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师外出听课汇报十篇教师外出听课汇报十篇

教师外出听课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43:35

教师外出听课汇报篇1

关键词:词汇准备;语段选择;问题设置;作业安排

中图分类号:H3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73―02

网络时代,听力手段和听力资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点开网络,各种语速、各种题材、各种发音的新闻节目尽收“耳”底。这些材料内容新颖、音质清晰,而且配有原文,学生只需点击下载,就可以开始练听了。学生的收听工具也极其方便,mp3、mp4、手机、ipad等,轻巧实用而且储存量超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将网络资源引入课堂,提高英语新闻听力的教学效果是目前教师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讲,人们把听力理解的过程从低到高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或阶段,即语音识别、句子理解和语篇理解。新闻就其本身而言与其他语篇形式有很大区别,有独立的词汇、语法特征,语音、语调及语速也别具一格。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听力基础。针对新闻听力的特征,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尝试从词汇准备、语段选择、问题设置、作业安排四个方面着手对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策略进行具体研究。

一、词汇准备

词汇的掌握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重要条件,而新闻听力词汇又与学生经常练听的日常对话中的词汇大不一样。新闻词汇具有新词多、日常使用率低、专有名词多、专业领域性强等特征。因此,帮助学生大量掌握新闻词汇是提高新闻听力教学的关键。就此,笔者在课堂上做了如下安排:要求学生准备1本新闻词汇专项记录本。每次课上预先指定1名学生作5分钟的新闻报告,其余学生做记录。报告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专有名词类:包括重要国家及其首都的名字拼写、重要国家组织领导人的名字拼写及国际重要组织的和缩略形式等。其次,这名学生还要概述本周重大新闻。鼓励学生在网络上查看已成形的词汇汇总表,通过阅读各类英文期刊报纸,下载收听新闻广播等来完成准备工作,重点不是新闻内容而是词汇,如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常出现的presidentialelection,nominee,republic,democratic等。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掌握最新的新闻词汇,既节省了时间又找到了重点。粗略统计,按每周2次课计算,每名学生每次课能记录20条词汇。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新闻词汇扩大量为700个左右,足可以大大降低新闻听力的难度。

当然,教师在这方面还要做到两个“监督”。一是监督作报告的学生。准备报告一定要认真,选择报告内容的原则是:内容要新、就大不就小、分清主次、辨明从属。二是要监督做记录的学生。做完的词汇记录一定要消化、吸收,可以通过随机抽测的形式来检查。

二、语段选择

在有限的听力授课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新闻听力技能非常重要。新闻内容覆盖面大,播音语音也有差别。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语段选择上下工夫。笔者主要从语速、语音、内容三个方面考虑在网络上收集相关段落作为课上练听的内容。

语速主要是指Voa(美国之音)新闻。Voa新闻有specialenglish和standardenglish两种。specialenglish为每分钟90个单词,句型简单、词汇量小。这种新闻尤其适合最初阶段。笔者建议用1个月的时间让学生专门听specialenglishnews。这样能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逐渐积累新闻词汇,熟悉报道形式。第二阶段为过渡阶段,即specialenglish向standardenglish过渡。为了顺利过渡并具备收听standardenglish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将一条新闻的快慢版本对照着听。学生可以在慢语速报道中听取主要大意,再听标准新闻。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语速新闻报道的不同。经过这个阶段后,教师可以再大量选择各种题材的标准新闻语段,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这三个阶段的新闻语段选择都可以在英语学习网站上进行。另外,教师也可以直接进入美国之音广播网站选取。

英国BBC新闻听力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师需要在听音过程中指出英音与美音的明显差别。在这个阶段,词汇、语法已不是问题,教师可以选取同一事件的Voa,BBC两种报道让学生练听。这样既可以继续巩固Voa,又可以减轻BBC的难度。实践证明,学生适应BBC语音只是时间的问题。

另外,在这三个阶段里也要考虑新闻内容因素。在第一阶段,要选择像运动、事故灾难、科学发现、奇闻趣事之类的新闻。因为这类新闻词汇简单、内容有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到了第二、三阶段安排军事、经济、外交类新闻,让学生有时间慢慢接受。

三、问题设置

教师在学生听新闻的过程中设置什么样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效果。学生在第一阶段刚接触新闻,这时如果问一些具体问题会让学生有紧张感。笔者试着给学生充分的空间,第一遍放音要求学生听懂大概即可。这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没有过多压力。转述时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大家都没听出来的,教师可适当提示,然后听第二遍,这一遍学生有了具体的目标,基本上能理解全部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教师可渗透给学生“新闻导语”的构成与作用。有研究发现,对具体线索的提问比依靠整体线索的提问往往更容易回答。因此,教师应避免传统式的直接提问新闻大意,而是以导语为基础,让学生听出5个wh和一个how的内容。等到学生对这类问题已相当敏感,没有任何问题时再推出whatisthenewsmainlyabout?学生会注意导语及整条新闻报道,利用自己的总结能力正确回答问题。当然,学生有可能找不到题点,这时教师可以给予帮助,慢慢让学生适应,从而找到新闻报道的重点。

实践证明,这种广泛D细节D具体的问题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适应并熟悉掌握新闻听力。

四、作业安排

由于听力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想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业余时间变成自主学习。为了保证效果,教师可以强制性地给学生安排作业。丰富的网络听力资源为这一教学手段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作业分为三大类:

1.词汇背记。学生们除了要背记同学所作值日报告中的新闻词汇外,还要自主大量通过下载学习网络资源,阅读英文报纸、杂志,收听新闻等途径积累词汇。教师可以定期通过词汇测试来督促检查这项作业的完成情况。

2.收听新闻。要求学生每天坚持泛听一定量的Voa、BBC新闻报道,收听时以了解大意为主。其目的是获取信息,了解时事,增强语感以提高听力水平。教师可以在课上随机抽查学生,让其对最近听到的时事作简短报告。

3.听写新闻。提高听力水平必须做到精听与泛听结合。教师把在网络上有针对性选取的语段转载给学生作为课下精听作业,要求学生把新闻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以每星期2~3段为佳。做这项作业时,学生首先要反复通听全文,在掌握80%的新闻内容后才能动笔。记录时,要以句子为单位,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听记。对于个别难词、生词,可先留好空格,在完成大部分听记任务后再进行反复辨音,可以查字典,或者根据上下文的语义关系来填空。教师需在课上认真检查这项作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科技在迅速发展,学习资源、学习手段日益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这种组织新闻听力课堂教学的方法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改进总结出来的。当然,听力课堂教学有待探索的方面很多,笔者仅希望这点经验之谈会对从事听力教学的教师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王玉龙,吴建清.新闻英语[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4]严文清.美国之音英语广播收听指南[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教师外出听课汇报篇2

论文摘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产物,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困扰着很多教师。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例从教学目标、活动情境、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入手对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帮助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依据明确具体的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即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如果教学活动的目标只在少部分学生身上得以实现或者活动耗时过多.该活动的有效性就会出现问题.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下面笔者结合听评课过程中关注的一些教学实例.归类分析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问题一:活动设计重趣味,轻日标一些教师常采用竞赛以及其他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但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游戏或者比赛活动时过度关注趣味性.结果活动很有趣.却没有明确的目标

