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十篇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十篇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59:4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1

所谓“应试教育”,朱开轩同志说,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现行教育不等于“应试教育”,现行教育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现行教育中也确实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应试教育”,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对现行教育的改善。不能因为教育总体有很大成绩,就忽视一些弊端的危害性。单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不同,它主要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教育目标的短视性

“应试教育”单纯重视暂时的、表面的教育效果,也就是教育成绩。应该说考试成绩与学生素质有关,但考试成绩并不能标志着学生的水平。因为素质教育更为深层次的、长久起作用的人的品质。

2.教育对象的局限性

“应试教育”着眼于选拔能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而这种选择又以现行学科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所以“应试教育”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把培养优秀学生和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对立起来,使基础教育实际上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

3.教育内容的片面性

由于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手段,加上现行考试制度不完善,导致学校教育内容被区分为考试内容和非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被大大强化和扭曲,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在未来社会中非常需要的基础能力不被重视,造成学生素质的缺陷,影响其全面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全面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

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发言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其实质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的直接原因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现象。因此,素质教育思想理应成为各门学科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体育教学过程是由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教学关系、教学评价等要素组成的。其中教学指导思想是核心、灵魂。因此,只有把体质目标作为基础、心理目标作为核心,并以此向外辐射,使思想道德品质目标,体育科学文化素质目标,体育审美素养目标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

体育教改的目标是使体育教学过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但是,由于决策管理方面,特别是基层学校在教育观念和对现代教学理论、方法的认识及学校教改环境、条件的局限,使体育教改往往呈现两种情况:一是缺乏系统思想,难以体现教改的整体效益;二是教改力不够,往往以标代本。其根本原因在于对由“应试教育”的现象和本质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弄清什么样的体育教学符合素质教育思想,什么样的体育教学带有“应试教育”的本质特征,使体育教改的关键所在。

三、关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反思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能否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决定着其他要素在向素质教育轨道过程中的发展水平。要端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体育教学是否等同于素质教育?二是体育教学有无“应试教育”现象?

体育学科没有被列入高考科目,中考体育考试也是近几年才有的做法,似乎不属于“应试教育”范围。因为任何一种教育教学过程不仅存在着方向、目的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效率、效益的问题,存在着各种要素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应试教育”从表面理解是一种以考试为手段,以升学为目的的片面的知识教育。因此,不应以升学考试是否加试体育来判断体育学科有无“应试教育”现象,而应清醒地认识到不仅体育中考考试的现行阶段,体育学科与其他升学考试科目同样把提高体育考试成绩作为体育教学,甚至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中心任务;有为了应试减压体育课时、教材,甚至停止体育教学计划内容的做法。因此,在片面地追求技能或技能目标中,体育教学的教育、情感、娱乐等职能被弱化了。

四、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的任务

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体育教学应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为根本目地,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化、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和人性为根本性特征,以提高体育素养,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能力和终身体育的基础为目标。这一指导思想要求体育教学过程的每个要求都要力求体现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内容的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等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平衡点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味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升学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逐渐养成重成绩,轻能力的错误观念。而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若一味的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及能力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的成长。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在两者间寻求合适的平衡点,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充分的结合。在此,本文从两者的价值取向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出发,针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点探索,做以下几方面的论述。

1素质教育

在我国教学活动中,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乃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首要责任在政府,在教育部门的最高层。因为改革是一个从上到下、循序渐进的过程,上层的行政措施不够强劲,下层的局面必然也无法根本扭转。从课程选择和设定上来说,就必须权力下放,应当以教师、家长、学生和专家为核心,共同来选择和设计每个学校的校本课程,逐渐形成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教育格局。

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再以单纯的升学考试为主,相对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素质提高以及道德塑造,因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然而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具体行之可效的模式,只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培养。

2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相对应。由于应试教育较片面地注重知识以及重点的记忆和灌输,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弊端日益显现,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占用了学生大量精力。

除此之外,受我国传统教育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理念影响,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培养以及人格塑造。由此,填鸭式的应试教学,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由此可见,应试教育以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教育。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结合

在教学评价上,素质教育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素质水平;应试教育则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教育结果上,素质教育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应试教育则只有少数人升学,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学生的才能被忽略,以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素质教育属于一种理论式教学,它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以及素质培养,使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此同时,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离不开应试教育,如:重要考试,而应试教育在实施时,离不开素质教育的完善,而如何在两者间寻找平衡点,则成为诸多教育学家至今仍在探索的问题。在此,针对两者的平衡点,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3.1学习行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应试教育压得透不过气,以至于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而素质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今后教学中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

然而,在素质教学中,注重的是整体提高。由此,在两者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在期末考试的测评中,教师除了看考试卷面外,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日常表现。设置相应的班级模范奖、优秀榜样等奖项。

3.2价值互补。在我国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应试教育的实施,往往将重点放在个别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以学生的升学率为中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性格培养及道德培养。而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重点不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以及道德素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由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还,可以将两者结合,充分的利用两种教学方式中的价值优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而在培训学生道德素质的同时,将学习渗入进去,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

4总结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结合,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完善、创新,因而在我国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的抓住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点,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思想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才能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泽龙,罗海丰.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11)

[2]于华梅,陈蕾.20世纪我国高教管理体制两次重大改革的对比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J].辽宁教育研究,2007,(0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3

据有关研究材料表明,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偏重“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即偏重掌握基础知识与形成基本技能。这个阶段从1949年至1979年,为期约30年。第二阶段为强调智力阶段,即强调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这个阶段从1979年至1982年,为期仅4年。?第三阶段为重视非智力因素阶段,并把非智力因素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这个阶段从1983年至1989年,为期约7年。第四阶段为加强素质教育阶段,即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个阶段大约从80年代未90年代初开始,现在正处于全面转轨的攻坚阶段。

      那么,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应试教育”呢?

素质,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而且有多维的审视角度和思路。一般说来,所谓“素质”,通常具有两个层面的涵义:第一种涵义是生理上的“素质”概念,主要指人们天生的感知器官、神经系统,又称遗传因素或天赋;第二种涵义是教育学实质也是社会学上的“素质”概念,主要指后天社会性的一面,认为素质是在先天某些因素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换句话说,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发展总水平,是人的诸种属性的综合,是由各种品质构成的整体结构。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一个先天的聋哑人,当然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家;但假如一个人的音乐天赋再好,却没有得到后天的培养,也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家,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 名学生先天获得遗传素质得以充分的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

     国家教委朱开轩主任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往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明确提出:“应试教育”不是对以前和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升学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

     否定“应试教育”不是要否定现行的教育。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大体可以从以下10点表现出来:

①从指导思想上看: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它反映了现代的先进的教育思想;而应试教育则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是选拔式、科举式、淘汰式的陈旧落后的教育。

     ②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

     ③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④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型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⑤从课程结构上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主科”,轻视所谓“副科”;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都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性课程”,比如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等。

