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十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十篇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3:38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篇1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控制的系统不同。在现有的基础上,不同的条件下,宏观调控是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政府本身享有有无限的经济自由,政府掌握实施宏观调控并不需要单独的立法授权,因为政府宏观调控措施所凭借的行政手段,即使用直接调控措施,也是经济的综合控制的一部分,不需要特别单独的立法。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措施和控制是,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授权来提供制度支持,法律是先决条件,更是是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该系统基于现有的条件,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总体上来说,是指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征服所面临的问题都不是在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改进,但向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根本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运作,建立新型的宏观调控体系。

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中宏观调控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自由的市场经济,和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不同的条件下,调控手段是不同的,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采取行政手段,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直接干预,达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这决定了政府干预享有充分的自由,和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被剥夺是此消彼长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监督,对指令是政府给予行政处分。因此,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干预微观经济单位的实现,在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本质上是强制性的。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的影响因素也有差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通过政府下达的指令来制定发展计划。由于在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控制具有强制性,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控制是基于对市场的影响和实现,政府的监管的对象是不特定的,政府有没有权利直接对市场主体,各经济实体,如企业,个体户,事业单位出具的计划指令,只有通过市场的自主调节功能来实现,简而言之,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政府通过影响力来规范市场中各个主体的。

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不是强制性的,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应该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是通过增强技术,使经济主体免予遭受市场盲目性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影响,这一点,要从市场的完善,改革微观经济主体的产权结构,加快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转变。这表明,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和控制效果更为复杂,宏观调控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的大小的影响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成效,政府的能力要求更高。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分配方式;贫富分化

一、两种生产方式的讨论

物质产品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而要进行生产就必须把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实行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体现于原始社会经济、个体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在现实经济讨论中主要专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方式。实行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方式。从原始社会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在生产中逐渐形成了分工,分工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化太生产中,分工已相当细化,分工的细化就要求社会生产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共同来进行。生产要素的两种不同结合方式就是人们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社会生产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按照我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观点,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消除了通过占有生产资料而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使劳动成果全部归于劳动者,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国家还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安排生产,从而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所以说,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要优于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但是,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在现实世界中,相对于人类需求,各种生产要素总是稀缺的。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就必须把相对稀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以生产出能使人类需求得到最大满足的产品,这就是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完成的。但是,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并不完美,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如垄断、信息不完全、外部性等)限制了价格机制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价格形成不完全,使价格产生滞后性和自发性,从而使市场对经济的调节要以周期性的巨大的经济波动为代价。正是出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缺点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来取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以消除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其它一系列矛盾。

在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就好比是一个城市的交通问题。对市场经济体制来说,市场上的各种生产要素就相当于一个城市中不停流动的人,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目的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目的地各自选择自己的最优路线。在这种情况下,个别街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流拥挤的现象,交通可能产生堵塞,严重时还可能会使整个城市的交通陷于瘫痪。计划经济体制的原理就好比计划当局为每个在城市中流动的人都设计出各自的通行路线,这样就可以使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不会出现交通堵塞。但是,很明显,计划经济体制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首先,每个人的个人偏好是不同的,计划当局设计出的路线对每个人来说并不一定是最合意的路线;其次,要为每个人设计出通行路线,计划者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信息;最后,为了使计划得以实施,还需要对每个流动的人进行监督。所以,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即使花费巨大的成本,计划当局的工作也是很难圆满完成的。

由此可见,虽然市场经济体制并非十全十美,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发挥它在配置生产要素上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用经济计划来克服其缺陷,把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应该是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衷就在于此。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分配

产品生产的方式决定了产品分配的方式,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分配是通过价格来实现的。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就是要让价格形成经济主体的收入,使追求价格收入成为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同时让价格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从而使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得到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高效协调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通过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取得收入是合情合理的。

有人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中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根据它们的贡献大小进行产品分配应该是既简单又顺理成章的。但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具体如何计量呢?边际主义认为,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了它们各自的价格,也决定了它们在生产中的贡献,从而价格就形成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其实,在商品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发挥作用,每种生产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具体到每种要素做出的贡献大小是根本无法测量的。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价格只是反映了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并不具有决定基础。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有机构成时指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的物质比例关系,商品的社会需求最终会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到要素的价格和供给。

在商品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很难区分各个要素具体做出的贡献大小,更不可能根据其贡献大小来决定它们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只是反映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如果某种生产要素供过于求,其价格就下降;供不应求,其价格就上升。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当某种生产要素供求平衡时,它的价格又由什么来决定呢?例如,某种生产要素在供求平衡时价格为3,为什么不会是5呢?这是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如果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定为5,社会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就会下降,它的价格就会降低;与此同时,其它要素的社会需求量会上升,价格会提高。由此,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都会发生变化,相对价格会做出进一步调整,从理论上讲,最后的价格将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在一定时点上,我们假设社会对每种商品的需求是一定的,并假设社会的物质生产技术是不变的,则社会对每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将是一定的,相对于一定生产力水平下不变的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就会具有一个不变的价格向量。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国民经济统计原理,货币需求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应该正好等于社会商品的货币价值总额。如果货币供给量比货币需求量大,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会上升,上例中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可能就会变成5,而不是3。按照比较静态理论的观点,货币供给量的大小只会影响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数值变化,而不会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的相对价格将不会改变。但是,按照动态经济学的观点,各种生产要素对价格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根据价格的变化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千差万别,货币供给量的非正常变化必然会扭曲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不过,从长期来看,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还是会趋向于达到一个稳定的向量,这个向量是作为趋势而存在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这一价格向量进行产品的分配。

三、市场经济发展与贫富分化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的分配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实现的,由于每个人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数量不同,所分得的产品数量必然就会不相等,从而会出现贫富分化,这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其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同样会出现贫富分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方式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就是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参加劳动就不能参与分配。对于每个劳动者,由于个人的自然禀赋不同,后天的努力也相差较远,他们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必然不相同。“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个人分得消费品的数量必然不相等,从而在社会中会出现贫富差距。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激励每个劳动者努力从事生产活动。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没有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国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一般认为当时的gini系数低于0.3。其中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当时并没有实行真正的按劳分配。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准确计量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存在着极大的困难,按劳分配中的“劳”无法得到体现,所以当时执行的分配方式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每个人所分得的消费品基本上是相等的,社会中当然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从另一方面讲,即使假设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计量,按劳分配所形成的贫富差距也是有限的。在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下,分配的依据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每个劳动者的自然天赋、个人努力度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可以统一认为是取决于个人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特点决定其本身是很难迅速积累的,并且也很难进行代际之间的遗赠,所以按人力资本分配所形成的贫富差距不会太大。与此相反,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特别是资本参与分配,所导致的贫富分化可能要大得多。首先,资本参与收入分配使资本可以进行自我积累;其次,资本可以通过资本集中使自己迅速壮大;再次,资本可以在代际之间进行遗赠。所以,每个经济个体之间在资本的占有量上形成的差距可能很大,从而在产品分配上所形成的差距也必然很大,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还有可能越来越大。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尼茨(kuznets,1955)对市场经济中的贫富分化现象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认为贫富差距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倒u型。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差距就会逐渐变小。库兹尼茨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使收入不平等程度增加的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是农村地区分配的平等程度要远高于城市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会在整体上提高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另一个因素是社会的积累和储蓄主要集中在少数高收入者手中。这些储蓄又成为高收入者获得收入的手段,导致下一个时期收入更加不平等。如果没有抑制因素,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会越来越大。但是,库兹尼茨认为,社会中的确存在一些因素抑制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扩大。首先,是法律和政府的干预。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政府产生压力。政府会通过收取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以及采取多种形式的转移支付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其次,由于城市中农村移民后代对都市经济更强的适应能力以及维护自身利益的低收入阶层政治力量的壮大,城市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逐渐下降,抑制了整个社会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再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并高速增长,新兴产业资产的持有者所获得收入的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旧产业资产的持有者。由于以上因素的作用,抑制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先扩大后缓和呈现出倒u型。

