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宅基地改革工作方案十篇宅基地改革工作方案十篇

宅基地改革工作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7:25

宅基地改革工作方案篇1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推进我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X市府办字〔2019〕X号)要求,经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每个乡(镇)选择1个村的原则,确定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等X个村作为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村。通过改革规范宅基地使用管理,逐步实现从“一户一宅”向“户有所居”、从长期无偿向分类有期有偿、从单一居住功能向拥有诸多功能等转变。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房抵押贷款试点。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开发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村振兴。

二、基本原则

(一)坚守底线,改革创新。

既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又大胆作为、敢于尝试,积极探索推进宅基地管理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子。

(二)政府引导,农民主体。

发挥政府统筹谋划、组织协调作用,为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坚持农民自主管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村民理事会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保障农民权益,使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三)积极探索,统筹推进。

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加强农民建房管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改革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高改革综合效益。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夯实宅基地管理基础

1.开展宅基地调查摸底。对试点村宅基地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住宅情况、人口信息、近五年内建房意愿、村内空地及基础设施等进行准确登记,建立台账档案,充分掌握宅基地利用现状和近期需求。(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2.完善村庄规划方案。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要求,结合宅基地和村内基础设施利用现状,根据人口变化和社会发展需求,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宅基地总规模控制,根据村庄人口规模、产业发展、耕地数量等规划村庄用地。(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文广新旅局、水利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制定村民理事会监督管理制度,完善村民理事会工作章程,强化管理职能,加强对村民理事会的引导和监督,防止家族宗族势力干扰。在宅基地资格权认定、申请、流转、退出等事务中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民主管理作用。(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

4.加强宅基地审批管理。压实乡(镇)一级属地管理责任,制定试点村村民建房管理办法,严格“一户一宅”制度,规范村民建房行为,严格村民建房审批,防止有新房没新貌、超高超大建设、无序建设、建新不拆旧等现象。(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完善宅基地资格权认定

5.完善宅基地资格权认定。结合农村实际,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土地承包、居住情况、履行义务等因素,研究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认定操作细则,明确分户标准,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长期而有保障的宅基地权利,保障农村宅基地资源公开公平合理分配。(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6.加快房地一体的确权登记发证。以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为契机,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完善宅基地档案,对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发放房地一体的不动产权证。(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创新宅基地利用方式

7.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机制。坚持“一户一宅、面积法定”原则,制定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下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明确宅基地有偿使用标准。结合超标准占用宅基地和一户多宅等实际情况,对历史原因超过规定面积标准、“一户多宅”的,可以自主选择退出多占超占部分或者交纳有偿使用费;对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继承房屋或其它方式占用和使用宅基地的,可以自主选择有偿退出占用房屋或者交纳有偿使用费。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采取有偿等方式退出的宅基地、村内空闲地进行集中规划使用的宅基地实行择位竞价。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竞价规则,有偿分配宅基地的对象为符合建房条件的本村农户。支持村集体、村民理事会创新工作方式,探索采取村规民约约束、列入失信黑名单、扣减集体分配收益、联系单位代扣代缴等各种方式,确保有偿使用费落实到位。(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民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8.合理利用腾退后的宅基地。统筹考虑腾退宅基地周边环境,腾退出的宅基地在符合村庄规划的前提下,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的原则综合利用。未布局村庄规划的,纳入“过渡宅基地”临时管理,进行复耕复绿,发展庭院经济;暂不能利用的宅基地,允许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收储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局、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9.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在符合“一户一宅”等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允许返乡人员、下乡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租用农村闲置房用于养老或开展民宿经济等经营性活动,拓宽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渠道。严禁违法违规买卖农村宅基地。(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0.唤醒沉睡土地资产壮大集体经济。鼓励社会资本以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综合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用于乡村旅游、乡村民宿、乡村电商、文化创意、养生养老等产业,释放土地价值潜能。严禁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小产权房、私人会所、别墅大院等。(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商务局、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1.实施房地一体的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赋予农村宅基地、农民住房抵押融资功能,盘活农民土地用益物权的财产属性,稳妥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适时建立贷款风险缓释机制和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做好抵押登记、抵押物处置、风险补偿、抵押物处置后农民住房保障等配套支持工作,保障抵押权人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县金融工作局,责任单位:人民银行XX支行、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

(五)用活“增减挂”政策助推宅基地改革

12.优化乡村振兴用地布局。用活用足“增减挂”政策,对房前屋后便于耕种、不易被占用、单个地块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与周边农用地相连的退出宅基地用于“增减挂”项目,符合条件的可以复垦为耕地。项目区复垦验收后,等量置换出建新指标,除用于预留村民建房和易地搬迁外,优先用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3.合理分配“增减挂”收益资金。统筹推进“增减挂”节余指标省内流转,所得收益全部用于乡村振兴。完善“增减挂”收益分配机制,进一步提高收益返还标准,确保“增减挂”周转指标收益足额返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工作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20年9月底前完成)。

摸清农村房屋权属、农村建设用地等底数;摸清拆除、腾出宅基地的数量以及5年内需新增宅基地数量等,建立工作台账,并于9月20日前分别报县农业农村局和县自然资源局备案。

