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27:15

印刷工艺篇1

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正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然而,伴随着人们审美的提升,以及对信息需求的持续增加,印刷技术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为了使印刷品更加美观耐用,技术人员不仅对印刷的材料加以改造,印刷的技术和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近年来,电子工业和油墨技术不断发展,进而为印刷工艺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文章具体探讨了印刷工艺与智能标签印刷。

关键词:印刷工艺;智能标签;电子

智能标签又称为射频识别,是一种新型的通讯技术,其可以通过无线讯号对特定的目标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读写,这种读写不需要识别系统和目标进行机械或者光学的接触。其是通过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进而使标签的制作与印刷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这种标签与条码扫描相似,对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智能标签简介

智能标签是一种电子标签,由天线和芯片组合而成。其中,芯片主要实现数据的接收与传送功能,由阅读器发出射频信号,通过对信号的读取使阅读器、天线、计算机网络三者之间相互连接,进而形成一个电子模块。阅读器将来自天线的特殊信号发送给某个区域内的电子标签,然后再将反馈信息加以处理,最后输送给计算机网络,从而为管理人员提供该商品的相关信息。智能标签为商品的防伪、管理、运输、保质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便利,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与传统的条形码相比,电子标签的防伪效果更佳,且其功能更多。目前,电子标签的天线普遍采用2种方法进行制作:一种是冲压法,另一种是蚀刻法。这2种方法的制作成本较高,对电子标签的推广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电子标签需要开展新的制作技术。其可以通过印刷导电油墨的方式进行天线的制作。这种制作方法能有效地节约成本费用,并且不论是从材料的消耗量还是从产品的生产效率上看,都是最合适的生产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电子标签天线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使电子标签更进一步地推广和使用。

2印刷工艺与智能标签

2.1印刷工艺的比较

目前我国的印刷方式大体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传统印刷方式,另一种是数字印刷工艺。其中传统的印刷具有凸印、凹印、胶印等多种方法,采用的印刷方式是压印刷。较为现代的数字印刷是一种无压印刷工艺,其中包含静电摄影、喷墨印刷等多种印刷方式。承印材料上的图文内容直接由计算机进行转印。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印刷方式为胶印,胶印机如图1所示。在我国,一半以上的出版物采用的都是胶印印刷的方式。能够进行承印的材料的种类较多,例如各类纸张、纸板、塑料、金属等都可以胶印。胶印还有一种无水胶印的印刷方式,其由硅胶树脂组成印版的空白部分,在进行硅胶树脂印刷的时候,不吸附油墨。由于缺少了水的作用,进而使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并且质量较高,具有一定的精准度。无水胶印印刷后所得到的墨膜厚度大约在0.5~3.0μm之间。在无线线圈印刷中选用胶印的印刷方式,具有效率高、精度分辨率大的优点。但是胶印的墨膜厚度不够,与线路印刷的要求不相符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多次反复印刷,进而加大墨膜的厚度。然而这种方式会影响印刷的精确度,为精细线路的套准控制带来了挑战。包装和装潢印刷主要采用的是柔版印刷的方式,其主要采用纸张、纸板、塑料薄膜等材料进行印刷。柔版印刷是一种直接印刷的方式,其选用1~5mm厚的柔性感光树脂进行制版,并且选用卷筒纸印刷,具有印刷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采用这种印刷方式,所得到产品的油膜年度处在0.01~0.1pa.s之间,可以选用水基油墨、UV固化油墨、溶剂型油墨印刷。但是柔版印刷具有分辨率低的缺点,通常为60L/cm。不过进行精细印刷可以达到80L/cm,墨膜的厚度大约处在6~8μm之间,满足天线印刷的需求。近年来,薄版技术不断发展,柔性印刷改善了原有分辨率低、精确度不高的缺点。然而,其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年来,喷墨印刷技术飞速发展,是一种功能性较多的印刷工艺。这种无压印刷工艺可以将计算机中的信息直接喷涂到各种不同的材料上。其具有复杂的油墨系统,所使用的油墨有多重类型,可以是热熔型、水基型,也可以是UV固化型,其油墨的粘度大约为10mpa.s。静电摄影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电子印刷技术。其又成为激光印刷或者静电复制,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种技术还没有应有于智能标签的生产中,也缺乏相应的使用优势。

2.2印刷工艺的应用

采用印刷的方式进行智能标签天线的制作具有5点优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产量大,能够有效地节省生产时间;运用轮转的方法印刷速度快,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油墨转移的能力,例如Storkprint公司制造的RSi丝网印刷标签专用生产线(见图2),能够连续印刷50万m;传统的蚀刻方式会产生大量的废料,进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然而印刷技术可以采用导电油墨在材料上直接印刷,对化学试剂的依赖性较小,具有环保的优点;天线的制作可以在不同的材料上进行导电油墨的印刷。如果选用丝网印刷这种万能的印刷方式,则能够更加灵活地选择标签底材;印刷技术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天线样式设计,进而使天线的样式更加丰富。因为其能够进行多样式的设计,所以可以在更多形状上进行标签的黏贴,例如,曲率、角度不同的物体表面。不仅如此,通过印刷制作的导电油墨天线能够承受巨大的外部机械压力。具备黏性流体的特征,且弹性更强,在标签受到挤压变形的时候,其具有一等的承受能力,进而使标签表现的更加可靠和稳定。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进一步发展智能标签,采用印刷工艺是必不可少的。其能够有效地提高智能标签的使用功能,减少制作成本,使制作更加简洁便利,进而大大提升智能标签的质量,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田海英.数字新技术在标签印刷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3(11):16-18.

[2]李琳娜.智能标签的理想与现实[J].标签技术,2013(3):33-34.

印刷工艺篇2

有声图书的发声原理

有声图书的发声原理比较独特,它是用网点面积率为15%~20%的网点以四行为一组,组成点阵的逻辑波形图,不同的发声功能以不同的逻辑波形图表示。当点读笔读取图书页面的逻辑波形图后,经整形电路整形,通过译码器识别相关的信息,并由专用软件控制发声。由于要求点读笔在图书任何一页、任意一点都能正确发声,所以对印刷工艺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过去有些印刷厂没有真正理解有声图书的发声原理,没有采取相应的生产工艺措施,导致图书的个别地方不能正确发声,而造成图书全部报废,经济损失惨重。

有声图书印刷工艺控制要点

1.确定正确的印刷色序

根据有声图书的发声原理,由点阵组成的逻辑波形图要用黑墨印刷,因此保证其准确发声的关键就是准确印刷黑色的逻辑波形图。一定要保证逻辑波形图中的网点准确还原,不变形,印得结实。因此要把黑色的逻辑波形图放在第一色组印刷,保证黑色的网点紧紧附着在纸面上。

2.控制各色的印刷密度

目前有声图书的印刷方式主要分为四色印刷和五色印刷。四色印刷时,用黑色油墨印刷逻辑波形图,用黄、品红、青色油墨印刷文字和彩色图片,其中文字是中性灰色。五色印刷基本和四色印刷相似,只是把文字单独用灰色油墨印刷。印刷时,一定要尽量保证黑色具有较高的密度,而黄、品红、青三色和灰色的密度不能太高,否则在图片颜色较深的地方会造成点读笔误读甚至无法读取逻辑波形图,从而影响正常发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纸张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印刷密度。一般情况下,使用铜版纸时,印刷密度应控制为:黄0.80、品红1.10、青1.20、黑1.65;使用胶版纸时,印刷密度应控制为:黄0.80、品红0.90、青1.10、黑1.20。

