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十篇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十篇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8:11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篇1

关键词:改革;思政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工作一样,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理论上讲,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无论改革怎么样向纵深发展,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决定企业最终发展成败的关键还是员工。从实践中看,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越遇到困难和风险,企业员工对企业的爱心和与企业荣辱与共、共度难关的情怀就显得更重要。企业员工的责任感、事业心、职业道德等素质,对企业的市场形象、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员工是由天南海北、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成的一个大家庭。员工自身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地域差异以及兴趣爱好不尽相同,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意识纷繁复杂。要想使员工的思想观念融入企业价值观,使其思想意识凝聚于企业精神中去,使其行为、动机有助于企业发展,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

思想政治工作观念上要实现转变。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和解决人们思想问题的科学。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员工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精神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想解决这些思想问题,就必须转变观念,对员工思想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重点解决维护好员工面临的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对员工诉求和关注的热点事情不回避,立即办,用心办,一办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得民心,赢得员工信赖。同时,要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员工的基础上,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新的知识做好疏导和释疑解难工作,教育和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克服抵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影响。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上要结合实际。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在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内容都有所不同。在企业内部,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班组甚至不同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有所区别。因此,要结合企业实际,找准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一是要结合当前形势,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保持清廉本色,集中解决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问题,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二是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敬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等,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底线。所以,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教育和引导员工做个好公民。三是要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和考验,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和针对性也有所不同。企业在制定出台新政策前要让员工介入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为企业制定政策建言献策,使制定的政策和制度更加科学,更能体现员工的根本利益,更能获得员工普遍认同与积极拥护,构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劳动关系。同时要邀请员工参与管理,共谋发展。实践证明,每当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都会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四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企业而言,最根本的目的是创造价值,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一个团队是否能形成合力,具有昂扬向上的工作干劲,关键是管理者的责任。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带头转变作风,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事实告诉我们,要发挥好员工的积极性,除加强制度建设外,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显得更为重要。依托企业党组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不仅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规范化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否长期开展的重要保障。用制度的形式明确下来,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断积极探索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走上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提供制度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篇2

充分认识今后五年我市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委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努力做好结合文章,强化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关键突破带全局、结果导向求实效,先后部署推动64项重点改革专项和281项重要改革任务,今年初又进一步聚焦重点,部署推动13个方面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全局性重大改革。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一批高质量的改革方案出台,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一批重大改革试点得到中央认可,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改革在增添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成绩属于过去,今后五年我市全面深化改革仍面临艰巨的任务和挑战。一是改革的任务越来越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共部署重点改革任务616项,目前已进入施工高峰期,随着各项改革任务完成时限的临近,抓谋划、抓统筹、抓落实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二是改革的“硬骨头”越来越多。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牵涉的体制矛盾和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各领域改革大多面临各种瓶颈性问题,迫切需要攻坚突破。三是改革的现实需求越来越强烈。决胜全面小康任务繁重,新常态下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力。四是改革推进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改革推进过程中,一些部门和地方还存在观望等待、推进不平衡、抓落实不够、成效不够明显等问题,都迫切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解决。行百里者半九十,全面深化改革仍任重而道远,需迎难而上、纵深推进。

牢牢把握今后五年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

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落实我市全面深化改革中长期实施规划,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领域改革和制度建设,确保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今后五年,我市将聚焦聚力13个方面全局性重大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其他改革,以关键突破带动全局,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第一,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性作用,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满足需求为最终目的,统筹调优存量与做优增量,增有效供给、去无效供给,抓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工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优化“放管服”改革等制度供给,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企业股权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按照“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要求,加快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体制,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集聚和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高标准建设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推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优化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机制,推动各类开放平台提档升级、协同发力,持续推进完善中欧(重庆)班列综合功能等通关、通道建设相关改革,加快培育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立足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深化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符合重庆实际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多规合一”、城市执法体制等改革。

第二,围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等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康的人民民主。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努力提高行政效能,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少烦心、多顺心。着力促进司法公正,深化司法责任制、公安管理体制、诉讼制度、监狱制度等司法体制相关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三,围绕增强文化软实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文化审批和执法权力清单。深化国有文化资产改革,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和评价考核机制。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加强主流媒体阵地建设,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进文化市场公平准入,健全文化市场准入、预警、退出机制,完善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让文化服务更好对接群众需求。

第四,围绕保障改善民生,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市委书记孙政才同志强调,“没有民生的持续改善,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毫无意义”。立足于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民生领域各项改革。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办好各级各类教育,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有序推进社会办医。围绕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政策,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保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围绕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和加强网络治理,加快建设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

第五,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机制,健全自然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完善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等交易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切实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环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完善长江生态环境协调保护治理机制,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景永存。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严格环境执法和督察问责,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确保环境监测执法的独立性、权威性、有效性,确保环保监察不再是“稻草人”。

第六,围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党委(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加强党内监督,健全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巡视巡察和派驻监督工作等制度,完善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体制机制,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落实“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加强监督,建立健全干部正向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此外,着眼“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重庆的具体落实,着眼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继续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等要素跟着产业和人口走、公共服务跟着功能和人口走,促进各功能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加快全市一体化发展。

切实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近年来,市委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科学谋划全市改革大棋局,把握改革正确方向,严格按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改革工作,改革路线图更加清晰,改革方法论日臻成熟。今后五年,全市改革将在过去工作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落实改革的主体责任,确保全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通过强化“一把手抓一把手”责任机制、明确市领导领衔全局性重大改革的首要责任、制订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直接抓改革的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等措施,强化各级党委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抓改革主体责任,促使其真正把改革摆在突出位置。针对改革推进中一些地方存在的“上层热下层冷、决策部门紧执行部门松、牵头部门急配合部门缓”等问题,以及一些干部抓改革“等、怕、躲、拖”等现象,进一步理清责任链条,层层压实责任,明确专项小组、改革牵头部门、配合部门责任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第二,进一步聚焦改革的重点难点,力争以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节点的攻坚突破带动改革全局推进。具体而言,就是要全力抓好13个方面全局性重大改革,牵住改革“牛鼻子”。同时,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各项改革之间的配套组合、前后呼应、系统集成,使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向中心目标靠拢,推动全面突破,形成整体效应。

