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质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18:52

商品质量篇1

英文名称:themerchandiseandQuality

主管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商科技信息研究所

出版周期:周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8开

国际刊号:1006-656X

国内刊号:11-3669/t

邮发代号:80-17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商品质量篇2

感谢您选购了我公司开发建设的商品住宅,为了保护您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公司不断提高开发质量,做好商品住宅售后服务;同时也为了指导您更好地使用我公司开发建设的商品住宅。我们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实行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制度,请您密切配合,并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开发公司地址:物业管理公司地址:

销售联系人:联系人:

电话:电话:

开发公司(章) 法人代表:(签章)

年月日

本公司对您购买的西安市区(县)路号小区栋单元室,建筑面积平方米的住宅作如下质量保证和承诺:

一、该房屋于年月日通过市建委组织的竣工验收,各项建市手续齐全,资质证编号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编号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编号为;竣工验收备案登记编号为:预售许可证号为:

二、该住宅工程由进行质量监督。在施工中始终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质量标准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三。本住宅自交付之日起,在住户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本公司免费承担保修期内以下项目(见附表)的维修责任,并在承诺期限内负责维修完毕。

四、住户对商品房验收完毕,接收钥匙之日即为该商品房交付使用日期,也是本保证书签订日期,住宅保修自此日起计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可直接拨打我公司维修电话或认真填写附页中“商品住宅质量反馈表”寄予我公司。因住户使用不当或进行家庭装修以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不在本公司保修范围之内。

五、住户人住后,有关住宅质量的来信、来访、投诉,本公司将直接(或委托物业公司)及时给予答复和妥善处理。若对我们服务人员的工作不满,可向本公司投诉,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六。如对本公司的答复或处理有争议,凡有关住宅工程质量问题,可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的有关规定,向本市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申请协调;凡有关住宅室外配套问题,可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向本地建设行政本管部门申请协调。对动调意见仍有分歧的叮向本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七、经省级以上资格的专业部门鉴定,凡属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且无法修复的危险房屋我公司将予以退房或调换。

八、本质量保证书作为商品住宅销售合同的附件,是本公司承担商品住宅质量责任的法律文件,与销售合向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请用户妥善保存,不得伪造、涂改。

附件:商品住宅质量反馈表。

序号

维修项目

国家规定的保修期

公司承诺的保修期

问题处理期限

1

屋面防水

5年

2

墙面、厨房和卫生间地面、地下室、管道房渗漏

3年

3

墙面、顶棚抹灰脱落

2年

4

地面空鼓开裂、大面积起砂

2年

5

门窗翘裂、五金件损坏

2年

6

管道堵塞

6个月

7

供冷系统和设备

2个采暖

期、供冷期

8

已生洁具

2年

9

电器管线

2年

10

给、排水管道安装

2年

11

地基基础、主体结构

正常合理使用寿命内

监制说明:

1、本保证书是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以及建设部《商品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的规定》的有关规定监制;

商品质量篇3

关键词:赠送,赠与,搭售,隐蔽瑕疵

一、问题的引出

引一案例权做本文之序:某生意人李先生到某一大型商场购买手机,在商场里,其看到商家正在对一新款手机做促销活动,促销牌上明确写着:凡购买本款手机者均赠送手机电池一块,数量有限,赠完为止。李先生随即购买了此款手机,并获得了赠送的手机电池一块。商家签发了收款单据并开示了产品质量保证单,保质期为半年,但商家并未对赠送的手机电池质量作出任何说明。

之后,李先生在洽谈某项业务中,由于手机出现故障,其未能及时得到通知,致使其损失两万余元。事后,李先生查明手机出现故障的原因在于其使用了商家赠送的那快手机电池,手机电池在充电后使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没电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赠送的手机电池质量问题。产品出现问题的时间距李先生购买手机的时间仅为15天,李先生随即找到出售该手机的商家,要求其更换该赠送的手机电池并且赔偿其两万余元的损失。而商家以赠送的商品不予保证质量为由拒绝了李先生的要求。李先生在其要求得不到满足之后,随与该商场对簿公堂,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补偿损失。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讯技术发展非常之快,通讯设施花样繁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跟随科技的发展脚步,制假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一些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着社会,消费者纵有“火眼金睛”也难以辨别其真伪。人们在利用先进通讯设备从事某种社会事务时,就有可能因使用了伪劣的通讯设备而给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因“豆腐渣产品”而致人损害的例子很多,由此产生的诉讼案件也特别的多,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良性运转。消费者对销售者所谓的“买一赠一”活动应该擦亮眼睛,抵制诱惑,因为销售者赠送的商品大多带有隐蔽瑕疵。所谓隐蔽瑕疵,是指存在于标的物内部的凭一般买受人的经验,经一般、通常的检查不易发现的商品品质缺陷。①

上述案例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赠送、赠与和搭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商家对赠送的商品是否负有保证质量的责任?商家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什么样的权利?消费者因产品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如何得到赔偿?

二、弄清赠送、赠与和搭售之间的关系

赠送、赠与和搭售三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是否属于等同关系,或者存在属种关系,也即包含关系。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三者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赠送。赠送一般是指赠送人将某项财产或权利有偿或者无偿的送给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送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赠送有这几个特征:(1)赠送是为转移财产或权利。赠送的标的就是财产或权利利益,或者统称为应然良性利益。(2)赠送人对赠送的财产或权利不一定享有所有权或是处分权。也就是说此种赠送行为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恶意的。(3)由此形成的赠送合同为单务的(双务的)、有偿的(无偿的)合同。(4)受赠人表示接受的行为。只有赠送人的赠送行为而没有受赠人的接受行为并不必然构成赠送。

在现实生活中,赠送行为经常发生,由此所引起的法律关系也比较的复杂。在法律事务中,因赠送行为也产生了许多法律纠纷,大致都是因为赠送而侵权或是产生债权债务关系,有的甚至触犯刑法而受到刑法的处罚。纵观而言,因赠送而产生的民事纠纷居多,这就涉及到民法之调整问题,显示出了民法作为私法的特性。

2.其二赠与。依我国《合同法》第185条规定,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地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合同。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赠与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仅有一方的行为构不成赠与,赠与不同于遗赠、捐赠,遗赠、捐赠只要有遗赠人、捐赠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赠与是赠与人依法处分自己财产的法律行为,其实质就在于转移财产或权利的所有权。赠与的特征:(1)赠与合同为转移财产或权利的所有权。(2)赠与合同为单务、无偿性合同。(3)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实际上关于赠与合同是实践合同还是诺成合同,各国立法规定不一。如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民法一般规定赠与合同是实践合同,大陆法系国家则规定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我国的司法实践也认为是实践合同。②但是从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可以看出,赠与合同属于诺成合同。

我们在签订赠与合同时应当注意:赠与的标的必须是赠与人所有的或者赠与人有权处理的财产或者某种权利,赠与人不能把不属于自己或者自己无权处理的财产或权利赠送他人,否则,其行为可能会侵害他人的权益,而产生侵权纠纷或由此而形成债务纠纷。赠与标的物不外乎是财产或权利。

3.我们再来看一下搭售行为。搭售是指经营者违背相对交易人的意愿,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搭配其他商品或增加某项服务的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搭售行为在国外属于反垄断法所调整的限制竞争行为的一种,其出发点就在于维护交易双方自愿交易,使经营者公平、合法竞争,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搭售行为的行为特征:(1)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违背相对交易人的意愿搭售商品或服务,交易人被迫接受。(2)经营者主观上存在故意,客观上侵害了相对交易人的权益。(3)搭售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违法性。