实例1:一位初三教师在上课开始时.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进行wordsmemory比赛其形式为:教师在pFF上迅速闪过一个本单元学过的词语或者表达法.叫一名举手的学生先说出再口头拼出刚闪过的那个词语或者表达法.如果该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则叫另外一名学生举手参与者不多.都是对这些词语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用时8分钟呈现l3个词语和表达法.而后给获胜的女生组在黑板上画了红星.进入听力环节。

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说她观摩其他教师课堂教学时.一位教师采用了这个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所以她决定在自己的班级尝试这个活动.但是在自己的班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也没有积极参与。

活动有效性分析:在此活动中,教师侧重的是活动形式的趣味性和课堂气氛.却没有思考这些因素应该为何种教学目标服务.似乎确定了获胜方。

活跃了课堂气氛就实现了教学目标在该活动中.尚未掌握这些词语和表达法的学生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积极参与其中活动时间较长.却没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没有成为学生的学习环节.即便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也是低效或者无效的活动

问题解决建议:教学活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学生的兴趣只能作为活动的切人点来帮助实现目标此活动的优点是以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用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性评价活动.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可将活动的目标设定为评价学生对单元词汇的认读与拼写情况.评价的重点是全体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连续闪现13个词语.让学生小组合作记录.而后合作回忆、学习这些词语,评价的标准是所有成员都能够认读、拼写这些词汇的小组获胜这样,既能够保持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在闪词环节注意力高度集中.又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问题二:活动设计情境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成人认知水平下的一些常识性知识.有时远远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一个要点是活动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实例2:一位教师在设计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语13册Unit5adviceneeded单元输出活动时.让一个学生读了一段教师写好的小篇章.内容是说作者刚从农村来到城市.不知道如何在城市交朋友教师让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写出作者的问题.而后4人小组讨论问题并提供建议汇报阶段各组的回答基本上都是greetothers,befriendlyt0others,而后就是沉默鉴于学生的沉默,教师给出5个短语.befriendlytoothers,openyourhearttoothers,forgiveothers.talkwithothers.don’tbeangryeasily.而后让学生小组运用这些短语再次就该问题提供建议但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中有两组没有运用教师创设的交友情境.而是就其他问题提供建议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反思说这个环节学生沉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为学生做好语言铺垫.以后要注意语言铺垫到位。

活动有效性分析:此活动用时较长.学生却没有思维和语言的输出.是无效的活动这个环节的问题并非是语言铺垫不到位.而是活动的情境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该活动的设计意图很好.为学生运用提供建议的功能结构创设情境但是笔者主动参与了三组学生的活动.发现就此情境,即便是用中文,学生也无话可说。教师提供的交友原则符合成人的认知.而该校处于北京偏远郊区.初二的学生没有到城里交友的经历与设想,所以即便是教师给出了表达结构.学生也不愿意去用。

问题解决建议:违背学生认知水平的大道理或合理的原则只能成为学生机械模仿的对象而无法变为学生真实的语言.因为学生没有真实表达的需要就此活动,如果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让他们就生活中有问题的领域提供建议比如,就如何学好英语,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好女儿/儿子、好朋友提供建议.学生就会在合作过程中有思维和语言的成果.活动会很有效。

问题三:活动设计中的合作学习问题

1.合作学习活动设计不合理

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要考虑其必要性和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在合作完成活动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完成活动汇报阶段相互评价.相互学习:还体现在每个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都有平等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输出的机会。

实例3: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语l3册Unit6newYear’SResolutions的第一个听力内容是Kellv介绍自己和三个朋友未来的计划完成教材中的听力任务后,教师让学生阅读听力原文并划出其中的短语。学生找出likedoing,begoingto,wanttobeenjoydoing等表达喜好和计划的功能结构和表达法。而后,教师让学生小组活动:Retellthepassage.笔者旁边的学生自发组成5~6人小组.其中4个学生围坐在一起.另外1~2名学生在旁边看笔者问旁观的学生:“你们的任务是什么?”答:“我们补充他们的内容”而其他4位同学基本上是每个人有一次输出的机会,陈述Kelly,Ben,Lucy,Jimmy的计划。教师叫到小组时,小组没有互动合作.每个组员只是独自表达自己的话语。

活动有效性分析:该活动设计不合理.是低效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活动.因为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合作的过程.而且并不是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语言输出的机会

问题解决建议:此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模仿听力材料中的内容操练表达计划的功能结构该活动比较适合独立完成.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设计任务.有的学生只介绍其中一个人的计划.有的介绍两个或者三个人的计划.还有的需要完整介绍出四个人的计划

2.合作学习成果汇报活动无效

实例4:一位教师在处理Describingobjects话题时,依据听力材料中对光盘、手套、粉笔的描述,设计了表格,让学生关注size/shape,color,material,usefunction等具体信息.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描述物体要包含的方面及一些有助于介绍物体的词汇和结构,而后,让学生4人一个小组合作描述一物体.汇报阶段其他同学猜测该物体的名称。

汇报阶段,一组学生描述一物体时.其他组的学生并没有倾听.也没有猜测出物体的名称教师自己说出物体名称后.叫另外一组学生站起来描述本组的物体.其他组的学生还是没有倾听。教师不高兴地对学生说:“Youshouldlistentothemcarefullyiamnottheonlyonewholistenstothem.”

活动有效性分析:评价环节的缺失导致该合作活动成果汇报环节无效其原因在于成果汇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互相倾听,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而不单纯是给完成任务的学生展示的机会。此外。教师的这种语言要求也是无效的。问题解决建议:教师应该在学生汇报之前就其他同学倾听什么内容.听的过程中做什么.听后的评价任务是什么进行提前引导,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whatobjectaretheydescribing?·Howdoyougettheanswer?whatclues/wordsintheirspeechhelpyougettheanswer,itssize,func—tion,material,color?

·whatdoyoulearnfromtheirdescription?

·whatsuggestionsdoyouhaveforthemastotheirideas,fluency,confidence,cooperationetc.?

这种引导,可以形成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意识和习惯.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中的倾听不是靠教师的要求来保证.而是靠明确的任务来激励学生愿意倾听.学会评价如果教师的引导和要求缺失或者不够明确具体.那么,学生在其他组汇报时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此外,教师要确保汇报展示环节精炼高效.即便汇报发言的组不多,只要评价环节做到位.全班学生都会受益。而有些教师在汇报环节.叫很多组甚至是所有组展示其合作的成果.却不引导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相互评价,只是教师自己评价说:“Good!”或者“excellent!Youhavea11d0neagoodiob.”这种模糊的标签式评价语言既不能评价出学生的表现,也不能促进学生改进和提高问题四:活动设计内容不够具体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另一个要点是在开展活动时学生有明确的要表达的内容.其思维的重点是如何用英语表达一定的内容。

实例5:一位教师在教外研社版新标准初一上册module4mvschoollife时,给了学生6分钟时间.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运用have…(subjects)at…(time)结构介绍当天的课程。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热烈地用中文讨论各节课上课、下课的时间,讨论中他们思维的重点放在具体时问上活动时间到了.学生还不能够运用该结构介绍当天的课程在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反思说完成活动的时间不够.所以学生没能完成。

