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7:08:26

历史故事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36-01

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充分的应用历史故事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学习历史这一门学科,从而对于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使学生在分析历史的现象以及学习基本历史的知识当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1]

1何为故事教学法

1.1故事化教学理论

故事教学法是老师在授课时,根据所讲授课的内容穿插相关的趣味性、简明、短小故事,以说明注解强调所讲内容或者用故事代替讲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故事中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故事化教学符合初中学生需求层次和心理特征,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分析故事能够养成历史思维习惯。同时,故事化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也会养成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所学知识,这也是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的。

1.2故事教学法的作用以及形式

小故事能够使历史课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识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插入小故事要切合实际,通过讲故事,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对探知过程的兴奋度。

小故事是以教育目的为核心,根据教学的要求和教材实际需要进行有效地选用,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包括历史人物故事、著名战争以及特殊历史事件;第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虚构出几个生活在古代的历史人物,以他们的切身经历来讲述相关历史知识;第三,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便于记忆的小故事。[2]

2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方法的思考

2.1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中勿要失去教学的艺术美

老师在运用历史性故事化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和学都是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与教学高效有着关系,这也就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老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教学的艺术美。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是课堂的氛围以及教学效果富有艺术美,并且使学生乐于接受这种艺术美。所以,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为生动有趣,还要将历史知识清晰准确地传授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将必须学变成了乐于学习。[3]

2.2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初中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一定适当的插入故事,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例如:在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南京大屠杀的事例让学生明白我国在这期间遭受的苦难,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战争的憎恨,另外一个方面,老师也可以在课堂结束后,围绕教学目标,用故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再如:讲到四大发明的时候,可以讲解张衡发明地动仪准确预测地震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古代的发明对现在的深远影响,感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使学生树立自豪的民族感。[4]

2.3在故事化教学中,使学生动起来

我们都知道,历史故事是丰富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如果成为“背书课”,将原本丰富的历史内容抽象成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性质、意义等若干应试要素,那么学生就会厌倦历史,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但是对于故事,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和讲述。平时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学生,或者不是很流畅的学生,或许正是因为爱好故事而不敢将手举起来。他们的故事或许讲得不完整,但是能够使这一类学生站起来,使他们开口讲话,这个就是成功。由此可见,一个故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学生活动起来,课堂也就活动起来了。

2.4以“请”触动学生

历史可以给每个学生一面镜子,教会我们怎么样做人,怎么样走人生的道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去感悟、去理解,岳飞、林则徐、邓世昌可以让学生们荡气回肠。历史故事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注意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每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任务,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例如:在学习“明朝的对外交流与冲突”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就运用“故事化”教学的方法来完成情感教育的目标。

老师首先让学生自学语文,找出课文中的两个故事: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击倭寇这两个故事,让学生自己先去熟悉,然后在班内演讲,看谁讲述的最精彩。接下来,老师诚恳地表扬了学生的精彩演讲,同时抛出一个问题:你们的故事中没有提到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击倭寇都能取得成功,你们从他们身上能够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在学生的热情高涨的时候,会将这个问题讨论的头头是道,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慢慢的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以及品质。由此可见,故事化教学方法在学生的情感教育方面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

3结语

故事化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技巧,它特别适合初中历史教学,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历史课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考能力,学生与老师这样一直持之以恒的下去,一定会在历史教学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周海洋.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4(1):89-89.

[2]黄本坤.故事教学法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初三政史地,2010(2):86-90.

[3]毛绍举.初中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初探[J].基础教育,2012(8):67-67.

历史故事篇2

关键词:历史故事;高中历史;教学

一、关于历史故事的概述

历史故事就是根据实际生活真正存在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以叙述的手法向人们展示出来,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历史故事有所改变,一些优秀的部分、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被保留下来,当然历史故事大多会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历史故事在某些方面对传统文化有继承的作用,这些故事也都是发生在过去的,所以也就会具有连贯性和独特性。

二、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途径

1.对历史故事进行筛选。在很多教材都会有历史故事的引进,一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会向学生简述一些历史故事,以帮助学生理解或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历史故事的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真实性较强、针对性较明显;有助于建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而且故事应该短小精悍不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2.选择适当的方式呈现历史故事。历史故事的内容如果选择好就能在历史教学中发挥很大的积极作用,因此呈现的方式更为重要,而现在的教学设备愈发先进,呈现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教师口述、图片、影音等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方式。3.如何利用历史故事。(1)利用历史故事抛砖引玉。历史故事对于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有着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这也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环节。教师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呈现出一段历史故事抛砖引玉加深学生的思考与理解,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保持充足的好奇心,去探究。但是教师也应该注重讲述历史故事的时间,否则也会消耗学生精力,难以回归主题。(2)利用历史故事进行质疑。历史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但是传统文化包含了精华和糟粕,因此教师就可以在讲述历史故事之后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去质疑、去思考。鼓励学生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提问、分析材料的内容,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更加完整和系统的知识网络,这样也就能更加深刻地掌握、消化知识。(3)利用历史故事掌握真实历史。虽然历史故事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版本,但是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和事迹都会被保留下来,故事的发展也与实际历史有很大的关联性,所以历史故事可以成为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背景,理清相互关系和真实规律,从故事中获得道理,让故事和历史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4)利用历史故事展示现象揭示规律。历史事件的发生不可能只有一个因素在起作用,通常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都会成为历史发展的催化剂,当教师列举非常经典的历史故事的时候,就应该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得更深刻、清晰。(5)利用历史故事进行知识强化。高中历史的理论性和综合性更强,所以难度也会有所提升,很多知识都是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因此教师说一些历史故事,有助于降低历史知识的理解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应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这种丰富简洁的历史故事才更能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6)利用历史故事连接知识点。在历史教材中都会有一段历史故事,或许是相关专题报道,这样的历史故事有着更强的连续性,因此也就成为一些知识点相互连接的重要方式。(7)利用历史知识总结课堂内容。历史故事具有广阔的利用空间,历史故事的使用不仅仅限于课堂的开始阶段,还可以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历史故事也是总结教学内容和对下次课程进行铺垫的方法之一。(8)利用历史知识阐述道理。很多时候光靠历史知识不能完全让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学生可以从中学习优秀的内容,也需要在失败的历史中吸取教训,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道德情操。

三、结语

本文首先进行了关于历史故事的概述;其次说明了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途径,其中包含:对历史故事进行筛选、选择适当的方式呈现历史故事、如何利用历史故事、最后分别说明了利用历史故事的方法和手段,例如:利用历史故事抛砖引玉、利用历史故事进行质疑、利用历史故事掌握真实历史、利用历史故事展示现象揭示规律、利用历史故事进行知识强化、利用历史故事连接知识点、利用历史知识总结课堂内容、利用历史知识阐述道理。在本文中笔者对于历史故事融入历史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介绍,这样有助于提高现有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的能力也有所提高,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军.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郑浩.“故事叙述”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历史故事篇3

关键词:历史故事;课堂教学;初中生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的历史人物、精彩的历史人生汇聚成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故事不仅是必要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历史老师从未在课堂上讲过故事,何以称得上是历史老师?