(二)试点改革阶段(2020年11月底前完成)。

各乡(镇)要对照试点改革内容,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动员部署改革试点工作,统一思想,倒排时间,责任到人,挂图作战。按照边试点、边研究、边总结、边提炼的要求,制定完善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农民建房管理、宅基地有偿使用、宅基地有偿退出等管理制度、办法和操作细则,编制修订试点村村庄规划等工作,同时,总结试点做法与成效,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宅基地有效利用。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城管局、文广新旅局、财政局、民政局、住建局、金融工作局、商务局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的XX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方案政策的拟定、业务指导、督查检查、经验总结等工作的落实;同时建立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不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各乡(镇)要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改革工作,把推进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稳步推进改革,确保我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政策保障。

县级层面制定完善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农民建房管理、宅基地有偿使用、宅基地有偿退出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办法和操作细则。在县级制度框架下,各乡(镇)、试点村要根据实际制定符合本区域实际的措施办法。

(三)资金保障。

加强资金整合,强化资金调度,县财政局要保障县宅基地改革办和各乡(镇)必要的工作经费。宅基地有偿退出资金原则上由村集体自行解决,对经济基础薄弱村,筹集不到的,可采取台账式“宅票”制度进行管理,将退出宅基地面积记好账,签订退出协议,将来村民子女申请建房时扣除相应的退出面积,超出面积按标准缴纳有偿使用费。

(四)宣传保障。

通过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培训会,强化宣传发动,统一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改革试点的积极性。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宣传改革试点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防止误解和偏差,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宅基地改革工作方案篇2

(2020.5.22)

尊敬的红江厅长、海生处长,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代表平泉市四个班子,诚挚欢迎省、市领导来平泉指导农村宅基地工作,我们将以这次调研督导为契机,按照大家提出的意见和领导指示精神,梳理问题、完善不足,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与管理工作。

平泉市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辖15镇、4乡、1个街道办事处,有241个行政村、11.7万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1.36万人,是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部级试点县。全市农村承包地确权面积83.4万亩,签发《合同》99788份、颁发《权证》98250本、占应发量的95.2%,计划6月底前全面完成此项工作;2018年底,我市高质量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各环节任务,探索建立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等多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今年一季度,我们与平泉农行、中农信达合作建设“农村经济综合服务平台”,计划6月份开启农村“三资”线下线上远程服务。

按照要求,我市于2019年将农村宅基地改革与管理工作职能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划转到农业农村局,近期工作情况如下:

一、职责落实情况

根据《中共承德市委办公室、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泉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承办字〔2018〕54号)文件精神,在平泉市农业农村局内设农村经济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农村宅基地管理和使用政策,指导农村宅基地布局、分配、使用、流转、管理等改革和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利用等工作”。今年4月2日,市编办出具《关于进一步明确农村宅基地管理职责有关事宜的通知》(平机编办〔2020〕10号),明晰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工作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划转到农业农村局。4月6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农村宅基地有关档案资料移交市农业农村局,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事业编制3名划入农经办,局机关配置2名行政(参公)身份人员从事农村宅基地执法,共5人。

根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转发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冀农字〔2020〕1号)精神,按照《中共承德市委办公室、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泉市深化乡镇改革方案〉的通知》(承办字〔2020〕13号)要求,我们将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执法职责下放各乡镇政府,由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牵头,依托审批服务大厅多部门联审联办,各村助理或村会计协同乡镇开展宅基地管理与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宅基地矛盾纠纷和违法行为。

二、业务开展情况

为推进农村宅基地工作顺利开展,转发部委、厅局文件5个,网络培训乡镇、村组干部562人(次),督导乡镇、村组开展宅基地摸底调查2次,核实农村宅基地115420处、面积55758.92亩。其中,一户多宅的农户有20183户,闲置宅基地3481处、面积1595.95亩,长期无人居住住宅6739处、再利用住宅820处,出租给他人用于日常居住的有705处,用于发展民宿经济、乡村旅游、养老、康养等项目79处,出租给企业、个人用于仓储、发展手工业等用途29处,其他用途住宅7处。

目前,我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设置了公益服务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内容,集中保障80个中心村的宅基地用地指标,梳理出893户农民需要新批宅基地、占地267.90亩。我们起草了《农村宅基地与农房管理办法》,以落实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为基点,通过指标腾退、易地搬迁、流转交易、股份合作等方式解决不同乡镇、村组之间宅基地布局和指标需求不平衡问题,通过“五类”村庄规划保障宅基地合理审批和实现农民“户有所居”问题。现在,全市已完成村庄规划征集意见。

三、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文化、继承或建新未拆旧等原因,我市农村一户多宅、闲置农房(宅基地)、超标准占地建房等现象还存在。调查发现,我市因继承形成的一户多宅户数占农村宅基地总数的17.5%;因易地搬迁、子女婚嫁进城购房形成的闲置农房(宅基地)占农村宅基地总数的8.9%,闲置和空置面积占宅基地总面积的6.1%。这些相对于893户农民需求新批宅基地,指标紧缺和闲置浪费问题还很突出。由于农村宅基地审批容易且无价,农户取得宅基地后,对应户籍人口全部迁出本集体经济组织现象突出,农房搁置多年无人居住,个别已不符合安全标准、形成危房。但是,在空闲宅基地(房屋)退出、翻建、流转过程中,因当前宅基地政策制约致使农户和村组粗放管理,造成荒废。农户向村组集体申请批建宅基地容易,但是村组集体收回宅基地政策依据不足,更无法参与宅基地拆、迁、占产生的增值收益,导致农村宅基地财产性能体现不充分和集体所有权的“虚置”。所以,农村宅基地闲置利用和有偿退出将是我们下步农村资产盘活的重点,也是探索推进“中心村”建设和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心。

