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04:17

课程与教学篇1

关键词:工程力学工程实际积极和主动教学质量

广博的知识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但教学工作的成效,归根到底要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力学知识与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以及工程技术实际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专业技术的魅力,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兴趣。

近几年来,笔者承担了水利工程类、电厂类等工科专业班级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一、“亲其师而信其道”

学生热爱一位教师,就会“爱屋及乌”地喜欢这位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

二、引导学生认知力学

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厂类、水利工程类等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强,而且与专业课、工程实际紧密联系,是科学、合理选择或设计结构(或构件)的尺寸、形状、强度校核的理论依据。在教学中,我们往往称之为“一座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说,学好工程力学,为后续专业课的应用和拓展奠定了很强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正确分析和解决生产中有关的力学问题提供了知识上的保证,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技术应变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直观性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尽量使用教学模型和实物进行教学演示,如讲解“工程中常见的几种典型约束”时,让学生看固定铰链联接的模型;讲解“空间力系”时,看直角平行六面体;讲解“齿轮的受力分析”时,让学生看斜齿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通过工程实际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工程实物与力学模型相对照,即可使学生增加有关工程和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又能促进理性认识,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行发展。

四、联系生活实际

如果教师能把抽象难懂的理论,化为具体易懂的实际。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加强记忆。例如在讲静力学公理一节“作用与反作用公理”时,我问学生:如果大家想买一个弹簧秤,并想校对一下它的精度时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秤一个已知重量的实物。我又问:如果没有实物呢?多数同学都沉默了,这时我拿出两个弹簧秤,并使两秤水平钩在一起,然后用手施力于弹簧秤上,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说:两秤的读数相同。我解释道:这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学们可以用这种方法通过对几个弹簧秤的实验,就可以买到一个标准的弹簧秤。

五、尊重、关心学生

用心去呼唤,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不但没有忽视他的存在,而且对他很重视,很关心。由于职业中专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多数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波动很大。有的学生想学但自控能力差,管不住自己,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如果他们认为老师忽视了自己,看不起自己,就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导致自暴自弃的不良后果。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尽快了解每一个学生,记住学生的姓名,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学生的姓名脱口而出。辅导时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不能提出具体问题,我就主动和他们谈些简单易懂的问题,对汉语较差的朝族学生注意多交流,多辅导。使这些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真心帮助他们,从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对待学生方面,我一直坚持没有不可原谅的缺点,也没有不值得表扬的成绩的原则,这样学生和老师的心就被拉近了。

六、因材施教,进退适度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教师而言,我认为教师是在传授知识,而不是卖弄知识,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该讲的要讲,不该讲的不讲,该快的地方要快,该细的地方又要讲细。如果讲快了,讲多了,学生接受不了,效果不佳。可是在一堂课中对一个问题重复过多,学生就会感到罗嗦、厌倦。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涣散,课堂气氛沉闷,往往效果更差。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紧凑、联想”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紧凑、联想”就是快慢适宜,不罗嗦,每讲一个问题都尽量联系到相关的内容,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内容加深了记忆,又增强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讲《材料力学》四种基本变形:“弯曲变形”时。我首先要以提问的方式或抢答的办法复习以前将的三种基本变形。即轴向拉伸和压缩变形,剪切变形,圆轴的扭转变形。另外《理论力学》中的三种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结构力学》中解超静定结构的三种方法: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都可以通过对照、比较的方法讲授,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又抓住了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听课习惯。

七、结束语

“传道”须有术,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园丁,必须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研究,不断地创新,方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大文豪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人仍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人就有两个思想。这个富有哲理性的比喻。我想,对于我们教师间教学经验的相互交流很适用。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厚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陈昌曙.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4]尚作萍,杜成斌,陈定圻等.理论力学创新思维启发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力学与实践,2007,(29):80-81

课程与教学篇2

1“网络课程”概念界定

“网络课程”不是一个学术名词,没有严格的概念,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做了不同定义与描述。2000年,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对网络课程给出如下描述:“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这样,网络课程就可以简单描述为“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教学活动”。本文所探讨的“网络课程”也不例外,但这里仅指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高职网络课程,即网络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目前主要教学形式(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通过这一方式辅助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2高职网络课程“有效教学”内涵研究

“网络课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②从网络课程的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三分屏课程、Flash课程、网页型课程等。从网络课程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的组织方式上,可分为围绕学习资源组织学习活动和围绕学习活动进行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两种。围绕学习资源组织学习活动的网络课程强调以教学资源的建设为中心,认为学习者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围绕学习活动进行学习资源优化整合的网络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进行优化配置,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协作。

