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非遗普查方案十篇非遗普查方案十篇

非遗普查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9:32

非遗普查方案篇1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保在20xx年5月前完成全市普查工作,根据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面、深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具体工作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普查工作要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为指导,按照文化部《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及省文化厅和省非遗中心20xx年1月15日在厦门召开的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通过认真的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时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抓紧认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

(二)工作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目标是: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二、普查范围和登记

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普查登记表见附件。

(一)民族语言(包括方言)。

(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

(三)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部分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

(四)民间舞蹈,如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

(五)戏曲,如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

(六)曲艺,如说书(徒口讲说、说唱相间、韵诵表演)、唱曲(板腔体、曲牌体、板牌混合体)、谐谑(相声类、快板类、谐戏类)等。

(七)民间杂技,如杂技、魔术、马戏、乔装戏、滑稽等。

(八)民间美术,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九)民间手工技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等。

(十)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商贸等习俗。

(十一)消费习俗,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与禁忌、居住习俗与信仰、交通习俗。

(十二)人生礼仪,包括妊娠习俗、分娩习俗、诞生和命名习俗、满月礼、百日礼、周岁礼、成年礼、婚礼、离婚习俗、寿诞礼、葬礼习俗禁忌等。

(十三)岁时节令,包括节气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十四)民间信仰,包括原始信仰、俗神信仰、庙会、祖先信仰、生殖信仰、商业信仰、精灵信仰等。

(十五)民间知识,包括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测量、记事、建筑等知识。

(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民间游戏、杂耍(艺)、竞技等。

(十七)传统医药,包括养生、诊法、疗法、针灸、方剂、药物等。

(十八)其他,如传统行会、香会等民间组织、村规乡约等。

三、普查原则

(一)全面性

兼顾城镇和乡村、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间文化载体,按照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的生存状况,调查和采录,不能主观地舍弃某些方面。

(二)代表性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注意民间文化现象中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重点深入调查,选出在当地群体社会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以避免在普查工作中平均使用力量。

(三)真实性

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提供虚假材料。

四、普查的组织

(一)组织机构和任务分工

本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属全国首次普查,在组织机构上可参照全国文物普查的做法。市里将**市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相关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文化与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耀清担任,副组长由市文化与出版局副局长林学进担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闽西艺术中心,办公室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市文化与出版局副局长林学进兼任办公室主任,刘荣海、梁明、肖干南、沈幸莲任办公室副主任,梁明任常务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各县(市、区)文化馆馆长、市非遗中心有关成员及临时聘用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办公室下设协调组、综合组、技术指导组、后勤保障组。

协调组:协调组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协调此次非遗普查的办公场地、办公设备、人员使用、媒体宣传以及涉及相关单位的事物协调。

组长:章丽玲

综合组:综合组的工作职责是组织制订和实施《**市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及其各阶段工作计划,编制全市普查经费预算,组织开展文物普查过程中的全市性宣传报道工作,档案建档备案、资料汇总、编发工作简报、督促检查各县(市、区)的普查工作等。

组长:蔡永德;成员:5人(名单待定)

技术组:技术指导组的工作指责是具体指导各地普查,提供技术支持,并有针对性地派员辅导各县(市、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配合参与省专家组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检查、验收工作;负责采集较有价值的非遗线索或濒临消亡非遗项目的音像、图片和文字资料,并对采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形成较完整的非遗项目资料。

组长:江进才,成员:何志溪、林焕珍、蔡永德等。

后勤组:后勤保障组的工作指责是负责市普查工作的经费申请,办公设施、设备的采购,以及有关普查工作的培训、会议的后勤服务等。

组长:郭爱玲,成员:王媛敏郑燕京。

刘荣海同志负责协调组工作,梁民同志负责综合组、技术组、后勤组工作。

(二)部门职责

在**市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普查工作。

五、普查方法

(一)制定计划

普查计划是开展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制订普查计划,明确普查的目标、具体任务、普点、人员配备、工作步骤、调查方法、阶段成果等。在普查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普查任务制定普查提纲,供普查者参考。

(二)人员培训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涵盖面广的特性,相关部门和社会上挑选一批具有一定业务专长,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组成普查工作班子,班子成员直接指导普查员。各县应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一个普查员(普查员可由农村文化协管员担任),市非遗中心将组织专家对各县乡镇文化站以上普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各县应根据普查任务和个人专长,对乡镇以下普查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合理分工。

(三)点面结合

普查工作要做好全社会动员,要开门搞调查,做到“一张网到边,一根线到底”。要发挥当地各协会、学会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教育部门的平台优势,从学校学生入手,以问卷形式带回家去向父辈和祖辈索要非遗线索。要重视在抓好面上普查的同时,可重点走访,抽样调查,可召开小型调查会,充分重视和发挥当地热心人的作用。要注重调查资源蕴藏较为丰厚的乡镇、村落;选择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较有才华和独创性的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问答、表演、展示,如故事家、歌手、民间艺人等;重点关注各地的民俗节庆(如节令、庙会等)。

(四)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非遗普查的深入阶段,要从众多线索中有选择性的挑选一些较有价值的线索作为田野调查。田野调查要以实地调查为主,做到所调查的项目“不漏线索、不漏环节”。要悉心拜民间传承人为师,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的数据。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要认真填写普查登记表,并记普查日记。

调查采访者要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和技术记录民间传承人和相关人员的讲述和表演等。留意搜寻民间传抄的唱本、歌本、长诗、鼓词、皮影脚本、宝卷(宣卷)、经书、图画册等手抄本,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和相关实物。

六、工作步骤

根据省文化厅和省非遗中心相关要求,初步拟定我市普查工作阶段:

(一)普查准备阶段(20xx年1月-2月)

1、20xx年2月份,召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部署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发放《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下发相关文件及各门类普查表格,举办普查业务培训班。各地文化行政部门,会同各相关部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机构、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建立普查队伍(要求每个行政村、街道必须配备一个非遗普查员),落实相关经费,着手有关准备工作。

2、确定非遗宣传平台和内容,利用政府和社会宣传媒体对此次全国非遗普查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进行立体式的广泛、持久和高密度的宣传。通过媒体的持续宣传,在短时间内引起社会、各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关注,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非遗,为什么要搞非遗普查,要让非遗的概念传播在全市城乡的每个角落,并逐渐深入到老百姓的脑海里,从而为本次实施非遗普查铺平道路,让老百姓主动参与到此次全国非遗普查中来。

(二)实施普查阶段(20xx年2月—4月)

1、提供免费热线和电子表格下载平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提供非遗线索的免费热线电话和下载点子表格的网址,热线电话以县为单位,每个县安装3台以上免费热线,提供非遗线索者向各自所在县(市、区)拨打热线,也可从媒体公布的网址中直接下载表格,填好后交给当地普查员。

