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十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十篇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6:27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篇1

一、消除农户分散经营组织障碍的途径

提高农户的组织程度是解决农产品物流初始阶段的组织障碍的重要途径。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程度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发展农业合作社;二是成立农业公司,发展公司化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动性经济组织。近些年来在我国农村地区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并成为农户提高组织程度的一种主要途径。本文所提出的“公司农业”不同与以往“公司+农户”模式中的“公司”,在“公司+农户”模式中,公司大多不是农产品的生产单位,而是与农产品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加工企业或销售企业。公司与农户作为两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在对接的过程中存在难以解决的利益纠纷,加上农户在与公司交往中的弱势地位,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这里的农业公司是指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经营公司。对于农户来说,市场交易方式不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因为农产品的季节性、易腐性等特点以及农产品生产的地理位置、生产投入等都会使农户面临较高的资产专用性。当资产专用性较高时,由于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不确定性使得农户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农产品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不确定性因素高,如产品集中上市引起的价格暴跌,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等。不确定性可以造成极高的交易成本,有时甚至没有交易发生。在市场交易条件下,农户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调查和满足市场需求条件,但是市场需求是不稳定的,因为供给和需求总在变化。随着不确定性对交易影响的加深,市场这一交易方式将会因为不确定导致高成本的合同重签和可能增加的投机行为。再来考察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当农户没有足够生产规模和文化素质来执行销售和物流功能,零售商或加工商也不具备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时,企业这一治理结构也不是一种有效结构。当农户将产品交给农业经纪人销售,零售商或加工商雇佣农民进行农产品生产时,大量的委托问题就会产生。事实上,农户在寻求一种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可以让他们专注于生产,将市场营销的职能外包并获益于营销的规模经济,从而避免与独立营销企业缔结合约时的问题。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这样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有效的治理结构。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产品物流的促进作用

1.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提高农户的组织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民的自愿联合、互利合作为基础把农民联合起来,引导农民有组织地生产,改变原来农户自营物流时规模小、分散的局面,把成员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实现集中贮藏、分级包装等初步处理,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物流的组织程度,使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了全体的规模效益。

2.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户进入农产品供应链的中介如果农户一直是分散经营的状态,农产品供应链将无法形成,因为在某一特定区域,对于某种农产品来说其生产者基本上是同质的。生产同一种农产品的农户是完全竞争的关系,由于单个农户力量单薄,在与供应链其他主体的谈判中明显处于弱势,因而很难获得平等的合作地位,所以也没有机会以个体的力量成为某条农产品供应链必不可少的节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却能通过提高农户的组织程度而成为一个能与供应链中其他节点平等对话的主体,提高农户在农产品流通中的谈判地位。同时,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运作,可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农产品品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成为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节点。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主体间的协同运作ShoshanahCohen和JosephRoussel提出了供应链中不同类型合作关系的匹配矩阵。其中,横轴以合作伙伴数量表示合作关系的相对广度,纵轴表示合作的相对深度。整个合作关系匹配矩阵中定义了4类不同的合作关系:交易型合作、协作型合作、协调型合作和协同型合作。笔者在这一基础上把合作关系匹配矩阵应用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上:当农户分散经营时,由于和农产品贩销商、农产品批发商和农产品加工商的关系是不固定的,各交易主体之间几乎没有合作,因此他们之间的合作是交易型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后,首先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可以与其他交易对象进行大规模的合作;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交易主体会形成较为固定的交易关系(关系狭窄)。根据合作关系匹配矩阵,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产品供应链向协同型合作发展。

4.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我国农产品生产和物流领域对组织制度和经营制度的创新需求。李晓锦认为,合作社将农产品流通的部分活动引入组织内部,以组织内部“管理的交易”替代农户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直接市场交易,从而降低交易费用。虽然合作社本身的运营会产生管理费用,但只要单个农户分摊的管理费用少于交易费用,农户就会选择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进入市场。这就将原来“多对多”的“渔网”交易关系优化成了“一对多”的交易关系,从而明确了农产品的物流方向,优化了物流线路,提高了农产品物流的效率。

5.农民专业合作社可解决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帮助农户搜集农产品市场信息,指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一方面,合作社可以安排专人通过网络等信息化渠道搜集信息;另一方面,合作社提高了农户组织程度,可降低与其他交易主体进行谈判时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6.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提高农产品物流的装备技术水平农产品易腐烂、易损伤的生物特性要求物流组织快速及时、保质保鲜地将农产品从产地转移到消费者的餐桌上。同时,农产品“季节性生产、全年性消费”的消费特点又使得需要采取贮藏、保险等措施延长农产品的物流时间。无论是缩短还是延长农产品的物流时间都需要物流专用设备(如冷库、冷藏车、包装设备等)作为保障。对于单一的农户来说,物流专用设备的投资大,他们没有固定的交易对象,交易的频率较低,因此他们不会购置专用设备。对于合作社来说,合作社有专门的运作资金、交易对象较为固定、交易的频率高,因此可购置专用资产,并且专用资产的投资会从合作社的组织化运作中获得规模效应。同时,合作社具有落实政府惠农政策的职能,可以向政府申请相关补贴,建设必要的仓储设施和购买必要的设备。

7.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流通加工附加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管理,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统一监控,并根据农产品的质量进行“分级分拣”、“分类包装”、“分级销售”,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承担农产品的流通加工职能,通过流通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把自己的产品打出市场,还会大力宣传,创立农产品品牌,从而推动农产品的销售。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定位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的观点,把治理结构视为市场、科层制和混合体的集合时,不难发现,基于农户之间合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基于企业之间合作的供应链都可以被视为在新的制度意义上的混合治理结构,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供应链具有天然的相容性。当供应链管理成为农业产业发展中主要的产业组织形态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必须走向供应链、参与供应链、主动融入农产品供应链来寻求自身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定位为:通过提高农户的组织程度实现农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投资农产品物流专用设备、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产品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起始节点,成为农户生产资料的提供者、农产品的销售者、农产品初始物流的组织者。

1.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起始节点农民专业合作社消除了农户和农产品供应链其他节点的不对等性,通过提高组织程度成为了实力较强的农产品供应商,从而使得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成为可能。作为供应链的节点,在与其他节点协同运作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不能只注重数量上的联合还要注重质量上的提升,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不能单一地立足于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合作社竞争,而要更多地寻求与下游节点的合作与协调;不是一味地追求在农产品市场上的支配力,而要更多地与供应链合作者公平地分担风险和报酬。

2.农户生产资料的提供者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或满足供应链合作节点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合作社可负责农用生产物资(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的采购和供应。农户根据自身的需要先向合作社预定,合作社统一购买后按时向农民提供,从而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农产品的销售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或在与其他供应链节点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与供应链其他节点签订销售合同,然后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并先付一定的货款,农户按照合同生产后将产品交给合作社,等产品卖出去后再付清余款。当合作社成为农产品营销主体时,农户就可以从合作社营销中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强大的议价能力中受益。

4.农产品初始物流的组织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一般发挥集货、贮藏、包装和流通加工的职能。农产品成熟后,由各农户收获的农产品必须集中起来才有利于进行统一包装、统一运输和统一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利用资源集中的优势,针对产品的特点采取田间预冷措施、建设冷库等专业的仓储设备,采用现代化的贮藏技术来保持农产品的品质。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根据产品的特点、运输工具的要求和下游客户的要求对农产品进行适当的包装,从而降低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同时,通过包装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产品销售。由于农产品具有易腐烂的特点,在进入市场之前经常需要做保鲜处理,如打蜡、干燥脱水等。这些处理工序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单个农户无法进行,而合作社投入一定的设备,采用专业设备来完成,效果更好,费用也更低。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集中后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拣选分级,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可以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模式创新

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还处在生产合作社的阶段,借鉴美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经验,可对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营模式上进行一些创新。

1.合作社拍卖农户将收获的农产品带到合作社进行拍卖,出售给批发商和零售商,零售商再把产品卖给最终的消费者。在合作社拍卖中,合作社的主要职能是为农户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以便农户在那里出售他们的产品。合作社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滚动播报拍卖时刻决定的价格,管理卖方的销售行为,物流服务(主要是短期仓储),以及质量分级和检查。合作社拍卖的市场透明度高,信息公开透明,机会均等,买方凭实力和技巧公开竞争。农产品买家集中在拍卖场,拍卖时刻决定价格。通过合作社拍卖,签约费用是不存在的,因为买卖双方不需要合同谈判。通过合作社拍卖,监管成本很低,由于农户和买方之间的交易接近完全市场交易,这种交易中也不存在委托问题。在合作社拍卖中,农户必须是合作社的成员,买家必须登记,因而双方遵守拍卖规则是有保障的。由于信息公示和竞价拍卖,消除了岐视易和贸易欺诈,能较好保证交易的公平和公正。此外,合作社为农户提供集体保险以防备买方违约。合作社拍卖为农户和买方提供农产品的贮藏、分类、分级、质量和包装等标准化管理等物流服务,以及订单处理、网络结算、预约配送、企业广告等增值服务,产品标准化通过质量分级制度和统一包装要求来实现。由于交易中的保鲜冷藏设施是为生鲜农产品而投资的,所以合作社拍卖会付出极大努力改善物流途中的效率。合作社拍卖与其他环节的协调通过透明化和标准化来实现。由于农户和买家不需要花精力研究供应和需求状况,信息费用减少了。拍卖完成后,每个人都知道拍卖时刻立即决定的价格。

