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十篇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十篇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0:24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篇1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网购食品

1我国食品安全概述

(一)食品安全的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6年给出了“食品安全”的定义:“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目前学界对食品安全的含义有以下共识:

1.食品安全属于综合概念。食品安全涉及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多方面内容。2.食品安全属于社会概念。食品安全是社会治理方面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度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治理的要求有所不同。3.食品安全是一个政治性概念。食品安全是一国政府职责的体现,并且关乎公民的切身利益。4.食品安全更是一个法律性概念。从上世纪80年代起,部分国家开始以食品安全综合立法逐步替代卫生、营养和质量的立法。

(二)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发展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指涉及食品生产和流通的安全质量标准、安全质量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我国政府颁布施行了一系列有关保证食品安全或者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奠定了基础。《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并于2009年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原来的《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2015年4月24日,新《食品安全法》通过审议,并于2015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2新《食品安全法》的不足

新《食品安全法的修订,显示了国家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与旧法相比较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新《食品安全法》与其他法律不对接

由于新《食品安全法》刚刚颁布实施不久,在许多方面其他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没有来得及与之相衔接,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与其他法律法规对接。新《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与旧法比较,该条调整了罚款额度,但在确定罚款具体数额上留有过大的裁量空间,这样会很容易导致罚款不明确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二)监管机构和人员存在问题

首先,食品安全监管权不稳定。在制定《食品安全法》之前的时期,食品安全管理主要由卫生部门负责指导,从《食品安全法》起草以来,食品安全的管理职权又移转给了国家质检总局,新《食品安全法》由国家食药监总局主导,职权又转移给了食药监总局。多次主导权的移转导致了监管权的不稳定性,给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其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能分配不明。在2003年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其主要负责保障食品药品的安全,对食品药品的安全进行监督和协调,其职能是全局性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能有一部分被其他部门分割出去,在进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就不能起到总领和指导的作用,导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矛盾和重复。

第三,从事监管工作人员的能力参差不齐。监督管理工作往往涉及法律法规的运用,很多时候涉及执法处罚的问题。这就要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较高的执法素质。但在实际当中,部分工作人员通常执法素质执法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在实际的执法监督过程中难以做到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

(三)政府职权干涉市场

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职能,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传统的监管模式下政府职权存在以下问题:

1.监管不适当。以往的模式下对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具体的执行标准,采用不同手段履行监管职责时难以把握监管的度,导致实际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超过必要的限度。2.监管的方式缺乏必要性。市场化的今天,在一部分食品行业或部分情况下,市场有自律的能力和积极性,这时就没有必要介入政府的职能来督促监管。3.监管不平衡。当前监管机构进行食品安全监管时,部分情况下只是为了完成既定的任务目标,严格监管只集中在特定的一段时期,其他时间监管的力度就会小很多。同时存在监管不公平情况,使得行政相对人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3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一)确保新《食品安全法》与其他法律的对接

在新《食品安全法》颁布施行一段时间之后,应当及时调整其他法律法规与新《食品安全法》的对接问题,明确罚款的确定标准,以及其他行政处罚的标准。其他法规、条例有关食品安全、食品质量标准的都应与新《食品安全法》相衔接适应。只有这样才能理顺食品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形成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二)改革监管机构与提高人员素质

首先,在新《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稳定食品安全监管权的主体,形成高效便捷的食品安全监管职权,这样才能够统一指导,制定有效的政策方针。

其次,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权分配。通过制定部门规章与新《食品安全法》相衔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职权,细分各自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各自负责相互协调。根据实际的必要性,回收拆分给其他部门的职权,形成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的专业性和集中性。

第三,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根据工作强化培训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合理落实食品安全监管避免过度干涉

必须明确市场与行政的界限,改变以往陈旧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首先,应当适当监管。对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制定具体的标准来执行,使得执法和监管人员能使度把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其次,要有必要才监管。对于部分行业和情况,可以交给市场来自律。第三,要做到平衡监管。在任何使其都应按照标准认真履行监管职责,而不是一味的为完成上级的任务。同时,保障相对人能得到公平公正的监管力度,杜绝权力寻租。

参考文献

[1]涂永前.食品安全的国际规制与法律保障[J].中国法学,2013(4):135-148.

[2]戚建刚.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之转型[J].法学研究,2011(1):33-49.

[3]隋洪明.论食品安全风险预防法律制度的构建[J].法学研究,2013(3):56-64.

[4]张志勋.系统论视角下的食品安全法律治理研究[J].法学论坛,2015(1):99-105.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篇2

一、质量监管与质量监督

近年来,“质量监管”成为一个在中国的质量词典里频繁出现的词汇,成为体现社会对质量安全期望值的基本概念。但“质量监管”没有严格的理论和技术解释。对质量监管内涵的认识,可以从质量监管的社会期望去把握。

“质量监管”的社会期望主要包括三方面内涵:一是对产品质量特别是对食品等密切关系健康安全的产品质量要把好市场关,决不放过任何可能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安全的产品进入消费领域:二是这项工作是政府公共行政的一部分,因为政府有责任和能力承担这一职责:三是相关部门要负起责任来做好这件事情,失职渎职要追究相应责任。因此,“质量把关”、“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就成为社会公众和政府对“质量安全监管”提出的要求。

相对有着清晰的理论和法律解释的概念是“质量监督”。质量监督是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措施和制度,但是“质量监督”并不同于“质量监管”。国际标准oualitvmanagementandQualityassurance-――VocabularyiSo/DiS8402:1994对质量监督(oualitvSurveillance)定义为:“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对实体的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这一概念也被国家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GB/t6583―1994等同采用。在美国,一般也把质量监督(qualitysurveillance)解释为:“对条件、方法、程序、产品的状况进行监测、验证,以及对相关的记录进行分析。以确保既定的要求得到满足。”

质量监督实际也是一种合格监督形式。国家标准提出“合格监督”的定义是:确定持续满足合格要求的合格评价。2002年的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监督的定义是:确定是否按规定的要求持续合格的合格评价。

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规定看,对质量监督主要功能表面上的解释不外乎监视、验证、分析、评价等内容,尽管质量监督的内涵和职责不断发展,其概念始终没有脱离这个基本范畴。因此,无论从标准的定义还是从国内外惯常的解释看,“质量监督”的理论概念都与“质量把关”的社会期望有明显距离。

实践中,行政部门提出质量监督的概念是:质量监督是根据政府法令或规定,对产品、服务质量和企业保证质量所具备的条件进行监督的活动。进一步解释为:质量监督是为了确保产品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监视、验证和分析,并对不满足要求的产品及其责任者进行处理的活动。这里把“对不满足要求的产品及其责任者的处理”纳入了质量监督范畴,但是依此概念而实施的行政活动仍然不能满足质量监管的期望值。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产品和责任者的行政处理不能代替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的工作。

实现质量把关,必须在质量形成过程的监视、验证、分析和评价基础上,提出纠正质量差误的根本方法、方案,并组织实施,以防止再次产生类似质量问题。“质量监督”的概念在过程的描述中没有明确这一点,这就必须寻找新的理论阐述,为“质量监管”提供思路的支持。

二、质量监管与质量控制

“质量监管”与“质量监督”仅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有很大不同。因此,有必要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质量监督。根据管理学概念,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计划、协调、控制、监督等,监督仅是管理的职能之一。为了更好的“管”,必须落实“控制”等其他各项具体职能,特别需要用“质量控制”的概念去研究“质量监管”。

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提出质量管理的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因此,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项职能。

什么叫质量控制?国家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GB/t6583-1994中,“质量控制”的定义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该标准作废后,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又对“质量控制”做出定义:“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该解释与“质量把关”的内涵一致,而且跟“质量监督”定义中关于“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的表述也相吻合。也就是说,质量控制应是质量监督概念中本来之意,问题在于“满足规定的要求”是一个较原则的表述,定义没有解析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和过程。所以,需要从控制理论的角度对“质量控制”的内涵深入讨论,同时解决对“质量监督”概念的不完全认识问题。

