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室内环境监测十篇室内环境监测十篇

室内环境监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19:27

室内环境监测篇1

关键词: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环保;监测技术

abstract:atpresent,China'sbuildingmaterialsanddecorationmarkethasyettobestandardized,isfilledwithallkindsofuneven,somegoodandsomebaddecorativedecorationmaterials,plusthepeoplegenerallylacktheabilitytodistinguishthequalityofdecorationmaterials,andqualitycertificationmarksandsigns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hasnotyetbeenordinarypeoplefamiliarwith,thiswillleadtoalargenumberofexceedthestandardofinferiormaterials,toxicandharmfulsubstancesintotheroom,seriousharmpeople'shealth.thismustbeawareofandcontrolofindoorenvironmentmonitoringby.thispapersummarizesthemainpollutantsofindoorenvironment,andthenanalyzestheindoor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governanceissuesinthecurrent,andfinallydiscussedthekeypointsofindoor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controlmeasures.

Keywords:indoorenvironment;monitoring;manageme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monitoring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X9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2亿美元。另据国际有关组织调查统计,世界上30%的建筑物中存在有害于健康的室内空气。这些有害气体已经引起全球性的人口发病率和死亡的增加。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列入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人们在经历了“煤烟型污染”和“光化学污染”后,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在城市,工业“三废”还未彻底根除,由于家装使用大量的非环保材料以及家具、日化、建筑物本身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亦日趋严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室内环境污染而引起的人口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引起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

一、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一)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甲醛易溶于水,能够对人的表皮肌肤和眼睛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因此甲醛通过接触人类的皮肤产生阻碍人类细胞正常机能进行的作用。长期接触甲醛可导致恶心、胸闷气短以及水肿等现象,严重时甚至能够导致死亡。因此甲醛已经被国际卫生组织认定为室内环境污染致癌物。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甲醛多来自于室内装修物,比如胶合板、纤维板、墙纸、油漆和涂料等等。

(二)苯

苯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具有芳香气味,人体呼入苯之后呼吸道会有较为强烈的刺激反应。苯的呼入能够导致人体中毒,轻者会有瞌睡、头晕头痛和恶心呕吐等现象,重者更是会产生意识模糊、视野不清晰、心律不齐肾实质抽搐昏迷。长期呼吸苯气体会对人体的造血功能和循环系统产生致命性的影响。能够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苯多来源于装修使用含有苯物质的材料、油漆涂料以及家具中的粘合剂等。

(三)氨

氨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呼入氨气体会损害人类的呼吸道系统,对人的抵抗力产生不可逆的伤害。氨气体的呼入会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系统疾病,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中毒性肺水肿和呼吸停止现象。室内环境污染源之一的氨气体主要来源在于住宅冬季装修时所使用的防冻剂或者是混凝土散发的混合气体,家具装修使用的一些添加剂和增白剂有时候也含有一部分氨气体。

(四)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指的是空气中会发的有机化合物的统称。人类如果长期处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的空气环境当中,就会产生免疫水平降低的结果,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某些内脏的中毒,出现发热、流泪、咽喉疼痛、呼吸急促、头晕头疼等现象。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家居装饰物等。

(五)氡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惰性气体,人类呼入氡气体后会在体内产生放射性伤害,诱发癌症等疾病。长期暴露在含有氡气体的室内环境中会对人体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不可逆的严重影响。氡物质主要存在于一些装修使用的大理石、花岗岩等物质中。

二、目前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室内环境监测的认识不够

首先,很多环保主管部门在对室内环境质量的监管中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对相关法律条文理解比较肤浅,未能将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纳入环境监测中,甚至将其归入装饰行业市场化行为里。其次,相关已颁发的法律法规依据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执法主体不明晰、法规职责与定位模糊、权力与责任脱节等问题造成多个主管部门争抢或垄断等不良现象,使室内环境监测出现严重缺位。

(二)室内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落后

由于受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环境监测队伍的监测技术设备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极低,除了一些大中城市环境监测技术设备水平较高以外,全国绝大多数监测站的监测设备和手段都比较落后。因此,许多地方仍然是以人工现场采样、实验室仪器分析为主要手段进行室内环境污染检测,这样使得检测的效率太低,成本也较高,不容易推广普及,一般居民享受不了这样的高成本服务。

室内环境监测篇2

关键词:公共建筑室内环境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036-01

室内外环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室内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质量,甚至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有效监测可以获得相关参数、了解环境状况,为研究环境变化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等问题提供基础数据,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提供参考。

1公共建筑室内监测的参数选择、监测条件和方法

室内环境包括室内空气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电磁环境等,考虑到所选参数的代表性,一般选择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

1.1监测条件

避免在夏季高温高湿等极端天气条件下进行;测试期间,采暖空调系统应正常运行,且外窗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照明测量应在没有干扰光源影响下进行。

1.2监测评估方法

(1)平均温度、相对湿度监测评估方法:集中采暖空调系统的建筑物,温度、湿度、检测数量应按照采暖空调系统分区进行选取,相同系统形式应按照系统数量的20%抽检。未设置集中采暖空调系统的建筑物,温度、湿度、监测评估数量不应少于房间总数量的10%。

(2)室内光照度监测评估方法:每类房间或场所应至少抽测1个照度值的评估。中心布点法,是将测量区域划分成矩形网格,在矩形网格中心点测量光照度。

2监测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室内环境监测的功能在于能够对室内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一般情况下,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通信、微控制器系统以及pC机监测系统组成。工作原理:通过前端传感器获取室内环境参数,并通过调理电路处理参数,输入微控制器系统,最后微控制器输出信号,在屏幕上显示监测结果,并实现人机交互。微控制器通过网络接口模块把室内环境参数传送到远端监测pC机上,并在pC机上,实现信号的分析处理。

2.1室内环境监测设备的选择

室内环境监测设备,要考虑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因此,硬件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1)电路简单、可靠,具有一定先进性。(2)尽量选用通用芯片。(3)按照系统功能进行模块化研制。(4)可靠性高,是软件研发的基本要求。(5)实时性好,可以将监测到的参数实时传输到远端计算机上。(6)可扩展性强,系统在硬件扩充或增加新功能时易于扩展。

