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门诊改革实施方案十篇门诊改革实施方案十篇

门诊改革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3:12

门诊改革实施方案篇1

1对妇产科门诊就诊流程进行评估及分析

1.1妇产科门诊就诊流程存在的问题

妇产科门诊有专属的候诊区,包括4间诊察室、3间检查室、阴道B超室、产科检查室以及集体哺乳室,每日平均就诊80人~120人,每次诊治均有护理人员随诊。就诊流程大致如下:①就诊前病人通过电话预约或者现场挂号取得序号后前往候诊区等候。就诊时妇科病人依次进入诊察室就诊,孕妇需要先到产前检查室登记检查,测量体重、血压并获取检验单后,前往检验室进行抽血、尿检或者B超检查。②尿检结果需要30min~60min才能出来,检查室护理人员将检查结果备份到电脑中,以便此后就诊时查询。③由于妇产科门诊将妇科和产科安排在同一诊察室就诊,造成候诊时间延长,尤其是需要子宫颈膜片检查和尿检时导致候诊室病人常常询问入诊时间。④当病人询问入诊时间时,诊察室护理人员因背对门口没有听到、没有回答或者未能及时处理时容易产生纠纷或者投诉。⑤部分病人不知如何进入检查室或者如何准备检查,需要等候护理人员说明检查步骤,以及询问如何更换衣服或者抱怨没有遮盖物。⑥大约有1/3的孕妇不清楚产检前需先完成部分检查(如尿检、B超等),造成就诊时才发现未做检查,又需要检查后再就诊,使得整体就医时间延长。

1.2妇产科门诊投诉事件统计

根据医院就诊病人和家属投诉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2010年妇产科门诊投诉事件分别占门诊投诉总数的37.3%、56.2%、41.3%,成为门诊部投诉事件最多的部门。分析其原因包括:病人自己觉得不被尊重,如检查时无遮羞衣物(23.1%),夜间B超等候时间太长(14.5%),卫生宣教内容过于简短(20.0%);护理人员沟通技巧不足和应答态度不佳(13.9%和41.1%);延迟处理投诉或者不满意排号处理流程(3.2%和21.8%)。

1.3妇产科门诊病人满意度

2011年由妇产科和儿科护士长、医师9人组成整改小组,参考医院及其护理部其他科室满意度问卷内容、外评专家意见以及就诊中存在的问题修改而成,了解病人就诊后实际满意度状况,考察妇科和产科病人之间的差异性,制定了《妇产科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根据病人投诉内容以及问卷结构分析原因,归纳出妇产科医疗服务质量偏低的特点和原因,并列出主要问题,包括病人基本资料、环境设备、等候时间、就诊过程、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疗过程、服务结果、卫生宣教8项内容,针对问卷问题的清晰度、相关性和适用性,聘请相关专家进行鉴定,其中Crobach’sα系数分别为0.91、0.95。问卷采用5级计分法,“非常不满意”计1分到“非常满意”计5分。于2011年3月16日—3月22日以妇产科就诊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征求候诊室病人同意后,以不记名方式填写,发出问卷103份,其中产科26份、妇科77份,产科有效问卷24份,妇科76份,有效率达92.31%和98.70%)。

1.4评估结果

整改前问卷调查结果阈值为4.0分(80%),低于阈值的共24项。其中“候诊时间”满意度最低,占55.4%(2.77分),与整个医院服务满意度值最低73.2%(3.65分)为“候诊时间”的结果一致。见表1.

2整改方案

2.1制定整改方案

通过对整改前妇产科门诊的问卷结果分析,导致妇科门诊低满意度的主要原因在于:检查时因无遮盖衣物,病人感觉隐私未能受到尊重,检查室操作规范不明确而且无检查步骤说明,卫生宣教内容不全,医护人员就诊时应对态度不当,夜间就诊时B超检查便利性差,尿检等候时间过长,等等,这些成为医院妇产科整改方案的重点。

2.2整改措施

2.2.1宣传执行措施

通过医院公告栏和内部刊物宣传整改对策和方案,包括方案中整改目的、重要性以及改革措施,使得妇产科护理人员了解并共同推动改革措施的实施。

2.2.2依据新制定的流程进行工作

①诊察室护理人员在病人就诊时,根据病人情况主动提供服务,当孕妇到检查室后,护理人员视孕妇产检周数,参阅需知表进行护理指导并记录教育内容,下次就诊时评估本次指导效果,达到一致和完整性,就诊后由诊察室护理人员协助预约和提供下次就诊的尿检单,并提醒孕妇复诊当日才能使用本尿检单。②行子宫颈膜片检查病人依次到诊察室填写申请单,同时提供“子宫颈膜片检查需知”并说明注意事项,病人根据引导方向标进入检查室,护理人员拉上隔门和窗帘,并挂上“检查中请勿进入”提示牌,病人则根据图示更换检查裙受检。

2.2.3建立妇产科门诊服务标准流程

①制定诊察室护理人员标准问候规范,参考医院关于服务礼仪以及护理部制定的标准,诊察室内可能出现各种情景时护理人员的反应以及处理的态度,以条例形式将规范粘贴在就诊桌上,供护理人员参阅并作为其遵循的标准,模拟示范后进行1周的测评。②制定子宫颈膜片标准作业流程,改善子宫颈膜片快速检查服务,缩短候诊时间。③请后勤部门设立就诊产检尿检预约申请系统,并在网络预约平台上提醒挂号大众“怀孕3个月以内请挂妇科”的警示语[2],避免挂错科延长候诊时间。

2.2.4调整诊察室设施条件

①以不会破坏墙面美观且醒目的宽面胶带在离地面140cm的墙面制高点粘贴指向图标,明确指引病人进入检查室。②调整检查室工作台,使其操作更加简单和方便。

2.2.5制定孕期妇女产检项目

①将产检各项检查服务项目逐一列表说明,清楚记录检查的周数和日期、产检期间应检查的事项以及每次产检必须完成的各项检验,明确提醒孕妇需参阅孕妇手册,提供明确的信息,使孕妇了解产检内容及流程,减少其焦虑和不安情绪。②卫生宣教人员须遵循所列内容说明。③提供下次检查化验单,如尿检单、B超检查单,增加便利性和缩短等候时间。

2.2.6收集卫生宣教方面的资料并装订成册

整理诊察室孕妇常见疾病的护理,并提供护理指导意见,装订成册后提供给病人。

2.2.7改进检查裙

设计制作妇科检查裙,提供妇科病人检查时专用,保护病人的隐私。

2.3评估方法

2011年2月26日—6月30日由护理部和妇产科共同推进整改方案。2011年6月1日—2011年6月10日再次开展现场问卷调查,收集整改后服务质量满意度。以妇产科就诊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征求候诊室病人同意后,以不记名方式填写,共发出问卷:产科26份,妇科78份。有效问卷:产科24份,妇科76份。有效率达92.31%、97.44%。

3结果

3.1护理人员态度

分析整改前未达到阈值4.0分(80%)的项目,经过整改后均有明显改善,由方案改革前72.1%(3.61分)提升到改革后81.1%(4.06分),而且各项指标均达到80.0%(4.00分)以上,表明妇产科病人对于此项改革介于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详见表2.

3.2卫生宣教

由于就诊室护理人员过于忙碌未能详尽说明,所以妇科护理指导满意度均未能达到阈值,除加强解说外,对需要费时指导者,如门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等,由护理咨询站协助执行。见表3。

3.3改善操作规范

包括制作检查步骤说明图、提供病人检查服装保护隐私、增加就诊间引导方向标。见表4。

3.4候诊时间

①缩短尿检候检时间,孕妇到医院后即可携带前次门诊开具检验单立即到检验室尿检,平均大约可减少40min等候时间。②实施子宫颈膜片快速通关流程:先登记后申请填写化验单,填写完整后,立即通知医师采样,提高子宫颈膜片检查的方便性。③夜间由诊察室护理人员通知值班医师到诊察室给病人做B超:此单项问卷结果从整改前56.1%(2.80分)上升为74.1%(3.70分),改善率为30%,虽未达医院标准阈值,但是改善成效明显。④将问卷结果与妇产科主任讨论后,进行再次改善:预约单上以及网络上加注序号并预估就诊时间。结果见表5。

3.5病人投诉率明显降低

由整改前48.5%降低到16.0%,并获得医师肯定和大众口头与来函感谢共计5件。

门诊改革实施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实施范围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和非营利性运行途径。建立优质、高效的县域公立医疗龙头、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基地,探索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创新,加强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完善服务体系,健全保障机制,促进我县县级公立医院健康、持续发展,逐步实现医疗资源均等化。

(二)工作目标

县级医院积极发挥龙头作用,县人民医院五年内达到三级医院规模,县中医院继续巩固扩大二级甲等中医院建设成果,县妇幼保健院积极创建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深入推进县镇一体化管理,不断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实施范围

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1、加强医院规划和建设。结合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借助公立医院改革之东风,抢抓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机遇,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科学编制,合理规范门诊和住院科室设置,增加门诊科室设置,积极探索并完善缓解和方便群众就医途径,提升技术与管理水平。县人民医院要紧紧抓住新建搬迁机遇,力争五年内达到三级医院规模,床位设置500张;县中医医院完成门诊综合楼建设,力争尽快投入使用;县妇幼保健院完成住院楼装修等工程,各项业务全面开展。

2、明确医院功能定位。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全县医疗中心,充分发挥对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引领作用和农村三级网络的龙头作用,主要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危、急、重症病人救治,重大疑难疾病的初诊、处置和转诊,适宜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以及乡镇卫生院等卫生人员教学培训和技术指导。

3、实施县镇一体化试点,建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机制。结合我县实际,分步推进我县县镇一体化管理工作,建立与省、市三级公立医院之间,与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均等化。以县人民医院结对帮扶哑柏中心卫生院为重点,积极实施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以县中医医院结对帮扶终南中心卫生院为辅,不断探索适合我县县情的县镇一体化管理路径;以县妇幼保健院结对帮扶马召中心卫生院为第三梯队,借助我县成功经验,随后跟进。探索组建县公立医院医疗集团专家团,开展集团专家会诊、知名专家下乡坐诊、双向挂职锻炼、定期进修、全员培训等措施,团队式帮扶,推进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着力提高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4、用政策引导群众合理就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要合理提高多发病、常见病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引导群众在基层就近诊疗,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方便群众,减轻县级医院诊疗负担。