标准提出:控制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计划目标而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视并纠偏矫正,确保组织计划与实际运行状况动态适应的行为。所以,控制包括三项主要活动:一是制定计划目标,提出控制的目的和依据:二是实施监视,对照目标的要求检查计划的实际运行状况:三是对发现的实际运行与计划目标的偏差进行纠正,使之符合计划目标的要求。简言之,控制:目标+监视+纠正,质量控制的过程则应当是制定质量目标、监视质量运行情况和检查质量绩效、对发现的质量偏差进行纠正,这一过程正体现了GB/t19000-2000标准定义提出的“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本义,

质量监督之所以不能满足质量把关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质量监督”从概念上没有强调、从职能上没有落实系统纠偏和质量改进的工作。因此。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对质量监督工作进行完善,是提高质量监督实效性的需要,

以质量安全为目标的质量把关,就是宏观层次的质量控制。宏观质量控制就是质量安全监管主要思路的理论解释。当前,亟需从宏观控制角度加强对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全面研究。

三、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思路

(一)宏观质量控制

宏观质量控制实际上是通过社会组织的协调,实现拟控制社会物质产品的总体质量以及保证这些产品质量的相关要素满足质量要求的控制活动。同通常控制活动一样,宏观质量控制的过程:一是制定宏观质量目标:二是对目标的实现实施监视:三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其中,最需要讨论的是目标和质量差误纠正的问题。

1 宏观质量控制目标的系统思考。宏观质量控制系统思考的问题基本有三个层次:微观层面问题,系统

层面问题和宏观层面问题,三个层次的相关要素:一是产品,二是企业生产经营系统条件:三是影响产品生产及其生产经营条件的所有环境因素。三方面要素的集合构成宏观质量控制的目标体系,因此也就形成宏观质量控制的三种情况,即:关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对产品质量的直接监督管制:关于质量系统的控制――对形成产品的主要要素和环节组成的系统实施的控制,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条件特别是涉及行业性普遍问题的控制:关于质量环境的控制――主要是针对影响产品质量、影响产品质量控制及影响质量系统控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实施的控制。

2 质量差误纠正的核心问题。实践证明,质量安全管理实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质量差误和质量违法行为纠正乏力。因此,“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就要高度重视纠正质量差误的工作,切实落实纠正质量差误的实际措施。

任何质量问题都是生产经营组织――企业行为的结果。因此纠正差误的工作也必须通过企业直接落实。行政组织的行政产品影响和改造企业经营环境,发挥着间接控制社会产品质量的作用。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影响企业?这是研究宏观质量控制中纠正质量差误工作的核心。

(二)宏观质量控制措施

宏观质量控制的措施实际就是直接和间接影响企业的方法和手段。宏观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

1 思想意识措施。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质量意识教育、质量法制教育、质量知识与技能教育等途径提高管理者、从业者的思想道德观念水平和相关知识水平,促使其自觉遵守有关质量安全的道德准则,自觉纠正违反质量安全规则的行为,

2 公共政策与质量机制控制措施。主要是通过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市场竞争政策、安全生产政策、质量奖励政策等公共政策建立导向机制与制约机制,促使提高企业素质,实现结构优化,从而达到宏观质量控制目的。

3 行政管制措施。主要是通过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依法进行的行政措施规范企业的质量行为,督促和指导企业依法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

4 技术标准规范措施。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技术服务、技术标准及其他技术规范等技术性措施为企业提高质量水平、纠正质量差误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达到控制产品总体质量达到和保持期望水平的目的。

这些控制措施都是通过影响质量系统、质量环境,从而促使企业采取具体措施建立质量目标,纠正质量差误,保证质量水平。质量差误的直接纠正行为基本是通过企业实现的,所以,宏观质量控制原则上属于间接控制。

(三)宏观质量控制类型

遵循控制理论规律,宏观质量控制主要类型是:

1 前馈控制。前馈控制能够避免预期出现的问题,是最期望的控制。对食品安全监管来说,所有的预防性控制都是前馈控制。前馈控制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在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法律法规、标准、教育培训以及市场准入等行政措施和工作制度等为手段,从环境和系统完善角度建立避免发生重大质量差误的宏观条件:二是在质量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快速预警系统,其控制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已经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的质量事件,用已知的有准备的措施防止未知事故的发生或蔓延,一些国家建立主动监测网络对微生物等造成的食源性危害进行监测和评价,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就是实现前馈控制的有效工作。

2 同期控制。同期控制(又称现场控制),以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等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所有可能的手段获取有效信息,及时纠正质量差误,以防止质量缺陷产生不良后果。同期控制的特点是发现问题后的纠正周期短,其滞后时间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宏观控制主要是针对系统性问题,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的周期较长,真正做到宏观的同期控制难度较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食品质量同期控制实现的可能性在增大。

3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最常见的控制形式,尽管反馈控制质量损失难以避免,但是由于其适用于一切活动过程,可直观的了解工作效果,针对性强。所以,事先控制和同期控制虽然是实现质量把关的理想措施,但是现在的质量宏观控制仍是反馈控制为主。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发现质量缺陷的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反馈过程的时间滞后影响将明显减小,反馈控制的有效性相对提高。通过提高反馈效率加强反馈控制,是当前经常采取的办法。反馈控制之所以有效,在于质量差误反馈后,行为主体着力纠正质量差误及其发生的原由。纠正质量差误,是宏观质量控制的关键,

(四)宏观质量控制的预防和纠正

关于对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经济和科技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基础上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很多先进经验。但是,学习和应用这些经验,还必须考虑中国国情。在美国,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一般都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企业管理相对规范,从流通领域追溯源头也较容易。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中国则不同:食品生产链长,食品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管理水平参差不一。仅在山东省就有食品生产企业870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仅占10%。因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则成为有效实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前提。

特别应当引起重视的是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纠正环节。“纠正”是实现控制的要害,也是最薄弱的环节。纠正力度弱,则违法成本低,导致质量失控。当前对纠正力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1 实施纠正行为的主体与执行,在我国,负有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关职能的部门很多,但是承担纠正职能的部门或职责并不明确或不落实。一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握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界限是一个正在探讨的问题,职能界限和任务不清的问题难免出现。二是因为宏观过程中造成质量波动因素的系统性特点,致使大多质量问题的解决需要多部门综合协调。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属于体制性政策性的问题较多,宏观纠正质量差误的工作往往需要较高层次工作的介入或支持。因此,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职责必须通过有效法定方式予以明确。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篇3

关键词:食品,监管体制,体制完善

一、食品安全概述

(一)食品安全相关概念的界定

1、食品

我国2009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的定义如下:"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食品安全

我国2009年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也进行了界定,"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对食品安全的定义内涵更广,还包括了对食品营养的要求。

3、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是:国家职能部门对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管理不同,食品安全监管带有强制性特点,监管的主体往往是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而食品安全的管理带有任意性,管理的主体也具有多元化,包括企业和消费者等等。

(二)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

1、市场失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政府和相关消费者不能准确、及时的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而市场本身的这种失灵是无法克服的。

2、政府失灵

只要存在食品生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就是不可避免的,食品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量"的概念。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相关的利益矛盾本身不可克服。

3、风险社会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极为发达,整个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风险社会。在食品领域,有关于食品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关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本身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又加上生产企业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

二、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计划经济时代的食品卫生监理体制-集中监管模式;经济转轨时期的食品卫生监管体制-混合型体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集中监管模式。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食品卫生监管体制:集中监管模式-卫生部门

中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较为系统的监管,最早追溯到1965年8月国务院批转的《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此后在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进一步明确把卫生部门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部门。由卫生部门负责全国的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全国食品监督管理的框架。但是单单有卫生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管,所涉及的监管范围很窄、监管能力有限。

(二)经济转轨时期的食品卫生监管体制:混合型体制-多部门共同监管

1998年国务院及地方政府改革后,我国形成了主要由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多个部委按职能分段监管的食品安全多部门监管模式;2003年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成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规定我国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定,在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综合协调工作,同时各部门仍对食品安全进行分段监管,但这种新的监管模式并没有真正的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可以概括为:"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综合协调的监管体制。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工作;卫生部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是卫生、农业、质检、工商和食药监各司其职,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流通、餐饮的全程监管。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不明确,"多龙治水"局面亟待解决

