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工作论文十篇农业工作论文十篇

农业工作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0:48:23

农业工作论文篇1

农技推广队伍成员的积极性不高,影响着农业推广的效率。因为农业推广工作需要长期奔走于田间地头,工作十分辛苦,同时工资待遇水平又不高,所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普遍比较低,一些技术人员甚至长时间脱岗。一些具备农业推广专业水平的工作人员不愿意扎根农村,所以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十分匮乏,工作团队的综合业务能力水平低。

2加强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的措施

2.1完善推广体制

现有的农业推广体制是在先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大部分制度和政策都是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基础的,政府是基本的操控和管理单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化发展,农业也要进行市场改革,这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发生冲突,因此需要进行体制的改革和完善。通过对农业推广问题的汇总分析,我们总结出,目前农业推广体制存在如下弊端:部门繁杂、人员冗杂、结构零散、业务水平低、工作效率低等,如不尽快解决这些弊端,将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的完善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积极进行推广机制创新,努力实现多元化推广体制。既要实行推广队伍多元化,大力发展非政府农业推广组织;又要实行推广形式多样化,开辟多种渠道。

2)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制,使其能够构建以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同时农业科技企业、中介组织、专业技术协会以及农村合作组织并存的多元化的推广模式,探索并形成“政府十技术十示范”的政府组织型推广模式,产品先导型、龙头企业拉动型的“公司+基地十农户”的推广模式;

3)行业引导型的“技术+中介组织十农户”的推广模式;大户带动、农户连动的“技术十大户能人+农户”的能人效应型推广模式。

2.2创新推广理念

目前我国进行农业推广的过程之中尚未认清工作的中心,没有把主要工作重心放在以人为本、以农为主、以经济为重点和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之上,仍旧只是以技术为本。在新型的推广模式之中,应该树立起新的农业推广理念、拓展服务的领域,在当前的状况下,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应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要,开展全程式的服务,使农民进行生产的过程之中能够得到相应的技术指导与及时的信息服务,并给农民的经营管理与社会生活等带来切实的帮助。在进行现代农业推广之时,应充分注重技术推广与科技教育并重,使科技推广不再是单纯技术推广,而是开始培养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应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以及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深入开展种活动,从而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意识新型农民,并带动其他农民发夹致富,充分把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互结合,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生产管理能力均得到相应的提高。只有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3优化推广队伍

就目前的农业推广队伍而言,推广人员的年龄比较大,对推广工作的理论认识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真正能够进行高效率推广的工作人员少之又少,所以,全面优化推广队伍,进行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十分有必要。首先要定期进行业务能力培训,培训要从理论的基础上拓宽到技术层面,培训要结合实际,不搞形式主义;其次,要鼓励工作人员进行深造,甚至是学历的提高;再次,要定期的举办推广大会,给广大农民、推广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等一个面对面交流机会。同时,对年轻的推广人员要有计划地选送到高等院校进行继续教育,特别是对具有本科学历的优秀推广人员要鼓励他们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等。在考核方式上。不仅以编写论文的数量多少来衡量,而更重要的是根据所承担工作的质量和数量,对农户所做的贡献。

2.4拓展推广模式

农业工作论文篇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前“三农”形势,为增加农民收入出台的一重要举措,各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认真组织学习,并根据文件规定要求,切实做好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调整农业税收政策的工作。

(一)做好降低农业税税率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户。中发〔2004〕1号文件规定,“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降低1个百分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各级农业税收机关要在国务院有关执行性政策文件下发以后,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的部署安排,切实做好农业税税率调整工作。

(二)做好取消农业特产税工作。从2004年起,除烟叶外,各地不得再对原农业特产税应税产品征收农业特产税。农业特产税完税证除用于继续征收烟叶特产税和收取农业特产税尾欠外,不得他用。没有烟叶特产税和尾欠征收任务的地方,农业特产税完税证一律停止使用,并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组织缴销和销毁。

(三)据实核减征占耕地而减少的计税面积。为解决有税无地的问题,总局拟在调查和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下发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核减管理办法,明确核减范围、程序管理权限和责任。各地要注意调查农业税计税土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做好农业税计税土地管理工作。

(四)研究制定改进农业税计税价格管理的措施、办法,做到计税价格合理,税负公平。

(五)改进和完善农业税灾歉减免管理办法。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农业税灾歉减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农业税灾歉减免管理暂行办法》。对2003年农业税灾歉减免工作情况要组织检查,确保减免落实到户。切实做好2004年农业税灾歉减免工作。

(六)各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认真掌握涉农所得税、增值税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各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对国、地税局执行的涉农所得税、增值税收优惠政策在农村落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有关情况。

二、大力规范农业税收征收管理,保护纳税农户合法权益,防止涉农税收恶性事件的发生

各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从正确贯彻执行农业税收政策,保证农业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保护广大纳税农户合法权益出发,标本兼治,依法规范农业税收征收管理。

(一)根据中发〔2004〕1号文件关于“尽快制定农业税的征管办法”的要求,总局将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收征收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制定工作,争取尽快出台。

(二)建立规范的农业税收征管体制和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03〕12号),改革和完善农业税征管体制,逐步建立纳税人自行纳税、征收机关征税,乡村干部协税护税的征管模式。各地要引导和激励纳税农户自行纳税,努力实现由征收人员上门收税逐渐向纳税农户自行纳税转变。各地要加强农业税收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使农业税管理逐步纳入专业化、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轨道,从体制和机制上规范税收执法。

(三)规范执法行为,保护广大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各地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实行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重点解决税费混征和非农税人员征税的错误作法,杜绝涉税恶性事件和案件的发生。县以上征收机关要组织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执法检查,以保证贯彻税收政策和执法行为的规范。

(四)建立健全农业税收工作制度,加强工作。各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高度重视工作,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要有人专门负责工作。对来信来访要认真对待,对所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查办,特别是对农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违反农业税征管“十不准”规定的,要加大直接查处力度,坚决纠正。查处的情况要通报。

