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设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25:39

加工设备篇1

1(略)。

2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分类和发展现状

根据竹材加工技术装备的加工用途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本文将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划分为:竹材初期加工、竹单元加工、竹编制加工、成型加工、热处理及后期加工共性技术设备。同一类群具有类似的属性,具有属于本类群的共性技术。

2.1竹材初期加工共性技术设备

竹材初期加工共性技术设备主要是指在竹材形成竹单元以前的加工技术设备。它主要包括原竹采伐、锯断、去青加工和竹条坯料的初加工。这类技术设备的共性技术为采用机械的方式将原竹横向截断,或纵向锯剖,或去除竹青,其设备如横向截锯、纵向锯机、去青机等。

2.2竹单元加工共性技术设备

竹单元加工主要有纵向剖分和旋切。纵向剖分有锯剖和劈刀剖分两种方式。采用锯子,沿竹材长度方向将其剖分成两部分,谓之纵向锯剖;劈刀纵剖是利用劈刀两面形成的侧向力远大于竹材的横向强度,从而产生超前裂缝进行剖分。劈刀纵剖在竹材的横断面上,可以沿竹材的弦向和径向进行剖分。竹材的旋切是竹段作定轴回转的主运动,旋刀作匀速直线的进给运动,并使旋刀刃口平行纤维方向作横向切削[5]。此类共性技术设备主要包括竹条机械、竹片机械、双片纵锯机、定宽刨机、刨铣组合机、展开机、分片机、旋切机等。在竹单元加工中,常加工竹篾和丝篾。竹篾的横断面近似长方形,丝篾的横断面近似正方形。片篾可分为弦向竹篾和径向竹篾[5,6]。弦向竹篾可分为等宽等厚的规格竹篾和普通竹篾。竹篾的几何尺寸是根据产品的种类,长、宽规格以及竹篾的纵向与横向位置所决定的。主要包括拉丝机、剖篾机(又分为单刀、去隔、去黄、定厚、多刀剖篾机)、去青机、竹丝成型机、竹签棒成型机等。

2.3竹编制加工共性技术设备

竹编制加工共性技术设备是竹材加工中较为普遍的技术设备,主要有竹帘和竹席生产技术设备。竹帘生产技术设备是将一定数量的竹篾平行排列,并用混纺线将其联接成具有一定幅面尺寸整体的一类基础技术设备。竹帘可重组成型为板材。竹帘可为后续工序加工如干燥、施胶和组坯带来了操作上的方便,提高生产率。竹席生产技术设备是将一定规格的弦向竹篾按互相交叉搭接编织一定尺寸竹席的基础技术设备,竹席一般供家居和装饰材料使用。

2.4成型加工共性技术设备

竹材成型加工的共性技术有:(1)冷压法胶合:将干燥到含水率为一定的构成单元,进行施胶和组坯,然后在室温下加压,使胶黏剂缓慢固化的一种胶合方法。共性技术设备为竹材冷压机、冷压模压机具。(2)热压法胶合:它是将经过干燥的构成单元,在施胶或施胶干燥后,再组合成板坯,然后在热压机中加热加压的胶合方法[5]。这是竹材人造板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胶合方法。共性技术设备为多层热压机、高频热压机、热压模压机具等。

2.5热处理共性技术设备

热处理共性技术设备主要是通过对竹材进行热处理改变其物理或化学性质的技术设备。目前,涉及热处理共性技术设备主要有:(1)干燥技术设备:通过该设备排除竹材中的部分水分,改善后续加工性能。(2)软化技术设备:利用竹材的特殊物理性质,高温软化进行柔性加工。(3)炭化技术设备:国内普遍采用的竹材炭化技术是将一定规格的竹片分选后,置入炭化罐,而后向罐内输入高压饱和蒸汽,使竹材在高温高湿状态下炭化[7]。

2.6后期加工技术设备

竹产品后期加工共性技术包括裁边、砂光及包装。裁边的目的是使竹产品的幅面大小符合规定的要求,砂光的目的是使竹产品的厚度精度和光洁度达到规定的要求。裁边、砂光后的竹产品经包装和检验合格即可出厂。裁边采用纵横圆锯机;砂光采用辊式和宽带式砂光机;包装共性技术设备采用缝边机、烫印机、竹产品包装机等。

3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存在的问题

3.1共性技术设备行业落后

竹材加工技术装备基础研究不足,产品性能差,对资源节约与环保重视不够。国内竹材加工技术设备产业规模小、实力弱,使我国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的应用基础研究缺乏长期稳定支持,部件结构、性能不稳定,技术档次低下。在产品结构、制造质量、技术进步等方面与先进机械制造业差距较大,产品结构不合理,传统产品过剩,高技术产品缺乏。适应竹材加工技术装备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产品开发滞后。技术含量低、量大面广的产品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能力过剩,造成市场过度竞争,企业效益下滑。产品制造水平低,可靠性差,许多企业的技术装备落后,制造工艺水平低,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3.2生产企业对共性技术设备缺乏关注

企业是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研发的需求应来自生产企业。然而,现在我国的竹材加工机械生产企业呈现小、散及无序的状态,规模化的生产企业未形成,截止2011年,国内竹工机械比较发达的安吉地区,大型竹工机械生产企业年产值仅约为3000万元,企业的小规模制约了企业对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的关注和投入力度。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生产企业面对的消费者是南方竹产品生产企业和弱势的竹农群体,现行条件下获取的利润相当微薄,不足以支付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产业开发的高投入。另外,这种投入风险高,即使花费了大量经费研发成功很难保证不为其他企业仿造,这就极大地影响了竹工机械企业开展共性技术设备研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共性技术设备研发力量薄弱

目前,除了中国林科院竹工机械研发中心以外,国内没有专门的竹工机械科研单位及其学科建设。由于在竹材加工工业中,主要集中力量进行竹质新材料工艺的研究,忽视了竹材加工设备尤其是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及学科建设。专业人才缺乏和相关科研课题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开展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的研发活动。另外,由于企业与科研院所缺少联系,不少竹材加工设备行业缺乏的共性技术设备不能反映到科研单位的科研中来,导致科研院所的研发与当前生产实际脱钩,对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的研发缺乏针对性。

3.4政府部门缺乏对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的组织和引导

相对于其他机械行业,竹材加工技术装备行业利润较低,国家和社会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经费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竹材加工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的瓶颈,同时缺乏吸引人才的环境和机制。随着改革的深入,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科研成为企业的市场行为,使其弱化了政府对竹材加工设备共性技术研发的指导作用[8-12]。

4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重点发展领域及方向

4.1精细化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

目前,竹材加工工艺的革新和新型竹质材料的开发,由传统的竹材加工机械化所需装备向新型竹材加工机械化所需装备发展。由竹材加工制造机械化向技术生产和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变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更加深度化、精度化。

4.2成套一体化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

竹材加工技术装备制造应由单一品种和初加工设备向多环节、多工序一体机、成套设备深加工设备转化,形成适合竹材特性加工的竹工机械成套加工共性技术装备。比如将锯竹、破竹、去节、开条工序融在具有共性技术的一体机设备里加工,将大大提高效率,扩大使用范围。随着竹材工业的发展和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制造各环节、各工序机械化的发展,成套一体机设备的需求将日益迫切。

4.3绿色节能化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

为了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就要求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实现循环经济效益化、零部件可替换,在自身的使用过程中,降低电、油、水等资源消耗外,必须较少气体污染、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及电磁污染等。改善竹材加工环境,实现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的绿色化生产。

4.4智能化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

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装备将广泛融入现代电气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使其智能化、标准化,同时也提高竹材加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高生产效率及效益。

4.5模块标准化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

为进行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的组装、维修及替换,必须实现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的通用化、标准化。制订、修订与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装备相关配套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实现质量跟踪、检验与控制装备技术系统化,推动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装备普及,降低成本。