初中生兴趣广泛,尤其对历史故事兴趣更浓。我们在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中都可以发现,每当老师要讲故事的时候,教室里就会立刻安静下来。即使那些平时上课不太投入的学生,也会马上静下来认真听讲。针对当前初中生心理特点和历史学科特点,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故事是历史课堂教学必要的内容,但这并不是说上历史课就是讲历史故事。再者,历史故事多如繁星,也不是什么故事都可以在课堂上讲,更不是随时可以讲的。那么,如何运用历史故事,教好初中历史呢?本文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

一、广泛阅读,注重积累

历史老师一定要树立“开卷有益”的理念,博览群书。韩愈有一首诗写得好:“读书患不多,思意患不明。患是己不学,即学患不行。”意思是说读书就怕读的不多,读了之后就怕不理解;读书就怕不自觉,读了之后就怕不去实践。只有广泛阅读,在教学中历史故事才能信手拈来。如果讲中国古代史,就必须读《史记》和《资治通鉴》,特别是钱穆先生的书,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虽然通俗易懂但是论述深刻,“含金量”高,可读性很强。

读书要有意识地收集与积累故事,用到的时候可能会有意料之外的惊喜。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上课能否选择与运用故事,多与平时积累有关。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对历史故事运用自如,工夫其实在课堂之外。临时“抱佛脚”难有成效,重在积累。每一门学科的教学水平提升都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厚积才能薄发,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从容应对挑战。

二、真实可信,少用“戏说”

现代社会是一个娱乐至上,甚至“娱乐至死”的社会,对历史的“戏说”成分特别多。小说家“戏说”历史,电视电影、戏剧“戏说”,网络更是胡说历史。因此,学生通过小说、电视、网络接触到的“历史”许多是虚构、杜撰甚至是歪曲的,这对历史知识缺乏深厚积淀的初中生学习历史有不少的负面影响。须知,历史故事既不同于文学作品可以天马行空任意发挥,更不是电视电影所谓的“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历史故事必须以史料为根据,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理。所谓“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因此,历史教师在选择故事时,不能像小说、电视、电影、戏剧、网络那样“戏说”历史,而要以史料和史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确保历史故事的真实性,这应当是历史老师选择故事教学的首要原则。具体来说,教师选择的故事必须符合历史史实,不能脱离史实随意虚构。比如,上课讲到夏禹、孔子、刘邦、汉武帝等历史人物的时候,一般要依据《史记》中的记载。但这并不是说不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而是说想象和推测要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另外,我们在课堂上也可以用到一些反映历史现实的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故事,比如,清代极具批判现实意义的小说《儒林外史》,透过“范进中举”来揭露科举制度的黑暗和罪恶,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又符合一定的史实。这类故事仔细挖掘,进行合理的推测,应用于课堂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联系课本,趣味性强

引入课堂的历史故事应有趣味性,否则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不是所有的有趣味性的故事都适宜引入课堂,也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趣味。有趣味的故事要与课本内容相关,与教学内容有关。为此要注意以下两点:(1)故事要有生动的情节,对学生有吸引力。故事比起苍白的叙述更有趣味,主要就是因为故事有生动的情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老师的课在趣味性上做到位,他的课成功就有了基础。(2)故事要新颖。现在的初中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知道的东西多,很多历史故事他们可能小时候就已经听过了,如果老师讲的故事老套,他们就会觉得很乏味,这对历史老师是个挑战。比如,在讲述君臣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的时候,我就引用了《吕氏春秋》中《楚庄王伐陈》的故事:

楚庄王想讨伐陈国,先派人一探虚实,探子回报:“陈国城墙建得很高,护城河挖得很深,又储备了充足的粮食,整个国家看起来很安稳,所以不宜讨伐。”

历史故事篇4

【关键词】历史故事历史教学高效

现阶段,由于受中考历史分值相对较少的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很多老师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有些学生甚至根本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历史。然而初中历史本身就是一门故事叙述性的课程。受当前的教育制度、中考模式的影响,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缺乏灵活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大胆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鼓励教学创新。我通过总结多年初中历史一线教学经验,当我们在历史课堂上讲某一个历史典故或者故事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非常集中,甚至听到入神①。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故事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笔者就借助历史故事,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提出浅微见解②。

一、我国大多数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概述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借鉴历史、联系当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等。这就凸显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历史学致就是由历史课程的筋骨――历史线索,历史课程的灵魂――历史规律,历史课程的血与肉――历史史实,历史课程的细胞――历史概念,历史过程的还原都是靠这些过程规律统一结合的。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做到联系这些过程规律,让学生做到有效记忆学习。可是,这些规律很多时候都是由一些繁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构成。大量的信息让学生的学习非常吃力,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会逐渐出现厌学情绪。很多老师的教学模式都是传统的强行记忆教学,这就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很多烦躁情绪,加上历史中考的分值较低,很多学生和家长根本就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这些不良现象,给我们历史课堂的有效展开增加了很多障碍。

二、历史故事教学的原则和内涵

历史故事就是以历史图籍和历史文献为素材,借助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叙述,对曾经的历史通过历史书籍和故事给予重现。这样,就可以将原本枯燥的历史事件和时间,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更加直观的教给学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历史故事通常都有跌宕起伏的情感和悬疑的故事情节,能调动人们的热情,如果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必然会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整个课堂都保持高度专注,学习效果也会出人意料。教师也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三、借助历史故事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历史故事,提高课堂学习氛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精选一些历史典故和片段,对学生进行穿插讲解,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渲染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在悬疑、跌宕起伏的故事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狂热追求。例如,学习明清朝代的文化时,老师就可以借助历史典故,如我国的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故事片段来引导学生学习,体会当时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也可以让学生模仿故事里的人物,合作对话。这样学生就会认真的分析当时人物存在的社会背景和情感态度,更好的模拟人物,参与对话模拟。在此过程中,就会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文化欣赏能力和高效的学习效果。

2.精心选择历史故事、让学生充分感受历史

历史教学之所以很难推进,根本原因还是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投入时间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精选历史故事,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扩展他们的视野。在教学中老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优选合适的历史故事来充实课堂。同时教师要有感情的讲说这些故事,慢慢的使历史情景融入学生的脑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近代抗日战争时,老师就要优选当时的一些抗日英雄人物故事。通过这些传奇人物故事,英勇抗敌、保卫国家的大无畏的精神,感染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氛围,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3.借助多媒体播放历史故事电影,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历史故事题材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可以很好的让学生融入课堂。例如,学习一些历史事件时就可以选择一些剪辑好的影片。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或者让学生通过影片感受到那些伟人如何的勇敢、如何改变社会、改变国家的命运。学习他们的艰苦精神,把这种精神用到学习中、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就可以有效落实初中历史教学目标。

总结

故事教学法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发挥其优势作用,让学生感受历史、感悟历史,培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和历史艺术欣赏能力。这样就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结构,灵活教学模式③。从而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历史知识,在故事中培养历史价值观,从而达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

【注释】

①王磊、王志.初中历史的故事教学法探讨[J].方法交流,2012(8).

②刘华.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3(8).

