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院检查报告十篇医院检查报告十篇

医院检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28:18

医院检查报告篇1

一、成立安全检查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二、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主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组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

组。组织开展全体职工大检查动员会,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逐项讨论研究涉及安全的各种隐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自查内容进行梳理,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逐一排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立即整改,整改方案和整改结果报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三、各个领域,逐项排查

(一)医疗安全。

检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死亡病历讨论制度”等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临床路径管理情况,检查各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根据“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要求,加强细节管理,从制度完善到职责落实,从技术操作到病历书写、从药物应用到医疗废物处理,检验、放射、Ct、超声等都做了详细的排查。其检查结果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责任明确,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及工作流程落实到位。科主任作为科室第一责任人,能严把科医疗基础质量及手术质量、护理质量、病历书写质量、各种检查等环节质量,使得一系列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核心内容得到落实,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医患沟通,严防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2、规范医疗行为,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各科室能够严格按照临床路径管理规范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下,遵照执行的病种治疗模式,真正做到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同时能够对变异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导致变异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见,修正过程偏差,以达到终末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

3、医技科室制度落实到位,保障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有完善的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或出院诊断对照资料与统计,机器设备专人负责,维护、保养、检查、登记记录在案;医学影像科管理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相关要求,医技人员相对固定,相关人员持证上岗;检验科严格执行危急值上报制度,出现危急值后严格按照危急值处理程序对标本、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接收及标本监

测进行复核确认,并立即告知临床,做以详细的登记。检验室严格遵照相关质控标准进行室内、室间质控。医疗废弃物、废水有专人严格按相关规定处理。

4、完善优质护理各项内容。优化门(急)诊服务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能够对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指导,保障患者安全;在病区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护士长每天评估科室重点患者,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做到能级对应,同时做好高危人群坠床与跌倒的评估,完善安全措施,减少坠床与跌倒事件的发生,发生不良事件及时进行上报;责任护士能够全面履行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等职责,在护理过程中,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积极开展延伸服务,院科两级能够坚持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

5、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按照2013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及院领导的安排,建立完善了《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制度上确保抗菌药物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了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药师调剂权计算机管理,杜绝违规越级处方的出现。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实行审批会诊制度。严格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加强了对重点科室和重点病种的用药合理性点评。

6、医疗废弃物管理规范有序。医院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能够根据新的要求进行及时的更新、修订和完善;负责医废收集的人员经专业培训,能够熟练掌握医废管理相关要求,医疗废物收集专职人员防护设施齐全。医疗废物严格分类、定点放置,标识醒目。医疗废物按规定双层包装、分类收集、密闭运送、规范处置,污水污物排放符合要求。对感染性疾病科设立了独立专用卫生间、处置室和抢救室。备有足够数量的防护用品,手卫生及消毒设施齐全。

7、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方便患者就诊。指导患者就诊,有效维持就诊秩序。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标识清楚,急诊科急救设备齐全,处于备用状态。

(二)毒麻精药品。

实行五专管理: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账、专册。药品库房配备保险柜存储毒麻药品,双人双锁管理,建立专帐,专人负责,帐物相符。由取得麻、精药品处方权资格的执业医师开具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开具。按照要求收回用后的毒麻药品注射剂空安瓿,并按规定进行记录。

(三)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检查使用正常,均在安全使用年限范围,其电压、相位符合要求,均有接地装置。设备运行环境清洁、干燥,房间环境符合设备使用要求。操作人员经岗前培训后持证上岗。仪器设备有定期性能检测记录。

(四)消防安全。

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紧急疏散通道通畅;消防器材均在有效期内,可安全使用。同时保安科到每个科室进行消防知识培训,讲解演示了消防栓、灭火器的使用;火灾发生时如何报警、自救和引导患者疏散;如何扑灭初期火灾;强调消防通道的位置等知识。

(五)锅炉、压力容器

锅炉、高压蒸汽灭菌器均在安全使用年限范围,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日常保管、使用、登记、检查与维护专人负责,器械科定期检查维修,目前所有压力设备安全有效运行,无安全隐患。锅炉房内通道畅通,无易燃、易爆等杂物堆放。

(六)水、电、氧等。

水、电、氧、电梯等通路检查合格,无安全隐患,科室应急灯及时充电,摆放到位。

(七)公用车辆。

对我院的公用车辆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和保养,对急救车辆上的急救设备、急救药品逐一排查,对过期的药品进行了更换。严格落实我院车辆管理,严禁酒后、疲劳驾车。

(九)灾害性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组织全院职工学习灾害性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流程,在保证日常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确保能够随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

通过这次医疗安全大检查的全面落实,不仅使我们对全院安全隐患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和防范,同时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应该重点关注和需要持续改进的问题。只有注重细节管理,强化细节标准,防漏补缺,严防死守,才能确保医疗质量,确保安全生产,推动我院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医院检查报告篇2

关键词:报告单无纸化;twain;扫描仪;数据库通讯;Ftp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2-5240-03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国内很多医院的信息电子化共享工作已进行的比较完善[1],但仍存在部分医技科室检查的报告单由于设备老旧的原因而无法上传到电子病历系统,导致病历不全,医生无法正确诊断治疗的事情偶有发生。为了减轻临床医师负担、缓解病案室存储空间压力,更好地开展病历质量监控,我院质管处及信息中心根据院领导指示,协调病历无纸化项目,实现将目前全院各医技科室老旧仪器的纸质检查报告单电子化,开发设计了纸质检查报告单管理系统。该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数据库通讯、.net与twain接口扫描、Ftp服务器文件管理、及图片处理等技术相融合,较好地实现患者信息共享,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1纸质检查报告单管理系统设计与功能