5加快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发展研究的措施

5.1政府合理引导,加强对竹材加工技术设备共性技术的研究

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将成为竹材加工机械行业的推进器,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发展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大研发投入。国家对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研发的投入,不仅要表现在科研项目的资金安排,还应重点放在建立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有效制度安排上,使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研发结合实际,结合市场和具有可持续性。国家应设立专项基金,保障可靠的资金来源,并制定相关的监督检查制度,将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纳入农机具补贴的范畴,扩大共性技术设备的应用范围[8]。

5.2突出企业的主体功能和启动作用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合作成功的关键。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研发制造的需求主要来自企业,因此在研发过程中,应以企业为主体来开展,从研发立项,开展到应用,都要以自主创新和发展为准则,以企业参与和企业需求为中心来进行。同时,企业也要在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开发中敢于投入,善于合作。

5.3建立和完善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科研体系

目前,我国没有成形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科研体系,国家应在体系建设、基础研究投入方面加大对竹材加工技术装备科研单位的投入力度,建立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研发体系,大力培养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研发高端人才,建立产、学、研高端技术合作机制,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新产品的开发和学习国外先进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加快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研究步伐,使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研究朝着横向及高精方向发展。

加工设备篇2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施工;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应急救援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增多,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工人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必须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将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工作的重点之一。

1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国内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存在着诸多漏洞和薄弱环节,为建设工程的安全进行了带来一定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不够重视随着建设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加,机械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进而出现了一些大型的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租赁公司,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不断扩大,使得机械设备的所有制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许多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不够重视,认为机械设备是租来的,只要能满足施工需求就行,忽视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导致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数量被严重地削减,而去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2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力量不够强大目前,一些大型的施工企业将市场经营开发作为企业工作的重点,对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置若罔闻,导致企业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部门逐渐被忽视,相关机构也出现萎缩和人员流失的现象,凸显出来的问题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力量不够强大。在企业所有的项目经理管理部门大都是没有设置专职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而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则是由一些没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兼管,甚至有些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此外,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一般是雇用临时的劳务工人,这些人只会操作机械设备,并没有专业的技术知识,机械设备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修保养。总体来说,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上级部门的支持,相关的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能力还不够强大。

1.3对机械设备安装、使用和维护人员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属于特种设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当前许多从事机械设备操作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在经过专门培训机构的短期培训后就直接上岗,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对机械设备的原理并不了解。另外,对施工企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不够严格,无证上岗的情况多有发生,机械设备租赁公司也缺乏对这些人员持续性的知识和技能的再培训,机械设备安装、使用和维护人员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1.4大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不够强大在一些建设工程施工工期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各个施工企业均有拟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但是大多数企业只是重视提高工程的施工工作效率,忽视了编制详细的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导致企业大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出现短板。其主要表现是: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制定大型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工程开工之前缺乏对大型机械设备应急救援工作的训练和模拟;另一方面,相关项目部门没有成立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往往是在事故发生后才去考虑如何去救援的问题,自救能力差,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大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不够强大的现状。

2影响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因素

2.1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健全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关键作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不健全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施工企业当前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混乱,机械设备的采购、管理、监督、维护等工作无法实现统一,相关的责任不能具体到相关负责人,严重影响了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2.2机械设备自身质量不合格机械设备自身质量不合格指的是机械设备在出厂时,其质量存在问题,不能满足预定的设计和使用要求。一些施工企业为节省成本,从某些技术水平较低的小厂家购置或租赁机械设备,机械设备自身质量可能存在不合格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安全事故隐患,从而为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困难。

2.3机械设备的使用不规范在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施工的成本,片面地去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过度使用机械设备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需要完成巨大的工作量,其购置或租赁的机械设备有时候并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为数不多的机械设备就要不停地加班来完成任务。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的这种不规范使用,导致机械设备处于超出额定负荷运转的情况,不仅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还降低了机械设备原有的技术性能水平,机械设备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2.4机械设备管理和使用人员素质不够高在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配备管理素质高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操作人员是很必要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差,就会导致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能落实到位,且容易出现混乱的状态;机械设备使用人员没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就会造成出现机械设备不规范使用的现象,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给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不利因素。

2.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不够完善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而由于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的不完善导致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是机械设备本身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如机械设备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安装、调试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常常容易被忽视;另一方面是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机械设备经常露天作业,每天处在风吹日晒雨打的情况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3加强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面对当前我国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严峻现状,加强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当务之急。结合当前影响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因素,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加强应当在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上进行一定的改革,从而达到综合管理、动态管理的目的。本文提出的加强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如下:

3.1健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可以为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撑。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健全企业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立起企业自身独立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管理机构要建立起专业队伍来专门负责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采购、管理、维护等工作,此外还要负责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从而使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有专职人员来进行;其次,施工企业要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明确规定相关管理责任,从而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加强设备的统一管理。

3.2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起对机械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要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足够的管理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现场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将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最好。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有持续性,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针对性,保证操作人员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水平。不仅要使机械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学到专业的技术知识,还要使其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从而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技巧和处理事故的能力,为建设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储备人才力量。

3.3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管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管,可以有效地减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相关管理部门要实时监督机械设备的生产、安装、拆卸、租赁、使用、维护等工作,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登记制度,对机械设备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将出现安全隐患及时预防和消除,对设备的销售、租赁公司要进行资格审查和监督,将每个环节纳入日常的监督管理中去,对报废的设备要进行记录监管,严禁出现报废机械设备再利用的现象。只有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管力度,才能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3.4建立完善的大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大型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大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是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施工企业要提升自身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水平,对施工现场区域性应急救援资源进行整合,成立完善的大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对应急救援队伍成员进行培训,并为救援队伍配备专用的应急救援设备,从而为大型机械设备提供保障。

4结语

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加强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必须从实际出发,强化责任意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和影响建设工程施工设备安全管理的因素后,提出了一些加强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使用和管理的有效措施,希望能给施工企业带来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赵西久,宋月兰,柳小霞.浅谈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J].建筑,2014,(14).

[2]冯永彦.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

加工设备篇3

【关键词】粉体加工设备;;轴向密封

随着现代工业材料多样化、多功能化的趋势,许多新型材料制品或其原料都向超微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从微米级到亚微米级粉体的制造和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要求粉体材料应具有极细的粒径、极高的纯度、严格的粒度分布、一定的晶形。

那么怎样获得符合现代工业生产要求的粉体材料就成为当下一门课题。目前通常采用的有化学法生产或物理法加工两种途径。而引用空气动力学、机械学、超微粉体学设计产生的粉体加工设备,主要用于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诸多以物理变化为主的粉(粒)状物料单元操作问题的装置,粉体工程(技术)是过程工业重要的支撑技术之一。粉体加工设备自诞到本世纪初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大多以引进国外先进工装粉体设备为主,粉体设备行业缺乏标准化、设计人员投入不足,引进技术后企业大多简单引用或随机放大,造成系列化产品存在较多缺陷等技术问题突出。

任何一台设备都是有机座部分、工作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构成的。机座部分是设备的基础、工作部分是设备的关键、传动部分是设备的核心、控制部分是设备的大脑,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本文根据我公司购进的一台中型粉碎分级一体机(总装机功率128kw)存在的与轴向密封问题以及经过改进设计、改造完成后达到的效果展开论述。

1改造前的设备与密封构造

本机自2011年9月份购进安装调试好后,正常使用了2个月多的时间。顶部安装的分级机轴承即出现故障,在维修过程中发现轴承油封内充满了被加工的粉体,脂早已处于干焦的状态。维修更换轴承后本机累计使用到3个多月时间时,底部安装的粉碎盘转轴传动轴承又因同样的原因造成损坏。两次维修均因设备复杂、笨重,拆卸工作量大而费时费力。

