并带来了当前全球海外耕地投资热潮。

四、美国――全网式国别选择模式

可以说现下美国已基本完成粮食地缘战略的部署。而以发达国家为首的“生物燃料计划”更是将石油、美元、汇率、粮食现货和期货市场等高度关联,围绕“粮食安全”的“战争”将成为国家之间常态。作为生产粮食武器的机器――耕地,必然成为各国争夺的对象。而美国依托于已基本完成的粮食地缘战略,在本轮的海外耕地投资国别选择中如鱼得水,以22个进入国家数,41次投资行为,4162394公顷的交易规模,独占鳌头,形成了全网式国别选择模式(见表1和图1)。这种模式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从耕地交易的空间分散程度看

美国的海外耕地投资国别选择具全球战略属性。其耕地投资的目标国覆盖了亚洲、非洲等五大洲际六个区域,不仅投资发展中国家,还投资发达国家的耕地资源,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亚洲的东南亚地区投资了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共45000公顷;在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投资了以南苏丹和坦桑尼亚为代表的十个国家共1648205公顷;在欧洲的东欧和北亚地区投资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共858500公顷;在美洲的拉丁美洲地区投资了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5个国家共1395100公顷;在大洋洲投资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国家共156860公顷。这种格局与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缘属性同音共律。

2、从交易规模的地理分布看

美国多元化国别选择中,突出耕地战略平台和耕地战略要地的建设和占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以及有美国“后院”之称的拉丁美洲地区是美国投资海外耕地的战略平台。资本流入到这两块区域形成的交易规模分别占总交易规模的40%和33%,合计占73%。从美国在区域内的耕地投资状况分析,这两个战略平台中又有美国重点关注的耕地战略要地。表图4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重点战略要地是南苏丹和坦桑尼亚。南苏丹于2011年7月成立。它的成立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南苏丹独立的国家。除了南苏丹外,美国政府近些年来十分重视与坦桑尼亚的关系,连续三任总统克林顿、小布什和奥巴马都访问过坦桑尼亚,这在非洲国家中极少见。坦桑尼亚的地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其处于印度洋上的咽喉位置,拥有1000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岸线资源,是东非和东南部非洲重要的出海口。重要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坦桑尼亚是影响非洲事务的地缘战略支点国家。至于拉美地区,巴西和阿根廷则是美国地缘战略上的传统要地,美国全球粮食霸权的建立过程中,数次项目的实施都是从这两个国家开始。正如《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所言,巴西、阿根廷之所以入选美国的地缘战略要地是因为“这里拥有大量未开发的财富”。

3、从交易发生的选址布局上看

美国投资海外耕地的目标国基本都是沿岸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除埃塞俄比亚)和拉美地区。美国的耕地资本之所有具有“海岸线”情结,原因在于本轮的海外耕地投资,是在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产生,其与传统的海外农业投资不同,不以占有市场为目的,反而具有资源寻求动机;投资于他国耕地的产品并非在当地销售,而是返销回国或运往第三国进行农业价值链的整合。沿岸国家海运交通便利,生产成品减少,资本自然流向这里。反观内陆国家,特别是非洲内陆国家,不仅存在着交通运输建设方面的问题,作物运输还存在过境问题,这直接增加粮食成本,增大耕地投资风险。

五、结语

通过上文分析,当前美国投资海外耕地的全网式国别选择模式是其粮食地缘战略的自然衍生和部署。地缘战略是利用地缘关系及其作用法则谋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方略。只有对国家的自然地理、地缘环境进行清晰分析,对实现目标的地缘手段进行精心设计,才能打造一个行之有效的地缘战略。当前,中国还未将海外耕地投资发展成举国战略,对他国的耕地投资也只是极少数企业或个人的“试水”。但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大国,亦是一个资源匮乏大国;未来,制定前瞻性、效用性的海外耕地投资战略,是中国利用国际资源市场,拓展发展空间,确保自身粮食安全的必然之举。

(基金项目: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522)、201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1aGL005)和文华学院博士基金。)

【参考文献】

[1]吴功荣:中美外交思想传统的比较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

[2]陈斌等:美利坚超级之迷[m].文艺出版社,1994.

[3]卢瑟・S・利德基主编,龙治芳等译:美国特性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m].三联书店,1985.

