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18:06

生活质量篇1

本文作者:李晓霞工作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当前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组织生活开展的情况不尽相同,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大同小异。党组织生活内容单调,开展形式单一。这是大部分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讨论党员发展对象、入党审批、讨论预备党员的转正问题、学习党的政治理论知识等等,基本成为组织生活的全部内容。在内容上一成不变,缺少创新,不生动,不吸引人;在形式上基本是坐在教室开会、或者讨论、或者组织学习理论知识,导致党员们的积极性不高,活动氛围不高,长时间后,这使得学生党员对组织生活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从而认为党组织生活没有什么意义性,开展组织生活是浪费时间。组织生活开展次数不多,时间上得不到保障。组织生活的开展时间不能够固定,一学期两次三次,主要是为了讨论党员发展对象、入党审批、讨论预备党员的转正而召开支部大会,开展组织生活。开展的次数少,开展时的时间少,时间上完全不能保证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党组织生活的教育效果不大,针对性不强。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开展的组织生活,针对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较少,组织生活的教育功能被弱化。原则上党组织生活应主题教育活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学生思想动态、学生身边事、校园热点、社会焦点、形势政策相结合等,但是在这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大体而言是会议开得多,实践体验得少;大道理谈得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少。由于组织生活缺乏针对性,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少学生党员把其当作一种额外的负担,不是主动参与,而是被动接受,往往是为开会而开会,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最终的效果不得而知。有些高校组织生活愈来愈趋向于娱乐化形式,有损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严肃性。为改观组织生活单调乏味的状况,有些学生支部采用娱乐化的形式开展生活,把体育比赛、文娱表演或外出郊游等同于组织生活,这种认识和做法是十分错误的[2]。党组织生活是党员非常严肃的政治生活,改变党组织生活原有的初衷,失去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弱化党组织生活的教育功能,这种形式的组织生活不利于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不利于基层党组织加强学生党员的管理和教育,不利于党员的学习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学校党建和其它学生工作在大学生中的开展。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并不能简单地将活动泛化、甚至俗化,而应紧紧围绕有助于加强党员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有助于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来展开[2]。组织生活的好与坏缺少监督和评价机制。目前的高校党组织生活开展的好与坏,缺少正常的监督和评价机制,这使得组织生活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评价机制的设立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组织生活质量的几点建议

党组织生活要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增强针对性,强化党组织生活的教育功能。改变当前高校党组织生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状况,必须在内容上要丰富,要有所创新,同时形式上要多样化,加强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思想性和严肃性。内容方面除了讨论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转正、党的知识教育理论学习以外,还包括学习上级的文件、指示,定期开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或者是适合党员特点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意义的活动,例如观看教育意义的视频、讨论国家的时事政治、宣传他人英勇事迹、帮困助学、一对一服务、关注身边的鳏寡老人、关心周围的留守儿童等,也可以把为人民服务融入到学生活动当中,在实践方面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有利于加强党员们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党员们的积极性和活动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党组织生活开展应规范化,保障时间的充足性和合理性。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形式,支部可以通过多次开展组织生活来加强对各支部成员的管理。因此党组织生活应形成规范,在合理的时间,定期开展。由于学生党支部的建立大都是依托于专业建立,部分是依托于年级建立,在时间上很难统一,因此至少应保障每个月开展一次。充分大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党建”,形成网络阵地。读书、读报式的传统党建工作已经过时,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目前网络技术十分发达且普遍,将现代网络技术大胆地运用到党建工作中,不仅极大地简化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是开展组织生活形式上的一次创新,能够提高党建工作层次与水平。譬如将各种思想经典著作、政要重要讲话、党建理论研究成果、世界政党动态、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意义视频等资料上网,同时引导学生党员关注理论热点,掌握最新动态,指导具体工作实践;也可开设“热点问题论坛”等,引导学生采用“留言板”、“网上聊天”等形式,发表意见,统一思想等。“网络党建”也便于学生党员之间沟通思想、支部交流经验、师生抒感等。[3]网络党建将会成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开展组织生活的重要手段。开展党组织生活应制定严格的制度,以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党组织生活是党员非常严肃的政治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形式,因此为保证组织生活的质量,应制定严格的制度。一是内容和形式上加以规定,要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要有针对性,同时以防弱化组织生活的教育和管理功能,以防有损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严肃性;二是规定时间和次数,以保障党组织生活开展的合理性、时间的充足性;三是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用于评价组织生活开展的质量和意义;四是制定信息反馈机制,将学生党员的参与积极性、活动氛围等信息反馈回基层组织,通过这些反馈信息来改善或者制定下一步的组织生活内容,等等。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党组织生活的开展,利于党建工作的开展,利于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党支部党员组织生活的质量。作为学校的党务工作者,我们应及时发现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思路或者新的方法,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组织生活的质量,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搞好学校党建工作,搞好学校学生工作。

生活质量篇2

【关键词】工作生活质量工作生活质量结构体系维度分析

一、工作生活质量结构体系的研究回顾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作生活质量运动对当今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而知识型员工这类特殊的群体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其工作生活质量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基于对工作生活质量内涵的理解,结合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从员工、工作、组织和社会四个维度阐述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内涵。由于对工作生活质量内涵的分歧,各学者之间对其结构体系也未取得共识。因此,研究者多会以个人经验、研究文献或经实证研究等方式,提出一些标准来衡量工作生活质量。