历史故事篇5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初中历史学习中,包含许多历史故事,通过这些历史故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把握教学内容,在分析历史现象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中,将历史故事穿插其中,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史实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过程中,接受的不只是固定的历史理论知识,还包括学习历史的乐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历史课,从而提高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提高历史科目的学习效率。

一、通过历史故事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学部分做得好,必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探索这一部分所讲的历史。因此,在新课导入部分,老师可以拿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讲一个历史小故事,作为历史教学开始的“热身”,让学生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进入历史学习的状态,沿着一定的脉络将与历史故事相关的史实研究清楚。学生在接受相关的史实时精力是充沛而集中的,能够将教学内容和导学中听到的故事相联系,能够加深印象,提高课堂听讲效率。历史故事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历史故事,也可以是古诗词中涉及的历史典故。比如,在讲唐朝的安史之乱时,会讲到安史之乱的原因,原因之一就是唐玄宗后期统治是很腐败的,沉迷于酒色,会提到杨贵妃这个人物。于是,就可以借助杨贵妃的故事导入新课。古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就派快马将荔枝运到皇宫,可见唐玄宗对于杨贵妃是非常纵容宠爱的。通过这个故事引出主题,学生在听故事中进入“安史之乱”这一章的学习,比较容易接受。

二、通过历史故事使抽象的历史内容具体化

初中历史教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国历史,另一部分是世界历史,历史发生的时间与背景都与现代的生活拉开了一段距离,有些知识点比较模糊,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时,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可以有效地将这些知识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认识,使历史知识点得到更加有效的消化。比如,在讲解“经济危机”一章时,首先讲述的是美国,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事实,看待这场危机对美国民众的影响有多大。这是一个关乎信任的故事,讲述的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故事,也就是美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时期,一位年轻的姑娘费尽周折终于获得了金店销售人员的职位,可以负担和母亲的生活支出。有一天,一个面色憔悴的男子走入了金店,看了一枚枚戒指,然后离开了,姑娘的服务态度很好,心想好不容易有了一个顾客,但是那位男子什么也没买,就走了;姑娘下班清点戒指时,发现戒指少了一枚,意识到是男子趁机取走了戒指,但是如果拿不回这枚戒指,就会失去这门工作,而且要赔偿。姑娘后来进了男子家门,跟他说了一些话,男子抓住姑娘的手表示感谢,戒指就这么失而复得;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可以从中提炼出经济危机时工人的失业现象严重,工人的购买力低下,很难满足正常的日常生活。老师可以根据历史故事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破坏力?等等;学生刚听完了历史故事,会很热衷于这些问题的解答,解答问题就是从课堂内容中进一步认识“经济危机”这个概念的过程。通过故事学生们对经济危机的认识由抽象的概念转移到具体的事例中,降低了历史学习的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这样的策略实施中,历史老师要注意精心选择历史故事素材,并控制好讲故事的时间,讲述要声情并茂,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文从以上两个方面论述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有值得借鉴之处,也有不完善之处,希望读者能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新方法,使历史故事的效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能止步于以上两种策略,可以组织学生演练历史故事,在演练的过程中了解一段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和作用。这样,学生不仅发现了学习历史的乐趣,还对历史知识加深了印象,从而提高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被有效地调动,提高了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红琴.历史课“六步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林区教学,2009(06).

[2]时海萍.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4).

历史故事篇6

一、历史微故事教学原则

在历史课堂上引入微故事不是随便建一个故事那么简单,每一个故事的引入都要有作用、有价值。因此,在引入历史微故事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选取历史微故事的原则

真实性原则。教师在寻找教学用的故事素材时,一定要注意故事的真实性。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一颗好奇心。如果教师没有注意真实性这一点,或许会引来学生对教师不尊重。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之后,学生可能会去翻阅有关书籍,如果发现书上与教师讲的故事内容相悖,学生就会质疑教师的能力,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眼里,老师是无所不知的,教师如果犯了知识上的错误,就会让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打折扣。因此,教师在选取故事素材时一定要注意故事的真实性。趣味性原则。要想通过历史微故事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的故事一定要有趣味性。足够有趣的故事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2.引入历史微故事的原则

历史微故事的引入应当要有针对性,换言之,插入的小故事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如果讲一个毫无关联的故事,不仅打断了教学思维,还使学生分心,使课堂脱节,反而影响了教学。

二、历史微故事教学策略

1.通过历史微故事导入课堂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应该在导入阶段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讲一个小故事来导入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华夏之祖》时,华夏之祖讲的主要内容是黄帝炎帝与蚩尤三人,教师在导入新课前,可以讲一个黄帝战蚩尤的故事,让学生听完后产生一种还想听的想法,然后把学生带入主题。

2.利用历史微故事化解重难点知识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降低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比如在学习《贞观之治》一课时,对女皇武则天的学习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按照时间循序将武则天的生平事迹浓缩在一个故事里,使学生对武则天有一个更好更全面的了解。

3.运用合理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师选取了历史故事之后,还要注意表达时的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对吸引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教师应该保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功底,其次是保证对故事的讲解真实准确,画蛇添足的效果就不能出现。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功底,就驾驭不了好奇心强的初中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会问很多个问题,如果教师答不上来,学生就会怀疑教师的能力。一个故事虽然有很多种讲解方式,但一定不能扭曲事实,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故事都是对教学有作用的,如果故事内容扭曲了事实,就会误导学生。

三、历史微故事引入教学课堂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兴趣

上文中讲到,教师用故事导入课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的其他环节,教师也可以用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学生觉得历史课堂乏味枯燥时,教师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跃起来。

2.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讲故事能把零散的书本知识连接在一起,让学生对知识以时间循序形成一个系统,这样更方便学生记忆。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是《甲午中日战争》,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些内容都是在讲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历史,教师可以用一个故事将有关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知识点连接起来,讲故事还会涉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能帮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更好的记忆。

3.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调查显示,初中生都更喜欢教师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授课。因为讲故事的形式更有趣,另外,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认为教师更加亲切,没有平常那么严肃,因此,讲故事的形式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还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有助于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总之,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穿插,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对初中历史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应该注意方法策略,让故事教学更好的实施。

作者:高志华单位:吉林省柳河县第九中学

参考文献:

历史故事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微故事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22-01

古云曰: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初中历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塑造健康的人格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为了应试,很多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进行教育,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需求。因此,在很多学生看来,历史就是一门冷冰冰的毫无感情的考试科目,而不是一门可以欣赏、可以研究的内涵丰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艺术。

随着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同时,这种具有“人性化”、“人情味”的教学方式也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喜爱和欢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有选择、有技巧地导入一些历史微故事,不仅可以使历史课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在无形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历史微故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呢?