耕地与非耕地的界定篇7

关键词:海外耕地;投资模式;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6-0081-05

引言

从古至今,土地都是各国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作为民生的根本——耕地更是直接影响着一国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安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给自足的粮食供应方式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那些人多地少的国家,“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将愈发显得突出。近年来,国际油价与肥料价格的攀升,不利气候导致的主要粮食生产国减产,大量生物燃料对粮食紧迫的需求,国际游资向传统农业的大量涌入以及主要粮食出口国对出口数量的限制等等原因都致使国际市场上粮价大幅上升。国内国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国际粮价的波动甚至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危机,这些都使得原有的国际粮食供应体系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方式,即由传统的由内及外模式朝着由外援内的模式转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世界不少国家开始实施海外耕地投资与粮食种植,并且投资形式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日本在世界各地拥有1200万公顷农田,相当于日本国内农田面积的3倍左右;韩国海外投资的耕地数量达90.6万公顷(不含已终止的马达加斯加项目的130万公顷耕地)。

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无疑对我国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应对高速增长的国际粮价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国际粮食危机,我国也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海外耕地投资的经验,转变传统的耕地保护观念,通过活跃的国际市场,借助他国丰富的耕地资源,尝试推行海外耕地投资。

一、国际上海外耕地投资现状

海外耕地投资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那时候日本针对美洲大陆就开始了农业人口输出;20世纪初期,日本又先后对中国、巴西、哥伦比亚和巴拉圭等国开展了农业扩张,当时的海外耕地投资更多的是带有“农业殖民”色彩的扩张。近年来,国际油价与肥料价格的上扬,不利气候造成主要粮食生产国减产,大量生物燃料的应用以及国际游资向传统农业的大量涌入……,诸多原因都导致了国际粮价的大幅增长。各国为稳定国内粮食价格,纷纷减少粮食的m口甚至限制主要粮食产品的出口。这些都无疑给那些耕地资源短缺,需要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国内粮食问题的国家带来沉重的打击。为了保障国内的粮食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了海外耕地投资项目行列。

目前,日本与巴西、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中国、印尼、新西兰、美国等地的农场签订了玉米等饲料作物种植协议,其在世界各地拥有相当于日本国内农田面积的3倍左右的农田。

截至2009年,韩国的海外投资的耕地数量达90.6万公顷,其中在俄罗斯边疆区有近30万公顷农田,相当于韩国耕地的1/6。

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及其成员国也共同携手在海外寻找屯田机会,他们在老挝、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亚和欧洲的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俄罗斯都达成或正在磋商租赁土地、购买土地的协议。

据印度《经济时报92008年9月3日报道,印度政府打算修订限制海外投资的条款,以便于印度的公司和公共部门到海外收购耕地。其计划区域主要在周边的缅甸、非洲,甚至远在南美的巴拉圭以及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中国也在海外耕地投资方向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例如湖北农垦局于2005年在非洲的莫桑比克就建立了示范农场,大量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陕西农垦局于2007年在喀麦隆的农业投资项目总投资额高达5亿元人民币;2007年吉林富华农业公司在菲律宾投资38.3亿美元,用于种植高产玉米、稻米和高粱。

通过对当前国际上主要国家的海外耕地投资行为现状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海外耕地投资的主体主要集中在耕地资源稀缺、粮食自给率低、工业化程度较高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海和会成员国。而海外耕地投资的受体多属于经济水平偏低、农业基础设施及技术落后、耕地资源却相对丰富的亚非拉国家,主要有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苏丹、莫桑比克、乌干达、埃塞俄比亚、马里、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加纳、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的各国。当然,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民众对农业产品的多样性需求,这些也带来了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问的耕地投资行为。总体而言,当前国际上海外投资的现状呈现一种多元化、相互交叉的态势,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地探讨海外耕地的投资模式,并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二、海外耕地投资的公对公模式

通过对当前国际上海外耕地投资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海外耕地投资会受到了来自国际政治关系、接受投资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财产权利、以及投资主体构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国际政治关系稳定的前提下,当前国际上海外耕地投资模式可分为三类:一是公对公模式;二是私对公模式;三是私对私模式。

所谓公对公模式,也就是政府与政府合作的模式。

1.基本思路。投资方政府或代表政府的国有企业与接受投资的东道国政府沟通、协商投资计划。由投资方的政府或国有企业直接提供相应的项目资金及农业技术,通过购买、租赁或优惠经营等方式运营由接受投资方政府供应的本国耕地。例如,韩国政府决定2008

2010年通过向蒙古提供200万美元的无偿援助方式以每公顷年租金76美分获得了27万公顷土地50年的经营权,见图1。

2.公对公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特征:投资主体是政府或代表政府的国有企业,通过相互之间协商确定具体的投资合作关系;投资媒介是投资方的技术、资金等以及东道国提供的一定数量农业用地;投资客体是农业生产,包括粮食作物或非粮食作物;投资方法包括购买、租赁、优惠经营等三种。优点:投资风险小,其投资主体代表国家层面,抗风险的能力较强;投资规模大,较少受到来自资金方面的约束。缺点:投资方式单一,投资主体固定不变导致合作方式多样性不足;投资结构调整困难。