Delomotte和takezawa(1984)提出的QwL的结构包括实现传统目标的新途径,公平的工作待遇,影响决定和工作内容的挑战以及工作与生活周期等。Kalra和Ghosh(1984)对QwL的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划分,并且归纳为以下15点:到位的经济报酬、受雇者对工作的投入、受雇者对工作的参与和影响、绩优升迁、与主管的关系、与工作群体的关系、工作硬环境、工作保障、安全与健康的工作条件、工作与管理部门间的关系、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和身份、受雇者的心理状态、受雇者的福利和无过度的压力等。efraty和Sirgy(1990)以四种需求满足当作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层面:生存需求,包括安全与经济资源的需求;社会需求,包括人际间的互动及归属;自我需求,自尊、自主;自我实现需求。国内学者蔡蕙如(1994)把QwL的内容结构分为生存品质、社会品质和成长品质三个维度。其中员工的生存品质包含薪资、福利、工作安全和工作保障等内容;社会品质包含与上司的关系、与工作伙伴的关系和与顾客的关系;成长品质包括员工参与、升迁、自我成长、自尊与工作特征(如自主性、回馈性、变化性、重要性及完整性)。陈家声和樊景立(2000)把QwL结构划分为工作环境、薪资与奖金、福利、升迁、工作性质、训练与发展、上司的领导方式、同仁的合作、企业形象、沟通、组织制度、组织气候与文化以及工时与工作量等13个维度。

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各学者对工作生活质量的内容构成看法不一,侧重点也不同。有些侧重工作本身的特性,有些强调工作中的成长机会、成就感、满足感、工作环境、薪资福利、内部沟通等,有些则包含员工的生活状况。

二、工作生活质量的定义

“工作生活质量”(简称QwL)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新命题,关于“工作生活质量”的具体概念,各派学者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给出了具有各自研究倾向的定义,有些学者认为工作生活质量是一种主观经验和感受:工作生活质量主要指工作及其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或是强调个人在组织工作中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感;有些学者认为工作生活质量是一种理念和价值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比较重视和关心工作对员工和组织效能的影响,以及员工参与组织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另外一些学者则通过用一系列改善方案与措施来说明工作生活质量。但没有最终形成具有权威性的统一定义与说明。

本文认为将组织目标和各利益群体的期望协调统一起来,组织才能运行良好。在此,本文引用美国职业培训与开发委员会的定义:“工作生活质量对于工作组织来讲是一个过程,它使该组织能让处在各个级别的成员积极地参与营造组织环境,塑造组织模式,产生组织成果。这个基本过程基于两个孪生的目标:提高组织效率,改善雇员工作生活质量。”

三、工作生活质量维度分析

经济、文化、主观、客观等许多因素的变化和相互影响、工作生活质量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缺乏对其统一的定义,这些给客观、准确、及时、全面地评价工作生活质量带来了困难。

1、员工维度

这个层面的内容主要包含员工生理和心理安全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属于最低层次的需求。具体确定为3项指标:(1)竞争性的薪酬水平。员工工作的目的之一便是获取报酬与谋生,丰厚的报酬能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其工作生活质量。报酬更能体现公平,要与员工绩效、技术要求等相关因素挂钩。(2)福利待遇。特色的福利计划成为吸引和留住员工的重要手段,包括提供弹利计划、补充保险计划、补充性住房计划等等。(3)工作的物理环境。企业有责任提供安全而健康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健康不被损害。

2、工作维度

工作维度主要表示工作内在的所有方面,比如:工作本身的特性、工作的意义、工作压力、工作成长以及由工作带来的尊重等等。(1)工作本身的特性。包括工作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工作中,工作本身的特性对员工所从事工作的满意感有很大影响。(2)工作的意义。员工看重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可以发挥自己专长,更注重事业的发展,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员工对工作意义的认同是实现组织实现高绩效的前提。(3)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是由于工作方面的原因如工作时间过长、工作负荷过重而导致身心疲劳过度、神经紧张、挫折折磨等的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感体验。这些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负担、角色职责、失业风险等等。研究表明,72%的员工因为工作压力而经常患病,34%的员工由于压力而想到过辞职,27%的员工认为工作是他们生活压力的唯一原因。(4)工作成长。员工需要能在工作中学习新事物,新技能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来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5)工作带来的尊重。尊重是人更高层次的一种需求,工作中同事和上级的尊重,以及因为这份工作而带来的工作之外其他人的尊重,都会影响知识型员工对工作的肯定和投入。

3、组织维度

员工不仅对工作的特性和意义有很高的期望,更希望组织给他们带来的是民主的领导风格、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谐的组织文化以及组织公平。(1)领导风格。谢晋宇、翁涛(1995)在分析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中提到优秀的领导者和民主的管理风格可以引起整个企业员工士气的良性循环。优秀的领导者知识广博,阅历丰富,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上,了解员工的真正需要;实施民主管理让员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参与权;激发员工主人翁精神。(2)人际关系。包括与同事间的友谊和相互交往,与上级之间关系的和谐与融洽。组织不仅是员工工作的场所,也是进行社会交往,满足人际关系需要的场所。(3)组织结构。员工需要畅通的沟通渠道,充分的工作授权,他们更倾向于在扁平化的组织中工作。(4)组织文化。加拿大最大的信用联盟温哥华储蓄信用联盟在调查中发现组织文化是员工遵守承诺和承担义务的主要动力之一。以诚信友爱为特征的和谐的组织文化,提倡和谐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是员工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5)组织公平。当一个组织的雇用决策(包括招聘、支付和升迁等)是以和工作相关的标准为基础,而不是以亚人口群体(比如性别、种族和年龄)的个人为基础,那么这个组织的行为是公平的。