    ⑥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应试教育不按课程计划授课,随意增加课时,超纲授课,加大作业量,考试频繁,复习资料泛滥,各种竞赛名目繁多,学生课业负担加重;而素质教育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的个性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⑦从师生关系上看: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素质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要求教师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扶植每一个学生,教师选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艺术。

     ⑧从教育方法上看: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

     ⑨从教学途径上看,应试教育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而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新型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使得教学途径增多,教育视野广阔,有利于从狭隘的完全同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实行开放式的现代教育。

     ⑩从评价标准上看,应试教育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考”为法宝,并以此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的是僵化、死板的,“一刀切”教育;素质教育则确立社会实践的评价权威,淡化分数的警告、惩戒作用,把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潜能优势,实行的是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教育。

从以上10点基本可以着出,应试教育只注重应试的功利,不关心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是塑造适合“教育”的学生。“应试教育”在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在教育过程上的表面性,在教育成果上的虚假性,对基础教育危害甚深,对广大中小学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通过切实的努力动摇它、瓦解它、改造它,把它转化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应该树立哪些教育新观念呢?

     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观

基础教育多年来都是为构建教育“金字塔”服务的,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要统考分数和升学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哼一声都是经验”。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而应培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一提到“人才”,人们马上想到专家、教授、工程师、学者等等。这些“拔尖人才”是人才,合格的劳动者也是人才。我们一 定要转变升学者是人才、唯升学者能成才的人才观;确立多渠道成长、多规格育才的人才观。要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人才,也需要社会科学人才;不仅需要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更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社会管理人才,而且更需要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劳动大军,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不仅要知识丰富、学有专长,而且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反复证明:具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没有高学历的人只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完全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人才。

     三、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其主要的含义,就是要彻底抛弃以考分高低、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陈腐观念,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我们常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用整体、综合的观点要求和衡量学生,从过去仅仅看分数转变到全面地去看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身体心理健康等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要彻底抛弃单纯重视。“尖子”学生,忽视一 般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死记轻思考、重传授轻自学、重接受轻创造、重课堂轻课外,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以及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现代教学观。

     可以说,以上四个带有根本性质的观念转变了、更新了,就为基础教育的转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贵州教育》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p56页。

   2、《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

   3、《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贵州教育报》2003年第三期。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4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应试教育则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送上大学为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1]在任何社会中,教育的最终价值都不是为了培养考试能力强、考试分数高的人,而是造就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教育本身应体现为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但在教育实践中,特别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及家长以学生升入下一个阶段学校,特别是优质学校作为目前学习的直接目标;学校以学生升入下一个阶段学生的多少、升学率的高低作为学校的目标;社会评价学校也以升学率高低作为主要指标。在此过程中,学生参加考试次数多、学习负担重、压力大,身心和发展受到影响;同时,学校关注少数学生升学,忽视许多学生的培养,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形成冲突。

在人类发展中,平等始终是一些思想家追求的理想,同时也是近现代社会许多国家制定社会规范所追求的目标。不同职业、不同劳动者,应该一样得到社会尊重。但在现实中,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到,不同职业实际处于不同社会阶层,它们在地位、财富、权力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为个人拥有不同收入。在决定个人收入差异的多种因素中,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人力资本差异,或者说文凭差异。在教育中,家长鼓励和支持孩子成为卓越人才、追求更高社会地位;儿童树立远大抱负和理想,希望成为社会卓越人才;学校追求向高层次学校输送更多生源,进而培养更多卓越人才。家长、学生、学校对卓越的追求实际上就是对收入的追求,它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下面先分析应试教育产生的机制,力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减缓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

一、教育、学生素质评价、考试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个人从童年入学,到成年就业,一般经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社会赋予教育两方面职能:一方面,教育承担社会化职责。在社会中,社会要求他成为高尚的家庭成员,掌握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具备公民资格,以促进公共福利。教育任务就是培养人、造就人,使儿童成人后,更好地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另一方面,社会又是复杂的分工体系,知识是分工的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分工从家庭、社区和狭小地域向大型组织、城市、全国、全球化方向发展。处于不同分工链条阶段的劳动者,存在权力、财富、声望、地位的差异。传统社会主要通过先赋地位实现社会分工,现代社会分工则主要通过教育实现。个人接受教育的差异体现了掌握知识的能力与水平,教育成为现代初级社会分工和劳动力配置的基本工具。一个人在社会接受的教育不同,不仅标志他有不同的教养、掌握不同的方法和知识,而且还意味着他有、或将来有不同的权力、财富、地位和声望。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其目标是追求卓越。培养质量高、数量多的学生是学校卓越目标的体现。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既取决于学校的师资、设备、图书,又取决于所培养学生的素质。①因此,为实现学校的价值,学校在录取学生中,既考虑得到尽可能多的学费收入,②进而招聘优秀师资、购买设备和提供图书,又考虑学生素质。获取学费收入和招收到高素质学生,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2]在学校学费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学校就去招收高素质的学生,甚至牺牲一些学费收入去招收高素质学生;学校为了增加学费收入,也可能招收素质较低的学生。

学生进入一个学校接受教育服务,是学生及家长在其约束条件下,优化选择的结果。其目的无论是使学生的人力资本增值,还是通过文凭信号,使其同低学习能力的人相区别,都是为了在未来劳动力市场中得到人力资本使用方的认可,获得更高收入。学生选择进入提供教育服务品质不同的学校,在于不同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所产生的教育回报率不同。在进入不同学校接受教育服务的机会成本差异不大的条件下,学生会选择能提供高品质教育服务的学校,以实现更大收入。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教育投资,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其他投资一样,只有在教育投资的边际回报率等于其他投资的回报率时,家长和学生才不会增加教育投资,学生及家长之所以用高额的额外支出,获得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其动因在于他们从优质学校获得的回报高于投资于其他方面的回报。

如果一个学校招收数量小于报考数量,在学费收入不变、或者增加的学费收入不足以弥补学生素质差异的条件下,学校会通过选择学生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体现在任何一个学校的招生规则中均有一条:择优录取。而择优录取的前提就是基于学生素质对学生进行评估与排序。

对物体进行评估与排序,要以测量为基础,如果你不能测量它,你就无法评估它,更不能将它们排序。学校要对报考的学生进行排序,依次要解决学生素质测量的内容、如何测量、如何排序。

学校作为教育组织,是从其他社会群体中分化出来担负传承文明的专业机构,它通过培育人才,担负文明传承使命。不同文明在个人身上体现为不同的理想、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由于文明再生产同生物再生产对人类再生产中的影响逐渐加大,随着社会演化,在分工体系中,人的地位、财富和声望就与其理想、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紧密相联。学校要择优录取,就要测定学生已有的理想、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以及潜质。个人理想、道德品质决定了个人与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异同,学校将学生的理想、道德品质要求,作为录取的必要条件。个人身体决定了社会和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时间长短、以及通过教育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可能性,它作为限制性条件,也是录取学生的必要条件。③在学校将不满足必要条件要求的申请者排除后,才能、技巧的差异就成为学校录取学生的依据。