2、召开座谈会,摸排普查线索(3月15日前)。各镇乡(街道)应责任到人,由分管领导牵头,把任务下达到各行政村(社区),每个行政村(社区)须指定一名普查员。普查员根据实际情况,分片召开“五老”(老干部、老土地、老教师、老农民、老艺人)座谈会,摸清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填好《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表》(见附件4),每个行政村(社区)上报的非遗线索不得少于100项,于20xx年3月10日前报各镇乡(街道)。

3、梳理线索,确定调查项目(3月底前)。各镇乡(街道)对摸排的普查线索进行归类梳理,确定调查项目。调查项目数平均每个村(社区)不得少于10项,每个镇乡(街道)不少于100项。各镇乡(街道)确定调查项目,填好《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类别一览表》(见附件2),于20xx年3月15日前报县(市、区)文化部门,3月20日前由各县文化主管部门整理好后报送市非遗普查办公室。

4、走村入户,深入调查(2月底到4月中旬)。各镇乡(街道)根据确定的调查项目深入村(社区)开展普查工作,按照《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见附件1)内容要求,逐项进行全面调查,做好文字、录音和影像记录。

在实施普查阶段,市非遗中心将组织中期督查等方式,检查和指导各地普查工作。

(三)填表整理阶段(20xx年4月中下旬)

各镇乡(街道)在深入普查的基础上,整理普查资料,按类别填写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表和一览表,通过网络及时上报县(市、区)文化部门审查。做好录音、摄影、摄像等相关资料的整理、刻盘工作。

(四)组织验收阶段(20xx年5月初)

各县(市、区)分级汇集普查工作成果,及时组织普查验收工作,整理汇编并上报普查目录清单和登记表、录音录像等相关资料,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做好普查工作总结。

市非保中心组织验收组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验收,并汇总全市普查成果,整理并上报。

(五)后续保护阶段(20xx年6月—20xx年)

各地及时进行成果编纂(另行部署)和后续保护工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组织编纂一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项目汇编》、为便于交流、查找和管理,该书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每个乡镇(街道)单独编印一本,编印完成后,分发给相关单位和普查员,让每个环节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同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组织编纂《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项目汇编》、《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图》和《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等成果,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七、普查的几点要求

(一)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普查工作协调机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重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意义和相关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广泛发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参与普查工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指导原则。注重视觉和听觉形象的配置(文字、照片、视图、实物),要求如实反映原貌,不走样,尽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档案资料。对有一些虽不宜公开,但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也应进行收集和整理。普查材料按要求保质保量整理汇总后,逐级上报。

(三)在普查工作中,要有“抢救优先”的意识,对于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要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以免“人亡艺绝”。

非遗普查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要按照文化部《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认真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流布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抓紧认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和谐文化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二、普查范围

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民间文学、传统医药、民间手工技艺、民俗、各地方言等门类在上次民族民间艺术普查中未作具体要求,应作为此次普查的重点。在以前民族民间艺术普查中已经普查的项目,必须按下发的新表格重新填写登记,并补齐所缺的录音、摄影或录像资料。

(一)民族语言(包括方言)。

(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在《*县民间文学集成》基础上查漏补缺)。

(三)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部分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在20*年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基础上查漏补缺)。

(四)民间舞蹈,如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

(五)戏曲,如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在20*年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基础上查漏补缺)。

(六)曲艺,如说书(徒口讲说、说唱相间、韵诵表演)、唱曲(板腔体、曲牌体、板牌混合体)、谐谑(相声类、快板类、谐戏类)等。

(七)民间杂技,如杂技、魔术、马戏、乔装戏、滑稽等。

(八)民间美术,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九)民间手工技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等。

(十)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商贸等习俗。

(十一)消费习俗,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与禁忌、居住习俗与信仰、交通习俗。

(十二)人生礼仪,包括妊娠习俗、分娩习俗、诞生和命名习俗、满月礼、百日礼和周岁礼、成年礼、婚礼、离婚习俗、寿诞礼、葬礼习俗禁忌等。

(十三)岁时节令,包括节气与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十四)民间信仰,包括原始信仰、俗神信仰、庙会、祖先信仰、生殖信仰、商业信仰、精灵信仰等。

(十五)民间知识、包括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测量、记事、建筑等知识。

(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民间游戏、杂耍(艺)、竞技等。

(十七)传统医药,包括养生、诊法、疗法、针灸、方剂、药物等。

(十八)其他,如传统行会、香会等民间组织、村规乡约等。

三、普查原则

(一)全面性

调查地区要兼顾城镇和乡村,调查对象要兼顾不同的人群,调查地区所蕴藏和传承的各种传统民间文化载体,均需注意调查。要按照传统民间文化本来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和采录,不能在调查之前就先设定框框,主观、先验地舍弃某些方面。

(二)代表性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要力求抓住民间文化现象中具有主流的,或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以避免在普查工作中平均使用力量。注重去粗取精,选出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重点深入调查。

(三)真实性

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原貌,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提供虚假材料。

四、普查方法

(一)制订普查计划和普查提纲

普查计划是开展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各镇乡(街道)要结合实际,认真制订普查计划,明确普查的目标、具体任务、普点、人员配备、工作步骤、调查方法、阶段成果等。在普查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普查任务制定普查提纲,供普查者具体调查时参考。

(二)选择人员和开展培训

各镇乡(街道)要以镇乡(街道)文化站人员和民间老艺人为基础,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涵盖面广的特性,在相关部门和社会上挑选一批热心公益事业,具有一定业务专长的人员,组成普查工作班子,主要从事全面调查、摸线索阶段及协助县文化馆普查人员开展重点普查工作。

要对普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切实贯彻落实普查文件和有关要求,并根据普查任务和个人专长,对参加普查的人员作出合理的分工。

(三)进行田野实地调查

在普点项目确定后,必须进行实地调查,到现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容,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数据,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

(四)采取不同调查方式

各镇乡(街道)在抓好面上普查的同时,要重点走访,抽样调查,召开小型调查会,充分重视和发挥当地热心人的作用。要注重调查资源较为丰厚的乡镇、村落;注重选择那些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较有才华和独创性的人进行面对面采访、问答、表演、展示,如故事、歌手、民间艺人等;要抓住当地民俗节庆(如节令、庙会等),不失时机地进行现场采访。

(五)用多种手段采录

调查采访者要以笔录、摄像、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和技术记录民间传承人和相关人员的讲述和表演等。要注意搜寻民间传抄的唱本、歌本、长诗、宝卷(宣卷)、经书、图画册等手抄本,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和相关实物。

五、工作步骤

(一)普查准备阶段(20*年3月初至3月20日)

