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少先队改革方案基本原则十篇少先队改革方案基本原则十篇

少先队改革方案基本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7:30

少先队改革方案基本原则篇1

关键词:警务改革;柏林模式;福建模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D63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53(2012)06000105

2012年6月下旬至7上旬,福建警务考察团一行6人在省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厅长牛纪刚的带领下,赴德国、奥地利开展警务考察,通过听课、座谈、现场观摩等形式,先后考察了德国联邦刑警总局、柏林市警察局第六分局第五派出所等警务单位,重点了解德国警察组织机构和职能、警务运行模式以及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等情况,实地感受德国警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济、高效、实用的管理模式。作为考察团成员,笔者对柏林市警察局推行的警务改革印象深刻,从而引发对“柏林模式”与“福建模式”警务的比较思考。

一、德国“柏林模式”警务改革情况

(一)柏林警察机构概况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警察事务属于州的事务,实行类似我国“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警察体制。全国现有244万名警察,占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三十,其中联邦警察34万名、州警察21万名,分别由联邦内政部和各州内政部管理,互相配合协作,但两者之间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德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全市设一级警察机关1个(即柏林市警察局,内部设若干直属业务处)和二级警察机关9个(分别是6个属地警察分局、州刑警局、中心任务分局和警务服务中心),共有16万名警察和3000名左右的警察雇员。每个属地警察分局下设6个派出所、打击犯罪处、中心任务处等机构,分局机关内部还设置警情、装备技术、人事、公共关系和警务保障等若干个业务处室。

(二)“柏林模式”(Bmo)警务改革的由来

1990年东德、西德统一后,德国刑事犯罪数量不断增长,新型犯罪层出不穷,大型安保任务增多,其中德国的新首都柏林尤为突出。1996年,柏林市警察局成立专门工作组研究新型工作机制,研究建立多功能警察队伍,实现一警多能。1997年,工作组推出《关于加强治安警打击刑事犯罪功能的方案》,即“柏林模式”的前身,要求通过改革,使治安警全能化,既要出警处警,又须勘查办案,同时解放刑警警力,使刑警专业化,凭借专业化多破大案、要案。从1998年2月起,“柏林模式”开始在柏林市警察局第五分局的6个派出所试点运行,并在试点运行中不断进行修正后向其他分局推广,于2005年底历经9年时间在柏林全市基本完成了警务改革。

(三)“柏林模式”下的派出所架构

以考察团实地考察的柏林市警察局第六分局第五派出所为例,该派出所从2004年起实行警务改革,现有警力213名(含文职人员6名),其中男性156人、女性54人,平均年龄47岁。派出所辖区面积4065平方公里,人口1047万人,年接警量185万起、出警量134万起,年交通事故4560起。派出所下设内部指挥机构、4个警务队和1个便衣队。内部指挥机构由所长、副所长、勤务指挥办公室、警务科、行政服务科和犯罪预防科组成。警务队每个队对应一个固定的警区,负责警区内的全部事务,如社区警务、案件办理、交通管理等,每个警务队约有40名队员,配备1名警长和2名副警长。便衣队主要负责秘密跟踪、侦查、便衣打击现行犯罪和抓捕管区内的犯罪嫌疑人等。

(四)“柏林模式”警务改革的优点

1.初步实现了全能民警的目标。派出所治安警员由过去以防范为主向防范和办案兼顾过渡,中小刑事案件由派出所直接办理,普通警员不仅要会巡逻、会处警、会简易勘查,还要会办案、会讯问、会配合检法部门熟悉各种程序,初步实现了欧洲警务长期以来追求的全能民警的目标。2.有效提升了专业化水平。由于派出所承担大量的中小刑事案件破案任务,柏林市警察局将分局大量刑警调入州刑警局,充实了专业部门力量,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并依靠专业化提高了破案率。2011年,德国警方的破案率达到547%。3.提高办案效率的同时方便了群众。实行“柏林模式”后,一个案件由110接警后通过电脑分配给民警,并基本上是由派出所的同一个作战单元从头到尾完成,减少了众多的中间移交环节,提高了办案效率。同时,由于没有中间移交环节,推诿扯皮现象大幅减少,更加方便了群众。4.派出所与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通过改革,将管区划入警务队,使每个警务队对管区的管理工作更加深入、细致,让群众知晓不是一个片警而是整个警队才能管好管区。

二、“福建模式”综合警务改革创新情况

(一)“福建模式”警务改革创新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公家人”成为“市场人”,“常住人口”成为“流动人口”,公安机关传统的依靠力量和工作优势逐渐削弱,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已经难以有效应对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福州市公安局成为福建警方尝试警务改革的“第一人”。2003年10月,因警力不足、警种分工过细、办事环节过多等各种现实问题,时任福州市公安局局长的牛纪刚同志经过深入调研、认真思考,锐意改革、扫除积弊,率先在福州市公安局试点“三警合一”警务体制改革,整合交警、巡警和派出所民警的机构、职能,将交警、巡警下放到派出所与治安警力“三警合一”,并将“122”事故报警并入“110”报警台,实现了交通、治安一体化管理。2007年11月,三明市公安局在吸收借鉴福州“三警合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将市局交警支队办理市区交通事故的职能和人员下划到梅列、三元两个分局交巡警大队,将两区交巡警大队部分路面交通管理和治安巡逻的职能和人员下划给市区派出所,并配套精简分局机关警力到派出所,首次实现派出所警力达到分局总警力的50%以上。派出所内部下设1室3队(综合室、社区警务中队、交巡勤务中队、案件办理中队)。2011年6月,永安市公安局在“三警合一到所”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实施运作“三警合一到人”的综合警务改革,取得了更加明显的改革效果,为各地实施综合改革带来了新的启发。与此同时,龙岩、漳州龙海等地也开始尝试不同模式的警务改革,综合警务改革在福建呈现“星火燎原”的态势。201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后,社会管理创新浪潮席卷全国公安机关。福建省公安厅党委经过认真研究,综合各地改革的经验得失,决定在全省公安机关推行综合警务改革创新的“福建模式”,通过整合优化基层公安机关职能,科学配置警力资源,合理调整警务运行,建立起责任明晰、运转顺畅、集约高效的新型警务模式,有效提升对动态复杂社会治安的管控能力,进一步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服务保障“三个更加”福建建设。2012年2月,时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在福建考察时要求福建公安工作要“瞄准国内外一流标准,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并充分肯定了福建综合警务改革创新工作“方向正确、潜力很大”。

(二)“福建模式”警务改革创新思路

“福建模式”综合警务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是:“做精机关、做专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目标要求是构建“扁平指挥、属地管辖、网格巡逻、责任到人”的基层综合警务机制,实现勤务工作全时覆盖和快速反应;核心要义是“网格布警、综合用警”。网格布警就是以属地划责,开展巡逻巡查巡访工作,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现行抓获率;综合用警就是以派出所为落点,整合优化基层公安机关路面执法执勤职能和警力,打破警种界限,实施综合执法,实行勤务管理精细化、警务效能最大化;总的要求就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实力,进一步拓展基层一线民警职业发展空间。综合警务改革后,派出所民警既管巡查、办案,又管社区、交通,还要值班备勤等,实现人人任务均等化、人人成为全能警。

(三)“福建模式”警务改革创新架构

“福建模式”综合警务机制涉及派出所和刑侦大队两大块。派出所机构改革方面,全省各城市、县城公安派出所下设1个综合室和若干警务队。综合室负责值班、情报法制、窗口服务、内务管理等,警务队按地域合理划分责任,下设若干个警组,以两人为一组联勤搭档,警务队以警组为基本单元,轮流开展巡逻巡查巡访工作,负责接处警、维护治安交通秩序、查办治安案件和派出所承办的刑事案件、调处矛盾纠纷、管理行业场所、实有人口等综合业务执法职能,每个警务队所负责的警务区,又细分为若干责任区,责任区与各个警组相对应。刑侦机构改革方面,按照“以专业对职业、以团队对团伙、以系统化对系列化”和做专警种、做精业务的思路,全面推进侦查专业化建设,县局刑侦大队按照案件类别设置侦查专业中队,以2人为1组、以3组为1队,各队轮值备勤,及时受理现行案件,用专门的队伍、专门的手段和规范的工作机制,对付专门犯罪。

三、“柏林模式”与“福建模式”的比较探究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德国“柏林模式”与福建省推行的综合警务改革创新“福建模式”十分相似,但也有不同地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同三不同”。

(一)改革方向相同,但改革动因完全不同

1.从改革方向看,两种模式实施警务改革的目的都是使派出所这一最基层的警察队伍成为“一警多能”的多功能队伍,以便为专业的刑事警察留足工作时间,集中精力破大案、要案,逐步构建基层综合执法与上级专业警种优势互补的现代警务体制。

2.从改革动因看,“柏林模式”改革是由于1990年东西柏林合并以及德国首都从波恩迁入柏林后,柏林市因为东西德的思想意识形态不同以及贫富差距等原因引发的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加上发案率不断增长,首都大型保卫活动和警卫任务大幅增多,让整个柏林市的警察疲于应付,最终“倒逼”柏林警方推行警务改革,重新确定工作重心,改革警务机构,优化工作流程,合理配置警力并灵活运用。与被动型的“柏林模式”改革不同,福建省公安厅推行综合警务完全是主动型的改革,改革的步伐始终走在治安变化的前面。2009年,福建省公安厅总结吸收了2003年福州、2007年三明两地实施“三警合一”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经验,正式提出了警务改革的方向,即“深入推进现代警务机制建设,整合警务资源,改造警务流程,创新警务模式,提高警务效能”,并将全面推开全省“三警合一”改革列入2010年全省公安工作20个重点项目之一,先后组织调研组赴大庆、福州、三明等地开展调研,研究改革思路。201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后,福建省公安厅加快推行警务改革步伐,着手构建与国际接轨、符合实际、满足群众新期盼的现代警务机制,并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于2012年2月25日以省“两办”名义下发《关于综合警务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闽委办〔2012〕18号),把全省公安机关综合警务改革创新工作提升为省委省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项目。3月27日,福建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综合警务改革创新现场会,正式拉开综合警务改革创新“福建模式”的序幕,期间经过持续不断的明确、细化、调整和完善,全省10个地市区的城市、县城派出所和分局、县局刑侦大队于2012年6月底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并正式运行。

(二)机构调整相同,但职责分工有所不同

两种警务模式的机构调整均涉及到派出所和刑侦部门两大块。在派出所机构设置方面,两种模式的派出所都下设了综合部门(“柏林模式”为指挥层)和若干个职能完全相同的警务队;在刑侦机构设置方面,都以做大做强分局一级的刑侦部门为目的,下设1个综合室(“柏林模式”为指挥部)和若干个按照案件类别设置的侦查专业队。但在职责分工方面,两种模式有所不同。与“福建模式”中派出所的综合室仅有内勤和法制员相比,“柏林模式”派出所的指挥层职能明显更多,且专门由副所长负责(德国从市局到派出所的领导一般都是1正1副配置),其中“行政服务科”多数为文职人员,等同于我们的行政内勤和户籍内勤,“宣传与犯罪预防科”承担包括交通安全预防在内的各类违法犯罪预防,如到老人院教老人安全取钱和防尾随,到学校教学生预防暴力等,而这一职能在“福建模式”中一般由警务队民警承担。在值班接处警方面,柏林派出所每天有一个警务队专职负责“110”巡逻接出警,由值班长负责安排该警务队当天的“110”勤务,并帮助巡逻处警人员完成准备及善后事宜,其他勤务由警务队领导自行安排。此外,“柏林模式”还设置了1个便衣队,也称为打击犯罪中队,是为了治理派出所管区内的高发犯罪、打击流氓犯罪团伙、贩毒等组建的,必要时可统一抽调预防大案要案,而“福建模式”则不允许派出所有办案队存在。在案件办理上,德国没有刑事、治安案件之分,立案标准完全取决于违法行为(并不是根据案值决定),但“柏林模式”要求派出所民警办理案件必须办到移交检察院为止,且办理的案件类型由各地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而福建省明确要求派出所负责办理案情简单、无需专业侦查手段、无需跨区侦查的五类刑事案件和伤害案件,除伤害案件一办到底外,其他案件原则上办至刑拘后移交侦查部门。

(三)勤务模式相同,但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同

1.从勤务运作情况看,两种模式都将派出所辖区划分为若干个警务区,每个警务区对应一个警务队或警组,警务区内各种事务如治安、秩序、打击、防范等全部由警务队或警组承担,一包到底。

2.从精细化管理看,“福建模式”精细化管理程度要远远高于“柏林模式”,派出所所长按照“快”(快速反应)、“全”(全时覆盖)、“实”(基础扎实)的目标和“警力跟着警情走”、“全天候覆盖、分时段勤务”的要求,每日根据辖区警情制作治安交通警情态势图,并以警情为主导,以警组为基本勤务单元,以小时为基本时间单元灵活叠加,编排制作每日勤务安排表,统筹安排全所巡逻巡查巡访工作,勤务安排做到定人、定位、定时、定责和错时组合、弹性编排。而“柏林模式”的派出所里,每天安排一个警务队专职负责“110”巡逻接出警,由值班长负责安排该警务队当天的“110”勤务,其他勤务由警务队领导自行安排,只要保证有足够的巡逻车在辖区工作就可以,辖区其他勤务如大型活动安全保卫等由当天未值班的其他警务队承担,保证当天值守“110”勤务的警务队心无旁骛地完成处警任务。