本文认为,收入差距随着经济发展之所以会呈现倒u型,一方面可归因于政府的再分配政策的调整,另一方面,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由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重要程度(即稀缺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商品生产的技术水平较低,劳动力相对于自然资源和资本比较丰富,劳动所取得的收人相对就较少;自然资源,特别是资本相对来说较为稀缺,分得的收入也就较多,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会逐渐扩大。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逐渐变得相对稀缺,在产品分配中所占的份额也变得越来越大,成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扩大的抑制因素,如上文所分析,贫富差距自然会逐渐缩小。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社会中出现贫富分化现象应该说有一定的必然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共同参与收入分配,私营经济迅速崛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过大对我国社会的潜在危害是巨大的。调节社会分配、杜绝不平等分配、减小收入差距是我们面临的、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严峻课题。应通过收入的再分配手段调节收入水平,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4.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篇3

物质产品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而要进行生产就必须把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实行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体现于原始社会经济、个体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在现实经济讨论中主要专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方式。实行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方式。从原始社会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在生产中逐渐形成了分工,分工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化太生产中,分工已相当细化,分工的细化就要求社会生产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共同来进行。生产要素的两种不同结合方式就是人们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社会生产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按照我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观点,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消除了通过占有生产资料而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使劳动成果全部归于劳动者,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国家还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安排生产,从而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所以说,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要优于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但是,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在现实世界中,相对于人类需求,各种生产要素总是稀缺的。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就必须把相对稀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以生产出能使人类需求得到最大满足的产品,这就是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完成的。但是,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并不完美,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如垄断、信息不完全、外部性等)限制了价格机制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价格形成不完全,使价格产生滞后性和自发性,从而使市场对经济的调节要以周期性的巨大的经济波动为代价。正是出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缺点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来取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以消除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其它一系列矛盾。

在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就好比是一个城市的交通问题。对市场经济体制来说,市场上的各种生产要素就相当于一个城市中不停流动的人,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目的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目的地各自选择自己的最优路线。在这种情况下,个别街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流拥挤的现象,交通可能产生堵塞,严重时还可能会使整个城市的交通陷于瘫痪。计划经济体制的原理就好比计划当局为每个在城市中流动的人都设计出各自的通行路线,这样就可以使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不会出现交通堵塞。但是,很明显,计划经济体制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首先,每个人的个人偏好是不同的,计划当局设计出的路线对每个人来说并不一定是最合意的路线;其次,要为每个人设计出通行路线,计划者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信息;最后,为了使计划得以实施,还需要对每个流动的人进行监督。所以,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即使花费巨大的成本,计划当局的工作也是很难圆满完成的。

由此可见,虽然市场经济体制并非十全十美,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发挥它在配置生产要素上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用经济计划来克服其缺陷,把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应该是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衷就在于此。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分配

产品生产的方式决定了产品分配的方式,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分配是通过价格来实现的。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就是要让价格形成经济主体的收入,使追求价格收入成为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同时让价格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从而使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得到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高效协调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通过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取得收入是合情合理的。

有人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中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根据它们的贡献大小进行产品分配应该是既简单又顺理成章的。但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具体如何计量呢?边际主义认为,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了它们各自的价格,也决定了它们在生产中的贡献,从而价格就形成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其实,在商品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发挥作用,每种生产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具体到每种要素做出的贡献大小是根本无法测量的。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价格只是反映了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并不具有决定基础。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有机构成时指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的物质比例关系,商品的社会需求最终会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到要素的价格和供给。

在商品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很难区分各个要素具体做出的贡献大小,更不可能根据其贡献大小来决定它们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只是反映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如果某种生产要素供过于求,其价格就下降;供不应求,其价格就上升。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当某种生产要素供求平衡时,它的价格又由什么来决定呢?例如,某种生产要素在供求平衡时价格为3,为什么不会是5呢?这是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如果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定为5,社会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就会下降,它的价格就会降低;与此同时,其它要素的社会需求量会上升,价格会提高。由此,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都会发生变化,相对价格会做出进一步调整,从理论上讲,最后的价格将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在一定时点上,我们假设社会对每种商品的需求是一定的,并假设社会的物质生产技术是不变的,则社会对每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将是一定的,相对于一定生产力水平下不变的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就会具有一个不变的价格向量。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国民经济统计原理,货币需求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应该正好等于社会商品的货币价值总额。如果货币供给量比货币需求量大,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会上升,上例中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可能就会变成5,而不是3。按照比较静态理论的观点,货币供给量的大小只会影响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数值变化,而不会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的相对价格将不会改变。但是,按照动态经济学的观点,各种生产要素对价格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根据价格的变化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千差万别,货币供给量的非正常变化必然会扭曲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不过,从长期来看,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还是会趋向于达到一个稳定的向量,这个向量是作为趋势而存在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这一价格向量进行产品的分配。

三、市场经济发展与贫富分化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的分配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实现的,由于每个人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数量不同,所分得的产品数量必然就会不相等,从而会出现贫富分化,这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其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同样会出现贫富分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方式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就是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参加劳动就不能参与分配。对于每个劳动者,由于个人的自然禀赋不同,后天的努力也相差较远,他们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必然不相同。“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个人分得消费品的数量必然不相等,从而在社会中会出现贫富差距。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激励每个劳动者努力从事生产活动。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没有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国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一般认为当时的Gini系数低于0.3。其中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当时并没有实行真正的按劳分配。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准确计量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存在着极大的困难,按劳分配中的“劳”无法得到体现,所以当时执行的分配方式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每个人所分得的消费品基本上是相等的,社会中当然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从另一方面讲,即使假设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计量,按劳分配所形成的贫富差距也是有限的。在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下,分配的依据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每个劳动者的自然天赋、个人努力度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可以统一认为是取决于个人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特点决定其本身是很难迅速积累的,并且也很难进行代际之间的遗赠,所以按人力资本分配所形成的贫富差距不会太大。与此相反,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特别是资本参与分配,所导致的贫富分化可能要大得多。首先,资本参与收入分配使资本可以进行自我积累;其次,资本可以通过资本集中使自己迅速壮大;再次,资本可以在代际之间进行遗赠。所以,每个经济个体之间在资本的占有量上形成的差距可能很大,从而在产品分配上所形成的差距也必然很大,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还有可能越来越大。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尼茨(Kuznets,1955)对市场经济中的贫富分化现象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认为贫富差距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倒U型。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差距就会逐渐变小。库兹尼茨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使收入不平等程度增加的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是农村地区分配的平等程度要远高于城市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会在整体上提高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另一个因素是社会的积累和储蓄主要集中在少数高收入者手中。这些储蓄又成为高收入者获得收入的手段,导致下一个时期收入更加不平等。如果没有抑制因素,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会越来越大。但是,库兹尼茨认为,社会中的确存在一些因素抑制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扩大。首先,是法律和政府的干预。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政府产生压力。政府会通过收取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以及采取多种形式的转移支付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其次,由于城市中农村移民后代对都市经济更强的适应能力以及维护自身利益的低收入阶层政治力量的壮大,城市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逐渐下降,抑制了整个社会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再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并高速增长,新兴产业资产的持有者所获得收入的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旧产业资产的持有者。由于以上因素的作用,抑制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先扩大后缓和呈现出倒U型。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篇4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227

市场社会主义是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潮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其在西方的思想舞台上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识,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新兴起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才引发了广泛的争论和讨论。与此同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在我国进行,我们对传统经济体制的探索,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不断完善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两者的比较和思考,必定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借鉴。