3.公对公模式的适用性。由于其投资主体的特殊性,往往要求在获取耕地时不受分散的土地财产权利的阻碍。该模式主要适用于:(1)土地财产权利为国家所有或全民所有的公有制国家海外投资项目;(2)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3)海外耕地投资是由政府主导的初步尝试项目。公对公模式常见于海合会及其成员国在亚非国家的耕地投资。

三、海外耕地投资的私对公模式

所谓海外耕地投资的私对公模式,即企业与政府的合作模式。

1.基本思路。在本国政府与接受投资的政府协定的投资计划框架下,由符合要求的私营企业直接投资于接受投资方政府提供的耕地的行为。例如,由中国政府牵头,新天集团投资于古巴最大的中古合资农场项目,完成5 000公顷土地开发用于水稻种植,见图2。

2,私对私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特征:该模式的特征与公对公模式具有很高程度的相似性。其主要区别在于投资主体是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跨国私营企业,政府主要发挥服务功能。优点:政府干预较少,更多体现监督、调控、信息等服务功能;投资规模适中,投资者为大型跨国企业,其资金、管理水平、农业技术具有一定优势。缺点;投资风险较高,由于该模式的投资方为私营企业,相对于接受投资方的政府处于一定的弱势地位,因此其抗风险的能力较之公对公模式弱;投资方式单一、投资结构调整困难。

3.私对公模式的适用性。(1)具有较强经营能力、抵御风险能力的私营企业;(2)土地财产权利为国家所有或全民所有的公有制国家;(3)投资规模适中、建设周期较短的项目。私对公模式是海外耕地投资项目处于发展阶段的一种模式,日本及韩国的海外耕地投资项目中多采用此种模式。

四、海外耕地投资的私对私模式

所谓海外耕地投资的私对私模式,即私营企业与私有土地所有者的合作模式(见图3)。

1.基本思路。投资企业在接受投资国法律体系允许的前提下,私营投资企业通过自主购买、租赁、合营、控股等方式获取投资接收国的私人、社区以及企业等所有者的耕地。例如,日本三井物产获得巴西经营农田生产公司“XinGU aG”的股份,通过股份转换将其变成另一家控股公司“瑞典公司”的子公司从而掌握粮食出口和生产自。

2.私对私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特征:投资主体都是具有排他性财产权利的个体或组织;投资方式包括购买、租赁、合营、控股等;优点:政府干预少;投资方式灵活,可根据接受投资的主体不同灵活的选择最合适的投资方式。另外,由于投资规模小,易于调整投资结构。缺点:投资风险大,因其参与的主体都是较小的个体组织,不管是组织内部环境还是外部因素都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抗风险的能力差;投资规模小,由于受到土地财产权利的限制,很难从分散的土地所有者中获得大规模的耕地进行规模化的经营。

3.私对私模式的适用性。(1)投资规模小,建设周期短的项目;(2)土地财产权利私有制且能自Fh流转的国家,如拉丁美洲、欧洲及美国、澳大利亚等。是海外耕地投资市场趋于完善条件下的成熟模式。

五、海外耕地投资三种模式的对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国际政治稳定的前提下,由于土地财产权利的不同,应根据投资项目的特点,如投资主体、投资风险、投资规模的差异等选择不同的投资模式。上述三种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对比参见,表1。

当然,海外耕地投资不仅仅只限于上述几种模式。随着海外耕地投资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投资企业都会认识到海外耕地投资的可行性与经济性。随着投资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海外耕地投资模式也会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任何国家在进行海外耕地的投资时,都不会是上述某种模式的简单照搬,而是结合本国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模式。

六、结语

海外耕地投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投资区域的选择、前期的市场调研、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主体的确定、投资模式的选择、项目的实施、产品的销售、利益的分配、再生产等一系列的过程。进行海外耕地投资必须从整体上把握,积极探索既适合投资国国情也有利于东道国经济发展的投资模式,从而保证海外耕地投资朝着健康、有序、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

耕地与非耕地的界定篇8

一、各市政府对《**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确定的本市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市长为第一责任人。

二、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农委、省统计局等有关部门,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相关指标和生态退耕、自然灾害等实际情况,对各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提出考核指标建议,报省政府批准后,作为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

三、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遵循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从20**年开始,年初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年末组织考核。考核的标准是:

(一)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省政府确定的耕地保有量。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省政府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三)组织开发复垦整理新增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与质量,不得低于全市各类非农业建设经依法批准占用的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面积与质量。

(四)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界桩、界碑)健全。

同时符合上述标准的,考核认定为合格;否则,考核认定为不合格。

四、考核采取自查与核查相结合的方法。

(一)各市应当按本办法的规定,每年组织自查,并于12月31日之前,将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情况报告省政府。

(二)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农委、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统计局等部门,对各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结果报省政府。

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提供的各市耕地面积、生态退耕面积、基本农田面积以及分等定级的数据,将作为考核参照依据。各市政府要将基本农田保护落实到田块和农户,加强对耕地及基本农田的动态巡查和监测,每年向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提交耕地、基本农田的面积和等级情况的监测调查材料。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农委对各市的耕地、基本农田面积和质量等级情况进行核查。

五、省政府对各市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对认真履行责任目标且成效突出的给予表扬,并在安排省级支配的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时给予倾斜;对考核认定为不合格的责令整改,限期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和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整改期间暂停对该市农用地转用和征地的审批。

耕地与非耕地的界定篇9

论文关键词:耕地多功能性,价值测算,补偿

引言

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事关我国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尽管我国政府实施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耕地资源还是存在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趋势,近年来耕地资源向非农用途转变的速度明显加快[2]。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国外的粮食依赖,政府和学术界都已认识到必须保护耕地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但是,传统经济学对耕地价值的认识仅停留在狭义的经济价值上,忽视了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非市场价值,从而缺少对耕地资源应有的保护和投入。要从根本上解决耕地问题,实现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必须全面地认识耕地资源的价值,特别是其非市场化的多功能价值。

贵州省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强烈发育区,山地多、平地少,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土地垦殖率低项目管理论文,水土流失面积已由20世纪50年代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2%、60年代的19.9%、70年代的28.4%上升到目前的43.5%,石漠化面积已达2.25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2.8%,目前石漠化每年仍以508.2km2的速率递增;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使耕作层变薄,甚至基岩裸露(石漠化)、完全丧失农用价值[8],耕地保护更显得重要和必要。

1.耕地的多功能性

1.1耕地多功能性的概念

耕地多功能性是从农业多功能性演化而来的,是指耕地除具有经济生产的基础功能外,还具有社会保障、生态服务、文化传承等多种延伸功能。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耕地资源的多功能价值认识不足,耕地资源过多向非农用途转变,从而导致耕地资源农业利用的比较收益低下,耕地资源得不到足够的保护。

1.2耕地多功能性的基本内容

(1)经济生产功能怎么写论文。进行适当的生产活动,保障农产品的供给,特别是粮食的供给,是耕地资源的最主要的功能。耕地资源与人类劳动相结合,产出了人类生存和生产所必需的食物和原料,这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农、林、牧、渔服务业作为基础产业,不仅为我国人民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粮食供给,还为二三产业提供原材料,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基础支撑作用,突显了耕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社会保障功能。耕地是农业发展的载体,农业作为一个产业能吸纳我国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缓和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比较差,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需要农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以减轻社会就业的压力。耕地这个载体为他们提供了退路和生存保障,成为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耕地还是农民养老的保证,是人民生活与社会安定的基本保障。

(3)生态服务功能。耕地及其中的生物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生态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耕地对生态环境的支撑和改善的作用上。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气候调节、营养物质贮存与循环、土壤肥力的更新与维持、环境净化与有害有毒物质的降解、植物花粉的传播与种子的扩散、有害生物的控制、减轻自然灾害等许多方面。耕地的生态功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治自然灾害、二三产业的正常运行和分解消化其排放物产生的外部负效用等,均具有积极的、重大的作用。

(4)文化传承功能。土地本身构成的自然和人文综合景观能带给人们的休闲、审美和教育的功能项目管理论文,以及维护原有乡村生活形态、保留农村文化多样性遗产、承传传统历史文化的功能。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古书、古典、古迹极其丰富,各地形成的种植方式、耕种技艺、农具农器等都充满了人类发展所凝聚的智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耕地是农业文化的起源,是农业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且对农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起着支撑作用。

2.耕地多功能价值测算思路与方法

(1)经济生产功能价值。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是耕地年经济收益的提前支付,通过收益还原法(贴现法)求耕地资源年收益的现值就获得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即:VC=a/r,式中:VC是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a为耕地资源的年收益,r为贴现率。其中,r是一固定值,r=2.1%。