四、考察比较思考

本次考察虽然不能纵深领略欧洲先进警务的全部精华,但德国警方先进的警务理念、成熟的警务体制、理性的警务模式、务实的警务规范和高效的勤务策略已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不少优秀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综合用警、一警多能是现代警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警务资源整合化、警务运作高效化、警员素质实战化是现代警务的特征和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治安形势日趋复杂、警务活动成倍增加,警力投入需求增大,福建省警察与人口的比例为1∶855(约117‰),三明市为1∶861(约116‰),而德国比例为1∶335(约3‰)警力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在短期内警力无法得到大幅增加的现实情况下,我们更加迫切需要开展综合警务改革,通过内部挖潜,整合警务资源,坚持综合用警、一警多能,以实现警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综合”与“专业”不矛盾,“综合”是对基层的要求,“专业”则是对上级部门而言。越是基层,越要求综合,越是上级部门,越要求专业。在基层,对群众而言,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只需要能够快速解决问题的警察,并不在意警察的警种,而且绝大多数群众遇到的问题本身并不复杂,通过综合用警完全可以解决。德国警方实行“柏林模式”后,原分局刑侦支队解散,近一半的刑警被调往州刑警局加强专业化力量,在综合的同时实现了专业,提升了刑侦打击破案能力,使更多的犯罪被揭露和证实,并受到法律惩处,从而减少了社会危害。福建省全面推进派出所综合用警、刑侦部门专业化建设,也是从块和条两方面提高警务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的能力。通过派出所的警务综合化和管理精细化,提高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快速反应和主动式警务水平,维护治安,控制犯罪;通过做专警种,以更加专业化的警队打击犯罪,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促进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综合用警、一警多能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治安变化的警务方向,也是现代警务区别于传统警务的重要特征。

(二)淡化警种、强化培训是提升警察素质的途径和要求

在德国,警察只有治安警和刑警之分,警校学员在基础学习阶段的课程基本一致,刑警学员要学治安警的理论业务,治安警也要涉猎刑事侦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种“博”字当头的教学方法为“一警多能”的警务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我国按照“一事一设”的原则划分警种,强调上下对应和专业分工,每个警种只负责管理自身警种管辖范围的事情,造成警种之间忙闲不均、推诿扯皮。实施综合警务改革要求民警成为多功能警察,就必须淡化警种界限,改良现有警察教育训练模式。特别是在学员警察教育阶段,要学习借鉴德国的做法,学校不宜把专业划分过细,限得太死,否则将对学员以后在工作岗位中的适应性和机动性不利。对在职警察开展训练时,德国警方注重教职员工与实践部门互动,教学内容主动服从于实战需要,服务于一线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同实践脱节、教育同需求脱节的现象。此外,德国警方已逐渐开始减少招考初级警员的数量,更多地直接向大学本科生招考警司,从零开始对其进行教育培训,整体办案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警察招录培养模式改革正与德国的警察教育培养模式相吻合,即从现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人员中招警,再经过两年警察学院的专业培训,然后分配到一线工作岗位,这一模式能够尽快适应“一警多能”的警务实战要求。提高基层警务效率,应不断完善这一招录培养模式,加强学员入警后综合警务职业培训,使民警更加适应“一警多能”素质要求。除此之外,对现有在职警察的教育训练要借鉴德国教育训练模式,减少理论性、基础性教育,多开展实战性、应用性训练,使各种不同等级的民警通过定期训练得到提高,更加适应综合警务需求,胜任工作岗位的素质要求,提高警务实战效率。

少先队改革方案基本原则篇2

关键词:资预结合改革;问题;对策

一、引言

资预结合是指武警部队预算单位为保障事业任务完成,根据存量资产状况和财力可能,合理配置单位资产,统筹安排经费预算的管理办法。即各单位在编制经费预算时应根据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在编制资产预算时应根据经费可能,优化经费投向投量。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单位的年度经费预算,以增加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发挥预算在优化军事资源配置和加强武警部队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完善武警部队预算管理制度。武警部队资产是国家国有资产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和维系部队战斗力重要物质基础,因此资预结合的实施势在必行。推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可以推动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的效益。

资产管理改革是当前武警部队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目标的一项重大使命,是武警部队基本财经制度的创新,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在总部的统一部署下,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项资产管理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因此,如何把握改革目标任务、明晰改革总体思路,解决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对于推进下一步的武警部队资产管理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武警资预结合改革现状

从08年起,武警部队开展了资产与预算相结合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形成了“资产编制标准化,资产管理动态化,资产处置规范化,统筹资产购置计划与经费预算安排”的运行模式,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总部、总队、所属支队三个层次资产配置标准,对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细化,使分管人员和广大官兵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便于操作执行;坚持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区分层次,由点及面的原则,总队党委根据资产购置需求,强化资产处置,调剂利用闲置资产,将这些经费与机动财力捆在一起,搞好集中统筹,利用闲置资产增加收入,使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财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保障效能,时刻体现出资预结合改革带来的变化。

资预结合改革,是武警部队最重要的资产管理改革任务,也是加强武警部队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保障力的一个新举措。如今,实行资预结合改革已经4年多了,武警各级预算单位创立了资预结合的运行模式:建立资产标准,为预算编制提供基本依据;摸清资产底数,确定纳入预算安排的经费、资产范围与数量(金额);强化资产处置监管,将资产处置计划纳入预算安排;科学编制年度综合预算,优化军事资源配置。初步形成经费、资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实行经费、资产一体化管理,形成了抓组织、严制度、强管理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的军事经济效益。

创新资产管理改革方法,按照总部颁发的《武警部队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办法(试行)》规定,在财务部的直接指导下,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建立各级、各类资产标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科学统筹、精心组织实施,狠抓工作落实,在创新资产管理改革的方法手段方面做得有声有色。

三、资预结合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尽管武警资预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武警部队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改革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单位对改革的认识还不到位,资预结合的内在机制不够完善,改革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单位对资预结合工作的宣传、动员工作做的不够扎实,对改革的目的意义认识还不到位,财务部门与事业部门的关系不够协调,改革的意识不强,工作不够细致;有的单位核实资产存量不彻底,资产统计与计价核算工作不到位,资预结合改革的整体效果不够理想。

二是资产标准不科学。由于许多资产,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设备器材、库存物资、办公用品等缺乏具体明确的编配标准,资产种类多,又分属于不同主管部门管理,有的还存在着交叉使用与管理,因此,在职责分工和分类制定资产标准等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科学性、规范性的缺乏成为推动资预结合改革的一大掣肘。加之目前武警部队资产编配标准制定缺乏统一的制度规定,各级预算单位在资产标准制定方面各自为政,造成管理混乱、资源浪费,这也成为制约资预结合改革顺利进行的瓶颈。

三是在产处置不规范。按照总部下发的资预结合改革《办法》,在编制年度预算前必须规范资产处置,将资产处置计划纳入预算安排。但由于目前总部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武警部队资产处置与评估管理规定,资产处置的程序也不是很明确。因此,很多预算单位、尤其是基层部队不清楚、怕承担责任,要么该处置的资产长期不处置,要么随意处置,造成部队存量资产虚增或流失。

四是管理手段不先进。虽然总部下发了“武警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其中包含有资预结合的某些系统功能,但其系统设计并十分科学、合理,技术上难以达到真正资预结合的目的,配套功能缺失,相关数据不能相互提取与共享,与预算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的功能还不能无缝对接,财务部门与事业部门的资产管理数据不能相互连接,难以适应资预结合改革工作需要。

四、武警部队资预结合改革问题对策

推行武警部队资预结合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武警部队资产管理与经费管理,实现资产标准与事业任务、资产核算与使用管理、资产处置与有效利用、资产购置与预算安排等的有机结合,解决部队单位资产应该配多少、实际有多少、能调剂利用多少、应该新购多少等现实问题,真正做到钱物管理并重,提高武警部队经费、资产的综合保障效益。因此,解决武警部队资预结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宏观上可归纳为“三化一统筹”,即围绕最大限度地发挥存量资产使用效益这个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资产编配标准化、资产管理动态化、资产处置规范化,做到统筹资产购置与经费预算安排。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统一认识,明确目标。资预结合是武警部队一项重大财经制度改革,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的重要举措之一。为进一步推进资预结合改革,我们要充分利用既有的改革成果宣传资预结合《办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三化一统筹”的改革目标,将广大官兵、尤其是财务部门和事业部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总部的战略决策上来。总部和各个单位应充分利用报纸、板报、网络等宣传手段,加大对资预结合《办法》的宣传力度,造大声势,浓厚气氛,搞好思想动员与组织发动,并将资预结合改革工作目标列入部队重要工作日程。

二是集思广益,科学论证。总部和各单位机关资预结合改革工作涉及的管理层次更高、关系更复杂、纳入管理的资产种类更多、资产处置权限更大。因此,应根据总后颁发的资预结合《办法》认真研究制定各单位资预结合方案。在总部以下单位推行资预结合改革取得相当成效后,针对出现的问题与新情况,充分听取各单位主管部门及事业部门的意见,经过反复论证,搞好方案的统筹与总体规划,以求具有现实可行性。在实施方案的规划中,应明确各单位机关部门在资预结合工作中的职责分工,体现资预结合的部门协调机制,尤其是要体现事业经费与事业资产统管机制,形成钱物统管的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吸取经验,总结完善。支队以上机关资预结合方案的制定直接源自于《办法》贯彻落实后取得的实践经验总结。换言之,基层单位实行资预结合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总部和各总队(师)机关资预结合方案如何出台。因此,要在贯彻落实资预结合《办法》的基础上,针对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搞好资预结合改革总体方案设计。在改革目标、指导原则、资产种类与适用范围、职责分工与方法程序等顶层设计中,力求具有全局性和权威性。由于还处在改革实施初期,实施方案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但可在总的目标要求和原则指导下,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在支队以上机关资预结合改革方案中可不作统一要求,并允许各单位针对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先行试点,然后再逐步展开相关工作。

四是稳步推进,规范有序。制度建设是加强武警部队资产管理,推行武警部队资预结合改革的有力保证。目前总部颁发的资预结合《办法》还只是个初步的、试行政策,还需要完善并出台相关配套制度。为了有效推进武警部队资预结合改革工作,加强资产管理保障力,除应抓紧制定和出台武警部队预算编制条例和武警部队资产管理条例外,还需要制定出台武警部队资产科目管理制度,以解决资产科目分类过于笼统,针对性、适用性不强等问题;制定出台武警部队资产标准管理制度,解决资产编配标准依据不统一,保障需求缺少量化标准、保障程度缺少考核依据等问题,并要与经费标准相衔接;制定出台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监管制度,解决目前有的单位资产处置不按程序报批、不按要求评估或评估方法程序不规范、处置收益自收自支、资产处置变动不在预算中反映等问题;制定出台武警部队资产统计报告管理制度,以解决资产统计数据不准、资产底数不清、核算范围不全和资产存量难与预算编制要求相符等问题。

五、结论

目前武警部队资预结合改革工作正稳步有序地推进,许多单位能紧贴部队实际,积极创新实践,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成效。各部门科学编制资产标准、核实资产存量、严格落实资产处置规定和程序、严格编制综合预算,使武警部队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但由于开展资预结合工作的时间短,基础工作量较大,要协调的部门关系较多,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予以改正,立足实际,加强资产管理力度,有序、稳妥地推动资预结合改革,明细分工部署,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财务改革、后勤改革和部队作风建设,努力提高资预结合改革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永山,黄如安落实资预结合办法,统筹经费资产管理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94

[2]韩涛认真贯彻落实资预结合改革办法联勤部财务部,2009

[3]毛过山,黄如安,陈峰深化资预结合改革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04

少先队改革方案基本原则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区队核算

1.区队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不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会使薪酬的激励作用打折扣,甚至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当前煤矿企业各基层区队在工资管理上普遍实行了单位自我核算,这有利于提高区队的自助管理。但在分配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区队工资分配模式粗放,存在重视生产,忽视安全、企业文化、职工培训等现象;管理人员和职工工资分配不合理,队干挤占职工工资,容易使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导致不和谐因素存在,甚至导致员工流失率逐年增高;区队本着多个人多干活的思想,动辄向企业要人等,这与当前构建和谐企业,减人增效、多上设备少上人的原则相悖。完善目前区队薪酬分配制度,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已势在必行。只有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科学地确定分配比例,才能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推行本次区队薪酬改革极具现实意义。

2.区队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本次改革坚持和凸现以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为中心,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想,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思想,体现以考核兑现薪酬的思想,区队工资结算按照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工资分开单独结算、切片管理、互不交叉的原则执行。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将区队管理技术人员工资与本单位综合经营管理效果(主要为生产任务、工程质量等)挂勾,通过切块考核、浮动发放。通过这种手段优化工资分配结构,调动区队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自主工作的积极性。改过去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分配模式为精细化考核分配模式,提高各区队自主管理水平。

3.区队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3.1做好定岗定员工作。各单位制定岗位说明书,交人力资源部审核备案,人力资源部严格按定员手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区队进行定岗定员,确定区队参与工资切块考核人员范围,严格按定员人数对区队结算工资。确定管理人员范围。区队管理人员包括区队队长、副队长、支书、技术员、核算员、材料员、内业员等管理人员。

3.2做好单价测算工作。确定市场化员工工资单价,按照内部市场化工资结算办法按月结算。

3.3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出具体且操作性强的考核指标及责任分工,即哪项指标由哪个单位负责考核,考核的标准和方式及考核的周期。

3.4制定区队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办法。

3.5成立申诉机制,对结算有疑问的可以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为区队提供申诉,提供公平、透明解决问题的渠道。

4.区队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

4.1区队职工工资结算方案

4.1.1确定区队在册开支员工数。区队在册开支员工数=区队在册人数—管理人员数—工伤休假人数—外单位借调人数—进入劳务市场人数。(即当月有本单位生产出勤的人数)

4.1.2确定区队内部市场化考核后的应发工资。生产技术部提量,人力资源部根据市场化工资单价,按照内部市场化工资结算办法对区队工程量进行结算,得出生产工资,结合对材料费、电费、设备修理费、设备租赁费、运输费、时间影响、使用复修物、物资回收等的考核,得出各区队结算金额,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全、煤质、双基、培训、企业文化等,对区队进行切片考核,得出区队内部市场化考核后的员工应发工资。即区队内部市场化考核后的员工应发工资=区队当月员工的生产工资、市场化考核奖罚、“双基”奖罚、煤质奖罚、培训奖罚及职能部室对全体区队员工的其它考核奖罚(不包括风险抵押金等非全员参与考核的奖项)等工资。再由区队按照“多劳多得、强化积分、弱化工时”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工资二次分配。