才能、技巧在学校教育中等价于学生智力,才能、技巧的评价就转化为智力评价。个人掌握、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通过学习逐步获得的,它依附在人的身上,无法直接测量。虽然个人智力无法直接测量,但个人掌握、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又可以在其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体现出来,社会通过评价实践效果间接测量个人智力。在测量的基础上,又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对不同人的智力进行排序,故智力评价是一种间接性评价。

通过评价个人社会实践效果来评价智力,严重耗费资源。一个人完成一件工作的具体情况,体现了个人在这类工作中智力的高低,要全面衡量一个人,就需要观察和测量他在多方面工作的具体表现,观察和测量这些表现要耗费资源;同时,一个人完成一件工作,除自己投入以外,还需要投入其他资源。为了减少资源耗费,人类社会演化中出现的考试制度,就成为评价个人智力的替代物,它通过人为设计的相同问题、测验程序和评判标准,以分数或等级的方式测量出一个人智力与其他人的高低。它以这样一种形式存在:高素质、高学习能力,高分数的概率就大。教育发展也说明了以上逻辑。教育发展演化出通过考试评价学生素质的方式。从考试历史看,考试是中国隋唐时代建立起来选拔官员的相关制度,它一经建立,就稳定地确立了它在官员选拔中的主导地位。耶稣教士于16世纪将考试制度引入欧洲学校,后来,欧洲大学广泛将考试作为提高教育标准的手段。随着时间推移,德国、法国、英国在19世纪建立的大学,为录取到能够凭借自己真实本领而非家庭关系的青年,相继推行大学入学考试。欧洲各国考试的并行发展使其殖民地以及美国的大学相继出现了此类考试,考试逐步担负起选拔学生、调节学校教育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功能,并且学校通过考试确定学生交费数量的依据。[2]

学校通过考试挑选入校学生,目前在中国的典型方式是在学区④内,由高到低挑选,下面对这种方式进行分析。

二、学区内分数选择替代素质选择可能出现的结果

当用考分高低替代学生素质高低,只有在分数与学生素质的关系是充要关系时,两者才一一对应。在充要关系下,通过分数挑选与通过素质挑选相一致。在现实中,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学生素质高,学生高分概率就高;相同素质学生,接受过考试技巧训练,其高分概率高于未接受过训练的学生。

当学校凭学生考分录取,而不是凭学生素质录取时,学生、学生家长以及为学校输送生源的学校就会花费资源以重新分配进入高一级学校、或优质学校的机会,即花费资源重新分配收入。假设有两种教育方式甲和乙,甲和乙对学生素质提高有相同效果,只不过甲比乙在考试时,高分概率高于乙。同时甲比乙要学生付出更多努力、或家长耗费更多资源、或学校花费更多成本。从定义看,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方式。如果甲比乙使学生有更高的高分概率,而录取学校不能区分考取相同分数的学生是采用了甲、还是乙,或者学校要获取这方面信息,要花费相当高的成本。学校在录取学生时,只能根据学生考分高低,从高到低依次录取,那么甲比乙具备竞争优势。

假设存在某一开始时间,采用甲和乙的学校对于学生及家长是无差异的,学生随机、均衡分布在两类学校。学生在两类学校学习,在毕业进入高一级学校、或优质学校的考试中,采用甲的学校(以下简称甲类学校),同采用乙的学校(以下简称乙类学校)相比,有较高平均分数和入学率。那么,学生就读甲类学校,意味着其投资能比就读乙类学校具有更大升值空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当学生及家长拥有择校权时,选择进入甲类学校的学生及家长增加。由此,生源或学校获得的资源在原有学校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甲类学校成为学生及家长的优先选择,其价值增加。

甲类学校一旦面临多于自己学位的学生,会利用增加的价值,在入学申请者中选择优秀生,或提高学费,增加收入。优秀生源和更多的收入将拉大学校培养学生质量的差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学校分化加强。同时,学校分化会延伸,如分析的学校为高中,那么学校分化将从高校到高中、从高中到初中、从初中到小学。

学生及家长的竞争,迫使学生及家长选择甲类学校;学校之间的竞争,迫使所有学校模仿、参照甲类学校。甲和甲类学校,在演化过程中,其市场占有率逐渐扩大;乙和乙类学校,在演化过程中,其市场占有率逐渐萎缩。

在普遍采用甲的条件下,学生考分得以提高。在以上逻辑下,采用甲的学生,同采用乙的学生,相同考分⑤所包含的素质减少,如果学校仍按恒定比例录取学生,学生入学平均成绩和最低成绩逐渐升高。

学校之所以挑选学生,是由于学生素质而不是考分给学校带来价值,那么,甲似乎增加了学生、家长、学校的负担,浪费了资源,因为甲只比乙增加了考分,却没有提高素质。如果社会能够轻而易举地禁止甲,那种只增加考分而不提高素质、增加学生及家长负担的教育方式就会消亡,学生及家长负担就可以解除,也可以消除浪费。如果政府可以低成本消除公办学校采用甲,甲在私立学校、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又如何得以消除?如果政府通过增加行政投入、行政管制,基本消除了甲,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讲,社会福利最大化并不一定实现,可能在有些条件下,还不如减少管制。只有在增加管制甲的边际成本低于社会更多地采用甲所浪费的资源增量价值时,增加管制甲才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换言之,在增加管制甲的边际成本,高于社会更多地采用甲所浪费的资源增量价值时,减少管制甲反而能够增加社会福利。

如果采用甲,没提高学生素质,只增加考分。而在考分增加没有改变学生考分排序的条件下,学生进入高一级或优质学校的机会并没有增加,学生、家长、学校处于囚徒困境,社会通过教育投资得到回报减少。

采用甲要比采用乙,需要多投入,现假设投入是学生的学习时间。一方面,随着学习时间延长,学生增加单位学习时间的机会成本逐渐加大;另一方面,在边际递减法则成立的条件下,随着学习时间延长,学生增加单位时间所增加的分数逐渐减少。因此,当学生考试达到一定分数后,学生增加考试分数的边际成本逐步上升,这种逐步上升的边际成本会产生一种自动抑制力量,抑制采用甲造成的浪费。

学习时间构成学生提高素质和增加考试分数的成本,但它不是学生所在学校的成本,但能通过增加考试分数给学校带来价值。故不论延长学习时间,是否有利提高学生素质,只要延长学习时间,会提高分数、或延长边际学习时间所提高的分数大于零,相互竞争的学校就尽可能地延长学生学习时间。在实践中,体现为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⑥所以,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并不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即使没有应试教育,只有素质教育,在择优录取的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仍然会存在。既然不论学校教育模式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学生过重学习负担都将存在,那么应试教育并不构成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逻辑前提。那么,在学校招生制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转变教育模式减轻学生负担是不可能的。