2.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高职网络课程”必要性

“跨界”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③所谓“跨界”即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跨越了传统学校的界域,意味着职业教育不能只遵从教育规律、认知规律,还要遵循职业发展、职业成长的规律,因此,职业教育在办学上要做到:第一,校企合作办学。即职业教育首先要关注市场、企业、行业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第二,工学结合办学。即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要将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职业岗位的能力,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三,关注职业及职业成长规律与教育认知规律的融合。这三点是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途径。在微观层面上看,任何教育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核心则是课程。利用网络课程跨时空的优势,具有跨界特征的高职教育开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网络课程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与企业交流、合作,整合企业资源,并借助网络课程将资源提供给学生,引导其学习使用,使学生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工作环境等,不断缩小毕业生与工作岗位需求的差距。第二,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网络课程的使用,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不断培养其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课程学习,即经过课前预习、课堂练习与实验、实训的提交或内容总结、课后总结等学习模块,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链条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第四,通过小组学习与互动、学习论坛等方式,增进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学习兴趣。

2.2“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高职网络课程”有效教学的含义

国内学者将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归纳,笔者总结了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的有代表性的解释: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目前,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主要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并且主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问题的研究,这些在文献1中有详细的描述。本文所讨论的“有效教学”特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而实施的网络课程的有效性,即网络课程作为课堂辅助工具如何发挥其最大作用以提高教学质量。

3高职网络课程“有效教学”途径研究

从网络课程类型的选择视角去看,本文认为第二种分类方式(即按照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组织方式的分类方式)下的围绕学习活动进行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的网络课程是本文讨论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网络课程”教学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关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始终要与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作为教学目标。近年来,在我国高职院校大力实施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师徒制”等多种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检验,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同时,在教育部倡导和支持下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更使得高职教育的实施更顺利、高职教育的质量更上一层楼。然而,笔者多年高职教育及网络课程建设及应用的实践经验表明,以堆砌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与之不同,以课程教学组织为主线而精心设计、开发、整合的教学资源,通过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笔者认为网络课程建设资源应该丰富,而不是堆砌。课程资源应用应该好用能用,而不是华而不实。

3.1精心做好课程设计是前提

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课程设计以企业项目为载体,以软件开发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能力为依据,以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为培养核心,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为指导与企业深度合作开设课程。课程建立了资源系统、完整、优质的立体化自主学习平台,通过共享系统向师生、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即以“校企合作,项目支撑,立体资源,学做合一,提升能力”为理念设计课程。

3.2重点做好课程建设是基础

(1)建设资源丰富、系统、结构清晰的网络课程资源。课程基本资源是课程教学实施的支撑性网络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系统、完整的教学资源保障,能与实际教学条件相结合支撑教学活动,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该课程开发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立体化呈现,使用。教学资源系统、完整,包括基本资源及拓展资源。基本资源:开发的教学指导类资源为教学团队教师实施标准化授课提供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指南、重点难点指导、跟踪案例集、实训项目集、ppt课件、学习考核评价标准等。学生使用资源包括:“学生学习指南”,“项目任务单”,“任务引导单”(内含评价表)、作业、项目考核记录表、Java编程常见问题及解答、软件编程规范(Java版);Java常见异常、软件开发操作视频资源库、专家讲堂、习题库、在线测试等。拓展资源:开发的拓展学习资源包括案例库、考证及竞赛辅导、考证及竞赛辅导、专家讲堂、学习网站链接等。拓展资源的应用大大支持了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2)自主学习资源特色突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中做,做中学”、课后通过平台方式交流、沟通、总结提高的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这些通过“学生使用说明”、“学习日历表”、“课前预习”、“课堂练习与总结”、“BBS”、“小组交流与协作”,“课后作业及反馈”等平台模块等来完成。

3.3以学习模式改变引领资源建设、使用是关键

在开展以网络平台为辅的教学方式的情况下,首先,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学习观点和学习方法。学习方式仍然以课堂facetoface的学习模式为主,但要从主要接受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自主学习为主,从以课堂听课为主的学习活动转变为网上预习、网上复习、网上交作业、课后答疑、讨论、在线测验练习、在线考试、浏览相关课外资源、笔记记录等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课程目标: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形成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内课外互相牵引的互动、系统的学习模式。

4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高职网络课程有效教学模式

课程与教学篇3

关键词:课程教学课程论教学论

一、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争论

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普遍得到国内外教育界公认的、同时也是业余界容易理解的是: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属于教育学方向的下位学科,是教育学这个专业下的两门课程。但在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学习中,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至今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认识:(一)“大课程小教学”,即课程包含教学,教学是课程的组成部分。持有这个观点的人,认为课程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课程是教育进程,在时间上包含了教学,教学只是一个特殊的现象;(二)“大教学小课程”,即教学包含课程,课程是教学的组成部分。坚持这个观点的理由是,课程是教学内容,课程只是作为教学里的一个方面、一个环节、一个因素而包含于教学之中;(三)课程与教学是并列关系,课程与教学各有所侧重而呈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四)课程与教学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课程与教学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二者整合不仅使研究对象完整了,而且使理论本身的完整成为可能。