第三,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社会参与,提升人民群众对改革的知晓度、参与度和获得感。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在提高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知晓率、公约数、参与度上狠下功夫,加改革宣传和舆论引导,完善改革信息公开等机制,注重讲好改革故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向性、多维度、常态化”的民意表达制度,把畅通民意表达引入重大改革的决策、成效评估等环节,进一步完善民意采纳反馈机制,努力使改革成为一项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

第四,进一步强化改革的正向激励,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群众探索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基层进行差别化试点探索,加强对基层改革试点的统筹管理,完善试点设置、动态调整、退出、成效评估等机制,更好发挥改革试点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形成鼓励支持改革的鲜明导向,切实把基层一线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干部重用起来,真正让改革促进派、实干家有为更有位。健全鼓励改革、宽容失败的容错免责机制,消除干部的后顾之忧,更有效激发基层的活力。

第五,进一步强化改革的法治保障,促进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相得益彰。坚持在法治框架内推进改革,全面系统梳理改革对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需求,及时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良法”为“深改”铺路;加强改革方案的合法性审查,确保改革于法有据。坚持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加快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大改革举措落地,着力破除制约全面依法治市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各项工作法治化水平。坚持改革与法治同步推进,完善改革与法治高度融合的工作运行模式,推动改革和法治工作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篇3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面临深刻调整,充满各种不确定性;进入发展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依然面临产能过剩、民间投资乏力、经济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逐步积聚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面对这些严峻挑战,党中央科学谋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引领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2016年,中国的GDp首次迈上70万亿元台阶,中国经济“塌方式下跌”的预言不攻自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不断积聚、百姓获得感不断提升中国正在前行的道路上砥砺奋进,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大盘谋局,首在度势。2017年,中国的改革将向纵深推进,从攻坚之年步入深化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从“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扩展到农业、实体经济、房地产等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不断扩充,共识进一步增强,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将化为实际行动。值此关键时刻,有理由相信,2017年的全国两会一定是一场提振改革发展决心的誓师会、谋定改革发展措施的群英汇。

全面深化改革绝非隔靴搔痒,而要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没有万众一心,何以披荆斩棘?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决心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更是一道复杂难解的高等方程式,每一道算法,都需要集众智;每一次突破,都需要聚众力。两会正是求解这道方程式、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制度保障和有效平台。只要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在改革的问题上心往一处想,智为改革用,全面深化改革就能注入源源不竭的攻坚动力。

全面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谋定而后动,固本方能谋远。可以预期,全国两会之后,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都将持续向纵深推进。

不断推进的改革是要让中国的发展更有质量、国家的治理更有水平、全体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例如,教育均衡布局逐渐发力,让更多孩子实现“就近优质入学”;社保全国统一结算制订时间表,让一张卡实现跨地区医保结算就医不再是空想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正在使中华民族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篇4

本刊讯2月1日,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高虎城主持召开商务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全体会议,学习贯彻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5年商务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研究部署2016年工作。

高虎城指出,2015年商务部深入学习领会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历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落实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商务领域各项改革举措作为中心任务,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全面部署和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圆满完成了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其中包括全面启动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大力推动内贸流通创新转型发展;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取得重大进展,高水平自贸区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积极稳妥全面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深化涉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有效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发展;全力推进中美、中欧等重大多双边谈判,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深化外贸发展方式改革创新,助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加快完善商务法治建设,立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会同其他部门推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推动出台并积极落实《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等。

高虎城强调,商务部处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主阵地和主战场,肩负着深化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重要改革任务。要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以及改革与开放、改革与发展辩证关系新的理论阐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一要立足全局谋划和推动改革。从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从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角度、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要求出发,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二要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善于总结和运用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促进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的积极互动,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国内改革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三要提高改革精准发力、精确落地的能力。统筹协调推进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部署的商务领域各项改革,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突出完善制度、突出督察落实,持续推动商务改革各项任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高虎城对做好2016年商务领域改革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要按时保质完成中央工作要点确定的重点改革任务。做实做细调查研究、方案起草、征求意见、评估把关等关键环节,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充分展示改革含金量。二要认真落实商务部牵头的其他重点改革任务。切实抓好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工作,协调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各项改革,推动商务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三要切实抓好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落实工作。要把2015年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改革方案的落实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抓好,使相关改革举措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更好地助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四要扑下身子抓好重大改革问题调查研究。查找突出问题和困难,发现基层有益探索,为出台和落实改革方案接地气、攒底气,并积极探索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五要继续做好改革督察督办工作。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商务领域改革任务纳入部年度改革任务总台账进行考核和督办,确保不折不扣完成。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篇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志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始终把创新精神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创新,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坚持创新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激发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相继爆发,转型升级的要求越来越紧迫,成长中的烦恼也越来越多,全面深化改革也面临较多的历史的、时代的制约因素。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要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加大创新的力度,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破除体制机制等改革约束,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坚持创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