原厂设计的传动(顶部分级机轴及底部粉碎磨盘轴)轴承与密封与粉体过流接触段均采用较为简单密封结构――一个骨架油封。骨架油封的安装唇口向内,只能防止到内部的油不向外泄了,起的防止脂漏出污染产品的作用;但是在设备运行时粉体由外向内不断渗漏的问题却没有任何防范装置设计;另外本机设计完全没有考虑轴承脂补充的问题,要知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粉体与机体磨件的摩擦粉碎了物料,同时机械能有部分转化为热能,机内有较高的温度,轴承脂容易老化。经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是这几点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本机开机后发生的轴承寿命短故障现象。

2改造后的设备与密封构造及达到的效果

1.轴头压盖;2.迷宫密封静环(轴承盖封盖);3.防尘圈;

4.迷宫密封动环;5.轴承;6.加油嘴

经过查询相关设计资料,后续对本机的及密封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2012年4月组织实施完成至今,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改进设计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解决了脂及时补给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传动轴轴向密封的问题。如图1所示,增加设计了5、6两项,完成了脂补给问题的改进;增加了1、2、3、4四个零部件,采用迷宫密封与接触式密封(使用防尘圈隔尘)相结合的方法,彻底解决了设备运行时粉尘沿轴向渗漏入轴承的轴向密封问题。

设计增加了加油嘴5,与加油槽6保证在设备累计运行72小时以上时及时补给脂,使得轴承始终保持有良好的。在设备管理上,要求每年对该设备检修一次,彻底清理轴承座内集留的脂,并对轴承使用情况检查。

通过设计增加迷宫密封动环4、静环2两个零件,设备在高速旋转运行时,动环4随主轴高速旋转,动环外缘与静环2形成了迷宫密封的第一级密封室;静环2的边缘与动环中心凸缘形成第二级密封室。设备工作时冷气流受设备后工序引风机的作用,沿图中箭头方向进入第一级密封室,形成高速旋转的涡流,沿动环4侧缘的矩形齿缝旋转上升流出;第二级密封室又防止了机体外界气流带入的灰尘进入轴承座的可能性。另外再加上接触式密封使用了防尘圈3设计,使得该密封系统趋于完美;原使用的油封设计防止内部脂外泄继续采用。

因增加了迷宫密封设计,轴向尺寸有所变动,在不更换传动轴的前提下,本设计改用了轴端盖设计,在轴头加工两个螺纹孔,用螺栓压紧。另外螺栓头采用点焊方式防松脱,在检修时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打磨机将焊点磨开。经过检验本设计改动与原来的双螺母固定在使用上没有任何区别。

本文提供的轴向密封设计方案,经过近两年的实际运行检验,是符合该机型密封要求的、行之有效的。在该方案推广或借鉴使用时,设计者应根据机型的具体实际对迷宫密封设计进行设计,否则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

总之,粉体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之一,将是21世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工业。顺应世界各国超细粉碎技术研究正处于活跃阶段的潮流,抓紧提高我国粉体加工设备行业的设计能力,必将是今后粉体加工设备研发技术的工作重心。粉体加工设备逐步向大型化、系列化、成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这样才有能力满足日后我国在新材料、化工、日化、保健、军工、电子、航天、医药等领域内对粉体材料加工提出的更高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加工设备篇4

关键字:机械设备;加工工艺;措施;工艺参数,夹具设计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economycontinuously,processingmachineryandequipmenthasbeengreatlyimproved.Butstillhavesomeproblemsinactualmachiningprocess.Yearsofworkexperiencetheauthorofthispaper,abriefintroductiontotheexistingproblemsintheprocessofprocessingmachineryandequipment.weshouldstrengthenthedevelopmentcourseofthemechanicalequipmentintheconstructionprocess,todeepentheprocessofmachinelearning,toimprovethemachiningprocessofmechanicalequipment,aswellasthequalityofmachinedparts.

Keywords:machineryandequipment;processingtechnology;measures;technologyparameter,fixturedesign.

中图分类号:F41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的不断更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零件的尺寸、型号、规格各不相同。以及各种零件对不同的机械设备以及生产工艺的要求不同,导致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了许多问题。为了保证机械零件的质量以及性能,我们应该加强对工艺的研究与改善。选择最为合适的机械以及生产工艺,之后再对零件进行床上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好的工艺以及加工顺序进行。下面笔者对机械设备的加工工艺,夹具的安装与矫正,毛坯的选择使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机械设备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由于工艺系统自身的几何精度就有偏差,所以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精度偏差。除此之外,机械加工系统自身在调整过程中也会出现偏差,加上加工原理也存在偏差,这就导致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下面对加工原理的误差以及调整误差分别进行简要的分析。

加工原理的误差:由于切削刃轮廓以及近似成型运动在机械加工中的运用,这种近似方法的使得加工原理不够严密。所以只要把误差缩小到允许范围之内,就可有效的保证机械加工零件的精度。

调整误差:在运用机械进行零件加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对工艺系统进行调整,但由于无法保证调整不出现偏差。再加上,机床的制造、安装以及磨损等同样会导致加工系统出现偏差。并且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也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进行调整时的位置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精准。等等一些列的因素都是造成调整误差出现的原因。

1.2加工工艺系统变形对零件质量的影响。

为了提高零部件的精度就必须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加工工艺系统发生变形。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途径可以实现。第一种途径就是加强机械加工工艺在使用机械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机床、工具和夹具以及工件等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可能会受到重力、夹紧力以及切削力的作用,在这些力的作用下机床、工具和夹具以及工件等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就可能会发生变形,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变形就会导致处于静止状态的几何形状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零部件的精度受到影响。系统自身的强度,第二种途径就是采取措施来降低负荷的变化程度。

3.3、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产生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但由于在使用热处理技术时产生的各种热影响又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机械加工系统出现热变形。热变形就会对使用工具的几何形状造成影响,导致加工精度出现偏差。在进行精密零部件的加工以及大型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热处理技术所造成的的精度偏差更为严重。工件的热变形、刀具热变形、机床热变形都会对加工的精度造成影响。

3.4数控工艺对零件精度的影响。

数控机床控制技术采用进算计技术对机械加工系统进行控制,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机械加工系统的精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益,除此之外,数控技术所使用的工作人员也大幅度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可以降低认为因素产生的误差。但数控技术在加工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偏差。在对数控技术进行编程过程中,由于编程的基准设计、零件的图纸以及对零件的特点的分析也存在轻微的误差,导致数控技术对零件加工的精度也存在误差。再编程过程中对路线的选择时最关键的环节,对精度也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使用数控技术进行接卸加工同样会产生一定的精度偏差。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方案的改进措施与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机械设备加工零件的质量,就必须消除材料的内应力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与前一道加工工艺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所以在加工之前首先应该人工对工件进行时效处理。这有这样才能降低应力对设备加工工艺系统的精度影响,才能提高零部件的精度,

再利用接卸设备进行孔的加工时,巍峨提高加工质量,就应该针对零部件的特点设计出专用的夹具,并且使用最合理的装夹方式来进行加工。为了避免夹具的变形,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夹紧方式,使用不易产生变形的轴向夹紧方式来替代容易造成零件变形的径向夹紧方式。在对夹具进行设计时,定位基准应该选择工件的底面和外圆。为了满足零部件对精度的要求,就必须将工件和间距的配合精度缩小到规定的范围之内。

3.1夹具的安装与校正

为了保证在机床的工作台上夹具能够正确的定位,我们可以事先通过在在夹具上加工校正平面的方式来保证夹具的精确定位。在进行夹具的安装工作时,要求实现设立的校正平面和工作台的运行方向保持平行关系。夹具安装完毕以后要进行矫正工作,矫正的具体步骤入下:

首先将夹具的台阶面用两个压板压紧,压紧以后再往主轴钻的夹头里装上千分表。当表针接触到预先设定好的校正面之后,用合适的压力降表针压死,达到表针不动的目的即可。之后通过旋转表盘的方式将表归零,然后按照设定好的方向对工作台进行移动,保证校正面的运动合理,认真观察并记录表针的运动情况。一旦表针的跳动超过精度的要求,就用木锤对夹具进行轻微的调整,但表针的跳动符合精度要求即可。

