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建设的理解十篇社会建设的理解十篇

社会建设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1:08

社会建设的理解篇1

关键词社会建设民生关系协调

作者简介:屈先蓉,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5-151-02

我党在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建设”这一概念,这一报告在提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时,充分强调要坚持“加强社会管理与建设,推动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创新”。在随后的中共中央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了要“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协调一致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紧接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第八部分又特别阐明陈述了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人民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了“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幸福安康紧密相关。一定要在经济逐步发展的根本上,逐步重视社会建设,着力与保障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社会体制改革,逐步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并完善社会管理,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以保障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推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看出,“社会建设”这一概念在我党各个阶段的重要文献中被涉及时,其含义一直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那么,究竟应如何来理解社会建设的核心内涵呢?

一、“社会”的双重内涵:社会建设的逻辑起点

正是在总体控制型社会向多元开放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总体性社会高度分化,企业社会职能逐渐剥离,社会控制方式逐渐转化的情形下,现代意义的“社会”得以形成。全体系中的“社会”更侧重于从宏观层次来阐述社会与经济、政治、环境、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之间的有机关系,着重提到这一庞大体系中各层次、各领域间普遍存在的互动且和谐之关系。局域的“社会”是集中论述人际或者说是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大体包含这三个方面: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或认为社会是一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具体发展领域,但在阐明陈述构建和谐社会所需面对的问题、任务和形势的时候,又不能够完全离开经济、政治及文化领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自然与人的和谐和社会关系的和谐两个方面,但关键还是指要社会关系的和谐。

当然,一方面虽然“社会”的概念有全体系的和局域的区别,但是区别仅是相对的。在实际运用和理解当中,它们是不能简单完全分开的。由此,应将全体系的“社会”和局域的“社会”概念结合加以使用。另一方面,只有对应到双重社会转型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深深把握和解释社会的内在涵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逐步从政治领域中分化出来并具备相对独立的色彩,并按各自内在的逻辑展开,不再带有或慢慢抛却原来的政治色彩。与之相对应,政府开始转变职能,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承担相应社会事务,推动社会领域的产生和扩展。因此,在社会不断分化的基础上,高度同质性社会体系最终分解为有着相互联系与区别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领域,进而反向推动着总体性社会向多元社会的转化。

概而言之,社会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是指在社会分化基础上形成的“社会领域”,这里强调的是社会领域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的相对独立性,有着自身内在逻辑和独特的运作机制;另一方面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之间的“关系状态”。这里强调的是社会领域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结,不能割裂看待和理解社会领域,而应在关系视角的指引下,正视某种程度的失调与断裂的现实情形下,看到各部分间的内在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各系统间的彼此协调、良性互动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体系的有序运行。

二、关注民生与协调发展:我国“社会建设”的核心内涵

正如社会有全体系的和局域的一样,社会建设也有全体系社会建设与居于的社会建设的区别。全体系的社会建设,是指囊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各子系统在内的全体社会大系统的大建设。局域的社会建设则侧重于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各个子系统并列的社会子系统的管理和建设。同样,社会建设虽有全体系的和局域的之分,但是这种区别也只是相对的。全体系的社会建设当然要凭借各个子系统的建设来获得支撑,其中已经包括局域的的社会建设的内容。一样的,局域的社会建设如果没有整个体系的社会建设作为其身处的大的环境,没有其他各子系统的有机配合,也就很难独自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的子系统。所以既能以从全体系上运用社会建设,也可以从局域上加以运用。

因此,社会建设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关系层面的社会关系建设,即协调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二是实体层面的民生改善,也就是说,社会建设要以解决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日常生活影响最大、联系最密切的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重点,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来。

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将社会建设看作是社会领域问题的解决,或者是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建设,这显然没能准确把握社会建设的内在涵义。首先,应该将社会建设放在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加以理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四位”是一个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特殊的领域与规律的有机系统,彼此互为条件、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经济建设为基础,为文化、政治、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政治建设为根本,它为文化、经济和社会建设提供坚实而有力的政治保障;文化建设为灵魂,它为政治、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则对文化、政治、经济建设具有辐射作用和统合功能,也是促进精神文明、经济发展以及保持政治稳定的重要纽带。

其次,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如果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要从事获取经济利益、物质利益等、以能够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活动。然而在获得这一系列利益的社会活动期间,人与人彼此之间就必然产生了沟通和联系,由此而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利益关系。事实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不浸透着利益。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增强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定利益关系的大变动和调整,显现出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失衡。一些人获益颇多,一些人获益则很少,还有一部分人利益受到了一定的损害,更有甚至遭到了绝对剥夺,利益获取的不均衡与产生社会紧张,乃至社会冲突等不无关联。由此,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缓和及化解社会冲突,推进关系层面社会关系建设,即协调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其深层次工作应该是关注和正确处理社会中的复杂利益的关系,而且还要要准确把握主要利益矛盾。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首先发展好教育、实践扩大就业的发展计划、优化收入分配制度革新、加速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建立最基本的医疗卫生规章制度、完善社会管理,明显就是更加注重从不同方面满足广大群众的利益要求、协调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

再次,实体层面的社会建设是指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事业以最终改善民生。社会主义社会事业可以解释为保证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全、保障社会可续性,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与公益性支持的总和,其对社会发展与运行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没有一定的社会事业,那么不仅社会的和谐、秩序与可持续性发展是完全不能实现的,而且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也是不会存在的。由此可以说,任何社会都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使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以便为社会的良性运转以及社会成员的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一定的必要条件。从当前我国现实情况看,经济社会失衡的实质乃是社会事业的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逐步不能满足并符合我国人民群众的需求。故进一步加速发展社会事业更是有着不一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具体民生问题的改善最终有助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子系统间关系以及社会中复杂利益关系的协调。也就是说,实体层面的民生改善和关系层面社会关系建设相互促进,最终推动社会和谐与永续。

此外,社会建设是一项持续的社会工程。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的发展进程在未来可预测的一段较长时间要具有持续性、连续性。人类物种的延续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和基本要求,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人类和外界环境的和谐共处关系,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要搞好经济增长,又要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增长,又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充分的留够充足的发展空间以及发展条件。从而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以及人口的发展和保护相互协调,坚持走发展生产、物质富裕、生态平衡良好的文明发展之道,保障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从全面提高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活与发展水平,以达到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性发展。

概而言之,社会建设的核心内涵是发展社会事业以改善民生,促进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

参考文献:

[1]唐钧.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基本途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0).

社会建设的理解篇2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和谐文化?

近年来,“幸福指数”一度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不少人却感觉不如以前幸福了,以至于有人说,“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空间越来越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生活到处都是烦恼”。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恐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不仅需要充裕的物质条件,也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

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社会来说也是这样。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证,也需要良好的文化条件。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促进科学发展需要建设和谐文化。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靠谁?发展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发展为了谁?发展最终是为了人,为了人民群众。能否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意识。比如,在经济发展中,很多地方认识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而有些地方仍固守“环保环保不如财宝”的观念,这必然导致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效果。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和谐始于内心,人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加大,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遇到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这些精神上的不健康因素一旦导致极端行为,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可以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人的身心和谐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乌托邦,但有了矛盾和冲突如何处理?是以针尖对麦芒,还是化干戈为玉帛?和谐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也主张和而不同,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从而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实现文化自身和谐也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当今时代是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看看我们的周围,古朴厚重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时尚新潮的流行文化令人目不暇接,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同台竞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以前一个调子固然太单调,现在调子多了也难免会有噪音、杂音、不和谐音。如何让不同的旋律共同演奏出一曲和谐的乐章?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人民网网友关于和谐文化的部分留言

网民一:和谐文化是社会的剂,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的领航灯。它们激励我们奋发进取、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引领我们博采众家之长,整合出更加有魅力的文化。

网民二:和谐社会构建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的和谐,这里面文化就起到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通过文化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有时候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民三:内心的和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很重要的,但是和谐心态的形成与提高离不开和谐文化的熏陶。和谐文化不仅强调平和、宽容的心境,也倡导理性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网民四:仔细想想,好像我现在除了上网、看电视之外,平时没多少文化娱乐项目,要去看场演出什么的价钱又不便宜,希望通过建设和谐文化,多发展一些普通老百姓玩得起、看得起的文化活动。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和谐文化?

