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金融硕士毕业论文十篇金融硕士毕业论文十篇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57:14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篇1

中国人民大学:学科齐全、实力强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部有7个学院级的实体单位,且每个学院都实力强劲,这在综合性大学里是很少见的。各个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如表2所示。

汗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2007年新成立的汗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里的全职教授全部获得海外著名高校的pHD(学术型博士),该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学术人才,可以说汗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是人大经济学部新锐派的典型。从表3可以看出汗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三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2011届毕业的40个硕士研究生中,选择出国深造的毕业生最多,有30%;选择进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中,去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居多,银行主要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等,而证券公司则主要有中金、中信建投证券和民生证券等;还有15%的学生选择到银监会、北京银监局等事业单位就职。

2012年的情况有些变化,毕业生选择到证券公司工作的最多,有28%;其次为银行;然后是选择国内外深造;到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就业的学生数量大幅下滑且人数最少,仅占5%。

2013届硕士研究生中,出国深造的学生依然最多,占26%,包括宾大、加州伯克利等名校;选择银行、保险行业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居其次,首次超过了证券、期货行业就业的人数;选择到国泰君安、中信证券等证券公司工作的占比15%左右;到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依然最少,占5%。

统计学院和劳动人事学院

人大除汗青以外还有传统的教学单位,我们以统计学院和劳动人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作为分析的基础,详见表4,其他的学院可以类比得出相似的结论。本文以统计学院2007―2009届学生和劳动人事学院2010―2012年毕业的研究生为依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最近几年人大经济学类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选择多数为金融类机构,而博士研究生就业单位的选择更多的是高等院校;(2)关于区位的选择,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在北京就业,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到广州、深圳或者上海等地区发展。

北京大学:高端、大气、上档次

北京大学具有经济类专业招生权限的实体单位除大家熟知的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和国家发展研究院(nSD,CCeR的前身)之外还有汇丰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软件学院和人口研究所等。汇丰商学院是2008年由汇丰银行捐赠1.5亿元支持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商学院而产生的,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商界军校”,可以授予经济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经济+金融双硕士和非全日制的工商管理硕士等;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招收政治经济学专业;软件学院设有金融学系;人口研究所可以招收政治经济学和人口、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汇丰学院相对于经院、光华和nSD而言成立较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口研究所的招生数量少,因此我们分析的重点是前三者。

经济学院

在北大经济类招生的单位中成立最早的当属经济学院,现设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系和发展经济学系等。经院2011、2012届硕士和博士的就业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显然可得出结论:经院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选择四大行、中金、中粮和中国五矿等国企的比例超过半数;选择到财政部、银监会、发改委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比重均超过10%;选择到西门子中国、博时基金、摩根斯坦利、宝洁和麦肯锡等机构的比重变动较大;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而言,国内深造的学生人数多于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

国家发展研究院(nSD,nationalSchoolofDevelopment)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nationalSchoolofDevelopment)是2008年在CCeR的基础上组建的,昔日由林毅夫、张维迎和海闻等海外归来的经济学家创建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在该中心已成为nSD的一个内设机构。nSD拥有当前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不但有宋国青、林毅夫、周其仁、海闻和陈平等大牌教授,还有姚洋、卢峰、黄益平、汪丁丁和李玲等后起之秀。

对于nSD研究生的就业,本文以2012届和2013届硕博毕业生为依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详见表5,可得出结论。

2012届毕业生选择就业最多的除了银行就是“其他”类,“其他”包括五矿、国家电网等大型央企,证监会、财政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等政府机关和到其他高校做博士后研究的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的全部为硕士研究生;到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就业的也不占少数。

从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来看,进入银行工作的毕业生最多,占26%;去高校任教的毕业生紧随其后,占到24%,博士毕业生在人大、央财、北师等高校谋求教职的不在少数;由于中国股市的冷清,证券、期货市场变得冷清;“其他”类学生选择到国企、政府部门和外资企业工作的居多。

光华管理学院

光华管理学院以“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已成为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光华管理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包括厉以宁、张维迎、蔡洪滨、曹凤岐、龚六堂和周黎安等知名学者。从图3可见光华的学生培养体系,在职mBa学生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全日制的本科、硕士、博士依然占据光华的半壁江山。光华管理学院不仅给成功企业家提供继续学习的平台,研究生教育也是光华管理学院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华管理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最多的是金融行业,2011届有80%左右的学生选择到金融行业就业,其中最多的是证券和基金公司;2012届硕士研究生有82%选择了金融行业,其中更多的选择到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从就业单位的性质而言,均有5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就业。

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毕业生多数选择进入高等院校任职,几乎100%都进入了“211工程”重点院校,不乏有人拿到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甚至北京大学等名校的教职。从表6可见光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薪酬情况,2011届硕士生的最低年薪为2万元,最高年薪为70万元,平均薪酬18.1万元,中位值12万元;2012届硕士研究生的最低年薪为2.5万元,最高值和2011届相同,平均值为19.4万元,稍高于2011届,中位值和2011届相同,均为12万元。

清华大学:后起之秀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清华大学是工科名校,社会科学相对较弱,经济学自然也不强。其实不然,清华大学的经济学发展迅猛,尤其是2012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清华大学之后,清华大学经济学更是如虎添翼,根据表1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应用经济学(0202)排名可知,清华的应用经济学已经跃居第6位。