(二)完善公立医院管理机制

1、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公立医院要按照改革的内容,突出医疗质量和服务流程,在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疗水平、规范医疗行为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2、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一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在公立医院选择合适病种逐步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行为,规范诊疗流程,治理过度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二是全面落实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切实规范护理服务。创新护理管理模式,减少护理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使护理资源得到优化重组;强化护理质量意识,提倡护理特色服务,建立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规范操作流程,保障护理安全。三是认真落实三级查房、院长行政查房和执业药师临床查房等核心制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四是落实医疗质量月分析评议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医疗事故个案进行剖析,帮助医务人员提高水平。全面开展医生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住院病人自费比例“四个排队”评估工作。五是开展预约诊疗服务。通过预约诊疗服务,畅通急诊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按病情分类诊疗等措施,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3、深化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模式,提升后勤管理效能。积极探索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推行后勤管理社会化。将医院的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物业管理、餐饮服务、安全保卫等后勤管理逐步推向社会,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后勤管理效能。

4、落实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全县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医务人员要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原则,认真执行同级医疗机构之间、下级医院对上级医院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简化患者就医环节。

5、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逐步建立符合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把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的必经环节;逐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和配套政策。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6、加大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结合我县实际,将人才引进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和医改工作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简化招聘程序,积极组织引进。2011-2013年,为县级公立医院每年招聘50名专业技术人才(副高以上职称、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大专学历以上医护人员),充实县级公立医院技术队伍,争取三年内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0%以上,加快后继人才培养步伐。

7、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业务骨干培训,完善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的培训制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骨干人才,到市级三级医院学习进修,不断提升业务人员专业素质和临床诊疗能力。

8、强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确保5月份完成县医院整体搬迁;县中医院门诊综合楼7月底前完成主体封顶,年底投入使用;县妇保院4月底前完成住院楼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正常投入使用。继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确保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完成,在全省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中走在前列,发挥公立医院应有的作用,同时增加医技人员、门诊科室、床位设置,扩大就诊人数,达到大病不出县,就近治疗,减少患者进城或出境就诊,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1、科学合理确定公立医院机构编制。依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合理核定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人员编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补充机制,分三年基本解决公立医院临床、医技、护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

2、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办医改主体,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管理职责,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3、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的人事管理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打破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同时提高医院临聘人员待遇,稳定临聘人员队伍。

4、完善公立医院分配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健全公立医院的监管机制

1、实行全行业监管。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

2、加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充分依托现有卫生监督管理体制,由卫生监督所成立医疗质量评价组织,抽调具有较高诊疗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的专家,对医疗质量“四合理”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开展一次医疗质量安全评价工作,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3、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督作用。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强化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制约作用,依照协议对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并纳入公立医院考核和评价内容中。

4、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建立以司法、法院、公安等部门为主体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负责调解医患纠纷和协助患者进行医疗事故责任鉴定。积极发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积极开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

(五)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

按照省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在县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逐步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不断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保障用药安全,逐步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减轻广大患者负担。2011年,县医院、县中医院按照省、市药品“三统一”政策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贯彻执行,逐步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

(六)强化信息化建设

1、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改革现有的就医流程,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实行“医疗一卡通”,方便患者就医。

2、逐步构建县域卫生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及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为全县县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奠定基础。

(七)完善政府保障责任,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1、落实政府保障支付制度改革

进一步推行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着力解决看病贵问题。对无主病人、五保户、贫困户,落实医疗救助,解决低收入人群医疗费用;推广就医“一卡通”办法,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及时结算。提高中医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在原报销比例的基础上提高10%,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2、加大政府投入

(1)提高公立医院在职人员工资待遇,不断调动公立医院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今年,县财政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在去年定额补助基础上适度增加。今后,根据省、市医改工作政策逐年提高补偿比例。

(2)进一步完善急救网络建设。以县急救中心为龙头,向乡镇卫生院延伸,建立急救网点,每年由县财政列支20万元,用于强化急救设施建设。

(3)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药品统一招标采购,探索实施零差率销售工作,逐步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县财政根据省、市规定给予必要补助。

(4)建立优秀人才奖励机制。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优秀人才。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3月30日前,成立组织机构,调查研究,讨论分析,制定实施方案,对县级公立医院安排部署;

(二)启动阶段:2011年4月1日——5月15日,学习研究《实施方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包括财政投入、理事会职能、医疗服务、医院管理、人事分配制度等);

(三)实施阶段:2011年5月16日——2011年10月31日,宣传、贯彻、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全面进行改革;

(四)调整总结阶段:2011年1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召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研讨会,讨论分析改革存在问题,调整相关政策,制定相关评估方案;2012年2月15日前,对改革进行全面评估,总结成功经验,剖析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改革政策,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寻求路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医改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统筹协调、指导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及改革的日常工作。具体组成如下:

(二)强化部门责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从改革大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明确工作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发改委负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综合协调,把公立医院的发展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好公立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的储备,根据需要安排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争取中央、省市政府资金的投资。财政、审计部门负责审核、落实公立医院的补助资金,监督财务收支运行情况。卫生局负责公立医院改革具体内容的制定,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盈利性与非盈利性分开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做好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考核、评价,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工作。编办要按改革的有关政策,对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进行核岗、定编,解决编制问题。人社部门要优化医疗卫生单位专业人才用人机制,畅通绿色通道,扩大卫生部门用人的自,不断创新用人机制。物价部门负责公立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的审核监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民政部门制定大病救助和慈善救助政策及相关工作。司法部门负责调解医患纠纷和协助患者进行医疗事故责任鉴定。各相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认真履行好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县级医院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门诊改革实施方案篇3

国家卫生计生委、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等部门和中心专家在过去几个月密集赶赴厦门,他们进医院、下社区、访居民,把厦门带给他们的惊喜一一记录下来,最后呈现在一份份调研报告中。政府派和市场派很难得地给出一致性结论:

“厦门市在推行分级诊疗改革中大胆创新,通过实施‘三师共管’的慢性病防控新模式,在有效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效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有效提高慢性病防控效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厦门分级诊疗改革以慢性病管理作为突破口,是短期内形成部分患者分级诊疗的最佳路径之一,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厦门市分级诊疗改革探索出的‘慢性病先行,三师共管’模式为缓解我国公立医院战时状态、推动分级诊疗常态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下一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仿佛一瞬间,厦门经验横空出世。而事实上,从2012年至今,厦门在这条路上已经有了3年的探索和积累。从最初的慢性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到后来的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结对子”,再到创建“糖友网”形成“三师共管”的相对成熟模式,其间经历了迷惘、调整,最后竟与国家推动的分级诊疗高度契合。

最终,这个最早为国家对外开放探路的经济特区在医疗领域书写了一个动人的励志故事。参与其中的每个人脸上都露出艰辛过后的欣喜笑容。他们说,故事才刚刚开始。

慢性病患者下沉社区

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国家层面的首个分级诊疗顶层设计文件。《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指导意见》要求,今年所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和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都要开展分级诊疗试点,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要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性病诊疗服务功能,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诊疗服务。

不搞一刀切,以慢性病为突破口推动分级诊疗已成共识。当国家层面确定了分级诊疗的方向并着手试点之际,耕耘了3年的厦门已逐步将其改革方案在全市推开。2015年1月,厦门市政府印发《厦门市进一步推进慢性病分级诊疗试点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至2015年第一季度,全市各区全面开展慢性病分级诊疗试点改革;至2015年末,大幅降低三级医院慢性病患者就诊比例和普通门诊比重。

自2015年4月1日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和厦门市中医院(以下简称“中医院”)3家三级医院的糖尿病、高血压、中医专业的专家及专科医生,都会定时、定点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带教。同时,3家医院的简易取药门诊和涉及糖尿病、高血压专科的普通门诊,将逐步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国务院的《指导意见》要求三级医院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复诊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等普通门诊,分流慢性病患者,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运行效率。而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高血压病、糖尿病“三师共管”分级诊疗试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则提出了具体量化指标:到2015年底,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人次较上一年度上升35%以上。

厦门岛内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隶属于前述3家三级甲等医院,这种“院办院管”的管理模式,为双向转诊和慢性病门诊下沉社区打下了制度基础。此前,3个三甲医院都成立了由院领导组成的分级诊疗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分级诊疗推进工作。目前,三甲医院正逐步取消糖尿病、高血压普通门诊及简易取药门诊,为社区转诊开通了绿色通道,引导患者到社区就诊。如中山医院从4月1日起将开药为主要功能的便民门诊开放时间缩减为半天,内分泌科、老年科、神经内科、中医科四个治疗慢性病为主的内科专业普通门诊号减少50%。中医院除突出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优势外,还为社区患者开展中药代煎服务,安排专门车辆负责配送开出的煎煮中药饮片及煎剂。

采访中,医院和社区的负责人常常把35%这个数字挂在嘴边。在厦门,这并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厦门市高血压慢性病防控中心主任、第一医院副院长李卫华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分级诊疗实施4个月,第一医院的糖尿病和高血压两个慢性病门诊量已经下降了70%~80%,全院门诊量则下降了二十几个百分点。第一医院所辖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平均增加30%以上。中山医院副院长尹震宇介绍,2015年1-7月,中山医院本地医保普通门诊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5%。而在4-6月,中山医院辖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5.3%。

数据的变化体现在更长的时间段内。从2012年到2014年,厦门市大医院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就诊人次逐年下降,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就诊人次则呈上升趋势。

数据变化的背后也是厦门市3年来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努力,而慢性病管理已经为分级诊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生要接受、患者要接受、政策要配套,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医院副院长高树彬对《中国医院院长》说,“到2015年7月1日,从顶层设计到政策配套已经基本完成,厦门分级诊疗进入了平稳推进阶段。”

力推医院转型发展

2012年8月的一天,厦门市召开卫生系统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会,各大公立医院一把手悉数到场。会上,上任不到半年的原卫生局局长杨叔禹激励医务工作者调动积极性,力推医院转型发展,全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

厦门当地媒体报道了当时会议的情况。杨叔禹在会上提出,要推进慢性病防治“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方便慢性病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服务,减轻慢性病患者就医负担。