一是要打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推进思想观念的创新。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一些人满足于小富即安,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一些人害怕改革改到自己头上,触动自己的利益;一些人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只知模仿,而无创新。而实践早已经证明,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经济发展就慢,社会活力就差;勇于进取,善作善成,经济发展就快,社会活力就会迸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其他创新的前提,全面深化改革,观念创新是总开关。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变革,每一次转折,首先发生的都是观念的创新。在当今时代,社会变化迅速,价值观念多元碰撞,尤其是我们正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就更需要推动观念创新,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要有更加强烈的进取意识,以更大的决心、勇气、毅力,破除思想僵化、固步自封;要有更加强烈的机遇意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紧时机推动改革;要有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勇气,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以观念创新带动理论、机制、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创新,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二是要破除体制障碍,推进体制的创新。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不仅需要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更需要着力破除发展体制障碍,推进体制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不管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行政体制改革都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弊端,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在改革过程中,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健全和完善科学化体制机制体系,补齐短板;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精心进行顶层设计,谨慎推行试点工作,不断解决新问题,使各方面的改革能够同步适应、有机互动;坚持进一步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激发社会活力。

简政放权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举措。继河北、广东、北京等地试行权力事项公开后,中央政府也开始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从2014年2月13日起,财政部、文化部率先公开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到2月20日,中央政府75个部门中,有47个公开了1031项保留事项。权力清单的公布既彰显了政府简政放权的决心,也进一步促进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三是推进科技创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产业改造升级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否则就会在科技创新的大赛上落伍,难以取得竞争性优势。然而,就我国当前科技创新现状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升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弱。因此,必须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一批新的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2006年到201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总量、科技创新成果均大幅增长。2013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59万件。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469亿元,增长4.1倍。全国高技术产业主营收入突破11万亿元,年均同比增长10%以上,凸显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四是推进方法创新。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已经明确,方法问题再一次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必须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深化改革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改革的内容、重点、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探索与新时期深化改革相适应的方式方法,要科学布局,辩证思考,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坚持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系统思维,用系统方法谋划改革,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耦合性和协同性,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改革的效果。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篇6

全面深化改革是今年的头等大事。年初以来,市委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孙政才主持召开了两次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为了帮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本刊特别综合编发这篇报道。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了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中共重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工作规则》以及《中共重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审议通过了各专项小组组建方案,研究讨论了2014年全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安排部署了领导小组近期工作。

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孙政才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强化改革责任担当,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把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孙政才在讲话中指出,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正确把握的形势和任务、方向和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具体要求和方法步骤,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和指导意义,为市委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组织领导、推动改革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要深刻领会,结合重庆实际,坚决贯彻落实。

孙政才强调,要严格纪律,与党中央保持步调一致。全面深化改革是关乎全局的大事,一定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作为全市改革的领导机构,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把握好方向和大局。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定地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符合中央精神、符合重庆实际、符合群众意愿。要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有步骤地推进各领域改革,做到“全市一盘棋”,维护“全国一盘棋”。要加强纪律性,始终强化纪律约束,做到全市上下认识统一、行动统一,脚踏实地、步调一致推动改革工作。

孙政才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坚决破除一切束缚改革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民生进一步改善,以扩大开放进一步拓展新的更大发展空间,以创新持续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符合中央精神,又要紧密结合重庆基本市情和工作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增强改革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开展扎实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改革,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的智慧和力量。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指导改革实践,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政策的统一性与差别性、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政府与市场等重大关系,找准改革的突破口,积极稳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孙政才强调,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各专项小组、市委改革办的组织架构已经形成,各项工作要有条不紊、高效有序地开展起来。各专项小组要各司其职,认真研究相关领域重要改革问题,抓紧提出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推动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市委改革办要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推动作用,协调督促有关方面落实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各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明确任务和时间进度,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各参加单位要认真负责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改革工作,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了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以来全市主要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审议通过了《2014年重庆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分解》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

孙政才在会上指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始终坚持突出问题导向,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立足于解决瓶颈制约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方向把得准、行动较快、反响较好。总的来看,目前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改革各项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孙政才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好改革方向和要求。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正确处理好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的关系,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同完善立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先行先试和于法有据统一起来,把大胆试、大胆闯和加强顶层设计协调起来,统筹抓好法规规章立改废工作,确保各项改革始终在法律框架内推进。坚持建立改革效果科学评价机制,对重大改革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决策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反响,进行科学评估和研判,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坚持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切实把中央和市委确定的改革任务抓在手上、落到实处,统筹规划、协调联动、整体推进。

孙政才强调,推动改革取得实效,关键在于细化方案、落实措施、扎实推进。要坚持问题导向,要“虑之贵详、行之贵力,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分类推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抓紧抓好全市重点改革任务的细化落实。一是分解落实今年改革重点任务。《2014年重庆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分解》梳理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也是“军令状”,要说到做到,切实兑现。各专项小组要进一步细化充实,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组织协调,把握总体进度,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既要重视体制改革也要重视技术性改革,细而又细地抓好改革政策的落实,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国企改革的特点和要求,把方案做得更科学一些,把政策设计得更到位一些,把问题考虑得更周全一些,确保国资国企改革顺利推进。三是加快其他各项改革工作进度。已经成熟的要适时推出,有了思路的要抓紧完善,还处于设想阶段的要加快形成明确的思路和举措。对中央出台的重大改革举措,要及时出台实施意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篇7

关键词:“四个全面”;中国发展;战略布局

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将“四个全面”并提,这是第一次。2015年2月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在开班仪式上发表讲话,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四个全面”是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的结果,意味着一项重大战略构想的形成。那么,如何认识“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主要特点,如何把握“四个全面”的实践要求、当代价值,是领会与贯彻“四个全面”需要厘清的问题。

