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建设的意义十篇社会建设的意义十篇

社会建设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8:41

社会建设的意义篇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对此应当有明确而又深刻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地为之努力奋斗。

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建设的意义篇2

(一)快速发展和增强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是对于我党和国家的各种发展战略是一种客观上的需求。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文化一直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总结出来的劳动成果,是人类在对整个世界的创造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是在我们生活的劳动创造出来的精神成果,同时也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的有关干点下得到的意识反映形态。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都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所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这也就进一步的证明了文化建设的必须性。

(二)为了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就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们说的文化安全在广义上就是指民族的传统、相关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形成等在国家文化领域方面避免外来文化的危害。文化安全就是一种相对更深层次的的国家安全。这是使一个民族文化习俗的传承、国家安全的体系、国家政治的运转、社会次序的维护等等各个方面稳定的基础。

二、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目前中国文化背景之下,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好,在文化形式上不仅要做到丰富多彩,而且要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产品,在全国范围内营造出一种倡导和谐的氛围,在思维方式和思维形式上使人们有所提高。

(一)将文明道德风尚建设作为重点。俗话说人无德而不立,国无德而不兴,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社会的安顿稳定,与整个国家群众的文明道德风尚、与社会群众的整体素质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大力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在整个社会都倡导尊敬祖国、爱岗敬业、真诚相处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全国范围都营造出一种社会、职业、家庭的道德,群众体系交际中都形成一种男女相互平等、敬老爱幼、困难相助、礼貌相待的和谐社会人际交往关系。

(二)要营造和谐健康的文化环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在营造和谐健康的文化环境。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现在的社会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占据着整个文化市场,在这个信息广泛的时代,内容消极、思想腐败甚至反科学、反大众的思想行为被广泛传播,危害极大,对此我们应给予严厉的批评及处罚。我们应该保持绝对清醒的头脑,要时刻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坚持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体系。因为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

(三)在如今这个世界一体化、思想多元化的现实社会中,要时刻坚持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道路。但是伴随世界社会主义下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各式各样的思想都孕育而生,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产生不同的文化,它们相互交融或者相互对立,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实施文化上的敌对,对于我国的实施各种各样的分化计谋,在日益严峻的国际情势下,国内的一些主要社会矛盾十分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时时刻刻的牢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目前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几个突出主题

国家主席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讲话,他说我们不仅是要坚持发展全面国民经济,在社会文化建设上也要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整个世界、面向未来,同时也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一定要做到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充分发挥民族精神、弘扬中华美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国有几个比较突出的主

(一)精神文化发扬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传达,所以在建设精神文化的时候对于精神文化作品就必须要突出我们民族的特色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精髓,对于那些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伟大情怀,就应该通过文化作品来传承。在广大的人民群众前我们应该大力宣传民族文化的优良美德、发扬民族精神、激励广大的民族自尊心以及民族自豪感。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避免那些虚无民族主义和狭义民族主义。

(二)文化精神作品要展现时代的精神风貌。文化精神创造必须要在一定的基础上倡导时代精神,要不断地解放落后的旧思想,创新新的思想,不断地突破不断地进取。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取下,我国社会呈现阶级化,但是在思想文化上又是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当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要以时代文化精神当做主题,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契合时代的旋律,创造出大力歌颂我国民族特色、民族风貌以及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作品,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很直接的感受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以及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所导致的生活水平日益的改善、国力在综合上不断地增强、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发展、社会稳定健康和谐。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同时也是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主题。要大力倡导我们国家特有的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建设,要时时刻刻走自己的中国特色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富强。

(一)一切行动根据党中央的政策进行统一的行动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正确的作用,才能有明确的行动目标,才能使各项工作都顺利进行。否则我们的道路就会同文化革命时期一样,走上歧路。在历史上的新民主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都是将文化建设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只有把文化建设好才能使经济建设上升一个台阶。

(二)坚持走自己的中国特色主义道路。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提升和加强人民群众关于实施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信心,也是目前中国关于文化领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和许多其它的思想意识进行斗争其实际的本质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不同社会体制,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就是要不断宣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通过不同的文化产品来提升自己的基本价值,把握正确价值核心观念,加强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性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的目前当代实际情况,坚持自己的文化快速发展基本道路,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同时接受一些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产品。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精神产物,但是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正确的道德来引领,所谓的道德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所以说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社会主义体系形成的基本价值的体现,也是目前中国社会价值的基本体现,是在当代新形势下我们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

(一)把“八荣八耻”充分规划到广大群众精神活动中,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当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施者,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行为准则就是我们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根据“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我们要自觉遵守各自的行为准则,形成一种社会意识来自觉履行。在人际交往活动中,集团文化、社区文化、教育文化、学习文化、乡镇地域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形式都能从中反应出一个社会良好风气以及社会道德的情况。

社会建设的意义篇3

【关键词】性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意义

importanceofsexcultureconstructioninharmonioussociety

LiGuangwu

YouthCollegeofpoliticalScience,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innermongolia010051,Hohhot

【abstract】theultimategoalofaharmonioussocietyistorealizethecomprehensivedevelopmentofthepeople.asafundamentalnecessityofhumanbeings,sexisthebasicrightofhumanbeings.therefore,theharmonioussexualrelationshipbecomesanimportantcomponentofaharmonioussociety.theharmonyinthesexualrelationsreliesontheconstructionofsexculture,whichisbeneficialtotheharmonyofsocialindividuals,theimprovementofsexrelations,thehappinessoffamilies,theharmonyofthewholesociety,thehealthfulgrowthoftheyoungaswellas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society.