2007年2月24日,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以《“和谐文化”感动世界》为题,通过《欧洲时报》向全世界的华人拜年,表达了他对中国“和谐文化”理念的高度赞赏。和谐文化的提出,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也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关注。但当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初步的,有人还存在一些疑问和误解。我们有必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

有人说,我们讲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现在又强调要建设和谐文化,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和谐。和谐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只有由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先进文化来引领,才能实现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也是和谐的。先进文化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这些不同的文化样式、文化门类和谐统一,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有人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它与和谐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文化总是在阐释和表达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核心价值就是其中最本质的部分,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和谐文化的内核,没有它,和谐文化的“神”就散了,就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体现、来反映、来传播。就像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来体现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体现到和谐文化建设中,让人们在日常的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理解、认同。

也有人讲,建设和谐文化,是不是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今年清明节,一份关于“将汉服定为国服”、“奥运会上中国汉族运动员应着汉服入场”的网上倡议书引发了人们关于应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讨论。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至今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也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时下流行的传统文化热,如呼吁重视中秋、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如一些通俗地介绍传统文化的讲坛和人物一路走红等,都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更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但继承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全盘复古,而是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还有人问,建设和谐文化应如何看待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优秀的文化成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我们要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但学习必须以我为主,借鉴不是照抄照搬、盲目认同,否则必定“水土不服”甚至迷失自我。必须立足国情,使和谐文化在顺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中,始终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怎样理解和谐文化重在建设?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坐在一起唠唠家常,有乐咱同乐,有难咱同当,和睦相处,亲亲热热情意长……”2006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首届邻居节闭幕式晚会上,这首专门为邻居节创作的邻居节节歌温暖了每个人的心。黑龙江省在全省范围开展了以“真情连你我,和谐入万家”为主题的首届邻居节,覆盖了全省3175个社区,数百万群众直接参与,成为和谐文化创建活动的一大亮点。如今,从北国到南疆,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军营,和谐文化的春风吹拂着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和谐文化,重在建设。有句古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孕育、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期,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把和谐文化建设作为持续推进的过程,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才能取得成效。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氛围,筑牢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谐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都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坚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应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和谐文化离不开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近两年,中央新闻媒体相继推出《永远的丰碑》、《时代先锋》、《劳动者之歌》等栏目,让人们回顾光辉历史,走近时代英雄,体验崇高与感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置身何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上的资讯每天都像潮水般向我们涌来。往小处说,它悄无声息但势不可挡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往大处说,它对于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应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新风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社会建设的理解篇3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项目带动、建设先行,强基固本、依法管理,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举措,积极探索加强社会管理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机制、新方法,全面提升我县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在市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框架内,结东实际,以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着重围绕“平安”建设、社会矛盾化解、农村技防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治安重点工作等方面,用两年时间,努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服务管理格局,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特色的社会服务管理新体系,实现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努力把建设成为全省最平安的县份之一,服务和促进更加美好建设。

(三)基本原则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充分发挥党委在社会服务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突出政府牵头负责作用,合理配置党政部门社会服务管理的职责权限,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谋划社会管理创新。各乡镇(园区)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本地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全面负责、全面推进。

强基固本、综合治理。把创新的重点放在基层,发展壮大基层组织,健全基层服务管理网络,理顺基层组织间的关系,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能力。同时,按照综合治理的思路,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管理力量,统筹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项目推动、重在建设。把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项目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实施民生工程,发展社会事业。

依靠群众、共建共享。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创新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完善政策、依法管理。社会管理需要政策体系来支撑,很多工作涉及到执法、司法等多个领域,必须依法按政策管理,不断完善社会管理的相关政策、规章和制度,确保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二、主要任务

(一)认真学习“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平安”建设

1、推进平安建设三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从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着力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实现和谐相处、平安共赢。以乡镇(园区)、村(居、社区)、自然村为单位建立三级平安建设网格,建立以综治、维稳、、安全和人民调解等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建立县、乡镇(园区)两级督查指导机制和“六联”工作落实机制,设立县级平安建设专项奖励资金,把平安建设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体系,严格兑现奖惩。

2、扎实推进基层综治维稳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乡镇(园区)、村(居、社区)综治、维稳的机构设置,规范制度建设,明确职责任务,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软硬件建设,加强乡镇(园区)综治工作中心效能建设,完成村(居、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建设任务,夯实基层综治维稳工作基础。

(二)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1、完善社会矛盾化解组织体系。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组织协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各自发挥作用、又相互衔接配合的社会矛盾化解组织体系。认真贯彻《人民调解法》,完善村(居、社区)、乡镇、县三级大调解工作平台,进一步明确各级工作范围、职责和要求。

2、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加强人民调解,发展壮大人民调解组织,在劳动争议、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交通事故等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加强司法调解,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中,探索建立全程、全员调解,建立“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援调对接”、“仲调对接”机制,建立流动法庭、巡回法庭。

3、完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保障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涉及的组织机构、办公设施、工作人员和专项经费全部由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安排,确保“有场地做事、有专人干事、有经费办事”。

4、坚持依法治理。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县,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行政执法,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强法制宣传,引导群众依法反映诉求。对群众反映合法合理的问题及时有效依法按政策解决,对群众无理诉求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对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理。

(三)实施农村技防建设

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满足群众的安全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农村地区公安工作与群众路线、公安科技与群防群治群控工作的有效结合,根据城乡不同特点,科学分类推进农村技防建设。

1、镇、镇和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在现有基础上,以全面提高视频监控的覆盖面为主,城区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重要路口等区域和党政机关等重点部位的一类点,一般道路、街区、繁华地段、公共场所、治安复杂部位等二类点的视频监控覆盖率100%,建设数量不少于200个。其他16个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利用移动信息化线路在辖区公安派出所建设视频监控室,各乡镇建设数量不少于10个。

2、农村地区以村(居、社区)自然村为单位,按10—20户为一个联防组,组成“十户联防”,利用移动信息化技术在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建设信息终端设备系统,实现“一呼九应”的邻里互帮、群防群治群控的农村技防新格局。

(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创新

1、推进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扎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设,提高医疗保险待遇,逐步实现全民医保。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各项社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医疗保险异地结算,积极探索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援助为基本内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2、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对低收入家庭实行“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廉租住房保障逐步“提标扩面”。加快实施公共租赁房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企业工人和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城市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3、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和运行机制。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疾病预防控制联防联控机制,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城乡健康建设,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

4、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扎实推进学前教育。着力促进教育公平,高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打造品牌特色高中。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教中心建设。深化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五)推进社会稳定风险管控工作创新

1、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相关部门在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征地拆迁、重点工程、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将风险评估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2、不断健全社会稳定风险化解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调查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关注社会舆情,定期搜集、分析、研究、办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涉及民生的问题。加大源头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力度,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定期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制度。完善公开听证制度,出台重大社会决策或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立党委政府定期分析调度社会稳定工作制度,加大对重大不稳定问题的调度化解力度,不断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3、切实加强社会稳定风险应急处置。建立完善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公共安全事件、生产安全事件、防恐反恐等联合指挥机制。加强应急处置力量建设,整合建立由维稳、公安、武警、等部门以及谈判专家参加的应急处置联合力量。

(六)推进相关社会要素管理创新

1、刑释解教人员服务管理。建立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衔接机制,完善出监(所)前评估制度,建立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刑释解教人员的有效安置机制。建立集教育、培训、就业为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建立部门联合服务管理和社会帮扶机制,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就学、就业、创业等问题,为其顺利融入社会创造条件。建设县级司法行政综合管理平台,动态掌握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数量、结构和现状。

2、社区矫正对象服务管理。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司法所具体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实时动态管理系统,实现社区服刑人员实时监控和定位管理,防止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落实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工作,强化社区矫正衔接机制建设。建立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3、吸毒人员服务管理。深入开展排查登记和管控,完善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体系,加强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场所建设,配备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深化专业矫治康复,努力降低复吸率。

4、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建立完善定期排查收治机制,及时摸清底数,县卫生局建立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信息库,县公安局将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包括曾经和潜在)录入《全国重性精神病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分类管控机制,对收治入院的,由精神病医院负责管控,出院时,由公安机关派人接回就地管控;对一般性精神病人由家属或监护人就地监控;对流落社会且病情稳定的精神病人,由公安部门送民政部门流浪乞讨救助机构给予救助。对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采取家庭、医保、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财政补助统筹解决费用的方式,实行集中收治,落实治疗措施。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监管工作,确保不脱管、不失控。

5、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等加强服务管理,为他们就学、就业创造条件。完善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犯罪预防工作。完善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违法犯罪青少年案件专门办理、前科消灭等制度。探索建立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在校青少年法制辅导员制度。加强对流浪乞讨少年儿童的救助管理。

6、“”等人员教育转化与巩固。加强“”等组织、有害气功的防范控制。建立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警示教育。打好“”人员教育转化攻坚和巩固整体仗。

7、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进一步理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体制。建立全县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和服务管理平台,对实有人口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千分之一的比例配备流动人口专管员。建立完善“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服务管理模式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管理协作机制。创新对出租房屋的管理。

(七)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工作创新

1、深入推进基层综治维稳工作平台建设。强化乡镇(园区)综治工作中心效能建设,完善“矛盾联调、治安联防、事件联勤、调解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工作机制。按照要求配备乡镇综治办主任,配齐配强专职副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完成村(居、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建设任务,规范工作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基层综治办人、财、物和机构保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2、加强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建设。按照总人口万分之十八的比例,配备专职社会治安辅助力量,主要用于开展治安巡逻、人口协管、交通协管等工作。城镇新建小区建立门卫保安制度。乡镇建立社会治安专职巡逻队和农村治安联防自治组织。

3、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健全滚动排查、动态分析、协调联动机制,完善集整治、管理、建设、服务为一体的常态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城乡结合部、学校、幼儿园及周边重点地区治安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履行综治职责实绩档案。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我县跨越赶超的重要任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亲自抓、负总责。县委成立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督促办理。乡镇(园区)也应成立领导组织,加强领导,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强化统筹推进