三、加强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征收管理工作

研究制定《耕地占用税、契税征管业务规程》,统一、规范全国的耕地占用税、契税征管业务工作;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清理、纠正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执行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两税征管。总局将在适当时候组织对契税政策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四、加强领导,加强管理,搞好调查研究,确保农业税收征收工作顺利进行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后,农业税收政策调整、组织收入、规范征管的任务十分繁重,政策执行和征管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各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加强对农业税收工作领导,按照国务院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规定和要求,切实加强农业税收征管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重点解决落实政策和杜绝恶性涉农案件两个主要问题。总局拟在上半年召开全国农业税工作会议,总结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的农业税征管工作经验,研究分析当前农业税工作形势,部署全国农业税收工作。

各地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根据税收政策调整和征管制度出台情况,做好有关培训工作。县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对乡镇征收人员进行农业税收政策、征管业务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广大征收人员政策业务水平,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和纪律观念。

农业工作论文篇3

辜胜阻(1991)[1]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最早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一词,此后众多学者开始对城镇化进行研究。学者们对城镇化一词的内涵基本达成了一致,认为城镇化包含2方面内容,数量,即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小城市和县镇聚集的过程,表现为城镇人口大规模增加、城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城镇经济发展等;质量,即在农民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中,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教育、政治权利、社会服务等向城市居民靠拢,最终达到同一水平,实现真正的市民化。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传统农民工相比,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高的文化水平、对财富和理想具有更高的追求、吸收了更多的城市现代文明、创建了更多的网络关系、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他们脑筋更活、想法更多、胆子更大,也因此成为城镇化建设中迫切需求的重要力量。并且,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已经突破了狭义上祖祖辈辈生活的“农村老家”的概念[2],更多的农民工回到户口所辖的小城市、县、镇创办新事业。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城镇化建设在空间上形成了交集,若能够充分挖掘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利用这个交集,必然能够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2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

在教育上,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在校学习时间较长,大多离开学校即进入城市务工,所以基本没有务农经历,缺乏务农技能[3];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通过掌握一门技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4];在消费理念和工作期望上,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摆脱了“苦行僧”式消费特点,更注重文化娱乐,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因此也对财富和成就具有更高期望,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数据显示,62.6%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创业做老板的打算;在心态上,传统农民工清楚地明白自己只是城市的“过客”,最终归宿仍在农村,因此更多的选择“候鸟式”的迁徙方式。但是本身就缺乏务农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期待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涯,具有更强烈的“城市梦”;在对尊重与权利的追求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被社会尊重,被他人尊重,渴望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权利,更加追求民主,会主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总之,从整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方式、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消费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已经渐渐向城市居民靠拢,但是当前就业的压力、过高的房价、户籍的限制、教育的不公平等社会现实阻碍了他们留在大城市的脚步。对很多怀有创业梦想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在城镇化建设的促动下,农村老家所在的小城市、县镇就为实现他们的梦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3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城镇化建设需求的契合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掌握技能和信息的人才创办能够缓解就业压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生活服务类项目,进而带动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向市民的转换[5]。

3.1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满足了城镇化建设对青年人才的需求

城镇化建设要求提高非农产业比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期间大多涉及建筑业、维修业、服务业、零售业等第二、三产业,而且其返乡后所创办的新事业大多与外出务工期间从事的非农产业相关。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了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产业比重;城镇化建设需要敏于发现潜在机会、善于把握时机、敢于投资的创业者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在大城市和小城市、城镇的发展中心成了“势差”,导致在小城市、城镇中形成了很多空白商品。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势差”有所缩小,城镇居民对原本属于大中城市的商品产生了持续旺盛的物质需求,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务工期间开拓了视野、扩宽了眼界,因此对“势差”所创造的商业机会具有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并且更加勇于利用务工期间所积累的资本进行投资;城镇化建设需要降低失业人才比重,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显示,平均一个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能够带动4人就业,帮助每人每年增收5000元。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加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愿,他们的返乡创业能够解决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后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同时,我国尤其是我国的小城市、县镇地区仍处于“乡土社会”之中,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更加倾向于寻找与他人相同的思想和行动,脑筋更活、想法更多、胆子更大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创办的企业具有“造血”机制,能够对返乡创业起到宣传作用,在小城镇中倡导自由的、积极的创业氛围,进而扩大小城镇创业大军的规模,从根本上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使农村的“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提升城镇化水平。

3.2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满足了城镇化建设对产业支撑的需求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造城,不是简单的盖房子,城镇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也不能长期依赖财政补贴和出让土地的收入,而关键在于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培育本地区的自身的造血机制[6]。

金融危机后大量企业面临倒闭的威胁,大批面临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返乡。与新生代农民工一同入驻小城市、县镇的还有新观念、新技术、新市场以及制造业、电子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链。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充分利用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辐射作用,发挥本地区资源和区位优势,担当起大都市后勤生产基地的角色。例如成都市的竹蒿镇曾经是著名的农民工流出地,但是随着众多大型企业的内迁,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返回家乡,利用在城市所学习的技术和资源进行创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制衣、服装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模范镇,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所延伸的产业链能够实现“建设一个园区,集聚一批企业,形成一片城镇,繁荣一方经济”的目标,将城镇化建设在产业的基础上,提升城镇化水平和速度。

3.3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满足了城镇化建设对市民化气息的需求

城镇化不仅要求城镇人口的增加、失业率的降低、县域经济的发展等指标的实现,更多的是需要人的城镇化,体现在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后生活方式、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向城市居民的转变过程。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农村仍然存在很多保守、僵化、迷信的陈规陋习,比如随地吐痰、跳大神、等。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将城市的现代文明传播到小城镇地区,在日常生活中融合城乡文明,嫁接城乡文化,将科学的道德观、法律观、社交观引入农村,引导农民向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进而在农村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社会风气。

城镇化建设要求提升教育支出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然而我国传统农村对教育不甚重视,学生辍学现象严重。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且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加之在城市务工期间其教育观念得到不同程度的解构与重构,进一步确信“知识改变命运”,因此更加重视下一代的读书教育。他们的返乡创业能够在城镇化进程中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城镇化进程。

4结语

农业工作论文篇4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

转贴于论文联盟

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

转贴于论文联盟

农业工作论文篇5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

(四)动手能力弱化

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6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4个小豆品种,2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3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30学时理论课、10学时实验课和9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16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8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12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

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3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12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农业工作论文篇6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部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

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

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张自立.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0-473.