1.1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为了保存、利用好目前医院各医技科室老旧仪器的纸质报告单,更好地为本院医疗、教学、科研服务,促进信息完整性,且与病人其它就诊检查检验信息对接,院信息中心采用扫描上传的方案实现报告单无纸化管理。完成后的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功能模块:

1)登录,医技人员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后才能进入系统。

2)查询,当患者做完检查后,在系统中由就诊卡号或病案号或姓名可定位到该患者,也可搜索某一指定时间段内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查信息,如患者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性别、年龄、检查项目名称、检查日期、检查科室等。

3)检查报告单信息显示:选择某个患者进入报告单界面后,可以查看该患者报告是否已经上传,若已上传,则从HiS数据库和Ftp服务器上自动导出已上传的报告单张数和每张检查报告单的上传时间和具体内容;若未上传,则进入扫描上传流程。

4)报告单扫描:C#调用扫描仪提供的统一的twain接口,在驱动层获取到图片信息并显示。

5)图片处理:C#调用GDi+提供的Bitmap类对获取到的扫描报告单进行编辑,如放大、缩小、旋转、显示缩略图。

6)报告单上传:对已扫描编辑完成的报告单,C#调用Ftp服务将客户端的报告单以图片方式上传到服务器指定目录下,并且将报告单的Ftp文件路径、检查项目、检查时间等信息插入到LiS数据库中。

1.2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服务器windowsServer2003,客户端windowsxp/windows7,开发工具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DevexpressControls,数据库系统oracle9i,windows系统iiS组件包含的Ftp站点,开发语言C#,C#语言与组件结合可以实现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等各种数据源的高效访问[2],解决报告单管理系统与各种外部数据库接口(HiS、LiS系统等)的无缝结合。

1.3系统的关键技术

1.3.1C#调用扫描仪

twain协议是图像获取设备与应用程序之间传输图像数据的标准接口,它适用于winDowS、UniX和maC等系统平台,只要有twain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就可以利用此统一的接口从扫描仪中获取图像[3],即使更换扫描仪也不必对应用程序做任何的改动。

C#调用扫描仪遵循的通讯流程大致为:

1)加载twain_32.DLL文件并获取接口函数DSm_entry()将扫描消息发送到数据源管理器;

2)调用数据源函数DS_entry()选择数据源,由于客户端可能存在多个twain扫描仪,故通常有两种方式选择数据源:选择默认的数据源和显示选择数据源对话框,由用户来选择数据源,本系统采用后者,如图1,

3)打开扫描仪,设置图像的参数,如分辨率、图像类型、颜色等。经测试,本系统的扫描仪分辨率为150dpi时能同时满足扫描速度和图片清晰度要求。

4)向扫描仪发出采集图像信号并开始传输图像。当扫描仪准备好传输数据时,系统调用imessageFilter.preFiltermessage()捕获消息循环。

5)应用程序通过bitmap类获取扫描图像,为图像编辑作准备,并将其显示在pictureBox控件中,如图2。

6)结束传输,断开与扫描仪的连接。

1.3.2C#实现Ftp文件传输服务

Ftp(Filetransferprotocol)即共享下载站,用来在两台计算机之间相互传送文件。用户可以连接到Ftp服务器下载文件,也允许用户把自己的文件传输到Ftp服务器中[4]。Ftp服务器提供两种登录方式:匿名登录和使用授权账号与密码登录。匿名登录用户对Ftp服务器上的文件不能删除和修改,本系统采用授权账号与密码登录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修改。

在架设Ftp服务时,采用windows系统internet信息服务(iiS)组件来完成,这样建立的Ftp才能更好地和系统紧密结合,其它客户端也可以连接到Ftp服务器根据权限来读取相应的文件。配置完Ftp站点的ip地址、端口、主目录、访问权限等信息后,即可在microsoft.netFramework框架中操作Ftp服务器。本系统的C#操作Ftp服务器主要用到以下3个类:

FtpwebRequest类,实现文件传输协议(Ftp)客户端;FtpwebResponse类,封装了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webRequestmethods.Ftp类,可与Ftp请求一起使用的Ftp协议方法的类型。另外,通过设置FtpwebRequest.Credentials属性指定访问的用户名与密码。

1.3.3系统安全机制

对于系统安全性,实际工作中主要体现在用户权限、数据备份及防病毒三方面。1)控制登录医生权限,科室主任具有管理其他医生登录系统后的操作权限。2)登录系统的密码经过加密后存入数据库,即使第三方截获了加密数据,解密数据也是很困难的,提高了数据安全性。3)患者检查单信息要长期保存,且在故障情况下数据不能丢失,为此对保存患者信息的数据库进行备份与灾难恢复,主要为一周一次的完全备份和每天某个固定时段直接备份到工作站的事务日志备份。4)采用在多台服务器上备份Ftp服务器上检查报告单,有效防止了一台服务器瘫痪可能带来的灾难。5)安装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及时升级病毒库,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及端口等[5]。

2临床应用

为做好该纸质检查报告单管理系统上线工作,由信息中心开发及维护人员通过操作演示、实地指导等方式对医技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2.1操作流程

根据检查报告单无纸化控制要求,完成后的纸质报告单管理系统可根据登录的医技人员所在科室查询指定时间内所有做过检查的患者,可查看该患者的报告单是否已上传,上传报告单,浏览编辑已上传过的报告单等。具体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

2.2实施效果

该纸质检查单报告管理系统经过系统的测试后已在医技科室运行4个多月,由于患者信息可直接从LiS数据库中读取到,医技人员无需填写患者任何其它信息,只要扫描完成后的报告单完整清晰,即可直接上传到服务器,即使报告单是倒置的,也无需重新扫描,点击“左转”或“右转”按钮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临床医生下载浏览患者完整病历信息。

3结束语

本系统是根据我院领导指示,质管处病历无纸化方案要求,由信息中心组织开发的适合医技科室部分老旧设备的纸质报告单管理软件。系统自运行以来,完善了患者病历的无纸化目标,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与患者其它就诊信息对接,较好地实现患者信息共享,提高了临床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另,纸质检查报告单管理系统应用时间不长,许多功能仍需拓展和加强,如系统应能批量扫描多张报告单的功能,以提高医技科室管理纸质报告单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新来.论医院内部信息电子化共享的实现[J].中国病案,2013,14(6):39-40.