人们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取决于人们对课程与教学内涵的理解,尤其取决于人们对课程内涵的理解。例如,若把课程理解为“跑道”,是为了保证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而预先、专门制定的关于教育内容和学习进程的总体规划、方案(蓝图),那么教学就是以课程为指南,旨在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为主渠道的、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之间就是并列的关系;若把课程理解为“跑的过程”,那么课程与教学之间就是包含关系,教学是课程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通常,我们普遍基于以下几个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形成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不同理解:

二、课程与教学在概念上、理解上分离的原因(课程论教学论分离的原因)

1.教育实践发展的规律

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教学形成一个学科的历史要比课程早得多。在很长的时期内,教育内容相对稳定而变化较小。在教什么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教育活动的效果就更多地取决于怎么教。因此,教学论先于课程论受到人们重视并且成为独立学科,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

2.教育体制的直接影响

教育体制的形式及其需求,对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在教育体制采取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由于课程基本是由国家制定的,对于将既定的课程付诸实践的并且尽可能地取得最大效果的执行者来说,最怕切和直接的需要是采用什么方法的问题。而教育体制采取地方分权的国家,由于没有现成的课程方案,来自实践的基本需求首先表现为地方、学校、教师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方案,实施问题还在其次,所以这类国家关于课程的理论更为发达。

3.学术研究的惯性

有了传统上和制度上的原因,使得人们在接受、理解、讨论问题时获得共同的背景、思维、方法和工具。比如,对于介绍国外的课程经验时,我国经常从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教学方面去分析和说明。这样的学术传统的惯性成为定势,则很容易产生封闭性,从而会妨碍对于新鲜经验的全面的认识。

三、课程与教学“一体”的观点

尽管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认识,但不论是谁从属于谁,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没有被绝对的割裂开来。即便是对于他们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认识,也是基于他们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来做出的人为地割裂,是为了方便研究而做出的区分。而在理论与实践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紧密联系的。课程与教学从产生之时就是不可分割的,有了课程就有教学,没有教学就没有课程。课程总是在特定的教学中实现的,教学也是在特定的课程基础上进行的。有关二者关系最通俗也最流行的说法是,课程是指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则是指怎么教的问题,也就是将课程与教学分别归纳为内容和形式,显然这种说法注意到二者的不同之处,然而这两个问题又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教的内容,怎么教就无从发生,而离开了教的形式,教什么就将完全落空。同时教什么一定会影响到怎么教,怎么教也必然制约着教什么。在实践中,课程与教学,与其说是两件事,毋宁说是一件事情的的两个方面,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地分开。

既然在教育实践中二者的联系如此密切,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那么,从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都是可行的。教学与课程虽然各自建立了相对严密的概念和范畴体系,但从研究的内容上来看,从来没有截然的分开过,大多存在着各种渗透和交叉。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两门学科的必然联系。理论研究可以也应当各有侧重,但更应当注重彼此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

[2]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3]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