1注重微故事内容的选取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想通过运用微故事来提高教学效果,在故事内容选择方面必须要慎重,要有的放矢。那么,什么样的故事才能打动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1.1科学真实是前提

真实是一切发展的前提,教师选取的历史题材必须要符合历史的客观事实,不能随意虚构或者妄自推论,对于不能确定的历史故事,教师一定要查询相关资料或请教他人确认无误后再讲授,不能为了一时迎合课堂需要而违背历史真相,向学生传授虚假故事。例如在讲到秦始皇兵马俑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有关它的最新的考古发现,让学生对秦始皇兵马俑不再是一个遥远的陌生的概念,而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可以接近的历史。

1.2新颖有趣是保证

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微故事,最终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选择的故事题材一定要有趣味性,一定要有吸引力。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新颖别致,学生才会爱听乐听。例如在讲到半坡遗址时,教师可以介绍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母系氏族社会形态。

1.3目标明确是关键

新课标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标准,教师在选取故事题材时,一定要遵照标准,立足课本,做到有的放矢。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学生课时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和课程教学目标有关联的历史故事进行讲授,这样,教学才不会脱离实际。

2注重微故事讲授的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历史教师一般都采用全程讲授的方式,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非常的单一、枯燥、死板,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教师要与时俱进,抓住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特点,采用多维方式进行授课,如运用多媒体,融入图片、视频、ppt等形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一边参观,一边讲授,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近历史。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讲故事,或者让学生模拟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3注重微故事导入的时间

3.1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胃口”,那么,接下来的课程就会变得得心应手许多。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并不特别注重“前言”,他们往往都是在简单的回顾和提问前面所学内容后直接传授新知识,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还不在学习状态,如此授课,有时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烦躁不爱听不想听,大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插入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自己设置的教学情境,那么,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安史之乱”时,教师可以从大家耳熟能详的杨贵妃故事入手,巧妙地设置一些悬念,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授课方法比照本宣科要生动有趣得多。

3.2见缝插针,不断深入

历史是一门复杂而又有趣的学科,它的复杂表现在无论是一个历史事件还是一个历史人物,我们都无法简单地用几句话一概了之,尤其是简短的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想把它讲得“全面完整”、“印象深刻”,非常不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历史微故事不断穿插其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学生去探讨研究历史。例如讲“鸿门宴”时,教师可以通过刘邦、项羽这两个历史人物的“轶事”,加深学生对他们的理解等等。

3.3意犹未尽,巧妙收尾

一堂课的收尾收得好,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用历史微故事来结束课堂教学,不仅能有效地调控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下一堂课的兴趣和热情,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例如,讲司马迁创作《史记》时,教师可以从他如何克服精神与身体的双重考验,发奋完成不朽之作,来激发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

4结语

总而然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善于运用历史微故事,不仅符合青少年学习的心理特点,还能开阔青少年的视野,提高青少年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标准,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教学更加“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徐波.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陈秀清.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16(6).

历史故事篇8

从历史的特点来看,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正是历史的博大精深,使它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优势,丰富的历史人物,精彩的历史人生汇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来说,历史故事是教学的一部分。如果一位历史教师从未在课堂上讲过故事,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位教师的教学太过刻板。初中学生的的兴趣非常广泛,对历史故事也非常感兴趣。下面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和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说明历史故事适当的引入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节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

曾经上课前问八年级学生是否喜欢历史及其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回答:“喜欢历史的原因是历史有很多有趣的的故事。”教育学认为,学生的认知活动,不仅包括智力活动,也包括非智力活动。非智力活动是指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好奇、欲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1]。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赫尔巴特强调“兴趣就是主动性”;“没有这种兴趣,教学无疑是空洞乏味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种个性意志倾向性,指对某事物所抱有的积极态度和特殊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2]。布鲁纳曾指出人的心理生活中存在两种本质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例证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前者是哲学、逻辑学、数学等科学的思维方式,而后者这是关于人类条件、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是依赖于情境的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且愉悦的情绪会使人产生更有效率、更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和问题的解决方式。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需要和趣味性越强,学习内容就会越吸引他们。如果学习的内容符合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就能吸引他们用心学习和探索[3]。

因此,我们把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是非常有用的,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而且使历史课堂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从而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萌芽的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加强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大家都知道,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上一些名人的生平故事,来展现伟人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格。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劝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它需要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如《报任安书》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尔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者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4]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促就个人的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发展。“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接受和理解了多少历史知识,更要注意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其终身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因此,我们无论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将历史故事引入中学历史课堂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必须转变传统应试教学模式,充分展现历史教学对学生不仅在知识方面的作用,而且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影响,促使学生最终可以健康发展。

第二节从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角度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历史故事适当的引入课堂是达到教学目的方式之一。在历史课堂上以故事为载体,传授知识,启发智慧,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历史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和富有趣味性。

我们知道历史故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容易理解历史的一些内容,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说:“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都以他对过去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对他的目前行为和将来的计划的应用为根据。”[5]

第二章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

谈到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一些人可能认为不就是在讲课时插入几个历史故事而已。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什么时候插入历史故事是根据课堂自身需要选择在导入新课或教学过程中或课堂结束前引入历史故事。

第一节在导入新课时,引用历史故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肯定会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教师的授课中。尤其是初中生,他们好奇心强,讲故事,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抓住他们的求知心里。故事导入是新课导入的方法之一,在导入新课时引用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完成教学目标。

曾看到一位教师在讲述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老师首先给学生讲述:“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设置吗?”教师然后告诉学生:“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个设计新颖,构思巧妙,过渡自然,很好地完成了导入新课的任务。

如此导入新课,要求故事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故事一般不宜过长,1-2分钟,短小精悍。

第二节教学过程中插入历史故事

我们知道初中课堂一节课四十分钟,要始终保持学生的热情相当难,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述,学生也没兴趣,教学过程中也要适当加些故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也很愿意接受。

以前八年级讲第一课《鸦片战争》,讲述清朝的闭关锁国程度,清朝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以及鸦片战争失败的具体原因,如果单纯讲当时清朝怎样腐败,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各方面有何表现,课堂枯燥并且抽象,学生也无法正常理解。曾经一位老师指出,如果课堂跟学生分享两个经典的小故事,也许效果大不一样。1842年,中英开战已两年,道光帝竟然问道:“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与俄罗斯是否接壤?”这样非常可笑的问题。讲完之后,学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教师进一步总结:当时的清朝号称“天朝上国”,但是从上到下都很封闭,通过这个小故事学生不仅加深了清朝在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愚昧无知的社会认识,而且也对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影响有了侧面的启示和对晚晴“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三节课堂结束前设置历史故事

如果一节课的结尾草草结束就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课堂结束前合理利用历史故事,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讲“商鞅变法”的时候,课本小字讲了商鞅“徒木立信”来取得百姓信任推行变法,最后讲到商鞅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学生都觉得可惜,因此老师就问:“商鞅被处死了,那么变法失败了吗?”为了便于启发学生,老师讲了一个《史记.商君列传》中的故事,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反对商鞅的贵族开始诬陷他谋反,秦王就派出官吏逮捕商鞅,商鞅逃到边关打算住客栈,客栈的人不知道他是商鞅,就说:“按照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通行证的人要判罪。”结果他只能离开秦逃亡魏。这个故事一方面是说商鞅变法关键时刻却没能救自己,但另一方面却说明变法已经深入秦国的各个角落,广泛的推行。所以商鞅虽死,但是变法却被持续下来,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为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此外让学生认识到商鞅的变法已经深入人心,同时也认识到变法不是件纸上谈兵的事,有时甚至是付出鲜血和生命。

上述谈到的都是历史故事在课堂的具体应用,选择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在课前、课堂中、课堂结束时插入,不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随意引入的,不仅要考虑教学的内容,而且也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特征,具体的应用方式也灵活多变,还要具体设计方案。所以教师在选择何时插入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开展教学,必须考虑周全,才能达到自己预先所期望的效果。