四、下步工作安排

宅基地改革工作方案篇3

在这里,我想对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实验表述一下自己的看法。我是2009年初到华明镇调研的,华明镇提供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宅基地换房。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的建设,把原来分散居住的12个行政村的大约50000名农民集中居住在华明镇,农民交出了宅基地和宅基地上面的房屋,换取一套镇内新建的住宅。宅基地换房的原则是: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作为农村基本制度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变;同时,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迁居换房的事情办好。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有效地开展宅基地换房和建设小城镇的工作。

第二,节约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宅基地换房只是土地整治的首期工作。当农民搬进华明镇内的新建住宅后,由区县级政府编制的土地整治复耕规划再报请上级政府批准后便开始实施。复耕工作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村民进行,最后由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门验收。这样,既能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还能节约一些土地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第三,吸引企业参与城乡一体化改革。让企业参与土地整治,企业通过融资等手段,吸纳社会资本,以满足土地整治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在土地的集体权和农民的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企业和农民的谈判,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并履行谈判中所拟定的土地经营收益分配方案、农民安置方案等。特别是在企业进入镇的范围以及企业的各项业务的开展以后,就业机会将大大增加,于是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得以就业。进入城镇的农民既有新建的住宅可住,又有稳定的就业岗位,他们的身份的转变和收入的增加也就随之实现。

宅基地改革工作方案篇4

一是解决了急需批划宅基地的群众的需求。通过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从制度、经济上倒逼一户多宅、超站面积的宅基地得以腾退并收归集体,进而调整给急需分户划院的群众,一方面提高了集体建设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减少了对耕地的占用和违法占地的发生。

二是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对废弃、闲置、老旧宅基地使用权的收回、复耕、美化、改建等,一方面使破败不堪、久无人居、废弃闲置的宅基地得以绿化美化或重新利用或复耕,改善了乡村的村容村貌;

另一方面通过腾退出来的宅基地,使乡村在编制村庄空间规划的时候,有了更大的空间来安排村里的公共实施布局(诸如村双委驻地、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场所、文化娱乐阵地、小型垃圾中转站、生活用水处理站、绿化用地等等)。

二、集体土地入市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是解决了乡村小微企业用地难问题。虽然我们提倡工业集聚发展,但对于占地少至几分、多至三两亩的小微企业而言,无论是产值还是效益,都很难达到入住工业集聚区的标准。但农民致富、农村发展还离不开这些小微企业发挥主力军和主战场的作用。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闲置、低效建设用地的内生活力,一方面解决了小微企业的用地需求及周边群众就近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使得低效闲置的土地得以盘活利用,同时还相应了国家“万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可谓一举多得,相得益彰。

二是缩短了企业用地的审批时间。以往我们的企业用地,从有意向用地到各级审批到公开招拍挂再到最后的开工建设,快则一年,倘若不符合规划,更是遥遥无期。而如果利用村里盘活的现有建设用地,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企业用地在一个月时间就可以解决,极大缩减了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

三是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大的经济支撑。无论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是乡村振兴战略,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无疑会步步维艰。通过推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很多村庄能取得几百甚至上千万的土地收益,这些巨大的财力对下一步编制村庄空间规划、乡村道路建设、改厕及排污处理、村庄绿化美化等,将会为之注入新鲜的活力。

三、宅基地有偿使用、集体土地入市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个人认为,这两项制度改革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一个系统性的改革,任何单一性的改革都很难收到明显的成效。

(一)宅基地制度改革是集体土地入市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集体建设土地入市,需要盘活村庄闲置、低效、废弃的原建设用地,这些土地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一户多宅、超站宅基地以及废弃老旧久无人居等等扎基地的收回,倘若不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就不能腾退这些土地,集体土地入市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集体土地入市改革激发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生动力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中国最基层的村双委而言,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美丽美丽乡村建设,都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做后盾。而绝大多数村子的村集体经济几乎都是一穷二白,村子里的各项建设没有上级拨款扶持几乎寸步难行。而集体土地入市改革可以为村里注入大量急需的资金支持,从这方面来说,无疑为推行宅基地制度改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三、当前我们急需要开展的工作

作为全国33个试点县市,长垣县无疑走在了前面,取得了成功经验。但对我们而言,在法律法规没有授权以前,我们应积极借鉴长垣县的经验,探索开展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和集体土地入市改革,超前谋划,超前布置,为下一步开展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彻底摸清全市乡村闲置、低效建设用地现状。尤其是对废弃的学校、工矿、养殖用地、打谷场、晾晒场、砖瓦窑、坑塘等用地分门别类、逐一登记造册。

二是利用农房一体化确权登记,对全市乡村的宅基地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尤其是对一户多宅、超标准占用、空闲、废弃、残破、久无人居的宅基地,要深入调查,详细登记造册,为下一步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三是尽快启动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借助全省村庄规划“千村试点”的时机,一方面选好典型,另一方面全面铺开,力争年底前完成一半以上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宅基地改革工作方案篇5