[2]李铭,黄静.C#高级编程[m].7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

[3]需文宪,李常峰.twain协议及其在VB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6(5):125-127.

医院检查报告篇3

一、对于超标准收费的问题,一是静脉输液费我们严格按物价标准进行了更改,已无超标准现象,二是手术费和麻醉费超标准收费,我们对相关科室进行了通报批评,按物价收费标准进行了系统维护,并定期进行检查,严防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二、病例书写不规范,我们邀请了市医院专家进行了培训和指导,病例书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三、一次性耗材加价率高的情况,检查发现后我们及时进行了调整,严格按要求执行。

医院检查报告篇4

一、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二、法定传染病检查得分情况四家医院在疫情报告管理班子及规章制度方面都已建立;保健科工作包括工作规范、收发登记和疫情自查记录,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资料完整真实,肝胆医院和协和医院因没有疫情自查记录;医生对法定传染病的了解掌握情况较好;在临床医生登记方面,人民医院在门诊日志和住院日志记录较为完整,协和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日志记录稍有欠缺,有*部分缺项漏项,肝胆医院日志完整性亟待改进,缺项漏项较多;人民医院、协和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在化验登记上完整性好,肝胆医院有待改进;人民医院、肝胆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疫情卡片填写完整性和准确性、疫情报告率和及时率较好,协和医院查出一例肺结核未报告。

三、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使用情况

人民医院因报告病例数较多,反映疾病监测系统网络报

告卡不按时间顺序排列,给查询带来不便,四家医院反映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运作情况正常,无其他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四、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情况统计五、传染病报告检查得分

人民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得分46分,疫情报告及时率得分50分,总分96分。

肝胆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得分38分,疫情报告及时率得分50分,总分88分。

医院检查报告篇5

医院paCS/RiS建成后临床科室开具规范的申请单及电子医嘱,患者到影像科检查时首先由登记室对患者的信息进行统一编码,按照相应时间规定进行预约,并将此信息分诊到指定的设备,影像科医师对特殊影像学检查患者进行集中告知签字。影像技师通过排号和(或)叫号系统进行队列管理,按照病情需要进行检查,从工作列表中调取共享的患者信息,并将所得到的图像由影像设备传到服务器,paCS/RiS将患者的检查号与图像号进行关联,医师将资料传送至paCS/RiS,通过paCS/RiS立即上传给临床医生工作站,影像胶片由护士整理后分发给患者。所有的影像检查资料由paCS/RiS保存管理,具有3年以上的在线储存期,为后期调阅及质量控制统计提供保证。在检查申请预约分诊影像处理诊断报告质量控制统计的流程中,严格按照医院诊治规范进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医院信息的共享,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及服务水平的提高。

2paCS/RiS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优势

将医学影像数字化,实现无胶片、无纸化管理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趋势,paCS/RiS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提供医院临床诊疗过程和其他医疗相关过程所需要的医学影像支持服务,为医院改善医疗管理、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提供了信息保障。

2.1paCS的应用优势(1)paCS已经成为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技术。paCS利用网络技术将医院的Ct、CR、DR、mRi以及US等影像检查相连接,并将数字化的图像信息传送到服务器进行分类、归档和储存,依照医生的需求将相关影像提供到所需要的节点,使影像能够长期保存,信息能够共享,以及无胶片传送和存储。图像的多重处理支持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三维处理能力。(2)将inFinittpaCSG3技术与原有青蓝mini-paCS技术相比较,其应用功能明显增加。通过原始数据的共享,在每个工作站均可完成图像的查询、显示及打印等操作。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及医用显示器的应用,使每个影像诊断工作站均可进行Ct图像三维重建及三维成像。同时inFinittpaCSG3还可对图像自动排序编码,在大规模体检时其优势凸显。原有青蓝mini-paCS继续保持运行,既可以保证原有数据在线查询也可以做为应急情况下临时替代方案。

2.2RiS的应用优势(1)检查申请管理。检查的工作站根据医生处理检查医嘱,医师的医嘱必须注明检查类别、部位依据等具体的检查方法。同时自动绑定费用,在完成检查后自动收费;支持worklist功能;提供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查询患者信息登记资料及交费情况。(2)分诊叫号管理。根据临床病情进行患者分类,依照先后顺序、急诊优先以及保证“绿色通道”的基本原则进行分诊,同时在检查室门口自动叫号。尤其是在电话预约后可以保证“绿色通道”为危重患者检查。(3)报告编辑管理。医生在书写报告前首先进行图像质量评片,然后依照患者分类,明确分配给各岗位的相关医生,保证急诊患者在半小时内拿到结果,对于危重病及传染病患者主动联系临床。出具报告前可调阅既往影像检查结果及相关临床电子病历,书写报告后交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必要时可以集体阅片或专家会诊讨论。(4)诊断模板。方便灵活的诊断定义模板可提高报告生成速度。同时与paCS/RiS研发部门取得联系,自动审核报告内容,避免出现栏目写错、部位误写及报告出现低级错误等情况。(5)查询管理。由于paCS/RiS对各环节精确至分秒,对登记时间、检查时间及报告时间均进行严格的时间管控和查询,当出现急诊报告等待时间过长的情况时,可以集中医师专门书写急诊报告,分类显示各检查部位、检查时间及检查设备的工作情况。(6)统计管理。依照查询数据统计出甲级影像胶片率、阳性率及临床符合率,进行信息化的质量控制。通过系统可以统计科室检查量、业务收入及胶片材料支出等进行效益分析。