一、“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

认识“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既要明确每一个“全面”的具体内涵,更要从整体上把握“四个全面”的精神实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提出的战略目标。依据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三步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党的十将这一过程分解为两个阶段,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和实现现代化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下限是2020年。依据党的十报告的界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和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些具体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程度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步骤。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各种活力、汇聚各种资源,仍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次进入主流话语体系,成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关键词,实现了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基本理念的突破。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5个领域、60项具体任务,力求通过改革旧的体制机制,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治国方略。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要求国家治理法治化,没有国家治理法治化难有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设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既是法治体系的构成要素,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支撑。同时,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法治国家的表征,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愿景。

全面从严治党,是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基于党的建设现状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作出的决策。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党的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步明确了从严治党的基本思路。比如,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这些思路覆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协调推进党的建设各方面,使党的建设举措落到实处。

可见,“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都有其特定的内涵。然而,把握“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要着眼于从整体上来理解,不能孤立来看待。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依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要求提出来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缺少其中的一个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以成为现实。一个目标,三个推进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而在三个推进器之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二、“四个全面”的主要特点

“四个全面”作为一种战略布局,从其基本内涵、构思理念、生成基础来说,具有如下特点:

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的统一。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居于中心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的,属于战略举措。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有机结合,既使战略目标的实现因为有战略举措的支撑而成为可能,也使战略举措的实施因为战略目标的确立而有着力点、方向感,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个体协调与整体协调的统一。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每一个“全面”就其内在要求来说,做到了不留“短板”与“死角”,力求全方位覆盖。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落实“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各领域,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整体推进。可见,每一个“全面”的个体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同时,“四个全面”是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的结合,也是执政目标、执政方式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执政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执政方式,全面从严治党着眼于执政党自身建设。“四个全面”的整体同样具有系统性、协调性。

国家、社会与执政党的统一。国家、社会、政党的关系是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社会、政党有着不同的关系类型或模式。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全面深化改革以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促进社会和谐,都离不开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提升。“四个全面”蕴含国家、社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统一,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依据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现实诉求与内在规律的统一。“四个全面”回应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是基于现实、立足现实的战略构想。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深化改革聚焦改革的“险滩”、“硬骨头”,直面改革的现实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盼;全面从严治党着眼于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协调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应当说,“四个全面”是面对现实、回应现实的战略构想。同时,“四个全面”反映了治国理政的内在规律。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国家存在的理由;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法治化,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是文明国家的必然选择;执政党要稳固执政地位、完成历史使命,必须塑造政党形象、树立政党权威。因此,“四个全面”既是回应现实的战略选择,也是治国理政规律的内在诉求。

三、“四个全面”的实践要求

“四个全面”作为一种战略布局,要改变中国现实、引领中国发展,关键在于实施、在于实践。“四个全面”的实践要求,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协同推进。“四个全面”贵在全面,非“全面”不足以成事,非“全面”也不可能成事,一个“全面”无法落实,“四个全面”就会落空。为此,需要加强宏观谋划、顶层设计,从“四个全面”的内在结构、有机联系出发制定实践方略,形成“四个全面”的互动机制、照应机制,避免各行其是。比如,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格局中提出来的,应当依据“三个全面”的要求来定位、谋划全面从严治党。因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当强化使命意识、宗旨意识,明确执政目标、改进执政方式;因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应当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通过制定完善严密的制度规范党内行为;因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员干部应遵守宪法和法律,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实践“四个全面”,既要求总体上的协同,也需要每一个“全面”内部的协同,每一个“全面”内部均衡推进、协调发展,才能达至“四个全面”协同的理想状态。

创新推进。实践“四个全面”不会一帆风顺,将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化解困难、消除障碍的关键在于创新。如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全面深化改革面对的都是难题、“硬骨头”,必须更新改革观念、创新改革推进方式,才能创新体制机制,破解改革难题,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创新的过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深刻革命,需要创新立法体制、执法体制、司法体制、监督体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要解决当前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唯有创新从严治党的理念方法,改革从严治党的体制机制。实现“四个全面”的整体协同,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全新的实践,通过何种机制实现协同,通过何种制度保障协同,更需要创新和探索。

汇聚民智与民力。“四个全面”就其旨趣而言,都指向人民幸福,与人民幸福密切相关。比如,全面小康社会有多方面的指标和要求,但各项指标和要求均着眼于增进人民幸福,为人民幸福奠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法律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全面从严治党的出发点在于通过改变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通过组织、制度保障,杜绝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发生,使人民利益落到实处。“四个全面”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四个全面”的实践也应当依赖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汇聚人民力量,也要体现人民意愿、集中人民智慧;全面深化改革,既有赖人民对改革的支持,也有赖人民的改革智慧、改革经验;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人民的批评、人民的监督,要注意发挥人民民主对于从严治党的推动作用,发挥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对从严治党的监督作用,通过顺应党外的诉求、压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实践,是党和政府的事业,更是全体人民的事业。

四、“四个全面”的当代价值

“四个全面”是站在新的时代、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战略构想,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治国理政的新布局。“四个全面”的出发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思路非常清晰。同时,“四个全面”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坐标、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治理方式、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国保障,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加完整,内在逻辑更加严密。“四个全面”厘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实践的针对性、操作性更为明显。“四个全面”对原有治国理政的理念、思路既有延续和继承的一面,也有创新和超越的一面。

政党形象的新展现。“四个全面”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视野更加开阔,执政理念更为科学,执政方式更为理性,向国人、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成熟政党的定力、追求与智慧。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反映了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忧患意识、主业意识、责任意识,彰显了管党治党的决心、勇气和谋略。党的十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提升了党的威望和声誉,使党重新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一个新的执政党形象正在建构并呈现在国人和世人面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四个全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新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比如,“四个全面”深化了对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协同规律的认识。比如,全面从严治党既要依据宪法法律管党治党,也要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以法治体系的建立为基础,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行政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本质特点;改革的合法性需要法律支持,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等等。同时,在不少西方学者、政要、媒体看来,西方的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唯一道路,西方的今天就是世界的明天,高估西方道路的世界意义和对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适用性。“四个全面”将以新的布局、新的经验拓展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丰富人类文明发展智慧。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篇8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不断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铸就了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当前,我省正处在人均GDp从6000美元到10000美元发展阶段的崭新起点,处在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时期,处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处在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凸显,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贯彻“八八战略”,全面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认真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要跨越国际金融危机这道坎,冲过转型升级这道关,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破除体制障碍。