根据我国的食品安全法,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关主要有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局、国家行政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在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综合协调工作。这主要确定了"分段监管,综合协调"的监管体制。在这种监管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却不能忽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仅限于协调的软性部门,不具备垂直管理的职能,不能够对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监督,尽管各地设立起"食安办"作为综合协调部门,但"食安办"作为一个办事机构,并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不能对卫生、农业部门等进行综合协调。同时食品安全法中对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卫生部门的协调职能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承担指导、协调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职责,同时有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两者的区别不明确。食品安全的监管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流动性整体环节,对各个环节进行分段监管,各部门各司其责,由于职责分工不清及部门利益的存在,"多龙治水"的局面造成监管部门"缺位"、"越位","有利就抢着管,无利就让着管",出现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并存之现状。

(二)监管者的法律责任轻,对执法者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

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与监管部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密切相关。监管部门的失职除了执法成本高、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等因素外,根本原因还在于没有形成有效的失职行为责任追究制度。良好的责任追究制度必须以完备的法律责任体系作为后盾,然而在现行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中,有关食品监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规定不严、衔接不顺、内容不全,由此出现了责任追究的模糊或真空地带。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行政责任和政治责任成为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关的主要责任形式,法律责任轻,法律责任对食品安全监管者的威慑力不够,不能对执法者进行有效的监督。我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的食品安全立法中并没有规定食品安全监管者的刑事责任,从执法责任上看,应当发挥刑法的修复功能。

(三)被监管者以行政责任为核心,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不匹配

我国食品安全法对被监管者的行政责任做出的规定,主要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责任形式。民事责任方面规定了十倍赔偿制度和民事责任优先制度。食品安全法对刑事责任的规定更为简单和概括。纵观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体系,民事立法对食品安全救济显得较为薄弱,加之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人,在较大的维权成本及举证责任困难面前,往往会舍弃利用民事诉讼寻求民事赔偿的救济方式。食品安全法对刑事处罚做出了原则性规定,在实践中对于食品安全的重大违法犯罪行为主要根据《刑法》的规定来处理,主要罪名有三个,分别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其入罪标准高,处罚力度低,并不能有力的打击食品安全方面的犯罪。同时在公开的资料中显示,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在查处食品安全的事件时,常常为了避免过于麻烦和繁琐,最严厉的处罚是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而不借助刑法来做犯罪处理。

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

(一)由多个部门监管向一个部门监管转变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综合协调监管体制。在这种监管体制的背景下,由于部门利益的冲突和外部"寻租"的合法化,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有多个部门的分段监管是不能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现存的"多龙治水"局面的。从发达国家来看,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正在发生重大的整合和调整,合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是主要趋势之一。美国现行的多部门监管体制面临着变革压力,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涉及4个部门,没有一个独立的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联邦各个部门之间、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间以及私人实体之间缺乏协调。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问题,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报告认为,美国应成立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国情问题,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必须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我国处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方利益矛盾极为突出,依靠食品安全的多部门监管模式,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政府的"外部性"问题凸现出来,我国需要将食品安全多部门监管向单个部门过度,增加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统一性。

(二)增加对监管者的民事、刑事处罚力度,对监管者进行有效的监督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对监管者的行政责任给予规定,民事和刑事责任不健全,并没有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者形成有效的问责机制。要对监管者进行有效的监督,仅仅通过行政责任是不够的,必须增加民事和刑事的处罚的规定。在刑事处罚方面,食品安全法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能通过《刑法》中有关渎职、贪污贿赂犯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在实际生活中,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渎职行为,往往不会通过刑事责任来处罚,而是通过行政处罚或政治处罚来解决。建议在食品安全的相关立法中,增加食品安全监管者的刑事责任的规定,明确具体罪名、处罚标准、处罚程序和责任形式。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行政问责主要依据《食品安全法》、《公务员法》、《国家公务员处分条例》、《行政监察法》、《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问责的法律规定较为的完善。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法律法规和纪律条例之间的衔接问题,党纪处分代替法律责任的现象必将削弱问责效力。因此应当整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一部专门的食品安全领域的问责法规和条例。

(三)增加对被监管者的刑事和民事责任的规定,建立多元化的责任追究体制

食品安全法对于被监管者以行政责任为核心,在民事责任承担方面主要规定了民事赔偿优先原则和十倍赔偿制度,但是由于民事赔偿制度,对于受害者的举证要求程度过高,在现实生活中,受害者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往往舍弃运用民事诉讼制度来进行民事赔偿。鉴于民事赔偿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人认为应当设立具体的条例和规章来完善食品安全的民事赔偿制度,可以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在受害人举证方面,可以采用严格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减免诉讼费用等方式加大对受害者的保护。

在刑事责任方面,由于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极为简单,刑法中涉及的罪名有限,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具体的标准和程序。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中国,完善食品安全的刑事责任是十分必要的。本人认为,应当降低刑法中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入刑标准,增加刑期的标准,加大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

[2]杨洁彬,王晶,王博琴,食品安全性[m],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

[3]徐楠轩,外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现状及借鉴[J],中国卫生法制,2007年3月,第15卷第2期。

[4]郑风田,胡文静,由多个部门监管到一个部门说话: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亟待重塑,中国行政管理[J],2005年,第12期。

[5]黄小勇,当前问责制功能失调的完善策略-以食品安全监管为视角,行政管理[J],2011年9月。

[6]王晨,浅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简评《食品安全法》,法制与社会[J],2010年5月。

[7]刘先德,美国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简介[J],世界农业[J],2006年,第2期。

[8]顾家栋,姜柏生,惩罚性赔偿与食品消费安全制度构建,中国卫生法制[J],2008年9月,第15卷第5期。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流通环节;法律监管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2―005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22.025[本刊网址]http:∥

食品是否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才能保障食品的安全,才能切身的维护人们切身利益,流通环节是食品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广泛,情况也比较复杂,因此,在食品流通环节实行法律监管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目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的保证食品的安全,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法律体系内部存在着不协调的情况。目前,我国在流通环节并对食品安全进行单独的立法,而且在我国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专项法律法规中更注重食品卫生,有些法律法规虽然以食品安全为前提,但是比较片面,没有涉及到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消费的全过程,这就造成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内部存在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差,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二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相关概念。在《食品安全法》或者是《农产品质量法》都未明确食用农产品的概念,这就会让人们在农产品的问题上产生差异化的认识,比如说我国法律规定没有进行加工的农业活动的产出品属于农产品,但是已经经过加工的农产品能否按农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还是按照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执行等问题,这就给食品安全的法律监管造成很大的困扰;三是,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化立法相对落后。食品的检测标准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给食品质量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虽然我国已经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受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相对较低,这就给食品安全问题带来较大的影响。我国检测的标标还存在着缺失的情况,目前我国尚有很多食品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这就无法满足食品安全的检测需要。另外,在检测的标准之间存在着差异,比如说: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存在者不一致的情况,导致生产者和经营者不知按什么标准执行,给食品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四是,流通环节的监管体制不顺畅。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主要是按分段监管体制执行,这种分段监管主要是靠各个监管部门之间互相协作配合,从而发挥各自的优势,但是这种分段监管也存在着弊端,在实际的监管中,容易出现监管部门为了追求各部门的利益,而出现各自为政交叉管理现象等,造成监管效果不佳;五是,市场准入机制与可追溯体制不完善。食品流通的许可制度不太规范,主要表现为食品流通的准入的门槛比较低,并且许可证的发放范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这就给相关部门带来很大困扰,如果放宽条件就会造成执法的随意性,如果提高准入的条件就会造成很多申请者不能获得申请的资格。另外,可追溯的体系没有形成,这就无法更好的提高食品的质量,不利于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二)流通环节政府部门监管中的问题

政府部门是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中的主导力量,但是在政府的监管中却存在的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部门存在执法力度不足的情况,目前,各基层工商管理部门的人员比较缺乏,经费也比较紧张,装备也比较落后。我国的人口众多,市场上分散经营的主体也相对比较多,这就造成基层执法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另外,食品的经营一般存在着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大的特性,执法部门监管起来非常的困难;其次,执法队伍中的人员素质不高。食品安全的监管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但是在当前的工商部门中缺少食品安全专业人才,制约了流通环节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进行。执法人员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安全的标准以及储存的条件等都缺乏必要的了解,这就使执法队伍的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以及监管的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最后,地方保护主义给监管带来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过多的关注当地经济的增长,对当地的食品生产经销企业实行地方保护,及时食品生产经销企业存在着违法行为,政府部门也会从轻处罚,这就政府监管失去了震慑力。另外,食品安全主要依靠监管部门与企业监管,一旦监管部门与企业被利益串联在一起,监管者就成为不法经营者的获取利益的工具。