(2)社会保障功能价值。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主要指就业保障价值,公式为:Vs=VS1*KS,VS1=Ca/aa,VS1为就业保障价值,Ca为人均固定资产原值,aa为被评价地区人均耕地面积;KS为修正系数,KS=p0/pi怎么写论文。其中,p0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农业人口人均非农业纯收入,pi为评价地区农业人口人均非农业纯收入。

(3)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耕地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为:Ve=Ve/r,Ve=Va*Ke。其中,Va是我国耕地资源生态服务的年价值,为5140.9元/公顷(全国平均值),Ke=b/B,Ke为生态服务价值修正系数,b为被评价地区耕地生态系统的潜在经济产量,B为全国一级耕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平均潜在经济产量,据王万茂等研究成果显示,B值平均为10.69t/hm2,b值在各农业区域各异。

(4)文化传承功能价值。耕地资源的文化传承价值主要指以耕地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价值,可计算为:Vw=Vw1*Kw,Vw1=L*kw1。其中Vw1是耕地的文化传承功能原价值,Vw为修正价值。L为评估区乡村旅游年产值,Kw为修正系数,kw1是以耕地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产值系数(比例)。

(5)耕地资源的总价值。耕地资源的总价值(V)为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的总和:

V耕地多功能价值=VC+VS+Ve+Vw

3.耕地资源多功能测算评价与案例应用

本研究分别选择具有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贵州省普定县、丹寨县为对象,以2007年数据为基础初步测算耕地的多功能价值。

3.1经济生产功能价值测算

根据《贵州统计年鉴》、农村经济统计表,测算得到普定县耕地年净收益为19592.50万元,耕地面积16420公顷,则单位耕地年净收益为19592.50/16420=1.193万元/公顷;测算得到得丹寨县耕地年净收益为11590.50万元,耕地面积为7288公顷,则单位耕地面积年净收益为11590.50/7288=1.59万元/公顷项目管理论文,因此,耕地经济生产功能价值为:VC普定=a/r=1.193/2.1%=55.82万元/公顷,VC丹寨=a/r=1.59/2.1%=75.73万元/公顷。

3.2社会保障功能价值测算

根据《贵州统计年鉴》,普定县固定资产原值为25182万元,总人口为42.26万人,耕地面积为16420公顷;丹寨县固定资产原值为18496万元,总人口为16.81万人,耕地面积为7288公顷,则耕地就业保障功能价值计算如下:

人均固定资产原值Ca普定=25182/42.26=595.8826元/人,人均耕地面积aa普定=16420/42.26=0.0389hm2/人,VS1普定=595.8826/0.0389=15336.18元/公顷,又普定县非农业总收入为163858万元,全国非农业总收入为221434.9万元,全国人口132129万人。修正系数为:p0普定=221434.9/132129=16758.99元/人,

pi普定=163858/42.26=3877.38元/人,得:

KS普定=p0普定/pi普定=16758.99/3877.38=4.3,则:

Vs普定耕地就业价值=VS1普定*KS普定=15336.18*4.3=6.63万元/公顷

同理:

人均固定资产原值Ca丹寨=18496/16.81=1100.3元/人,人均耕地面积aa丹寨=7288/16.81=0.0434公顷/人,VS1丹寨=1100.3/0.0434=25378.70元/公顷,又丹寨县的非农业总收入为32958万元,全国非农业总收入为221434.9万元,全国人口132129万人。修正系数为:p0丹寨=16758.99元/人,

pi丹寨=32958/16.81=1971.33元/人,得:

KS丹寨=p0丹寨/pi丹寨=16758.99/1971.33=8.5,

则:Vs丹寨耕地就业价值=VS1丹寨*KS丹寨=25378.70*8.5=21.58万元/公顷。

3.3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测算

根据王万茂等人研究结果,B值平均为10.69t/hm2,推算得普定县耕地潜在经济产量为b普定为10.7t/hm2,丹寨县耕地潜在经济产量b丹寨为13.9t/hm2,r取值2.1%,则耕地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计算如下:

Ve1普定=Va普定*Ke普定,Ke普定=b普定/B,Va普定=0.514万元/公顷,Ke普定=10.7/10.69=1

Ve1普定=0.514*1=0.514万元/公顷。则普定县的生态服务价值为:

Ve普定=Ve1普定/r=0.514/2.1%=24.48万元/hm2。

同理

Ve1丹寨=Va丹寨*Ke丹寨,Ke丹寨=b丹寨/B项目管理论文,Va丹寨=0.514万元/公顷,Ke丹寨=13.9/10.69=1.3

Ve1丹寨=0.514x1.3=0.6683万元/公顷。则丹寨县的生态服务价值为:

Ve丹寨=Ve1丹寨/r=0.6683/2.1%=31.83万元/hm2。

3.4文化传承功能价值测算

耕地的文化传承功能价值评估可用替代成本法,即用“以耕地为载体开发的乡村旅游价值”来代替,通过调查评估区乡村旅游年产值,测算以耕地为载体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值即可。根据调查,普定县2007年乡村旅游产值为53万元,以耕地为载体开发的乡村旅游点产值占30%,可得普定县耕地文化传承功能价值为Vw普定=53*30%=15.9万元。同理,丹寨县2007年乡村旅游产值为61万元,以耕地为载体开发的乡村旅游点产值占36%,可得普定县耕地文化传承功能价值为Vw普定=61*30%=18.3万元怎么写论文。

3.5耕地多功能总价值测算

据公式:V=VC+Vs+Ve+Vw得耕地多功能总价值分别为:

V普定=55.82+6.63+24.48+15.9=102.83万元/公顷,

V丹寨=75.73+21.58+31.83+18.3=147.44万元/公顷。

4.结论与讨论

4.1耕地多功能价值的区域差异

从测算结果看出,贵州省西部、东部耕地价值呈现区域差异。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位优势的不同,耕地资源的多功能价值在丹寨县、普定县两个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呈现出丹寨县生态服务价值与社会保障价值均高于普定县,丹寨县耕地总价值明显高于普定县耕地总价值的特点。

普定县总面积16420公顷,总人口有42.26万人,县内耕地面积广,人口基数大,农作物生产劳动力耗费量大;而丹寨县总面积只有7288公顷,人口基数比普定县也小很多,因此普定县的经济产出高于丹寨县。而丹寨县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气候,自然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密度均高于普定县,民族文化、自然景观、人为景观也比普定县略胜一筹。据资料显示,丹寨县生物资源中野生植物已定名的木本植物91科230属519种,草(藤)本植物43科230种,丹寨县森林覆盖率62.78%(属贵州省最高),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也很丰富,因此丹寨县生态服务价值高于普定县。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价值是由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均固定资产原值所决定的,丹寨县人口将近普定县1/3倍,而普定县固定资产原值为25182万元,丹寨县为18496万元,普定县固定资产只是丹寨县的一倍多。因此丹寨县人均固定资产原值远大于普定县,社会保障价值也高于普定县。

4.2耕地多功能价值与现行征地标准

根据有关规定项目管理论文,贵州省征地补偿标准为耕地年收益(经济价值)的8倍,则普定县、丹寨县征地的补偿标准价值为:

VC普定征地=55.82*8=446.56万元/公顷,VC丹寨征地=75.73*8=605.84万元/公顷。

通过耕地多功能价值评估后修正为:

VC普定征地=102.83*8=822.64万元/公顷,VC丹寨征地=75.73*8=1179.52万元/公顷。

现在的征地标准与耕地价值重建后比较,耕地价值提高了很多倍,耕地资源的价值重建表明,农业用地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外部效益,本文试图全面认识耕地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多功能价值,把耕地资源的外部性进行“内化”,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耕地的比较利益,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耕地征用的价值补偿标准,抑制了乱占耕地的行为。耕地资源的价值重建利用了市场价格来评估,可以阻止耕地面积的大幅度下降。但是,我们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也应注意控制人口基数的增长,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为发挥耕地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创造发展基础和条件。

参考文献

[1]余庆年,王万茂.中国耕地面临四大挑战[J].生态经济,2002(1):67~68.

[2]金建君,刘学敏.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分析[J].eCoLoGiCaLeConomY,39-41

[3]齐仲锋.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再探讨[J].石油知识,2005(1):30~31.

[4]胡静,陈银蓉.中国农地资源价值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480:343~344.

[5]徐中民,张志强等.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6]王万茂,黄贤金.中国大陆农地价格区划和农地估价.自然资源,1997,19(4):1-8.

耕地与非耕地的界定篇10

他认为,我国大陆农地转为城乡建设用地不但总量多,而且人均占有量也已大大超标。搞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生态环境都打耕地的主意、都在耕地上找出路,这条老路子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为土地工作鼓与呼,是我的天职。”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文甲如是说。

从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领导岗位转到部咨询研究中心,刘文甲称自己的工作是“咨询研究,参政议政”,而他切切关心的,仍是土地管理工作。

近年来,刘文甲发表了大量言论、观点,激烈抨击我国土地的“过度非农化”。不久前,记者就这个话题,采访了刘文甲。

做具体工作,必须认真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土地“过度非农化”,是对我国大陆土地利用特殊状况具体分析作出的实事求是的判断

记者:谈起土地方面话题,您的心情似乎很急切?