课程与教学篇4

各级学校课程教案中教学目标表述举隅

(一)高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某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群体及群体心理的概念,理解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及效应;理解集体和班集体的概念和心理特点,掌握班集体形成的过程和班集体建设的措施,掌握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特点;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作用,了解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某大学心理学课程教案中的教学目标[2],教师使用的是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原则,初步认识心理科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心理的兴趣与愿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的教案[3]使用的是教学的目的: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学习的迁移理论等),了解本学科领域新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规律,以及以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中现实问题,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行的建议。可是有一个管理心理学的教案使用的是教与学的目标[4]:准确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在一般意义上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河北宣化师范学校申书景设计的教育技术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5]:(1)知识与智能:认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了解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掌握各个学习理论的起源时间,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能够概括出各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能够理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学习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找出问题,并体验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查找的学习理论进行加工整理与其他同学共享或交流的愿望,体验写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矫正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能够在学习新知识中,感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学习的支持,制定出自己的学习方式。某大学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目标是:(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各大系统肉眼结构的总规律,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基本的描述方法,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等;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2)智能的培养:自学能力,人体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神经解剖学的理论性较强,故讲课内容稍多,但仍强调重点和难点为主,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基本技能,人体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神经解剖学)的正常形态。(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4)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5)组建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6)外语能力,七年制班要求教材、课程讲授和考试的论述题都用英语。其他班则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英文词汇及阅读部分英文参考资料。(二)中等学校课程和课时教学目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6]: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领会文章的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再看中学教学目标设计。某高中化学教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7]: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制取方法。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能力培养,通过丁尔现象、胶体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想,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关心环境;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某高中心理教育课程教案《让世界充满爱》[8]:使用的是活动目标概念:活动课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该课让学生懂得助人为乐的美德。认知目标:认识到生活中友爱和互助的重要性;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助人自助”的快乐感受;行为目标: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会主动对身边的人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活动方式是游戏活动,讨论分享经验。人教版初三《数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教案[9]第一课时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了解圆柱的侧面、底面、高、轴、母线、过轴的截面等概念,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使学生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或全面积。(2)能力训练点:通过圆柱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3)德育渗透点:通过圆柱的实物观察及有关概念的归纳向学生渗透“真知产生于实践”的观点;通过应用圆柱展开图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化曲面为平面,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的“转化”的观点;通过圆柱轴截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抓主要矛盾、抓本质”的矛盾论的观点。(4)美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新知,使学生领略主体图形美与平面图形美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层次。(三)初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0]是:(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识。(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6)在日常生活中能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少年闰土》教案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1]:(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作业。(4)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理论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前苏联教育学理论支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概念,教学论部分使用的概念仍然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进度计划、教学方案(教案)、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考试、考查、考核等前苏联的概念。查阅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中使用的教育学教材,基本沿袭着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的教育学体系,素质教育思想也只是作为一种理念,并没有成为学科理论进入教材。由于这样一种现状,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大学教师,在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制定中,许多教师继续使用传统的概念,比如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掌握目标、能力发展目标、技能训练目标。教学大纲制定和教师备课中,采用了解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概念、理解什么原理、发展什么能力、运用什么技术、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识记什么、理解什么、应用什么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以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为逻辑结构设计的教学目标理论,这就是德育目标、智育目标、美育目标。我们的教育学要求教学活动中完成智力开发目标的同时,也要渗透德育和美育,因此每堂课程和课程整体都要设计德育和美育目标。但是,具体到教师的备课中往往很难实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有关美国教学目标设计理论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的理论为代表。他把人类学习分为3个主要的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中小学生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分类主要依据的是布鲁姆等学者的分类方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表述,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领域,也称“三维目标”,并作为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衡量学生学习水平时重要参考依据。在这3个领域中,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这实际上可以看作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本土素质教育理论支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概念。

课程与教学篇5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47-01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升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一方面顺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及时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新课程改革对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如何应对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提高“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学生将来从事的化学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知识支撑和技能保证,一直以来都是高师化学教育中研究的热点问题。可以说“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未来基础教育化学教师的素质,进而关系到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一、构建课程群,加强与中学化学教学的对接

我们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为导向,从教师职业持续发展的专业要求和化学师资培养规格出发,构建了以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技能训练为主,以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观摩为辅,以教育见习、实习为落脚点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并在课程体系中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强化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

具体做法如下:第一阶段通过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以及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等基本知识,从理论上引导学生“入门”,并注意从多角度渗透新课改教育理念。第二阶段通过教学设计、采用微格实训室、学生分组说课、模拟课堂讲课、演示中学化学实验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教学生“上手”。第三阶段深入中学去见习和实习,从而使理论联系实际,并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检查学生教学技能的强弱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以提高“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三个阶段的分层次教学,使“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进而使学生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得到同步发展,使学生毕业后能达到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的全新要求,大大缩短学生从教的适应期。

二、实施“认知―体验―实践”三层次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化学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适应新课改理念对基础教育化学师资培养的需要,依据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针对“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和师范性的特点,我们构建了“认知―体验―实践”三层次的教学模式。

认知过程就是学生通过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掌握“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化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体验过程就是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创设特殊情景,通过学生对他人的“亲身经历”来进行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获得相应的认识,促进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并积累相关的教学经验。实践过程就是学生依据所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例如我们在讲授化学教学设计这一章时,首先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掌握化学教学设计的理性要素、基本层次、环节和原则。然后,再通过学生观摩听课、分析化学教学设计典型案例等来总结出一些简单教学过程的构思和谋划,体验教学设计的理念、步骤和精髓,领悟化学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即内化理论知识,产生情感体验。最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以课时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这样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从教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实践性与师范性的课程。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教学方法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与实践,但仍与基础教育改革不相协调,而教学方法作为课程实施中十分关键的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寻求一种从教学理念上彻底突破的新教学方法,提高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与学生教学教研能力的提升,以应对新课改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是现阶段高校化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为此我校根据“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结构和内容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方法,采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能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就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便于学生接受,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将理论知识载体化、技能训练场景化,采用工作过程模拟化的教学方法,按照中学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来组织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和试讲操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从教素质。