自农村中心成立以来以落实机构改革任务、村级网格化管理、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农民合作社建设、农村“三资”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为中心,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完成中心机构改革工作任务

按照区委公益事业单位调整目标,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心职能配置、内设机构设立、人员编制调整、固定资产划拨、办公地点整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办理、银行账户和社保账户设立等工作。紧紧围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这个目标,以完善管理制度,狠抓内部管理为突破口,认真研究制定了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值班制度、印章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公务出行管理办法、公文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确保中心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形成用制度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2.全力推动村级网格化管理工作

农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区农委、区委农办相关文件要求,12月初制定印发了《静海区村级网格化管理信息统计表》,组织各乡镇开展村庄三级网格员确定和网格划分工作。到目前为止18乡镇383个行政村,选定一级网格长383名,二级网格员1498名,三级网格员11540名(另配备党员7199名),农村网格化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深入静海镇、蔡公庄镇、西翟庄镇等多个乡镇的村庄走访调研,推动村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的《村级网格管理考核细则》(初稿),现已报送区委农办审定。12月28日会同区网格化管理中心,对各乡镇政府辖区内行政村的村级网格电子地图划分工作进行了培训,目前各乡镇正在全力推动落实。

3.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

按照区委“一个试点、一个方案、一个专班”的要求,农村中心配合区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专班积极开展宅基地摸底调查工作,目前,先期确定的6个试点村已制定出了初步实施方案,并成立相应工作专班。根据试点村调研情况,形成了《静海区宅基地改革试点村调研情况汇总表》,起草了《静海区宅基地改革试点村情况报告》、《静海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所有权管理暂行办法》、《静海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资格权管理暂行办法》和《宅基地管理系统设计需求》等初步文稿,制定了《静海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所有权管理办法》(暂行)等10个管理办法,并分别向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乡镇村征求意见。

4.协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配合区农委开展村庄污水处理项目督查,成立了3个专项督查组,由中心分管领导带队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分别对中旺镇等7个乡镇的9个村庄开展督查工作。通过与乡镇、村、施工方对接,协调解决各方问题、困难,圆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任务。

农村中心联合区帮扶办成立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基础设施建设缺口资金专项核查小组,对工程中的水泥路面硬化、里巷红砖硬化、面包砖硬化、修葺护坡、健身广场、环村植树等项目进行实地测量、验收,目前已开展了对13个乡镇43个村的缺口资金项目核查工作。

5.认真落实合作社和农村“三资”工作

2020年农业合作社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共有15家,其中:部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1家;市级合作社3家;普通合作社7家。

宅基地改革工作方案篇6

   论文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抵押登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在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2012年7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广东省建设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总体方案》,该方案决定在广东省梅州市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方案》提出要培育完善的农村金融要素市场,推进农村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这是在农村进行金融改革的创新型试验,也是对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的一项建设性试点工作。本文就以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问题为基点对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提出一些适应性建议。

   一、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基础理论

   (一)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界定我国《物权法》第152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因此,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居民及少数城镇居民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住宅及附属设施的用益物权。

   宅基地是宅基地使用权的物质载体,要深刻了解宅基地使用权的内涵就必须清楚宅基地的所承载的功能。从社会发展方面看,宅基地承载着社会发展和保障的功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宅基地具有居住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功能。因此,对纯农业经营的农民来说,对其土地权益的保护则能更大程度的提高土地的社会保障能力。当然,宅基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不仅表现在实物保障,有时还表现为心理安慰保障。这种保障具有明显的社会福利性质。从经济发展方面看,宅基地具有财产和金融载体功能。农村的金融要素贫乏,土地作为农村具有金融要素功能的资源之一,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6条的规定进一步表明,农村宅基地不能够单独流转,但是可以根据房地一体原则而随房流转。

   可见,现行的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受限制的用益物权,基于其社会保障性功能的考量,现行制度忽视了其财产金融功能,未将其作为纯粹的物权来安排。

   (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理论基础1.资源配置优化论这是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经济学基础。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可转让性是产权的一种本质属性,它涉及所有权通过出售或捐赠等方式的变化。不可转让的产权本质上违背了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原则。从经济学来看,土地的利用应该要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土地的动态利用,事实上反映的就是要求土地产权要具有可转让性。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在坚持宅基地使用权归农户所有的前提下,进行抵押流转,使得农村的生产要素处于一个动态的利用状态。

   2.权利配置正义论这是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法学基础。利益的正当性评价结果在法律上表现为权利。对于权力配置正义论,罗尔斯提出了着名的正义两原则:第一,最大权利公平原则;第二,差异原则。笔者以为,权利配置正义的两个原则,实际上是反映了现实权利配置中可能出现的两个环节:一是权利设定环节;二是权利限制环节。在权利设定环节,必须遵循最大化权利公平原则;而对权利进行限制时,则应当考虑到现实中的一些问题遵循差异原则。《担保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属于禁止抵押的用益物权。如果赋予宅基地完整的用益物权,那么其从法律上就符合流转的条件。