第三章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意义

历史故事的特点决定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化繁为简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也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一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积极探索,并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人的兴趣不仅在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而且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由小学进入初中学习的少年学生,随着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分化,他们对各科学习的兴趣也随之产生分化。他们更喜欢那些教材内容丰富、教师讲课生动形象、自己有所收获、并能取的好成绩的学科。”[6]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到清朝对文人的思想控制时,学生一般都知道八股取士,之后教师再讲其实文字狱也是清朝政府控制人们思想的一种形式,清朝中比较著名的文字狱有:康熙时的明史狱,雍正时的吕留良狱,乾隆时的胡中藻狱等。

历史无法重演,这是历史学科独有的特点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许多过去发生的事实在太久远,难于理解。历史故事可以帮助老师生动地再现了过去历史的场景、人物,揭示历史发展的重要细节、历史人的内心世界,改变了历史教学限于枯燥乏味的说教和干瘪深奥的理论状况,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其学习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对历史故事的兴趣迁移到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上来,决不能本末倒置。

第二节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主题和难点

初中历史的知识有过去性、时序性等特点。就过去性而言,“历史知识来源于客观历史,都是对过去已经发生而且不可能再次发生的客观历史的反映”,造成了“历史知识,特别是远离现实社会和学生生活的历史知识,学生大都比较陌生”的现状,这就决定了初中历史教学必须千方百计的拉近历史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就时序性而言,“历史知识由远而近的时序性特点和学生学习由易而难、由近及远的认知规律存在着矛盾。”“历史课程的时序性特点制约了历史知识按照‘由易而难’来进行构建,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是学习陌生难懂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内容。”[7]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设法化解学生认知历史现象的难点。

例如,在讲到隋文帝是一位勤俭节约、励精图治的皇帝,开创了隋朝经济的繁荣。学生可能对“繁荣”一词很难理解,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就可以从此时隋朝粮食之多来帮助学生理解。隋朝为了储存粮食,建了许多粮仓,其中之一含嘉仓在洛阳城内,约有粮窖四百座。其中,大窖储粮可达一万多石,小的也可以存数千石。唐朝建国20年,隋库的粮食尚未用完,可见隋朝粮食之多。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隋朝粮食数量之多,从侧面反映了隋朝经济的繁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把课本中阐述的制度、理论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历史知识,让历史名词转化为生动的历史实例,让历史人物站出来与学生展开对话,从而显示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时,历史名词就不再枯燥,理论与制度不再抽象难解,事件不再是“年代+名词”那样枯燥,历史人物不再是一个姓名的符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的接受程度将大大提高。

第三节有助于加深学生印象和知识记忆

我们知道单纯的历史知识往往比较单一、枯燥,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历史故事,则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历史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思’,教学中所选的史料(故事)要暗藏‘思考’的玄机,要有思考的价值,这对培养学生的史学意识与思维能力至为重要。”例如讲隋炀帝修大运河,可以先讲一个故事: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稀奇美丽的花,名为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的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交通又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从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看出隋炀帝开运河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游玩江都,连琼花都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人民对隋炀帝的痛恨,加深学生对隋炀帝残暴这一方面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历史故事不仅要具有趣味性,而且能够给学生一些启示,加深对某个人、某件事的某些特点的认识,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一定的印象,从而更好的辅助历史学习,方便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第四节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

因为历史故事能够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所以才把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故事引人而不强迫人,发出邀请而不是提出命令,通过捕获形象来感动人的心灵。历史课堂中讲故事,不只为了引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更重要的是旨在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体验历史知识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8]在中国古代中外交流中,张骞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月氏,中途被匈奴抓走。几年后逃到大月氏,但大月氏人已经无意和汉朝联合攻打匈奴,所以他只好返回,途中又被匈奴抓去一年多,最后他克服重重困难回到汉朝。但他并没有气馁,公元前119年,他又出使乌孙,也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但他访问了周围其他几个国家,促进了汉朝和西域国家的交流。张骞作为一个使者,他身上不仅有满腔的爱国热情,也有坚韧不拔、顽强的意志,他不畏困难的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都值得学生学习。

历史故事篇9

【关键词】历史课堂故事趣味启发

许多人认为,历史课就是讲故事,甚至有人认为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就应该把历史课上得跟讲故事似的。有很多学生要求我们的历史课能像《百家讲坛》那样以故事的形式来讲历史,这样他们更能记住历史知识。

在历史课堂中,如果能恰如其分的运用生动形象、有趣的故事性讲述的方法,讲课时穿插一些趣闻,介绍一些轶事,或者是讲一些历史小故事、学生感兴趣的历史知识,这是培养情感、提高学习兴趣的极有实效的方法,能对历史教学产生非常奇特的效果。但是这需要老师有很好的驾驭水平,不仅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课外知识、把握课本知识,还要在讲故事时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毕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果把握不好就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再有如果故事和知识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只知道故事而不知道要学的知识。如果能够适度把握,那么历史课就会变得生动而又丰富多彩,并且也会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我认为历史课堂上应该适当的穿插一些故事情节。

我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效果。例如在上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中,我讲到鸦片战争以后,中英之间签订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的时候。我就问学生:“面对异常强大的英帝国主义的威胁,中国代表在和英国代表签订条约的过程中,他们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学生的答案大概有以下这些内容:“中国代表没有发言权”;“英国人说了算”;“任人宰割”。这时候,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南京条约》的签订过程中,中英双方在谈判关税时,我方代表首先在很多中国人不常用的商品上给英方零关税或很低的关税要求,这样英国很高兴。而在我国可能会大量进口使用的商品如洋纱、洋布等的关税要求很高,他们告诉英国代表:我们之前给你们那么多的零关税商品,哪怕现在我们提高少数商品的关税,从平均关税上来看,你们出口中国的商品关税已经很低了。英国代表一想,是啊,之前我们的很多商品出口中国都是零关税或者关税很低,这么少种类的商品收高额的关税,从平均关税上对我们来说是赚的,于是双方达成一致。但后来,英国人发现他们的商品很难打开中国的市场,经过调查发现:低关税或零关税的很多商品中国人基本上很少购买,而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的商品的关税却非常高,由于高关税从而导致了高价格,所以畅销商品很难打开中国市场。英国便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清政府拒绝了,这也是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个原因。

从上面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代表虽然背靠软弱的清政府、面对强大的敌人,但是他们还是发挥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很巧妙的蒙蔽了英国代表。学生以前的定式思维被这个故事打破了,使其了解到鸦片战争中中国人在谈判桌上打败了英国人!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一个因素。

我上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2课《探索生命的起源之谜》,在讲到第3小节“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以后对整个宗教界和思想界产生了巨大震动,遭到了教会和保守势力强烈的反对”,这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达尔文被邀赴宴。宴会上,他恰好和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士并排坐在一起。“达尔文先生,”坐在旁边的这位美人带着戏谑的口吻向科学家提出疑问,“听说你断言,人类是由猴子变来的。我也是属于你的论断之列吗?”此时,我问学生:“假如你是达尔文,你怎么来回答美女提出的问题?”我来扮女士。有学生说“是”,我说“在座的每个人都知道我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生的呀!”有学生说:“不是”,我说:“我是人对吧!那你的意思是人不是由猿猴进化来的?”我告诉学生这个问题不能用简单的“是”与“不是”来回答。那我们来看看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先生是怎样来回答的……