3.2、刀具的选择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加工零部件的质量精度。应该选择切削轻快地刀具。

刀具选用前角平面型镗刀,这种刀具是由前、后刀面相交组成的切削刃。由于前角平面型镗刀具有刀口锋利、使用时产生的阻力较小以及在切割零件的过程中是零件产生较小的变形,以及刀具的使用寿命长等优良特征,使得在机械设备加工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断屑能力,在前刀面上磨有较深的断屑槽。为保证刀具具有较高的刚性和抗磨损性,刀具采用优质的钢材。

3.3设备选用

为了保证生产出来的零部件能够达到质量要求以及精度要求,我们要选择优质的机械设备来进行零部件的加工。比如说对镗床的选择最好使用双柱立式坐标镗床。加工精度较高的机床可以有效的缩小加工中产生的误差。

3.4加工效果分析

根据上文中提到的机械设备加工工艺的改进方式,使得夹具的结构更加简单化,生产成本有效降低、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定位件以及夹紧件的制造过程更加简单。并且夹具的结构更为合理,零件的定位基准选择合理,重复定位精度高,加工出的零件完全符合图样精度要求,且质量稳定。

结束语:文章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机械设备加工工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笔者首先接受了在机械设备的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因素影响了零部件的质量和精度。随后从夹具的选择、安装与校正,以及对刀具的选择和效果分析等方面对机械设备的加工工艺进行改善。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生产出的零部件的质量和精度。

参考文献: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

黄如林主编.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3邹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4)

孙丽媛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12(5)

加工设备篇5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施工;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应急救援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1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8-0250-02Doi:10.13535/ki.11-4406/n.2017.08.123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增多,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工人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必须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将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工作的重点之一。

1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国内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存在着诸多漏洞和薄弱环节,为建设工程的安全进行了带来一定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不够重视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加,机械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进而出现了一些大型的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租赁公司,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不断扩大,使得机械设备的所有制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许多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不够重视,认为机械设备是租来的,只要能满足施工需求就行,忽视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导致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数量被严重地削减,而去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2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力量不够强大

目前,一些大型的施工企业将市场经营开发作为企业工作的重点,对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置若罔闻,导致企业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部门逐渐被忽视,相关机构也出现萎缩和人员流失的现象,凸显出来的问题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力量不够强大。在企业所有的项目经理管理部门大都是没有设置专职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而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则是由一些没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兼管,甚至有些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此外,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一般是雇用临时的劳务工人,这些人只会操作机械设备,并没有专业的技术知识,机械设备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修保养。总体来说,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上级部门的支持,相关的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能力还不够强大。

1.3对机械设备安装、使用和维护人员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属于特种设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当前许多从事机械设备操作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在经过专门培训机构的短期培训后就直接上岗,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对机械设备的原理并不了解。另外,对施工企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不够严格,无证上岗的情况多有发生,机械设备租赁公司也缺乏对这些人员持续性的知识和技能的再培训,机械设备安装、使用和维护人员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1.4大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不够强大

在一些建设工程施工工期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各个施工企业均有拟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但是大多数企业只是重视提高工程的施工工作效率,忽视了编制详细的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导致企业大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出现短板。其主要表现是: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制定大型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工程开工之前缺乏对大型机械设备应急救援工作的训练和模拟;另一方面,相关项目部门没有成立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往往是在事故发生后才去考虑如何去救援的问题,自救能力差,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大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不够强大的现状。

2影响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因素

2.1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健全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关键作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不健全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施工企业当前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混乱,机械设备的采购、管理、监督、维护等工作无法实现统一,相关的责任不能具体到相关负责人,严重影响了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2.2机械设备自身质量不合格

机械设备自身质量不合格指的是机械设备在出厂时,其质量存在问题,不能满足预定的设计和使用要求。一些施工企业为节省成本,从某些技术水平较低的小厂家购置或租赁机械设备,机械设备自身质量可能存在不合格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安全事故隐患,从而为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困难。

2.3机械设备的使用不规范

在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施工的成本,片面地去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过度使用机械设备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需要完成巨大的工作量,其购置或租赁的机械设备有时候并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为数不多的机械设备就要不停地加班来完成任务。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的这种不规范使用,导致机械设备处于超出额定负荷运转的情况,不仅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还降低了机械设备原有的技术性能水平,机械设备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加工设备篇6

关键词: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

引言

机械加工设备作为机械制造产业中的重要产品,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就会面临着大工作量的现状。而机械加工设备的故障出现就会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所以保障机械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行就比较关键。通过从理论上对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研究,就能从理论上位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方式优化提供支持依据。

1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重要性和主要任务

1.1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市场化的程度也有了加强,企业间的竞争就日益激烈。机械加工领域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生产行业,加工设备的应用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有着直接联系。大量的工程实施就需要机械设备的应用,而保障机械加工设备的正常使用就是比较基础的工作[1]。施工项目的作业环境比较恶劣,这就会对机械加工设备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设备的效率作用充分发挥。所以加强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就显得比较重要。

1.2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主要任务

通过现阶段的先进技术应用,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就要以预防为主,将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以及计划检修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就能保障管理维修的效率水平提高。在对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工作实施中,就要能充分重视对国家有关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方针进行执行,结合实际的加工设备维护管理的需求,制定相应规章责任制度,通过经济技术以及行政方式进行科学化的管理[2]。在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护过程中,要注重技术装备素质的提高,在经过优化选购以及正确的使用和管理维护作业下,就能有助于保障设备管理维护水平的提高。

2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问题和策略实施

2.1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护的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人员对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护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重视管理维护的作用价值。在意识薄弱的情况下,就必然在对维修人员的约束力上比较薄弱,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护效率提高就有着很大阻碍。还有的一些管理维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侥幸心理,这些都比较容易造成机械加工设备的质量问题出现。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护的制度建设没有健全。要想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水平,就要构建完善的管理机构以及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助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从实际的机械加工设备企业的管理维修情况来看,没有构建完善管理制度,在管理结构方面也没有科学化呈现[3]。管理部门间的紧密联系没有得到加强,这就不利于管理的效率质量提高。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护过程中,重视使用不重视养护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的发展中,为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就在机械加工设备管理工作中没有加强。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护缺乏科学的方法,这样在长时间之后就会造成整体管理维修的效率低下问题。还有就是在新旧机械加工设备的更新使用上存在着脱节的问题,机械设备比较陈旧,这就造成了机械加工的效率比较低。以及不能和市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资金的利用方面就造成了很大程度浪费。

2.2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策略实施

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就要注重制度的完善建立。要结合机械加工设备的实际需求,对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以保证。在科学化的措施调整下,就要制定完善的管理维修进度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生产因素的影响问题。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的制定,要能紧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激励制度以及规范制度的制定,促使管理维修人员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实施操作。在相应的激励机制应用下,保障管理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效率。注重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模式优化应用。在传统的管理维修模式应用下,就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通过新的管理维修模式应用,就能有助于工作效率水平的提高。在设备的管理模式方面,就要将设备主人制度得以有效落实,将技术监督措施进行应用,从而实现设备健康控制[4]。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生产管理信息平台的完善建设,实现机械加工设备基础管理的电子化目标。从多方面对机械加工设备管理进行优化。机械加工设备的故障问题是多方面的,有受到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的故障问题,还有就是施工环境对设备造成的影响出现的故障问题。在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就要能充分注重优化措施的实施。维修人员要及时性对故障问题进行判断,最大化的节约管理维修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要克服实际工作当中的重生产请维修的思想观念,将对机械加工设备的预防作为重要原则,这样才能有助于保障管理维修的效率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的工作实施,就要从多方面充分重视,在对设备的管理维修理念方面以及实际技术的应用上,都要符合实际的要求规范,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管理维修的质量提高,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分析,有助于实际管理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庆龙,李文军.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技术的现状与措施[J].工业技术创新,2016(06).