4、社会维度

社会维度是决定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支持、企业的社会形象、工作家庭平衡、企业的社会价值等等。(1)社会支持。大量的研究证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而劣性社会关系损害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一方面应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并进一步通过情绪影响工作绩效。(2)企业的社会形象。一个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不仅对内在员工产生凝聚力,而且对外部潜在员工产生了吸引力。(3)工作家庭平衡。如何管理工作和家庭生活,是对雇主和员工提出的一项重大挑战。21世纪要求人们处理好本职工作、活跃的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4)企业的社会价值。企业的社会价值体现了企业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一个企业的好坏不能仅由其本身来评价,又要考虑到它对社会的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效果。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提高了企业形象,员工也会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和自豪感。

四、结论

本文基于对工作生活质量内涵的理解、结合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从员工、工作、组织和社会四个维度分析了工作生活质量。并认为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在市场全球化、竞争加剧、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未来环境下,工作生活质量的内容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如何及时、有效地描述其内容结构是进行评价的前提;开发有效的测评方法和工具,对工作生活质量进行定量的评价;在分析工作生活质量的内容结构、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以及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提升工作生活质量的措施,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卿涛、罗键:工作生活质量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2).

[2]Delamotte、Y.&takezawa,S.:QualityofworkingLifein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perspective[J].Labourorganization,1984(1).

[3]BoisotmandChild.J.:organizationsasadaptivesystemsincomplexenvironments:thecasesofChina[J].organizationScience,1999(2).

[4]efraty.DandSirgy.m.J.:theeffectofQualityofworkingLifeemployeeBehavioralResponses[J].SocialindicatorsResearch1990(1).

[5]刘海玲:企业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及其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6.

[6]谭春华: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征及管理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0).

[7]杜立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员工主动离职率[J].人力资源,2006(2).

[8]惠青山、何花:基于工作生活质量(QwL)结构的激励策略研究[J].企业管理,2005(7).

[9]贾海薇、王文生、朱正威: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

生活质量篇3

    法律是公民生活方式的表达,是社会精神的形塑。法律制度创造了公民特有的组织、思想习惯和风俗。公民素质的绝大部分乃由其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应付随之而来的冲突以及怎样利用法律谋求利益的实现而界定之。是故,法国的勒内。达维颇具洞见地指出:公民的生活,即为法律所组织起来之生活。法律的缺位或者不健全,将使公民顿添无穷困扰。回首当年,假冒伪劣充盈市场,公民使尽全身解数,惕然警之,也难避宵小之徒所设之陷阱。全民防伪,运动打假,几成中国之特色,其既彰显我国法制之困境,又增加交易之成本,影响经济发展之效率。

    交易自由,选择自主,原本公民私生活领域之天然法则,政府似不应干预。商品经济发展的早期罕有调控产品质量之规则,因为竞争至上,需要决定生产。但由于人的“理性局限”和“市场失灵”,于是借助政府“公权”,建构良好之交易环境,降低交易的道德风险,减少消费者的茫然无措,成为公民的不二选择。产品质量法应以公民权益为价值关怀之归属,而不应强化政府管制为目标。我国过去产品质量法之诸多规定,在实行时却演成“地方利益”、“小团体利益”之保护伞,其中教训最深刻之处,与立法不良大有关系。

    产品质量法既是公民权益保障之法,又是定纷止争之法,设置便捷合理的救济途径,尊重传统的交易习惯,方能使公民权益获得可靠而实在的保障。否则,投诉无门,处理拖沓,不仅使公民失去对法律之信心,政府权威的合法性失去支撑,而且会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经济秩序。

生活质量篇4

[关键词]生活质量战略思维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承继我国历史传统,强调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是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战略延伸。其延伸的共性就在于对生活水平的关注。然而,生活水平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改变。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战略举措表明,对生活水平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战略性变化。

一、提高生活水平: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的战略逻辑共性

“小康”是一个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着强烈现代色彩的概念。早在三千年前,我国的先民们就歌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到《礼记・礼运》中则成为一种更为完美的社会梦想,强调在民有恒产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秩序与人伦道德的结合,人们各自扮演适合自身的社会角色,心态平稳,其乐融融。但是,这仅仅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一个理想目标而已。到了近代,康有为对古代这一梦想注入了资产阶级思想,但是在那时候,这不过是一张以资政治动员的画饼,难以实现。

改革以降,邓小平等领导人既承继传统,又着眼于现实,既有中国风格,又有世界眼光,提出了“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生活”等概念。在邓小平心中,小康社会不同于农业社会时代的梦想,它是与现代化紧密相连的。1979年3月21日-23日,他第一次提出,我国所要建设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是“中国式的现代化”。12月,他又在会见日本太平正芳首相时用“小康”、“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84年3月,他在会见中曾根首相时,明确提出,“小康社会”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此后,在改革二十多年中,“小康社会”先后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当中。在十五届五中全会的报告里,更是在开篇时就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那么,从最初提出的“小康”概念,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提出建构和谐社会,我党在视角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需要牢牢把握的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着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观察这一问题也就要归根结底地落实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来。可以说,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党的战略出发点,也是党的所有战略思维转变的共性。这就需要科学合理地把握“生活水平”这个概念。

所谓“生活水平”,是指生活数量和生活质量所能达到的高度。具体来说,是指与人们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相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客观条件或者环境的变化。通常通过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健康、教育、文化、娱乐、社交等反映人们生活条件或者环境的客观指标来进行测量与评估。生活水平又包括生活数量和生活质量两个方面,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生活数量和生活质量两个概念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统一的认识。一般而言,所谓生活数量,主要是指对生活多寡的一种度量,比如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比如建筑面积的拥有量,比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等。从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思考历程来看,邓小平从我国国情出发,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战略考量。战略考量转变的一个特点就是对生活质量的重视。