刘文甲:是的。最近这几年,越来越感到土地问题紧迫。我总觉得,我们的土地管理工作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重视。这些年,土地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加快发展的热潮当中,方方面面出现了一些盲目性,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土地问题可以说是最突出的矛盾之一。

记者:您提出要关注我国土地的“过度非农化”,请问这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和动因?

刘文甲:我在国家土地管理局当副局长的时候,就参加过1996年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土地局联合组织的土地大调查,后来于1997年初向党中央、国务院汇报,促成了中央1997年11号文件的出台。那时我就感到,土地问题是比较严重的。1996年10月31日土地详查数据出来以后,我们明确了两点,一个是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一个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后来写进了11号文件,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时也写上了。这些年来,我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感觉到形势、问题越来越严峻。社会上存在用地盲目冲动,而我们一些土地管理工作者甚至是某些领导干部,却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不应有的偏差。国务院2006年7月25日常务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出现重复建设,投资规模过大,在土地利用上体现为“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工业用地低成本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我觉得这段话对土地情况的判断是很正确的。

面对这种形势,我发表了“请关注我国大陆土地过度非农化”的观点。因为一段时期里,我从有关媒体包括一些土地媒体上,看到主流观点都在讲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入“快车道”,农地非农化是必然趋势,而且速度要加快、规模要增大等。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忍不住要呼吁警惕“过度非农化”问题。

记者:有不少人认为土地非农化是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的普遍规律。“过度非农化”指出了我国土地利用中的问题要害,很值得讨论。

刘文甲:我今年69岁了,是个年近古稀的老头,我认为为人一生,就是要做人、做事,也就是古人说的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人做事要讲道理,理有千条万条,其中最重要的是哲理。哲理当中,根据我的理解,最主要的是两个字,一个是“观”,一个是“论”。“观”,是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还有价值观、发展观,以及政绩观、形象观等。科学的“观”,应该是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论”,是在科学的“观”指导之下,形成一个正确的或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是我们想事做事的指导原则。解决“论”的问题,就是要认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运动的绝对性,分析、找出矛盾运动的规律,获得正确的认识,采取正确的行动。但人们做具体工作,又必须认真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具体分析,这就是实事求是,也就是“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土地“过度非农化”,是我对我国大陆土地利用特殊状况(请注意不是土地原来的客观状况、自然状况,而是土地利用的特殊状况,是主观行为造成的)具体分析,作出的实事求是的判断。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不存在这种状况。

我国农地转为城乡建设用地不但总量多,而且人均占有量也大大超标。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建设、绿化美化等,占用了太多的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

记者:这倒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说法,请您展开谈谈。

刘文甲:综观世界发展史,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从农牧社会大规模走向现代社会,走向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必然是农地非农化的过程,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规律。

中国的工业化不是今天才开始的。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张之洞的江南造船厂,都是早期工业化的产物。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一开始就在城市里抓工业、抓商业。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化发展较快,至今也已50多年了。问题是,我国过去在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实行了严格限制城市化的政策,这种路子是其他国家没有的。限制城市发展,是不是城市用地少了,土地非农化也就少了呢?不是。城市如果正常发展,用地应该是集约的。但我们大量的人口,通过户籍、劳动、口粮等制度被固定在农村;同时又组织城市人口还乡生产,还组织城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口总数的80%多弄到农村去了。我国农村自1958年化以后,一直实行土地公有制,但每个农户都可拥有一块宅基地。所以农民人人都有建设用地,而且建设用地指标比城市高得多。按国家标准,农村人均占用建设用地是城市人均占地的1.25倍~1.5倍,但由于大量超标准占地,使农村居民点用地曾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5/6以上。这是其他国家不存在的事情。另外,我们在城市搞工业化,但农民没有很快富起来,整体购买力弱,工业化发展因之受到制约。时期农村就出现了“五小工业”,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长期坚持“离土不离乡”。据统计,全国乡镇企业在县镇的有1%,在建制镇的占7%,其余的92%,少数在集镇,绝大多数在村组。乡镇企业过于分散,使用地规模增加了三分之一,土地利用非常粗放,要比城市用地高出许多。

土地过度非农化是中国大陆特有现象,而建设用地大头在农村。目前城镇土地利用虽然粗放,但是总量占的比重倒不是很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展很快、进步很大,但是城乡二元化体制没有消除,城镇化中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没有过的农民“城乡两栖”的特有情况。像“农民工”这样的说法外国找不着,是中国现阶段特有的状况。进城农民两头占地。大量农民进城成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急剧增加,而农村居民点用地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目前全国城乡建设用地不包括交通、水利等,大数可能已超过24万平方公里,即使按全国16亿人口峰值估算,人均用地指标也远远超标。

应当说,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状况是总量多,人均量少,但城乡建设用地却与此不同,不但总量多,而且人均量也特别高。

记者:这就是您所说我国土地“过度非农化”的主要含义吧?

