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12:23

高校德育篇1

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均是高校德育工作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等院校德育工作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谐德育”的内在支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群体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十分重要的力量。为此,本文试图就和谐社会理念对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和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进行探讨。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对于发展了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正如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十七大报告中,将“促进社会和谐”写入大会的主题;同时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只有真正走向社会和谐,社会才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古以来,我们一直渴望这个梦想的实现——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尚同一义、博爱互助等,这既是我国古人追求的大同世界,也是西方人向往的理想国;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更是人类迄今最理想的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完全消灭,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带来的不平等与社会冲突不复存在,人性得以完全解放,人们的自由个性获得充分释放。可见,使社会更加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目标。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当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得处于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有机会申诉其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和睦相处,使社会趋于和谐,使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使社会公正处处开满自由之花。构建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也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每个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谐精神,为高校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实现高校德育教学的更加辉煌。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加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梁启超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之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青年中重要群体的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既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支潜在力量,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一支重要的力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回应

当代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人们不仅注重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更注重他们的道德水准,他们在工作中的道德修养反映出他们在高校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水平。所以,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更应该看到高校德育也为社会倡导高尚的道德精神和树立具有影响力的道德形象,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成为社会公德的中流砥柱。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推广和实践和谐观念,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塑造大学生的高尚道德人格。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

德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和关系。只有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而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必须首先保证自身的和谐,因为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所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以个体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基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使其各项素质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等方面获得极大的提高。由此可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各项素质均衡发展,而不能弱化甚至忽略其中任何一项素质的培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个性,而不是压抑甚至扼杀个性,限制人才的发展;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唯师是从的旧观念,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最终提升学生自身的和谐度,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时在这种平等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学生自身和谐度、教师的和谐度以及师生和谐度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促成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并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和谐发展之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善于处理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家庭环境和社会语境的影响、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贫富差距的拉大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在这些大学生身上,高知识的光环与不健康的心理并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这就需要我们工作者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评定量表,举办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试点工作。高校自身也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并开设心理健康系列选修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同时搞好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强化心理素质。孔子在《论语》中谈到教育思想的因材施教,现在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性格也迥异,这需要我们的因材施教的思路去关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智力因素的差异表现为学生个体的智力特点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非智力因索的差异表现在情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理想、动机、意志、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此外,大学生个体在思想政治水平、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工作必须正视差异的存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

(三)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

高校必须对“两课”教学、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通过加大投入,优选载体,协调运作。构建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教育体系。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德育教育内容体系和保证体系两个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为重要补充。所以,在德育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必须加强“两课”教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学生工作,把日常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教育主要载体的功能;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延伸,使德育认知和德育实践很好地统一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持续性。领导重视、环境优良、队伍精干是德育教学全面展开、德育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德育教育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这需要高校完善有效的领导体制,确保“两课”教学的有力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形成合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确保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效果差强人意,德育工作机制存在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从长期的德育教育实践来看,和谐的德育机制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德育机制,应该是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服务、关心、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并坚持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德育机制。和谐的德育机制可以表述为:组织——主题——载体——评价。就组织而言,成立一个能够使德育教育的各种载体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指导性组织机构,起到协同、指导、检查的作用。主题应包括永恒主题和阶段主题两类,学风、诚信、健康人格、“三主义”教育应该是我国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阶段主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要求进行制定。德育载体包括“两课”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辅导员、党团组织、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众多形式,各种载体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均是品德教育和养成的工具和手段,共同承担着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任务。任何工作机制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德育机制的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在启动评价机制时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中注重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为主,同时对于评价结论仅作为参考性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的德育过程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除大师、大楼外,主要就是其文化环境,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尊重,能够使置身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陶冶,文化素质的提高,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物质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环境育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活。”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罚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校园制度文化在构建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和和谐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师生行为、塑造高尚人格、培养高雅文化三个方面。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外的所有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和谐宽松的精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对学校师生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最好的体现。所以高校必须不断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唱响和谐主旋律,创造一个适宜师生发展的和谐育人环境。

高校德育篇2

论文关键词:高校德育,生活德育,德育改革

 

一、我国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生活德育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的生活而进行的德育。生活是道德的沃土,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然而,我国目前的高校德育却在一定意义上脱离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现了德育教育对象的反人格化、德育教育内容的反生活化、德育方法的反生理化等现象。

(一)德育教育对象的反人格化

在现代社会,道德教育是人格化的教育。德育的对象是人,德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然而,我国传统的德育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总是存在着认识上的缺陷,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德育对象的物化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1.道德教育忽视了人的个体生命体验与内在需要

反思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由于不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与内在的需要,把道德教育完全外在于人,脱离现实世界,成了与人的需要、情感、享受与幸福毫不相干的规范戒律。受教育者无法从这种空壳化的规范中领悟到道德的根本,也诱发不出对于人的理解、关怀等基本的道德意识。道德对象的反人格化使具有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盲目的对规范与守则遵从与机械呆板的行为操练。学生中出现的道德人格的双重性与大量道德行为上两面性与此有很大的关联。

2.德育教育变成了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

就学校的外部影响来看德育改革,在社会中流行的物质主义与工具至上的思想影响下,有用性成为第一原理,也成为评价生活是否有价值的惟一尺度。学习科学系统知识几乎成为学生生活的一切,学校道德教育也逐步演化为对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与教条的容器,成为一个“美德袋”。在许多学生中表现为对道德种种困惑以及非道德的行为,实际上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的“非人性化”的教育有关。因为个人生命中人文价值的追求的理想性因素遭受冷落,代之而起的是“物欲”的世界。

(二)德育教育内容的反生活化

1.德育内容过于“理想性”、“政治化”

首先,以理想代替德育。德育工作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它既包含理想教育,又包含生活教育。但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常常将“德育”等于“理想教育”,过分地强调最高层次的道德,诸如“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人民服务”等高尚的道德,这种道德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是由于道德境界高,过于理想化,其结果便是对生活教育的忽视,使大学生缺乏面向社会的能力,给大学生走向社会带来困惑和心理失衡。

其次,“政治化”气氛太浓。毫无疑问,政治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将政治教育泛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德育的严重畸偏。一方面,必然挤占其他德育内容的时间,影响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使德育工作未能切中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未能使大学生对德育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更为严重的是,德育教育的泛政治化使大学生对“政治教育”产生“饱食必厌”的反应,使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教育”未能进入大学生关注的视野。

2.高校目前德育教育内容过于保守、抽象、缺乏生活和时代气息

当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大学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道德水平也走向多层次化。传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开始逐渐上升。而教科书上长期以来都是空洞无趣,无外乎谈理想、祖国、纪律、人生意义等德育改革,没有号召力,没有亲和力,导致学生不喜欢甚至排斥。