将农村基层基础建设、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等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整体工作部署。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目标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实施项目化推动。各牵头单位拿出具体的推进措施、实施细则,特别是对综治工作部门建设、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老旧小区综合治理等社会管理创新基础性工作要提出具体的项目推进时间表。根据乡镇(园区)不同实际、部门不同特点,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鼓励改革创新、大胆尝试。

(三)强化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改革社会管理行政管理体制。对精神病人、重点青少年群体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要整合现有政府管理职能,理顺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切实解决职能交叉、职能分割的问题。加大政策性投入。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县、乡镇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对社会管理创新中规划性建设、项目性工程、公益性活动等,通过政府投入、财政补贴、政策奖励等形式予以保证和支持。

(四)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手段

强化大信息的手段。充分运用最新信息化科技成果和手段,整合公安、民政、司法、人社以及商业服务等信息资源,搭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综合平台,尽快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强化大整合的手段。发挥优势,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整合各级各部门行政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强化大宣传的手段。通过领导干部培训、论坛讲座、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方式提高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水平,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对外宣传、网络宣传、文艺宣传等形式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宣传、成果宣传等形成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社会基础。

(五)强化督查奖惩

严格落实责任。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纳入领导干部实绩档案,作为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督促检查。由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组牵头,领导组办公室组织,定期对乡镇(园区)、部门进行面对面的督查指导,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施量化考核。根据职责分工,对社会管理工作创新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具体要求、奖惩措施,建立部门考核量化指标体系,严格进行考核奖惩。

四、阶段步骤

集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时间:2010年11月—2012年7月。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3月底之前)。召开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动员大会,制定出台《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和《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项目书》,各级各部门结合方案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措施,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方案和办法。

社会建设的理解篇4

一、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工作的职能作用,努力服务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大量法律服务需求,特别是农业的生产供销、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需求,要及时有效地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跟进服务,并鼓励城市广大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到基层去,到农村中去,到农民中去,激励他们为农业服务,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乡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要立足于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服务,通过担任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法律顾问,帮助农村建章立制、实施依法治理等,为提高农村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服务,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把好法律关。要拓展基层法律服务功能,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提供公证咨询、开展法制宣传等多种方式,积极为农村各种经济实体和农牧民提供法律服务,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要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服务专线的作用,加大对农牧民的法律援助力度,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人群的关怀。对农村发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征地、拆迁中侵害农民权益,五保户和低保户等社会保障以及残疾人救助、灾害救助等方面纠纷,赡养、抚养类家庭纠纷,交通、医疗事故等人身伤害案件,关系到农牧民群众利益的假种子、假农药等坑农案件等,千方百计依法予以必要的法律援助。要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使尽可能多的困难农牧民得到法律援助。同时也要把农民工纳入法律援助的对象,集中力量保证对农民工案件的法律援助。要引导法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涉及农民工的诉讼活动、非诉讼协调及调解活动。

二、充分发挥法律保障职能,积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为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而人民调解工作又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发挥好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调解组织既要及时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传统民间纠纷,也要参与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等引发的群体性、易激化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要全面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特别要加强乡镇、村(居)委会调解组织和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网络作用,不断健全和落实纠纷信息反馈机制,为基层党委、政府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发挥积极作用。要强化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和工作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和调解水平。要探索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纠纷调处办法,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及民事诉讼的衔接和协调。广大人民调解员要走村入户,对农村各种矛盾纠纷进行摸底排查,了解纠纷动态,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处置,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确保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农村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同时,要积极探索规律,逐步实现我市农村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三、深入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努力建设法治新农村,为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服务。普法依法治理是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是构建和谐村镇、和谐家庭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普法依法治理必须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必须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以提高农牧民的法律意识为重点,紧密结合农村的特点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农村、牧区和农牧民的普法教育,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的法律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要按照我市“五五”普法规划的部署和要求,采取多种多样、适合农牧民特点和需求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积极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村”和“送法入户”活动。要主动送法下乡,走村串户,将法律普及相关教材送到农牧民手中,并面对面传授法律知识,面对面解答法律问题,面对面解决法律纠纷。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搞好普法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等进乡村活动,切实提高农牧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要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法律学习培训规划,抓好农村党员干部、“两委”干部和致富带头人、进城务工人员、广大农牧民的法律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农牧民和村干部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处理矛盾纠纷、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要帮助农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规范化建设,使广大农牧民依法正当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要引导、教育、帮助广大农牧民群众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方法、途径、程序表达利益诉求,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在继续利用板报、墙报等农村传统法制宣传教育阵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作用。紧密结合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法律需求,选择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

社会建设的理解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我是谁啊”为你整理了这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为推进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晋城、法治晋城,按照政协晋城市委员会2020年度协商计划安排,2020年11月—12月,由市政协副主席崔守安带队,社会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常委、委员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单位,对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进展情况

去年12月3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召开,部署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会后,我市对标一流,迅速行动,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中央、省委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城市的决策部署,立足我市连续八年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名列全省第一,三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的优势,提出创建试点城市目标。有关部门结合我市实际,积极申报,完成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今年5月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市以“三零”单位创建为抓手,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紧盯治理难题,聚焦基层基础,突出晋城特色,整合资源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督导考核,形成了党建联片共建、矛盾联调共治、信息联通共享、部门联手共创、城乡联动共赢的互联共建态势,试点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暨“雪亮工程”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晋城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支持和肯定。从进展情况看:

一是制定了明确细化的目标体系。坚持市委统一领导,出台了三个指导性文件:《中共晋城市委、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共晋城市委平安晋城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2020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任务分解表》。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单位结合实际,认真对照各项目标任务,逐条细化工作措施,印发了工作方案,建立了目标评价体系。目前,市县两级已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全市平安建设考评和市委目标责任考评体系,与各级表彰奖励、干部提拔使用、晋升晋级、文明单位创建挂钩,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工作落地。今年5月20日我市召开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动员部署大会。市委书记张志川作动员讲话,要求“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晋城经验”、提供“晋城样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石云峰就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作安排部署。9月11日我市组织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观摩交流会和工作推进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抓好任务落实,完成工作进度。成立了市委党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课题组,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纳入了党校教育。同时,还召开3次建言献策座谈会、7场“法学沙龙”。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就试点中的目标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深入研讨、开展交流,提出工作建议。当前,全市目标导向明确,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形成了有效运转的责任链条。按照市委关于试点城市创建和文明城市创建“双轮驱动、双创并重”的要求,我市把试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的市域社会治理链条。根据工作需要,我市成立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组,在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试点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和党建引领工作推进小组、法治工作推进小组、德治工作推进小组、自治工作推进小组、智能化工作推进小组。各县(市、区)按照市委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目前市、县“一办五组”工作专班都已按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要求,发挥牵头作用,加快组织实施。为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建立了试点工作联络员报告制度和督办制度。同时注重宣传推动,在主流新闻媒体和“一网两微三号”晋城政法新媒体宣传群组开设市域社会治理专栏,反映工作进展,总结特色经验,创造良好氛围。

三是推出了具有特色的典型经验。在自治方面,城区洞头村、陵川县小召村、沁水县下沃泉村等,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式,广泛开展村民议事、民情恳谈等基层民主协商活动。在法治方面,积极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沁水县龙港镇派出所、城区白水街派出所、阳城县凤城镇派出所、高平市城南派出所争先进、创亮点,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陵川县县城老干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发挥离退休干部专业知识和经验优势,32年服务平安陵川建设,受到中组部表彰。沁水县组建了以县矛盾调解中心为龙头、区域调委会为依托,乡、村两级调委会为前沿,有关调解室为补充的人民调解网络,“司法确认”和“调援对接”机制调动了调解纠纷的主动性积极性。泽州县川底法庭建立和事佬工作室,开展诉前调解,打造“川底模式”。在德治方面,阳城县演礼乡献义村重视道德教化作用,坚持以德治村,坚守和谐之道。城区黄城社区挖掘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精髓,打造陈廷敬文化品牌,为社区治理提供精神动力。在智能化建设方面,创新开发晋城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智能化工作平台。“雪亮工程”走在全省前列,已接入7720路一类监控视频、4000路二、三类监控视频,联通了视联网,具备省、市、县、乡视频会议功能。市大数据局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的智慧政务、智慧停车等16个集成建设项目,获2019—2020年度数字政府建设卓越实践奖。高平市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支撑,打造出县域社会治理“高平新样本”。城区实行全科网格管理,划分网格682个,为每个网格落实了每年6000元的绩效补贴,提高了网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在心治方面,泽州县实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实现一般人员不脱节、重点人员不失控两个确保,社会心理健康水平整体提高,社会治安案件连年下降。

二、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我市在试点工作中激发了活力,取得明显进展,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党建引领有待加强。有的党组织党建理念和工作方式陈旧,不适应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创新意识不强;有的弱化、虚化、边缘化,领导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工作机制不适应治理需要,街道社区和农村统筹协调能力弱,共治共建未形成常态;有的工作行政化、停滞化、务虚化倾向严重,创建积极性不高,内生动力不强。