【Keywords】sexculture;construction;harmonioussociety;importance

和谐社会是人们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目标之一。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最基本关系之一便是两性关系,两性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前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性关系的和谐有赖于性文化建设。性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两性地位及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艺术情趣、舆论习俗、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容纳了性别文化、性事文化、性健康文化、性科技文化、性教育文化。建设性文化对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性文化建设有助于社会个体自身的和谐

从根本上讲,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全面和谐的社会。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的和谐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自然和谐、社会和谐的必然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不言而喻,要不是每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解放。”[1]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的和谐根本上就离不开男性和女性的关系。现在我们讲“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们的最基本需求着眼,尽最大努力让大家得到充分满足。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包括把对性文化、性活动和性问题的认识提高到科学层面,而不是一味地排斥、拒绝、置之不理、假清高、虚伪做作或自欺欺人。以人为本,不是不要法制。“承认人性,尊重需求”,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以人为本,不是以“我”为本,不是不辨是非、不分黑白地以“欲望”为本。性教育是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性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借教育严肃而又科学的解释和引导,可以使被传播对象系统地了解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伦理学和性社会学的知识,让每个人对自身的性、、及其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建立性道德意识,从而消除性神秘感和性压抑感,调节情绪,排除心理障碍,以健康、文明的心态和性道德规范意识,正确对待友谊、爱情和婚姻,提高生活质量,倡导性文明,使家庭幸福、婚姻美满,拒绝色情、远离性放纵和性罪错,避免道德沦丧和身心受损。

然而遗憾的是,当前黄色制品的泛滥,性观念的过度开放,不健康的性价值观在社会的广泛传播以及艾滋病、性病的快速蔓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性文化建设的严重滞后造成的。对于社会目前出现的种种现象,迫切需要先进的性文化予以纠正。性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倡导科学健康的性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文化氛围。

2性文化建设有助于实现两性关系和谐

性别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两性关系是社会中影响最为普遍的社会关系之一,它渗透于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发展过程中,影响着工农、城乡、地区之间的发展进程。女性、男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两性的和谐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前提。因为只有男性发展而没有女性发展的社会是不完整的社会,人性的解放、人性健康、文明的发展总是和妇女解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此,消除性别不平等,实现性别和谐不仅是人的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需要。只有实现社会主体的和谐,才谈得上社会和谐。此外,性别和谐是实现公正、公平、和谐的重要前提。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一个注重男女平等、协调发展的社会。公正、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既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和谐社会最深厚的基础。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社会关系的性别关系是否平等、和谐,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公正、公平、和谐的程度。因此,加强性文化建设,树立两性平等的观念,在实现性别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种种迹象表明,在两性关系上重男轻女的腐朽观念还很严重,如女性就业率明显低于男性,尤其严重的是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至2009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05‰。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9.45∶100。119.46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还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安宁,破坏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大批未婚男性的出现,可能导致已经消亡的畸形婚配方式死灰复燃。、、犯等非法将会加剧;买卖婚姻、拐卖妇女与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将会增多,阻碍社会文明进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3性文化建设有助于家庭稳定、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所在是构建社会关系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夫妻双方又是家庭的成员。有了性和谐便有夫妻的和谐;有了夫妻和谐便有家庭的和谐;有了家庭和谐便有社会的和谐。因此,性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甚至有的性学家提出“性小康”概念,性学专家李扁就认为“性”是“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一种“性观念、性知识、性制度、性权利、性习俗的小康”。而中国性学会时任秘书长胡佩诚则认为,所谓的“性小康”,实际上是“性健康水平”的一个新说法,是指心理、躯体和社会都处于完满状态。他认为,性对于人们生活水准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和日常的经济、政治、情感、娱乐八卦等一样,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既然生活要‘迈进小康’,那我们就没有理由把‘性’这块蛋糕落下。”[2]

近年来,种种性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正在局部地区、少数群体、一些家庭中形成了不安定的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离婚案件中,有超过10%的夫妻是因为性生活不和谐而离婚的。有科学家研究表明:半个多世纪以来,男性的数量减少了近一半,有的地方已婚不育率快接近20%了。“无性婚姻”成了不少中年人尤其是精英人士婚姻的现实状态,而生育能力下降则成了全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据民政部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155.3万对(不含法院部门办理的调解和判决离婚),比上年同期增长10.6%。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健康、向上、和睦、幸福的家庭对社会的稳定关系重大。

除了家庭稳定受到冲击外,存在着性事早(如早恋、早孕)、性事多(一个人有过甚至同时有几个)、性事乱(如婚外、)、性事违法犯罪(如猥亵、、)等现象,说明我们对性的管理还很不够,已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后果,性病艾滋病发病率快速上升,就是对我们社会、我们每个人的严正警告。截至2009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而据卫生部等单位对中国艾滋病疫情的估计,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这其中可能有44万人不知晓自己已经被感染。因此,加强性文明建设刻不容缓,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人口安全的一件大事。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在《生育制度》一文中早就指出过:“性可以扰乱社会结构,破坏社会身份,解散社会团体”[3]。性文明可以促使社会的稳定发展,长治久安,而性愚昧、性禁锢、性混乱、性疾病则能导致个人毁灭,家庭解体,社会动乱。