4.1.3确定区队在册开支员工的平均工资。区队在册开支员工的平均工资=区队内部市场化考核后的员工应发工资/区队在册开支员工数。

4.2区队管理人员工资结算方案

4.2.1确定区队管理人员应发工资基数。区队队长、支书、副队长、技术员、办事员、材料员、内业人员等管理人员的工资基数,以本单位月度结算的在册开支员工人均应发工资为基数,根据岗位贡献度系数调节确定。

4.2.2确定区队管理人员岗位系数

4.2.3确定区队管理人员的基准工资

根据区队管理人员岗位管理责任及贡献大小确定岗位系数,区队当月的管理技术人员基准工资=管理人员考核工资基数*管理人员岗位系数之和。

4.2.4确定区队管理人员工资考核基数调节系数

根据区队在册人员数考虑管理难度,确定基准工资调节系数,按照调节系数调整基准工资,计算方法为:区队考核基准工资基数=原基准工资*调节系数,具体为:

区队人数=区队在册人数—工伤休假人员数—外单位借调人员数—进入劳务市场人员数。

4.2.5区队管理人员月度应发工资总数=区队各切块工资考核总和。

4.2.6区队必须制定管理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报公司人力资源部、企业管理部备案后执行,对管理技术人员未进行绩效考核二次分配工资的不予结算区队月度管理人员工资。

4.2.7区队管理人员工资总额由企管部市场结算中心根据各专业部室考核结果进行结算。

4.2.8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区队下达管理人员工资额,并根据各单位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结果和工资分配方案对工资表进行审核。

5.本次改革的成效

本次改革自2013年2月试行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1将区队管理人员工资从区队一线员工工资中剥离出来,单独核算、避免了管理人员挤占职工工资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许多矛盾,调动了区队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自主工作的积极性。

5.2将区队管理人员工资与本单位综合经营管理效果挂勾,切块考核,从生产任务、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瓦斯抽采量、培训、企业文化及稳定综合治理等多方面对区队工作进行考核,避免了单抓生产忽视安全等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更全面、更细致、更科学。

5.3通过制定管理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对管理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二次分配,给予了区队更大的自主性,调动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少先队改革方案基本原则篇4

【关键词】改革青年【中图分类号】D29【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中央书记处的指导下起草完成的,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的结晶,是指导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方案》强调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明确指出推进共青团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是焕发共青团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方案》明确了团中央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从四大方面、十二个领域提出了改革措施。《方案》提出的改革措施,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这些改革措施,涉及面宽、力度大、标准要求高,鲜明突出、引人注目、实效可期的亮点非常多。

团的领导机构更接地气,机关职能和机构更加优化,机关干部来源更加丰富

团代会代表、团中央委员中普通青年的比例是反映团的领导机关代表性和广泛性的重要指标。这次改革在完善代表大会和委员会制度方面,以增强广泛性和代表性为重点,保证基本群众代表的合理比例,注重吸收农民工、社会组织骨干、自由业者等新兴青年群体中的优秀党员、优秀团员,明显提高基层和一线团干部、团员的比例。到2018年团十召开时,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团中央委员会、团中央常委会中基层和一线代表的比例将分别不低于70%、50%和25%。同时,代表大会发言制度、团代表走访团员青年制度等制度和机制的建立,能够让基层一线团干部、团员的作用在工作上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在改革优化机关职能和机构方面,以积极适应时代和青年新变化、突出工作主攻方向为重点,新设立了青年发展部、基层组织建设部、社会联络部等部门,并对组织部、宣传部的职能作了调整。建立项目化工作机制,作为部门分工机制的补充。职能调整和机制建设,更加有利于工作统筹、资源整合和指导推动,能够切实解决有的工作缺乏统筹、部门战线各自为阵的问题。

团的干部是团的工作的骨干,此次在团中央机关干部选拔、使用和管理方面,不拘一格从党员、团员中选拔优秀人才,建设专职、挂职、兼职干部相结合的团中央机关干部队伍。改革之后,团中央机关各层级在现有职数内,挂职、兼职干部比例均达到42%以上,更多“知青少年、懂青少年、爱青少年”的各界人士进入团中央机关,成为机关工作的新鲜血液。有志于青年工作的部分专职干部可以长期保留,干部选任注重人岗相适,不搞年龄层层递减,从具有群众工作经验的基层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层团干部、新兴青年群体等各领域优秀青年党员团员中选拔专职干部,更有利于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机关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化,让青年当主角,形成“互联网+共青团”格局

共青团脱离青年,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此次在改革团中央机关工作运行机制方面,以直接联系服务引导青年为重点,推动机关干部到青年中去。建立完善“8+4”工作机制,力争每年50%的干部在机关工作8个月,在区县团委工作4个月;建立完善“4+1”工作机制,在岗干部力争每周在机关工作4天,在基层单位工作1天;建立“1+100”直接联系青年制度,每名专职、挂职团干部经常性联系100名左右不同领域团员青年,直接服务和引导普通青年。体现了团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机制的正本清源。

共青团工作要以青年为中心,照顾青年特点,关心青年需求,竭诚服务青年,才能赢得青年。这次改革为了使共青团工作能够让青年有更多获得感,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重点,尊重青年主体地位,让青年当主角,问需问策问效于青年。坚持以青年为本,组织活动请青年一起设计、部署任务请青年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青年一起评议。团的领导机关建立经常性向青年开放制度,建立直接面向青年的工作平台。让青年对团的工作有更多的话语权、参与权和评价权,切实贯彻了党的要求,符合青年的愿望和社会的期待。

集中力量建设网上共青团,是互联网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推进共青团用网、占网、建网工作方面,以“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为重点,建设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三网合一”的“网上共青团”,不仅能够适应时代特点和青年网络生存的特点开展工作,而且将把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工作思维理念、方式方法全面推向互联网时代,有力推进“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形成“互联网+共青团”的格局。

增强团员先进性,“减上补下”强基层,发挥全团改革“领头羊”作用

共青团组织必须切实保持和增强先进性,充分发挥团员在青年中的模范作用和对青年的凝聚作用。这就需要将团、青比例控制在适当的规模之内,防止“团、青不分”现象。《方案》在改进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方面,以控制团青比例和提高团员质量为重点,增强团员先进性、光荣感。用3年左右时间将初、高中阶段毕业班团青比例降低到30%、60%以内;到2025年,努力将总体团青比例降低到30%以内。改进团前教育和推优入团工作,严格入团程序,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创新团的组织生活方式。

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深刻影响共青团能不能植根青年、能不能取得工作实效的关键所在。《方案》在加强基层组织和工作方面,以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和资源为重点,建设“团干部+社工+青年志愿者”队伍,推动更多资源向基层流动。团干部队伍实行“减上补下”,团中央精减30%机关行政编制,带动省级团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精简编制,充实县级团委和直接服务青年的工作领域;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到2020年将建成20万人规模;推动全体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进一步发展壮大注册志愿者队伍。注重开展直接服务基层的工作项目,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

这次党领导的共青团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团中央改革是共青团整体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团中央要作全团改革的“领头羊”,当全团改革的表率。团中央按照对共青团改革提出的蹄疾步稳、有序有力推进的要求,全面落实团中央改革方案,就能够发挥示范引领和导向作用。团中央督促各省级团委按照党委、团中央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落实中央精神的实施方案和改革方案,及时指导推动各地共青团改革工作,在全团达成推进改革共识,就能够带动地方各级、各领域共青团组织改革,形成以上率下、以上促下、全团抓改革的局面。《方案》聚焦团中央本级,实际上是明确了共青团整体改革的方向、目标和主线,确定了改革的基本导向、重点任务和关键措施,对新形势下整个共青团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改革方案〉》,新华网,2016年8月2日。

②《秦宜智: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共青团》,《中国青年报》,2016年8月8日。

③《秦宜智:蹄疾步稳推进共青团改革举措落地》,中国青年网,2016年8月19日。

④《团中央负责人就共青团改革答记者问》,《人民日报》,2016年8月3日。

少先队改革方案基本原则篇5

一、特色专业内涵

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其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培养的学生具备比一般专业人才有更突出的综合能力;有独立个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较高社会声誉与较大社会影响,能够被社会和公众所接受、认可的专业。具体地说,特色专业应当是指其专业办学条件、建设水平、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国内外达到较高水平或者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专业,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

二、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地方高校必须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己任,在特色专业建设中,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状况,在取人之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现特色,形成特色,建设特色,强化特色,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优先发展原则。

地方高校要坚持把特色专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学校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特色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特色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优先满足特色专业建设需要,通过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引领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2.社会需求原则。

地方高校坚持适应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关注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及专业的发展动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创新发展原则。

地方高校要贯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的专业建设发展原则,以专业方向建设为重心,构筑和强化专业特色,形成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优势稳定的专业群。

4.校企合作原则。

地方高校要鼓励并支持特色专业与企业对接合作,形成以校企密切合作为基础、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机构互相衔接的特色专业建设体系,推动学校专业建设。不断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和信息资源,强化特色专业与产业的融合度,鼓励特色专业创办自己的经营实体。

四、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1.注重开放办学,丰富特色专业内涵。

要加强特色专业的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明晰质量标准,严格质量控制。要加强对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的研究,形成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通力合作的有效机制,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人员培训和科研合作等形成机制,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扩大高校在地方建设中的影响力。

2.深化特色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减少陈旧内容。加强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大力开展并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积极作用,努力施行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使特色专业集精品课程、双语课程、教学名师与团队、优秀教材等教学科研成果于一体。

3.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4.强化特色专业教学条件建设。

加大人、财、物投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特色专业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条件的建设,使其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符合特色专业的有关标准,充分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5.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实践教学。

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使特色专业的培养模式特色鲜明,毕业生综合素质有比较优势。要建立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鼓励和引导特色专业的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选拔、吸收优秀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实践。

五、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

邵阳学院管理科学专业成立于2003年,2007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200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第Ⅰ类特色专业。近几年来,邵阳学院管理科学专业坚持走特色内涵发展道路,在特色专业建设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建设目标。

管理科学专业依托“区域经济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湖南省民营经济研究基地,围绕培养复合型质量管理人才这一核心,整合本校质量管理专科专业20年的办学经验和长期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所形成的优势,构建了以能力为纽带的“H”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建立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学校与政府合作的联合培养机制,成为“学科知识宽厚、专业技能精深、质量管理专长”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图1“H”型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2.建设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H”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课程、工程技术课程、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组成的模块化体系;以“专长”为核心,按照“夯实基础、拓展能力、提高素质”的思路重组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企业共建实习教学基地,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特色人才的培养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特色专业点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地方高校管理科学专业建设标准和规范,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有特色的管理科学方向专业人才。

3.建设方案。

(1)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

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培养21世纪“博识、专长”人才为目标,围绕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优化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三个结合”,即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结合。通过与企业、质量管理协会、机械类专业、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课程、工程技术课程、质量管理课程、实践课程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最终建立起校校、校企、学校―协会,学校―政府合作的新型联合培养机制(见图2)。

图2联合培养机制示意图

专业培养方案以“H”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深刻把握管理科学的应用性特点,按照“拓宽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思路,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突出“既掌握科学管理又懂得工程技术的质量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打破以知识递进逻辑为指导的传统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拓展、经验形成为核心的课程模块:通过设置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及热处理、CaD等工程技术课程模块,加强工程素质教育;设置质量管理学、质量管理体系及认证、标准化工程、计量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质量管理课程模块,落实特色专业教育;通过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iSo9000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见表1)。

表1主要特色课程一览表

(2)课程建设

一是改革课程结构。根据特色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五大课程模块体系,为实施“H”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五大课程模块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课程模块、工程技术课程模块、质量管理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

二是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要坚持“内容精炼、观点新颖”的原则,充分体现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充分体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淘汰过时的教学内容,适时开设新课程。

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完善和补充现有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多媒体软件或仿真模拟等教学手段,模拟生产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的情景,缩小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活动之间的差距,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3)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全面启动以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和课程责任教师领衔的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建设工程,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扶持、名师培育,努力建设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是加强师德建设。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衡量教师队伍优劣的标尺之一。本专业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注重以教风促学风,通过建设具有优良职业素养的教学团队,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

三是加强师资培养。第一,实行“校校、校企、校所”联合培养机制:选派教师到著名的高等院校做访问学者或短期进修,选送教师到国内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支持教师到大中型企业及行业协会进行工作实践,顶岗锻炼;鼓励教师积极与科研院所联系接受培训和合作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第二,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人才战略,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管理咨询师、质量工程师、质量体系认证审核员的培训和考试,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4)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管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分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实验室建设。我们将按照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和评估要求,建设由管理科学综合模拟实验室、质量检测实验室、质量审核模拟实验室(拟建)、案例教学实验室(拟建)等构成的实验中心。逐步建成能适应专业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设备先进、多功能、高效益的开放式专业实验室体系,并努力把它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少先队改革方案基本原则篇6

俄罗斯陆军改革的特点

俄罗斯陆军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俄罗斯当前正在推进的陆军改革,是从叶利钦执政时期开始,并由普京全面推开,由梅德韦杰夫进行深化的重大军事变革。纵观冷战结束以来的俄罗斯陆军改革各项举措,可以看出其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特点。俄罗斯根据安全环境、国家经济实力、军事发展战略变化,多次修订军事学说、制定国家武器装备发展纲要,不断调整陆军指挥体制、部队编制,改革训练方法与后勤保障模式,其陆军改革实施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模式,既有明确的变革目标,又能根据国内经济情况、军事发展战略不断地自我修正。同时,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俄罗斯在不断借鉴世界其他国家陆军改革的先进成果,由此来制定顶层计划,推动陆军改革的发展。

例如,在陆军编制结构上,俄罗斯陆军成立之初便发现了“苏式”体制过于庞大,已不能适应未来战争需要。早在1992年,俄罗斯陆军便开始实施了“师改旅”,俄联邦议会还通过了向“军-旅”体制过渡的议案,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该项法案并没有完全落实,但俄在陆军编制“师改旅”的理念上并没有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装备建设上,“更加轻便、更加机动、更加灵活”的陆军装备体系建设思路在美、英等国已成为主流,这些国家地面机动作战平台正在朝着轮式化方向发展。在这股轮式化变革的浪潮中,俄罗斯也开始“与时俱进”,改变了以“履带为主,轮式为辅”的陆军装备发展原则,转而全面实施“轮履结合、统筹兼顾”政策。俄罗斯摩步师一般以装备履带式步兵战车为主,“师改旅”后被拆成2个旅:第一个旅为“履带式部队”,主要装备Bmp-3履带式步兵战车;第二个旅为“轮式部队”,主要装备的是改进型BtR-80轮式装甲输送车,轮式装备比例大为提高。在部队训练上,随着俄罗斯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不断增多,军队参加反恐斗争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这之中陆军可以说是反恐的中坚力量。然而,陆军传统的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是为应对大规模军队集群地面作战而设置的,这对提高俄罗斯陆军部队在非对称环境下的反恐平暴能力是不利的。为此,俄罗斯及时调整了陆军训练内容,增加了反恐训练科目,并多次组织实兵反恐军演以提高训练效果。