清华大学经济学招生单位有国务院前总理朱基担任首任院长的经济管理学院;可以招收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社会科学学院;可以招收金融硕士和会计硕士的深圳研究生院;被誉为金融界“黄埔军校”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清华大学后,诞生的以“培养金融领袖,引领金融实践,贡献民族复兴,促进世界和谐为使命”的五道口金融学院。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导师阵容是国内任何院所都无可复制的,翻开博士生导师的名册:周小川、吴晓灵、郭树清、戴相龙、刘鸿儒和李剑阁等业界“大牛”的名字映入眼帘,不得不让人震惊,硕士生导师中巴曙松、夏斌和李若谷等也很优秀,截至2011年已有1800多名硕士、240多名博士从这里走向央行、金融监管当局、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

经济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国内知名的经管学院,拥有国内领先的教授团队,钱颖一、李稻葵和白重恩等知名学者执教于此。本文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届和2012届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从经济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区位的选择可以看出,其主要的就业区域集中在北京(详见图4和图5),2011和2012届硕士研究生中有各有71%、75%的学生选择在北京工作,选择到上海就业的分别为4%和6%,选择其他地区的占比都比较低,其中2011届的学生中有6%的毕业生选择到港澳台工作,可见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

2011届130位硕士生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到金融行业就业(详见图6),包括德意志银行、巴克莱资本、美林证券、汇丰银行、四大行和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等在内的金融机构;其次是能源化工行业,占比11.8%;选择到政府机关工作的研究生占9.4%,单位有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甚至总参谋部等;然后依次为电信、新媒体、高科技、咨询、房地产和制造业等。

2012届118位硕士生中有54.4%的学生选择进入金融行业工作(详见图7),包括四大行、摩根斯坦利、花旗和汇丰等;12.6%的硕士生选择到诸如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银监会和上交所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8.7%的学生选择到能源化工行业就业;7.8%的学生选择到咨询行业工作,如贝恩咨询、德勤管理咨询和麦肯锡咨询等著名咨询公司。然后就是电信、新媒体、高科技、房地产等企业,还有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和中国铝业在内的大型央企。

清华大学2011届经管学院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7.5%,不求职的有10人,其中1人选择创业,定向就业1人,国内外继续深造6人,就业学生的年起薪(基本薪酬,不包括奖金和各种津贴)平均值为16.25万元人民币,详见表7。2012届经济管理学院的118名毕业生中,求职人数为104人,就业率99%;不求职人数为14人,其中国内外继续深造学习的有13人,和去年相比有所增加,暂不就业1人,就业毕业生的年起薪(基本薪酬,不包括奖金和津贴)平均值为12.2万元人民币。

南开大学:低调而奢华

南开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南开大学经济类的招生单位有经济学院;专门研究日本问题的日本研究院;体现南开多学科综合优势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以海外归国人才为主体,以南开大学金融学这一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专门从事金融前沿问题研究的金融发展研究院;以管理学、会计学、公司治理等学科为主的商学院。本文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和金融发展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2011届硕士毕业生共313人,从行业看(见图8),33%的毕业生进入到包括建设银行总行、工商银行总行、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在内的银行类金融机构;27%的毕业生进入证券基金等金融投资机构工作;27%的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及民营机构;8%的毕业生选择出国和继续读博深造;5%的毕业生服务于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

从就业的地区来看,南开经济学院硕士生的就业区域比较分散,区域位列前4位的依次为天津、北京、上海、深圳,合计占总人数的69%,其他沿海城市占总人数的29%。因为硕士毕业生工作单位大多选择金融行业,而金融行业的分布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所以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成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金融发展研究院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每年招生约30名,专业包括金融学(含银行管理与金融监管)、证券投资(含私募基金)、公司理财(含收购兼并)、国际金融(含外汇交易)、金融工程(含衍生工具)等研究方向,学制为两年。金融发展研究院成立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毕业生的就业非常好。2011届金融发展研究院毕业人数总计为30人,就业单位统计见图9,从图中可见,绝大多数的硕士毕业生都选择了金融行业就业,证券公司的就业人数最多;其次为银行、基金和信托等;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占比达13%。

2012年金发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数量是32人,其中1人升学,1人暂不就业,就业人数30人,就业率达到96.88%。我们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见图10),其中选择到银行就业的数量最多;金发院的硕士毕业生抓住了信托行业的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17%的学生投身于信托行业;基金公司就业的毕业生数据也有13%;选择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就业的毕业生较少。数据分析发现87%的毕业生选择去了金融行业,只有13%的学生选择去了非金融类企业就业,说明绝大多数的硕士毕业生依然偏好金融行业。从就业区域看,选择在天津工作依然是首选,其次是北京、广东、上海和山东等地。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金黄埔

中央财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1996年正式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且应用经济学在本轮学科评估中排名高居第二位。央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和“中国财金黄埔”。

中央财经大学是国内著名的财经类大学,经济类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单位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财政学院、保险学院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等实体单位。本文以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统计数据为例对中央财经大学的就业进行分析说明。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始建于2006年初,是中央财经大学为实现国际化战略而组建的“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成员之一。金融发展研究院的硕士学位项目,包括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三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设金融学一个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证券投资及国际汇率,授课方式均为全英文教学。由表8可见,选择去往银行工作的毕业生数量一直占据很高的比例,证券基金就业的学生数量随着年份的波动幅度比较大,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的学生比例一直比较稳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经外语类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中国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学校与美、英、法、德、日、俄、意、澳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开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面向世界办学的特色更加鲜明。

自1951年建校始贸大就一直从事保险理论和实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原中国金融学院保险系的加入为贸大保险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保险学院逐渐形成了六大学术团队,包括企业风险管理、精算与风险管理、保险法、健康管理与卫生经济学、社会保障、劳动经济学等。故此,本文选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保险学院

从保险学院2011届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数据可知,约有72%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工作,选择去往天津、河北、湖南、云南、安徽等城市工作的学生占28%。

