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化学教学方法十篇化学教学方法十篇

化学教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09:20

化学教学方法篇1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方法;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223-01

化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性的任务,完成教学任务要讲求一定的方法。在实践中,化学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在重视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改进教学方法。探究化学教学方法所遵循的基本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符合以下所述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方法要符合化学科学的特点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从这一特点出发,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化学知识、技能的传播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化学实际问题所必须的能力。

化学的另一特点,在于它又是一门理论科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传授和掌握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理论,除需运用化学实验,以及实物、模型和其他直观教具等教学方法外外,还必须采用讲授法,通过教师语言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以利于形成化学概念和掌握化学理论。

二、教学方法要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发

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化学教学要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无论选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体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例如,在运用化学实验方法中,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以启发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去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明确观察的方法,以启发学生分清主次,抓住实验的关键现象去观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综合、概括、判断等思维活动,以启发学生研究实验现象并了解现象的本质(思维能力的培养)等。

又如,在运用讲授法中,要讲清学习的目的要求,以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或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对比理解新知识;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当的比喻,以启发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便于掌握化学概念和理论;或讲述化学史中生动的历史故事,以启发学生对化学概念加深认识;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以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使之灵活地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等等。

三、教学方法要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

化学教学方法是为了顺利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应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例如,讲氧气的性质一课时,目的在使学生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可通过直接观察去认识和掌握。因此,要用展示实物(氧气)和演示实验(氧气分别与木炭、硫、铁反应)的教学方法。

又如,讲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一课时,目的在使学生掌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方法,这就需要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和学生课堂练习的教学方法。

四、要考虑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和灵活运用

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的教学,常常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是由化学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所决定的。一届化学教材,往往包括了多种内容。例如,有的既有物质的存在、性质、制法、用途的知识,又有化学基本概念内容;或者是既有化学基本概念,又有化学计算等等。化学教材内容的复杂性,必然要求化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是每一种教学方法本身功能局限性的反映。例如,如果只有演示实验而没有讲解相互配合,就会学生仅凭个人新奇感觉去观察,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限于盲目性,也不能引起学生有意识地积极思维,则观察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不能深入现象的本质,这样,会降低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只有抽象的讲解,而没有直观的演示,学生往往只会死记教师的语言,也难于转化成真。这都反映出每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其一定的功能和局限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补充和配合,以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能把视、听、嗅、味、触摸等各种类型的感知觉与思维活动同时组织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这可以增强感知的效果和促进各种认识能力的发展。各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有利于智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激发起学习兴趣,兴趣越大越能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大脑皮质上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增强神经联系,所感知的事物印象就越深刻。因此,有人把多种教学方法适当结合以增强效果,比喻为“用多种颜色来调色,将会使教学过程这幅画显得更加美丽”,这就十分形象地说明了它的意义和作用。

化学教学方法篇2

新课程淡化了学科中心,为教材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真正体现从生活逻辑到知识逻辑,不是简单地照搬书上的素材,也不仅仅是用生活的例子来印证书本的结论。教学方式在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下可以多种多样。旧教材只有一维要求,而新课程里每一节都设置了三维教学目标,除原有的知识与技能外,还重视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了过程方法的学习。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使预设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因为预设与生成都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水平高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单纯依靠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预设,课堂教学则会变得无序、缺乏目标和计划,也不会有良好的生成效果。因此,教师只有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控,追求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达成。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D灯?D灯?D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三、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或者放任自流,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化学课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45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必须下一番工夫。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可组织学生将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四、优化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好不好的标准,主要是看课堂师生互动是否有效、学生是否人人参与、教学流程是否有创意、学生的思维是否产生碰撞和智力是否得到挑战、师生的个性是否张扬等;优良的教学过程是以有效实现“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为前提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教和学生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化学教学方法篇3

化学是高中教育教学中相对特殊的一门学科,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质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直是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化学迎来了教育教学上的挑战与机遇,对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调试与改革成为了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1.限时讲授、注重演练