俄罗斯陆军改革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俄罗斯陆军改革的物质基础发源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改革的精神来源于创新的思想观念。俄认为,经济实力并不是改革唯一的决定性因素,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创新,即思维、体制与技术的创新。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当中有着一股不畏艰难,坚忍不拔,敢于开拓的精神。这是俄罗斯陆军改革创新性的原动力所在。俄是少数完全依靠国内研究、发展、采办现代武器系统的国家,在防护系统、电子设备、动力装置等各个方面,大至坦克,小至元器件,俄都能做到这一点。这是数十年来俄将装备技术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国家行为不断投入的结果,是其一贯重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对国防科技进行大量投资、储备了大量先进技术的结果。

俄军一直是新概念装甲装备研制的引领者,目前我们极为熟悉的炮射导弹、爆炸反应装甲、主动防护系统,都是由俄罗斯最先提出并引领发展的。在陆战平台方面,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展第四代主战坦克(t-95)的国家,该坦克战技性能领先西方10年以上,虽然该项目已经下马,但其先进的技术将运用在最新发展的“舰队”坦克上。另外,为了应对新时期的城市作战与反恐作战,俄罗斯还创造性地发明了Bmpt坦克支援战车,这在世界陆军装备制造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该装备未来将可广泛运用于陆军部队当中。Bmpt坦克支援战车在功能方面兼收了坦克和步兵战车的优势,弥补了现役坦克装甲车辆的不足。据俄专家评价,1辆Bmpt的战斗力相当于6辆装甲输送车或者40名士兵。装备该车后,战斗分队的作战效率提高了1/3。在体制建设方面,俄罗斯无疑又是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近年来,俄军建立地区司令部的努力虽然付之东流,但其能够充分吸收改革的教训,创造性地在不改变军区制的前提下,建立了联合战略司令部,与此同时还创建了战役司令部,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是对现行军事指挥体制变革的大胆尝试。

俄罗斯陆军改革具有较强的务实性

当前俄罗斯陆军改革走的是一条“务实”的道路。俄罗斯坚持务实的核心思想在于,在国家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削减陆军员额,使其规模达到既与军费水平相适应、又能胜任新时期多样化军事任务,将削减陆军员额腾出来的大量维持资金用于提高陆军质量上,并最终通过改进陆军质量来弥补因陆军人数减少造成的地面作战潜力下降,从而使俄罗斯陆军在有限军费的基础上,既能够有效保障国土安全,又能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无可置疑,俄罗斯所选择的务实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以有限的资源来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力量,那么不仅陆军的质量将难以改进、陆军的现代化将无从谈起,而且这样一支人数众多却落伍的陆军实际上也将无法真正有效遂行纷繁复杂的现代军事任务。

经过2009年的“师改旅”之后,俄罗斯陆军在规模上已经精简至27万人,但新组建的数十个作战旅的机动作战能力较先前的部队却有了质的飞跃。另外,通过分析此前俄军制定的《2007?2015国家武器发展纲要》,我们可以发现“联盟-SV”型152毫米自行榴弹炮、BmD-4伞兵战车、“章鱼-SD”自行反坦克炮、Bmpt坦克支援战车等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陆军装备,均不是未来几年内俄罗斯陆军采购的重点。这些新型装备更多地将作为一种技术储备形式存在,并将不断进行创新性技术改进,不会大规模列装陆军部队。另外,在改革过程中俄军对有发展潜力的老陆军装备实施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技术改造。技术改造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嵌入数字化通信设备的方法,提高装备指控通信能力,同时不断提高装备的火力、防护,以及机动性能。一些经过技术改造的装备,可谓是“老树开新花”,在各项指标上都不弱于新研制的装备,并且服役年限得到大幅延长。这些都是俄罗斯陆军改革务实性的具体表现。

俄罗斯陆军改革的本质性问题

俄罗斯陆军改革的动力

从历史上俄罗斯多次军事改革来看,存在着一个动力系统。这个动力系统首先是“人”的因素,包括国家最高决策者、军事改革家和广大军人(尤其是军官)这三种成分。历史上俄罗斯国家最高决策者的决心、意志、魄力和对改革规律的认识程度,对改革的进程和结局有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在沙皇俄国时期,伊万四世、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二世都是军事改革的直接领导者。然而,此次俄罗斯陆军改革的动力与以往有所不同,其动力更多的是来自外因,是由“军事科技进步”、“非传统安全威胁”、“战争暴露出弱点”等因素直接推动的。此次陆军改革并不是以某位领导人的意志为核心来推动的,更多的是俄罗斯陆军面临发展困境的自然选择。

军事技术是俄罗斯陆军改革的原始动力,它的发展是陆军装备体系、战争样式和部队编制体制等军事其他领域发生革命性连锁变化的前提物质条件。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直接作用下,世界陆军装备正在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信息化是武器装备发展的根本方向,智能化、网络化、一体化、精确化、隐身化等成为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还处于机械化时代的俄罗斯陆军选择改革无疑是唯一的途径。与此同时,当前俄罗斯陆军事实上需要遂行的军事任务已经不在是冷战期间应对北约大规模作战集群,而是要解决日益严重的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威胁。“苏式”的编制体制、训练方法、保障模式在这种非对称的环境中显得步履维艰,因此除了改革别无它途。

战争是军事改革的催化剂,此次俄罗斯陆军改革的之所以能够迈向深入,主要是由于俄军高层从俄格冲突当中认识了陆军的问题所在,部队编制体制臃肿、反应迟缓,师部、团部几乎成为了“摆设”,大量的架子部队毫无战斗力可言,武器装备老化现象严重,基础部队严重缺乏现代化的指控通信设备,这些都让人很难相信俄罗斯陆军能够打得赢信息化战争。因此,俄军最终下定决心排除一切阻力,将改革进行到底。

俄罗斯陆军改革的突破口

俄陆军改革能否深入下去,关键在于找好突破口,即找到改革的核心环节。俄罗斯军事改革的领导者,不管自觉不自觉,都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了不同的突破口。总的来说,军事领导体制、兵役制度和军队结构,是比较多的选择方向,而这3个方向,也是俄罗斯若干次军事改革的重点,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军事领导体制。寻找突破口的过程,就是发现通向改革重点的路径的过程。此次俄罗斯陆军改革的突破口在于指挥体制与部队编制的改革,通过此项改革带动了装备建设改革、教育训练改革和后勤保障改革。

例如,通过此次“师改旅”,大批老装备被彻底淘汰,型号过多问题逐步解决。由于“师改旅”,俄陆军要大规模裁撤那些武器装备老旧、兵员素质不高,战斗力羸弱的营、团级部队,以及解散大量的“架子师”、“架子团”。因此,俄陆军将减少一半的弹药库、基地和仓库,淘汰约14万件老式武器装备,包括长期储存的坦克、火炮和火箭炮系统,以及弹药和特种装备。这些装备有一部分将被销毁,另一部分将转隶中央储存基地和仓库。目前,俄军将裁撤下来大量闲置的陆军基地、仓库和军营等不动产分期分批向社会公开拍卖,所得资金用于改善陆军官兵住房和建设娱乐设施。另外,为配合指挥体制调整,俄陆军加快指挥控制系统信息化建设。由于将“军区-集团军-师-团”4级体系转变为“军区-战役司令部-旅”3级体系,由此带来的是陆军指挥控制系统的大变革。为配合新成立的“军区-战役司令部-旅”3级指挥体系,俄军目前重点建立战役战略级(军区)、战役级(战役司令部)和战术级(旅)军队指挥控制系统。计划在这些系统中融入统一的野战移动指挥所、机动式指挥自动化系统和一体化数字野战通信系统及技术设备。此外,一直以来俄罗斯陆军后勤保障与装备技术保障是分开的,但由于成立了联合战略司令部,未来俄罗斯陆军将走上“后装一体”的保障模式。

俄罗斯陆军改革的阻力

任何军事改革都存在大量的阻力,改革的力度越大,所面临的阻力也就越大。如果说,此次俄罗斯陆军改革的动力是“外因”,那么其改革的阻力便是“内因”,俄陆军中固有的“利益本位”思想对俄罗斯改革产生了消极影响,是此次改革的难点所在。任何军事改革,都涉及到对原有事务与关系的调整,以及对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因而都必然会引发某些矛盾和对抗。此次俄罗斯陆军改革,特别是在军事体制改革中,同样遇到了上述问题。对于已经习惯于旧的制度以及传统运作模式的个人或机构来说,它们往往与某些既得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对新的制度和运作模式表现出某种排斥和抗拒,因而影响到改革的进程。

事实上,这个原因正是导致俄格冲突之前陆军改革进展迟缓的主要症结所在。例如,在组建地区司令部的问题上,由于俄军中高级将领的反对,该计划最终流产。俄军有人认为地区司令部是美军联合作战司令部的翻版,不适合俄罗斯的国情和军情,如果贸然行事,会导致军费拨款分流、战备水平降低等一系列后果。有的人则担心指挥机构和部队的调整精简使自己丢官卸职,或其他利益受到牵扯,因此从维护既得利益的目的出发,为改革人为设置障碍。再如,俄罗斯早在《2010年前俄联邦国家军事建设政策基础》就已经提出了建立跨部门统一技术保障系统的前进方向,但由于建立这一系统涉及到包括陆军在内各军兵种武器装备订购权力和相应预算资金使用权力的剥夺,涉及到对原有军事订货单位的大量裁减,因此,遇到了来自各方的阻力,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指出,“实施武装力量、其他军队、队伍和机构转向跨部门技术保障体系的计划被无故拖延了。我们本应到达向终点冲刺的阶段,可至今还在起跑线上。”再如,俄罗斯在组建统一后勤保障系统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较大阻力,俄罗斯各强力部门后勤部的代表从自身既得利益出发,强烈反对优化军事运输体系的措施,同时也不同意建立医疗部门的联合机构,这给统一后勤系统的建设工作造成了巨大障碍。

俄罗斯陆军改革揭示的经验教训

必须把握历史机遇,主动实施改革

和平年代,人们往往安于现状,这在主观上容易丧失主动改革的紧迫感。已有的权力和利益格局在远离战争的环境下也很难打破,改革常常阻力重重。改革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机遇意识,能从国家前途与命运的高度看待军事改革,并将改革激情和责任感作为克服阻力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改革争得主动,并创造顺利实施改革的宽松环境,相反则会错失良机,使改革陷于被动,甚至遭受挫折。俄罗斯在此方面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早在80年代中期,前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就敏锐地意识到,常规兵器技术性能的迅速提升、远程高精度制导武器和自动化指挥系统在战争中的广泛运用将引发一场深刻的军事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军队数量上的优势将无法弥补质量上的不足。然而,经历了勃列涅夫停滞时期的苏军领导人对此却视而不见,既无改革热情,也无改革动力,而戈尔巴乔夫发起的军事改革则更多地出于政治目的,结果使军事改革随着政治改革的失败而夭折,错过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然而,此次俄罗斯陆军改革既能够“因势而动”,又能够“主动而为”,紧紧跟住了世界陆军改革的大浪潮。其实早在2007年,俄罗斯新任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上台后,便开始加速陆军改革的步伐,由于遇到一系列的阻力,改革的进程显得有些缓慢和拖沓。俄格冲突结束后,俄领导人能够紧紧把握住难得的历史良机,借战争的“东风”,统一认识,果断决策,扫清阻碍,将改革搞深入、搞透彻。这无疑保证了俄陆军在未来的竞争中不再落伍。

改革应当走“渐进式”的发展道路

与政治改革一样,历史上俄罗斯数次失败的军事改革都是由于过于“激进”而造成的。叶利钦时期,俄实施“休克”式改革,曾严重削弱部队战斗力。此后俄军启动的每一轮改革也依然都带有激进色彩,结果虽然付出了很大的改革成本,但是都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在这些“激进式”改革过程当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生硬”照搬西方军队建设模式。他们不考虑俄国防基础设施的特点和军队建设的传统,提出照搬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军队模式进行改革,许多方案实际上就是美军改革的翻版,因与俄军传统体制冲突太大而难以实施。

然而,此次俄罗斯改革一改过去“激进式”做法,走的是一条“渐进式”发展道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领导层决策调整、国防经费保障不足、各方利益冲突、负面社会效应等诸多因素均有可能对改革造成不利影响,改革进程的实效性、稳定性、连续性显得更加重要,俄军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将改革稳步推进。在改革实施过程中,俄军综合运用重点示范、演练问效、动态调整等方法,强化了对改革措施的实效检验。其中,2009年3月,俄西伯利亚军区第32独立摩步旅在克麦罗沃州尤尔金斯基军用靶场举行大规模研究性实战演习。演习由陆军总司令博尔德列夫大将亲自指挥,旨在对俄新型摩步旅的实战能力进行研究检验,为陆军体制改革的有序推进提供依据。2009年7月?9月,俄军举行“秋季-2009”大规模战略演习,重点对新体制下诸军兵种的合成指挥、作战协同、联合保障、机动能力进行了实践检验。