表9显示了保险学院2011届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从统计数据来看,保险学院的研究生毕业生选择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最多。签约单位均为国内知名银行和保险公司,如中行、工行、建行、国开行、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等。2011届研究生毕业生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企工作的人数也较多,国企的签约单位有中国航天集团、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中国人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相比较而言,选择外企工作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篇2

二、南开大学金融专业学位硕士报考条件:

1、是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南开大学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三、南开大学金融学硕士考试范围:

1、货币与货币制度。

2、利息和利率。

3、外汇与汇率。

4、金融市场与机构。

5、商业银行。

6、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7、货币供求与均衡。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Swot分析

在后金融危机这个特殊时期,西部硕士研究生在就业竞争上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又受到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对他们就业竞争力的分析,应从内部、外部、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等多角度、多维度进行分析,因此,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

优势(Strength)。从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来看,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数量招生数量相对较少,毕业人数不足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5%。从人力资源角度考虑,硕士研究生是稀缺产品。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硕士研究生仍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宠儿,在西部建设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就业竞争上,有着其他就业者不可比拟的优势。

从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来看,他们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大。目前在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教育还属于精英教育,高校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无论是从师资力量、研究设备、保障机制等各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硕士研究生在知识、能力上都比本科生更胜一筹。

从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来看,金融危机对教育、卫生、研究所等事业单位的影响不大,而大中院校、医院、研究所等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门槛一般都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教育、卫生、研究所吸纳硕士研究生的容量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劣势(weakness)。西部地区高校在名气和规模上与发达地区高校有一定差距,因此报读西部地区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分数与发达地区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这说明西部地区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存在一定的劣势。加上东、西部地区高校在办学经验、办学规模等方面的差距,这就使得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在整体水平上与发达地区硕士研究生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这是他们就业竞争力的一个弱势。

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由于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很多学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是以理论的探索、研究为主,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研究还不足;而且,由于西部地区经济不够发达,不能为硕士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产学研方面的培养力度不够,这使得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比发达地区的研究生相对较弱。

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观念上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低,首府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差距明显,因此,西部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即使愿意留在西部地区就业,大部分也是只选择在西部地区省份的首府城市。据我们对西部5个省份600名被访者的抽样调查显示,95%以上的硕士研究生表示如果在西部地区就业,只选择首府城市。

二是有些研究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读研只是为了规避本科毕业时的就业压力,没有把学习与个人职业发展进行结合,就业时只看短期经济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因此导致就业时期望与现实存在较大的落差,“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严重。

机会(opportunity)。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为西部地区高校研究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提供了就业空间。金融危机尽管对整个就业形势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但同时也呈现了机会,使得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这表现在:

后金融危机时期正好是西部大开发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经过10年不懈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西部地区如今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2010年到2030年,西部开发在前段基础设施改善、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制度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入冲刺阶段,这一阶段将巩固提高基础,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

经济危机中,受影响的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高新企业、高端技术企业等受影响不大。接纳硕士研究生的企业主要是高新企业、高端技术企业,硕士研究生在企业中从事的也大都是产品研发或技术管理工作。因此总体来说,金融危机对高技术的硕士研究生的冲击远没有对农民工、对本专科毕业生的冲击那么大。他们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将体现出势不可挡的就业竞争力。

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全球金融危机对每个世界市场的经营者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洗礼。世界制造业企业将更加专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这使得一些新产业快速发展。如: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有意缩短产业链,把原本在一个企业内完成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的产业生产过程进行分解,外化到其他企业或社会当中,这就使得生产活动外置、服务外包等成为独立的服务业商品形态。

威胁和挑战(threat)。目前,国家逐年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中,硕士研究生人数将大幅度上升,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就业问题更加凸显。

后危机时代,企业的用人政策将越来越务实,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标签越来越失去优势。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企业在用人上将会更加理性,在录用人才时更看重人才的实用价值,即这个人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而硕士研究生所从事的产品研发、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一般不能较快地体现在企业效益上。这就使得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标签逐渐失去了优势。

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素质要求将来越来越高,对西部硕士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危机过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求从业者特别是管理者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对社会的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要求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具有良好的应对手段,去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市场转型所带来的种种新难题。

由于经济危机引起的经济形势动荡,首当其冲的是企业,尤其是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民营企业,这就使得硕士研究生对到企业工作的决心产生动摇。另外,使得硕士研究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想法更加淡化,而功利价值取向会更加凸显。

提高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政府方面。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根据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制定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积极促进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大发展,建立长效机制,加大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力度,完善操作办法,帮助硕士研究生更好地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高校方面。后危机时代,我国将进行长期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结构的需求、劳动力技能的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硕士研究生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和重要劳动力,因此,高校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及时调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培养出适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型高级人才。

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根本。高校应在导师队伍建设、培养目标、学习纪律、管理手段、考试要求、考核标准等方面下重锤,切实抓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业竞争力名副其实。

硕士研究生在求职方面的能力欠缺。因为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导致许多硕士研究生有专业能力而无“市场能力”(如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正确作出就业决策的能力等)。高校应组建和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立系统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对硕士研究生开展全程就业指导,使得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

硕士研究生个人方面。首先,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应把职业生涯贯穿始终,在报考研究生时就要正确分析社会形势、经济发展状况,正确分析自我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正确分析职业素质要求和自身条件,根据职业生涯规划作出正确的报考选择,而不能为了暂时规避就业压力或仅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标签而读研。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篇4

虽然20个人的采访,5个人的经历呈现,只是全国自2009年来990225名专硕研究生的沧海一粟,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宏观的政策或者某一事件,都是经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来显现的。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不完美的,竭力想冲出学硕阴影的专硕。