2.合作社营销由于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以经营所在地盛产的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为主,这样就会造成产品成熟时集中销售而生产期无产品可以销售的状况。营销合作社可以采取这样的一种运营方式,合作社以出售自己成员的农产品为主,在当地农产品生产期收购一些跨区域、跨季节的农产品或进行其他农产品贮藏、加工和销售。这种运行机制的优点一是可以避免合作社的冷库、加工包装设备等专用资产的闲置,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为资产的投资者———农户带来收益;二是通过这种运作形式保持合作社运营团队的正常运营;三是有利于维持和零售商、加工商等供应链其他节点的交易频率,固定交易关系,成为稳定的农产品供应商,有利于自身品牌和声誉的树立。

五、结论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篇2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问题;对策;甘肃民乐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8-0270-0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按社会分工和协作的需要,为农业提供生产条件以及作业服务的部门和单位所形成的服务网络。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农业智能信息网服务体系、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民农业知识技能教育服务体系、产销服务体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利于解决家庭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1]。

1民乐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2014年,民乐县开展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和特色优势产业布局,紧紧围绕马铃薯、高原夏菜、设施果蔬、中药材、食用菌、大蒜等特色产业,开展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强化了县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扩编为37人,成立乡镇区域农技推广站10个,配备农技人员25人。成立了61个村级服务站,选聘科技指导员61名,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基地12个,配备服务人员128名,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招聘录用了农民技术员67名,颁发了聘书,签订了聘用合同和技术服务协议,建立健全了村级农技人员选聘、农技推广责任、绩效考评、技术培训等制度。二是建成了甘肃万象德农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张掖市绿禾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2个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张掖市环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民乐县六坝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蔬菜育苗中心以及民乐县乐民种业有限公司1家玉米种子制种企业。三是成立了汇丰种业等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队10个。四是成立了县级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站,建成了576m2的检测室,配备了农药残留速测仪、硝酸盐/亚硝酸盐检测仪等必须的检测仪器85台(套),在10个乡镇的区域农技站,加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的牌子,配备了农药残留速测仪,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五是扶持成立了生产、加工、销售等合作经济组织560余个,吸纳会员1万余人。六是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64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5家,其中省级、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为6、2、17家,畜产品加工企业2家。七是成立了农科教培训中心,每年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00余场次,培训农民技术人才2万余人次。八是开通了“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每年农业信息300余条。现已形成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农科教培训中心及社会其他经济组织按照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互相联合、互相促进的服务网络,有力地促进了民乐县农业的发展[1-4]。

2存在的问题

2.1服务机制不完善

乡(镇)服务机构的体制不顺,人员混乱。由于民乐县乡镇区域农技站是由乡镇和县农技中心双重管理,业务由县农技中心管理,人事由乡镇管理,造成了区域站工作人员大部分以参与乡镇中心工作为主,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大大削弱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县级农业服务部门技术服务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知识老化、年龄结构不合理、断层严重、综合素质不高、知识更新缓慢、服务能力弱、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面窄等。

2.2服务力量薄弱

一是乡(镇)区域农技站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二是村级服务组织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普遍较少,并且以产前和产后服务为主,产中服务比较少,并且服务零散,计划性、整体性差;三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意识差,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参与率较低,自身发展困难,几乎不具有服务能力,难以发挥基础性作用;四是龙头企业等盈利性机构与农户缺乏稳定的利益连接,企业大多以自身利益为重,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护。

2.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能力弱

农民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和农户之间联系不紧密,各个专业合作社大多各自为政,合作社之间、合作社和农户之间没有过多的利益联系。合作社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社员人数少的问题,其带动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和农业发展的要求。

2.4市场服务不规范

目前,民乐县农产品交易市场尚未建成,农产品靠外地客商前来收购,生产者对产品价格没有发言权,价格机制不能发挥作用,对生产环节进行调节和引导的功能难以发挥。

2.5农产品质量安全机制不完善

虽然成立了县、乡2级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站,但由于缺乏专职的检测人员,检测手段落后,检测经费不足,检测规模、范围、检测项目都明显不足。从检测规模看,县级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站只能开展一些例行检测,乡级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站还不能正常开展检测工作;从检测项目看来,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站只能开展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的定性检测,无法进行定量检测;从检测范围来看,目前只能开展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检测,尚不能开展小麦、油菜等大宗粮食类作物的检测。从而导致了农产品市场监管不力,质量安全管理保障功能缺乏,对生产者的引导和服务作用极为有限[5-8]。

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对策

3.1建立多元化服务队伍

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改革,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积极加入到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并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开展技术推广与服务,促进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加强技术指导,进行有偿服务。充分调动科研机构与科技工作者参与社会化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等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一是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开展重大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承担植物病虫害及农情的监测、预报与防治,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和强制性检疫工作任务。二是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要积极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把乡镇农技人员彻底从乡镇中心工作中分离出来,承担的业务工作服从县农技中心安排,人员的调配、考评、晋升和业务经费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三是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民办科技服务组织。鼓励由科技示范户、龙头企业、涉农单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由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以及其他民办科技服务组织为会员及农户提供有偿服务,有效结合科技与生产。

3.2推行全社会参与服务机制

政府部门要强化对技术服务机构的引导。由农技推广机构承担公益性及关键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鼓励涉农企业与合作社积极推广市场前景良好的农业生产技术。一是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二是实行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优化配置农技科研、教育及推广资源,提高农技综合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创新管理机制,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技术职务竞争上岗制、目标责任考核追究制,促使科技人员加强学习与实践,鼓励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与生产企业、合作社结成有偿服务关系,提高农业技术人员服务积极性。

3.3推广多样化服务形式

围绕重点产业,结合农民、市场及产业的现实需求,实现科技与服务的创新。一是定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开展农民科技素质培训教育活动,特别是抓好对专业合作社技术骨干、涉农企业技术骨干、种植大户的培训。积极发挥农民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学习和交流农业新技术。二是加快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现场成果展示,引导农民群众学技术、用技术。三是强化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产业化。农技推广机构按照市场要求和运行规律,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全程服务,形成农民、企业和科技人员三赢的有偿服务形式。

3.4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机制

一是进一步强化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能力建设,加大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二是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队伍的技术水平,全面提升监管人员依法监管意识和能力,重点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认证等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四是建立权责一致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政府绩效考核重点。

4参考文献

[1]李继顺.论农业社会化体系的发展[J].甘肃农业,2006(1):82.

[2]韩苗苗,乐永海,孙剑.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水平测评与制约因素解构[J].统计与决策,2013(3):142-146.

[3]高强,孔祥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演进轨迹与政策匹配:1978―2013年[J].改革,2013(4):5-18.

[4]孔祥智,徐珍源,史冰清.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江汉论坛,2009(5):13-18.

[5]云振宇,刘文,孙昭,等.浅析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6):685-689.

[6]王钊,刘晗,曹峥林.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分析:基于重庆市191户农户的样本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5(9):17-26.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篇3

1.1提高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的需求

传统农业生产片面追求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安全性保障低、农产品质量低下,而且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状况,可以通过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大力研究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提高农业资源和投人品使用效率;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体系,建立相关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评估系统,提高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支持和服务能力,对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规律研究;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和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与监控技术研发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

1.2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竞争力的需求

随着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农业科技的竞争。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产品质量、商品性等都有较大差距,产品的国内外竞争力不强。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门坎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要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和装备配套研究,特别是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设备,检测和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等技术,最终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1.3增加农民收入的需求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商品化处理。针对我国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低,由此导致了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通过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和装备配套研究,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设备,开展果蔬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贮运加工的全过程安全控制、检测和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鲜活农产品保鲜、储运、物流配送等共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从而提高农产商品化处理率,增加农民收入。

1.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农业存在生态安全问题,如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化肥和农药不合理施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国际经济发展的碳元素约束日趋突出,我国农业资源日益紧缺、环境容量变小等形势下,我国农业应走低耗、节能和生态之路,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完善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推广,组织开展精准种养殖、立体种养殖、生态型种养殖、循环农业等技术的研究创新,解决土地高效综合利用、农田免耕、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水土保持、生物拮抗与趋避技术、区保护性综合利用中存在问题,以此充分保障农村生态安全,推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够完善,特别是在资金投入、管理以及组织分工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低,而且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

2.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生产业发展缓慢

目前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仅占农业GDp的很小部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缺乏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创新乏力,后劲不足;特别是技术推广经费缺乏更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同时,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大部分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难以带来与投入相匹配的经济回报,加上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体制背景,不能形成有效的科技投入市场,投资主体只能依靠公共财政。但是农业生产业发展有其特殊性,由于农民从市场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比政府提供服务的管理费用低,导致农业生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低。而专业化程度低必然导致交易成本高,减少农民对生产的需求。小规模分散经营体制,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本应该由社会承担的许多工作在家庭内部就可以进行,弱化了对生产的中间需求,也导致服务业面临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偏低等问题J。