4性文化建设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是未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有赖于和谐青年,青年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是社会群体中独特的一类,处于被型塑的人生过渡阶段。青少年成才其实是对其社会化成功的一种期待,性对青少年及其社会化意义重大。因为青少年对性的认知能力,体现了其对一系列理性观念及更广泛社会规范的认知能力。无论从社会视角出发,还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性”是每一个社会的新一代成员――青少年群体迟早要面对而且是必须面对的,是生命历程中必须要完成的认知项目。在R•哈维格斯特看来,青年的人生阶段要完成的十个方面的任务中有近半和性认知及其角色扮演有关[4]。由此看来,青少年时期对“性”的认识和态度,不但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也有着潜在的影响。

国际著名的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显示,在中国,年轻人主要的性知识来自母亲的只有3%,父亲更少,只有1%;中小学教育中,性教育只是掺杂在生理卫生课中;大学中虽然开展了一些性教育,但是力度不够;社会相关部门、组织也缺乏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性知识、性道德的宣传和普及。这就极易造成青少年产生神秘感和逆反心理,导致了青少年在性意识方面陷入盲目无知的状态,性意识产生严重偏差。现代性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性生理成熟到15岁就有了性的能力,而结束了高等教育的青年已经到了23岁(本科)、26岁(硕士)了。这段时间绝大部分人不大可能享受合法性生活,这就导致所谓“性待业期”。青少年青春期、性成熟期提前所产生的巨大生理冲击力,与他们年龄幼小、人格尚未定型、自我控制能力薄弱产生矛盾,以及从青春期到结婚之间十多年“性饥饿”时期求与性满足的时间差,使得对青少年的性教育不可或缺。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性教育机制,消除其性神秘感,把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法学、性保护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在性方面做到自知、自重、自尊、自爱和自制。所以性文化建设对青少年这一独特群体尤为迫切。

总之,性的问题绝不是一个小问题,它同个人和人类共始终,它关系到个人、家庭、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建设和谐社会不能没有性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21.

2陕西省皮肤病性病防治所.“性小康”也应是国人追求的目标.gq60.省略2009-9-15.

3费孝通.生育制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40.

社会建设的意义篇4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1前言

无论什么社会,在一个时期中总有一种文化起主导作用,同时又并非一枝独秀而是多元共存的。例如中国封建社会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中孔子坚持“礼治”,主张“宽猛并济”;孟子倡导“仁政”,主张“推恩于民”;荀子“隆礼重法”,礼法结合。正是这些思想与封建统治紧密的相结合才造就了中国5000年的辉煌历史。同时又有道家、法家、佛教的共存并立;在现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其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同时也有伊斯兰文化、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的多元共存。在建设和谐社会、处理多元文化关系时,应当树立、新时代和谐文化观。

2对和谐文化的认知

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

3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3.1有利于让全国人民更加团结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作贡献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这一共同理想,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同时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建设和谐文化,我们还需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同时和谐文化的建设也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减少名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3.2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快致使人们的思想文化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落后的不健康的文化和思想。比如封建迷信思想的流传,网络色情暴力的传播和民族独立思想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速度,不断腐蚀着人们的精神和价值观。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3有利于化解我国当前的矛盾和面临的危机、也有利于凝聚人心

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4建设和谐文化的途径

4.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化——和谐文化来使全体人民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需要我们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4.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和谐文化,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而我国文化服务与文化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发展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满足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样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最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多鼓励好的文学作品的创作。不仅要使人们在读书中纠正思想还要学会东西。同时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顺应时展的人才。同时还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对一些传播色情暴力和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文化产品要严厉的打击与抵制,为人民的生活学习创造一片良好的环境。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文化产品,用社会主义的和谐理念教育和激励人民,给人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

4.3处理好竞争机制与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关系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竞争如同发动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和谐如同润滑剂,是保持社会机器正常运转的调节器。如果只有竞争而无和谐,则社会就会由于过度紧张而崩溃,就像机器没有润滑剂会烧毁一样。而如果缺乏竞争,社会就没有活力,就不会进步。所以竞争与和谐都是社会发展所必须。我们必须大胆引进社会竞争机制,而辅之以社会协商机制,使和谐社会建立在良性竞争制度之上。在竞争中求和谐,在和谐中通过竞争来成长壮大。

3.4坚持统筹协调、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

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民心,民意,和人民的生活。所以建设和谐文化,一方面要坚持统筹协调、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重视城乡、区域、社区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引导,活跃农村文化氛围。文化发展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要加强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满足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证广大人民有创造文化的自由和学习文化的权利。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重视人的心理的和谐与健康,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要照顾多数,区分层次,增强和谐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而社会越是向多样话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所以建设和谐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改造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思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尹德洪.和谐文化与经济学重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周莹.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社会建设的意义篇5

(2005年12月9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明年开始,用5年时间,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广大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主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全市全面和谐发展。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为此,中央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市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速农村建设发展的能力和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我市绝大部分区域是农村,绝大多数群众是农民,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各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全省首善之地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两个率先”、“两个前移”,建设全省首善之地,是我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仅有城市发展远远不够,必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与城市统筹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联动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城乡发展不和谐状况,必将为建设全省首善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把握建设全省首善之地的总要求,以推进农村全面进步,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服务管理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四个提升”为目标,以“五大建设”为重点,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四级联动、整体推进,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统一,经济、社会、自然与人的发展相协调,把我市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实施原则