刘文甲:我讲土地“过度非农化”,第一个表现就是农地转为城乡建设(包括开发区等)用地不但总量多,而且人均占有量也已大大超标。而“过度非农化”的第二方面表现,就是耕地过度非农(农、林、牧、副、渔的“农”)化,即摆脱种植业。这几年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建设、绿化美化等,占掉太多的耕地甚至基本农田。这种情况原来没有。记得我在国家土地管理局时,那时和农牧渔业部发过文件,严格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1998年特大洪水之后,国家提出退耕还林、还湖,有些地方拼命地退,把好耕地也给退了。再一个是绿色通道,有些地方提出“退耕还绿”等口号,城市的绿化美化又占去许多好耕地。农业结构调整中养殖、畜牧业、果园等占去的耕地也相当多。而且当前社会上宣传农村致富的,往往都是地不种粮了,土地效益就提高了。这个方面占用好耕地可能也有几百万亩。

所以,从这两方面分析,我们的耕地少了,耕地保护的“危机性”不是未来的,而是现时的。耕地减了多少?从1996年10月31日到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从19.51亿亩减少到18.27亿亩,10年中净减少耕地1.24亿亩。“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要保住18亿亩耕地,国务院领导要求到2020年还是要保住18亿亩耕地。这样算,今后14年耕地净减少量只允许有0.27亿亩,每年允许不到200万亩的减少量。过去十年年均净减少1240万亩,即便2006年治理整顿最严格时还减少460万亩,今后的日子怎么办?这不是危机吗?还有,建设用地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用得越多意味着经济发展越粗放。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土地利用就要集约。土地的粗放利用一直在严重威胁科学发展,这也是一种危机。

耕地最宝贵的是它的宜耕性,但耕地又极易转为建设用地,这恰恰是我们保护耕地的难点所在!很多地方只看到“以地生财”的成绩,但它是用什么代价换来的,占了多少耕地,却没有分析过

记者:面对这种危机,我们在认识上和观念上是不是还重视不够?

刘文甲:为什么我要理直气壮地讲土地“过度非农化”问题,正在于此。我们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泛泛地套用大口号去解决具体问题,那不是教条主义,就是本本主义。我们这些年吃亏就吃在对问题的分析不够严肃认真,不够深入实际。有些人听风就是雨,盲目迎合社会上的时尚说法,却忘了冷静思考。比如,最近几年强调农民增收,有人就发表文章论证耕地用途的多样性,说耕地除了种植粮棉油以外,还可以搞建设、搞养殖业等。这用得着论证吗?我们之所以把耕地保护作为国策,是因为耕地的特点。耕地最宝贵的是它的宜耕性,但耕地又极易转为建设用地等多方面的用途,这恰恰是我们保护耕地的难点所在!旧的理念、旧的思维是,干什么都想去占耕地,在耕地上找出路,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思路,是耕地保护工作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许多事情都要认真分析,特别是宣传好事的时候,要注意好事是用什么代价换来的。比如前些年土地有偿使用改革,很多地方只看到“以地生财”的成绩,但它是用什么代价换来的,占了多少耕地,却没有分析过。一些地方的“以地生财”,实际上是为经济利益去多征地、多占地。现在不让这么做了,一些地方抵触情绪还很大。“以地生财”虽然起过一定作用,却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这些年土地管理的失控。“以地生财”后,生出了不少“形象工程”,大马路、大广场,也出了一些大要案、腐败分子,等案件都和土地问题有关。作为一个老土地工作者,我坚持自己的分析,提出关注土地“过度非农化”这个观点,可能会被当做“不识时务”,但我觉得有科学的“观”和“论”作支持,必须表达这样的呼声。

要树立新思维,走上新路子,必须抛弃搞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生态环境都打耕地的主意、都在耕地上找出路的旧思维、老路子

记者:土地“过度非农化”的危害的确严重,国务院要求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您对遏止土地“过度非农化”问题有何建议?

刘文甲:国务院要求我们,耕地保护任务一亩也不能少,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一分也不能少。国务院已部署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2009年土地调查结果很可能出现耕地保有量进一步减少的情况。我们应该十分清醒地看到耕地保护的危机形势,正视危机性,承担新任务,树立新思维,走上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