必须制订正确的和经过充分论证的改革规划

改革是现实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军队长远利益与军种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很可能在改革中发生冲突。多数国家和军队的经验表明,陆军改革必须纳入整个军队建设和改革的整体规划通盘考虑。要确保陆军改革顺利推进和取得成功,必须先期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改革的目标、方针、措施及步骤。顶层设计经过充分论证,并保证论证结果顺利进入决策层。冷战后军事改革上的反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革方案缺乏充分论证。例如,谢尔盖耶夫从就任国防部长到出台改革计划只用了1个月,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改革方案不可能得到充分评估与论证。1998年,俄陆军司令部就是在没有充分论证的情况下被撤销的。然而,在此之后陆军的建设和发展逐渐呈现出一种“无序”的趋势,2001年9月初,俄军不得不恢复了两年多前被撤销的陆军司令部。改革政策与具体措施出台也往往因人而异,这就使得改革难以完全超越利益集团的影响,这是造成改革方案不能充分论证的重要原因。

此次俄陆军改革的部分措施也是仓促上马,缺乏宏观规划和科学论证,致使改革走了不少弯路。如,一方面又仓促宣布组建地区司令部,之后又匆忙宣布解散地区司令部。几份改革方案都是先推出再修改。作为指挥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建地区司令部是一项浩繁复杂的系统工程。美军地区指挥体制建设前后经历了近30年。俄军军区体制历史悠久,建立地区联合指挥体制难度比美军更大。对此,俄军虽然有基本的认识,但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面对改革推行后遇到的强烈抵制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缺少有效的化解办法和因应策略,相应的后续和配套工作跟不上,致使此项改革计划中途夭折。

改革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政策、组织、法律保障

陆军改革作为军事变革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行为,需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撑,有组织上和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国家政策准备是军事改革的必要铺垫,是改革者把握改革方向、方式和方法的基础。军事改革的组织保障是指国家建立相应机构,以领导和保障军事改革,使改革成为国家的统一行动,并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此次俄陆军改革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梅德韦杰夫上台后的数篇“总统国情咨文”都将军队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军队建设的最主要任务之一,强调国家要确保安全就必须通过改革建立一支精干高效、机动灵活的现代化军队。

少先队改革方案基本原则篇7

(一)依从性:行政改革决定于、服务于社会的持续发展政府的行政改革,之所以决定于、依从于、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要求,是因为:其一,所有国家政府机构的产生,都是社会基于其客观要求,以不同的方式或程式选择的,没有一定社会的选择,就没有一定的政府。其二,社会充当政府的基础,向政府输入支持性资源,是以政府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输出所需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为前提的,政府不能满足社会的这种要求,削弱或失去了社会支持的前提,就会受到社会的瓜葛,甚至被社会所淘汰。其三,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发展是绝对的、不停息的,而行政格局则是相对稳定的,这就决定了行政对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注定会发生,而由不适应转变为新的适应的途径只能是行政改革。其四,行政改革的目标也是依从和决定于社会的。行政当然要追求行政效率,但这种效率必须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与发展效率。失去了行政改革的这一社会皈依的性质,行政效率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二)系统性:行政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行政改革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它的系统性在于:其一,行政改革是由政府更新行政观念、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提高人员素质、理顺权责关系、进行制度创新、优化行政运行机制等要素改革组成的行政改革整体;其二,这些要素改革之间、要素改革与整体改革之间都是有机统一的,它们的联系是不可割裂的,割裂了这种有机联系,无论是要素的改革还是整体的改革,都不可能获得成功,而难免改革失败的命运;其三,整体的改革功效是非加和的。整体的改革功效以要素的改革功效为基础,没有要素改革的功效就没有整体改革功效,但整体改革的功效绝不是各要素改革功效的简单加和,整体功效一定大于要素功效之加和。行政改革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工程,所以进行行政改革,一定要有整体系统的思维,有了经过科学的系统整体设计和论证的改革方案,再付之实施行政改革;碎片思维下走一步看一步的行政改革,没看清楚就盲目进行的行政改革是很可能会失败的。

(三)艰巨性:行政改革是一种复杂和困难的长期改革行政改革所以艰巨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行政改革涉及的关系复杂。其中有政府内部纵横结构与职能的关系、行政系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公共权力与权利的关系、行政观念与行为的关系……行政改革中理顺如此复杂的关系,的确很困难、很艰巨。其二,行政改革遭遇的阻力大。其中有来自政府机构内部保守势力的阻力,也有来自机构外部某些利益相关方的阻力;有来自传统守旧行政文化的阻力,也有来自实践行动中的阻力;有反对进行改革的阻力,也有把改革引入歧途而阻止正确改革的阻力;行政改革中冲破、克服如此复杂的阻力,当然也很困难、很艰巨。其三,行政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艰巨性是需要长期面对的。政府对社会的关系是按:“适应—不适应—改革—新的适应”的周期循环曲折地向前运行的,政府与社会的这种周期性关系存续多久,改革的艰巨性也就有多久。行政改革的艰巨性是长期的,所以行政改革的应对之策,就要有长期的战略性。

二、行政改革的原则

行政改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性,反映在观念中,经过逻辑思维的加工论证,就形成为行政改革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实施行政改革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一)改革取向上的适应性原则行政改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主流文化都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行政主体是社会或人民群众选择的结果,因而它的行为内容必然决定于社会及人民的根本要求;行政改革寓于政治改革,是政治整体改革的一部分,而部分又是由整体决定的;行政改革处于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主流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左右各种社会行为,当然也左右行政改革。行政改革也反作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但从根本上说,它的这种反作用是由政治、经济决定的、由价值文化左右的。行政改革遵循这些规律,就必须坚持反映这些规律的适应性原则,就是以自己积极的回应性,去适应和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及其发展的要求,去适应以人为本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在行政改革的原则中,适应性原则是反映和主导行政改革的总体取向或方向的。

(二)改革工程设计上的科学性原则行政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进行行政改革必须有科学的系统思维,要依据系统理论提供的理论工具。第一,对现行行政的功能与结构及其同社会环境关系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细致分折、系统梳理、全面诊断,切实找到行政系统问题之所在。第二,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完整、系统和可行的改革方案设计。设计的改革方案,要有正确的方向、明确的目的、可度的目标、有效的措施、可行的方法、准确的突破点以及针对改革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提出的相应救济和应对措施。第三,实施改革方案,要基于方案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制定实施计划,整合实施力量,统一实施步调,依序落实措施,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只有切实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获得丰硕的行政改革成果。

(三)改革过程中的稳定性原则稳定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平衡性、外部社会体系的平衡性以及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平衡关系。政府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管理者,也是稳定社会及其与自身平衡关系的调节器。当政府行政系统内旧有的平衡稳定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时候,这种不适应性集中表现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不平衡性,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于是就需要进行行政改革,打破行政系统内部的旧有平衡,以建立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社会发展过程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平衡、稳定关系。所以,追求新的平衡、稳定就成为行政改革所必然追求的重要目标和必须坚持的原则了。行政系统和社会的稳定是行政改革的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前提,行政改革就无法顺利进行。行政改革中的稳定决定于保持自身内部与社会公共秩序的控制力,而要保持这种控制力,政府就要在行政改革中把握好稳定性原则,即综合考虑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和各种因素,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各方面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有序进行。

(四)改革方略上的法治化原则进行改革在方略上坚持法治化原则,是行政改革决定于社会发展要求必然的逻辑结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和决定的,故一切权力归人民所有。而人民集合体不可能人人直接运用公共权力决定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只能委托某些人组成政府,代表人民行使公共权力决定和管理公共事务。社会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公共权力是人民所有的,政府是受人民委托而代行政权而处理公共事务的,那就必须依据人民的公共意志来处理公共事务。然而,人民的公共意志只有转化为法律、制度,才能获得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所以依据公共意志处理公共事务,必然通过法治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法治的逻辑。行政改革是特别重大的公共事务,所以必须依据体现人民公意的法律和制度规范来进行行政改革。依法进行行政改革,就是把行政改革所有事项,都纳入体现人民公意的法律和制度规范中,严格按照法律和制度规范来进行,这就是行政改革所要坚持的法治原则。行政改革的法治原则不仅是关于如何改革依据的原则,同时也是关于如何保障行政改革顺利进行的原则,因为行政改革中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受到惩处和矫正。

三、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

行政改革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是行政观念的更新、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权力的重配、行政组织机构的改革、行政干部队伍素质的优化和行政运行机制的完善。

(一)更新行政观念当即有的行政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阻滞社会发展的时候,就必须进行行政改革,而进行行政改革的先导,则是更新行政观念。因为,行政观念是行政行为的精神动力和内在引擎,行政观念往哪引,行政行为就朝那动;旧有的行政观念不改变,就会义无反顾地把行政往老路上引而成为行政改革与发展的思想障碍;只有更新了行政观念,才会有新行政观念指引下的新的行政发展。更新行政观念的思维机理,概括起来,就是“立足现实,顾后瞻前”的思维机理。所谓“立足现实”是指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顾后”是指扬弃过去,总结经验教训,汲取精华,抛弃糟粕;“瞻前”则是指开拓创新,凝结合乎客观逻辑的行政新思维。行政观念的更新内容,主要是强化政府服务人民、社会的观念,依法行政的观念,平等、民主的观念,负责、诚信的观念,透明、廉洁的观念,求实、创新的观念和高效行政等观念。

(二)转变行政职能行政职能,是政府与社会、人民群众联系和沟通的桥梁,是二者得以良性互动、彼此同性兼容的枢纽,因此,转变行政职能,优化行政职能体系就成为行政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政府决定于社会,因此政府行政职能的设定、转变和职能体系的优化的方向与内容,必须视社会的性状、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趋势而定。当代行政职能的转变的主要方向有四个方面:其一,政府减少不该担负的职能,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大量社会性事务移交给第三部门,由非政府公共组织和城市社区去管理,集中履行核心职能。其二,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提供服务和宏观调控市场的规制,释放市场能量,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的弊病,促进经济稳健有序地持续发展。其三,增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调节收入分配、全面协调发展,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健发展。其四,强化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的职能,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构成社会的主体部分、稳定社会的基本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政府在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的职能中,特别要强化为社会基本群体提供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三)重新配置行政权力行政机构中各个层级的部门,要履行其所承担的行政职能,必须有相应的行政职权或行政权力工具。所以,随着行政职能的转变,必须为各个层级的行政职能部门重新配置行政权力。配置行政权力的根本原则,是行政职能与权力彼此对称、相互平衡的内在统一的原则,也就是事权统一的原则。配置行政权力,使行政职能和权力达到对称、平衡的致思逻辑是:其一,在规模与强度上,职能与权力应同其广大,有多少(多大)职能,享有多少(多大)权力。如果职能多权力少(小),势必力所不及,导致职能束之高阁、难以有效实现;反之,权力多(大)职能少,则会造成权力过剩,容易滥用权力,导致权力腐败。其二,在性质上,同一部门的职能与权力应有内在的同质性。承担行政决策职能,享有行政决策权力;承担行政执行职能,享有行政执行权力;承担行政监管职能,享有行政监管权力。一个机构享有的权利与其承担的职能如果在性质上相悖不一,它就会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陷入混乱。其三,在不同层级的行政机构间,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级的行政机构,一方面,都要依据其职能分别享有相当的行政权力,另一方面,又要在不同的层级间,形成顺畅的领导、合作和服从的关系机制。这样,在整个行政机构系统中,就能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调动和发挥各层级行政组织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能顺畅系统地全面实现政府行政职能,保持政府行政对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四)调整行政结构政府的行政职能是行政机构设置的前提和根据,行政机构是行政职能存在的载体和实现的基础,因此,行政职能与行政机构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正在于此,转变行政职能、优化行政职能体系,就必须调整行政机构、优化行政机构体系,使二者真正达到“合二而一”、“二位一体”。行政机构的改革,要坚持精简的原则,但绝不是减得越多、留得越少就越好,而是达到行政机构与行政职能内在统一。达到这种统一,致思的理路是:其一,明晰职能,合理分工,行政机构体系中的部门,同行政职能体系中的具体职能一一对应,什么样的部门履行什么样的职能,使部门与它所承载的功能内在地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不合理的政府机构设置。其二,行政职能体系中的各种职能,是互不相同的,不可相互替代的,所以,同一行政部门,不能承担不同的职能,同一职能不能由不同的部门来承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部门职责交叉,避免降低行政效率。其三,行政职能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体系中的不同职能是彼此衔接的和互补的。按照机构满足职能要求的原理,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调整优化,就应当使各个部门之间有特定的衔接秩序和互补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政府职能的整体性和对外部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五)优化行政干部素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3]因为路线确定之后,推行路线的关键是大量精干优秀的干部。同样,明确了新的职能、搭建了新的机构,重配了权力之后,关键是要建设高素质的行政干部队伍,因为行政干部队伍是行政机构的组成者,行政权力的行使者、政府职能的履行者。行政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专业配套、精干高效的高素质队伍。其中高素质是指这支队伍具有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高尚的职业操守,勤奋的敬业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尊重客观规律的哲学思推,系统掌握公共行政管理的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熟练掌握本行业专门技能,有极强的工作能力;一句话就是德才兼备。建设高素质行政队伍,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没有捷径可走。建设的路径主要有三:一是干部自身的修养和实践锻炼,以自己自觉的努力自我提升;二是制定、实施并适时优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功能提高干部队伍;三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专业培训机构的教育和培训,以教育和培训为干部队伍适时充电,补充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聚集不断适应发展着的公共行政的正能量。

(六)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为了说明质与量的辩证关系,曾经引用拿破仑在一则日记中描述的马木留克骑兵与法国骑兵之间的战斗情形:“两个马木留克骑兵绝对能打赢3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而1000个法国兵总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4]这种情形表明,完善系统运行机制尤为重要。在行政系统中,行政职能、权力、机构、队伍等要素及其同社会的互动方式,在运行过程中结合的优劣,体现着运行机制的优劣。在其运行过程中,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行政运行机制优,行政运行功效优,反之则功效差。正是因为行政运行机制决定着行政功效,行政改革应当包括行政运行机制的完善。行政系统要素及其同环境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是通过行政决策、执行、协调、监督等具体的运行机制体现出来的,所以,完善行政运行体制,就要积极探索和优化行政决策、执行、协调、监督等机制。

四、行政改革的动力

行政改革涉及权力与利益的分配,因此会有各种矛盾碰撞,生成重重阻力。但改革是不可逆转的社会历史潮流,因此行政改革的推动力,一定会打垮各种阻力,推动行政改革向深广两个层面发展。行政改革的动力是一体多元的多股动力凝聚而成的整体推动力。