(三)法律监管中的其他问题

首先,在食品流通环节中企业经营者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受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一些中小型食品销售企业与食品的个体工商户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往往会选择与食品质量以及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进行合作,同时在自身食品经营的过程中也不注重食品安全问题,造成流通环节的法律监管无法落实到位;其次,消费者的维权问题,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虽然相关法律对食品安全问题制定了一些赔偿措施,但是在消费者维权过程中一些检测的费用等需要消费者自行支付,但是有些检测费用相对较高,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消费者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或者法律意识影响,往往会选择放弃维权。

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对策

(一)完善流通化环节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

首先,完善法律的规定。对基本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基本概念的不明确就会造成法律法规出现一些疏漏,虽然这只是在立法技巧与立法意识以及立法体系中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及时修改或者是补充,很有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就需要及时的修改现行的法律法规或者是出台一些补充类的规定,对法律法规的疏漏进行完善,从而更好引导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活动,成为执行机关的执法的有力武器。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细节部分。在流通环节严格的控制经营者的准入门槛,完善其准入的条件并要提升对内部审查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的控制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发放,凡是达不到要求的经营者都不予通过。细化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增大对经营者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赋予行政机关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更大的裁量权,另外,还要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和使用,协调与缓解各部法律之间存在的冲突;其次,完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标准,食品安全的检验标准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中的关键核心所在,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完善食品的质量标准、卫生标准等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关标准,成为食品生产与经营的依据,为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调整法律监管体系。明确执法部门的各项职责,并制定专项关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法律办法规,完善对流通环节的外部监管制度体系以及工商执法部门内部的监管机构体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增强流通环节食品监管各部门的协调性。

(二)强化经营者的自律行为

强化经营者的自律行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设立食品经营行业协会。依据法律法规与政府部门的引导以及食品经营者的自发组织等方式,建立食品流通环节经营行业协会,并赋予协会一定的管理权限,推动食品流通环节各个行业的自律水平的提升,在协会内部可以开展食品安全的相关培训、经营企业或者是个体商户的评比等活动,引导经营者在食品经营中不断规范自身行为,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带来更多的便捷;其次,制定食品经营者教育培训的制度,对食品经营者加强教育培训,促使食品经营者的自律意识、法制意识以及道德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更进一步促使食品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得到强化。建立教育培训系统工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先关规定以及主管部门的要求,集中对经营者进行教育培训,确保经营者先通过食品安全的系列培训,才能开展食品经营活动,从而增强食品经营者的自觉性。

(三)规范政府部门的监管

规范政府部门的监管,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提供保障,首先,规范流通环节准入制度,相关的部门严格的依据流通许可的程序以及条件开展工作,不能随意放宽或者是提升准入的标准,更不能随意扩大许可的范围,可以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渐提高准入的资格条件。定期开展食品经营主体的清查工作,相关部门定期对管辖区域内的食品经营专题进行大普查,把握食品经营主体的实际经营情况并与许可证规定的信息、数量等对比,并将最终比较信息归档整理,还可以采取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违反行为的经营主体给予严肃的处理,并要留档。对经营主体资格加强管理,对不符合规定的经营主体,强制其退出市场,对于超范围经营的或者是无照经营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的力度;其次,提高食品质量的检测。规范食品的抽检工作,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流通环节中的食品安全风险实行快速检测模式,把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中;最后,建立应急处置体系,促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提升应急处置的能力,可以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事件的演练,使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四)健全社会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篇5

[关键词]消费安全事件;消费安全问题;发生类型;触发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7―0074―03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既有生产的转型也有消费的转型。尤其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影响,国家相关政策在不断调整,从抓生产到促销费、从重出口到扩内需,消费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消费者的选择不断增多,但一系列消费安全问题和事件也随之出现、不断凸显。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当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领域,侧重于四个方面:一是分析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如Vanasselt认为食品安全的风险存在于整个供给链,从源头供应、加工到物流、餐饮等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危险源。〔1〕张红霞等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微生物超标是目前生产企业最主要的风险因素,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因素。〔2〕二是讨论政府的责任以及对食品安全事件的防治措施。如王常伟等人从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政府监测与抽检、消费者感知三个视角对比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态势,进行了政策启示的讨论。〔3〕三是对事件发生后消费者信任问题的研究。如关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消费者信任的状况、影响因素和信任得以迅速修复的原因等。〔4〕四是研究媒体在事件中的角色。如有研究者通过对《人民日报》三次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量化分析,讨论当前主流媒体在报道食品安全事件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主要集中在经济学、传播学和医药卫生领域,缺少社会学等研究视角的补充与融合;二是集中在食品安全事件方面,对消费安全事件的其他领域研究不足;三是就事论事的研究居多,在对事件的归纳提炼上尚需深入。事实上,我国每年发生的消费安全事件数量较多,涉及不同的领域。由此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些消费安全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其触发因素有哪些?其间有哪些偶然或必然?本文正是基于此考量,通过对近年来典型案例的分析,提炼消费安全事件的触发因素和动力机制,进行类型学的比较。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

受既有研究不足的限制,有关消费安全研究的几个重要概念易被混用。对基本概念的厘清是深入研究的基础,本部分将对此做一简要辨析。

(一)食品安全与消费安全

自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食品安全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在此之前,使用较多的是食品卫生一词。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这是一种狭义上的界定。从广义上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包括了食品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安全三个层次。我们目前更多是在狭义的层次上使用此概念,但不论是在哪个层次,其核心都是围绕“食品”这一主题。

消费安全的范畴则要广阔得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的第一条权利是“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即俗称的“安全权”。一般认为,消费安全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两个方面,其中,人身安全又包括了生活安全和健康安全。由此可以认为消费安全就是指公民在以消费者身份进行的消费活动中,其安全性要得到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能受到侵害。

消费安全不仅是个卫生学或营养学上的名词,更是一个法律的、社会治理的概念。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厘定的意义在于,当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将两者混用或者顾此失彼的现象。要么用食品安全代替了消费安全,要么只强调食品安全,而忽视了包括药品、化妆品、玩具、建材等诸多类别的消费安全。

(二)消费安全问题与消费安全事件

消费安全问题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中或消费后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广告误导、售后服务难等等。近些年来,我国消费安全问题呈多发之势。然而消费安全问题虽多,但大多不为公众知晓,最终成为消费安全“事件”的则更少。

通常认为,事件应包含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和结果等要素,要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事件是“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它不仅是研究的对象,更是透视社会结构的研究路径和视角。由此可以认为,在历史中发生过的一切事情,只要具有足够的可操作性,都可以作为事件被用于考察其背后的历史真实,而无须它自身具有多么深远的历史意义〔6〕。在消费领域中,一些消费安全问题由于涉及的金额、影响的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或者是相关利益方的博弈等原因,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不断“事件化”,就可能成为消费安全事件。简言之,消费安全问题呈现的方式较为分散和表象,其集中化、显性化即成为消费安全事件;经由消费安全事件可以透视消费安全问题,洞悉其背后的社会结构与变迁。

(三)消费安全事件与

最初是作为政治术语而出现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目前学界在的研究上已较为成熟。一般认为,具有群体性、突发性和组织性等特征。尤其是在其发生原因上,主要是基层政治生态恶化和由此导致的社会信任感丧失,从参与者选择的手段和战术来看,主要表现为自组织和暴力对抗〔7〕。

显然,消费安全事件与之有明显不同,其在人员数量上没有要求,而重在问题的影响程度,尤其是消费安全事件一般不具有政治性,事件中相关利益方的怨恨指向目标多为“非政治性主体”。在中,基层政府往往是被指责、被冲击的对象,是矛盾的主要一方。而在消费安全事件中,尽管也会出现对政府部门的不满,但更多时候其是与消费者持同一立场,共同针对问题厂商。

三、消费安全事件的发生类型分析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消费安全事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从内容上,有食品、药品、化妆品、美容整形、电子产品、汽车、房产、玩具、建材、旅游等。在影响程度上,借鉴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划分标准,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消费安全事件四种。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结合前面的研究背景分析,本文关注的是消费安全事件的发生类型,研究事件的触发因素是什么。根据笔者对近年来诸多消费安全事件的比较分析,综合风险成本、促发动力以及粗略统计的事件发生频率,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方面,九种类型。