二、战略思维的转变:对邓小平小康思想的追述

尽管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人们时下的普遍追求[1],但是关于生活质量的争议一直比较多。生活质量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斯在《富裕社会》一书中提出的。目前,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诸多领域关注的问题,其内容十分丰富,它已经涵涉到了指标体系的建立、实现途径、与现代化的关系、管理方法与制度建构、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在国际上,生活质量泛指生活的好坏程度,是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与环境状况的好坏,是人们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的物质、社会条件两者的统一。生活质量具有的特征包括:1、非平衡性;2、时代性;3、突变性;[2]4、要素关联性。

当然,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并非泾渭分明,两者都对立统一于生活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数量必须以一定的生活质量为保证;生活质量必须以一定的生活数量为前提,甚至必须受到生活数量的限制;生活质量是推动创新的源头,是生活数量的原动力。

回过来思考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理论体系的建构,我们可以看到小平的理论建构过程中一以贯之的线索就是着眼于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但是,在对生活水平的数量和质量层面,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是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总结、提升、抽象而成的,不同时期战略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这种战略思考的逻辑结果必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生活”这一战略目标的构建。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小康社会思想的系统形成,邓小平的思想经过了三个阶段[3]:

1、从1979年到1983年3月,这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初步系统化阶段。从生活水平这一概念来看,这一阶段的思想特点有三:(1)明确和西方的现代化划清界限。(2)侧重于生活数量的思考。(3)和对战略步骤的思考相联系。在战略步骤中,量的思考占了很大成分,比如在1982年8月,他说“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4](226)。

2、从1983年初到1984年10月,这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比较完善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思想特点是:(1)更加系统,这主要表现在战略重点领域清晰――农村、指导原则清楚等方面。(2)战略步骤更加完善。(3)量的思想仍然占主导。

3、从1984年10月开始,这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进一步完善,并形成理论体系的时期。除明确第二阶段的“三步走”战略外,邓小平的思考更为全面,理论体系更加系统。就生活水平而言,他不仅关注量的层面,而且关注质的层面。随着改革成果的扩大,人们生活水平在量的层面的提高,制度问题、分配问题、精神状态问题等逐步显现。为此,他强调了制度问题、道路问题、分配问题、“两手抓”问题、经济体制问题。

这样,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精髓在于:小康社会是随着实践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巩固的动态历程,必须把生活数量和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加以思考;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的社会。这就为后来的战略思维转变铺垫了基础。

三、在继往开来中完成战略思维的转变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继往开来,敏锐地抓住了邓小平思想发展的逻辑链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既包括物质文明的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的建设和文化力的构建,是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是质与量的统一,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因此,从小康社会思想的初步构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包含的重要视角之一,就是由生活数量的视角转换到了生活质量的视角,实现了发展范式的全面转型[5]。

生活质量这一概念中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客观生活质量与主观生活质量。一般而言,持客观生活质量观看法的学者往往侧重于物质条件,他们往往认为“生活质量是反映人们生活和福利状况的一种标志,它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内容,是指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生活服务状况、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等”[6](523)。诚如前面所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的生活质量,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但是,仍然有学者从社会心理角度认为,生活质量更适合采用主观指标。尽管他们承认把客观生活质量与主观生活质量两项指标相结合是“一条正确的评估途径”,但是主观指标更能深刻地反映生活质量[7](316)。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看到这些进步的同时,还需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在发展中也出现了非均衡性,出现了社会进步与人们主观感受相脱节的现象,尤其是在资源、环境、社会治安、精神状态等方面却遇到严重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体现为生活质量水平问题。在国际生活质量的排行榜上,我国仅仅列居第116位。

十六届六中全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应该说,全会充分认识到了我国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这些举措表明,党和国家的战略思维转变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科学合理地考虑到了生活质量这一概念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其战略性实践举措既照顾到了生活质量的客观层面,又照顾到了生活质量的主观层面。

应该说,这一战略思维的全面性既合乎了我国实际,有合乎了国际发展的大趋势。从我国实际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国力并不强大,需要我国在发展策略上集中资源,允许非均衡现象的存在。这是发展进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我国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时就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否则将影响发展的持续性。这一战略思维的全面性正是调整的结果。从国际上来看,德国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较有特色,该国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包括了人口、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阶层定位、劳动力市场与工作条件、收入与收入分配、消费与供给、交通、住房、健康、社会参与、环境、公共安全与犯罪、闲暇与媒体消费、全球福利状况等14个指标,都涉及到了人们的主观感受。[8]生活质量指标的主观层面必然会和社会心理紧密联系在一起。

十六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国内外的有关经验,在具体举措中强调了人的内心和谐的构建,强调了社会心理对内心和谐的重大调适作用。由此可见,从战略思维转变到战略举措的出台,充分表明了党的与时俱进精神。从这一角度来看,十六届六中全会标志着战略思维调整的完毕。

注释:

[1]杨桃源.生活质量:中国人的新追求[J].了望.1999(7-8).

[2]宫向东.生活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2(7).

[3]吕书正.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科学内涵[J].党的文献.2000,2.

[4]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5]汪业周.小康社会:一种新的发展范式[J].理论学刊,2005,2.

[6]厉以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生活质量篇5

其实,生活中也应该遵循“吐故纳新”的智慧,学会吐故,方能纳新。学会选择和舍弃,扔掉多余的包袱和累赘,才能把更多更有价值的事物请进生活中来。

那些看似有用的“垃圾”

打开你的衣柜看一看,里面是不是被塞得满满当当?但其中,真正合身的、入时的、你常会穿的,又能有几件呢?