3.注意油墨的选用

为了保证逻辑波形图能被正确读取,黑色要采用特黑油墨印刷,其余三色或四色要采用透明度较高的油墨印刷。

4.晒版环节必须保证网点的准确还原

在晒版环节要用晒版信号条检测网点的还原情况,应保证3%的网点能够再现。同时,晒版机的光源要均匀,而且要认真清洁胶片和晒版机玻璃,确保版面无脏点。

5.印刷环节要对印刷机进行精确调试

首先,要更换印刷黑色油墨的第一色组的橡皮布和垫衬,应使用千分尺准确测量其厚度,用力矩扳手把橡皮布拉紧,合压运转10分钟后再收紧一次;其次,要全面检查所有靠版胶辊对印版的压力,不同的印刷机要参照操作手册的标准校准;最后,要用白纸印刷实地,检查橡皮布是否有凹陷。

6.彻底清洁润版液水箱

在印刷之前要把供水系统全部清洗干净,特别要全部清除油污,并更换过滤器芯。润版液的pH值应控制为4.8~5.6,导电率应控制为800~1200μs/cm。

7.对印刷机进行检查和保养

对印刷机进行检查和保养主要是为了防止网点变形。首先要把各色组的滚枕擦拭干净,并涂上一层薄油;其次要检查各牙排的叼牙压力,清洁牙垫和牙片,如果使用的是较陈旧的印刷机,一定要消除引起网点变形的故障才能印刷;最后,要清洁喷粉区域,防止喷粉结成团遗留在印品上。

有声图书的检测

1.用读码器检测功能区域的数据

根椐有声图书的设计,每个可发声的功能区域都有一个对应的6位数据,可以用出版社提供的专用读码器读取。读取后,可将数据与出版社提供的数据进行对比,检查是否一致。

2.用点读笔检测功能区域的声音

根据有声图书的逻辑波形图设计,每个功能区域都对应一个声音,因此可以用点读笔抽样点读,将听到的发音与样张作对比。

3.用模板设定检查点,用读码器和点读笔检测

综合应用上述两种检测方法,以书本的成品线为基准用卡纸制作模板,在卡纸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分打上若干个孔径为8mm的检测孔,将卡纸放在印品上,然后用读码器和点读笔检测孔中印品的数据和声音,与样张作对比。

4.重点检查彩色图片颜色最深的地方

印刷工艺篇3

关键词:平面设计;印刷工艺;结合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94-1一、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的含义

(一)印刷工艺可以称作是在视觉效果、触觉效果信息的印刷复制的整个流程,包括印刷前、印刷、印刷后加工等。它是云集了摄影、工艺、美学、美术、电脑技术等学科于一体的技术,是通过统筹安排、摄影效果、文字修理和美术设计技术,对信息进行编辑、排版、设计、印刷、装订成册等加工需求批量的复制文字、图像的技术。其印刷技术主要有喷墨印刷、防伪印刷、标签印刷、金属制品和纸包装印刷。其印刷前有美工绘图、出菲林;印刷时有上墨、调色;印刷后则有烫金、压光等。

(二)平面设计,原来称之为装潢设计,也叫做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以视觉作为其重要的表现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制造符号、图片和文字,用这些要素相互结合营造出视觉表现形式,向人们传递信息。涉及到的重要工艺技术就是印刷。

二、印刷工艺在平面设计中的影响

印刷工艺总是与平面设计有着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从有活字印刷术开始,平面设计就充分利用印刷工艺,下面从这几个印刷术的时代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的影响进行解说。

(一)雕版印刷时代

雕版印刷技术,使得人们对文字的需求方法相对原始方便一些。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当时人们对版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由博物馆的珍藏可以发现,中国现存最早的印刷体,上面刻有广告文字和图形等平面设计的要素,可见,平面设计在印刷初期便已出具规模了。

(二)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降低了印刷的成本,也就使得书籍变得平民化,同时也使印刷出现了新的设计样式。平面的设计对于印刷的要求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不仅需要的数量加大,对印刷的样式美感也提高了要求。后来又出现了彩色的印刷技术,人们对于彩色的向往也就随之加大了。

(三)机械印刷时代

机械的印刷将版面分为了几种不同结构形式,主要的是凸版和平版。19世纪中期的时候,大规模的彩色印刷手段将平面设计的进步,摆脱了文字的束缚,变得生动了起来。可以自由的印刷不同的版式和颜色,出现了大量精美的印刷制品,将平面设计推向了新的时代。

(四)数码印刷时代

这种技术的出现,将平面设计变得更为方便、具有美感。创造了许多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作品。将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完美的结合,成就了现代的平面设计,成就了平面设计的巅峰。

三、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印刷工艺因素

印刷工艺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是印刷版式的设计种类,第二是油墨的配色技巧的应用,第三部分就是印刷后的加工部分。

(一)印刷版式的设计种类

常见的几种版式有凸版、凹版、平版、丝网版。

凸版主要是以网店的覆盖率大小和文字线条的粗细来表达图像和文字的层次。凹版则是在印刷时有下凹的部分,并且下凹的程度不同。越是凹陷下去,印刷的时候所填的墨就越多,通过墨层的薄厚程度来表现图像文字的层次,使层次丰富,效果明显。平版的实际就是通过摄影的方式,将图文印下来,制作成各种版式。丝网印刷相对于以上几种更为方便,迅速,这种印刷方式使用的范围较广,成本低。

(二)油墨配色

所有的颜色都是由红、黄、蓝这三种颜色配制混合而成的,这在印刷颜色的设计中被充分的应用,可得到彩色的平面设计制品。

(三)印刷后的加工

印刷后的加工的工艺,是完成印刷后的表面加工的技术,起到美化印刷的作用。包括激光雕刻、立体浮雕、覆膜、上光、烫电化铝、金纸磨砂等。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工艺手段。

1.上光:上光是指无色的透明的油墨或者原料在印刷制品的表面涂抹或者印刷,过后进行干燥甚至进行压光处理等过程,将印刷品进行后期加工。上光过后的成品表面的光泽度较原来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2.凸凹压纹:就是在制作好的雕刻模型上利用压力将纸张的表面形成浮雕样式的效果,突出所要传递的信息的质感。这种效果看起来生动形象,具有触感,对视觉和触觉都有一定程度的刺激感。

3.激光雕刻:这种工艺是运用激光技术,依据所做的矢量图进行镂空、模切等的加工技术。不仅仅是在纸张上,这种印刷工艺还可以在木材、皮革等材料上进行。主要应用于制作精美的平面设计的画册上。

除了详细介绍的这些,还有彩葱、珠光等工艺,数不胜数的印刷工艺因素的相互结合才能造就平面设计的工艺之美。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平面设计中印刷工艺因素的探究,充分了解到平面设计是印刷技术和印刷工艺的设计展现,它由最初的印刷排版到现在的具有信息传播的作用,它俨然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人类文明和物质文化的产物,它与现代社会平面设计信息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平面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无法被任何工艺所取代的。同时,也对平面设计中的印刷工艺有了充分的了解,对印刷工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平面设计的角度有了进一步的启发,更利于对平面设计进行探究。