2.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管理缺乏,服务体系力量薄弱

①管理体制不顺,推广职能错位。职能不清,政事不分,部分乡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够重视,农技服务部门被边沿化,一人多用,“拉差”现象突出;公益性和经营性机构职能不分,重经营轻服务现象仍然严重;体制不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造成“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服务功能弱化。②技术水平低,人员配备不合理。队伍整体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跟不上要求;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中非专业人员比例过大,造成一线整体队伍业务素质不高。③科学考核评价体系未形成,缺乏竞争活力。农业社会化服务单位岗位设置过细或过大,分工不明确,导致岗位、人员管理混乱。同时岗位缺乏操作性强的激励机制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导致部分技术干部在岗不作为。④服务渠道单一,服务理念落后。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来源偏少,服务手段单一,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存在行政化倾向。⑤农业社会化服务效果不佳,农民满意度低。部分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状态不佳,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民的需求脱节,传统行政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严重不适应新农村工作实际,服务领域和服务阵地日益缩小,处于半停滞状态。

2.3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分工不明、定位不清,社会化服务质量不高

“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该是一个公共服务机构、合作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等服务组织按照分工明确、定位清楚、合作共赢的组织体系,但目前我国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间的角色经常错位,如应由政府农业技术部门承担的职责却常推给乡村集体;可由赢利性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承担的职能,政府农业技术部门却常常插手;在一些财政开支较为困难的乡镇,原本属于政府所有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被承包或转包给个人,且不加监督管理;原为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中的工作人员,也因工资收入低改行或者弃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分工不明、定位不清,导致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不高。乡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以及农机、水利等服务机构承担大量的农村中心工作任务,由于对这些工作任务的公益性和经营性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区分,公益较少,有偿经营成为主业,服务功能弱化,而且农民主动接受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大多依赖于传统经验和习惯,致使农业社会化服务效果不够明显。

2.4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量大,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

弱质产业的属性决定了农业经营比较效益低,在逐利化目标驱使下,农业生产要素外流严重,土地增值收益大量向城市经济转移,农户分散经营模式占主导地位,为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农民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量增大。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力相对低下,尤其是农村留守劳动者文化素质低,接受新观念、新技术难,而且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本高、效益低,导致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与劳动者素质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农业经营商品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已经逐渐由单纯的生产环节服务向资金、技术、信息、加工、运输、销售、管理等综合扩展,但是现有的服务主体在产前、产中提供的服务较多而产后服务较为薄弱。同时,由于服务收益较低、自身积累能力不足、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技术服务手段相对简陋等多种原因,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公益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无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完善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3.1加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工作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建设工作,根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目标,结合当地实际,明确规划目标和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支持科研、教学和科技推广部门的工作,创新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新方式、新模式,加强对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和监督。积极做好农业科技信息、政策、法规和科技成果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加强对“三农”科技工作的领导,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运作规范、科学决策的局面,共同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

3.2进一步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

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体系和成果转化体系。在科研管理方面,坚持稳定与竞争并存的课题经费支持原则,积极探索适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特点的经费支持方式。在农技推广体系方面,建立以农民为中心,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增收致富为主要目的,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在成果转化方面,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强化“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分配机制,保持稳定的科技推广队伍,加速发展技术经纪中介服务机构,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篇4

一、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兴起及发展要素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农产品商品率明显提高,为市场而生产使得专业化经营成为可能,而由农户专业化和地区专业化带动形成的特色资源优势、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则是近期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由于在区域内集中了大量有密切联系的农产品生产者、中小加工销售企业和相关的支撑服务机构,既有纵向的分工合作,又有横向的专业服务,多条产业链共生并存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扬州市宝应县是中国荷藕之乡,该县常年种植荷藕10万多亩,产量12万多吨;全县拥有荷藕加工企业28家,其中出口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荷藕10万多吨,加工产品达7大系列100多个品种,销往日本市场藕食制品3万多吨,占日本市场份额的70%;批发市场4个,年销售量5万多吨。目前宝应县已形成品种改良、生产、藕制品加工开发、销售完整的产业体系,2003年全县荷藕种植业产值2亿多元、加工业产值35亿元,藕业从业人员3万多人(种植业2万人,掏藕1500人、运销经纪人员4000人、加工4500人),藕业收入2.1亿元,占全县种植业产值、乡村工业产值、农村就业人员和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均在8%左右,荷藕产业已为宝应经济,特别是宝应农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

产业集群能产出并释放较强的“集聚经济效应”,促进分工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而且能有效地提升地域农产品品牌形象,提升地域农业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素:

1、发挥特色优势。农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的产业,不同的温光水土条件适宜于不同的农产品生产,不同的农产品也只有在适宜的温光水土条件下其高产优质性状才能得到表现。特定的品种在特定地区生长的品种适生性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宝应荷藕、高邮麻鸭等,都是特定品种长期生态适应的结果。发展特色产业就是要因地制宜,比选出具有地域性优势的特色产品加以重点发展,形成规模。

2、做强市场主体。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企业的集群,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厂商是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农产品市场主体主要包括农产、市场中介和龙头企业。高邮鸭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基地和养殖大户的作用,走联合发展之路,发展形成了六大养殖基地和10多个专业合作社,高邮鸭集团是部级龙头企业,打响了“红太阳”、“秦邮”等鸭蛋品牌。司徒镇兴联鸭业合作社由本镇和浙江等地的20多户养殖大户组成,合作社社员相互服务、各有分工,既有保种供种,又有蛋品加工,既有股份合作市场化运作方式,又有社员间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无偿服务,形成了统一供应苗鸭、饲料、统一辅导养殖技术、统一防治鱼鸭疫病、统一蛋品加工销售和分户经营的“四统一分”生产经营机制,产生了较好的整体效益。2003年该社养鸭规模25万只,销售加工蛋品1300万元,每个社员年均获纯收入6万多元。该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龙头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开拓市场、加工增值、打响品牌、技术创新、推进生产基地的形成等方面。大量的运销经纪人和市场中介组织,可以寻求建立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对特色产业集群的诞生、成形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农户主要是发展规模经营,扩大专业化、标准化生产。

3、完善服务体系。专业化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包括品种种苗、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农产品储藏保鲜、市场分销、运输网络等方面比较齐备的专业化服务,是产业集群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集群持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尤其要注重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注重从品种改良、生产农艺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提升技术层次。宝应荷藕的发展经历充分说明这点。2001年底,日本加大对进口宝应荷藕的检测力度,检测项目由常规卫生检测1项增加到农药残留、重金属等12项,检测方式由抽检发展到批批检测,全县藕制品出口检测费用将由60万元增加到360万元,一般出关时间延长至7天左右,使本就效益不佳的宝应藕业面临危机。至此,产业内各方认识到加强行业合作与治理的重要性。2002年5月,由部级龙头企业江苏荷仙集团发起成立了宝应县荷藕行业协会,全县共有28家企业、21个经纪人和255户藕农代表参加。协会组织全县16家出口加工企业与农户落实5万亩生产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组织制定了“江苏省无公害莲藕生产技术规程”,在生产基地上强制推行,并联合省市质检部门对生产基地进行核查、备案,对基地环境、产品质量跟踪抽查并实行产品标识化管理,企业凭标识收购加工的基地产品,仍实现抽查检测。加工出口企业由于免除了批批检测也节省了大量的检测费用,缩短了通关时间。2003年宝应荷藕还被国家列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4、创立名优品牌。品牌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也是农业产业集群成功的外在形象标识。2002年由高邮鸭集团牵头组织全市30多家生产加工企业和合作社成立了高邮鸭蛋行业协会,统筹全市的原种保护、苗鸭孵化供种、市场信息服务、生产技术指导和品牌宣传,并将高邮鸭蛋申报列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在养殖、蛋品加工、鸭肉加工等方面推行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达标产品方可使用原产地标志,有力地维护了高邮鸭业的形象和发展后劲。由此可见,塑造品牌形象是一个不断升华、提高的过程,一是大力提高农产品品质,积极推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逐步实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的标准化和优质化;二是增强品牌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对农业产业集群而言,集体品牌特别是地理标识和原产地证明商标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金华火腿、烟台苹果、高邮鸭蛋、龙井茶等,很容易引导消费者的注意、认知和认同;三是做好名牌延伸工作,把名牌冠以新的地域产品形式或类别中去,营造名牌森林,提高地域产品的整体形象,发挥名牌的综合经济效益。

5、强化资源整合。产业集群内各经营主体的协调发展和密切合作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产业集

群内厂商之间的横向合作和纵向合作,可以有效减少过度竞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初期,中小经营企业多,加上与农户的联结,合作要求高,政府部门参与,借助行业协会等形式构建有效的产业整合平台,加强行业规划、市场培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品牌申报以及研发支持等产业集群成长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服务,对提升产业内各经营主体的协同动作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整体效益非常重要。