1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界定

市场社会主义概念是相对于美国的“市场资本主义”和苏联的“计划社会主义”而产生的,它以超越资本主义和传统的社会主义为目标,将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应用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即强调市场在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主张公有制形式在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期待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社会公正、平等、民主等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在经济学上,市场社会主义被进行广泛的定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雷戈里和斯图尔特按照所有制、决策机制、调节机制、激励机制四个因素,认为:“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生产资料公共所有作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决策采取分权制并对市场机制加以调节,兼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来推动参与者实现这一体制的目标。”[1]英国索尔・艾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等人则侧重于市场这个手段和社会主义的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便是我们所指的市场社会主义。”[2]面对多种多样的定义界定,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把市场当作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而不具有社会制度性质,将市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本利用效率的优点与社会主义制度融合,可以促进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市场社会主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界定,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者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下集体智慧的结晶。面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对生产力水平的阻碍,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创新发展道路,邓小平曾经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与政治制度无关。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只要能够发展生产力的,都可以在实践中使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改革实践,在经济领域的一次重大的突破。

2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

21出现背景差异

市场社会主义,特别是当代的市场社会主义的各种新模式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经济背景和社会制度环境有着本质的差别。

市场社会主义处于私有制和发达市场经济制度之上,其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本质在于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弥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均,实现社会公平。市场社会主义作为目前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目的是为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指巨变和解体后的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这里特指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型过渡到社会主义所建构的理论,因此其背景都建立在当代资本主义的背景之下。由此可见它们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并非是如何建立完善市场经济制度,而是如何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的一系列价值目标,比如关注如何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微观体制,在不问背景及效率的条件下,实现其“社会公正”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与此相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体制之上,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在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引入市场机制更好地配置资源,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结合的成果,是一种力图运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优势和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优势的经济体制,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22经济基础差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其他经济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和完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它的控制上,可以有效地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于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稀缺资源和关键领域显示出其特有的地位,为更好地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保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场这一“中性机制”对各种经济信号进行及时、灵活、准确的反应,提高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更大程度的“社会公正和平等”。

而市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私有制之上的,有学者对它进行了精辟的概括,称其为“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用劳动为特征的市场经济”。[3]由此可见,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制度特征。这些特征也构成了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各种理论思想所面临的制度基础。在这种制度下,竞争性市场是经济的调节者,价格在市场上自发形成,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法则运行,这些都应该是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如何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严重弊端和矛盾,如何缓解资本主义经济所造成的剥削、压迫以及所导致的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分配。

23宏观调控的差异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种机制是一种整体性的资源配置方法,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排除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涉及国家宏观经济的问题都需要国家从宏观的角度去调整、弥补和克服。社会主义是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的,不可能通过市场经济的自我发展最终实现,必须通过宏观调控,运用政府的财政、货币和收入等措施和手段,调节社会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但是,市场社会主义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作为生产者生产什么,怎样生产都是由资本家进行调配,对于宏观调控的作用仅仅局限在解决市场带来的种种弊端,市场社会主义发展到当代,其各种理论模式对宏观调控的范围和方式都做了严格的界定,例如其明确指出政府只能通过指导性计划对某些信息失误和协调失误进行补救,再如约翰・罗默曾经说过:“必须区分两种类型的经济计划:用于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的计划和在市场还不失灵时用于取代市场的计划。”[4]不仅如此,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强调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态度不同,市场社会主义在其发展不同的阶段各种模式对于宏观调控的作用强调程度有着逐步缩减的趋势,这更体现出两者在宏观调控上认识的差异。

24根本目标不同

不同理论基础决定了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也必然存在本质区别: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致力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以西方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社会主义,则着眼于追求“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们认为,之所以将市场机制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追求更大范围内的平等和公平。这种观点主要是针对由于资本主义的自身弊端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市场社会主义的拥护者们试图通过“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不良现象。

与此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为了追求共同富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公从来就不是社会主义的要求。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穷奢极欲的挥霍而为全社会节省出大量的生产资料和产品。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富足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5]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明确把共同富裕作为必须坚持的两条原则之一。

除此之外,两者在分配制度的观点和理论实践结合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正是由于以上的诸多差异才让我们对两种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坚定信念。

3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的意义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在诸多方面都体现出各自独具特色的观点,但是两者共同追求市场机制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以及不同的思想观点也有相互借鉴的一面,促进共同发展。有借鉴才有超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自党和理论界的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经验教训,同样我们更可以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各种模式中得到大量的启示。

3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早期市场社会主义在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等国家的实践中已经证明,“计划―市场二元机制”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这种两全其美的方式并不存在,只有充分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机制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比如作为市场社会主义标志性开端的“兰格模式”,其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通过强有力的计划模拟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在此模式中,只存在“一个消费品和劳动服务的真正市场。但在劳动以外没有资本货物和生产资源的市场,资本货物和劳动以外生产资源的价格因而是广义的价格,即只是为了会计目的确定的现有选择的指数”。[6]生产资料是公有的,不存在真正的市场,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中央计划局模拟市场机制来完成资源的配置规划等一系列问题。这一方式的实质其实就是在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前提下,把市场机制引入社会主义经济中,但是没有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改革还是仅限于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没有根本改变。这启示我们吸取早期市场社会主义的失败教训,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转变,也证明我国成功找到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点。

32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前文提到,市场社会主义对于公有制的态度随着理论的发展逐渐弱化,并且问题在各国的实践中逐步凸显。比如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实践中,由于普遍弱化甚至是放弃公有制这一根本经济制度,导致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陷入了生产持续大规模滑坡,财政赤字增加,通货膨胀等。私有化导致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外资涌入国民经济命脉领域,出现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比如,匈牙利在私有化的过程中。1990年1月至1996年6月间获得了9400福林,但其中只有一半真正上缴国库,另一半都在私有化的过程中流失,由此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加重,所以私有化并不必然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反而会是产生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虽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是更强调公有制,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将它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

中国吸收借鉴市场社会主义的积极成分,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我们希望并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将取得更多喜人的成绩,我们将继续以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GregorypaulR,StuartRobertCComparativeeconomicSystemsinthetwenty-FirstCentury[m].Boston:HoughtonmifflinCollegeDiv,1985

[2]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

[3]SchweickartDavid,JamesLawlermarketSocialism:anadvocacy[m]//ollmanBertellmarketSocialism:theDebateamongSocialist,newYorkandLondon:Routledge1998

[4]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LangooontheeconomictheoryofSocialism[J].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36,4(1)

[7]约翰・伊特威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许明月,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黄阳平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新思考[J].兰州学刊,2005(1)

[12]伯特尔・奥尔曼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之间的争论[m].段忠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13]纪军匈牙利市场社会主义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4]江春泽,张德修南斯拉夫经济[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15]吕薇洲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比较・借鉴[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5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篇5

[关键词]计划 调控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使我国人民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递进,而且也可以说它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最具创造力的一笔。但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作是排斥计划的,坚持以排斥或对立的观点来看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市场运行的本质特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国家垄断、计划调控以及自由竞争的市场作用作出了相当程度的整合,虽然这种整合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对抗性的矛盾,但却使他们的市场经济成为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使“有调节的资本主义转变为有指导的或有计划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外壳没有被炸毁,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今天,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矛盾也不断地凸显出来。为此,笔者认为,应把高度重视有计划的宏观调控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战略选择。

一、计划调控是避免市场失灵的主要手段

西方发达国家及一批后发现代化国家市场经济的实际历程和政府职能的演化轨迹表明,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不是万能的。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光靠市场自身是难以克服的,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

首先,市场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市场调节实现的经济均衡是一种事后调节并通过分散决策而完成的均衡,它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此会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总量的失衡。市场经济中个人的理性选择在个别产业、个别市场中可以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但个人的理性选择的综合效果却可能导致集体性的非理。市场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往往把资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经济总量的失衡。这就需要政府运用计划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特以减少经济波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总量平衡。