假定应试教育会损害学生素质,而素质越高,高分概率越高的假设仍然不变。在此条件下,随着学生学习时间增加,一方面,学生熟练地掌握应试技巧,会增加高分概率,另一方面又通过损害学生素质,降低高分概率。单纯从考分角度看,它同不损害学生素质的应试教育假定相比,含有一种更强的自动抑制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力量,学生学习时间会少于应试教育不损害学生素质的情况。

假定应试教育不但能够提高高分概率,还能够提高素质。在此条件下,随着学生学习时间增加,学生通过熟练掌握应试技巧,增加高分概率,同时又能通过增强素质,间接提高高分概率。在此条件下,应试教育所引起的浪费减少,但同时却会减轻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自动抑制力量,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当然,在用考试测验学生素质的条件下,如果显示一种教育模式只增强学生素质,而不能通过考分体现出来,此种教育模式也不会采用。

三、结论与建议

有效率的教育组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挑选高素质学生入学以实现卓越目标,在教育演化中,考试是测量学生素质的替代手段,节约了学生素质的考核成本;考试分数或等级是显示学生素质高低的信号。由于分数或等级毕竟不是学生素质本身,当用分数或等级替代学生素质挑选学生时,学生、学生家长以及为学校输送生源的学校,自然会花费资源以重新分配进入高一级学校、或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

在一个学区内,通过考试分数或等级挑选学生,学生、输送生源的学校、学生家长为实现最大化价值而选择在约束条件下能够实现分数最大化的教育方式。结果之一:如果一种教育方式,只有利于增加学生考试高分概率,不提高学生素质,甚至学生素质受到一定损害,这种教育方式会被采用,而且将占据主导地位。结果之二:在存在高校(或名牌高校)挑选学生的条件下,即使在某一开始时间,高中、初中、小学阶段的学校处于均衡发展水平,在这种招生制度下,会将高中分化;如高中按同样方式挑选,分化会延伸到初中、依此类推,会延伸到小学、直至幼儿园,逐步形成名牌初中、小学、幼儿园。对于名牌小学、初中,社会弱势阶层的子女不可能同其他阶层享有相同的竞争机会,这同公办义务教育的宗旨(所有公民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和通过平等教育发展自己的权利)相违背,义务教育对社会进步作用降低,社会阶层分离在学前教育就会出现,纵向流动减少,进而影响社会和谐。

结果之三:在名牌学校从高中向小学延伸中,学生学习负担同样从高中延伸小学。竞争过于提前,使培养儿童学习兴趣、偏好的时间,让位于知识记忆,儿童在品德、身体、美育方面的培育受到削弱,最终损害学生的素质,这种弊端在接受中等教育的人群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较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所占比例相当低的条件下,对社会中大多数成长的青少年影响较小;而在接受中等教育的人群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较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所占比例较大的条件下,就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其一、在工业生产中,纵向一体化能有效地减少交易费用,民办学校主要是社会投资、学生家长承担教育成本的组织,政府通过规制使办有小学、初中、高中的民办学校,逐步转为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一贯制学校。其二、改革公办高中,特别是名牌高中的招生制度。将高中招生指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按学校(学生学籍所在学校)报考人数,按比例分配;第二部分,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在录取过程中,先根据报考学生所在学校考试分数,择优录取,完成第一部分指标。再根据所在学区学生考试分数,择优录取,完成第二部分指标。其三、两部分招生指标根据义务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状况,适当超前进行调整,第一部分指标所占比例由小到大,第二部分招生指标所占比例由大到小,发挥招生制度改革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杠杆作用。

注释:

①学生素质包括学生的理想、道德、学习能力、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对学习的偏好,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

②这里的学费收入是广义学费收入,除学生直接交给学校的学费外,还包括学校根据学生人数从政府获得的拨款、以及根据其在校园管理中的垄断地位而得到的收入,如教材回扣、高价出租学生宿舍等。

③为了简化,这里不讨论招收体育特长生。

④在中国普通教育中,高中招生的学区,一般以县、市为单位,大学招生以省为单位。

⑤假设考试采用同等难度的试卷,在以下讨论时,如不特别说明,学生的考试分数均假设使用同等难度考试所得分数。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2](美)H.m.Levin.提高教育生产率[K]//(美)m.卡诺依.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59-372.

theeconomicanalysisofall-roundDevelopment

educationandexamination-orientededucation

tuwentaopengShiping2abstract:asformoderneducation,aschoolinpursuitofexcellenceshouldtakepersonalall-rounddevelopmentandlearningabilityasadecisivefactorwhenenrollingstudents.examinationisanalternativearrangementfortestingpersonalall-rounddevelopmentandlearningability.Sucharrangementsavestradingcostsononehand,butgenerateswasteinsocialresourcesontheotherhand.thesocietysparesnoeffortsnotinall-rounddevelopmentbutinimprovingthetestscores,whichleadstotheemergenceanddevelopmentofexamination-orientededucation.thereformofschoolenrollmentsystemwouldrestrainthewastetosomeextent.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5

论文摘要:教育乃是事关国家兴亡的关键。现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对于教育就更加地重视。纵观教育体制的发展历程,从科举制度到应试制度;从应试制度到素质教育,只能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去审视去分析。本文重点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二者之间的问题加以关注。  

自古以来,教育乃是事关国家兴亡的关键。因此无论哪个国度,无论哪个时代都对教育投以最大的关注。今天,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就更是可见一斑。从科举制度到应试制度;从应试制度到素质教育,孰是孰非,就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去审视分析。下面,我仅对时下人们比较关心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以人为本,推行素质教育 

许多人认为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对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全盘否定,让素质教育建立一片新的天地,让教育体制脱胎换骨,这是极端错误的。所谓强调的素质教育不是对现行中小学教育的否定;应试教育也不是现行中小学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产生的各种弊端的概括。应试教育是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分不开的,是时展的产物。和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才真正适合时代的发展,更能突显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性特征的教育。 

二、与时俱进,开展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将要代替应试教育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素质教育提了近20年了,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素质教育似乎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实际操作也刚刚是个起步阶段,而且在前进中阻力重重,举步维艰,面对这种情形,所以教改中每前进一步都不得不慎之又慎。当前正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衔接阶段,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期,对教育工作者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三、分析原因,找问题切入点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应试教育与其支持它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关系。概括如下: 

(一)当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愈发严峻的就业压力;极其残酷的淘汰机制使考试成了鉴别人才优劣的方法;学历成了度量员工工资的关键;文凭成了评定人员职称的门槛。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样的观点——分数越高学历越高;学历越高工资越高;工资越高社会地位越高等等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无形中就给予了应试教育的认可,给予了应试教育发展的温床。正是在这种应试教育的条件下,我们的教育成为一种“精英教育”,是一种为社会选拔优秀人才的教育。 

(二)应试教育目标明确,学习知识就是要应对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就是现在,一部分人还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惯性作用下刹不住车,用各种方式方法盲目的追求高分。 

(三)应试教育的考试公平简便,是大家公认的最合理的方法,即使是在当今条件下,其他的评价措施也难确保公平公正。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是没有能力,只是它过于重视少数人的发展,而忽略了大多数;同时对于这少数人的培养,也没有充分重视到其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以至于现在青年人有知识却不会创新,智商高而情商太低。 

综上,分析原因,观其后果,无不表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开展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四、排除万难,共建素质教育 

现在大多数中小学领导和教师都已经认识到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我们青少年各方面健康成长的大事,知道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都想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落实到各年级的具体的教育内容是什么?适合各年龄段的具体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具体的考核方法是什么?具体的考核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算是高素质,什么样算是低素质? 