2.2室内环境参数采集方案

温度和湿度的采集,有多种传感器可供选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融合了微电子技术、自动测试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数字温度传感器。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已出现了多种数字温度传感器产品,数字温度传感器内部包含温度传感器、a/D(analog.Digital,模拟/数字)转换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接口电路。

上世纪90年代陆续出现了电子式湿度传感器,在产品出厂前已采用标准湿度发生器,逐支标定,其准确度可以达到2%~3%RH(relativehumidity相对湿度)。

光敏器件可以实现对光照环境的检测,常见的光敏器件如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由于公共建筑室内光照度不是特别大,正常条件下一般在300lux~600lux(勒克司,照度单位,为距离一个光强为1cd的光源,在1m处接受的照明强度。),因此选用的光照度传感器量程不宜过大。

声级计是对噪声进行检测常见工具,其价格不菲,构造复杂,一般包括:衰减电路、放大电路、计权网络、滤波电路、检波电路等。

2.3监测装置硬件电路

监测评估装置属于嵌入式应用装置,共有四个模块:环境参量采集模块、时钟计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通信模块,此外还应包括总线接口模块和aD转换模块,温度、湿度、光照度传感器构成环境采集模块,主要完成室内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时钟芯片作为时钟模块,主要完成时钟计时功能。

2.4监测装置软件设计

系统程序各模块的操作通过在主程序中调用函数来实现,在编程时每个模块定义为一个C文件,采用函数的形式操作模块,方便主函数和其他函数调用。

2.5公共建筑室内环境采集应用软件

室内环境采集应用软件的主要作用为:串行通信、室内环境参数的采集、保存、显示、分析等。人机界面管理程序具有的多地址通信、用户人机界面的功能;能使读取来的数据直观的显示和数据查询窗口[1]。端口配置主要是对串行通信的Com口(即串行通讯端口)和波特率进行设置。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循环、依次发送数据采集指令,各监测装置接受到指令后上传数据。可以利用VB(VisualBasic语言)提供的报表设计器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参数从access数据库中提取出来,组织成一张表格的形式,并打印数据。

3无线传感网络系统构建

网络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彼此间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异地数据共享,或异地进行分析,能节约大量现场布线、扩大测控系统所及地域范围,使系统扩充和维护都极大便利,网络介入了现代测量与测控的全过程。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无人值守、自组织、自治、自适应的特点,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空间[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低能耗和低成本,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平均能耗比现有无线网络能耗更低。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动态性强,网络拓扑结构要便于维护;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超大规模、动态变化以及易受干扰等特点给实时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无需人为干预,体现了系统的智能性

首先选择网络化实现途径,嵌入式操作系统方案中常见的网络化实现途径有三种:(1)集成有网络接口的微控制器配合实时操作系统,在嵌入式设备内部实现tCp/ip协议处理,使嵌入式设备直接与internet相连,灵活性强。(2)mCU(microControlUnit,微控制单元)配合tCp/ip协议芯片,tCp/ip协议芯片不需要mCU支持就能工作,主要用于实现数据的协议处理。该方案中设备接口存在网络速度瓶颈,尤其是在传输的数据量较大时。(3)mCU配合以太网控制芯片。根据具体的应用实现tCp/ip协议族中相应协议的功能;mCU通过控制以太网控制器芯片,实现与以太网的通信。

4总结

随着社会和国家对室内环境越来越重视,室内环境监测技术会越来越智能化、简易化。

参考文献

室内环境监测篇3

1.全装修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

将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害物指标质控制在相关规范以内,满足人民生活的正常需要,作为专业监理人员必须对室内环境污染有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取样、检测方法、结果判定和处理程序有所了解。

(一)室内污染物质的种类及物理化学

常温下从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中释放出来的有害物质主要有氡、甲醛、氨、苯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氡的污染浓度限量为≤200Bq/m3;甲醛污染浓度限量为≤0.08mg/m3;氨的污染浓度限量为≤0.2mg/m3;苯的污染浓度限量为≤0.09mg/m3;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污染浓度限量为≤0.5mg/m3。

(二)取样方法

1.1取样前注意事项

(1)应在工程竣工至少7日后或在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2)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米、距楼地面高度0.8-1.5米。

(3)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免通风和通风口;

(4)首先以样板房进行检测,在检测合格的情况下,抽查同批全装修住宅(套)数量的2.5%;

(5)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全装修住宅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

(6)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一小时后进行;

(7)室内环境中氨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全装修住宅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

(8)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全装修住宅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

(9)布点应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

(10)确定采样时可用交叉点、斜线布点或梅花样布点的方法;

(11)全装修住宅检验时应当覆盖受检住宅不同功能的自然间(如卧室、起居室、卫生间、储藏室等);

(12)采样时应准确记录采样现场的温度和大气压。

1.2取样数量

(1)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

(2)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查;

(3)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可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一倍。

1.3检测采用的现行国家标准及方法

全装修住宅工程室内空气氡的检测除可采用国家标准《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14582-1993中的4种测量方法,即径迹蚀刻法、活性炭盒法、双滤膜法和气球法之外,还可采用现场仪器测定法;甲醛的检测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进行测定,或采用现场仪器检测方法;氨浓度应按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或国家标准《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测定,当发生争议时应以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为准;苯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规定;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范规定。

1.4检测结果的判定和处理

(1)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全部检测结果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时,可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指各种污染物检测结果及各取样检测点的检测结果两个方面,均要全部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规定,否则,不能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2)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一倍,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规定时,可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2.全装修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监理的要点

2.1施工前对设计图纸组织认真阅读和审查,对不利于减少室内环境污染的设计方案,建议设计单位选用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2.2对施工单位的资质、人员进行审核,使用资质等级高、业绩丰富、专业化施工水平较高的装饰施工队伍,避免无组织无施工工艺的“游击施工队”进场施工,造成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2.3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对翻样图、材料明细表,综合工艺流程图进行校核,避免因不良施工工艺给室内环境带来的污染。

2.4核验进场装修材料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为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同批材料的检测报告,并在装修材料使用前,取样品封样后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5工程使用人造板或饰面人造板时,必须要求承包单位提交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检测数据应符合规范要求;工程使用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和水性处理剂时,必须要求承包单位提交有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游离甲醛含量检测报告。工程使用溶剂型涂料时,必须要求承包单位提交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含量检测报告,并核查其中数据应符合规范要求。工程使用无机非金属材料时,必须要求承包单位提交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并核查其中数据应符合规范要求。