四、创设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课程与教学篇6

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就会需要大批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来。因此,从2000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就组织各方面专家,制定了各科《课程标准》,来代替过去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有很多不同点。但根本的不同,是增加了“创造”教学的内容。对学生的要求,过去是使学生在德、育、体、美、劳五个方面得到发展;现在《课程标准》与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创等六个方面等得到发展。

新课程是在《课程标准》基础上产生的。在《课程标准》与新课程中,不但包含了“创造”教学的内容,还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因为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具有创新、创造教学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学生。由此可见,教师是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学生的关键。

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教学能力从哪里来?当然是学习。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社会的发展对人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创造、创新教育。如果教师不学习,因循守旧,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教学的能力,就会辜负国家和人民对人民教师的期望。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要求,就是教师的工作目标。教师的爱国情怀应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就是一种爱国的表现。教师的职责也应从教书、育人两个方面,扩大到教书、育人、创新与创造教育三个方面。这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还是个新课题。从2000年至今,已过去十几年了,实践证明,高中阶段的“创造”教学,还是一句空话。“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但高中教师们应该明白,即使升学率再高,但学生高分低能,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创造能力,这些学生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又有多少用处呢?老师们的辛苦应用在教学生“创造”上,而不应用在“分数”上,是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在教师有了创新意识与“创造”教学能力之后,就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创造”教学的要求,设计出学期“创造”教学计划。创造教育计划应与学科基础知识学期教学计划协调统一,相辅相成。而不是二者相互独立,或互相矛盾的。创造教学计划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让学生去“发明”、“创造”一些根本办不到的事物。小学低年级应重视“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注重“创造”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认识能力的加强,应逐渐过渡到既重视“创造”的过程,又注重“创造”的结果。

在制定了学期“创造”教学计划之后,就要制定课时创造教学计划。在课时教学计划中,应体现在传授基础知识时,要有“创造”教学环节。“创造”教学所占时间和传授基础知识所占时间的比例,应尽量做到科学合理,不要顾此失彼。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明确在什么知识点上去让学生“创造”。通过“创造”教学,达到什么教学目标,这是很关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要用恰当的表扬手段,去鼓励学生“发明”与“创造”。在“创造”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有“创造”才能,勇于实践的学生,让这类学生成为其学生“创造”的榜样。这些有“创造”才能的学生,说不定他就是未来的发明家。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一句表扬学生“创造”的话,说不定就会改变学生的一生;说不定就会造就出一位发明家。另外,老师在留课外作业的时候,也应适当留一些“创造”的作业,让学生动手去制作一些自己“发明”与“创造”的物品,学期末或年末,还可举办学生“发明”与“创造”的展览或大赛,使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课程与教学篇7

甘肃河西学院医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在越来越多的国内院校中展开[1],我校对2011.2012级两个年级94名学生实施了内科学部分内容的整合,在整合教学过程中完善和规范了学生教学评价量表[2]。尽管学生对整合教学各个方面提出了不足之处,但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肯定,并根据学生反馈意见讨论如何结合学生需求深入改革和完善系统整合临床课程改革。

[

关键词]内科学;整合课程;学生评教

[中图分类号]R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3(a)-0029-02

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ofCurriculumintegrationintheStudents´evaluationofteachingandCurriculumReform

YUanHui

GansumedicalCollegeofHeXiUniversity,Gansu734000,China

[abstract]teachingreformofcurriculumintegrationinmoreandmoredomesticcolleges,expand,iproofread2011.201294gradetwostudentstoimplementapartofinternalmedicineofintegration,improveandstandardizethestudentduringtheteachingprocessteachingevaluationquestionnaire.althoughstudentstointegrateallaspectsofteachingshortcoming,butthismethodofteachingstudentsandstudentfeedbacktodiscusshowstudents´clinicalcurriculumreformneedsfurtherreformandimprovethesystemintegration.

[Keywords]medicine;theintegratedcurriculum;Students´evaluationofteaching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GS[2014]GHB1211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

[作者简介]袁慧(1979-),女,甘肃人,硕士,内科学临床与教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整合。

1999年6月9日由CmB理事会资助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成立,委员会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的最低基本要求》,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也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要求医学教育者要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组织实施教学改革,改进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整合课程将医学各学科内容重新融合,是目前国外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3]。该文拟从学生评教讨论课程整合教学改革,并对今后改进提出意见和建议。

1研究对象

2011级临床专业49个学生、2012级临床专业45个学生参与整合课程教学,以下称为11级整合班,12级整合班,对94名同学进行整合课程问卷调查,同时从传统教学班抽出94名同学进行传统问卷调查。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的内容