印刷工艺篇4

〔关键词〕最美的书;印刷;工艺;实践与创新

书籍是古老的文化产品。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科技工艺的进步,书籍的设计和印刷工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印刷工艺对于书籍的改变,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催生了书籍的更高层次的功能作用,最美的书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作为一种具有精神属性的文化产品,多元化的内容让人们重新审视传统书籍。而这一切都与精湛的印刷工艺密不可分。

一、“最美的书”的发展概述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世纪时候,册页书籍开始普遍使用。随之印刷术的发明,让书籍的印刷工艺得到了正式发展。在科技的推动下,最美的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让科技迈向新的台阶,同时书籍印刷工艺有了巨大的革新和发展。在这个时期,书籍无论是印刷,还是其他环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断地融入到实践当中,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直到1948年莱比锡一次“世界最美的书”书展活动正式推行,这才让这类书籍的印刷设计活动有了新的名词,——“最美的书”。从此全世界每年都会有40多个国家共同举办这类活动[1]。2009年,我国的《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被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深评委团荣幸地选为“世界最美的书”。因此,我国的“最美的书”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最美的书的发展历程是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科技的成果,又体现了人们精神层面的转变。在科技工艺下,其实是人们内心和世界的交融、碰撞、交流的产物。

二、“最美的书”印刷工艺的实践与创新

众所周知,上世纪后半叶开始,书籍的印刷工艺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原有的铅印技术逐渐被胶印取代,对于书籍的文字内容技术的处理随之改变。这种印刷工艺的革新可谓令人瞠目结舌。更重要的是,印刷工艺的理念这时候也彻底被更新。人们更加愿意接受新的创新理念[2]。虽然铅印成本比较低,更加便宜,大批量的印刷也比较容易,字体字迹更加清晰简洁,但是它的工艺技艺和工艺效率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胶印的出现就带来了一场势在必行的印刷工艺革新。胶印工艺效率高,速度快,操作更加灵活便捷,从视觉上来看,也更加具有现代美[3]。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生活的人们对这种理念的突破尝试,也更加愿意接受,无论在主观条件上面还是客观条件上面都促使了“最美的书”印刷工艺的理念创新。同时,在引导读者接受这种理念的过程里,也是十分顺利,几乎没有受到障碍,可谓顺理成章。最美的书的印刷工艺的理念比较明确清晰,更加容易让人接受。现代工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环境与人的需求的矛盾。而传统印刷工艺的理念造成了上述两者的不和谐局面,人们耳濡目染,可是随着理念的不断创新,人们似乎找到了解决办法,除了满足审美的需求外,还能保持环保精神,这一点上面达到了最美的书和人们需求的一致共识[4]。现代印刷工艺与传统印刷工艺有很大不同,这些都体现在最美的书的印刷工艺当中。最美的书的工艺形象也是五彩斑斓,主要体现在烫印工艺、纸面整饰、上光工艺等几方面。烫印包括烫金银、烫电化铝、印专金、印专银、烫漆片几类;上光工艺主要有重点上光、整体上光、覆膜、过光油、过哑胶、过光胶、过哑油几类[5];整饰成型主要有压纹、凹凸压印、打孔、模切几类。这几方面的工艺技术各有千秋,综合起来就对最美的书起到了很好的衬托,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可以起到实用的作用,还能够起到精神层面的附加值。总体来看,这是不同于以往书籍的[6]。本文就这几方面的工艺进行分析研究,旨在突出最美的书的印刷工艺的实践与创新情况。

1、凸凹压印的实践与创新。这种工艺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工艺。最美的书通过这种工艺可以极大地增强美感,突出特点。这种工艺通过一种凹凸模具,将最美的书的表面产生压制效果,最终形成压印。压印过后的最美的书明显会有立体的手感,从视觉看彷佛浮雕,这是和以往不同的一种工艺。另外,这种工艺不需要使用额外的油墨,直接在书籍表面通过设备就可以完成。效果十分明显。目前主要的类型有粗细深浅几种,相互结合,形成不同的效果。例如,我国的《艺诗集》书籍就采用了这种工艺。因此还获得了2014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银奖,它的封面几种体现了凸凹压印工艺,给人一种大方高端、但不失朴素的气质。

2、金银墨工艺。这种工艺主要体现在书籍的某些局部,为了突出层次感,让书籍的整体更有呼应感。这种工艺之前也可以看到,主要是精装书采用这种工艺,但是现在许多平装的书籍更青睐于这种工艺,而且我们发现,似乎平装书更适合这种工艺的衬托。这种工艺可以让最美的书体现一种艺术气质。金银墨是一种特殊的色块,没有明显的彩色度,因此用在书籍的标题、扉言上面,可以和其他部位的彩色形成协调,丰富书籍的美感,形成一种大气、端庄的气质。目前它的应用有一些问题,在油墨的耐热性上面比较难以把控,因此就会对光泽、颜色的问题有一些小的干扰。通常实践中采用的办法就是先铺底色墨,然后印刷金银墨。这种工艺如下图所示。(黑色的书籍就是底色。)3、激光打孔工艺。这种工艺最初是服务与装订环节,与印刷环节无关。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工艺也开始对印刷环节起到了帮助,因此让最美的书具备了更多种优势。这种工艺功能丰富,使用灵活,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它解放了打孔的作用,让打孔不仅服务于后期的装订,也延伸到了前期的印刷当中。比如开片,开窗,开洞,这些都可以依靠电脑完成,既方便又快速,因此就实现了完全创意的可能。人们从这些孔洞里面产生许多联想,增加了最美的书的魅力。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形状上,都给人一种新鲜好奇的感觉,在读者的心灵当中增加了质感。像许多艺术类的图书,都使用了这种工艺,更加突出书籍的内容和特点。因此称为最美的书并不言过。

三、“最美的书”印刷工艺的发展趋势

印刷工艺渗透进书籍,无疑对书籍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好处。目前来看,最美的书正是契合了这种印刷工艺的创新,并且把实践融入了书籍的设计当中。最美的书不仅体现了书的内容,还体现了书的美感,更说明了一种创新实践的态度。最美的书发展的几十年当中,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最美的书成为了可能,从文字内容方面,到印刷排版设计装帧等环节,都渗透着这种理念。这和社会的进步密不可分。工业文明的进步,带来城市化的发展,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化的书籍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精神层面需求的客观趋势[8]。那么,现代印刷工艺的发展,和最美的书的结合,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讲,最美的书的历史进程,其实就浓缩了现代印刷工艺的发展历程。我们探讨“最美的书”的印刷工艺创新实践,这是一个动态的分析过程,要从实践当中总结规律。最美的书的发展历程,就是现代印刷工艺的发展历程,从纸质的书籍设计,到现代多元化书籍的出现,说明创新才是书籍的唯一出路。不仅是书籍,其他文化产品也是如此,这是本文带来的启示。创新和实践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真正的创新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不断大量的实践,才能完成创新,才能让创新变得有意义,有价值。而实践并不是漫无目的实践,是有目标有计划的实践,这就需要有创新点来支持实践过程。最美的书经历了不同的创新阶段,每个阶段都反映了印刷工艺的最新特征,这种创新有利于实践的完成,同时,实践也促进了下一次创新的发生可能。我们相信最美的书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会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简明中华印刷通史【m].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

[2]赵正.砚耕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3:35.