(一)事件触发因素来自内部

1.企业自曝。即企业主动“自揭家丑”,公开宣称其产品或服务存在问题,警示并采取补救措施。如2013年恒天然奶粉肉毒杆菌事件、近几年的多起汽车召回事件等。

企业是法律意义上的消费安全责任主体,其提高产品安全性的意愿和努力是保障消费安全的基础。但企业是理性的经济人,是经营风险的承担者,其主要目的是控制成本,降低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因此对企业自身而言,由其主动自曝家丑并不是很经济、很现实的行为选择。在现实的案例统计上,这方面事件的发生频率很低,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究其原因,除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因素外,更主要的还在于我国强力颁布实施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并得以有序推进和实施,而在其他领域,要么没有类似召回制度,要么实施力度偏弱。

2.内部举报。这种方式是由内部人员向司法机关、政府部门或新闻媒体提供线索,或者通过网络论坛发帖曝光等方式使问题公之于众。举报人的促发动机大致有三种,分别是利益、责任或矛盾纠纷。内部举报的准确性高,涉及问题较为严重,影响也更大,日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在食品领域,2011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了《关于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指导意见》,各省市也制定了实施细则,尤其对内部人员举报加大奖励力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内部举报人员所面临的风险成本很大,如减薪、降职、解雇,无法继续从事同一甚至同种职业及至受到人身伤害等,内部举报的保障机制尚很不完善。

3.同行举报。同行举报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现象和话题。它既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案件线索和证据材料,提高查处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又易诱发不正当竞争、恶意举报等问题。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同行举报应是同业监督,而不能是同业诋毁。但即便是前者行为,处理不好仍会出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可能,因此同行举报行为存在着较高的风险成本,在现实中的发生频率不高。

(二)事件触发因素来自外部

1.监管抽查。这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每年经由相关政府部门查处的消费安全问题数量颇多。仅以药品案件的查处情况为例,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统计年报数据,2012全年共查处药品案件170266件,100万元以上的案件45件,涉及物品总值40509.58万元。然而出于对社会稳定以及对事件可控的考虑,职能部门监管查处的消费安全问题更多以事后通报为主,因此以影响较大的事件形式呈现出来的概率不高。

2.媒体暗访。近年来,媒体以暗访形式采写报道的现象增多。此处无意讨论其可能涉及的权利、伦理等问题,仅分析其影响效果。显而易见的是,媒体暗访所触及问题敏感,设备工具先进,报道效果生动、冲击力强,极易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得到关注。中央电视台每年“3・15晚会”的强大影响力即为例证。这种类型较为常见,此处不再赘言。

3.公众投诉。这里指的是消费者向消费安全监管部门、媒体进行的问题投诉或举报,以及向法院提讼的行为。消费者向企业售后服务部门进行的投诉不在此列。近年来,随着消费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消费者权利意识的增强,由于消费者的投诉举报而使问题得以曝光、解决的现象增多。据红麦舆情的《2013年度中国食品安全热点舆情事件》显示,在根据事件热度所选取的15个食品安全事件中,因公众投诉举报而曝光的占到40%,在所有曝光渠道中占比最高。①然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消费者总体维权意识和意愿偏低,比如据光明网在2013年两会期间所做的调查就显示,当消费者遇到侵权问题时,有75.5%的人选择“算了,吃个闷亏”,而不是去积极维权。②二是在选择了投诉、举报或诉讼的人当中,除了普通消费者,更多的是“职业打假人”群体。

4.职业打假。自1995以来,以“打假第一人”王海为代表的一批职业打假人就一直活跃在市场上,并充满着各种争议。除“职业打假人”这一名称外,他们有时还被称作专业打假人、专业投诉人、职业举报者、职业维权者等等。初始意义上的职业打假人主要是通过知假买假的手段来索赔获利的个体,但现在已出现了公司化、团队化行动的态势。总体来看,该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行事比较低调,虽被监管部门和企业熟识,但并不为广大的普通消费者知晓。在政府部门监管执法和媒体的暗访报道中,经常有职业打假人的参与。因篇幅所限,有关职业打假人的研究将另文专述。

5.专家打假。与上述的职业打假人不同,专家打假并非专职打假,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专业知识去揭露消费安全领域的问题。比如德裔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库姆(Frederickaccum)、英国医生哈塞尔(arthurHillHassall),美国律师消费者运动之父拉尔夫・纳德(Ralphnader)、英国营养学家卡罗琳・沃克(Carolinewalker)等等〔8〕。国内在此方面尚缺乏有影响力的人物,原重庆质监局副局长、被称为“科技打假第一人”的吕长富可属此类型。总体而言,这种类型的发生概率偏低。

(三)自然发生类型

公共事故。即那些因产品质量等原因而导致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此类事件发生突然、涉及人群较广、影响难以控制。如近几年发生的奥的斯电梯倒行事件。与前述几种类型不同,这类公共事故不存在促发动力、风险成本等问题,多为客观自然发生,不可控因素较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九种类型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有些消费安全事件中,可以发现几种不同发生类型的相互作用。譬如,有些媒体暗访是得到内部人员举报的线索,或是由职业打假人协助完成;在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执法中,也经常会有公众投诉举报的作用,亦不乏职业打假人的身影。

由于缺乏系统的统计资料,本类型比较主要借助媒体所披露的相关信息和笔者的实地调查,所以在类型的精致方面还需提炼。但进行类型比较的意义在于,将有助于对消费安全事件发生机制的分析,也使得在对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中更具方向性。可以看出,在诸多消费安全事件中,由内部驱动发生的偏少,更多是由外部驱动发生。其中,职业打假型的消费安全事件在理论上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但实际中的发生情形并不多见,其个中缘由值得关注。

四、结语

随着消费的转型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消费安全事件日益被公众所感知、所体验。从小处说,消费安全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能否可以安心吃饭、放心出行。往大里看,消费安全关系到市场秩序、人际间的信任以及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发生类型方面对消费安全事件进行了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理论上由外部因素触发的消费安全事件是较多的。在实际中,政府监管抽查对消费安全、保障民生起着重要作用,但由其促发的消费安全事件却并不甚多。一方面,监管部门发现问题产品后会及时处置,在事态得到控制之后才以总结式报道的情形偏多,因此以事件化形式出现的较少。另一方面,是否会有为降低职业风险而恪守成规的科层仪式主义因素存在?对此,还需大量的统计资料支撑并作进一步的实地调查。

〔参考文献〕

〔1〕e.D.vanasselt,m.p.m.meuwissen,etal.2010.“Selectionofcriticalfactorsforidentifyingemergingfoodsafetyrisksindynamicfoodproductionchains.”FoodControl.(21).pp.919-926.

〔2〕张红霞,等.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来源及防范策略〔J〕.经济问题,2013,(05).

〔3〕王常伟等.我国食品安全态势与政策启示――基于事件统计、监测与消费者认知的对比分析〔J〕.社会科学,2013,(07).

〔4〕王彩霞.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信任修复的均衡性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12).

〔5〕王宇.食品安全事件的媒体呈现: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传播,2010,(04).

〔6〕李里峰.从“事件史”到“事件路径”的历史〔J〕.历史研究,2003,(04).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篇6

网络卖家都是炒概念高手

某淘宝店铺以科普口吻对酵素进行了如下推介:“酵素在国内通称为酶,对生命和食物起到催化作用。酵素不足时,身体就会出现各种早衰症状或疾病。它是生物催化剂,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进行组织修复等所必需的生命元素。”该店家进而声称,出现便秘、口臭、肥胖、体弱多病、内分泌不调,就说明体内酶不足,“需要补充酵素了”。

刚退休的梁阿姨说:“我在微信上买的酵素还声称能防治癌症呢。去年春节,我女儿给我买了几瓶,味道怪怪的,说吃了对身体好,能预防胃癌和大肠癌。我吃了一段时间,没觉得身体有什么变化,便秘的老毛病也没好。想看看说明书吧,瓶子上都是外文,我也不认识。”

记者通过微信联系了一名销售酵素的微商。她介绍,她所销售的酵素中含有“黑金藻”,“黑金藻生长在200公尺深海底,数量有限,非常稀有,可以帮助人体减糖、改善代谢、抵制胃酸”,但当记者询问“黑金藻”究竟是何物质时,她却表示并不清楚。

曾在保健品行业工作多年的陈先生告诉记者,这些网络食品售卖者都是炒概念高手,比如一度流行的“火山H2o”、“雪山水”、“小分子活性分子水”等概念,说到底都是骗人的。“水就是水,炒作出再多的新概念,它的本质还是水。”

普通食材穿上“神奇外衣”

对于被网络卖家形容为“美容圣品”的胶原蛋白,陈先生说:“人体是不可能直接吸收蛋白质的,需要通过消化系统将吃进去的蛋白质消化分解为氨基酸才能吸收。至于氨基酸在体内是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能量,还是再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都说不定。怎么能说吃胶原蛋白就能补充人体的胶原蛋白呢?”