就目前我国高中化学的课堂授课状况来看,不少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知识难以有效的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高中化学知识相对较难,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合理的对课堂授课内容进行安排。高中化学教师应积极的对其进行完善,具体来说高中化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有效的解决:(1)精炼授课内容,合理安排授课时间。高中化学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各种化学知识汇总在一起,学生很难通过教材了解哪些知识是学习的重点,哪些知识是学习的难点。而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又习惯性的进行概括式的授课,将所有内容不分层次,不分重点的讲授给学生,造成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障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今后在化学授课的过程中应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精炼,明确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提高对关键知识的重视,同时教师还应合理的安排授课时间,避免授课时间过长引起学生的厌倦感,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2)重视知识演练,加深知识掌握。课堂授课与知识演练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想有效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就应针对课堂授课的内容合理的安排具体的知识演练,这样既可以考察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找出学生化学知识学习上的不足,方便化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展开。

2.注重实验、促进交流

高中教育教学中的各项教学科目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同,相较于其它科目而言化学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需要进行大量的化学实验,这些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在今后的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化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为了更好的发挥出高中化学实验的作用,高中化学教师应注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障学习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学校应建立起专门的化学实验室,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向学生明确化学实验流程,全程监控学生的操作情况,保障学生可以顺利的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2)小组式实验,促进学生的交流。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间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化学实验,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3.教学改革、加大创新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教学一直都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与创新,高中更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前沿阵地,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部分科目已经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中教育教学的发展。鉴于此,高中化学教育要想在未来更好的适应未来高中教育教学的新需要,完成我国教育赋予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新任务,其就应从高中化学教育的实际入手,针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系统的改革。具体来说高中化学高中教育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与创新:(1)分析教学现状,找准教学不足。要想对高中化学进行改革与创新,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准教育教学中的不足,针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高中化学的改革与创新维持在正确的轨道上,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有益性的帮助。(2)学习先进经验,迎合学生需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逐渐产生了变化,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课堂教育教学的创新时,应着重考虑学生的所思所想,迎合学生的需要,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高中化学教师还应向其他学科进行学习,借鉴其先进的创新经验,完善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4.重视方法、提升技巧

每一门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着其独特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有效的掌握可以很好的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负担,减少学生对学习的排斥感。鉴于此种情况,高中化学教师应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适当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促进学生的学习,具体来讲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多项科目,每一门科目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内容,因此高中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较重,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一问题,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关键,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积极的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2)学好基础知识,提升解题技巧。化学习题一般都相对较难,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绞尽脑汁,却还是得不出正确的结果。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化学教师应该紧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同时在对习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有效的进行化学知识学习。

化学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它有在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但是,新课程探究教学法的实行却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教师自身对科学探究教学的定位错误。一些老师认为采用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就是彻底把课堂教给学生,对学生的监管不足,一些学生对自己的监管并不足,同时,许多学校化学实验资源严重不足也阻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1实验教学的内容

化学实验教学与化学教学是等级层次不同的概念,我不能说我们知道的实验教学活动就是教学,同时也不能认为教学活动在实验室实验中开展,那么实验式教学和化学教学有什么关系,实验式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部分,化学教学的范围更广。但是实验式教学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包括有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化学基本概念类实验,化学基本定律实验和基化学础理论的实验以及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化学实验式教学的基本过程有: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然后指导学生整理知识,接下来组织联系应用,提出反馈评价,然后提供技能应用情景。

2实验探究的意义

良好的实验探究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讲授教学法带来的不足,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被提高。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实验探究法获得的,能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记忆更牢固,同时它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发展历程,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2.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实验探究式教学自身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学生体验和进行化学活动时,在获得化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也渐渐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科学态度,探究能力一旦形成,便能使学生了解真正的科学本质,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他们自主探索的能力得到增强。

3实验教学法在实验部分课程中的应用

实验类课程是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实际方案主要是通过化学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方式的一种课程设置,下面我们用一种具体事例具体分析。我们通过高中课本“金属钠的性质”这节课进行讲解,设计运用实验式教学的教学片断:首先,上课之前我们询问学生:“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那是非常活泼的一种金属,那么活泼金属钠进冷水里是怎么样的呢?是和平时我们见到的铁一样,直接沉在水里,还是别的样子?现在大家看一下课本?实验中,在那里我将需要注意的第一个实验进行之前解释开来:观察钠的变化?观察钠在水中的变化表现?注意钠溶于水是否有声音?钠放入水后,向水中滴两滴酚酞,注意观察水的颜色是否有变化?然后进行实验。试验结束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探讨实验现象。并让学生总结出来实验现象,最后由教师补充。