“那当然喽!”达尔文看了她一眼,彬彬有礼地答着:“不过,您不是由普通的猴子变来的,而是由长得非常迷人的猴子变来的。”达尔文先生的这种巧妙的回答既维护了自身的科学研究成果,又从侧面赞美了那位女士的美貌和魅力,结果只会是相视而笑。

接着在告诉学生:达尔文死于一八八二年四月十九日,享年七十三岁。他的遗骸葬于牛顿、法拉第等英国伟人长眠的本敏寺寺院。让学生了解到达尔文先生在英国的历史地位是多么的巨大。

我认为我们历史教师应该把历史课堂变成趣味性、故事性、启发性的高效教学课堂。在结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尽量增强历史课的趣味性,而趣味性是靠有趣的知识、教师的教学风格、语言、动作、神态、故事来构建的。

参考文献

[1]张晓英;《记录高中历史课改历程》;中国历史课程网.2007年6月

历史故事篇10

关键词叙事层累说顾颉刚因果关系

〔中图分类号〕K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3)04-0081-06

叙事与绘画相似,是双重的展示,我们既可以感知到绘画表现的内容,又可以察觉到绘画所遵循的理念,即可辨识出一幅画属于立体派、印象派还是表现派。在一段文字叙述里,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人物的性格及行为,但可以通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来理解作者叙述的事件和人物,以及作者的洞察力。叙事包含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余英时先生在述及章学诚和柯林武德的历史观时,提到了“任何历史事件都有两个方面,即内在的和外在的”。①甚至可以进一步说,一则完整的叙事里可以找到内在与外在两方面的协调关系;后者也没有必要遮蔽前者。

中国传统史学经过19世纪后半叶的洗礼,基本上承认了线性史观这条路数是历史学发展的主潮。诸多论者指出,顾颉刚先生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以下简称“层累说”)在近代史学领域内是一次史学革命。可以清楚地看出,该学说主要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戏曲、歌谣和民俗学研究;二、进化论等西方近代科学思想;三、前人辨伪学说和今文经学中的一些学说;四、近代考古学的刺激。罗志田检视了1933年罗香林先生从故事的角度提及的历史写作的两个层次,同时澄清了对古史辨的一些“误会”,例如疑古、释古、信古三分法是有问题的。②本文试图以“层累说”为例,从历史和故事之间的临界点出发,分析顾颉刚在表现故事时显示出的张力,同时探讨历史叙事中内在、外在两种视角对应的不同解释方式。文章同时认为,顾颉刚在1933年前后阐释“层累说”时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冲突:前期强调求真,后期侧重致用。

故事的表现

无论是虚构的还是非虚构的叙事,我们都应该首先思考作者意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顾颉刚提出“层累说”是试图表现故事的历史演化特征,呈现单线发展的故事。论说在1923年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首次提出,后来又有诸多的延伸,例如“看史迹的整理还轻,而看传说的经历却重。凡是一件史事,应当看它最先是怎样的,以后逐步逐步的变迁是怎样”,“不立一真,惟穷流变”等。③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0、273、22页。前一句带有实证主义的痕迹,后者又似乎有点后现代主义的风格,只是“历史演进法”是他的史学研究的范式,因而顾颉刚更多地属于实证主义者。顾颉刚形成“层累说”给当时及后来学人的教益,参见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顾颉刚从歌谣、戏曲中悟出了“层累说”,例如他提到:“我看了两年多的戏,惟一的成绩便是认识了这些故事的性质和格局,知道虽是无稽之谈原也有它的无稽的法则。”③我们有必要从顾颉刚对孟姜女的故事研究出发,探讨故事的流变对真实表现的影响。孟姜女的故事有两篇文章组成,深化了他之前提出的“四个打破”的目标:《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作于1924年(原刊1924年11月北京大学《歌谣周刊》第69号);《孟姜女故事研究》作于1926年(原为《古史辨》第一册《自序》,因篇幅太长,故另成一文)。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73页。《嫦娥故事之演化》、《羿的故事》、《尾生故事》等系列论文都是“层累说”的衍生品。

《孟姜女故事的转变》罗列了孟姜女故事从春秋至北宋的演变;《孟姜女故事研究》一文补入了唐代的《同贤记》、抄本敦煌小曲和周朴《塞上行》等,宋元的《北辕录》、《南村辍耕录》等。顾颉刚写道:“故事是没有固定的体的,故事的体便在前后左右的种种变化上。……懂得了这件故事的情状,再去看传说中的古史,便可见出它们的意义和变化是一样的。”顾颉刚最终试图强调《左传》的相关古史记载与现代歌曲中的孟姜女故事是“同一的”,甚至可以说“它们是一物”。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二册,第70-73、81页。他对故事的看法似乎抛弃了历史本身,陷入了不可知论。

故事高潮期的征兆是“依靠一种有意义的善行来为它产生意义的;结尾与它之前的东西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弗兰克·克默德:《结尾的意义——虚构理论研究》,刘建华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9页。不过,早就有学者指出:《左传》所载“杞梁”事迹与孟姜女故事并非“同一的”,是后人将一些节妇的事例附加给了孟姜女。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还提到:“孟姜女传说起源于古籍资料,这一结论是不能令人同意的。”路工编:《孟姜女万里寻夫集》,中华书局,1958年;顾颉刚等:《孟姜女故事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87页。同样,顾颉刚对大禹的解读,不适用于《诗经》的其他篇幅,这一点刘掞黎在当时就指出来了。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第151页及以下。至于说经过后世整理的文献里的故事是“晚出”的,裘锡圭先生辩驳说:“在某些成书时代较晚的作品里,有时也可以找到跟时代很早的地下材料相合的资料。例如《山海经》的主要部分和《尧典》大概都是在战国时代成书的,但是甲骨文所记四方神名和四方风名,却见于《山海经》,并以一种经过改造的形式编入《尧典》。……由此可知成书时代较晚的作品,有时也能给我们提供来源很古的宝贵资料。”裘锡圭:《中国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8-49页。

顾颉刚的表述还有一个问题,即对故事的理解。一般的说法是,故事呈现事件和行动的顺序:某一事件因为另一事件才发生,或者由几件事共同造成了一种局面或状态,但它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因果联系。也就是说,一段完整的故事,它有自己的起、承、转、合。顾颉刚所论述的大禹和孟姜女,都与这里对故事的定义有差别。这里的故事强调因果联系,而顾颉刚对“故事”的编排更多是描述性的,而不是分析故事的时代背景及产生的意义,同时他的焦点在于人,而没有注意到描述对象所处的环境。他没有注意到每个故事产生的语境,及这些故事在语境中的意义。换句话说,意义阐释在这里要比因果联系更重要。