对于网络售卖火爆的酵素,食品安全博士钟凯对记者说,酵素的本质就是酶,酶基本上是蛋白质,通常只在特定的温度、pH值等条件下才能发挥活性,使用水果或蔬菜发酵获得的酶和人体内发挥作用的酶完全是两回事,宣称吃了酵素就能补充人体必须酶的广告无异于“耍流氓”。

在网络上被热炒为“男人的发动机,女人的美容院”的玛卡同样遭到了质疑。据一位农业与生物学专家介绍,玛卡就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与萝卜同科。虽然玛卡的确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备一些增强体力、耐力和抗疲劳的作用,但距离“植物伟哥”的称号还很远。值得一提的是,玛卡2011年5月被列入新资源食品名单,官方界定它只是普通食材,跟萝卜、白菜没区别。

钟凯告诉记者,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的规定,对于网络售卖的酵素、乳清蛋白等预包装食品,其产品宣传可以对其中所含营养成分等进行标示,但不允许出现预防治疗疾病的内容。

此外,一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我国对于保健品的功能声称有严格规定,只允许宣传通过审批的功能声称,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批准过能预防或治疗疾病的功能声称。

据记者了解,2014年11月,国家食药总局严重违法广告黑名单,其中就包括武汉三和公司的“玛卡咀嚼片”,该产品上榜的原因就是在广告中自作主张添加了“服用后能改善并提高性能力”。

从“无处申冤”到曙光在前

保健食品网络销售火爆,但我国仍未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网络售卖食品中的虚假宣传进行约束和监督,想要维权的消费者面临“无处申冤”的尴尬。然而,这样的情况有望在近期迎来逆转――8月18日,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公布《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记者发现,该征求意见稿不仅提高了网络食品经营者的入行门槛,要求其必须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还明确规定“在食品信息上,商家公布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作虚假宣传和虚假表示,不得涉及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违者监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针对消费者维权中常见的销售平台和经营者“扯皮”的情况,征求意见稿也明确表示,平台提供者应承担销售食品信息审核义务。众多受访专家认为,这些规定如能通过征求意见并公布实施,将是消费者维权的大大利好。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篇7

abstract:multiplefoodsafetyincidentshighlightthefoodcorporatelackofsocialresponsibility,andthefoodsafetyincidentshaveconstitutedamajorindustrychallengesandoutstandingissuessociety.thisarticlesexploredhowtosolvetheproblemoflackofcorporateresponsibility.

关键词: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对策研究

Keywords:foodcorporate;lackofsocialresponsibility;strategiesstudy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161-02

0引言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其大量事实依据与实践现象表明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而造成其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是综合多样的,概括起来大致有八点:企业逐利至上,经营道德缺失;中小企业过多,靠本能立足实力弱小;企业家素质低,缺乏企业家精神;行业风气不正,出现“劣币逐良币”现象;信息很不对称,存于食品供应与消费环节;市场成熟度不够,经济行为未真正以消费者权益为中心;法律规范不全,监管执法未能到位;传统经营论局限明显,现代企业责任论研究宣传力度不够等。为此,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就成为现今食品行业亟待解决和突破的瓶颈及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加强此问题的对策研究,就成为时代要解决的课题,其研究不仅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突出的现实指导与应用价值,还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在这里,我们先应搞清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及其组成有哪些?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告诉我们:企业不仅谋求自身与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同时也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义务。企业发展利用了社会提供的资源、经营环境、市场条件,当然就有义务与责任反哺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其组成包括: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伦理责任、自由慈善责任。不仅要对企业员工的股东利益负责,还要对消费者、社区、社会、环境、资源利用等影响负责。当今,食品企业只有树立现代经营理念,以现代企业责任理论作为战略指导,强化社会责任,才能适应未来挑战与时代潮流而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否则就会被市场和时代淘汰出局。

那么,要解决食品企业责任缺失问题,其对策办法有哪些呢?作者从以下七点来阐述:

1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强化企业商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经营哲学与价值观,是指引企业发展方向的明灯[1],对食品企业而言,社会责任观念不仅反映企业经营者的道德水准,而且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对企业盈利有积极肯定性影响,大量企业实践表明了这点。如美国“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的一份报道显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企业能获得很多利益,其业务增长率是其它企业的4倍[2]。所以应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重塑的关键,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作为食品企业的基本责任,强化品牌价值内涵,能提升企业公众形象与声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达到凝聚人心累积无形资产的效应。

在企业责任文化建设中,加强对员工商业伦理教育与培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企业质量安全文化理念,通过宣传教育奖惩来创建有群众氛围的责任文化,以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改造员工基本价值观与道德情操,坚持诚信经营,重视商业道德与社会良知,改变传统经营理念,超出对利润的追求,从战略规划上把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整体经营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遵纪守法,加强售后服务,减少风险与危害,让员工自觉树立食品质量安全意识、道德与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由慈善责任),将先进开放、合乎时代潮流的新的经营理念转化成员工的自觉行动,所以企业应树立与时俱进的经营观念,这是时代对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推进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化建设

要强化与落实企业社会责任,不能仅靠企业自律与企业家的道德反省及社会良知,而要寄希望于法律规范的约束安排。20世纪7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兴起,其理论在国际上不断传播,到90年代其理论为中国社会和政府所关注。而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已进入应该进行系统化、法律化、规范化管理的时期,因为企业存在的价值不在于为自己带来什么,而在于为社会、消费者带来什么。这就是企业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公共利益本位所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自身经济行为的约束,包括强制性的义务和协调现行经济法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范。

目前,我国法律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较分散地见于《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之中,各法律规定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条款笼统,约束力较低,操作性不强,法律效力不够,停留在倡导性原则、概要性规定层次。需要建立系统完整配套的法律规范体系,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确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制性义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性质、内容及违反后应受的惩罚予以法制化规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法定公开信息的披露机制和奖惩机制,对企业逐利性提出约束条件,促使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其利润最大化,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价值目标[3],使企业逐利行为纳入自愿守法的轨道。

3构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对任一企业的评价都是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进行的,在我国,对企业评价仍停留在经济指标上,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一套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制需要由政府为主导,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制定评价规章制度,通过诚信监管和市场调查信息,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行诚信评价,以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使之自觉遵守诚信的社会道德风尚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应构建以政府评价为主导、吸收社会评价信息、促使企业内部自我评价的评价机制。评价内容包括遵纪守法、安全生产、全面质量管理、食品安全达标、质量检测、服务水平、环境污染检测、资源合理利用、科技创新、市场诚信、信誉形象、社会责任感、员工与消费者权益、公益事业、社会效益、企业影响力等等,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进行评价,吸收公众参与和社会评价,重视社会调查结果与食品产销使用的原始记录、相关材料及重要事件的影响后果、群众反映及有关举报等,以之作为评价依据与支撑。因此应建立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体系,是政府面临的紧迫性职责。如今对企业评价的指标多种多样,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等[4],可资借鉴与参考。只有将社会责任纳入考核体系中,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4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监督机制