1、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自然生态与人的发展同等重视,正确处理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既要注重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条件,又要毫不动摇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富裕程度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自我建设的活力和后劲;既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农村硬件设施建设,又要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农民教育,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2、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原则。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对城中村、园区村、城镇驻地村、山区(滩区)村,立足实际确定建设内容和标准,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政策措施,不搞一刀切。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全面动员发动、各乡镇(街道)村全面展开的基础上,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村实行重点扶持,全方位建设,集中突破,以点带面,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明年率先实施“十百”工程,着力抓好10个示范村和100个建设村,为其他村庄树立样板,提供借鉴。其他村庄要不等不靠,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早展开各项建设工程。

3、群众自愿原则。要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支持群众,尊重农民意愿和对项目的选择,充分调动农民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激发农民自主、自强、勤勉、互助、奉献精神。凡是群众迫切要求的先建、早建;凡是农民不认可的项目,不能强行推进;凡是农民一时不接受的项目,要先试点示范,并讲明政策规定,严格民主程序,让农民逐步理解接受。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立项目扶持、市级补助、乡镇配套、村集体补贴、村民投入、社会投资“六位一体”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4、规划先行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以全市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在认真做好与农田保护规划、城镇组团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及水利、交通等专项规划衔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要求,首先进行村庄布局总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并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严格按照新村规划和建设方案组织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三)建设目标

各乡镇(街道)村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产业现代化、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家居舒适化、服务社会化、管理规范化、农民知识化、精神文明系列化“十化”和40项考核指标(附后)为建设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整体推进,力争经过五年的集中建设,把我市农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传统村落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社区,把传统农民培养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1、产业现代化。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步伐,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基本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要保持在10%以上。

2、布局优化。按照全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科学确定村庄建设方向,因村制宜编制规划,实现村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显、公共设施完善、资源利用高效、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方便舒适。特别是城中村、园区村要改造建设成为新型社区,群众有愿望、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实施宅基地整理、旧村改造,撤并小村,建设中心村。民宅建设要坚持实用性与美观性、特色性相统一,住房全部达到砖瓦结构标准,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

3、街道硬化。在实施村村通硬化路工程的基础上,所有村庄要全面整治硬化进村道路和村内主要街道,有条件的村要硬化村内所有街巷。同时,村内主干街道和公共场所要全部安装节能型路灯,实现亮化;

4、村庄绿化。实现农田林网化、农户庭院园林化和田边、河边、路边、街边、宅边全方位绿化,村内至少建设一处街心公园或公共绿地,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提高生态质量。

5、环境洁化。实现生活区与工业生产区、畜禽养殖区分离;村内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有碍观瞻的建筑全部清理,废旧坑(水)塘全面整理;村庄主干街道整洁、美观、有序,无“三大堆”(柴草堆、粪堆、建筑垃圾堆),无乱贴乱画现象;村庄排水排污系统通畅,有条件的村实行雨污分流;各类垃圾集中存放、及时清运、无害化处理,打造良好人居环境。

6、家居舒适化。引导群众建设安全节能型住宅,加快建设农民公寓楼。实现饮用水集中供应,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户基本普及卫生厕所,普遍使用沼气、液化气、秸秆气化气、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全面普及电话,宽带信息网敷设到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初步实现生产生活信息化。

7、服务社会化。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制,建立村级便民超市或综合服务大院,组建专业协会或合作社。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切实落实对贫困家庭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实现卫生所达标,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残疾智障人员、老党员和困难家庭老人的帮扶政策、失地农民补偿政策、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政策得到认真落实,无房或危房特困家庭的住房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因病、因灾、因伤致贫家庭得到及时救助。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8、管理规范化。村“两委”班子健全完善、团结协调,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要求;全面实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村务财务管理规范,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社会稳定治安良好,治安巡逻、矛盾调处和为民服务三支队伍健全,无派性和宗族势力干扰村级正常工作,有效避免越级集体上访事件,村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9、农民知识化。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要达到12年。现有劳动力每年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0天,每三年参加一次系统非农就业培训,70%以上的适龄农民要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75%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

10、精神文明系列化。建立一条文明街、一处文体广场(文化大院)、一处图书阅览室(小康电子书屋)、一处文体娱乐室,完善健身器材、娱乐设施;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健康的文体活动,组织文明户评选活动,使90%的农户达到“十星文明户”标准,村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全面提高。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生产发展是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体制保障。各乡镇(街道)村要坚持既围绕总体目标全面部署,又针对薄弱环节狠抓关键;既立足当前抓住突出矛盾,又着眼长远解决根本问题。重点抓好五方面建设。