1、印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操作手册》,召开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举办全县普查业务培训班。

2、成立县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落实普查经费。各镇乡(街道)建立相应的机构,制订方案。

(二)实施普查阶段(20*年3月21日至5月31日)

各镇乡(街道)根据县普查办规定的普查项目进行田野调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普查任务。

1、摸底线索

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后,各镇乡(街道)应深入各村调查普查线索,填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表》,经镇乡(街道)普查工作机构梳理后,确定重点的、完整的、有代表性的调查项目及线索不少于20个。

2、梳理线索

县普查办对镇乡(街道)提供的线索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具有代表性、有地域特征,并具有一定独特性的项目供重点普查用。

(三)整理汇总阶段(20*年6月1日至6月30日)

1、县普查办根据各镇乡(街道)上报资料进行验收、整理、汇总,建立普查电子档案,向县普查办上交普查成果。

2、县普查办汇集普查工作成果,整理汇编并上报普查目录清单和登记表、录音录像相关资料,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做好普查工作总结,迎接市级验收。

(四)后续保护阶段(20*年7月至2010年)

县普查办在抓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查漏补缺”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成果编纂和后续保护、利用工作。

1、进一步充实完善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我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进一步挖掘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亮点,对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濒临失传的、具有较好开发利用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重点做好整理、申报工作,争取列入更高一级保护名录。

3、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编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

4、开展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向全县人民宣传,展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成果。

六、几点要求

(一)各镇乡(街道)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普查工作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普查工作,要重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意义和相关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广泛发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参与普查工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指导原则。注重视觉和听觉形象的配置(文字、照片、视图、实物),要求如实反映原貌,不走样,尽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档案资料。对有一些虽不宜公开,但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也应进行收集整理。

(三)在普查工作中,要有“抢救优先”的意识,对于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要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以免“人亡艺绝”。

非遗普查方案篇3

宁波市第二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今天在这里正式开班了,我代表局党委向为本期培训班顺利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向参加培训学习的各县(市)、区的分管局长、文化馆长和我们长期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文化站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借今天开班的机会,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富有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各级文化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

一是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基础。从建国以后,到新世纪之初,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对保护我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民间文艺集成,竹根雕、布龙、朱金漆木雕,还有许多传统民间文艺节目的挖掘、整理、保存、研究,乃至开发利用,都取得了成效。使我市许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延绵至今,并且发扬光大。所有这些,都使我们现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一个好的基础,有许多现成的珍贵的资料,有可以总结吸取的经验,有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有了许多人才,这些基础,都是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不能忽视,而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的。

二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诸如,自然消失、人为破坏、过度开发等等,再加上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法规、政策、投入方面的保障,保护工作的体制、机制、措施手段等不完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加强保护工作十分紧迫,刻不容缓。

三是有了一个新的良好的开端。近两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党和国家的空前重视,新一轮的保护工作已经展开,一些政策、措施陆续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良好的机遇。先是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接着国办专门发了文件,召开了全国性的会议,标志着政府重视和推动。后来,国务院又发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为重要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我省看,从*年到*年,省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人才的培养。从我市来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健全机制、制订规划、深入普查、组织培训、公布名录、舆论宣传、申报“国遗省遗”、展示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掘抢救和传承发展了我市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了全社会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目前我市入围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省级23项,建立市级名录27项,县级名录173项;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4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1个,命名“一乡(村)一品”93个。“张德和根艺馆”、“何晓道十里红妆博物馆”等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场馆纷纷建立,依托“梁祝传说”“开渔习俗”开办的“中国梁祝婚俗节”“中国开渔节”已成为影响广泛的文化活动品牌,甬剧《典妻》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奉化布龙等屡获全国大奖,宁海耍牙、象山竹根雕等多次赴境外展览,促进了宁波的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了宁波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许多县(市)、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上,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说,经过这两年的工作,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许多工作也已经开始破题,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市的要求,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的、基础性的工作。普查的目的,是要全面、系统地摸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濒危程度、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基本情况,为规划做好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依据。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有利于制定我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规划,有利于认定和抢救、保护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已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运用文字、音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有利于逐步建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文化大市’’战略,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今年5月,我市被省文化厅列为全省唯一的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两个月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搭建了市、县、乡三级普查机构,召开了由各县(市)、区文化科和文化馆干部参加的动员会,依托各个县(市)、区,组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专家深入各地陆续召开首批培训班20余个,培训人数达4000余人。面向全市发放的20万张普查简表正在陆续回收、分类、整理和数据化输入当中。下一步,要在全面普查摸底的基础上,对上一阶段获取的线索,选择重点项目进行详细调查和登记。今天,是普查工作开展以来,第一次将我们各县(市)、区文广新闻出版局的分管局长和馆长、站长同时聚到一起,因此,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培训会议,也是一次专题的、集中的进行研究、部署普查工作的会议。

国家和省市的文件,都对普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接下来我们还要请市里的专家,尤其今天下午安排了国家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的田青教授做专题讲座,相信大家可以对第二阶段的普查工作基本做到心中有数了。因此,我就不再全面地讲了,重点再强调几点: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普查工作,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只有把当地的资源底子弄清楚,把生存状况搞清楚,并进行相应的梳理归类,提出问题,明确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才能有效地开展保护工作。从现实情况看,底子不清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许多项目来说,即使知道一些情况,也存在不全面的问题,其真实性需要确认。同时,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项目进行系统的记录、保存、整理的工作,普遍做的不够,有的一点没做。这个状况,很难适应开展长期的、系统的、高质量的保护工作的需要,必须通过认真全面的普查,为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普查工作面广量大,是一项专业性强,艰苦细致的工作,必须下大力气、在人力、物力上有大的投入才能抓好。各级文化部门的领导同志,以及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必须增强历史责任感,以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完成普查任务。

(二)统一部署,科学安排。这次普查工作,要在省厅的统一部署下,有序进行。市里统一制订规划,负责牵头抓总、组织协调、指导促进,汇总整理普查成果。县(市)、区作为普查工作的基本单位,要集中人力、物力,认真负责,全面系统地搞好本辖区的普查工作。有条件的县(市)、区,也可以把各门类的专家组织起来,分成若干个组,集中统一地对本地资源进行普查。总之,在组织普查的方式方法上,既要强调各级都有责任,都要尽心尽力;又不搞一个模式,当地适合采取哪种方法,哪种方法有利于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就采用哪种方法。要在专家指导下,结合当地情况,制订好本地区的普查工作计划和方案。从时间上讲,全省普查要求于*年底完成,我市作为试点,按照省里的要求,最迟也应于*年12月结束,下半年,由市里先行检查验收,年底接受省里的验收。