二、对农业产业化本质特征、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讨论

1、农业产业化的本质是基于农业产业体系基础上的分工与合作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本质的特征是什么,学术理论界看法各异,如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农业企业化、利润平均化等等,各衷一是,各有道理。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的本质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主要研究的是同一产业内各个经营主体之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其本质特征可以理解为基于农业产业体系基础上的分工与合作。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农业劳动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一般具有双向的带动作用,一方面分工的外向发展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对其他专业部门的要求,带动其他行业的分工,另一方面,分工的内向发展可以带动产业内部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农业生产客观上存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增值环节,为市场而生产就使得专业化分工成为可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各农业经营主体逐步摆脱“小而全”的生产结构,转向专门或主要为市场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二是农艺过程专业化,即农产品生产全过程中不同工艺阶段及相关服务部分都分成专项生产,由各具优势的专门经营主体分别完成。三是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即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形成专业化的农副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专业化在这三个层次上的发展,分工不断细化,专业门类不断增加,结构层次趋于复杂,产业体系也由此不断得到完善。

随着社会生产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产业组织间的互补性活动必须在数量和性质上进行协调,农业生产的组织特点(分散的农产经营)和产业特点(生物生产和农产品易损性)决定了这一协调尤为必要。这一协调可以以三种方式进行:合并、合作或市场交易。大宗通用型、市场集中度低的产品主要通过市场交易来协调;先前由多个市场主体组织的连续的生产阶段在一个企业内部通过管理指令而相互协调就是合并;合作是指各经营主体之间通过合同、合资、战略联盟等方式对先前在市场上进行的交易进行有计划的协调组织。协调是有成本的,选择那一种协调方式取决于相互之间成本的比较。我国农业生产以小规模农户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合并往往导致过高的组织与控制成本,市场交易又会导致过高的交易成本或市场失灵现象。作为一种产业组织方式的合作制度安排,具有合同、合资、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可以适应不同特性农产品和多元合作主体的组织需要,能够带来交易成本与控制成本的降低,合作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居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特别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对农民来说可以有效减少经营风险,达到把分散的小农户与讲求规模和效益的市场联接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目的。因此可以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农业产业体系中劳动分工和合作逐步深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的本质就是基于农业产业体系基础上的分工与合作。

2、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仍处于创新和演进之中

产业化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恰当的组织形式能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约和合作利益的增加,不恰当的组织形式常常会受到机会选择和动态环境的双重压力,具有天生的不稳定性。选择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既要考虑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也要考虑到不同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特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自身也有一个循序渐进、合作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展之初有“龙头企业+农户”和“合作社+农户”两种基本组织形式,应该说这两种组织形式在沟通“小农户”与“大市场”联系,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业产业化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两种组织形式内在运行机制上的一些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我们认为:“龙头企业+农户”契约执行成本较高,难以对当事人构成有效的约束;“合作社+农户”主要受制于合作社自身资金不足和缺乏抵押性资产,缺乏商业资信。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推进产业化组织创新,在组织链中引入新的元素形成新的组织形式,比如“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中介组织)+农户”,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社集中收购,避免了与众多分散农户的直接交易,可以减少交易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合作社能够对分散农户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保证合同的稳定执行。扬州市某棉纺企业与农民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将合作推进到资产联结的程度,引入董事会、监事会等现代公司组织结构,实行社员按交易额分红,进一步提高了合作的水平。宝应藕业把质量技术监督局引入农产品质量检测环节,形成“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的新的组织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高邮鸭业、宝应藕业根据产业区内中小加工、销售企业众多,过度竞争导致效益流失严重的现实,成立行业协会加强产业整合治理,形成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行业协会+企业(市场中介)+农户”的新的产业化组织形式,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3、农业产业化组织稳定运行在于建立尊重市场作用的柔性适应机制

农业产业化组织顺利运行的关键在于保持各经营主体合作关系的稳定性,而合作关系的稳定关键在于各方在分享合作剩余上达成一致,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不同的利益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一体化。但从目前扬州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实践来看,在利益分配上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片面强调农业产业化组织内部非市场安排的作用,要求龙头企业对农户实行利益保护,让农户获得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平均利润。这一思路的实质是要求龙头企业让利给农民。实际上在农业产业链内部以合作为主的“非市场安排”并没有取消市场的作用,而是以市场竞争、市场机制的作为基础的合作,合作各方在产业体系内分享的只能是“合作剩余”,农户能否获得平均利润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均衡状况。在国内外市场日趋一体、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指望龙头企业长期保护农户和基地的利益,实际上将会严重削弱龙头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是不可能长久作用的,最终也会拖垮企业,受伤害的还是农户和生产基地;第二,治理结构不完善。产业链内部各经营主体的关系多为一次性买断关系,农产品市场风险(收益)往往只由一方承担(享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尚未形成,一遇市场波动,不利的一方往往撕毁合约,不承担义务,由此造成双方利益冲突。

由于合同契约方式是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各经营主体间主要的连结方式,因此,提高契约的稳定性就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考察众多的案例,可以发现合作双方毁约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所造成的,价格、数量、质量都是影响因素,而契约本身的不完备又是造成毁约的主要原因。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不同性质的交易要求选择不同的契约或治理结构;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里,要维持契约的存在,须赋予契约随机应变的功能。在我国由于农产品市场体系很不完善,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而这种波动风险又是农业产业化各参与方都无法抵御和单独承受的,并往往由此造成农业产业化各利益主体合作关系不稳定。如扬州市某纺织企业2000年与周边4万亩棉花生产基地乡镇农技站按国家指导价加价8%签订种植合同(5%给农产,3%给农技站),由农技站落实到村到农户,当年棉价基本稳定,合同兑现较好。2001年企业继续按国家指导价加8%(每公斤8a元)签订生产合同,新棉上市时收购价一路走低,由每公斤7.6元跌至6.8元,公司按合同价收购基地4000吨皮棉增加支出320多万元。2002年公司仍按国家指导价加价8甲。落实合同种植,谁知当年新棉价格是越收越高,1个月内价格由每公斤8.4元涨至10.2元,外地客商、企业纷纷涌人收购,公司虽及时调价但仍跟不上市场价格步伐,当年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2003年企业将净资产40多万元的轧花厂划出,牵头组织当地2000多户棉花种植户成立棉花产销合作社;合作社总资产由轧花厂资产和社员每亩10元等额出资组成,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理事会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理事会聘用经理等管理人员。合作社负责向社员统一供种,发放小额贷款,有7-8名棉花辅导员提供技术服务;合作社社员按合同将生产棉花送交轧花厂收购点统一检测定级过磅入库,并按当时市场价一次结算缴棉款项,春节前再按社员缴棉数量、品级,按当时市场价格实行二次补差;棉花年度结束后,按合作社全部经营盈余提取35%的风险基金、30%的公积金,其余35%按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实行分红,2003年尽管棉花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该社棉花产销合同履约率达100%。从该事例中,可以明确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一是增强契约的柔性成份。有弹性的契约会使契约执行更加方便,近几年来各地农产品购销契约中价格规定由固定价格、保护价格逐步演变为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支持定价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实践。二是实行分成契约,产品一次性买断,依市场价格情况延期结算或利益分成,这是合作各方合理负担市场风险,实现利润共享的有效形式。三是规范合同文本,强化合同管理,提高契机内容、项目的完整性、准确性,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和利益,提高契约文本的可执行性。

三、几点结论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农业劳动分化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不断演进和创新的过程。本文通过宝应藕业等几个典型案例的研究,认为随着农户专业化和地区专业化的发展,具有地域资源特色、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生成是当前农业产业化深化发展的新趋向,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本质特征、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农业产业化的本质特征是基于农业产业体系基础上的分工与合作。农业产业化发起的初衷是为消除“小农产、大市场”的矛盾寻求一种有效的市场组织形式。随着农业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产业化的另一项职能开始显现,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延伸产业链条,壮大农业产业体系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付诸于实践。

2、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创新,主要是在公司和农产连结的中介组织和整个产业体系整合方面引入新的元素。“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公司+农户”组织形式的制度缺陷,提高产业体系的连接程度。“行业协会公司农户”是现阶段适合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产业化组织形式,行业协会是整合产业体系、聚合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重要组织载体。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篇5

1农产品供应链的主体

农产品供应链涉及以下主体[3]:农户和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经销商、农产品连锁超市、消费者。此外,政府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形成和优化中也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有必要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进行分析,故将其作为一类主体。几类主体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即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安全和价廉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大众(包括几类主体自身)对农产品的需求。但由于各个主体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使得农产品供应链上各环节并不连贯,各上下游主体之间并未形成为了各自增值而良性互动的协作式供应链体系,从而造成农产品供应链各个主体的利益未得到最大化实现。

1.1农户和农业合作社

链条的源头是农户,其利益诉求是实现农产品价值最大化和收入最大化,但由于其体量微小,使得其无法以对等的地位参与到农产品交易对手(农产品加工企业、经销商和农产品连锁超市等)的价格谈判中,其博弈的结果经销商和农产品连锁超市通过压低价格而造成该主体整体利益被压缩。正由于个体农户这个“先天不足”的特点,农业合作社组织应运而生,农业合作社是把一定地域内农户按自愿的方式组织起来,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实现合作社内生产互助、技能学习交流、产品交易和市场开拓规模效益共享等,来发挥农产品生产者的合作优势和规模优势,加大其参与农产品定价权谈判的筹码。