活动有效性分析: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输出.但是学生却没有语言的输出.原因并非是时间不够.而是活动设计不够具体明确.导致活动低效。

问题解决建议:如果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一份时间表.那么学生讨论中思维的重点将是如何用英语表达这些信息.这样就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目标

问题五:活动设计忽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实例6:一位教师在复习、总结过去时的标志词语和表达法时,先叫几个学生说出.而后小组讨论列出.然后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过去时标志词语和表达法,例如,lastmonday,lastnonth,lastvear,amomentago,aweekago,twomonthsago,in1898,in1986,in2000等20多个表达法.让学生在笔记本或者书上补上先前没写出来的表达法。

活动有效性分析:教师的这种做法似乎很好.先调查学生的已有知识。而后引导出未知表达法.扩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如果分析细节.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做法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导致该活动机械低效

教师外出听课汇报篇3

论文摘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产物,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困扰着很多教师。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例从教学目标、活动情境、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入手对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帮助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依据明确具体的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即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如果教学活动的目标只在少部分学生身上得以实现或者活动耗时过多.该活动的有效性就会出现问题.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下面笔者结合听评课过程中关注的一些教学实例.归类分析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问题一:活动设计重趣味,轻日标一些教师常采用竞赛以及其他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但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游戏或者比赛活动时过度关注趣味性.结果活动很有趣.却没有明确的目标

实例1:一位初三教师在上课开始时.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进行wordsmemory比赛其形式为:教师在pFF上迅速闪过一个本单元学过的词语或者表达法.叫一名举手的学生先说出再口头拼出刚闪过的那个词语或者表达法.如果该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则叫另外一名学生举手参与者不多.都是对这些词语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用时8分钟呈现l3个词语和表达法.而后给获胜的女生组在黑板上画了红星.进入听力环节。

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说她观摩其他教师课堂教学时.一位教师采用了这个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所以她决定在自己的班级尝试这个活动.但是在自己的班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也没有积极参与。

活动有效性分析:在此活动中,教师侧重的是活动形式的趣味性和课堂气氛.却没有思考这些因素应该为何种教学目标服务.似乎确定了获胜方。

活跃了课堂气氛就实现了教学目标在该活动中.尚未掌握这些词语和表达法的学生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积极参与其中活动时间较长.却没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没有成为学生的学习环节.即便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也是低效或者无效的活动

问题解决建议:教学活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学生的兴趣只能作为活动的切人点来帮助实现目标此活动的优点是以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用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性评价活动.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可将活动的目标设定为评价学生对单元词汇的认读与拼写情况.评价的重点是全体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连续闪现13个词语.让学生小组合作记录.而后合作回忆、学习这些词语,评价的标准是所有成员都能够认读、拼写这些词汇的小组获胜这样,既能够保持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在闪词环节注意力高度集中.又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问题二:活动设计情境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成人认知水平下的一些常识性知识.有时远远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一个要点是活动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实例2:一位教师在设计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语13册Unit5adviceneeded单元输出活动时.让一个学生读了一段教师写好的小篇章.内容是说作者刚从农村来到城市.不知道如何在城市交朋友教师让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写出作者的问题.而后4人小组讨论问题并提供建议汇报阶段各组的回答基本上都是greetothers,befriendlyt0others,而后就是沉默鉴于学生的沉默,教师给出5个短语.befriendlytoothers,openyourhearttoothers,forgiveothers.talkwithothers.don’tbeangryeasily.而后让学生小组运用这些短语再次就该问题提供建议但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中有两组没有运用教师创设的交友情境.而是就其他问题提供建议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反思说这个环节学生沉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为学生做好语言铺垫.以后要注意语言铺垫到位。

活动有效性分析:此活动用时较长.学生却没有思维和语言的输出.是无效的活动这个环节的问题并非是语言铺垫不到位.而是活动的情境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该活动的设计意图很好.为学生运用提供建议的功能结构创设情境但是笔者主动参与了三组学生的活动.发现就此情境,即便是用中文,学生也无话可说。教师提供的交友原则符合成人的认知.而该校处于北京偏远郊区.初二的学生没有到城里交友的经历与设想,所以即便是教师给出了表达结构.学生也不愿意去用。"

问题解决建议:违背学生认知水平的大道理或合理的原则只能成为学生机械模仿的对象而无法变为学生真实的语言.因为学生没有真实表达的需要就此活动,如果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让他们就生活中有问题的领域提供建议比如,就如何学好英语,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好女儿/儿子、好朋友提供建议.学生就会在合作过程中有思维和语言的成果.活动会很有效。

问题三:活动设计中的合作学习问题

1.合作学习活动设计不合理

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要考虑其必要性和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在合作完成活动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完成活动汇报阶段相互评价.相互学习:还体现在每个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都有平等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输出的机会。

活动有效性分析:该活动设计不合理.是低效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活动.因为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合作的过程.而且并不是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语言输出的机会

问题解决建议:此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模仿听力材料中的内容操练表达计划的功能结构该活动比较适合独立完成.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设计任务.有的学生只介绍其中一个人的计划.有的介绍两个或者三个人的计划.还有的需要完整介绍出四个人的计划

2.合作学习成果汇报活动无效

实例4:一位教师在处理Describingobjects话题时,依据听力材料中对光盘、手套、粉笔的描述,设计了表格,让学生关注size/shape,color,material,usefunction等具体信息.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描述物体要包含的方面及一些有助于介绍物体的词汇和结构,而后,让学生4人一个小组合作描述一物体.汇报阶段其他同学猜测该物体的名称。

汇报阶段,一组学生描述一物体时.其他组的学生并没有倾听.也没有猜测出物体的名称教师自己说出物体名称后.叫另外一组学生站起来描述本组的物体.其他组的学生还是没有倾听。教师不高兴地对学生说:“Youshouldlistentothemcarefullyiamnottheonlyonewholistenstothem.”

活动有效性分析:评价环节的缺失导致该合作活动成果汇报环节无效其原因在于成果汇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互相倾听,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而不单纯是给完成任务的学生展示的机会。此外。教师的这种语言要求也是无效的。问题解决建议:教师应该在学生汇报之前就其他同学倾听什么内容.听的过程中做什么.听后的评价任务是什么进行提前引导,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whatobjectaretheydescribing?·Howdoyougettheanswer?whatclues/wordsintheirspeechhelpyougettheanswer,itssize,func—tion,material,color?

·whatdoyoulearnfromtheirdescription?

·whatsuggestionsdoyouhaveforthemastotheirideas,fluency,confidence,cooperationetc.?"