(三)道德教育方法的反生理化

1.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模式以硬性灌输为主,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教导训诫的客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以硬性灌输为主的教育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僵化的、强制的、封闭的教育方法,通常诉诸于直接的问答式的教学、规劝、说服、纪律、强迫、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一方面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无法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另一方面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使得原本应当提升人的精神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道德教育越来越远离了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世界”和“现实的人”。

2.学校德育与生活的剥离,致使道德认知、情感、行为的脱节

现在的学校道德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育过程也是以认知为主导,在一定程度上是用虚构的、抽象的、哲学的道德材料作为道德教育的依据,来培养抽象的、没有具体内容的、因而也是不真实的道德思维能力。在强制和灌输中,学生没有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意志的锻炼,更谈不上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能力的培养,对规则、条理的遵守,不是出于道德需要,而是迫于外界的压力,因此也就缺乏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导致知行脱节。

二、高校德育改革应回归“生活世界”

真正的教育都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教育。“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1],其确切含义是要将道德教育建立在完整的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趋向应为生活化,即让学生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的说教王国走出来,使道德回归生活、关怀生活、指导生活,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

(一)在德育理念上: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基础,关注现实需要

1.树立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理念

德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必须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来进行。脱离生活的道德必将导致道德的抽象化、客观化;脱离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形式。

2.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德育工作是一种精神性、影响人的心灵的活动,是一种以德性人格影响人格形成的交互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工作中要以人为本,把人、人的道德生活、人的道德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德育改革,自觉反对科学主义思潮、功利化追求在道德教育中的泛滥。生活道德教育应真正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切实确立起“人”在当代中国道德教育中的中心地位[2]。这样受教育者才能真正领略到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根本以及他人关心爱护的重要性。

3.关注学生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不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已有的道德发展水平,把道德教育理想化、圣人化,追求一种完美,而忽视学生的当下需要。当代的青少年是务实的一代,他们捍卫自己的利益,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不是道德水平下降了,而是因为我们以前设定的道德教育目标太高了,不符合实际。所以,使道德走向大众、贴民,更多地着力于推进“生活道德”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更普遍地提高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水平。道德教育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当下需要,但不排斥理想的教育,“远大的理想,应该化作一段段可以接近的目标,直面生活,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培养生活中的道德主体”[3]。

(二)在德育内容上: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时代要求

1.德育内容要突出“生活性”

真正的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有它的现实生活根基,必须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重视基础德行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使过去“高、大、空”的抽象的道德教育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变“高、大、空”为“近、小、实”。注重引导学会做人,学会关爱,关注生活,珍爱生命,懂得礼貌,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基础德行的形成。德育内容突出“生活性”德育改革,就是要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具体表现在:第一,关注受教育者心理健康,引进心理教育内容;第二,关注并指导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第三,关注并指导受教育者的交往生活;第四,关注并指导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第五,引导受教育者关注并参与社会生活[4]。

2.疏解德育政治化

这不是要反对一切政治教育,而是强调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吸收并及时反映当代中外社会政治文明成果,并注意处理政治教育与德育课程系统中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力求分层递进,和谐发展。

3.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植根于当下的现实生活,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的要求,不断的更新、充实

首先,要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某些落后的价值观,例如平均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效益、竞争、个人实现的价值观;但是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资产阶级腐朽落后的价值观我们必须有明确的是非标准。

其次,高校德育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面前,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通过“两课”这一主渠道,由单向灌输向开放式、双向交流型转变,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同时,通过隐性课程和其他相应的教育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德育方法:适应学生特点,重视知情意行的相结合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首先,必须建立新型的平等、尊重、对话的师生关系。德育不应以束缚人、约束人为目的,教育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不是道德的规训者,而是道德生活的参与者,通过参与学生的道德生活来提升和重建学生的道德生活。在交往中德育改革,教师不是道德完善的代表,而学生也不是一无所知、接受教化的客体,他们都是带着自己的道德经验进入教育领域的有待成长的道德主体。

其次,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把学校德育引入学生生活,注重在课堂上呈现相关的生活事实,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使学生在自身的实际体验中感受到道德对人的劝善抑恶作用,从而使高校的道德教育收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重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培养的相结合

生活德育强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道德教育体验就是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体验,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开放、互动的具体生活情境中,精神和灵魂在体验涌流中不断得到陶冶、净化和升华。道德教育主体必须在道德的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与道德,体验道德生活,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能力,进而将自己的认识、体验、感悟化在生活之中。

教育历史的发展实践一再证明,完满的教育在于是否与完满的世界、完满的生活与人生相统一。现实生活世界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立根之本:生活生成道德,道德为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学校道德生活的不断建构。高校道德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5]。

[参考文献]

[1]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4]宋艳.生活德育模式之构建[J].探索,2005,2.

[3]龚鹰.对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5.

[5](英)约翰?怀特.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高校德育篇3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父母多是经历了社会变迁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一些父母觉得他们小时候受了太多的苦,不能再让孩子也承受这些,所以很多父母专注于改善孩子的生活条件,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过度溺爱和宠爱,导致当前大学生多缺乏独立自理能力。另外,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导致当前很多大学生极端的自私自利,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能力。

二、高校德育教育有效对策

(一)强化德育教育,全员共同营造德育氛围

高等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重要标准。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和学习的首位,学校各级部门要将德育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居于主导位置,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高等院校强化德育教育,一方面高校强化德育教育意识,积极改进德育教育方式,加强德育教育规范化教学,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大学德育教育讲堂,引导学生的德育意识;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要将德育教育真正渗透和落实到生活服务、学生管理、专业课教学等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形成“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的综合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成为高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和共识。同时,高校要将德育教育纳入学校服务、管理、科研、教学中,组织多种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活动。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原则

德育教育本质上是塑造、培养学生道德品格的教育活动,应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主导者,学生作为主体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德育教育活动,规划教育内容,整理教育思路,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德育教育的趣味性,使学生逐渐喜欢上德育教育课,在生活实践中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实现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推动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三)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强化德育实践活动

高校德育篇4

1.1目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网络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错误认识

对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网络德育教育往往存在两种错误的认识:一是对校园网络文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网络德育教育是虚拟的,并不能够影响校园文化及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认为网络上的道德与现实之中的道德素质水平无关,网络德育教育更是可有可无。网络是一个信息平台,它便捷高效,一条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传遍世界各地。例如2010年10月16日西安等地爆发的大规模反日游行活动就是首先在网络上发起的。另一种错误的认识则是用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对网络文化进行引导,认为我们现有的德育教育方法是完美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认为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足以引导网络文化,足以建立起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这种对于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德育教育的认识过于简单,显然已不适应于当今中国的网络发展现状。正确的现状分析有助于克服这些错误,提高对于解决网络文化的问题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对各种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总结,探索出一条对校园网络文化正确引导的有效途径。

1.2目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网络德育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1.2.1对于高校网络文化的引导不够