“医院转型发展”像一个宣言,标志着厦门在医疗领域的改革拉开了大幕。来自临床一线的杨叔禹对当时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有着清楚的认识。他在临床工作中感到,很多糖尿病患者到出现视力下降、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才被发现,这让他痛心。“这说明我们的患者教育、预防、筛查都没有做到位。”杨叔禹表示,美国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医生管理模式以及台湾地区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给他触动很大。

2012年,脱下白大褂接过厦门卫生系统帅印的杨叔禹决定把他在临床工作中的思考和想法付诸实践。当年5月,厦门市首先在岛内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全程关照计划,力求通过医院和社区联动,实现对慢性病患者诊断、治疗、康复、转诊的全程管理。然而,这种模式起初效果并不明显。

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洪丰颖向《中国医院院长》分析了背后的原因。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医务人员缺少想看病、多看病、多为患者服务的动力。症结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全额拨款单位,绩效考核机制抓手作用有限,存在有“吃大锅饭”的思想。第二,患者长期以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的不信任没有得到改善,在基药制度下,社区用药受到很大限制。第三,在不改变现有补偿机制的情况下,大医院有尽可能多吸引患者和提供服务的激励,特别是专科医生非常担心患者流失,主观上不愿意将患者转诊到基层。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2012年底原厦门市卫生局着手开展了此项专题调研工作。

结果发现,到大医院就诊的门诊患者中83%~85%是慢性病患者,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挹青向《中国医院院长》回忆说,“通过观察就诊的慢性病患者的结构,我们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占据了慢性病的主体。这等于找到了一个切入点。”

数据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原厦门市卫生局提出了慢性病管理的五个“一体化”: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社区与医院一体化、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一体化、医生管理与患者自我管理一体化、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找到了切入点,就必须让患者分层、分级往下走。”王挹青说,“那时候分级诊疗还不是医改的重点,我们就是为了解决现实难题,也没有意识到是为了分级诊疗。”

首先将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一体化落到实处。2013年,厦门市提出建立由主治医生以上专科医生组成的市级糖尿病、高血压专业专科医生库,医院专科医生和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双向选择并结成对子,共同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诊治与照护。专科医生负责确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将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转诊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根据专科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定期随访、观察,帮助患者完善生活方式,并及时将控制不良的患者转入上级医院实施规范化治疗。

在结对子的基础上,厦门市创造性地提出“1+1+X”的管理模式。洪丰颖介绍,两个“1”,一个指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另一个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X”是变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或公卫人员,他们负责患者的管理和干预。但这种模式也有一定弊端。“‘1+1+X’并不是一个紧密的联合体,两个‘1’都是动的,患者是不动的,患者每次看病会面对不一样的医生。由于不是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服务,患者还是会直接去找大医院的专科医生。”洪丰颖说,“但整个架构理念是非常好的,在此基础上,2014年厦门建立了患者与之一对一的模式,这就是‘三师共管’”。

“X”变身健康管理师

2013年,杨叔禹带队到各地调研慢性病管理经验,台湾卫教师的概念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在深入了解卫教师的岗位、职责、服务项目、服务对象和收费情况后,杨叔禹确立了重点工作目标:把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做起来。

在最初的“1+1+X”模式中,“X”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或公卫人员,在职责定位上,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当时人社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全国寻找试点城市联合培养健康管理师。厦门抓住这个机会,成为试点城市之一,首批完成系统培训的人员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的比例通过考试,获得国家健康管理师的执业资格。同时,借助台湾卫教师概念的灵感,健康管理师正式成为厦门市慢性病管理队伍中的一员。从此,“X”变身健康管理师,“1+1+X”也完成了短暂的历史使命,被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师组成的“三师共管”取代。

“粗放性的管理中,医生仍旧只负责看病,患者回家后还是没人管。慢性病需要精细化管理,这项工作主要由健康管理师承担。”厦门市思明区莲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莲前社区”)主任阮国强对《中国医院院长》说。

厦门官方文件中表述,健康管理师由基层医疗机构中具有一定慢性病防治知识基础的临床医生、公卫医生、护士或与医学营养、药学、心理等相关专业的专兼职医务人员,以及乡村医生,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担任。慢性病健康管理师是患者与医生的联系纽带,负责患者日常的随访与健康教育,旨在个人行为干预需要达到预期效果。除此之外,还承担强化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早日实现日常自我管理和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变化情况,负责安排患者下次随诊时间及双向转诊相关事宜。

全科医生由基层医疗机构取得全科医生资格的医生担任。全科医生的职责是负责执行专科医生制定的诊疗方案,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做好随访病程记录,将病情控制不良的患者及时反馈至专科医生,以期尽快解决问题;同时,在专科医生的带教下,实现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独立诊疗,提升诊疗能力,并做好与健康管理师的日常工作沟通交流,参与商定患者个体化健康管理教育方案,解决健康管理师在执行患者健康教育过程中反馈的问题。

我国自2009年以来实行的基本药物制度要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能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内的品种。由于糖尿病、高血压所需常见药大部分不在基药目录之内,导致把患者分流下去却面对社区无药可开的局面。这是厦门遇到的第一个政策性难题。“我们不断去和发改委、人社局等部门沟通,基药目录一步步扩大,后来慢慢延伸到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的药品。”杨叔禹回忆,他去社区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药房,看常见病所需药品是否齐备。“社区场地有限、药房面积有限,不能把所有药品都放进去,但最起码要保证糖尿病和高血压两个慢性病的常见用药。”

自2012年调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市级临时用药目录,到2015年允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的药品,之前大医院能开的药,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能开得到。大医院只能开一周的药量,而到基层看病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次处方药量可以达到30天。厦门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受限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此外,厦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额拨款体制下,实行了差额的绩效管理。在政府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基本收入的前提下,不断调整绩效奖金提取办法。目前以人均4万元进行考核,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奖金。近期,厦门市卫生计生委正协调政府相关部门,拟推行放开绩效奖金,以最大程度激励基层医务人员“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同时,社保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据实结算”办法。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市社保经办机构每月按实际发生的95%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时结算,剩余5%根据年度考核结果进行总结算。这种结算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性。

对大医院,则主要是发挥好财政补助和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重点解决“舍得放”的问题。目前,财政已取消了对三级医院门诊工作量的定额补助,改为对急诊、手术和疑难杂症治疗的补助。同时,厦门还上调三级医院诊察费收费标准,提高三级医院急诊科、专家门诊察费,并将慢性病分级诊疗工作绩效纳入院长年度目标考核,鼓励大医院根据分级诊疗需求调整内部分配制度,引导大医院不再追求普通门诊量,让大医院专科医生回归对急、危、疑难、重症的诊疗职责。

尽管厦门分级诊疗工作风生水起,但现实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小觑。记者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存在人员短缺和场地受限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但招不够编制名额内的人数,还时常面临人员流失的局面。“大医院专科医生下社区是解决基层人才短缺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但这只是一种过渡性的方式,专科医生下去更多地是承担带教全科医生的职责,把基层水平提升上来后他们还要回到大医院,毕竟专科医生要专注于疑难危重疾病。”李卫华说。

厦门一直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实施方案》明确,厦门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中医专家下社区、中医专家社区师带徒”等“强基层”措施。此外,要充分发挥厦门市全科医生培训中心作用,加快培训全科医生。同期进一步加大健康管理师培训力度,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在职医务人员(护士、中医生、营养师、公卫医生等)中遴选人员,经过健康管理师培训后从事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工作。

撬动公立医院改革

事实上,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过程是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回归不同功能定位的过程。大医院主要应提供急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诊疗服务,承担高级医疗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任务,接受其他医疗机构转诊,对其他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需要更多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作为首批16个国家联系试点的公立医院改革城市之一,厦门市在2013年就取消了公立医院药品加成,2015年又取消了公立医院医疗耗材加成并降低了大型检查设备检查费用,2015年底前还将完成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大背景下,厦门实行的分级诊疗进一步降低了大医院门诊量,迫使其转变发展观念,回归自身功能定位。

“三级医院接下来做什么,该怎么生存发展?大医院门诊量下降,回归疑难危重,回归做手术。而中医院主要就是靠门诊,手术量并不大。”高树彬不无忧虑地说,“厦门各区取消了对中医诊所的限制,现在随处可以开。医生多点执业也会进一步放开,你知道,中医是最容易多点执业的专业领域。所以,中医院必将面临着异常严峻的生存压力。”

危机感一步步袭来,中医院开始考虑转型。高树彬说,中医院已经开了好几次会,专门讨论医院战略转型的事。下一步,中医院将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为抓手,把人才培养和项目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打造一批群众信任、业界有影响力的项目来提高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

第一医院则通过在全省率先引入JCi认证来促使医院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JCi认证对整个医院来讲是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变革,对医院是一次涅重生。”第一医院院长姜杰对《中国医院院长》谈到这项工作时满是感慨,“JCi要求医院所有管理都要围绕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其中包含了16大类、1218条要素,医院通过这些要素发掘创造和创新的力量来制定相应措施,达到JCi所要求的标准。”

姜杰表示,第一医院将借着JCi的东风,由规模型朝着精细化、专业化、高品质的方向进行转型和提升,铭记区域核心医院应该担当的责任、应当承担的任务、应该做的事,切实为患者服务。

医院自身通过加强管理促进转型与改革的同时,厦门在政府层面也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提升大医院的医教研水平。

2014年1月,厦门决定在全市三级医院推行柔性引进高级医学人才,实行“双主任制”管理。“双主任制”指三级医院重点专科和规划重点建设专科,以柔性引进方式,特聘国内外知名医院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担任该专科主任(特聘主任),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赋予特聘主任全面管理科室的权力,并按照协议要求其承担学科发展、科室管理、临床诊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责任。同时,为配合特聘主任开展工作、保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市三级医院在该专科选聘本院专家担任执行主任,执行主任根据特聘主任的授权负责科室的具体日常管理工作。

“特聘主任对科室发展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他们可以在学科建设、科室整体规划等战略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在临床技术方面,也可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提升整个团队的水平。”中山医院肝胆外科执行主任尹震宇介绍,实行双主任制两年以来,科室已拿到几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发表的SCi论文在10篇左右。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发生的。据悉,目前厦门全市已柔性引进二十多位特聘主任。

门诊改革实施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的,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收费管理,提升医疗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实施付费方式改革,简化就医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改善就医体验,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人民群众就医看病更便利、更实惠。