3结语

医院检查报告篇6

台湾“行政院”2008年9月11日通过“因应景气振兴经济方案”,期望促使提振经济形势,巩固经济长期发展基础。有鉴于此,卫生署配合“行政院”“振兴经济扩大公共建设方案”推动“加速办理智慧医疗照护计划”,针对如何加强医院为民服务、保障病人就医安全及提升弱势与偏远地区医疗质量,提出“医院安全关怀RFiD计划”及“医疗影像交换及判读中心建置计划”,于2009年2月25日奉“行政院”院台卫字第0980007847号函核定。

卫生署计划建立“医疗影像判读中心”,提供医疗影像诊断服务,以支持医疗资源较缺乏以及影像诊断医师人力短缺的地区,例如偏远地区及山地离岛,缩短诊疗决策时间,提高医疗质量。希望能解决影像诊断医师人力短缺的困境,提升偏远地区的医疗水平,缩短城乡落差。

“医疗影像判读中心”架构

在最初的设计中,“医疗影像判读中心”需具备如下功能:

1.判读中心系统,可提供多人同时上线进行远程报告阅览、影像浏览,登入时须配合电子签章制度。

2.以报告医师身份登入时,会自动显示待处理列表。而用身份证登入,就可以进行跨院影像查询。

3.打印的报告,须立即回传写入原医院。

4.共享影像浏览器,需提供报告医师所需的所有诊断工具,如标尺、量角器、放大缩小及window/Level调整等,且必须支持所有医院的影像。

5.提供对所有不同使用目的的使用者,进行管理统计。可依照医院、科别、仪器、检查项目、疾病、诊断医师等,进行深度的医疗分析统计及管理功能。

6.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针对报告医师的基本数据、专长及诊断绩效等建立相关数据库。

7.帐务处理系统,需能管理报告输入后的相关拆帐问题。

8.报告医师打印报告时能及时查询病历数据。

因第6和第7项效益不高,并未持续使用,其他项目都正常运作中。

iRC系统特色

iRC系统除了提供报告委托诊断服务外,eBm还设计了“影像报告追踪系统暨卫生所paCS自检查询系统”(iRCimagetrackingSystem),提供委托诊断的医疗院所,掌握委判的影像与报告的进度查询、网络情况自检以及紧急通报功能。

查询系统为web方式登入,医师除了可在固定工作站上使用,还可在行动装置上登入,随时随地查询与阅读报告,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登入后呈现总结画面:以数量化、正常/异常状态总览显示,一目了然。

总结内容会显示7日前至查询日的总数量:报告总数量、待诊断数量、已诊断数量、当日/昨日的紧急通报数量、一周内总紧急通报数量。每半小时可自动刷新总结内容(或制作刷新按钮,由用户自行刷新)。

iRC影像报告追踪功能:实时显示iRC报告状态(绿灯:已诊断;红灯:待诊断),用户可搜寻委判影像与报告。

系统默认自动带出7天前至登入当天的影像报告追踪内容,或可通过选择检查日期(亦可指定检查区间)显示该日期(或区间)之内容。

卫生所paCS自检功能:确保iRC系统运作正常,自检系统显示每小时paCS服务器接收仪器影像、卫生所至iRC网络状况;可提供卫生所查询是否有任何异常状况。

系统默认自动带出7天前至登入当天的卫生所paCS自检内容,或可通过选择检查日期(亦可指定检查区间)显示该日期(或区间)之内容。

紧急通报功能:可查询iRC紧急通报案件,以便卫生所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关切iRC通报的紧急患者。

系统默认自动带出7天前至当天的紧急通报内容,或可通过选择检查日期(亦可指定检查区间)显示该日期(或区间)之内容。

iRC使用情况

iRC于2009年12月建置完成后,2010年展开测试及试运营。

大同乡卫生所上传一患者X光影像,委托iRC诊断,iRC专科医师诊断疑似肺结核,并通过系统紧急通报机制,请卫生所医师速阅报告、追踪患者。

委托诊断的医疗院所于2010年初数月的试运营期间,实际体验了iRC的运作和效益后,开始大幅利用iRC,诊断报告数量呈大幅增长。由试运营期的每月数百份报告,增加到每月平均千份、高峰达每月5000份报告。

使用iRC的医疗院所,包含署立偏远、离岛医院及山地离岛卫生所。至2012年7月,委托诊断之单位遍及全台;共有18家偏远的山地离岛卫生所、4家疗养院、9家偏远乡镇小型医院及诊疗处、1家胸腔专科医院。平均维持在每月3000份报告左右的使用量。由此可见,iRC是一个使用率相当高的系统。

山地离岛paCS与iRC整合

为提升山地离岛地区卫生所医疗信息化,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质量,让“行动门诊”的服务深入到偏远部落,2006~2009年,台湾卫生署陆续完成15家离岛及山地卫生所的医疗影像传输(paCS)系统建设,与署立医院联机,并完成卫生所之间的调阅。eBm协助卫生署于2011年建设偏远及离岛区3县4乡的6家卫生所paCS系统,并将系统与iRC整合。

通过山地离岛paCS与iRC的整合,解决了现有卫生所医事人力及医疗仪器资源不足的现状,提高了当地医疗照护质量。凭借医疗数字化的建设,为未来疾病的统计、健康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便利。

iRC拟整合数字心电图

心脏疾病为山地(原住民)十大死因的第二位,但因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当地居民就诊不易,故难以早期发现慢性心脏疾病。