[2]p维言.新形势下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7-178.

[3]徐晓峰.浅议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72-172.

农业工作论文篇7

自1982年第一个“中央1号文件”诞生以来,中央每一个“1号文件”,都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是怎样诞生的呢?

1981年6月29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的是非功过作出了正确结论,并完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班子的组建。全会同意辞去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新选为党中央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新的中央领导班子主持工作后,针对国际国内形势,迅速着手进行农村改革。

1981年7月31日,阅批了一期《国内动态清样》,并对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农委主任的万里说:“我考虑今年九、十月要再产生个农业问题指示,题目可叫‘关于搞好明年农业生产的几个问题’。请考虑是否叫农口同志先酝酿一下,如杜(指杜润生)。再下去考察前,也可找他先谈一次。”在此前的7月18日,杜润生曾向万里汇报农村工作,万里也提出:“1980年中央75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已被群众实践突破,要考虑制订新的文件。”

中央75号文件,是1980年4月2日和5月31日根据邓小平同志两次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谈话,于9月14日至22日召开各省、市、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制订的。虽然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肯定了这个文件的制订,但当时农村改革刚刚开始,“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其它“就有不同意见”,没能执行。特别是中央领导班子的调整尚未完成,指导农村改革的思想不尽一致。《人民日报》、《农村工作通讯》、《山西日报》、《大众日报》、《湖南日报》的报刊甚至发表文章批评了“包产到户”。因此,75号文件受到局限。

在杜润生向万里汇报时,万里还对杜润生说,中央75号文件中的有些内容也给极“左”的人和不实事求是的人撑了腰。比如说“我国多数地区集体经济是巩固的或比较巩固的”;农业改革在一些地区要突破人为障碍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1981年8月4日,找杜润生谈话,布置了文件起草工作,并特别提出了文件要写政策放宽问题。指出:我国农业从1978年以来的好转,主要得力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出台的加快农业发展的25条政策,要继续放宽政策。最后要求文件能于11月上旬提交中央拟召开的工作会议讨论。

1981年9月上旬,国务院领导布置国家农委召开安徽、浙江、黑龙江、贵州等省农口负责人和滁县、嘉兴等地区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就文件起草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会上,滁县和农业部的同志发生激烈争论。当时,全国各地“包产到户”的队已占32%,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下一步该怎么办?一种主张是维持中央75号文件的框子,不再扩展;一种则主张只要农民愿意,就不要限制其发展。这一争论,涉及的深层次问题是“包产到户”究竟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1981年10月4日至21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各省主管农村工作的负责人都到会参加。期间,中央书记处在10月12日还专门接见了会议代表,一起讨论了文件草稿。在讨论中,针对“包产到户”究竟姓什么的争论时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文件需要讲清楚,这就是农村改革与“包产到户”,并未动摇农村集体经济。可是有些干部、群众总是用习惯语言,把改革说成是“分田单干”,这是不正确的。责任制用了“包”字,本身就说明不是“单干”。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坚持土地公有没有变,只是“包”给农民,而不是“分田”,这应向干部和群众进行宣传解释,说明我国农业坚持土地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最后,文件草稿由各省带回去,经过省里讨论,并根据各省意见进行了修改定稿。

1981年12月2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修改意见稿,并定名为《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当这个文件在政治局获得通过后,杜润生找到、两人,建议将这个文件安排在新年的元旦发出,成为新年的第一号文件,以便引起全党和全国重视。和当即表示赞同,随后签发了这个文件。这样,“中发[1982]1号”文件便诞生了。

农业工作论文篇8

关键词:经济合作组织分工协作演进

近几年,有关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文章浩如烟海。在研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生的文献中,朱广其(1996)认为农户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成立合作组织从而把交易费用内部化。振辉(2000)认为,分散的农户产生的外部性如搭便车和机会主义直接导致了农户的交易成本上升,农民通过合作可以起到减少这种外部效应的作用。苏斯彬•姜明伦(2005)运用厂商理论和蛛网理论,认为提高市场谈判力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是农民组织出现的主要原因。而本文从分工理论角度来分析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生的原因。

一、分工理论

在亚当•斯密以前就有许多思想家讨论过分工与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尤其是三次社会大分工,给社会发展造成影响尤为重大,但真正把分工置于重要地位的是亚当•斯密。斯密说:“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工人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①这在经济上第一次提出了分工与劳动率的关系。李嘉图则提出了国家间相对优势的分工原则,认为各国应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而马歇尔对分工经济思想贡献主要体现在报酬递增与工业组织。尤其是“组织能提高效率”②这一著名论断,对在分工基础上形成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供理论依据。马克思并没有局限上述的理论。他更强调分工组织产生的协作力。分工与协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思说:“不仅通过协作提高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③而杨格认为,在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之间互为因果,循环累积的演进过程中,引起了报酬递增并导致经济进步和产业、组织的演进。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到杨格,再到现代经济学家,分工理论思想一直是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因此,本文从分工的演进来论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分工演进分析

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农业上劳动力的增进之所以赶不上制造业,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业不能像制造业那样采取完全分工的制度。现在看来,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低估了农业分工的潜力。第一次社会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使农业成为独立的产业,在那时这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进行任何交换。在这种生产方式中,每个劳动者只从事初级农业生产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户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出现了剩余产品,剩余产品的出现,有人就放弃生产,从事其他行业。第二次社会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裁缝、木匠、泥水匠等手工业者。他们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第三次大分工是商人的出现,商人就成了交易职能的专业职能者。一方面,商人将农产品收集起来卖给他人,从中赚取差价。另一方面,商人消费由其他农户生产的粮食或蔬菜,而农户成立农产品的专业生产者。三次社会分工的结果,使个行业之间相互协调非常好。这正如斯密所说的,分工是可以由市场来组织和协调的。这说明,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存在着分工和协作,但并没有形成组织。这是农业分工的第一阶段(见表1)。