其次,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最终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垄断。众所周知,生产成本的水平使市场主体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同地位,进而使某些成本低、效率高的企业逐渐占据垄断地位。同时,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些市场主体往往通过联合、合并、兼并的手段,形成对市场的垄断,从而导致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扭曲,使其不能发挥自发而有效的调控功能。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也就成为纯粹的假设,因此垄断被视为市场经济的“阿基里斯之题”。这就需要政府充当公益人,对市场主体的竞争予以适当的引导、限制,如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价格管制、控制垄断程度,等等。

第三,市场机制无力于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着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因为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特征,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的减少,于是只要有公共产品存在,大家都可以消费。这样一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固然需要成本,这种费用理应由受益者分摊,但另一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一经形成,就无法排斥不为其付费的消费者。更为严重的是,人人都希望别人来提供公共产品,而自己坐享其成,其结果便很可能是大家都不提供公共产品。而缺乏必要的公共产品,就不能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大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需要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组织和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并对其使用进行监管。

最后,市场分配机制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一般说来,市场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自动带来社会分配结构的均衡和公正。奉行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原则的市场分配机制却由于各地区、各部门(行业)、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人的自然禀赋、教养素质及其所处社会条件的不同,造成其收入水平的差别,产生事实上的不平等,而竞争规律往往具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财富越来越集中的“马太效应”,导致收入在贫富之间、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此外,市场调节本身不能保障充分就业,而失业现象更加剧了贫富悬殊。这就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初次分配、再分配等一系列手段出场调控,形成“区间均衡”。

上述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和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让出了空间,也正因为如此,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计划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计划经济的否定,而是对高度集权型指令性计划经济一种变革。其一,根本上改变按行政指令配置资源、按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的传统计划经济的做法。其二,彻底改变高度集权型计划经济条件下排斥市场调节和政企不分的低效率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的计划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经济形式,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在各自的历史范畴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都是为广大劳动者和社会主义服务的。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不断刺激生产效能和经济现代化,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将使人类社会过渡到后工业时代,过渡到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社会化与信息化时代,进而为市场关系的消失,产品计划经济的到来提供基础。因此,根据生产力标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恩格斯盼望的计划经济到来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二者都是资源配置方式,也要看到二者之间的承继关系。因此,要辩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就不能掩盖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个“社”与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那个“社”两者之见所蕴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果假借两者都姓“社”的名由,将马克思、恩格斯为其“社”所预测的单一公有制和单一计划经济照搬到业已建立了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用行政手段的方法人为地排斥和消灭小农经济,必然对生产力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邓小平正是能动地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原则,科学地解决了经典作家和其他共产主义理论家没有解决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实现社会主义所需的市场经济的关系。

对于当代市场经济中的“计划性”认识不足,从根本上说是对

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认识的不足。如果说我们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多强调一些市场经济的长处以增强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走上另一个极端,即忽视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更不能把计划与市场的优劣简单地套用公有制和所有制来解释。今天我们看到了许多市场经济的负面现象,如个人主义、金钱至上、权力寻租等等,凡此直接侵害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市场缺陷及其消极效应,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与此相联系,对于当代市场经济中“计划性”的认识不足,也表现为对于计划经济的积极因素的认识不足。传统的计划体制无疑存在着很多弊端,但是我们应当全面地考察计划经济的功与过,既不能把一些诸如“左”的思想的干扰等体制外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影响归结于计划经济,也不能对计划经济的消极作用任意夸大。当年,邓小平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对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就给予了充分的注意。例如他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计划经济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这点恰恰是市场所不能做到的。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也指出:“市场经济不能有效地应付重大的变化。如果资源需要大量地转移,它的方法过于缓慢和残暴。”另一位经济学家米德也指出:“我们不能期望市场机制可以精确完善地规划不确定的未来,这个工作只能通过政府进行预测,尔后再对未来预先作出计划来进行。”因此,如果我们冷静地、客观地总结计划经济的历史经验,就不会对它简单地加以否定。当然,达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计划经济和按需分配还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协调好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主要任务,正如雷诺斯所指出的那样,克服计划的弊端,靠计算机完善计划机制在目前只能是一种空想,可行的只有改革计划体制,广泛地运用市场机制。所以他认为,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如何达到最优组合,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核心问题。”就现代资本主义企业运作方式而言,仅仅用市场调节去解释,显然是行不通的,“世界银行专家们在广泛考察了西欧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后的一个报告中写道‘决定一个企业有无效率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它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而在于怎样进行管理。任何一种类型的所有制都有可能创造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刺激手段’。”

三、建立计划与市场辩证统一的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观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在新世纪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科学发展观对如何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普适价值观。科学发展,不是单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等等在内的各方面的发展,是所有这些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中,经济的发展处于中心的地位。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发展奠定物质的基础,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是人类经济社会的普遍法则,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需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具有普适价值。

以人为本无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并不是为经济本身,而是为了人,为了切切实实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是发展的目的,当然也就是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的目的。而经济建设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的手段。没有这个手段,目的就不可能达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始终着眼于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最根本的价值指向。

其次,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需要宏观经济调控。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是通过对市场的影响而实现的,政府调控并不是某个具体的对象,政府没有权力直接向微观经济单位下达计划指令,而只能通过对市场的影响而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影响微观经济主体。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中各种因素复杂多变,宏观经济调控效力的大小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市场经济下计划调控的有效性对政府能力的要求更高。

第三,科学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路径。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系统论原理的辩证运用,包括了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辩证认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国家宏观调控实质上是国家计划的重要地位。中国虽然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和贫困的大幅度减少,但是也出现了资源紧缺、生态破坏、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经济发展中的非均衡趋势日益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隐患。现实要求我国在新时期必须调整增长方式,即从少数人分享型的增长转向全体人民分享增长成果的发展模式,从不公平的非均衡增长模式转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公平增长模式。为此,要充分发挥计划调控的作用:

一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二是加快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高度重视对市场经济的计划调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的关系存在本质的差别,计划经济是计划替代市场的经济,计划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采取的是直接的行政干预手段,政府完全替代市场。这就意味着沿用计划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制度,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势必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是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依赖于市场机制,这表明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是与市场共存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类的市场经济,都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计划。为此,在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计划调控制度的经验的同时,迅速建立起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以及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有计划的运行模式。虽然形成成熟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经济计划调控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它应该成为我国现阶段努力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与合理保护环境、科学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好循环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美]阿兰・G・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美]刘易斯:《经济计划原理》,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页

[4][美]米德:《明智的激进派经济政策指南:混合经济》,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篇6