首先,不少高校对网络文化监控不够到位,分析研究不够深入,引导不够及时且引导措施不力。目前,高校对于网络文化信息的管理基本上是属于“野生”状态,几乎没有高校建立专门的网络文化管理和分析机构,缺少完善的网络舆论监控、引导机制与方法,这必然造成校园网络文化引导的失控。其次,没能实现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在高校中,网络上与现实中两种不同的声音普遍存在。网络媒体的舆论环境相对宽松,民间非主流的信息,在校报、校园电视台和学校广播等校园传统媒体上不可能出现的声音,在网上也有广阔的空间,有自由表达的渠道和平台。在不少情况下,这些校园传统媒体构建的舆论场和校园网络媒体上所形成的舆论场,两者疏离感较大,而重合度较小。

1.2.2网络德育教育发展滞后

目前,各高校普遍不重视本校的网络德育教育,许多高校并无网络德育网站,无网络德育机制。即便是拥有网络德育网站的高校,其网站往往也是无人问津。目前高校还未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网络德育教育方法,高校既不可能强制学生访问网络德育网站,也不可能针对其安排考勤或记录成绩,因此就造成了目前高校网络德育教育发展滞后的局面。

1.2.3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网络的隐蔽性使不少大学生网络行为放纵随意,不受约束,责任感弱化。据有关调查显示,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缩写符号,有61.8%的学生在聊天室或论坛中遇到过其他网友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

1.2.4硬件、软件建设不够校园网络硬件投入不够,往往只能够满足于高校主网站运行的需要。对于网络管理的软硬件建设滞后,一是在网络监管平台建设乏力,缺少管理网络文化与舆论的信息过滤设备、技术,配备的资源和专业力量也不足。二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如管理机制、监管考核机制和队伍建设机制等。

2关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引导与网络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2.1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正确引导校园网络文化

一应积极面对网络环境,充分认识并拓展网络功能,建设一批“红色网站”,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二是拓展网站功能,发挥交互作用,使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到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通建设基于校园主网的校长信箱、学生工作咨询系统、勤工助学在线等校园管理网络功能,可以使网站与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紧密相连。整合内容、创新形式,逐步规划覆盖校园生活的全方位,能够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三是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多种网络应用。学生既是学校网络资源的使用者,也是开发者,他们贴近自身需求开发设计的各类网站、主页,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既学习了网络知识和技术,又培养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网络德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2建立网络德育论坛,正确引导高校网络文化,建立良好的网络德育环境

网络论坛在互动性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这是由网络论坛的根本特征所决定的,它对于网络文化的引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即时性、公开性、匿名性和群体参与性等特点。首先,在网络德育论坛中所有人都是以匿名的方式来进行交流,这就给了大学生们一个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的民利,参与讨论的人因为匿名的关系没有了传统课堂当中的顾虑,可以畅所欲言。这样不但使学生感受到了讨论的乐趣,也符合传统教育中群体讨论的要求,还能使学生们“敢讲话”、“讲真话”,以便与教师们了解大学生思想的真实情况。其次,通过网络德育论坛能使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们获得帮助。在现实中,一些想要进行心里咨询或询问问题的学生担心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往往在现实当中不敢进行心理咨询和询问问题,但是在网络德育论坛中他们就不会存在类似的担心,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德育论坛来寻求帮助,使教师能够更好的与这些学生进行沟通来帮助他们。最后,通过网络德育论坛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在网络德育论坛当中设立一些关于当前热点问题尤其是本校热点问题讨论的版块,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们的关注度,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讨论不但能提高德育网络论坛的人气,还能使学生们了解与这些热点问题相关的知识。这样就会使网络德育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一个好的网络德育论坛是离不开良好的维护的,这决定了网络德育论坛是否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我们教师应当及时的对网络德育论坛进行维护,将一些不良的内容及时的删除,将一些优秀的内容通过“置顶”、“加精”、“推荐”等方式提高它们的关注度。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对寻求帮助的学生进行帮助,解决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以说网络德育论坛能否起到我们所预期的德育教育作用就主要看网络德育论坛维护的好不好,只有好的维护才会有优秀的网络德育论坛。

2.3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法制宣传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培育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

高校德育篇5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他们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经历、社会经验还很不成熟。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西方文化无孔不入,透过虚拟现实网络传播媒体系统,他们只看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的表面现象。当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面对变革、转型的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成绩与素质相左,怎样勇敢地面对现实?怎样把握机遇?怎样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怎样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部分大学生们还茫然不知所措。由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局限,对我国国情的历史和现状的真实性了解不深,对外来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就更分辨不清,因此他们很难将西方价值观与我国传统价值观进行比较,进行筛选,进行去伪存真的选择吸收。在势不可挡的外来文化的诱惑下,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在中西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很难根据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从而使他们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造成部分意志薄弱的大学生道德滑坡,价值失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道德失范、文化贬值,导致无理想、无抱负、无追求、自暴自弃的精神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这种道德观、价值观一直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流淌。将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文化、优秀卓绝的传统道德观与当代高校虚拟现实网络文化活动融为一体,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多彩,学子们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领悟到人生价值的真谛。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进入虚拟现实的网络信息时代的21世纪,信息高速公路的诞生,高校虚拟现实网络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更加便捷、更加频繁,使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通过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看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五颜六色。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新的价值观念还未理顺和形成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开放,市场商品意识的渗透,由于受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学子们通过虚拟网络环境看到无数政府高官见利忘义,人格沦丧,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纷纷成为金钱的奴隶,石榴裙下的风流贪官,沦为人民的罪人的社会现象,强烈地影响着他们对人生的追求,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腐败堕落现象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价值的根基。面对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给高等院校学子们的心理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在关心、观察、思考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时,迫切希望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得出正确答案,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当他们在研究、思考自己对社会认知的过程中,看到最多的是贪官的腐败,道德的沦丧,进而又发现社会人心狡诈险恶,人情世故复杂纠葛,狡辩诡诈,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高校学子们感到无从得到满意的答案,反而觉得“清廉”与“现实”格格不入,传统道德观念与现实道德现象严重失衡,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导致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变得越来越淡薄,甚至怀疑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能有什么样的理想人格提供给他们作为处世的参考呢?当今的世象,好像一切都变得平庸、媚俗和无所谓,激情和崇高已退避三舍,伪道德、伪权威和算计充斥其间。这些都给高校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不良影响。

道德理论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项社会实践。作为一门科学,它是研究人们的品德行成、发展和进行道德理论教育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项社会实践,它是一个国家根据国情形成的道德体系、道德观念对国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规范,使人们形成符合国家所要求的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交融,由于国情与地域的差异,道德理论与现实社会现象的差异,形成了不同文化、不同习惯、不同的道德准则,使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存在严重的冲突,如在我国出现的“廉洁自律”与“腐败成风”、“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与“中饱私囊”、“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与“侵吞国有资产”等等现象,从理论上怎么样也联系不到一起,而这些反其道而行之的,竟都是口口声声称其为人民公仆的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他们陶醉于灯红酒绿之下,却忘记了做人的基本规范。从2007年7月26日中共中央、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对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上海市长,利用职权进行权色交易执行除的处分以及震惊中外的厦门赖昌星走私案、《三联生活周刊》披露的福州首富陈凯案等触目惊心的案件来看,其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惟利是图的精神浊流早已将道德理论抛到九霄云外,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令人担忧的裂变、畸变。