在整合课程结束时,授课教师设计匿名的半开放问卷[4],问卷内容除了涉及传统评教的调查内容(教学态度、教学素质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还涉及了对整合课程的优势评价、不足评价、对整合教材选择的意见、对整合后考核方式的倾向性,一共9各模块。每个模块由不同数量的子条目,共47个子条目。见表1。

2.2统计方法

用windowsofficeexcel2007软件和spss17.0进行数据录人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计,行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均以p<0.05具统计学意义。

2.3调查结果

①对授课的整体满意度评价,整合班总体高于传统班,12级传统班高于11级传统班。整合班学生满意度从11级75.68%上升到12级78.65%,总体满意度高于传统班。总体满意度好有待提高[5]。见图1。

②对教材选择的意见和对考核方式的倾向性。课程模式的改变势必要求施教者选用相应的教材,并进行考核方式的改变,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中医一直沿用基于学徒制的教学方法,而且目前一些个体诊所也还沿用这种教学方法,国内外各大医学院校成立后,医学教育进行了分科,进入基于学科的教学体系,将医学教育分为解剖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学科,目前的教材以及考核方式也是以学科为单位的,这在以前的基础上使医学教育更加全面,但也导致学科间知识分离;整合课程重组教学内容,降低重复率,增加了见习时间,有助于学生尽早接触临床[6]。

关于教材的选择,85.32%学生希望用较好的国内外整合教材,选择其他选项及无所谓的同学占到14.68%,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能有相关的配套教材。关于考核方式的倾向性意见,如下表的认可率是11级整合班和12级整合班的平均值。

从表2中可看到学生们对考查机械背诵记忆题积极性不高,而更倾向于考查应用能力的临床应用性选择题和病例分析题,同时,部分学生对技能考核、口试也很感兴趣[2]。

③学生对整合课程的优势和不足的看法,调查表让学生选择课程整合的优势和不足,可多选,结果为11级整合班和12级整合班投票率的平均值,总结如表3所示。

4讨论

学生评教是评估教学效果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相对较客观的方法,我校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学生评教占70%,教师互评占20%,专家考核占10%,这充分说明学生评教在教学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方法、技能、内容和效果有直接的感知和认识,但是,医学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显效较慢的学科,学生判断教师教学绩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又很有限,这就需要教师互评,和专家考核做到有效的衡量[7]。

该次参与调查的188名学生,94名参与了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我校搜集了所有参与教改的学生的意见。分析本次内科学课程整合教改评教:①针对于课程整合,及时更新了评价量表,并请了同专业的10位教授,进行评估,使其更加规范和科学,以适应整合后的教学效果的反馈,以确保学生评教工作的有效实施,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评教目标[8]。②学生对课程整合的整体满意度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课程整合教改的优势,对整合的方向持肯定和认同态度,意见主要来自于教学改革的不深入。③学生希望有配套的教材和合理的考核方式以适应教学改革。这些对我们今后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会有很强的指导意义[9]。

[

参考文献]

[1]KowaLCZYKn.Reviewofteachingmethodsandcriticalthinkingskills[J].Radioltecliilol,201l,83(2):120-132.

[2]陈磊,倪天倪.学生评教差评教师的有效性研究[J].高教探索,2012(1):84-90.

[3]王芳亮.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9-11.

[4]马伟光,梁涛,陈京立,等.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情景模拟教学病例的效果评价田[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58-260.

[5]周继良.破译高校学生评教问题症结之新解—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检视[J].教育科学,2010(6):120-121.

[6]乐江,余保平,朱思莹.美国医学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20-121.

[7]孙丽梅,米小轶,邱雪杉.病理学课程整合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81-82

[8]高海玲,管英俊.医学课程整合改革发展及焦点问题探析[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2(2):207-208.

课程与教学篇8

(贵港市覃塘区樟木乡中心小学广西贵港537127)

【摘要】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中将“数与代数”作为四个内容领域之一,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将“数(算术)”与“代数”的学习作为一个教学内容。仅就文本而言,这体现出加强算术与代数之间的联系的理念,即,这种处理旨在强调“从算术向代数的过渡”,其实这也是义务教育整体性与一贯性的必然反映。

关键词小学;数与代数;课程;创新

“数与代数”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学也应该有所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所以在小学“数与代数”课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运算之外,更应该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培养他们的创新和探索精神,能用数学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问题。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然后肯定了“数与代数”课程的教学价值,最后针对如何创新本门课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数与代数的概念