赠品是附属于主要商品之外的产品,其具有一定的附属性。但现在有的厂家推出“买一送一”,名曰“赠送”,这种赠品在某种情形下具有搭售的嫌疑,因为有的消费者购买具有搭售商品的目的不在于搭售的诱惑性,而是其确实需要此种商品,但是这种捆绑式的销售行为在无形中增加了单一商品的价值,“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就是说商家附赠商品的价值已经包含在了其欲出售的商品之中了,违背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鉴于销售者的行业优势,消费者有时别无选择,只能购买此家商品。况且这种行为相对于其他经营者来说,可能就是不正当竞争了,通过这种赠送活动扩大了自己的销售而限制了其他经营者,有违商业道德。搭售行为存有一定的诱惑性,消费者可能会基于这种“便宜”而去购买。但是搭售的商品不排除存有质量问题,甚至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损害,伤害到消费者财产或人身方面的权益。消费者应擦亮眼睛,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们通过对赠送、赠与和搭售的比较可以得出这么个结论:赠送和赠与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共同点很多,但并等同;而搭售基本上是一种不合理甚至违法的行为,当然,如果交易双方本着公平、诚实、自愿的目的达成共识去交易,那这种行为就不能算是不合理了,也谈不上违法。

三、附赠商品的质量问题

附赠的商品也是商品,既然是商品,那么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就应该符合我国《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法》等有关规定。其生产商和销售商就应该对其生产和销售的商品负瑕疵担保责任,对因商品质量问题而引起的财产和人身侵害负责。

赠品之中不必然没有假冒伪劣品,而相反,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很多商品生产商利用这个时机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并把这些商品抛向社会,经营者以种种销售形式把这些商品销售给消费者,这些商品存在侵害消费者财产和人身权益的隐患,可以说像“蠹虫”一样,随时都会给消费者造成危险和伤害。

经营者在销售中往往对主要商品承诺实行保修、保换、保退,但对赠品的质量却没有任何保证措施。赠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如果对消费者没有造成什么危害,有的消费者往往会以为是赠品而忽视,而经营者则更会以“附赠品”为借口开脱责任。参看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6条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第22还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由此可见,只要是商品,并且在社会上流通了,生产者和经营者就得对其生产和出售的商品质量担保负责,而不能以种种借口搪塞、逃避责任。

参看我国《合同法》第191条“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的规定在此是不适用的。因为赠品的前提是消费者必须购买商品,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在本质上形成的是一种买卖合同关系,而不是赠与关系。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地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合同(合同法第191条规定“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除外)。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时,一定要把赠送、赠与和搭售行为区别开来,不可等同视之。

四、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责任

在当今商品经济条件下,财产或财产权利进入到流通领域,其所有权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交换,因所有权的交换行为而可能产生侵权,从而可能形成因侵权之债权。法律意义上的债不同与一般社会生活中“欠债换钱”中的债,民法上债之关系的范围更远广。参看魏振瀛教授编著的《民法》一书债权编中关于债的概念,债,作为民法上的概念,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可以请求一定给付的民事法律关系。①德国民法第241条第1项规定:“债权人依债之关系得向债务人请求给付”。台湾学者黄立认为:债之关系中的请求权,债法上称为债权。②由此可见,债即为一种请求权,是一种请求给付的权利,当然相对于债务人来说就是在受请求时应为一定给付,正好是债权或请求权的反面。

产品质量存有缺陷而给消费者带来财产(包括产品本身和因产品缺陷造成的其他财产的损失)或人身损害的,产品经营者就应该承担过错责任。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索赔,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索赔。而对于产品的销售者来说,他可能不知道其出售的产品存在质量缺陷,由此造成的损失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索赔,但是销售者不能以“不知道”或以“主观善意”为由而拒绝受害人的索赔要求,生产者与销售者对因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无过错的一方在赔偿损失后可以向过错的一方追偿。由此,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失而产生侵权责任,因为侵权行为的发生而产生侵权之债,三者之间又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但我们需注意的是,当缺陷产品给消费者造成其他损失时,消费者或是受害人应该尽善意所有的义务去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而不能放之任之。消费者在明知其所购买的产品存在损失时,应该立即找销售者或者直接找产品的生产者,要求其给予更换,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消费者可以以产品存有缺陷或侵害公民自由权为由状告产品的经营者。《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这实际上是说,质量纠纷的权利人能通过法院保护其实体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但消费者不能在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之时而怠于管理,如果因此而给其造成其他财产或人身损害的话,我个人认为,消费者应该对此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有侵权就可能产生债,而债的良好履行需要担保做保证。债担保的形式可以是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也可以是第三人的信用。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换过程中,是以商品的特定产品的质量作为承担保证责任条件的。无论是产品生产者,还是产品的销售者,都要对其商品的质量负责。产品所有权的转移都要遵循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要求是法律硬性规定,既使当事人在合同中未约定,生产者或销售者也不能规避。

我国法律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责任问题做了硬性规定,但是我个人认为,我国法律还应该对消费者加以责任限制,而不能一味地去规定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责任。消费者对待其购买的产品应该尽善意所有人的义务,而不能在明知产品存有缺陷时疏忽、懈怠管理,更不能采用传统的“以恶治恶”的方式来达到补偿其购买的产品缺陷问题以及因此所引发的一系列责任问题。正确的方式应为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合理而又合法的去解决问题,自力救济手段行不通时可以寻求社会救济手段的帮助,通过司法或行政途径解决。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因某种合同的发生,三者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关键在于应该怎样合理地去对待它,切勿放任矛盾、激化矛盾。

结束语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社会,有经济的腾飞就有利益的崇拜,进而导致唯利益者的产生。唯利益者经常寄生在经济漏洞之中,利用其某方面的行业优势,用花样繁多的手段汲取利益。为了追逐最大的利益,他们往往置伦理、道德于不顾,越法律之雷池。相对于唯利益者而言,消费者往往成为社会中的“弱者”,他们迫切需要一屡光明去看透经济中无尽的黑暗。法律为天下公平、正义之利器,不断完善的法律可以弥补经济的漏洞,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竖立诚实信用之屏障,谁违背诚实信用,谁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良性的利益可以增加社会的财富,为人们谋福利,而恶性利益只会中饱私囊,损人利己,最终仍会伤及自身。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应当以商品本身的价值和质量作为购买的标准,不应把赠品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否则可能会遭受比赠品更大的损失。诚然工商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赠品的管理,发现借赠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应及时制止,但是法律的不完善也给唯利益者带来可乘之机,因此,国家立法机关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法规,对赠品与搭售的界定、赠品的价值、赠品的质量保障等进行规范,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也应持法律之剑,同商品假冒伪劣者做不屈不挠地斗争。唯有如此,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才能形成真正的公平,社会经济秩序才能得到良好的维持,市场经济之轮才能顺利运转。

本问的一个题点就是:国家立法机关在规定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法律责任之时,也应该对消费者的责任加以规定,不能有所偏颇,以维持法律只公正。

参考资料:

[1] 王利明、崔建远著:《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 于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黄立著:《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 余延满著:《合同法原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 梁慧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商品质量篇4

一、大型商场超市商品经营的主要形式

企业经营最终的目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因经营商的经营思路的不同,其经营方式也体现的灵活多样,目前大型商场超市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的经营方式:

1、自主经营:即对所经营的商品自主经营,统一进货,统一管理。这种情况在商场超市内所占比例较小,主要适用于经营高档烟酒、高档手表等。

2、租赁经营:即在商场内实行场地出租经营,承租方单独办理相关合法证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种情况在商场超市内所占比例为5%-20%不等。

3、带有租赁性质的各种经营模式:即有联营、品牌经销(购销)、代销等几种经营形式。这种情况在商场超市内所占比例为80%以上,有的达到95%以上。

二、大型商场超市商品质量管理的现状

从以上三种类型的经营方式中我们不难看出,自主经营是经营者自主经营,统一进货,统一管理,自担风险。因此商品进货管理相对严格规范,进销存账目清晰,商品质量相对有保障;租赁经营的经营者,单独办理相关合法证照,在大型商场超市验室统一管理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各类民事责任。商场、超市与承租方的关系,主要是依据双方签订租赁合同,收取租金、物业费、水电费等各种费用,对不符合商场、超市要求的行为进行督促等,对承租方经营商品的质量很少过问或不过问,更谈不上商品质量把关问题,商品质量的好坏由承租方自己负责;带有租赁性质的各种经营方式中,商场、超市与供应商签订联营、经销、购销、代销等各种形式的合同、协议,约定供应商提供商品的品种、质量、双方的合作方式、结算方式及权利义务关系等,商场、超市在签合同时,对供应商要求较高,从其资格、实力、商品品牌、质量等进行严格考察,符合要求并提供相关材料后,才能签订合同。而在日常经营中商场、超市通过统一收款,对商品的销售额进行了把关,也就是说对商场超市的经济利益进行了安全把关。同时只对经营品牌商品的外观标示进行管理,忽视了平时对商品实际的批次进货情况和内在质量的把关。