[3]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6.

[4]邱承德,邱世红.书籍装帧设计「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43.

[5]李淑琴,吴华堂.书籍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8.

[6]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76.

印刷工艺篇5

关键词:SHotS平版印刷工艺教学

所谓SHotS,是SheetfedoffsettrainingSimulator的缩写,指单张胶印模拟培训系统,它是由法国Sinapse印艺模拟器公司针对印刷行业研发的一套先进的模拟培训系统。作为全球业界最佳的辅助培训工具,该系统荣获GatF(美国印刷技术基金会)颁发的“GatFintertech奖”。该软件功能非常强大,它以罗兰700印刷操作界面为例,对1-6色印刷进行从续纸到上光的模拟操作,印版、橡皮布、油墨、纸张及其他所有的控制台调节和机台调节等一系列印刷工艺流程均可被模拟。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我们以往在讲授《平版印刷工艺》课时基本都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单向教育。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怎样呢?

首先我们都知道《平版印刷工艺》这门课是印刷专业的基础和入门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初学印刷的同学来说,很难理解并接受。而且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影响,教师在备课和教具上虽然花费了很多心思,要么做大量示范,要么找大量资料用投影的方式演示,但由于印刷原理和印刷过程的复杂性,很难让学生真正的去理解抽象的内容,这样教学目的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尤其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要讲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又要给学生练习、反馈的时间,在不能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印刷工艺篇6

关键词:马口铁印刷;工艺;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S8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085-02

马口铁(英文为tinplate)印刷俗称印铁,就是在马口铁(镀锡冷轧薄钢板的简称,即优质低碳薄钢板上镀了一层极薄的锡的金属材料)上印制图案。与平版印刷中的纸张印刷一样,马口铁印刷也运用平版胶印的原理,即利用水、墨相斥的物理性质,借助印刷压力,经橡皮布把印版图文转印到马口铁上。

早在1819年,为使各种食品保持原有的品质,美国人安德伍在波士顿开设了第一家马口铁制罐工厂。他们将马口铁剪成一定的形状,由工匠焊接成圆筒,在两端加焊圆底,顶部开一个孔洞,将食物灌入筒内,这就是最初的马口铁包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在马口铁上印制图案,使得马口铁金属罐不仅仅具有食物保鲜的功用,还兼有外观装饰性的作用,以吸引顾客的眼球,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印刷后的马口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包装材料,与纸张一起被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当中。并且,印刷后的马口铁经焊接卷封或冲压可制成各种规格的桶、罐等容器,不仅应用于食品行业,同时也为油脂化工、医药卫生、家电制品、建材、标牌等商品包装及玩具制造业所使用。

尽管马口铁印刷与纸张印刷都是普遍采用平版印刷技术,但是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材质来说,它们所采用的技术既有相同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因为马口铁印刷其实是属于金属印刷范畴,是一种专门的印刷,加之马口铁具有特殊的物化性以及印刷品的再加工性能,因此,与纸张印刷相比,无论从印刷工艺还是所采用的设备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即是对马口铁印刷的独特工艺的论述,同时,对马口铁包装的发展前景也略作探讨。

一、马口铁印刷的独特工艺

(一)马口铁印刷中的油墨涂层的附着力至关重要

由于马口铁印刷品一般是先印刷,后制罐,最终要制成食品罐头、玩具、金属相架以及化工产品的桶、罐等,而制罐需经过弯曲、拉伸、焊接、剪裁、翻边、卷封等工艺工序,除要求干透的涂膜及油墨层有足够的强度外,还要求印刷油墨对马口铁有较好的附着力和相应的机械性能,以免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产生涂膜和油墨层的变形和开裂,甚至从马口铁上脱落。特殊产品如罐头容器等,其油墨涂层还要具备高压蒸煮的物理性能,这也要求油墨涂层与马口铁表面之间必须具有优良的附着力。马口铁表面油墨涂层附着力的好与坏,关系到马口铁本身的表面性能、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油墨、涂料的种类、烘烤温度以及油墨涂层的厚薄等许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这道工艺至关重要。

由于油墨在马口铁上的附着力往往不是很理想,因此,需要先在二者之间涂上一层涂料,即底油,以改善附着力。其作用是其既能牢固地附着在马口铁表面,又能很容易地让其上面的各色油墨附着、粘合,使马口铁印刷产品在进行弯曲、冲击、拉伸、卷边等加工成型时,油墨涂层不致因为机械加工而受损。因此,对于底油的要求,一般是要对金屑表面有很好的湿润性能,成膜后有理想的抗机械强度;要透明性好,干燥成膜后不会泛黄,又不遮盖金属的质感;要具有良好的流平性、热固化性和柔韧性;要对油墨有足够的亲和性,对各种铁皮都有良好的附着力。

(二)马口铁印刷对油墨有着特殊的要求

马口铁表面光滑,尽管在彩色套印前已对其表面涂布上了一层底漆涂料,但如果对连接材料中合成树脂与马口铁表面的粘附性问题考虑不足,制作出的油墨附着力就不能满足马口铁的印刷适性。同时,印铁油墨除了应具备胶印油墨的印刷适性外,还必须具有耐热性、耐溶剂性、耐加工成型性、耐蒸煮性等几种性能。因此,马口铁印刷中要合理地选用油墨品种。

马口铁印刷对油墨的要求又分为对白墨的要求和对彩墨的要求。首先,对白墨的要求是,为了提高油墨的附着力,印刷前需要先对马口铁进行白色打底。白色是一切画面的基色,有很高的明度,加入其他高能度的色相后,能提高各色相明度而形成色阶。马口铁表面呈银白或黄色,有金属光泽,在印刷彩色图文之前,需要把表面涂白或印白,受油墨覆盖能力的限制,单色机往往需要二次印白,其白度可达75%。白度作为马口铁印刷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要求白墨具有与底漆良好的结合力、经多次高温烘烤不泛黄、耐高温蒸都不走色等特性。常用的底漆是环氧胺基型,具有色浅,经多次烘烤不泛黄、不老化的特点和柔性好、耐冲击的工艺性能。其次,对彩墨的要求是,马口铁印刷的彩色油墨除了应具备一定程度的抗水性能外,还需要有其特殊的要求。由于马口铁表面不渗透水分和溶剂,需要经过烘烤干燥,故而其油墨应为热固化型,对颜料的着色力和耐久性要求较高。马口铁油墨除了应具备一般胶印油墨的基本性能之外,根据印铁的特点还应具有耐热性、墨膜附着力强、耐冲击、坚硬性好、耐蒸煮和耐光等特点。

马口铁多色套印结束后,还要在油墨表面涂布一层光油。为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约能源,一般情况下最后一个印刷过程与上光油过程合并。光油除亮光油外,还有亚光油、皱纹油、珍珠光油等,涂上后能使印铁制品具有不同的质感。涂布光油的目的,不仅是给马口铁产品外观图文增加光泽度,使之艳丽夺目,而且光油在油墨表面张力作用下可以渗透到墨层,增加墨层表面的柔韧性、耐磨性和耐冲击强度,达到理想的附着力。此外,光油经过高温固化后形成的涂膜,能将油墨涂层与外界隔离,使马口铁产品表面能耐物理性和化学性的物质侵蚀。