目前,国有企业的各种材料物资,一般均运用企业制订的计划价格,进行日常核算。在计人成本等有关项时,按照每月计算的企业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企业付费价格的差异率,将耗用材料物资的计划价格总额调整为接近实际的实际价格总额。但由于近几年来物价随市场变动,企业计划价格跟不上实际价格的变动,甚至较大幅度背离实际价格,影响了成本的控制与考核。面对企业计划价格方法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能否继续运用,本文结合略阳发电厂材料物资计划价格运作的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计划经济是企业材料物资计划价格产生的历史背景自世纪年代以来,我国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运用企业计划价格,其广泛性鲜有其他方法可比企业内部的计划、生产技术、供应、仓库、财务、车间、班组,几乎无一不在其有关业务中运用企业计划价格。就用途来说,企业编制物资供应计划,计算储备资金计划占用量,核定流动资金定额,对材料物资进行收人、发出和结存的明细核算,车间班组的群众性经济核算,以及专项工程成本材料费用的预计等,都离不开企业计划价格的运用。企业的物资供应、仓库和会计核算环节最频繁地运用企业计划价格方法。计算企业的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异,并运用来调整已耗材料物资的计划价格总额,以便计人成本,则只是会计核算的需要。可以说,运用企业计划价格已渗透到企业管理的纵横各个方面及其相互联系之中,已成为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手段之一。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中的一切靠计划,计划是调节经济的唯一手段。这种体制必然也要企业内部实行计划管理。为适应企业计划管理的需要,企业购进的物资分别不同的品种制订企业计划价格,编制材料物资分类的企业计划价格目录,以满足企业各方面业务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这一体制下企业也能够制订出十分接近实际价格的企业计划价格,并在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加以运用在满足材料物资日核算需要的同时,还大大简化了会计核算工作。可以说,这是企业计划价格存在的直接理由。尽管国营大中企业材料物资品种达数千乃至数万种,一般在总体上还与实际出人不大,企业计划价格都有相当的准确度。这反映于会计核算上,计算出的企业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异率,均在以下,即准确度在以上。从这种准确度与一定经济体制中的价格因素的联系上来观察在集中的经济体制下,由于产品出厂价格、运输劳务收费标准相对稳定,价格资料来源可靠,企业计划价格自然比较接近实际。企业计划价格的制订式如下某种原辅材料的企业计划价格某种原辅材料的纯价款某种原辅材料的运什费一般按纯价款的一定百分比加成式中原辅料的纯价款为不包括运什费在内的商品价格,一般根据各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的产品出厂价格确定。式中原辅料的运什费,根据国家运输劳务铁路、公路、航运等收费标准,考虑企业进货渠道、运输方式、采购批量、包装及商业环节管理费等因素,在纯价款的基础上加成一定百分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计划价格的现时价值由于近年来物价变动,企业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背离已有相当的幅度,因而不同企业采取了不同的对策。从经济体制与实际价格变动的关系来分析。先就企业计划价格的制订来剖析,便可知企业计划价格是完全能够应用于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之下。制订企业计划价格,形式上表现为各种材料物资不同的企业计划价格,其内容则是企业计划价格反映的商品交换采用的各种交换中的价格,即实际价格。经济改革导致企业购买原辅料付费价格由一元性的价格变为多元性价格,即由按单一的国家计划价格交换变为按多种价格交换。

企业交换中采用的价格除国家计划价格外,还有市场价、企业间的协议价等。交换吸时采用计划价,有时采用市场价,还可能采用两种以上的价格。这表明制订的企业计划价格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就一般的事物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说,新内容要求相应的形式。但旧形式经过改造后能够适应新内容的要求。所以,尽管经济体制变革引起商品价格的内容复杂化,但只要改进企业计划的制订方法及其对实际价格的表现形式,并定期修订,是能够适应变动着的实际价格内容的。企业计划价格在新经济条件下的存在价值可从以下方面理解。关于“背离度”问题。企业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一定背离,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正确度的表现。认识主体与客体总是存在着差异。认识过程的自身规律就是不断认识、不断缩小差异。一定条件下被反映事物变得复杂,反映出的差异可能变大是符合认识常规的。人们对实际价格变动规律的把握决定着企业计划价的准确度。而人们对实际价格变动规律的把握又不可能达到“完全”。人们只是在无限的认识长河中基本接近,缩小“背离”,然而“背离”终究是一种客观所在。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内部计划管理已起了质的变化,企业依据国家计划和市场双重调节,在更高层次上螺旋上升的企业计划管理,即企业在相对独立经营条件下的计划管理。与此相应企业计划价格在新的计划管理条件下加以运用几年来经济改革实践使人们普遍认识到实际价格包括企业执行的国家计划价格是不变价格,企业计划价格也应不是不变的价格。

只要企业计划价格跟踪实际价格,调整得当,二者适时同步起来,仍不失其在企业管理和会计核算上的应用价值。企业计划价格在考核经济业务,如考核原料材消耗、节约程度等业务考绩方面的运用,作为“企业的不变价格”来运用,由于其内含可比因素在不同经济条件下同样运用,具有同等价值。当前物价变动会计尚不成熟,利用企业计划价格的适时调整,使之与实际价格同步同向运动,对其功能有一定的替代作用。究竟能不能制订出较准确的企业计划价格,除了需要校正对企业计划价格本身的认识析一下我国企业目前面临的实际价格形式及经济体制在企业的渗透状况。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一种双重经济体制。一般意义上企业都有部分产、供、销由计划来调节,部分产、供、销由市场来调节。当然也有基本意义上的全由计划调节或全由市场调节。在分两部分的情况下,企业原来指令性的生产计划,改革后分为计划内生产任务和计划外生产任务两个部分企业所需的物资,原来由国家计划统一分配,改革后分为国家计划统一分配和自由采购两部分在生产资料价格上,计划分配的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订价,继续实行指令性的国家计划价格,原来部分计划生产和超计划生产的生产资料价格放开,由企业协商定价或进人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尽管价格形式多元化,但基本构成与经济体制相呼应,分为国家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两部分,企业协商价居间。现行价格体系的内含要素,决定了物价变动幅度,变动范围仍有框架,这是我国当前物价变动的规律性之一。而由于商品价格体系中各种商品比价的相互制约使得某种程度上市场价围绕计划价,这是规律性之二。就计划价同市场价的关系说,至少在同一地区同一品种的物资交换中,两种价格要交互作用,并有一定力度,这是规律性之三。

自然,其中还有购买者对价格差异计划价与市场价的反作用力,如选择价格,控制各种价格的比例等,并不都消积适应这种差异。由于这些规律企业计划价格在总体上有一确切的依据,也表明物价变动不是不可捉的经济现象。无论在集中的计划经济还是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计划价格,同样应考虑物价变动。企业计划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不作大面积大范围调整是一种静态做法物价的相对稳定性是制订企业计划价格的前提。没有理由设定在一日数变物价的条件下来制订企业计划价格。但也不能设想物价固定不变,这同样违背事物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普通原理。企业计划应同步于实际价,从一定时期内的不同点上的连续考察看,二者均为动态系列,只是在不同时点条件下靠近度不一而已。品种数,亦应控制在几十种内为宜剩余的大量的占绝大多数的材料品种,按市场价制订分类目录无市场价的按国家各行主管部门编制的“参考价格”制订。当前企业计划价格工作的改进设想首先,由于我国物价固定以致成为长期不变的死价格时代历已过去,企业计划价格应接近实际价格这一本质特征决定其应立足于跟踪现行交换价格。企业应在制订企业计划价格上下功夫,制订出一部适应当前企业面临的价格环境,又符合本企业现状的企业计划价格目录,作为以后修订的基础,以解决当前材料计划价格上存在的难题。企业设物价专职人员或机构,以加强物价研究,积累与本企业有关价格资料第四、要坚持定期修订价格目录。同时不排斥必要时及时根据物价变动范围和幅度修订价格目录。企业既要制订价格目录,又要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其制订和运用可考虑以下办法会计核算亦应区别“皿点和非皿点”材料品种设卡核算对影响成本有一定力度的材料品种作重点,做较细致的计价工作,按同品种不同价格同时采用多种价格核算。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篇7

【关键词】概率统计经济问题市场分析

伴随数学分析方法不断的丰富,使得经济问题的研究方式亦逐渐多样化。概率统计在经济学中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为我国经济预测以及决策等提供数据证明,对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经济效益增加具有重大的意义。下面笔者着重从回归分析法和随机抽样法的概率统计模型中探析相应的经济问题。

一、回归分析法

(一)回归分析法原理分析

回归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数学分析方法。在实际中多数日常市场经济现象都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法来解释。回归分析法运作的原理是通过回归多元方程分析经济问题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关系,从而建立预测模型。在当今高速发达的实际市场经济活动中,某一经济现象的产生以及变化都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绝不只受一种因素的影响,那么经济现象与促使其形成的多种因素也就是一个因变量和几个解释变量间存在相互依存的主要和次要的关系。例如在城市房价上涨的现象上,其将受到房子供求关系、国家相关政策、物价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个实例中城市房价上涨与其上涨的各种因素之间就存在主次关系,像房屋的供求关系与国家宏观调控虽主次难分,或者像物价水平看似其的影响微不足道,但不容忽视其作用。因而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可通过回归分析法来处理。下面结合实例主要介绍多元回归分析预测法的应用。

(二)实际事例分析

本文将通过采用某市统计局公布的2000~2006年年货运量数据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如表1。