   二、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立法现状及现实问题

   (一)立法现状从现有法律、政策的规定来看,法律严格禁止宅基地使用权的直接抵押。此外,我国法律虽未禁止农村房屋的转让,但农村住宅的流转却有严格限制。2007年《物权法》第153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引致到《土地管理法》以及国务院的若干规定。同时《物权法》184条对禁止抵押财产的范围做了同《担保法》第37条基本相同的规定,将宅基地使用权明确排除在抵押财产之外。2012年7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广东省建设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发展以土地金融为核心的农村金融要素市场,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贷款作为改革创新重要突破口。

   (二)现实问题1.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无法可依,闲置严重在国家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对于城乡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而目前我国法律关于宅基地制度设计,注重农民房屋的静态保有,禁止将农村宅基地及其房屋进行抵押,忽视了农村房屋应有的财产属性。这不仅大大减少了农民生产融资的渠道,也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在农村范围内业务的扩大和发展。而农村居民经常因为农房继承等事实行为而占有多处宅基地。法律禁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宅基地及其房屋又没有相应的回收机制,这些多余的宅基地及其房屋也只能被迫闲置起来。

   2.宅基地使用权隐形交易屡禁不止,风险大在农村最重要、价值最高的财产莫过于房屋,在农民亟需资金的时候往往是将房屋进行抵押流转,而根据“地随房走”的理念,宅基地隐形抵押流转很普遍。但在这些隐形交易中,由于缺乏法律规范,无法可依,双方的利益都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因此产生很多法律纠纷。而农民知识能力专业水平低,农业保险业务尚未全面展开。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市场因素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土地流转或地上附着物的价值,这给农民及金融机构都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三、完善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的若干法律建议

   (一)明确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范围通过修订地方法规尽快破除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法律障碍,将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益具体化、法制化,赋予农民更加充分、完整且有保障的宅基地使用权。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用作抵押,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以登记的方式公示,把这项权利真正落实到农户、落实到地块,提高其公信力,以奠定农地金融制度创新及农地金融业务开展的产权基础。

   (二)明确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期限及登记部门1.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期限因为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现行法律没有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期限,故应在立法层面上进一步探讨,建议立法规定实现抵押权时抵押权人对抵押物的占有和使用最长的期限。参照我国《物权法》第126条规定耕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这样抵押人不会永远失去宅基地。同时满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宽了农民融资渠道。

   2.设立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登记部门根据农民的实物财产和收益权,建立适合农村土地的抵押登记管理办法。在福建温州试点工作中就规定将试点区的县农业局设立为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登记部门。鉴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管理由县农业局管理,那么可以借鉴福建温州等地的做法,将县农业局设立为抵押登记机关,既有利于宅基地管理,也有利于保障农户利益。

   (三)创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服务体系农村金融创新改革的的步伐不会太快,而应在稳健的前提下进行,并完善相关服务体系。

   1.健全评估专业机构建立专业评估机制、设立专业评估机构,出台评估管理、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业务准则,为金融机构开展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提供完善的评估服务。土地管理部门或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也可组建独立的土地流转评估和登记中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培养专业资质评估人员,规范宅基地使用权价值的评估,出具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他项权利证书,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创造有利条件。陕西杨凌、广东梅州、福建的试验区都将评估机构的报告作为确定抵押物价值的标准。

宅基地改革工作方案篇7

近年来,本人在高校建筑学专业高年级教研组承担着住宅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以及居住设计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与教授的磨合,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值得改进的空间。无论是教者,还是学者,都认为大四上学期是个“多事之秋”。一方面学习内容信息量巨大,往往老师觉得上课时间不够讲,学生则叫苦前“识”已忘,后“识”难明。而传统教学模式———周而复始的师徒学艺式的图纸交流,在空间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被动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缺少生动活泼的创新和突破。从传统课程设置来看,居住建筑设计、小区规划和施工图设计内容各自为政,缺乏有机联系。早先在小区规划之后的施工图环节往往允许学生自选规模合适的民用建筑,而今网络资源丰富,出现了个别故意的“张冠李戴”现象。如果设计教学仍然只满足于五年、十年不变的基本教学要求,则会被时代远远抛在后面。如果能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融入到设计要求中,则一方面督促教师不断自主的学习和掌握新理念,一方面能提供激发学生创新和主动学习的契机。

2教学改革

目前,全国不少建筑院校已经从相关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适应自身特点的成果。例如东南大学建立了教授工作室制度,在四年级设置了住区设计、城市设计、大型公建、学科交叉等四类课题;中国矿业大学则将住宅设计原理和居住区设计原理整合成“个人与家庭”“邻里与小区”“住宅单体建筑与居住环境”三个阶段进行讲授。南京工业大学则在教学的环环相扣上下足了功夫,授课方式也采用了多种手段相结合。这些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和借鉴。针对前述问题,我们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整合、更新授课内容及进度安排为手段,对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试改。

1)化零为整的课程整合。

具体方案是将居住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城市及住区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以及施工图设计纳入到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大范畴内。作为理论先修课程,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是核心设计环节;施工图则作为实践加强环节。这些课程课时总量巨大,可以在理论课结束后在假期布置过渡性的任务,以设问的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实习或假期调研等方式实现下一阶段的知识衔接。在住宅设计和小区规划设计阶段,传统教学曾采用将住宅户型作为开端以作为学生从单体设计到群体空间规划的转换,但有悖于小区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为使学生更早适应社会的实践需求,同时形成整体的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理念,设计教学环节从小区开始,由城市肌理和周边环境关系入手,从住宅楼到住宅户型设计,最后根据户型设计调整方案,完成住宅小区整体的设计任务。