到目前为止,这些“具体”都因为没有具体的教育内容、具体的教育方法、具体的考核方法,使教育工作者们感到无法操作;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便不能约束人们的任意性。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不重视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因无约束力,自然不会去进行素质教育;想抓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因茫无头绪而无法进行素质教育。 

五、结论 

中国的教育,因为直接涉及千百万家庭,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备受瞩目,几乎承揽了社会应该承揽的所有责任,包括学生的做人、学生的成才、学校的发展、教育的走向,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对教育寄予这么多的期望和要求,导致教育已经在承担它不能承担之重。换个角度,如果我们对教育的关注,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支持;我们对教育的思考,不仅仅想教育为我们做了什么,还多想想我们为教育做了什么。这样,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转变传统观念,承担自己的责任,为教育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教育一个准确的定位,从沉重压力下解放的教育,让教育仅仅只承担好教育该承担的责任,教育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美】约翰·s·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 》 浙江教育出版社编译,2001 

[2] 陈志尙 《人学原理 》北京出版社,2005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6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结合在一起。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培养并不矛盾

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只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双基目标不再是唯一目标,但仍然是教学中必须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应该认识到应试能力培养同样重要。

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进行学习、工作和交流。英语考试中考到的语法等知识因此就显得非常重要,掌握这些知识和具备相应能力可以有效避免交流中的Chinglish(中国式英语)的出现。

二、词汇教学中将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培养相结合

单词是英语的基本构成要素,不管是交流还是考试,没有掌握必要的词汇及其用法都是不行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单词或者词组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讲解单词时,除了其用法之外,还要将思维扩展开来,借助构词法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借助例句等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借助对比使学生掌握单词使用的具体环境,能够与近义词区分开。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知识和培养使用英语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例如,单词“employ”作为及物动词“使用,雇佣”可以直接接宾语。通过例句wecanemploypeopletoadvertiseourviews.(我们可以雇人来宣传我们的观点)。这样就使学生掌握了该单词的用法,无论是考试还是交流都可以很好地使用。在这里,利用构词法employ还可以延伸出来两个名词,分别是employee(雇工,雇员,职工)和employer(雇主,老板,雇佣者)。例intheUSa,employersoftenemploymanyemployeestoworkforthem.(在美国,老板们经常雇佣大量的工人为他们工作)。

三、在语法教学中将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培养相结合

英语不是单词的简单堆砌,需要通过一定的语法知识,将单词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在一起,才能够表达一定的意思。英语与汉语相比,在语法知识上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只有掌握了这些差别,才能够学好英语。在教学中可以将英语的语法知识与汉语相比较,帮助学生克服中国式英语带来的困惑;对比英语中相似的语法的不同运用,使学生在比较中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通过例句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掌握考试中答题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运用比较的方法讲授英语语法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终身受益。

例如,从初中就开始学习的“定语从句”,进入高中后仍是一个重要考点,同时也是在英语交流中经常会用到的语法。帮助学生学好定语从句,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考试中得分,也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定语从句(例abasketballfanisapersonwhohasastronginterestinbasketball.)和独立主格结构(例Hewrappedherupwithgreatcare,thenightbeingdarkandfrosty.)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对其进行区分,并利用例句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印象,在学生考试答题、进行阅读以及进行英语交流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在阅读教学中将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培养相结合

阅读能力不仅是英语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学生在考试中得到高分,而且能够使学生增强在实际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所占分值最大,对考试至关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与朋友书信往来、读书看报学习新知,甚至于看一个什么商品的说明书,都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作为基础,而考试中的阅读技巧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适用。

不管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为了将来的实用,培养阅读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多读。可以引导学生除了读一些课本上的材料外,读一些像“书虫”这样的英文读物和“ChinaDaily”这样的报纸,都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带着问题阅读是培养学生考试时解决阅读理解问题的重要技巧,在现实中的阅读里也可以使用。在讲阅读时,教师还可以根据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通过扩展知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

五、在听说教学中将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培养相结合

英语交流不能只是靠写和读,更重要的是听说能力。在高考中听力考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容易形成得分差距。英语听说教学中应该将素质培养和应试技巧有机结合,使这两者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英语中很多对话都需要一定的语境和相关的文化常识,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例如见面用语,西方人见面肯定不会说“Didyoueat?”,他们可能会问天气等。掌握这些文化常识,对于应付考试中的听力也是很有帮助的,反过来听力考试中的一些技巧应用于实际也会使我们的交流沟通变得更顺畅。

参考文献:

[1]韩英华,高新安.谈谈怎样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04):11.

[2]李建华.利用语境提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4,(06):8-10.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7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问题日渐凸显,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我们需要树立质量意识,并通过综合性政策策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将职业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这一战略性表述包含了发展数量和提升质量两方面的要求。从数量上看,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已实现阶段性预期目标,2008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82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巨大发展。伴随着数量的急剧扩张,一方面,原有的并不充裕的教育资源被稀释,质量问题日渐凸显;另一方面,在适龄就学人口日益减少、高等教育扩招以及就业形势趋紧的情况下,职业学校面临的提升质量的压力在不断加大。通过质量建设寻求生存与发展,已成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质最问题

质量,在《辞海》中解释为“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把产品质量定义为“适应性”,即从用户角度看质量。国际标准iS09000族则将质量定义为“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程度”,其注释为:“质量”是一种程度,它可以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质量”是特性满足需求或期望的程度;“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或期望的程度,这里的“固有”就是指存在于某事或某物中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质量定义实际上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部分是本质质量,即产品或服务的特征和特性;另一部分是评价质量,即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以此类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概念也应包括本质和评价两部分。本质反映的是对中等职业教育在客观上应达到什么标准的问题,评价反映的重点则是结果,即社会、用人单位或毕业生根据培养目标对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特别是对毕业生的质量做出的主观判断。