从上述的经营方式和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商场、超市虽然在商品质量管理上作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其管理体制、运作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不同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在商品质量的日常管理自律不到位,从而暴露出商品的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

三、商场超市商品质量管理薄弱环节产生的原因

商场、超市在商品的日常管理上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导致经营的商品质量无法保障,在管理上被动应付,增加了售后处理工作或消费者投诉,使商场、超市的诚信度在一定意义上受到影响。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企业在商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重效益轻管理;制度不到位,重大面轻小节;措施不到位,重严进把关轻平时管理的思想。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对经营者、供应商的资格审查先严后松。商场、超市在与其第一次合作的经营者、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审查严格,进场门槛很高,证照等各种材料缺少一点都不行。而与老供应商每年续签合同时就相对宽松,不再按照索证索票的要求索要新的商品资料,致使部分老供应商档案材料不全,证照、授权书等过期情况时有发生。

二是对商品首次进场把关严,其次管理松。商场、超市对首次入市的承租方、供应商、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必须经过严格的考察,各种材料齐全后,一级一级上报,经三级审批后,才能签订合同。签订合同后,对日常的经营就相对放松了商品的质量管理,由供应商负责日常进货,营业员虽然是商场统一管理,但工资是供应商负担,进入超市的商品数量、价格、品种不出错,就没什么问题了;至于专柜购销就更加轻松,商品标示和价签不出错,商场主要把销售额关,在保证利润的情况下,放松了对实际进货渠道、数量及内在质量的把关。

三是对日常商品质量管理脱节,责任不清。为了便于管理和连锁扩张,各商场、超市都专门成立了采购部门,实行统一采购,门店经营的运作模式。统一采购对大型连锁企业来讲,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费用,有利于快速扩张。但同时采购经营的分离,影响了经营人员的积极性,加上采购经营分离后,双方在商品质量方面责任不清,分工不明,造成管理脱节,采购只负责签订合同时把关,经营方面更是以讲求效益为上。

四是对不同模式下的经营管理标准不一。前面提到经营模式有自营、租赁和租赁性质经营三种,模式不同决定了利益主体的不同。因此,在商品质量把关上也标准不一,自营性质经营把关最严格,租赁性质经营把关相对放松,租赁性质经营的对商品质量基本不管。三者虽然对外名称是一个大商场、超市,但由于对商品质量管理标准不一,各类经营主体在商品质量自律把关上也不同,并各类经营主体的诚信合法经营的信誉度也不同,而造成商品质量上的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大型商场超市的经营信誉度。

四、几点建议和对策

工商机关应加大对流通环节商品质量的监管力度,不断督促企业完善自律制度,大型商场、超市在食品质量管理上要把好“三关”:

一是抓源头,严把采购进货关。建立健全了严格的进货检验制度,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超市。审查供货食主体资格;采购食品实行“索证、索票、贴牌”制度;对委托加工的食品,实行贴牌准入;对场外加工和生产基地考察制度,对加工和生产基地达不到要求的拒绝入市;特殊食品进货报告制度。

二是强素质,严把入市食品质量关。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食品质量验收队伍。建立食品质量检测室,提高对食品质量的管理水平。

三是建制度,严把不合格食品退市关。发现损害或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格食品,坚决实行下架退市。主要有强制退出、协议退出、限期追回和无害化处理等。

同时,针对大型商场超市在商品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问题,笔者认为大型商场超市还应加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积极营造企业诚实守信的舆论氛围。大型商场超市应牢固树立商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证。对外应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企业守法经营,服务消费者的优惠措施,不断提升企业良好形象;对内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各种经营主体和供应商的教育培训,建立诚实守信制度,不断提高商品质量意识。

第二、加强进场主体合法和合同约束管理。进场主体各种相关证照必须齐全合法,合同管理一视同仁,标准一致,每次签订合同都要索证索票,重新建档,健全完善商品进货把关制度。

第三、商场超市商品质量部门实行建立落实抽检制度管理。商场、超市对已经建立的食品检测室,要充分利用,保持良好运行,每天公示检测品种和结果。定期抽查经营者、供应商的商品质量批次合格报告,对投诉、举报涉及商品质量的进行抽样送检,督促经营者、供应商严格落实商品质量制度。

第四、实行经营者、供应商进货批次报告备案管理。按计划定期向供应商索要进货商品批次检测报告,并实行分类备案管理,特别是重要商品类。

商品质量篇5

农村商品市场是当前市场监管的薄弱环节,无证无照经营,经营假劣有害商品、不合格商品、过期变质商品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我国农村市场秩序,侵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广大农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国务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德章。

农民收入水平低和“买廉”心理

本刊记者:当前农村日用品市场商品质量问题突出,主要有哪些呢?

丁德章: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商品质量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由于农村处在监管薄弱地区,缺少有效的监督,以及农民收入水平低和“买廉”心理,致使农民消费权益受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成为“消废”者的情况较为普遍。

一是农村市场上的商品由于质量差,不合格或者以次充好所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事件屡屡发生。

二是鱼龙混杂,品牌不清、产地不明、质量不真。在当前的农村商品市场中,包装说明不全、没有执行标准、食品没有QS生产许可标志、无认证标志等情况并不鲜见。

三是一些厂商选择农村市场,推销假货与残次品,导致农村市场日趋劣化。

2007年1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07年农村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报告”,其中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有关农村市场商品和服务存在问题的调查与评价。调查显示,产品质量、虚假广告和宣传、价格和冒牌商品等问题是农民认为最严重的消费问题。其中4个方面的消费问题最严重:对于“目前最严重的消费问题”的调查显示,45%的被访者认为是“产品质量问题”,16.4%的被访者认为是“虚假广告/宣传问题”,15.4%的被访者认为是“价格问题”,13.4%的被访者认为是“冒牌商品问题”,分别摆在第一位至第四位。

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示范引导

本刊记者:当前农村市场商品质量问题的存在,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丁德章:造成当前农村商品市场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城市中类似问题的共性,也有农村情况的个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制假贩假重心逐步向农村转移。随着城市对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和监管力度的加大,以及执法设备和人员的到位,造假贩假者已较难在城市及其市郊立足,而目前农村交通状况的改善,为不少造假窝点的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

2、农村市场经营者管理水平低。目前我国农村市场活跃,可以说所有小城镇、农贸市场中小商铺林立,甚至各自然村也不乏售货点。应该说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可喜的现象。但由于都是以家庭成员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形式,经营户过多、过散、竞争过于激烈等原因,使经营者自律心态缺失。

3、农村消费者消费知识提升难。长期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居民,因收入、文化以及生活商品化水平低,辨别真假的商品知识也相对较差;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在外务工经商,留在农村的大都是老人和儿童,对食品消费知识欠缺。农村消费者因在商品消费知识方面的局限,难以分辨正规和假劣商品,误认误购,以致身心和经济利益受损害情况时有发生;最为重要的还与农民的消费观念有关。

4、执法人员对农村市场管理到位难。原因在于:一是农村地域广阔。尤其是一些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不集中,经营网点分散,点多面广。这种情况在农村小城镇店铺相对集中,还好一些,但有些村组远在几十公里外,仅有一、两家小店,工商人员市场巡查任务繁重。

此外,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示范引导。由于农村消费能力薄弱,利润微薄,一些大型、正规、集团型超市无意进驻,使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示范带动作用。

本刊记者:加强农村日用品市场商品质量监管,应采取的措施有哪几方面?