4实验探究法的教学策略

4.1举例引入型教学策略:举例引入型,就是通过学习的迁移,把已有的实验经验,在新的实验中得到应用,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实验经历,通过学习的平移,从而为新的实验得出结路。例如,我们中学学过的在制备氢气的时候用的启普发生器,制备氧气时是固固加热实验装置。在制备氯气的时候是用加热装备,根据各种实验的实验装置以及实验特点,我们就可以在遇到新的制备气体实验时,根据分析试验用的仪器。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4.2举例引入型教学策略:举例引入型,就是通过学习的迁移,把已有的实验经验,在新的实验中得到应用,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实验经历,通过学习的平移,从而为新的实验得出结路。例如,我们中学学过的在制备氢气的时候用的启普发生器,制备氧气时是固固加热实验装置。在制备氯气的时候是用加热装备,根据各种实验的实验装置以及实验特点,我们就可以在遇到新的制备气体实验时,根据分析试验用的仪器。4.3通过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我们日常的生活经历是我们最初的对化学的体验。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开始对周围产生疑问,这就促使学生发现问题,了解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因此,从日常生活出发,从现实问题中引出我们所要向探究的问题,也是我们进行实验探究引出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我们对“铁和铁的化合物”这一节创设问题情境是,我们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我们的苹果被削皮后会变成黄色的,市场上我们所见的苹果汁含有的成分有维生素C,然后我们接下来继续引导,我们至少Fe3+和Fe2+在溶液中又是什么颜色?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再让学生检测苹果汁里的成分,进一步进行探究,逐步得出结论。

总结

在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中,关键的是让学生以实验探究为载体,以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师用科学的试验方法,程序化的实验流程完成教学活动。教师不要过分关注实验结果,要关注学生的试验流程,让学生真正学会怎么探究。言而总之,通过实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的实验能力、测试能力得到提高,并且知道怎么去学习。良好的实验式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在化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1.

[2]田秀青.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周雄,蔡亚萍.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究性教学思考[J].赤子旬刊,2013

化学教学方法篇5

一、从教学对象入手,采取灵活的教学举措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掌握同一知识的能力总是有一定的差别。教学实践中,如果用同种教学方法或向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将会出现好学生学习过于轻松,容易对化学产生轻视,后进生学习过于缓慢,对化学产生为难情绪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实际,采用分层教学解决这一矛盾。新编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和第七章是知识难点。每一个后进生,都是在某一个知识难点上与其他学生产生差距,在这些知识难点的差距日积月累,就造成后进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渐减弱,最终导致化学学习成绩差。作为教师,我们的目标就是尽量延缓在这些知识难点面前学生的分化。

当然,知识难点的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的教学问题,需诸多的因素合理组合,特别是初三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老师不一定能避免少数学生在知识难点面前分化,但要注意尽量使大多数学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知识难点的教学程度和密度上,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讲透。如可采用形象演示、分析对比、分散难点、放慢速度、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使学生既做到了深刻理解,又会灵活应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分层教学。如作业的深度,考试试题的档次,课堂问题的难度等都因层次而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由于采用的方法针对性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各类学生围绕教学目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经过努力,都能解决提出的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可大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从教学方法入手,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1.初中化学要注重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明显地存在着忽视基本实验操作的问题。受升学考试的影响,教学工作中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只是理论实验,并不是真正的学生实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老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确保实验教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多媒体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为了顾及教学进度,部分操作性高的实验可采取演示实验,但大多数基础实验一定要采用学生实验的方式。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动手技能,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练习才能形成,这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通过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形成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从而应用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学生只有自己做了实验,才能有效地对各种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有清晰明了的认识,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中化学要注重记忆方法的培养。重复是记忆的基本方法,对一些化学概念,如元素符号、化学式、某些定义等反复记忆,多次加深印象,是有效记忆最基本的方法。理解是记忆的前提,所谓理解,就是对某一问题不但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为什么”。例如,知道某物质的结构后,还应理解这种结构的意义,这就容易记清该物质的性质,进而记忆该物质的制法与用途。所以,对任何问题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联系是化学记忆的诀窍,孤立地去记忆新学的知识很难,应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记忆。此外,单独地记忆知识点很难,最好是记忆知识点中的规律,这样既能花最少的时间,记忆最多的知识,又能掌握化学学习中的一般规律,更有利于化学学习。