2.治理主体参与不够。政府职能部门民主决策不够到位,依法行政仍有差距,提供的公共产品不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行业监管存在失位缺位现象,齐抓共管矛盾风险机制未形成常态;群团组织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预防违法犯罪的制度化渠道仍需进一步拓宽,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全市1100多个社会组织整体上发育不健全,城乡基层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专业调处类、治安维稳类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协同作用不够明显;青年参与缺乏支持。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滞后于青年日益增长的参与热情,还没有为青年参与社会治理开辟足够的空间,对青年参与社会治理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相关部门对青年公益社会组织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在经费保障、业务培训、孵化支持、联系对接等方面缺少有效举措;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不完善,尚未建成平行、互动、多样的群众参与网络平台,网络问政刚刚起步。如何有效引导各界人士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社会治理,也成为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3.多元解纷尚未形成。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社会普遍关心、支持、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氛围不浓,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志愿者占人口比重较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信访不信法”的社会心态依然存在;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各部门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的定位和职责散见于各级各类文件中,纠纷解决的工作机制、程序设置及资源配置等具体规定多是基于各县(市、区)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多元纠纷化解途径、化解流程、法律效力的确认、组织保障等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调解工作发展不均衡。司法调解发展迅速且相对规范,行政调解较为被动且实效不强,人民调解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社会组织调解尚在探索起步中。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人民调解员绝大多数都是兼职的,整体年龄偏大,政策法律素质不高,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现象明显。调解经费保障落实难,有预算无经费的情况普遍存在;人案矛盾非常突出。全市法院员额法官人均结案173件,阳城法院人均结案276件,反映出诉前调解还有很大空间。潜在矛盾风险还很突出。我市房地产领域的违规预售和延迟交房风险、金融领域的非法集资风险处在集中爆发期,受疫情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信访积案化解困难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站在更高层面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提前布局解决问题。

4.信息共享还有差距。多年来,相关部门都建有平台,但基础数据信息共享共用难、相互流转难,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壁垒”“各自为政”现象,缺乏统一规划、联动协作,信息平台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如市法院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探索开展诉调对接和繁简分流工作。市检察院依托“12309”检察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市公安系统正在推广建立“立体化信息化治理防控平台、智慧大脑、晋治安app、掌上派出所”为主的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司法系统建有统一的指挥平台。市大数据局也建立了“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但这些平台未执行统一标准,数据资源共享体系不完善,社会治理有关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存在困难。在网格化管理中,许多诉求和问题上报到街道或县级指挥中心后,因为事权问题无法及时处置,而指挥中心又无法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导致事件流转不畅通、群众不满意。

5.保障机制仍需完善。在调研中,通过对社会治理组织体系、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社会治理配套设施、社会治理保障举措指标的分析,反映最为强烈的是社会治理保障举措,最需要的是资金和人才。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开展公共服务的支持,远远不能到位。市县两级财政紧张,费随事转的经费投入机制未有效建立,用于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资金有限。市级财政2019年安排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费82.8万元,2020年安排专项经费85万元,要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行动计划所列项目还有很大困难。从对社区的支持力度看,城区财政每年列专项经费,而其他县相对较差。在社会资金投入方面,由于相关支持政策不完善,目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和农村服务严重不足。基层自身“造血”功能更是低下。人才制约较为突出。我市注册志愿服务组织2000余个,志愿者35万余人,我市也为所有在职党员颁发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证》。但这两支队伍主要是在创文中组建的,如何以常态方式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从组织和制度上进一步完善。社区和农村骨干人才队伍选、育、管、用“成长链”不健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人难选、人难留问题突出。普遍面临工作人员不足,很难抽出专人开展工作,加之薪酬待遇、职业发展所限,社会工作者青黄不接。

三、推进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意见建议

为推进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探索具有晋城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子。一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锚定目标、先行先试。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试点建设为牵引,以防范化解市域重大风险为着力点,以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坚持统一性与创造性相结合、试点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统一、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衔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使市域社会治理更好体现试点要求和晋城特色;二要按照市委党建“四句话”要求,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厚植市域社会治理优势。打破思想观念、行政级别、行业分割籓篱,统筹兼顾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把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治理合力;三要以良好政治生态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环境。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零”单位创建等重点工作,不断促进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山清水秀;四要创新党建模式,增强市域社会治理活力。在党建引领方面,推进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包括县级党群服务中心、街道社区商圈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驿站,构建“15分钟党建服务圈”,打通最后“一公里”,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主阵地。在街道社区,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和兼职委员制。开展“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社会治理活动。在乡镇农村,推进“村村联建、村企联建、产业联建、城乡联建”大党建格局,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村级治理体系。

(二)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构建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一要健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机制,完善政府社会治理考核问责机制。以人为本,解决好群众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和发展短板等问题,集中做好基础性、普惠性民生工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民谋划、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要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牢牢抓住基层基础这一本源,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明确乡镇推动社会治理具体任务,最大限度将各类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广泛开展行业依法治理,加强全过程监管,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重点对道路交通、劳动争议、婚姻家庭、土地、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旅游、医疗等纠纷多发领域进行排查,及时发现不稳定风险隐患;三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推动民主协商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推动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广泛动员组织群众投身市域社会治理实践。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独特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立健全激励补偿机制,鼓励社会组织积极依法参与社会治理。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展,让社会组织的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还要发挥青年日益增长的参与积极性,为他们充分参与社会治理开辟足够空间。发挥律师在协调解决社会矛盾、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发挥新媒体网络人士在传达公共意见和利益诉求、传播正能量等方面的作用;四要坚持晋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开展美好社区、美好乡村示范创建活动。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基层社会治理的做法和经验,以示范创建带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先行先试带动各地普遍创新,形成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开展电视问政和网络问政。加大群众意见在社会治理绩效考评中的权重,让人民群众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的最终评判者。

(三)建设多元解纷平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一要充分认识多元解纷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广泛宣传多元解纷的典型案例和特点优势,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非诉讼方式调解的便捷、高效和低成本,提高群众认可度;二要完善政策规定,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司法机关、基层组织及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纠纷化解主体的职责任务。对多元解纷的资源配置、途径渠道、程序设置、法律效力的确认、组织保障,以及多元主体参与调解的渠道、不同调解类型的衔接配合等作出总体设计。探索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将调解、仲裁、公证等多元解纷服务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重视引入“两代表一委员”、心理专家、社区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等力量参与解纷工作;三要建立统一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推动地区、部门之间技术兼容、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探索提供线上咨询、评估、调解、仲裁、诉讼等专业服务。当前应以各县(市、区)为主体,推动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融合,建设集受理接待、协同指挥、分流转办、调处化解、司法确认、跟踪督办为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一个窗口”受理群众提出的各类纠纷化解诉求。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或引导政法部门、行政部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法律咨询、心理服务、仲裁、鉴定、公证、评估、保险等调解主体和社会力量入驻中心。建立受理窗口与入驻部门协调对接机制,对有非诉讼方式调解意愿和可能的矛盾纠纷,依据纠纷性质分流至不同调解组织和主体予以化解。对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及时出具调解协议书,如有必要可引导当事人依法申请司法确认,提高调解协议履约率。对调解不成或不适合调解的矛盾,导入仲裁或诉讼程序,构建闭环化解流程,做到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社会建设的理解篇6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保障发展、服务民生、维护稳定”主题,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理念,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目标,以做强做实基层服务管理平台为着力点,大力继承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深度整合基层资源力量,融聚一切积极有利因素,夯实打牢基础工作,深化体制机制保障,努力实现社会管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难点工作的突破创新,为我市实施新战略、实现新跨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力争用3-5年时间,建立起机关联系服务基层、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机制;建强社区、村两个社会服务管理基础工作平台;实现“大调解”体系有效衔接,治安防控体系深度覆盖,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规范健全;推动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虚拟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整体提档升级;建成适于实战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集成的社会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健全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的体制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起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我市鲜明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基本解决全市多年积累的群体性突出矛盾,努力使我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站稳全省排头,走在全国前列。

三、主要任务

通过大力实施“12311”强基工程,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我市社会管理工作全面、深入、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坚持“一个统领”,将群众工作贯穿于社会管理全过程。

学习借鉴通河县“单位包村、干部驻村”工作经验,坚持以群众工作为统领,将群众工作置于社会管理灵魂与核心的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新办法和新机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赢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1.学习借鉴“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办百家事”的做法,打破“文山会海”的形式主义束缚,建立常态的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在全市探索实施领导基层联系点、机关部门包点、干部挂职蹲点制度,推广共产党员和公务人员亮明身份、结对包户联系群众的做法,建立干部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工作在群众中开展的长效机制;实施人大代表选区访民日制度;落实政协委员定期联系企业、社区制度,促动各方力量直接与群众联系对接,体察民情、把握诉求,合力疏导化解矛盾。