[2]石啸莉.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生产与维护[J].科技致富向导,2015(09).

[3]夏亮.浅谈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J].河北农机,2014(08).

加工设备篇7

关键词:数控加工设备潜能工艺试验数控机床加工效率数控程序

中图分类号:tG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080-01

随这计算机技术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数控设备正迅速的更新换代,传统的制造业出现了根本性的改革,全新的模式已经逐步形成。作为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巨头,数控设备具有高精准度和自动控制的功能,各种高效的加工中心不断出现为制造业的加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制造业的加工效率没有得到及时的迅速提高。但是就目前来看,没有将数控设备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那么就是我们在浪费了先进的资源。因此,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不断整合资源,不断改善加工流程,迅速提高数控设备的加工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保证企业的健康和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数控设备的加工效率是建立在制造业精准标准要求的基础之上的。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应该是多方面的,不断的提高系统效率上,整合整个系统中所有的设备,重新布局,集中全力,有目的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1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影响数控设备加工的效率的因素以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一直延续传统的制造生产模式,对数控设备运行的原理、数控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等特性还不是很了解,无法对数控设备做个全面系统的管理,这成了影响数控设备的瓶颈。

(2)数控加工的主体-员工,文化素质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对数控设备的特性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技术水平极大的影响了数控设备加工效率的最大最优化。

(3)CaD等工程制图为数控设备的加工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支持,编程人员需要熟练使用CaD软件,大量的工艺知识和实际的加工经验。

(4)一般系统的内存容量都不是很大,在加工零件种类众多是,大量的加工程序因为无法存储加工程序,频繁的零件准备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直接影响了数控设备的效率。

(5)基层缺乏与上层技术部门的衔接环节,无法获得技术部门的有效支持。从图纸下发到成品的做成,延长了成品的生产周期。

2如何提高数控设备加工效率

要想使数控设备达到高效率,就必须从加强对数控设备的管理及普及对数控设备的应用着手。

(1)建立完善高质量的配套体系,如对基层管理干部及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真正了解数控系统的加工原理及数控工艺。

(2)完善计算机网络建设是提高效率的有效办法,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为数控设备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3)对生产组织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系统的安排,生产组织方式决定了生产流程,也影响了生产结果,待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提高数控的加工效率。

(4)完善规章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有效的用人的机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鼓励员工敬业爱岗,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一切方法有效的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5)对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编程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对数控设备的性能、各类刀具的选用、金属切削参数的合理排定及现代加工软件的应用都有一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使其针对各自的工作领域挖掘数控机床高速高效的特性。

(6)我们的数控设备技术人员必须学习程序编制,编程人员必须懂得工艺设计,将这两种技能相互融合,经过相互的经验交流和不断的操作实践来达到提高技术水平的目,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是企业工作的中心,日常维护必不可少。

(7)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数控机床虽然智能化程度很高,但是人的作用却至关重要,没有技术

好的编程人员,数控机床的效率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没有好的机床操作者就达不到最佳加工方式,产品的合格率就会降低,同时也会大大降低数控机床的使用效率和缩短机床的使用寿命,当然我们也可以成立专门技术中心来知道数控设备的实际操作和应对出现的问题。

3数控加工的主要管理工作

数控加工有很大的灵活性,工件种类繁多且大多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刀具的种类和数量也比较多,因此,合理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知道数控加工的管理工作中心分为两块。

3.1零件的编程

编程的管理主要包括编程准备工作的安排、编程所需原始资料的获取和程序的管理。编程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刀具准备清单和进度情况、刀具的使用频率和磨损情况以及工夹量具库的管理。

3.2机床的维护

机床的维护包括预防性维护来保证数控设备的正常运行;故障性维修,消除故障,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对老的数控机床进行新的改造,以降低新设备投资费用,充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我们为了搞好数控设备的维护工作,必须要注重搜集各方面的相关资料,准备必要的数控设备维修备件,定期系统的的对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与培训,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数控加工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同时,我们也还要注重环境温度的控制。在炎热的夏天,数控设备的散热做到有效的管理,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降温措施,而对于开放式厂房,粉尘浓度高,容易造成数控设备的故障,所以,我们更需要应该改善数控加工车间的环境条件。

4结语

提高数控设备的加工效率是任何企业任何时候都在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效率也是企业生产精益化所追求的目标。因为效率可以大幅度减少浪费时间,带来经济效益,大幅度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效率,想方设法提高效率:设备加工效率、日常的工作效率等等,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数控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相关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提高数控设备效能和管理水平的同时,提高数控设备的加工效率,我们对数控设备的相关研究大大提高了数控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数控设备在实际操作中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加工周期。探索在实际生产中数控设备的效能提升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与推广意义。要想提高数控加工效率,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技术,从工艺改进、人才培训、设备维护和综合配套管理等方面逐个击破,并不断发展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裘为章.实用起重机电气技术手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加工设备篇8

从无到有(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这期间,我国主要实行“四自一辅”的种子工作方针,种子生产、加工和储运方面的装备和设施基本上是空白。种子加工直沿用簸箕、手筛、风车等原始工具和盐水选种,生产力极其低下。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匈牙利等国引进若干台种子清选机。1957年,开封联合收割机厂试制了我国第一台种子清选机――0.8型种子清选机;1959年,沈阳农具厂试制了一种3.0型复式清选机。由于种种原因,这两种机型都没有得到生产与推广。种子干燥几乎全部是自然晾晒,基本上没有采用机械干燥。

1976年,我国成立了第家种子加工机械专业生产厂――石家庄市种子机械厂现更名为石家庄市绿炬种子机械厂:1977年,八五二清选机械厂现更名为黑龙江省白桦清选机械有限公司。成为另一家专业生产厂。1977年10月与12月,小型种子清选机5XZ-0.4型与5X-0.7型分别在山西省万荣脱粒机厂与石家庄市种子机械厂通过鉴定。

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阶段(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

1 设备引进

1976~1977年,我国分别从原民主德国和瑞士引进两种样机――K-541型复式清选机风筛选+窝眼筒、和mtLB-100比重清选机。借鉴引进技术,1978年,由中国林产工业设计院等单位联合测绘的5XF-1.3复式种子清选机与5XZ-1.0型重力式种子清选机完成研制。

1978年起,改革开放使中国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和质的飞跃,国务院了“四化一供”的种子工作方针,种子加工机械化正式提上了工作日程。同年底,我国首次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合作基金50万美元,引进并建设两座5t/h“稻麦及玉米种子加工示范厂”,于1980年8月完成并正式投产。1979年底至1980年初,又先后从美国、瑞士、丹麦、日本、东德、奥地利等国家引进了10套种子加工成套设备、150台复式精选机、15台种子烘干机和2台种子色选机。1980年,再次接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50万美元,援建“棉种稀硫酸脱绒示范厂”,其技术特点是:针对棉籽含绒率,采取对浓度10%的稀硫酸直接计量并与棉籽混合,通过烘干、摩擦的方式脱掉棉籽表面的短绒,便于对脱绒后的光籽进行清选加工,该技术与设备填补了国内棉种稀硫酸脱绒的空白。1982年,中国种子公司从美国拉默斯公司引进套5t/h棉籽泡沫酸脱绒成套设备,安装在山东省聊城市,其技术特点是:针对棉籽含绒率,采用对浓度78%的硫酸、发泡剂和水分别计量直接混合,将混合液与棉籽均匀混合后,通过烘干、摩擦的方式脱掉棉籽表面的短绒,在稀硫酸液中加入发泡剂,可以增强酸液对棉绒的渗透能力,扩大设备的适应范围,提高脱绒效果。相继辽宁省又引进了3台移动式种子加工车。1986年,北京市种子公司从丹麦引进了一条蔬菜种子加工线。“六五”期间从国外共引进17套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和170多台种子清选机,包括土建总投资5000多万元,每年总的加工能力约43600t。