这种引导,可以形成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意识和习惯.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中的倾听不是靠教师的要求来保证.而是靠明确的任务来激励学生愿意倾听.学会评价如果教师的引导和要求缺失或者不够明确具体.那么,学生在其他组汇报时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此外,教师要确保汇报展示环节精炼高效.即便汇报发言的组不多,只要评价环节做到位.全班学生都会受益。而有些教师在汇报环节.叫很多组甚至是所有组展示其合作的成果.却不引导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相互评价,只是教师自己评价说:“Good!”或者“excellent!Youhavea11d0neagoodiob.”这种模糊的标签式评价语言既不能评价出学生的表现,也不能促进学生改进和提高问题四:活动设计内容不够具体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另一个要点是在开展活动时学生有明确的要表达的内容.其思维的重点是如何用英语表达一定的内容。

实例5:一位教师在教外研社版新标准初一上册module4mvschoollife时,给了学生6分钟时间.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运用have…(subjects)at…(time)结构介绍当天的课程。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热烈地用中文讨论各节课上课、下课的时间,讨论中他们思维的重点放在具体时问上活动时间到了.学生还不能够运用该结构介绍当天的课程在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反思说完成活动的时间不够.所以学生没能完成。

活动有效性分析: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输出.但是学生却没有语言的输出.原因并非是时间不够.而是活动设计不够具体明确.导致活动低效。

问题解决建议:如果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一份时间表.那么学生讨论中思维的重点将是如何用英语表达这些信息.这样就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目标

问题五:活动设计忽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活动有效性分析:教师的这种做法似乎很好.先调查学生的已有知识。而后引导出未知表达法.扩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如果分析细节.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做法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导致该活动机械低效

教师外出听课汇报篇4

关键词:农业院校英语词汇教学提高策略

一、引言

教育部高等教学司发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应达到的推荐词汇量(属于三个层次的英语能力要求中的一般要求)是: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这完全证明了教师应在课内外重视学生对词汇掌握。语言学家Carter(1987)和Zimmerman(1997)指出:课堂词汇教学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然而,赵继政(2000)认为,在中国的大学课堂里,词汇重视程度完全足够了。因为,在中式的语言教学中,词汇和教师、课本及语法并认为是四大核心教学基本点。稍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在书店还是在书摊上,只要有英语书籍,就总会有各种如何掌握英语词汇的书籍在销售,而且,其数量远远超过关于听、说、读、写、译等各项书籍数量。学生花在词汇掌握上的时间也是不少的,然而,其效果却事倍功半。ausbel(1994inBrown)认为,背诵可以是外语词汇量积累的有效方式,但是它应该是建立在有意义的而非机械的方式基础之上的。机械地记忆只能使得单词背诵无序而且容易遗忘。那么,如何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迅速地提高呢?

二、农业院校英语词汇教学提高策略

肖惜(2004)主编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对词汇教学的原则和要求如下。

(1)尽可能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

(2)对词义、用法、搭配等方面不易掌握的词汇,应该结合句子、课文和情境进行教学;

(3)除了用英语难以解释清楚的词汇外,一般用英语教学,不要用翻译法简单处理;

(4)对不同单词,要了解其教学要求,进行不同的处理;

(5)引导学生掌握记单词的技巧,形成正确的词汇学习习惯;

(6)培养学生查词典的技能和习惯;

(7)经常复习、巩固已学词汇,注意讲课中生词的复现率。

教师可以根据词汇教学原则和要求,采取相应的词汇教学方法和技巧,这样会快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我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如下几点提高学生词汇量的策略。

1.利用词根、词缀、词形和发音等方式讲解词汇。

英文单词数量庞大,难学难记,所以学生常感到苦恼,叹无良策。刘又生(2006)认为,根据前缀、后缀、派生、合成、转化等方法对词的构成进行分析,能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词根、词缀是构成英语单词的元素,了解和记住这些元素,不仅可以牢固地记住单字的意义,免除死记硬背之苦,而且一次记住,不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经常指出新旧单词中词根或词缀对词汇的词类或词义的影响,让学生根据构词基础知识来归纳、判断和记忆单词。所以,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词根和词缀是记忆大量单词的有效方法。

例如,老师在讲到audience(听众)这个词时,可以顺便讲到audi这个词根,意为“听”,类似的同根词有:auditorium(-orium表示“地点、场所”,礼堂,讲堂),audible(-ible表示“可……的”,听得见的,可闻的),auditor(-or表示“人”,旁听生,旁听者),audiphone(phone表示“声音”,助听器),audio-visuals(visual表示“听觉的”,试听教材,直观教学)。同样的,在谈到“战前”(prewar)这个词时,根据前缀“pre-”(表示“前,预先”),我们可以引申出predict(预测),prerecord(预先录音或录像)。我提问:“前总统”怎么译?学生们说是“prepresident”,当我解释完真正的答案(formerpresident,former表示“前者的”)并提问“前妻”怎么翻译时,学生们的答案又变成了“formerwife”。纠正了正确答案(ex-wife,ex-表示“前”)后,我又让学生释译“exterior”(在此前我把“interior”(内部;内部的)这个词的意思告诉了他们),于是大多数学生把“exterior”(外部;外部的)解释为“前部;前部的”。也就是说,学生们不清楚的是:一个词缀也可以有多个词义,像“ex-”既有“前”的含义,又有“向外”之意,对于后者,一个例子就够了:“export”(出口)。我认为,学生们在这种屡猜屡败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大量的词汇。

当然,有些单词是要根据词音来掌握的。例如,当我在讲到fundamental这个词时,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记住这个词义,告诉学生们:认真听这个词的发音,像不像“发现一个馒头”?既然馒头是我们生存的根本,那么fundamental就是“根本的,基本的”。

词根和词缀的透彻讲解对教师的唯一要求是:教师平时要善于积累总结,对词根、词缀有相当大的掌握量,达到讲课时能信手拈来的程度。

2.和听说结合。

我曾经把大学英语《新视野》教材的第一、二册精讲课文共计四十课变成类似于四级考试中复合式听写题型。练习的形式是:熟读课文,学下一课时把前一课的课文复合式听写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后边听边写,书写必须用铅笔,这样可以听数遍,直到能正确填写为止,每学三单元共计六课时老师随机抽取一课进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光说不练假把式”,所以,我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把某些具有适当的主题课文(如学外语经历、如何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或我从家人身上学到的等)以摘要的形式或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讲出来,字数在两百到三百字之间,多了不限。以《新视野》第一册第一课为例,文章是关于作者学习外语的经历。我把这篇文章变成了复合式听写形式,所选的词都是四级“四会”词,所抠出的句式长短适中,便于训练。同时针对这篇文章,我让学生选谈文章作者的经历、自己所学外语的经历,或如何学好外语的建议等。在学第二课前,多数学生能够较流利地把学外语这一主题表达出来。由于生源的因素存在,这种训练形式不会立竿见影,也不会成为万能药,但是它确实起着一举四得的作用:首先,巩固了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其次,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再次,学生掌握了课文中单词的语义和拼写;最后,让学生逐渐学会自学,因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的任务之一。

3.提供阅读材料,安排阅读任务。

张法科(2010)等认为,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一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规则学习、系统的操练和无意识的语言习得来实现。无意识的习得一般指通过大量的阅读,潜意识地了解词语的用法和语法规则。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进行词汇积累以提高理解能力。借助单元课文的学习,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重点掌握,以完善学生的词汇语法知识,丰富扩展其语言图式。《大学英语》的精读、泛读、快速阅读课本中的课文都是大学生练习阅读、扩大词汇量的好材料。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阅读中英文对照的文学作品或简化英文读本,甚至阅读英语的文学原著或英语报刊,学生们在这些趣味性很强的阅读过程中学习词汇,不枯燥,而且印象深刻,词汇记得牢。河海大学郝雁南(2010)等也赞同这一学习方式,并把这一学习方式称之为词汇附带学习,笼统地讲就是指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获得一些词汇,记住一些词汇,它就像副产品一样。相对于词汇有意学习,它强调偶然或不经意间获得。除了利用教材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之外,网上阅读也是一种比较不错的补充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网站(如省略网站,也有涉及好专题,可用于教学的省略网站,还有类似于百科全书的,适合阅读的省略网站,等等),指定阅读材料,安排阅读任务,定期对阅读材料中的重要词汇进行检测。