(一)大力推进物质基础建设,壮大农村现代产业。按照调整结构、增加总量、壮大财力、促进增收的思路,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强力推进都市农业发展。按照“三个三分之一”布局,打好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北部特色高效农业、中部产业化经营三个攻坚战;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和“三品三创”工程(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品质结构和市场结构;突出各类园区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引导“三资”开发农业,形成多主体建设、多元化投入格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二是强力推进农村工业发展。科学确定不同区域和各乡镇(街道)的产业发展重点,以“一区三组团”和中部乡镇为主阵地,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企业,实现第二产业集聚发展。加快镇村民营园区建设,做大配套产业,培育一批特色工业经济板块。三是强力推进农村服务业发展。以组织实施国家“万村千乡”市场试点工程为契机,加快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依托独特的泉水资源、山水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业。四是强力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立足服务村民,加快建立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和公共服务实体。充分发掘和开发土地、林地、水面、山体等资源,引进资金,引办项目,发展民营经济,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集体收入。落实扶持村级发展的优惠政策,增强村级积累和发展能力。五是强力推进发展环境建设。健全项目落地建设机制,降低民营经济发展门槛,提供技术、政策、资金和服务支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创业、民企发展积极扶持。

(二)大力推进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塑造新型村镇。强化城乡一体理念,按照“规划先行,财政引导,群众参与,建管并重”的思路,促进各类规划向农村扩展,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发展。一是实施科学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和“主城体现繁荣、辅城体现实力、卫星城镇体现活力”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快规划建设城镇组团。按照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的要求,对城中村、园区村、近郊村和远郊村分类指导,规划建设不同风格、不同品位的农村新型村居。城中村、园区村和城镇组团驻地村,要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公寓式安置为目标进行改造,引导农民由分散居住向适度聚居发展,由生产生活区域交叉向村庄功能分区明显转变;近郊村,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聚;远郊村,有计划地推动轮换新建、分区建设。同时,按照农户自愿、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逐步撤并小型村,整理空心村,缩减自然村,搬迁偏远村,形成梯次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村街村道硬化工程、村庄绿化工程、道路亮化工程、宽带信息网络延伸工程、通客车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三改三清”工程(即改水、改厕、改灶,清垃圾、清污水、清废旧建筑),实行“三区分离”(即生活区与畜牧养殖区、工业小区相分离),健全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让群众喝上洁净水,用上卫生厕,普及清洁能源,呼吸新鲜空气。三是加强生态体系建设。以建设生态章丘为目标,建立健全荒山绿化、“绿色生态走廊”、沿黄生态防护林、平原林网、村镇绿化等体系。以保泉用泉为重点,强化水资源建设;以白云湖、明水稻田区和沿黄滩涂水面为重点,强化湿地保护;以农村沼气、太阳能、风能等为重点,开发新型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型镇村。四是加快文教卫生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设施和队伍,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实施“农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对农村中小学进行标准化改造,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实施卫生院(所)改造工程,提升农村卫生院所装备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普网络队伍建设,推动城市科技、信息和文明向农村辐射。五是建立健全村庄公共设施长效管理机制。探索村民自主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途径,完善管理制度,切实解决管理资金来源问题,组织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公共设施运营维护与管理,健全保洁、绿化、道路养护等专职队伍,提高农村各类公共设施管护水平,巩固建设成果。

(三)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服务保障新体制。在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步伐,让公共服务更多的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一是建立健全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畅通信息渠道,搭建服务载体,完善服务网络,形成上下相连、供需对接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着力实施“1221”工程(每年创造新就业岗位1万个,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200名,就业和劳务输出1万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就业。二是建立生产生活服务体系。依托三级为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依托现有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创新农技推广机制,采取“养事不养人”的办法,提升农村各类科技人员为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农村综合服务大院和便民超市建设,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组织模式,组建民建、民管、民受益的村级综合服务组织。三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按照城乡保障项目基本相同,保障标准逐步趋同的原则,健全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促进镇村企业职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引导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完善失地农民永久补偿政策,做到失地必补、即征即补;完善农村老党员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建国前农村老党员的基本生活;高标准建设乡镇敬老院,形成以乡镇敬老院为主体的农村五保老人财政集中供养体系;落实各项优抚政策,使在乡优抚对象享受应有待遇。四是建立社会救助帮扶体系。建立助学资金,对困难家庭学生实行就读和生活补助;建立大病救助资金,对重大病残在合作医疗之外实施救助;建立应急救灾资金,确保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及时救助;建立残疾人援助资金,援助残疾人治疗、康复、就业;实施农村安居工程,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逐步推行农村老年人生活补助政策,对困难家庭老人生活实行补贴。

(四)大力推进文明素质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重点来抓,培养新型农民,树立社会新风。一是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深化农民培训体制改革,完善培训网络,重点实施绿色证书、阳光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实用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加速培养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二是实施镇村干部培训工程。组织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计划”,坚持党员和农村干部轮训制度,使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成为“三农”工作的明白人、党的政策的宣讲人、致富增收的带头人。三是实施农民教育引导工程。编印《章丘市新时期农民教育读本》,搞好文体大院、老年协会、妇女协会和“五个一”阵地建设,实施“百村书库、万户书架”工程,开展“全民读书、健康创业”活动。要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村民以正确的观点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执行政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村民增强大局观念,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奠定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加强文明教育,开展争创“五好家庭”和“十星文明户”活动,引导农村居民自觉接受现代文明;加强科普教育,引导农村居民破除迷信、远离、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居民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