1985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40套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和15台单机及计量秤等设备,包括22条谷物种子加工线、7条棉种化学脱绒生产线、3套玉米果穗烘干线、4条蔬菜种子加工线、1条甜菜种子加工线和2条马铃薯种薯清选分级加工线,设备投资约1300万美元,年加工种子约为87800t。

至此,中小生产能力的种子加工主要机型和成套设备已经全部引进。

2 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基础上,从1980年开始,我国农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始了种子干燥与加工机械的系统研制,对种子干燥机的能源问题、干燥工艺、部件结构与参数以及种子加工机械的结构性能和工艺参数等,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1)在干燥设备方面:198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研制的低温干燥仓通过鉴定;同年,黑龙江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研究所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建成以玉米果穗干燥为主体的种子加工厂。1981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上海长征农场等单位研制成功低温循环式干燥机。1982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机所研制成功种子干燥机。1985年,黑龙江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研究所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建成30、60、100、200t/批次的玉米种子干燥成套设备。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研制的nHC-3系列玉米果穗、斜床式换风通风烘干加工生产线,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干燥机配套的热风炉研制工作也得到大力发展,已有多个燃煤热风炉专业厂家生产不同形式的系列产品。

(2)在种子加工设备方面:1982年,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与石家庄市种子机械厂等单位联合研制成5t/h种子加工成套设备。1983年,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与上海向明机械厂试制成5Xt―1.0型种子加工成套设备。1984年,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与上海向明机械厂、甘肃省酒泉种子机械厂联合研制成5Xt-3.0型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同年,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所与南京包衣机械厂联合研制成种子包衣机。1985年,甘肃省酒泉种子机械厂生产的5XF―1.3型复式种子精选机获部级优质产品银质奖,至今已生产近6000台。同年,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与镇江脱粒机厂研制成功5Xt通用种子精选机,年产500余台,翌年获得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与镇江脱粒机厂等单位在江苏省建湖县联合研制成5ZJC-1.5种子干燥加工成套设备,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机电研究所与湖北江陵第一机械厂、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与邯郸棉机厂分别进行合作,在江苏省大丰县、山西省新绛县建成棉籽泡沫酸脱绒成套设备;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茄果类湿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由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湖北省机电研究所、邯郸棉花机械厂和湖北江陵第一机械厂共同研制的棉籽泡沫酸脱绒成套设备,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至今已在国内棉种繁育区推广200多套,并出口到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等国家。

1988年,机械工业部呼和浩特牧机所与酒泉种子

机械厂联合研制了小型牧草种子加工成套设备;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与酒泉种子机械厂共同研制的5Xt-3.0型种子加工成套设备,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叁等奖。

1989年,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牧机所、酒泉种子机械厂等单位联合研制成5SJCl50-700型蔬菜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安装在天津市种子公司。同年,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市延庆县种子公司建成Ztm-4.0型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在北京市昌平县建成Ztm-1.5型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其中:5SJCl50-700型蔬菜种子加工成套设备首次采用了可编程自动控制,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Ztm-4.0型种子加工成套设备1992年获国家“星火科技”三等奖,至今已推广100多套。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石家庄市种子机械厂在认真消化吸收国外引进设备基础上,陆续开发成功轮式可移动的风筛清选机、比重式清选机和包衣机等机组。

1991年,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上海向明机械厂、本溪春光种子有限公司研制的5XZ-2。0型比重式清选机是这一阶段的新一代产品,该设备年产近400台。

1992年,国内种子加工成套设备首次采用了振动输送机来传送物料,使跨机作业简便易行,工艺流程变得更加灵活可靠,大大降低了多次提升造成的种子破损和能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后,该工艺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应用。

此外,我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与工厂企业相结合,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承担科研课题,进行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在种子加工与种子干燥技术方面,获得了丰硕成果。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江苏理工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先后对风选、筛选、比重清选、窝眼清选、带式摩擦清选、介电分选、脉动气流流化分选、磁力分选、光电分选等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和基础理论方面的系统分析,对提高机具性能、开发新部件、新机型发挥了较大的指导意义。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在对种子物理特性和加工工艺综合研究以及对种子干燥技术等试验研究等方面,对推动种子加工与干燥技术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津大学研制成功蔬菜种子干燥机,并建立了“蔬菜种子干燥力学及其临界温度方程”,研制了“两流程红外辐射振动流化种子干燥机”,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对种子加工的认识还不充分,国家投入相对不足,种业市场鱼龙混杂,存在许多假冒伪劣现象,自留种现象有所抬头,对种子加工造成了一定冲击,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进入了短暂的低潮期。

从“六五”到“八五”,种子加工设备制造厂家多达40余家,除最初阶段外,我国的种子加工机械已经主要靠自主生产。种子加工机具的规格从小到大,机型品种从脱粒、预选、清选、分级、包衣到包装,作业对象从粮油种子、棉籽、菜籽到牧草种子,产品基本覆盖了种子力Dt_的各个领域,生产能力5t/h以下。其中上海向明机械厂研制的5XZ系列重力式种子精选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累计生产约4500台:石家庄市种子机械厂开发的移动式如工车每年都销售几百台套;由北京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开发的湿种子加工成套设备也有推广应用: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和镇江脱粒机厂研制的5XJ-0.5型小型种子精选机还有少量出口;同时,5XF―1.3型复式种子精选机、2.0型比重式清选机等产品均有出口。

1988年,由种子加工机械与粮食处理设备的有关企业与科研、教学等单位组建了中国农业机械协会种子加工及粮食处理设备分会。

1994年,种子加工机械相关行业标准种子加工成套设备试验方法、种子加工成套设备技术条件、获得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快速发展与拓展阶段(21世纪)

1995年,由于实施了种子工程项目,我国各级政府对种子加工装备方面的投入加大。为杜绝市场伪劣种子现象,种子加工以包衣和包装为突破口,翻开了种子加工机械发展的崭新一页。2000年,国家《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对种子加工技术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996年,吉林省种子总站、黑龙江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玉米穗粒两级干燥成套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新疆石河子市华农种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棉种过量式稀硫酸脱绒设备,开拓了新的棉种脱绒工艺,获部级新产品称号。同年,河北冀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建成亚洲最大的棉籽泡沫酸脱绒成套设备,其设计方案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专家共同制定,除关键设备由美国引进外,其它设备均选用国内最好的产品或最好的生产厂家制造,设备加工工艺按高标准要求,整套设备运行到2002年底,共加工成品种子1000多万kg,产品合格率99%以上,不仅满足河北省棉花用种要求,而且还向山东、河南、山西等省提供优质棉种。

2002年6月,为了提高我国农作物种子加工设备的研究开发与设计水平,满足种子产业发展的需要,农业部投资511万元人民币,批准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双桥中试基地建设“农业部种子加工工程技术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基础实验室、干燥实验室、加工实验室、检测与控制实验室以及演示培训车间、中试车间等。实现在国家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指导下,集少量、多品种种子加工试验及产品开发和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为一体,发挥种子加工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研究与开发中心的功能,种子加工技术示范与培训服务中心的功能,种子加工技术信息中心及种子加工技术标准化中心的功能,为种子工程项目的实施及种子产业的发展从技术上提供有力的保障。中心建设过程中,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种子加工及检测、试验设备,为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和开展对在校学生进行种子加工技术培训i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先后有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近1000名学生到中心接受教学实习培训。

2005年,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制的5Bw50型种子包衣丸化一体机技术通过农业部“948”项目验收,并取得一项专利,由此研发的系列产品至今已推广30多套。2006年,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研究所、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大中型种子加工成套装备的研制与集成,取得3项专利,2007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农业部神农奖二等奖,至今已成功推广10多套。

2007年9月,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利用中国与东盟国际合作项目的良好机会,申请对东盟国家高层农业管理人员进行种子加工技术培训专项。在2008年具体培训过程中,邀请国内种子加工技术研究单位、设备生产企业及种子企业的代表介绍中国种子加工、包装等设备和中国重点种子企业种子繁育、加工、贮藏以及种子质量保证体系内容,使来华学员对中国种子