二、实施范围和服务对象

(一)实施范围

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全县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

(二)服务对象

1、病情危重需采取紧急救治的急诊患者;

2、县域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患者(新农合政策规定不予报销的情况除外);

3、医疗机构认可的其他人员。

三、工作任务

(一)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改革收费管理制度

纳入“先诊疗后付费”服务范围的患者,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可与医疗机构签订住院费用结算协议,并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复印件交医疗机构保管,不需交纳住院押金。鼓励医疗机构与村(居)委员会加强协作,建立以村居为单位的信用担保机制。医疗机构可结合实际,实行医疗费用分阶段结算办法,避免因垫付费用积压影响正常业务开展。患者出院时可到专门窗口办理费用结算,实行新农合费用即时报销、个人自付费用补缴“一站式”服务。

(二)推行“总额预付”制度,改革新农合基金支付方式

充分发挥新农合基金的支撑、补偿作用,对于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的定点医疗机构,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总量控制、略有结余”的办法,全面推行新农合基金“总额预付”制度,即以目前可支配住院统筹基金和往年各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住院报销总额为基数,综合考虑医疗机构服务人口、服务范围、床位设置、手术例数、年住院人次及住院报销比例等因素,科学核定各定点医疗机构年度支付总额和每月拨付金额,实行定期核拨、定期结算。建立医疗机构诚信评定制度,严格新农合基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报销程序。对于采用非法手段套取新农合基金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依法严肃处理。

(三)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

加强新农合病人转诊的管理工作,正确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当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危重、疑难病患者及时转诊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合理就医模范。医疗机构要规范诊疗行为,严格出入院标准,积极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按要求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治疗,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积极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严格执行自费药品、自费诊疗项目病人(或家属)签字制度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每天向患者提供其上一天采取的治疗措施、治疗费用等。

(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有效防范患者逃费风险

医疗机构要严把准入关口,建立医院信息系统与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对接机制,严格审查患者新农合证及个人身份证等有关证件,确保登记信息准确详实。加强与新农合管理办公室的沟通联系,完善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和延期还款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保证法律效力。建立恶意逃费患者预警机制,实行诚信等级管理,督促患者自觉付费。同时,医疗机构要弘扬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精神,对确因经济原因不能一次性付清医疗费的贫困患者,可持县民政部门出具的五保、低保人员等贫困证明,与医疗机构签订延期(分期)还款的协议。根绝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专项风险基金,为医疗机构因恶意逃费及“三无”病人带来的经济损失提供适当补助。

四、实施步骤

在全县医疗机构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分宣传发动、先行试点、全面实施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3月20日-4月10日)。县卫生局制定实施方案,对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工作进行部署,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确定实施范围和服务对象。各医疗机构在认真调研和精心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大力宣传“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基本做法,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掌握政策,合理运用政策,自觉配合医院,履行好自身承担的义务。

(二)先行试点阶段(2012年4月11日-5月31日)。选择县中医院、果里镇中心卫生院、马桥镇陈庄卫生院、起凤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试点。各试点单位要严格按工作要求,明确试点临床科室及临床病种,定期总结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稳妥推进“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

(三)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6月1日后)。各医疗单位在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在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全部实行住院“零押金”,出院“一站式结算”。县卫生局定期调度各医疗单位“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开展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研究解决面临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适时扩大实施范围和服务对象,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医改的成效。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体现,是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惠及群众的有力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切实把“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二)转变理念,提升内涵。各单位要以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为抓手,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内涵。要严格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安全、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搞好结合,形成合力。各单位要把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与推进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结合起来,与医院等级评审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结合起来,与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和“三双”行动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全县卫生事业科学、和谐发展。

门诊改革实施方案篇5

沪深京医改:完成好规定动作,设计好自选动作

5月17日,上海市新医改《实施意见》、《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尽管是国内最后一个出台新医改方案的城市,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额等多项数字指标中,上海目标均高于国家标准。此前,旨在整合一、二、三级医院的区域性纵向医疗联合体也在卢湾区和崇明县试点。到2012年底,上海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覆盖全市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0%以上。

推进缓慢的公立医院改革难题,也在深圳找到了新的突破口。5月31日,深圳市第二次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会议公布了《深圳市公立医院章程准则》、《深圳市公立医院理事会章程准则》及《深圳市公立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方案》三个改革方案。今后,医院不再设置行政级别,院长变身“职业经理人”,建立去行政化的管理制度。在探索“管办分开”方面,深圳将设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的法定机构负责管理全市公立医院。此前,中国平安已与深圳市龙岗区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合作建立龙岗区中医院项目。这是自2009年新医改方案颁布以来,由商业保险机构投资公立医院的首宗案例。

5月29日,北京市了医保惠民新政《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从今年1月1日起,本市参保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起即可享受医保,当年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居民,当月参保当月可享医保。

临汾农民工工伤也将“一垫三优先”

从今年7月1日起,临汾市首创的“一垫三优先”医疗服务范围将扩大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

早在2006年6月,临汾市针对职工发生工伤后医疗救治难、申请工伤认定难、劳动鉴定难、待遇落实难的问题,在全国首家推出了“一垫三优先”的创新举措。“一垫”,即凡参报单位的职工,发生工伤,均可不交押金,不掏医疗费,先入院救治,由医院垫支费用,之后再由工伤保险机构与医院结算;“三优先”,即优先工伤认定,优先劳动能力鉴定,优先支付。

为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临汾市实行了五大改革,并建立起“一套机制”,确保“四个及时到位”。“一套机制”,即在选择好医疗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企业、工伤农民工、医院、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及工伤认定机构环环紧扣、协调一致的运行机制。“四个及时到位”,医疗机构救治及时到位,工伤认定调查、参保名单核实及时到位,劳动能力鉴定安排及时到位,工伤保险待遇核算支付及时到位。此项举措实施四年来,临汾市接收工伤职工医疗医院由当初两家扩展为35家,累计为工伤患者垫付医疗费760多万元。

一是签订协议。协议医院、市县两级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方,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签订合作协议。

二是公开承诺。通过省、市新闻媒体公布协议医疗机构、市县两级工伤经办机构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市人社局医保科、市工伤保险中心、协议医疗机构联名向社会进行公开承诺。

三是及时调查,提高工伤认定效率。调查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委托县市两级调查、现场调查、会议调查、电话调查四种。

四是及时安排劳动能力鉴定,将一般的劳动能力鉴定由过去在工伤农民工出院后进行提前到出院前进行,使农民工一出院就能享受到工伤待遇。

五是改变待遇支付方式,由过去用人单位变为通过邮局直接发放或一次性支付,最大限度方便工伤农民工。

成都率先实施“可选择”门诊统筹制度

成都市人保局等三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实施“可选择”等有关事项的通知》,7月1日起在全市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选择”门诊统筹制度。这意味着,成都市650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全市任何一家门诊统筹医院看门诊都将能得到医疗费用的报销,此举为全国首创,从根本上改变了参保人员一年只能定点选择一家乡镇(社区)医院就医才能报销的局面。

根据《通知》,参保人员在门诊统筹医疗机构就医时,有五大类门诊费用可享受报销,不仅新增了诊疗项目费用、扩大了药品的支付范围,符合门诊统筹支付范围的费用报销比例也从原来的30%提高至60%。今后,有关部门还将视医保基金运行和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对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作逐步调整。

其实,成都早在2010年4月就先行先试,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纳入了门诊统筹报销范围,但并未完全打破“不可选择”的门诊统筹僵局。在此基础上,2010年8月成都市在温江区启动“可选择”门诊统筹试点。截至今年3月,试点已覆盖温江区32.2万参保人员,共有2.1万人次享受门诊统筹报销,与实施普通门诊统筹时比,享受门诊报销的人次提高了5.8倍。

哪些医疗机构“可选择”

成都市任何一家基层定点医院;已取得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资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具备条件的乡(镇)村(社)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站

门诊改革实施方案篇6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系统;费用控制;系统动力学

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由于没有改变医疗服务消费过程中医、患、保三大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结构与权利结构,医方在医疗服务消费中的特殊权利丝毫没有改变,因此,各类不规范的医疗服务和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并未得到有效遏止。2000年至2006年间,我国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持续增长,每年增幅基本在7%到9%左右,门诊病人人均住院费用六年增长了40%(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6)。医疗费用的持续增长使“看病贵”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也必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提高医疗保险制度的效率,有效控制成本也成为2006年起参与制定医改新方案的各海内外研究机构着力把握的基本原则,正是在此基础上,各研究机构在医改新方案中就如何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攀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性建议,如在医疗筹资体系上,建议改革对医疗服务供方(医院)的支付方法,逐步从目前的现金支付、病人付费过渡到预付和集资形式;引入总量控制、人头预算,取消按服务收费的支付办法等。北师大医保课题组更提出由政府作为医疗筹资的主体,代表患者向医疗机构购买医疗服务,并认为此举可将医改总费用节约1000多亿元(顾昕,2007)。各种方案角度不一,各执一词,一时间难下定论。

事实上,医疗保险体系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只有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医疗保险的费用控制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才能从整体上实现医疗保险体系的良性运转和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从有效遏制不合理费用支出,控制医疗总费用增长的角度出发,对医疗保险系统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政策仿真提出操作性强的控制医疗保险费用增长的方法和手段,并为政府最终科学地制定医保新方案提供依据。

一、医疗保险系统分析

由于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的主要角色包括医疗保险部门、医疗服务提供者和医疗服务消费者,所以本研究的系统范围即包括上述三个部分。

医疗保险部门是现行社会医疗保险政策的主管机关,这一部门是借助调整缴费率、对医疗服务部门给出的处方金额进行审核、选择支付方式等手段来影响医疗保险体系的运行,比如调整缴费率可以增加保费收入,而对医疗服务部门的审核则可以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就医疗服务提供者而言,当消费者增加医疗消费金额时,医疗部门会增加其医疗服务供给量,但是在医疗部门完成医疗服务后,要依照保险部门预先给定的给付标准,向保险部门提出医疗给付申请,而保险部门会在审查之后,给付该款项,但会对其认为不合理的申请费用拒绝给付。

医疗服务消费者指的是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口,这一部门的角色也是双重的,一方面是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的提供者,另一方面是医疗服务的消费者,它对社会医疗保险体系运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医疗需求变化导致门诊费用、住院费用的变化而实现的。当然,由于老龄化的趋势,参保人口的变动也会给医疗体系的运行带来影响。