丁德章:营造农村放心购物的消费环境,是保护广大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应该抓紧时间,着力做好。就当前来说,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从源头加大打击制假贩假行为的力度。对小案不放弃,责令停业整顿,补齐证照手续,提升卫生指标。大案抓源头,端窝点,重惩处。对于隐匿在农村偏僻地区恶意造假、傍名牌、经销假冒伪劣的违法者,一定要严厉查处,以此打击假冒者的气焰。《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干2007年7月25日公布实施,该规定对食品违法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大大加强,为执法部门狠抓食品源头案件,提供了依据。同时,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自身也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工作责任制,想方设法加大对农村商品市场执法检查力度。在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的监管机构和人员的同时,通过在年初制定工作目标、签订责任状,根据个人的工作岗位的不同,把任务细化和量化到个人,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作为年终工作考核、评定先进的依据,以调动起这些部门在农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严格规范经营者行为。加强对农村商品经营者管理,把住进货关,通过对农村商品经营业主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相关质量知识,增强其真伪优劣商品的辨别能力,明确经销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求他们建立并执行进货验收制度,健全进货台账,做到货源有据可循。对农村食品经营户的管理,首先要严格准入资格,第二要严格经营行为。避免有些经营户在办营业执照时申请表里只填写“日用百货”的经营范围,而在实际经营中配售食品,以逃避食品的卫生前置审批的行为,出现食品质量问题,工商部门要负监管不力的责任。鼓励农村小店加盟有信誉的食品连锁店经营。

3、通过积极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居民消费维权意识。消费者是假冒伪劣商品制贩者的“天敌”,只有广大农民朋友积极行动起来,自觉拒假并积极参与打假,才是使假冒伪劣商品绝迹的真正有效措施。客观上说,农村经济条件差,农民收入低,购买力不高,直接制约着农民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要有所转变,非一日之功,但工商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促进。

4、引进优秀和信誉度高的商业企业在农村开设网点作示范。规范农村市场经营秩序。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日用品市场混乱的状况,必须积极倡导市场主渠道销售和规模经营的理念,应扶持大型企业、正规的超市在农村开办连锁店,为当地的商业企业提供示范作用,从源头上切断或控制住不合格商品流入农村市场。为此,一是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带头和示范作用,促进农村日用品市场环境的改善。结合当前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着力改善农村农村消费日用品流通和消费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市场上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

商品质量篇6

目前,国内对物流质量体系的构建关注越来越大,但大多集中在物流服务质量体系的构建,现笔者就物流商品质量体系进行构建与评价,剩余部分还有待研究与整理。

1.物流商品质量体系的构建。物流商品质量是指商品运送过程中对原有质量(数量、形状、性能等)的保证,尽量避免破损,则我们可以从以下三部分来进行商品质量体系的构建。

1.1商品质量指标体系。随着社会的越来越进步,商品质量已经成为企业从事各项活动的硬性指标,但在我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商品质量需要严格把关,这就可以从传统的质量指标体系中吸收一些指标,如商品的次品率。而物流是联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要纽带,则也应保证商品运输途中的完好性,这就需要用商品完整性指标来衡量。物流企业在另一方面也算作生产者,这就需要提供给消费者有足够数量、品类齐全的商品,这也是商品质量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

1.2商品价格指标体系。价格是商品的又一重要指标,有了优惠的价格,才会吸引到更多的客户,同等商品只有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才会吸引到更多的顾客,这就需要优惠价格指标来衡量,但进行物流的企业也需有利可得,这就需要靠查商品实际的盈利情况。在这里由盈利价格指标来体现,而在这里面,不同的顾客有着不同的考虑,有的需要物美价廉的,有的需要一些特殊商品,贵点无所谓,这就要物流对浮动价格的应对,即浮动价格指标。

1.3商品运输指标体系。在这里将运输列入商品质量是考虑到工作质量不能完全覆盖的内容,有不妥的地方请指正。物流本意为物的流动,流动就要靠运输,这就牵扯到如何选用合理的运输方式,才能使物流成本降到最低,也同时要保证商品的安全性,普通货物防止丢失,易燃易爆商品则需要特殊运输,我们用合理运输指标和安全运输指标来衡量。

综上所述,建立的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2.物流商品质量的评价主要指标。

2.1商品质量指标:

①商品次品率:每百万产品出现的次品数量;

②商品完好率=交货时完好的商品数量/此次物流商品总量;

③品种齐备指数:品种残缺率=缺货品种数/客户所需品种总数;

④数量指标:缺货率=缺货数量/总商品数。

2.2商品价格指标:

①优惠价格指标。优惠的价格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顾客。

②同等商品价格比较指标。可以做为制定价格的重要指标。

③商品盈利统计指标。剔除不利商品,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④商品浮动价格指标。做到这点,才会更好的抓住顾客的心,更好的为顾客服务。

2.3商品运输指标:

①合理运输方式选择指标。

②合理运输时间安排指标。考虑到具有特殊意义商品的运送时间安排,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③合理运输设备使用指标。满载率=车辆实际装载量/车辆装载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志忠等.《物流管理学》.2005.8

2刘志学等.《现代物流手册》.2005.1

3张毅等.《现代物流管理》.2006.1

商品质量篇7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会导致市场机制无法正常运行(即出现市场失灵现象),这为政府干预微观经济运行提供了理由。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所谓的政府规制或政府管制(GovemmentRegulation),是指政府相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企业的商品质量、价格及其他经济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并最终实现某种经济目标或社会目标。在我国的政府部门,政府规制或政府管制一般被称为政府监管,本文使用的表述方法为后者。

经济学中有关商品质量监管的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过程,总结这些理论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完善商品质量监管制度。

一、信息完全假定下的商品质量与市场机制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商品质量并不是理论关注的重点。因为信息完全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按此假定,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市场,买方都拥有商品质量的所有信息,包括功用、风险因素等,买卖双方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信息是完全透明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无法通过机会主义行为来掩饰商品质量上的瑕疵,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不会因为信息不完全而被误导,自然也就不会有使用中或使用后的伤害问题。

由于信息完全的假定消除了企业可能拥有的信息优势,所以传统经济学更加关注在不同的市场类型中,如何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确定来揭示有关商品质量的信息。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推崇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是均质的,不存在质量上的任何差异,市场均衡水平所确定的价格就是刻画商品质量高低的唯一信号。而在现实经济社会更常见的垄断竞争市场中,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市场会通过广告主动传播商品质量差异的信息,同一行业内部商品之间的相似性让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充分,企业无法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收入约束在某个价格水平上与生产经营者实现均衡,而不同的均衡价格水平将对应不同质量的商品。在纯粹寡头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行为有明显的市场支配力,价格可能会被企业操纵,产生扭曲。然而,处于市场劣势的消费者清楚地知道,高价格下商品的质量到底如何,但由于别无选择,他们只能接受生产经营者制定的高价格。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信息完全的假定下,商品质量更像是一个技术术语,因此被主流经济学所忽略。从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框架看,该学派实际上是通过价格信号来研究商品质量的。20世纪初微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也没有突破新古典经济学信息完全的假定,因此,它对不完全竞争格局下商品质量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价格信号与市场支配力两个因素的经济含义。

二、质量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1970年,在《旧货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中,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以二手车为例,首次用信息不对称解释了二手商品市场中的质量问题,从而开创了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全新领域。他认为,在旧货市场的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拥有的质量信息是不同的,卖方显然知道更多的质量信息,而买方则知道的较少。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让信息劣势的一方——买方只能按照一个折中价格来购买并不清楚质量好坏的二手商品,但折中价格将会让实际质量超出折中价格水平的商品无利可图,从而“挤出”这部分质量相对较好的商品。这样,买方实际面对的必然是质量相对较差的商品,“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将在旧货市场上演。随着买方意识到市场商品平均质量在下降并调低报价,市场中的另一部分质量较高的商品将会退出交易。在信息经济学的范畴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向选择。以上情况循环往复,会导致旧货市场无法交易,出现市场失灵。