(五)大力推进农村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和谐发展新秩序。坚持制度、阵地和组织建设相结合,党的领导与民主法治相结合,依法管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建立农村管理新架构,健全农村管理新机制。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有效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村支书“双强双高”活动,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和党员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三是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通过改造整合,以新老城区为重点,率先推动村居社区化改造,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提高群众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水平。四是推进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平安章丘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治安防范应对机制,逐步实行农村管理社区化、治安巡逻保安化、矛盾调处超前化,依法协调和维护群众利益,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社会新秩序。

四、把握关键,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为切实加强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和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专门工作机构。实行市级领导包乡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包村责任制。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确定一名领导干部靠上抓。

(二)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实行“市规划指导,镇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规划、政策制定、情况调度、督促检查和考核验收。财政、发展计划、城建、土管、环保、卫生、交通等部门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建设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单项工程。各乡镇(街道)要广泛发动,严密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扎实推进。

(三)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要通过会议、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全面动员、广泛发动,深入宣传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让群众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深刻变革,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要坚持典型引路,挖掘推广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让群众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以点带面,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四)加大投入,提供物质保障。市乡镇两级财政预算要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投入,坚持用财政的钱解决农村建设、农民生活中的难事,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发展壮大农村产业,搞好农村公共服务,给予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以今年“三农”投入为基数,市财政每年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增幅要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各乡镇(街道)、村(居)也要多方筹集资金,搞好配套,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五)深化改革,有效整合资源。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实现“三个转变”,进一步扩大对农村的覆盖面,即从全面扶持为主向支持年度重点村转变,从支持农业生产为主向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变,从支持第一产业为主向支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深化农村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农村投入机制。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增强村级自我发展能力。深化农村经济组织方式、金融、户籍、土地流转等配套改革,让劳动、技术、知识、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在农村竞相迸发。整合项目工程,捆绑使用资金。市里每年确定的重点村定在哪里,各部门的项目资金就配套到哪里,工作力量就集中到哪里。整合政策资源。财政、城建、土管等有关部门要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财税分成、产业扶持、规费收缴、就业培训等政策作出明确规定,该减的减,该免的免,该扶持的坚决兑现。

(六)严格步骤,强化监督考核。坚持试点先行、典型示范、有序推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盲目攀比,不搞形象工程。要按照调查摸底、科学规划、全面启动、稳步推进、严格考核验收的要求,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要严格质量标准,有效巩固成果,把当年验收与五年后总考核相结合,确保建设实效。各乡镇(街道)要按照《意见》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要把新农村建设列为乡镇(街道)、部门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严格考核,以实绩定奖惩,形成良好导向。

附:章丘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此件发至行政村)

主题词:农业新农村建设意见

中共章丘市委办公室2005年12月9日印发

(共印1200份)

章丘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共5部分40条,到2010年全面实现,以全市为考核单位)

1、经济繁荣村强民富

实施农村产业提升工程,协调三次产业发展,塑造区域产业特色,实现镇村经济活力增强,农村劳力充分就业,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富足宽裕。

(1)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大幅提高,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达到5人以上,综合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9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主要农产品全部实现产业化经营;

(2)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上,一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降到7%以下;

(3)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75%的农村劳动力转到二三产业就业;

(4)乡镇(街道)二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

(5)基本化解村级债务,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居)占到村(居)总数的75%;

(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到60%以上;

(7)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3-0.4;

(8)农村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5%以上;

(9)恩格尔系数小于33%,文化娱乐支出比重达到10%以上;

(10)农民居住质量指数达到75%,住房全部达到砖瓦结构标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

(11)农村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5岁。

2、社会事业发展进步

实施教育提升、文体场所建设、乡村卫生院所改貌、服务大院建设、农民健康等工程,实现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完善,农村人口适度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提升。

(12)农村居民生活信息化程度达到60%以上;电信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电话数超过95部,数字电视实现户户通,计算机宽带网实现村村通;

(13)全面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新增劳动力职业教育,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

(14)镇村卫生院所达标率和设备升级完成率达到100%;

(15)村级服务大院或为民超市建有率达到100%;

(16)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和村级文体场所健全率达到100%;

(17)合法生育率达到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晚育率达到90%。

3、保障体系健全完善

推动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健全农村各项保障和救助体系,初步实现城乡保障项目基本同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18)农村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人均低保标准达到2800元;

(1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特困户大病报销率达到100%;

(20)失地农民土地永久补偿覆盖率达到100%,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

(21)农村五保老人全部实行财政供养;

(22)特困家庭学生享受免费12年教育,并获得生活补贴;

(23)特困家庭实行大病救助;重度残疾人员和其他无收入来源、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弱智人员家庭救助覆盖面达到100%;

(24)全面解决农村无房和危房特困户的住房问题;

(25)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7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享受生活补助,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4、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加大镇村规划力度,开展村庄综合治理,实现镇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建设规范、设施完善、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26)镇村详规覆盖率达到100%;

(27)对群众有搬迁愿望、具备搬迁条件的小型村进行整合,对城中村、园中村和空心村逐步进行改造;

(28)村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29)35%的行政村建有小康屋或公寓楼;

(30)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所有村庄主要街道全部硬化;

(31)所有村庄主干街道和公共场所全部安装节能型路灯;

(32)自来水入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5%,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33)逐步健全完善村庄供水、排水体系,有条件的村实现雨污分流;

(34)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100%,农村“四害”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

(35)万元农业GDp用水量下降到1300立方米以下,村民普遍使用秸杆气化气、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的行政村占到80%。