到封建社会末期,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新的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得到发展。专业化生产使产品能在更大市场范围内销售,在这种情况下,农、林、牧、渔和副业等各行业都可以雇佣几个或几十个村民在一起劳动,这时组织出现了,但它是低级的,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工场手工业,这是农业分工的第二阶段(见表1)。

到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分工变得日益细化,服务活动日益复杂化,人们的生产活动变得越来越专业化,生产经营中的交易需求进步增大,并出现了多层次和多结构的交易形态,于是更高层次的组织就出现了。通过组织协调,使得许多职能有了专门的承担着。农业产业发展是农业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又面向农业的龙头企业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依据市场需求以农业为核心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形成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农科技一体化的经营组织。这是农业分工的第三阶段,也是最高阶段。这时的组织形态既体现了斯密的分工,又体现了马克思所论述的集体力(见表1)。

三、依据农业分工的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分类

从分工角度看,企业是社会内部分工基础上各特定行业的,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组合的最小单元,是具有技术性的有机组合,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一定的企业形成和规模,社会内部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是相似的,又是不同的。一定的企业形成联系着相一致的社会分工形式。根据农业分工的演进脉络和我国目前农业特点,对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分类。 

(一)综合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这种组织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围绕多种产品的生产、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这种组织甚至可以涉及成员在信贷、保险和生活方面。它的特点是规模大,地区覆盖面广(见表2)。

(二)专业合作组织

这种组织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根据农、林、牧、渔分类,以一类专业产品为龙头组织起来,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销售、加工、生产指导和生产资料的购买等。如养猪协会、养牛协会等,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见表2)。

(三)手工业人员组织

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中分离出来的人员,一部分人进入工厂成为产业工人,另一部分人则从事半工半农,像农村中的木匠、泥水匠等。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组织。这种组织以服务为目的,根据他们从业的特点,不但可以成立专一的木匠组织、泥水匠组织等,而且可以成立以搬运、维护、清洁等综合性家政服务组织(见表2)。

(四)服务型合作组织

这种组织由商人游离出来的服务专业的人员组成,成立中介公司,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业生产过程中,专门为各农业经营单位的某项技术工作服务的,如农机服务、植保或兽医服务公司等。农业前部门的服务业,主要是为各农业经营单位提供某一项产品,如种子公司、饲料公司等。农业后部门的服务业,主要为各农业经营单位提供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方面的服务。根据本地产业特点可以成立大型的批发市场,将农户纳入市场体系。这样,农民可以快捷地接受市场信息,对价格作出灵敏的反映。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农民建立自己的银行和保险组织等(见表2)。

四、对我国目前建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几点思考

(一)加大政府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

深化农业内部分工,有利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对于从农业分工的演进脉络看,

如何提高分工水平,斯密认为应该通过改善交通,扩大对外贸易,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建立稳定的市场只需以及进行生产的资本积累等途径来实现。为此,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政府给予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搞好服务,帮助合作组织把握方向,搞好组织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使其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政策规章进行,采取现扶持后规范的步骤,培育和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二)完善土地制度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约束条件是人地矛盾,土地的小规模经营成了深化农业分工的拦路虎。而且组织与规模是密不可分的。科林.杨格认为劳动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即“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依法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三)增强农民的合作精神

古典经济学强调人是有理性的,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社会主义国家的农户应当体现一种团队精神即合作精神。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通过合作途径进行农业分工来完成单个农民完成不了的或不能高效率完成的生产经营活动。马克思把这种“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称作协作产生的集体力。这种集体力可以把广大规模、分散的农户吸收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内。参与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从分工中获利。

(四)鼓励农村有一技之长的人建立组织

随着农业分工的深化,从农业中分离出许多手工业者,像泥水匠、木匠等,他们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这些人往往被人忽视。因为他们一年到头平时赚些钱,没活干时又回到地里从事农业。他们在大市场中弱势群体,只有把他们联合起来,成立组织,不但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又可以解决许多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比如成立某某家政服务公司,一串红服务公司等,这些组织不但可以立足本地,也可以走向大城市。

(五)鼓励农民建立自己的银行

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到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这一决定鼓励农民建立自己的银行,它可以解决农民贷款难,生产经营、保险、福利、社会保障等无金融支持的问题。对处于弱势的广大农民来说,农民银行是他们的避风港湾,是可靠的后方。

注释:

①国富论/(英)斯密著,唐日松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2第10页.

②经济学原理/(英)马歇尔著,唐运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1第222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25.6第362页.

参考文献:

[1]徐金海等,专业化分工与农业产业组织演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

[2]向国成、韩绍凤,小农经济效率分工改进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6.

农业工作论文篇9

2010年以来我国Cpi持续走高,其中食品价格更是一路飞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出现了价格上涨最多现象,是现代流通体系尚未对我国传统农业实施服务与改造的结果。工业品流通有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支撑,所以工业品没有出现产品价格“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要想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关键在于扭转农产品缺乏现代流通体系的不利局面,也到了理论界认真研究现代服务业如何改造中国传统农业问题的时候了。

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着作中认为,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现代服务业能否成为改造传统农业新的生产要素,这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的课题。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已发展到中级阶段水平,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6%,拥有6.2亿城镇人口①,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依然主要依靠以工哺农等非市场化路径来发展农业,严重制约和延缓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笔者曾在《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拙文中,理论上论证了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以工促农的市场化路径,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实现产业耦合的产物[1]61,但未从实证角度论证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实际绩效,本文将予以弥补与完善,并从理论上完整地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

二、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重视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应伴随经济学家批判传统发展经济学对农业的偏见,以及追溯到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思想开始。首先,1958年农业经济学家科克伦(Cochrane,willard.w)提出了“农业踏轮理论”,他是从农业技术引进的角度来认识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每个生产者适应农业新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技术的跟进和应用心[2]。在20世纪60年代初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同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mdlor)也指出,促进技术进步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3]。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虽然论证了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通过引进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等理论,但他们并没有解释如何引进技术及引进何种技术。直到70年代早期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YujiroHayami)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vernonw.ruttan)提出“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才解释清楚发达国家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4]。拉坦和速水佑次郎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和日本两国走的完全不一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认为应该为农业发展补充最稀缺的要素技术。换句话说,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安排,而不是取决于其技术的可能性(林毅夫,1988)。