尴尬的高校仍在摸索。

能肯定的是,2009年的“高校们”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接收了比原本预计多出许多的考生。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专业硕士的录取过程,比如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都是招办从未过录取线的第一个人往后顺延直到国家分数线,依次去询问学生是否要接受专硕调剂,这也是专业硕士感到自己“委屈”的地方。即便是在2011年开始招收金融硕士,并且报考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甚至是最后的就业情况都不错的中国人民大学,也还在摸索对金融硕士的授课模式及课程设置等问题。

换句话说,各大高校经过短短的四五年,是不可能一下子做好专业型硕士生培养体系的,最简单的一项――师资数量,都未必能获得满足。想象一下,一个学院里,突然多出30多个学生,如果按一个导师带5个学生,需要增加6个导师,这种人力物力的投入,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学硕专硕无差别不值得高兴。

在对20位采访对象的询问中,不管是it公司、金融公司,还是媒体,他们和他们的同学都没有听到HR主动问起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大部分HR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他们更看重应聘者的能力、毕业院校、学历和本科毕业院校,最后才是专硕和学硕之别。

也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HR说,从企业招聘的角度,他不在乎专硕和学硕的分别,但从个人而言,他“鄙视”读专硕的学生,“做HR的其实都知道,读专硕的分数比学硕的低”。随着专硕招生比例的提升以及专硕毕业生在职场中的表现,会有更多高分考生主动选择报考专硕,令这位HR“鄙视”的现象,很快会被扭转。

学硕专硕在就业上无差别,恐怕不值得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以“更贴近实际”“切合就业市场”的专硕,并没能展现预想中的优势。专硕有一个王牌优势――进公司实习。很多企业会留下表现优秀的实习生,毕竟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可是从目前浮躁的气氛来看,应用型人才更像是一种口号,笔者很难搜索到关于专硕的系统的培养方案。两年时间除去写论文和上课,究竟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个问题。

因此,在高校仍在摸索的阶段,学生怎么读,怎么利用实践机会,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每个想选择专硕的考生必须思考的。

专硕在部分行业存在硬伤。

另一方面,如一些高中、初中会倾向要学硕,部分国企(如国家电网)不招专硕等问题,不是一句话能概括的现实状况,专硕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得到社会认可是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如一些两年制的专硕――法硕、应用心理硕士等,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时间或许确实太少了,加上高校人力等条件的限制,学生人数过多也会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可以说,社会的宽容性,尤其是对待新事物不能用一个有色眼镜否定全部,同时,新事物本身也要加速自身的成长。

国家用行动鼓励学生考专硕。

没人会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国家也不会拿学生的前途开玩笑。截至发稿前,教育部了《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改进课程教学、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学位论文导向、推进与职业资格衔接、加强师资建设等12条改革方向,每一条都切中当下专硕培养的硬伤。

你看,不是只有想考专硕的人才担心,国家也在想着法子呢。对于未来,乐观才是更重要的事。

报考专硕的风险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生;就业

作者简介:周伟(1974-),男,甘肃会宁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曹银贵(1982-),男,湖南津市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国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27-02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涉及管理学、资源环境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学科,[1]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更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2]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来自于社会需求,中国人多地少及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社会、政府、专家学者对土地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从而呈现出全方位研究土地问题的态势。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外因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不无关系,1998年以来,土地资源管理赋予了更多的公共管理内涵。[3]面对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如何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显得尤为重要。[4]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以来都活跃在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整治、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第一线。[5]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接近尾声,同时全国大学生就业数量猛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竞争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无论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同样面临着竞争压力加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要强于本科生,尤其是具有工科背景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因为在研究生期间参与了科研及生产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6]

一、研究背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授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该专业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随着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六大研究方向:土地产权产籍管理、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与管理、3S技术及应用和土地制度与政策,并且该专业在2010年获得了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资格。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国土资源管理专门人才。

开展此次研究主要是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分析2007~2011年各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检验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吻合程度,分析目前培养方案所培养研究生的竞争力。本研究第一有利于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第二有利于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调整招生方案和培养方案;第三有利于指导硕士研究生成功就业。

二、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所利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我校就业中心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涵盖了2007~2011年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的就业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政治面貌、籍贯、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单位性质等。这些信息有利于全面了解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

三、就业情况分析

1.毕业生人数

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规模来看,其数量相对比较稳定,2007~2011年间,基本上保持在20人左右。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7~2009年间,该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是在增加的,随后又有所减少。2004年地矿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28人,(卞正富,2008)从2007年的就业数据来看,2007年我校该专业硕士毕业生是19人,表明2004年我校该专业招生人数占地矿院校招生的大多数。另外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占学院硕士毕业生的比例来看,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73.08%降低到2011年的34.62%,一方面是由于该专业招生门槛高,很多考生报考该专业都没有成功,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优势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学院相关特色型专业的发展。

2.就业率情况

就业率是评估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就业率分为一次性就业率和传统就业率。就业率是指某一时点已经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人数与毕业总人数的比。一次性就业率是指广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考研录取、出国申请成功。传统就业率是指狭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考研录取。这样,一次性就业率就要高于传统就业率。

就业数据显示,在2007~2011年间,截至每年的8月31日,土地资源管理硕士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都是100%,远远超过了全国硕士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在研究期内,该专业硕士毕业生传统就业的人数先增加后减少,如图2所示。而传统就业率(截至每年8月31日)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由2007年的78.95%增加到2011年的88.89%,增加了9.94%,而2009年的传统就业率略微有点下降,主要是由于当年较多毕业生想留在北京,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缩减了用人指标,并且北京户口指标也随之缩减。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硕士生;就业;博弈论;上策均衡;知识积累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13003