5、乡风文明民主和谐

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民主管理、农民教育、治安防范、矛盾调处、为民服务等体系,实现村级组织团结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干群关系融洽和谐,邻里友好和睦,社会安定有序,民风健康文明。

(36)全市95%的镇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标准,村党组织书记与村主任“一人兼”比例达到90%,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85%;

(37)85%的村达到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标准;

(38)村民对村级管理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社会建设的意义篇6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的理解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对此应当有明确而又深刻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地为之努力奋斗。

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建设的意义篇7

关于云计算中心

云计算,自风靡it业界以来,一直处于备受猜疑与认可的矛盾状态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技术被赋予“云计算”的概念意义,但真正能称之为云计算的技术产品却少之又少。究竟何为云计算?云计算的界定标准为哪些?此些疑问一度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与舆论关注的焦点,云计算一词一度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而云计算中心是指基于超级计算机系统对外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服务的机构或单位,以高性能计算机为基础面向各界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当前,云计算中心主要面向大规模科学计算及工程计算应用,并在商业计算、互联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拥有巨大发展潜力。

就中国而言,作为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急速发展的高峰期。无论是城市规划建设,还是信息化政务管理,均离不开高性能计算机的支持。一个系统的可管理的云计算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科技基础。而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在it基础架构方面的建设与其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得距离。不仅无法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也不利于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城市管理低效和公共服务的落后是阻碍中国城市发展的两大系统挑战。

云计算中心的建设有助于中国提升整个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城市环境。

成都云计算中心——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营规模化的云计算中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国在电子政务信息化领域以及城市的建设成为目前社会建设的主流重点。为了更好的发展国内社会经济的建设以及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在国内著名服务器厂商曙光公司的助力下,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营规模化的云计算中心——成都云计算中心应运而生。

成都云计算中心立足成都,是成都地区统一的网络服务平台以及成都市数字城市的基础设施,更是面向西南甚至整个西部及全国的部级的超级计算中心。它的建设完成有效的将国际、国内区域计算中心建设、运营的经验与成都本地化的应用需求相结合,为成都提供一流的超级计算平台、政务信息处理平台、数据存储处理平台,为成都以及周边地区的各个行业领域、成都的政务信息化和民生改善提供了一流的服务。这对于促进成都地区信息化和周边地区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科研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提升本地区的科技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成都云计算中心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以基于业界领先的曙光5000超级计算机作为后台硬件支撑,并部署了大量软件资源与服务,通过互联网和政务网向公众以及政府提供服务。

目前,成都云计算中心的一期建设已经于2009年年底建设完成,规模达到30万亿次每秒,并在2年内将扩展到200万亿次每秒。成都云计算中心主要承载如下功能:成都地区政务信息化和业务协同的平台;承担包括研究开发、科学计算、科普教育等功能的计算中心;融合城市应急指挥、平安社区以及信息的市政信息化统一办公体系平台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为各行业用户提供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服务的服务中心,并以成都市为中心,其辐射范围将涵盖整个四川省、西南周边省份和地区乃至全国。

曙光公司在区域云计算中心建设中的卓越成就

曙光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服务器厂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多年来在服务器的研发与解决方案的提供上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与经验。近年来,为了解决目前出现的中国信息化严重失衡的矛盾问题,也为了更好的推进中国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随着曙光在服务器产品研发与应用层面的蒸蒸日上,云计算中心的建设被提至日程并成为曙光公司长远的战略标准。同时,云计算中心的建设成为助力城市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重点,也成为曙光公司改善区域信息化失衡问题的重要手段。

迄今为止,曙光公司已经在全国部署超过10个大型计算中心,这其中包括中国运营最为成功的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中国第一个由企业投资并采用商业化运营的成都云计算中心以及即将运营的曙光星云千万亿次计算系统——华南超算中心等等。此些区域计算中心的建设规划旨在通过曙光公司提供的全面完整的解决方案,来快速高效地提升区域经济建设,形成完整统一的发展规划,并成为保障人们日常生活所需信息资源来源的科技保障。

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讲,区域云计算中心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而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更是为最广大的人民谋幸福。因此,曙光云计算中心的建设有效的承担了信息化脊梁建设的责任,曙光公司也义无反顾的成为平衡区域信息化的软化剂。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讲,信息化建设更应该是一种社会行动。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设施,将技术作用于个体——人,并使其内部的信息结构应变而适应社会环境,并产生交互作用,以最优的形态满足个体需求。曙光区域云计算中心的建设仍然有效的满足了此需求,云计算中心作为高端的it基础设施,可以极大地改善投资环境,在产业聚集,吸引其他企业、吸引高端人才、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以及打造产业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个人价值的展示以及拉动国家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曙光云计算中心的作用及建设意义

如今,高性能计算发展及应用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科研实力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换句话说,只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就等于占领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将能够迅速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作为区域标志性的it基础设施,区域计算中心是集政府公共服务中心、电子政务云中心、、信息处理中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计算中心,它的建设拥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区域计算中心的建设是具有高显示度的亮点工程,能够极大的提升政府形象,并可辐射周边区域,对争夺区域科技发展的引领地位至关重要;云计算中心是以高性能计算机作为it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改善区域投资环境,而且可有效促进招商引资。例如上海超算中心作为一种高端计算资源,对于大飞机项目落户上海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云计算中心的建设还可以作为吸引、引进高端人才的硬件条件,可有效提升当地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质量。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对城市支柱产业如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业等也将起到很好的提升和支持作用;同时对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在新材料产业、环保新能源产业、动漫创意产业等方面提供强大的支持;对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包括钢铁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轻纺服装工业等方面提供科研创新的平台。