5年前的裙子,10年前的衬衣,可能都旧得不成样子了,你舍不得扔;过期的旧杂志,永远放在鞋盒里压箱底的鞋子,你也舍不得扔。它们也许都没有坏,所以在想要扔掉它们的时候,你总觉得它们还是有用的。

直到你的衣柜再也塞不进更多的衣服,你的杂物间里堆积如山,你才意识到,它们不过是看似有用的“垃圾”而已。

学会舍弃让“物为你所用”

从贴身穿戴到日常用品,我们使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愉悦自己,或是为生活提供便利,这才叫“物为你所用”。

如果一件东西你用不着、不喜欢,那不管它价格几何,它对你来说都是没用的累赘。如果你还要勉强着去适应它、将就它,就变成了“为物所累”。

要提高生活质量,成为生活的主人,就是要学会筛选,学会安排,也学会舍弃。

清理出轻装上阵的生活态度

就像一个人去登山徒步,背包里能带的东西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会选择尽量轻便实用的东西。带得太多,只会让自己脚步沉重。

同样的道理,对待生活,更应该如此。太多的杂物只会让生活变得死气沉沉,运转不动。学会清理,生活环境才会变得轻盈,才能让家里的空气流动起来,焕发生机。

把那些不合适的、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东西统统扔掉,你才能为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腾出明亮宽敞的空间。

这样,你身处其中,会得到更多的舒适感和幸福感,会感受到活力和希望。生活变得简单了,却更有质量。

别让生活负重前行

你的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就是你内心的折射。

内心烦乱、负面情绪深重的人,所处的房间也大多脏乱、幽闭;性格开朗、心态积极的人,往往会把自己的家收拾得窗明几净。同样的,一个整洁明亮的环境也会反过来带给你好的心情和活跃的思维。

所以,清理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劳动,也会对你的内心产生很大的影响。

生活质量篇6

强化监测包括对患者血糖及其相关代谢指标(如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定期监测,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血糖等指标的变化,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个体化治疗,以控制患者的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人水平。此外,还需监测血脂、血压、眼底、神经系统、肾脏和肝功能等项目,预防或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症。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

血糖是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一般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糖强化监测。目前,有测静脉血糖及毛细血管血糖两种方法。为了更好地监测实际血糖情况,防止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常使用毛细血管血糖仪测定全天血糖,一般一天测7次,即三餐前半小时、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各测一次,患者可以到医院门诊进行检测,也可在家中自备毛细血管血糖仪检测。自己测量时必须熟悉血糖仪的型号、功能及各种操作方法,并定期对血糖仪作质量监控,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为了使测试结果准确无误,在测试前应洗净手,选好手指,轻轻挤捏使血液流向手指,经酒精消毒后用采血笔在手指上扎一下,挤出适量的血滴在试纸上,再将试纸放在血糖仪中,血糖仪就会显示你当时的血糖结果。

如果每天多次测定血糖仍不能很好地反映出24小时内血糖波动的情况,则需要到医院采用动态血糖仪进行24小时血糖监测。这种仪器类似临床上常用的动态心电图,测量时将连接主机的探头埋置于腹部皮下(对身体无损伤),其电流大小即可反映不同时间的血糖水平,并通过屏幕显示血糖的波动,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血糖水平并保存数据,计算机处理系统将患者24小时内共288次血糖值绘成曲线图。医生通过曲线能详细精确地了解患者一天内的血糖变化情况,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一般需连做三天。由于动态血糖仪价格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故必须由医生在病房内亲自操作。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患者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如果检测结果长期处于波动状态,提示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患者通过该指标的检测能了解血糖的控制程度,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已达标或持续稳定,那么每年只需检查2次;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未达到治疗目标或反复变化较大者应改为每3个月检查一次。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必须到医院抽静脉血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见表1。

其他强化监测项目

强化监测还可以全面监测那些导致或加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其他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还必需注意下述多种指标的监测。

血压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必须关注自己的血压,成年人应将血压保持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每天清晨和晚上各测量血压一次。由于自主神经可能发生病变,糖尿病患者的夜间血压会突然增加,因此若有可能,最好能到医院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早期发现高血压。

血压血脂正常者,每6个月复查一次。血脂异常者应该着手治疗,并在治疗后4~6周复查血脂,复查结果表明已达到治疗目标,治疗药物可以减量维持,以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若经多次复查血脂仍未达到要求,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血脂控制的目标见表2,这是1999年亚太地区糖尿病政策组制定的标准,可作参考。

心血管功能主要检查是否存在冠心病、脑血管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发现异常应争取及时纠正。主要检查方法有心电图及心脏负荷试验,必要时可做心脏血管造影。一般每6个月检查一次。

足部检查主要检查足部和腿部的皮肤和血管情况。患者以自检为主,如观察足部皮肤的温度、有无溃烂、足背动脉有无搏动及强度等,必要时还应到医院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神经传导速度、主观感觉功能和下肢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等。每6个月检查一次。

视网膜由眼科医生使用眼底镜检查视网膜有无病变。每6个月检查一次。

肾功能检查肾脏功能的目的是确定肾脏有否损害,主要方法有肾功能测定和尿白蛋白含量测定。每6个月检查一次。

生活质量篇7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质量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年级差异