在历史叙事里,作者认为真实的和实际的真实情况密切相关,但也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说,历史事实可以从两个层次去理解:真实事件和历史文本。事件已经过去,我们无法重新“回到历史的现场”,有论者就指出:“历史本身在任何意义上不是一个文本,也不是主导文本或主导叙事,但我们只能以文本形式或叙事模式体现出来的历史,换句话说,我们只能通过预先的文本或叙事建构才能接触历史。”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48页。换句话说,客观的历史只能通过历史文本,即主观的方式才能获得认识和理解,所以“层累说”有其一定的道理。

故事的模型

理论是模型的理想化分类。历史学研究有没有模型,不同学者之间看法各异,不过毋庸置疑,顾颉刚通过概括几个事例便得出“层累说”,且用它来解释整个上古史是有认识论的基础:“历史的阅读者以及撰写者都是积习成癖的概括者,总是把历史学家的观察应用到他所熟悉的其他历史现象上去——或者,也许应用到他自己的时代上去。”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59页。然而,这种抽象出来的模型、规律都不是完全的、充分的,它们只能是历史解释中的某一函项而已。所谓“古史辨派”是由一群阐释上古史领域的相同模糊理论的历史学家组成,也是虚构出来的,例如同为胡适门徒的傅斯年后来就与顾颉刚分道扬镳。参考王汎森:《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12-135页。顾氏注意到但未能利用考古学成就,这是他与傅氏的不同之处。

“层累说”的展开是从《与钱玄同论古史书》讨论大禹形象开始的,后来发展成怀疑整个上古史,孟姜女等故事是一些例证。无论是禹还是孟姜女抑或其他故事,顾颉刚提供的解释都可以从内在方面得到解释。例如,民俗学者施爱东把孟姜女的故事拆分成9个母题:“如果仔细考察以上9个母题,就会发现它们都有‘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环环相扣,……围绕着故事的标志性事件,被故事进程紧紧地串在了一起。”施爱东:《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这是孟姜女故事发展的内在逻辑。也就是说,顾颉刚以单线的方式讲述故事,他只看到了后人添加进去的东西,就说别人是在“造伪”。

俄罗斯文艺学家普罗普认为,“对于故事研究来说,重要的问题是故事中的人物做了什么,至于是谁做的,以及怎样做的,则不过是要附带研究一下的问题而已。”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年,第17页。回到大禹问题,在英雄时代,国王作为某个社会阶层中的正面人物,代表了正义的形象。在顾颉刚看来,人的根本状态是处于神和动物的中间地带,如果他是公正的或能给人类带来善,那么就接近神(或是人王)。于是,顾颉刚创造性地视“最古的人王只有禹”,这是因为大禹的正义行为能给人类带来福祉。不过,他没有提及总体正义观念中的另一面,即它的消极形象。这也就看出,顾颉刚对历史和故事之间的张力是有认识的,只是不那么彻底,他在提有关尧、舜、桀、纣们的文献时同样展现了这一点。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第41页。顾颉刚在列举这些事例时只注意到后人添加的东西,而没有注意到遭人遗忘的部分及其遭人遗忘的原因。这种遗漏可以诉诸尼采的语调:“古代世界基本上是公众的、开放的世界,这整个古代世界都充满了对‘观众’的柔情,当想到幸福时绝无法排除戏剧和庆贺。”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49页。从当时的角度看,故事不止一面,它有诸多种可能,因此我们在表述这种正义观时应该辩证的、总体地看。

到底将“禹”或“孟姜女”归为虚构还是真实的,除了档案性、口头性的证据之外,最重要的是读者(即解释群体)的期待,这是许多历史研究者没有注意到的。历史被当作真实发生的事件呈现给读者,“它所影射、暗示或者明确指向的世界,据认为不是作者的想象,而是实际的再创造。”伯克霍弗:《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邢立军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1页。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创造世界,是指向意义;历史学则是通过证据重构过去的世界,指向过去和真实。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每一则成型的故事都是由许多故事融会而成的,也就是说每个故事都可以看成成型故事的源头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源头。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第31页。这样看,前人辨伪学说也只是“层累说”的源头之一。

“层累说”有其外在的来源,不是简单地谈是否抄袭了日本学者的著述就可以说得清楚的,例如“层累说”与介绍西方的思想有相似之处就是证据。陈学然:《中日学术交流与古史辨运动:从章太炎的批判说起》,《中华文史论丛》2012年第3期。陈文用1930年以后的证据证明顾氏在1923年就“知道白鸟氏其人气学的”,有些不妥。关于“层累说”与的可能关联,参考:《今与古》,收入氏著《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21-250页。顾、李在当时过从甚密,但《顾颉刚日记》中没有发现李对顾的直接启发,并且李的看法也是取自欧洲“崇今派”的思想家。试对照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1-10、30-45页。在古今中西相互竞争的大潮下,讲述一个“层累的”故事有其必要,它使羡慕西方文明而又急于为当时中国寻找出路的人,在这个框架中找到一条新路。王汎森:《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2页。这条线索也确是当时讲述故事的主流。然而,今天的历史学家则是要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不同的声音,从而否认那种所谓仅仅是“演进的”或“衰退的”、线性的或循环的历史。这样,不同的文本给我们提供不同的画面。这些画面并非都与客观历史对应,甚至根本就没有对应,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关注它,“我们不仅需要真相,也需要意义;即使我们的目标是获得真相,但我们首先处理的却只能是意义。”miehaelStanford,anintroductiontothephilosophyofHistory,Blackwell,1998,p.188.

一元还是多元是中国古史起源争论的焦点。我们还可以从表现方式上看历史的模型。海登·怀特借用神话学者弗莱(northropFrye)的看法,在《元史学》中给我们提供了四种表现历史的模型:浪漫的、悲剧的、喜剧的、反讽的。海登·怀特:《元史学》,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84页。从孟姜女的故事来看,它提供了一种悲剧的情节,因而是按悲剧的方式来解释故事,大禹治水则是喜剧的。面对历史演进为主题的“层累说”,它可以从悲剧、喜剧等方面加以阐释。意外的是,1943年,顾颉刚向“献九鼎”,承认“禹作九鼎”实有其事。朱维铮就认为这件事有点反讽的意味——顾颉刚是“自悖其论”。朱维铮:《顾颉刚铭“九鼎”》,《东方早报》2009年2月23日。又参考《夏鼐日记》卷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52页。顾氏的这种转变应该从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权威”的故事

顾颉刚根据现存的古书研究古史,“依资料出现的先后排列以考其源流,以辨其优劣、真伪”。诸多论者依循这种路数,指出他将“古史辨”落入了“古书辨”。许冠三:《顾颉刚:始于疑终于信》,见氏著《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第203页。林甘泉、李学勤、李锐等先生都是持这种意见。沈颂金:《论“古史辨”的评价及其相关问题——林甘泉先生访问记》,文史哲编辑部编:《“疑古”与“走出疑古”》,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80页;李学勤:《简帛佚籍的发现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河北学刊》2013年第1期。他本来是想“以考证方式发现新事实,推倒伪史书”,转入古事辨,辨“伪事”。这种做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并未获得成功。关于辨伪事,参考《古史辨》第一册,第29页。我们对历史文本所提供的信息,人们更认可的标准应该是“合乎情理”。因此,历史文本的价值不再是建构历史的真相或提供事实,而是建构合理的意义。也就是说,要侧重对事件、人物所产生的意义的阐释。权威的叙事便是圆融,便是从事件出发展现因果关系以及事件带来的多重意义;意义的评价标准不是“真”、“假”。当然,“权威的”故事也要符合读者的期待。