职业教育质量问题指的是职业教育未能达到相应标准,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特别是不能满足企业对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和人的多样化需求。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不同专业的招生人数的结构不合理造成人才浪费。许多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发展定位不清,缺乏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过度依赖模糊而不确定的市场信息,盲目设置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职业学校之间恶性竞争,学校内部专业结构失衡,导致毕业生整体上就业竞争力下降。

其次,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专业性不强,社会特别是企业不认可中职学生专业能力。尽管2005年之后,中职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是很多中职学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总体上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了之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企业和学校的原因,也有学生个人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则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不高。

最后,许多中职学生对中等职业教育不满意,59%的中职毕业生认为学校就业前培训作用不大。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正视并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不容回避的议题。

二、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且的内外因素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已有研究多关注投资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影响。近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资的增多,部分职业学校特别是示范性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多数学校办学条件还比较差,实训设备缺乏,基础能力仍不足。同时,也应看到,造成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的因素不只是投资因素,不只是硬件因素,也包括软件因素,不只是旧有的因素,也有新增的因素,不只是单一的因素,也包括复合性因素。总体上看,这些不同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1.部分职业学校由原来的教学质量较差的普通高中转过来,基础条件不足,专业课教师,学校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盲目模仿、照搬其他职业学校、高职或普通高中的教学目标,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立足于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学校现有资源条件等设定目标,目标脱离实际;2.受培养体制不畅、资源不足等约束,许多中职学校聘请不到高技能技师做兼职教师,而学校现有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又比较欠缺,绝大多数中职学校缺乏足够的拥有教师证书和技师证书的“双师型”教师;3.课程教材内容陈旧,没能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课程安排与工作岗位能力需要脱节,而且实训基地和设备不健全,不能适应培养现代技能型人才一的需要;4.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5.受高等学校扩招的冲击,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知识底子薄、基础差,中职学生素质整体下滑。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自我发展预期偏低,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6.职业教育科研滞后,职业教育得不到有力的科研支撑。

外在因素包括:1.教育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社会发展、产业转型的加速,中等职业教育按照先前规格培养的人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跟不上时展的变化;2.职业教育政策法规不健全,或者实施状况不理想,尽管我国已颁布《职业教育法》,但是缺乏与之配套的法规,而且受教育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限制,许多地方并没有按照《职业教育法》规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致使办学条件改善严重滞后,教学实习、实训、图书、体育设施、学生活动场所及食堂配套设施紧张;3.评估机制不健全,缺乏中等职业教育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而且评估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考虑不够;4.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与监督机制,企业不愿意合作,校企合作不畅。

事实上,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日常教学中,这些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往往复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即使单一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也常常由不同的因素叠加累积而成,而且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通常纠结在一起,这增加了解决质量问题的难度。

三、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最的策略

策略是为目标服务的,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策略应该服务于国家能力建设。从国际经验看,解决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的策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侧重公平的保障性策略。针对相对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以及相对薄弱的学校,实施有补偿性的基础能力建设;二是发展优质职业教育策略。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现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特色和品牌专业。

二战之后,受人力资源理论的启发,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中等职业教育优先策略,将中等职业教育放在优先位置,但是由于没有综合考虑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造成资源浪费。吸取国外经验,我国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需要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级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发挥制度优势,调动不同主体的积极性,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的模式和机制,力争实现职业教育的整体性优化。

(一)整合中职三种发展模式,明确不同主体的质量责任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即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协同模式以及职业学校自主发展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主要是由政府承担经费、提供政策支持并由政府进行评估,政府既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也是实施者和监督者;企业协同模式是由职业学校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允许范围内与企业就中等职业教育的某些方面或环节展开合作,如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按照“定单”培养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是发展的主导者,政府只起部分督导作用;职业学校自主发展模式主要是指民办中职学校在政府没有投人的情况下,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灵活设立适销对路的专业,调整课程,积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不同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校承担的角色、功能并不相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同,因而在质量建设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从整合只种模式,发挥不同模式优势的角度出发,尽管模式不同,在三种模式中政府、企业和学校都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他们并没有层级区割,政府、企业和学校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而是协同发展的伙伴关系。三者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建设中承担的责任只有类型的不同,而没有质或量的差异。

政府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负责制定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最低标准,中职学校的基本办学标准,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认证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负责国家层面中职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主动听取企业和学校的反馈意见并为其质量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并与市场和企业协调,进行宏观调控。

行业、企业应该是协同者,积极参与专业标准、人才规格的制定,以及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的开发等,以使得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

学校是执行主体,忠实履行自身职责,按照政府和行业企业制定的标准,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管理活动培养合格人才,满足政府、社会和企业提出的合理要求。

(二)实施质量工程,加强学校自身能力建设

质量工程既可以是全国规模的,也可以是区域险的,既可以指向整个职业教育,也可以指向中等职业教育的某些方面或某个环节_既可以是保障性的也可以是提升性的。不过不论何种质量工程都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为此,我们需要统筹政府、企业和学校共方的力量,共同推进。

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外部利益相关者开放,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严格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行力度,由国家和省一级财政扶持帮助薄弱学校,抓好职业学校基本能力建设。如通过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支持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他们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实习和实训等方面提供合作与服务等。

学校需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状况、办学规模和办学资源等各方面情况,加强能力建设。从师资聘用与培养、专业建设、课程规划设计、实一训和内部教学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质量建设的主体,需要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充分发挥管理者、教师、学生在能力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一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三)构建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

由政府统筹,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在专业建设、课程规划、师资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和中职学校等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促使他们实现风险分担、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

由行业协会或专门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牵头,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科研和教学的合作机制,以现实教学问题促进科研,以科研推进教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科研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和中职学校合作搞科研,充分发挥研究机构科研优势和教学机构对实践比较熟悉的优势。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平台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由政府牵头,整合各方面资源,组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数据库建设,对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社会就业状况、职业教育师资现状、基地建设状况以及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适龄人口数及其分布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和实时追踪,为全国或区域性的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合理布局提供信息服务。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建设的平台应该是开放的、全员参与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基于自身的立场和位置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彼此平等而有效的对话与交流。

(四)完善评枯机制,营造质量文化

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专家和和职业学校组成的评估督导机构,制定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相关制度法规,建立规范、科学、切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程序一与方法,保证学生、企业和社会参与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督,并适当增加师资、专业教学和实训基地等关键质量因子的权重,严格按照制度法规定期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引导中职学校加大质量建设的力度。

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紧密联系市场、行业和职业需求,培育良性的职业教育文化,塑造积极的职业教育形象,同时在全社会营造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逐步建成有时代特色的自尊自强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文化。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8

[关键词]中小学素质教育障碍对策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并强调,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文试就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及对策作一粗浅探究。

一、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障碍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提出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时至今日,片面追求升学率仍屡禁不止,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进展何其艰难,何其缓慢!原因何在?所面临的障碍何在?