二、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费用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寻找系统各构成部分的关键变量以及对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的梳理与描述来概括出费用控制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在被保险人所代表的医疗需求方面,由于个人账户余额的多少会导致门诊就诊率改变,并最终导致就医人数的增减变化,因此,个人账户余额、门诊就诊率等就是其关键变量。对医疗服务提供方来说,医疗体系供给的服务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保险部门对医疗部门的核准比例以及保险部门累积余额变化导致的财务压力都会对医疗服务的供给带来影响,因此核准比例和财务压力可以看作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关键变量。社会医疗保险部门的关键变量包括累积余额,同时累积余额可以再简单地分为支出和收入两个部分,各有不同的影响因素,且各个因素交互影响。就保险部门的收入方面来说,主要影响因素为缴费人口、个人统筹缴纳金和个人账户金额等,而保费支出则包括门诊费用、住院费用及参保人口等。

值得注意的是,各变量之间或是互相交互影响,或是通过不同的路径对三个主要的部门造成不同的影响。例如,缴费人口与参保人口的增加使社会医疗保险的保费收入增加,但人口的增加也会造成就诊人口的上升,增加医疗保险的保费支出。

费用控制的因果关系图中存在四个负反馈环。由于负反馈环控制环中的变量趋于稳定,因此这四个负反馈环体现了现行的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策略。

现行医疗保险体系中,为了避免医疗市场的“供给导致需求”的现象,所采用的医疗费用控制措施强调了医疗保险部门对医院和医生的稽核功能,通过降低或提高核准比例对医疗服务提供方进行监督审查,对单次门诊费用或日均门诊住院费进行监管和控制,“财务压力—核准比例—日均住院费用—总住院费用—保费支出—财务压力”和“财务压力—核准比例—单次门诊费用—总门诊费用—保费支出—财务压力”就体现了这一费用控制措施。根据文献统计(陈延、王梅,2004),参保人群的就诊频率人均6.86次/年,是非参保人群的1.8倍;即随着个人负担费用的增加,就诊率明显降低。由于个人账户专门支付门诊费用,因此门诊费用越高,则个人账户的余额越少,对参保者的激励作用越突出,门诊就诊率明显减少,门诊费用也就相应降低了。模型中的“个人账户与门诊费用差额一患者影响因子—门诊就诊率一门诊费用一个户与门诊费用差额”回路体现了这一费用控制措施。另外,在医疗费用的支付方面,目前我国实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地区多采用按服务单元支付,即是在平均了往年门诊以及住院费的基础上,以定额的形式来约束今后费用的上涨,因此,起到了促进医疗行为规范化,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作用。“财务压力—医生影响因子—平均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保费支出—财务压力”以医生影响因子体现了这种对医生的控制作用。

三、建立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

1.模型建立与基本参数的确定

系统动力学建模最终要将所有影响关系表示成一系列的方程。对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架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因果关系图与反馈关系图等定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定量的数学方程;同时,在进行计算机仿真之前,还要利用各种途径,如社会调查、市场调查、企业调查、政府的统计年鉴等确定方程中的所有参数。

从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起,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试运行正式开始,因此,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从1994年开始。 累积余额表示社会医疗保险历年来的累积盈亏,当年余额表示当年度的盈亏状况,此两项是反映费用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影响累积余额和当年余额的变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保费收入,二是保费支出。保费收入=integ{保费收入-保费支出,当年余额}。

《决定》规定,保费收入为职工工资收入的8%,其中4.2%进入统筹基金,3.8%进入个人账户,即缴费比例1和2分别取取0.42、0.038。

在职职工工资的初值取4358元(1994年)。

工资增长率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并假定2003年后工资增长率维持在0.1,以和时间有关的表函数表示。

在职职工人数的初值为8494.1p万人(1994年)。

根据统计资料(吴爱平、黄德明,2004),拥有医疗保险的患者年就诊率为6.87次,非医保病人就诊率为3.7次。因此,设初始就诊率=6.87次/年,最低就诊率=3.7次/年。

《决定》规定,单位以在职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进行缴费(单基数缴费原则),退休人员享受的基本医疗费用是由全体在职职工分担的:参保人口=缴费人口+退休人口。

由于老龄化的压力,在职职工对退休人员的抚养比逐渐增加,根据历史数据和老年负担比拟合方程(y(t)=0.2867×1.014,其中y表示老年负担比,t表示第t年,取2000年时t=1)(王晓燕、宋学锋,2004),并将老年抚养比构造为时问的表函数。

根据“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要划定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别核算,不得互相挤占。”模型在构造中充分体现了个人账户的门诊支付作用以及对门诊费用的控制作用,“门诊费用增加系数”和“患者影响因子”均表示为“个人账户与门诊费用差额”的表函数:门诊费用增加系数(个人账户与门诊费用差额)=[(400,0)-(800,10)],(-400,0),(-200,0),(0,0),(100,0.05),(400,0.1),(800,0.1);患者影响因子(个人账户与门诊费用差额)=[(-100,0)-(600,10)],(-100,0.5),(-50,0.5),(0,0.6),(100,0.65),(300,0.7),(500,0.9)。同时,假设总门诊费用=参保人口xmin(个人账户金额,门诊费用),确保了统筹费用不被侵占。

建立指标财务压力=保费收a/保费支出,并通过财务压力来控制总住院费用的增长,医生影响因子设为财务压力的表函数:医生影响因子(财务压力)=[(-10,0)-(10,10)],(-10,0.5),(5,0.5),(0,0.55),(10,0.7)。

财务压力的增大迫使医疗保险部门通过加大审核力度来控制各种不合理的费用支出,首先将核准比例表示为财务压力的表函数:核准比例(财务压力)=[(-1,0)-(10,10)],(0,1),(0.25,0.25),(0.5,0.5),(0.75,0.85),(1,0.95)。

日均住院费用增加率表示为time和财务压力的函数:日均住院费用增加率=ifthenelse(time<1998,0.1,日均费用增加率f(核准比例))。

日均费用增加率(核准比例)=[(0,-0.2)-(10,10)],(0.5,0),(0.6,0),(0.7,0),(0.8,0.01),(0.95,0.05)。

初始住院天数为12天/年,最低住院天数7天/年(陈琳、杨宝林,2003)。

2.模型有效性检验

对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包括结构确认测试、参数确认测试、单位一致性测试、极端情况测试和行为重现测试。

结构确认测试是直接比较所构建的社会医疗保险系统的费用控制模拟系统是否符合真实系统的结构。通过因果关系图、反馈关系图和系统方程式进行检验,发现本模型结构与社会医疗保险的政策结构是相对应的。

参数确认测试是直接比较所构建的模型结构与模型所代表的真实系统的知识,是否在概念或数字上符合。本模型所用参数来源于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或回归技术等,在概念或数字上符合模型所代表的真实系统的相关文献或经验。

单位一致性测试是测试所建立的模型其单位是否一致。作者应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中的单位一致性测试工具(unitschecktool),来测试所建构的模型。本模型已通过单位一致性测试。

极端情况测试是测试所建构的模型在极端情况下是否符合真实系统。当极端情况测试的结果显示出模型不符合真实系统时则修改系统,再次测试,直到极端情况测试的结果,显示出所建的模型符合真实系统时,才停止此项测试。本模型通过两种极端情况测试:(1)当参保率为零时,保费收入为零;(2)当参保率为零时,保费支出为零。

行为重现测试是测试所建构的系统模型是否重现真实系统中的问题行为。我们分别对缴费人数、参保人数、保费收入和保费支出情况进行了测试,模拟数值同统计数值在变化趋势上是一致的,较为真

3.医疗费用控制方案测试

模型对现行社会医疗保险系统的运行及费用控制的政策进行了模拟,涉及的费用控制政策包括:通过个人账户对门诊费用的专项支出来激励个人降低就诊率和单次门诊费用;在按服务支付医疗费用的背景下,利用核保率控制单日住院费用;借助财务压力增加医院降低住院目的激励;在住院费用上实行部分负担制度。

在总比例8%不变的情况下,更改统筹或个人账户的比例会给费用的支出情况带来变化。我们分别考察(1)统筹比例降低、个人账户比例提高和(2)统筹比例提高、个人账户比例上升两种情况,并不失一般性地将情况(1)设为将统筹比例降低为3%,个人账户比例提高,情况(2)设为将统筹比例提高为5.4%,个人账户比例降低到2.6%。

费用控制修正方案二:总额预付制度

对现行方案的模拟是在按服务单元收费的情境下进行系统运行和实施费用控制的,下面通过总住院费用方程式的变化,将按服务项目收费转化为总额预付制度。

此时的总住院费用方程修正为:

总住院费用=ifthenelse(time<2000,总住院费用0,delayl(总住院费用1.1,1)

费用控制修正方案三:按人头支付制度

按人头支付也是一种预付制度,是根据定点医院服务对象的人数和规定的收费标准,预先支付供方(医疗服务机构)一笔固定的服务费用。

将上述方案代入系统进行模拟,可以发现在不改变个人缴费总比例的情况下,提高统筹比例、降低个人账户比例可以降低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的支出;反之,则导致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的上升。这也证实了个人账户制的实行确实可以起到控制费用的作用,并且在具体操作上由于个人账户只支付门诊费用,个人账户比例不宜过高,过高则对患者的费用控制激励降低。从约束与激励机制来看,总额预付制度强化了对医方的约束作用,因此在较短时期内就可以起到较好的费用控制作用。按人头支付制度(如美国的hmo)尽管在欧洲和美国都起到了较好的功效,但由于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因此在我国不具备较好的费用控制效果。

四、政策建议

上文通过对各种政策的模拟分析,我们得出了影响费用控制系统的主要因素和各因素对费用控制的影响效应。下面对如何利用这些因素给出一些建议:

1.在总缴费比例确定的情况下,降低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

研究表明,实行个人账户对门诊费用的专项支出确实可以起到激励个人降低就诊率和单次门诊费用的作用;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个人账户的激励作用,可以在设计上适当降低个人账户的比例,这样在保费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门诊费用、保费支出都明显降低,可以起到更好的费用控制效果。当然,如果个人账户比例过低,其应有的强制性保险功能被削弱,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医保改革的继续进行。方案一(2)中将用人单位缴费的10%划入个人账户,费用控制效果较为明显。