1提前工作的动因

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应届博士毕业生。自本科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更是成为热点问题。新闻报道2008年中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70%,部分地区甚至传出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的信息,社会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而2009年,正如前一年年底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对大学生求职者表示的那样,“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将有超过700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伴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减少与高校扩招政策综合作用,形成了一个非良性的流程。

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困难,于是转向升学,升学需求的增加迫使硕士扩招。硕士毕业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挤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自身就业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现了所谓“1500应届硕士竞聘卖猪肉”、“十万年薪聘请大学生掏粪”的新闻现象。并且,由于预计2010年博士学位的年授予人数将达到突破历史性的5万,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担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的博士毕业生以后还要去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学生,势必进一步造成硕士毕业生和本专科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而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令他们倾向于尽早适应市场,做出提前工作地选择。

本研究仅以硕士生为对象进行探讨。硕士生是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军,而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对硕士生的培养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若硕士生提前工作则有可能令实际培养时间不足,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其今后的就业也将产生影响。所以,于国于己,硕士生的选择都值得商榷了。

2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依曼和奥•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一个博弈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势。局中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策略的参加者,一般要求一个博弈中至少要有两个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策略的集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应包括两个策略。局势是指一个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选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当局势出现后,博弈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理论。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因此,所谓上策均衡即指一种局中人选择的都是上策时的博弈均衡状态。

3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的博弈

3.1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三要素设定

出于能够更明确地表现分析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两两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按照意愿倾向还可分为两类,因此实际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个,以报酬矩阵形式表现。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两个策略。高校可以选择允许或者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接收还是不接收在读硕士生,两类持不同意愿倾向的硕士生都可以选择提前工作或者毕业后工作。

每个局势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选择的一个策略,每个模型产生四个局势,通过分析可得出其中满足上策均衡的局势。

3.1.2度量方式设定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局中人对各种选择所产生结果,假设这种结果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两个属性值来度量。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硕士生能够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硕士生的目标就是使硕士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科研和论文的培养则有失这个目标的要求,如果硕士生提前进入找工作阶段则科研的最佳时期――研二和研三――就没有发挥作用。从上述角度来看,可以说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保证满意的结果;若做出允许的选择则总会有一部分硕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养结果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认为是不满意的。

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虑,他们要求自己员工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好,独立行为能力越强越好,因此硕士生能否提前来单位实习决定了要不要在硕士生毕业正式上岗后付出一笔培养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可以认为,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而选择不接收的结果则是不满意的。

最后,按照硕士生的意愿倾向可以把硕士生分为倾向提前工作,倾向毕业后工作两类。对于第一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对于第二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提前工作影响学业完成的质量,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分析,设满意的值为1,不满意的值为-1,以此量化不同选择带来的结果。

3.2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

根据上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选择结果的假设,本研究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报酬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局势设为(e,S)。

当高校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若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高校则因此不满意(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则必定不满意,而因为在读硕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没有接收单位,所以高校最终得到满意的局势(-1,1)。当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硕士生受到纪律限制,则高校不管怎样都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用人单位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接收不到在读硕士生,结果必定是不满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达到一个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却接收在读硕士生。两方的最优决策是相冲突的,而这恰恰解释了现状,即本研究前面说的高校要实现培养目标,而用人单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冲突将不断得到体现。

3.3两类意愿倾向的硕士生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

3.3.1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e)。

先来分析硕士生与高校的博弈,现实中总存在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当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时,若高校也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与后者形成的一个局势是(1,-1),若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受到纪律约束的局势为(-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则高校的选择不再重要并总会获得满意的局势(-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个上策均衡,即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

再来分析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当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面对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时,结果自然是“双赢”(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则结果自然是“双输”(-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不再重要,结果总是双方都不满意(-1,-1)。这里的上策均衡是“双赢”。

在这两个博弈中,硕士生面对的最优决策总是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由它们之间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冲突,这就解释了倾向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们为何会采取各种手段“欺骗”高校,出去寻找工作。

3.3.2倾向毕业后工作

如表4和表5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e)。

迫于经济压力以及别的原因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的硕士生只要高校允许,就会达成(-1,-1)的局势,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则硕士生和高校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硕士生不存在经济困难或自己另想办法克服了困难时,必然会坚持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工作的选择,这种情况中高校与硕士生总是“双赢”。所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和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是这一博弈中的双方最优决策。

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必定与硕士生的意愿“合拍”,局势总是(1,-1)。当用人单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只有选择了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会让其实现满意的局势(-1,1)。这里的上策均衡却是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而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

高校最喜欢的自然是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就如同用人单位最喜欢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然而这并不是说无论持何种意愿倾向,只要选择了提前工作,用人单位都无差别的一视同仁。本研究在前面就已经探讨过,用人单位希望聘用的员工综合素质越高越好,而硕士生的科研水平无疑是衡量其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认为只有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才最有可能主动静下心来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从而达到令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满意的科研水平,很遗憾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恰恰不可能接收到其最满意的对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其最满意的硕士生的最优决策相冲突,再换句话说,用人单位的成本最低化目标与对员工素质的期望相悖。

本研究的博弈分析就进行到这里,此时的问题是,硕士生是否应该提前工作以及高校、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有所作为。本研究在最后就此进行一个探索性地讨论。

4关于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讨论

4.1硕士生是否应该选择提前工作

让硕士生们产生不同意愿倾向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对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对此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知识的可积累性给出探讨。