化学教学方法篇6

有机化学一直是化学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进几年的四川高考中,虽然此问题地位和作用没变,但是许多方面以发生了变化:1.有机试题题量在逐年上升,分值权重有所增加。2.有关题目信息量大,综合性强,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3.与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同学们主要存在的问题:1.畏难情绪教大。2.学法不足。3.题目对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很高。

二、有机化学学法指导。

(一)、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有机化学。让同学们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充满希望和信心。

1.有机化学与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对同学们生活的帮助很大。

2.有机化学在进几年的四川高考中,分值权重有所增加。

3.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学习有机化学将会很容易。

(二)、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和措施。

1.高度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2.重视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

(2).观察能力的培养

(3).动手能力的培养

(4).记忆能力的培养

3.注意有机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有机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和合成材料等几部分组成,系统性比较强。由于有机物结构组成复杂,反应繁多,而使学生感到初学容易,愈学愈难,最终导致一锅粥的现象,对有机化学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知识点,使知识点网络化,系统化,找出内在的规律和联系,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4.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有机化学的迅猛发展,有机试题更是求异变新,近几年的高考有机试题提供的材料新,信息量大,需解决的问题大多是同学们平时没有见过的,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和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靠常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形式,是将输入的一种信息转化为多种目的输出,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多向性,灵活性和独特性,联系越多,发散越广,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注意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储存的有机知识,将有机化学实际问题分解,迁移。转换,重组,寻求问题解决的立法的能力,使所学有机知识得以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有一定思考性,多角度联想的问题使学生思维向多层次,多方位,跨学科发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目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适应性。例如,根据某有机物的结构可推测

(2)、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其实质是由求知推向已知,有机化学中的合成题也是高考的常考题型,在教学中,通过有机合成训练,使学生掌握“逆推顺展”的方法,打破通常的顺向思维的定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3)、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习题课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可通过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把问题按照内在联系,让学生进行抽象归纳、推理、想象、分析、综合,找出问题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思维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创造性。

三、有机化学教学中取得的成效。

在高2012届化学教学中,我一直引导同学们正确、客观的对待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问题,

并用以上的方法和措施指导同学们在学习有机化学。同学们学习兴趣很好,作题的效果也不错。

化学教学方法篇7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90-0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

二、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矗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化学教学方法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探究;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应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心理水平,结合教材内容对引入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行筛选并确定合适的结合点来开展教学,实施相应好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通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奇闻、轶事、故事等作为一节课的开始,能活跃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甲苯”时,可以通过讲如下故事来引入新课:1912年至1913年间,德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收购石油,很多国家的石油商争着要与德国成交,有的还尽量压低售价,但是德国却只购买婆罗洲石油,并急急忙忙运到德国本土去,由此看来,德国人专购婆罗洲的石油,必然是别有用心的了。德国人安的是什么心?令人奇怪的是,揭开这个谜的并不是政治家,而是化学家。化学家在对婆罗洲的石油化学成份进行分析之后,马上警告世人说:“德国人在准备发动战争了!”化学家凭什么依据破了这个谜,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反问道,然后说,大家要知道这个谜,今天学好了新课,就会知道的。通过这个小故事使学生对这一重大事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带着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探究最后得出结论,而这个结论也正好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在化学教学中,可联系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的实际,提出一些学生热爱的,却一时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例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硫及硫的化合物”时,关于“酸雨”、“环境保持”等内容,可引导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再组织他们进行交流、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有的同学展示了从网上下载的很多图片,如“狮身人面像被腐蚀”、“酸雨过后大片农作物枯萎的景象”等,很是触目惊心。对于学生的这些表现,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进行评价,充分肯定他们强烈的环保意识、较广的知识面,表扬他们关心家乡、建设家乡和热爱家乡的这种强烈意识,鼓励他们在看到污染引起危害的严重性的同时要增强学好化学治理污染的决心,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