西方学者根据购买者对质量信息的可获得性把商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购买时通过观察就可以知道商品质量的搜寻品(searchgoods),第二类是只有使用以后才能获悉商品质量的体验品(experiencegoods),最后一类是使用后也可能无法知道商品质量全部信息,因此购买之处主要是相信其质量的信任品(credencegoods)。显然,消费者在购买后两类商品时会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逻辑,为减少信息不对称将导致的市场交易效率损失。可以设计一些能部分修正市场失灵的机制。例如。卖方提供一份由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的商品质量鉴定证明,主动揭示商品的质量信息;卖方提供质量承诺,对一定期限内可能出现的商品质量问题负责,如退货、更换合格商品、保修等,减小信息不对称可能给买方造成的伤害;在法律健全的国家。由第三方仲裁者介入的私法调节来实现对不完全信息的矫正,恢复市场机制的作用。由政府监管部门介入信息不对称市场的运行,通过强制性法律来保护消费者和用户的权益,也是矫正以上问题的一个可行选择,这就是本文关注的商品质量政府监管问题。

三、商品质量的政府监管

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是政府介入市场商品质量监管的必要条件。按照规制经济学的理论,这种监管属于社会性规制,即政府基于安全、健康、环境等目的对某些产品、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进行监督、管理。

1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是质量监管的立足点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无论是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还是非主流的奥地利经济学,消费者权益至上或者说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均为考量商品市场是否具有经济效率的主要标准。按照这一逻辑。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不被那些质量不可靠的商品所损害将是政府部门进行质量监管的立足点。

传统经济学考察消费者利益的主要依据是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即用商品的实际成交价格与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价格的差来计算消费者从交易中获得的好处。正如前文所言,消费者剩余概念之所以没有涉及商品质量问题,是因为商品不存在质量问题是经济学的一个潜在假设。在信息完全的经济世界中,理性的消费者必然会抵制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或财产等带来危害的不合格商品,因此,市场机制会自动将影响消费安全的问题商品排除在外,实际交易的商品必然是没有质量问题的。在此情形下,价格自然会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唯一指标。由此而来的消费者福利问题也就成了价格水平的比较了。

现代经济学把信息不完全引入理论分析后,福利最大化标准依然是评价市场运行效率的主要指标。但与传统理论有所不同的是,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不仅包含消费者剩余的计算,还考察他所购买的商品质量是不是合格的、安全的,会不会对其身体健康和财产造成伤害或有潜在风险。

从某种程度上讲,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质量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因此。实现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要求对商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管。尽管质量监管的社会效益很难用明确的公式进行计算,但这种社会性规制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2法律法规是质量监管的主要制度保障

经济学领域中所讲的制度是一种规则,这种规则可以确保生产、交易、分配、消费等经济行为按照一定秩序进行,能有效防范可能给当事人带来危害的机会主义行为。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作为制度的规则既有市场自发形成的商业惯例、信任等非正式制度,也有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此二者刚柔相济,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

对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商品市场来说,通过法律法规这种正式的制度形式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是缓解市场失灵问题的必然选择。有关商品质量、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对所售商品质量负责,对因商品缺陷和瑕疵给消费者所带来的危害承担法定责任。这些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既是对商品生产经营者事前不负责行为的警示,也是对因质量问题造成危害后对其实施严厉制裁的制度依据,也是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商品质量监管的基础。

法律制度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强制执行特征,加大了对问题商品责任人进行惩罚的可信度和力度,提高了违法成本,有助于抑制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确保商品质量的安全性。但是,法律并不会强加给生产经营者无限的质量责任。按照著名的汉德法则,只有在预防成本小于预防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包括消费者的福利和企业的收益),而生产经营者却未对商品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对消费者带来危害时。他才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研究中我们发现,各国政府都是依法对商品质量实施监管的。例如,1975年,美国颁布针对商品质量的《马格努森一莫斯保证法》(magnuson-mosswarrantyact),对生产经营者的保证责任做了明确规定,要求生产经营者对有缺陷产品承担修复及更换的责任。这一法律与《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1979)、《产品责任法》(1982)等一起成为美国监管者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基石。

3最低质量标准是商品质量监管的基本形式

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理念,政府不应过度介入经济运行,即使是出现了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成为必要时也是如此。因为政府干预有其角色定位。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从商品的企业生产、市场交易和最终使用或消费流程看,质量监管的重点在企业生产市场与交易的界面。换言之,在商品质量问题上,政府监管切入点不应该是商品生产者的内部质量监控,因为从监管资源的数量看,政府的力量无法覆盖所有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从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分工看,与商品质量相关的经济决策和技术决策都属于企业组织的内部事务,政府不能越俎代庖。所以,政府质量监管的切入点应该是对进入市场的商品实行最低质量标准(minimumQualityStan—dards)监管。即在商品进入市场销售时,监管者必须确保商品质量符合最低的质量要求,将不合格产品拒之门外。不合格产品因不能上市交易而产生的损失由生产经营者自行承担,这是市场约束的一个基本规则。

从商品的类别看,体验品和信任品应该是质量监管的重点。因为搜寻品的质量是外在的,容易观察到,消费者购买时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对于体验品和信任品来说,如果没有最低质量标准监管,不合格商品将进入市场,给消费者造成福利水平的降低。在体验品和信任品中,那些与消费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关系密切的商品(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它所造成的危害就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可能有很严重的社会后果,包括危及使用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因此,事前的风险防控远远比伤害成为事实后的经济补偿更为重要。从这一意义上讲,最低质量标准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看,最低质量标准将不合格的产品阻挡在市场的大门之外,有助于提高市场现有商品的平均质量,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而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商品支付高价,因此,提供优质商品的生产者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样,最低质量监管可以使买卖双方的福利状况都得到改善,是标准的帕累托改进。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提供专业服务的领域。如医疗、法律、会计等,也存在对服务质量的监管问题。与有形商品市场不同的是,由于专业服务依托从业人员而存在,所以,监管者对服务质量的主要监管之一是对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认定。通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获得执照或从业资格是进入这些专业领域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从理论上讲,具有从业资格或拿到执照许可的人士所提供的专业服务是符合基本专业水准或质量要求的。可以看出,专业服务市场的执照或从业资格监管与商品市场的最低质量标准监管可谓殊途同归。

4市场约束是商品质量监管的基础和有效补充

虽然对于体验性商品和信任性商品来说,政府的质量监管工作非常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者可以包办一切。借助市场经济的规则,靠企业的内在机制来保障商品的质量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是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的基础。

首先,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有助于企业把质量控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符合企业实现持续经济利益的内在目标。正如前文所言,在最低质量标准下,不合格商品不能进入市场,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是由企业自身承担的。利益独享和风险自担是企业进行质量控制时面临的同一个约束机制,它是驱使企业强化质量意识的最重要力量。

其次,对于追求长期繁荣的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声誉机制是规范企业质量行为,确保质量安全的另一个重要约束。因质量引起的经济纠纷甚至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企业的声誉损失,损害企业长期培育的市场。而可靠商品质量给企业带来的社会美誉,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富有吸引力的价格。也有利于现有客户忠诚度的提高和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为企业带来更持久的业绩增长。

另外,在商品质量存在差异的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上销售商品的平均质量,广告、产品演示、试用等营销手段还可以让购买方获知更多的质量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知识经济学下的商品质量监管:一个理论延伸

在有关质量监管的经济理论中,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规制经济学都把监管的必要性建立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上,而知识经济学却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为质量监管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持。