2.继续加大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监督审核力度

在按服务单元支付医疗费用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加大审核力度,借助核保率控制单日住院费用以及借助财务压力增加医院降低住院日的激励。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监控,对疑点费用和发生的高额费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核实;建立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包括聘请社会特邀监察员,组织医疗专家和医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医院病历、处方等档案进行检查;设立医疗服务及医疗保险投诉举报中心等。

门诊改革实施方案篇7

针对此次通过的医改方案,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表示,此次的北京医改方案还将进行反复修改,还要进行公示与征求意见。

公立医院改革拟分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

据了解,北京的新医改方案将着重针对首都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高、群众就医负担较重的问题推进改革。完成改革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完善基本医药卫生制度体系、健全医药卫生运行机制等重点任务。

根据通过的《方案》,未来公立医院改革将探索分类模式,即按照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个方向,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投入机制、运行模式和考核评价制度。同时,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晰公立医院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科学界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任和权利,探索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

而在医药分家后,医院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方案》指出,将探索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方式、落实财政补助政策等多种途径,推进医药分开,逐步解决“以药养医”问题。

《方案》同时指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疗机构重组改制。

提高报销比例限额拟从17万提至30万

据了解,当前北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上限为17万元,“一老”和城镇无业居民的医保报销上限为7万元。根据目前北京职工年平均44715元的工资和居民人均24725元的可支配收入可以算出,职工门诊报销封顶线应调整至27万元左右,居民医保上限则为14.8万元左右。而此次拟将职工医保报销上限提高到30万元,居民报销上限提高到15万元,职工报销上限比此前社会预想的还要高出3万元。

除了提高医保报销的比例,还将扩大社会药品报销范围,提高社区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目前,职工在大医院就诊的门诊报销比例为50%,社区为70%。为了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北京将在社区门诊报销比例方面有所倾斜,今年社区医院的门诊报销比例有望提高至90%。

据介绍,今年北京还将根据基金运行情况科学测算,将因职工工资增长而新增的医保基金全部用于提高职工待遇,出台提高门诊报销比例、最高支付限额、贵重医用材料和人工器官报销标准;扩大门诊特病报销范围、药品和诊疗项目;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及医疗救助政策等8项政策,以减轻群众医疗负担。预计全年将减轻群众医疗负担25亿元。此外,今后北京将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的公开力度,让市民及时了解基金的收支情况。

解决“大处方”今年将试点按病种付费

通过按病种付费解决“大处方”,是此番医改方案另一项被外界期待的亮点。据透露,今年北京将选取两家医院作为试点,开展按病种付费的DRGs医保支付模式的改革。

DRGs又称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最初产生于美国,它将临床处置类似且资源耗用相近的病例归类分组。依据病患出院时主要诊断、手术处置、年龄、性别、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有无以及出院状况等予以归类,整合同一类疾病群所有相关检验、诊断与治疗,依不同年龄、并发症风险等定出给付价。这一价格将包含病房费、诊查费、药事服务费、药品费、各项检查及治疗处置费、注射费、麻醉费、手术费、一般材料费及特殊材料费等所有相关费用在内。而依据个人的报销比例,病患个人支付的费用也可确定。

门诊改革实施方案篇8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是数控技术、数控设备维修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数控机床维修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针对本课程自身特点,分析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专业的就业需求现状,依托FanUC0imatetD数控实训平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现象、故障产生原因及故障诊断和排除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改革;数控实训平台

数控机床维修工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6年的新职业,主要从事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一名合格的数控机床维修工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还要具备检查、分析、确定故障原因和快速准确的维修好机床的能力。为满足社会需求,大多数职业院校在数控技术专业或数控设备维修等专业都开设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并把它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数控机床维修人员。然而高职院校数控机床维修课程在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教学脱离的现象,学生的职业素质与企业的用工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导致了企业招聘的数控维修工不能达到用工要求,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以对口的矛盾。因此,对于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的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出学校、学生和企业都能共同参与、共同获益的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主要面临的问题

(1)课程教学中涉及的知识面广,包括了数控系统、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电气控制、液压与气动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在前置课程中进行了独立设置。但是在前期教学中,学生基本只是孤立的接受知识,而本课程则是将这些知识融合到一起,并且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感到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很大,对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时无从下手。(2)课程教学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数控设备通常会处于被保护状态,不能进行拆装,这就使得用于维修教学的设备不足,学生仅仅只是接收一些认知实验,或者老师设定一些简单的故障让学生进行排除,实习时间得不到足够保障,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难以提高。(3)数控系统的品牌、型号众多,更新也快,其结构、参数设置以及故障诊断方法等在不同的品牌和型号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是以一种数控系统为载体来进行教学设计与安排,最多再把学校拥有的其它数控系统作为辅助介绍,缺乏了对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能力的培养,因此,难以培养出走出校门就能满足企业基本要求的数控维修人员。(4)考核方式不合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传统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总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已不再适应“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也不适合于本门课程的成绩评定,为此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需要进行改革。考核方式不合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传统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总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已不再适应“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也不适合于本门课程的成绩评定,为此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需要进行改革。

2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内容

(1)研究以典型项目为载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实践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2)依托FanUC0imatetD数控实训平台研究数控机床维修的典型工作任务,并结合维修工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确定出课程学习的不同学习情境,精选企业现场典型的维修案例作为教学任务。(3)研究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3解决教学问题采取的方法

(1)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程为背景,把项目作为载体实施课堂教学,依托FanUC0imatetD数控实训平台,学生亲自完成各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构建课程项目围绕项目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的主线来进行,实现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学。(2)课程项目要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还要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项目的开发最好由学校教师、企业维修技术人员以及行业专家共同研讨,精选出有代表性的项目案例;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学校建立的FanUC数控实训台参与开发一些简单的课程项目,使学校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最大化。(3)课程教学实行双导师制,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企业工程师或学校的实训教师与学校理论教师一起共同担任该环节的指导老师。同时,学校也应多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锻炼,不断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4)对于强调实践能力突出的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合适体现课程的学习效果。新的评价方法应该是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过程性考核为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比如课程项目实施完成后做项目的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辩;答辩完后学生撰写个人项目报告,总结项目学习的成果,分享心得和体会。

4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

(1)课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依托FanUC数控实训台,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2)课程主要在实践教学环节实行双导师制,能够更好地达到对学生的指导效果。(3)评价方法的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5课程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1)数控机床维修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将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力。遇到技术问题时,能够学会主动查找资料,探讨和寻找解决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故障的判断、检测和排除,使学生把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融到实践过程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制作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开发数控机床维修项目案例库;编写适合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特色教材;搜集相关的技术资料和视频教学案例等。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更新,为本课程的后续教学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保障。

作者:罗应娜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岑华.数控机床维修教学中CDio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4(47):147~148.

门诊改革实施方案篇9

关键词:政策执行;效果评估模型;长宁社区;医疗卫生综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D60:R197

一、引言

本文以上海市长宁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政策评估为案例进行研究,提出了政府公共政策实施后,对其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内容,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要对象、评价的方式和途径等。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公共政策评估的逻辑模型;(2)设计政策评估的指标体系;(3)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政策评估的案例研究。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功能,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根据区域实际情况,于2005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了“三医联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综合改革试点。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工作与运行,长宁改革已经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与成效,本课题组在过去已有的调研和跟踪观察的基础上,对本次改革的试点情况作一个相对全面的政策评估。

二、政策目标与政策实施:一个效果评价模型设计

(一)改革的政策目标

长宁区的医疗卫生改革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基本医疗工作,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和“看病难”等问题,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改革和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改革的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1)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减少医药费用浪费,杜绝不合理检查,切实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2)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支付办法,年度医疗保险基金费用发生数控制在核定的预算经费内;(3)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六位一体”功能,凸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使社区居民得到综合、连续、价廉、便捷、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综观长宁区“三医联动”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改革模式,其改革目标具有几个基本的特征。

首先,改革的政策目标方向性明确。长宁区“三医联动”改革凸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与综合性,以达到减轻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无论是改革政策的方案设计,还是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都要以是否有助于顺应和实现这一目标为准则。

其次,改革的政策目标具有一定可度量性,即改革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能否实现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都可以一系列的可操作化指标来加以度量,如表示机构服务质量与效率评价指标的“次均费用”,以及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改革目标的可测量性决定了长宁医疗卫生改革目标是否可以实现相应的绩效管理的程度。只有通过这样的长期绩效目标管理,才能稳定地提升和改进卫生服务机构的效率以及服务的公平性。

最后,改革目标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挑战性。长宁医疗卫生改革的现实性在于:一方面,社会群众由于“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呼声以及压力日益强烈;另一方面,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对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具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念,因此,顺应民意的改革势在必行,这就为长宁区的改革目标提供了可靠的现实性基础。但是,长宁的医疗卫生改革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与风险性,因为这次改革不仅涉及政府、医疗机构、公众乃至医保机构和药品流通部门等多方关系的重构,而且受到传统医疗卫生体系的历史惯性、民众期望模式的改变以及改革配套性的制约。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观念与组织行为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公众对此服务模式转变的态度评价和可接受性。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服务的综合性与公益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或者公众对此不理解或难以接受,都有可能致使改革失败。

(二)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模型

一般而言,对社区医疗卫生改革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是需要付出大量智力与体力的努力。我们需要检查每一个细节部分或相关环节的关键行为,但并不是一次或几次就能够准确捕捉到卫生改革对社区卫生和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及其程度。考虑到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政策实施的策略与方式都会对本研究评估工作提出巨大的方法上的挑战。为此,必须对本次评估研究的逻辑结构与组织工作做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对社区卫生服务“三医联动”综合改革评估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基础,我们将其中的研究逻辑进一步简化为表1所示。从政策过程来看,本研究的评估对象是涉及卫生改革的政策目标、政策设计与实施及政策效果等三个最基本的环节。而从政策改革的方向性来看,改革的最终政策目标是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基本医疗工作,有效利用卫生资源,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和“看病难”等问题,与之相对应的政策设计与实施的方向性就是要通过“六位一体”的模式来改进社区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其方向性的效果最终是要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但具体来看,改革的直接政策目标是要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制度能力,与之相对应的政策设计与实施是重新构造相应的卫生体制与组织架构、团队与服务模式、质量控制与管理、收入补偿机制以及权力与责任分配等;其实际追求的政策效果则可以通过以下指标加以度量,如病人流向;居民的认知、利用与满意度;费用控制;配置效率;社会公平;常见病、慢性病发病率等。