2.学习借鉴“建立网络平台、开通热线电话、设立服务展示板、设置工作意见箱、发放便民服务卡”等做法,创新民意沟通载体、渠道和方式,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反馈机制。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开通网上微博,定期举办党政负责人与群众恳谈会。完善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公开等制度,充分保障广大群众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划、事关民生的重要事项决策实施前,公开征询群众意见,增强群众对公共政策决策的参与度。

3.学习借鉴“带动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生机活力”的做法,注重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凝聚作用,建立有效的组织群众工作机制。积极引领加强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群团组织、自治组织建设,用共同的目标凝聚群众,用不同的组织稳固群众。

4.学习借鉴“单位包村办大事、干部驻村办小事、总体调度解难事”的做法,竭尽全力帮民富、济民困、维民权、保民安,建立广泛的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着重抓好关乎百姓生活的民生实事,完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体系,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5.学习借鉴“将驻村工作与下访接访紧密结合”的做法,把工作纳入群众工作总体格局,建立以群众工作为主导的机制。健全“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联合处访机制,提高领导包案、、事项复查复核等配套制度的执行力,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的过程。

6.学习借鉴“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的做法,把群众工作能力作为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对各级领导和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时间、内容、方式、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对干部下基层工作的考评奖惩制度,使基层一线成为培养、锤炼干部的重要课堂。

(二)推行“两种模式”,提升基层服务管理综合水平。

把社区、村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和基石,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管理的平台,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1.推行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管理模式。全面推广道里区抚顺社区“11231”中心社区建设模式,坚持“以大带小、以一带多、中心辐射周边”建设原则,将各项资源及功能整合进中心社区,最大限度延伸服务管理半径;突出党组织核心地位,打造功能型党支部,促进党群互动;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和社区服务工作站公共服务作用,实现“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强化服务、文教、安全三大主体功能,推行“网格化”服务,筑牢文化教育阵地,深化“平安社区”建设,努力实现居民满意的宜居和谐社区建设目标,全面构建功能齐全、力量齐整、资源聚集、保障到位的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大力推进中心社区建设,整合资源力量,科学配置功能,健全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服务管理向周边社区辐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维稳创安、养老敬老等功能型党支部,引领群众参与社区建设;以社区为轴心,推行社区服务工作站为行政机关、为居民群众代办的“双代服务”,把区、街的人员和经费及事权向社区下沉,健全党委领导、居委会监督、社区服务工作站执行的运行机制;完善“网格化”服务,科学设置网格,健全服务队伍,合理配置资源,规范工作流程,严格绩效考评,实行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服务管理;引导扶持“社区型”社会组织,拓展服务覆盖面;深化“平安社区”建设,维护地区和谐稳定;加快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规范服务内容和流程,搭建标准统一、运行规范、衔接有序的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

2.推行农村综合服务管理模式。全面推广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1+3+n”综合服务管理模式,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以农民经济合作社、村民工会、便民服务站为平台,以老年协会、家长协会、精神文明协会等多种新型协会组织为纽带,协调各方利益,带领村民致富,延伸公共服务,实现基层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社会组织、综治维稳组织全覆盖,提高农村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加强村级社区服务站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扶贫救济、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环境卫生、文化体育及技能培训等服务功能,健全“一站式”综合服务新机制;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用,开展农村志愿服务和农民互助活动,扶持发展农村商业服务;引导扶持村民成立基层社会组织,满足广大村民生产生活需求,积极构建新型农村综合服务管理体系。

(三)完善“三大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把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增强公众安全感作为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和隐患。

1.完善“大调解”体系。立足源头维稳、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加强社区、村“法律诊所”建设,促进与高校合作,整合法学、法律工作者资源,通过广场义诊、专家门诊、综合会诊、入户巡诊和网络远程接诊等形式,为群众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调处矛盾纠纷,为促进基层自我教育和民主管理、建设和谐社区探索新路。

严格执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将评估重点向企业改制、征地搬迁、食品药品安全、劳资纠纷、医疗卫生等涉及民生领域延伸,作为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出台实施的前置要件,纳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从源头上维护群众利益。认真执行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研判、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有效控制和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苗头隐患。

加强街乡(镇)综治维稳中心规范化建设,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坚持“服务民生、调解优先”的原则,在医患纠纷、物业管理、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重点领域创新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建立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规范调解程序,完善“调解引导、服务保障、协调联动、纠纷预防”工作机制,努力实现调解组织全覆盖,提高源头预防化解能力;进一步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专业调解相互衔接联动的“大调解”体系。

2.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坚持从百姓身边不平安问题抓起,着力提高城乡居民区治安防控能力。实施老旧住宅小区防范设施改造升级专项行动,把基层防范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巩固“3531”建设成果,定区域、有重点、分阶段、按年度集中解决老旧住宅小区治安防范薄弱问题,提高居民小区单元电子防盗门安装率、完好率和小区封闭率,减少和消灭“黑楼道、黑庭院、黑小区、黑广场、黑村屯”;实施居民家庭智能安防计划,坚持“综治牵头、公安指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原则,组织开展技防入户工程,推广“平安e家”等智能化家居安防系统,提高居民自防自护能力;深化“天网”工程建设,加快全市视频综合应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平台扩容、公共部位监控设施补点及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居民区智能电子抓拍系统和社会部位视频监控补点建设,推进技防监控向村(屯)覆盖,完善“一个系统、三道防线、三张防控网”城市视频监控体系。推进治安突出问题、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常态化,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治安乱点作为排查整治重点,完善“日监测、周分析、月通报”、风险预警、明察暗访、挂牌销号等制度,健全分级排查、源头治理、动态管理长效机制。创新网格化、动态化治安巡控机制,根据社区、农村、单位等不同情况,按照权责明确、任务均衡、全面覆盖、便于管理的原则,科学划定巡控网络,把防范触角向社区、村(屯)、单位内部、城乡结合部延伸。

加快市级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建设,健全以市级追溯管理平台为中心,批零市场流通节点为终端,流通实体实名管理和肉菜流通准入为支撑的监管体系;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预警机制,推进药品电子监管建设,所有药品赋码销售,实行药品全程监管;整合建立交通运输智能化指挥系统和平台,积极推进出租车、长途客车、公交车“三台合一”,强化实时、远程、动态监控。

3.完善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做好五类人群的服务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建立各级管理机构及协管员队伍,实行居住证“一证通”制度,落实“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税养管”服务管理措施,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延伸流动人口服务工作,实施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健全定期排查、及时收治、分类管控、保障到位的责任体系,研究制定服务管理办法;加强境外来哈人员服务管理,整合公安、边检、民政、商务、旅游、工商等部门力量,积极构建轨迹动态化管控体系,健全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大外管工作格局;加强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务管理,推进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全国试点城市建设,加大救助、保护、返乡、安置力度;加强刑释解教人员服务管理,推进安置帮教一体化建设,完善监管场所与派出所、单位、社区、家庭“五位一体”衔接机制,执行出监(所)前评估制度,健全必接必送和有效安置机制,推行等级分类管理办法,加快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健全部门联合服务管理和社会帮扶机制。

创新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积极推动党建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等群众组织建设全覆盖。延伸工作触角,督导非公经济组织落实安全稳定法人代表责任制及社会责任,加强对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的检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社会组织分级登记、分类管理、行业指导、综合监管机制,引导完善内部治理机构,逐步转移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鼓励发展“社区型”社会组织,引导有序参与社区服务管理;积极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授权加强对相关社会组织的日常管理,扩大服务管理覆盖面。

创新虚拟社会服务管理。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微博工作机制,搭建网络问政平台。壮大网络评论员、舆论引导员队伍,开展引导式管理。建立市网络文化协会,开展文明上网和文明网站创建活动,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属地互联网信息内容监管,提高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舆情收集分析研判和应对工作,完善网上涉哈舆情应对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及时发现、封堵、删除网络有害信息,提高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四)强化“一个支撑”,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

坚持整体规划、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尽快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为提升我市社会管理效能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加快地区、行业系统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具有基础信息、工作日志、统计分析、检索查询、事件处理、远程交流、考核评估等基本功能的工作平台,为基层加强对人、地、事、物、组织等基层信息的采集、录入、整合、报送、分析、统计提供实用的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基础信息网上录入、办事服务网上管理、工作过程网上监督、责任目标网上考核,提高基层信息化、科技化水平,完成与市级平台的有效对接,实现资源共享。

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积极构建以“一个门户网站、一个综合指挥平台、九个专业信息系统”为总体构架的全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立全省首家社会管理主题网站“中国社会管理网”为统一门户,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平行建设相对应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管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公共安全管理、网络舆情研判等九个专业系统,全面提升我市社会服务管理综合能力。

(五)提供“一个保障”,确保“强基工程”取得实效。

牢固树立固本强基思想,统筹加强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落实基本投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确保“强基工程”扎实、有序推进。

加强基层党政组织建设和居委会、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健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商议事机制,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明晰和统一社区工作人员身份、地位和待遇,解决多头管理、资源分散、同工不同酬等问题,积极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结合综治工作职能调整,进一步加强区县(市)、街乡(镇)、社区(村)及部门、基层单位各层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组织建设,规范组织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完善相关制度,执行综治规则,确保各级综治组织高效运转。加强平安创建动态考评,深化群众性创安活动。