若能早期预防、提早治疗,便能守护山地离岛人民的心脏健康。心电图为监测心脏疾病的有效方式,蕴含非侵入式、时间短暂、操作方便、能第一时间供医师判断心脏功能等优点。

医院检查报告篇7

为了加强科室管理,落实卫生部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各项政策与要求,结合我科实际情况,放射科拟开展以下一些工作:1、积极配合卫生部及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科内人人积极参与“医院管理年”活动。1利用早交班时间或其它时间,把卫生部及医院对开展“医院管理年”的活动的各项要求、政策、文件精神及时传达到科室每一个人,做到人人皆知、积极参与。

2组织科内所有人员学习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3积极配合及参加“医院管理年”各项活动。

2、根据卫生部及医院“医院管理年”的活动要求,结合放射科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自查工作。1检查放射科依法行医的情况,主要检查诊断报告书写、值班等工作岗位各级医师依法行医情况,主要包括医师资格、医师执业证书及其它依法行医情况。

2检查规范行医执行情况,主要检查各个工作岗位对病人的服务态度。

3检查病人进行X线检查时,对病人及家属等的防护情况。

4检查放射科诊断报告是否按要求及时发出。

5检查放射科病人预约时间情况。6自查医疗收费、一次性耗材使用及消毒情况,主要检查是否乱收费、多收费、加重病人的负担,一次性医疗耗材品是否重复使用,介入诊断手术室消毒情况等。

3、根据“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对科内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1进修医生、研究生、实习生及试用期医生在放射科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本科合法行医的医师在场指导,进修生、研究生、实习生及试用期医生不排单独值班。

2放射科诊断报告只能由本科有合法行医的医师才能签发。

3规范放射科的医疗工作,要按放射科的医疗常规进行,包括阅片会诊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诊断报告签发制度,交接班制度,各项大型设备的操作制度及放射科医疗质量控制等。

4门诊透视工作岗位医师一定要按时上下班。

5尽量减少放射科检查预约时间,开展检查预约服务。尽量减少病人的检查流程。6放射科诊断报告应按要求及时发出:常规检查在30分钟内发出诊断报告,大型设备检查诊断报告48小时内发出。7加强病人X线防护工作,在X线或Ct检查时,应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X线检查有危害,并对陪护家属一定要进行穿防护衣等进行防护,对于小孩性腺、甲状腺等X线敏感部位一定要进行防护。

8坚决执行市政府执行的“医疗收费”标准,不乱收费,重复收费。9严格按照一次性医疗耗材的使用原则,不重复使用,特别是Ct、mRi及血管造影的高压注射器针筒,不能重复、多次使用,要按规定使用。

10加强放射科医疗消毒工作,特别是介入放射器材的消毒工作。

医院检查报告篇8

2005年上半年,我患了痔疮,大便滴血,到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入院后,先后进行了血常规、血生化、乙肝二对半、大小便常规、心电图、B超(两次)、胸透、肠纤维镜检查等,总共花了检查费1038元,耗时1周。检查结果是心脏无异常,肝功能没问题,肺部无异常,肾脏功能良好,只是混合痔严重,加上有5厘米的直肠溃疡。经肛肠科医生研究,要转外科进行手术切除。当时我问医生,动手术后能否保肛,医生说:“不一定,要看情况。”当时在场的亲戚朋友告诉我,市中医院有个陈教授动这样的手术已有几百例,不但能保肛,而且手术效果很好,希望我能转到市中医院去治疗。我相信了朋友的话,办了出院手续。第二天我到市中医院,找到了陈教授,我把市人民医院的医检报告递给他,以为第二天就可进行手术,哪知陈教授说:“我们要重新检查一次,因为我们要对患者负责,其他医院的检查我们不放心。”我的天呀!这又得耽误一星期。无奈,只得又重新检查大小便、心电图、胸透、B超、血常规、血生化、肠镜等,足足查了6天,又花了检查费1258元,检查报告同前个医院的完全一样。

我想,假如同级医院之间,在短期内的医疗检查报告能够实行通用制度多好啊!那既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减少患者检查的痛苦,提前进行治疗,也可提高治疗效果。但目前,几乎全国各地的医院都一样,只相信自己的医疗检查报告,更有甚者,不按病情需要,凡就医者一律进行全面检查,理由是检查全了才能确诊,才青色对症下药。如此怎能不增加患者负担,难怪群众叫喊“看病难”。2005年8月10日,《武汉日报》报道了“为了降低市民的医疗费用,武汉市将在11家市属医院试行‘医疗检查报告通用’制度,市属医院与省部属医院实行‘医疗检查报告通用’将在第二步实行”。这个办法多好啊!为什么其他地区医院不可以实行这样的制度?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能不能将此列为医疗卫生改革的一项内容。当然,在实行这项制度改革中,要具体规定医疗检查有效的间隔时间,明确医疗检查通用后的责任,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等。这样,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何光仁:减少重复检查,医疗体制改革是关键

患者在甲医院就诊,不日转乙医院看病后,医生往往会让患者重复检查(如血常规、X线摄片、B超、Ct等)。这是我们临床医生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近20年来,不仅城乡基层医院是这样,就是县市以上二、三级医院也是屡见不鲜。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对此确有深刻体会和感悟。

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每月拿固定工资、奖金,资金来源都是政府财政拨款,那时,科室与科室之间及同事之间的工作配合都比较默契,医患关系比较融洽,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干群也较满意,医疗纠纷亦甚少。随着医疗改革政策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逐年减少,大小医院都相继进行了医院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有的把医院推向市场拍卖、转让,有的搞股份制改革,有的内部搞科室承包,甚至引进社会游医承包科室。并对在岗临床医生每月规定完成工作指标,完成则足额发工资,超额者发奖金。这种竞争是非常残酷的,科室之间,同事之间矛盾不断发生,不按专科乱争夺病员,不该做的检查也乱开检查单,使患者的医疗支出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了医患关系的不断恶化。此时,患者若转院治疗,医院、医生又怎能放过这增加收入的“好机会”?重复检查成为必然。