由于改革的政策过程与衡量政策效果的指标之间存在十分复杂的关系,有必要对评估的体系进行分解以便更清楚地展现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评估研究的逻辑结构。为此,我们将评估的体系大致分为政策目标过程评估、组织机构与公众满意度评估、改革政策实施的成效评估三个部分。其中,政策目标过程评估更多地从政府的视角观察政策的目标与政策设计以及实施之间的逻辑关系;而组织机构与公众满意度评估则分别从社区卫生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不同的角度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的改进(“六位一体”)状况、团队与服务模式和员工激励程度以及公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水平。最后,直接从改革的成效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如病人流向;居民满意的社会效益;费用控制;配置效率;社会公平;常见病、慢性病发病率等。限于篇幅,本文以下经检验部分则仅仅以政策效果评价为例,而不涉及政策目标与设计过程的评估。

(三)研究方法及数据调研说明

评估工作主要是根据政策目标和政策产出,开展专题性调查,整理和使用以往的相关数据资料,对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配套改革及其结果作出评估。本研究采用的是2006年10月对上海市长宁区的两个街道随机抽样入户调查数据。该项调查样本为1010份,回收的有效样本为1007份。调查对象为上海户籍居民家庭,所有家庭成员均为非沪籍人口的外来户家庭不属于调查的对象。

三、长宁社区医疗卫生改革的政策效果评价

(一)政策目标与执行过程评价

1.改革目标管理模式比较清晰。从过去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考核模式向现在的以居民满意度为核心转变。无论是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层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医护人员,无论是街道居委会干部,还是普通的居民代表,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现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原来的街道医院不一样了,不再以追求盈利为目标,而是要以服务社区居民和居民满意度为工作目标了。虽然一些居民并不清楚这是政府在为居民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而是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免费或无偿为居民提供服务,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目标模式转变已经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只是还需要向更多的居民宣传。

2.改革目标的实施和配套政策体系比较完善。改革总目标能够被分解成为具体的子目标,并且能够通过相应的方案被落实和传递。如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凸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减少医药费用浪费;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支付办法;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六位一体”功能;这些改革目标不仅清晰明确,而且都配套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和操作性。

3.改革方案具有比较高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从机构内部看,无论是管理层(部门科长和全科团队队长),还是普通全科医生和护士,都对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较高的热情,对医院向全科团队的倾斜表示理解;从机构外部来看,反响也是十分积极的,社区群众和街道对改革持欢迎和配合的态度,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试点和运行,很多群众对医院改革给予了“较好”的热情评价。

4.组织机构和管理形态建立并运行起来。组织结构由原来的“三科一室”(办公室、医疗康复科、预防保健科和后勤保障科)转变为5个系统,即全科团队服务系统、全科团队支持系统、病房系统、医技系统和管理系统。以“全科服务团队”为核心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管理模式开始运作,访谈显示,组织运行比较良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混乱。管理的平台和团队支持系统的效率改善给访谈者留下深刻印象。

5.改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一部分医生和群众对“全科医生”角色的认知和观念没有转变。本来全科医生应该发挥合理的“导医”作用,却总想看所有的病,又想把所有的病都看好。而也有一些人觉得全科医生的标准与理念难以实施:现在的全科医生中除了中医具有全科的优势以外,传统的内外科很难真正做到全科的要求,原来所在科室的诊疗习惯难以将全科的概念融入其中。(2)认为改革成功有很大难度:全科团队的服务内容离改革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对团队个体的访谈中,大多提及改革还需要时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革硬件和软件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生普遍认为,硬件上下设到社区的服务点需要的硬件设施还有待健全,软件上团队医生能提供的服务也参差不齐,虽然改革期望整合预防和医疗的多重功能,但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些医生对改革的质疑也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革目标的实现上。(3)有的医生对激励机制存在忧虑。例如,激励考核的主观性难以控制,全科医生担心责任风险可能会增加,而一般的医护人员则可能会担心考核激励机制内在的不公平倾向。

(二)公众利用与满意度

1.选择率

(1)患病率与就诊率

对于被访者是否患有慢性病的问题,其中,445人患有慢性病,占45.1%,没有患病的有542人,占总人数的54.9%。过去两周内,249人曾经有过身体不适,占25.3%,有734人没有感到身体不适,占74.7%,大部分人在两周内身体健康。过去两周内,曾经去看过病的有239人,占26.1%,没有去看过病的有675人,占73.9%,其中,有一定比例的慢性病患者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但仍然去医院复诊或拿药。

(2)已签约率和愿意签约率

知道社区卫生有签约服务的有369人,占37.5%,不知道的有614人,占62.5%。知道签约服务优惠内容的有245人,占总人数的26.5%,不知道的有681人,占73.5%,显然社区卫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还有待提高。被访者中,已签约的有149人,只占总人数的16.2%,没有签约的共768人,占83.8%,目前的签约率还比较低。目前没有签约的被访者中,246人愿意接受签约服务,占37.3%,126人不愿意接受签约服务,另外287人还未决定,占43.6%。

2.便捷、合理与有效性

(1)便捷性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便捷程度,居民选择最多的是“很满意”,占了43.1%,其次认为“比较满意”的占38.4%,认为“一般”的居民占16.7%,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共占1.8%。

(2)有效性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居民大多认为“比较满意”,占42.3%,其次是“很满意”,占34.7%,认为“一般”的占21%,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共占2.1%。

(3)收费合理性

关于收费价格,有40.6%的居民认为“很满意”,其次有37.8%的人认为“比较满意”,19.5%的人认为“一般”,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2.1%。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便捷性、有效性以及收费价格等方面,都是持认同和较满意的态度。

(4)“乱开药”与“乱检查”现象

从表3中,我们看到,47.1%的人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肯定没有”出现对其“乱开药”的现象或嫌疑,有28.7%的人认为“大体上没有”出现上述情况,有19.8%的人“不清楚”,有2.8%的人觉得“或许有的”,有1.6%的人认为“肯定有”上述情况。

而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没有给你‘乱检查化验’的现象或嫌疑”,有44.8%的人选“肯定没有”,28.4%的人选“大体上没有”,20.5%的人选“不清楚”,4.2%的人认为“或许有的”,2.1%的人认为“肯定有”。

3.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率

(1)满意度比较高的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在医护态度、就医环境和实际诊疗时间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因而满意度较高: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中,对于这三项评价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加和比率分别为74.6%、68%和67.1%,是满意率最高的前三名,这可以看作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比较优势。此外,

问卷中所列出的10项中,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率超过50%的项目还有排队等候时间(64.9%)、健康教育(61.8%)、预防保健(60.6%)、医疗技术(58.2%)、上门服务(54.2%)和医疗设备(52.5%)。此处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并非面i临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经常抱怨的发展困境,即认为“医疗设备不如三级医院因而很难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患者而言,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对其医疗设备还是比较满意的。

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对于问卷中列出的10项服务评价指标的满意度总体是较高的:选择“不满意”和“很不满意”两个选项的问卷在除“健康教育”之外的其他9项评价指标中均占较低的比率:最高比率为1.4(排队等候时间不满意),最低比率为0。

(2)不满意的服务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对“健康教育”这一服务项目有160人“很不满意”,占总数的19.7%,虽然绝对数不是很高,但相对其他9项指标较低的不满意率而言,该项的不满意率如此之高是值得关注的。

在调查的10个项目中,唯一满意率没超过50%的是“转诊机制”,对于该项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加和比率为39.2%,而有高达42.7%的被调查者选择“不清楚”,同时,选择“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也很少,只有4个人。可见,社区卫生服务在建立完善的“转诊机制”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3)公众“不清楚”的服务项目

选择“不清楚”占较高比率的项目都是未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可以加强的项目,通过加强对居民的宣传,使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有所了解,这些项目包括:健康教育(21.6%选“不清楚”)、上门服务(30.1%)和预防保健(20.9%)。

4.忠诚率

对于已经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有694人仍然会继续使用社区卫生服务,占使用过该服务的被调查者总数的86.1%,有2.4%的居民明确表示今后不会继续使用社区卫生服务,而有11.5%的被调查者不确定是否会继续使用,这类人群中有一部分可以发展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忠诚消费者”。

对于从未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有627人表示今后会考虑使用社区卫生服务,占从未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被调查者的82.1%,有4.7%的居民明确表示不会考虑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与上面的数据比较可以发现,一旦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拒绝继续使用的比率要低于从未使用过该服务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拒绝率。

(三)政策实施的综合评估:经济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评价

(1)门诊次均费用明显下降

改革通过机制创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药养医,以药养防”的补偿机制,以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政策导向取代过去的追求“经济效益”的导向机制。通过实施“医保预付”和“收支两条线”,从源头上彻底切断医疗机构的趋利行为,使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服务行为趋向合理,不合理用药和不合理检查得到了有效控制。社区卫生服务的门诊次均医疗费用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

从社区就诊的三大主要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胃肠炎,可以清楚地显示出,从2003年以来,这三大疾病的门诊次均费用一直在上升,2006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拐点,两种疾病的次均治疗费用均有明显下降。不仅有效扭转了医疗费用“节节攀高”的快速增长势头,而且医疗费用下降到近年来的历史最低点。

从总体上看,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次均费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长宁区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均门诊费用下降幅度在11.33%~23.71%之间,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门诊次均费用从改革前的137.93元下降到改革后的116.20元,平均每次节省了21.73元。改革一年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达到l,752,045人次,由此可以估算,由于门诊次均费用的降低,全年节省门诊治疗总费用达到了22,512,752元。

(2)医保费用快速增长的有效控制

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快速增长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导致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非常复杂,有人口老龄化、健康需求提高以及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和医学科技进步等合理因素,也有医疗机构趋利行为,导致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等不合理因素。但由于医疗市场上,医生的“垄断地位和垄断特权”,医生对医疗费用拥有最终和最大的决定权,使得医疗费用的控制政策存在很大变数。为了实现和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本次改革采用“医保预付”和“收支两条线”,不仅从源头上彻底切断医疗机构的趋利行为,而且探索了社区卫生服务医生从医疗服务供给者向“守门人”的转变。第一次通过利益机制的调整,以医疗控制转变医生的利益意愿和利益行为,取得明显的成效,医保总费用的快速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这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成绩。