意义阐释仍然要从外在方面切入,我们今天称之为语境论(contextualism)。只有参照具体的语境,才能理解顾颉刚当时的论说及其后的一系列行为。顾颉刚在作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三皇考》中提到他之所以注意尧、舜、禹的古史传说,是因为“他们是儒家所奉的中心人物,是《尚书》一经中的最大偶像。”顾颉刚:《古史辨》第七册中编,第45页。作为经历了1919年的青年来说,他更容易接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这种看法,也就是批判儒家传统道德。同样,在1934年,顾颉刚在自己创办的《禹贡》半月刊《发刊词》中,针对日本分割中国边陲与分化中国民族的论述,痛说“民族与地理是不可分割的两件事,我们的地理学既不发达,民族史的研究又怎样可以取得根据呢?”1939年顾颉刚又在昆明《益世报》开了《边疆附刊》,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声称勿要过分区分汉、满、藏、回等,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是不是多民族国家的争辩。葛兆光:《在历史、政治与国家之间的民族史》,《南方周末》2012年9月6日“阅读”版。回顾中国近代史便可发现,这一段是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的时刻,顾颉刚甚至在这一时期批评了“尧舜禹抹杀论”。且不管“层累说”是否抄袭了白鸟库吉的“尧舜禹抹杀论”或内藤湖南的“加上原则”而不加注明,顾氏的说法与他们的具有高度一致性却是真的。如此,顾颉刚在这一时期便是反对早年的自己。

我们似乎在这里看到了矛盾之处,前面说他走在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是例证之一。刘家和先生在评价崔述时提到:“我们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几乎历史上一切有成就的大学者都不可避免地有其深层的内在矛盾。”见邵东方:《崔述与中国学术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页。这种评价同样适用受崔述疑古学说启发,但又试图超越崔述学说的顾颉刚。字面上说,“古史辨”应侧重于辨古史、古事,而非古书,即要求获得事件的本真。顾颉刚在早期没有这样做,反其道而行之,就引导我们注意“造伪”产生的意义。后来,他从民族和边疆等问题的角度出发所作的论述,表明了他注重历史学的致用。

顾颉刚在侧重求真还是致用上也有一个转变过程。“通经致用”的原则在明末清初就已经达到高潮:“清初诸师皆治史学,欲以为经世致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3页。顾颉刚受到了章太炎等古文经学家的影响,认为治学应当放弃“致用”,转而坚持“求真”:“在学问上则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学问固然可以应用,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着手做学问时的目的。从此以后,我敢于大胆作无用的研究,不为一班人的势利观念所笼罩了。”不过他后来又说道:“一件故事的真相究竟如何,当世的人也未必能知道真确,何况我们这些晚辈。”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第25、273页。按照这种说法,求真无异于缘木求鱼。这是顾颉刚早期的想法,而到了1933年前后,面对诸多学者论述“民族”及其前途命运时,他的想法有了改变,前面述及他追求中华民族的一致性,便是面对危急时刻的产物。夏鼐先生在1937年12月5日的日记中对顾氏的评价佐证了这一点。见《夏鼐日记》卷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要对顾颉刚的说法和做法加以解释的话,就必须考虑时代等外在因素。法国史家普罗斯特说:“作为个人和群体的历史学家并非处在社会之外,而是生活于其中;他们提出的问题都难免沾染了所处时代特有难题的色彩,即使那些他们自认为纯粹的历史学问题也是如此。”普罗斯特:《历史学十二讲》,王春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7页。也就是说,顾颉刚的学术追求存在矛盾之处:他一方面想求得历史事件的本真,另一方面又受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变动等现实问题及相关因素的指引或制约。他阐述“层累说”时便游走于求真和致用之间。

英国史家爱德华·卡尔说过:“历史是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和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15页。我们也可以依据“层累说”的内涵为历史的真实下一个定义:已经消失的客观事实,经“史家”的记载、诠释,同时被赋予意义,得以再现于读者的头脑中。不过,这种真实蕴涵了“史家”的观念,不一定与客观事实完全对应,却有其独特意义。回到顾颉刚上来,他后来由伪古文《尚书》转移到《今文尚书》,“化经书为史料”,试图在经学中找出可以用作史料的“真”便是认识上的再次突破,扬弃了早期提倡的“破坏”。

结论

1911年,王朝体系终结,而新政体的内容又没有完全确立。这种语境下,历史写作成为了不同版本的中国相互竞争的地方。蒙文通的古史三系说(1927年)、参考周书灿:《论蒙文通上古民族文化理论建构》,《人文杂志》2012年第2期。徐中舒的澄滤说和素地论(1927年)、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1933年)、徐旭生的华夏、东夷、苗蛮三分说(1939年)是例证,“层累说”也不例外,即从时代语境出发去思考历史问题。余英时先生就说:“他[顾先生]是立体地、一层一层地分析史料的形成年代。然后通过这种分析而确定每一层文献的历史涵义。”余英时:《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收入氏著《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10页。我们同样应该思考顾氏在每一阶段提出问题时展现出来的矛盾。

要注意的是,顾颉刚的早期论述在回应时代问题上并不那么明显。如前所述,他强调历史学的求真,而应放弃致用。1955年,郭沫若与尹达访日归来后,提到疑古有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一面。顾颉刚在《汤山小记》中自述:“朱[熹]、阎[若璩]、姚[际恒]、崔述则生于纯封建之时代,其时尚未有帝国主义,安得为之服务乎?”尹达在重申郭氏的说法时,顾颉刚反驳说:“我之学术思想悉由宋、清两代学人来,不过将其零碎文章组织成一系统而已。要批判我,是否先须批判宋、清两代之疑古思想?”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七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5507页。注意这里的时间点,便知道争辩的由来。上世纪50年代开始整风反右运动,史学界又盛行讨论“五朵金花”。这样,我们可以将顾颉刚的历史研究看做是一种伦理和政治实践活动,从来就有致用的一面。

顾颉刚从“层累说”转到后来对民族、边疆问题的论述,可以说他是走了一条从“疑古”到“反疑古”的道路,是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而转化了早期的主张。奥克肖特认为,近现代欧洲政治的推动力集中地表现为两种倾向:怀疑论和信念论。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看法诉诸于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认为近代学术活动也是这两个拉力作用的结果:它们“并不是两者必取其一的统治风格,它们同时提供了我们政治运动的限制条件和动力。”奥克肖特:《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张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179页。李锐在论述顾颉刚时也提到了这种区分,只是他的考察从古希腊的视角出发,强调由疑而信,与本文的论述不一。参考李锐:《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80-410页。顾颉刚提出“层累说”后便“爆得大名”,后来其实也是走在怀疑论和信念论中间。顾先生的这种两极性给他本人及中国近代学术话语带来的矛盾之处,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历史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世纪西方史学思潮及其相互关系”(项目批准号05JJD770003)阶段性成果。