1.引言

生活质量是指环境提供给人们生活条件的充分程度,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社会成员对自身所处的各种环境的感受和评价。[1]它是人们生活状况的客观条件和人们对生活状况的主观感受的综合反映。我国目前在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生活质量内涵的界定,一般将生活质量分为主观生活质量和客观生活质量,而其中以研究主观生活质量为最多;二是关于生活质量的测量及其指标体系的建构,主要体现为在充分借鉴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尝试性的建构;三是对社会不同人群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如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其差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青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教师的生活质量等。[2]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大学生生活质量的研究,虽然已有所关注,但是涉及面比较狭窄,缺乏深入解释。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使他们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因此大学生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实问题的出现迫使我们要加强对于大学生生活质量的研究。本文通过使用wHoQoL-BReF量表,以期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情况。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随机选取山东某高校356名大学生为被试,其中大一197人,大二87人,大三72人,文科生175人,理科生98人,艺术生83人,男生68人,女生288人。

2.2工具

简易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由世界卫生组织编制,共26个项目,共分为4个部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良好的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各个领域与wHoQoL-BReF的相关系数在0.89―0.95之间。[3]

2.3程序

团体实测,无时间限制,共发放问卷380份,剔除无效问卷24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356份。

3.结果

3.1生活质量各部分的差异比较

从表1发现,在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上,生理领域的得分最高,其次是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82.216,p

3.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生活质量的比较

从表2发现,男、女生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总体生活质量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只在社会关系领域上达到显著边缘(t=-1.881,p=0.06)。

3.3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生活质量的比较

从表3发现,文科、理科和艺术类学生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及总体生活质量领域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图1可以发现,文科生在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上的得分均大于理科生和艺术生,理科生在心理、环境领域的得分大于艺术生,艺术生在生理领域大于理科生。

3.4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生活质量的比较

从表4发现,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总体生活质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从图2发现,大一学生在生理、心理领域的得分均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大二学生在生理、心理领域的得分高于大三学生。

4.讨论

4.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差异

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以及社会关系领域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刘庆武[4]和周运生[5]的研究结果部分一致,他们在研究中也发现男、女学生在生理和心理领域差异并不显著。这可能是与现在男女都可以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以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的原因有关,因此差异不显著。不过在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方面的研究与刘庆武和周运生的研究并不一致,但与广州市等的研究结果一致[6]-[7],这可能是由于地域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4.2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差异

研究发现,文科类学生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以及环境领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和艺术类学生的得分,在社会关系领域差异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文科生有机会接触大量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对于未来更加向往。另外,文科生在大学期间的课业压力比较小,不用像理科生那样需要去考虑实验设计,也不用像艺术生那样需要去考虑艺术创作,因此,文科类学生的生活质量要显著高于理科和艺术类学生的生活质量。

4.3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差异

研究发现,大三学生在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这与庞文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大三学生生活质量不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大三学生正处于毕业前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考研还是找工作的艰难抉择,因此内心十分复杂,充满矛盾。反观大一、大二的学生,由于入校时间不长,他们对大学的生活充满了向往,而且他们也暂时不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在平时还可以参加学校里举行的各种活动,丰富了课余生活,因此生活质量自然就高。所以,学校应该格外加强对大三学生的关注。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希望各高校能够重视大学生生活质量的问题,并能够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5.结论

5.1大学生在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5.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生活质量不存在显著差异。

5.3文科类学生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理科和艺术类学生的生活质量。

5.4大三学生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学生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舒浪.主观生活质量研究综述.理论园地,2011(6).

[2][8]庞文,于婷婷.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其客观影响因素研究.中国林业教育,2008(6).

[3]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现代健康,2000,4(8).

[4]刘庆武,肖水源等.郴州市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03,10(4).

[5]周运生,李瑞颖.银川市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4).

[6]董晓梅,王声等.广州市大学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

[7]李广宇,刘福均.华北两所高校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5).

[9]陈晓爱,茅力.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国学校卫生,2010,31(7).

[10]韩淑丽.我国生活质量研究综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6).

生活质量篇8

【关键词】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生活事件;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一、引言

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生活质量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是生活质量最重要的两项内容。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人基于自我选择标准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2],而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3]。初中阶段是具有人生奠基意义的阶段,是青少年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当前我国的初中生都共同面临着青春期生理变化、学习、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是群体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阶段,通过收集一手资料对其生活质量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十分必要,无论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是对于教育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实施,都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研究方法

以塞利格曼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问卷[4]和杨德森和张明园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5]为调查工具,对山东临清265名初中生进行随机调查,对258名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生活满意度的现状。以“同意”或“非常同意”的百分比作为初中生生活满意的程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项目中,有3项超过了50%。其中,高达84.1%的初中生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有近70%的初中生认为自己的生活条件很好,有超过53%的初中生认为自己生活的大多数方面都接近自己的理想。这表明,初中生生活满意整体程度较高,但在满意或不满意的具体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一项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发展趋势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从初一下学期到初三下学期这2年时间内存在着显著下降的发展趋势。这表明,尽管初中生生活质量总体趋于正向,但随着年龄增长其生活质量可能有下滑趋势,应及时引起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的重视。