1.2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经销商

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都是农产品进入连锁超市前的中间环节,其主要是通过提供适合农产品消费的半成品或制成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交易服务(农产品经销商)来获得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一般来说,它们在与农产品连锁超市进行农产品交易活动中往往是以多对一的关系而存在,为避免不利的谈判地位或找寻更有利的交易机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们可能会选择背弃合约精神、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等背信弃义方式来求得短期利益最大化,这必然影响到供应链后端的农产品连锁超市及整个链条的正常发展。

1.3农产品超市

农产品连锁超市可实现农产品集和散的功能,通过统一采购配送、统一包装设计、统一经营方式和服务理念等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连锁超市由于市场占有率大,对农产品的需求交易(集合功能)和供应交易(销散功能)的作用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农产品的供应形态、特点和体量,从而可能造成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垄断性作用。

1.4消费者

链条的末端是消费者,消费者在农产品连锁超市购买农产品时,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年龄、文化层次和在超市消费农产品的频次和数量的差异,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层次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是为了获得几类主体的共同利益诉求,即获得优质、安全和价廉的农产品。

1.5政府

政府的利益诉求主要在于维护正常的农产品市场秩序和保障安全卫生和合理价格的农产品的供应。此外,政府还承担着实现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及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

2发展建议

2.1增强农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和经销商实力,培养各类社区小型超市

增强农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和经销商实力和培养各类社区小型超市,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大型连锁超市的博弈中,驱使大型连锁超市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控制农产品价格处在合理区间内。鼓励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以维护自身权益。鼓励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间进行信息共享,通过建立各种产供销的网上信息平台和消息渠道,帮助各方做好挑选谈判和交易工作。鼓励小型社区农产品超市的发展,使其展开与大型连锁超市的竞争。小型社区农产品超市体小,能够迅速随着市场变化调整自身经营策略。由于超市选址满足消费者就近消费的原则,小型社区农产品超市增加农产品经营的灵活性,可以起到抗衡大型连锁超市对农产品价格的垄断性影响,从而保障消费者和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利益[4-5]。

2.2政府应为农户、农业合作社和社区农产品超市提供优惠政策

政府应该给予农户和农业合作社参与农产品运输配送、仓储包装与加工和在大中小城市社区农产品连锁超市布点经营的各种便利举措和优惠政策。农户和农业合作社涉足农产品连锁超市和农产品运输配送仓储等环节,是实现农户增收的重要举措,由于农业相对于第二、三产业生产率偏低,农户和农业合作社单靠农产品种植和养殖等生产活动无法达到平均收入水准,因此政府应该给予农户和农业合作社参与农产品运输配送、仓储包装与加工和在大中小城市社区农产品连锁超市布点经营的各种便利举措和优惠政策,实现农产品带给农户和农业合作社以整个供应价值链的增值收益。农业合作社直接进入大中小城市社区布点农产品连锁超市,能够实现农户、农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连锁超市利益相统一[6-7]。此外,以地域为组织单位的农业合作社所布点的农产品连锁超市彼此间展开竞争,由于对农产品的产地、品质规格成色等的标示,农产品连锁超市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和利益,会形成农业合作社和农户内部关于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的监督管控机制,从而能更好地做好农产品服务工作。

3参考文献

[1]袁玉坤,孙严育,李崇光.农产品渠道终端选择的影响因素及选择群体的特征分析——以武汉居民生鲜农产品消费调查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46-52.

[2]宾慕容,周发明.农产品超市连锁经营的问题及对策[J].作物研究,2006,20(2):174-177.

[3]张静,傅新红,杨锦秀.蔬菜超市化经营及供应链参与者行为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农村经济,2006(1):103-105.

[4]李慧娟,赵婷婷,张茂.基于农超对接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394-395.

[5]沈正舜.品牌塑造下农产品品牌推广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1):13880-13881.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篇6

什么是“三农问题”?一般而言,“三农问题”就是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具有一般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三农问题”,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旧中国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历史问题”。“三农问题”的普遍性在于,二元经济结构普遍存在,而且长时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然而,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质,它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而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因而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并不是只要与农有关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泛泛地使用“三农问题”这个用语,会迷失了问题的要害和本质。什么是眼下的“三农问题”及其性质?我认为,目前的“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产业、收入和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具体说,“农业问题”——农业不稳——实质是城乡产业生产方式的差距过大;“农民问题”——农民太穷——实质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过大;“农村问题”——农村太落后——实质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三农问题”表面上是“农字号”问题,实质是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凝固。

“三农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三农问题”的根治也非一日之功。“三农问题”盘根错节,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针对“三农问题”的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既是发展的重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解决农业问题,核心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解决农民问题,核心是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问题,核心是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还必须提出纲领性的发展战略。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解决“三农问题”,可以把分散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联接进来,可以做到纲举目张。

第一,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的重大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指导思想。党和政府并不是今天才面临和解决“三农问题”,然而,“三农问题”屡治无效,愈演愈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奉行“重工轻农、城乡分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累积性后果。在既定发展模式下,治理“三农问题”局限于农内言农,必然使“三农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城乡统筹发展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第二,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核心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工业为依托,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大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低劳动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商品率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农产品产量最大化,以满足温饱。在农产品供给总量短缺时,农产品数量扩张,就可以达到农民增收,供给目标和收入目标“一举两得”。长期以来,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务农,收入增长受到农业资源不足、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过多、农业经营规模过小的致命制约。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就业多元化,收入来源也多元化了,虽然农业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因此,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第四,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当统一起来。改革以来,虽然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都获得了发展,但是,由于“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战略没有根本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明显改善,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第五,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长期以来,围绕“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城乡歧视的制度安排。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保障。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够急功近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第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第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中央、地方分级负责,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就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12月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八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理解,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动“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

什么是“三农问题”?一般而言,“三农问题”就是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具有一般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三农问题”,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旧中国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历史问题”。“三农问题”的普遍性在于,二元经济结构普遍存在,而且长时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然而,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质,它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而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因而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并不是只要与农有关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泛泛地使用“三农问题”这个用语,会迷失了问题的要害和本质。什么是眼下的“三农问题”及其性质?我认为,目前的“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产业、收入和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具体说,“农业问题”——农业不稳——实质是城乡产业生产方式的差距过大;“农民问题”——农民太穷——实质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过大;“农村问题”——农村太落后——实质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三农问题”表面上是“农字号”问题,实质是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凝固。

“三农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三农问题”的根治也非一日之功。“三农问题”盘根错节,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针对“三农问题”的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既是发展的重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解决农业问题,核心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解决农民问题,核心是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问题,核心是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还必须提出纲领性的发展战略。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解决“三农问题”,可以把分散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联接进来,可以做到纲举目张。

第一,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的重大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指导思想。党和政府并不是今天才面临和解决“三农问题”,然而,“三农问题”屡治无效,愈演愈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奉行“重工轻农、城乡分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累积性后果。在既定发展模式下,治理“三农问题”局限于农内言农,必然使“三农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城乡统筹发展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第二,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核心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工业为依托,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大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低劳动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商品率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农产品产量最大化,以满足温饱。在农产品供给总量短缺时,农产品数量扩张,就可以达到农民增收,供给目标和收入目标“一举两得”。长期以来,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务农,收入增长受到农业资源不足、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过多、农业经营规模过小的致命制约。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就业多元化,收入来源也多元化了,虽然农业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因此,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第四,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当统一起来。改革以来,虽然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都获得了发展,但是,由于“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战略没有根本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明显改善,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篇7

关键词:毛泽东;农民经济合作思想;生产合作;集体劳动

中图分类号:f0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5-0092-02

和以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比,毛泽东的农民经济合作思想有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更有了原苏联社会主义集体化实践的支撑,尤其是苏联集体农庄的“良好”示范效应,对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的合作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从而使毛泽东的农民合作思想呈现出对以往社会主义农民经济合作思想全面继承的特质。全面继承必然在正确中夹杂着谬误,所以毛泽东的农民合作思想也呈现出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并存。

一、从主张农民进行供销、信用合作到主张全面合作

毛泽东同志重视农民合作的思想由来已久。在大革命时期,他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民供销、信用合作组织。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为了经济自卫,必须组织合作社,实行共同买货和消费。还需政府予以援助,使农民协会能组织信用(放款)合作社。”[1](p38)这说明毛泽东早期的农民合作思想中,十分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供销、信用合作。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使得西方的合作经济思想开始陆续被一些留学欧、美、日等国的知识分子译介到中国,作为求知救国的热血知识青年,毛泽东也受到西方农民合作思想的影响,不过当时毛泽东还没有把农民合作和未来的社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还是基于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基础上的考量。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根据地内大力发展各种合作社,其中有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但数量最多的是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其次是生产合作社。他把组织劳动互助社、耕田队、犁牛合作社作为解决劳动力问题的必要方法,而且,当时毛泽东已经放眼未来,指出“合作经济和国营经济配合起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将成为经济方面的巨大力量,将对私人经济逐渐占优势并取得领导地位。”[1](p134)这表明,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把农民合作作为未来社会经济的一种主导形式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更是明确提出:合作社是“目前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这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2](p932)毛泽东当时已经坚定了在未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开展全面的农民经济合作的信念。同时,毛泽东强调的“个体经济逐步地走向集体化”也包含着新中国成立后就着手通过合作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寓意。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毛泽东力推全国性的农民经济合作事业。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合作社联合总社、各级联社。与此同时,毛泽东还特别重视推动农业生产环节的互助合作,确立了逐步向集体化过渡的方针,明确了中国合作化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即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1956年迅速完成了对中国农业社会主义的改造。