1.“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向教育提出了新人才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而绝大多数学校仍以培养单一型人才——升学作为学校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试教育”依旧严重地束缚着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手脚,陈旧的教学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格格不入,不少领导、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容理解不深,把握不准,一时又找不到新的出路,导致不少中小学以偏代全,以课外活动和所谓的“办学特色”代素质教育。不少人一提起素质教育,不知所云,竭力反对,认为素质教育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2.现行的考试制度、招生制度和用

人制度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现行的考试和招生制度,忽视素质而只注重分数。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把考试作为评价教育教学质量是否合格的一种手段。而当前的考试招生制度过分强化了它的选拔和淘汰功能,因此在招生考试制度的这个指挥棒下,广大中小学领导、教师虽深谙“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危害,但出于对现实的无奈,不得不以补课为名,授新课,赶进度,以挤出一定的复习时间去应试。学生及其家长为了争取升学机会,提高择业、就业的能力,不能没有各种各样的考试策略。有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却常常遭到家长的非议和责难,另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奖励大都看升学。这些来自家庭、社会的强大攻势和压力,迫使学校不得不集中力量抓升学。

现行的用人制度有严格的框框:户口、干籍、文凭。你再有真才实学,若没有达到三方面的要求,只能望洋兴叹,无可奈何。因此,学生们不得不围着考试这指挥棒转,至于素质修养,却无从谈起。现行的考试、招生、用人制度,一方面造就一大批高分低能族;另一方面,一些升学无望的“差生”,仍要痛苦地挣扎在分数的漩涡中,不断失败的体验,造成了他们压抑心理和情绪障碍。

3.教师队伍的现状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制约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素质是重要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实施素质教育产生直接影响。教师队伍从目前量上看,普遍存在“缺员超编”现象;从质上看,部分教师缺乏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及必备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能力素质。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使很多的优秀中学毕业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使师范院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又由于教师的社会待遇较低,使在职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另外,现在在职教师,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现在的整体素质水平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这就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进。

4.不完善的教育评价制度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

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不完善、不科学。评价教学效果,依然是知识质量检查;评定职称,依然是看中高考成绩;评先评模,当然离不开升学率;而奖惩标准,理所当然是升学人数。各级领导和社会,都不得不把升学率和考分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主要指标,学校和教师为了“政绩”、“职称”、“奖金”,大搞题海战术,强化应试训练。这样,素质教育的实施谈何容易。

5.教育投入不足阻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需要经济投入。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高素质师资的培养、素质教育过程的启动和运行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教育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素质教育是在批判“应试教育”的基础上,顺应市场经济体制而产生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需要排除阻力,克服困难,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及对策推进。

1.彻底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观念。中小学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除“片面追求升学率”,首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各级党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得要自上而下进行教育思想转变,加强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自觉地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上来。

2.改革考试制度

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取消或放弃考试,学生素质不高并非由考试造成,进行必要的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不矛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把考试目标的由选择淘汰转为及时诊断与纠正。改革考试,要以考查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素质为导向,要有适当的内容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考试,要将考试与考查相结合,卷面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试要为素质教育服务,而不是素质教育为考试服务。

3.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素质教育成败如何,关键在教师。要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通力协作。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改革师范教育。调整师范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培养高素质的新教师。

(2)开展中小学继续教育,提高在职教师的整体素质。

(3)抓好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授课质量。

(4)加快多种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5)大力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

4.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一般是指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性质、教育方针和政策所确立的教育目标,对教育现象或教育活动及成效进行价值性评判的过程。教育评价标准反映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愿望,是评价的依据,因而它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和标准作用。笔者认为,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包括办学方向、目标评价、领导及管理评价、德育工作评价、教学工作评价、音体美劳教育及办学效益等方面。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9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50-01

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严重倾向。为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诸多方面加以改革和创新。

一、强化素质教育是历史的使命、时代的呼唤

李岚清同志指出:“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这就明确指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素质教育是一场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教育中旧的教育思想的改革

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史可以说是围绕科举取仕而展开的历史。应试教育的弊端一是表现在“教”的环节上:1.教学内容未能完全适应提高基础教育对象素质的要求。2.许多教师习惯传统的授课方式。这就反映了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也表现出“应试”的倾向。应试教育的弊端再是表现在“学”的环节上: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围绕考试而学。2.多教学生只抓主科,而放弃不列入升学考试范围的科目。3.有的学生只注重知识学习,而忽视思想道德修养:这两方面都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要实施这种模式,必须对原有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进行改革。它要求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与训练主线统一起来,形成一种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模式。

(二)强化素质教育是时代的挑战

素质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适应性和时代性。如果我们不能尽早地克服原有教育的弊端,不尽快从体制上、机制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鉴别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来高校教育就没有坚实的素质基础,就有负于时代的要求。

(三)目前教育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要贯彻素质教育,必须处理好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传授知识的关系、学历的关系等。不能把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惟一手段,只能作为一种重要手段。提倡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应用知识。否则,素质教育仍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二、强化素质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勇于创新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改革必须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改革,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党的“十七大”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给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全国人才发展大会,更强调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如果再不转变观念,素质教育不能尽快实现,就不可能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强化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是端正指导思想

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一是要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来认识强化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克服形式主义。二是树立社会效益第一,教育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教育工作者责任心和使命感,勇于探索,积极工作,创造条件,使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强化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这是素质教育的首要条件。目前,从整体来看,教师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比重还很大,而且省与省、地区与地区差距很大,老少边穷地区更突出。

(三)强化中小学素质教育,重心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强化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个重要的系统工程,然而重中之重是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高课堂授课水平,是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决定性环节。搞好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讲中国历史,要重在了解历史,借鉴历史,并与现实联系起来,重在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

(四)强化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加大考试的改革力度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内涵;教育目标;偏离;回归

教育目的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和制约着教育的全部工作,贯穿于教育各个问题、各个环节之中。一旦教育目标定位错误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对整个教育事业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认为: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在教育者层面上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偏离。本文试论述素质教育目标的现实偏离、偏离的原因及回归的对策。

一、素质教育的应然目标

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定位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而是否正确理解素质的概念、人的素质结构的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目的的核心和关键。那么,在对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什么是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素质,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之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是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等要素的综合。它是决定主体活动的功能、状况及其质量的内在因素,是保持人同一性的基本原因[1]。人的素质结构是由3G(三个球形结构)组成,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认知因素构成。其中知识结构:由信息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经验和技能四部分组成,知识性知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到“工具”的作用。能力结构:由二维因素组成,一是内容维度,包括空间、语言、数字和行为四个方面;二是操作维度,包括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五个方面。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个体知识具有运作和操作的功能。非认知因素: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大方面。非认知因素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指挥、调控”作用[2]。

根据素质的内涵、人的素质结构的组成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使他们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非认识因素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与提高。