政府通过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建设与企业责任评价机制,可促使企业内部自我监督与评价,推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建成。对此可借鉴美国的做法,2011年美国通过的食品安全法律FDa(食药监管局)制定的预防性控制措施就值得学习,其规定食品企业必须制定书面的预防性安全控制方案,并涉及控制措施落实的监督[5],这就等于把外因变成内因的推动力,把外部监管变成企业内部自我监督落实的方案加强了,监督机制镶嵌在企业内部生产链条各环节中[6],其内部的监督包括:对食品安全达标状况进行检测,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管理监控,对内部的不同岗位定职定责,强化岗位间的相互监督。落实企业内部制度执行情况,主动跟踪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内控措施与手段。企业要对内部的有效性评价出具鉴定报告,及时进行监督并提出改善建议,把食品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源头杜绝食品危害。企业要提高食品风险意识,定期检查各项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5完善食品追溯与召回制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食品追溯提供了技术手段,它能提供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和保障消费者利益的信息记录体系,方便召回。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中应完善食品召回制,规定企业召回责任,一旦出现风险就立刻启动召回程序与应急机制,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可帮助企业快速完成食品召回。在欧盟、美国和日本,食品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者都有实施追溯系统的法定义务[7],它可确保产品有效快速撤回。食品召回制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食品行业应逐步完善召回措施:可在企业内部设立食品召回小组,实行分工与合作,规范召回程序(明确各环节职责)[8],建立可操作性措施,对食品召回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不同召回级别采取不同管理方法,分类进行。建立食品追溯制与档案制,完善每一环节的记录制度,记录其详细信息保存事故记录与纠纷信息档案,以便有效召回。

6在完善立法基础上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与执法到位

除了需要推进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建设外,还需要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与监管体系。在法律上制定食品安全新标准、加大惩罚力度、突出全程监管等,在监管体制上理顺监管部门职能关系,创新检测技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等,有了法律与监管的保障后应加大政府监管力度,防止包庇、渎职、懈怠执法,强化监管职责,确定职能分工,并实行行政问责制,责任追究阳光化。从而督促监管执法到位,提高监管效率与队伍监管的能力与技术水平,强化监管落实。

7建立食品安全法定信息披露制与政府奖惩机制及广泛社会监督机制三结合制度

确定法定信息披露制。依靠政府对企业信用评级,确定法定信息公开,并以配套监督机制保障信息透明真实。法定公开信息涉及到社会利益,包括对消费者、债权人、社区经济发展与福利、社会公益事业等责任信息的公开,以谋求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建立食品企业激励机制。政府应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感自主意识的培养,建立政策扶持、社会评价、奖励机制、减免税费等激励方式,调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政府应将关系社会利益的项目立项,用创造性的、有市场前景的方式使企业选择成本效益较高的项目[9],最终实现企业和社会发展双赢。

要求新闻媒体对于好的典型进行公开褒奖,对于出现食品重大事件的应予公开爆光与惩罚,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提高群众监督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建立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与监督体系。

总之,以上思想观点与对策办法对解决食品企业责任缺失问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与现实应用价值,必将促进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加快转变。

参考文献:

[1]唐娟.基于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与分析[J].价值工程,2011(34):122-123.

[2][4][8]王玲.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食品安全法律对策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3):30-36.

[3][9]赵墅艳.论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机制的构建[J].中国商贸,2011(27):247-248.

[5]徐永前.美国食品安全法的制度创新[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3):55.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篇8

自《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实施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分段监管机制”一直很有争议。食品的生产与消费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状过程,涉及食品及其辅料的生产、加工、分销、贮存和处理,也包括与食品接触材料或原材料的生产。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监管,即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下。由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相应责任。从本质上讲这是依照行政部门既有现状,对食品消费链的人为分割。由于上述食品消费链状过程的紧密性.加之食品的不同形态、不同制作工艺、销售方式、经营业态在实际生活中往往相互交叠,客观上链状过程的阶段界限并不清晰。在这种情况下,分段监管体制先天上就隐伏着环节过多、职责不分、职能交叉、监管领域重叠与空白同时存在等诸多问题。在《食品安全法》出台前,各职能部门在食品监管上一直是分而治之.这种体制惯性并未在该法出台之后得以根本改变,而食品安全监管却经常需要跨行业、跨部门、跨专业的联合治理。

这就从外部环境上给工商部门实现更有效地食品安全监管增加了协调配合的难度。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当前监管模式确实存在缺陷,不能适应食品安全的需要。对此无非有两种改革方向:一是坚持多机构联合监管模式下的渐进式改革,二是将现有的食品监管机构的职能全部合并.或者把现有机构的有关职能全部剥离,建立独立监管机构。从《食品安全法》确立的“分段监管”立法思路来看.现行的方案是第一种。这就导致了政府监管体制内部的监管多元化。单纯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讲,多元化与一元化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多部门联合监管模式的代表是美国。美国联邦和各州具有监管职能的机构有20个之多,其中主要有5个,即卫生部的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农业部的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和动物植物健康检验局(apHiS)、环境保护局(epa)、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西班牙、日本、法国、印度等国。都采取这种多部门各有侧重联合监管模式,也收到了较好的监管效果。究其原因,是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协调联络机构,美国先后成立了“食品传染疾病发生反映协调组”和“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日本则以厚生省为主。

从工商内部监管体制来看,工商机关食品安全监管内容至少包括食品流通许可、食品流通企业日常经营行为监管、流通环节食品快速检测、受理食品消费申投诉等.虽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大都设置了食品安全专职部门,但从实践看上述这些职能仍分布在各专业部门。食品专业部门的统领作用能否发挥得好,各层级、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得是否紧密都是能否实现更加高效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因素。工商部门要主动把自己放在食品安全委员会重要组成部门的位置,主动进行信息的报告与沟通。这一方面是促进食品安全委员会加强统一领导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可以通过横向与纵向的信息沟通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这种定位,不仅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职责权限,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执法实践中,特别是在与其他部门的互动中进一步划定监管界限,确立监管地位。

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外延不清,监管能力有限,应在协调配合方面加大力度

从理论上讲,所谓流通领域,是相对生产领域而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流通领域,一般是指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商品交换领域,即商品的销售:而广义的流通领域还包括商品的运输、检验、包装、储存、保管等诸多方面。同时,流通环节是指组成商品流通过程的每次买卖行为,由于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通常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要发生多次交换。这些交换(即买卖行为)在商业经营者与生产者、消费者之间进行,包括批发、仓储、销售等环节。《食品安全法》以及工商部门制定实施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流通、流通领域、流通环节都没有给予确切的定义,但从其规定中涉及的食品运输、检验、包装、储存、保管等内容来看,对流通环节的定义也是广义的。与此同时,《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食品”的定义如下: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但是从《食品安全法》第二条所规定的内容,以及相关配套法规来看,生产食品的原料,食品原料种植、养殖过程接触的物质和环境,食品的添加物质,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设施以及影响食品原有品质的环境等都被纳入到食品安全监管的范围之内,这实质上扩大了食品概念的外延。

上述分析的从广义上对流通环节概念的界定,以及对食品概念外延的扩大,从理论上讲.有利于从源头和细节上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但当前各执法部门对上述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执法实践很难覆盖如此广大的监管范围.致使“五个部门管不住一个豆芽”的事件时有发生。流通领域对于工商部门来讲并不陌生,但是从商品质量到食品安全,这些监管内容对于工商部门来讲却是新的课题。在这方面工商部门虽然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但监管能力仍十分有限。

具体到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有以下几点:一是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方面的知识极为有限。《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部门负责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关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标准,一直以来都是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职权范围。工商对此既没有参与的权力也没有参与的能力。但是在日常执法中,却又必须掌握与运用这些技术标准,否则就难以履行如对非法食品添加剂行为,经营含有致病性微生物、含有重金属的食品的行为监管查处等职责。与此同时,工商执法人员,特别是一线执法人员,食品安全监管中有关专业知识局限,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产品标准、商品信息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也缺乏鉴别食品质量的必要技能和技巧。这些都严重制约工商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履职到位。二是对食品安全性检测结论的法律效力有限。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由卫生部门负责,工商部门至今没有自己的检验机构。由于没有Cma认证。无论是食品检测车还是快速检测箱的检验操作人员.都没有法定认可的检验资格。因而出具的检验报告只能作为参考而无法律效力。这无疑会降低工商部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处理食品违法行为的效率。三是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手段、力度有限。长期以来,工商部门对于查处违反《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的案件得心应手,而对于《食品安全法》所规定的相关监管内容,由于以往接触的案例尚少,还没有理清办案思路。同时,工商执法缺乏强制手段,特别是在当事人拒绝配合的情况下,既无搜查权又无留置权,调查取证十分困难,根本无法体现行政执法的权威与力量。