(二)生活事件的发生情况。以“未发生”的百分比作为初中生最常发生生活事件的依据,在20项生活事件中,从排在前10位的最常发生的生活事件来看,有3项发生率超过90%,即考试失败或不理想,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被人误会或错怪。另外,有2项发生率超过80%,表现为初中生在过去一年中遭遇学习负担重和生活习惯(饮食休息等)的问题的困扰。此外,有5项发生率也超过了70%,分别是当众丢面子,受人歧视冷遇,与老师关系紧张,升学压力,受批评或处分。这表明,考试升学、同伴及师生关系、学习负担、生活习惯、自尊公平等问题在生活事件中发生率很高,应引起中学教育教学者的高度重视。以“发生过,且影响程度为重度或极重”的百分比作为影响初中生最大的生活事件,在20项生活事件中,对排在前10位的生活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有8.9%-22.1%的初中生认为某些生活事件不但会发生且影响较大。从影响最大的10项生活事件来看,有超过20%的初中生认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另外,有5项生活事件的影响超过了10%,即升学压力,学习负担重,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生活习惯(饮食休息等)明显变化,被盗或丢失东西。此外,有4项生活事件的影响接近10%,表现为被人误会或错怪,当众丢面子,受人歧视冷遇,亲友死亡。这表明,相对而言,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升学压力、学习负担重、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生活习惯明显变化、被盗或丢失东西、被人误会或错怪、当众丢面子、受人歧视冷遇和亲友死亡等10项内容是影响初中生生活质量的最主要事件。比较最常发生的10项生活事件和影响初中生最大的10项生活事件,结果发现有8项存在高度一致性,这说明最常发生的生活事件往往对初中生的影响最大。然而,仔细分析发现,“与老师关系紧张”和“受批评或处分”2项经常发生的生活事件并不在10项影响最大事件之中,此外,“亲友死亡”和“被盗或丢失东西”2项生活事件虽然对初中生影响较大但不常发生。

四、对策

结合本研究调查结果,学校应着力开展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活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关心关爱学生,从而提高初中生生活质量。主要措施包括:(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搞好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教会学生开发自己的优势,建立积极人际关系,学会积极应对策略,促进自我的积极成长,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的组织环境,防止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做到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更新中学办学理念创造和谐的人文心理环境,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发展机会。(3)以制度为保障构建测评指标体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筹城乡教育资源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制定生活质量评定标准为评价初中生生活质量提供可行的客观全面的依据,完善生活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学生的生活质量进行定期测量和评价,进而使生活质量测评成为教育领导部门的常态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雷声.生活质量: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J].教学与研究,2005,(2)

2.刘旺,冯建新,.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6,(6)

3.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2)

生活质量篇9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质量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党员队伍中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高校学生党员肩负着崇高而艰巨的历史使命。通过组织生活,能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学校改革发展的最新进展情况及时传递给学生党员,学生党员也可以将平时学习、生活中产生的问题、想法、困惑通过组织生活及时反馈到党组织,使党组织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既要丰富多彩,又要富有政治性,以起到对党员进行有效教育和凝聚感召的作用。如何让大学生党员通过组织生活的平台,在团队学习中获得自我超越,学会系统思考,更好地体现出“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支部是战斗堡垒”的作用,便成为新形势下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从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现状来看,总体上是有序和规范的,但仍然存在部分大学生党员组织纪律观念淡漠,组织生活的内容单调、枯燥、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组织生活的教育功能表现的不充分,组织生活的形式僵化,使得组织生活本身对学生党员失去吸引力。造成这些现象既有学生党员本人的素质问题,也有学校层面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组织生活的内容、形式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夯实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质量的内容创新

第一,组织生活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当前,大学生党员既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又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的极大考验。因此,组织生活动的内容就需要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努力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努力贴近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辅导员要尽量激发学生党员主动发言,说出他们的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无论学生谈的是否正确,辅导员都要有宽容之心,重在引导。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党员思想上的真正问题,才能针对他们思想上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学生党员只有真正从思想上理解了、想通了,才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身边的同学,充分发挥组织生活的教育功能。

第二、组织生活的内容要符合学生成才的需要

学生以学为主,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内容要紧密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这一中心议题。学生党员不仅自己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当学习上的楷模,同时还要利用好组织生活,及时分析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学生党组织要及时给予帮助,对于班风、学风营造中的问题,学生党员要多提建议。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还可以适当增加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内容,通过为社区、企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专业性工作,学生党员不仅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于人民群众,同时,又能加强他们的专业才干,培养高尚的情操。

第三、组织生活的内容要健全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培养机制

学生党组织要把选拔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作为组织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党校、红色网站等各种载体向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端正入党动机,并把真正优秀的学生凝聚在党的周围。要为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建立档案,要建立规范的考察制度,落实联系人定期谈话制度。要完善选拔标准,入党积极分子应该是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较强的入党愿望,有一定的政治觉悟,思想进步,作风正派,团结同学,群众基础良好,自觉拥护和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工作中表现积极。要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提高数量,科学制定发展计划,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和工作程序。

第四,组织生活的内容要有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

要完善学生党员的考核工作,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开展民主评议会,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严肃党内生活。学生党员之间通过听取各自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情况汇报,相互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达到分清是非、共同提高的目的。要完善学生党组织和党员的考核工作。通过考核,总结经验,发现不足,逐步提升学生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党员和先进党支部,在党内形成奖优、学优的良好氛围。要妥善处理落后党员和党支部。

二、夯实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质量的形式创新

第一,要多举行讨论会。

在开展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时,无论是学习党的文件,还是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都需要唤起党员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党员把自己真实的思想、观念、看法表达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让学生党员真正成为组织生活的主角,辅导员或党支部书记只是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这样才能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形成民主互动的氛围。

第二,可以建立网上组织生活研讨论坛。

利用网络,创造平等、和谐的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党员共同参与组织生活的设计和开展。对学生党员关心的热点话题,采用留言板、网上聊天等形式,让党员发表意见、交流思想,也可以拓宽渠道,尝试开放性的党组织生活,吸收非党学生参加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利用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技术资料代替以前简单的纸质文件资料,并穿插生动健康的娱乐内容,为党组织生活开创出一个富有生机的新天地。