2.6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过程中的节点、难点、重点进行巡视、旁站,通过对施工质量实施有效监理,提高全装修房屋室内环境质量,确保室内环境污染各项指标控制在标准以内。

2.7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承包单位使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严禁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及混苯,并严禁在室内用有机溶剂清洗施工用具。

2.8工程完工后,应督促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及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监理人员应重点审查检测方案中采样的数量、采样点设置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检验规定。

3.全装修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的防治

3.1室内装修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高质量的健康环保建材。人造板材是最容易造成室内污染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原木建材和家具。

3.2施工工艺要尽量选用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艺。装修时应减少采用人工合成板,如胶合板、纤维板等。

3.3推广装饰配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工厂内机械化生产,将成品运至现场后直接装配即可的施工工艺。

3.4消除室内空气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风换气。

3.5室内装修材料中污染物的释放量与室内温度、湿度、通风程度以及材料的使用年限、装载度有关,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选择春、秋季施工。

室内环境监测篇4

(一)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

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检测中心专家介绍:从目前检测分析,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是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方面.

2建筑物自身的污染.

3室外污染物的污染.

4燃烧产物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

5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废弃物的挥发成分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原因。

(二)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

对于室内环境问题,我们往往忽视其重要性。如今,各种疾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再一次提醒我们,改善室内环境,杜绝和防止室内污染,不仅是为了提高我没的生活质量,而且,它也关系到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首先我们应搞清楚什么是室内环境,室内环境包括两点,第一是自然环境,第二是人工环境。自然环境有包括空气环境、声音环境、温湿环境和光环境。人工环境又分为绿化环境、装饰环境、改造后的自然环境等。我们通常所提到的环境污染只是提到空气环境污染,因为它对人的危害最大、最直接,从而忽视了其他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其实,其他的室内环境污染一样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等方面产生了各种危害和影响。。

污染物主要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气、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和可吸入颗粒物。

1甲醛

甲醛(HCHo)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甲醛可经呼吸道吸收,其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经消化道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来源于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含有甲醛。因为甲醛具有较强的粘和性,还具有加强板材的硬度及防虫、防腐的功能,所以用来合成多种粘和剂,如脲醛树酯、三聚氰氨甲醛、氨基甲醛树脂,酚醛树脂等。目前生产人造板使用的胶粘剂是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脲醛树脂。板材中残留的和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是形成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体,而脲醛树脂(UF)被认为是甲醛释放量最高的粘合剂原料。

表一装修前后室内芳香烃类化合物浓度

2氨:

氮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比重为0.5),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ppm。氮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的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氡

氡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确定性效应是指在高浓度氡的暴露下,机体出现血细胞的变化。氡参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特别是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危害更大。而随机效应主要表现为肿瘤的发生。由于氡是放射性气体,当人们吸入体内后,氡衰变产生的阿尔发粒子可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诱发肺癌。氡主要来自低下地质结构构造断裂,花岗岩、铝矾土、粉煤灰等。氡气在水泥、沙石、砖块中形成后,一部分会跑到空气中来。

表二主要污染物检测指标

(三)室内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

在了解了相关的污染原因和污染物的具体成分之后,针对这些室内环境的污染源,笔者给出以下几条建议以应对室内环境的污染问题:

1选材上要严格把关

首先在选择装饰材料时,要谨慎地控制污染严重有毒的材料作为装饰材料,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选择建筑装饰材料的依据是该种材料的有毒有害气体释放量符合标准,在装修过程中应尽量选择符合国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中的10项系列标准的材料和有机污染物含量比较少的材料,实行环保绿色装修。如选择对人体无害的天然建筑材料,或有主管部门核发合格证的绿色环保证书的化学合成材料;同时要加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类建筑和装饰材料的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把好材料关,进场时必须出具环境指标检验合格报告。当材料用量大时还应进行必要的抽检和复检,重点应以控制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为主要内容。

2施工过程要一丝不苟

首先,在装修时应选择信誉好、正规的装饰公司和施工队伍。近几年,由于“装修游击队”泛滥,其施工程序和管理不规范,是导致家装行业质量和信誉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要选择正确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可通过工艺手段对建筑材料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尽可能采用机械打磨,禁止室内使用含苯类溶剂的涂料、胶粘剂、处理剂和稀释剂;装修工程结束应该进行竣工验收,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测仪器和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了解室内污染状况,综合评价装修工程是否达到人们对环境和健康的要求,然后经过科学的分析,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结语

室内装修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是一个常新的研究课题,室内装饰污染的防治应以事前控制为主,事后处理为辅,双管并重,双管齐下,在事前控制中,研究开发绿色环保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实现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减少装饰装修材料产生室内空气污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最根本的措施;同时也必须注重建筑装修完成后投入使用前的污染处治,把装饰污染对人的健康危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张熙,胡松,黄进.建筑装饰材料与室内空气污染

[2]蒋延鳞编著.现代家庭装修指南,科学普及出版社,北京,1999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1

室内环境监测篇5

一、监测点位的设置和采样

1.布点原则

室内环境空气监测中采样点位的数量根据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要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个点;50~100m2设3~5个点;100m2以上至少设5个点。

2.布点方式

多点采样时应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离门窗距离应大于1m。原则上与人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0.5m~1.5m之间,也可根据房间使用功能,人群的高低以及在房间立、坐或卧时间的长短,来选择采样高度。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采样时间和频次

装修后的室内环境采样应在装修完成7d以后进行,最好在使用前采样监测。年平均浓度至少连续或间隔采样3个月,日平均浓度至少连续或间隔采样18h;8h平均浓度至少连续或间隔采样6h,1h平均浓度至少连续或间隔采样45min。