在知识经济学中,经济主体在生产、交易、消费时经常会面临相关知识匮乏的问题,因为该理论相信,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此背景下,人类的经济决策有可能犯系统性错误。一个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经济行为可能重复发生,直至某一天人类通过学习发现了能够理解、纠正这种不当行为新知识为止。按照这种观点,即使是最负责任、技术水平最高的企业在商品质量问题上也会犯错误。例如,在现有技术和装备下,无法解决那些可能给使用者带来危害的质量问题,但消费者维持生命存续的强烈需求和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逐有可能让这些商品提前进入市场;在现有质量检测体系下,无法在销售前甄别产品的某些质量瑕疵,尽管这些瑕疵不一定都变成事实上的危害;按照现有理论。可能误把一些有潜在风险的技术或因素看做是改善某些品质,或提高产量,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法宝,等等。从近些年来发生的众多质量安全事故中可以看出,以上问题的严重性一点也不亚于信息不对称问题。

源自生产者知识不足引起的质量风险,是商品质量监管中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因为其中有太多的质量不确定性,同样也面临知识有限的监管者很难找到一个万全之策。对于这一点,担当市场商品质量监督重任的监管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监管实践中,应秉承审慎、预防的原则,设计相应的制度预案。例如。对于那些在现有技术和装备下暂时无法解决的质量隐患,监管者必须果断出手,将问题商品隔离在市场以外,绝不可因小失大;对于企业事后发现的质量瑕疵,监管者应迅速启动召回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小问题商品可能给使用者及社会带来的危害:而对于那些目前无法对是否有质量风险做出肯定判断的高新技术。监管者切不可高估自己的质量风险监控能力,即使它能大幅改善商品的某些品质,或有助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提高。质量监管工作也应该摒弃短视策略,把消费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不让那些可能有风险隐患的商品进入市场,为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埋下隐患。

知识经济学中的知识有限性假定超越了信息不对称假定在质量监管中的地位。尽管前者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难度比后者更大,但是,这种理论上的巨大飞跃无疑会推进监管理念的创新,提升监管效率。

结束语

商品质量篇8

【关键词】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与供应商是处于一种合作互赢的关系,加强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管理,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供应商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只有企业和供应商共同努力,才能在共同创造更大的利润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

二、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的意义

1、加强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能够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社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生产企业和供应商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形成了供应商一制造商一分销商一零售商一最终用户之间的完整链状模式。因此,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要考虑供应商的管理。企业只有与供应商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2、加强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最终使消费者受益,促进良性循环。供应商内部组织混乱,会直接影响其供应产品的质量。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可以说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在生产中,我们更需要对供应链管理的加强,推行供应链全面质量管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3、加强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也给供应商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更有利于其提高经营水平,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生产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一种合作双赢的利益伙伴关系,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需要的是稳定、诚信、高效、质优的供应商,只要供应商能长时间的确保提供优质产品,建立起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是生产企业的初衷和愿望。由此,供应商建立起更完备的制度,更规范的操作是有利于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的良好途径。

三、加强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的方法分析

1、供应商开发质量管理

(一)供应商选择通常是由公司采购部门进行寻找和初步选择,初步确认配合意愿。再有采购部门,工程开发部门和质量部门一起进行体系审查、资质审查、认证审查和实地评审。

(二)供应商的开发时机一般为有两个时机

①新品开发时。随物料新开而开发的的供应商,此阶段供应商主要属于新技术原因开发,主要以技术来确定开发评审结果,批量生产能力由开发后供应商进行扩充。

②补充量产资源的供应商开发。实行批量通用等零件而扩充的供应商,此阶段供应商已具备批量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主要评审结果以生产保证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为主。

(三)供应商关系定位,分为买卖关系和互利共赢关系。虽然现代工业企业努力将双方关系由传统的竞争关系转化为互利共赢关系,但由于实际价格因素导致许多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处于中间状态。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会对于质量成本与采购成本进行综合成本计算,所以在关键元器件或是检验检测受控程度低的物料供应商关系上一般采用互利共赢关系,但是在对于整机影响小容易受控通用件、零部件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供应商资源相对充足的供应商关系则采用中间状态。

2、供应商试制试用阶段质量管理

试制试用阶段已完成对于供应商的初步资格审定和样品检验确认,主要为供应商小批量生产一致性的验证,在此阶段会体现供应商的工艺水平和过程控制生产能力。双方对于产品的质量一致性进行充分验证,以解决其中的产品的量产质量问题,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

(一)质量管理特点:

①对于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数据进行统计

②对于缺陷产品供应商及时确认和进行专项质量整改并跟踪整改结果和效果

③供应商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增加防错措施及自动化等优化量产条件

④建立双方认可的产品标准和质量保证要求

(二)产品试制试用阶段新增加供应商的质量管控注意事项:

一般在产品试制阶段为补充后续产能新增开发供应商,虽然一般新供应商会选择有技术能力和生产水平的供应商,但是往往还是会出现供应商产品问题多的情况,此种情况一般是整机企业跳过新品开发的双方沟通过程,直接将已成熟的供应商生产技术要求和技术问题直接进行切入新增供应商,而实际由于各供应商生产硬件不同导致未有效消耗问题点,所以特别注意在产品试制阶段对于新增供应商仍要进行新品新供应商的技术质量沟通,不能随意跳过。

3、供应商质量整改循环

通过供应商开发、产品试制试用、批量生产质量管理,但是随着整机的质量不断提升要求即客户的要求不断提升,仍然需要花大部分时间进行产品质量整改。需要建立产品质量整改循环如下:

(一)、对于质量缺陷进行识别,与整机客户进行充分沟通整机的质量要求

(二)、对于产品进行工艺技术改进提出方案并进行单体零件充分验证

(三)、提交方案、试验结果与客户进行初评论证确认改进方案

(四)、进行整机试验、小批验证、批量验证整改效果和有无衍生其它问题

(五)、确认整改效果固化技术工艺方案和新增质量控制点固化

4、供应商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控制的关系

随着检验由质量检验向统计质量控制和面质量管理转型,检验也原来的全数检验到抽检检验,从单纯依靠检验到延伸至介入供应商成品检验,在供应商质量管理上外协件检验部门的角色在其中越来越重要,一般开发阶段、大批量生产阶段及后续的定期评审整改循环中都鼓励双方的质量检验控制单位进行充分近距离实地沟通,以保证供应商质量的持续保持。

5、供应商的业绩评定

对于供应商要定期进行业绩评定,以从总体上实现质量监控,对于同类型的供应商,评定级别低的供应商及时淘汰,对于供应商资源进行适度调整和开发以保证整体供应商质量。

(一)、业绩评定方法一般采用不合格评分法较多,部分公司会结合采购供货系统的综合评分法。一般根据各企业的体制进行决定。

(二)、业绩评定周期对于供应商业绩评定一般分为月度、季度、年度,其中季度、年度业绩评定结果会影响对于供应商供货比例的调整。

(三)、业绩评定内容评定中要涉及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指标、售后服务情况、质量改善情况、供货情况等方面。

(四)、业绩评定分级业绩评定后会将供应商评为a、B、C、D四个等级,根据级别进行资源分配调整开发和资格重新审定。

6、供应商质量体系完善提升

在实际的供应商管理中会遇到各行业的质量体系水平不一的问题,即不同类型零配件厂家体系水平不同,或是整机企业对于零件供应商需要提升以达到其质量水平,就需要对于部分零配件供应商进行体系完善提升。具体步骤有如下几个:

(一)共同分析产品的工艺流程控制制定符合双方质量要求的质量控制计划

(二)对于双方对于物料的质量控制要求延伸至供应商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对于质量数据、缺陷等双方进行跟踪和分析,找到问题点进行改进

(四)不断更新双方的技术标准、工艺设计和质量控制计划

(五)建立质量互信保证体系

(六)进行互动,定期召开质量体系完善总结交流会

四、结束语

加强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建立起互相合作的关系,稳定长期合作关系,共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生产企业和供应商共同努力,培养合法、有序的竞争环境,促进整个行业发展和壮大的同时,使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建,供应商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商品质量篇9

经济学中有关商品质量监管的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过程,总结这些理论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完善商品质量监管制度。