2)化整为零的分段分层次授课教学。

由于知识点繁多,在住区规划设计和住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一次大课讲完所有内容的教学方式,将课程细分为相互连贯的若干个阶段:居住区规划集中授课—社会调研与案例构思汇报—技术指标与规范解读等专题多点展开—住宅设计集中授课—住宅精细化、可持续性等专题多点分次展开—住宅施工图集中授课—设计流程、规范解读等多点分次展开。如此分阶段分层次授课,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和进度安排、目标和要求,便于学生吸收理解知识点。

3)点线面结合展开比较式教学。

“点”是指一对一的单独辅导,“线”是指对三五个有相同问题的学生进行随机评讲,“面”则是指阶段性全组或全班集中授课。传统设计教学以点式辅导为绝对主导,单一的教学方式,使缺乏主动交流意识的学生相互之间“互不干涉”,等到最后评图阶段往往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尝试将评图贯穿教学始终,在任何必要的时候(比如点对点教学时发现某个问题在三个以上同学方案中都出现过),可立即将相关同学召集起来,将作业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可以在阶段性成果展示的时候,以集体观摩的方式让学生相互比较,自行找出彼此的优劣。我们发现,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方案陈述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

4)对新知识进行专题研讨的开放式教学。

学习应基于有指导的发现,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住宅产业在近些年发生极大的变化,新技术和新需求层出不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知识的更新。笔者在教学任务书和授课过程中,试加入一些迎合当前发展需求的专题:“住宅精细化设计”和“老年住宅”以及以日本集合住宅为代表的住区可持续性探索等,主要推荐相关书籍和案例供学生课下研究。在指导过程中结合每个同学的具体兴趣点和知识吸收程度,对相关疑问进行解答,并通过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同学深入思考,贯彻理念。笔者发现学生在这一开放性环节常常能找到极强的代入感,他们从身边的家人或者居住环境着眼,找到了本次设计的切入点和闪光点。

5)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强化施工图等实践环节的训练。

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反馈,就业者走上工作岗位后最先接触的往往是施工图,好的施工图基础会使其工作立即上手从而脱颖而出。传统课程中常常将施工图时间压缩至4周甚至放在暑期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改革后施工图的分量增加,由原有4周变为8周,就是为了通过重点强化训练使学生真正熟练掌握施工图设计和绘制技巧。除上文所提常规“点、线、面”授课方式外,还请来结构老师就住宅剪力墙布置进行专门授课和课外一对一的辅导,并且邀请设计院资深高级工程师开展施工图讲座,将住宅楼施工图的制图规范、结构布置、设备要求、楼电梯以及地下室等等难点细致拆开解读,最后就施工图CaD线型、比例等文本要求进行详细示范,并试点性辅导Revit进行绘图,以便更快和社会接轨。

3结语

宅基地改革工作方案篇8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管理制度研究分析

自从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的施行农村集体土地等制度以来,一些国有的土地陆续的流入至市场之中。同时我国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相应的农村集体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农村之中,相关土地的使用制度改革却出现了滞后的情况,这一点对于当前的建设发展是不小的影响。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之中,如何针对传统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和使用权进行规范,对土地的流转进行一定的控制,并且以此来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将对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完善和健全,将全面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我国农村居民实现小康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还应当加强对现状的分析,加强对改革途径的探讨。

1.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针对当前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完善后期的工作并且为方案政策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了相关的深化土地管理改革制度方案,在其中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在农村以及集镇的建设之中,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案来进行流转。虽然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现象相当的普遍,但是在实践的工作中却出现了使用征地程序不规范、操作不科学以及应用的程度不合理等现象,导致时常会出现违规用地以及农民用地权益受损等情况出现。另外一个角度,由于我国现阶段所施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对于被征的土地补偿标准方面还存在有巨大的缺陷,尤其是对被征土地居民的住房安置等问题这一方面,存在有非常大的隐患,导致许多农民在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过程之中价格的随意性较大,征地的价格普遍偏低,同时在部分地区还存在有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被政府所垄断的现象,损害农民权益的情况可谓是频繁的发生。所以,还应当对上述严重的问题加以控制,以避免存在隐患的现象。

另外一个层面,我国农村之中当前的宅基地管理存在有混乱的现象,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农村宅基地的布局不合理并且分布相当的松散,在很大程度之上浪费了我国目前宝贵的土地资源。许多城市的居民长期居住在城市之中,但是其农村的老住宅依然存在,几乎成了荒芜的状态,同时不少农民在农村中有多处宅基地,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当前用地面积紧张的情况形成了影响。随着我国目前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建设,大量的农村居民进入至城市之中,导致大面积的宅基地出现荒芜的情况,所以在今后如何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将是工作的核心环节。

2.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管理对策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当前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可以明确在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管理过程之中存在有制度不完善以及管理过程违规等现象。所以,在今后的土地管理工作之中,还应当很好的兼顾双方的利益,避免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害的现象发生,避免农民因此而对地方政府产生不信任的情况。相关的改革应当从规定基本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开始,对于各大地方政府来讲,也应当严格的依照我国既定的法规和政策方案来办事,健全我国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制度,全面的促进管理项目的发展。