(三)用心把握普查工作的指导原则。理解好、把握好、贯彻好普查工作的指导原则,才能在普查工作中抓住要领,取得成效。我们把指导原则概括成“三性”:即全面性、真实性、代表性。所谓全面性,就是在所有地域上,都要涵盖,不漏乡(镇)不漏村;同时,在各个门类上,不能有任何遗漏。全面性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在各个具体项目的普查上,既要注重历史,充分吸纳、利用以往调查的成果,又要注重了解现状,看到发展变化,把现在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势弄清楚。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其历史和原貌,保证普查成果真实可靠,杜绝出现作假材料。所谓代表性,就是普查中要善于发现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东西,要组织专家们深入研究,本地区哪些形式、哪些作品、哪些类型、哪些民俗现象是有代表性的,然后深入挖掘,重点整理。抓住了这些,就是抓住了主流,或者说是重点,作为一个地区,也就有了特点,将来要重点保护什么项目,也就清楚了。要避免主次不分,平均用力。

(四)精心组织,抓好关键环节。在普查工作中,要抓好这样一些关键环节:一是制订好本地方案,每个月进展到什么程度,都要心中有数;二是搞好现场调查,尤其是当地的重点项目要组织好详查;三是明确普查所要取得的结果。通过普查,要取得的成果,主要的应该有这样几项:撰写出普查工作的总结报告,包括组织形式,方式方法,经验体会,取得的成就;提交本地保护项目清单,建立分级保护名录,建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数据库;绘制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状况地图集;收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加强保管,有条件的可建立博物馆和展示中心;开展学术探讨,产生一批研究成果。对这些工作目标,从一开始就要明确,从人才、资料、设施、设备等方面创造条件。

(五)注重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各级文化单位本身、乃至社会各界,如行业协会、大学、科研机构和民间,有一大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研究的专业人士,我们在开展普查和今后的保护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成立专家组、咨询组,参加普查班子、委托做专门课题等方式,吸纳他们参加普查工作。对我们组织的普查队伍,各级都要加强培训,加强在实际工作中的传、帮、带,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在这里,还要给各级文化部门、群艺馆、文化馆和文化站分管这项工作的负责同志提个要求,就是要带头钻研业务知识,尽快提高自己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的本领。

非遗普查方案篇4

【关键词】游乐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地方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检索词,在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出各类媒体发表的相关文章63164篇,但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档案化研究的仅有15篇,实践中,很多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未建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这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接有效的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未引起太多的重视。笔者以游乐园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个案出发,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科学完整的建立和有效管理存在的困难,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方式。

目前,文化部门在普查过程中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初步建立档案,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分布分散、损毁和流失现象严重,有的甚至濒临灭绝,档案资料收集并不齐全。缺少档案部门的专业指导,已建立的档案难免存在整理不规范、管理不系统、保护不科学等问题。如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系统、规范、科学、便于查找和利用的档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实现最优化管理,非物质文化资源得到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游乐园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科学完整地建立和有效管理存在的困难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档案部门作为法律主体之一的参与。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由文化部等9部委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其中不包括国家档案局。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小组包括文化局、旅游局、财政局、群艺馆、文化馆等单位,其中不包括档案馆。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力和职责范围缺乏明确法律规定,没有档案馆给予有力的指导,在普查中形成的档案资料缺少规范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分散,征集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分布分散,其线索也是纷繁复杂,各部门在档案的管理上各自为政,博物馆和群艺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保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保存有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发展历程的文献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和收藏家收藏有价值不菲的艺术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本人因传承技艺的需要也保存着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和实物,这种分散的档案管理方式,极大地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久保护,没有地方政府的重视和相关地方性法规的出台以及充裕的经费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很难有效齐全地征集和科学规范地管理。

(三)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意识淡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虽然以政府为主,但在遗产传承、挖掘和资料的整理上仍然以个人行为居多,因此,许多材料还散存在民间或个人手中,由于民众的档案意识淡薄,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大量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和资料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弃或流失境外,一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亚待建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方式

(一)征集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独创,它们不只是反映了某项文化活动的真实面貌,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的文化特征。比如一些农民画、木雕、龙舞、狮舞、豫剧沙河调、哪城八景传说、北舞渡闪家胡辣汤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地反映了当地历史、民间艺术、人文掌故、生产技术、工艺流程、风土人情等,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档案馆应主动征集和建立这些内容丰富、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档案,同时应更新观念,树立开放、创新意识,针对不同情况,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展收集工作。对属于国家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可依照有关档案法规的要求,收集接收进馆;对属于集体和个人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一方面要鼓励其向档案馆捐赠,另一方面可有偿征集。

非遗普查方案篇5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关系的基本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关系,是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基本目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为基本视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为主线,在相关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各类社会关系的总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关系既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档案关系,也是一种派生的社会文化关系。

从宏观上讲,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关系的主要因素来自于三个层面: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前提,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档案工作;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归宿,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真实记录和历史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变传承的状况。二是档案工作运动与发展规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从属于社会档案事业全局,必须遵循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体现档案工作运动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原则、技术与思路等,不仅能现实地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真正得到活态存续,更将深层次地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目标的实现。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日益推进,也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

二、亟待理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几对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工作的关系

首先提出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工作应有的紧密协作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调查发现,一方面是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中有将档案工作边缘化的倾向,档案工作缺乏走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心的正常机制;另一方面是档案工作系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还没有完全纳入档案事业全局,档案行政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普遍缺乏科学有效的业务指导和执法监督。这种局面如果不尽快改变,既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维护国家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1、要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我国现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虽然属于非法定意义上的弹性协调机制,但整体上是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管理原则相适应的。其不足之处在于,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牵头下的联席会议制度并非决策平台,不能有效地改变事实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存在的条块分割格局,相关部门的积极性难以切实调动、工作职责难以具体落实。科学的工作机制应当是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咨询机制与执行机制、督察机制等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协调机制占主导地位、相关机制建立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就要打破部门壁垒,广泛吸纳更多的相关部门(包括档案部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使其在协调机制的整体框架之内较好地发挥其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

2、要促进档案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的转变。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内的相关档案工作突出地表现为一种自在状态,单纯服务于遗产项目申报的成分居多,主动为遗产和遗产保护建立完整系统的档案和数据库的意识还比较淡漠。更为严重的是,他们普遍存在“欲有所为而不知何为”的心理状态,其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动因更多的在于责任感的驱使。因此,我们认为在理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机制、搭建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平台之后,各级档案行政部门就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相应的行政执法和业务指导机制,促使有关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支持其档案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转化为档案人的自觉意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分类的关系