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不同,“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社会知识就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得以延续和更新,而个人知识积累得益于社会知识的积累沉淀,同样不断增长。这种知识积累是质和量双方面的,在当今的经济形态下,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基础。在校学习可看做知识积累的最稳定途径之一,因此硕士生花在在校学习与科研方面的时间越长,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其创造价值的潜力越大,可以预期较大的未来收益。若提前工作,放弃的学习时间不谈,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多少也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人们选择读硕士的目的不外乎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和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两个,这两个目的的实现都要求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用人单位也希望能招聘到科研水平最高的硕士生。如果硕士生都能明白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影响,认真完成学业,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知识积累接受社会的选拔应该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应该为促成硕士生做出这种选择而有所作为。

4.2对高校和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

(1)高校安排好硕士生的日常生活。在推广自费制的同时,设置更多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项目,提高物质激励的比重以降低硕士生的总成本,解决高校与持提前工作意愿的硕士生的冲突,并保障完成对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2)用人单位要把目光放长远,对接收在读硕士生工作的决策应当有所限制。应当看到一个科研功底扎实的硕士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一个水平一般,仅仅多半年或一年工作经验的硕士,足以弥补用人单位短期的成本损失。

(3)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冲突的化解之法,除了提高各自的认识外,最好能够更多地进行“产学研”合作。用人单位欢迎高校前来调研和利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立科研项目,设置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如此,一方面硕士生通过“干中学”和“学中干”把科研和实践联合起来,必能提高其知识掌握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为高校协助解决的问题支付的费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硕士生的经济状况。

(4)整个社会应当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不要宣传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并为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努力发展经济。

5结论

本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推导,提出了硕士生提前工作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报酬矩阵,运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分析了这种现象。最后通过对硕士生知识积累问题的分析,认为硕士生不应该提前工作,并对高校和用人单位如何促成硕士生做出这样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作为探索性研究,在各种条件的设定难免带有主观意愿,使用的方法有限,分析结果也有必要经受实证的检验,进一步探讨是之后必须要做的。总之,对该类问题的深入研究,将为教育管理方法和决策的理论与应用提供十分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杜文景.社科院报告称今年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eB/oL].

[2]申剑丽.人保部官员:正在起草系统性促进就业政策[eB/oL].

[3]周芳.众硕士竞聘“猪肉荣”[J].北京:中国市场,2009,(1):21.

[4]刘浦泉.中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eB/oL].

[5]甘应爱等.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388-389.

[6]黄亚钧,郁义鸿.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2143.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硕士生;就业;博弈论;上策均衡;知识积累

   1提前工作的动因

   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应届博士毕业生。自本科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更是成为热点问题。新闻报道2008年中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70%,部分地区甚至传出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的信息,社会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而2009年,正如前一年年底胡锦涛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对大学生求职者表示的那样,“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将有超过700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伴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减少与高校扩招政策综合作用,形成了一个非良性的流程。

   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困难,于是转向升学,升学需求的增加迫使硕士扩招。硕士毕业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挤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自身就业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现了所谓“1500应届硕士竞聘卖猪肉”、“十万年薪聘请大学生掏粪”的新闻现象。并且,由于预计2010年博士学位的年授予人数将达到突破历史性的5万,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担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的博士毕业生以后还要去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学生,势必进一步造成硕士毕业生和本专科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而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令他们倾向于尽早适应市场,做出提前工作地选择。

   本研究仅以硕士生为对象进行探讨。硕士生是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军,而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对硕士生的培养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若硕士生提前工作则有可能令实际培养时间不足,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其今后的就业也将产生影响。所以,于国于己,硕士生的选择都值得商榷了。

   2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依曼和奥?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一个博弈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势。局中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策略的参加者,一般要求一个博弈中至少要有两个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策略的集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应包括两个策略。局势是指一个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选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当局势出现后,博弈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理论。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因此,所谓上策均衡即指一种局中人选择的都是上策时的博弈均衡状态。

   3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的博弈

   3.1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三要素设定

   出于能够更明确地表现分析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两两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按照意愿倾向还可分为两类,因此实际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个,以报酬矩阵形式表现。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两个策略。高校可以选择允许或者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接收还是不接收在读硕士生,两类持不同意愿倾向的硕士生都可以选择提前工作或者毕业后工作。

   每个局势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选择的一个策略,每个模型产生四个局势,通过分析可得出其中满足上策均衡的局势。

   3.1.2度量方式设定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局中人对各种选择所产生结果,假设这种结果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两个属性值来度量。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硕士生能够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硕士生的目标就是使硕士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科研和论文的培养则有失这个目标的要求,如果硕士生提前进入找工作阶段则科研的最佳时期——研二和研三——就没有发挥作用。从上述角度来看,可以说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保证满意的结果;若做出允许的选择则总会有一部分硕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养结果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认为是不满意的。

   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虑,他们要求自己员工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好,独立行为能力越强越好,因此硕士生能否提前来单位实习决定了要不要在硕士生毕业正式上岗后付出一笔培养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可以认为,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而选择不接收的结果则是不满意的。

   最后,按照硕士生的意愿倾向可以把硕士生分为倾向提前工作,倾向毕业后工作两类。对于第一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对于第二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提前工作影响学业完成的质量,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分析,设满意的值为1,不满意的值为-1,以此量化不同选择带来的结果。

   3.2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

   根据上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选择结果的假设,本研究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报酬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局势设为(e,S)。

   当高校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若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高校则因此不满意(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则必定不满意,而因为在读硕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没有接收单位,所以高校最终得到满意的局势(-1,1)。当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硕士生受到纪律限制,则高校不管怎样都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用人单位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接收不到在读硕士生,结果必定是不满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达到一个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却接收在读硕士生。两方的最优决策是相冲突的,而这恰恰解释了现状,即本研究前面说的高校要实现培养目标,而用人单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冲突将不断得到体现。