改革采用医疗保险基金实施区域预算包干预付制,即以2004年对本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保险基金实际支付数为基准,按照本年度合理增长幅度确定预付总量。2004年向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支付的医疗保险基金为15,309.7万元,2005年度医保总费用增长率为16.53%,实际支付的费用增长率为14.98%,2006年实施医保预付制,全年医保资金拨付实施在2004年核定总金额的基础上按7%的比率预付全年医保资金,即实际拨付金额为16,381.38万元。如果2006年仍然按改革前一年医保实际支付的增长率(14.98%)增长,则2006年的医保总费用将达到20,240万元。由此,改革所带来的医保总费用的节省达到3,859万元。

(3)病人就诊的合理分流

引导居民优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是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进城市卫生体制改革的切入点。改革通过两方面来引导居民优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使得病人就诊合理分流。一是政策引导机制。通过社会医疗保险不同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减免政策,来引导居民优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二是服务引导机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经济、安全、有效、适宜和便捷的服务,来引导居民优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优势,树立医患诚信,建立稳定医患关系,大大缓和医患关系的紧张,构建以“家庭伙伴式”为核心的新型医患关系。评估调查数据表明,通过一年来的改革实践,不仅是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程度提高了,而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二、三级医疗机构的竞争力明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已经超过了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利用,占整个门诊医疗服务的40.8%,上升到首位。在基本医疗市场竞争中,社区卫生服务竞争力提高了4.6个百分点,而三级医疗机构下降了5.4个百分点,实现了引导病人合理分流的政策目标,优化了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根据对长宁区居民健康状况与医疗机构利用调查和长宁区卫生服务统计报表资料,推算全年门诊医疗总人次数为4,294,228人次。其中,社区卫生服务的门诊人次数为1,752,045人次,二级医疗机构服务的门诊人次数为1,202,384人次,三级医疗机构服务的门诊人次数为1,339,799人次。对长宁区居民健康状况与医疗机构利用调查资料显示,改革一年来,三级医疗机构门诊医疗服务向社区卫生服务的下沉率为12.9%。即过去在三级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人,其中有12.9%的病人转向到社区卫生服务就诊。由此,估算全年三级医疗机构总的门诊下沉人次数为173,120人次。根据长宁区卫生局提供的资料估算,二、三级医疗机构的门诊的次均医疗费用为187元,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次均医疗费用为116元。由此,推算改革一年来因居民就诊合理分流而节省的医疗费用为12,291,528元。

(4)慢性病的有效防治

“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服务模式在目前的国情下,是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最重要的可行路径。长宁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配套改革,不仅从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和体制上彻底切断医疗机构的趋利行为,而且通过政策价值体系的重构,从追求“经济效益”的政策价值取向转变为追求“经济效率”的政策价值取向,即从过去看一个病得到最大的经济利润,转变为花最少钱看好一个病,改变过去“重医轻防”的服务格局。同时,由于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尤其是公共预防保健经费投入增加,社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得到有效开展。建立了完善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综合干预的预防模式。高血压管理的覆盖率从2004年的17.82%上升到2005年的35.64%;高血压的控制率由2004年的66.16%上升到2005年的79.18%。2004年,全区并未将糖尿病管理纳入工作范围之内,但到了2005年,仅仙霞、江苏和北新泾三个街道就实现了对1562名糖尿病病人的管理。

作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点的社区卫生服务,由于其便捷性、连续性、综合性和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和优势,对诊断明确的慢性病,通过社区服务的早期检测,定期观察,合理用药,按时足量服药,以及行为生活方式指导等综合干预,可以用比二、三级医疗机构低很多的费用治疗或控制病情。

以实施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为例,根据长宁区卫生局相关部门测算,一名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次均费用为106元左右,而在区内二级医疗机构的高血压病门诊次均费用为150元左右,后者比前者高出了44元。一个高血压病人一年的门诊总次数大约在24次。由此,可以估算一个高血压病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控制的费用比在二、三级医院控制的费用,全年约节省1056元。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的“社区高血压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长宁区2005年的高血压实际管理人数为16,840人。根据2006年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的各中心高血压管理覆盖率的数据可以看出,改革启动后的一年比前一年的管理覆盖率各中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由此推断,改革一年来所实现的高血压管理的总人数要大于2005年的实际管理人数。按照保守的估计,以16,840人来代替改革实施一年来所实现的对高血压病人的规范管理人数,那么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级医院在高血压病人的就诊费用上的差额,可以计算出,通过社区卫生干预控制高血压病情要比二级医疗机构的治疗节省费用达17,783,040元。

2.社会效益评价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日益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在过去的20多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28倍,而医疗费用增长却高达100倍以上。其中,一个备受社会指责和无法容忍的因素,就是医疗机构的趋利行为,导致“乱开药,乱检查”。长宁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配套改革不仅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趋势,使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在一个合理可承受的范围,而且切实减轻了群众的疾病医疗负担。这表现在:一是社区卫生服务门诊次均费用明显下降;二是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提高而减轻疾病负担;三是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而节省医疗费用;四是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的增强,降低了疾病的发病率和因早期发现而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由于每个人都存在健康需求,长宁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几乎给每个家庭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实惠,也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来自于居民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有55.6%的社区居民表示今后在生病就诊时会首先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曾经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人群,有98.3%的人表示今后会继续使用社区卫生服务;对于从未使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人群,有71.7%的人表示今后会考虑使用社区卫生服务。75.8%的社区居民认为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乱开药”的现象,73.2%的社区居民认为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乱检查化验”的现象,这与目前社会评价中,90%以上的群众认为医疗机构存在“乱开药、乱检查”现象,构成了强烈反差。

96.9%的居民认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现了政府为民谋利;有85.8%的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近几年的发展给“自己”带来了实惠和好处;88.9%的居民认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增进社会和谐与缓和“看病贵,看病难”具有明显的效用;97.3%的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最大受益者是低收入者、老人、儿童、妇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成效,可以用“5个有”来概括――“看病矛盾有缓解,为民政府有认可,发展共享有体现,社会公平有提高,和谐社会有促进”。

四、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长宁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程度,减轻了群众疾病医疗服务负担,有效缓解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提高了党和政府的亲和力,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

门诊改革实施方案篇10

关键词门诊工作量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影响措施

门诊是医院的门户,是医院医疗活动的第一环节,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医疗服务量一方面反映了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量,同时也反映了医院的工作效率,是评价医院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院原是一所铁路职工医院,主要为为辖区内的铁路职工和家属服务,服务人群较为固定。随着医疗保障制度及铁路自身改革的深入,2002年8月杭州铁路分局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彻底打破了五十多年来铁路职工全额免费医疗和家属半费治疗的格局,铁路医院也不再是铁路职工和家属的唯一就诊医院。铁路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对医改前后我院门诊量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铁路医改对铁路医院医疗业务的影响,探讨市场经济环境下,促进医院发展及服务量增长的有效措施。

1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1年—2006年门诊统计工作报表(见表1)。通过医改前后门诊次平均水平变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

2002年8月铁路医改全面实施后,我院门诊量急剧下降,医改前月均诊次2.38万人次,医改当月降至1.16万人次,随后继续下滑,2003年2月加上春节大假影响,降到约0.8万人次。2003年9月我院由铁路划归地方管理,诊次并未引起异常波动。2004年1月春节降到医改后最低点0.76万,之后逐步回升,上升幅度不大,一直未能恢复到医改前水平。医改前月均诊次23841人次,医改后月均诊次12309人次,减少了11532人次,降幅达48.37%。医改几年中,诊次一直在1.3万人次左右波动。变异系数由医改前0.16上升为0.17,诊次季节波动略有上升,这与皮肤科是我院的重点科室,皮肤病的季节性较强,医改后皮肤科诊次在总诊次中所占的比例提高有关。

3讨论

3.1门诊次变动的原因:(1)引起门诊次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铁路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彻底改变了过去铁路职工医疗全额免费,家属半费的模式。按规定职工个人也需支付一室比例的费用,从而使铁路人群的门诊就医需求下降(2)我院长期以来担负着金华地区及衢州、义乌、兰溪、千岛湖等沿线铁路职工家属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医改后,沿线铁路人群基本都实行属地化管理,就地医疗,不再到我院就诊,金华本地铁路人群也可以自由选择就诊医疗机构,使得一部分病人流入到市区其他医院。服务范围和服务人群大大减少。(4)我院原是一所铁路职工医院,面向的人群主要是铁路职工和家属,服务人群比较单一,医改后,铁路人群大幅减少的同时,非铁路人群又不能有效地增加。

3.2措施:(1)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要转变传统的职工医院的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需求出发。如改善就医环境,简化就医流程,推行便民门诊等等。(2)面向铁路和中低收入人群,准确定位。我院是一所二级医院,在技术力量上无法和三级医院相比,同处市区,竞争力相对较弱。但我院也有自身优势,许多铁路职工家属对我院比较有感情,我院皮肤科在金华地区小有名气,收费合理等等。选择合适的服务范围和人群,准确定位,对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各种学习、进修和培训,提高医疗诊治水平,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开展特色门诊、特色科室等。我院皮肤科一直以来在金华及周边县市具有较高知名度,医改后门诊量不但未降,反而逐年上升。(4)尊重患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护人员要充分尊重患者合法权益,保护患者隐私,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增进医患间的沟通。许多铁路职工在医改时,纷纷转向其他医院,而后来又陆续转回我院,部分原因也就在于对我院较熟悉,和医护人员关系融洽。有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更有助于医疗诊治,减少医疗纠纷,扩大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医。(5)采取有效措施,监控“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执行情况。费用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患者是否就医以及到哪里就医,坚持“四个合理”,减轻患者医疗费负担,也是一项吸引患者,提高医疗业务量的有效措施。(6)深入社区、厂矿、乡村等,开展各种健康宣教,主动扩大服务人群范围,寻找有效卫生需求人员,尤其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跟踪,建立联系,及时提供服务。

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院作为一个二级医院,处于三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间,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打造自身特色,才能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医,提高医院的卫生服务综合效益,使医院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邢庆芳,邱华珍.我院2003年~2006年年门诊量动态分析.中国病案,2007,8(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