检视毛泽东的全面合作思想,可以发现:毛泽东所主张的农民全面合作的观点是对马克思合作思想的一个创新和发展,是对列宁合作思想的简单继承。马克思历来轻视消费合作,只重视生产合作,这与马克思所设计的社会主义社会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没有市场,没有自由竞争,自然就不需要农民的买卖合作。从重视商业合作方面来看,又可以说和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农民合作思想有一定相似之处。不过,仔细鉴别对比发现,列宁的合作思想是沿着否定个体家庭生产、选择生产合作默认个体家庭生产、选择买卖商业合作的演进路线走过来的。由于受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理论和农民合作思想的影响,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以前,列宁对以家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小农经济一直是否定的。但稍后大量的事实使列宁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农村的余粮征集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以集体同质人工劳动为特征的农业公社、共耕社等组织并没有显示出高于个体农民的生产效率,于是,列宁果断地摒弃已不合适宜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符合实

际的新经济政策:肯定家庭个体生产,允许私人自由贸易。然而,新经济政策时期,在允许私人自由的背景下,列宁看到了商人资本运营中的巨大负面作用,于是就指出建立农民购销合作社,用农民的供销合作社贸易代替私人商业贸易。而毛泽东虽然自始至终都坚持全面合作的观点,但他和列宁的合作思想有着不同的演进路线。毛泽东则是开始受西方合作思想的影响,重视供销、信用合作,后来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思想的影响,逐渐重视生产合作,在新中国成立后,采取齐头并进的做法,而且在没有先进生产工具的情况下,也相信生产合作的高效率,不断提高合作的层次,通过生产合作迅速过渡到社会主义集体公社制度。后来的社会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二、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否定家庭个体生产、崇尚集体劳动规模经营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较多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和谐公社思想,主张建立农村公社集体劳动组织,实行公社内部的劳动协作和分工,实现大机器规模化生产。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始理论中,社会主义和农民的联合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统一关系,个体小家庭生产应该被废弃。这一思想对列宁、斯大林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斯大林实现了土地的集体农庄占有和农庄的联合劳动。毛泽东的农业生产合作化思想,无疑受此影响,再加上苏联当时“成功”的实例验证,更使毛泽东对农业集体化的良好预期坚信不移。因此,毛泽东在土地改革后就毫不动摇地领导中国农民走合作化道路,而且,在合作内容的选择上,重点放在了生产合作方面。毛泽东的农业集体化思想基于两个依据:一是认为集体化必然带来高效率。毛泽东起初也认为:在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前,只能采取农民个体劳动,保留农民的个体经济,但如上所述,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在毛泽东的思想里崇尚集体劳动,否定家庭个体劳动的观点逐渐占据上风。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是毛泽东乃至当时其他中共高层领导人都没能认识到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有着自身不同于工业生产的特点,集体耕作无法实施合理的绩效计量,无法实施有效的劳动监督,故而必然导致效率低下。但当时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如果也像列宁那样,坚持尊重农民、坚持实践第一的精神,也会克服盲目自负,或及时修正认识上的偏差。二是坚持走消灭农民土地私有制、共同劳动和按劳分配的农业社会主义道路。基于此,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始终都把重点放在了土地所有制的改变上面。认为“互助组的组员,他们的生产资料是完全私有的,但也带了共同劳动的性质,这就是社会主义的萌芽……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其在农民以土地入股后得以统一使用土地,合理使用工具,共同劳动,实行计工取酬,按劳分红,并有某些公共的财产这些条件来说,它就比常年互助组具有更多的社会主义因素。”[3](p151)正是基于建立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关系的考量,我国的合作化运动才沿着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在没有现代农业生产工具条件下快速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毛泽东看来,没有新的科学技术,只要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合作内容选择违背了当时农民的客观要求,导致了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民的强制

从合作的客观需求逻辑来看,农户为了抵制高利贷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资金困乏问题,需要信用借贷合作;为了实现购销流通等外部交易中的规模效益,改变交换中的分散、劣势地位,需要购买销售合作;为了满足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资金技术需要而进行加工合作;为了弥补生产要素的不完整而需要生产合作,等等。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了信用合作、供销合作,这些合作都是当时农民所需要的,但是,由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社会主义集体化,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都失去其合作的性质和必要,演变成准国家计划经济机构,而选择并着力发动的同质劳动生产合作则不是农民所普遍需要的。

农业生产需要的合作是不同要素之间的合作,而不是同质劳动的合作。农业种植生产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征决定了农业种植生产不宜采取大规模集体同质劳动。集体同质劳动只是简单协作,而简单协作“在许多人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时是优于独立劳动的,超过此范围,亦不过是“单个劳动者力量的机械总和。”[4](p7)考察世界农业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的集体同质劳动通常在

以下情势下发生:第一种是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依靠个体力量无法获取生活资料情况下而采取的同质集体劳动。这是一种原始的农业种植生产方式。第二种是赤贫者为了求得生存而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采取的共同劳动、按需分配行动。而农业种植生产合作需求一般是在两种情况下产生:一是在传统农业手工劳动条件下,在农业初级产品生产过程中,贫困小农由于简单的生产资料不完整或劳动力不充足而需要进行的互助合作。这种互助合作往往是临时的,不稳定的。二是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过程中,由于生产要素不完整而需要进行机器购买合作和生产合作。机器购买合作,其实质也是为了解决规模投资不足而进行的生产工具使用合作。而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合作化运动时期,虽然一些农户存在着生产资料不完备或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但是,这些困难一般发生在种收两个环节,即使需要合作,也只是临时性的互助合作,所以,就合作的客观需求而言,常年互助组都是农民不需要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农业初级社组织,虽然也承认土地的私有产权,土地入股分红,但因它仍然是同质劳动的简单集合,无法克服搭便车行为,所以,可以说,农业生产合作内容的选择也是不当的。正因为内容选择的不当,农民的反对,才出现了合作化运动过程中对农民的强制,即合作化运动中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是在强大政治压力下迫不得已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篇8

【关键词】农村专业合作社;问题;对策

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当前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农户小生产与变化莫测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村专业化合作社把分散经营农户的个体弱势转变为团体优势,大大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竞争能力,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重要载体。当前已进入了数量快速增长与质量稳步提升的新时期,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规范发展和能力提升。

一、农村专业化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发展规模小,农户参与率低,限制了带动作用。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农、小户、小村落的形式严重制约了合作社规模的扩大,提供的服务也仅限于购买生产资料、销售基础产品,真正上规模、有影响、市场竞争力强、能够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合作社不多,在市场竞争中不具备明显优势,吸引力、凝聚力不强,农民从中获得的收益也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户参与意愿不强,限制了合作社的带动作用。

2.合作社成员层次总体偏低,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由于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创业,学业有成的人不愿返乡,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主要依靠大户、能人,尽管这些人在合作社初创阶段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很少,尤其缺少熟悉市场经济规则,对市场变化趋势较为敏感,又有一定营销策划能力的人才,这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和层次的提升。人才匮乏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政府职能部门,这也制约了合作社的创新和长远发展。

3.内部制度不健全,运行管理不规范问题突出。不少合作社组织较为松散。内部管理制度和章程或不健全,或流于形式,缺乏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健全的领导决策机制,日常经营决策往往由少数人说了算。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积累制度和风险保障制度,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盈余分配等方面的不规范,降低了合作社社员的积极性,制约了合作社的良性发展。

4.品牌意识淡薄,标准化程度低,合作效率低下。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大多数未实施任何生产质量标准,也没有拥有使用农产品质量认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难有保证。没有自己能打得响的品牌,使合作社的生产方式仍然只能停留在生产链条的最底端,无法在市场中获得更多收益,直接导致合作效率的低下化。

5.金融服务滞后,融资能力、偿债能力较弱。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注册资本金较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筹集资金比较困难。一方面,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资金还仅限于试点阶段和有限的试点单位,政府财政扶持资金有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资金量少、面窄。目前得到国家和省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绝大多数是过去成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而新创办的合作社则没有这样的待遇。另一方面,银行贷款门槛较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虽具有法人资格,但其拥有的农产品、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财产等资产不能作为抵押物品,在金融机构认同度较低,因而多数金融机构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贷款难的问题不易解决。目前,合作社只能以自筹或民间借贷等方式融资,加大了融资成本,融资能力、偿债能力较弱,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6.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政府扶持体系有待完善。虽然《农业专业合作社法》早已实施,各级各部门也出台了一些配套政策,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法市场主体地位仍得不到基层一些部门的理解和认同。不同的优惠政策分散于不同的文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很难系统性地了解这些政策,有些优惠政策往往未能享受。在税收、土地使用、电力等方面,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完善,贯彻落实也不到位。在保险政策方面,很多保险公司尤其是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对发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合作社缺乏分担风险的渠道,影响了农民的投资热情和出资规模。