对遴选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管理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也是对项目、项目关系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规律研究的重要成果。我国现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及其代码编制,直接目的在于“统一和规范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对普查对象进行规范化记录与收集,并使普查中所获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和实物得到标准化和序列化的登记、存档、保管”。仔细分析该分类表后不难发现,遗产分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对遗产项目的计算机管理和信息检索需要,即项目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但无法满足遗产项目档案和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更何况该分类法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疏漏,特别是对文化空间的忽视。《中国档案分类法》本质上也是一种档案信息分类,适应的是档案分类检索和分类检索体系建设的需要,虽然在基本类目下各级类目设置赋有较大包容性,但档案“层累制”的编码原则与遗产项目“全数字标识代码”原则之间的突出矛盾,使其无法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检索需要。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积累,建立起既适应遗产分类检索又适应遗产档案信息检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分类方法就越显重要。建议有三:

一是以《中国档案分类法》为基础,在“文化”类目(Ga)之下单列“文化遗产”基本类目,再于其下细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次级类目,以适应遗产档案信息的相对集中。

二是建立全宗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实体分类法,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相对独立的分类整理和排架,科学组织馆藏。这样既可以较好地保留遗产分类信息的完整准确(具体体现于案卷编目环节),又可以集中体现档案信息分布和馆藏结构状况。

三是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克服遗产项目分类和遗产档案分类的矛盾,都应该坚持上述“信息集中”和“馆藏独立”原则。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实存在的活性文化现象,并非以单个项目形式孤立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往往与其他社会文化现象是共生互动的。这也是笔者不赞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整为零、穿插编排进入现有档案分类体系、馆藏和数据库的重要原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与传承人档案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是针对遗产名录而建立起来的、记录和反映项目本身活态承续历程与现状的档案集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是针对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传承群体建立起来的、记录和反映其社会文化活动、标识其民族(族群)文化特征的档案集合,二者具有紧密关系。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最可宝贵的载体,传承人的存在与延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承人档案资源的建设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与传承人档案的关系,关键在于落实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非遗普查方案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079-01

引言

文化遗产中有实物性质的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各类文化遗产如果加以保护,是促进文化遗产传承与弘扬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载体不全、传承者逐渐减少等现象,从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险,这对于我国的文化延续、历史发展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在新时期,必须要注重加强各种遗产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很大机遇,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的传递越来越便捷、快速,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人们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也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更多的关注,而且通过媒体平台的引导,使得人们能够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也能为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渠道,促使人们相互交流与沟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贡献。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得到拓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集合,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越来越丰富,但由于传统的管理体制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过程中依旧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管理理念不明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对档案管理理念进行明确,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要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新时期,对档案管理工作理念要进行创新。当前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档案理念、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因此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开发工作受到影响。

2.信息化水平不高。传统的档案管理采用人工管理模式,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各种非物质文化z产档案数据进行处理,档案不规范、档案丢失等问题时有发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

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重要任务,在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开展工作,但是当前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在档案工作中还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使得各种档案资源不够统一,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也出现较多质量问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管理开发策略

1.广泛收集,摸清底细,形成名录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对各种档案进行收集整理是基础性工作环节,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的时候,必须要广泛收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普查的方式,对具有档案价值的实物、文献、音像资料等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摸清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情况,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形成相关名录,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同时,在普查的过程中还能发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例如一些语言类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通过传承者进行文化传承,在民间普查过程中可以找到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述者、传承人、表演者,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开发,挖掘出更多有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普查、收集工作十分复杂,而且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要长期坚持,在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更不能漫无目的地盲目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历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任务进行设计,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整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工作逐渐深入,再调整方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水平。例如可以针对某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综合调查与收集,也可以针对某一类文化艺术形式进行档案收集,针对某种习俗、某类传人的档案资源进行收集,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收集过程中的常见方式。

2.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建立数据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保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文化遗产的发展也越来越深入,而且数字化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防止文化遗产丢失,则必须要加强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资料的保存,借助信息技术,扩充数据库容量,并且在各个地区加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强对民族文化数据库的完善,对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及时更新,确保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化能够得以保存,并且能够通过数据网络的传输,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避免其因传承人死亡等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失传,提高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2.2搭建虚拟博物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更是对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真正发挥出文化教育、历史文化传承功能。应该要加强对非物质遗产文化的展示,借助信息化加护可以构建数字化、虚拟博物馆,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动漫技术、音视频技术等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数据、文字信息,虚拟博物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示更为生动、形象,而且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对外宣传、展演,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加良好的体验。例如当前有的地区已经加强对虚拟博物馆的应用,配备相应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设备,人们只需要通过操作电脑就可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详尽内容,并且可以配合音频、视频解说,各种影像资料的融合可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展示更加详细,有助于人们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

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体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要不断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对各类文化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有更加全面的认知,用现代化管理意识对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模式进行规范,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产生的档案资源越来越多,为了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要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形式进行规范,统一档案的格式,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对各类档案进行分类利用。第二,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要与其他的与文化产业相关的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文学教育价值等进行开发和利用,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能真正发挥作用,在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积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推进。

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类遗产档案的收集、整理,并且要积极加强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韩英,章军杰.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源开发[J].档案学通讯,2011(05)

[2]赵勇顺.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源开发[J].卷宗,2016(01)

非遗普查方案篇7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6年9月14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全国各省市也纷纷根据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建立了相应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政府部门成立的专门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担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具体工作,如组织实施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申报工作等。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形成机构和个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遗产普查过程中能够收集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因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这一优势,使其必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

2全国各级档案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很多档案部门根据自身所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建立了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并将其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档案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存与管理方面具有管理技术和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其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有了全方位的保障。例如,江西艺术档案馆收集了大量江西特色艺术档案,同时,为了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该馆利用档案馆藏,整理出了大量“弋阳腔”、“青阳腔”等古老剧种和剧目原始文字、音像资料等。

3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载体既有档案的性质也具有文物的属性。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实践中,一些实物档案(也称为“文物”)实际上是保存在博物馆或艺术馆中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博物馆、艺术馆等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主体。博物馆在文物修复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很多受损严重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可以得到很好的修复和保存;艺术馆则肩负着搜集、整理民间艺术遗产以及进行艺术创作的职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搜集、整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杨家埠木版年画部级传承人杨洛书先生曾向国家博物馆捐献的50余块明清年画画版,不但是反映杨家埠年画发展史的珍贵实物档案,也是重要的历史文物。

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都来源于传承人的口头叙述或文字记载,传承人本人因传承技艺的需要也保存着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和实物。传承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主体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传承人承担着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丰富的档案资料有助于传承人各种传承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涉及了知识产权问题,比如,传统音乐的曲谱、传统美食的烹饪方法等,传承人保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有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的保障,他们才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中去。