浙江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了先发性的体制机制优势,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原有的一些优势在弱化,特别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主要表现在: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不够健全”,微观经济主体制度建设“不够规范”,放宽民营经济准入“不够彻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改革“不够协调”,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够配套”,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够同步”,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对外部资源的利用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不够适应”,“走出去”的环境支撑“不够完善”。为全面分析这“九个不够”的严峻现实,全省上下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形成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省委因势利导,于今年5月召开了十二届五次全会,就深化改革开放进行全面部署,作出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力求牢牢把握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坚持市场取向不动摇,不断扩大改革开放领域,不断拓展改革开放层面,不断创新改革开放方法,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

秉承和发扬改革的精神,力求使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成为创新发展的过程

回顾浙江改革开放30年来波澜壮阔的历程,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实践中锻造、升华而来的改革精神。正是这种改革精神,推动浙江勇闯“禁地雷区”,破解发展难题,顶住各种压力,经受重重考验,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赢得了改革的先机,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必须秉承和发扬改革精神,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坚定不移的改革信念、继往开来的改革勇气、披荆斩棘的改革锐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在困难和逆境中发现机遇、捕捉机遇、创造机遇、抓住机遇,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敢思敢想、敢试敢闯,始终保持自加压力、不怕挫折的精神状态,积极开拓前人未曾涉及的“盲区”,奋力突破矛盾错综复杂、令人望而却步的“雷区”,勇于探索阻碍发展的“”,努力克服满足成绩、盲目乐观的小进则满思想,固循守旧、不敢突破的求稳守摊思想,怨天尤人、强调困难的消极畏难思想,怕冒风险、怕担责任的明哲保身思想,出实招、办实事、创实绩、务实效,真正使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成为浙江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奋发有为、再创佳绩的过程。

抓住深化改革开放的主攻方向,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深化改革开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从浙江实际出发,我们的着力点概括起来主要是六大方面:一是围绕保增长、促转型,深化经济领域改革;二是围绕惠民生、促和谐,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三是围绕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四是围绕扩大民主、健全法制,深化政治领域改革;五是围绕拓展空间、提升竞争力,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六是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当前,要紧紧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方针,着眼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七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深化扩权改革。重点是把部分省一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县(市),并积极推进扩权强县向“两头延伸”,推进扩权强市、扩权强镇。同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削减审批审核事项,提高行政效能。

二是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经营性土地市场化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探索建立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分阶段实施、出让金分阶段支付以及工业存量用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填海围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用市场经济办法推进单位GDp能耗下降的体制机制,完善反映电力供求和促进节约用电的电价形成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水权制度,完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和企业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全面启动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尽快开展化学需氧量交易试点和二氧化硫交易试点。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要与建立江河源头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结合起来,促进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三是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政府支农惠农长效投入机制。抓住国家出台产业振兴规划的契机,抓紧编制我省相关行业转型升级规划,建立健全新产业的培育引导机制、优势产业的扶持机制以及落后产能的淘汰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产业分工细化的体制机制,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继续破除各种体制障碍,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遵循“非禁即入”的原则,支持民营企业依法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公用事业和国防科工等领域。

四是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创新城市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大中城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战略平台作用,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土地资源整理,形成有利于农民转移的体制机制。结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开

展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中心村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新机制,把中心村率先建设成为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

五是深化社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抓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体制机制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和三类医疗保险之间可转移、可持续的体制建设。加快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抓好加快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健全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工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加快研究制定推进高中段教育体制改革的举措。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创新文化管理体制,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认真研究制定政策举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均衡分布。

六是深化对内对外开放。牢固树立“不论内销外销,关键是市场”的理念,进一步巩固扩大国外市场,全面开拓国内市场,做实做牢省内市场,牢固树立“不论内资外资,关键是项目”的理念,建立健全选商引资的工作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牢固树立“不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关键是资源要素和发展空间”的理念,积极从国内外引进人才、技术等先进要素和重要资源,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认真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扩大长三角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七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建工作。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创新地方党委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提高改革的系统性、针对性、协调性和实效性,力求少付代价、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不仅取得了各领域的改革开放的具体成果,也使人们深化了对改革开放的规律性认识。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这种规律性认识,力求少付代价、少走弯路、多出成果。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是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来推进改革开放的。经过30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随之进入了“深水区”,河水越来越深,河床越来越宽。这时候,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工作方法,更多地是要通过树立科学理念,掌握科学方法,遵循科学规律来办事。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许多单项的改革措施需要相互配套、协调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善于多方位、多层面、多向度、多变量地考虑问题、研判形势、兼顾各方,分清轻重缓急,辨析矛盾主次,在整体推进中突出重点。有的改革政策和措施专业性、技术性、关联性较强,比如地方金融创新、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的改革,就要依照严密的决策程序与科学的决策机制,认真组织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研究制定阶段性目标和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建立前瞻性的引导机制,稳步加以推进。有的改革政策和措施涉及不同利益群体,关系人民群众的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收入和安全等切身利益,就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吸纳群众智慧、充分进行论证、反复进行协商,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切实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深化对改革开放的规律性认识,力求少付代价、少走弯路、多出成果,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创新和依法推进的关系,善用法治手段来保障和推动深化改革开放各项工作。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法治是维护政治稳定的牢固基石,是深化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深化改革开放必须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思想变革、制度突破、措施创新都必须与法律的精神相符合,特别是决不能违背宪法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要善于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和市场关系以法规、规章形式加以规范,善于借助法律法规推进那些难度较大领域的改革开放。加快有关地方法规、政府规章的废、改、立,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法制保障。对于符合法律精神,但法律还没有明文规定的领域和具体工作,要鼓励创新、允许探索、善待挫折、包容失败,调动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敢创新、求创新、思创新、谋创新的良好氛围。