把“强基工程”建设纳入地区经济发展主要责任指标,作为民生工程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健全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结合新城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合理规划投资建设中心社区;充分整合利用闲置锅炉房、校舍等社会资源,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交通智能指挥平台、基层治安防范建设、流动人口及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等重点实事项目的经费投入,形成自然增长机制。按照要求,按时足额拨付综治工作经费,进一步强化基层综治基础建设。把“强基工程”建设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与业绩评定、职级晋升、表彰奖励、问责查处相挂钩,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五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大考核考评力度,健全表彰奖励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筹谋划。要把“强基工程”建设作为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的载体工程,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科学部署,有序推进。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用抓经济建设的劲头抓社会管理,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努力破解制约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体制、机制性束缚、保障性困扰,确保工程建设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委、市政府每年将结合“强基工程”,推出若干实事项目,纳入工程建设统筹把握、分步推进,促进我市社会管理工作上水平。

(二)立项牵动,齐抓共建。要认真研究梳理“强基工程”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实行立项推进,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逐级分解责任。各牵头部门要对牵头项目负总责,切实担负起规划协调、分类指导、组织实施的责任;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承担项目建设分工任务,支持牵头部门工作,形成牵头部门组织协调、各责任单位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建合力,保证各项重点任务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社会建设的理解篇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还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些都向全党、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提出了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要求。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也在数量上急剧增长。特别是在市场化、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民主参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涵义

社会管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广义上来讲,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管理的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从事公共管理服务的各类社会组织,管理的方式除了传统的管理手段之外,还包括行政给付、行政合同和行政指导等。因此广义的社会管理指对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而狭义的社会管理则是指“社会自治”。社会管理创新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据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在现有社会资源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把握政治、经济、社会新的发展态势,并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加以完善,通过引入新的社会管理知识、理念、方法、技术和机制等,建构起新的社会管理理念、方式、方法、机制和体制,以便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活动。比起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与社会事业、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一起,共同构成现代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社会建设,关键在于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是推动社会建设的主要动力。[1]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理念

社会管理理念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不同的社会管理价值理念决定了不同的社会管理模式,要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首先在观念上有新突破。同时,基于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理念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民为本”理念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变动大,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各种矛盾纠纷、社会冲突和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出现多种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权益没有得到良好保障。目前在中国社会中,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以城市下岗职工、拆迁户、进城务工农民和失地农民为代表,他们既缺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财致富的机会和资源,同时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2]再加上社会上数量日益庞大的老龄化人口、流动人口都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针对社会中存在的征地拆迁,劳资关系紧张和群体性事件等民生问题,单以稳定为名压制合法的利益表达,既无益于矛盾的解决,也无益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只有以民生为本,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矛盾,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型政府理念

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3]服务型政府的主要标志在于:首先政府的主要工作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公共领域服务;其次政府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努力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并以此为基础,提高政府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这是政府治理的基础,也是政府存在合法性的体现;再次,政府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要为全社会服务,因此政府所制定的政策要能体现最广泛阶层的利益和需求,而不能仅仅为少数特权阶层服务;此外政府的行为应当符合法律的规范和要求,政府的管理行为应在法律框架的范围内开展和实施,应当减少和杜绝出现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最后在市场能够发挥自我调节的领域,政府应尽量少进行干涉,应充分发挥市场自发调节和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4]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保障,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完备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只有树立服务型管理的理念,实现社会管理理念从管理理念到服务理念的转变,才能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创新社会管理。

(三)多元化管理主体理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阶层不多,社会利益格局相对简单,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成分、利益格局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主体作用,政府已无法全面参与管理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和经济活动,而要依靠多元管理主体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政府逐步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社会管理的主体日益多元化。

(四)法制现代化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管理法律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极大进步,但从社会的法律需求来说,我国社会管理的法制建设还显得比较滞后,社会管理的法制建设进展缓慢,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树立法制现代化理念,完善社会管理法律制度,做到有法可依。通过深入研究我国社会管理的内在规律、方式和方法,并按照社会管理法治化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立法,制定和完善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才能最终提高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并构建起社会管理组织网络。政府实现社会管理职能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法治政府,只有建设法治政府才能保证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严格依法办事,做到行为规范,运作协调。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实现路径

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于优化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没有良好的体制和机制作基础,就不可能有科学的社会管理。改善民生,保障民权,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

(一)构建民生权益保障体系和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民主权益保障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民主得到切实改善,社会才能实现长治久安,稳定发展。构建民生权益保障体系应从收入分配机制创新入手,依法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保障城乡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收入。加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优化公共服务的方式,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增加就业渠道,鼓励创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推进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建立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机制,全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针对我国当前不断变化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纠纷解决功能,建立调、裁、判的纠纷解决机制,并且建立和完善专门的纠纷解决委员会制度。纠纷解决机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是指在基层设置的,负责行政纠纷解决的专门委员会制度;第二层面是指主要以行政机关作为纠纷解决主体的,裁决、仲裁和复议等准司法性的制度;第三个层面主要指诉讼。这三个层面的纠纷解决制度要形成完整的体系,大部分的纠纷都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个层面解决,只有少数的纠纷则需要上诉至法院,法院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要作为社会纠纷解决制度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5]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是缩小和分解政府的管理权限和范围,把不该由政府承担的,或者政府管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实现政府和社会、市场、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要把政府的主要职责转移到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充分发挥社会各类组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职能,增强自身建设,提高各类社团组织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服务型政府,能够为社会管理创新营造出良好的体制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策略之一是要努力改变“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局面,通过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充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产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备的产权保护、市场规范和法律法规等制度性公共服务,并为各类企业提供宏观调控、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等经济性公共服务。[6]

(三)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组织,建立“一主多元”的管理体制

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组织,加强公民社会建设,促进社会自治。现代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多元化管理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构建。通过支持、培育、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强化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责任,保障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在涉及公民直接生活的领域,主要由社会进行自主管理。大力加强基层社区建设,鼓励居民依法实现自治。推进社区组织化建设,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培育专门的社会工作人才。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企事业单位、公民社会等第三部门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的管理体系。通过扩大公民参与的范围,创新公民参与的方式,构建起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三位一体的民主参与机制。大力培育负责任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对青少年国家意识、法律意识以及权责意识教育,使其成为负责任的公民,营造浓厚的公民文化和法治文化氛围。

社会建设的理解篇8

专科升本科《政治》

总要求

1.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2.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论证、阐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践中的重要问题。

3.对于违背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错误观点、错误思想能够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分析批判。

复习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

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主要派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二、物质和意识

【要求】

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要求】

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能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

现实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世界的普遍联系

2.世界的永恒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2.质量互变规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现象与本质

2.形式与内容

3.原因与结果

4.必然性与偶然性

5.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实践和认识

【要求】

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基本概念。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以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一)认识的本质

1.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要求】

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等基本概念。理解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掌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二)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1.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社会政治结构——国家

3.社会意识的结构和相对独立性

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要求】

了解社会基本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人民群众、历史人物等基本概念。理解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历史人物及其在历的作用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五)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2.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意义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要求】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准确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

线和基本纲领,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殊

性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3.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三、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

【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准确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特别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指导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内涵和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及特点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四、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要求】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依据、历程和成就,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中国改革的历程和成就

3.改革是中国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2.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深刻理解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针。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2.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建设创新型国家

2.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统筹区域发展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要求】

深刻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准确掌握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运作模式及其优势,深刻理解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求】

准确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深

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求】

了解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准确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依据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九、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要求】

了解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特点,准确掌握我国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以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和目标,深刻理解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3.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

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要求】

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结合香港、澳门

的回归,深刻理解以“一国两制”构想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

(一)“一国两制”构想

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1.“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2.以“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要求】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准确掌握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深刻理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要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

1.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2.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要求

2.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第三部分时事

了解上一年7月1日至考试当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例如,2011年考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比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约2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65%

时事约7%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约53%

辨析题约13%

简答题约20%

论述题约14%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30%

社会建设的理解篇9

一、指导思想

2014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工作,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政法维稳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成“四个”建设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以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为主线,务实推进落实,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发展的新跨跃、绩效的新提升。

二、工作目标

2014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工作实现以下“二提升、二领先”的工作目标:

1、公众安全感明显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治安重点地区得到有效整治,居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明显提升。

2、平安创建绩效明显提升。平安创建机制进一步完善,平安社区以及系列平安创建覆盖率达100%;平安创建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平安创建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

3、综治社区建设全区领先。大力推进社区综治办规范化建设,确保基层政法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继续保持全区领先。