依我之见,医疗改革必须动“大手术”。首先,中央和地方财政应重整旗鼓,根据国家和地方财力逐步加大医疗投资力度,从基本建设医疗器械的添置到人员工资,从而减少医院创收、增收的压力,这是改革的关键。第二搞好城市居民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使城乡居民进一步得到医疗保障。第三,各级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大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和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端正服务态度,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关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王亮:重复检查有一定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医生让病人重复检查有一定的必要性。第一,重复检查避免了医院间检查的误差。在医院工作过,特别在医院检验科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检测结果往往和检测者、检测的仪器、检测的方法、检测的试剂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样一份标本,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检测,检测结果有时也会不一样的,更别说在不同医院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试剂进行检测了。正规的医院往往会根据自己医院的仪器和使用的试剂来制定自己各项指标.的检测标准,医生也习惯了本医院的检测标准,并根据本院的检测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但在不同的医院,同一份标本的检测结果往往不完全相同,甚至可能相差较大,对医生的诊断、治疗可能造成误导。当患者带着甲医院的检测报告来到乙医院就诊时,乙医院的大夫对此报告的可靠性就会打问号,他不知道患者的标本如果在本医院检测会是什么结果,心里没底。为了对患者负责,医生一般会劝患者重新检查。第二,重复检查可以反映疾病发展趋向。大家知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不是静止不动的,在甲医院检测的结果只是代表了患者在某个时间点上的身体状况,到了乙医院,为了对患者负责,医生有必要了解患者此时的身体状况,这就需要重新检查。那是不是在甲医院的检查结果就作废了呢?其实不然,精明的医生当然不会忽视这么重要的医疗资料,他们往往会根据两个医院检查结果的差异,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现状和疾病的发展趋势。您看,重复检查在医疗上是不是也很重要呀?

当然,对于第一类原因的重复检查,如果我们能够实现操作标化(用规范的操作步骤、相同的方法、同一种试剂等),将医院间的检查误差控制在不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上,那么就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了!

孙永:重复检查有利有弊,利大于弊

患者转院之后,在很多情况下要进行再次的检查化验,甚至是在甲医院已做过的检查从头到尾都重来一次。很显然,重复检查不但让病人增加了医疗费用,平添了痛苦,有的还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冲突和误解。本人认为,对于上述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像一些大的检查项目,如乙肝二对半、甲肝抗体、X线摄片、Ct、超声波检查、磁共振等检查项目,其技术难度并不高,只要是在正规医院做的,拍摄部位正确,一般都能保证检查质量,合乎诊断要求,一般无须

重复检查。然而,这些检查项目的收费比较高,有些医院全靠这些检查来赚钱,因此,有些医院明知外院的检查结果没有问题,还是要求病人在本医院再检查一次。这种让病人花冤枉钱的“潜规则”不仅不合理,而且侵害了广大患者的利益,急需取消。有关职能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把减轻患者的负担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出台了一些相关规定。日前,某市卫生局宣布,市内70家区、县以上的公立医院将开展互相认可辅助检查项目的试点工作,互相认可的检查项目包括乙肝二对半、Ct、超声波检查等,今后这一举措还将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

疾病有急性病和慢性病之分,慢性病在几天的时间内病情一般不会发生很大变化,转院后的一些检查项目的结果一般也不会有变化,没有必要再进行重复的检查。但若是急性病,或是老人小孩患病、严重外伤等,由于病情发展变化快,甚至在转院的路途中就发生了变化,例如严重的脑外伤,在转院后很容易发生病情转化,此时就很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检查。

另外,从医院的医疗诊断一治疗系统来看,一位医生在一家医院工作了很长时间,他的临床经验是建立在这家医院成熟、稳定的检测诊断的基础之上的,医院与医院之间可能会存在系统误差。因此,对于这些检查项目,进行重新检查,还是有必要的。

从法律角度看,由于现在的医患关系复杂,相关的法律尚不健全,出于对患者、医院、医生的法律权利的维护,明确医患在转院过程中的责任,在转入新的医院后进行一些项目的重新检查,是有必要的,与完善的病历资料一样,也是一种取证资料,可以用于说明患者来院时的病情,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总之,转院后的一些重复检查是有利有弊,利大于弊,要相信医生。

方舟:“检查互认”需法律护航

目前,有不少市县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患者转院就诊时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在本地的公立医院之间推行“检查互认”的试点工作。不可否认,实行“检查互认”对于破除医院长期存在的“只认可本医院检查”的潜规则,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检查互认”涉及到的复杂的法律问题亟待解决。

医院检查报告篇9

[关键词]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9(c)-0152-03

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intheprocessqualitycontrolofcriticalvaluereport

ZanGBao-hua

theSeconpeople′sHospitalofYangzhouCityinJiangsuprovince,Yangzhou225007,China

[abstract]establishmentofcriticalvaluereportingsystemisoneofgoalsensuringthepatientssafety,criticalvaluereportingsystemcanensurethepatientssafetymorebetter.However,theprocessqualitydefectofcriticalvaluereportoftenoccurintheclinicalwork,bringinghiddendangertothepatientssafety.theproblemsintheprocessqualitycontrolofcriticalvaluereportinclinicalworkareanalysisedandtheircountermeasuresaregiveninthispaper.