(三)马口铁印刷中的烘烤干燥工艺极为讲究

马口铁印刷,其表层油墨是利用热固化形式进行干燥,这是金属印刷区别于平版胶印的主要特征之一。在马口铁印刷生产中,油墨的干燥是一个复杂的理化反应过程。只有合理地控制油墨的干燥速度,掌握油墨干燥中的理化机理,才能有效地进行快速的印刷作业,保证产品质量。如果油墨干燥太快,就会降低油墨的正常传递性能,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印迹发虚,墨色发淡,印版、墨辊表面出现油墨干结,使传递中的下墨受阻,使印版图文干结层向外扩张,使干燥剂用量过大,造成油墨吸附性增加、空白部分起脏等现象。而如果油墨干燥太慢,又可造成套印困难、粘连、附着力等,使牢固度降低,容易造成传送过程中的划伤等。所以,油墨的干燥速度要适宜,太快太慢均是不利的。

因为承印物的不同,马口铁印刷机的辅助机构也有别于印纸胶印机。马口铁不溶于水,不吸附溶剂,所以印刷油墨需经高温烘烤才能使溶剂发结膜固化,故而印刷工艺装置中一般需配有烘房。由于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涂料、油墨所含的树脂、颜料成分不同,因此烘烤温度也不尽相同。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烘烤温度,是马口铁印刷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它将直接影响整个油墨膜层的附着力。这就要求印刷工人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烘烤温度,定期检查烘房内的温度,力求达到烘房内的实测温度值与烘房温度显示仪的温度值误差在13摄氏度之间。机台运转速度也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油墨涂层有合适的烘烤时间。

二、马口铁包装的发展前景

印刷工艺篇7

在印制电路板生产中使用到碳浆,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还针对丝印液态感光油在阻焊工艺中的流程进行了介绍。

(接上期)

三、导电油墨的印刷工艺

碳浆(碳膏),亦称导电碳油或导电碳浆。在印制板生产,尤其是在单面板的生产,作为导线、电阻、接触点使用日益广泛。作为各种家用电器使用,如电视机、VCD、DCD、空调机。早已步入千家万户百姓家中的,还包括小汽车、摄像机、电玩具等等所有这些的遥控器,其内的印制板无一不是碳油板(carbonboard)。从而使碳浆、碳膏(carbonpaste)亦称导电碳油或导电碳浆使用量大增。在印制电路板生产中使用到碳浆,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下对在生产中常遇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寻求对策。

1.丝印表面导电线路

(1)在铜箔表面的印刷

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

①碳膜边沿渗油状况(见图4、表2)

②碳膜导线裂缝图示(cracking)(见图5、表3)

2.碳油桥的印刷

(1)碳油桥电阻值偏高(见图6)

(2)碳油桥电阻值异常超高(见图7、表4)

3.碳浆塞孔

(1)塞孔(见图8)

第一次塞好孔的pCB板,按工艺要求微烘之后,须将pCB板反转过来,对另一面加印焊盘,以保证每一个孔都能和该面的碳线路有良好的连接。

(2)碳浆塞孔可能存在的不良现象(见图9、表5)

4.方阻值――Ω/

在一定厚度下,方块碳膜的电阻值,我们称之为方块电阻值,简称方阻。

5.碳膜导线电阻值计算:

R总≤15×L/w(干膜厚度15μm)

注意:如果干膜厚度不是15μm,必须按照反比例关系计算出在相应厚度下的方阻,才能代入上式进行计算。

四、丝印液态感光油墨工艺介绍及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在pCB板中液态感光油墨的主要作用:

①塞孔防患;

②绝缘、美观;

③阻焊限焊;

④防氧化;

⑤保护线路。

下面对丝印液态感光油在阻焊工艺中的流程进行介绍。

1.丝印油墨制作工艺

(1)典型流程简介:(见图10)

2.制作过程中工艺控制:

a.板面前处理――火山灰磨板机。

(1)火山灰浓度:15~30%

测试方法:开机搅拌火山灰槽20分钟左右,用烧杯取200ml,静置,待火山灰完全静置下来,检查火山灰所在刻度:30~60ml间为正常,45ml为佳。

(2)刷痕宽度:8~12mm

测试方法:

①使用手动档开动磨板机(关磨辘)运输,放入一长度18*24〃或以上的板。

②板前方行置火山灰磨辘后停止运输,开动磨辘运转约10S,停止磨辘。

③仅开动运输将板退出,观察板面磨痕宽度是否均匀,测量全部磨痕的宽度,应全部在8~12mm范围内,否则应调整磨辘深度手轮。

(3)磨板速度1.8~2.2m/min

磨板速度太快,则板面处理效果不好,不能有效地去除垃圾,同时如在生产中一引起纵横比大于8:1的会出现小孔内孔内水气挥发不完全,会导致Via孔边缘空泡。以及保证绿油与板面的粘附力;磨板速度太慢,一是浪费时间,没必要。二是铜面磨损严重,特别是一些精细线路如磨板时间太长较容易出现甩线。

(4)磨板机高压水洗压力200~300pSi

水压过低,夹在线间的火山灰不易冲出,造成板面垃圾;水压过高,板在运输过程中易卡板,损板。

(5)烘干段温度85~95℃

热风温度设置太低,板面水分不能完全吹干,印板前板面氧化,将导致绿油最终从板面脱落;热风温度设置太高,板面温度太高,一进丝印房,温度迅速降低,板面易潮,出现氧化。

备注:现pCB板厂主要前处理组合方式:①酸洗+针刷;②酸洗+火山灰;③酸洗+火山灰+化学处理;④酸洗+针刷+pUmiC;⑤酸洗+pUmiC+化学处理。

B.丝网印刷

(1)网纱t数:43t、51t

一般来讲,t数过低,则绿油丝印后厚度不平均,板面直观效果极差;t数过高,绿油透过网眼的量很少,厚度偏薄,不足以保护板面。

(2)胶刮硬度:65~75度丝印速度:1.6~5.5m/min

胶刮硬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pCB上的油墨厚度,同时丝印速度的快慢也同样影响到pCB上油墨厚度。

(3)丝印房温、湿度控制:温度20±2℃;湿度50~60%。

丝印房温、湿度控制很重要,温度低于18℃搅好的绿油粘度会越来越高,高于22℃。网上的绿油极易风干,给印板造成困难,而且板面也极易氧化。湿度低于50%时,绿油易干网;而当湿度高于60%时,绿油粘度越来越低,难以控制。同时也较容易出现渗油现象。

C.低温预烤――低温隧道运输炉

温度:65~75℃;时间:5~7min/栏。

低温炉上的温度及时间设置匹配很重要,当温度过高,设置时间长,则绿油在冲板时不易从板面洗掉,从而影响焊锡性能;相反当温度过低,设置时间短时,湿绿油尚未烘干,在曝光时会出现手指印,菲林上粘绿油等。低温预烤炉的烘板效果不够,有一个简单的检验方法:

将出低温炉的板,待板面凉下来后,用拇指按绿油面一下,再轻轻擦拭,如果拇指印仍在不消失,则证明预烤不够,正常情况下应无拇指印。

D.曝光-点光源曝光机

(1)曝光能量:曝光机能量的大小对pCB板品质极为关键。当曝光能量过高时,基板显影后会出现曝光渗油。当曝光能量设置低时,冲板后的绿油面出现暗哑色,直观效果很差,而且在后工序表面处理后可能会出现甩油(绿油从板面剥落)。

(2)抽真空:曝光时,之所以有真空度要求,基于如下原理:如真空度达到要求,曝光时的光线在二层mylar面射入时,发生折射的现象大大减少,可以保证曝光效果,有绿油窗遮光的部分不会出现大的偏移,但如果抽真空效果差,mylar面和菲林面,板面之间形成新的介质层曝光时,由于光线在不同介质分界层会有折射发生的特性,故光线通过mylar时会导致不同方向的折射,那么板面本来有绿油窗的部位就有曝光,显影时此处的绿油就不会被冲掉,从而出现不该有绿油的铜面位置有绿油残留,所以真空度一定要保证在600~750mm/hg。(备注:曝光抽真空原理如下图13)

e.显影―水平线

(1)显影时间:根据不同的绿油的性能,设定不同的绿油的显影时间。在液态感光油时除黑油的显影时间可能在药水缸内停留时间小于60S。其它颜色的感光油显影时间在药水缸内停留时间一般为60~90S。

(2)药水浓度0.8~1.2%。药水浓度低于要求值时,显影时易出现显影不充分,从而有绿油残留。药水浓度高于要求值时,易出现显影过量,冲松绿油,破坏板面绿油。

(3)药水压力1.5~2.5kg/cm2。药水压力过低,不足以显影。药水压力过高,破坏板面绿油。

(4)药水温度28~32℃(最佳值30℃)。

(5)热风烘干温度:45~55℃。

3.其它丝印技术(塞孔)

(1)正常一次塞孔铝片/丝网塞孔印刷

1.1对位完成后将油墨加入网版上,印吸油纸2-3次调整压力均匀度,并检查吸油纸上是否有杂物,如有,须清除后才可做板。

1.2印第一块板仔细检查板面,有偏差时调整微调。

1.3印塞孔时台面应加垫板印刷,保证塞孔深度均匀度。

(2)二次塞孔印刷

2.1对位完成后将油墨加入网版上,先印吸油纸2~3次调整压力均匀度,并检查吸油纸上是否有杂物,如有,须清除后才可做板。

2.2印第一块板仔细检查板面,有偏差时调整微调。

2.3印塞孔时台面应垫吸油纸印刷,控制塞孔深度和均匀度。

2.4对塞孔深度要求在20~60%之间或没有塞孔深度的板,采用“三刀满取一刀”的工艺生产;对塞孔深度要求在50~80%之间的板,采用“三刀满取二刀”的工艺生产,控制塞孔深度在90%左右,以印满但台面垫的吸油纸上没油为准。

印刷工艺篇8

《印刷材料与工艺》课程是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其先导课程为综合设计类软件,是创意设计之后学习掌握完整印刷材料、印刷工艺的实用性课程,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纵观国内印刷行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印刷强国的建设目标,都急需大量既懂创意设计又懂印刷工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所以,本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处于重要地位。

二、印刷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现状

就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的《印刷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现状,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课堂知识吸收接纳程度比较低。设计专业的学生比较热衷于各类软件的学习,认为将来自己就业无非也是电脑软件设计,而对印刷相关知识基本是谈虎色变,这主要源于社会等各方面对印刷的片面了解认识和误导,都认为印刷行业又苦又累又脏,既不想从事,更不想与印刷打交道,所以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正确引导和指点,把平面设计与印刷的关系客观公正地予以理顺。

2.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目前该课程仅安排有30课时,教学难以深入,并且有限的实践教学又多以参观演示印刷过程为主,内容简单,形式单一,难以达到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3]

3.在教学硬件、教学机制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印刷实验室设备简陋,不能完成高品质的作业,有的材料能耗高,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学校和企业关联不够,未能形成有成效的合作机制,课程教学变成纸上谈兵等等。[4]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我院转型发展及强基创优和双一流建设目标,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专业教师进行了应用型课程改革,尤其是实施了项目化实战教学,使学生掌握创意设计、印刷实现、工艺特效、防伪及材料应用等全面知识体系,为学生今后就业及创业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提高就业及创业创新能力。

三、课程改革实践

实践教学是培养设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意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实战项目教学法就是基于企业或市场的真实需要,将需要变为一个个符合课程教学的项目,由教师作为教学任务下发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学、互动教学、教师引导等方式,最终完成每个项目,提交企业或放到市场中进行成果转化。全程均为实战,没有虚拟的成分,这样培养的学生完全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了就业创业能力。

(一)实施瘦型知识体系教学法

鉴于本课程总课时量较少,理论教学实施“瘦型知识体系教学法”,主要是把印刷工艺理论知识进行提炼,浓缩并重点讲述与印前设计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印刷色彩模式、出血设置、书刊封面自翻版拼版设计、印刷报价等,并与实践实训教学相互贯通,即理实一体化。

(二)实施案例教学

专业教师在参与企业多项科研项目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印刷材料、半成品、成品教学案例库,可以扩展学生们的视野,不出校门即可接触各类材料与工艺。同时我院建有现代丝网印刷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实施完整印刷工艺流程的基本教学需要。当然,教师也会带领学生赴企业或专业展会实地参观教学。

(三)创业项目的实战

以企业实际业务为本课程创业实践实训项目进行实战教学,教师带领学生为企业提供打包式服务,按企业需求,进行实际产品的设计、印刷、成品制作,如动漫衍生产品t恤、城外家园物流包装设计印刷制作等,体现“没有应用就没有价值”。

以城外家园物流包装为例,该包装是基于“一次性使用自锁式快递包装瓦楞纸盒”专利,利用各种包装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设计,以通过包装结构的创新最大可能的解决物流包装安全问题,使其符合物品及运输安全性的要求,从而实现农副产品网购的安全、可信服务。网购规模越来越庞大,而其实体商品无一不需要包装,所以本设计产品市场巨大,发展空间无限,同时也促进了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的完美对接。

(四)创新项目的实战实施

1.与市场接轨,实施具备创意研究的、有市场潜力的创新项目研究:在课外课堂实施可持续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印刷材料与工艺的创新应用研究,鼓励申报相关专利(含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将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检验提升到最高层次,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来进行审核、受理、授权,目前已申请并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多项。结合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我们尤其引导和指导学生在包装设计方面进行各类创意和创新,以广西中烟、陕西中烟等为直接客户,设计制作了多种富有地域特色内涵的烟包,并对其中的优秀作品申报专利。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同时又学习了专利相关知识,扩展了视野,利于终身学习和对设计作品知识产权的保护。

2.文创产品创新和研发:主要包括广西博物馆文创产品、大幅面宣纸纪念报纸、烫金装饰画、仿真书画制作等,符合广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发展规模与水平,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如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进入“升级版”的转型与融合发展新阶段。以广西博物馆文创产品为例,就笔者观察,缺少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印刷产品,而现代印刷技术完全可以有效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打造出特色产品,吸引游客的眼光并进而产生购买欲,从而更好地宣传美丽广西。以文化t血为例,广西博物馆目前已有的t恤产品中未见使用诸如光变、水变、温变、夜光等特效油墨,因此也就没有产生趣味性,失去了大批的消费客户群。