4、社会管理水平全区领先。深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着力在完善责任机制、落实保障措施、提升推进成效上下功夫,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二提升、二领先”工作目标,着力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强化社会矛盾预防处置。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意识,扎实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行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建立稳评工作规范化。按照“扩面、增量、提质”的要求,全面推进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要活动等领域稳评工作的全覆盖,规范稳评工作的程序,完善稳评工作的跟踪制度;切实加强稳评工作专业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稳评工作实效,年内组织开展“稳评优秀项目”、“稳评示范单位”评比活动,激发稳评工作活力。二坚持矛盾排查化解常态化。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工作机制,坚持并严格落实平常时期定期排查化解、特殊时期滚动排查稳控以及部门联动联调等大排查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重点抓好深化推进社区“阳光调解室”建设,确保初始矛盾“发现得早、调解得快、处置得好”。三是强力推进历史问题化解。坚持把推进历史问题的合理有序解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各级领导的包案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开展“积案化解攻坚活动”,确保积案得到合理有序化解。切实加强重点的思想疏导、教育稳控工作,确保重要敏感时期人员不离线、不失控。

(二)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提升居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为核心,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技防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技防建设提升年”活动,全面启动三期工程建设。按照“先进适用、投入适用”的原则,积极推进技防入户工程,不断提升农村地区居民技防入户率;切实加强主要道路、沿街商铺等重要场所技防建设,不断提升到位率、完好率。二是深化社会治安巡防。大力加强街道、社区两级治安巡防队伍建设,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落实配备街道巡防中队以及社区保安等治安防范力量,完善街道、社区社会面治安大巡防、大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提升街头路面巡防率、管事率以及社区保安的在岗率。三是整合社会力量资源。大力加强以综合管理户(楼、组)长为主体、社会志愿者为协助的社区治安防范队伍建设,通过深化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健全社区治安防范网,规范预警、巡防等工作制度,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共同参维护社会治安的参与率。

(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深化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活动,重点推进实施“四大”环境建设:一是推进和谐诉求环境建设。健全完善各类调解工作机制,强化初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全力推进积案化解攻坚活动,积极开展领导包案等专项行动,着力实现初始矛盾零增量,历史积案减存量;扎实有效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处置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二是推进关爱帮教环境。重点是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稳步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举措;积极推进问题青少年、吸毒人员、精神病人等关爱管护基地建设,让特殊人群融入社会、感受社会的关爱。三是推进治安满意环境建设。重点加强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加大技防小区建设力度,最大限度地压降治安违法犯罪率,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大力加强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监管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规生产经营等行为;健全治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的机制,努力实现工作的常态化,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四是推进和睦共建环境。探索社区党建、社区管理、城市管理、治安管理等“多位一体”的基层社会管理网格化“大联动”工作机制;深化推进平安社区、和睦家庭、和谐企业等共建共创等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增加社区、家庭、企业等社会基本单元的和谐度。

(四)深化提升平安建设水平。以提升公众安全感为重点,深化推进平安雪浪建设。一是深化系列平安创建。切实强化系列平安创建牵头部门的职责、责任意识,依据区域特点优势,确保平安小区、物业、学校、家庭、医院、工地、景区、园区、市场、企业等系列平安创建覆盖率达100%,着力使平安景区、平安家庭、平安学校、平安市场继续走在全区乃至全市的前列。二是加强重点地区整治。健全完善城乡结合部、边界地区、学校周边、治安复杂场所等治安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的工作机制,加大排查整治力度,确保在不形成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热点问题。探索建立地方与学校互联互动的校地联管联治工作机制,适时组织启动仪式,着力实现学校及周边地区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三是开展平安创建宣传。高度重视综治平安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各社区要结合自身实际,通过采取走进家庭、利用公众宣传媒体,广泛而有序组织开展综治平安建设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听取居民群众对综治和平安建设的意见建议,了解综治平安建设取得的成效。

(五)健全社区综治工作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加强规定要求,大力推进社区政法综治组织建设。深化推进社区综治组建设。继续深化社区综治组织建设,按照“一办两组”、“一组多员”的要求,切实落实综管员、调解员等主体的各类专兼职工作人员,在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深化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健全并完善以矛盾纠纷调解网、社区治安防范网、重点人员管控网的“三网”建设,确保100%社区建立综治办,80%以上的达到规范化建设的水平。切实加强综治工作业务能力建设。坚持把加强综治工作人员尤其是社区综治干部的业务能力建设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方面。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培训,上半年,组织部分综合管理户(楼、组)长综治工作业务专门培训,努力使雪浪街道综治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

四、措施要求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为民谋福祉的实事工程。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举措,扎实推进年度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党各级党政组织、各成员部门抓综治和平安建设的职责意识,切实把综治和平安建设融入区域发展、条线工作的全局中统筹谋划、部署安排、推进落实;切实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各项工作保障,为综治和平安建设有序开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社会建设的理解篇10

关键词: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2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4)02-0030-07

“社区”的概念最早出于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是指同质人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20世纪初,美国人罗密斯将德文“社区”英译为Community,其中含有公社、团体、共同体等意思。后来,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等人又赋予社区以地域性含义,使社区概念更加全面。1933年,燕京大学一些青年学生在翻译帕克的社会学论文集时,将Community译成中文“社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定意义的含义。在现代社会学中,社区的定义有上百种,但具有倾向性的意见是指“地区性的生活共同体”。中国有一句俗话:“窥一斑而见全豹”,如果将社区比喻为“一斑”,那么一个国家或地区就是“全豹”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是社会的组织和“细胞”,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管理机制创新问题,其落脚点就在于社区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把社区管理机制创新问题提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详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对社区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的重要方式。”要求各地“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社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础,也是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搞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就必须搞好社区管理机制创新。

一、社区管理机制创新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社区已经成为社会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和各种社会群体矛盾的聚焦点。特别是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社区既是一个开放的小社会,也是市场经济变化的晴雨表,社区管理必须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不断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才能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健康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一些领导干部的管理理念长期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喜欢“发号施令”,希望“一呼百应”,经常以“稳定压倒一切”为由,以从大局出发为借口,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来处理辖区内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似乎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可能埋下更严重的隐患。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社区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各级领导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加快“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努力改变政府施政中长期存在的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各级政府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转变,从行政手段管理向科学化公共治理转变。特别是基层干部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密切联系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实际,以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为导向,努力推进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同时,要树立“民生为先、高效便民、公平正义”的理念,筑牢“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以正确的政绩观检验社区管理的工作成效,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另外,还要顺应时势发展要求,不断优化和完善社区管理机构,理顺社会服务管理机制,规范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社区管理工作成效更多地惠及普通民众。正如所指出:“社会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社区因其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管理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社区固然是一个小集体、小单位,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社区管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在社区管理中要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区管理的头等大事就是服务于经济发展,发展是解决社区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的持续发展,就无法解决社区内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无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所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处理好经济规模与经济结构、经济数量与经济质量、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实现发展、改革、稳定三者的辩证统一,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另一方面,要以是否推动科学发展作为检验社区管理成效的评判标准。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尊重客观规律,讲究工作方法,坚持改革创新,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努力工作,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2]。实现社区管理科学发展,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把党的科学理论与社区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扎扎实实地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管理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理念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也是社区管理科学化的基本要求。一是现代社区管理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在社区管理中必须要有大局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善于谋全局、抓大事,解决社区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的发展问题。同时,社区管理要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善于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把握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全局的发展目标,卓有成效地开展社区管理,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与发展。二是现代社区管理必须树立长远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管理,要充分认识到长远利益的重要性,坚持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理念,无论是做决策、看问题,还是做规划、干事情,都要以长远利益为重,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描绘远景,稳步前进。但强调当前利益必须服从于长远利益,并不是以牺牲当前利益为代价,当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实现当前利益为前提,权衡利弊、统筹兼顾,实现两者利益的最优化。三是现代社区管理必须树立双赢的理念。社区管理机制创新,要求统筹全局、兼顾各方,即在顾全大局的同时,兼顾局部的利益,实现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双赢。当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两者兼顾,既要考虑整体利益,又要兼顾个人利益。只有社区整体得到了发展,居民家庭才有发展的空间,只有兼顾居民的个人利益,才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实现社区与居民的和谐共赢。

二、社区管理机制创新必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计划经济年代的单位制被彻底打破,人们逐渐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社会管理模式也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转变,城乡居民的社会生活中心已由单位向居住地转移,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社区交集,社区成为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的集中地。所以,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管理体系,畅通居民的诉求渠道,以直观高效的方式将问题和矛盾化解在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科学社会管理格局的必然要求。创新社区社会管理机制、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和提高社区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正如指出的:“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对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要抓住重点,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破解各种难题,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力争早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机制。”[1]

(一)要创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社区管理格局

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习惯,各级政府在社区管理中仍然肩负着主要管理者的责任。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社区管理责任不断弱化,但在目前情况下政府的主导作用仍然是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所以,政府在社区管理中还应发挥以下三方面的作用。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社区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党的十报告指出:“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各级党委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关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及宏观规划,切实做好组织推动、政策支持、综合协调、服务引导,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协作机制,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社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作用与社区管理主体作用的关系。政府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化统筹规划、政策指导、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而社区管理主体作用侧重于强调人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既是社区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又是推进社区建设的基本力量,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让社区居民充分参与到社区各项规划和建设方案制定、实施和修正的整个过程,才能做到群策群力、共同推动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三要健全党务政务公开机制。在社区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要创新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务进网格”的原则,把社区工作细化分解到每一个网格内,实行“管理到门口,服务到家庭”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及时了解掌握重点部位、群众意见、居民需求等情况,提早将矛盾化解在网格内。