4.采样的质量控制

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培训,持证上岗。采样仪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并通过计量检定。使用前应按仪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标定,采样时采样仪器(包括采样管)不能被阳光直接照射。有动力采样器在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气密性进行检查,不得漏气。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检定合格的高一级流量计(如一级皂膜流量计)在采样负荷条件下校准采样系统的采样流量,误差不得超过5%。同时还应做好现场空白检验、平行样检验和采样体积校正。采样时要对现场情况、采样日期、时间、地点、数量、布点方式、大气压力、气温、相对湿度等做好记录,每个样品贴好标签,标明点位编号、采样时间、测定项目等。采样记录和样品一同报送实验室。

5.采样装置

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用到的采样装置种类较多,适用于不同监测项目。主要有:空气采样袋、气泡吸收管、玻璃注射器、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不锈钢采样罐、固体吸附管、滤膜。

6.样品的运输和保存

样品的贮存和运输过程要避开高温、强光。防止运输过程中采样管震动破损。样品因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组分和含量可能发生变化,应根据不同项目要求,进行有效地处理和防护。运送样品运抵后要与接收人员交接并登记,样品要注明保质期和保存期限,超过保存期限的样品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二、常见项目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目前,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的对象大多数为新装修的家居房屋,一般监测项目多选择为甲醛、苯系物等。

1.甲醛分析方法简介

甲醛是一种溶解度很大、挥发性很强的有毒物质,可以和人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的内部结构并使其凝固。且甲醛多藏匿于装修材料中室内装修材料,难于释放,因此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极大。因此多年来,对甲醛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1.1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酚试剂法又称mBtH法,该方法原理是利用空气中甲醛被酚试剂(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溶液吸收,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室温下进行15分钟显色反应,然后比色定量。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但检测过程受时间和温度的限制。

1.2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变色酸法是测定甲醛的较为成熟的分析方法,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把其列为标准的分析方法(nioSH方法3500)。

1.3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原理是利用甲醛与乙酰丙酮及氨生成黄色化合物二乙酰基二氢卢剔啶后,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1.4aHmt法

aHmt法指空气中的甲醛与aHmt(4-氨基-3-联氨-5-巯基-三氮杂茂)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紫红色化合物,再比色定量检测甲醛含量的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居住区大气中甲醛浓度,也适用于室内及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测定。

1.5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原理是利用空气中的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吸附在涂有2,4-二硝基苯肼(2,4-DnpH)6201担体上,生成稳定的甲醛腙,用二硫化碳洗脱后,经oV-1色谱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监测器测定。该方法可直接进样,无需富集,操作简便,测定线性范围宽,分离度好,但是衍生物同分异构体的分离问题难以解决。

1.6HpLC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室内及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的特点。可用于室内及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同时还可用于水和废水以及餐具洗涤剂中甲醛的分析测定。

1.7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还有气相-质谱(GC-mS)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D)法、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CL法)、检气管法及甲醛气敏元件等。

2.苯系物分析方法简介

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有毒。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致癌物,苯是白血病的致病因子,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确定苯为致癌物质。

2.1气相色谱法具有高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速度快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尤其对异构体和多组分混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更能发挥其作用,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的毛细管柱对苯系物的分离基本上都能达到要求,但对二甲苯异构体的分离常常较困难。

2.2气体检测管法是一种快速、简单、反应稳定、灵敏度较高而且可靠的分析手段。对于精密度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以及需要快速进行判断某物质的存在时,气体检测管法是一种经济、更实用、更快速的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67—2004)

室内环境监测篇6

关键词: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峻,环境监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控制并保证环境监测质量成为环境监测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法制性,就必须加强环境监测,进而务必加强监测过程质量控制。

1环境监控过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1.1质控制度不健全,质控体系不完善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监测项目也逐渐增多,监测指标相应越来越详细,因此早期制定的环境监测质控制度和体系已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管理,实验室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已影响到了正常环境监测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1.2对环境监测质控缺乏足够认知

(1)领导层:缺乏对环境监测质控的足够重视,导致部分监测站实验室监测设备数量和性能不满足目前已开展监测项目,且监测设备落后,监测环境简陋,人员素质不高且不能及时对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再教育;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监测站设备建设,技术建设及人员培养。(2)工作人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监测过程中往往忽略对整个监测阶段的质控管理,而仅仅侧重于对实验室分析阶段质控;对先进分析技术和先进设备缺乏足够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1]。

2加强环境监测过程中质控的措施

环境监测整个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和诸多因素,因此,确保环境监测质控措施必须全面性,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2.1健全环境监测质控制度,完善质控体系

监测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过程质控制度和质控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健全和完善的质控制度和体系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健全环境监测质控制度,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强化外部质量监管,提高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确保产出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完善监测数据审核制度与环境监测质控体系,实现环境质量监测活动全数据指标溯源传递和全过程质量控制,结合先进经验和技术对监测数据质量进行分析评估,保障监测数据的科学性、有效性、真实性和可比性[2]。健全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从业规范和各类设备及样品管理制度,实现环境监测过程质控管理有章可循。

2.2提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1)确保所有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根据监测项目和工作需要,确定监测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和考核项目,制定相应的考核计划,监测技术人员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环境监测工作。(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目前社会形势下环保问题比较突出,就需要一批高素养的全面技术性人才严格掌控环境监测质量。监测单位须结合本地工业特点及长远规划,制定全面合理的人员培训计划,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监测技术,保证本地区环境监测项目全面化,监测范围覆盖化,监测能力高水平化。通过不断地人员培训与组织外出学习,提高监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自身素养,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危机意识,服务意识和爱岗敬业的奉献意识。

2.3加强环境监测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是保障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核心环节,其好坏直接影响到监测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须配备高精尖的监测设备,监测技术及高素养的监测技术人员,严格控制整个环境监测过程,方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随着监测项目种类越来越多,就需要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并且旧的监测设备已不能满足目前监测的技术要求,因此,必须加大对监测单位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的投入及更新,改善落后简陋的工作场所,建立符合新规范的环境监测实验室,购置与本地项目相适应的高精尖分析仪器,淘汰落后的监测技术;所有监测设备建立档案,专人使用、管理及维护保养,及时对站内国家规定要求计量检定的监测仪器设备向相关计量部门或授权的计量机构申请计量检定,确保监测设备的稳定性,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4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数据管理

环境监测数据涵盖了监测全过程,包括原始记录,采样方法,分析方法,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审核,数据质控,监测结果统计以及监测报告等等,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和法规执行和实施。建立监测数据质控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三级审批审核制度,从采样、分析到审核务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每个环节实施质量控制监督管理和核查核验,严把数据质量关,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2.5加强监测实验室质控力度