(一)改革思想的认知力、解释力和外化力行政改革思想成为行政改革的动力,是有其形成的必然逻辑的。人们知道,社会的新陈代谢、丰富和发展,都会对政府的职能会提出改革要求,但相对稳定的政府通常不可能做出相应的及时反应,于是政府与社会的矛盾就显现出来,引起思想界或理论界的关注和研究。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采用不同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形成了不同的改革认识,并加以整理而形成不同的改革理论和改革主张。这些不同的认知经过相互的碰撞、传播、解释和民众的筛选,就会形成行政改革的主流思想,形成主张某种改革的主流舆论,尊重规律、顺应民意的政党及其权力机关在此基础上做出行政改革的决定,制定改革的原则、政策和方案并付诸实施,于是行政改革思想的认知力、解释力就成为外化力而发挥推动行政改革的作用了。

(二)人民群众的推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推动行政改革的动力。人民群众推动行政改革的机理主要是这样表现出来的:其一,人民群众基于自己生产、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形成要求政府增减某些职能,提供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舆论呼声,为形成行政改革理论的形成提供素材;为代表他们的政党和权力机关作出行政改革的决策提供第一手信息,为行政改革政策与方案的出台发挥推动作用。其二,内容科学,符合民意取向的行政改革政策与方案出台后,人民群众广泛认同、拥护,全力支持行政改革政策与方案的推行、实施,从而推动行政改革深入发展。其三,人民群众还会以社会舆论的方式,对反对行政改革或企图把改革引向歧途的人和各种势力形成压力,为清除行政改革阻力扫清道路,从而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发挥积极的保证作用。

(三)执政党的领导力在现代政治社会,国家是由执政党来组织的和领导的,政权由执政党执掌,政治由执政党领导,行政改革寓于政治改革的框架之中,因此也是由执政党来领导的。执政党代表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集团和群体,其执政地位通常是社会选择的结果,因此其领导行为只要合民意,就具有现实的领导力。执政党对行政改革的领导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于社会和民意的要求,影响权力机关制定和出台行政改革的政策;二是从思想上和组织上领导政府实施行政改革政策,完成行政改革任务;三是引导它所有代表的社会力量支持行政改革,努力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

少先队改革方案基本原则篇8

2009年7月最高法院召开的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标志着中国的法官队伍必将走出大众化模式,迎来职业化时代。法官职业化建设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既涉及人民法官和人民法院在当代中国的重新定位,又涉及人民司法的未来前景;既涉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又涉及走中国特色法官职业化道路的问题;既涉及党的人事、财政政策,又涉及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既涉及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观念更新,又涉及审判权的重组优化和人员分流。因此,高歌猛进、疾风骤雨的改革方式不适于我国的法官职业化建设,我们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历史,立足现实,实事求是,以渐进式改革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一、各地各级法院的改革不宜搞“一刀切”,东部地区法院、中高级法院改革步子可迈得快一些,西部地区法院、基层法院则从缓为宜。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而且需要广大法官的观念更新和积极参与,但在这两方面东部地区法院、中高级法院与西部地区法院、基层法院差距都较大。一方面,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而法院经费又靠地方保障,因而各地各级法院物质保障方面差距明显,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法院与西部地区法院差距大,中高级法院与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差距大。试以法官待遇问题论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书记员年收入超过3万,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个有三十年工龄的资深法官年收入不到1万。正规法律院校本科生、硕士生愿到东部地区法院任书记员的并不罕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基层法院、人民法庭法官队伍不稳定的窘境,不仅正规院校法律专业毕业生很少,而且法律人才流失严重。推行法官职业化改革,抬高法院“门槛”,将可能导致这些地区匮乏人才的矛盾加剧。另一方面,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法官思想观念、创新意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法官思想解放,富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强,易于接受先进的司法理念,因而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在东部地区法院遇到的阻力相对较小。而西部地区法官思想观念相对封闭,创新意识相对较弱,习惯于按部就班,求稳怕乱?蚨平ü僦耙祷ㄉ柙谖鞑康厍ㄔ河龅降淖枇σ笠恍K晕夜姆ü僦耙祷母铮ψ裱佣康厍ㄔ旱轿鞑康厍ㄔ骸⒋又懈呒斗ㄔ旱交惴ㄔ汉腿嗣穹ㄍサ乃承蚪ゴ握箍⒁远康厍ㄔ汉椭懈呒斗ㄔ旱母母锞橥贫惴ㄔ汉腿嗣穹ㄍサ姆ü僦耙祷ㄉ杞獭?考虑到各级法院的较大差异,基层法院、人民法庭的法官职业化改革应结合实际情况从缓稳妥进行。以推行法官员额制度为例。最高法院将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审判工作量、辖区面积和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各种因素,按照法官职业化的要求确定各地各级法院法官员额。确定法官员额后,法官人数将比现在有所减少,一些人将不能继续担任法官,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将可能出现合议庭难组的问题。以宜宾市论之,全市几十个人民法庭在编人数大都为5人,由3名法官、1名书记员和1名法警组成,尚能在法庭内部组成一个合议庭。但实际上由于审判任务连年上升,审判力量相对不足,无法组成合议庭、滥用简易程序、合议案件数量偏低的情形普遍存在,审书不分、法官自审自记、书记员办案的现象也屡禁不绝。推行法官员额制度后,这种现象是否有所好转呢?笔者估计,今后全市每个人民法庭确定的法官员额一般仅为1名,组成合议庭将更为困难。当然法官可与人民陪审员(笔者认为让非法律人士在法庭上享有与法官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显然与法官职业化建设相悖)或其他法庭的法官组成合议庭合议案件,但并非易事。不仅人民法庭,就是部分县法院如果不进行配套制度改革(如有学者提出尽量缩减业务庭的设置,成都市高新区法院在实践中已?废笈幸滴裢2]),有的业务庭也将面临同样的处境。有的县法院部分业务庭现只有三四名法官,核定法官员额后可能有1-2名法官,组成合议庭也较为困难。是否我国所有的人民法庭现在补充法官都需要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并通过录取率极低的统一司法考试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呢?笔者持反对意见。一方面人民法庭受理案件的类型主要为离婚诉讼、邻里纠纷、轻微刑事案件之类,案情简单,标的也小,涉及的法律法规有限,提供给会外语、懂经济、通晓国际惯例的专家型、复合型、精英型法官施展才能的舞台并不大,决定了人民法庭的法官素质不必向中高级法院法官看齐,另一方面由于人民法庭所处地往往较为偏僻,在现行经费保障体制下物质装备落后,工作环境欠佳,法官待遇偏低,因而不能吸引高素质法律人才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主张对人民法庭法官的素质要求不必与中高级法院的法官齐等划一,日本和英国的实践可资参考。近邻日本的法院机构包括最高裁判所、高等裁判所、地方裁判所、家庭裁判所和简易裁判所,其中简易裁判所约有法官810人,占日本法官总人数的36%,其管辖范围为简单的民事案件(如争议标的90万日元以下的民事案件)和轻微的刑事案件(通常是仅处以罚金或罚款的)。简易裁判所的法官大都是从地方裁判所??BR>书记官或事务官中裼叛“危沃白矢窠衔厥猓遣挥猛ü细竦墓宜痉际裕ü勺罡卟门兴骋幻獾目际裕比缓细衤适呛芨叩摹3]耐人寻味的是,作为司法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富有法治底蕴的英国一直保留有非职业化的治安官制度,而且治安官数量大大多于职业法官。治安官可以由任何人担任,但需要具备优良人品和衡量证据的能力等条件,主要审理轻微刑事案件以及邻里纠纷、家庭婚姻案件、一般债务等民事案件。由于没有深厚的法律功底,他们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需要在有职业资格的法院助理的帮助和建议下,确认事实和适用法律。从上述事实可以看到,法官的职业化和精英化并不排除法官队伍的多层次性,非职业化存在于职业化的大格局之中,其中显然存在某种合理性和必然性。总之,由于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办理了占全国80%以上的案件,基层法院是法院工作中的重点,也理所当然地是推进法官职业化改革的重点。以符合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实际的改革举措逐步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促使基层法官的素质得到有效增强,待遇得到有效提高,形象得到切实改善,这应当成为衡量中国法官职业化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二、主要由法院系统内部独立完成的改革步子可迈得快一些,主要涉及法院外部法官待遇、法律法规修订等方面的改革则从缓为宜。推行法官职业化建设,必然涉及法院体制和法官制度中某些十分复杂的深层次问题。有些改革措施法院系统内部基本能够解决,如实行书记员单独序列管理、改革法官的培训制度和惩戒制度等,改革的步子就可迈得大一些、快一些。有些改革措施需要与有关部门沟通,报请领导机关批准制定新的制度或修订完善现行法律法规,才能最终解决,就需要从缓。首先是关于法官的待遇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法官的社会地位崇高,收入稳定而丰厚,明显优于公务员、检察官,也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通例。但长时期以来,我国法院无财权,法官的物质待遇按照公务员标准对待,并受当地财政制约,工资、福利等都由法官的行政职级来决定。虽然从1999年开始,全国各地开展了法官的等级评定工作,但只是徒具形式,并不与待遇挂钩。199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法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审判工作特点,由国家规定。”2001年6月30日修正的法官法作出了同样的规定。从人大制订法官法至今已有七年,但第三十四条(修正后的法官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仍是一纸空文,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我国法官队伍数量庞大、素质参差不齐。据统计,我国法官队伍(具有审判职称者)已有21万之巨,堪称世界之最,大约每6000人中便有1名法官,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大约11万人中有1名法官、日本4.3万人中有1名法官相比,我国的法官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按占人口比例计算是英国的18倍,是日本的7倍。法官职业具有大众化的特点,法院“门槛”低,法官素质并不比公务员素质高。在这种情况下,大幅提高法官待遇不仅国力难支,而且??BR>违社会公正。另一方面我国还有一支为数不少的检察官队伍,选任标准及物质待遇与法官一样,也都按照公务员对待,并由地方财政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检察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检察工作特点,由国家规定。”但国家同样没有出台任何此方面的规定。法官队伍需要推进职业化建设,检察官队伍亦然;法官队伍需要提高待遇,检察官队伍亦然。如果在公务员、检察官整体工资水平未提高的前提下,单方面提高法官的待遇必然会遇到来至各方面的阻力。所以,今后法官队伍的待遇何时提高,提高多少,与检察官、公务员的差距有多大,本质上是国家财富的再分配,牵涉到的问题相当多,也相当复杂,显然现在不是解决的最佳时机。只有在大幅精简法官数量的前提下,在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的基础上,国家才可能专门就法官的待遇问题作出制度性规定。所以涉及法官物质保障的改革应从缓,但这并不是说选拔出的法官物质待遇与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行政人员完全一样,目前可考虑用法院自有经费保障法官的物质待遇优于其他法院工作人员。其次是法律法规的修订问题。法官职业化建设必然涉及人民法院组织法、法官法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修订完善,但是我国的法官职业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正处在摸索、试点阶段,各地推行的法官职业化改革举措不尽相同,尚无统一的结论,故修订法律法规的工作应从缓。如从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推行法官助理制度改革的情况来看,不仅称谓不相同,青岛中院称“助理法官”,房山区法院和浦东新区法院称“法官助理”;而且定位也不相同,青岛中院赋予助理法官一定的审判权,助理法官属于审判人员,对庭前结案或径行裁判的案件,可与主审法官组成合议庭评议,作出裁判,房山区法院则规定法官助理无任何裁判权,法官助理不属于审判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修订完善的时机显然未成熟。但是,现在及今后新制定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对此应予以充分考虑。如最高法院2009年7月30日作出了《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与民事诉讼法相比,已将“审判员”的称谓改为了“法官”。三、改革初期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序列不宜实行严格的分类管理。推行法官职业化建设,将在法院内部实行大面积的人员分流,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行政人员将各司其职,按单独序列管理,不同序列的人员互不交叉。笔者认为,为了维持法院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并照顾广大法院干警的切身利益,在推进法官职业化改革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对上述序列人员的管理不必泾渭分明。首先,核定法官员额应允许司法行政处、办公室、政治部(政工科)、研究室等部门具有审判员或助理审判员职称的干警参与竞争。因为这些部门的干警思想人品、法学功底、审判业务俱佳者并不罕见,由于轮岗交流、组织安排等诸多原因而未在审判业务庭工作。推行法官职业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吸引社会的精英从事法官职业,那么让这些法院的精英有机会从事审判工作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其次,在改革初期应允许各序列人员有适当交叉。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书记员晋升法官制度,初分到法院的正规院校法律本科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都要先从事书记员工作,以致出现了书记员素质超过法官的现象。法院招纳这部分书记员的初衷显然不是让其长时期担任书记员工作,但由于其缺乏审判实践经验且未通过初任审判员资格考试(现在是统一司法考试),暂时还不能担任审判职务。推行法院队伍的单独序列管理,应当尊重历史,让这部分书记员有机会成为法官助理和法官,否则将是人才的浪费。从四川省西昌铁路运输法院、中江县法院、乐山市沙湾区法院书记员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践来看,书记员并非终身制,在严格的条件下是有机会晋升为法官的。反之,对违反党纪院规的法官,对不称职的法官,对竞争上岗落选的法官,也可考虑另行使用,担任法官助理或者司法行政人员等,不必搞法官终身制(我国的法官法也未确定法官终身制)。当然,这并不意味各序列人员可以像过去一样轮岗交流,适当交叉与轮岗交流性质完全不同。再次是妥善安排资深法官的去向。推行法官职业化建设,实质是法院审判资源的重新配置,必然涉及到人员的分流。由于核定的法官员额有限,有些审判人员特别是资历较深的审判人员多年来为法院工作作出无私贡献,因专业化训练不足、现代司法技能不强、身体状况欠佳等原因难以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但因其资历又可能不愿担任法官助理,因而公正安排这些不是十分适应法官职业化要求的资深法官,是推行法官职业化建设不能回避的问题。从一些法院的改革实践来看,有的专门成立督导室,安排资深法官专司督导工作,有的则分流到司法行政部门和执行庭从事司法行政和执行等工作。北京房山区法院对没有被选任为法官的,仍然保留了原来的审判职称。(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注:章武生、吴泽勇《司法独立与法院组织机构的调整》(上),《中国法学》2000年第2期。王平、杜玉成《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实施主审法官制的论证报告》,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编《“跨世纪法官话改革”征文——获奖论文集》,p407。董华《日本法官制度》,中国法院网2009年4月19日。王晨光《法官的职业化及精英化》,中国法院网2009年6月10日。刘亚林《改革书记员管理制度的调查与思考》,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编《“跨世纪法官话改革”征文——获奖论文集》,p663。佛法研《法官助理与法官员额问题研究》,《人民司法》2009年第8期。