一、信息完全假定下的商品质量与市场机制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商品质量并不是理论关注的重点。因为信息完全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按此假定,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市场,买方都拥有商品质量的所有信息,包括功用、风险因素等,买卖双方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信息是完全透明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无法通过机会主义行为来掩饰商品质量上的瑕疵,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不会因为信息不完全而被误导,自然也就不会有使用中或使用后的伤害问题。

由于信息完全的假定消除了企业可能拥有的信息优势,所以传统经济学更加关注在不同的市场类型中,如何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确定来揭示有关商品质量的信息。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推崇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是均质的,不存在质量上的任何差异,市场均衡水平所确定的价格就是刻画商品质量高低的唯一信号。而在现实经济社会更常见的垄断竞争市场中,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市场会通过广告主动传播商品质量差异的信息,同一行业内部商品之间的相似性让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充分,企业无法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收入约束在某个价格水平上与生产经营者实现均衡,而不同的均衡价格水平将对应不同质量的商品。在纯粹寡头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行为有明显的市场支配力,价格可能会被企业操纵,产生扭曲。然而,处于市场劣势的消费者清楚地知道,高价格下商品的质量到底如何,但由于别无选择,他们只能接受生产经营者制定的高价格。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信息完全的假定下,商品质量更像是一个技术术语,因此被主流经济学所忽略。从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框架看,该学派实际上是通过价格信号来研究商品质量的。20世纪初微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也没有突破新古典经济学信息完全的假定,因此,它对不完全竞争格局下商品质量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价格信号与市场支配力两个因素的经济含义。来源于/

二、质量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1970年,在《旧货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中,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以二手车为例,首次用信息不对称解释了二手商品市场中的质量问题,从而开创了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全新领域。他认为,在旧货市场的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拥有的质量信息是不同的,卖方显然知道更多的质量信息,而买方则知道的较少。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让信息劣势的一方——买方只能按照一个折中价格来购买并不清楚质量好坏的二手商品,但折中价格将会让实际质量超出折中价格水平的商品无利可图,从而“挤出”这部分质量相对较好的商品。这样,买方实际面对的必然是质量相对较差的商品,“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将在旧货市场上演。随着买方意识到市场商品平均质量在下降并调低报价,市场中的另一部分质量较高的商品将会退出交易。在信息经济学的范畴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向选择。以上情况循环往复,会导致旧货市场无法交易,出现市场失灵。

西方学者根据购买者对质量信息的可获得性把商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购买时通过观察就可以知道商品质量的搜寻品(searchgoods),第二类是只有使用以后才能获悉商品质量的体验品(experiencegoods),最后一类是使用后也可能无法知道商品质量全部信息,因此购买之处主要是相信其质量的信任品(credencegoods)。显然,消费者在购买后两类商品时会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逻辑,为减少信息不对称将导致的市场交易效率损失。可以设计一些能部分修正市场失灵的机制。例如。卖方提供一份由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的商品质量鉴定证明,主动揭示商品的质量信息;卖方提供质量承诺,对一定期限内可能出现的商品质量问题负责,如退货、更换合格商品、保修等,减小信息不对称可能给买方造成的伤害;在法律健全的国家。由第三方仲裁者介入的私法调节来实现对不完全信息的矫正,恢复市场机制的作用。由政府监管部门介入信息不对称市场的运行,通过强制性法律来保护消费者和用户的权益,也是矫正以上问题的一个可行选择,这就是本文关注的商品质量政府监管问题。

三、商品质量的政府监管

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是政府介入市场商品质量监管的必要条件。按照规制经济学的理论,这种监管属于社会性规制,即政府基于安全、健康、环境等目的对某些产品、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进行监督、管理。

1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是质量监管的立足点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无论是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还是非主流的奥地利经济学,消费者权益至上或者说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均为考量商品市场是否具有经济效率的主要标准。按照这一逻辑。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不被那些质量不可靠的商品所损害将是政府部门进行质量监管的立足点。

传统经济学考察消费者利益的主要依据是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即用商品的实际成交价格与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价格的差来计算消费者从交易中获得的好处。正如前文所言,消费者剩余概念之所以没有涉及商品质量问题,是因为商品不存在质量问题是经济学的一个潜在假设。在信息完全的经济世界中,理性的消费者必然会抵制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或财产等带来危害的不合格商品,因此,市场机制会自动将影响消费安全的问题商品排除在外,实际交易的商品必然是没有质量问题的。在此情形下,价格自然会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唯一指标。由此而来的消费者福利问题也就成了价格水平的比较了。

现代经济学把信息不完全引入理论分析后,福利最大化标准依然是评价市场运行效率的主要指标。但与传统理论有所不同的是,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不仅包含消费者剩余的计算,还考察他所购买的商品质量是不是合格的、安全的,会不会对其身体健康和财产造成伤害或有潜在风险。

从某种程度上讲,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质量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因此。实现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要求对商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管。尽管质量监管的社会效益很难用明确的公式进行计算,但这种社会性规制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2法律法规是质量监管的主要制度保障

经济学领域中所讲的制度是一种规则,这种规则可以确保生产、交易、分配、消费等经济行为按照一定秩序进行,能有效防范可能给当事人带来危害的机会主义行为。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作为制度的规则既有市场自发形成的商业惯例、信任等非正式制度,也有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此二者刚柔相济,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

对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商品市场来说,通过法律法规这种正式的制度形式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是缓解市场失灵问题的必然选择。有关商品质量、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对所售商品质量负责,对因商品缺陷和瑕疵给消费者所带来的危害承担法定责任。这些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既是对商品生产经营者事前不负责行为的警示,也是对因质量问题造成危害后对其实施严厉制裁的制度依据,也是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商品质量监管的基础。来源于/

法律制度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强制执行特征,加大了对问题商品责任人进行惩罚的可信度和力度,提高了违法成本,有助于抑制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确保商品质量的安全性。但是,法律并不会强加给生产经营者无限的质量责任。按照著名的汉德法则,只有在预防成本小于预防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包括消费者的福利和企业的收益),而生产经营者却未对商品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对消费者带来危害时。他才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研究中我们发现,各国政府都是依法对商品质量实施监管的。例如,1975年,美国颁布针对商品质量的《马格努森一莫斯保证法》(magnuson-mosswarrantyact),对生产经营者的保证责任做了明确规定,要求生产经营者对有缺陷产品承担修复及更换的责任。这一法律与《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1979)、《产品责任法》(1982)等一起成为美国监管者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基石。

3最低质量标准是商品质量监管的基本形式

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理念,政府不应过度介入经济运行,即使是出现了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成为必要时也是如此。因为政府干预有其角色定位。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从商品的企业生产、市场交易和最终使用或消费流程看,质量监管的重点在企业生产市场与交易的界面。换言之,在商品质量问题上,政府监管切入点不应该是商品生产者的内部质量监控,因为从监管资源的数量看,政府的力量无法覆盖所有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从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分工看,与商品质量相关的经济决策和技术决策都属于企业组织的内部事务,政府不能越俎代庖。所以,政府质量监管的切入点应该是对进入市场的商品实行最低质量标准(minimumQualityStan—dards)监管。即在商品进入市场销售时,监管者必须确保商品质量符合最低的质量要求,将不合格产品拒之门外。不合格产品因不能上市交易而产生的损失由生产经营者自行承担,这是市场约束的一个基本规则。

从商品的类别看,体验品和信任品应该是质量监管的重点。因为搜寻品的质量是外在的,容易观察到,消费者购买时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对于体验品和信任品来说,如果没有最低质量标准监管,不合格商品将进入市场,给消费者造成福利水平的降低。在体验品和信任品中,那些与消费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关系密切的商品(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它所造成的危害就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可能有很严重的社会后果,包括危及使用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因此,事前的风险防控远远比伤害成为事实后的经济补偿更为重要。从这一意义上讲,最低质量标准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看,最低质量标准将不合格的产品阻挡在市场的大门之外,有助于提高市场现有商品的平均质量,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而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商品支付高价,因此,提供优质商品的生产者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样,最低质量监管可以使买卖双方的福利状况都得到改善,是标准的帕累托改进。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提供专业服务的领域。如医疗、法律、会计等,也存在对服务质量的监管问题。与有形商品市场不同的是,由于专业服务依托从业人员而存在,所以,监管者对服务质量的主要监管之一是对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认定。通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获得执照或从业资格是进入这些专业领域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从理论上讲,具有从业资格或拿到执照许可的人士所提供的专业服务是符合基本专业水准或质量要求的。可以看出,专业服务市场的执照或从业资格监管与商品市场的最低质量标准监管可谓殊途同归。