环境监测过程中从采集数据到实验分析,都须把好质控关,实验室质量控制分为实验室外质控和实验室内质控。(1)加强实验室外质控:实验室外质量控制主要针对样品从采集到样品交接至实验室内这一段时间内的过程,务必保证监测布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典型性,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及交接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样品完整及时的送到实验室分析。同时加强实验室能力验证,并周期性与其他监测实验室进行比对[3]。(2)加强实验室内质控:实验室内质控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实施平行样、加标回收、盲样比对、标物比对、人员比对、实验室比对以及质控图等方法来控制监测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数据质量。

3结语

质控工作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质量控制,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有效。环境监测质量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是环境监测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监测工作者们只有不断提高质控管理,健全质控制度,完善质控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方可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

参考文献:

[1]张芸,姚海军.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7):108.

[2]谢文辉.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资源与环境.2013,(2):106.

室内环境监测篇7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57-01

一、概述

环境监测实验室涉及到数学、物理、生物以及化学等多个领域,在日常的运作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原料、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等。环境监测必须要准确地反映出环境质量现状,为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这就要求环境监测的实验数据具有精密性、准确性、代表性和完整性。同时,环境监测实验室要长期处于高压、高温、带有辐射、易燃易爆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科研工作,从而其日常的防护与管理是不可忽视的,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日常的环境监测实验室防护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开展各项工作,控制好实验室中的剧毒药品、化学危险品、电源、化学气体等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而建立一套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二、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可以推动环境监测工作顺利的进行。众所周知,实验室是进行监测工作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功能是否完善,能否具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有助于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提升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促进各种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自90年代以来,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统计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全面的质量管理。而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立是我国全面推行质量管理的体现。只有保证实验室监测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具有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保证监测的精确、有效。

2、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有效实施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措施,有利于实验室检测水平的提高。实验室能够通过对不同的实验室间采取不同的质量管理措施,进而对不同的实验室间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使实验室能够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取得长远的发展。

3、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有助于实验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因环境监测实验室通过了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环境监测办公室,这就要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精湛的实验分析能力,还要明白具体分析监测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了解各种标准及规范对现代监测工作的要求,在此压力下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组织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不定期的进行岗位学习和培训,组织相关的技能比赛,及时发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不足,有针对性的作出调整,从而使实验室发展能顺应时代潮流。

三、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有各种化学试剂,极易发生安全隐患,所以在实际的管理中就要加强开展安全防护工作。第一,做好实验室的防腐蚀工作。环境监测实验室中会用到大量的酸碱溶液、强氧化剂等,一旦与人体接触便会引发化学反应,给人体带来伤害。所以,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做好防腐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合理布置好化学试剂,进行分开摆放,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后果不堪设想。第二,加强实验室的防爆管理工作。环境监测实验室中会用到很多像乙烯、乙醇等易燃易爆的物品,如果防护举措不当,这些物品就会带来安全问题。做好防爆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如:将实际进行分开摆放,对实验室进行通风处理,定期对实验室的情况进行观察等,这些都是实验室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2、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室监测质量管理的重点。第一,与相同方法实验室对比,监测人员在实验间所得到的均值要与相同方法组实验室所产生的均值进行比对,在对比的过程中还要分析该实验室的仪器和操作方法是否准确,对均值已经出现显著偏离相同方法组所得到的均值,应该反过来检查实验室选定的标准物质、仪器设备或分析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特定环节。第二,与所有实验室对比,对比分析本实验室的实验数据与多数实验室之间的数据,当所选用特定方法的实验室数据相对较少时,可以将本室数据与所有实验室的均值和标准差比较,这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3、正确使用标准溶液和标准样品

标准溶液是实验室进行分析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监测结果是否能实现可比性和准确性。基于这一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就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认真的做好标准物质的保管和使用工作。对于监测部门来说,质量管理工作可以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形来定,将标准物质分为密码样和明码样两种。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标准物质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出重要作用,进而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4、科学管理标准物质和仪器

一方面,实验室要实现科学管理,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实验室管理的规程,做好标准物质和一起设备的统一管理工作。标准物质尤其是有机物质,因具有种类多,数量少,不易管理的特点,监测站的管理人员就要做好人员的分配工作,由专人管理标准物质的发放和使用。目前,质量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对标准物质实行有效的管理,查看标准物质是否存在失效和数量不足等问题。除此之外,有效管理仪器设备也是实现实验室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完善仪器管理的相关制度,也要加强仪器管理员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责任心,双管齐下才能确保仪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5、加强对用电安全的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用电安全也是质量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其管理,保证实验室的用电容量在一个合理安全的范围内,以防出现用电超载的现象。在实验室的内部用电中,要防止在同一个插座上接入过多的电器,坚决杜绝实验室工作人员私自安装电器设备,乱接电线,防止出现用电安全问题。另外,为了保证安全应配备一个漏电开关,对漏电隐患进行预防,从多角度来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对实验室的各种用电问题进行维修时,要确保电源处于断开状态,以防对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带来威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实验室是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场所,实验室质量管理影响着环境监测结果。因此,为了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就要结合实验室的实际运作情况,制定出安全的防护管理体系,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误差,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志斌《试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J],《科技信息》2012(12).