[Keywords]Criticalvaluereport;processqualitycontrol

危急值是指与正常值参考范围偏离较大、危及生命的检验、检查结果,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需要临床医生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并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1]。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其涉及到多科、多部门、多人、多环节的协作,故时有“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缺陷”发生,轻则延误治疗抢救,重则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现对临床工作中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存在问题

1.1危急值的报告项目、范围不全面

1.1.1检验危急值报告的范围涵盖面不广2008年中国医院协会编写的《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提出[2],危急值至少应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对标准要求学习不够深入,把“至少”认为就是这些项目,而没有结合临床。本院在2012年前制订的危急值项目包含血常规、凝血试验、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糖、肾功能、肝功能、血脂等8个大类中的26个小项,与熊锋莉等[3]报告的13个项目、王海剑等[4]报告的12个项目比较,虽然项目有所增多,但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涵盖范围不广,如与心肌急性损害有关的项目并没有列入其中。曾经遇到一个病例,因“上腹痛”入院,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等显示,磷酸肌酸激酶大于正常值3.7倍、肌酸激酶同工酶大于正常值2.7倍,肌钙蛋白大于正常值14倍,由于检验科工作人员认为“不在报告范围”而没有及时与临床医生反馈信息,但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其他如抗HCV抗体、抗HiV抗体、tp/RpR等传染病标志物,涉及到患者隔离、手术过程消毒及患者隐私等问题,但不属于危急值范围,当出现阳性结果时,临床并没有及时得到信息。Rh阴性血型属少见血型,也没有列入立即报告范围。

1.1.2除检验以外的其他辅助检查没有列入到危急值报告范围在危急值报告范围中,大多只重视检验项目的报告,而心电图、影像、病理等检查报告并没有列入范围中,导致这些项目的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报告不及时。目前危急值报告的范围已扩大到除检验外的影像、超声、心电、病理、血药浓度等,报告疾病多达数十种[5]。

1.1.3缺乏成人与小儿之分在报告的项目与结果方面,没有成人与小儿之分。

1.2报告登记不全

各科室虽然都有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但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登记不全的事件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医技科室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报告后,没有记录电话接收者、报告时间等;临床科室人员没有记录由谁报告、报告的时间、及接到报告后的处理等,当发生责任追究时,有互相扯皮的现象。

1.3报告途径单一

由于信息系统不完善,医院只采用电话报告一种方式,且接电话者大多是护士,如果护士因为工作繁忙或责任心不强、认知不足,有可能发生不及时记录或不及时通知医生的情况,导致临床医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6]。电话报告还可能存在危急值误读,有一定的信息传递错误率[7]。

1.4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缺乏沟通

申请单填写不全,导致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对患者情况缺乏了解,使得相互之间对危急值的理解出现认识偏差,在报告或是不报告的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

1.5检验标本采集不规范,导致出现假性危急值结果

如标本溶血导致血钾异常升高,在输液部位采血导致血糖等多种结果出现假性危急值[8]。

1.6仪器设备方面的问题可能导致假性危急值

仪器故障、试剂质量不合格均可导致假性危急值的出现。

临床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医院教育培训不到位,全员对危急值的认知不足,制度不健全,考核不力,管理松懈等。为了更好地执行危急值报告报告制度,保证患者安全,须制订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控制对策。

2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控制对策

2.1对危急值报告项目、范围进行界定

组织召开由临床科主任、检验(微生物)、影像、超声诊断、电生理、病理、输血科等科室负责人会议,分析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对本院的危急值报告项目、范围进行界定,达成一致共识。同时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定期(每年至少1次)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有效评估。

2.2多途径报告、完善报告流程

可通过电话、短信、HiS/LiS等多途径报告。完善信息系统,应用LiS智能报告系统对危急值进行判断审核,并提醒通知临床医生[9]。流程:检验、检查科室发现危急值自己或他人立即复核,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性,标本的正确性确认无误后,立即多途径报告将相关信息逐项登记到“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病区护士接到电话,第一时间报告医生并逐项登记到“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医生获知信息后进行签字确认对病情进行评估及时处理病情复杂的汇报上级医生或科主任进一步处理,与家属告知继续观察病情,复查危急值,病程记录。多途径报告包括:①电话通知送检科室;②通过院内信息系统发送到送检科室;③短信发送到当班医生;④纸质报告上特别注明“已复核”并签名。通过报告的多途径和报告流程的完善,使危急值的管理做到“无缝隙”[10]。

2.3学习培训

组织全院医、技、护等学习患者安全目标、危急值的定义、报告的意义、报告的项目和范围、管理制度、报告流程。对护理人员、检验人员进行“影响检验危急值报告因素”的培训,做好检验前的质量分析[8]。要求检查科室不拘泥于所列的报告范围,当有关数据接近危急值时也应提前通知临床医生。临床医生在书写检查申请单时,详细书写病史,重点突出,以便影像、超声、电生理等科室的医师判断结果与临床的相关性。

2.4检查考核

医务科、护理部对危急值报告的执行情况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对执行不到位的科室或个人与绩效考核挂钩。

3小结

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是保证患者安全目标措施之一,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患者安全。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医院职能部门应加强医、技、护人员的教育培训,使之熟知危急值项目、范围、临床意义,明确该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责任心,提高对危急值报告的认知。加强检查考核,严格控制可能发生危急值报告缺陷的环节。根据医院的情况,对危急值报告的项目范围及时修正,做到质量持续改进,在系统层面上,可采纳王培昌[11]的建议。鉴于临床危急值报告体系重要性及标准化的缺失,期待危急值报告标准化文件早日出台。

[参考文献]

[1]周英.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体会[J].当代护士,2012,(11):180-182.

[2]中国医院协会.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2009~2010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7.

[3]熊锋莉,黄晓光.县级医院检验科对危急值报告的认知与实践[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0):2665-2666.

[4]王海剑.生命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6):25-26.

[5]祁新蕾.临床危急值报告的流程管理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6):584-586.