对于教师而言,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和阅读网站并安排阅读任务不成问题,关键的是要建立起大学英语课外阅读监测体系,并且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

三、结语

我之所以强调在词汇教学上要多下工夫,是因为省属高校的生源和国家重点高校的生源不一样,国家重点院校的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自主性很强,而省属院校的学生,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学生,其学习惰性较强,因此,要想使学生在词汇量上有所提升从而促使其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教师需要随时对学生监督与指导。此外,学生没有学习策略的概念和意识,他们不清楚“学习策略是学习成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秋芳,1996)。胡志军(2007)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对学习策略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假如他们相信某些学习策略更有效,他们就会在学习中去努力运用这些策略。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呢?至关重要的因素还在教师。郭燕(2007)指出,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展开,很少涉及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虽然策略研究的主体是学习者,其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积极采纳有效的学习策略来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实际上,在真正的教学中,这往往又是一些教师所忽略的,词汇教学更是如此。

生动、高效的词汇教学,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正确的词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词汇记忆、拼写技巧的掌握,是学生尽快提高英语水平的必要条件。词汇教学任务重,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只有教师真正注重词汇教学策略时,学生才能重视词汇学习,最终才会有词汇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englewoodCliff,nJ:prenticeHallRegents.1994.200.

[2]Carter,R.Vocabularyandsecond/foreignlanguageteaching[J].Languageteaching.1987,(20):3-16.

[3]Zimmerman,C.B.Doreadingandinteractivevocabularyinstructionmakeadifference?anempiricalStudy[J].teSoLQuarterly.1997,(31/1):121-140.

[4]郭燕.大学英语师生学习策略教授与使用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外语界,2007,(2):65-72.

[5]郝雁南,恽如强.大学英语教学与词汇附带学习[J].大学英语教学,2010,(1):15-19.

[6]胡志军.论外语学习的观念体系及其构建[J].外语界,2007,(2):32-38.

[7]刘又生.联想――扩大英语词汇量的有效方法[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340-341.

[8]文秋芳.传统与非传统学习方法与英语成绩的关系[J].现代外语,1996,(1):37-43.

[9]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7.

教师外出听课汇报篇5

一、加强领导,把握继续教育工作主动权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管、教导主任抓落实、年级组长做配合的上下贯通相连,横向辐射到面的工作格局。一是贴近实际抓学习。为凸显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力争使继续教育工作更贴近教师队伍实际,更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例如,针对新教师较多,对课堂教学常规和学科知识掌握不够的问题,我们设计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专题学习,使广大教师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针对部分教师表现出来的心理上的问题,我们设计了《教师心理困扰的自测与调查》的学习活动,深受教师的欢迎。二是注重过程抓落实。在具体落实工作中,我们坚持月例会制度,每月都把继续教育活动向领导小组进行汇报,既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还要汇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想法。领导小组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任务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加强,使继续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三是加大投入抓培训。每年,我校都要投资近十万元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奖励,通过外出培训、学访、专家引领、校本研训、师傅带徒、尖子引路等形式,促进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

二、多措并举,确保继续教育工作高质量

1.强化实践,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在培训的形式和方法上,我们改变传统的单一培训模式,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有效培训。一是“读”。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要读五本以上有关人格修养和学科专业方面的好书。通过读书,积淀底蕴,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理论水平。为了保证“读”的质量,我们还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交流和好书推荐活动。二是“看”。我们精选了一些师德典型案例和一些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组织教师在业务学习时观看,看后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吸纳精华,内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三是“听”。我们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做报告,组织广大教师现场聆听专家的讲解,零距离接触新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与专家进行现场互动,由此释疑解惑。四是“研”。学校在科研课题选择上,照顾到每一位教师,让每位教师都能参与进来,鼓励教师进行区域内小课题研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五是“写”。就是撰写教学随笔和反思日记。通过上述各种方式方法的有机结合,培养出了一大批能讲、能评、能导、能研、能写的“五能”教师。

教师外出听课汇报篇6

关键词:新闻英语;分解;建构

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技能在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是改变专业教学中“重语言能力,轻交际能力”的不良现状的有效途径。在我校目前的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在听力教学中不能针对材料特点进行能力训练,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不到培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以新闻类材料为突破口,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提出并实践了一种“自学+研讨”与“分解+建构”相结合的听力教学模式。

一、新闻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校的听力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方法和有限课时的限制,并没有明确而有效的策略训练,也没有针对各类听力材料的特点进行听力教学活动和听力技能的培养。

首先,教学模式单一,训练方法落后。我校的听力教学仍然处于“听力材料主导课堂,教师以讲授和练习为主”的阶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而不是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上的提高。其次,教学条件太差、教学环境不佳。普通的多媒体教室并不完全胜任英语听力教学。这阻碍了教师正常组织课堂交际型教学活动,根本谈不上“以说促听、听说结合”。再次,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差。在交际教学法中,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然而,由于现行的语言学习环境及测试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学生的主观愿望与客观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完成交际任务无从谈起。

二、新闻英语听力障碍分析

在新闻英语的听力中,语言、文化和心理障碍则是制约学生听力技能提升的主要障碍。首先,新闻材料往往涉及面广、词汇量大,而且专业词汇和专有名词较多,长难句居多,虚词和缩略词很多,这些都增加了新闻听力的语言难度。

其次,新闻语言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往往涉及复杂的文化背景,学生会在缺乏相关话题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情况下,盲目地去获取支离破碎的语言信息,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增加了理解难度。

再次,新闻材料往往句式紧凑、阅读语速较快。学生适应了传统课堂上由教师控制语音材料的播放形式,对语速较快的材料存在心里障碍,且在新闻听力中不能像教师播放音频一样要求播音员放慢速度或者回放,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三、新闻英语听力教学的分解与建构

针对新闻英语的特点,将听力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通过组织课外自主听力小组,构建学生“自学+研讨”的自主学习模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可实现新闻英语听力背景知识的获取和信息理解能力的建构。

1.教学分解的必要性

新闻听力不是单纯的回答问题,而是获取信息、分解信息、理解信息并完成记忆加工的复杂的思维过程。新闻材料的呈现遵循固定的顺序,按照新闻事件内容的重要性递减的顺序安排文字内容,而且按照内容的动态发展特征或者逻辑顺序特征呈现横向或纵向的层次结构。在语速较快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完成信息接收、转化和重组的任务,而适当的停顿和分解信息有助于学习者注意力的集中和获取有效信息。因此,任务分解是教学中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2.教学分解的具体方法