这些现实社会的丑陋现象,通过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及各种媒体的传播,使本来纯净的高校校园受到严重侵蚀,不可避免地对当代学子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实中出现的道德困惑,道德迷茫乃至道德失范、道德沦丧的现象使大学生对现行的道德理论产生了怀疑。有些院校对于道德理论教育不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是采取去粗取精的古为今用、去伪存真的洋为中用的引导性、实用性的教学,而是从某种政治需要出发,一味地采取完成任务似的灌输方式。在严酷在现实面前,对照校园内的道德理论教育,大学生立刻产生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发现教师所讲授的道德理论严重地脱离社会实际,究竟谁说的是正确的?正在成长的大学生也无从做出正确判断,于是大学生权衡利弊的砝码便移向了校园外的一端,此时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不能真正做到他们的心坎上,他们就会反其道而行之,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教师给他们讲授的道德理论教育不但是纸上谈兵,还因此而产生了认为教师在说假话的想法,于是对学习道德理论课产生厌烦心理,这是当代高等院校道德教育的又一现状。

无论是教育哪一类的学生,无论是进行哪一方面的教育,无论要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做到的一条,也是至关紧要的一条就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学生做出表率,做到“行胜于言,行在言前”。

对于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否能做到彻底,从根本上和整体上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最为关键的是看教育工作者表率作用。德育活动中,学生是客体,而师长们是主体,担负教诲大任,要学生做到明晰事理、德才兼备,首先要看师尊的言与行。言行一致是最低的要求,说到做到,不欺不诈,才是诚信的根本,学生只有在体会到师长的言行一致时,才能从心里接受这个榜样,诚服这种理念;对于行在言前,用高风亮节来形容做到这一点的教育工作者并不为过,这会让学生看到德育之核心的理念:不是看你说了什么,而是看你做了什么,亲身行德,才是大德。从2004年发生的中央音乐学院和北航的招生事件中,师德的堕落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知与行脱节还体现在大学生的犯罪中,比如南京大学学生集体案、清华大学学生向公园黑熊泼洒硫酸案、南京某大学学生抢劫杀人案、云南大学生马家爵杀人案等。这些学生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却置法律法规于不顾以身试法,给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危害令人发指,令人担忧、令人深思。谴责他们的同时,教育工作者应该扪心自问,想想原因,不要怪罪社会科技发展的速度、硬件设施的先进,也不是道德本身的问题,而是道德的知与行脱节的问题。孔子说:“有才无德是小人。”中国历来重视培养人的道德精神,然而拘泥于书本过多,积习恒远,成了书本上的礼仪之邦。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书本上说的拿到人身上,让知与行相统一。德育的核心就是这么简单。

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我们摒弃了一些旧东西,又加进了一些新东西在道德体系中,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反映着特定的阶级利益,应当承认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内容、特征、发展和演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社会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样就导致包括道德在内的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要搞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认真落实党中央总书记提出的“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如果一个国家的道德教育落后于时代,那么这个社会必将停滞不前。所以加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美)a.斯波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中央编译出版社.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

高校德育篇6

[关键词]高校;德育;课程

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是不争的事实,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德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一、高校德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面对德育实效性低迷的现状,各高校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德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成果并不尽如人意,暴露出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师和学生不满情绪滋生。据调查,大学生更倾向于调动主体性、互动式且重实践的方法,而对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是很感兴趣。同时,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主动性、双向互动的德育活动。德育需要主体性教学,需要实践教学与活动教学,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但在实际的德育课程实施中,主要仍以传统的方式,即教师作为主导地位灌输和传授德育课程内容,学生则作为被动接受的一方聆听教诲。而当代大学生早已不满足于单纯地接受一些既定的公认的道德观念和信仰,他们常以独立的、批判的眼光审视着时代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其次,德育实施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德育成了空谈之说。德育课程脱离生活的说法早已不新鲜。道德教育必然渗透着政治的、世界观的、人生观的因素等,所以,德育内容与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也正因如此,德育课程基本上以说教的面目出现,教师常常运用道德禁令或指令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原则教育,旨在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德育实施与生活几乎完全脱离,成为独立的说教课程。德育也随之成为空谈。

再次,德育只重目标不重过程,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德育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学生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为单纯的训练行为,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高校德育忽视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其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后果是难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德育内容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内化,严重影响德育的效果。

二、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

导致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2]: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第一,德育按照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和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这是德育的目标和本性。但德育过于理想化虚化了德育目标,让人在道德实践中无所适从。第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育几乎单一地被界定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工具。德育必须以国家的政治要求为依据,但它决不是唯一的,德育政治化偏离了德育规律,无法真正实现道德的育人功能。第三,我国德育工作片面强调即时性,在德育现实中有太多应时、应景、应制的成分。这种德育的功利化忽视了德育本性,直接影响德育的实效性。第四,德育内容不仅要体现民族性,也要体现世界性,我国德育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客观地对待其他德育文化。德育思想封闭化禁锢了德育资源,影响了德育效果。第五,德育的网络传播和影响已成为现实生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好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消费,就会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因此,德育网络化极易淡化德育功能,也对新时期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看:第一,长期以来,在教育强调只是知识习得、观点记忆的背景下,道德教育往往成为知识教育的陪衬。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德育的定位误区恰恰是人才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第二,高校德育习惯于课堂教学传授,且大都采用灌输式,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加之德育教材内容比较深奥苦涩,很少关注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因而缺乏感召力。而且,灌输教育中主体性的失落,使德育目标根本无法实现。第三,高校大多数道德评价还只是一个形式,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较为抽象,评价方法刻板,评价手段单一等等,都不同程度影响着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国德育还没形成一个层递性的序列,常常出现重复、混乱的现象。教育目标阶段性不明确,政治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重复、脱节;在德育的管理上,中小学严格有余,大学则管理不够。第五,高校德育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而且,学校与家庭基本没有有效的沟通方案与途径,家庭德育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再次,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其一,大学生若普遍没有德育实践,不可能全面认识社会,践行社会规范。缺乏德育实践使大学生德育成为纸上谈兵。其二,当代大学生社交面广、读书多、信息量大、知识面宽,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和科学前沿接触了解较多,加之思想观念的开放性、自主性,容易造成其价值观念的复杂化。忽视价值观培育是导致德育实效性低迷的根本原因之一。其三,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与过去几代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大学生个体之间差异也在增大,给注重共性教育的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破除德育中存在的模式化现象,加强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德育。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对高校德育实效性有一定的影响,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适应社会,无法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本固则根生,大学生健康心理是德育的目标与大学生发展的根本。