数主要是包括数的意义和数的运算两部分,数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数的概念主要包括整数概念的教学、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概念的教学。代数是由算术演变来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代数是研究数字和文字的代数运算理论和方法,更确切的说,是研究实数和复数,以及以它们为系数的多项式的代数运算理论和方法的数学学科的一个分枝[1]。初等代数是更古老的算术的推广和发展。在几千年前之前,当算术里积累了大量的数字时,古代人为了寻求有系统的、更普遍的方法,以解决各种数量关系的问题,就产生了以解方程的原理为中心问题的初等代数。

二、“数与代数”的教育教学价值

根据《新课标》调整后的“数与代数”课程,主要强调的是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强调学生用数学方法和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数与代数课程在小学阶段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是教会小学生进行运算,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理解数和代数的含义,从而掌握多种表示数的方法或者运算法则,能初步感知数的大小及相对关系,并且可以用数或代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满足《新课标》对数学生活化的要求,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创设情景,来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数学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除此之外,小学代数是学生进入代数时代的第一块敲门砖,所以一定要在小学时代就让学生彻底理解数与代数的意义、运算、系统等,这样才能为以后更深层次的数学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其实,代数与算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代数对字母的运用,由于字母的出现,使数的运算规则有了一般性的表示。代数的教育价值就体现在它可以让学生对数和运算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对数的事实、关系、性质及数值模型等内容的探索[2]。在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小学数学教材取消小学单独设置“应用题”的形式,强调让学生通过“数与代数”的意识来解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数的运用,促使学生养成“建模”的意识,特别是通过使用代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这也是因为代数可以更全面的展示建模的思想,也就是用字母或者符号来代替等价的数量。这个代数的形式使用什么形式表示不是重点,重点是要让学生明白这些符号在特定环境中所代表的的含义,并对其进行运算、推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水平,也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如何对“数与代数”课程进行创新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动机是行为的先决条件,理解是学习的前提。认知主义的学习观强调“理解”二字,数学也不例外,数与代数课程绝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数与数之间的运算,还要求学生要对数和代数有一定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所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实践的精神,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任何学习都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数与代数课程更是如此。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深化,当前的数学教学活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也应该由原来的指挥者,变成与学生一起探讨的合作者、组织者、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课堂中,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体验、经历、探索中获取知识。通过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来为学生制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在“数与代数”中可以设置出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他们在概念、性质、运算法则及解法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运用类比推理将一类问题的研究方法推广到另一类问题,从而发现代数中的通性通法。例如,通过9x=54可以推出9x?54的解法,从等式延伸到不等式的共同性质,引导小学生完成探索创新的活动,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2.改进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观念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师的教育行为。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已经没有办法掌握所有的知识。所以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何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学习是为了生存。每一个数学老师应该明白自己的任务,明确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中,既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遵循育人第一,教书第二的理念,一边教一边育人,努力开发高品质的人才。

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旨在以学生为本,为小学的教育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小学生的内心都比较单纯,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一点鼓励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成为学生进步的源泉。特别是在数与代数课程中,通常会出现一题多解的方法,但是由于很多局限性,可能有一些同学想到了一些创新的思路,最后的结果却没有计算正确,这个时候,教师一定因为他的计算结果不正确,而否定了他的所有思想,包括创新、探索的精神。

3.重视情景的创设,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课程与教学篇9

 一、反思我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 

 1.强调个性,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确很重要,但如果为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一味地迎合学生、迁就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不辨真伪,无原则地加以肯定、表扬,其结果是学生为标新立异刻意歪曲文本,脱离实际,也就失去了拓展知识的本意。 

 2.有活动无体验,有温度无深度。

 新课改强调师生、生生、师师多向合作交流互动,几乎每节课都有小组讨论,似乎没有它就是没有实施新课改。但初中学生知识面窄、表达能力差,一味安排学生合作、小组讨论,表面上热热闹闹、主动活泼,实际上真正参与问题的学生凤毛麟角,并无实际效果,而且浪费了时间。 

 3.表扬随意,激励失真。

 以前在课堂上我们常说“不”,现在又全是“好”,生怕打击了学生,落下了“不注意激励学生”的恶名,弄得被表扬的学生麻木接受,别的学生机械鼓掌。表扬一旦失去了真诚,也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 

 4.自主、合作,流于形式。

 现在学生学习依赖性太重,习惯唯教师传授是听,因而在学习中常常表现为只知听不知问、只知听不知想、只知读不知悟。教师如果组织不好,所谓自学讨论也就成了空话、摆设。 

 5.忽略了课外阅读。

 学生语文能力的增强、人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课外阅读的积累和体验。大多数学校客观上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图书室、藏书室甚少,很多学生连四大名著都没看过。可想而知,教师布置阅读资料往往流于形式。语文教师光设计新颖的题目已远远不够,还必须给学生创造阅读条件。 