成立课外自主听力小组是进行新闻英语听力任务分解和听力能力建构的准备环节。结合外语系小班特征,以宿舍为单位,将每个班分成4个听力小组,每组5-6人。每个小组选出1名成绩较为优秀的同学任组长,以便有组织地进行课外听力训练。学期初,听力教师结合分组情况进行任务分配,将报纸、广播、网络等关于热点地区和热点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且要求每个小组对分配的听力材料进行补充和扩展。补充材料除了语音材料之外,还包括视频和图片等资料或者是对教师所给定话题的扩展性讨论和相关文字信息。每个小组分配同样的教室,且每周进行相同时间段的听力活动。每周的听力课前,小组长将听力活动日志汇总上交。根据各个小组的上交材料,教师可以分析得出每个小组对于听力内容的准备程度和所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对下一周的任务进行调整。

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任务分解和能力建构的基本环节。对于教材上的话题型材料,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判断正误、信息填空或者概括大意等题型来操练。但是对于新闻材料,则更要重视所设定任务的难易度。必须结合课前学生汇报的前期准备情况而定,任务需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无论什么话题的材料都会包含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所掌握的熟悉词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已知词汇设定任务,帮助学生在常见词汇的提醒下进行联想,在给定的提示基础上进行讨论,从而扩展背景知识。背景知识掌握越多,学生构建图式的能力则会越强。因此,新闻听力课堂的词汇联想和口语交际练习能够达到“以说促听”的作用,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新闻材料的内容分解和归纳是任务分解和能力建构的关键环节。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会发现,学生对于新闻听力的障碍主要是出于“不了解话题内容、不熟悉背景知识、跟不上语速而遗漏信息”等原因。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对新闻类材料进行归纳和分析,在课堂上选取那些和学生课外自主练习中相关的话题,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内容上使他们感到熟悉又有些陌生。这样才能使材料信息与学生的经验和认知结构之间的差异最小化。

任务分解的巩固阶段是课后小组研讨和成果汇报。教师在课上进行听力操练的时候,带领学生通过“观题目猜内容,给出关键词补充背景知识,根据新闻要点进行复述”等由浅入深的课堂活动完成听力课堂教学任务,而学生在接下来的小组活动中要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研讨,就自己在课堂上的每个环节的表现进行自我分析,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疑惑之处和听力技巧运用较好的环节。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不仅能对自己的听力水平进行反思,而且能由被动的学习者变成学习的主人,培养独立、积极的学习态度。研讨成果的汇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可以采用对热点新闻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对新闻事件进行英语播报等形式。教师在这个环节要充当监控、示范和鼓励引导的角色,不是学习内容本身的传递者,而是学习策略的示范者和知识结构的补充者。

四、结语

新闻英语听力教学是听力教学的难点,但是由于新闻材料的特殊性和新闻语言的规范性,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设计和组织一些针对学生听力基本功和薄弱环节的课外练习和课堂活动。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不同的环节,有助于教师采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更有助于学生不断地进行自主听力训练和语言知识的积累,从而更好地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秦霞.大学生英语听力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及巩固[D],西南大学,2006年.

[2]黄盛.听力学习策略训练在普通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王守元,苗兴伟.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3年.

教师外出听课汇报篇7

关键词:英语报刊;中职英语;泛读教学;英语阅读水平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使用英语的重要方面。英语阅读有精读和泛读之分,泛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且接近于言语活动的阅读方式,强调在单位时间内多而准确地获取信息,提高快速感知文字材料的能力,其目的是接触大量语言材料,丰富词汇,增强语感,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英语教师在泛读教学

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背景知识一个人的背景知识和个人经验等构成了“认知图式”,它影响语言信息的加工,帮助读者获得字里行间传递的思想。通常情况下,背景知识有两种:第一种指的是一般常识,即一般读者都具有的知识;第二种指的是我们对一些具体事物或事情的熟悉程度。我们在阅读时都同时利用了这两种背景知识,只是我们意识不到而已。如果阅读内容是我们所不熟悉或根本不了解的事物,那么就会给我们的阅读理解带来很大困难或导致我们根本无法理解所读内容。

词汇知识多数研究者认为,学生的词汇量对阅读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安德森(andersonnj)认为词汇量大的读者的阅读能力不一定就很强。他提出了涉及词汇量和词汇技能的两个问题。词汇量是指一个人掌握词汇的多少;词汇技能是指一个人运用词汇的能力,比如识别单词的意思、在说话或写作中选择合适的单词、在语境中猜测单词的意思等等。由此可见,词汇量和词汇技能对阅读理解都有重要的影响。

阅读策略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学习策略目标,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大多数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培训,但多数还停留在向学生介绍阅读策略和示范如何应用阅读策略,而忽视阅读策略使用的实践和使用的效果。教师不清楚学生是如何理解的,也不知道学生为什么不理解。因此,这种以检测阅读理解结果为主导的阅读活动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

阅读材料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缺乏为阅读课备课的意识,至多就是熟悉阅读材料以便课堂讲解,不认真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阅读活动所需的时间、如何设计活动、如何分组讨论、如何满足学生需求,更不用说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原创性进行研究,从而忽视了对阅读材料的选择。

报刊阅读教学与传统

泛读课程的对比分析

首先,传统的泛读课程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很难做到内容广泛、新颖、及时更新。中等职业学校英语专业所用的泛读教材多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泛读》教程。该教材虽然在版本上多次进行了修订,但阅读材料的变化不大,只是增加了课后练习内容,且多为词汇方面的。而英语报刊的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军事、人文、科技等众多方面,并能够紧跟时代和潮流的发展而更新,具有很强的时事性。报刊阅读能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的形式学习英语,使他们感受到最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其次,传统的泛读课程注重细读、略读、寻读、猜测词义、提取中心思想等阅读技巧的训练,而报刊阅读能够在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更好地传授这些技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传统的泛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往往忽略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报刊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也能够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情感、意愿、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对阅读的材料所表达的意义进行推断、评价和鉴赏,创造性地产生自己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结论。

除此之外,养成长期阅读英语报刊的习惯能够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跨文化意识,以超越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减少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负迁移现象。因此,在泛读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英语报刊是很有必要的。

英语报刊资源在中职

英语泛读课程中的应用

广泛而大量的阅读对提高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真正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和学生绝不能局限于手中的教材,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网络等多种资源,拓宽学习英语的渠道。那么,如何将英语报刊资源很好地应用到英语泛读教学中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制定一个英语报刊阅读计划可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读报计划。中职生多来自初中学校,对英语报刊还不甚熟悉,因此教师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可列举一些报刊供学生选择阅读,如chinadaily、the21stcentury、englishweekly、englishdigest、englishsalon、englishstudy、crazyenglish、theworldofenglish、newconceptenglish等。此外,教师应制定一个总的报刊教学计划表,贴在墙上,并为每周、每个特别任务设定具体的计划和教案,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学生的课外读报意识。