4市场约束是商品质量监管的基础和有效补充

虽然对于体验性商品和信任性商品来说,政府的质量监管工作非常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者可以包办一切。借助市场经济的规则,靠企业的内在机制来保障商品的质量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是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的基础。

首先,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有助于企业把质量控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符合企业实现持续经济利益的内在目标。正如前文所言,在最低质量标准下,不合格商品不能进入市场,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是由企业自身承担的。利益独享和风险自担是企业进行质量控制时面临的同一个约束机制,它是驱使企业强化质量意识的最重要力量。

其次,对于追求长期繁荣的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声誉机制是规范企业质量行为,确保质量安全的另一个重要约束。因质量引起的经济纠纷甚至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企业的声誉损失,损害企业长期培育的市场。而可靠商品质量给企业带来的社会美誉,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富有吸引力的价格。也有利于现有客户忠诚度的提高和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为企业带来更持久的业绩增长。

另外,在商品质量存在差异的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上销售商品的平均质量,广告、产品演示、试用等营销手段还可以让购买方获知更多的质量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知识经济学下的商品质量监管:一个理论延伸

在有关质量监管的经济理论中,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规制经济学都把监管的必要性建立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上,而知识经济学却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为质量监管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持。

在知识经济学中,经济主体在生产、交易、消费时经常会面临相关知识匮乏的问题,因为该理论相信,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此背景下,人类的经济决策有可能犯系统性错误。一个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经济行为可能重复发生,直至某一天人类通过学习发现了能够理解、纠正这种不当行为新知识为止。按照这种观点,即使是最负责任、技术水平最高的企业在商品质量问题上也会犯错误。例如,在现有技术和装备下,无法解决那些可能给使用者带来危害的质量问题,但消费者维持生命存续的强烈需求和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逐有可能让这些商品提前进入市场;在现有质量检测体系下,无法在销售前甄别产品的某些质量瑕疵,尽管这些瑕疵不一定都变成事实上的危害;按照现有理论。可能误把一些有潜在风险的技术或因素看做是改善某些品质,或提高产量,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法宝,等等。从近些年来发生的众多质量安全事故中可以看出,以上问题的严重性一点也不亚于信息不对称问题。

源自生产者知识不足引起的质量风险,是商品质量监管中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因为其中有太多的质量不确定性,同样也面临知识有限的监管者很难找到一个万全之策。对于这一点,担当市场商品质量监督重任的监管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监管实践中,应秉承审慎、预防的原则,设计相应的制度预案。例如。对于那些在现有技术和装备下暂时无法解决的质量隐患,监管者必须果断出手,将问题商品隔离在市场以外,绝不可因小失大;对于企业事后发现的质量瑕疵,监管者应迅速启动召回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小问题商品可能给使用者及社会带来的危害:而对于那些目前无法对是否有质量风险做出肯定判断的高新技术。监管者切不可高估自己的质量风险监控能力,即使它能大幅改善商品的某些品质,或有助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提高。质量监管工作也应该摒弃短视策略,把消费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不让那些可能有风险隐患的商品进入市场,为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埋下隐患。

知识经济学中的知识有限性假定超越了信息不对称假定在质量监管中的地位。尽管前者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难度比后者更大,但是,这种理论上的巨大飞跃无疑会推进监管理念的创新,提升监管效率。

结束语

商品质量篇10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abstract:theconcreteproductsincityconstruction,municipalengineering,waterconservancyleveeiswidelyusedandsupervisionengineerformonitoringshouldchooseconcreteproductssuppliertothewholeprocessofconstruction.throughtheconcreteproductsdobeforehandcontrol,coursecontrol,aftercontroltoachievetheuseofthewholeprocessofconcreteproductsqualitysupervisionandcontroleffectively,andensuringthequalityofprojects.

Keywords:concreteproducts;Beforehandcontrol;Coursecontrol;afterwardscontrols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商品混凝土对于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减少环境污染、解决施工扰民和施工现场脏、乱、差问题、缓减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等方面,明显地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商品混凝土在城市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堤防工程等被广泛使用。现就建设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进行工程监理、控制工程质量谈谈自己的认识。

2事前控制

2.1严格选择资质等级高、信誉好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

为保证工程质量,有着稳定质量的商品混凝土产品是十分重要的。而选择资质等级高、信誉好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是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目前,由于建筑市场不规范,部分工程项目在发包过程中存在违规现象。项目业主在发包前,往往早已内定了各分包单位(包括商品混凝土的供应企业),而施工承包单位为了接到工程项目,往往也就满足了业主的要求。在这种前提下,如果商品混凝土的供应企业内定得好,在施工过程中也就避免了不少麻烦;如果商品混凝土的供应企业内定得不好,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增加施工和管理的难度,同时也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还有施工承包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选择资质等级偏低、信誉较差的商品混凝土供应企业,生产出的商品混凝土产品质量不稳定,或产品满足不了工程的需要,造成工程质量控制难度大,质量难于保证。因此,除了在体制方面要加大规范建设市场的力度,加强法制监督和管理,杜绝非法分包和不正当的低价竞标外,监理工程师在审批施工单位报选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时,应选择资质等级高、信誉好的商品混凝土供应企业,并应考虑其地理位置是否合适、生产量能否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还应到实地对其进行考察。

2.2对搅拌站实地考察

商品混凝土是搅拌站集中搅拌,由专业技术人员在独立的试验室严格按照配合比,用微机控制方式,通过电子计量,准确地生产出符合建筑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目前对于商品混凝土的管理,基本上全部依靠供应企业。即对于商品混凝土,只要供应企业提供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检验报告就可以进场使用,而对于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生产过程、生产和检测设备、计量系统是否完善很少关心,对供应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因此,监理单位除审查资质等级,还应到搅拌站实地考察,看其生产工艺是否先进和化验仪器设备是否齐全,生产规模能否满足现场施工需要。考察的具体内容主要有:搅拌设备是否先进,计量装置是否可靠;搅拌站是否应做到机械上料、计算机计量控制和管理;是否是强制式或倾卸式搅拌机;是否应用散装水泥,并有外加剂和超细活性掺合料的贮存和加人装置;要有与企业资质相适应的实验室,以满足各种性能混凝土配制和拌制的要求;应有污水处理和回用装置,生产场地还应严格控制粉尘、噪声和水质的污染。

3事中控制

3.1搅拌站的监督管理

一旦施工承包单位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签定了产品供应合同,在事实上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已成为该工程的分包单位。因此,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搅拌站的监督管理,特别是监理单位,更应担负起监督管理的作用。因此,应在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除检查搅拌站长时间使用的搅拌设备,是否及时进行维修和检测,计量系统是否标准正常,配置砼时能不能准确按配比单进行;还应看其制度是否落实、管理是否完善、行为是否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必要时监理单位还应对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

3.2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

浇筑商品混凝土前,施工单位要提前做好订货计划,内容包括:使用的商品混凝土数量;混凝土抗压、抗渗强度要求;运料罐车、泵车或输送泵的数量和到货的时间。监理单位应审核施工单位报批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并对同意的方案制定全面的监控措施。商品混凝土订货数量的计算,应按设计图纸(包括设计变更)用量加损耗量来计,损耗量可根据施工现场的难度大小,施工部位及工人的熟练程度来确定,但由于损耗量较难确定,一般常按设计图纸(包括设计变更)用量订货。但不管用何种方法,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都要在混凝土浇筑快完成时(大约剩16m3左右或现场定),及时将商品混凝土使用的增减数量反馈给供应单位,防止发生数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或数量过多造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