(五)实战教学的注意事项

印刷材料与工艺应用型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还要体现先进性。

1.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从“教”到“学”的模式转变、范式变革,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放在首位,而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任务是组织好学生的“学”。

2.先进性:与行业先进的印刷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等结合授课,传授给学生前沿知识,毕业后利于可持续发展、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否则踏入社会还要从零开始,甚至未毕业所学即已过时,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印刷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2016年劲嘉、合兴等包装印刷界大咖纷纷抛出进军智能包装领域的大手笔,物联网(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智能包装成为了业界最为抢眼的大事件,而这其中,不论RFiD应用领域在哪,都必然需要对印刷材料(包括普通意义上的和功能性的)和印刷工艺(适应智能化的各项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先进行实验小试、中试,最终才能实现量产。

四、结语

上述列举的各类实战项目的实施,均可与教师指导的大创项目有机结合,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特征和要求,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小高地,本科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须积极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欣,视觉传达专业印刷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5:5

[2]何基东.视觉传达专业印刷工艺课程改革探讨[J]大众文艺,2015:12

[3]王炳涛等,课堂活动教学理念下包装印刷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4:4

印刷工艺篇9

工艺认证秀给谁?

近年来,印刷企业开始热衷于G7、pSo等工艺认证,众多供应商如方正、今印联等也纷纷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培训,为印刷企业提供认证服务,工艺认证一时成为印刷企业追捧的热点。那么,印刷企业都是为何进行工艺认证?据记者了解,热衷于工艺认证的印刷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印刷企业是为了实现印刷生产的数据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期望借助工艺认证实现企业生产与管理水平的提升,盛元印务和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图仕”)就是其中的代表。盛元印务为了解决在不同纸张、油墨和实地密度的条件下得到满足人眼视觉特性的印品,并考虑到G7工艺是通过灰平衡作为重要指标来控制印品质量,更适合产品多元化的企业,所以于2010年引入了G7工艺认证;雅图仕为了追求整个印刷生产供应链的标准化,于2008年初次接受了欧洲瑞士Ugra(印刷科学研究促进会)的pSo评审,并获得pSo认证。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可以说是这类印刷企业的特征,而他们也确实从工艺认证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以盛元印务为例,其通过实施G7工艺,实现了色彩在印刷各环节和各类工艺、设备之间的最佳视觉匹配,印前校正更迅速、准确,印刷过程中的检测也更加快速、简单,为忠实地复制色彩提供了技术保证,而且在通过G7认证后,其进入了iDealliance官网数据库,对外部打造良好的企业形像、提升品牌效益并与国际市场接轨和拓展海外业务等都有很积极的意义,有力地促进了公司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据王强老师估算,印刷企业通过工艺认证后,只要严格按照工艺认证的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每年至少能够节省5%~10%的综合成本,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和产品质量。

还有一类印刷企业是为了拿证而拿证,将工艺认证看成是进入高端市场的“敲门砖”或者某种奖项,在他们看来,通过工艺认证只是为了给企业“贴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印刷企业简单地认为,只要通过工艺认证,就能够提升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获得更多的订单,并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如免税政策)时获得更大的主动权,却忽视了其对提升生产和管理水平带来的正面效应。抱着这类思想参加工艺认证的印刷企业,大部分只是为了应付过关,通过工艺认证后,就将其中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要求丢掉了,仍然延用原有的生产方式,基本对企业实际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很难起到作用。虽然短时间内对提高企业知名度、获取订单有一定的帮助,但时间久了,非但客户不买账,就连工艺认证本身也会受到客户的质疑,有损企业名誉。据陈啸谷先生耳闻,这些印刷企业为了快速通过工艺认证,通常委托认证公司来操作,而这些公司在操作上大都会投机取巧,如工艺认证需要通过检验印刷企业1~2年内实施标准化过程控制的数据来判断其是否符合工艺认证要求,他们会为了帮助印刷企业通过工艺认证而伪造数据。董雷先生也表示,一些认证公司为了争取客户,会过分夸大工艺认证带来的效益,使得印刷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到工艺认证需要印刷企业长期坚持、持续投入才能产生效益。

工艺认证过程中存在的造假行为以及工艺认证宣传效用与印刷企业实践效用的不吻合,使得工艺认证被贴上了“骗钱”的标签,其主要原因在于印刷企业对工艺认证没有建立正确的认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艺认证呢?董雷先生认为,印刷企业应该将工艺认证当成提升工艺管理水平的一个工具,切不可将其看成是包治百病的“万金油”。印刷企业应认识到,进行工艺认证的目的在于使印刷企业能够长期实现数据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生产,而且只要印刷企业掌握了工艺认证中的标准方法和要求,至于是否通过某种工艺认证,则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陈啸谷先生也强调:“印刷企业没有必要为了‘贴金’而进行工艺认证,毕竟认证需要一定的费用,倒不如利用这些费用做好生产管理,练好企业内功。”

工艺认证难在哪?

回到工艺认证本身。印刷企业如果脚踏实地地进行工艺认证,确实能够受益不少。但工艺认证作为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涉及范围较广,如何才能顺利通过呢?董雷先生表示,印刷企业不要指望通过工艺认证来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应该对自身的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进行改进,持续一段时间后,再考虑引进认证体系。雅图仕就是很好的例子,在2008年通过pSo认证之前,为了使企业的印刷生产规范化和标准化,雅图仕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印刷标准化的研究,并建立了厂内的印刷密度和网点增大值标准,这对其此后顺利通过pSo认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么,印刷企业通过工艺认证和维持经过认证的工艺体系难点到底在哪?

原材料首当其冲。陈啸谷先生认为,一方面,很多印刷企业为了追求低成本,希望油墨、纸张的价格越低越好,所以并没有固定的纸张、油墨供应商,而这势必会给整个生产流程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纸浆质量的问题,为了使纸张达到标准中要求的荧光白度,纸张供应商通常会增加荧光增白剂的添加量,而这样必将影响色彩再现。而且工艺认证中的油墨标准都是根据欧系油墨制定的,但国内油墨多为日系油墨和国产油墨,由于这些油墨特性存在差异,所以我国印刷企业很难达到工艺认证中的相关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浙江影天为了减少油墨对印刷品质以及印刷工艺的影响,和固定的油墨供应商合作,按照企业自身的情况,量身订制油墨。虽然浙江影天还没有要求进行工艺认证,但其自身的标准体系建设已完全符合工艺认证的相关要求,通过工艺认证也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此外,王强老师表示,印刷企业操作人员对工艺认证的理解和接受也非常重要。传统印刷企业的生产往往是经验式的,而工艺认证则要求一切以数据为基础进行生产。印刷企业操作人员只有充分了解工艺认证的工序、原理、数据要求、规范的执行方法和工具的操作方法等,才能有效地执行,从而生产出合乎工艺认证要求的产品。盛元印务在实施G7工艺时,就特别邀请了专家对印前、印刷和工艺等核心团队的成员每周进行一次G7认证讲座,让大家从思想上接受和认可G7认证,等到G7认证的当天,所有操作人员都对自己所要做的准备和要达到的要求了然于胸,认证过程相当顺利;在日后的生产中,工艺认证的相关方法和标准也能做到有效地落实。雅图仕则在第一次进行认证时就挑选了一批表现优秀的员工,对其进行深化培训,将其培养为“pSo培训专员”,向全公司深入贯彻pSo理念。

工艺认证火多久?