室内环境监测篇8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质量;策略

引言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并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确保环境的质量,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环境监测试验室分析质量的涵义

环境监测是通过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对环境进行有效观测。对影响环境的物质含量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放量进行监督以及检测。同时,进一步跟踪了解环境的状态变化,为一切环境工作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方便在一定时期内对环境的变化进行掌握,并可以通过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并将详细信息提供给相关部门,为各项环境政策和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相关样品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的结果,为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支持[1]。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环境状况,并进行有关原因的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监测试验室分析的质量直接影响环境主管部门的具体决策,从而,影响相关环境政策的实施。但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所监测的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影响环境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二、环境监测中影响实验室分析质量的原因

1、仪器设备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环境监测工程所涉及的环节和内容较多,主要以现场取样和信息采集进行工作的展开。对于环境监测点的设置至关重要[2]。监测点位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对监测数据影响重大。环境监测数据会受到监测点位周围环境所影响。监测点位的天气状况、以及自然条件是选择监测点的重要因素。而由于检测设备的结构复杂,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环境监测的设置地点极为关键。

2、检测方法选择对实验室分析质量的影响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有着众多得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的使用要根据实际检测内容的情况以及检测因子的浓度选择,但是,很多现场监测人员无法针对检测因子做出有效的方法选择,监测方法的随意性使监测数据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影响实验室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3、监测样品的影响

首先,检测样品会由于监测人员的采集时间以及频率的不同,检测结果同时也会受到影响。同时,监测人员采集样品后对样品的存储方式,以及存储的容器、存储温度等,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从而使最终的检测质量出现误差。例如,在对水体内的含氧量的分析时,对于样品水的采取深度不同,所检测的结果也会发生变化。在对于水内油类物质检测时,检测人员所选择的容器至关重要,如果检测人员选择塑料材质的容器进行样品水的盛装,就会吸走部分水内油脂,由此影响检测结果。

4、工作人员对实验室分析质量的影响

对于环境监测来说,整体的工作过程都需要检测人员的全程跟踪和配合。因此,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对检测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测人员缺乏检测的专业技能,没有按照相关的操作标准进行有效的操作,从而,是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3]。

三、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质量的管理策略

1、科学配置监测点

对于检测点的设置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位置选择,在监测点中进行合理的位置筛选。既要遵循监测点的合理性,同时还应进行科学的监测点排查。在检测之前,应充分了解该监测点的自然条件,以及相应的环境和周边设施。充分考虑一切会发生在监测点的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科学的检查。从而使检测点符合检测条件,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严格进行样品采取

首先应对采样标准做出严格的规定,并对相关监测人员进行制度规范。使现场监测人员在进行样品采集时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进行。检测前应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以及检查。确保仪器不会在样品采集时出现故障。确保仪器正常后才可以进行样品的采集。其次,在采集样品之后,应对样品及时做好相应处理,贴好相关标签,并进行样品的详细记录,严格按照样品储存标准进行样品的存储。同时,在工作交接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不确定因素,严格进行样品的交接处理。其次,要尽量把样品进行相应的隔离,避免出现交叉污染、出现错乱等现象。

3、加强对工作人员相关素质的培养

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素质,是提高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环境监管必须加强重视。首先,应设立相应的招聘标准。提高人员入职门槛。应聘人员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进入环境监测部门。同时,根据岗位的不同,应聘人员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证书,使检测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同时,在员工入岗之前应进行严格系统的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才可以正式上岗。而且,还应对在职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在工作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以及相关的新技能等,并对相关专业技能做出考核。员工考核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岗位工作。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应继续进行培训,保证监测和分析人员的专业性。同时在员工进入工作中,应进行“一带一”,老员工带新员工、专业技能强的带专业技能弱的模式。以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加强检测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制度,防止出现由于员工工作失误而导致的数据质量问题。同时,还应制定的相应岗位职责,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把岗位职责与个人绩效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应设置相应的交流平台,为业界人士以及相关工作者设置交流平台,工作人员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进行及时交流。如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或者提高检测标准的方式方法等,都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有效的交流。在这样的基础上,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同时,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完善和发展相应的工作方法,从而提高环境监测的实验室分析质量。

4、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作

首先,政府应确立合理的监管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严格进行环境监测的工作监控,明确责任制度,使各部门加强工作质量的管理。严格把控检测质量的关口。同时,还应加强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协作,避免在检测中由于人为工作失误造成的检测结果不准确问题。同时,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四、总结

总之,想要实现社会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掌控至关重要。因此应加强环境监测中实验室分析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为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进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钟玮,肖红,肖荣欣,张建华.环境监测中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要素[J].中国计量,2007(3):76-78.

室内环境监测篇9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思考

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和生命,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保证。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生命线,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高环境监测水平,是环境监测发展的根本所在。它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执法和科研等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根本前提。同时,也是提升监测站监测能力及监测技术水平的基础。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今后环保工作的主要任务。在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时期,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职能日显凸出。污染减排、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污染仲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及城考创模考核指标都离不开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撑,由此可见,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环境监测任务不断增加,环境监测项目不断拓宽成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必然趋势母庸置疑,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高环境监测水平,是环境监测发展的根本所在。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法规依据

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环发[2006]114号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是依据《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而制定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行政法规,具体规定了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以及违反相关条款的处罚。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9号)文,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要求是“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环境监测,并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对环境监测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对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目前,监测站开展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是技术监督部门依据(计量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机构的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及质量管理体系的考核,”《认证认可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结果和数据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必须经依法认定”而进行的考核认证工作。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是通过计量立法,对凡是为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验机构(实验室)进行强制考核的一种手段,是政府对第三方实验室的行政认可。依据《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的法律及行政法规而制定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涵盖了认证考核的全部内容,要求实验室检测过程及出具的检测数据不仅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而且要有合法性,公证数据必须溯源于计量基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经过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向社会出具的检测数据具有法律效率。

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行使环境监督管理的执法依据,环境监测则是执行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为环境管理提供监测数据,并用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分析,评价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程度。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用于判别污染物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依据,目前开展的污染源(国控、省(自治区)控、市控废气、废水污染源)例行监测不仅是为环境管理提供监测依据,而且是企业污染源进行的监督性的监测。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2.1.1经过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形成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是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指导性文件,也是审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监测人员、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仪器物品采购等质量保证及监测计划、布点采样、样品运输、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的全过程,随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质量体系文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使体系文件更具有指导意义。

2.1.2为保证环境监测所需的仪器物品等的采购及寻求服务的质量,对“采购服务”和“采购供应品进行评审,采购服务包括: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仪器设备的采购、环境设施的设计生产制造安装维护保养等服务;采购供应品包括:药品标准物质及实验室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消耗材料等,服务和采购评审依据供货合同,供应品的验收及监测使用的反馈意见等对提供服务的单位和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及服务质量进行评审,经评审合格的服务单位和供货商的资质供货名录及服务质量等相关材料都应入档保存,以印证其质量保证能力。