浙江“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

――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为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推进千亿基础网络、千亿惠民安康、千亿产业提升工程建设,加快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组织实施一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项目,加快形成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产业竞争新优势。

――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使全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居全国领先水平。

――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快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篇9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制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D63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1-0074-0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改革任务、改革重点,为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的扎实推进,需要强有力的改革督察,形成倒逼压力机制,激发改革动力,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改革督察方式有多种,第三方评估是其中重要的一种。2014年12月。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之后他更是数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到“第三方评估”。近两年来,从国务院到各部委、地方政府,都开始大规模地引入第三方评估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价。2014年,为推动国务院改革、发展、民生等有关政策举措落实到位,国务院在派出督查组对有关部门和省市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查的同时,也邀请了一些第三方机构对部分重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估。一些地方政府在省级层面也进行了第三方评估的有益探索,例如,2014年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湖南省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办法(试行)》;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尝试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取得良好效果。可以预见,在中央“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改革成效”精神指导下,今后第三方评估将会成为政府管理中的新常态,在全面深化改革督察过程中引入第三方评估也会成为趋势,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

一、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的概念和制度构建的依据

评估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第三方评估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形式,其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外部制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政府自我评估的缺陷,在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1.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的概念界定

对于“第三方评估”,我国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理解。但实质上都强调“第三方”的独立性――由独立于政府及其隶属部门之外的第三方组织实施的评价,这也是保证评估结果公平公正的起点。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是对地方改革较为了解、长期关注的专业机构从地方改革的方案设计、改革的推进过程和改革成效三个维度对地方改革进行的评估。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不仅仅是事后评估(针对改革某一阶段的成效进行评估),还包括事前评估(针对方案设计)和事中评估(针对改革推进过程),采用的是全过程评估。更加深入、全面地对地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评估提高了第三方评估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能够弥补传统政府自我评估的缺陷,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工作绩效水平,而且通过评估,第三方评估机构能够发现并分析问题,总结提炼出对政府决策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未来的地方改革出谋划策。

2.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制度构建的依据

制度是一个关于社会行为控制的系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有限理性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形成了各种群体。在关系紧密且稳定的群体中,个体通过互动所形成的信赖关系促使其自觉遵守群体内规范;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松散社中,只有理性的法律制度才能协调不同群体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新古典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效益是评价制度的根本原则。科斯指出,要获得更高的效率,就要降低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水平取决于一国之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教育制度以及文化等。事实上,制度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效率。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要顺利推进改革。必须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而改革的推进,仅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社会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一个个体(组织)的行为与发展对于改革全局可能是正效应,也可能是负效应,个体(组织)之间在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也会产生冲突和矛盾,如何协调处理好个体(组织)与改革全局的关系,以及个体(组织)之间的复杂关系,必须依靠制度,制度是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必须依赖的可操作的具体规范。规范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个制度中的地位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制度结构,而支持这些规范和法律的群体结构(或社会结构),则构成了这些制度结构的社会基础。严谨的制度结构及其社会基础能够形成有效的社会控制和整合机制,从而维系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秩序无论对于国家发展,还是全面深化改革而言,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制度构建的困境

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比较短,评估经验有限,在评估形式、评估程序及评估方法等方面还有待改进,但不可否认,制度因素已成为阻碍评估深入、有效开展的主要瓶颈。

1.“第三方评估”法律角色不明确

第三方评估工作的有序开展及评估机构和评估行业的发展有赖于法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第三方评估机构首先需要具备明确的法律角色。从全国各地陆续展开的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的实践来看,大多还处于自发、半自发状态,缺乏明确的法律角色和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改革工作的督察需要第三方的参与,但参与必须建立在制度基础上,需要通过制度来明确评估主体的法律角色,以及评估过程中评估主体和评估对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对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我国出台的与第三方评估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1989年国务院颁布并于1998年修订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该条例确立了社会团体的登记程序以及政府的管理,提到了独立的第三方评估组织;《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民办非企业组织管理条例》等法规对有关社会中介组织进行了规定。但以上法规都没有对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性质、地位、功能等作出清晰的界定,也没有对第三方评估活动中各方的权利义务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得第三方评估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模糊不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三方评估结果的有效运用。

2.评估机构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第三方评估制度起源于西方国家,属于“舶来品”,最近才在我国不断发展起来,无论是评估机构自身的发展,还是评估行业的管理,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准入和资质管理不规范。我国现有评估机构一部分是具有政府背景的高校、学术机构的内设机构,行政关系隶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并不完全独立,难以做到管评分离;还有一部分社会组织,尽管也从事评估工作,但评估工作仅仅是组织业务的一部分,并不专业,没有相对稳定的专业评估队伍。加之我国尚没有法律法规来规范评估机构的从业资质,也没有明确评估机构的从业范围,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服务内容、服务期限、权利义务、违约责任、评估验收、合同兑现等具体内容也没有可依照的法规,因此对评估机构规范化管理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评估委托制度尚未形成。“委托”是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主要用于民事领域,形成的是民事委托关系;现在要解决改革委托评估问题,涉及国家及其主管部门的公权力,属于行政领域,形成的是行政委托关系,委托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委托内容是履行行政职能,实施行政管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改革评估中的委托制度是指政府及改革主管部门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将其评估权的执行委托给具有资质的中立性专业评估机构,由后者对地方改革进行独立评估,并负责提出评估结论及建议。在这一制度下,专业评估机构开展独立、公正、客观的第三方评估,做到改革评估过程规范、方法科学、结论公正,为改革主管部门提供合理化、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尽管委托制度能够得到有关政策和法律的初步支撑,但评估过程中存在大量利益冲突,包括政府和评估机构评估主导权的冲突,在一些涉及政府部门利益的关键性问题上,评估机构很难做到不受政府部门意见的影响。可见,我国第三方评估委托制度还没真正完全建立起来,评估机构权限经常会受到限制,影响评估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3.改革评估信息的管理制度不规范