二、促进农村专业化合作社规范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1.树立典型,加大宣传,营造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对合作社知识缺乏了解是农户不愿加入合作社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农民虽然有合作需求和愿望,但由于对合作社缺乏必要的了解,往往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政府部门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而不应急于求成,一哄而上。一是在加强对各级相关部门主管官员的教育,让他们了解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二是搞好试点示范工作,树立典型。对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带领农民致富的先进典型要跟踪报道,引导农民加深对合作社的了解。三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宣传册等形式,加大对《合作社法》及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激发农民创立和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合作社是一个有利于农民的组织的思想。

2.注重培养、发现和支持热心合作社事业的农民职业经理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不仅要重视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培训,还要注重学习市场营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政府应为合作社提供免费的人力培训,提高现有合作社负责人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建立一个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机制,广泛吸纳技术人才、大中专毕业生、职业经理人充实合作社的技术、管理队伍。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合作社运行发展。一是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做到正常运行,规范运作,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建立紧密的利益联贯机制、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公平的分配和权益保障机制,特别是完善合作社的分配和监督机制,使入社农户共同享受合作利益,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带动力。同时,也能够避免出现只为套取国家优惠政策,而无实际合作行动的虚假合作社。二是出台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期规范化发展的措施。如从入社农民增收率、带动农户数量、交易额等方面制订具体的分级奖励办法,按发展质量来进行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等方式的奖励。

4.增强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实行标准化生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一是要加强品牌化建设,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注册自有商标品牌,进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产品质量认证,扩大合作社及其产品的社会影响。二是要加强市场供求信息的分析,合理布局产品上市时间,防止生产大起大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三是大力宣传普及标准化的相关知识。要让农民社员重视标准化、认识标准化、实践标准化,把标准化生产变成农民社员的自觉行动。四是稳步推进标准化生产。先从有实力、运作较为规范的合作社开始,予以财政、技术等扶持,然后以点带面地开始普及。五是强化标准化检测监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5.积极探索开展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壮大规模。要让合作社获得更多的市场话语权,可以积极探索开展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合作,由有意愿的合作社提出动议,坚持“自主自愿、自下而上”的原则,鼓励同类专业合作社之间以产业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组建合作总社,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组织成员统一购买农业投入品,降低采购成本,统一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开展生产、加工、冷藏、运输、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

6.加强金融扶持,做好信用合作试点工作,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各级财政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省级财政要设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项资金。二是出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信贷优惠政策。对已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根据其经营状况给予一定的信用额度;增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总量,简化贷款手续;探索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大宗农产品质押等担保方式;积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等级评定工作,对经规范化认定、符合贷款条件、生产经营正常、经营收入稳定、有还款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予以信贷支持。三是建立政府引导、财政扶持、保险机构参与的农业保险模式。通过减免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引导保险机构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

7.强化服务,加强部门协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涉及农业、林业、畜牧、渔业、税务、工商等多个部门和行业。各单位应在现有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围绕合作社的规范、监督、管理和发展,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共同搭建全社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服务平台。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服务环境。在领照办证、场地征用、融通资金、税务优惠等方面,应进一步梳理现有优惠政策,集中印发成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息支持。同时,进一步组织协调,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和各类扶持项目能够落实到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优质便捷、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

8.改造利用现有供销合作社,实现传统供销合作社和新兴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对接。供销合作社是农村重要的组织资源,拥有遍布农村的组织网络体系、庞大的物质资产以及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和精通合作管理的人才,这是普通农民和合作社所不具备的,经过改组改造,供销社完全有能力有效帮助农户进入市场,成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组织力量。在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应该提供大力支持,从而有助于实现传统的供销合作社和新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对接,能够优势互补,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张继.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1(3):77~78

[3]蒙柳,许承光.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实践及经验[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10):19~21

[4]崔宝玉.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和资本控制[J].改革.2010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篇9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空心村;引进人才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上是一种弱者的联合组织,它将分散的生产同类农产品的农户联合起来,在降低交易成本,获得规模效益,规避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强农户市场力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织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合作社中普遍存在着诸如:融资困难,发展资金不足;社员素质较低;农村空心化等制约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本文在综述我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发展绩效的同时,对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绩效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实现快速上升态势。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截至2008年6月底全国依法新登记并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8072家入社成员,771850人(户)成员出资总额,成员出资额达430.13亿元。而另据国家农业部报告,预计2011年初全国合作社数量将超过35万家,较2009年底增长超过40%,大体平均每月新增1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约2800万左右,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林业、植保、技术信息、手工编织、农家乐等农村各个产业,业务活动内容涉及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土肥植保、加工、储藏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近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作用明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市场失灵问题

传统的农产品市场是个完全竞争市场,主要特征为市场中存在许许多多的相互竞争的买者和卖者,按理说这种情形下容易出现市场出清情况,但是事实上由于经济规模、空间尺度、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买卖双方往往是相互分离的,在农业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买方垄断或买方支配力问题,由于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和易腐烂性特点,农民急于出售农产品,买方便处于讨价还价的优势地位。同时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有效信息往往显得十分重要,这些有效信息大部分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特点是供应通常是不足的。另外,农户在搜寻信息、讨价还价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交易成本,而作为个体农户显然无法承担这些难于避免的成本,有效的生产和有效的交易依赖于有效的信息。然而,无论是搜寻信息、讨价还价还是履行合约,都不可能是免费的,所有的这些交易成本都反映了市场无法达到理想情形的重要原因,单个农户是无法承担这些难以避免的成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把农户联结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市场竞争,改变了原来的市场类型,提升农户的市场地位,而且在信息有效获得方面表现出特有的优势。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现了规模经济

目前,我国专业合作社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供销社的龙头企业加工企业为核心,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方式将主导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融为一体,实行产业化开发形成利益联系比较紧密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以营销为核心的专业合作社,主要是围绕主导产业主导产品,以产销为主要合作环节,合作社收购、分购联销,二次结算等方式,把分散的农产品集中收购起来销售出去;三是农资服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合理的价格,保证质量为前提,把入社的农户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固定下来,实现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上无论哪种模式都改变了农户分散经营的缺陷,改变了原来农产品市场所呈现的一种人数少但是购买量相对较大的买者与人数多但生产规模较小的相互对立的交易格局,提高了农户竞争力和谈判地位,实现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融资困难,发展资金缺乏制约合作社运营效率

合作社融资困难问题,已经成为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合作社之所以出现融资困难,在于农业本身的劣质性,合作社融资形成农业资本,但是农业资本不仅具有使用期长、季节性明显等特点,而且在使用中也存在着很大风险,而作为融资主要对象银行,其作为经济主体,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特别是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以来,更加注重收益与风险的控制,而理论上招商引资虽然可以成为合作社资金来源渠道之一,但是实践证明很多企业往往考虑到成本-收益问题,而不愿向合作社融资。一般来说,新社员加入合作社需缴纳一定的入社费用,成为合作社资金来源渠道之一,但是由于这部分资金较少,对合作社资金缺乏状况影响甚小,同时国家财政对合作社的支持力度有限,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合作社资金短缺的状况,由于缺乏资金,导致合作社在市场开拓、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阻碍了农户依靠合作社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进程。

(二)合作社社员素质较低,无法适应合作社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合作社作为一个以社员利益最大化的合作经济组织,也要像企业一样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各国经济竞争越发激烈,农产品市场也面临着来自国外的激烈竞争,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利益的联合体参与市场竞争。而决定其竞争力强弱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合作社社员的素质高低,可以说合作社社员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市场开拓能力、合作社的运营效率及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对合作社进行有效的管理运营,需要一批懂技术,懂经营的管理人员,但是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末,在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构成中,文盲占9.5%,小学占41.1%,初中占45.1,而高中和大专及以上部分则分别只占4.1%和0.2%。

(三)“空心村”问题限制了合作社规模水平,影响合作社规模经济效益

“空心村”通常指村内居住人口稀少,土地及房屋使用率低下的村庄。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空心村”整治运动。但效果有限,空心村问题没有得到比较好的解决。“空心村”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对外迁移,实际上往往表现为青壮年劳动力的对外输出,而留在农村的人口则以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口为主,这种人口构成影响了合作社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合作社是中小生产者和消费者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自愿组织起来,以较大的规模进入市场的手段。而空心村现象则会产生如下问题,人口的对外迁移往往导致合作社参与率较低,导致一些地方合作社规模长期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运作,影响了规模经济形成。此外是人才的外流,合作社的发展需要一批充满活力,具有经营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型人才,由于人才外流给各地合作社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农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