由上可知,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也有高校和学生个体的原因。这些因素和原因相互牵肘、相互制约,致使高校德育无法达到德育目标和理想效果。

三、高校德育实效性增强的几条建议

1.德育课程非专门化,在课程改革中全面渗透德育因素

对于是否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东西方具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东方国家倾向于开设专门的课程,而西方国家多倾向于否定专门的德育课程。在我国,系统化、专门化的德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德育课程化与知识化。德育课程化使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并不能真正承担起德性培训的任务,而德育知识化则很可能造成德育的教育形式沦为灌输式,也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这与德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因而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发掘和提炼蕴含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归纳出“渗透点”,学校可从教学角度出发明确提出渗透德育的要求。渗透教学是难度很大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渗透能力,成为把德育因素融入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2.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以“无为而治”对抗德育实效性低迷

根据对课程组织的划分,高校德育课程一般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大类。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的、正面的显性课程可能引起的冲突和逆反心理增强,而具有真正的诱导特征,并通过受教育者内心的体悟,对受教育者产生心灵的洗礼和较持久的影响。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方式主要包括:(1)显性德育课程背后的隐性课程,如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等;(2)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反映治校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学校建筑物、校园规划、教师设置等;(3)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民主的学校管理体制、健全的生活制度;(4)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如校风学风班风、领导作用、教师言行和学校人际等。《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感叹:“无为而治,其舜也与!”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原则。“无为”反而能“取天下”。有为与无为,约束与自由,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无为而治并不排斥任何管理行为,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为无为,则而是在适当管理的前提下无不治。”高校大学生都是有着独立思想和意识的成年人,虽然缺乏社会实践而不够成熟,但他们已经有着辨别判断是非的思考能力。于是,高校德育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规章制度与说教,而是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使德育成为践履之学

世界是多元的,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的思想道德也是在扬弃与继承中变化着,因而客观上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现实的。真实的德育在于教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淡化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还教育更为人性化的使命,尊重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尊重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从人的成长规律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祛除伪善的说教,还真实的感受给学生。德育课程必须着眼于社会的变化和学生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存在脱离大学生生活,理论化、政治化突显的趋势。德育课程改革应贴近大学生生活,与之息息相关,借助个体真切的经历和经验,完成德育的培育任务。高校德育回归生活是保证德育实效的紧迫要求。

4.指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培育道德选择能力

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大学德育过程中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大学德育的重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明了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给自身提出任务,并独立地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3]受教育者通过自觉地选择道德目标,解决其发展中的问题,调节自身精神状态并控制规范个人的行为,来达到德育目标,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但是,自我教育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还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引导去教育,使大学生们具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辨别是非善恶,遵从道德之善,抵制不良的社会思潮和不良风气影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堂,王莎.高校德育实效性增强的课程改革和实施方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7,(7):34-36.

高校德育篇7

关键词“化”育美德高校德育“自我”环境内化

德育的有效性,是高校必须关注和思考的现实课题。笔者认为,高校德育的实效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内心接受德育,理解德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形成一定的“道德自我”,主动“培养”自己的道德。有对实际问题独立分析、判别和自由选择的能力。(2)学生个体的德行和德性呈积极发展状态,学校为社会持续提供人才,有利于社会道德秩序的改善。(1)是(2)的基础,(1)方面我们做得不够好。老师们常说:“这些孩子,说多少遍都不懂,也不听,真不知道在想什么?”学生被动地、不情愿地、甚至是不屑“接受”教师的教育,对教师排斥,抗拒,甚至是敌对。在学校的各种制度约束下能遵纪守法,走上复杂社会却失去了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这是为什么?是学生没有接受道德认识、完善道德自我的内心需求和动机吗?社会心理学认为,人有乐群性,心理上有拒绝孤独、不受排斥和受人欢迎的需要,有进入社会、体验社会的心理需求,迫切想将自己“归属”到一定的群体,找到适宜位置。这种社会化的心理需求,与外界环境要求结合,就奠定了道德发展的基础。所以内在动机从来就有。那学生为什么不主动“内化”道德,缺乏德育主体性精神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传统的“化”育美德思想中获得一些启示。

1什么是“化”育美德思想?

中国自古有尚德的文化传统。长期的德育实践中,积累了相当多的德育经验和对德育心理规律的独到认识。综观各家学派,先哲们大都认为德育不能完全依靠知识传授,推崇身教、环境陶冶和潜移默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主张“化”育美德,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化”,《说文解字》解释:“化,教行也。”从字义上看,“化”的含义众多,作为育德方法的“化”,含义主要有这么几种:(l)感化,转变人心和风俗。(2)变化,改变。(3)随顺,仿效。《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4)教化。(5)消化。《庸言》:①“学而不化,非学也。”“化”育美德也就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得到持久而深入的改变。先哲们多认为“习与性成”,性有天性和习性之分,天性相似,习性相远。人的品性主要由后天环境长期熏陶和教育形成。如何使人向善、成善?先哲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化”育方法。

身教法,即教育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或利用榜样人物的言行向受教育者示范,以引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受教育者有意无意地接受并模仿示范者,使受教育者产生与示范者类似品行的一种育德方法。“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②以人格力量影响和感化受教者,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自生其心),以达到教育效果。

环境熏陶法,即通过利用或创设良好环境来熏陶个体性情,使其德性获得提升的育德方法。可分为自然环境熏陶法和社会环境熏陶法。前者利用田园风光或观赏名山大川等陶情冶性,后者利用家风、族风、校风和社会风气等方式来陶冶性情。先哲认识到不同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习性不同,教育需顺其习性。周围伙伴对人的影响巨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个体要发挥能动性选择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之成为自己品德提升的促进因素。注重家庭、学校环境的作用,因其影响虽不易见却深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习见习闻法,通过反复、习以为常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获得道德规范要求,来提升受教育者的品德。

2“化”育美德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化”德之法不管哪种,如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化”的内涵和特征,其结果将是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化”育的重点在哪呢?