学生主动发问,比教师设疑、学生解惑更有意义,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飞跃,是积极思维的结果。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设疑并处理好“问”与“教”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首先,教师要善于设疑,注意创设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情境。如,启发性强的演示实验极易将学生引入新的求知境界,在对现象的思考中必然会有所突破。例如,胶体内容是教学的难点,因内容本身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教师为主的叙述式讲授常常难以奏效。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有的教师尝试实验激问的教学思路,收到较好的效果。

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在化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方法的训练。

三、开展与生活中化学知识相关的实验探究教学

化学实验是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入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以贴近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为素材,组织探究实验活动,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国民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例如选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进行“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等实验。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为实验内容可进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等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分子、原子、分子的极性、原电池原理等概念时,实验很少,内容又较抽象,学生理解往往比较困难,如原电池原理,课堂演示实验结束后,学生仍然对于原电池放电过程中正、负两极电子得失顺序和电子、电流的运动方向等内容不甚了解,这时可利用计算机模拟其放电过程,整个过程相当直观有趣,学生易于接受。再如分子的极性判断,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抽象,教师不易教,学生不易学,此时也可用软件模拟。从而使只能通过口头语言描述的抽象问题,变成动态的直观图示,有效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五、注重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这里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教师要引导和注意学生对知识的反思。帮助学生从原有知识模型的基础上,反思新知识提出问题讨论探究解决新问题建立新模型。通过教师提问,分段检测测试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第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提出新的想法,有些问题还比较古怪,教师应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简介】

张万荣(1968-)男,本科,陕西省西乡县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上接第224页)

【参考文献】

[1]体育游戏教材编写组.体育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许峰.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8).

[3]徐小荷.浅析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J].体育科技,2003(1).

[4]陈丽娟.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化学教学方法篇9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学生课堂的一个重要补充学习就是课外活动,特别是理科生,课外活动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化学的课外活动中,老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了解和学习化学试剂的制作和生产过程。还可以组织和开展化学知识竞赛或者化学实验大赛等让学生参与,从而提髙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

2创设情景横式进行教学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明确学生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髙。在髙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化学实验教学更注重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想做到这点,必须不断改进化学实验教学。老师应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例如,进行喷泉实验、热反应实验时可以创设情境进行实验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原理。

3利用多媒体进行化学实验棋拟

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学习中的重要指标。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能依靠黑板进行扳i,难以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将难度较大或者危险性较高的实验进行模拟仿真,既能提髙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还能够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例如,对于高中化学课本中讲到的食盐水和电解质的实验,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运用三维动画进行仿真模拟,从而使学生对于这个实验印象更加深刻。

4将验证性试验方式改为探究性试验方式

探究性试验指的是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课本的知识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新意境和内容的实验。其目的是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提髙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习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髙度和境界。

5结语

化学教学方法篇10

关键词化学基础趣味性批判性实验安全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HighSchoolChemistryteachingmethodsexploration

ZHaowei

(middleSchoolaffiliatedtoHubeiUniversity,wuhan,Hubei430062)

abstractChemistryhasbeenapillarindustryofourcountry,playsapivotalroleinthenationaleconomy,butalsoaffectsthepeople'sfood,clothing,shelter,walkingandallaspectsoftheline,learnchemistrywellcannotonlybetterrealizemodernnation-building,butalsoapplyinreallife,improvequalityoflife.Followingjuniorhighschoolchemistryisanotherchemicalenlightenmentlearning,howtomakestudentslearnchemistrybasicsinteresting,criticalacceptancechemicaltheory,andtheobjectiveistolearnindepththerequirementsofchemistry.Chemistryisanexperimentalscience,highschoolstudentsinlearningandlifeoftenexposedtotoxicchemicals,thusensuringthesafetyofstudentsinchemistryeducationhasbecomeatoppriority.thispaperdiscussesthefunmemoriesofhighschoolchemistryknowledgelawstudents'criticalthinkingskills,aswellaschemicalsafetyeducationmethods.