社会建设的意义篇8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学习型是社会发展形态层次上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它超越了传统工业社会的模式,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为其深厚的生存背景和发展空间,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表现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是与体制创新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创新是学习型社会发展的灵魂,体制创新必然推动社会持续变革,变革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任务,学习型是21世纪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个人与城市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厦,必须有许多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个体作为基石才能建成,学习型是更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组织模式,是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学习利组织管理的机制和模式。培育学习型领导,不仅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环节。

(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社会建设的意义篇9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军队建设;指导意义

1科学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经过探索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民生改善上取得了奇迹般的成果。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建设,同样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不断变革以适应新时期下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只有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与此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才能更好的对我国国防和军队的发展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才能更好的为党的长期执政,国家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美好的生活提供切实的安全保障。

科学社会主义在与中国民主革命和建国初期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产生了思想。在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使得百废待兴的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唯物史观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被放到党和国家所有工作的核心地位,明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国家发展奠定了重要的认识论基础。

2人民军队取得伟大的胜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人民军队在经历的对外和对内战争中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其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人民军队发展的核心地位;军队还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对外抵抗侵略、对内巩固政权的主要暴力工具。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从而获得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规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建设发展和履行使命规律以及党自身建设、发展和执政规律的认识,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中国摆脱落后走向独立、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发展的根本方法——那就是建立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一事业,代表着广大人民和人民子弟兵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求福祉。人民在人数和装备都不如国军的条件下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坚定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科学的理论武装使得人民军队勇往直前,战无不胜。

3人民军队要自觉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也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服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调整,实施数次裁军。邓小平曾说,中国改革开放,要先发展经济,把有限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军队只有先忍一忍。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人民军队,要自觉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也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通过时间和事实的证明,当今天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果之后,军队的发展是迅速的,而军队所提供的安全保障也使得国家在安全稳定的大环境中快速发展。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人民军队所服从的中国共产党,正是代表中国先进阶级和先进生产关系与先进生产力的政党。只有坚决服从党的领导,才能有力保证党的的决策和行动,才能保证国家平稳快速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维护和利用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在我们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曾经错失了几次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敏锐地把握先机,做出了一系列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军的职能任务由维护国家生存安全延伸到维护国家发展机遇。这一认识和战略策略的变化,深刻体现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军队建设的中的要求。

4保障国家的利益,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党的领导下延续人民的荣誉与辉煌

维护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军队来说,就是要为国家发展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安宁的周边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利益,正在从传统领域向新的领域扩展。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军队的作用也必须与之相适应。我军不仅要始终维护和促进我国的和平发展,还要积极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共同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做了明确指示,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发展进程,就是要实现军队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协调。

强军之本在于固国,科学社会主义指出,国家社会的发展要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军队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军队的发展目标也是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大环境,同时也保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背离这一规律也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也就背离了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未来的发展将是无可估量的,与世界各国的合作,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使得军队的职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只有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军队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才能保障国家的利益,才能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延续人民的荣誉与辉煌。

参考文献

社会建设的意义篇10

 

关键词: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

在意识形态争夺日趋激烈但形式更为荫蔽的新时期,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顺应党情民意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历史使命。而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党在理论建设中如何科学分析并有效应对这些负面效应,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一、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统一性

思想意识是客观现实在人头脑中的主观印象。客观实际的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在个体和群体意识中。群体意识一方面以共同心理为表现形式,属于群体意识的自发形态;另一方面以理论体系为表现形式,属于群体意识的自觉形态。其中,前者是后者的体现,前者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影响后者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皆属自觉形态的群体意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群众心理的基础和来源,具有内在统一性。

二者理论渊源相同。马克思主义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一方面为人类指明了奋斗理想和目标;另一方面为人类指明了引领实现这些理想和目标的领导力量。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成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的唯一复兴之路。党诞生以后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并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党的理论建设的实质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不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体系、道德体系和哲学体系。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同理论渊源。

二者功能相同。政党、民族国家皆为集合概念,政党理论和民族核心意识皆为群体意识,整合思想是二者最基本的功能。一方面尊重个体观念差异,在差异中寻找共识;另一方面体现并整合多元思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就业形式、组织形式、利益格局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多元、多变,而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皆有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基础上,具有整合差异、凝聚人心的天然职责和功能。

二者实现理论价值的基础相同。“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思想观念的产物,能否转化为物质力量,是否为群众掌握至关重要。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坚持党的理论越坚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贯彻就越彻底,掌握党员、掌握人民群众是实现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价值的基础。

二者检验标准相同。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识形态皆为观念的产物,“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已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的结合,党的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能否转化为现实力量在于其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实践倘若党领导人民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达到预期目标就表明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奥有客观真理性。若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表明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有失误或执行偏离,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归根到底也需要依靠实践,若理论有所失误必须依赖实践为师加以修正同时即使正确的理论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加以完善;体现理论的前瞻性和先导性因此实践是二者真理性的检验标准也是二者发展的推动力量。

二、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