2.1.3为达到客户对委托性监测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合同评审的程序”,以保证委托性监测的质量。委托性监测是依据监测站的监测能力(实验室资质认定批准的监测项目),监测分析条件服务承诺及客户的要求而与客户达成共识,明确责任和义务签订合同的基础上进行的监测,其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为此,完成一项委托性监测项目就要进行合同评审。合同评审的依据是合同书或委托书,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及副本及客户提出的要求等。经过评审,确认其服务质量,对客户提出的合理要求要整改。

2.1.4为保证质量体系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运行,促进管理体系规范有序的运作,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应定期进行内审,就是对管理体系运行符合程度进行自我内部审核。内审包括质量体系的所有19个要素,对19个要素的所有要求及实验室的实施情况即符合程度,均要通过内审来评价。内审要编制内审计划,包括:准备、审核、结果报告、不符合工作的纠正及验证等整改意见和措施。内审的次数根据质量体系运转的情况而定,但一年不应少于一次。

2.1.5管理评审是监测站站长主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运行的评审,包括:一是依照评审准则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措施及管理程序是否适应工作要求;二是质量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的质量分析报告;三是内审报告;四是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五是监测客户厂家对监测的抱怨及意见的评审;六是实验室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七是工作量增加对质量的影响;八是客户对监测质量的审诉投诉及意见的反馈;九是对质量管理的改进建议;十是自己开展质量控制活动的情况和结果分析;十一是现有监测仪器设备,人员的技能和业务素质是否适应所开展监测工作的需要。管理评审是一项综合性的评审,经过管理评审,可以发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在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完善质量管理的措施或办法。

2.2仪器设备的管理

2.2.1用于环境监测分析的仪器设备要建立仪器设备档案,档案包括:仪器设备的说明书及操作系统软件、商标名称、开箱单、仪器设备使用日期及验收报告、仪器检定、校准报告、仪器使用记录、仪器保养记录、仪器运行检查记录、仪器期间核查记录以及仪器故障、维修记录等,建立仪器使用台帐,记录仪器运行保养、维修、检定等情况。

2.2.2根据国家《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属于量值传递的计量器具必须进行周期检定。仪器设备检定要制定年度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按期检定,对于计量部门还未开展检定项目的监测分析仪器,要制定校准规程进行自校。目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仪器就是采用自校的办法进行的。以确保实验室的测量能溯源到国家计量标准。

2.2.3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严格实行标识化管理,监测仪器要专人管理,专人维护,对大型监测分析仪器及特殊专用的监测仪器要授权操作人,建立仪器设备使用、检查、保养、核查记录及对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的仪器设备,返回后,要记录其功能和校准状态(如烟尘测试仪,声级计等),并按时归档。

2.2.4要建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制度,每年对监测分析仪器进行期间核查,防止使用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仪器,仪器设备核查时间是在两次校准检定的期间进行。

2.2.5监测分析所用的标准物质,一是用于样品分析的质控,二是用于仪器的校准,标准样品应能溯源到国家基准。

2.3人员持证上岗和培训管理

2.3.1人员素质与水平是衡量监测站监测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根据工作特点和工作量设置合理的工作岗位,配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按照国家环保总局[2006]114号文的要求,从事环境监测的人员必须经省级以上环保行政部门的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承担该项目的监测分析工作,出具的监测结果才有效。2.3.2对新聘用人员,尚无持证上岗考核,要对其从事监测过程的工作进行监督,而且不能单独报出监测数据。确保其不会对质量管理体系结果质量等造成不利影响。制定年度监测人员培训计划,确立培训目的和培训要求,培训内容要与监测任务相适应,与单位增加监测项目,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水平相适应,培训就是提高监测人员的工作技能、管理水平及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3.3要建立监测人员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的业绩档案,包括:监测人员、合同制人员、聘用人员以及辅助人员。

2.4环境和设施的要求管理

2.4.1环境和设施的要求管理,实验室设施分析场地以及能源照明采暖通风等应便于监测分析工作的正常进行,监测分析所处的环境不影响监测分析结果的有效或对其所要求的测量不确定度产生不利的影响。

2.4.2对实验室有特殊要求的,要配备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测、控制和记录的设施,对影响监测分析因素如温度、电源电压、湿度、电磁干扰、噪声、振动等要予以注视,应配备停电、停水、防火等应急的安全措施,以免影响监测分析质量。2.4.3相邻工作区有不利影响时,要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进入和使用有影响工作质量区域应有明确的限制和控制。

2.4.4实验室应有环保措施及废液处理的程序及记录。

2.5监测记录管理

2.5.1环境监测原始记录是采用表格的形式记录监测分析采用的方法、步骤、初级数据、数据处理和监测结果所作的符合现行技术规范和法规要求的记载,是环境监测报告的依据,也是环境监测数据用于环境管理、环境执法、仲裁验收及行政诉讼的原始依据。原始记录记载了质量控制(平行样、空白样、标准曲线及质控样等)的内容,体现了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管理。

2.5.2环境监测原始记录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采用不同的记录表格,记录表格设计记录内容、信息要全面,记录内容要“再现”监测全过程,记录表格要体现统一性、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及时性和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五性”要求。

3.实验室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3.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3.3.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以下简称QC)的目的在于控制监测分析人员的实验误差。使之达到规定的范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在给定的自信水平下,达到容许限定的质量要求之内。常规的质控方法有:一是平行样分析,每批样品做10%的平行双样分析,测试分析的精密度;二是加标回收分析,每批样品做10%的加标回收实验;三是密码样分析,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编为密码平行样或加标回收样进行测试;四是标准物质(或质控样)的对比分析;五是分析人员之间的相互检查和比对分析;六是同一种样品不同实验室的分析,七是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同一种样品;八是绘制质控图。实验室质控就是使分析误差控制在置信水平内,克服或消除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对监测分析质量的影响。

3.2实验室外质量控制

3.2.1实验室外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监测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样品保存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措施。采用样品编号,样品专人保管,样品交接等措施。

3.2.2实验室外控包括:使协同工作的实验室间能够在保证基础数据的前提下,提供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即在控制分析测试的随机误差达到最小的情况下,进一步控制系统误差主要用于实验室性能评价和分析人员的技术评定,协作实验仲裁分析等方面。