(1)从上述表1可知,该市年货运总量与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需建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设因变量y与变量x1,x2….xn存在线性关系,则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表现形式为:

y=β0+β1X1+β2X2+β3X3+…+βnXn+μi(i=1,2,3…n)(1)

其中,k为解释变量的数目,β0为待定系数,βi(i=1,2…n)称为偏回归系数,则方程(1)称为m元线性总体回归方程。

根据表1数据,我们将年货运总量设为因变量y,其他4个经营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设为解释变量x1,x2,x3,x4,分别代表“年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总投资额”、“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常用最小二乘估计法求解待定系数β0和偏回归系数β1,β2…βn。即回归方程式:

l11β1+l12β2+…+l1mβm=l1yl21β1+l22β2+…+l2mβm=l2y……lm1β1+lm2β2+…+lmmβm=lmy(2)

得出β0和βi(i=1,2,3,4)的值。最终结果如下:β0=4026.614;β1=17.40676;β2=0.125370;β4=0.022603代入方程(1),最后得出回归方程为:

Y=4026.614+17.40676x1+0.125370x2+0.018223x3+0.022603x4(3)

二、随机抽样法

(一)随机抽样法的原理

随机抽样法是概率统计模型又一较为常用用于经济现象分析的方法。市场调查是企业通过收集以及分析有关市场经济的相关信息,为市场预测及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的营销活动。在日常的市场调查中,可以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并利用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对市场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市场经济是由很多的消费者组成,不而消费者存在很多的区别,如消费欲望、拥有的资源、存在的地理位置、购买态度和习惯等。所以在进行市场调研时,需细化市场。例如在调研现代社会的产品需求时,由于消费者年龄的差异,导致对产品追求完全不同。因此,分层抽样法在市场调研中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分层抽样法就是将总体的个抽样单位按总体的特征分划分不同的层,在来推断总体目标量。

(二)实际事例分析

为了调研某奶制品企业的需求量,抽样单位按照居民户进行,通过细化当地市场,结合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将市场划分为4层,在划分的4层当中,我们随机抽样10户,通过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

通过查阅相关政府机关统计资料,该地区奶制品年消费的标准差为1000元,根据调研要求误差控制在100元以内,置信水平在95%以上,则样本量为: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企业决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计算。根据经济收入水平将居民户划分为3层,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数比为185,,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85的样本。该3个层中,由于不同经济收入的居民户数分别为445、945和535。因此3个层中抽取的居民分别为445/5、945/5、535/5,换算为户则分别为89户、189户、107户。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篇8

一、计划经济阶段:

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诞生于生产力不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没有取得统治地位的国家,其中的典型是苏联和新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表现为分工的深化,是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及质量的提高为特征的。因此,落后的生产力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及质量必定较低,发展了的生产力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及质量必定较高。

计划经济体制通过逐级下达的政府计划来调节经济活动,“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通过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安排重大经济活动,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方向。它可以保持经济总量的大体平衡和有效协调重大比例和结构,促进生产力布局合理化;可以引导和动员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大建设,从社会整体利益协调经济的发展;可以较好调节收入分配。但它对微观经济活动和局部利益调节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千变万化的供求关系,计划经济很难作到全面、客观和及时、有效的调节”(《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版)

因此可见,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即分工不够深入的历史时期,供求关系的变动不是很复杂,供求关系网络之中的变量和相互关系还能够被基本掌握,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经济模式在技术上基本上还属于可操作的范围。因此其宏观调节的巨大优势得以发挥,可以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关于这一点,苏联和中国前中期的飞速发展的情况都是例证。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进一步深化,供求关系网络的复杂度成指数增长,各级计划制定的机构在手段上已经不再可能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调节,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涌现使得计划面临巨大的不可预期的因素的干扰,全面、客观和及时、有效的调节已经不再是很难做到,而根本不可能做到,它被新的经济形式取代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规律的必然结果。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混合的过渡阶段

计划经济是一种与市场经济非常不同的经济模式,计划经济对交换关系的人为规定与市场关系中的自由的交换关系具有根本性差异,因此,如果突然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原先的具有强烈人为干预特色的供求关系就会陷入严重的混乱,因此明智的办法是逐步减少计划干预的范围和程度,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在从计划经济如何向市场经济过渡方面,中国人毫无疑问地采取了一条远比过去的苏联高明得多的道路。但是,过渡到市场经济决不意味着取消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中国的经济这么多年来之所以能够较为平稳地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控比所谓自由经济国家要强有力得多,这个优点应当保持,而决不能放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其本质的无别在于其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包括集体经济),而非私有制。经济基础的差异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干预仍旧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尤其是可以调节分配,缓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固有的对过剩的那种积累、以及这种积累必然引起的经济的周期性的波动。

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非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基本完成后形成的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经济形式,它同时并不包含从公有制过渡到私有制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应当容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但是,不能动摇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的基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否则,就变质了,……。

四、基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高度发展情况下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合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原先根本不可能及时地相互沟通的供求信息正在逐步具备被集中、处理、分发、互动的可能,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也为全面、客观和及时、有效的调节微观经济提供了可能。在这一前提下,市场经济自发的盲目的缺陷有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情况下也可以被较好地调节的技术基础,因此,通过多极的供求关系信息的汇总、处理、分发和互动网络来逐步地扩大国家干预国民经济的范围和程度具备了可能性。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逐步向计划经济过渡,历史完成螺旋化的上升,社会主义进入高级状态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混合的阶段。

五、基层积极性和创造性与一个庞大的动态计划协调系统结合起来的动态计划经济阶段。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篇9

所谓新经济主要是针对传统经济而言。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旦失业率低于6%,通货膨胀率就会急剧上升。但自1991年3月以来,美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特别是90年代后期经济增速平均超过4%,失业率降至3.9%,而核心通货膨胀率却低于2%。一些经济学家把美国出现的这种“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即“一高两低”的经济称之为新经济。

尽管经济学界对是否出现了新经济、什么是新经济以及新经济形成的原因还有不同的见解,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持续高增长、经济周期特征淡化、同时伴随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不断创新完善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急剧增长的风险投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务实和稳健的宏观经济调控等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电脑、通讯、网络和金融化了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成为度量一个国家(地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在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比美国落后是欧盟经济存在的弱点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一系列打造新经济的措施,力争在10年内赶上或超过美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新经济地区。

一、欧盟新经济的发展

过去十年来,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到2000年,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达到493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6%上升到4.4%,年均增长15%左右,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2.5%的增长水平,自1995年以来平均每年推动欧盟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但和美国相比,欧盟仍相形见绌,1995年以来,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8.3%,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从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说,1996-200年,欧盟只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相差近5年。各成员国的情况差别较大,爱尔兰、芬兰、瑞典、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发展较快,其中爱尔兰的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美国,芬兰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美国。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率的发展。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除了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引起的增长外,其他的都叫全要素生产率,实际上是技术要素的增长率。测算表明,1995年以来,信息技术对欧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为每年推动经济增长约0.2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

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下跌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降低,20世纪80年代,硬件设备、软件和通讯服务的价格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8%、0.3%和0.2%,90年代前半期,其分别下降3.3%、0.7%和0.7%,而到90年代后半期,其下降的速度分别达到10%、1.4%和1.3%。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自1995年以来每年降低0.2个百分点。

新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计算机拥有量、上网人数、移动电话使用量、电子商务发展等是主要的指标。在这些领域,欧盟远不及美国,根据初步的估计,1999年,欧盟每100人均拥有计算机为20台,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欧盟只有14%的人上网,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电子商务额约为170亿欧元,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只有人均移动通讯电话拥有量和美国持平。欧盟人均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支出约为1600欧元,不及美国的一半。实证分析也表明,在欧盟,信息技术以外的部门没有因为利用信息技术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总之,虽然,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推动了其经济的增长,但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等看,欧盟要比美国落后5年。