非遗普查方案篇8

国外的启示,国内的实践

李世荣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发现。内镜检查患者中大肠癌病例明显增多――是大肠癌发病率升高了,还是因就诊人群成分变化而出现的“假象”?李世荣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世界各地大肠癌的发病规律,终于发现了一个显著特点: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如北美、西欧、北欧、澳大利亚,大肠癌均处于很高的发病率(≥50/10万);且在一些工业化程度上升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香港,大肠癌的发病率均出现了快速上升趋势(40/10万~50/10万);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非洲和中、南美洲大多数国家的大肠癌发病率仅在10/10万以下。李世荣教授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将会呈现快速上升态势。

然而,由于迄今未能发现明确的大肠癌致病原因,故还很难提出有效的大肠癌病因学预防措施。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大肠癌有较长的癌前阶段,应用粪便隐血试验就可以早期检出这些腺瘤和癌。为此,李世荣教授从1986年开始研发了“免疫粪隐血试剂盒”,并联合其创立的“序贯粪隐血初筛方案”,开展了大面积的大肠癌普查工作。仅仅在四年多时间里,便从10多万名社区免费普查人群中,检出了10例早期大肠癌和700多例大肠癌癌前疾病患者,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从1994年至1995年,李世荣教授又先后组织了几十家医院。对我国北方地区自然人群进行普查。在国内,他首次揭示了该地区大肠癌的患病情况。李世荣发明的“序贯粪隐血试验方案”比国外同行的同类发明早了6年,且该方案对大肠癌的较早期检出率,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工作的先进水平,普查出的大肠癌诊疗费用比临床诊断少花费2.105万元,普查出的大肠癌患者5年存活率比临床诊断患者高35%。其后,李世荣又将他的经验推广普及到江西南昌、河南郑州和湖北武汉等地区,该系列成果分别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二等奖。实践证明,该方案是现有隐血试验中效价比最佳的筛检方法。

李世荣教授根据美国1992年至2001年肿瘤谱的变化情况,即男性大肠癌发病率每年下降1.2%。女性每年下降0.7%:并结合自己的调查分析,认为美国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应归于“无症状人群普查”和“癌前疾病的随访及干预治疗”。他认为。目前,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已进入了快速上升阶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抑制这种上升势头,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大肠癌预防的“三大途径”

李世荣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结果,借鉴大肠癌高发国家的经验,总结出大肠癌的三大有效预防途径为:“无症状人群普查”、“癌前疾病随访和干预治疗”、“遗传性大肠癌的基因预测与干预治疗”。

李世荣教授指出,“无症状人群普查”也称“自然人群普查”,通常无任何不适症状的人很少主动到医院就诊,但许多癌前疾病和早期癌就隐藏在这些人群中。通过一些简便、有效、花费较低的方法筛检出大肠癌和癌前疾病,经必要的治疗可达到治愈或预防大肠癌的发生。这种方法不但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还可降低大肠癌患者的死亡率,该方法可分为“两步法”和“一步法”两种。“两步法”是先应用容易被普查者接受的试验,如进行粪便隐血试验筛查,一旦试验阳性,再用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精查,确定疾病性质。“一步法”是对高危险人群采用直接肠镜等检查方法进行普查。然而,由于筛查技术的固有缺陷以及群众接受普查的依从性较低等因素,使无症状人群的大肠癌普查在实践中受到很大限制。李世荣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的普查工作只能在条件具备的人群和获得经费支持的条件下进行示范性研究,为将来开展全国性普查作必要的技术准备。

从2000年开始。李世荣教授和他的团队又将大肠癌防治的重点放在了“癌前疾病的随访和干预治疗”上。由于“癌前疾病的随访和干预治疗”与日常医疗活动密切结合,各级医疗单位均可实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这种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对大肠腺瘤的随访与监视。内镜所见的大肠肿瘤肉主要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它们均可能发展为恶性瘤;内镜所见的大肠非肿瘤肉中,锯齿状息肉、幼年肉、p-Z综合征等均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对于有恶变倾向的息肉,应在切除后进行长期肠镜监视。循证医学资料提示,从正常大肠黏膜发展为晚期腺瘤需要5~10年,而从晚期腺瘤变为癌只需要3~5年。在这个过程中,实施必要的干预性治疗,如肠镜下息肉切除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长期服用,都是有效的大肠癌干预性治疗方法。此外。炎症性肠病,如久治不愈的溃疡性结肠炎也是应该关注的癌前疾病:若合并腺瘤,可行镜下切除,但应注意其周边组织有无异型增生。每年行肠镜随访,可降低45%~67%的癌变危险;长期应用5-aSa,可降低53%~75%的癌变危险。

据李世荣教授介绍,20%~30%的结直肠癌患者可找到遗传因素。其中,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包括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族性腺瘤肉病,波伊茨-耶格综合征、家族性幼年息肉病综合征等。它们虽只占所有大肠癌的5%~15%,但由于这些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遗传特点,且其致病基因均已克隆成功,故家族史的遗传学调查和突变基因检测可作为遗传性大肠癌家族成员患病风险的预测指标,其预测准确率可达到80%以上。例如,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研究发现,其种系突变基因检测与患病风险的关系非常密切。根据mmR基因突变规律,对未患病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族成员进行相应基因检测,一旦预测阳性,则有80%的患癌几率,对这些成员及早进行检查和干预治疗则可能避免癌症的发生。李世荣和盛剑秋教授等曾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和家族性腺瘤肉病患者及其亲属进行了1~6年的内镜随访,发现他们的大肠肿瘤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经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其腺瘤消退率均在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50%以上。

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李世荣教授认为,我国现阶段对大肠癌预防的策略是:大肠癌“无症状人群普查”应主要由疾病预防专家与有条件的医疗单位联手,进行示范性研究,创造条件,争取将来使其成为我国大肠癌预防工作的主要应对手段:“癌前疾病随访与干预治疗”的研究不脱离临床,不需要额外的人员和设备,不需要更多经费支持,社会效益显著,易为患者接受,可成为现阶段的防治重点手段:“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的基因预测与干预治疗”不但具有预防大肠癌发生的作用,而且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遗传学数据丰富,如能推动遗传学专家与临床专家的合作,开展大肠癌的临床遗传学研究,则有可能占据国际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

重视大肠癌筛查工作的意义

2006年,李世荣教授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大肠癌早诊早治研讨会,并建立了北京、江西、武汉、河南等地的大肠癌普查基地,指导全国性大肠癌社区普查和全国社区肠道肿瘤普查任务,推广他在国际上最先创建的大肠癌普查技术。