加工现状、发展过程和中国种子企业的工作流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等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扩大了种子加工对外宣传的力度。

从“十五”期间开始,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国内多家企业先后研制开发了6t/h、8t/h和10t/h种子加工成套设备,至今已推广了近百套,单机系列产品也更趋完善。进入2l世纪,我国种子加工机械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经过行业淘汰、更替与整合,目前,国内种子加工设备制造厂家有30多个,种子加工机械的年生产能力超过5000台,成套设备近100套,产品有20多种类型,200多个型号规格。单机生产率0.1―10ffh,成套设备生产率1、1.5、2、3、4、5、6、7、8、10t/h,清选的种子包括粮食、油料、蔬菜、牧草、棉花、甜菜、亚麻、花卉和林木种子等。近20年来,共生产各种种子加工机械约30000台,建成种子加工厂1000多座。脱粒、烘干及清选包衣等主机都形成了国家或部颁标准。

这一时期,种子包衣机、比重清选机、复式种子精选机和移动式种子加工车都有出口,主要销向韩国、古巴、智利、巴基斯坦、蒙古、俄罗斯、菲律宾等国。近几年,酒泉奥凯种子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单机产品已出口到法国和东欧等发达国家;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制的5Bw50型种子包衣丸化一体机也出口到了东南亚和非洲等国。2007年,甘肃省酒泉奥凯种子机械有限公司向朝鲜出口一套含玉米果穗脱粒、籽粒烘干和清选加工等完整的种子加工成套设备。2008年,北京西达农业工程科技发展中心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集成国内八个生产企业的关键设备,向独联体出口两套种子烘干和清选加工生产线。

尽管国产种子加工设备快速发展,但在大型设备和制造质量方面,国外产品还存在较大优势,进口设备依然不断引进。1995年4月开始,农业部开始组织实施种子工程项目,国内种子企业通过利用各种贷款和实施世界银行贷款一中国种子商业化项目,新增种子加工机械181台,新建各种大、中型种子加工成套设备178套,其中从国外市场购置了种子风筛清选机144台、比重分选机141台、窝眼筒精选机57台、种子包衣机144台、计量称129台各省区自己投资兴办的加工中心未计入内。绝大多数种子加工成套设备采取引进关键主机与国内设备配套的方式建设,加工工艺适合国情,同时节省总体投资,降低加工成本。

此外,中种集团――承德玉米种子加工中心,北京市部级原种场种子加工中心、陕西省部级原种场种子加工中心和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种子商业化项目种子加工设备招标项目等,使中国成为国际种子加工设备的展示基地,也为进一步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是2000年9月在河北承德建成的中种集团一承德玉米种子加工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全套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实现了果穗自动卸料、果穗烘干、脱粒、预清、储藏、精选、分级、包衣、包装全自动流水作业,种子经过加工后,综合质量显著提高,为我国种子行业参与国际竞争迈出了第一步。

2003年,由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主持对牧草种子加工及包装生产线进行统一招标采购,其中包括3套全套进口设备和8套主机进口、国内配套设备生产线,分别安装在青海、云南、甘肃、新疆、吉林、河南等省牧草种子繁育区。

2006年,农业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承担的“小黑麦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采取主机进口、国内配套方式进行生产线建设,首次引进3台绒辊式种子分选机。

种子加工主要单机的发展

(一)风筛清选机械

从单筛箱发展到双筛箱结构,平衡性更好;从刷式清筛到橡胶球清筛,筛面清理更彻底,清选效率有保证;增加后吹风技术,清选更干净:增加多道沉降,更便于下脚料回收利用;振动频率由固定式向机械调速和变频调速转变,操控更直观、精确、简便;机器整体结构由单一固定式扩展到固定、移动和组合等多种形式。

(二)比重清选机械

以矩形和三角形正压式机型为主,淘汰了负压式机型{采用可靠的双质点或往复平衡方式,取代了效果较差的偏心平衡;从单台风机向多台风机发展,风量调节由风门控制向对风机主轴转速控制发展,多台风机由并联方式扩展到单独控制;工作台面振动频率和风机转速由机械调速向变频调速发展。整机运转更加平稳,性能更可靠,更节能和便于操作。同时还开发了系列移动式产品。

(三)分级机械

从单滚筒发展到多滚筒和平面筛,由固定转速发展为可控转速。由于沉孔筛、圆孔筛和波纹长孔筛加工工艺的出现,提高了分级效率和分级效果。

(四)窝眼筒清选机械

从部件发展到单机,从单滚筒发展到多滚筒和组合式滚筒,由机械调速发展到变频调速,不仅提高了清选功能,还扩展了生产能力。同时还开发出移动式和附加螺旋推送装置等机型。

(五)包衣与丸化机械

包衣技术由单一齿杆搅龙式发展到滚筒式、揉搓式和立式甩盘等多种结构;药液计量由药勺式发展到定量泵供给,同时采用防腐蚀封闭结构,防止药液逸漏:药液雾化方式由气力雾化发展到压力雾化和甩盘离心雾化:药种混合方式由相互摩擦发展到同步涂敷与相互摩擦相结合,搅拌速度由机械调速发展到变频调速;机器控制方式由简易控制发展到全自动控制。丸化技术由低速釜式发展为高速立式甩盘,大大提高了包衣效率和成品质量。如5Bw50型种子包衣丸化一体机采用目前国际领先的立式甩盘和pLC全程自动控制以及触摸屏人机对话等先进技术,不仅提高了包衣和防伪效果,还使药种比增至1:200,显著节省用药,无须后续烘干,同时解决了国产丸化设备长期以来自动化程度与效率低、丸化种子粉化率高、外型不规则和丸化合格率差等缺陷,逐步取代传统机型而成为市场主导。

(六)包衣后烘干机械

由人工晾晒发展为成膜仓和连续烘干机具,开发出筛网通风滚筒和密闭六角滚筒等机型,解决了国产药剂用量大,成品种子含水率高而不适宜直接包装等问题。

(七)种子干燥机械

借鉴粮食干燥工艺,从兼用机型发展到专用机型,有各种结构形式,工作方式主要为连续和批次循环等。其中连续式干燥机如变截面角状盒的混流式干燥机系列、横流网柱式干燥机等,主要是通过引进技术、试验研究、消化吸收而研制成的新一代干燥机,对热风温度和终点含水率从人工测量发展为自动控制。种子干燥机的供热装置,已发展为轻质柴油燃油炉、燃煤热风炉、电加热器和燃气加热等多种方式。

(八)计量包装设备

称重形式由机械式发展为电子式;计量方式由容积式发展为秤重式;计量装置由单头计量发展到多头计量;包装形式由大包装扩展到小包装甚至数粒包装;控制方式由原来的模拟模块单板机控制发展为数字模块的pLC控制;计量形式由半自动发展到全自动秤重计量和包装。

加工设备篇9

关键词:施工机械;机械设备;设备管理;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tU60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受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建筑施工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而提高创效能力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之本,据不完全统计,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费用可以占到企业管理成本的10%以上,而这一部分开支是完全可以节省的,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方面的研究。

本论文主要结合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单位的施工设备进行探讨,详细分析当前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问题,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合理有效的面向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方法,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维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是指工程机械设备,包括推土机、压路机、履带吊等大吨位、大体积和大工作能力的机械设备,这一类设备普遍具有造价昂贵、使用经费投入高、维护保养成本高等特点,因此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必须要和一般性普通的施工机械区别开来,确保专机专人负责,同时又要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不受影响。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企业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重视对机械设备的应用轻视对设备的维护保养,直到出现故障才维修,平常没有落实专人对设备实施管理和维护,人员流动大,导致设备的性能状态打了折扣,无法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益。纵观当前国内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目前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①施工机械设备普遍重使用轻维护