(1)“化”的关键在人“心”,人心要真得到转变,“化”就收到效果。反之,不起作用。何以打开“心门”?诚心。化育美德思想特别强调教育者的诚心。《孟子·离娄上》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不诚,人自然不为之所动;人若不为之所动,定是还不够诚。学生不为德育所动,不为教育者所动,因为德育本身还不够诚,教育者还不够诚。

首先,德育目标上看,我国学校德育目标表述大致有两种:一为社会取向,要培养“社会人”,按照公民及其基本规范标准来要求并实现某种社会期望和目标的“社会角色”;一为学校取向,要培养“学校人”。简单说,学校德育要培养的是“好公民”和“好学生”,并且这个“好”字多被赋予了“考试分数高”、“听话守纪律”(好学生)和“干好自己的事”、“遵纪守法”(好公民)的抽去人本质意义的涵义。这样教育出的人或是机械、盲目服从规范,或是在无外在制约、管束下的放纵与盲动。道德仅是手段,谋取利益是其实施道德行为的主要原因。“自我”可能缺场,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只根据外在要求做了。其道德发展处于“他律”水平。真正有道德的是“自律”水平的人,道德成为目的,是内在的善,是个体自觉作出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并自愿践行。简单说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愿意如此去做。

其次,从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来看,在德育中诚意不够。一是表现在与学生课堂内、外的交往中,教师不注意自己角色的模范和引导作用。学生的道德“内化”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状态,但老师一定是要处在有意识的教育状态中。二是表现在态度不诚恳,要求学生一套,自己行为又是一套,引起学生反感。使得德育“失信”于学生,自然也就失效。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若老师言行一致、品德高尚,与学生多次交往中已使其深受影响,此为“不言之教”,却胜言教。古有经师与人师之分,经师教“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人师则通过全部人格力量感化学生,变化学生气质。三是对学生心理发展和德育规律认识的不足。“化”育美德中强调顺导受教育者的性情而教,其前提是了解和理解性情。德育规律不同于智育。智育把握物性。知识、记忆、反复练习是它的方法。德育把握人性,是人理解人的教育,这种理解必须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往实现,最后还要经由人的自我意识建构才得以凝聚成个体的德性。

(2)“化”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和完成。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环境的影响,于不知不觉中在心理与行为上发生了变化,就是常说的潜移默化。《礼记纂言》中说“必有学校庠序之教,开导诱掖,熏陶涵养,使之耳濡目染,日渐月积之久,则民之迁善,不期然而然”。对我们的启示是重视环境和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直观的教材。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作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③其影响具有“累积性”、“迟效性”、“稳定性或持久性”。本质上是对人的价值性影响。“化”育美德法特别强调环境的心理暗示作用,即隐性课程的作用。如古时学堂里墙上的人物字画对人的价值和审美的暗示。有显性德育的地方,就有隐性德育存在。学校德育直接影响存在的领域主要是学校课程、学校制度和校园文化。德育的隐性课程自然就主要存在于这些领域。

学校课程方面,显性的德育课程,无论是学科课程、各科教学和活动课程,都有对德育目标的设定,这三方面存在的隐性课程可能与这一目标一致,也可能影响相反。德育人要做到的是尽量求得两类影响在德育目标上的一致。学校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领导体制、规章制度、管理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非预期的德育影响。校园文化方面的隐性课程指学校的物质与精神环境等潜在的道德影响。校园文化的物质环境一是指学校物质条件。设施齐备、优越的学校易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相反则易使学生有失败感。二是指空间关系。教学中的师生距离、讲台与课桌的空间关系都在进行民主或专制的教育。校园文化的精神环境主要指渗透于学校的精神氛围,包括校风、班风、人与人的关系和心理氛围等,对学生的影响巨大。

高校德育篇8

   1.科技道德教育。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基础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科技、信息的创造和使用,将成为社会生产的最主要形式,但是以人为载体。人不仅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也是道德的主体。人不仅要掌握经济发展的科学知识,更要具备能够保证知识经济发展的科技道德。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的约束,良好的科技道德素质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高科技犯罪亦将有所增加,如电脑“黑客”盗窃电子货币,运用高科技手段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所以,知识经济时代应加强科技道德意识的教育。

   2.创新教育。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科技是知识经济的生命,而创造性是高科技的生命。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要经历从未知到已知的探索过程,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科技史,就是不断发现、创新的历史。郭沫若说:“科学是讲究实际的,但同时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既要异想天开,又要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一个人仅仅知识渊博,缺乏创新精神,是不能给社会创造出新东西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主体人所具备的宝贵品质,也是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生命之源。创新教育应包括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环境道德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环保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人类在应用科学技术时,也会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如煤和石油的开发导致了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汽车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对城市大气的污染,制冷产品对臭氧层构成了破坏作用,核武器带来的核战争是人类文明最直接、最明显的威胁。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培养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使人类能正确地认识自然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4.经济伦理教育。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法律并不能包罗万象,仍需强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伦理道德有自己影响市场经济的渠道,市场经济则有自己的道德尺度。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倡导的那样,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制文明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法制是硬约束,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道德是软约束,具有感召力和引导力。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不失去正确的目标并有正确的行为规范。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异常激烈的竞争,更需倡导经济伦理教育,以规范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行为。

   5.协作教育。知识经济时代团队协作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为在知识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高科技,正向着多学科、微观粒子和浩瀚宇宙、地壳深部和广裹海洋进军,任何单一的知识已显得十分无力,必须是多学科相互渗透才能奏效。在知识社会里,受过教育的人仍是知识的载体,但管理和开发社会也不是个人可以独立承担的工作。当创造知识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关键时,知识会成为集体劳动的结晶。在知识社会,合作将是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协作精神实质上是知识经济赋予集体主义以新的内涵。

   二、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德育教育对策

   1.科技道德的培养。(1)要培养学生求知的科学精神,如怀疑、求实、进取、严谨、崇尚真理等精神。(2)要帮助学生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信念,以理性的目光正确地审视和判断科学的价值,反对迷信和伪科学。(3)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构建人类在知识、技术运用活动中的行为导向,正确对待科学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便运用科学为人类造福。在教学中,如讲到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实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当代国际竞争等内容时,应融入科技道德的教育。

   2.创新教育的对策。(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一种追求进取、创新的性格特征、精神状态和心理取向。创新意识不完全是主观想法,还应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厚的人文底蕴、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高校应该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氛围,让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如建立实践中心、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经常请专家、学者介绍前沿学科的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等。(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运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运用思维功能,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高级思维过程。高校应开设有关创新思维方法的课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能力、改变习惯性的收敛思维,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求异性,使学生由学习兴趣向科学研究转化。(3)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表现为实践动手能力,为此应加强实践动手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思维发散、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的一言堂,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明创造,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成果。

   3.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1)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抛弃以人为中心、唯我独尊的观点。(2)构建环境道德的新观念,在学生中进行“良知自律”的教育,使人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潜能,节约资源,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一定的资源力。(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界有序性的责任感,教育学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如植树造林、固土治沙等。教学中,如讲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间题,尊重客观规律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要点时,可渗透环境道德的教育。