每周举办一次读报报告会这主要是为了强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读报,引导和督促学生的读报过程,激发学生自主读报。教师应推荐一些适宜学生选读的报刊文章,并对阅读策略和技巧、时间、任务等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要求。在报告会上,建议学生用英语介绍读物的主要内容和人物。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包括是否会结合上下文猜词义、是否会记下有用的词汇、是否正确理解了文章大意);另一方面,能在阅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口(笔)语的表达能力,而其他学生也可以得到听力训练的机会。《21世纪英文报》目前被许多学校作为阅读教辅材料,每期都介绍关于最新时事、体育、科技、文娱方面的消息,版面清新,内容新颖,贴近学生生活,深受许多学生的喜爱和欢迎。笔者曾组织学生对《21世纪英文报》上一些有趣的栏目进行大讨论,讨论完毕后,要求各小组用英语将讨论结果汇总,然后刊登在班级英语墙报上。当自己的学习成果被大家认可时,学生就会真正感受到只要参与就能享受成功的快乐,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结合所学课程,课前让学生利用报刊资源收集与所学课题相关的资料,然后将材料归类,在课堂上讨论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分组,选择不同的内容开展相关材料的阅读讨论工作,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式和合作式学习。比如,泛读教程中有一课主题为washington,d.c.,该课对于华盛顿城的由来和城市特点有较为详细的介绍。但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华盛顿城以及相关历史资料,笔者要求学生利用许多报刊资料和国内外英语网站,查阅美国历史,了解为什么华盛顿会被公认为“thefatherofamerica”,同时查阅一些较为熟悉的美国总统的资料,如林肯、肯尼迪、尼克松等。另外,还要求学生查阅

学习语言过程中,解决词汇难题经常阅读英语报刊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学习新词、高频词的捷径。英语报刊中的词汇总会在一定时期内在多篇文章中反复出现,这正好符合英语词汇间接学习的一个规律,即:一个单词若是在不同的语境下重复出现多次,不但能巩固学习者对词汇的记忆,而且还能帮助学习者准确地掌握该词的使用方法。此外,对于词汇的检测,不要拘泥于默写这一相对枯燥的形式,学生为了应付默写,往往临时抱佛脚,过后又忘记了。我们可参考《21世纪英文报》中的quiznet和idiominaction栏目,也可以尝试使用“美国之音新闻听力”材料给学生做听力练习,扩大学生的新闻词汇。教师在播放相关文章录音的同时,可以powerpoint的形式将相应材料以填空、问答形式投影到屏幕上,学生边听边写下单词。测试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打开报纸,或把听力原文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与原文核对。事实证明,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能有效督促学生进行课外报刊阅读,同时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效果。

由此可见,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共同改进。利用报刊教学可以实现英语泛读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动与对接,进而优化英语泛读教学。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为中职英语教师,一定要向学生推荐阅读适合学生难度的报刊和文章,且在学习效果的要求上要逐步提高,否则会挫伤学生阅读报刊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andersonnj.exploringsecondlanguagereading:issuesandstrategie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4.

[2]端木义万.报刊教学与外语教改[j].外语研究,2005,(1):36-39.

[3]黄芳.合理利用报刊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3):90-93.

[4]周鲲.英语报刊教学及其在英语泛读课程中的应用[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96-98.

教师外出听课汇报篇8

一、课堂模式形式多样,激发学习兴趣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变填鸭式为听、说训练式。过去的英语教学一般是先讲生词,再分析句子和课文,其间虽有教师带读、学生朗读和提问,但总以枯燥的讲授为主,这样教师讲授的时间多,学生训练和巩固的时间少。为了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笔者尝试了下列措施。

(1)以听引路。在现有条件下只能把录音机、投影仪等作为培养听力的主要工具,在前一节布置作业前就要求学生预习,且留下思考题,这样能为课堂教学节省时间。上课时边听录音边看根据录音内容制作的图片,音、形、义并行,反复多次,要求学生能回答问题,或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复述。

(2)以听促读。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把大量阅读材料录音,供学生做听力练习。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阅读材料,则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找出关键词、词组,了解典型句型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融会贯通后连成一体再听录音,最后做一些根据短文回答问题和判断正误的练习,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3)为听、说训练创设特定的气氛。平时注重把轻松愉快的气氛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在有张有弛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学生在听、说训练时就有了一种轻松舒适的感觉,消除了学习的乏味感。同时再辅之以图片、图表、实物等,以此来增强听、说训练的趣味性。

(4)建立值日生汇报制度,给学生提供听、说的机会。课前要求值日生用英语向教师和同学做2-3分钟的汇报,内容包括日期、天气及班上同学当天的出勤和学习情况。汇报制度的建立为每个同学提供了一个“说”的机会,客观上形成竞赛气氛,谁都希望汇报得流利漂亮。因此,事先学生都能认真准备。同时,值日汇报时同学们都是听众,每个同学每次都可以得到“听”的训练,这样说、听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5)改变课文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文教学中彻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而是采取让学生阅读、分析,找关键词、词组,分析句子成分,改写课文。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相当于一个裁判员,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因此他们敢开口,克服了过去讲话时那种紧张心理。这样学生既练了会话又练了听力,而且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学习的状态,课堂气氛明显活跃起来了。

2.开辟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英语教学仅限于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在课外练。开辟第二课堂能给学生学习英语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笔者的主要做法是:

(1)播放英语广播。不定期地播放英语节目,内容有:交际英语会话、课本短剧、英语歌曲、课文录音、学生来稿等。对于学生来稿先由教师进行面批,对较好的稿件再进行广播,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学生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2)创办英语角。每周开展一次英语角活动,时间长短不定,或是独立进行,或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在英语角里学生无拘无束地或表演自编的课本剧,或对所学课文互相问答,或进行会话、演讲等。

(3)实地运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如何才能得到实地运用英语的机会呢?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利用团队活动的机会带学生到附近的商店、公共场所等地方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模拟顾客和营业员或公共服务人员进行对话,从而使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学到知识。

(4)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为了使学生能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笔者经常开展像听说竞赛、英语日记朗读竞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找准教学切入点,提高听说能力

扫除听力障碍,保持学习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如何帮助初中生从初一开始就逐步扫除听力障碍,把听力障碍降到最低点,从而使已有的学习兴趣能持久。笔者的具体做法是:

1.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因此,从教字母开始教师就要无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字母读音来归类,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英语字母、单词、句子都是通过音标在口头上表达出来的。在学习新单词时,注意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发音上有一定联系的旧词,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体会。在有了一定的音标基础以后,再帮助学生对音标进行分类、比较,理解、记忆、运用,同时对他们进行督促检查,使他们人人都顺利通过音标关,从一开始就打好语音基础,这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均属于朗读技巧的范畴。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有意识地按课本要求去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加强训练学生这方面的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及时准确地传授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模仿练习。技巧的训练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按要求每天认真地进行朗读,才能逐步掌握英语朗读技巧。

3.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学习英语不记单词是不行的,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记忆拼写。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汇的读音与拼写基本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易遗忘。

教师外出听课汇报篇9

关键词:学习策略英语新闻听力图式理论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规定,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能听懂Voa和BBC等国际新闻的主要内容。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听力理解部分也以相应的测试题目来考察学生的新闻听力能力。但是由于英语新闻听力自身的特点,如背景复杂,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学生表示新闻听力是最难把握的部分,是听力的难点。另外,很多教师在英语听力课堂也忽略了新闻听力的重要性,使之成为听力教学的薄弱环节。我通过近几年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实践获得了一些启示:英语新闻听力是一种听力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应用正确的学习策略,新闻听力这一听力难点将不难被突破。