尽管工艺认证市场仍不太成熟,通过工艺认证并不容易,但印刷企业仍对之趋之若鹜。那么,这种火热状态能持续多久呢?陈啸谷先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工艺认证将在中国持续较长时间,因为90%的中国印刷企业的工艺过程控制管理都处于无序状态,而工艺认证恰好能帮助印刷企业建立数据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所以这些印刷企业都亟需这样一个工具。”此外,随着印刷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印刷企业的竞争焦点逐渐由硬实力转为软实力,工艺认证则恰恰是提升企业软实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印刷工艺篇10

1丝网印刷的特点优势

丝网印刷与其他印刷形式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艺术设计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丝网印刷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油墨,如油性、水性、粉体、合成树脂乳剂型等。这些均可以利用,这也决定了其应用范围的广泛。另外丝网印刷的版面比较柔软,其版面比较柔软且具有一定的弹性,适合在布料和纸张等软质物品上进行印刷。另外在玻璃、陶瓷等硬质物品上也可以实现印刷。丝网印刷还具有的一个特点就是墨层厚实,具有较强的覆盖能力。[1]受印刷物表面的形状和面积的影响较小。丝网印刷不仅可以在平面上进行印刷,同时在球面或者在曲面上也可以进行印刷,印刷物品的大小也不会形成障碍。这说明丝网印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用性。此外丝网印刷也具有较强的耐光照性能,丝网印刷可以适用于各种涂料,且不受涂料颗粒粗细的影响,即使颗粒比较粗的涂料同样可以使用,丝网印刷具有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耐光照性,可以达到耐光性和荧光性的印刷效果。把耐光性涂料在印刷过程中加入,印刷出的印刷品具有较强的耐光性。在一些大型的户外广告中可以加以运用,保证商标长久不褪色。丝网印刷的印刷方式灵活多样,其与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相比具有方便、材料便宜、印刷方式多样的特点,印刷效率高且较为省力,可以进行手工印刷生产,也可以进行机械化生产。

2丝网印刷的原理、工具及制作过程

丝网印刷是孔板印刷中国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将丝网紧绷于网框上,在丝网上制成堵塞非图文部分的网孔模板。图文部分的网孔可以透过油墨,利用刮板进行加压,将图文部分的网孔漏印到承印物上。现在制版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感光胶紫外线固化的化学制版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涂抹,最终形成感光胶膜。之后将图文的地板贴于已经烘干的紫外线胶膜上晒版,再经曝光、冲洗、印版等工序将凝固的感光胶冲洗干净,最终将印刷图案呈现在承印物上。丝网印刷之前对于不同的丝网应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印刷品进行印刷。对于漏墨量较多丝网运用其进行印刷时则应该印刷那些表面较为粗糙的承印物。例如,皮革和帆布,这些承印物吸墨量较大,漏墨量多、丝网目数低的丝网更适合印刷这些物品。对于目数高、漏墨量少的丝网更适合印刷材质细腻、光滑,吸墨量少的承印物。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最终的印刷质量,也可以避免油墨的浪费。印刷前设计人员应该设计出更适合印刷的作品,待印刷的作品颜色上应该有更强的层次感,不同颜色间有一定的反差,这样的作品用丝网印刷可以有更好的效果。对于线条、网点等紧密、细致的作品则不适合运用丝网印刷,可以选择其他印刷方式。丝网印刷中原稿件的图文线条、网点进度要求等与普通的印刷方法有不同之处,如果丝网印刷的原稿的线条、网点等相当精细,这会增加丝网印刷以及丝网印刷制版的难度。因此,运用丝网印刷时印刷的产品原稿不宜过于精细,过于精细会影响最终的印刷效果,导致原图失真。[2]丝网版制作时所需要的工具有200目以上的丝网、刮板、封网胶、网框、涂料、洗网液等。目前丝网印刷运用最广泛的制版方法是感光制版法。丝网版制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首先需要将设计好的设计图用透明菲林进行分色制版,另外将配制好的感光胶在暗房内用刮槽刮到丝网上,将烘箱烘干,根据印刷需要可重复几遍。然后需要晒版,菲林贴于丝网版上之后在紫外线下进行曝光,曝光之后将多余的感光胶膜用水冲掉,然后晒干、封网。最后把晒干后的网版固定在机械印台或者手工印台上进行印刷。

3丝网印刷艺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丝网印刷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在诸多领域得打了良好运用,也产生良好的运用效果。其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使艺术设计更加多样化,艺术设计效果也更加新颖、独特。下面对丝网印刷艺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做具体分析。

3.1丝网印刷艺术在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技术要点

丝网印刷同其他印刷一样需要将原稿的图文和色调准确的再现出来。丝网印刷和其他印刷方法在采用原稿的原则上差别不大,但是在具体印刷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同的地方。这主要由丝网印刷的性质所决定的。丝网印刷所具有的特点是印刷墨层厚实、色泽鲜艳,在印刷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展现丝网印刷的实际效果。丝网印刷制版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线,最终达到再现原稿的要求。丝网印刷比较适合表现文字或者线条明快的单色成套色原稿。这样可以表现出清晰的层次感,对于颜色的对比反差等能很好地显现出来。选择这样的原稿进行印刷可以使艺术设计具有更加丰富地表现力,通过厚实的墨层可以将颜色的明暗对比以及立体感充分表现出来,使印刷的原稿更具有质感,艺术表现力更加充分。丝网印刷绷网时多采用正绷网形式,这种绷网形式操作比较方便,能够充分利用丝网,同时可以节省丝网的边角料,减少丝网的浪费。在套色印刷时一般不采用正绷网,因为套色印刷选用正绷网易出现龟纹,影响最终印刷效果。套色印刷可以选用斜交绷网,这样可以更好提高印刷质量,可以有效增加漏墨量,具有的一个弊端是会造成一定的浪费。绷网的角度需要充分把握好,对于印刷精度高的印刷品如果绷网角度把握不当会严重影响印刷品质量,所以应当根据实际印刷要求,准确把握绷网角度。丝网的选择也是丝网印刷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一个因素。选择丝网时最先需要考虑的是油墨通过丝网的难易程度。中间色调选用油墨时应当选择透明度高且颜料颗粒比较细微的油墨,这样可以充分保证油墨的通过性。各种油墨中塑料油墨的通过性能最优良。

3.2丝网印刷在艺术设计中的未来发展

近年,国内外对于丝网印刷的理论研究正在不断深化,对丝网印刷的研究也更加全面,认识也不断深化。其在未来发展中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些新的科学技术会在丝网印刷中加以应用。如CtS技术,这种技术也称为数字化直接制版技术,在丝网制版中无须胶片,只需通过电脑直接在预涂感光胶的印版上喷涂一种阻光油墨即可形成图像。再经过晒版、显影等即可得到印版。此外在未来新的工艺还有直接成像制版发,这种方法不需要涂感光胶,只需涂上一种特殊的化学材料即可。然后利用计算机将图像直接扫描至化学材料上,使其发生反应,再用水进行冲洗,最终形成图文印版。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