首先,应当严格的规定相关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在农村内部成立相关的建立委员会,对传统和现有的制度加以完善,并且加强对征地程序的审批,对征地的过程进行严格的审查,以此来不断的规范管理制度,坚决的用户农村居民的权益,使得相关土地资源的管理可以变得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和公平化。此外,在地方政府的办事过程当中应当严格的依照我国制定的法案和规定地方政府应当自觉的维护政府形象,相关工作人员和党员干部则应当认真的学习且贯彻执行相关制度,提升农村干部的政治觉悟性和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依法办事。最后,在宅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过程当中应当时刻的保持发展性的眼光,逐步的完善我国现有的农村宅基地的建设和用地管理制度,结合农村现有的发展建设状况,以此来制定出详细的总体规划方案,对于宅基地的面积,应当适当的缩小,并且确保其布局的合理性,在节省了土地资源的基础之上保证当地人的居住舒适性。对于一些限制的宅基地则应当按照有偿、自愿以及合法的形式进行转让,保证我国公共建设事业的不断增强。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管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同时对后期的改进方案和基本的工作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不断促进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效益的提升,完善使用权的相关制度和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J].新农村.2008(2)

宅基地改革工作方案篇9

第二条公有平房住宅,除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党政、科研机关及学校校园内与机关办公不可分割的,以及市政府认为不宜出售外,均可按本办法出售。

第三条出售的公有平房住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是合法建筑,有相关证件;达到水电抄表到户要求;具有必要的公共生活配套设施;原产权单位已落实物业管理相关事项包括物管用房。对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为危房的,必须加固解危验收后出售。

第四条凡具有市区常住户口,符合参加房改条件,以自住为目的的职工家庭,均可申请购买公有平房住宅。已享受过房改优惠政策的职工家庭不得购买,如因人口众多或其他特殊情况确难以退出租住公房的,可经评估按市场价购买。

第五条公有平房住宅出售实行成本价,先评估后出售。成本价基价与当年度多层住宅房改成本价一致,实际售价根据住房所处的地段等级、结构等级、朝向等因素区别计价(增减调节系数见附表)。职工以成本价购买公有平房住宅可享受以下折扣:

(一)成新折扣。按住房竣工年限每1年给予成本价基价2%的折扣,竣工超过30年的,按30年计算。经过翻建、改建的住房以翻建、改建竣工年份为准。

(二)工龄折扣。按购房申请人年以前的工龄计算,每1年i龄给予成本价基价1.2%的折扣,或以购房人夫妇双方年前的工龄之和计算,每1年工龄给予成本价基价0.6%的折扣。

第六条公有平房的实际售价不得低于成本价基价的25%。

第七条职工以成本价购买现租住的公有平房住宅,以户为单位,执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市区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发[)7·号)规定的购房面积标准。

第八条职工购买的平房住宅,《国有土地使用证》按房屋建筑面积发放。

第九条职工购买公有平房住宅后不得擅自改造或改变用途,否则按违法建设查处。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时,住户必须服从统一规划。

第十条职工以成本价购买的公有平房住宅,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后,产权归职工个人所有,可上市交易。

宅基地改革工作方案篇10

受金融危机影响,作为进出口生命线的贸易融资变得日渐困难,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中国作为发展中的贸易大国,在未来的国际经济复苏中被寄予厚望。

对此,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公使张向晨在上海“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选择:加入世贸组织”论坛上表示,从整体和大局出发,中国仍将会作出进一步开放的承诺,按照目前的谈判方案,中国仍将在农业和非农领域作出20%-30%的关税削减。

张向晨表示,作为发展中的贸易大国,中国始终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尽管中国已经在加入wto谈判中作出了广泛而深入的承诺,但从整体和大局出发,中国仍将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出进一步开放的承诺。

张向晨指出,中国的约束关税和实施关税一样,没有任何“水分”。这种自由化程度在发展中国家已首屈一指,甚至不逊于一些发达国家。但是在谈判中,从整体和大局出发,中国仍将会作出进一步开放的承诺,按照目前的谈判方案,中国仍将在农业和非农领域作出20%-30%的关税削减。

――中国证券报

国家旅游局提交“国民休闲计划”

金融危机已经使中国入境游人数出现明显下滑,为应对这场“海啸”,日前,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除了将在海内外加大旅游推广促销力度外,为了拉动内需,已向相关部门提交了“国民休闲计划”。在2008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中国国家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联络司司长祝善忠表示,在吸引国内旅游市场方面,已向有关部门提出“国民休闲计划”,以促使更多中国人参与到国内旅游活动中,促进国内旅游市场获得更大提升。据了解,该计划旨在采取具体措施倡导奖励旅游(企业对优秀员工的工作奖励)、福利旅游(对低收入群体,企业可把奖励旅游、福利旅游支出列入其经营成本)、修学旅游(对学生群体)、银发旅游(对离退休人员)等,引导国民休闲旅游沿着正常、安全、持续的方向发展。

――每日商报

财税改革年底推出建立县级保障不涉分税比例

借“4万亿”扩大内需大单东风,财税体制改革这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继增值税全面转型以后又有新动作。