[6]张娟,胡俊灵,龚云,等.在护理安全管理中推行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2,24(10):2612-2613.

[7]游斌权,钟初雷,阎晓琴.3种危急值管理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8):32-33.

[8]胡志学,马永国.检验危急值的护理管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7):139-140.

[9]陈平,陈益民.危急值多途径报告系统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1):929-930.

[10]蔡仁美,朱胜春.综合性医院“危急值”无缝隙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2011,15(10):44-46.

医院检查报告篇10

[关键词]危急值;报告制度;建立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R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1-02

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提出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1]。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是指实验室的某些测定结果出现异常时(过高或过低)[2]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数据。表明受检者正处于随时会发生生命危险的状态,应立即通知临床医生迅速采取措施和相应的治疗,挽救患者生命。随着近年来“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深入,作为“医院管理年”检查的一个必查项目,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我血液内科自2010年8月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以来,有效防止和减少了不良事件、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事实证明,“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医院的实施,使医院内部形成了一个快速联动的反应机制,不仅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3]。2010年12月我血液内科进行了“医院管理年”检查,在“危急值报告制度”项目中有失分,但得到了专家们的中肯建议。本文就“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我血液内科临床工作中的实践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2010年8月1日-2011年3月31日共统计报告检验结果“危急值”86人次,其中中性细胞数报告55人次,Hb报告6人次,wBC报告8人次,pLt报告13人次,淋巴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百分率、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乳酸脱氢酶(LD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无1例报告,其余4项报告人次不等。

2方法

2.1制定适合血液内科的危急值由于不同性质的医院有不同的患者群体特点,设定检验危急值项目和界限值必须根据自身临床实际和特点,所设定检验危急值项目和范围应随着临床实际应用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结合我血液内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项目范围(附表1)。

表1血液内科危急值

2.2危急值制度的延伸使用除关注以上项目外,还应关注血培养、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等)、霉菌培养、甲肝、梅毒、HiV,而甲肝、梅毒、HiV属于传染性疾病,不属危急值范围,但涉及患者隔离、院内感染控制、病房消毒、指导用药及患者隐私等问题,要求临床实验室必须做准确,并及时联系临床医生。Rh阴性血型属稀有(熊猫)血型,我科常临床用血,及时联系便于输血科尽早与血液中心联系提前备血。血涂片中出现幼稚细胞也应尽早通知临床医生。另外,还应支持其他部门如放射科、心电图室、彩超室、病理科等其它功检部门开展危急值管理。

2.3重视危急值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标本留取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些标本的“危急值”的出现,是由于标本留取过程中存在问题造成的,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检验科加强与护理部的沟通,定期组织全院护士学习,为正确留取标本打下良好基础,使“危急值”更加接近真值。为防止标本质量导致假性危急值结果,首要工作就是从标本的正确送检和预处理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杜绝不合格标本。不合格标本包括:①医务人员责任问题:血标本姓名、床号、住院号不符合,患者进食后,服药后采血。②溶血标本:主要原因包括耗材质量导致标本出现危急值。多见于真空采血管内壁不光滑或负压较大,血液以较大流速冲入管内或抗凝血用力震荡,红细胞机械性破坏造成。③带凝块的抗凝标本[4]:主要原因包括摇匀方法错误;抗凝比例不合适,采血量过多或抗凝剂变化导致。④未及时送检的标本: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对危急值项目造成的影响有血钾(k+)升高,血糖(Glu)下降,当Glu浓度下降到2.5-3.0mmol/l时,可发生认识功能损伤,低于这个范围,可出现低糖血症神经症状。血气分析pH值下降。⑤不规范操作导致的假性危急值:主要原因包括不同采血管、不同血管、不同时间的血标本互掺;血液标本稀释,多见于在静脉输液侧或留置针上方采血,更有甚者在输液针头处取血送检。

2.4危急值的处理当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的情况下,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电话通知,通知顺序为主治医生、住院医生、责任护士,前者无法联系时通知后者,必要时通知科主任、护士长。目前我院的“危急值”报告是通过单一的电话通知途径,接收人主要是护士。信息流向是:检验医师发现危急值,电话通知护士,由护士作好“危急值”报告记录后向报告者复述“危急值”,经报告者确认后再通知经管医生。接到通知的人员在《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详细记录:患者姓名、床号、病案号、医学诊断、采血时间、送血时间、检验者、检验时间、检验项目、检验结果、通知者、接电话者、通知时间(年月日时分)、主管、值班医生确认签名、备注等项目。

主治医生在采取治疗措施前,应考虑:(1)该结果是否与患者临床症状相符;(2)与护理部门一起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环节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必要时立即重新采集标本复检。主管医生需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处理措施。

3注意事项目前,“危急值”应用的管理在我科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检验工作者对“危急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之部分检验人员对危急值项目和参考范围不熟,存在漏登记现象。第二、临床对“危急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电话人不愿意告诉姓名,接到结果后因某些原因未能及时向主治医生传达。

4小结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运作结果,预计将是今后医院管理评价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5]。护士通过了解危急值的界限值;采血前了解患者病情、用药情况;接到通知后立即报告医生;护理部与化验室建立联系机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通报;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等是保障患者的危急值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发挥最大效能。患者危急值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达,对医生的正确诊断、制定疾病的下一步治疗计划极为重要。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重点追踪危重患者救治的变化,提出“危急值报告”持续改进的措施。这应该成为医院一项长期的管理制度,以提升医疗安全水平。通过流程管理,使各项护理工作环节实行无缝隙管理,有效的避免了工作中的疏忽,护理质量显著提升,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医院与社会的和谐,而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邱骏,顾国浩,王雪明等.生命危急值报告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8,26(6):412-413.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S].卫生部医政司,2006:114-115.

[3]戴世荣,张骆军.临床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2):1237-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