二、欧盟新经济落后的原因

从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和形成的经济结构看,欧盟与美国同属工业发达国家,区别不大,有的国家如德国甚至比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明显。但为什么新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而不是欧盟。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有比较优势;二是欧盟的经济体制僵化阻碍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和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建立了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拥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鼓励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大量军工技术转为民用和军工产业的技术外溢等。人才优势是美国最主要的比较优势,美国的信息技术人员比例明显高于欧盟,在欧盟内部,芬兰、爱尔兰、瑞典等信息产业发展快的国家其受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教育的人员比例居于欧盟的前列。由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效应和第一发起人效应,即使欧美在信息技术发展初期的差异很小,也可能由于研究与开发以及专业化生产的正反馈作用而使美国形成巨大的比较优势。欧美双边的信息技术贸易也说明了美国有比较优势,近几年来,欧盟从美国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占双边贸易的25%,而美国从欧盟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仅占双边贸易的6%。

经济体制差别的理论论证了欧盟僵化的经济体制束缚了新经济。首先是劳动力市场相对僵化。欧盟严格的解雇程序、高昂的解雇费用、最低工资限制、工作时间约束等各种就业保护措施和强大的工会势力使解雇工人的成本极高,抑制了企业利用节约劳动成本技术的积极性,减低了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和应用。其次是金融体制不成熟,缺乏创新。美国实行的是股权资本主义,其发展的路径为:个人创业合伙制股份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风险投资在美国的出现和迅速膨胀被认为是一场金融革命和股权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为一些极具发展潜力和成长前景但又有高风险的新兴科技企业提供投资,催生了一大批信息技术企业并使之迅速发展,英特尔和微软等都是通过风险投资而成长为富可敌国的科技巨头的。而欧盟国家多为银行债权资本主义,其储蓄大多流入资产雄厚的少数大企业,许多依赖于科技成果创立的新兴企业因其无形资产不能做为抵押品而无法得到银行贷款支持,银行也不会提供风险投资,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建立新企业的各种行政障碍、公共研究和私人研究严重分离等科研体制僵化也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欧盟发展新经济的举措

虽然在新经济方面,欧盟落后于美国。但欧洲具备赶上来的机会和条件,一是欧美从事新经济的企业已相互兼并和投资;二是可以利用美国现有的经验和做法;三是欧元启动以后,欧洲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筹资越来越方便。但欧洲必须在经济结构改革和科教两个方面行动起来。去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提出了建立电子欧洲计划,并把该计划提高到和欧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同样的高度,此外,还制定了金融服务行动计划、风险投资行动计划、欧洲研究区战略等各种计划,力争在2010年前赶上美国的水平。其发展信息技术的主要政策如下:

1.坚决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把物价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从而鼓励投资和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2.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步伐,改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法,实行统一的专利法。到2001年完全开放电信市场,2001年前欧盟境内所有学校上网,政府采购全部上网,加强网络培训,鼓励终生学习,。

3、发展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作为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对高成长性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美国相比,风险投资在欧洲仍处于不发达阶段。1999年,美国的风险投资额达到了33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5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达到180亿欧元;而欧洲的风险投资额仅为12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7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为50亿欧元,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风险投资行动计划,主要措施为:加快欧盟内部一体化的步伐,使跨国金融活动更加便捷,专业投资人执行统一的结算规则,改善便于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金融条件,并斥资2.3亿欧元对企业获得贷款和风险投资等进行支持;成立7贤人委员会研究加快欧盟资本市场一体化政策。

4、培养企业家精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基础,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首先,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利用社会基金资助各种宣传和推广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活动,加强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其次,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利用统一专利法保护创新企业的技术安全;再次,放松政府对企业在开业和营业等方面的种种限制,优化企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环境;第四,提供企业国际化经营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第五,发展包括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老龄服务、特色旅游、社区服务等在内的技术型、经济型和社会型等新型服务业。

5、鼓励科技体系创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创新是提高竞争力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动力。在创新能力方面,欧洲远远落后于美国,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1998年,欧盟15国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其GDp的比重为1.8%,而美国为2.8%。同时,研究与开发力量分散,研发和成果商品化脱节,没有形成统一的科技市场。欧盟委员会已计划设立欧洲研究区,以减少研究力量的分散,鼓励研究单位和企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放宽移民政策,吸引国外的技术人才。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篇10

关键字:公平,效率,竞争,市场经济,公平

目次

一、导论—两个经济的启示

二、市场·竞争·效率

三、社会·分配·公平

四、经济法与民商法

五、

一、导论-两个经济时代的启示。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二者最大的变化就是微观上从讲公平到讲效率,宏观上从讲公平到讲效率。(1)

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过去,正处于社会主义初期市场经济阶段。反思两个经济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二者利益分配目标不同了,微观和宏观领域的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计划经济时的利益分配目标:微观、初次分配的主要目标是公平优先、生存养人;宏观、再分配的经济目标是效率优先、追求国有资产最大化。政府除了是社会行政管理者之外,还同时兼有国有资产代表者的身份,甚至作为国企的直接投资者。它既要当市场的“裁判员”,又当市场主要的“运动员”,他经常要代替而直接去搞微观运作,它主要目标是为了追求具体企业的效率,因而往往失去了公平。但另一方面,企业—因为他们是国有企业,承担政府下达的社会行政目标,要解决就业和公平分配,要追求“生存养人”的利益目标。企业搞了公平,也就失去了效率。所以。计划经济最终是不公平也不效率的经济体制。

而市场经济的利益分配目标与计划经济截然相反。如下图所示:

微观宏观

计划经济追求公平优先生存养人公平效率追求(国有)资产最大化效率公平

市场经济追求企业资产最大化追求社会公平生存养人

当中国的市场经济最完善时,最强的市场力量和最强的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相结合,就逼近了这样一个成熟的目标:最有效率的初次分配和最公平的再分配相结合。(2)

而市场经济体制所达到的微观上的效率和宏观上的公平是需要相关的法律来调整的,。经济法便由运而生了。

二、市场·竞争·效率

竞争是提高生产率的最理想手段。

-艾哈德(3)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缺乏了竞争的市场是一潭死水,散发着冲天的恶臭;是枯萎的花儿,低垂着丧气的脑袋;是无心的僵尸,失去了生命的灵魂。而充满竞争的市场犹如一泓泉眼,流淌着汩汩的生命之水;犹如一朵盛开的花儿,散发着扑面的清香;犹如健壮的青年,充满着朝气与活力。“任何真正的竞争都是高度主动积极创造型的竞争,这种竞争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聪明才智,促使人奋发图强,大胆冒险,不断进取”(4)

竞争是动力。“如果说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是一切阶级社会进步的动力的话,那么在和平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合法的利益冲突和利益竞争同样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甚至是更一般、更持久的动力。”(5)列宁认为,竞争“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配置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6)

竞争是压力。适者生存,劣者淘汰-这是大普遍的法则。不进则退、不优则汰。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每一个市场主体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又转化为巨大的动力。

竞争是共赢。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中,竞争者之间在压力和动力的本能驱动下,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就提高了整个市场的经济效益。“竞争的目的不是要消灭竞争者,而是通过更好的和更灵活的管理超过竞争对手,以造福消费者,从而也有利于自身的收入。”(7)熊彼特指出:“如果社会主义社会把经济刺激实行的远超过赛跑的马和机器所要求的限度,一定是大有所获的,这种刺激是有价值的社会性质的努力的推进器。”(8)

所以,竞争就意味着效率。“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9)竞争使人尽其才。同时,竞争者必须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提供最好的商品或服务,这有利于减少浪费、节约资源,是物尽其用。“竞争促使人们把事情做到极致,讲究效益。实践证明,竞争是效益制度,哪里没有竞争,哪里就没有效益”。(10)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就是效率经济。这种经济体制的反向表述就是计划和垄断。这是两个相继发生在中国经济体制中的现象,是效率的对立物。