据悉,为了配合扩大内需系列政策,此前一直在研究中的财税体制改革方案有望提前出台:“不出意外该方案将在今年年底前出台,”知情人士透露,“方案重在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将会建立县级财政的最低保障制度。”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事实上,此次的方案只是对原来的财税体制的小修补,并不像前期媒体报道的那样涉及中央地方分税比例等问题,并不是一项大的改革方案。”上述知情人士反复强调。

事实上,此次方案的重点还是在配合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系列政策,重点在缓解地方财政困难。

由于各地经济基础和财力的不同,财政部将要公布的方案将是一个框架性的东西,各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施,前述知情人士透露。财税体制小修小补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此前一直备受关注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方案的暂时搁浅。

――华夏时报

我国将制订宅基地退出机制

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在国土资源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我国将提高宅基地利用率,国土资源部在结合土地资源条件、抓紧修订宅基地标准的同时,正探索制订宅基地退出机制。

根据此前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农村人口的历史性转移、迁徙,已经约有2-3亿农民从农村转向城市就业、居住。正是由于这部分农民由农村转向城市就业,使得全国2亿亩农村宅基地中有10%-15%处于闲置状态。

尽管此前国土资源部等部委曾制定政策规定,不再具有农村居民属性的人口(例如农转非人口),应当退还宅基地由集体重新分配。但在宅基地实行福利性分配和无偿占用的巨大利益驱动下,要村民无偿退出宅基地很难做到。

“如果宅基地退出制度一旦制定并予以实施,对于交出宅基地的那部分进城农民而言,他们闲置的资产得以盘活,相当于得到了城里人的社保;而对于国家而言,这部分退出的宅基地可能会复耕,从而增加耕地面积,也可能通过一家土地开发进而收归国有,转化为建设用地补充市场,对于日趋紧张的建设用地而言也是一件好事。”相关专家分析认为,一旦宅基地退出制度正式颁布,此前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已有小产权房将有望守得云开见月明。

――北京商报

尚福林:支持证券公司依法自主开展创新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在“证券公司规范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鼓励证券公司实行差异化经营,支持证券公司市场化并购重组,不断优化行业格局,进一步加强与改善对创新活动的监管,支持证券公司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依法自主开展创新。

尚福林表示,总体上看,证券公司专业水平不高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较突出。各公司要深刻认识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视基础,尊重人才,下大力气、用苦功夫做好这项工作。

尚福林要求,证券公司要加强行业内部的交流、研讨,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认真分析国际同行开展金融创新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加以吸收借鉴;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开展创新活动;转变创新观念,拓宽创新视野,着力挖掘传统业务的深度和广度,善于围绕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开展创新。

尚福林指出,所有创新,都要按照“先试点、后推开”、内控与监管同步落实的原则进行。评价证券公司的创新方案,要充分发挥行业专家的作用,重点关注主体是否具备条件、与法律法规是否冲突、风险论证是否充分、内部控制是否配套、客户权益是否得到充分保护、外部监管安排是否适当可行。

――上海证券报

吴晓灵:人民币完全具备成为国际货币的条件

吴晓灵在中央财经大学的讲座上指出,次贷危机爆发后,即便通胀压力仍非常大,但各国央行连续降息,并大量注入流动性,其目标是打压货币市场利率,因为所有衍生品的违约都是由利率上升引起的。只有把利率降低,才能降低违约概率。

谈及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吴晓灵认为,中资金融机构受到的直接影响并不大。虽然中国外汇储备和中资银行业持有的两房债券是3700亿美元,但预计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失,因为两房债券有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而美国不会贸然失信。

她同时指出,虽然当前美国经济危机相当严重,但是美国国债利率反而不断降低,这说明各国巨额外储没有去处,中国的外储也面临缩水风险,但目前尚找不出能替代美元的第二种货币,所以不合理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注定了全世界的人都要被美元欺负。

吴晓灵认为,应让人民币加快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并且人民币完全具有这个条件。她还表示,

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提高中国产品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位置,同时要逐渐让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拓展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加快人民币可兑换的进程,给人民币持有者创造投资的渠道。

她还重申,中国现在经济情况还没有到不顾负利率的状况而不断降低利率的时候。利率政策今后还要用,但要考虑国内外的息差。在外汇流动形势不确定时,先通过减少央票发行来释放流动性,而后才是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

――上海证券报

周小川: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小川在谈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时表示,今后,人民银行系统要更多地关注国民经济大结构的调整,深入了解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各项金融需求,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业、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等的金融支持,研究探索更适合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的金融服务模式,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真正促进经济科学发展。

周小川指出,当前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阶段。深入研究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影响和冲击,并妥善应对,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加大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周小川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真抓实干。人民银行系统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精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坚定信心,统筹兼顾,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监测分析,深入了解各方面的金融需求,切实做好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工作,并确保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中华工商时报

吴定富:强化保险公司资本管理

近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调研时指出,保险业适应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基础建设,强化风险管理,不断完善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努力提升保险业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强化保险公司资本管理,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在制定发展战略、经营规划以及设计产品、资金运用时,充分考虑对偿付能力的影响。

吴定富指出,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特别是在保障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刺激消费等方面的政策,都需要配套的保险保障服务,对保险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