从以上分析来看,工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上执法的独立性较弱,没有其他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很难完成监管任务。破解上述难题,除努力通过立法手段增强工商部门食品安全独立执法能力外,还应努力打破部门之间隔阂,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机制,从技术标准、执法经验、强制措施等方面广泛获得卫生、质监、农业、公安等部门的支持,以进一步把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关。

三、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对象多元,共治自律不足。应从强化监管效能和监管机制上下功夫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篇9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是随着人们对已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深入研究,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更深入的对食品问题的知识而不断加深的。因此,随着对食品安全问题理解的加深,食品安全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

1、食品安全内涵的发展

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在其中第一次提出“食品安全”的概念。

200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安全是指所有那些危害,无论是慢性的还是急性的,这些危害会使食物有害于消费者健康。”在对这个定义的注释中,特别强调“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两词有时会被混淆。食品安全是不可协商的,质量概念则涉及那些对消费者而言的其他方面的特性。这些特性既包括那些负面的性状,如腐败性,污染物,变色,变味等,亦包括那些正面的性状,如食品的产地、颜色、风味、组织状态,以及加工方法等。

2009年2月28日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可见营养要求也渐渐被包含进食品安全的范畴。

一般认为,食品安全是食品中不应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不可导致消费者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不能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食品安全的范围包括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食品安全在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餐饮消费等环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2、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发展规律

科技创新能力在微观层面上是指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或自然人等在某一科学技术领域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势力,包括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研发经验、研发经历、科研设备、经济势力、创新精神等七个主要因素。其中专业知识水平是科技创新最基本的条件;知识结构是本单位科技人员具备相互配合所需要的各有所长专业知识;研发经验是科技人员及本单位从事某一领域科技攻关研究和开发的成功经验和成果;研发经历是科技人员及本单位从事某一领域科技攻关研究和开发的时间和空间;科研设备是本单位开展科研试验需要的硬件设施;经济势力是本单位开展科研试验和相关活动需要的经费来源;从宏观层面上,科技创新能力是指由创新主体结构、创新组织结构、知识管理水平、分配制度、风险控制能力、知识产权保障制度等组成的科技创新机制的综合能力。①本文认为,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科技创新体系,应该由基于不同职能的相应研究管理机构体系,作为研究资金的投入体系及国际合作交流体系与社会食品安全知识体系四个部分共同构成。

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既植根于民族的精神文化之中,又存在于社会的法制体系与政策环境建设之中,同时受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服务食品安全的科技创新体系,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社会性和长期性,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2.1保障食品安全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依赖于有效的激励和资金投入机制的形成形成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资本投入为辅的格局。国家财政在基础研究的风险承担上,社会资本在发现市场和民众需求方面,是相互补充和影响促进的作用。政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食品产业命脉的领域要积极作为,加强支持和协调,总体确定技术方向和路线,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等抓手,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高新技术的产生和使用有一定风险,需要相应的投资体制来保障其顺利进行。

2.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食品种类多样,加工方式不同,贮藏、包装要求各异,对食品安全的技术研究要求也具有多样、复杂的特点。高新技术可以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和速度,使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管鉴定效率大幅度提高。科学从新技术、新工艺研发、研究成果推广、国内外技术合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预警机制研究等多个层面支撑和引导着食品安全,科技对食品安全的保障是全过程的,不间断的。②

3、建立解决食品安全的科技创新体系

3.1建立食品安全研究机构独立于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基础体系

我国的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其主要职责是:依法承担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组织拟订食品安全标准,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拟订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条件和检验规范;指导规范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和学校卫生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共场所、饮用水等的卫生监督管理;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组织查处违法行为;督办重大医疗卫生违法案件。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不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所能主导,各地区和各级食品安全管理与科研机构需要一个统一完整的协调机制。

3.2构造食品安全科技研究与群众科普相结合的社会知识体系

群众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是对自身消费权益保护的有力工具,也是对管理机构食品安全管理的有力补充。及时发现食品安全事件隐患或者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才是及时处置食品安全事件的关键。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改变仅以价格优先的购买价值观,向质量和价格并重的方向转变,使消费者自觉地购买安全、无公害食品,引导公众自觉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注释: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篇10

【关键词】食品安全;诚信;博弈;政策建议

一、导论

2008年,三鹿奶粉因为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1年,双汇火腿肠又涉嫌瘦肉精。到2013年,社会上又出现了老鼠肉假冒羊肉的食品安全事件。在社会层面加大食品安全的关注力度的努力下,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事件,所反映的社会诚信的缺失背后,又有与消费者与政府部门等相关的诸多原因。深入并全面地探究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整个社会安定和人民健康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该出发点,运用博弈论的有关模型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探究。

二、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博弈论分析

本文从博弈论视角,所分析的有关食品对象都设定为食品生产中存在的优质商品和劣质商品,其中优质商品中既包括高质量生产、不需要进行伪造的商品,又包括原本不属于优质产品,但通过生产过程中添加超标有害物质、对食品表面进行虚假美化等手段进行伪造而成的“优质商品”。劣质商品在本文中是相对概念,不是指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而仅仅指品质以及价值不及高品质食品,可以通过伪造进行改良的食品,且伪造成本较低,伪造的食品才存在安全问题(如三鹿奶粉伪造前只是蛋白质含量较低,不存在安全问题,但伪造成高品质奶粉后能获取更高的价值,但因此出现安全问题)。

(一)食品生产厂商之间的博弈问题分析

在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时,食品生产厂商属于主要参与者,因此,我们需要首先分析在不考虑其他外部因素的情况下,食品生产厂商生产非安全食品的动机。本文将首先运用博弈论构建相关模型分析食品生产厂商之间的博弈问题。

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2.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该博弈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过较低的伪装成本能达到较高价值的食品促使生产厂商进行伪造达到高品质的概率较高。结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的结论,从生产厂商来看,通过对劣质商品进行伪装赋予其较高的价值,并因此获得较高的收益,于是食品安全问题由此产生。在分析了食品生产厂商的博弈问题之后,本文将进一步引进消费者,探讨消费者与食品生产厂商的博弈。

(二)食品生产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基于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三)食品生产厂商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分析

在与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群体中,除了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政府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问题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继续运用博弈论的有关模型对引入政府监管部门后的食品生产厂商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首先做基本假设如下:

该结果表明,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政府监管部门的不力和对非安全食品生产厂商的惩罚力度不够。而政府部门需要降低监管成本、加大惩罚力度,从而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三、政策建议

通过运用博弈论知识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得出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的原因,分别从食品生产厂商之间的博弈结果、从消费者与食品厂商的博弈结果、从政府监管部门与食品厂商的博弈结果来看,食品安全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厂商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造成诚信的缺失,消费者对非合格食品的辨别能力较差,购买非安全食品的概率较高,政府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且对非安全食品生产厂商的惩罚力度不够。针对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我们相应地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针对食品生产厂商的建议

1.增强诚信意识

食品生产厂商的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问题,因此,食品生产厂商应增强诚信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提供安全无害的食品。

2.提高生产技艺和生产率

食品生产厂商应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技艺来提高食品价值,降低生产成本,而杜绝采用非法手段对劣质商品进行伪造,通过切实提升自身生产能力来实现较高的利润。

(二)针对消费者的建议

1.增强对伪造商品的判断辨别能力

消费者在实际购买食品的过程中虽然有时难以辨别食品的质量,但对有些过分光鲜的水果或者诸如地沟油、硫磺熏制银耳、化学原料浸泡的食品等通过感觉器官就可以辨识的非安全食品,则要加强对辨别技巧的了解,增强辨别能力,降低购买非安全食品的概率。

2.提高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

当消费者购买了非安全食品时,应及时向政府监管进行检举,增强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减少非安全食品的社会危害。

(三)针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建议

1.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政府监管部门应认真执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同时完善相关规制,减少人浮于事的现象,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2.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增强对非安全食品的惩罚力度。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政府监管部门应重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认真按照合理的监管程序落实监管,使非安全食品生产厂商无可乘之机。同时对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生产厂商,应通过提高罚款、承担相应刑事责任等方式增强惩罚和打击力度,提高非安全食品生产厂商的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