少先队改革方案基本原则篇9

自今年1月以来,**局党组按照市委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坚持把"学、议、查、改"结合起来,做到边学边议边查边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第一、第二阶段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征求到了不少涉及党组和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经过归纳整理为15条。根据市委先教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市督导组的帮助和指导下,局领导班子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按照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阶段制定整改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阶段(整改提高)实施方案》,对照前阶段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我局党组领导班子紧紧围绕物价工作的中心任务,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活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查找出在政治立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履行岗位职责、基层组织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方向,增进团结,通过认真讨论研究,结合广大干部职工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经反复讨论研究,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整改方案的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领导班子和改善工作作风为目标,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解决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立场,思想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宗旨意识,切实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我市**事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平安**而努力奋斗。

二、整改方案的基本原则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坚持提高素养,锤炼党性的原则。

三、整改的目标

针对先教活动分析评议阶段查摆出的问题,通过认真整改,要求达到“五个好”的目标:一是创建好的班子。在局领导班子中继续开展创建好的思想、好的能力、好的作风、好的形象的“四好”领导班子活动,努力打造一支与时俱进、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队伍。二是建设好的队伍。建设一支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三是形成好的作风。通过活动的开展,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进一步增强,作风进一步改进,做到坚持把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作为经常化、制度化,始终以让群众满意,作为机关作风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努力创建一个具有优良作风,优质服务的机关。四是制定好的措施。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职能工作目标》,制定强有力的措施,与科(所)室、认证中心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到位,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五是建立好的机制。建立一套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的规章制度,努力把局机关建设成为廉洁高效、职责分明、服务基层、管理严格的机关。

四、需要整改的问题

1、思想观念有所退化。主要是在理论学习上重视还不够,策理论水平不够高,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够,领导干部强调工作忙、会议多,理论学习抓得时紧时松,与工作实际结合的少,有本位主义思想,对如何做好**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实现全方位与国际接轨有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的趋势,对此,考虑的还不多,思想上甚至还有点陈旧。

2、宗旨意识有所淡化。主要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时间比以往少了,大部分时间是浮在上面忙于业务,与群众谈心,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少了,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做得有所欠缺。

3、廉洁自律有所松化。主要是在对党风廉政建设紧迫感认识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麻痹松劲现象,还需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上狠下功夫。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够到位,艰苦奋斗意识逐渐淡化,对公务活动中的吃喝不严谨,在党风、政纪、行风方面抓落实不到位,尤其是机关作风方面抓考勤管理流于形式。

4、作风建设有所弱化。主要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多了,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着想的作风有所减弱。在队伍建设方面,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紧,对待干部职工中存在着思想倾向性问题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够

5、工作状态有所减化。一是工作不够深入,对有些规章制度在监督落实上力度不够,对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没有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抓落实不到位,实际工作中安排部署的多,深入基层检查指导调研的少;二是存在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满足于现状,工作创新意识不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够,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化的水平上;改革力度水大,没有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过去那种超越自我,奋力拼搏的闯劲和干劲有所减化。

五、整改措施

1、提高素质,创建学习型机关,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认真开展创建学习型相关活动,以加强学习作为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提高的突破口。完善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学习活动与交流心得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寓学于乐、寓教于乐的形式,使理论学习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成效,以此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做政治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表率。同时抓好业务知识学习,熟练掌握本行业、本部门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将业务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要求领导班子成员与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结合起来,制定自学计划,每天保证1小时以上的自学时间,年内撰写2篇以上的研究文章,并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

2、密切联系群众,创建服务型机关,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结合工作实际,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中去,经常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实际困难,为他们排扰解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努力为基层为群众服好务,增强党员的公仆意识,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风工作的最高标准。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下基层不少于5天,找干部职工谈心不少于10人次,走访群众家庭不少于1户。

3、加强廉政建设,创建廉洁型机关,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监督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层层签订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狠抓落实,为我市价格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和纪律保证。

4、改进工作作风,创建创新型机关,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继续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以提高思想、增强能力、改进作风改善形象为重点,做到班子团结协调,配合默契,凝聚力强,努力打造一支与时俱进、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队伍,进一步发挥集体智慧,提高班子决策水平。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拟制定《党组织工作制度》等15个规章制度,按照年初目标任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更新观念,大胆工作,勤于思考,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以务实的实干精神,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5、搞好中心工作,创建实干型机关,进一步搞好我市物价工作。继续持和发扬以往工作中敢想敢干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物价局的重大决策,积极完成物价工作的各项目标。一是正确履行价格管理职能,完善政府定价,深化价格改革,加强收费的监督检查,大力整顿价格和收费秩序,强化价格法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二是重点解决好两个难点("就业"和"三农"问题),三个热点(教育、医药、住房)和四项改革(电力、民航、铁路、供水行业改革)中的价格问题。三是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我市需求增长,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四是完善错案追究制度,积极探索统一部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专项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调查、提醒、告诫与行政处罚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工作新方法。五是扩大监督检查的覆盖面,形成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企业自我监督、新闻舆论、四员一体(检查员、监督员、物价员、宣传员)相结合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三级价格监督网络。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电话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办理群众举报,提高价格举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六是加强和完善价格听证制度,建立政府定价专家咨询制度、定期审价制度、专家审价制度和专家、学者库,为政府重大价格政策提供科学制价的依据和方案,做好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调定价前的成本审核和定期监审工作,充分发挥成本监审在价格制定或调整中的重要作用。七是进一步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完善各行业明码标价监督管理,试行"明码实价店"活动和深入推行"五个一工程"活动,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加大对明码标价制度的市场监督力度。八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职能管理合理构架,加强对各县物价工作的指导。

六、落实整改的保障措施

1、成立整改方案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物价局党组整改方案任务分解责任制度。党组书记为物价局党组班子整改方案落实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对班子成员任务分解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整改的具体负责人要按要求抓好整改落实,定期向整改落实领导小组汇报整改方案落实进展情况。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整改方案责任人汇报整改落实情况,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限期进行重点整改。

2、落实整改情况通报制度,局党组每季度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形成书面通报,召开一定范围的通报会议,对党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通报。

3、进一步落实监督制度,局党组决定在机关干部职工、退休老干部、局下级单位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5名同志组成整改方案落实监督小组,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发放测评表等形式,每季度对局党组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将整改方案在局公示栏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4、落实领干部整改情况年度报告制度,要求每个干部在年度述职时,向职工汇报整改落实情况,将整改落实情况与干部年终考核挂钩。不按规定时限完成整改任务的干部年终取消评优资格。

5、落实整改建议书制度。对局下级单位转办的整改建议书,局党组要认真研究,对能解决的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将任务分解到每个班子成员,明确办理整改建议书责任人,并限期办结。对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局党组要向市委、市政府呈报,给予协调解决。

6、承诺

**局党组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为契机,力求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服务型、清廉型”五型机关,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少先队改革方案基本原则篇10

从1978年民政部恢复起来以后,我一直在民政部原民政司工作(1993年机构改革后,改为基层政权建设司),主要负责全国城乡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的建设工作,我愿把村民委员会建立和发展这段历史写出来,供大家了解、研究和参考。

村民委员会的产生

村民委员会在我国农村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倡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我们党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产生的,是我国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经过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叫行政村,是乡政府领导下的行政性的组织,主要管理村里的行政事务和上级政府交办的事项;二是从1958年到1982年,这个时期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叫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政社合一就是把基层行政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结合在一起,既行使行政组织的职能,又行使经济组织的职能。2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这样的体制,既不利于基层组织建设,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到“”结束的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群众的生活比较贫困。

“”的结束以后,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78年,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对内对外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9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在全国冲破和生产大队的经营管理体制,创造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收到显著效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方面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当时农村的基层管理体制――政社合一的生产大队提出了挑战。由于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的管理组织已经不能适应农村新的形势,必须选择适应农村新形势的新的管理模式。另外,在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初期,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基层干部没有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职责,致使一些村的基层组织出现软弱涣散,甚至瘫痪或者半瘫痪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社会治安不好,民事纠纷得不到及时处理,乱砍滥伐林木、盗窃、等不良现象,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他们强烈要求和盼望有人来加强管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给人们创造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当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合寨生产大队就面临以上的这种情况。1979年,这个生产大队的农民将土地分到农户,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分田到户”以后,又出现新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社会治安不好,偷盗成风,成风,赌输了就偷,偷了又去赌,形成恶性循环。当时处于“几不管”地带的合寨生产大队深受其害,特别是耕牛大量被盗,严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为了防盗,村民只好把耕牛拉到自己的住房里与人同住。同时,“分田到户”以后,因水争地,民事纠纷也大大增多。农民将当时的生活描述为“吃得饱、睡不好”。另外,面对农村改革的新形势,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出现放任不管的状态,合寨生产大队一度陷入“无人管事”的境地。

面对这种情况,当时合寨生产大队的两个自然村――果地村和果作村的村民率先组织起来,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

这时,任果作村生产大队长的韦焕能主动站了出来,他说这样下去不行,要把大家组织起来。于是,他把其他生产队的干部叫到一起,商量以自然村为基础建立新的m织,大家都表示同意。韦焕能提出,新的组织不是生产队,不需要太多干部,由五人组成,队长一正两副,一个会计,一个出纳,后来又增加了一个人。而新的领导人怎样产生呢?过去的生产队长由上级任命,新的组织没有人任命,也不能宣布自己为领导,村民也不会承认。最后,经讨论,决定由群众自己选举村

领导。

1980年2月5日,根据事先的商定,召开全体大会选举村领导。在五人合抱的大樟树下,坐满了村民。全村85户,一家一个代表。当时合寨生产大队长蒙光捷主持会议。他说,根据大家的意见,叫我来主持会议,我愿意主持。选举村里的领导要选好的。同意群众意见,不用搞候选人,搞无记名投票。谁的票数多谁就当。蒙光捷讲话后,由群众议论。当时担心没有人愿意当干部,于是提出选了谁就必须当,不能推辞。随后,每人发了一张用信纸截开的纸条,一张纸条上可写六个人,多的作废。经过投票计票,蒙光捷当场宣布选举结果,韦焕能满票,六人中最少的也有62票。

新的村干部选出来后,没有一个正式的组织名称。选举前,只是讲选举村领导。选举后,领导要分工,需要有一个组织名称。大家纷纷议论,有人说原来公社和大队有管委会,生产队有队委会,我们在大队以下,但又不是生产队,就叫村委会;有人说,公社和大队的领导机构叫革委会(即革命委员会),我们就叫村委会;还有人说,城里有居委会,我们是农村,应该叫村委会;也有人说,我们村历史上就叫村,解放后成立了行政村,才改为屯,还是叫村委会好。总之,大家都比较赞成村委会的说法,村委会因此成为正式的组织名称。由于当地村民还是更习惯于叫村民委,直到现在,人们大多还是叫村民委。

与果地村相同,果作村选举村领导是为了满足农民分田后要求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紧迫需要。因此,村领导当选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领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和管理章程。1980年7月14日,召开全村大会,讨论并通过事先起草好的村规民约和封山公约。

村规民约的主要内容为:

1.必须提高思想觉悟,认真体会安定团结的重要意义。

2.严禁,不准在私宅、村里开设,违者罚款10元。

3.为了保苗夺丰收,严禁放猪,违者罚款5角,并给予赔偿损失处理。

4.维护正常的娱乐活动,不准在村内、村附近对唱野山歌,违者罚款每人10元。

5.不准在路边、田边、井边挖鸭虫,受损失的罚工修补。

6.不准盗窃,违者按件加倍赔偿并罚款5元,情节严重者,呈报上级处理。

7.捡拾东西,拿回交给村委,归还原主。

8.不准在泉边、河边大便,不准在上游洗衣服、洗头梳发,晾晒蚊帐、床单等污染东西。

9.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自觉做到码头经常冲洗,保护清洁。

封山公约的主要内容为:

一、严禁毁林开荒,违者每平方尺罚款5角。

二、不准在封山内砍柴、挖树根、割草皮、打石头,违者每百斤罚款10元。

三、村里风景树不准折枝乱砍,违者罚款15元。

四、不准盗窃林木,违者每百斤罚款15元。

五、实行护林有功奖、毁林者罚的办法,对维护林木有功者奖5%的资金。

六、不准在育林区放牛羊群,每头罚款1元,外村罚款2元。

下面署名:果作村委会,再下面是韦焕能等85户村民的手印或签名盖章。这一份村民自我管理的章程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韦焕能手中,成为历史的有力见证。

村委会和村规民约很快见到实效。一度盛行的风被刹住了,偷盗事件大为减少。成立村委会后的两年时间里,只发生过两起外地人到当地偷窃案件,而且在村委会的组织下得到及时处理。村民又过上安宁的生活。

村委会成立以后,还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因为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办的事得到群众的踊跃响应和积极支持。1980年,其他村乱砍滥伐日益严重,果作村却开展造林大会战。接下来修建码头、机耕路。在解决村民照明用电问题时,村里没有足够的资金,感觉为难,于是与群众商量。村民说有钱,但要村领导和组织集资。村领导根据群众意见,按人口集资,人均12元钱,解决了资金紧张问题,村民终于用上盼望已久的电。由于资金款来自村民,村干部用钱时十分谨慎,会计出纳账目清楚,定期向村民张榜公布,从而取得村民的充分信任。村干部更加注意有事与群众商量,干群关系十分融洽。

果作村委会是迄今发现的全国第一个有正式记录为依据的村委会。这一组织一开始就体现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自治组织的性质,体现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精神。一种适应家庭经营新的生产形式的新组织,一种新的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就这样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诞生了。