李世荣教授指出,人群筛查确实可更多检出早期大肠癌和癌前病变,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但目前在我国开展无症状人群大肠癌筛查的地区很少,并且大多是示范性的研究工作。并非国家层面的大面积筛查,因而难以看出这种筛查在大肠癌防治工作上的作用。从乳腺癌、宫颈癌的筛查经验看,尽早开展国家层面的大规模大肠癌筛查。可以大大降低中晚期癌的比例。大肠癌的治愈率会得到很大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也会大幅度降低,国家投入到晚期大肠癌的无效治疗费用也会有明显降低。

根据既往的人群筛查经验,在现今国家卫生资源难以满足全国性人群筛查需要的情况下,李世荣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大肠癌“个体筛查”。所谓“个体筛查”,是基于门诊的面对面的筛查。筛查对象为:主动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个体;因其他疾病就诊,但有大肠癌高危因素的个体:存在非大肠肿瘤症状的门诊患者。筛查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高危程度,选择直接肠镜检查,也可以采用类似于人群筛查的“两步法”。这种筛查方式虽然无法判断筛查工作能否影响大肠癌患者的存活率和发病率,但却可更多地发现早期癌和癌前疾病,提高大肠癌的治愈率。由于它是一种基于临床的筛查,不需要特殊的经费支持,不需要额外的工作人员。而且患者的依从性也远好于人群筛查,故可行性较强。

非遗普查方案篇9

一、文艺精品创作实现新突破

我们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底蕴,抓好以“三

枝花”为主的文艺精品创作,打造县域文化品牌,并通过文化交流展现县域文化的风采。年内,参加省市大型文艺演出20余次,荣获重要奖项14个。

二、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样

在组织重大文化活动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文化阵地、文艺人才等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群众文化服务活动。年内,送戏下乡200余场,送文艺下乡60余场。深入机关、厂企、学校和农村辅导200余人次,辅导文艺骨干2000余人次。

三、全民健身运动日趋活跃

老人节庆祝活动,进行了13项文体表演。年内的全民健身活动次数之多、项目之丰富、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是近年来唯一的,许多活动都是首届,充分体现了“健康滦南、幸福人民”的主题。年内,市人大组成调研组对我县《唐山市全民健身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市局确定的示范单位,我局按市局要求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各类人员体育锻炼状况调查,工作经验被市局在全市推广。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

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及传承得到国家及省、市的充分肯定。1月份,我县乐亭大鼓、评剧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月份,滦南民间剪纸艺术、靳派乐亭大鼓艺术、滦南旱船和滦

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按照县委办、政府办下发的《滦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具体要求,精心部署,层层抓落实。全年召开普查动员会、信息交流会、工作座谈会等各类会议8次;下乡督导、检查、辅导30多次,下发《普查情况交流》信息12期。全县17个镇普查领导小组逐村逐项逐人进行走访,已收集到大量文字及图像材料,查到了很多宝贵的遗产项目,完成了总字数达50余万字的《滦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汇编》。这是我县建县以来首次全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涉及地域广、规模大、普查内容多(共十六大项,二百余小项)、历时时间长。在6月3日的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市文化局白局长对我县普查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工作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将作为典型在全市推广。8月底,全面完成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省文化厅、市文化局验收后,初步建立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五、基础文化体育设施逐步完善

2、完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我们积极申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省市下拨的健身工程46个,目前已全部到位。同时,省下拨的县城广场体育健身器材已到位,在县城文体活动广场安装健身器材23件。为配合健康滦南、幸福人民行动,我们在全市县(市)区中率先在部分主要干道、宾馆、公园、广场及主要健身场所设置了体育锻炼提示牌和体育运动量标识。

3、30个村新农村书屋工程全部落实。该工程总投资60万元,涉及我县项目村30个,目前图书已发放到各项目村。每个书屋配备图书2000余册、音像制品百余种,确实为农民送去了精神食粮。

非遗普查方案篇10

一、国家档案馆在文化创意城市建设中的功能体现

(一)国家档案馆的馆藏是推动创意文化思维的历史参照

1.国家档案馆是文化信息的汇集地

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共收藏一亿多卷件的各类档案,其年代,有公元8世纪以后各个朝代的零星档案,公元14世纪以后西藏地区连贯的档案,17世纪以后中央政府和少数地方政府有系统年份的档案,以及20世纪以后较为完整的档案。其载体,除了纸张以外,贝叶、竹木片、铁券、布帛等少数古老的材料及磁介质、化学介质等新型载体并存;档案中的文字除汉字外,兼有满、藏、蒙、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傣、壮等少数民族文字以及英、法、德、西班牙、葡萄牙、阿拉伯、俄等外国文字。这些档案所包涵的信息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我国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史,对内对外交往史,内容涉及古今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各种知识信息,为今天的文化创新奠定了基础。

2.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档案馆馆藏档案具有文化遗产的特性。

1996年由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成立了“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委员会,2000年正式启动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自2002年3月,国家档案局先后三次组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评审,尹湾汉墓简牍中的西汉郡级档案文书等113件组档案文献分两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除了入选部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之外,在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中还有数量庞大的珍贵档案,均是不同级别的文化遗产。

其次,各级国家档案馆注重了对区域内非物质文化的收集与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中明确规定:“国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保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妥善保管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防止损毁、流散、丢失”。近年来,各级国家档案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发掘和收集工作。

北京市崇文区档案馆(局)与承担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责任单位区文化馆及时联系,就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利用和传承过程中形成档案的管理工作交换意见,并查看了档案保管条件及前一阶段普查、申报工作中形成文件的收集整理情况,明确专人,进一步加强文字、照片、录像等各种文件材料的管理,确保了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

3.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为文化创意提供基础参考

国家档案馆是支撑城市文化的软力量之一,为本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信息资源是档案馆今后的一项新功能。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将成品定位在精神层面的文化渗透,因此档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突出表现在:

首先,档案信息可以启发文化创意灵感。

英国学者查尔斯·兰德利先生在国家创意城市论坛的主报告中提到,历史文化因为过去的成就而启发灵感,在创意中深沉的思考,贡献能量,节省时间,并激起我们想要学习模仿的欲望,在经过时间的考验后,产生出洞察力与自尊,历久弥新。历史文化的最佳表现,要靠我们扮演创新传承的角色。

黄宗汉先生利用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湖广会馆志》,原样恢复了湖广会馆。北京的湖广会馆是世界上最早的戏院之一,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等曾在这里登台献艺。如今,这里不仅重新回荡起京剧的优美唱腔,而且在这里建立开放了北京市第100家博物馆——北京戏曲博物馆。

其次,档案信息能够促进历史文化传播。

国家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着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的功能。档案作为一种文化的承载物,具有可传播的特性,同时,社会对档案信息存在巨大的需求。档案是存储和传播知识的一种形式,它记载了社会实践活动中大量有知识价值的事实、数据、成果和理论。