第三,可以多组织一些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活动。

生活质量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生精神生活

一、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1.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产生的失落感导致奋斗目标的迷失

大学生在高中时对于大学都有自己的憧憬。但是,到了大学后,现实和自己想象的有差距,于是产生失落感。进入大学后,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使部分大学生们想要充分地享受相对自由的空间。对所在学校或所学专业不满意,开始变得消极。对于新的生活目标表现出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有的同学便投入到游戏中,去寻求刺激,补偿心理的失落。

2.学习压力大目的性不够明确,自律意识有待加强

社会转型时期,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些抵抗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受不良思想的侵袭。有的学生原来作为当地的佼佼者,得益于赞许的目光。但是,到了大学之后,发现同类者甚多,学习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他们的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近年来,大学校园内的“考证热”、“外语热”、“计算机热”持续升温,尤其是“考研热”已达到白热化程度。他们认识不到专业学习对自己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厌学情绪,对学习既没有兴趣,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责任心不强,碰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出现退缩和逃避行为;学习习惯不良,自控能力差;逃课和抄袭作业时有发生,有的还考试作弊。

3.父母的过分溺爱,行为习惯有待养成

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和许多隔代教育所产生的弊端显露,诸多原因造成部分大学生行为习惯的低龄化,缺乏与年龄和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4.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得不到传承

大学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主要是文化沉淀上的缺乏,文化传承上的断层。有些学校往往是老生在老校区,新生在新校区,或者是一校多区。这就导致学生之间缺少应有的联系,使新校区的学生失去了天然的大学“启蒙导师”的关心和帮助,造成文化传承的断层,从而得不到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最终导致新校区校园文化成为“空中楼阁”。

5.心理健康问题堪忧

由于大学扩招,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高校学费大幅度增加,家庭困难学生难以支付学费,造成较大生活压力;高校扩招后,生源质量下降,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要求,常常处于焦虑状态;有的学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情绪容易波动,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上述种种原因,致使大学生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导致不良、不当行为的发生。

我国高等学校提倡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两个片面性。其一是知识领域的片面性,表现为重专业轻基础、重做事的教育轻做人的教育、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因此现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教育观念的不同必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社会选择,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主要表现在人的素质上,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等。诸多素质的提高需要依靠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二、提高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对策

1.大学生活爱国主义教育无处不在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抓住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实际上也就掌握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对涉及到国家、民族精神的大事非常关注。在国家大事中,对于“‘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北京奥运会”,“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党十七大的胜利召开”等事件,对于涉及民族前途命运的事件,大学生们更为关心。如对于“”,对于“我国综合国力世界排名”、“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力世界排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等问题,都表示非常关心。

2.坚持目标导引,树立学生远大理想

人既为一个现实的世界存在,更为一个可能的世界存在。人生因为理想而变得富有意义,整个人生的历史就是变理想为现实的历史,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奋斗的过程之中,没有远大志向的生活就会变得庸俗和碌碌无为。人活着是要有一定的精神,这种精神来自对理想目标不懈的追求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而且会大大激发其学习和工作热情,对学习和工作起到推动作用。为了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合理的奋斗目标,要深入学生中,对每一个学生做细致的了解,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在对每一个学生素质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出适合每一个学生自己特点的发展目标。

3.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中得到熏陶

随着大学生知识量、信息量的增加,他们对校园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校园文化要从内容上适应时代的变化,体现其社会的超前性特征,校园文化的结构不能仅仅停留于娱乐层面和活动层面,也不能流于规模。学生从清晨到傍晚,从课堂学习到课外活动,如果能沐浴在独特、浓郁的集体文化氛围中,肯定能受到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无声而有力的熏陶和感染是单纯的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1)校园硬件建设必须反映鲜明的文化底蕴,必须体现强烈的环境育人和学校办学特色的理念

在环境建设方面的应满足需要、完善功能、体现特色、以人为本、崇尚一流,创造一流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硬件建设环境的完备不仅能使师生有强烈的依托感、归属感,而且还能使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必要的载体。不仅能激发师生爱校如家、积极工作学习的热情,也为学校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开辟了渠道。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使楼道有画语,校园有歌声,努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学生组织建设要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机的结合

学生组织存在的价值在于大学生需求的现实性和意志力培养的紧迫性。我们应该依靠社会力量开展校外青年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和假日文化生活,使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紧密结合。一方面,通过社会有利的文化资源来弥补学校文化资源的不足。可以经常邀请社会上的专家、学者给师生做报告或组织座谈,邀请优秀文艺团体到学校为师生演出,提高文化活动档次,让师生增长见识,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其学会做人奠定关键的一步。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优秀企业,感受现代化大生产的壮观场面,激发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树立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4.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

爱是基础。从关怀爱护入手,消除品德问题学生对立情绪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建立深厚的情谊。慢慢地,双方有了共同语言,又有了一个共同愿望,学生就会愿意自我衡量。这是启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第一步;榜样是尺。鼓励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名人的实事和看一些好的节目如: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从而找到良好的品德的标准,找到自我教育中赖以衡量的那把尺子。以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围绕建党纪念、“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重大事件和重要纪念,我校团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提高青年学生对党的认识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并培养了一定的技能。

5.与家长同行,积极挖掘家庭教育资源

在提高学生精神幸福感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家长的人文情感、知识水平、家教水平、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等形成的家教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也是学校隐性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应该每学期设立家长接待日和课堂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教室,与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督促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与家长通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能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在家长的配合支持下,教师的教育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从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中进行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