(二)着力创新社区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

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区,而现代社区又是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各种利益纵横交错、十分复杂,不同阶层的人价值观悬殊,加上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大,社区治安问题日趋严重,综合治理任务十分繁重。所以,社区管理必须长期不懈地抓好社区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一要着力创新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化解各种矛盾是社区管理的经常性工作,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社区管理机制创新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把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纳入党政“一把手”工作日程,将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机构、落实到人头,形成“党政主导、部门联动、调防并重、专兼结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使社区调解工作担当起建设和谐社会的新主角,并努力推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化解的一体化、常态化、规范化,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问题。二要着力创新排查整治机制。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社会突出问题的大排查、大整治,制定并完善各种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的工作方案,组建维持社会稳定的督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检查督导,确保各项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措施在基层得到落实。三要着力创新治安防控机制。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是社区管理中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在社区管理中要实施社会治安等级预警制度、“两抢一盗”案件挂牌督破制度,把治安防控问题解决在基层,特别要遏制刑事犯罪和“两抢一盗”犯罪的高发势头,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同时,要坚持“打防并举,重在防范”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起以公安机关为主体,以路面、社区、单位三道防线为基础的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四要着力创新社区矫正机制。现代社区内人员繁杂,流动性大,不但有普通常住居民,也有犯罪前科和刑满释放人员,还有流动的各种特殊群体。所以,社区的矫正工作非常重要,各社区要根据需要建立矫正机构,不断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着力构建以户籍地管理为主,区、街、社区三级联动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框架,探索和规范工作流程和矫正方法,提高社区矫正的工作效果,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轨道。同时,要关心特殊人群的就业和生活出路问题,做好社区的社会救助工作,使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五要着力创新人口管理机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大增,传统的人口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社区人口管理机制要积极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模式,采取政府出资、财政拨款、综治管理、社区使用的方式,完善以信息化为手段、居住证为纽带、出租房为平台、用工单位为重点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动态化工作格局,让流动人口在求职务工、法律援助、社会保险、住房贷款、购车报牌、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市民同样的待遇。六要着力创新社会稳控机制。在社区管理中要注重发挥公安、国安、610办等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认真抓好反的基础性工作,严密防范、严厉打击“”等组织的捣乱破坏,加大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加强互联网监督管控,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控得紧”,确保本社区不发生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七是着力创新平安建设机制。创建平安社区是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要采取“目标管理,排名问责,规范运作,持续提升”等措施,建立健全平安创建的“责任考核机制、日常运作机制、典型引导机制、挂钩帮扶机制”,全面开展“平安企业”、“平安市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文化市场”、“平安市场”、“平安道路”、“平安边界”、“平安海域”、“平安景区”、“平安金融”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形成“强化领导、滚动管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拓展提升”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推进社区的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三)努力创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社区管理工作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居民成分日趋复杂,了解社情民意,解决日常事务,成为社区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所以,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社情民意调查工作机制。一要建立社区“百姓档案”。社区管理必须熟悉本辖区的社情民意,提倡社区干部进百家门、建百家档、排百家忧、帮百家富,掌握本辖区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的有关信息,特别是弱势群体、百姓诉求、外来人口和安全隐患等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解决,不留后遗症。二要建立社区信息库和信息网络。一方面,要组建社区信息员队伍或“民情队伍”。有条件的社区应每幢居民楼、每个小区或每个村民小组都配备一名退休人员,组成群众工作义务信息员队伍,上情下达,通报社情,了解群众需求,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要发挥“五老”调解化解矛盾的作用,探索建立和推行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老复员退伍军人为主体的“群众评理会”制度,着力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同时,还可以尝试建立民间“道德法庭”,作为法律和行政管理的补充,通过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人威望等道德舆论力量,多方面解决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三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政府要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和分类救助为基础、以专项救助相配套、以临时救济为补充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对困难家庭的救助和帮助。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就业机制,落实就业服务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咨询、再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信息服务等措施,使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充分就业。同时,要重视社区医疗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区办医。另外,社区还要做好帮扶工作,建立以政府资助为主,社会广泛参与为辅的帮扶机制,制定和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确保残疾人在教育、医疗、康复、就业和社会参与等方面与健康人享有同等的权利。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机制方面,要建立透明公开、民主评议、发扬民主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各种机制,让广大居民有知情权、参与权,以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与建设的积极性。四要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方面要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兴办各类服务行业。如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点,为居民提供劳动就业、医疗保健、计划生育、老幼托管、扶残助残、娱乐健身以及科技服务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多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要优化社区服务结构,健全服务功能。要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设立多层面的服务内容,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五要盘活现有社区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驻共建、促进发展”原则,强化社区各机关单位和居民家庭的共建和资源共享意识,以共同需求和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挖掘、整合、开发、利用、激活社区的各类资源,实现服务资源共享、服务设施同建、服务项目联办、服务活动合搞,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资源的共享程度。六要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系。目前我国社区应急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由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负责,群众大多是被动配合,且百姓对社会应急事件缺乏了解,缺少防范知识。因此,应当将社区应急管理列入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减少和避免突发事件给社区安全和居民生活造成的意外危害。

三、社区特色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创新社区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现代化程度和民族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繁荣社区文化,促进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创建新的文化管理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抓好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要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现阶段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社区文化发展规律,制定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机制、人才保障机制和文化设施使用与管理机制,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履行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与义务,统筹部署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所承担的工作责任,并从政策、资金、制度上推动社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具有社区特色、业务精、素质高的社区文化骨干队伍。一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以业余骨干为主、专业人员为辅的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增强社区文化骨干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二要经常性地组织文化骨干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组织指导社区文化活动,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生机与活力。三要充分发挥辖区内各单位文化人才集聚的优势,将社区内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文化骨干融入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提升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鼓励高校、院团的文化人才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文化交流,组织和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容,提高社区文化活动质量。四要大力培育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共青团、高校、行业协会、民间组织的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招募选拔、组织管理、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志愿者队伍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容

一方面,要加大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采取扩建、改建和新建等办法,加快推进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文化站等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高效实用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用活用好用足现有文化设施资源,提高社区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防止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变成封建迷信、、色情、等低俗文化和有害文化的传播基地。同时,要倡导社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文化设施,实现文化设施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要坚持贴近社区实际、贴近百姓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区文化活动。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有机结合,从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环境美化、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等方面充实社区文化内容,以歌舞音乐、说唱弹奏、琴棋书画、体育竞技等多种形式进行社区文化交流与传播,引导社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自觉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保持社区文化活动旺盛的生命力,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三)打造社区特色文化,推动社区文化服务创新

社区文化建设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不断创新社区文化服务项目,提高社区文化服务水平。一要积极开展社区特色文化建设。要根据区位优势和辖区内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社团和居民的文化优势,举办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开展社区特色文化创建活动,不断推出有品位、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社区、生态社区、园林社区、科普社区、音乐社区、茶文化社区等。要注重保护乡土文明和不同社区文化的多样性,传承传统人际和谐的文化基因,保护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文化遗址,吸纳现代文明所倡导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先进价值理念,破除各种陋习和不文明行为。另外,还要从社区自身的自然文化资源出发,培育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二要加强社区文化交流。要组织国内外文化艺术团体到社区交流,开展高雅艺术、经典艺术进社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欣赏水平,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三要大力发展网络文化。现代社会网络文化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新型文化,社区网络文化要以信息化为基础,搭建社区文化信息服务平台,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让社区文化信息化服务融入社区居民生活之中。四要积极开展主流文化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设立社区文化建设专题栏目,及时报道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典型经验,介绍国内外社区文化建设的做法和发展趋势,反映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心声,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增强社区居民文化追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还要充分利用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展社区文化教育宣传活动,实现各级社团组织与社区居民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增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效果。五要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共建活动。要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驻共建、促进发展”的原则,强化社区各单位和居民的文化共建共享意识,不断丰富社区文体活动,营造文化和谐新局面。如开展红歌大家唱、军民联欢会、社区艺术节和居民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促进各机关单位和社区居民的文化交流与交往,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四)打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流文化,重塑社区居民的“生活伦理”和“社区精神”

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是社区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文化建设,着力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同时,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引导人们明礼守法、尊重科学、诚信友爱、平等互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另外,还要经常性地开展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塑造良好的社区风尚。二要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动群团组织工作社区化,集合会员单位的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特别是社区党组织要牵头、引导和组织本社区的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文化活动,更好地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三要搭建有利于形成社区精神的公共空间,努力创建社区精神,并将其渗透到社区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使广大居民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改进和修正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缩小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差异,使辖区内居民拥有共同的、体现社区核心凝聚力的“社区精神”。四要利用公共文体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社区的公共空间,满足居民经常、就近、有选择的精神文化需求,便于沟通交流、互助合作,以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五要通过发展社区组织、设置活动载体、讨论制定制度规则,培养和增强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法治精神,有力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使社区居民感受和享受到生活便利和人际和谐所带来的幸福感,在居民日常交流与交往之中增进友谊,团结互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