村委会的推广和在全国的普遍建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果作村建立村民委员会,迅速扭转了当时的混乱局面,村里出现了巨大变化,引起当地干部的极大关注,当地生产大队和公社干部都很高兴。随之,合寨大队所有的自然村都建立了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其他地方的农民也自发建立自己的组织。1980年上半年,合寨大队所在的三岔公社党委书记向文忠就新的群众组织发表意见说,既然是村民选的组织就叫村民委员会。此后,村民委员会便作为规范的名称确定下来,向上报的材料均使用“村民委员会”的名称。所以,村民委员会的发明权属于农民,这是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合寨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的经验很快引起宜州市所在的河池地委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地委书记金宝生的直接关注。他派人专程进行调查。1981年,中共河池地委发出26号文件,即《转发宜山县合寨大队村委会、罗城县牛毕大队新回村委会情况调查的通知》,希望各地组织干部社员学习讨论,并根据各地情况从实际出发,参照执行。1982年,宜山县全县12个公社的2288个自然村中,有598个建立了村委会。1982年,合寨大队还在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介B了建立村委会的经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敏锐注意到宜州市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村委会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当时的区党委书记肖寒带人到河池地区调查,了解到宜州实行生产责任制过程中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修水坝,保证了正常生产,对此很感兴趣,认为这是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出现的新事物。以后又组织区委政策研究室、区办公厅、区农委、区公安厅、区民政厅等八家单位再次进行实地调查。1982年4月15日,调查组写出《关于宜山、罗城两县村委会的调查报告》。这篇近万字的调查报告对村委会的由来与发展、作用与问题、反映与意见作了详细的阐述。调查报告充分肯定了村委会的作用,但也反映了对村委会在认识上的不同意见。

结束以后,党中央在各条战线进行了拨乱反正,并十分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防止“”的悲剧重演。进入20世纪80年代,根据新的形势,中央决定修订宪法。同时,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行,中央也在研究农村的管理体制和基层组织建设问题。1981年6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研究室主办的《调研通讯》第四期上刊登了随肖寒书记调查的区农委干部宋毅的调查报告《宜山县冷水村建立村管理委员会管理全村事务》。这个材料引起当时正在主持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彭真的高度重视。1981年底和1982年春天,彭真指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民政部的同志先后去广西宜山县就村民委员会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组回来以后,如实反映了宜山县建立村民委员会的情况,彭真以高瞻远瞩的政治家的眼光对此作了充分的肯定。与此同时,从1982年起,主管全国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民政部也对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非常重视,民政部还专门办起了《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简报》,刊登各地农村建立乡政府和建立村民委员会的试点情况,并在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及全国范围交流,指导各地进行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

令人难忘的事件是,198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公布。充分肯定了全国一些地方进行的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试点情况,明确地把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确定为村民委员会。彭真在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说明》中指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t会是我国长期行之有效的重要组织形式。实践证明,搞得好的地方,它在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办好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搞好卫生等方面都起到很大作用。这次将它列入宪法修改草案,规定它是群众自治性组织。它和基层政权的关系,由法律具体规定。”宪法修改草案和彭真的讲话无疑是对全国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巨大鼓舞。同年7月,彭真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又指出:“村民委员会过去是有过的,中间一个时期没有,近几年有些地方又建立起来了,是群众自治性组织,大家订立公约,大家共同遵守,经验是成功的,应普遍建立。”此后,8月,中央发出6号文件,要求各地有计划地进行建立村民委员会的试点。198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颁布,村民委员会正式载入宪法第111条,并规定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彭真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再一次指出:“我国长期行之有效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现在列入了宪法……我们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国家机构的设置,都应当是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保证全体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在基层社会生活中,还要加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建设,以便发动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这些规定,将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得到进一步的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颁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向全国公布了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的组织。但是,如何将农村基层组织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平稳地改为村民委员会,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保持基层的稳定,中央确定了先行试点,取得经验,然后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展开的方针。于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从1983年起,改革农村生产大队管理体制,建立村民委员会的试点工作即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起来。如果说1982年是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及少部分地区的试点的话,那么1983年就是村民委员会在全国范围的试点了,村民委员会这个星星之火,在全国已经形成燎原

之势。

在全国各地进行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试点过程中,民政部加大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力度,并组成工作组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抓紧代中央起草关于在全国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文件。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1983年10月12日,中发

〔1983〕35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这个文件是指导全国进行建乡建村工作的文件。35号文件指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合适。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大体上在1984年底以前完成。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按村民居住状况设立。各地在建乡中可根据当地情况制定村民委员会工作简则,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制定全国统一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政社分开、建立乡人民政府是一件大事,各级党委必须加强领导,坚持群众实践,做好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行试点,逐步展开,保证工作质量。凡是已经进行改革的地方,已定的规模和已设的机构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中发〔1983〕1号文件也指出:“的体制改革,要从两方面进行改革。这就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实行政社分设。政社合一的体制要有准备,有步骤地改为政社分设,准备好一批改变一批。”在中央两个文件的指导下,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建乡工作领导机构,进行宣传发动工作,在试点基础上,于1984年在全国全面展开建乡建立村民委员会工作。

1984年,可以说是全国建乡建村年。这一年,天津、上海、北京首先完成建乡建村的工作。到1984年底,除自治区以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完成政社分开、建乡和建村的工作。1985年2月,自治区也完成了这项工作。至此,全国建立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全部完成。建村前,全国共有70万个生产大队,经过改革后,全国共建立867688个村民委员会。

从广西宜州市合寨大队的果作村全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产生,到1985年2月全国普遍建立村民委员会,前后一共经过五年时间。这样一件涉及全国农村的改革,涉及全国八亿农民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改革,从试点到铺开,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问题,进展得很顺利,很成功,并且取得显著成绩,可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重大变革。

《村委会组织法(试行)》的产生

1985年2月,全国建立村民委员会以后,各地村民委员会都建立健全了村委会下设的治安保卫、人民调解、公共卫生等工作委员会,发动群众制定村规民约,积极兴办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改革农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村民委员会的决策是正确的。

在全国全面展开体制改革即将开始的时候,中央发出〔1983〕35号文件,提出“各地在建乡中可根据当地情况制定村民委员会工作简则,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制定全国统一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这主要是为了将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同时落实宪法规定的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关系由法律规定的任务。对于中央文件和宪法的规定各地都很重视。最早完成政社分开、建乡建村任务的天津市,于1984年率先制定并颁布了《天津市村民委员会工作简则》,之后几年,全国先后有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都制定和颁布了村民委员会方面的

法规。

民政部对村民委员会的立法工作非常重视。1985年全国村民委员会普遍建立以后,民政部就着手进行了这项工作。这年春天,民政部起草了《村民委员会工作条例》(1987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之前,该法叫条例),并到一些地方征求意见。1985年3月,在调查研究乡政权建设时,对条例作了修改,并将修改稿分别带到四川、江苏、广东等省征求意见。4月,将条例再次修改后,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有关部门以及政法院校、法学研究单位征求意见。10月,各地意见上来以后,又作了修改。之后,民政部先后召开两次部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条例的修改稿,决定把条例草案报送中央政法委员会审议。1986年4月8日,中央政法委员会召开会议,对民政部起草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稿进行讨论,提出一些修改意见。根据政法委的意见,对条例作了修改,主要包括去掉原稿中第四条“原生产大队规模过小的,可以与临近的生产大队联合设立”一句话;加上了“年满18周岁的本村村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一条加上“依照法律规定,村委会可以停止他们参加村民的某些活动”等内容。4月12日,民政部将草案上报国务院审查。国务院法制局对条例稿进行了认真审查,又发至国务院有关部门征求意见。之后,和民政部一起商量研究,对条例稿又做了几次修改,并于6月12日,连同草案说明修改稿一起再次上报到国务院。1986年9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进行了审议。10月11日,经国务院总理签发,以国务院议案形式上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1987年1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将审议村委会组织条例列入此次会议议程。民政部原副部长邹恩同对法律草案作了说明。13日、14日两天,委员们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多数委员认为,制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十分重要,很有必要,条例的内容基本是可行的。但是,也有不少委t提议,条例草案还需要调查研究,进一步修改。比较集中的意见是三条:1.草案规定的村委会的10项任务太重,与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不符;2.村委会与乡政府的关系,究竟是指导关系还是领导关系,要认真研究;3.要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对村干部的素质要求写进条例。同时还对村委会下设的机构、村干部补贴和工作经费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22日,此次会议举行闭幕式,建议再做研究修改,提请下次常委会审议。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结束以后,民政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开始紧张地工作起来。民政部民政司根据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对条例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对条例进行了修改。2月5日,将修改稿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简称“人大法工委”)。与此同时,人大法工委对条例做了修改,形成一稿,征求民政部的意见。人大法工委还派工作组去广西作了调查研究,征求对条例稿的意见。为把村委会组织条例改好,2月12日,人大法工委在北京召开了村委会组织条例座谈会。北京、辽宁、山东、江苏、河南、广西、云南等省(市、区)及部分县、市代表,中央有关部门同志聚集一起,对条例进行了认真讨论。此次会议对法律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如村委会的规模、任务、村民会议等统一了认识。人大法工委根据大家的意见,又修改出一稿。3月2日,人大法工委召开全体会议,讨论了修改稿。根据委员们的意见,又修改出一稿。3月7日,人大法工委再次召开会议,讨论上次会议以后的修改稿,并决定将修改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审议。

3月10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在北京开幕。10日上午,彭真委员长主持会议,雷洁琼副委员长作了关于村委会组织条例审议结果的报告。此次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条例修改稿,将原来草案的15条增加为21条,主要修改的内容是:村委会的任务;村委会设在自然村;多民族居住的村,村委会应当教育村民加强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人口少的村,村委会只设委员,不设委员会;各地可以制定实施办法等。3月11日、12日,委员们对条例进行了审议。大部分委员认为修改稿比较成熟,比较符合我国农村实际,希望此次会议通过。但也有些委员提出了不同意见。3月14日,根据委员们的意见,人大法工委又修改出

一稿。

3月16日,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举行联组会,彭冲副委员长向大家郑重宣布,委员长会议经过慎重考虑,建议将村委会组织条例提请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委员项淳一就委员长会议的这一建议作了说明。之后彭真委员长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关系到八亿农民,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法,委员长会议经过商议,提出一个临时动议,建议将条例草案列入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议程,提请全体代表审议。许多委员热烈发言,赞成委员长会议的建议。

1987年3月25日,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4月2日,大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彭冲副委员长对条例草案作了说明。他说,鉴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是很重要的基本法律,建议将此法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4月3日至5日,各代表团对这部法律进行了分组审议。代表们热烈发言,各抒己见,争论激烈。有时一个代表团中常常出现针锋相对、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争论的焦点主要是村委会的性质、任务以及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同时,代表们还对村委会的规模、村委会组成人员及补贴、选举等问题提出不少修改意见。在代表审议的同时,人大法工委、民政部、大会主席团也对条例草案的修改做了不少工作。4月4日下午,人大法工委召开会议,研究如何修改条例。当晚,在邹恩同副部长的主持下,民政部民政司对条例作了修改,并重新起草了说明。4月5日下午,人大法工委三位领导和民政部、国务院法制局的领导进一步研究修改方案。3点以后,彭真委员长召集各代表团负责人开会,再次就村委会的性质、任务及其与乡政府的关系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陈丕显副委员长也讲了话。4月6日,彭真委员长又召集各代表团召集人、人大法工委全体委员、民政部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圆厅开会,听取各代表团对条例稿的意见。彭冲讲了修改意见。广西、黑龙江、云南、陕西、山东等14个省、区代表团召集人发表了意见。之后,彭真作了长篇重要讲话。他的讲话对于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4月6日下午4点半到5点40分,彭真又主持召开了党内委员长会议,对村委会的性质、任务、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村干部的教育与训练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并对有关问题再一次作了研究。

4月8日,彭冲主持召开各代表团召集人会议,研究村委会组织法审议问题。此次会议一致同意彭冲副委员长提出的意见:此次会议原则通过,授权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原则,参照大会审议的意见,进一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审议修改后颁布试行。

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后,人大常委会、人大法工委、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领导又深入到一些地方调查,听取对村委会组织法的意见。先后去了江西井冈山市、河北承德市和隆化县、四川重庆市、黑龙江、江苏等地,同乡村干部进行座谈。同时,国务院法制局和民政部也对组织法草案提出修改意见。8月27日,人大法工委综合各方面意见,修改出一稿。9月7日,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修改稿印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各省(市、区)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10月24日、11月9日,人大法工委先后召开两次会议,认真研究了村委会组织法的有关修改意见,通过了一份修改稿,决定将此稿提请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

1987年11月12日,党的十三大闭幕不久,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开幕。17日上午,雷洁琼副委员长对村委会组织法修改意见作了说明。18日、19日两天,委员们分组对草案进行了审议。大家说,这次草案修改得好,基本体现了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代表们提出的意见,赞成此次会议通过试行。为了把这部法律修改好,彭真、陈丕显于11月21日上午,邀请列席此次会议的29个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负责同志进行座谈。22日,人大法工委开会,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了逐条研究,根据宪法规定和十三大的精神,对草案修改稿又提了一些修改建议。荣毅仁、许涤新委员建议增加“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爱护公共财产”的内容;罗琼委员建议增加“必要时,可以邀请本村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的代表参加村民会议”的内容。这些建议均被吸取。同时,还增加了各省可以制定实施步骤和办法的内容,从而使这部法律更加完善。

23日上午,此次会议举行联组会,项淳一就修改建议向大家作了汇报。33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先后发言,对法律修改稿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接着,彭真委员长又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

24日下午,此次会议举行闭幕式,对村委会组织法进行了表决。结果以113票赞成,1票反对,6票弃权,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简称《村委会组织法(试行)》)。11月24日,李先念主席命令,将这部法律向全中国、全世界公布。这部法律从1984年起草到1987年正式诞生,前后用了四年时间,民政部为这部法律召开了两次部务会议,人大常委会召开了三次常委会,人大法工委专门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全国人大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彭真委员长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这在我国立法史上是少有的。《村委会组织法(试行)》来之不易。尽管它经过实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它的基本内容都是好的,集中了多方面的智慧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