综合当前国外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生产业(producerServices)等领域,并把生产业作为高级生产业或现代生产业(advancedproducerservices,国外文献简称为apS)研究范畴,这一点与国内把服务业区分为传统和现代服务业有较大区别。目前,在浩瀚的外文文献中,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关系研究上。Kennetha.Reinert(1998)从贸易理论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生产服务作为直接投入对于农业产生积极影响,并构建了农村地区农产品产出模型[5];采用投入—产出表的相关计算方法,postnerH.Harry(1982)测算出加拿大1967—1977年的生产服务业消耗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证明了生产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在逐步增强[6]。(2)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高科技服务研究上。Griliches(1958)研究发现,美国采用了杂交玉米技术后,社会回报率明显比未使用前高[7];akino,masakatsu,YujiroHayami(1975)对水稻、家禽育种等品种改良研究后发现,其社会回报率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显着提高,而且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其社会回报率也相当高[8];David,Halltoole(2000)研究了这一领域颇有影响的三十余篇文献后得出结论:多数学者研究结论支持公共农业科研投入和私人科研投入呈现为互补关系[9];Bennet(2002)认为科技成果要想真正转化为农业的生产率,需要市场交易来完成[10]。(3)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其他生产服务研究上。pearce(1990),oppermann(1995),Swarbrooke(1996)认为现代服务业对传统旅游市场的升级与改造,使得农业旅游成为经营者投资的重要领域[11],arloBiere(2000)认为,应该单独开设一门农业贸易物流课程,并应在农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内容上进行重点讲授[12]。

在国内文献中,黄佩民、孙振玉(1997)首先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业这一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密切相关的概念。随后学者开始重视研究这一问题。李桐山(2003)认为,与传统农业服务业相比,现代农业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业,具有与市场机制、高新技术和信息平台相适应等特点,并提出了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3]。刘立仁(2005)认为,建设现代农业不仅应包含大力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内容,而且也应把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并首次对其进行分类研究[14];韩坚(2006)认为,农业生产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15];陆云福、温月清(2007)以苏州市为例,刘峻岭(2007)以贵州省为例,分析我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6]。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在相关概念使用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同意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另一部分学者赞成使用“现代农业服务业”这一概念,因此,在内涵界定中出现了概念混乱等现象[1]62。本文认为,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更能体现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总之,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在实践领域已经承担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功能,本文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并试图系统地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

三、理论框架

本文从产业耦合视角出发,从理论上证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最终的结果是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类型即农业现代服务业,并寻找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被现代服务业服务的生产者,应包含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所有产业的生产者。因此,根据服务与改造对象的差异,本文将现代服务业依次划分为改造农业的现代服务业、改造工业的现代服务业和改造传统服务业的现代服务业,它们与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关系及形成机理见图1。所谓工业现代服务业是指现代服务业对传统工业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为工业生产提供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和商务等服务。其服务的核心价值为工业技术改造与升级提供智力、金融和现代商务的服务。

图1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从狭义上讲,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传统服务业一般是指餐饮等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新产物,主要产生于工业比较发达的阶段[17]。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经验,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因此,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动态概念[18]。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服务业会拓展新的领域和增加新的内容,新的现代服务业会不断涌现出来,旧的现代服务业也就逐渐“沦落”为被改造的传统服务业。

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本文引入的最核心的概念,也是本文试图为学术界和实践中着力引入的新概念。所谓的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从工农业和服务业中分离出来而又经过适度产业耦合的,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新型产业[1]62。本文继续沿用刘立仁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标准,将农业现代服务业分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现代农产品物流、良种引进服务、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中介服务、现代农业保险、现代农业信息、农业观光旅游等[14]。农业现代服务业最核心的功能是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等优势改造传统落后的农业,帮助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使其具有现代化的产业标签。因此,农业现代服务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可能更大,因为发展中国家多数是传统农业大国,急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引植和服务。当然,现代服务业的孕育离不开发达的工业和科技,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滞后,国民教育程度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引入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循序渐进。

(二)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依据

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的技术需要

服务业发轫于工业,而工业又发轫于农业,所以,从产业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农业中最优秀的要素依次被工业和服务业剥离了,那么,农业成为弱势产业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仅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和技术革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力即外来的技术和服务,特别是最新的科学技术、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而现代服务业是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的部门[19]。因此,改造传统农业所需的技术不仅可以由现代服务业来提供,而且与现代服务业的本质内涵相匹配,同时也是其拓展发展空间的自身需要。

2.现代服务业拓展利益触角的空间需要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主流经济学家更多地将眼光聚焦在为先进制造业或者工业的服务上,而对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的服务与改造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在实践领域农业现代服务业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伴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与之相关的农业现代服务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江浙地区的农业现代服务业实践效果最明显。同时,现代服务业要想获得新的增长领域也需要拓展其发展空间[20],将利益触角从城市、工业延伸到农村和农业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方面会形成现代服务业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会由于产业耦合而给三次产业带来蝴蝶效应、规模效应和由技术变革带来效率效应。

3.改造传统农业有产业耦合的功能需要

现代产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淡化,是产业冲突走向产业耦合的产物,也是现代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耦合一般是指两个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物理学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成长的主要驱动力,也导致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界限日益淡化。现代产业耦合在形式上表现为体系内产业要素彼此影响、联系和联合,在本质上形成了更强的新型产业发展要素或者业态。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三次产业耦合的结果,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拓展和延伸了现代服务业的服务价值链,而且在客观上也促进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有了农业现代服务业就让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有了互动的桥梁。因此,运用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不仅是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三次产业间耦合的功能需要。