3.3.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按照有效数字的修约和近似数的运算原则进行。经过计算和整理的数据进行数据异常值得检验,经过检验,剔除异常值。常用的检验方法有Grubbs法法、Dixon法、Cochran法等。

4.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

4.1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人员要求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人员要有工作责任心并具备全面的环境监测知识,必须熟悉各种环境标准(包括排放标准),监测技术规范,熟悉质量保证的内容、程序、方法、熟悉各个分析项目的分析方法、分析原理、检出限、样品保存技术、而且掌握同一项目不同分析方法在适用范围分析条件检出限技术关键等方面的差别,掌握各个分析项目各个分析方法的干扰因子及影响条件,掌握各行业特征污染物等,要善于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解决问题。

4.2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依据

4.2.1环境监测数据审核要严格以国家颁布的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为依据,一是国家颁布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等。二是环境质量标准,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095-1996)等。三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如:《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2002)、《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四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竣工验收技术规范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等,五是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及质量保证措施等。

4.2.2环境监测按监测的目的可分为例行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应急监测、科研项目监测、环评监测以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等,根据监测项目的不同,审核布设的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测试精度是否满足监测目的的要求,监测仪器设备是否符合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4.2.3要审核质控数据,包括:空白值、质控样、平行样、加标回收、标准曲线等,以及监测数据计算的审核和监测数据相关性分析及剔除异常数据的合理性。

4.3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实行三级审核制度

5.如何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5.1制定全面及时的质控计划

质控工作涉及到监测工作的方方面面,即每个工作环节,因此,每年年初根据监测站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质控计划。这些计划包括: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仪器运检、仪器核查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使用标准物质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计划、质控考核计划等。质控工作单纯的对于工作量来说,的确是任务量的增加,但其作为监测工作的流程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维系监测数据生命线的保障作用,因此,质控工作计划是顺利完成监测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要对监测任务,受控的岗位及受控的工作环节了如指掌,才能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计划和质控措施,进而使质控工作顺利进行。

5.2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质控措施

环境监测质控工作贯穿于样品采集、样品运输、样品交接、样品保存、实验室分析及整个分析流程的方方面面,只有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质控措施,才能真正起到监督控制的整个质量活动的作用,例如在水体监测方面,验证采样器具是否清洁的措施之一是加采现场空白样,当分析水体比较复杂时,样品加标回收率的分析更具有实际意义,对分析样品发放临近浓度的密码质控样才更能说明问题等,总之,根据不同的监测内容和不同的监测项目采用不同的质控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5.3重视人员培训与考核

要加强监测站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必须加强监测分析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政治思想的教育,通过培训考核,使监测人员了解现状,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和发展的目标,增强监测人员对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

5.4确立质量控制工作在环境监测中的地位

质控工作是一种质量管理手段,它的目的在于控制分析人员的实验误差,保证测试的结果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以评定实验室的能力和水平,是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质量控制,保证监测分析数据真实有效。因而质控工作要与监测任务同布置,实施的质量控制计划要同步完成,年终要同步考核。

室内环境监测篇10

摘要:文章根据室内空气检测工职业技能要求,结合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对《室内空气监测》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设置室内热环境参数监测、室内气态污染物监测、室内颗粒态污染物监测等5个教学情境,以及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压的测定、新风量的测定和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等9个教学项目,明确各项目的教学时间,并改进考评方法。

关键词:室内空气监测:教学项目: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50-03

作者简介:赵根成,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技术教学、科研及对外技术服务;贾劲松,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技术教学、科研及对外技术服务;姚运先,男,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技术教学、科研及对外技术服务;李支援,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职业技能培训。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资助项目“室内空气检测工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研究与开发”(编号:XZJ2011GH009)的研究成果。

《室内空气监测》是高职院校环境监测技术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室内空气检测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室内空气监测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培养合格的室内空气检测工。近年来,研究者在探索新的课程模式、建设各级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发现项目化课程代表了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成为摆脱学科型课程束缚、推广项目教学法最广泛的课程模式。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职业技能培训效果,我们对《室内空气监测》课程进行了项目化设计的相关研究。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①②。项目教学法具有下列特点③:①职业性。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进程作为设计项目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以企业对现代职业人的素质、能力、知识要求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②实践性。项目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与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的实际情境相吻合;③科学性。项目教学是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有目标的实践活动;④互动性。项目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教、学、做于一体。

二、项目化设计的思路

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选设项目,其依据主要是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各工种的职业岗位(群)对从业者都有明确的技能要求。根据本课题组正在制定的《室内空气检测工职业标准》,可将室内空气检测工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共五级,高职院校通常要求学生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室内空气检测高级工职业技能要求主要有监测准备、样品采集、样品分析、数据处理、养护设备和实验安全等方面,具体要求如表1。

根据室内空气检测工高级工的职业技能要求,《室内空气监测》课程设计主要考虑监测准备、样品采集、样品分析测定、监测报告编制、维护和保养仪器设备、安全操作6个方面。

1.监测准备。能根据《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i-U/t167-2004)制定室内空气监测方案④,确定采样点位、采样时间、监测指标、监测方法、质控措施、评价标准、人员安排及仪器试剂的准备工作。

2.室内空气样品采集。能对室内热环境参数进行现场监测,对主要室内污染物指标(氨、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可吸入颗粒物等)进行样品采集和保存。

3.室内空气样品的分析测定。能对采集的室内空气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

4.监测报告编制。能规范编写《室内空气监测报告》,对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或《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5.维护和保养仪器设备。能对常用室内空气采样设备和分析仪器进行正确维护和保养。

6.安全操作。能执行实验室各项安全守则、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安全使用各种电器;能正确使用通风橱,不乱排放废液、废渣;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能对突发的安全事故果断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人员急救和事故处理。

三、项目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1.教学项目设计。根据室内空气检测工高级工的职业技能要求,我们将《室内空气监测》课程设计为5个教学情境:室内热环境参数监测、室内气态污染物监测、室内颗粒态污染物监测、室内生物污染监测、室内放射性污染监测。每个教学情境设置若干教学项目,共计9个。此外,还对每个教学项目设计了教学参考学时数,如表2。

2.考评方式设计。考评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按照室内空气检测工职业技能的重要程度,对考核内容设置相应的比重,如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