   3.3两类意愿倾向的硕士生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

   3.3.1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e)。

   先来分析硕士生与高校的博弈,现实中总存在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当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时,若高校也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与后者形成的一个局势是(1,-1),若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受到纪律约束的局势为(-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则高校的选择不再重要并总会获得满意的局势(-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个上策均衡,即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

   再来分析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当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面对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时,结果自然是“双赢”(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则结果自然是“双输”(-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不再重要,结果总是双方都不满意(-1,-1)。这里的上策均衡是“双赢”。

   在这两个博弈中,硕士生面对的最优决策总是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由它们之间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冲突,这就解释了倾向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们为何会采取各种手段“欺骗”高校,出去寻找工作。

   3.3.2倾向毕业后工作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篇8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从2017年开始,双证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统招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社会需求自主确定不同学科、类别研究生教育形式,根据培养要求分别制定培养方案,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

 

所以,报考双证在职研究生是参加一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考试相关内容介绍如下:

   

报考时间:

  

每年10月份网上报名,11月中旬现场确认,12月底参加统考,3月中旬公布国家线,4-5月复试调剂,9月开学。

 

报名官网: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

 

招生专业:

  

金融、应用心理、口腔医学、应用统计、翻译、公共卫生、税务、新闻与传播、护理、国际商务、出版、药学、保险、文物与博物馆、中药学、资产评估、建筑学、军事、审计、工程、工商管理、法律、城市规划、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农业推广、会计、警务、兽医、旅游管理、教育、风景园林、图书情报、体育、林业、工程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艺术、中医等。

 

报考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获得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历(以毕业到入学的时间计)。

 

2.大专毕业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3.有研究生毕业学历或已获硕士学位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参加单独考试需要满足:

 

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政治表现好、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的在职人员,经本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并且是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考生。

 

考试科目:

  

英语、政治、数学或专业课一、专业课二;

 

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专业硕士的考生,考试科目是: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英语二。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篇9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20-02我国自1997年开始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针对本科学历获得者工作三年以后的在职人员;2009年开始招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则是主要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在职工程硕士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企业技术人员提高专业理论素养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企业、社会对研究生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不能满足我国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现实,我国从2009年开始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并重的模式转变,以满足适应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应用型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比较

1.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2009年开始招收以来面临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公众盲目排斥,学生担心就业前景不好、含金量不如学术型硕士等,导致学生缺乏报考意愿和动力,导师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也缺乏认识,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的软硬件条件建设不足,企事业单位参与热情不足,行业协会参与不够及认证评价不完善等导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不够突出,没有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初衷。

2.他山之石——美国应用型人才(pSm)培养的情况

美国和我国大致在同一个时间开始应用型人才培养,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联合开展研究国家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特殊领域人才需求的前瞻性预测,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就业去向和职业发展路径信息,在注重培养质量的同时非常注重就业质量。在市场的驱动下,1995年美国科学院的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提议,1997年开始在部分大学设立专业科学硕士学位(professionalSciencemaster)。由于pSm项目非常注重与企业界的融合,在工业界顾问的参与下,在培养环节注重核心课程和附加元素的建设,强调项目研究和专业实践,陆续在94所大学开展了200多个项目,为学生在学术界以外的行业领域就业做好了准备,在应用型人才建设方面取得了成功。

二、以与产业界的融合为手段,推动工程硕士培养科教用相结合

解决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应建立以与产业界的融合为手段,以提高就业质量为目的,推动科教用相结合,以培养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从课程体系建设、课堂建设、专业实践、论文及成果测评体系和培养质量反馈体系等方面提高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以实践为基础,主要培养研究生将某一学科的新知识或现有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研究生自身的需要。

1.工程硕士研究生应用型人才首要是专业学位的顶层设计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邀请与学校学科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设计其培养教育计划,着力从构建厚实的基础理论、踏实的专业实践、明晰的职业规范、复合的综合素质等四个方面谋划培养。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数是本科毕业直接考取研究生,没有经过实践的锤炼,只有参与过具体实践并有明确职业导向的研究生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和能力,也只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多次反馈才能不断修正和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需打破常规培养流程,边学边用。

设计“4+2.5(1+1.5)”培养模式,抓好本科和研究生的衔接阶段,探索本科毕业暨研究生确认录取后,进入录取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开展暑期的专业实践,通过实践使研究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目标,然后再回学校开展1年的高级基础理论的研习,随后再次进入培养基地1.5年开展专业实践和论文工作。

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院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打通本硕环节,设计“3+1+2.5(1+1.5)”培养模式,在学生修完本科三年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后,进入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实践和项目设计1年,随后再回学校参加高级核心课程学习1年,之后再进入实践基地进行论文工作和专业实践1.5年。学生在经过理论和实践的多次反馈和调整后才能很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反馈自己的理论学习,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职业导向的目标。须想办法在研究生开始课程学习前参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研究生的实践对课程学习的反馈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功的重要手段。

2.按照同一层次、不同类型设置特色的课程体系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篇10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航海科技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81-02

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从科学定位、教学要求、实践要求和学位论文这四个方面规范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定要求到2015年,实现硕士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重数量、规模向重质量、品牌的战略性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社会需求的新变化,调整硕士生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社会职业需求、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下面从为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针,我院在培养理念、培养方法、培养机制上的举措和措施进行论述。

一、紧密结合航海科技,制订具有实践内容和环节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针对船舶工程和海洋工程的发展,以及为航海科技工业输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我们从课程设置、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方面入手,制订了具有工程特色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准则,以航海职业需求为目标,重专业实践,通过运用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统一的意识和能力。