很多工程为了赶进度,抢进度,不惜多工种、多设备同时进驻工地,各干各的,看似互不影响,其实对于很多施工机械设备而言,在每使用一段时间后都要进行相关工作部件的维护保养,而很多项目部只知道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完全忽视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将施工机械设备长期超负荷工作在一线,最终导致施工机械设备提前故障甚至是报废。另一方面,即使是注意到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也可能因为缺乏专业的管理维护知识而无法正确的实施维护维修。

②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机制不健全

对于设备使用的管理,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一直没有国外做的好,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对于设备使用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尤其是在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管理规章制度。有些建筑工程企业,领导缺乏设备管理意识,只重视抓成本抓财务,却不知道设备机械的维护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企业的成本开支;另一方面,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没有落实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很多施工单位企业在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方面,都是有就用,没有就租,不登记、不检修、不报备,不但对机械设备本身造成伤害,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也埋下了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停工停产,重则引发人身安全事故。

③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管理,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和企业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例如,没有落实责任制,专机有专人负责;缺乏完善的设备检修计划,总是出现故障才保修,大大减少了设备的服役寿命;很多机型设备,尤其是施工机型设备,其操作人员仅仅懂得如何操作该机型设备,但是对于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等方面却一无所知,只会用,不会管。配备这样的操作人员对于施工机械设备而言,也是非常不利的。即使在一些施工单位有部分经验老道的工人师傅能够对设备的维修维护进行管理,也是依靠传统的经验而实施的,一旦这部分人员退休,那么施工企业还是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备维护管理。因此,如何构建一支有一定维修维护管理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是目前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

3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建议

3.1施工机械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目前国外普遍采用对机械设备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所谓全寿命周期管理就是指从设备的开始采购阶段,到设备的使用,以及后期维护阶段,直至最后的报废阶段,都对设备进行状态检测,根据所检测的设备状态制定合理的维护维修计划,对设备进行全寿命的周期管理,从而将设备的效益发挥到最大,也能够实现设备服役寿命的最大化。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全寿命周末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全寿命周期管理:

(1)设备采购阶段

在采购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选择质量过硬的产品,不能为了贪图一时便宜而选择劣质设备产品,否则后期的维护费用也远超预期的购置费用。因此,在采购阶段,选择性价比高的机械设备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设备的采购阶段就必须要考虑到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的工作效率、工作载荷以及工况等因素,确保所采购的机械设备在满足生产服务的前提下后期维护保养的成本达到最低。

(2)设备使用阶段

在使用阶段,要将使用与维护相结合,定期检修设备状态,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制定合理的检修模式与检修计划,同时落实专门的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具体在实施起来,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①按照设备的等级和使用频率,为设备制定完整的检修计划,明确检修的等级、范围、内容、技术资料等,确保设备能够结合运行状态定期维护保养;

②在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过程中,结合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并将维护维修保养的相关内容记录下来,建立“病历”形成文档进行管理;

③定期检查设备维护管理的相关材料,落实责任人和监督机制,确保设备的正常维护。

(3)设备维护阶段

当机械设备使用一定年限之后,工作性能、工作质量都会有所下降,这时要重维护轻使用,不可再一味使用该设备,同时将设备转去服务一些质量要求相对较低的工程项目,继续发挥设备的余热,提高设备的附加值。在设备维护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应该结合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维护,既不能过度维护,也不能不维护,同时,对于机械设备的每一次维护之后,都要按照相关的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4)设备尾期阶段

在机械设备的尾期阶段,应当申请报废机制,同时将设备中有用的零部件拆除,换装到其他设备上,以继续发挥一定的功用性。

3.2进一步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几点建议

在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管理的实际过程中,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1)建立机械设备的管理责任制

要从领导开始重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尤其要重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不仅仅是因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一个施工企业从上到下全员都重视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每一个操车司机及设备操作人员都能够重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对于施工机械设备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与维护,降低设备的故障率,进而能够提高企业施工机械水平和设备的服役寿命,对于实现企业的效益管理大有裨益。

(2)发展现代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手段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对施工机械设备缺乏维护管理或者进行过度维护保养,其根源就是在于缺乏有效的施工机械设备状态检测手段,运行中无法检测设备的状态,直到发生故障才进行修理,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服役效率。因此,必须发展现代化的故障诊断手段和测试技术,对施工机械设备实施实时状态检测,从而能够为合理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提供基础性的数据支撑。

(3)工程项目合理编排设备使用频率

管理人员在编排项目周期进度安排时,不能仅仅考虑项目的进度计划,同时也要考虑到设备的使用编排情况,不能为了赶进度将几个工种的机械设备同时上马,这无疑会间接增加工程的设备使用费用,同时也增大了设备的损耗率;相反,应该结合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安排,在大型机械设备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给予一定的休养周期或维护周期,对于施工机械设备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结语

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对于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影响企业的设备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影响企业长远的经济效益。通过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能够提高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应用水平,构建强有力的设备技术队伍,从而保障企业的施工机械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本论文所探讨的关于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几点建议,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因此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施绮,朱峰.电网设备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J].华东电力,2006,(11):66-68.

[2]龙广成.大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06,(13):50-52.

加工设备篇10

从上可知,食品加工设备是影响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食品加工设备的污染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加工设备自身不对食品产生污染,也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二:不但对食品产生污染,并会污染操作人员,形成双重的二次交叉感染。为此,为防止在生产过程对食品可能造成的各种污染,以及可能影响环境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因素,食品加工设备的设计一定要符合Gmp的要求,减少污染因素,并对污染要有好的防控。同时,食品设备制造企业应该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可防控或易防控污染的优质产品,如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早在2008年,就将此理念用于自动感应手消毒器、自动感应高速干手机的设计,使得该设备更符合食品企业使用。

据niCoLeR实验室的消毒专家介绍,若需防控食品加工设备对食品原料的污染,先要提升食品加工设备制造厂家的设计理念,其具体内容如下:(1)设备的设计应符合食品生产及工艺的要求,安全、稳定、可靠、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和交叉污染;(2)应严格控制设备的材质选择,与食品半成品或成品直接接触的零部件应采用无毒、无腐蚀、不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不释放微粒或吸附食品的材质;(3)与食物直接接触的设备内表面及工作零件表面,尽可能不设计台、沟、及外露的螺栓连接,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死角,易清洗、消毒;(4)设备应不对装置之外的环境造成污染,鉴于每类设备所产生的污染的情况不同,应采取相关的防尘、防漏、隔热、防噪声等措施;(5)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的设备,应采用防爆电器并设有消除静电及安全保险装置;(6)对与生产操作无直接关系的机构,应尽可能设计内置、内藏式。如传动等部分设计成内置式;(7)与食物接触部分的构件,均应具有不附着物料的低粗糙度值的表面,抛光处理是有效的工艺手段,抛光的物件主要是不锈钢板材、铸件、焊件等,且抛光的外部轮廓应力求简洁、抛光到位,便于清洗;(8)设备设计应符合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和机电一体化的要求,实现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更快、更容易的操作,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操作错误。

除此以外,食品加工设备的使用者及维保人员,要做好对各类加工设备的分门别类的保养,学习设备在功能、外观结构、材料选择、设备验证方面的各种知识。要保证食品设备不被二次污染,有如下的途径:

1.在工艺上使用气体的设备尤其是气体与食品或直接与食品包装材料接触的设备,气体需要经终端过滤除菌处理;

2.洗瓶或其他食包材清洗设备,应考虑到工艺用水的洁净度,一般使用已消毒自来水或纯化水,如洗瓶机、胶塞清洗等设备的用水;

3.生产中产生粉尘的设备应设置除尘机或捕尘机构,如粉碎机、制粒机、压片机等;

4.在洁净室或安装食品动态消毒机的受控场所,通过净化空调或通风系统对各功能间净化并保持相对的压差,可防止粉尘扩散,防止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