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指的是素质教育目标在实践中的实际存在状况,是素质教育目标在不同的主体身上的表现。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在现实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下简称双基);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二:双基+特长;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三:双基+特长+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四:双基+特长+个性发展+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之五:双基+智力+个性;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六:双基+特长+非认知因素。

三、从素质教育发展历程看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与应然目标的距离

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它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是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全面认识的过程。素质教育目标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素质结构认识而不断演进。素质教育在中国经历了四个时期,四次进化:第一个阶段偏重知识结构,表现为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第二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光强调双基教育不重视学生能力、智力是不够的,容易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高分低能”“书呆子”,因此,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纳入教育目的的范畴。第三阶段:人们在重视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又发现学生的一些非认知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进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目标又变成“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非智力因素”。第四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于是提出了要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四个阶段展现的是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是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但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来看,人们似乎还没做到与时俱进,没跟上素质教育目标的步伐。很多人实践素质教育目标还停留在第一阶段,即大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甚至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大部分家长、一部分孩子他们的目标还没达到第一阶段水平,他们的目标还是瞄准考试,认为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与学的目标就是考试拿高分。有另外一部分人,他们的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能在某一方面学有所长,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所以加上个性发展。当然,不可否认,他们这种“组合式”“合金式”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能摆脱“片面素质”教育的事实,都与应然的素质教育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四、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的原因

通过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应然与实然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人们在践行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目标与国家层面制定的素质教育“理想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为什么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会偏离目标?什么原因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人们对素质教育、素质结构认识模糊,导致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目标迷失

对素质、素质教育定义认识模糊甚至错误是导致素质教育目标迷失的根本原因。对于素质教育是什么,教育界存在以下看法。①素质教育就是“跑、唱、跳、琴、棋、书、画”的教育。②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3]”。④“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4]。”当然,素质教育的定义远远不止这四种。对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回答,有人曾作过一个简单的统计,1996年上半年,素质教育已有9类15个定义,两年之后,定义不下30种。如果现在有谁愿意再作统计,可以肯定地说,一定超过了30种。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素质教育”定义大丰收,使“素质教育”走入了一条死胡同。理论层面未曾达成共识,基层领导和广大教师对这一概念或主张更难明确认识和领悟,因而导致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迷失。造成了人人都认为自己搞的是素质教育,而结果人人搞的都不是素质教育的局面发生。

对人的素质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教育理论者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回答:有人认为:人的素质结构是由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四部分构成。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组成。还有人认为素质结构就是包含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内容。由于人们对于素质结构的组成不明确,导致对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哪几方面的素质的判断失误。结果导致了片面的素质教育观的践行。

2.应试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的完全对立,导致素质教育主途径偏离

由于人们总是用对立的观点来看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认为搞素质教育就要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模式。而应试教育总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联系,与知识讲授方式相统一。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搞素质教育应该抛弃课堂教学的形式,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式。“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这一命题存在前后是否匹配的问题[5]。传统的课堂无法培养学生认知以外的素质。全面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扩展和丰富的课堂教学。必须打破时空界限,将课堂延伸到教室之外,扩展到学校、社会之中,将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人际交往活动都纳入其范围。这种丰富和发展了的课堂观,其实就是人生处处皆课堂、处处可以进行素质教育的观念的反应。号召人们把素质教育的重任从学校、课堂之上移到社会、课堂之外。转贴于

3.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观,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考试是我国现行的主要的人才选拔与评价制度。受其自身的局限,考试一般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的内容也往往侧重于文化知识层面。对于任何一种优质资源,社会都会制定一整套分配方针,以便排除多数人的资格,在少数人中进行分配。而考试就是教育资源的一种主要的分配方式。学生是否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享有接受哪一类型的教育机会都取决于考试分数的高低。由于受分数在学生升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及“以分数论英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的影响,对高分的追逐成为家长、学生甚至教师的目标。一切以考试为中心,考试考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由于人的素质结构中的能力素质、非认知因素等无法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检测与评价,而相对被人们所忽视。

此外,由于一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而相对放松了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放松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搞素质教育,教师、学生把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都放到了素质教育课上、放到兴趣小组上、放到课外活动上,用来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少了,也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素质教育似乎与考试完全对立。而人们对分数的执着追逐,以及对素质教育的排弃,最终导致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上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4.技术操作失误,导致目标实际偏离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采取全新的教育方式,没有一定的规律可依也没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模式可以循。一线工作者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谁也不清楚究竟怎么搞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由于每个践行者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模索性,因此,难免会有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的现象发生。

五、素质教育目标的回归

1.规范素质教育的概念,明确素质的组成要素,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来的,目的是彻底抨弃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应试教育教育模式,建立有助于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模式。这一看法或意见,已有学者表达过了,只是未被当一回事,以至于大家都专注于对一个含义宽泛、歧义丛生的素质概念,作形而上或形而下的种种探讨,却一直争论不休,没有明确的界定,而如何针对应试教育弊病作出改革本身及其探讨,却不经意地被疏忽了。其结果是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没有因此增进,反而越来越糊涂,而对此进行改革的明确目标却被搞模糊了。概念、内涵对人们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目标关系重大。笔者认为,具体对“什么是素质”和“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个关键性的概念国家层面要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界定。

2.目标表述具体明确,避免对教育目标的理解错误

我们国家教育目标的表述过于抽象、概括。虽然表述比较简单比较容易记,但却难以理解,更难以进入实践操作。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德的构成、智的成分、体的方面、美的部分都缺乏详细、具体解说。以至于广大一线教师、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认识模糊,不知道要究竟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3.正确处理考试与教育的关系,实现教育目的考试化向考试目的教育化转变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素质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的知识能力、涵养等各方面的综合提高,个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自我、战胜自我的意识与能力整体增强,是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与抉择,是知、能、情、意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乎考试,考取高分。考试只不过是教育的一种检测、评价手段。要充分利用考试的功能,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评价。建立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考试机制。

4.加强纠偏力度,保证素质教育目标实现途径的正确

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多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社区服务、社交活动等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受教育者某一方面的素质,但这些都只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辅助方式而不是主要途径。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素质、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又因为学生在校的时间80%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学生的信息知识、经验和技能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大多数都是以课程为载体、以书本为媒介、通过课堂进行传播的。学生的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加以形成、发展、提高的。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健康发展。由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本身的优势,能面向全体学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因此,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该从在社会之中,在课堂之外转移到学校之中,在课堂之内。当然,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加以改革。

5.加强对教师素质培训,提高教育践行素质教育目标的能力

任何一种教育理念、目标必须借助于教师才能付诸于实践。教师是教育目标的直接践行者。教师对素质教育目标的领悟能力、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线教师素质难以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一方面,教师教育理念陈旧、落后,另一方面,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欠缺,又缺乏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能力,素质教育无法落到实处,难以走进课堂。加强教师培训,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核心和关键。

参考文献

[1]陈佑清.教育活动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4.

[3]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