 6.自我成长停滞不前。

 多年来,教师常教导学生,“不进则退,不思则惰”,却从没对自己说过,“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年来,教师惯于严格要求学生而疏于自我提高。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教师显的固步自封,孤陋寡闻。教师对于学生需要什么,想些什么,则是茫然无知。说实话,读书,对于很多语文教师来说,也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有几个老师能通读四大名著,有几个老师能写的一手好文章,有几个老师能自觉钻研教育理论,并以此指导教育实践?身为人师,才疏学浅,误尽苍生,实在汗颜。

 二、探索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1.灵动的语文课堂才有生命力。

 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在于教师的灵活引导。教师要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教师在课堂中要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课堂内容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带入特定情境。同时,教师还要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并用,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来培养学生的鲜活的思维。教学,学活,语文课堂气氛怎能不活,这样的课堂气氛也一定会良好。 

 2.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打造有效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一个学习的合作者或是学习的指导者。课堂上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课堂上,教师不应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学的再多,充其量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鹦鹉”;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上,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3.追求平等,才能个性张扬。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惟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才能激活思维,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教师要真诚的爱自己的学生,爱他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亲近他们,与他们心心相印,尊重他们的人格,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使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4.学则须疑。 

  “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感悟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和鼓励;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潜在的好奇心,把学生提到主动学习的角色上来;教师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5.学高为师。 

课程与教学篇10

笛卡尔曾说:“只有两种方法使人们获得真正的知识,清晰的直觉和必要的推理”。我国大学数学课程的教材和教学中,多着重于数学推理,而对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的“清晰直觉”的培养重视不够。应注意锻练学生对图像和数值的敏感性,增强其直覚猜测和判断能力。课程的开篇就从图形直观入手:绪论及多元统计图形的表示(对应教材中的第13章,下同)――绪论介绍多元统计分析的参考书、应用等。多元统计图形:多维变量在二维平面上用图形表达,例如折线图、轮廓图、脸谱图、雷达图、星座图。多元正态分布(第1章):本章的介绍注重一元正态和多元正态的对比,强调“温故而知新”。统计距离之马氏距离(第1章):1936年印度统计研究所所长马哈拉诺比斯(p.C.mahalanobis)提出。介绍欧式距离、闵氏距离、相似系数等多种距离的优缺点,使学生树立起“统计上的方法无对错之分,只有好坏之分”的思想。多元分布数字特征及估计(第1章):对二次型的期望重点介绍,因为后面做参数估计、检验的抽样分布很多都是二次型。多元三大抽样分布(第1章)及在估计和检验中的应用(第2章简介)。专题讲座:相关性度量,取材自著名统计学家张尧庭的讲座“传统统计学有两大基本任务:研究数据变异和相关”。本节介绍相关性度量的依据,分别从不变性、阿达玛不等式、判别信息量三个角度,介绍回归方程的本质,介绍近代统计学的重要概念:熵、信息量等。主成分分析(第5章):由于后面的方法(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会用到该方法,所以方法的学习从主成分分析开始。因子分析(第5章):主要用于降维、评价、排名、聚类等。起源于20世纪初Karlpearson和CharlesSpearmen等人关于智力测验的统计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第8章):多维变量和多维变量的相关性研究。对应分析(第7章):定性数据相关性的研究。聚类分析(第3章):物以类聚,包括系统聚类、快速聚类、模糊聚类、最优分割法等。判别分析(第8章):对有训练样品的数据进行判别归类,包括逐步判别、费歇尔判别、距离判别、贝叶斯判别等。定型数据的建模分析(第9章):定性数据的研究也称为“离散多元分析”,相对于定量数据研究有专门的研究方法。路径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简介(第10、11章):是近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领域研究潜变量的主要统计方法,成功运用在“顾客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

2介绍并提供材料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随着课程的进行,陆续介绍相关的资料。以2010年度授课提供的资料为例。①人大经济论坛,此论坛资料丰富,有很多案例分析的数据资源。②《女士品茶》统计科普书籍,该书生动有趣,可作案头书。③《北美一流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了解到很多同学想出国深造,所以提供该研究报告。④2010国内统计学热点研究问题,以此了解统计研究热点问题。⑤《离散多元分析-理论与实践》,主要介绍定性数据分析的理论,以此做相关课程介绍。⑥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2010境外讲学课表,从中可以了解统计学热门研究领域。⑦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风险实证研究》,培养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和资料查询。该论文里面用到了因子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逻辑斯蒂回归等统计方法。

3作业的布置及相关培养

在大学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根据选课人数分成兴趣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留大作业,鼓励大家查找资料、编程、实证分析,处理实际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见表1)。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