4.重塑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的创新需要

造成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绩效较差的原因,有中国工业化水平偏低和产业结构畸形等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长期依赖的传统。中国农业现代化过多依赖于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这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传统路径依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模仿发达国家已成功的农业现代化路径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也应随之改变或创新。发达国家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就变成了旧路径依赖,根据马兰·阿瑟的路径依赖理论,旧路径依赖具有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性质,即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路径依赖都会依照已形成的技术路线实现规模模仿效应,而对新的技术形成排斥并固化制度实现的已有方式。要克服旧路径依赖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形成锁定效应,应确立现代服务业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改造作用。唯有如此,中国农业现代化才能获得通过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新路径依赖所带来的比较优势。

四、实证分析

上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机制与原理,本节从实证角度进一步进行验证。我们选择中国农业总产值代表中国农业现代化或者现代农业发展的指标和因变量②,以农业现代服务业的现有实践领域为相关维度,即以农业保险、农业贷款、现代农业信息等农业现代服务业为自变量,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为控制变量,建立计量模型。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Gap为农业总产值,即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总产值;taV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包含农用大中小型拖拉机、农用排灌柴油机、渔用机动船、大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的动力;aFC为氮、磷、钾和复合肥等农用化肥施用量,eia为能够实现有效灌溉面积,aL为农业贷款,即金融机构对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贷款余额,ai为农业保险,即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机构获得农业保险保费收入,mai为现代农业信息,限于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因,本文用18岁以上农民网名数量来衡量。

(二)计量分析过程与结果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在做回归前需要对因变量和自变量做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eviews5.0进行平稳性检验。首先,我们对因变量Gap进行原始数据水平(level)下单位根(unitroottest)检验,aDFtestStatistic的值为2.770571,均大于1%(-2.6453)、5%(-1.9530)和10%(-1.6218)的数值,对Gap进行一阶差分(1stdifferential)检验后,发现结论和原始数据(level)水平下单位根(unitroottest)检验是一样的,即不能通过Gap的平稳性检验。二阶差分(2stdifferential)后,aDFtestStatistic的值为-6.291557均小于1%(-2.6522)、5%(-1.9540)和10%(-1.6223)的数值,因此可以认为它在二阶时,有99%的可能性是平稳的即通过了平稳性检验。

其次,对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行单位根(unitroottest)检验,发现了taV、aFC、eia、aL、ai、mai等自变量都在无法通过level和1stdifferential下的无单位根的检验,即都是非平稳的。本文依次对这些变量进行了2stdifferential后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发现都通过平稳性检验,其中taV、eia和aL的aDF值均大于1%、5%和10%的所有的临界值,而aFC、ai和mai的aDF值均大于5%和10%的所有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在二阶时,有95%的可能性是平稳的。

虽然每个变量都不能在水平(level)和一阶差分(1stdifferential)条件下获得平稳性检验,但在二阶差分(2stdifferential)后都通过平稳性检验,可以看出,因变量和自变量具有单阶同整特征的,即通过了协整检验。因此,不同变量虽然它们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可以使用经典回归模型方法建立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

2.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为了避免在回归中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首先,我们使用oLS方法对我们建立的多元方程做整体回归分析,虽然F值=340.3280>(6,24)=2.43,即通过了F检验即回归方程整体显着性强,但我们发现,只有FaC和aL两个变量通过t检验,其他变量都没有通过,而且出现了taV和mai的相关系数为负值情形,这与实际的经济因果关系是相背离的。因此,在模型(1.1)中的变量间可能存在共线性问题。

其次,我们计算各解释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均值和方差。结果是一些解释变量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尽管=0.9884,整体上线性回归拟合度非常好,但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值基本上都不显着,也表明模型中解释变量确实存在着多重共线性。另外,做辅助回归模型检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等,都得到了类似结论,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赘述。

3.逐步回归分析及结果

首先,我们采用white(1980)的异方差一致协方差矩阵,减少模型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对估计结果稳健性的影响。另外,本文有32个观察值的样本,符合怀特检验为大样本检验的要求。

其次,运用上述oLS法逐一求Gap对各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简单回归方程,并在综合考虑经济意义与统计检验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一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本文6个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农业总产值(Gap)与农业机械总动力(taV)的线性关系最强,拟合效果最好,结果见表1。

最后,将其他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逐一代入(1.2)方程,根据新增变量对模型的贡献大小,以及对其他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见表2),经比较后剔除一些对被解释变量影响不显着的变量,最后确定如下模型:

通过比较值(见表2),我们发现加入了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后,模型的解释能力明显增强,另外,F值也有了较明显地增加。

五、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计量模型的结论

1.控制变量taV(农业机械总动力)、aFC(农用化肥施用量)和eia(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分别对因变量Gap(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但taV正相关性最为显着。三个控制变量两两组合和共同带入回归方程,其结果是aFC和eia均未通过t检验,可见,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实践中,aFC(农用化肥施用量)和eia(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对传统农业现代化影响有限,更多地体现在农业机械化上。所以,本文最后只选择了taV作为唯一的控制变量。

2.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ai(农业保险)和mai(现代农业信息)分别对因变量Gap(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为aL、mai和ai等变量。

3.在taV为唯一控制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中,我们将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带入计量方程后,比较前后模型的,发现回归的系数显着,显着提高,假设得证即以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现代化有较强的显着影响,即有较强地改造与服务传统农业的作用。但将aL、ai、mai带入后,发现回归方程中mai(现代农业信息)的t值为-2.403036,即未能通过t检验。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农业信息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或实现农业现代化中作用并不显着,当前中国还未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这与农民上网实际数量、目的和需求相吻合,同时,农业保险虽然在逐步回归中通过了相关检验,但回归系数很小,可见,农业保险在现代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通过对控制变量(传统的农业现代化要素)和解释变量(以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要素)对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及其结果来看,我们发现,控制变量taV对因变量的影响最显着,依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虽然,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检验,但影响程度还是很有限的。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以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生产要素还需大力推荐与引植。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等问题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在实践中已经初展其锋芒,但理论界对其研究较少,仅有少量的文献资料可阅,因此,在很多问题上的研究并未形成共识。应该说,本文是比较早的系统地研究了此问题,或许能为理论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做点前期推进研究工作。但本文认为,在以下两方面研究还是不够,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一是需要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差异性等问题。本文用的是全国数据来做计量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分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三个层次做实证研究,也许会得到更有益的计量结论。二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如何从制度设计与政策激励上,大力促进中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有效地形成新型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注释:

农业工作论文篇10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教育公平

作者简介:皮江红,女,江苏徐州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二元结构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机制研究”(编号:13CSH032),主持人:皮江红。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7-0041-05

如何让新生代农民工这一不具有市民身份又几乎完全依赖城市的新群体真正融入到城市主体生活中去,做到“融入有机会,生活有尊严,发展有希望”,已经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新时期的职业教育承载着三项基本功能,“即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促进人与产业的匹配、推动边缘化群体的社会融入”[1]。职业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提升职业发展空间,凭借自身努力实现社会地位上升的最主要途径,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市民化、真正融入城市的必由之路。

在实践活动中,作为人类改造的对象,外界事物与人类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即价值关系。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泛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其显著特点是“价值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价值主体的情况”[2]前言3。“价值”这一概念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它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动机和目的。职业教育的价值就是考察职业教育如何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包括就业者和从业者)获得相关职业资格和人力资本提升的需求,进而最终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3]。价值追求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起着目标定向、宏观调节的作用,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中强调价值追求,其意义在于可以校正理论研究中被扭曲的或滞后社会发展的价值标准,克服实践中比较流行的工具主义、技术主义和教条主义及其造成的弊端。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逻辑起点: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又称人本主义,是一种具有相对普遍世界意义的价值观。社会科学上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核心是强调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研究各种社会问题,并最终服务于人类问题的解决。职业教育价值追求中的“以人为本”是与“工具主义”相对应的一个范畴,“工具主义”职业教育侧重于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体就业的工具性能,这些工具性的功能又依照不同领域分为“职业教育对经济领域的功能(如GDp的增长)、职业教育对政治领域的功能(如执政合法性)、职业教育对社会领域的功能(如社会稳定)等”[4]。”“工具主义”职业教育片面地强调针对特定工作的特定技能以及特殊训练的重要性,强调人对工作、岗位、社会的机械服从和顺应,带来人的“异化”。“工具主义”职业教育实质是把受教育者当作客体加以塑造,忽视职业教育中人文素养养成和公民意识培育的内容,漠视职业教育对象的主观愿望和主体意识,因此,在“工具主义”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不可能真正地实现发展和培养人的各种潜能的目标。

从本质上讲,教育活动终极目的并不是按照特定要求把教育对象塑造成符合一定标准的“器物”,而是培养具有“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5]的人,所以无论何种形式的教育其逻辑起点都应该是“以人为本”。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形态的一种,也必然符合这一逻辑要求。“以人为本”的观念从根本上肯定职业教育与人的自由和福利的直接关系,主张职业教育的价值超越简单的工具性作用。在“以人为本”的价值视野下,职业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谋生,而将是不同个性、兴趣、爱好者以充实自我、怡悦人生的一种多姿多彩的生活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的先行者黄炎培先生早就指出,“教育以‘人’为本位,不是把课本或学校做本位,亦不是把地方或国家做本位”,职业教育“是为‘人’而教育”[6]324。当然,“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只是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功能都必须建立在尊重个性发展和选择自由的基础之上,并没有否认和排斥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问题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呼唤,也是我国全面解决农民工问题以及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改革发展的稳定性,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明确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以人为本”要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第四章“指导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基本原则。该基本原则要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以人为本”思想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中的贯彻,主要体现在新生代农民工发展权的实现上,真正通过职业教育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获得融入城市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文明素养和创业潜力。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与“以人为本”价值定位不相符的地方。具体表现在:第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多立足于符合产业部门的目的与要求,较少考虑到受教育者――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的愿望和真实需求。第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类型大多是技术含量低、实际操作水平高的工种,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无法获得先进的现代职业技能来武装自己,从而影响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第三,一些新生代农民工所流入的城市在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时,并没有真正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存在着一些漠视甚至排斥的做法。

将“以人为本”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逻辑起点,需要做到两点:其一是通过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的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尊严实现的基础是有一份安身立命的职业,并且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有该工作。“职业教育有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学习文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本质属性,能使其全面‘提素’,更好地促进其就业,保证其尊严得以实现”[7]。其二是通过职业教育加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在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呈现出明显“中国特色”的“二阶段路径”的特征,即农民转化为市民需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从农民到农民工的转变;二是从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8]。从发展阶段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主体正处于第二个阶段。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应该从培养新市民出发,加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再次社会化,帮助他们实现由农民工向现代市民的转变。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关键环节:人的发展

学界一般从发展权和人学理论两个角度来把握人的发展问题。从发展权视角认识人的发展问题来自于联合国的《发展权利宣言》,1986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第41/128号决议)明确规定,“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由于这种权利,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9]。人学理论角度的分析,来自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其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提高、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体需要全面满足”[10]。

人类社会的历史及现实已经证明,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最有效的环节和途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中指出,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11]494。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同样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职业教育的价值功能注重人的“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人的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张扬,人的主体人格是否得到自由发展等。作为一定岗位中的职业人,要想在岗位选择中处于主动地位或者适应岗位不断变化的新要求,就必须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应只是简单的职业培训,而是一种与人的发展密切相联系的“教育”形式。所以,职业教育也应“注重人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12]。

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中,职业教育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可以帮助他们改善就业环境和实现自身阶层位置的上升两个方面。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从整体上看,劳动力市场存在首属劳动力市场(primaryLabormarket)和次属劳动力市场(SecondaryLabormarket)的分割。首属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但它要求进入该市场的劳动力具备特定的知识与技术。次属劳动力市场虽然不要求任何特殊的知识技术和严格的准入条件,但劳动者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13]。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处于次属劳动力市场之中,就业的非正规化直接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对待。除了无法享受到在正规单位就业应有的生活、医疗、养老等福利之外,“同工不同酬”、拖欠工资、签订歧视性工作合同等现象也十分普遍。受教育程度及相应的职业资格是进入首属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条件,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技能素质总体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进入这一劳动力市场。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人力资本水平对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职业教育事实上已经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从次属劳动力市场向首属劳动力市场流动,从而不断获得提升机会的重要推动力。