1.坚持课程设置工程化、实用化的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必须实践性、应对性强,并能对各个学科知识进行融会和集成创新。我们根据航海科技新发展,依据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有针对性地开设新课程和组织教学。比如水声对抗、水声通讯、水下目标识别、水下导航与定位都是在海洋声学理论基础上开设的应用型课程。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开设了《水下声信息获取方法》、《水下噪声测量技术》系列讲座,由研究所专家担任主讲。针对环境工程领域,开设了《声与振动测试技术》,主要讲授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的基本测试技术,包括声强、声压、吸声系数及其他声学参数的测试方法与工程应用,由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有关专家主讲。《噪声控制工程实例》,主要结合工程案例,讲授吸声、隔声、减振、消声等工程技术,由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和深圳中雅机电有限公司有关专家主讲。针对控制工程专业领域,增加了《水下航行器导航系统设计》、《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水中兵器测试与试验技术》。针对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开设了《DSp应用技术》、《集成电路应用技术》。专业课程借助已有的水声试验室尽量安排实验性、参与性强的单元,学习内容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给予研究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和更多的方法指导。注重学科交叉和渗透,例如将目前一些尚未解决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强化“问题”意识。比如针对“马航失联”事件水下搜索问题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升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需求、现实问题之间的关联性。

2.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行双导师制。学生从一入校开始,就由校内指导教师(第一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理论课学习和初步科研能力训练,在总的课程学分要求与学术型硕士一样的基础上,课程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导师既要指导学习方法、研究方法,也要教会学生如何选题,如何具有前瞻性思维,如何开展科研。学院建立了航海特色实践基地,聘请了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第二指导教师,每位学生根据专业特点都有了自己的第二指导教师,教师在学生的工程实践环节给予指导。学生在两年半的学习中,在实践基地的学习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校内导师定期与第二导师沟通,共同做好专业教学、研发指导等工作。

3.做好工程实践环节落实工作。学院在校外建立了三个专业学位工程实践基地,均是航海科技的行业内大型企业,并且从注重师资、实习准备、实习内容三个方面入手,双方扎实落实实习内容,全面认真做好学生的工程实践。根据学生培养方向的要求,实践基地结合生产实际编制一套专业实践教材,在培训期间阶段性地集中授课,向学生传授工程设计及生产过程所必须的专门知识及行业企业设计生产标准和规范,学生参与产品研制、工艺设计、产品调试等工程技术工作,通过专业工程师教学、实践操作、过程管理、考核评价等培养过程,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得到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1.改进研究生学习方式,提高科研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第一学年中忙着应付功课,也很少参加科研活动,到毕业的最后一年又为了拿到学位写论文、答辩,真正参与工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都很少,而专业学位型研究生自主学习时间比学术型研究生相对较多,因此,导师结合科研为学生订立学习任务目标,并结合科研工作有效地学习知识。

2.创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把握学术界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形成具有前瞻性的科研成果。学院积极创造研究生参加科研实践和学术交流的机会,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并给予经费支持,使研究生在交流中关注了学术动态及学术前沿。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创新能力培养不能只局限于本学科之内,需融合多学科知识,从高和新的角度研究学术问题,学院经常性地组织各个学科的前沿性讲座,一系列学术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活跃了学院的学术氛围,开阔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学院对专业实验室进行了拓展,整合学院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资源,成立融课程教学实验和学生科技发明、竞赛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多功能实验创新基地,为学生的创新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依托创新实践基地,学院从2009年开始每年组织“航海杯”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及“新概念海洋航行器”设计大赛活动,并推广为校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2012年学院作为东道主创办了第一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2014年研究生工程实践基地被评为陕西省师范站。秉承“崇尚科学、实践求知、锐意创新、面向海洋、服务国防”的目的,树立开拓创新、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了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

三、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奖助体系,构建完整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机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设立之初,学生对专业学位硕士这一新的学位类型不了解,报考人员严重不足。为了使专业学位硕士生和学术型硕士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和学术型硕士生一视同仁,全部实施硕士研究生奖助金制度,享受相同待遇的奖助金、奖学金,这一政策消除了考生对全日制专业学位这一新生事物的误解,从正面引导考生报考的积极性,促进了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质量的逐步提高。

学院从200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至今已有七届共100多名专业学位硕士生毕业,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其中45.6%的毕业生选择去高科技公司就业,从事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工作;28.1%的毕业生到行业内研究所从事技术研发工作,15.8%的毕业生到大中型国企工作,还有学生选择到部队或高校读博深造。毕业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培养工作的努力方向

1.存在问题。双导师的实际效果未体现出来。虽然有企业导师,但仅仅是在实践基地指导,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在研究上存在行业竞争问题及相关保密问题,使得企业导师难以贯穿研究生培养整个过程。另外,企业导师只是兼职,在职位晋升、待遇、考核中和企业关系不大,所以也难以调动企业导师的积极性。研究生教育成本的增加也对双导师制实现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怎样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建议国家要从法规和政策上倾斜,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从经费上给予企业一定的资助,以提高企业导师的积极性,有助于双导师制的实施。

2.今后培养工作的努力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质量标准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有所不同。要形成与行业科技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和模式,从专业设置对应就业领域前景和趋势来看,首先要认真调研专业领域对人才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招生人数,不断修正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这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次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具备专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就要搞好课程设置、课程建设、工程实践等各个环节,创新教学方法、优化管理体制。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仅靠学校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高校及相关专业领域及行业的大力支持和协作。

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路子,这是我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