对地方改革的方案设计、推进情况及成效进行公正、客观的第三方评估,需要获取大量与之相关的信息,信息的来源应是多角度,多渠道的。但目前改革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因缺乏制度化管理没能实现优化。首先,信息收集过程的监管存在漏洞。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不全面,有的地方和部门不能妥善处理信息公开与保守秘密的关系,政府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目前改革评估信息收集仍然比较依赖委托方(改革主管部门),特别是评估机构对党政干部这一群体的信息收集几乎完全依靠改革主管部门来组织实施,加之评估对象又都是利益相关方,信息收集过程不排除存在人为操纵的可能,难以保证所获信息的客观性。其次,信息收集与整理的流程不规范。在改革评估实践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操作流程和相关规章制度,评估机构很多时候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对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随意性比较大,信息整理和统计的过程也缺少督导和监管。再次,信息获取方式单一。目前,大部分改革评估信息主要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式获取,以传统的调研方法为主,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的优势获取更多的信息。评估机构从改革主管部门获取信息主要依靠年底各改革牵头单位和各地方政府的考评报告,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方法,目前评估还没有融入到政府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评估仍然是“运动式”的,这无疑会影响评估工作的整体效果。

4.评估保障制度不完善

改革评估工作的开展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特别是评估调研获取信息的过程,更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来明确各方的权责。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第三方评估结果的真实性与公正性直接取决于评估对象及相关各方所提供信息的全面性与客观性。评估调研的过程离不开评估对象改革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协调,但囿于利益纠结,改革评估过程中要求评估对象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不容易,甚至评估过程还可能会遇到阻力,受到利益相关方的干扰。改革评估是一项周期长、涉及面广、调研工作量大,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有些工作如评估方案设计、评估数据的处理及部分信息收集等,评估机构可以独立完成。但还有一些工作,如向相关政府部门调研收集信息,完全靠评估机构自身独立完成难度很大,在评估过程中,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很可能以“保密、没有义务提供这方面资料”为由拒绝配合,最终的评估很有可能不全面、不客^。实际情况中,如果有改革主管部门从中协调,一般地方政府都会积极配合。可见,评估主体与评估对象――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制度来维护。此外,评估机构保护所获信息的安全也不容忽视,在缺乏评估信息保障制度的情况下一些重要的保密信息很容易泄露。

5.评估结果的运用制度不合理

对全面深化改革评估的结果(通常以评估报告的形式出现),目前大多数地方的做法都是递送给相关政府部门,有的地方停留在作为内部资料保存,有的地方由相关政府部门选择性对外,由第三方评估主体独立、直接对外的情况很少。这不利于第三方评估权威的树立,评估没有对改革相关部门形成一定的震慑,监督作用体现得不明显。同时。也影响了改革与社会公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实际上,人民群众对改革的关注度非常高,特别是涉及切身利益的民生类改革,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能通过更多渠道了解改革,参与改革。改革的推动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要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认可,需及时与群众沟通改革信息,由第三方公开评估报告,是比较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

三、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制度构建的主要设想

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缺乏刚性、统一的制度作为基础,势必会导致评估的标准不统一,甚至会使改革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因而,制度是建构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的基础。

1.明确第三方评估的法律地位

改革评估过程中,人民群众、企事业单位等都是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意见代表了各自的阶层和群体,第三方评估机构可以将这些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观点进行整合,使得评估结果更好地反映不同相关利益群体的需求,有利于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环境中让各方了解、监督和参与改革,提高外部的参与度。@因此,要从法律上明确第三方评估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树立第三方评估的权威。一方面,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是赋予第三方评估主体评估权。应从法律上保证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权力,保证其能够独立开展评估工作,不受任何行政机构、公共组织和个人的干扰。评估权的来源是否合法、行使是否得当、责任是否落实。决定了第三方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公正。评估权的基础是监督权,应当说,包括第三方评估主体在内的任何个人和组织对政府改革工作都具有监督权。另一方面,应从法律上确保第三方评估的不可或缺性,使评估成为考评改革工作的基本环节和必要组成部分,形成评估制度化的长效机制。这会使第三方评估更加有效地督促改革,相关部门也会更加重视第三方评估,不断改进,提高改革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还需要设计第三方参与的形式和入口。湖北省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湖北省规定在改革主管部门对各地方和部门进行年度考核的总分中,第三方评估要占一定分值比例,这使得各地各部门都积极配合、认真对待评估,评估工作进展顺利,效果较好。

2.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与配合制度

对于改革评估工作而言,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是先决条件,否则评估机构无法了解改革工作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无法判断和评价改革相关部门的工作,会使评估陷入盲区。因此,要建立公共部门信息公开(保密信息除外)的保障机制,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强制政府公开有关信息,破除评估中信息不对称的障碍。一是推行决策公开。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特别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改革举措、重点项目,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以外,在决策前都应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决策依据,通过听证座谈、调查研究、咨询协商、媒体沟通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专家意见,以适当方式公布意见收集和采纳情况。二是推进执行公开。政府应主动公开重点改革任务、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项目的执行情况及工作进展,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和改进工作。对改革相关部门的督查和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落情况也要向社会公开,增强抓落实的执行力。三是构建政府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对改革进行评估是要更进一步推动改革政策落地,使改革效果更显著,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估的目的和改革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相关政府部门有义务有责任配合第三方评估工作的开展,关键是要出台规章制度来明确有关部门配合评估调研的义务和责任,以便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评估工作。