高校德育篇9

一、当代美国高校德育的现状

(一)以培育富有美国精神的责任公民为目标

美国注重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即培养具有“强烈的对国家的忠诚感”的美国人,让青少年成为富有民主精神、勇于开拓的人,即“当一名美国人比当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好”的美国人,并由此造就了一批敢做敢为、大胆进取的“世界公民”。美国总统里根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十大任务时,就特别强调学校应培养美国人的“国民精神”,主要指爱国、修养、诺言、恢复伦理道德、纪律等,以适应美国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美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非常广泛,主要通过历史教育来实现和完成。美国政府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如小学讲历史故事、伟人轶事;中学侧重于学习历史事实和过程的历史课;大学里每个学生均须必修一门侧重于对历史的理论分析的美国历史课,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例如,哈佛、佛吉尼亚等大学都把历史课作为大学生的核心必修课,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这门课程。大学历史课主要包括西方文明史、美国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以及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学习与研究等内容,以此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来培育爱国情感。此外,美国高校还注重通过国旗、国歌、独立纪念日、阵亡将士纪念日等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唤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

(二)以培养具有法制素养的社会公民为目的

美国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知法、守法意识,使大学生成为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法制教育是美国高校德育中最直接的政治性教育,是以培养合格社会公民为目的,主要是让大学生立志成为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好公民。美国高校法制课程设计得非常具体,如芝加哥大学开设了一门叫“美国总统制”的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政府行政部门的背景、起源及历史沿革,历届当选总统的品格、思想、意识和领导能力,领导人的施政方式,总统和国会、政党、法院、公众舆论、利益集团的关系,成为美国的合格公民。美国高校法制教育是建立在合理、科学的法制教育体系基础上的,是与中小学的法制教育一脉相承、环环相扣的。小学法制教育着重讲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和条文;中学课程着重介绍美国的宪法、法律、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高校法制教育则侧重于对美国法律的形成和演变的分析,其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美国法制的合理性、权威性、神圣性,使学生达到自觉遵纪守法的目的。

(三)以注重营造德育渗透的校园环境为途径

美国高校注重将德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使置身其间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长才干。美国高校注重将德育寓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如遗传学专业的学生要求考虑其工作的社会伦理影响,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适应和改造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使学生对真、善、美的事物产生向心力,对假、恶、丑的事物产生排斥力。美国高校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注重创建整洁、文明、幽雅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陶冶作用;还有,美国处处飘扬的国旗,以重要历史人物命名的街道,难以计数的博物馆、纪念馆,充分展示着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标榜着“美国精神”,是美国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鲜活教材。此外,美国高校还注重通过庆典、学术、社团等活动进行道德渗透,这些方法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会产生深刻影响。

(四)以重视开展道德实践的课外活动为模式

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道德实践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培育道德情感。例如,美国大学本科总学时约占中国的60%-66%之间,而讲授又只占总课时的25%-33%,学校平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入学和毕业仪式、校庆、国庆等各类活动,增强德育的实效;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帮助吸毒和无家可归者、为残疾人和老年人服务、竞选宣传、募捐、为教堂服务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协作精神,达到知行统一。

(五)以注重凸现心理健全的人格教育为内容

美国人认为,青少年健全人格主要体现在自主意识、独立意识、进取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等方面,而美国高校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学的教育及心理咨询来完成的。美国心理学课程是许多高校的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哈佛、加州等大学都把心理课作为主要选修课,以此作为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排解学生困惑、消除心理疾患、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学生自我意识与自助能力、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等机构,为学生接受咨询服务,其中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是其主要职能,并渗透到课堂、日常生活、个别谈话、团体训练等各个方面。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有行政划拨的专项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专家,为学生提供发展咨询、心理咨询、适应咨询、障碍咨询及心理治疗等形式的服务。

二、对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高校德育的上述发展趋向,既表明了美国高校德育科学的实践动向,又提出了现代高校德育理性的研究课题,是很值得重视的。美国高校德育在发展和演进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都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分析、思考、吸收和借鉴。

(一)高度重视目标化的德育工作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目标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在重视科学技术、加快经济建设的形势下,尤其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重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强化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道德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为此,必须重视德育,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学校工作首位。”21世纪,中国高职院校的德育只有站在时代的前列,才能在新世纪的宽阔舞台上大显身手。

(二)加强德育现代化的理念研究

德育理念研究是加强德育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高职院校德育理念是深层次改革的需要。当今,高职院校德育应进行主体性、全面性、发展性、欣赏性德育理念研究。主体性德育理念研究就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应根据高职生的困惑和质疑,矫正自己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不仅对高职生进行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德育观教育,还要注重对其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素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而且要使其具备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发展性德育理念研究就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要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关注高职生主体性发展,以审视高职生的成长。欣赏性德育理念研究就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

定和鼓励。

(三)拓展弘扬立体化的民族精神

美国高校德育的实践表明,德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德育的改进有很大的启迪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要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充分利用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活动、节假日以及学生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基地等多种形式,以建党建国纪念日、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同时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应突出思想性、注重系统性、体现务实性、坚持长期性。

(四)倡导开展多元化的道德实践活动

许多美国学者认为,道德伦理规范的灌输无济于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真正的教育途径就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感。通过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培养高职生自我答理、自我教育以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培养其意志力、探索性及自主、自重、公平竞争和爱校爱国的精神,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的协作态度。因此,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高职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的社会多样性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要使在“象牙塔”内的高职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接触并认识社会,进行适应社会的训练,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加强与各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或个体的联系,这种联系在共同的实践和交流中得到改善和加强。

高校德育篇10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对学校“统、包、管,。高校德育也处于高度集中统一的封闭状态,对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唯命是从”,缺乏多样性、灵活性。但综观建国初期以及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些德育内容与措施,总的来说是好的,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以及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当然也受到“左”的思想干扰和影响,尤其是“”时期,德育遭到了严重破坏。

建国初期(1949年--1956年)。这一时期党和政府有组织地进行研究探索,高校德育功能得到较好发挥,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总结、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优良传统的墓础上,确立了建国初期高校德育的基本任务;取消了“党义”和“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社会政治运动,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三好”的要求开展大学德育工作;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1966年)。这一时期高校德育在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当时强调“向科学进军”,加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加强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教育,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开展学雷锋活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充分肯定。同时,由于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反华逆流,加上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错误,过度地强调“阶级斗争”,要青年学生提高“阶级斗争”觉悟,导致大学德育出现了许多失误和挫折,大学德育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党和政府在总结、研究教育规律,反思教育失误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大学德育的正确原则、途径和方法。但由于当时的学校德育受到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影响,其发展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期间(1966年5月一1976年10月)。“”中,高校德育受到灾难性破坏,无论从指导思想上还是在工作方针和方法上,都存在严重的“左”倾错误。“”一伙在高等学校推行极“左”路线,全面否定建国以来高校德育的优良传统,取消系统的政治理论课和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青年学生的单纯和热情,鼓吹“停课闹革命”、“踢开党委闹革命”,用大批判开路,煽动红卫兵起来冲击党政军机关,打击革命干部和群众。这使得高校党的组织被冲垮,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队伍彻底瘫痪,高校德育受到严重破坏,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二、改革开放30年来离校德育观念的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和深人,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并轨,社会价值体系由一元化价值向多元化价值转化。面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意识形态的嫂变和价值多元化的趋势,高校德育改革首先是德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德育观念迎接着时代的挑战,经历着以下五个转变:

第一,从封闭观念向开放观念转变。在过去的“闭关自守”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是在封闭状态下进行的,西方文化、西方思潮被拒之门外。封闭的教育显然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大学生与外界的接触更加广泛和频繁,高校德育再也不可能封闭在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内。因此,德育工作根据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树立起“开放式”德育观念,加强对学生进行世界经济、世界贸易、比较教育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并把学生引向改革开放的社会建设大潮中,让他们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坚定信念、明确责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从只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向同时强化德育的育人功能转变。政治功能是德育的首要功能,偏离政治功能,德育将成为一句空话。但是,过分突出德育的政治性,是不符合现实的,也是有害的。“”中,过分强调政治,大搞“突出政治”,只强调提高学生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造成的恶果是有血的教训的。改革开放以后,德育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体现在育人上。要通过大力强化德育的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三,从“对象塑造式”观念向“主体参与式”观念转变。传统教育采取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即对象塑造式),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理,受教育者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下被“塑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这种“塑造式”的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呼唤着“主体参与式”的现代德育。“主体参与式”德育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德育,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学生在“主体参与式”德育模式中,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亲身的、直接的、民主的参与活动以及自我教育,不仅很好地认识与学习了社会生活,而且为以后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准备了良好的态度、意识、经验、品性、方法与能力。

第四,从偏重显性的德育教学向显性与隐性课程并重转变。传统的学校德育实践和以往的德育改革,过于强调有计划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对忽视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等隐性课程因素的设计和运用。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而言,它包括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校风教风等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因素,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强调显性与隐性课程并重,使有意识的课堂教育与无意识的氛围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德性培养从显性的德育课程的知识学习,扩充到学校的整体生活,促使学生形成更为完整的知、情、行彼此关联的总体经验。确立显性的德育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的观念,对于高校德育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第五,从他律况念向自律观念转变。他律与自律,既是个体道德成长过程中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反映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人的道德、思想的不同要求和影响。“他律”是指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是由主体自身之外的、未经自己理性思考的、被迫接受或考虑的各种规则和原因支配的。“自律”是指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是依据主体理性思考后所选择的道德原则自愿作出的。使教育对象成为道德自律的人应该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和成功的标志。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德育方面实行的是“听话”教育,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即使毫无独立思考、判断与行动的能力,只要是“听话的”,就是“好学生”。改革开放对人们的竞争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能力决不是“听话”教育能够培养出来的。因此,许多高校强调培养学生道德上的自律能力(或自律素质),把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列为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三、改革开放30年来离校德育变革的突破

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德育在党的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社会背景,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反复、艰苦的探索,取得了不少令人刮目的成就及突破。

第一,高校德育地位农目标的确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冶,高校德育排除和肃清“左”的影响,抵制右的干扰,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德育工作在恢复过程中得到发展,既抛弃了“左”的“突出政治论”,又排除了右的取消论、无所作为论,确立了德育相对独立、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逐步确立了高校德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地位,强调德育的主导作用、方向作用,并同时确立了德育目标,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学科体系的完善。30年来,高校为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在德育学科建设方面作了不懈努力。1983年,全国部分高校开始试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第二学士学位生;1988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之后也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如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追及全国几十所高校,形成了从本科、双学位到硕士、博士等结构层次合理的学科人才培养格局。与此同时,在学科研究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已被作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思想性、政策性、综合性强的科学正式列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

第三,德育形式的多样化。以前在封闭状态下,德育形式单一化、简单化,改革开放以后,学生接触社会面广,受到社会思潮以及各种文化的冲击大,所以德育形式必须多样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一批新的德育形式应运而生,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愈来愈明显的作用。高校德育形式从横纵方面、宏观微观领域不断拓展,建构起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实施的综合育人体系。在德育形式的多样化中,具体地说,包括以下要点:

(l)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1990年代备受重视。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原国家教委发出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都提出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途径。许多高校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以及开展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校园文化发挥着独特的德育作用。

(2)社会实践的开展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针对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历而影响他们素质全面提高和健康成长的实际情况,许多高校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历史博物馆等,使之成为生动活泼地进行德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和形式。

(3)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

“”时期,心理学曾被作为“伪科学”受到批判,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上纲上线”为政治问题、思想问题、作风问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和清理“左”的思想,随着心理学科自身的发展以及心理学科理论在教育领域的不断运用,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1980年代开始兴起。1990年代以后出台的教育文件中不断地强调对高校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全国各高校广泛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把心理咨询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来开展。

(4)高校网络德育的启动

2000年,同志作出了“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指示,成为高校开展网络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多数高校建立起德育工作网站,设计思想道德建设专题主页,整合校内网络信息资源,把网络德育纳入高校网络建设体系中。同时,许多高校纷纷推出高校网络论坛(BBS)以加强网络德育,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BBS)、北京大学“未名”(BBS)等。

(5)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加强

1995年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的《关干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说:“提高文化素质是德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拓宽了德育的内涵,有利于加强德育。”显然,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与高校德育,无论是在目标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一致的。许多高校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使学生具备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德育的目标也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得到体现和实施。

四、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和德育队伍建设的孟要进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而德育队伍的建设又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的质量及效果。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中央、各级教育部门以及高校的努力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德育队伍建设也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1.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进展

“”结束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基本沿用“”前的模式,课程也基本沿用“老三门”(即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只是在内容上作了一些修订。这些课程虽然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社会变化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老三门”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较强的思维能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来自国内外、社会各方面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教育的精神,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开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从而改变了高等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长期“零敲散打”、“有实无名”的局面。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的通知》。据此,原国家教委于1987年10月《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规定在已有课程基础上增设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必修课,另外各校还可有选择地开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等课程。

1998年4月,中央批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设置新方案,即“98方案”,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为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规定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中宜部、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这些文件对每一门必修课的学分和基本内容作了原则规定,也对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学科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志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2.德育队伍建设的巩固和加强

过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上政治理论课和参加政治运动来进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工干部和辅导员多数为退伍军人和留校本科生,他们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缺乏正规的专业训练以及系统的德育方面的理论修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高校加强和巩固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主的德育队伍建设,在稳定队伍、扩充力最、优化结构和提高队伍人员素质等方面作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作出了明确规定,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应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决定》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受到了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热烈拥护,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从1989年开始,原国家教委陆续选派200余名优秀思想政治教育骨干,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外进修或作短期考察,增进对国外情况的了解,吸收和接见国外的有益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不断优化,工作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自身的建设。德育工作者在德育研究和实践中迅速成长,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趋势是:“从小德育队伍向大德育队伍转变”,“从‘管理型’向管理者和学者相结合的‘复合型’转变”,“从‘单肩挑’向‘双肩挑’转变。”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求造就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德育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也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回顾和总结高校德育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革,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德育在高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