北京市档案馆依托馆藏档案史料,举办胡同文化展,启动《北京胡同档案史料挖掘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结合口述史料及实地调查,将北京现存胡同及消失胡同的信息进行研究远期目标是建立胡同档案数据库,除了记录其建筑特色外,还将每条胡同独特的历史文化表现出来,建成后的“网上胡同”由一个个虚拟院落组成,市民只需输入门牌号就能将这个院落的历史典故“一网打尽”。目前,东城区禄米仓、崇内街道地区近50条胡同的档案资料整理完毕。作为阶段性成果的《西交民巷历史文化展》业已推出,受到社会媒体和各界人士的关注。

(二)促进档案文化推广,创造档案馆休闲文化

国家档案馆应凭借档案馆所特有的档案优势开发自身的文化产品,特别强调其服务公众的性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走出纯史学研究的圈子,同时,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今天讲坛类栏目倍受关注,一些以前默默研究的学者也走到台前。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原创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考古中国》、《故宫》、《探索发现》、《国宝档案》等一系列节目受到观众的追捧,反映出大众对一向神秘的档案文化的渴求,也使得国家档案馆在历史的厚重与平民化的通俗易懂间找到了平衡点。

二、国家档案馆为文化创意城市建设发挥服务功能的方式

(一)基本方式——档案利用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目的与归宿,档案信息较高的利用率是提高文化创意城市生命力的保障,也是激发文化创意的途径之一。如朝阳区档案馆仅2004-2006年就接待利用者18860人,查阅档案40099卷。利用者中个人利用档案的比例较高,人们从档案中获取信息的意识日益增强。为出版杂志、编写轶闻趣事、进行投资分析而到档案馆的利用者也在逐渐增多。利用者利用网络等手段查询历史、文化等有所增加。如久居朝阳的一些老居民,通过参观区档案馆举办的《朝阳区城市建设成就展》,引发其对个人文化寻踪的兴趣。很多人看到自己原来居住的朝外地区的变迁,来到区档案馆查询老照片、当地古籍资料、传闻轶事,见证今昔变化,感受历史文化的积淀。

(二)重要方式——档案展览

特色展览是国家档案馆的一张名片。近年来,高档次、高品位的档案展览不断推出,提高了全民对档案馆的关注程度,提高了公众的历史文化素质,更激发出文化创新思维。目前,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正向更广的范畴扩展,向主动的、规范化的社会教育机制转化,在各级各类档案馆举办的不同类型展览中,不乏文化精品。

1.基本陈列是国家档案馆标志性工程之一

上海市档案馆的基本陈列《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通过600多件独一无二的珍贵档案文献和历史照片,展示了近200年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轨迹。这一展览设计的匠心独具、展陈的巧妙结合、展品的弥足珍贵以及现代化声光电手段的有效补充,都使得该展览成为全国档案馆中基本陈列的精品。凡是走进上海市外滩档案馆的观众,无论是档案界同行,还是普通公众,甚至是国外观众,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总能有一些触动,使之记忆深刻。该展览也成为上海市档案馆的标志之一。

2.专题展览是激发观众兴趣的热点

北京市档案馆1998年举办的“让昨天告诉今天——北京商品票证回顾展”一经推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追捧,在展览举办近10年里,多次到京城各大庙会以及区县乡镇、社区展出,备受青睐,数十万计的观众参观了该展览。报刊等媒体给予持续不断的关注,直至今日,媒体还经常会从多个角度予以大篇幅报道,如鉴宝收藏、百姓故事、历史变迁等。一个普通的专题展览成为开辟媒体文化创意的灵感源泉。

3.展览交流是扩大文化影响的方式

当前,跨地区、跨境档案展览越来越频繁,如北京市平谷区档案馆创办的世纪阅报馆不仅在北京地区获得较大反响,还应邀赴厦门展出。展览交流扩大了档案的影响范围,使档案中蕴含的文化信息被更多人所了解。

(三)主动方式——档案编研成果

档案编研是档案信息的再生产,是档案馆主动展示馆藏文化的重要方式。编研出版物是创意产品的集中体现,而档案信息是这种创意产品的信息基础。近年来,由于各级档案馆加强对馆藏档案的挖掘和研究,一批高质量的编研成果出版面世,使档案编研成果在社会上备受欢迎。如由《北京档案史料》编辑部点校、整理、编辑的《那桐日记》在参评的400余种书籍中胜出,被评为2006年度新华出版社优秀图书。朝阳区档案馆编辑的《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常委会议回眸》,对历届区委常委会议议题、内容、议定事项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各历史时期朝阳区重大决策的背景、过程、特点,力求找出规律,为区委、区政府各部门强化执政意识、提高决策能力、提升执政文化水平起到参考与借鉴的作用,该书受到了各单位的广泛欢迎,区领导做出批示,要求区委和区委部门有关领导阅读、研究,强调“研此对安排好、记录好常委会有帮助,对强化意识有益处”。

(四)新兴方式——网上馆藏信息共享

数字档案馆有着更丰富、更便捷、更安全、更久远的优势。当档案馆的馆藏信息转化为便于网络共享的数字化多媒体形式后,永久保存在全球网络电脑的储存媒体中,信息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最大价值,将实现知识无国界的梦想。区档案馆链接在区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内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查询达到80.02万次。

三、国家档案馆在创意城市建设中功能发挥的保障

国家档案馆在创意城市中功能的发挥,需要物质、智力等各方面的充分保障。

在物质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馆藏建设,丰富馆藏信息资源,同时,加大档案开放力度,从社会公众的视角来看,开放的档案才是可供使用的有效信息,档案馆要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满足日益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对档案馆馆藏信息的需求。如朝阳区档案馆先后八批向社会开放档案,同时首次对馆藏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实施提前向社会开放。其中包括第九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材料;区文化文物局形成的各种文化信息、简报,经验交流等方面的材料;原区园林局形成的区古树名木档案;原区农林局有关蔬菜、粮食种植,植物保护、土壤化肥、林业果木等内容的农业科技等文化类档案的提前开放,有效促进了档案馆在文化创意城市中的功能发挥。

在智力方面,要树立人才是文化创意的发掘者这一理念,强化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适应创意城市要求的研究人员、策划人员、宣传人员和展览人员;同时要积极扩大与会展业、网络业、媒体、文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支持。

总之,对于打造一个创意城市而言,档案馆的缺席将是一种遗憾,档案馆以其馆藏档案特有的真实性、记录性和历史还原性,对历史的存留和再现是对创意城市的最大价值之一,没有历史感的民族没有未来,同样没有档案馆的城市将会是一个贫穷的城市。

参考文献:

1.查尔斯·兰德利.张至维译.创意城市指南,2005创意城市论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