3.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与行业管理制度

第三方机构参与改革评估已成为必然趋势。政府也在鼓励和引导第三方机构参与改革及其他政府绩效管理的评估,因此有必要依靠法律和制度来规范第三方评估工作。首先,要加强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资质管理。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改革进行评估也是一项复杂的、有专业化要求的工作,为确保评估的准确性,需要优化评估主体。资质管理是主管部门对评估行业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应尽快设置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准入门槛及相关标准,开展评估机构的申报审批和动态考核,鼓励和引导建构适度规模、高水平、专业化的评估机构,吸收具有实践经验和熟练评估技术的专业人员加盟评估组织,加强对评估机构的建设,以确保评估机构具有公正、正确地进行评估的水平和能力,提高评估质量。其次,要规范评估工作的流程。评估程序是决定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准确的重要因素。出台第三方评估工作的制度与规范,对改革评估的范围、内容、形式、方法、步骤以及评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一一作出详细规定可能难度较大,但可以设置评估应遵循的几个关键性的基本程序,并以规范的程序来加以执行,使评估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增强评估工作的可信度和透明度。最后,要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委托制度。改革评估作为技术性事务是完全可以由政府委托给第三方来开展的,委托人为政府改革主管部门,受托人为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取得评估权的评估机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形式详细规定。在评估委托制度下。政府改革主管部门将评估权委托给专业评估机构负责。由其开展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符合社会对改革评估科学化、公正化的期待,能够真正地促进改革的深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篇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一改革总目标的提出有何意义,如何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位一体”的改革图景是怎样的,如何把握“三个性”的改革方法论和“三个让”的改革根本目标?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施芝鸿。

记者:确立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意义是什么?

施芝鸿:确立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意义在于,使全党全国人民都明确认识到: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要朝着什么样的聚焦点、着力点去奋斗,从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小胜为大胜,确保改革攻坚战取得成功。

我们回顾历史,改革开放35年来,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党都与时俱进地提出改革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我们党领导的改革不但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而且始终是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的。

记者:怎样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施芝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安排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们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联、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即使有再好的制度,也是要靠人去执行的。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既要靠制度,又要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质干部队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看成是我们党继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这“四个现代化”之后,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正在不断朝着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目标前进,正在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全会《决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化、定型化提升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这不是偶然的。在全会《决定》中,现代化这个关键词共出现了21次之多。这是因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所以,全会《决定》不但是以问题为导向,而且也是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指向的。

记者:为什么说“三个性”是改革的方法论?

施芝鸿: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在2012年年底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作为改革的重要方法论提出来的。全会《决定》把“三个性”写入总目标,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论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涉及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对涉及面如此广泛的改革,必须同时推进配套改革,才能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涉及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城市管理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多个领域,如果仅就市场交易本身进行调控,效果总是有限的。这还仅仅是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如果从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来看,协同面更广、系统性更强,更应当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

记者:“五位一体”的具体改革目标实现后,我国社会将会呈现怎样美好的前景?

施芝鸿:到那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必将成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同步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定型、社会更加充满生机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同时,还应当充分估计到,深化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就能推动实现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同人的精神进一步解放的良性互动。就能使我国西部地区以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从担心不能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焦灼中解脱出来;使进城农民工从不能顺利实现市民化、不能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使广大农民从没有更多财产权利、不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后顾之忧中解脱出来;使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从不能同其他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不公平感中解脱出来;使社会底层青年群体从不能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的社会阶层固化中解脱出来;使中等收入群体从对职业生涯和财富增长的不稳定感中解脱出来;使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从不能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固化中解脱出来;使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从对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和分类保障的阳光能不能早日照耀到他们身上的疑虑中解脱出来;使各级干部从应对各种考评压力、单纯以生产总值增长论英雄、为生产总值增长率全国排位的纠结中解脱出来。

记者:“三个让”的改革根本目的体现了我们党怎样的治国理政思想?

施芝鸿: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提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三个让”中的前“两个让”,是对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的重申,生动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高度尊重和保护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内的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高度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创造的财富,高度尊重和调动社会主义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三个让”中的第三个“让”,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则是对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的重申,这表明,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思想,在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是一以贯之的。

所有这些,归根到底都要通过不断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来实现;都要通过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把社会财富的蛋糕不断做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来实现。旗帜鲜明地提出这样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根本目的,当然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的。

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感言时这样说:“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次全会提出的各项深化改革的部署和举措,特别是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改革举措,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庄严承诺,已经、正在、今后还更多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而行动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

记者: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有哪些特点?

施芝鸿:纵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文本,梳理本次全会《决定》的内在逻辑和重大理论创新、重大实践举措,可以看到,本次全会设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彰显了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第一,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这个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既覆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篇,又突出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所包含的“六个紧紧围绕”的具体目标之中。即: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六个紧紧围绕”,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坚持“六个紧紧围绕”的正确方向,就能做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就会不断增强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激发全党全国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勇气、智慧、信心。

第二,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我们党在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方面的成功实践,为本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总结借鉴这些重要经验的基础上,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自觉把握了社会脉搏、人民期待,自觉把握了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关乎全局、关乎长远的若干重大关系。这就是: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同时,《决定》还自觉把握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五位一体改革全面深化、协同推进的关系。毫无疑问,更加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必将大大有利于把全面深化改革扎扎实实推向前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