Keywordschemistrybasis;interest;critical;experimentalsafety

1高中化学中的趣味记忆法

1.1趣味记忆法在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性

趣味记忆法是将枯燥乏味、繁琐复杂的知识点精简化、趣味化,以达到便于记忆的目的。对知识的记忆过程是很令学生反感的,增加化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化学的热情和创造力。如此学生要想掌握化学基本概念才不再是一件难事。

1.2趣味记忆法的内容

谐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谐音记忆为“父亲正痒”;会意记忆法。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分解一变多”(分解反应)、“化合多变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等价交换”(复分解反应);歌诀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进行简化,形成排比句势使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药品取用的原则可记忆为:“不触、不尝、不吸气。“不触”指不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不尝”指不用嘴巴直接品尝化学药品,“不吸气”指不凑近集气瓶闻药品的味道;浓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领的骨架进行记忆。提纯的过滤操作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稀有气体的用途:用作电光源时,发出不同色彩的光可浓缩为;氩:紫蓝,氦:粉红,氖:红光,穿雾强,小太阳,是氙灯;猜迷记忆法。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Co)性质的谜语是: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

2高中化学教学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培养的建议

2.1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批判性思维往往表现在:一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证据、分析证据、评估证据的能力;二是鉴别实际与个人逻辑判断之间差异的能力;三是能够发现规律,并分析其逻辑严密程度的能力。

2.2如何让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

(1)批判性思维最首要的一点是敢于质疑。在高中化学课本中,有的化学定义或规律并不是很严密,至少和学生的理解习惯不一致。这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将心中所想表达出来。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总结为“内延外伸”之法。所谓的“内延”是指化学规律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否正确。“外伸”指的是在没有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化学规律能否成立。高中化学中关于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反之就是非电解质。该定义从逻辑角度出发是没有问题的,但从理论出发是值得商榷的。因为硫酸钡在纯水中是微弱电离的,此溶液可以视为不导电,但硫酸钡是电解质。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氨气不是电解质,这是因为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才导电。综上所述电解质的理论原理是电离而不是导电,因此高中化学关于电解质的定义应改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反之就是非电解质。

(2)在弄清楚化学基本规律后,还要从原理上推导化学规律的正确性,这是对化学知识从根本上的彻底批判,一个不能用化学原理解释清楚的规律就不能算是正确,因此就不能被广泛应用,对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其原理。而对于复杂的知识点,如要探究其原理可能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思考,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一一指正,解释学生思维的可取之处和错误之处。最后由教师给学生讲解正确的化学原理。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经过了一番自我批判,并体验到最终获得知识的快乐。

(3)引导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从理论层面进行批判性剖析之后,还得从实践角度出发检验批判性思维的正确性。对于在相似或相同的理论条件下,出现的反常实验现象,教师要求学生能给出合理的解释。高中化学中有关于碱金属的介绍。因为锂、钠、钾最外层电子数都为一,因此具有相同化学性质,都能和水反应,但实验现象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当环境温度为20℃,将等质量的少量锂、钠、钾分别加入到盛有相同体积水的烧杯中,发现锂与水反应时不熔化,不能燃烧。钠与水反应时钠熔化,不能燃烧。钾与水反应时钾熔化,并发生轻微的爆炸。通过实验现象学生可以得出化学活泼性锂、钠、钾依次增强,这与它们的原子半径有关,原子半径越大的物质最外层电子最易失去,因此表现出更强的化学活泼性。锂,钠,钾的熔点依次为180℃,98℃,63℃。锂与水反应放的热不足以使锂熔化。钠、钾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达到了钠,钾的熔点。但是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不足以使反应放出的氢气自燃,而钾可以。因此才会出现上述的实验现象。

3高中化学安全教育

3.1开展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安全教育对于高中教育来讲,很少受到学校的重视,但是近年来发生了很多与化学有关的危险,这就致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高中化学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种非常基础的知识。保证学生和学校安全,保证环境和人类和平共处,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应该重视的内容。

3.2开展安全教育的方法

(1)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验安全,可以采用正反案例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学生的安全实验意识。(2)给学生详细地讲解常见的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常见的紧急处理措施,以保证学生在生产、生活、学习中的安全使用。(3)健全实验安全制度,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对学生的不良实验行为应及时批评指正,让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参考文献

[1]何艳军.浅谈化学教学中的趣味记忆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84.

[2]田王君.浅谈化学中的趣味记忆法[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20(S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