一、理论依据

学习策略这一概念是由布鲁纳首先提出的,国内外很多语言学与教学界的知名学者都对学习策略作了相关的研究和阐述。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发展外语技能中,促进学习进步而使用的行为、步骤或技巧,它被认为是可以促进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内化、存贮、提取或使用(秦晓晴,1996)。有学者还提出,学习策略可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o’malley&Chamot,1990)。元认知策略是指用来控制、调节、评估和指导语言学习过程的方法,它包括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寻找联系机会,制定学习计划,自我评价学习的进步及监控错误等(秦晓晴,1996)。认知策略是指处理具体学习任务的方法,它包括分析、推理、猜测、概括、记录、查阅资料等。社会/情感策略则与自我情绪控制、与人合作、保持良好的动机等有关。具体到英语新闻听力学习,教师应该从这三方面的学习策略出发,根据英语新闻听力的具体特点,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在学习中应用有效的听力策略。

二、新闻听力的特点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新闻听力是一种“朗读性的书面语”,有着许多跟其它听力材料不同的特点。要想找出与之对应的学习策略,首先要了解英语新闻听力的特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做到心中有数。

1.英语新闻报道的倒金字塔式

所谓的倒金字塔,又叫作倒叙法。新闻报道往往把最重要的事实置于全文的第一个句子,即新闻导语。从新闻导语中,听者可以获知最重要的信息: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原因和方式等,即新闻的六大要素。听懂新闻导语对学生理解整篇新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新闻英语的试题中,有一部分是对新闻大意的考查,考查学生对新闻大意的理解,听懂了新闻导语,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针对新闻听力的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在听力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注意力集中策略。o’malley(1989)指出,听力理解的感知过程中的注意力是理解的基本因素。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注意力能否合理集中,对新闻听力理解至关重要。英语新闻的信息量大,如果听者试图要听懂每一个句子和每一个单词,这就使自己的注意力较为分散,结果必然是什么也没有听懂。学生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新闻导语上,这样就把握住了英语新闻的语篇形式,然后再根据考题把注意力集中在有用的细节上。听力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使其不要把注意力浪费在孤立的词汇上,而要让注意力集中在跟考题和新闻大意的关键信息上,注意力是元认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闻听力的词汇特点

英语新闻听力中的词汇包括:基本词汇、专有词汇和创新词汇(马德高,2009)。新闻听力的基本词汇相对稳定,词汇的重复频率很高,如一些政治军事新闻中经常用到的:nuclear,reshuffle,programme等。新闻报道中还会涉及很多人名、地名、国名等专有名词,如果学生不熟悉,就会影响他们的新闻听力的理解。此外,新闻是新鲜事物的传播者,因此新闻也被赋予了“最大的新词制造厂”的美誉。针对英语新闻词汇的这些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相关的元认知策略即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在我所教授的班级里,从大一开始学生就开始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着手准备新闻词汇,这包括:逐步熟悉国家英语名称和重要城市英语名称,这样在新闻听力训练中碰到这些专有名词他们就不会紧张了。另外,他们还学习了新闻听力高频词汇及一些所谓新闻新词汇。制定词汇学习计划这一元认知策略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新闻听力中的词汇难关。针对新闻词汇的这些特点,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在英语新闻听力过程中使用猜测策略这一重要的认知策略。在听英语新闻的时候,遇到一个不会的词或词组,就开始千方百计地想它的意思,这是英语新闻听力大忌,这往往会造成接下来的内容没有听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听者应该积极应用猜测策略,猜出生词的含义。比如灾害新闻中容易听到“mortalityrate”这样的词组,“mortality”可能是个生词,但是听者可以根据“rate”这一已知单词和其后惯常说跟的数字来猜测其是“deathrate”的意思。因此,猜测策略在生词众多的英语新闻听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3.新闻听力的背景知识

新闻背景就是对新闻本体解释的附属事实。英语新闻背景的交代方式主要有结尾式、穿插式及融合式。但是除了新闻听力中交代的背景,隐藏的其后的大背景(广义的背景知识)也会影响听者的英语新闻听力能力。对背景信息的了解会降低英语新闻听力的难度。

按照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人的知识是以图式形式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图式就是广义的背景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或世界知识的外在形式。影响信息接收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听者头脑中是否存有可用来对篇章内容信息进行预期的相应模式。没有丰富的知识系统,就无法进行广泛、正确的预期,就会影响信息的接收(黄若容,1998)。在英语新闻听力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以背景知识板块的方式构建图式。我在新闻听力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分主题的方式给学生介绍了新闻听力中的重点背景知识,例如:中东问题、车臣问题、索马里海盗问题、印巴关系等。学生对这一策略的反馈信息是:再听到同一背景知识的新闻,心理上不再紧张,听力理解也很流畅。由此可见构建图式策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很有帮助。

以上是我根据英语新闻听力的特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对听力课堂有帮助的学习策略:注意力集中策略、建立学习计划策略,猜测策略及构建图式策略。实践证明,只要听力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英语新闻听力中采用这些策略,再加上学习者持之以恒的练习,就一定能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新闻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o’malley,J.m.ListeningComprehension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1989.

[2]o’malley,J.m.&Chamot,a.U.Listening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112-114.

[3]黄若容.提高英语听力课教学质量的尝试[J],1998,(2).

教师外出听课汇报篇10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使教科研工作逐步迈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培养教师教科研意识,激励教师参与科研的兴趣与热情,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达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目的,同时便于将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情况纳入全面工作考核中,依据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有关管理制度制订本细则。

一、考核对象:全校正式在岗教职工,

二、考核部门:考核工作由教导处、科研办和教研组具体负责实施。

三、考核总分:考核积分加奖励分。

四、考核内容及办法:

(一)各项材料上交。(10分)

教师按要求及时上交研究材料(教学随笔、业务学习笔记和各种培训笔记心得)等计10分,每缺交一次扣1分,迟交一次0.5分。

(二)业务学习及培训。(20分)

1.业务学习:加强自我研修,丰厚自我积淀。(10分)

(2)学业务:坚持日常业务学习,摘录理论知识或学科知识,每周不少于300字。完成笔记整洁并无相互抄袭,每次得3分否则不得分,每学期检查2次共6分。

2.业务培训:(10分)

(1)培训的考核主要包括:远程教育培训、外出学习培训和各种校本培训等各级各类学习培训活动。

(2)考核内容主要包括:

考勤(2分):无故缺席一次扣1分,迟到、早退一次各扣0.5分,扣完为止。

培训记录(5分):(包括理论摘记、内容摘要或心得体会等)按要求完成得5分,未完成或明显与培训内容、要求不符每项次扣1分。

培训效果(3分):包括有关测试(如远程教育培训、各种校本培训等)、学习汇报和经验介绍(如外出学习汇报)等,每项次测试不合格扣1分,每缺一次学习汇报扣1分,扣完为止。

(三)常规教研活动(40分)

教师应积极参加本组的常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发表见解,展示自我,提高水平。并作好听、评课记录。各教研组根据常规教研出勤情况、教师听、评课记录和上公开课情况予以考核。

2、教师应积极认真地参与各教研组组织的听课、评课、学习等活动,活动中积极发言,认真笔记。

(1)听课(15分):教师每期听课不得低于15节,听课笔记应该有批注,差听一节扣1分,无批注每节扣0.3分。

(2)教师评课(5分):评课时教师应积极发言,教研组有发言记录。每差一次扣0.3分。

(3)教研公开课(5分):每组教师应主动、自觉上好组内教研公开课计5分,未承担者不计分

(以上条款以联检联评数据为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