根据个人拥有资源量的不同,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等人将我国社会自上而下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14]21。各个阶层在社会经济收入、福利待遇、就业保障与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社会分层理论认为,“教育是社会的分类机器”[15],教育是现代社会中将个体培养成不同的劳动力并将其分配到不同职业层次中的主要途径。从发展阶段上看,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现已完成从农业劳动者阶层到产业工人、商业服务员等阶层的转移,开始把发展目光转移到了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等社会阶层结构的中间层。他们渴望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与市民同等发展的机会,实现个体在社会阶层位置的上升。当前我国政府主导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只关注就业问题,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向上流动普遍缺乏关注,这也正是职业教育未能有效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的重要原因。

为了更好地回应对人的发展的价值追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需要拓宽教育内容和提高教育层次。长期以来,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只关注他们的生存而忽视其再社会化发展的需求,表现为对这一群体最终成为未来城市新市民所应该具备的观念意识和综合知识素养关注不够,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从“农民工”向“现代市民”转化时所面临的素质瓶颈。因此,必须按照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培养“发展型”新市民的要求,拓宽职业教育的内容,多方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以使他们能够实现对城市这一新环境的全面适应。另外,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发展权的实现需要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层次与水平。不少地方在职业教育方面不能公平地对待新生代农民工,仅对他们开展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被研究者称之为“生存型的外来工培训”。其主要特征是:“培训项目时间短、层次低、内容简单,仅对新生代农民工在次属劳动力市场就业有一定帮助;培训的目的着眼于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用工需求,农民工的个体发展需求得不到尊重”[16]。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从市民化的需求出发,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层次,开展“发展型”新市民培养工作。

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落脚点:教育公平

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考察,关于公平的观念主要有两种思潮:自由主义公平观认为,自由交换不仅是一种权利,也能带来效率;功利主义公平观主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效用”。自由主义强调程序,而功利主义强调实质,彼此争论不休但都有片面性。功利主义以忽视绝对数量相当大的所谓“少数人”的利益为代价,片面地强调所谓“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自由主义的缺陷在于,经常无视现实社会中的普遍存在,“自由”名义下的强迫和大量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满足于抽象的谈论自由。对此,约翰・罗尔斯在1973年出版的《正义论》中批评和调和了这两种理论,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后来,罗尔斯又在《作为公平的正义》一书中强调了机会公平对于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17]70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育公平也是达致社会公平的最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例如,对签约国政府具有约束力的两份国际文献,联合国大会1948年12月10日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和1966年12月16日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明确提出了教育公平的要求,均对各国政府提出了负担教育成本的责任。作为与人的生存具有密切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在实现教育公平及社会公平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英国教育与技能部(englishDepartmentforeducationandSkills)在探讨“高质量的学习(提高就业技能的职业教育)”时将社会公正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放在首要位置,提出“高质量的学习与高收入、低失业几率、更高的健康水平和低犯罪紧密相连”[18]161。同城市居民相比较,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教育程度总体较低且缺乏系统的职业教育,所以他们的职业选择空间小,难以有效介入社会分层和实现正常流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困境表面上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结果,但其根本原因之一是职业教育差异问题。因为对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工资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可收入不平等的根源又在于以个人人力资本差异为表现形式的就业能力和机遇的差异。为此,需要为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提高其职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城市得以生存和发展,增加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

据王春光研究员的分析,在2000年之前的政策文本里,国家对农民工进城的态度基本上是限制的甚至是排斥的。但2000年之后,我国农民工政策向着公平化方向转变,渐渐地开始取消了一些歧视和排斥农民工的做法,并采取措施力图减轻和化解农民工在城市面临的困境[19]。在此背景下,加强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对优化社会结构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以教育公平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落脚点,需要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破除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有效进行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包括:非透明性、制度的复杂性以及传统文化理念因素等内容。[20]针对非透明,政府要建立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机制,并以具体制度的形式保证新生代农民工能够通过有效的渠道获得职业教育的信息。同时,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改革中,提高职业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提高管理程序的透明度和效率。针对复杂,政府需要做好各类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统合和协调工作,重点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补贴机制和分担机制。针对文化理念因素的障碍,相关部门和机构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并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福利性,比如优先安排入户等[21]128。同时,需要彻底清理一些歧视性的规定及做法,严厉打击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中的欺骗行为等。

其二,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权利。作为受教育基本权的延伸,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获得职业教育的权利,这一点应该得到明确和保障。在实践中,有些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的城市把他们视作“城市过客”,忽视了新生代农民工本来就应该享受的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看作是对这一弱势群体的一种“施舍”。具体的表现是:有些地方为农民工职业教育设置了一定的“门槛”,有些地方对于本市户籍人员和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给予了不同的对待。比如,广东省对跨省外来劳动者要求必须符合就业年龄,已办理就业登记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在职外省籍务工人员,才能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苏州市对于本市居民的再就业培训是免费的,而对于农民工的培训,每个农民工只有一次机会是免费的,第二次培训就要交钱[22]171。当前,最为急迫的任务是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配套实施措施,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直节,许正中.中德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支持机制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2013(6).

[2]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周志刚,米靖等.职业教育价值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

[4]庄西真.论“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J].职教论坛,2009(2上).

[5]庞学光.教育的终极目的论纲[J].教育研究,2001(5).

[6]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2卷)[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

[7]陶红,王英.论职业教育与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的实现[J].职教论坛,2010(21).

[8]张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11(6).

[9]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发表25周年[eB/oL].http:///zh/events/righttodevelopment/,2011-12-04.

[10]胡飒.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2]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J].教育研究,2007(11).

[13]曹晔.城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

[1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5]米靖.当代西方职业教育与社会分层理论研究[J].教育科学,2007(4).

[16]张胜军,聂伟进.农民工培训的时代转向[J].职教通讯,2012(6).

[17][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

[18][法]菲利普・梅欧.社会公正与职业教育[a].[英]琳达・克拉克,克里斯托弗・温奇:职业教育:国际策略、发展与制度[C].翟海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9]王春光.中国社会政策调整与农民工城市融入[J].探索与争鸣,2011(5).

[20]曹艳春,王建云,戴建兵.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