计划经济时期,前已论述,妄图通过计划达到微观领域的公平。“不管计划用最的能够多么详细地、迅速的和准确的计算出复杂的关系,计划还是要受矛盾的利益状况的,而没有市场机制,就会造成计划和现实经济的最优和现实发展之间的最大脱节”。(11)所以,计划经济并没有达到微观的公平。计划一切,使广大民众的自我设计权利、自我拼搏精神丧失,说到底是剥夺了人民的自由权利和自主权,是对芸芸众生的精神的蔑视。“当一个全面的计划成为社会一切经济决策基础的时候,个人的经济自由就被大大减少了,个人看不到自己的物质需要和愿望,作为经济活动的目标而被满足,而是论为实现计划目标的工具”。(12)

市场经济时期,竞争与垄断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就中国的经济状况而言,垄断主要是行政垄断,而不是经济垄断。因为中国还没有哪家企业能强大到如此地步,能够控制某一行业和领域。行政垄断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直接的动因莫过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一方面为政府及所属部门甚至官员个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受行政垄断保护的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这可以用经济学中的“寻租”来解释。“经济学中的‘寻租’是指经济活动者为维护其既有利益而寻求政府管制,阻止其他主体竞争,保持自身垄断地位,以获取超过生产要素机会成本的收入的行为”。(13)参照公共选择学派理论,寻租活动存在的原因是人们把政府当做建立并保持垄断的工具,寻租活动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及浪费。“生产经营者寻得‘租值’就获得相当于法律上的垄断;从供给角度看,政府所属部门甚至官员个人为获得自身利益也会有意无意的去设租”。(14)即所谓“在权钱交易中,寻租活动具有双向性质”。(15)行政垄断,造成了市场经济部分领域的无效率。如电信行业:这是一个需求弹性很小的行业,垄断者-政府的宠儿可以随心所欲的收取费用,由此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如果引入竞争机制,那么我相信消费者一定会得到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因为-竞争意味着效率。

三、·分配·公平

一切的基础是人具有两重性-经济人特性和社会人特性。所以也就有两种公平:从经济人角度看,公平是指竞争条件和机会的公平;从社会人角度看,公平是指结果的公平,即现实中的社会平等。(16)

在此,我仅站在社会人的角度来讨论结果的公平。因为机会的公平也即微观的公平形式的公平是和效率相一致的;而结果的公平也即宏观上的公平实质的公平却和效率不尽一致。

在横轴右半面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这一阶段,社会处于逐步阶段,分配还不尽公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效率也越来越高。人们创造的社会财富也开始增多。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会逐渐趋于公平。但是当效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公平达到了最高点a点时,如果效率继续提高,就以牺牲结果上的公平为代价了,社会分配相差越来越远了。

“每个社会秩序都面临着分配权利、限定权利范围、使一些权利与其他权利相协调的任务…在个人权利和社会福利之间创设一种适当的平衡,乃是有关正义的主要考虑之一”。(17)

而我们现在的人类社会大都已步入后阶段了。所以说当我们把社会福利当作经济活动的终级目标进行动态时,一个社会并非是效率越高越好,也不是社会收入分配越公平越好。“要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就要求公平与效率之间实现最优的组合,这种最优组合要求的条件是:公平的增加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增加(边际社会福利)与因公平的增加引起的效率降低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减少(边际社会福利)相等。或者说,效率的增加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增加与因效率提高引起的公平的降低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减少相等”(18)单纯依靠微观上市场经济的作用不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组合,市场能够保证效率的不断提高,但却必然带来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这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效率通过市场获得实现,公平是靠政府在再分配领域实现的。不能片面追求无效率的公平,也不能片面的追求无公平的效率。如果社会失去了效率,那么社会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如果社会失去了公平,那么社会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社会的矛盾必须得到解决和缓和,社会的各方面利益必须得到平衡。“如果一个社会为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自我肯定留有空间,那么在相互矛盾的个人利益之间,群体利益之间肯定会有冲突和碰撞…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调整及调衡上述种种相互冲突的利益,这在某种程度上必须通过颁布一些评价各种利益的重要性和提供调整这种种利益冲突标准的一般性规则方能实现”。(19)从这种角度上说,经济法是一部平衡利益,进行再分配的公平,达到社会正义的法律。

在此,我比较赞同罗尔斯关于正义的第二个原则……罗尔斯在《正义论》提出了他的著名的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力去拥有可以与别人的类似自由权并存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第二个原则: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不但可以合理的指望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且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20)正义的第二个原则即差别原则,即允许人们在经济和社会福利方面存在差别。但这种差别要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尤其是要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境况最差的人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旨在最大限度的提供地位最不利人的期望,是一种关心不幸、照顾弱者、辅助穷人的原则,因而也是一种博爱原则。

四、民商法与经济法。

作用于微观领域法律不仅有经济法,而且有民商法。我以为,民商法和经济法都旨在实现微观领域的公平和效率,但是所针对的对象是不同的:经济法是政府管理,通过政府规范来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外部性的行为;而民商法是对自身的要求,是内部性的行为,民法规范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活动;商法规范每个企业的资格和内部管理。

武汉大学的漆多俊教授是这样来评价民商法的“民商法虽然以个人为本位,重在维护个体利益,但它通过对个体自由和权益的维护,不仅有利于促进微观领域的公平和效率,而且由于它维持了市场的公平自由竞争秩序,使价值和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因而能使社会经济在宏观和总体上得到调节。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说民商法是市场调节的法律保障,由民商法对微观经济领域的直接作用,以及它对宏观领域的间接(自发的、客观上的)作用,形成了一种完整和谐的社会经济秩序,这就是民商法秩序。”(21)

通过前述,我以为,作为完整的、和谐的社会经济秩序,应称之为民商经济法秩序了。

五、总结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们所要做的就是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用发展的视角去挖掘和遵循规律。经济法其实就是一个的产物:在西方国家是适应19世纪反垄断的需要而产生的;在是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后起的社会立法必然要借鉴吸取先行的民商法中的有益因素,为己所用,这就决定了社会立法的综合性。德尔马尔默尔利用一种鸡尾酒调制来说明经济法的综合性或者混合性:“取一个调酒器。放进一份商法;用社会发色素使之上色;加进大量的税法和行政法;用一撮民法调味;撒进大量的社会学和经济学;随意摇晃,然后作为冷饮,并为这种法律饮料取名经济法。”(22)正是由于经济法的时代性、综合性,意味着它必然担负着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历史使命。我相信,随着经济法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济法一定会越来越趋近于它的价值理念和制度精神-市场效率和社会公平。

索引:

(1)解中国初期市场经济之谜(下册)》何晓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612页。

(2)《破解中国初期市场经济之谜(下册)》何晓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635页。

(3)《来自竞争的繁荣》艾哈德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4页。

(4)《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邱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288页。

(5)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邱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122页。

(6)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页。

(7)《一种未来的经济体制》奥塔·稀客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89年版第245页。

(8)《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熊彼特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2页。

(9)《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程恩富著载法律网2004年。

(10)《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邱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288页。

(11)《一种未来的经济体制》奥塔·稀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5页。

(12)《理解市场经济》以萨克森登著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8页。

(13)《竞争法在中国:现状及展望》盛杰民著摘自《经济法》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299页。

(14)《竞争法在中国:现状及展望》盛杰民著摘自《经济法研究》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299页。

(15)《经济学分析法学》张乃根著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45页。

(16)《破解中国初期市场经济之谜(下册)》何晓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615页。

(17)《法:法律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298页。

(18)《公平、效率与社会福利》任太增著摘自法律教育网2003年6月18日。

(19)《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398页。

(20)《正义论》罗尔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66页。

(21)《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漆多俊著载《经济法研究》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105页。

(22)《经济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役·史朗斯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2页。

书目

《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邱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破解中国期市场经济之谜(下册)》何晓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经济法研究》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