1、财政扶持。针对当前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现象,国家应该在财政方面对农民合作社给予较多关注。一方面,要扩大财政支农力度,对发展较好组织较为完善、发展潜力较大的合作社给予较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完善,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财政支持力度更应加强;另一方面,应该加大政府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2、金融支持。针对目前合作社融资困难问题,国家应该在金融信贷政策方面对合作社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给予较多倾斜。一方面,为发展较好的合作社或较好的合作社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建立合作社资信档案,降低金融风险。

3、价格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及农业生产资料应该由市场供求关系自动调节,但是在相当长时间内则需要国家的经济干预。一是制定农产品支持价格,降低农业中面临的市场价格风险;二是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价格规范,防止一切市场哄抬物价行为;三是对生产农业生产资料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以降低生产资料价格。

(二)引进人才与提高农户素质并行

1、引进人才。合作社发展需要一批懂经营,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人才做支撑,面临农民合作社社员素质较低的状况,人才引进工作尤其重要,但是目前出现的情况是人才往城市移动向城市集中,而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活环境较差、发展机会较少往往留不住人才,因此,国家应该加快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到农村创业。这样,一是可以解决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二是可以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率。

2、提高农户素质。提高农户素质对于提高农民合作社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应该加强培训,特别是应该加强对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力度,增强其管理水平和市场观念。同时也应该加强对社员的培训,提高社员对合作社的认识水平和农业技术水平。其次,应该积极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农村教育当中经常提到的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则提得较少,但是农户需要的往往是实用的农业技术知识。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则可以满足农户对农业技术知识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农村教育中应该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步伐,通过对农户的经常性培训,将众多农业科研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三)发展合作社联社,提高合作社规模水平

面临部分地区农村空心化所导致的合作社规模较小,规模效应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的状况,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发展合作社联合,通过跨村、跨乡的合作社兼并运动,对于增强合作社市场力量,发挥规模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发展合作社联社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合作社联社,必须建立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之上,切不可不顾农户意愿,强行合并;二是合作社扩大规模有益于提高合作社市场力量,发挥规模效应,但并不是说合作社规模越大越好,规模过大也会产生规模不经济问题,因此合作社规模应该控制在一定水平上;三是发展合作社联社,应该是农户自身的意愿,政府除了进行必要的引导外,不能对其过多干预。

参考文献:

1、徐露,左停.农民专业合作社失灵的现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7).

2、方明,刘军.新农村建设政策理论文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徐更生,刘宗超.我们的治农方略:化解三农问题的另类方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篇10

关键词:农民合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分析

1产权和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德姆塞茨在《关于产权的理论》中对产权的定义是:“所谓产权,意指使自己或他人收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是社会的工具,其意义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人与他人做交易时,产权有助于他形成那些他可以合理持有的预期。”诺思的定义是:“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排他性权利。”菲吕博顿和配杰威齐在《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中指出:“产权不是关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一些被认可的行为性关系,社会中盛行的产权制度可以描述为界定每个在稀缺资源利用方面的地位的一组经济和社会关系。”

市场交易实质是产权交易,其前提是交易主体必须对所交易的物品拥有明确的产权,在此基础上,交易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产权。在国家出现前,它依赖于交易双方的谈判力,而且对这种产权的保护要耗费相当高的保护成本。随着国家的出现,国家就会提供一种基础的制度安排,在法律上清楚地界定资产的所有权,并提供保护,以收取资产所有者部分税收作为回报。由此可见,所谓产权制度,指的是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2建国以后农民合作运动的回顾与产权制度分析

2.1对互助组阶段(1951年底-1953年底)的产权制度分析

互助组产权制度实际上就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个体私有产权,是1953年之前农民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松散的劳动互助合作组织,其继承和沿袭了土地改革的直接成果,即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同时建立起来的个体农民对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互助组主要是以一定范围和规模农民自发的联合劳动,取代了完全分散的个体劳动,它并没有改变土地改革后所形成的农民对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个体农民既是财产的所有权主体,又是直接经营者,并享受由此所带来的收益权。

2.2对初级社阶段(1953年底-1955年上半年)的产权制度分析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决议指出,初级社中,主要生产资料仍归农民私人所有,只由初级社集体共同使用,折股分红。农户以土地入股,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所有权仍归农户,经营权归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评工记分,统一核算分配,入股土地参与分红。初级社的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土地改革以来农民的私人所有权制度。入社后的农民仍然是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产权主体,因此,农民可以按入社后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而享有不同的报酬收益,农民在生产资料上的所有权也由此在经济上得到实现。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初级社受到政府的大力倡导,但不受政府的直接控制。”

2.3对高级社阶段(1955年下半年-1956年底)的产权制度分析

高级社是在小型的初级社基础上,按照自愿和互利原则,号召农民进一步联合起来,组织的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相比初级社在产权关系上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土地,耕畜和大、中型农具等生产资料,全部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取消初级社时期的土地报酬,以及耕畜、农具的租金,并在分配上实行“按劳计酬,多劳多得”的制度。

农民在失去土地报酬的同时,也由此失去了对土地的经营决策权,农民对合作社行为的监督与约束也由此受到削弱。

2.4对人民公社阶段(1958-1978)的产权制度分析

“一大二公”是对其特点的一般概括。所谓“大”即生产规模大,土地面积大,人口多,据1958年9月底的统计,全国已建成的公社中,5000~10000户的社占29.4%,10000户以上的占10.2%。一个县为一个公社的,和成立了全县人民公社联社的,已有94个。所谓“公”即其公有化程度高。大公社时期的人民公社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种土地等资产公有化程度更高、组织规模无限增大的产权组织形式。在这种产权组织形式内,以土地为中心的一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均属于比原来高级社组织规模更大的公社一级组织。随后对人民公社的调整也没有改变公社组织产权制度所具有的公共产权的性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产权制度结构,从现象上看似乎是明确规定了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各自的对生产资料所具有的权利范围,但实际上它却是一种使产权关系更加模糊和混乱的制度安排,几乎否定了任何确定性的产权主体。

3我国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与产权制度分析

3.1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概述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重塑了农村微观经济主体,使农民重新获得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生产经营的自主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和深化,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就逐渐凸显,由于市场中市场中介组织的缺位,小规模的、分散经营的农户生产对于日益深化的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就日益反映出来,把农民置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为了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维护农民的利益,改变农民的不利地位,新型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据“农业部课题组”的资料,目前我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农村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4万个,其中规模较大、管理较好、活动能力比较规范的,共95330个,会员1150多万人。

3.2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已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在该阶段,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必须深入到内部制度安排层面,尤其是合作社的产权制度,从而提高合作社的运行效率。

3.2.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

《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这些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体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法人,享有其财产权。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可以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有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说明《合作社法》实施后国家将承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理法人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权享有国家和地方各种形式的政策支持。同时明确规定了法人地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如何解决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事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的同时要受国家相应产权制度的约束,这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社员的权利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3.2.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产权分析

《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各享有一票的基本表决权。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这样的规定既保证了合作社平等合作的性质,也为合作社的资金来源开放了更多的门户。

《合作社法》规定,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产权管理的原则为“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社员对产权管理应遵循对内以服务为宗旨,对外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原则。

《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分配盈余时要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

《合作社法》规定,农民至少应当占合作社成员总数的80%,成员总数在20人以下的,可以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总数超过20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5%。在对合作社成员进行盈余分配时,与合作社进行交易的农民可得到按惠顾额返还的盈余,相应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的利益分配则可按资本报酬来进行。

新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公积金已不属于公共产权,其已被量化到成员个人的账户中,为各自的私有产权,社员在退社或成员资格中止前,记载在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也应被退还。对公共积累中公积金的安排体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制度中的产权明晰原则,公积金均被记载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各自的账户中,这样可减少合作社在进行盈余分配时因决定积累与分配的比例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从而使合作社的运转更有效率。

3.3对《合作社法》的建议

《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法律保障,但该法在一些方面的规定也含混不清,比如对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作价折股投资入社,《合作社法》未作明确规定。按《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近年来各地已涌现出不少土地入社的实例,如龙头企业或农村能人、专业大户为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成片土地进行转租承包,农民则把土地作价折股投资入社,交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进行合作经营;或者是合作社的经营项目涉及成片土地综合开发,或者是乡村观光旅游业的开发等。《合作社法》对此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就不能从制度设计上保证承包土地的安全。因此《合作社法》应允许农民把土地作价折股投资入社,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社应获得土地原发包方(村民委员会)的书面认可,并将此作为合作社设立时用土地投资入股须提供的证明文件,交登记机关备案。同时对入社的土地进行限制约束:一是合作社不得用入社的土地搞债务性抵押、融资;二是严格限制把土地用于非农业经营项目需要的开发,严禁用入社土地搞商品房地产开发经营;三是不得毁坏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必须严之又严。同时,合作社发生经营风险时,不能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允许农民用其他资产把土地置换出来,不能把入社农民变成失地农民,应从制度设计上保证承包土地的安全。

《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合作社法》所体现的产权制度,为目前国内现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起了指导示范作用,将减少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微观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加有效地运行发展。但是,《合作社法》也存在不足之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